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4: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设计梦工场 2015-02-14   |  299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龙跳天门”就是鱼在水里,鲤鱼打挺,蹦起来了。
说的是古人写字的时候的一个笔势,那种笔势带着一种“弹”,靠“手法”的一“弹”,一下子就“弹”起来了,要从力的角度,从运动的角度,把每一个笔画画成一种生的状态,它不喘气。有点像用浪头把船顶起来的感觉,有点冲浪的小船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4: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红楼 | 宝玉两次喝茶有玄机
幽幽绿竹巷
幽幽绿竹巷
也无风雨也无晴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第77回,脂批回后评有这么一段——“前文叙袭人奔丧时,宝玉夜来吃茶先呼袭人,此夜来吃茶先呼晴雯。字字龙跳龙门,虎卧凤阙。语语婴儿恋母,稚鸟寻巢”。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前边有一次,袭人不在,宝玉夜间要喝茶,是先叫的袭人;本回书中晴雯不在,晚上要喝茶,又是先叫的晴雯。

如此安排,是曹雪芹有意为之。如果没有这种批语,恐怕读者万万联想不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红楼梦》独有的趣味。

来看看这两段文字。

第51回,袭人母亲病危,经王夫人凤姐批准,袭人离了贾府去奔丧。所以怡红院内主要就是晴雯麝月服侍贾宝玉了。这天夜里,宝玉要喝茶时,习惯性地叫袭人——

说话之间,天已二更,麝月早已放下帘幔,移灯炷香,伏侍宝玉卧下,二人方睡。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至三更以后,宝玉睡梦之中,便叫袭人。叫了两声,无人答应,自己醒了,方想起袭人不在家,自己也好笑起来。

第77回,晴雯被王夫人撵出贾府,宝玉谈晴雯,回到家后的当天夜里,要喝茶时,又习惯性地叫起了晴雯——

没半盏茶时,只听宝玉叫“晴雯”。袭人忙睁开眼连声答应,问作什么。宝玉因要吃茶。袭人忙下去向盆内蘸过手,从暖壶内倒了半盏茶来吃过。宝玉乃笑道:“我近来叫惯了他,却忘了是你。”

这两处,无论是叫袭人还是叫晴雯,都是下意识的行为。其用意不难理解,就是以这一细节描写再次突出袭、晴二人在怡红院的特殊地位,少了谁宝玉心里都空落落的。她们是宝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举足轻重的大丫鬟,也是宝玉最牵挂的两个身边知己。

将两段文字放在一起,不用说,读者自然能看出之间的关系。妙就妙在,这两段隔了二十几回,遥相呼应,若不经点醒,很难想起来。而这就是曹雪芹惯用的手法。

脂砚斋用“字字龙跳龙门,虎卧凤阙。语语婴儿恋母,稚鸟寻巢”评价这一手法。

据传,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这一比喻如何理解,古来见仁见智。但其意境可以感知一二,龙跳为动,虎卧为静,一动一静,气象万千。

我们大概可以有这样一种理解,曹雪芹笔下的文字,看似静止,实则动感十足,如果读者有心,一些细节时不时就会从纸上跳出来,与前后的细节产生奇妙的联系。

而“婴儿恋母,稚鸟寻巢”这一比喻,或许可以这么理解:贾宝玉对袭人、晴雯的依赖,就像是婴儿依恋着母亲,小鸟要找自己的巢穴一般。袭人、晴雯就是贾宝玉舒适的港湾。一旦谁突然不在身边,吃茶都不知道找谁了。

2017-5-20

发布于 2017-05-20 00: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1: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雯的“半”字之谜,颠覆明史的可怕真相!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6-09-01 09:55:55)
标签: 眀朝历史 崇祯 红楼梦 史话        分类: 人文
第七十七回里写到:“晴雯忽闻有人唤他,强展星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说出半句话来:“我只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宝玉也只有哽咽之分。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

  这一处描写分外令人诧异:“半”日。。。“半”句话。。。“半”碗。。。“半”日。。。“半”个人,为何朱慈炤处处用“半”字?这个“半”字有何深意?

  只要知道晴雯影射的是杨嗣昌,那么答案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看史料:
  ----《明史》卷252记载:“后献忠陷武陵,心恨嗣昌,发其七世祖墓,焚嗣昌夫妇柩,断其尸见血,其子孙获半体改葬焉。”
  ----《明史•张献忠传》记载: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月“(献忠)陷常德,发故督师杨嗣昌祖墓,斩其尸见血。”
  ----《痛余杂录》记载:“杨氏四世墓俱被发,大司马修龄公(杨嗣昌父杨鹤)及其祖父骸骨,皆燔而粉之,杂草剉以饲马。……阁部公(杨嗣昌)独葬沅江天星河之滨,距武陵三日(路程)。被发,蟒玉肢体如生,贼肢解其尸。龙阳宋百户收其元(即头)及一手,宋其懿亲,认定不谬。”

  府志记载:杨嗣昌的三个儿子(山松、山梓、山荪)在流寇陷常德时‘募义复仇’。在张献忠退出常德之后,杨嗣昌的子孙找到杨嗣昌的半截尸体及其祖辈们的遗骸改葬桃源金厂溪。

  原来,晴雯的“半”字是影射杨嗣昌的尸骨在崇祯十六年被肢解斩断,其子孙后来仅找到半截尸体改葬的悲惨历史。也正是《芙蓉女儿诔》中的“及闻蕙棺被燹,顿违共穴之情;石椁成灾,愧逮同灰之诮”的历史来源!


