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6 17: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袭人的真正结局,被曹雪芹用四句判词说透,很多人都看错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细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曲子003:袭人·判词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第一回)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辞,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的判词位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排在了晴雯之后。




金陵十二钗判词类似《推背图》,既有图画又有判词谶语。

图画最直接显示内容,而谶语是对图画的解释。

袭人判词中,鲜花代表她自己,破席代表蒋玉菡。她最终没能如愿成为贾宝玉侍妾,被嫁给戏子蒋玉菡,便通过四句判词得来。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三册判词,是给他阅读之物,也都与他有关,很多语气便都是对贾宝玉而说。




就比如袭人判词前两句,表面看似乎在讥讽她的为人,实际并不是。

这两句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袭人“温柔和顺”的性格和“似桂如兰”的品德,是做为“妻子”的最好标准,但对贾宝玉都没有用处,他与袭人终究“有缘无分”。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果然,下面两句便对上面两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羡慕蒋玉菡有福气,能娶到袭人这样的好妻子,贾宝玉也只能一声叹息,今生无缘了。

袭人判词大体是这般意思,却又不止这些意思。




四句判词既然是对袭人一生的概括,就必然还有其他深意。

袭人本是好人家女儿,只因当年天灾活不下去,不得不将她卖给贾家为奴。晴雯被卖也因那次灾祸。小厨房柳家的曾说草根子都没了,可见当时情况危急。

同样被卖,晴雯心中颇多怨怼,决口不提父母家乡和姓氏。

反观袭人当父母家人找来,依旧愿意认母兄,并尽量扶持花家重整家业,这般心胸和德行值得称颂。堪称“如兰似桂”。

袭人在贾府做奴才,待人更是周全和顺。从主子到奴才,上下全都交口称赞。更别提贾宝玉自袭人服侍以来,省却贾母、王夫人好些心思,也对袭人百般依赖。可不就是“温柔和顺”。




基于以上两点,袭人最终成为宝玉身边第一人,且被王夫人选中留给儿子做侍妾。

丫头与侍妾不同,选德重于选貌,也是袭人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这样的袭人最终没能成为贾宝玉的妾室,岂不是可惜?任她“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也与贾宝玉无关。不就是“枉自、空云”么。

“可怜公子无缘”足见替宝玉惋惜之情。但“堪羡优伶有福”的“羡”字,又能说明很多问题。

首先,“堪羡”对应“可怜”。贾宝玉失去,蒋玉菡得到,一失一得之间,恰证明袭人具备优秀素质。

其次,蒋玉菡娶了袭人,“羡”字证明二人男才女貌,是一对好姻缘。




蒋玉菡本就温柔和顺,花袭人同样如此,两个温柔的人都会为对方着想,自然就是好姻缘。

最后:“羡”字有始有终,证明袭人嫁给蒋玉菡后真正得到幸福,否则何羡之有!

后文蒋玉菡作《悲愁喜乐》酒令,其中女儿乐是他与袭人写照,“夫唱妇随真和合”便是二人婚后之幸福写照。

题外话:要讲个有意思的。前文讲过花袭人虽被称“袭为钗副”,实际却与林黛玉同天生日。她的外嫁结局影射黛玉外嫁。

而蒋玉菡更有意思。蒋玉菡就是将玉含,就是含玉而生的贾宝玉。花袭人身兼钗黛而“兼美”,她与蒋玉菡的美满姻缘,是宝黛钗三人姻缘的另外一种美好结果。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24 09:1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6 17: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红楼梦:东鲁孔梅溪,为什么将红楼梦改名为《风月宝鉴》?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16:孔梅溪与风月宝鉴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话说空空道人自抄写了《石头记》后,便“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这个“情僧”便指的是故事中最后出家的贾宝玉。




空空道人虽易名情僧,只是改号而非弃道剃度为僧。

他将《石头记》改名《情僧录》,更符合石头上记录的故事内核。

于是《情僧录》就此流传开来,直到又经“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细说红楼系列016,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其实《情僧录》后面,还有一个“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才被孔梅溪改名。但若将孔梅溪和《风月宝鉴》提前,则更容易理解。

我们要先解决孔梅溪是何许人也?




他为何将《红楼梦》题名为《风月宝鉴》?

原文在《风月宝鉴》之后,脂砚斋【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说的是作者曹雪芹曾有旧作名《风月宝鉴》,其弟名“棠村”者曾为其作序。孔梅溪题《风月宝鉴》,颇有缅怀故人之意,此《风月宝鉴》与前者并非一个故事,当是纪念曹雪芹而沿用。

那么,孔梅溪能给《红楼梦》题名,当是作者熟识之人。

有观点认为孔梅溪便是有“南洪北孔”之称,与洪昇齐名的《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但相关线索几乎找不到,只能说是个人观点。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孔梅溪”这个人物倒极可能并不存在的概率更大。读书人小心被作者的小说家言给“骗”了。

孔梅溪此人无考,是作者书中表述人物,硬要找寻不免疏漏。若换一个视角去看“他”,则不免豁然开朗。

石头将随僧道二人下凡的经历,镌刻在自身,由空空道人抄录去。

石头便是贾宝玉,历劫后出家为僧,就是情僧。情僧代表佛家。《石头记》是佛家视角。

空空道人作为传抄者,帮助《石头记》传世,将之改名《情僧录》。空空道人代表道家。《情僧录》是道家认识。




孔梅溪又题名《风月宝鉴》,看似借鉴曹雪芹原来作品名称,实际代表儒家对《红楼梦》的看法。重点在“东鲁”曲阜孔家,而不是“孔梅溪”。

你看作者罗列出儒释道三家人,齐齐为《红楼梦》背书。

情僧是书中“贾宝玉”。

空空道人是书中神话人物。

“孔梅溪”又怎么可能确有其人?

既是东鲁孔家人,便代表儒家。以儒家角度去看《红楼梦》,《风月宝鉴》这个名字无疑更贴切。

《石头记》是佛家思想,人如石头无情无色,无欲见空。

《情僧录》是道家认识,天道自然,万物追求本源,是情僧的故事就该叫情僧录。

《风月宝鉴》是儒家观点,男女之情终究小技,关乎风月,但兴亡则警世人。




《风月宝鉴》无疑带有一点贬损《红楼梦》从女儿讲故事的意味,但也揭示出“以史为鉴”的真相。但终究不如《红楼梦》。

《红楼梦》虽以“儒释道”三家为内核,但本质却自成一体。三家都无法单独表述。所以,很快又改了名字。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25 09:26・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08: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红楼梦中第五回的这一段是什么意思?
chuanjia2013.06.14浏览76次小说图书分享举报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
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
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
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
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
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
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
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1个回答
rinoa8yuna
2013.06.14
满意答案
   这首赋出初在第五回中,写的是宝玉眼中的警幻仙姑的形象。赋是一种文章体裁,形成于汉代,其特点是讲求文采韵律。拼命夸张渲染;流弊是堆砌词藻,有时令人生厌。

在一个重要人物出场时,为引起读者的兴味来一大套赞美辞,这是旧小说惯用的手法。曹雪芹为迎合当时读者的习惯,也写了这么一篇赋。赋这种体裁的文章,只能这样写,反反复复地铺陈,不厌其烦地比喻,没完没了地赞叹,一大篇文字也只说了一个“美”字。从这篇赋可以窥见作者多方面的才华,但赋本身并无深意。因其内容同全书思想无必然联系,读者也可以不必特别重视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09: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的皇帝们
品红说张
品红说张
品读《红楼梦》,谈说张爱玲及其他……
2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整部《红楼梦》,共出现了四位皇帝,他们分别是开国皇帝皇一代“太祖皇帝”,喜欢到处题字的皇二代“先皇”,仍然健在的皇三代“太上皇”,目前在位的皇四代“当今天子”。

太祖皇帝——皇一代
太祖皇帝出现在第十六回王熙凤的口里!

她和贾琏的奶妈赵嬷嬷聊省亲时谈到:

“若果如此,我可也见过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王熙凤把省亲和接驾皇帝相提并论,揭示出太祖皇帝巡视天下的行为。赵嬷嬷接口道:“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 赵嬷嬷接话“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哎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


这段对话显示贾府曾经接驾过皇帝,王家也接驾过皇帝,江南的甄家更曾接驾四次。可见这个太祖皇帝很喜欢到处巡视,住到大臣家去!也显示当时的贾家、甄家、王家都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喜欢他们才到他们家去嘛。

先皇——皇二代
皇二代先皇很喜欢题字,贾府有好几处先皇的题字。第一处是林黛玉进贾府看到: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万几”表示皇帝办理事务的繁多;“几”通“机”。“宸翰”(chén hàn)意思是帝王的墨迹。“万几宸翰”指皇帝的印文。


这里为什么说写“荣禧堂”的是先皇,而不是太祖皇帝呢?

根据要两个:

第一,乌木联匾的对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意思是:同乡世代承受府上教诲的兄弟、因功勋世袭东安郡王的穆莳,恭敬的亲自书写。

署名东安郡王穆莳的人说自己是勋袭的爵位,又说世代承受贾府的教诲,是世交;可推测出他不是第一代东安郡王,是第二代了;荣国府正堂的匾额和对联一般是同时布置,对联是第二代东安郡王穆莳写的,那匾额上的“荣禧堂”三个大字也应该是皇二代“先皇”写,这样在时间上才合情合理。同时也说明“荣禧堂”正堂是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建造。

第二,先皇御笔也出现在贾府祠堂的匾额和对联上。

第五十三回,薛宝琴在贾府过年,作者又通过宝琴的眼晴看到: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匾上字迹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字迹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和旁边一副对联的字迹俱是御笔。


皇二代成长时,天下太平,物质丰足,有时间精力条件去学习文化知识,练习写字。所以写得一手好字,这也符合武以开国,文以治世的历史特点。

除写得一手好字外,先皇也是个胸中很有丘壑的人。贾府“祠堂事件”就是先皇的手笔。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手里握有大权实权,先皇许诺给贾府世代功名换取贾代善交出权力,也许是为皇三代上位铺平道路。没用一兵一卒,和平削弱了大臣的权力,顺利保证了皇权的传递。之后却并没有实现承诺,贾政连参加科考的机会都被变相剥夺。

皇一代和贾府关系非常好,皇二代和贾府的关系就是既好过,“荣禧堂”题字就是证明;也有了冲突,“祠堂事件”就是冲突的表现,最后是以贾府的退让和妥协为结局。皇权时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贾代善死于壮年,是和先皇的意志有关系的。

太上皇——皇三代
皇三代太上皇首先出现在第二回,就是贾雨村的上司参他“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时。

皇帝“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这个愤怒的皇帝应该是皇三代太上皇。贾雨村被参时,皇三代根本就没有认真考查贾雨村的冤案,直接作了撒气的对象。这时的太上皇还是皇帝,但是国家很乱,地陷东南,东不平,南不安!甄士隐的遭遇也是丢女儿,房屋被烧,财产被抢夺,遇抢田夺地。

一些不受控制的势力在国家的大地上横行,抢夺百姓穷凶极恶。

朝廷忙于应付乱局,没精力仔细查贾雨村的冤案。也正是在这次乱局中,皇三代丢失了皇位。因为邸报登出了“都中奏准起复旧员的消息”,信号传递出改朝换代了,皇四代当今天子登基。

果然,第十六回,太上皇出现!皇三代已经变成了太上皇。

通过贾琏之口道: “如今当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


这里明显看到,当今天子虽然登基了,但是发布政令还得启奏太上皇、皇太后,要用孝道来讨太上皇和皇太后的欢心。说明很多大权还掌握在太上皇的手里。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部分被以武力逐离帝位的皇帝以外,一般情况下,内禅皇帝大都能得到“太上皇”的称号。而内禅看似以和平方式进行,实际上皇帝却是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的,如唐高祖、宋光宗等;还有少部分的太上皇虽已内禅,但手中仍拥有实权,如北魏献文帝等。

太上皇不是中国传统政治中固有的制度,所以其出现通常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红楼梦》里的这位太上皇估计也是相类似的情形。因为整部《红楼梦》,太上皇并没有死去,说明年龄并不是很大。

在这次乱局中,由皇三代向皇四代传位的过程中,贾府的影响是贾敬出家、贾珠死亡。不论是皇家的意志还是贾府的敌对派的手笔,贾府这颗大树的正枝是又被剪除两枝;贾府能在权力岗位上能有所作为的人员更萧疏。

当今天子——皇四代
前面皇三代的事显示,当今天子在第十六回时还并没有大权在握!他为彰显孝道而提出来的政令需得“启奏太上皇、皇太后”。

启奏了以后得到允许了吗?虽然允许了,下文却是太上皇另外想出一个旨意来“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物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所以《红楼梦》第二回到第十六回的时代特点是“双悬日月照乾坤”。

这是李白的一句诗,说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匆忙逃往四川,他当时仍是皇帝,半道上三军哗变,他不得不把宰相杨国忠杀掉,又赐死杨贵妃;而这时,他的儿子就在另一个地方宣布自己当皇帝了。他还没有退位,另一个皇帝又产生了。所以,李白当时有一句诗“双悬日月照乾坤”。按封建社会当时的统治思想,是不能够有日月双悬的,天无二日!