  但是朱慈炤要说的仅是“半体”这么多吗?为何在《红楼梦》中下令将晴雯焚尸的是影射东林党的王夫人,而不是影射农民军的贾环,这不是不符合历史么?

  再来翻史料。

  王世祯撰《池北偶谈》卷九《武陵起复》中记载,发掘杨嗣昌墓的并非张献忠,而是为了献媚张献忠同时报私仇的东林党人周圣楷:

  “严首升、周圣楷辈,为(杨)武陵所抑,遂腾谤书。”东林党人严首升和周圣楷因为杨武陵(即杨嗣昌)挡了他们的仕途,故而两人联手向朝廷上了诽谤杨嗣昌的奏书。
  “(周)圣楷,宇伯孔,湘潭人,有才名。后为献忠伪常德知府,发掘杨相祖墓最惨,卒为献贼所杀。” 没想到,得知周圣楷将杨嗣昌掘坟戮尸的张献忠对此小人行为深为不齿,下令将周圣凯楷处斩。


  原来这又是东林党和满清联手制造的一起冤案!

  真相是投降了张献忠的东林党人周圣楷为报私仇将杨嗣昌掘坟戮尸,却被满清的官修《明史》栽赃给了张献忠!怪不得《红楼梦》中朱慈炤写下是影射东林党的王夫人命令将晴雯焚尸。

  原来朱慈炤的《红楼梦》才是真历史!


  东林党人之恶毒下作、之卑劣无耻真是世所罕见、人神共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1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晴雯做了什么风流韵事?暴露其真实身份!你听袭人怎么骂她就知道了
姜子说古书 2023-10-16 发表于上海  |  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晴雯做了什么风流韵事?暴露其真实身份!你听袭人怎么骂她就知道了!

  文/姜子说书

  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橱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有几行字迹,写的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红楼梦》故事里。看官听说,“病补雀金裘”的晴雯,到底与贾宝玉这个多情公子做了什么风流韵事呢?为啥从王善保家的媳妇到王夫人等人,都说晴雯与宝玉不妥呢?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美人无肩,肩若削成。晴雯生得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好似林黛玉,贾宝玉说她被毁谤,完全是因为生得太好了,遭人嫉妒。袭人与王夫人意见一致,认为生得伶俐的人,容易有歪调。但据邢夫人的陪房所说,晴雯之过,也只是爱美、掐尖要强。

  袭人道:“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轻佻些。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恨嫌他,像我们这执直笨的倒好。”宝玉道:“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样,从小儿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虽然他生得比人强,也没甚妨碍去处。就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

  行文至此,从众人的评价中压根看不出晴雯到底有何“风流韵事”,为啥最后竟被王夫人说成狐狸精,被污名化,赶出了大观园呢?



  晴雯呜咽道:“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

  《红楼梦》故事里,晴雯到底跟贾宝玉有没有私情?作者早就在原文中给读者留下了两处答案!

  其一、贾宝玉邀请晴雯一块洗澡,晴雯直接拒绝了,而袭人、麝月、碧痕等人对这样的机会却是求之不得。



  宝玉笑道:“我才又吃了好些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晴雯摇手笑道:“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知是怎么洗了,笑了几天。我也没那工夫收拾,也不用同我洗去。”

  晴雯为了打消贾宝玉要跟他一块洗澡的念头,直接说他只要洗洗脸通通头就行,说着又走,喊袭人麝月打发宝玉吃果子。宝玉便也不许晴雯去洗澡,非要缠着她打发吃果子,晴雯便说“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哪里还配打发吃果子”,最后贾宝玉拿出袭人的扇子让她撕扇子,晴雯才罢休。

  其二、作者借灯姑娘之口,明明白白告诉世人,晴雯和贾宝玉这两个人,清清白白,晴雯完完全全是被诬陷的。



  灯姑娘笑道:“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的。就比如方才我们姑娘下来,我也料定你们素日偷鸡盗狗的。我进来一会在窗下细听,屋内只你二人,若有偷鸡盗狗的事,岂有不谈及于此,谁知你两个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既然如此,你但放心。以后你只管来,我也不罗唣你。”

  既然如此,作者为啥又说晴雯“风流灵巧”呢?红楼世界的“风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据癞头僧所说,乃“千古风流人物”之意!

  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晴雯到底“风流”在哪里?你看她便赶出大观园后,贾宝玉是如何大发感慨,拿晴雯比千古忠义人物,袭人听了,又是如何嫉妒得面目全非,口不择言地骂晴雯,你就知道作者笔下“风流”即“忠义”的良苦用心了!咱们先看贾宝玉拿哪些人物比晴雯?