从皇三代太上皇和皇四代当今天子的关系来看,曾经有段时间也有点类似的情况。所以后来史湘云说口令时说到“双悬日月照乾坤”。

当今天子皇四代在第十六回时依然是半傀儡皇帝。他后续的作为以后再说。

小结:四位皇帝各有特色。太祖皇帝喜欢到处巡视,视查他自己打下来的江山,然后住到大臣家去,和喜欢的大臣打成一片。皇二代先皇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胸中有丘壑;掌握了皇帝与大臣博弈、权力制衡的精髓,对手握重权的功臣之后是既安抚又防范,格局大,眼光远。皇三代太上皇在位期间,国家发生了动乱,他失去了皇位,错判了贾雨村的冤案,后又在太上皇期间插手政治。皇四代当今天子是第二回即位的,到第十六回,他依然是半傀儡皇帝,手里没实权。《红楼梦》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这样的虚构历史背景中展开。

发布于 2020-12-24 1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8 20: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羲皇上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直言写的就是明史
海的深处
海的深处
12 人赞同了该文章
颇多的读者凭感觉知道《红楼梦》是反清悼明作品,但总苦无直接证据说明这一点。其实,熟悉作者一声两歌笔法后,绕开迷障,你就会发现,在第一回前文,作者就已尽力告知读者,此书是在抄记明史。

我们来看看作者给出的层层提示:

书起首即开门见山道,“作者自云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 故将真事隐去 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意为“一场噩梦过后,将经历的真事隐蔽,借通灵宝玉之口而写本书”。

此处体现作者的一个重要观点,即,作者将明清更迭,比作千古未有之噩梦(梦幻)。所以,下面写道: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 是提醒阅者眼目 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 说起根由虽近荒唐 细按则深有趣味 待在下将此来歷注明 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意为:这一回中所用的“梦”“幻”字,是警示字眼,也是书的主题。写本书只因近来明王朝遇到大凶,将明朝败亡(过程)写明”,使读者了然于心。

“荒唐”中,“荒”有凶年的意思,“唐”作为汉人王朝,书中喻大明;“歷”内里是“林止”,即朱明败亡。

下文又提及:“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歷歷 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 原来就是无材补天 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 渺渺真人携入红塵 歷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塵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 投胎之处 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这是在说:石上的字迹,分明编述的就是朱明王朝败亡、无力回天,天下归于满清的一段史事,大明(此石)经历的这些事,需借读者去流传后世。下面书的内容就是晚明经历的陈迹往事。

“歷”、“塵”二字可解读出“林止”、“鹿(虏)土”之意,即朱明完结、天下归虏。“无材补天”是指无人能拯救大明,不是作者自怨自艾;“倩”是借助的意思。

下文是,“但我想 歷来野史 皆蹈一辙 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 反到新奇别致 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 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再者 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 爱适趣闲文者特多 歷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 奸淫凶恶,不可胜数”

几句间重复出现歷来野史四字,应是别有深意。原来,四字背后藏着的正是“朱明完结,野蛮之族登堂入室史”,即本书主旨。

“歷”暗示朱明败亡;“来野史”喻野蛮之族入侵史,女真一大部更早时有野人女真之称。

后一句提及书中所记:野人(满人)毁我君相,奸淫人妻女,无恶不作,不可胜数。

再看下面的提示:“若云无朝代可考 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 又有何难?”

作者在此处提示读者:文中没明写出具体朝代,会借用汉唐等(汉人王朝)代指明朝。

此句中,若将“汉唐”后的“等”换作书中的敏感字“秦”,则可洞悉“曹雪芹”(抄血秦)喻意及本书主旨。

此回有一条批语,是极重要的提示语,可惜,很多研究者未能正确理解。

在形容甄士隐“禀性恬淡 不以功名为念”处,甲戌本有侧批曰,“自是羲皇上人 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

正文虽称“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此条脂批却将“朝代年纪、地舆邦国”一 一道出。

  在崇祯时期,首辅周延儒因狂妄私下称崇祯皇帝为“羲皇上人”被温体仁指使他人举告而丟官,可说是件朝堂上下尽人皆知的事情,《明史·奸臣传·周延儒》中记载:“而延儒至目陛下为羲皇上人,语誖逆。六年六月引疾乞归”。

  此条脂批告诉读者,《红楼梦》记录明史是从崇祯一朝开始的,即所谓晚明史。

第一回提及女一号绛珠仙子,称其“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 故甚至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隐意看得让人惊心:恨比天高,仇深似海,恨不能灭清国,此仇因未得报,使得五脏之内郁结之气绵绵不尽。

“蜜青果”为“灭清国”的近似音;“愁”是“仇”的谐音;“酬报”取的是“报仇”二字;

“灌溉”指水进到田里,清属水,喻满清入主中原;“之德”此处指祸害,取反义。

因回目中写有“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又说,“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下面来看“梦幻”指何事,这“通灵”又是何物。

看本回此处,讲甄士隐“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 有若山崩地陷 士隐大叫一声 定睛一看 只见烈日炎炎 芭蕉冉冉 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

   联系“当日地陷东南”句,此句隐写的是:像山崩地陷般,大明崩塌,而满清迅速兴起,是书中所记的梦幻事。

“烈”“炎”喻大明崩塌。“烈”为“裂”的谐音,倒塌,“炎”这里指明朝,五行谓汉人朝代是火德,故以"炎"指明朝;“芭蕉”是“八脚”的谐音,指有八旗的满清;

“冉冉”一词有意提示王安石的《木末》句“木末北山烟冉冉”,喻朱明走向消亡,满清渐渐兴盛。木,在书中喻朱明,朱由校、朱由检、朱由崧、朱由榔皆木字辈明皇帝。或,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有“苒苒物华休”一句,“华休”也指中华消亡。

《红楼梦》曲子[终身误]内容中,也隐含有“梦幻”事,“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隐去的内容是:谁说清国取代大明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只心向着大明,遥对高皇帝陵寝,难忘已为仙人的崇祯帝。叹神州陆沉,一如梦幻,到底愤意难平。

“金”(清国的前身)指代清,玉指明,“姻”是“因”的谐音,“金玉良姻”指官史中清明更替的缘由;

“木石前盟”是指大明。“木”指木字辈朱明,“石”即书中那块宝玉,也指明;“前盟”是字谜,“盟”在先书写部分系“明”字;

“高士”“雪”指高皇帝(朱元璋)陵寝,即明孝陵。“士”为“谥”的音,谥号,“雪”喻“穴”;

“世外仙姝”“林”指已仙逝的指崇祯帝。“姝”,右部为“朱”字,与“林”合指“木”字辈皇帝朱由检;

“美中不足今方信““齐眉举案”此二句意在提醒读者注意,南宋宋自逊的《沁园春·送戴石屏》中的两句“人事何缘有足时”、“白头翁媪,举案齐眉”,但作者醉翁之意不在于此,而意在取用该诗中另外的句子“地阙东南,天倾西北”、“世间梦幻”。(全诗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云胡不归。既有诗千首,如斯者少,行年七十,从古来稀。地阙东南,天倾西北,人事何缘有足时。江湖上,转不如前日,步步危机。石屏自有柴扉。占海岸、潮头岸一矶。唤彩衣孙子,携壶挈榼,白头翁媪,举案齐眉。身外声名,世间梦幻,万事一程无是非。书来往,都不须长语,直写心期。)。

可见,作者将明清剧烈更迭过程,比作千古未有之梦幻(噩梦)。

回看一下甲戌本《红楼梦》在《凡例》中的那首自序诗,是否有“啊,果然如此!”的感觉呢?  

  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 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显然,作者诗中要表达的是:此生太苦,华夏沉沦,悲千古未有之噩梦、亘古无二之浩劫,书中满是女子啼痕,和痴情男儿的抱恨,字字滴血,十年写毕。

明白了“梦幻”所指,下面再看“通灵”为何物。

第八回宝钗要瞧瞧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只见大如雀卵 灿若明霞 莹润如酥 五色花纹缠护 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甲戌本此处批语: 注明) 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 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 幻来污浊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 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 无非公子与红粧”

  上文隐写:大明是华夏子民的情根,书中那块顽石就是它的幻相。清国趁机偷袭大明,使明朝遇到亘古未有之大凶。明天下已失去,换来的是污浊恶臭的满清。国运败于金,时道乖舛,帝王蒙尘。白骨如山种族被灭,首孽是多尔衮和本布泰二人。

“五色花纹缠护”暗指大明。据《尚书·益稷》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汝明”原意是(衣服上的五彩华章)如此绚烂夺目;

“青埂”即“情根”的发音,书中人物情感寄托处;

“那块顽石的幻相”处批语为“注明”,实际是提醒“指的是明”。石上所刻字迹“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是作者的谆谆告诫语和对明寄托的祝福;

“女娲炼石”这里指明清间的争斗。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的女娲炼石神话,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清、明分别属水、火,水神与火神喻清和明;

“幻”是“换”的谐音;“污浊臭皮囊”指满清,游牧生活方式的清人难得洗澡,文明程度又极低,书中说“浊臭逼人”;

“玉不光”指帝王蒙尘,书中“玉”可代表帝王、皇权;

“忘姓氏”喻亡汉之意,“忘”系“亡”的谐音,“姓氏”喻汉族;

“公子与红粧”此处指多尔衮和孝庄(本布泰)。书中多处以此代指这二人,如“多情公子”、“粧狐媚子”,“子”即“儿(尔)”,“红”此处指女人。

这一段说明了通灵宝玉既是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幻相,也是书中不便指出的大明。

第二十五回那一僧一道再见到通灵宝玉时所言,可说是对此结论的印证: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 粉渍脂痕污宝光 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 冤孽偿清好散场”

   诗文是说:可叹大明今番劫难,脏渍玷污了它的光辉,天子受困含冤遭殃。华夏陆沉这耻辱噩梦总会醒来,一切冤孽都将由满清偿还。

  “栊”拆字为“木”、“龙”,指朱明天子;“困”字为“木”被围困,喻明天子所遭种种不幸;“鸳鸯”是“冤”、“殃”的谐音;

  “沉酣”是“沉汉”发音,有华夏陆沉之意。

解析至此,以下的文字便不再难懂:

“我(石头)半世纪亲观亲闻”;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 则又追踪蹑迹 不敢稍加穿凿 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不比那些胡牵乱扯 忽离忽遇 满纸才人淑女 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 通共熟套之旧稿”(胜过那清廷组织文人一起编写的、胡牵乱扯、满纸谎言的“明史”旧稿)

“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虽其中大旨谈情(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这么多的信息告诉我们,作者在第一回直言,本书抄记的就是明史!

第一回中的主角甄士隐和贾雨村名字的用意,此刻也昭然若揭,甄士隐意在“真史隐入”,贾雨村则寓“借(石头)语以存”。

从二人娶妻姓氏、名字上,似乎也能得到这种印证。公开的记真史行为,得到的一定是封禁(封氏、封肃),假借石头之语,或能侥幸(娇杏)存世。

第一回中,那知晓天机的僧人,向士隐说的几句谶语,“你把这有命无运 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也道出了晚明可悲的结局。

书中说英莲(香菱)像秦氏的品格,而秦氏是以秦喻大明,英莲则是指命运多舛、清兵入关前后的晚明。

“有命无运 累及爹娘”指这晚明几朝无缘续明祚,反连累千千万万汉人死难。此意完全对得上这八字处的脂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 屈死多少忠臣孝子 屈死多少仁人志士 屈死多少词客骚人 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 ”。