  宝玉叹道:“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这岂不是兆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宝玉笑道:“松柏不敢比。连孔子都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知这两件东西高雅,不怕羞臊的才拿他混比呢。”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以物为人之知己,拿孔夫子、诸葛亮、岳飞这样具有正大之气的人物和晴雯相提并论,他自己不敢比松柏,却拿晴雯比松柏,把袭人气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



  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

  《红楼梦》故事里,晴雯死后,贾宝玉写了《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同一时间,又被贾政要求写了一篇《姽婳词》,作者分明是借此告诉世人,闺阁风流即忠义,而非某些人所想的那点子儿女私情之事。而晴雯的真实身份,自然也不用问,原是忠义之士,晴雯病补雀金裘,补的是华夏朱明的江山。

  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又说:“快散时忽然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要作一首挽词。”众清客都称“妙极神奇。竟以'姽婳’下加'将军’二字,反更觉妩媚风流,真绝世奇文也。想这恒王也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0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晴雯//熊廷弼+】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晴雯:熊廷弼 + 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熊廷弼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 + 谁都借扇机带双敲?靛儿说宝姑娘藏了什么?清风!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78】



10.16 晴雯:熊廷弼
宝玉的俏丫鬟晴雯,反面是名将熊廷弼,很多人都看出来了,早有人解过,毫不新鲜。别人说过的,我简要说;别人没说到的,我放在本文搭建的贾府朱家大框架下,与其他人物串联起来说。

第8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从东北梨香院回至贾母房中,在贾母问“李奶子怎么不见?”和因枫露茶撵他乳母之间,我们看谁接的宝玉?

晴雯先接出来,笑说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

是晴雯先接的。前文说过李成梁二次被罢官之事,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朝廷令廷弼覆勘“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弃宽奠新疆八百里,徙编民六万家于内地”之事,熊廷弼“具得弃地驱民状,劾两人罪”。但万历帝出于对李成梁的保护,对这些弹劾奏疏,都留中不发,并未治罪。所以这里“晴雯先接出来”,作为晴雯正式出场,就不是巧合了,正是吻合历史:熊廷弼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再看晴雯说的话,一幅娇憨女儿态,跃然纸上!在宝玉的丫鬟中,一看这样说话的,便知是晴雯。比如19回,李嬷嬷已告老解事出去了,又来问宝玉吃饭、睡觉等语,丫头们总胡乱答应。有个丫头说:“好一个讨厌的老货!”不必写明,肯定是晴雯,只有晴雯这样说话。李嬷嬷要吃酥酪,一个丫头道:“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回来又惹气了。你老人家自己承认,别带累我们受气。”还是晴雯。又一丫头笑道:“他们不会说话,怨不得你老人家生气。宝玉还时常送东西孝敬你老去,岂有为这个不自在的。”一听这话,必是麝月。李嬷嬷道:“你们也不必妆狐媚子哄我,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李嬷嬷反倒指出麝月是狐媚子,耗子精,哈哈哈!

若从反面来看这些穿越时空的对话和场景描写,另有一番滋味。比如这里,李嬷嬷不骂晴雯,却骂袭人“什么阿物儿!”翻译成地球那面的读者能懂的话,就是“Shit!”这已经不是国骂了,是球骂!中国人说“汉奸”,外国读者不理解,他们的语言中可能没有这词儿,他们问你:“What?”你答:“Shit!”地球人就都懂了。自以为“会说话”的麝月,说“孝敬你老”的话,李嬷嬷却毫不领情,骂麝月妆“狐媚子”哄读者,实际也是个磨牙的耗子、偷玉的汉奸!从反面看,有很多只看正面的读者领略不到的妙处,用张孝祥的话说,就是: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也是《红楼梦》作为一部巅峰作品,不可超越的原因之一:是一手二牍,一喉两歌,同时讲了正反两个故事,看似说此实则说彼。

而且书中写了几百个人物,这么多丫鬟,但这些人物一张口说话,晴雯是晴雯的口声,麝月是麝月的语气,秋纹是秋纹的腔调,作者都不必写明此话是谁说的,读者一听便知这是哪个丫头说的话。

黛玉葬花前,宝钗来了,晴雯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宝玉生日,晴雯道:“他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那怕他偷的呢,只管领他们的情就是。”宝玉听了,笑说:“你说的是。”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蠢你,你再过不去!”

“蠢”你,有些版本是:“村”你。我认为是:“刌”你。

晴雯说话,像刀子一样,这是晴雯说话的特征。还有虾须镯那回,平儿说的,“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了他,他是忍不住的,一时气了,或打或骂,依旧嚷出来不好,所以单告诉你留心就是了”,刻画了晴雯的性格特点,简直就是照着熊廷弼描写的,看《明史》中熊廷弼的列传: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
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这不就是红楼梦中的晴雯吗?

物情不附,没人喜欢,是熊廷弼在朝堂官员中的状况,不断被攻讦弹劾,除了个别正直秉公的大臣,在朝堂上没几个人替熊廷弼说话。在红楼梦中,晴雯不也是这样吗?甚至有些读者也表示,不喜欢晴雯。

王善保家的说晴雯“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王夫人问凤姐:“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有些轻薄。”

即便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比不过晴雯,还是要把晴雯撵出怡红院,冤屈致死。这也是熊廷弼的结局,“终不改其强直自遂之性,致独膺显戮,慷慨赴市,耿耿刚肠,犹未尽泯。”

“惜乎廷弼!以盖世之材,褊性取忌,功名显于辽,亦隳于辽。”

明欲不亡得乎?

晴雯撕扇,是红楼经典之一。喜欢的读者,认同宝玉说的爱物,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而且认为尤物自当如此。不喜欢晴雯的读者,却认为晴雯是作孽,轻薄张狂,得意忘形,甚至上纲上线,贬低晴雯人品。这都是正面读,反面看晴雯撕扇,在说什么?

在晴雯撕扇的前一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扇子已经出现了:

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重复强调:热!

宝玉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玉强调:宝钗怯热!

宝钗大怒,一反常态,冷笑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

然后宝钗指靛儿道:“你要仔细!”这话分明是说给读者的,提醒读者要仔细!除了宝钗的话,注意看宝钗的动作:指着靛儿。

靛儿这个小丫头,此前从未出现过,而且在八十回中,只出场这一次!也就是说,是作者特意设计,在此场景中,和宝钗说藏了扇子,这个角色就这一个任务。

“靛”这个字,除了这里三个“靛儿”,在八十回中,只出现过一次:78回,晴雯死后,芙蓉诔前,宝玉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来,秋纹见这条红裤是晴雯手内针线,叹道“物件在人去了”,麝月忙也笑道:“这是晴雯的针线。”又叹道:“真真物在人亡了!”重复强调:大红裤子,晴雯针线,物在人亡!然后秋纹说:“这裤子配着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这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了。”宝玉在前只装听不见。

宝玉“装听不见”,还是说给读者的话,提醒读者别装听不见,什么?靛青的头。

麻辣隔壁的,说老子深蓝色的头!这是个非常明显的错误:青,有多义,黑色,蓝色,绿色,都是青色,前文说过。但“靛青”,只能是深蓝色,绝无黑色之意。书读到这里,我们对红楼梦中的错误,已经见多不怪了,这种错误,一看就是作者故意的,我们叫错误提醒,提醒什么?靛青。

靛,本义就是蓝、青。靛青,也叫靛蓝、蓝靛、青靛,一个意思。《荀子》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成为成语:青出于蓝。

按此错误提醒:靛,即青,谐音“清”。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明显重复强调:靛儿找扇子,和宝钗的话。

我们把这些关键信息串起来看:

重复强调:热!

宝玉强调:宝钗怯热!

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

宝钗指靛儿道:“你要仔细!”

靛,即青。

青,不见了扇子,和宝钗说: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

“我的”:是“青”?还是“扇子”?恐怕都是。

薛宝钗指着“青”,“青”说:薛宝钗藏了“扇子”。

青:即清,清风。清风明月,在红楼中,风代表清。

所以,薛宝钗指给读者仔细看的是“清”,薛宝钗藏了“扇子”:热,怯热,用扇子,搧风。扇子是用来搧风的,风是清风。

靛儿出场,只为揭露薛宝钗:清!藏了“扇子”,藏了清风。

所以,不仅“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红楼作者也“借扇机带双敲”!

这与我们一贯对薛家、对宝钗的解读,完全一致。用关键字法,青、风,都是满清的关键字。

扇子是用来搧风的:这话还是宝玉说的,在晴雯撕扇子前说的。宝玉是石头即作者的代言人,宝玉什么都知道,所以说对宝玉的话,对宝玉的各种明指暗示,我们看书时应格外注意。

还是那句话,不要一刀切,不能见了“风”就一概理解为“清”,也不能看到“扇子”就一刀切地认为都跟“清风”有关,不再说明。



点击下一个:晴雯撕扇,在说什么?拉拉扯扯作什么?+ 晴雯为什么跟宝玉、袭人吵?姑娘到是和我辩嘴呢?是和二爷辩嘴呢?是谁闹着要去的?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3: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08: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晴雯//熊廷弼+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晴雯撕扇,在说什么?拉拉扯扯作什么?+ 晴雯为什么跟宝玉、袭人吵?姑娘到是和我辩嘴呢?是和二爷辩嘴呢?是谁闹着要去的?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79】



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五月初五,端阳佳节,宝玉闷闷不乐,“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妨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将股子跌折”。宝玉说了几句,晴雯冷笑:“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