那四句诗背后意为:文臣不为君国殚精竭虑,武将骄横拥兵自重,大明面对的是势不可挡的满清。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甫立,晚明迅速走向消亡进程。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大顺政权甫立,李自成随即对明廷展开了摧枯拉朽般的进攻,不到两个月便攻入京师,崇祯帝无奈上吊自尽。从顾诚《从永昌元年诏书谈到李自成何时称帝》一文可知,李自成向京城进兵,正是甲申正月元宵节之际。

后文中,“真是闲(发音“西安”)处光阴易过(易国) 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 士隐命家人霍启(甲戌本批语:妙 祸起也 此因事而命名) 抱了英菊去看社火花灯”正是以“元宵节家贼引发祸起”呼应“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此句。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祸起之日,在五十三回也有体现,“恰好今日正月十五 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 待我骑了这马 赶进去(喻“闯”字)讨些果(国)子吃是要紧的。”




编辑于 2022-04-04 00: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3: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吴玉峰+】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吴玉峰给《红楼梦》定名,这么重要的人物,为何史书查无此人?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17:吴玉峰与红楼梦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上回说到东鲁孔梅溪题名《风月宝鉴》,是儒家对《红楼梦》的解读和认识。

孔梅溪何许人?历史并无其人。有传是孔尚任,也没有证据。孔梅溪重点在东鲁孔氏指儒家。




《石头记》是佛家的认识。《情僧录》是道家的观点。《风月宝鉴》则是儒家的评价。

空空道人、情僧和孔梅溪当全是作者杜撰,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对《红楼梦》的表述。

基于此,当吴玉峰将《风月宝鉴》改为《红楼梦》时,一切才真正拨云见日。

☞细说红楼系列017,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红楼梦》之名要早于《风月宝鉴》。之所以留到孔梅溪后面去讲吴玉峰,在于说完“儒释道”,再讲吴玉峰更容易理解。




吴玉峰与孔梅溪一样,历史考无此人。也有人认为是与傅山齐名的吴雯,也是无从考证。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也无需考证,皆因“吴玉峰”这个名字有问题。

如果说孔梅溪的重点是突出“东鲁孔家”代表的儒家,吴玉峰三个字就要对应“通灵宝玉和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通灵宝玉就是女娲补天石。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是“石头记”故事的缘起。

空空道人在此抄录《石头记》后改名为《情僧录》,才有了《风月宝鉴》和《红楼梦》等名字。

“吴玉峰”清楚无误的告诉读书人“无玉峰”!没有通灵宝玉,也没有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更没有女娲补天石,没有下凡历劫,没有石头上的记载,没有空空道人和情僧录……刨除神话故事,就是一介读书人写的一本叫《红楼梦》的书。




读书人写的书,书成后也是读书人来阅读。所以,吴玉峰题《红楼梦》要排在东鲁孔梅溪题《风月宝鉴》之前。

作者将“儒释道”三家学问和思想,融入到《红楼梦》中,最先被读书人阅读和评价,《风月宝鉴》便是以儒家的立场凝练出的读后感,可不是贴切?

和尚、道士在当时是不看《红楼梦》的,他们便被融入神话来表述。




所以,《红楼梦》是作者定名。假托“吴玉峰”谐音“无玉峰”,推倒神话故事,回归本真,告知读书人事实真相。

至于为何叫《红楼梦》,前文讲书名时也说过,“红”字双关:一代表朱门富贵,二代表红颜女儿。“楼”指女儿居住的绣楼。“梦”代表故事,南柯一梦、黄粱一梦,蕉叶覆鹿。

“红楼梦”白话讲,就是指“富贵人家女儿的故事”,何其贴切?

那么,曹雪芹为何要改名《金陵十二钗》呢?下回再说。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26 08:44・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6: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与《金 瓶梅》的关系之我见
播报文章

娱乐八卦风向标
关注
2021-12-06 12:07

关于《金 瓶梅》,我有时候很为这部伟大的著作叫屈,为它这么多年来的遭遇叫屈。当然,我还是不提倡让大多数人看到完整的版本,还是删节版比较适合大众。毕竟,那一方面的消极影响有时也是会腐蚀人心的。但若因为这个就轻率的将《金》视为“淫书”,这无异于因噎废食。《红楼梦》我们研究的很多,但是《金 瓶梅》就少多了,而且至今仍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这样想。其实,只要我们承认《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我们就不能不承认《金 瓶梅》的艺术和社会价值也是极大的。因为只要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其实《红楼梦》在很多方面都有借鉴《金 瓶梅》的地方。

一、人物方面的借鉴

1.潘金莲与王熙凤

说起潘金莲,大家的最显著的印象就是“淫妇”。最著名的也是她的“淫”和美。近年来诸多的翻案文章也是,处处从她遭际的方面来替她翻案。潘金莲害死武大固然有其身在旧社会妇女的不得已的苦衷。不过这种害死人毕竟不是能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掩饰的。否则,这个社会就有向道德堕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当然事实上,潘金莲之出名,并不是由于《水浒传》,在《水浒》中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角色,是用来衬托武松的“天神”性格的。但在《金 瓶梅》中则不然,潘金莲基本占据了全书的主导方面,而且是刻画最详尽、人物最写得“活”的一个。潘金莲除了“淫荡”这一基本特征之外(我这里是就在《金 瓶梅》中的形象而言,不是要为男权主义张目。),还有着聪明、美丽、心狠手辣、心直口快、心灵手巧等等特点。无疑,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从潘金莲这个人物中“提纯”出来的。王熙凤固然比潘金莲地位要高,才干也高并且看似正经。但是也和贾蓉有些首尾。而且那些“美”与那些“丑”,倒是有着七分相像的。我们单从潘金莲陷害李瓶儿和王熙凤陷害尤二姐来作比较,就可看出相似的情形来。一样是两面三刀,一样是另一方怀了骨肉,一样是“明里一盆火,暗中一把刀”。一样是擅用“借刀杀人”,一样是仗着主子的宠爱而撒泼并且不惜害命。当然,王熙凤的地位比潘金莲高多了。所以,她的手段可以比潘金莲更加高明。但是二者之做事风格以及个性,其间关系却不可小觑,有待探究。