然后薛大爷请宝玉吃酒,晚间回来,晴雯睡在院中乘凉枕榻上,宝玉笑道:“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还提醒“你自己想想”,晴雯道:“怪热的,拉拉扯扯作什么!叫人来看见作什么!”其实,这两句可看作问句,提醒读者:叫读者来看见,他们在作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宝玉说拿果子来吃,晴雯笑道:“我慌张的狠,连扇子还跌拆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然后宝玉就说了他那著名的“爱物”理论,宝玉笑道:“比如那扇子,原是搧的,你要撕着顽也可以使的,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 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麝月走过来,宝玉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庚辰本原文有些字写错,比如:“不妨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连扇子还跌拆了”。前面的“将股子跌折”的“折”字却没写错。

串起来看:

不妨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将股子跌折。

就是跌了扇子。

早起就是跌了扇子。

连扇子还跌拆了。

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

晴雯接过来,撕了两半。

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

在说什么?晴雯跌了扇子,晴雯撕了扇子。

为什么?宝玉已经说了谜底:“那扇子,原是搧的”。








搧什么?风!“那扇子,原是搧风的”,作者故意不写“风”字,让读者看出“风”,清风。这种写作手法,前文说的多了。

则“晴雯撕扇”,就很容易理解了:

扇子,搧风,清风。晴雯跌了扇子、撕了扇子:明显不利清风。

所以,上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又是答案在前的写作手法。

晴雯撕扇,不利“清风”,何以见得?反面看熊廷弼事辽:

熊廷弼第一次事辽,在李成梁被罢后,万历三十六年,巡按辽东,“廷弼言防边以守为上,缮垣建堡,有十五利,奏行之”,“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第二次事辽,在萨尔浒惨败后,廷议以廷弼熟边事,经略辽东。未出京,开原失。甫出关,铁岭复失。熊廷弼“所至招流移,缮守具,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又“督军士造战车,治火器,浚濠缮城,为守御计。令严法行,数月守备大固”。

注意:晴雯撕扇,宝玉叫好!而且,是在薛家“请宝玉吃酒”的背景下,晴雯撕了扇子。红楼梦中,反面来看,“吃酒”是吃酒吗?

另外,晴雯跌了扇子后,书中居然用了一千多字,写晴雯争吵。晴雯唇枪舌剑,搞得袭人都摸不着头脑,“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姑娘到是和我辩嘴呢?是和二爷辩嘴呢?”

其实,晴雯既不是和袭人吵,也不是和宝玉吵,反面是熊廷弼跟那帮言官们辩嘴,同时也是刻画熊廷弼性刚负气、嘴不饶人的性格。

熊廷弼第一次事辽数年后,其守御为主的思路,与巡抚杨镐之议不和,也得不到朝臣支持,后来“督学南畿,严明有声”,南畿就是南京直隶。熊廷弼是个爆脾气,就跟晴雯一个样,“以杖死诸生事”,杖打生员,结果打死了,“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相互上疏攻讦。熊廷弼有点“平头哥”的脾气,只要攻讦我,必定还回去,从不饶人。结果是“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搞得回家了。

其实第二次事辽也是。熊廷弼好不容易扭转萨尔浒惨败后的被动挨打局势,但因其性刚负气,又执法严明,不徇情面,得罪人不少,一直毁谤于朝,什么“出关逾年,漫无定画”,“荷戈之士徒供挑浚,尚方之剑逞志作威”,“御史冯三元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辽必不保”。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

就像熊廷弼辨疏中所写:“今朝堂议论,全不知兵。”这帮王八蛋根本就不懂军事!

这就是明末朝廷、官员的现状,一群全不知兵、只知党争的文官,慷慨陈词,指手画脚,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只要你做事,就会被弹劾。因赵匡胤“黄袍加身”,进而对带兵将领和藩镇割据深为顾忌,重文轻武,用文官管武将。到明朝更甚,将领须看文官脸色,到明末则变本加厉,不仅管你、监你,还处处弹劾你,将帅跟孙子一样。

熊廷弼“抗疏极辨,且求罢”,“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

晴雯说:“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

宝玉道:“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

晴雯伤心,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

宝玉道:“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罢。”

宝玉道:“太太必不犯疑,我只明说是他闹着要去的。”

“明说是他闹着要去的”,这话都说明了,是熊廷弼负气“求罢”。

重复晴雯出去超过五六次,是强调:晴雯出去!

书中以众丫鬟一齐跪下收场。实际上,反面看,熊廷弼确实被搞“出去”了,回家了。只是正面故事不能写晴雯也回家了,后面还有晴雯的戏呢。如照实写晴雯回家了,又请来了,又回家了,又请来了,更不是红楼梦笔法,也没必要。书中往往用重复强调,就解决问题了。

所以宝玉说:“叫我怎么样才好?这个心使碎了也没人知道!”

明显这是石头、作者说给读者的话,作者这个心使碎了,读者也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不是在说儿女争吵,不是在写晴雯刁蛮,而是作者这个心使碎了,在写反面故事!



点击下一个: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后襟,界线,却金酋!+ 为什么跑解马似的?胡庸医是谁请来的?给谁用虎狼药?宝姐姐送的燕窝有什么问题?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21 11: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08: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雀金裘+虎狼药】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后襟-后金,界线,却金酋!+ 为什么跑解马似的?胡庸医是谁请来的?给谁用虎狼药?宝姐姐送的燕窝有什么问题?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80】



51回,“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晴雯欲唬麝月玩耍,也不披衣,随后出了房门,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自思:“怪道人说热身子不可被风吹,这一冷果然利害。”一直强调:被风吹。

麝月说晴雯:“你就这么‘跑解马’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出去了不成?”跑解马,就是成语“跑马卖解”,是骑在马上表演技艺,旧时谋生的,跟街头卖艺的一样,区别是在马上表演。这个比喻很形象,一个武将,不就是“跑马卖解”嘛,骑在马上表演各种技艺,只不过表现的是作战技艺。跑解马,揭示了晴雯反面是个跑马的武将。

结果次日,晴雯就感冒了。请大夫,注意看:宝玉唤一个老嬷嬷吩咐,“你回大奶奶去,就说晴雯白冷着了些”,“传一个大夫,悄悄的从后门进来瞧瞧,别回太太罢了”。就是说:这个姓胡的胡庸医,是大奶奶李纨请来的。

诊断结果,外感内滞,风寒。前面也强调,是被风吹。

注意:被风吹,风寒,胡庸医,虎狼药,还有大奶奶李纨,全是“满清”特征:风,胡,虎狼,李纨。

所以晴雯这个跑马的武将,是被“清”风吹,遇到“胡”、“虎狼”,这“胡”是李纨请来的。

宝玉特意问读者:“谁请了来的?快打发他去罢!”

看似说此:李纨请“胡庸医”给晴雯用“虎狼药”;实则说彼:宝钗给黛玉用“虎狼药”。

在“虎狼药”的三天前,宝玉说黛玉,“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

在“虎狼药”的第二天,宝玉问黛玉:“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只嗽了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不能睡了。”然后宝玉悄悄说的“要紧的话”,“宝姐姐送你的燕窝”,前文说过。

综览前后这段内容,和本回晴雯风寒,花了这么多篇幅来写,用了整整半回,写了满满十页,写一个大夫来开了个药,晴雯又没吃, “虎狼药”却赫然出现在回目中!看看前后便知,这“虎狼药”是什么。宝玉为什么要说个半拉子话:“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宝玉说“我想”,读者不想?紫鹃后来还追问“燕窝”,这些都需要想。

如果您仔细对比一下,在此五九的第一回,45回,宝钗当时说的是燕窝、冰糖,送来的却是“洁粉梅片雪花洋糖”,且不说梅和雪,以及莫名其妙的“洁粉”,这洋糖跟冰糖已是不同,作者故意用含蓄的笔法,暗示了这里面有问题。红楼梦中,都是隐写,从不挑明。

52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在平儿中刚解读过了。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说“这口气如何忍得!”刻画其忍不得气。

后来坠儿进来,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的乱哭乱喊。随后以宝二爷的名义把坠儿撵出去了。

在解读平儿时,我们说小丫头坠儿是大将毛文龙,“偷金”是偷袭金国之地。毛文龙最后是被袁崇焕杀了,怎么写熊廷弼撵出去了?是的,毛文龙确是被袁崇焕杀了,我们在解读袁崇焕时会讨论这点。作为正面故事,坠儿偷东西,被袭人或晴雯打发出去才正常,不能把小丫头杀了。平儿也早告诉读者了:“变个法子”,打发出去就完了。

晴雯骂坠儿,倒有其事。天启元年,毛文龙袭取镇江,奏捷,举朝大喜。廷弼言:“三方兵力未集,文龙发之太早,乱三方并进之谋,误属国联络之算,目为奇功,乃奇祸耳!”沈有容也说:“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果然,仅十日后,镇江又失。

但熊廷弼打毛文龙,跟撵出毛文龙一样,都是没有的事。这是坠儿退场前,配合晴雯,演了一出杖打生员的戏。前文说过,熊廷弼在南直隶督学时,是出了名的严明,杖打生员,给打死了。红楼梦中,晴雯打人,就这一次,注意晴雯是用什么打的?一丈青!

一丈青,是一端做成挖耳杓的细长首饰,另一头尖细,较粗的这头顶端是小杓。

正面故事当然不能像杖死生员一样杖死小丫头,所以用“一丈青”隐“杖”,偷了东西要撵出去的坠儿,正好客串一下这个挨打的生员,疼的乱哭乱喊,点到为止,不能写实真出人命。

晴雯嗅鼻烟,是答案在前。前文提过,“金星玻璃”是芳官扮演的“野驴子”,“金镶双扣”金星玻璃,是两个金国的“野驴子”:“咏太极图”的薛宝钗皇太极,“西洋画上的美人”、“外国美人”就是作诗的薛宝琴玄烨。所以晴雯只顾看西洋画儿,提醒读者注意。

随后薛宝钗、薛宝琴出现在黛玉的潇湘馆,宝玉说屋里晴雯煎药,黛玉笑道:“这话奇了!我原是无心的话,谁知你屋里的事?”