2.李瓶儿与秦可卿

之所以将这两个人想到一起,是因为她们都是美貌并且早逝的,而且性格也有些相像。原著中分别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她们葬礼的盛大场面。秦氏死时正当贾家鼎盛,李瓶儿死时也是正是西门庆最发达的时候。二人性格都属温柔贤惠型,只是李瓶儿的性格中间经过了一个极大的转换,这转换有些让人不好理解。当然这点早已有专家做了解释,我便无须赘言。夏志清曾经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说瓶儿是“有德性的女子”,而秦可卿也曾经和瓶儿一样,在死后托梦相劝。试看各位研究人士对于秦可卿的评价:“以柔媚胜”(徐瀛)--“擅风情,秉月貌”(木村)--“形象的核心”(丁广慧)--“于贾珍有真爱”(雅蒙)--“潘金莲似的人物”(克非)--“有德性的女子”。所有这些评价几乎全部适合于李瓶儿。她们的不同在于,当时秦可卿的地位似乎比李瓶儿更为低下,更为身不由己。但其风流袅娜之贪淫,倒是十分相似。细究瓶儿身世,或者更为可怜,因为西门庆已是她的第三任夫君。就是这样一个她尽心尽力真心爱着的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淫棍。总之,二者皆乃可怜之人,身不由已乃是她们总的共性。而且不曾有意害人,她们的性格的贤淑面也让人比前者更添一丝怜见。她们之死,乃是原著对于铺张描写的一个由头和媒介。

3.吴月娘与薛宝钗

吴月娘是《金 瓶梅》中唯一一个比较正直的人。如果非要从《金 瓶梅》中找一个西门庆身边的“好人”,那么这人非吴月娘莫属。但是这个“好人”,也是打了折的“相对好人”。因为她虽然正直,却总不明事理,而且该劝的不劝,不该劝的瞎劝。导致西门庆不但没有向好的方面发展,反而一步比一步堕落。当然,西门庆这个人的食、色,那是不容易劝诫的。但是吴月娘却常常轻信,招致一些三姑六婆到府上,还为不该求情的人求情,对某些当管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事态发展的更加严重。更让精明的金莲抓住把柄的是,她也“藏奸”,月下焚香要默默的念出来,怪不得后来要招致金莲的借唱曲暗中讽刺。但是她虽然正直,却没有宝钗完美,她的做人做事也没有宝钗那么圆滑。她们之共同点是,都很自然地以封建闺范为自己的终身信守的念条并且于不自觉中压抑了自己的天性。

二、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与相似(寓贬与褒、明褒实贬)

这个手法是我在看了关于《金 瓶梅》和《红楼梦》的有关研究之后才发现,原来《红楼梦》中的这种手法是和《金瓶梅》一脉相承的。而这点又最容易让人忽视。譬如《金 瓶梅》就常常前面说什么,后面故意自相矛盾,以使细心的人发现其中的微妙。比如在应伯爵向西门庆推荐水秀才时,就曾用过这样的手法。先是应伯爵向西门庆推荐说水秀才有多为人正直端正,接着就又引出水秀才原来并不是“坐怀不乱”的,还因此被主人家赶了出来。又说水秀才有多么多么有才,结果却是西门庆让他举例,他举出的例子反倒证明这个人的才华并无多好。引得西门庆怀疑不已。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并不是作者逻辑思维不够缜密而闹出来的笑话,而是故意设下的圈套,以期让读者真正能够自己思索其中的对错。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而《红楼梦》在描写王夫人和薛宝钗上面也用了这些手法。先是说王夫人“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子”,同时却又写她假装午睡,窃听宝玉和金钏调情。她不但不教训宝玉,反倒下令把金钏撵了出去,逼得金钏跳井。这能说是“宽仁慈厚”吗?当她得知金钏跳井之后,又假惺惺地装出一副慈悲的样子,好像很后悔的样子。但她真是那么后悔吗?没有!假使她真的后悔,就不会再发生撵逐晴雯的事情了。对于薛宝钗也是如此,形容她是“罕言寡语”、“安分随时”的腼腆少女。但是果真是这样吗?我们何尝在看《红楼梦》时感觉到她是个“罕言寡语”、“安分随时”的少女?她之听到金钏之死为王夫人所做的辩解,何其冷酷无情而又巧言令色!她之为薛蟠打死人而写的辩状又是何其狡辩!她连做生日唱戏到送土特产给各家,何尝又是“安分守时”?不过是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罢了。这些都是她为获得登上“宝二奶奶”资格搭的一种阶梯。再说了,她不是想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么?那么她怎么可能会安分?说到底,这些只是表象罢了!

当然,《红楼》借鉴《金 瓶梅》的手法恐还有许多,这里暂且先说到这里。若有时间,容我再行深究。

三、《红楼梦》与《金 瓶梅》

诚然,《金 瓶梅》与《红楼梦》相比,有许多疏漏之处,这个比比皆是。只因《金 瓶梅》“即抄即卖”的写作方式,故而难免有时前言不搭后语。但是在揭露现实的方面,我认为《金 瓶梅》倒是赛过《红楼梦》的。诗意毕竟美好,现实总是残酷。《金 瓶梅》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希望”的世界,是一个“食、色,性也”的世界。因此是没有出路的或者还未找到出路的世界。但是《红楼梦》中曾经有着诸多的美好,只是大梦一醒,“飞鸟各投林罢了”,落得个“大地白茫茫真干净”。逝去的虽然美好,但终会逝去。这也是没有出路的事情,但是毕竟曾经拥有过。人生不过一个过程,众人看得到的是结果,自己经历的则是过程。所以短短的人生,不必竟是做给别人看,重复别人所重复,重蹈别人所重蹈。我以为,如果《金 瓶梅》能够像《红楼梦》那样,“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许会改变作者以前的很多看法,思想艺术水平可能会更高一个层次,及得《红楼梦》也未可知。而且,前事总是后事之师,《金 瓶梅》以其开创性的地位,难免会有不及后人吸收充分之处,这也是必然的规律。当然,二者作者之经历水平性情之不同,这也是二者思想艺术水平迥异之主观原因。瑕不掩瑜,《金 瓶梅》仍旧不失为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6: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金瓶梅》对《红楼梦》有多大影响?
写乎 2020-09-14   |  1969阅读  |  1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推荐:《阅读悦读》作者奖励标准(最新)和征稿选题