黛玉说“奇”!“谁知你屋里的事?”是问读者,宝玉屋里的事?晴雯嗅鼻烟,金镶双扣金星玻璃!

随后咏太极图、外国美人、“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宝姐姐送你的燕窝”等这些就不在此说了。

次日,贾母道:“下雪呢么?”命鸳鸯:“把昨儿那一件乌云豹的氅衣给他罢。”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闪灼,又不似宝琴所披之凫靥裘。只听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哦啰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儿把那一件野鸭子的给了你小妹妹,这件给你罢。”

贾母先说下雪。写“雀金裘”时,两次提到薛宝琴的“凫靥裘”。

注意:哦啰斯国,没有孔雀。不能说没孔雀就没孔雀毛、孔雀衣,但中国南边这么多国家都有孔雀,作者偏偏写一个没孔雀的哦啰斯国,至少对读者是个提醒:恐怕不是真正的孔雀毛的衣服,而是另有所指。

晚上宝玉回来,说“谁知不防后襟子上烧了一块”。

后襟:后金。所以说:“谁知”?“不防”!

找人处理,竟然没人能干。突出只有晴雯有此才能。

晴雯道:“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

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

又看看,又端详端详:提醒读者,好好看看,端详端详。

“金线织的”,“金线”!

“界线似的界密了”,“还有谁会界线”?

“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

一直强调:“金线”,“界线”。

在哪里用“金线”,“界线”?“后襟”:“后金”。

则:“金线”,“界线”,反面明显是指与后金的边界线。

回目中用的是“雀金裘”:“却金酋”。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反面是熊廷弼在后金的边界线“却金酋”。

前文多次说过,熊廷弼三次事辽,“却金”是熊廷弼的主要功绩。

却:《说文》“退也”。符合熊廷弼“以守为上,缮垣建堡”,“核地界,饬营伍,联络南北关”的做法,熊廷弼“自按辽即持守边议”,一直“主守御”,所以“却”敌的“却”,用于熊廷弼就很恰当。比如李成梁、袁可立这种主动攻击的将领,用“却”则不恰当。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海棠花无故死了半边?晴雯做芙蓉花神,是荷花?还是木芙蓉?+ 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为什么把丫头们都叫来一一过目?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3: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08: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海棠花+半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为什么海棠花无故死了半边?晴雯做芙蓉花神,是荷花?还是木芙蓉?+ 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为什么把丫头们都叫来一一过目?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81】



抄检大观园前,因被人挑唆,王夫人勾起往事,特意叫来晴雯,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晴雯一听如此说,心内大异,便知有人暗算了他。

晴雯聪敏过顶,说起“我原是跟老太太的人”,从正面看,晴雯提起老太太,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的意思;从反面看:此人是万历手里用过的人。所以王夫人说:“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是重复强调老太太,提醒读者的话。

77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在园门口,婆子们笑道:“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原来王夫人自那日着恼之后,王善保家的去趁势告倒了晴雯,本处有人和园中不睦的,也就随机趁便下了些话。这就是熊廷弼面临的状况,物情不附,为朝堂官员们厌憎,就是宝玉在芙蓉诔中写的“高标见嫉”,“鸠鸩恶其高,薋葹妒其嗅,偶遭蛊虿之谗”,“诼谣謑诟,出自屏帏。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

说明了晴雯的悲惨结局,跟熊廷弼一样,是高标见嫉,遭人暗算,蛊虿之谗,诼谣謑诟。

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又命把这里所有的丫头们都叫来一一过目。乃从袭人起以至于极小作粗活的小丫头们,个个亲自看了一遍。

若从正面看,晴雯被架出去在先,然后王夫人集合所有的丫头们,一一过目,是王夫人过目丫头们。还是用“看似说此实则说彼”的手法,因不能在书中完全实写晴雯被砍了头,传首九边,所以用王夫人一一过目所有的丫头们,反面表示熊廷弼被天启帝处理的结果:“帝怒,遂以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因此,重复强调“个个亲自看了一遍”。

熊廷弼还被抄家:“御史梁梦环谓廷弼侵盗军资十七万。御史刘徽谓廷弼家资百万,宜籍以佐军。忠贤即矫旨严追,罄赀不足,姻族家俱破。”连亲戚家“俱破”,甚至一个小小的知县王尔玉都来欺负人,“责廷弼子貂裘珍玩,不获,将挞之。其长子兆珪自刭死,兆珪母称冤。”王尔玉“去其两婢衣,挞之四十。远近莫不嗟愤!”

看明史,经常气得人捶桌子!