文/陈二虎



(龄官、林黛玉和凤姐)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金瓶梅》是写实小说之祖

读书是一种寂寞又充实的境界,用静谧的心态,穷尽思考,莫要天马行空,要有“不敢说可不敢说”的慎重。

傲然的是透出一种生命最本质、最有价值的精神,或者说最本质的真纯,让灵魂的内涵丰满而充盈。做人切莫装出谦谦君子状,透出寒酸的味道。学问与生活,大可不必脸上总挂着苦思冥想的样子,仿佛不染尘埃,了然于心的是灵魂的独自漫步。



现实中很多人表面回避《金瓶梅》,却想着过上《金瓶梅》的生活,这就是人性的劣根。撕下面具,打碎光环,便露出秽行累累,恶行昭彰。


其实《金瓶梅》是公认的中国长篇写实小说之祖,是最具有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是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现实主义世情小说,得到众多的方家学者认可,超越了以前“讲史演义”和“英雄传奇”,郑振铎老先生说:“可谓中国小说的发展的极峰”,对于后来的长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也出现了许多仿作。

对于《金瓶梅》要破除误读,不要被“淫书”的标签所迷惑,这不单纯是“亵渎女人,糟蹋妇女”;也不是“自然主义倾向”,作者是客观的。很多时候“卫道者”会把道德理性绝对化,把“性”视为淫秽,这是回避人性。



兰陵笑笑生从人本位出发,把性放在人类生存的基础位置,也恰恰体现情欲的自然性与合理性。性在《金瓶梅》中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纽带,把性与权力、金钱、行为、制度与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描写,通过西门庆之欲、西门庆之悲,引发人们思考生存与情欲这一普遍的人性问题。西门庆之悲就是从欲走向毁灭,揭示了人应“乐而有节”。

(二)《红楼梦》是脱胎于《金瓶梅》吗?

《红楼梦》继承与借鉴了《金瓶梅》的艺术成果与创作经验,可以说没有《金瓶梅》就不会有曹雪芹的《红楼梦》。曹雪芹比笑笑生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性隐藏起来写,行文更干净。刚写《红楼梦》时也有《金瓶梅》中的类似性的描写,后来删节掉了,但那诗意的文字中也暗含着朦胧的性意识与性行为。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两个高峰与典范,但《金瓶梅》是最先打破了传统的写法与传统思维,藐视一切,刻意进取,淋漓尽致写出人的本性,给予后来的《红楼梦》留下许多可供参考的东西。


《红楼梦》也有许多地方“脱胎”于《金瓶梅》,脂砚斋就说:《红楼梦》“深得金瓶壸奥”,读者大多熟悉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解”,却不知这完全是脱胎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的开场叙述,人生如梦,到头来都是一种虚幻,功名、财富与色欲,都将是生命的徒劳与悲剧。人活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过程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有专家就认为,秦可卿棺殓一节,几乎袭用了《金瓶梅》中李瓶儿之死的文字,其“色”与“空”,彼此承袭。然而,二者也存在很多差异,曹雪芹比笑笑生高明的所在是文笔干净而富有诗意。



美国学者海托华在其《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一书中肯定地说:“中国的《金瓶梅》与《红楼梦》二书,描写范围之广,情节之复杂,人物刻画之细致入微,均可与西方最伟大的小说相媲美。”两本书都是通过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来反映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等,注重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刻画,注重人物形象和心理的描写。

可以说《金瓶梅》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影响是一目了然的。

(三)《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不同

恩格思说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金瓶梅》正是大胆地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写性与人物性格联系到一体,展示宏观的社会生活,探索人性。做到“正视被否定被掩盖的性,睁眼写现实,写人的自然情欲”,人物不单一,复杂多面,有层次感,而《红楼梦》主要写的是少男少女的痴情,单一而纯粹,似乎更干净,对于成年男性的形象不及《金瓶梅》丰满形象。



《金瓶梅》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灵与肉,敢于直面人性的本能;《红楼梦》是浪漫主义的唯美,把人的本能与欲望隐在诗样的语言中,似乎离现实比较遥远,仿若梦中,不是现实平民所要的生活。世间众生大多是“刘姥姥”,有几人能拥有那大观园的奢侈生活?


读《红楼梦》总有一种阻隔的感觉,或者“富二代”、“富三代”才会有这样堂皇的生活。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沈兼士的一首诗:

乱里笙歌杂楚辛,酒颜红颊白头新。

遥知灯火阑珊处,更有纷离念远人。



不敢照镜子,人丑又添白发,灯火已阑珊,不由“感时花溅泪”呀!

顺应自然,克制本能冲动,抗御生命诱惑,一切伪装的中庸都是可耻的卑鄙。

静心寻找生命之美,获得生活的丰富感受,呼吸自然的空气,到达心旷神怡的澄境。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文学史上的两个丰碑,是传统文化集大成之鸿篇巨著,是明清作家智慧的结晶,都可谓百科全书。走进经典,读懂读透,从中汲取营养,有助于自己的文化修养。穿过记忆与时空,让我们听到远古生命的回音。



(《红楼梦》是脱胎于《金瓶梅》吗?)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6: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对比评价 金瓶梅 和 红楼梦?
关注者
34
被浏览
56,327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
​1 条评论
​分享

1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3 人赞同了该回答
仅写一段当下的感受吧。

今天下午像是突然,又像是总得挨到这一步,连《红楼梦》里的女孩子也读不下去了,无论宝黛还是湘云、探春、小红,或是其他姑娘,全是宝玉视角下拥有“士大夫”气的,只有沾染了这股气质,才能得到赞赏与成仙成器。

为今之计,这股体察实在让人沮丧。

莫不如“金瓶梅”第十二回里,兰陵笑笑生引白居易“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作评的一句。让人凄恻,哪还动得起淫心邪念。

欲海沉浮,颠倒梦想,女人的星眸再美,罗裙再艳,也不过手起刀落下“扎乞”的一声,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冒着热气。

——至今记得我初读“金”里这段,武松屠杀潘金莲的描写——对,不是“怒”,是“屠”,就是屠夫在屠宰场杀牲口一样,若无其事,有条不紊。吓得我很久没再重看这本书,至今翻阅时也都跳过这段描写,而现在我非要自己去回想,是因为我终于逐渐体会到,是其作者视杀戮为残忍,故下笔残忍。

相较之下,那些对红颜落花极尽怜思,赞其水做的骨肉;对含恨自刎血溅五步的惨烈,形之为“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对活生生的人命陨落写诔文,以衬修辞,才真正令人细思恐极。不管男人女人,倘若津津乐道于此等“浪漫”,倒才是让人脊背发凉的冷血了。

“金”里确有大俗,有大悲。

编辑于 2020-04-22 19: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8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6: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一个俗,一个雅
鸣原堂读通鉴
鸣原堂读通鉴
1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两本书我都不敢说读懂了、看透了,唯有感系怀,不吐不快。

大约在两年前,再把《红楼梦》细细的读了一遍,文字之美、之精炼、之典雅,估计无出其右,古典名著推之为第一,当无可争议。《金瓶梅》久闻其名,世上“第一淫书”,但可惜市面上基本都是删减版,对此我是排斥的,所以一直没有阅读的机会。

今年初在网上买了一套无删减的《金瓶梅词话本》,花了我五百大洋,实在心疼。大约花了三个月时间,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了一遍。若从淫书的角度来说,实在令人“大失所望”,尺度最大的醉闹葡萄架,跟FBI WARNING比起来啥也不是?说它是淫书还真是“浪得虚名”。




若用一个字来形容《红楼梦》,那就是“雅”,雅到极致。若用一个字来形容《金瓶梅》,那就是“俗”,俗得淋漓!《红楼梦》写钟鸣鼎食之家的衰亡,用笔之精炼、之工整、之用心,让人难改一字。[某某人若要续它,真可谓貂不足狗尾续,徒招人骂!]《金瓶梅》写明中后期暴发户之家从鼎盛至败落,用笔之洒脱、之戏谑、之粗鄙,读之令人发笑,处处皆文法,改不得,不仅让人感概“俗点好,俗点好!”

世人看过《红楼梦》与《金瓶梅》后,往往不是挺《红楼梦》派,就是挺《金瓶梅》派,似乎不可模棱相处。

不可否认《金瓶梅》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是明显的,不容否认的。比如《金瓶梅》里面的吴神仙算命预示各女主角的命运,《红楼梦》里面通过警幻仙子的《金陵十二衩》正册、副册、又副册预示各女主角的命运。这只是较显著者,还有很多细节也表示曹雪芹的创作是站在前者肩上而前行。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否认《红楼梦》大大不同于《金瓶梅》,我们与其争论孰高孰低,还不如端上一杯茶,翻上几页书,聊作消遣耳。

我做一个简单的比方,以表示我对两书关系的一个看法。《金瓶梅》好似刚挖出来的一颗野人参,泥巴都还未有洗,看似粗糙,却是人参无疑,真,一份不事雕琢的真;《红楼梦》好似已经洗涤干净的人参,白净精致,美,精雕细琢的美。对此两者我们何必要分个高低,争个输赢?

两书的对比我就不一一展开谈了,仅说说两书对男女之间那点事描写的不同。比如:

《红楼梦》第六回 :

袭人忙趁众奶娘丫鬟不在旁时,另取出一件中衣来与宝玉换上。宝玉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万别告诉人。”袭人亦含羞笑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那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宝玉道:“一言难尽。”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
这是贾宝玉书中第一次云雨初试,袭人半推半就,认为“亦不为越礼”才从了宝玉,可见男女之事在《红楼梦》描写起来极为注重一个“礼”,用词极为含蓄内敛。[当然也存在乱伦苟且,我仅仅是对比描写手法,人性欲望之事就暂抛在一旁了。]

《金瓶梅崇祯本》第四回:

却也是姻缘凑着,那只箸儿刚落在金莲裙下。西门庆一面斟酒劝那妇人,妇人笑着不理他。他却又待拿起箸子起来,让他吃菜儿。寻来寻去不见了一只。这金莲一面低着头,把脚尖儿踢着,笑道:“这不是你的箸儿!”西门庆听说,走过金莲这边来道:“原来在此。”蹲下身去,且不拾箸,便去他绣花鞋头上只一捏。那妇人笑将起来,说道:“怎这的罗唣!我要叫了起来哩!”西门庆便双膝跪下说道:“娘子可怜小人则个!”一面说着,一面便摸他裤子。妇人叉开手道:“你这歪厮缠人,我却要大耳刮子打的呢!”西门庆笑道:“娘子打死了小人,也得个好处。”于是不由分说,抱到王婆床炕上,脱衣解带,共枕同欢。
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情,看似是步步落入王婆的陷阱,但从结果来看,潘金莲坐花轿被抬进西门府,谁输谁赢一目了然。潘金莲偷情、杀夫,还与琴童勾搭,西门庆死后,她又黏上陈经济,迷得经济神魂颠倒,准备与之长相厮守。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赤裸裸的性与欲,礼教在她身上不起半点作用,她对自身的定位也是满足欲望,以色事人。男女之事从《金瓶梅》描写来是赤裸裸的欲望,礼教很少很少。

我们将《红楼梦》里面的鲍二家的和《金瓶梅》里面的宋惠莲做个对比,她们同样是偷情,结局同样是自杀,动机却完全不一样。鲍二家的自杀是因为偷情被撞破,羞耻心作祟而自杀;宋惠莲偷情是偷的理所当然,但因西门庆诬陷她的丈夫来旺,将之送官发配,她感到被欺骗、被玩弄而上吊自杀。

若说《红楼梦》将男女之事的描写披上一层朦胧的艺术面纱,那么《金瓶梅》绝对是赤裸裸、直面人性的深处。

《红楼梦》中贾琏与王熙凤的云雨就是采用虚写之法,“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让人浮想联翩。《金瓶梅》很少采用虚写,往往是直接描写,但这些又基本都是为丰富人物形象服务:潘金莲以色事人,李瓶儿对西门庆的爱,王六儿的情场卖肉,李桂姐、郑爱月儿妓女之间的勾心斗角。读完不得不对这些女性有一个更立体的认识。

所以从文字上来看:《红楼梦》对男女之事的描写是含而不露、蓄而不发,比如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留给读者无限遐想,有无数的证据指向,但作者就不明说;《金瓶梅》对男女之事的描写是活泼奔放、直接铺陈,不堪的描写是信手拈来。对于这些不同,只能归结为两位作者风格迥异了,无论如何都不愧代表为古典小说高峰。

—完—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鸣原堂读史”

发布于 2019-06-18 16: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7 01:18 , Processed in 0.0749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