直至崇祯元年,才“诏免追赃”。

所以,王夫人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从反面看,这些话都能照应到反面故事。

王夫人说:“前年因我们往皇陵上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了?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了,你们又连伙聚党遭害这园子呢。”

此处明确用了“聚党”一词,熊廷弼正是死于党争。

注意王夫人说的“前年”去皇陵,五儿之事,宝玉生日,是前年。与我们前文分析的:宝玉生日,在第17年,此为第19年,可验证。

“且去了第一等的人,岂不伤心,便倒在床上也哭起来。袭人知他心内别的还犹可,独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从宝玉角度,写晴雯反面人物的重要和地位,此人是第一等的人,此事是第一件大事。

宝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

红楼作者借宝玉之口控诉!崇祯元年,工部主事徐尔一讼廷弼冤:

“廷弼以失陷封疆,至传首陈尸,籍产追赃。
而臣考当年,第觉其罪无足据,而劳有足矜也。
广宁兵十三万,粮数百万,尽属化贞,廷弼止援辽兵五千人,驻右屯,距广宁四十里耳。化贞忽同三四百万辽民一时尽溃,廷弼五千人,不同溃足矣,尚望其屹然坚壁哉!廷弼罪安在?
化贞仗西部,廷弼云“必不足仗”。化贞信李永芳内附,廷弼云“必不足信”。无一事不力争,无一言不奇中。廷弼罪安在?
且屡疏争各镇节制不行,屡疏争原派兵马不与。徒拥虚器,抱空名,廷弼罪安在?”
晴雯罪安在?

他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

宝玉明指晴雯是“兰花”,同《离骚》一样,“兰花”喻“忠臣”。

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

怡红院因何得名?红香绿玉!红香正是海棠,绿玉是竹,即朱。宝玉的话说的很明白:此人蒙难,与红香海棠有兆应,怡红院的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此人生死,竟然与怡红院的红香之兴衰有兆应,则明显此人属朱明阵营,而且是关系到朱明江山之兴衰的重要人物。

宝玉说,凡天下之物,皆有情有理。大题目比了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都有灵验。

宝玉生日,湘云醉眠芍药,晚上占花名,海棠是湘云。此处轻轻巧巧一句“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结合杨贵妃的“海棠春睡”、“石榴裙”典故,便可解“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先用杨太真解“石榴裙”,便可解“湘云醉眠”与“海棠春睡”,则“湘云醉眠”之“芍药”和“牡丹亭上的牡丹花”同时出现的错误,由“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一语破解:“湘云醉眠”之“芍药”,是木芍药,正是牡丹。便可一下识别出宝玉生日、贾敬死日的月份。

因晴雯说“我原是跟老太太的人”,故王夫人向贾母汇报对晴雯和戏子的处理,说晴雯“病不离身”,又说淘气、懒,是因女儿痨,叫他下去了。所以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上司怎么向领导汇报你的事,是怎么有利怎么说,跟事实无关!

为什么“说是女儿痨”?痨:劳。明史“罪无足据,劳有足矜”。

贾母道:“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贾母的意思很清楚:此人是万历帝看好,特意留下守护江山的!

在万历末年,李成梁之后,只有熊廷弼。而且万历帝确是将熊廷弼任命为辽东经略,留给了下任皇帝。只是泰昌帝短命,一月而亡,又转到了木头皇帝朱由校,朱由校一上台就罢免了熊廷弼,结果不到一年,沈阳、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自杀,辽河以东全为后金所占,这才又想起熊廷弼,又起用为辽东经略,却无实权,王化贞兵败,熊廷弼被杀。

“谁知变了”,让人扼腕痛惜!不是熊廷弼变了,而是对熊廷弼的安排变了,结局也变了!

宝玉私自到晴雯家去看晴雯,回来却告诉袭人在薛姨妈家去的,又故意支开麝月、秋纹,问两个小丫头晴雯之事,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宝玉怀疑,晴雯、芳官、四儿被撵,是袭人、麝月、秋纹他们告密。二是麝月、秋纹同袭人一伙儿,晴雯显然跟这些人不是一伙儿。

小丫头说晴雯做了花神,“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注意: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是见景生情,答的这话。

池上芙蓉:应是荷花。说明晴雯做的芙蓉花神,就是荷花之神。

姽婳词后,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然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很清楚:还是池上芙蓉,荷花之神。

宝玉作了《芙蓉女儿诔》,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指上,乃拉涕念。(庚辰本,有涂改。将芙蓉枝、泣涕写错,又将“指”改“枝”,“拉”改“泣”)

这时不清楚了:“捧至芙蓉花前”,“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如果芙蓉是荷花,如何将诔文挂于芙蓉枝上?荷花的“指”或“枝”在哪里?在岸上能够得着吗?

祭完方才回身,忽听山石之后有一人笑道:“且请留步。”二人听了,不免一惊。那小鬟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叫:“不好,有鬼!”

这里确实有鬼:黛玉是从“山石之后”,“从芙蓉花中走出来”,如果此“芙蓉花”是荷花,黛玉如何从荷花中走出来?

79回又重复强调,“花影中”,“走出来”,提醒读者“细看”:宝玉祭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走出来细看,却是林黛玉。

所以不是从水上的荷花中走出来。这里说的也很清楚:黛玉是从山石之后出来,从芙蓉花中走出来,则此“芙蓉花”,明显是木芙蓉!

“芙蓉”,有多义:可指荷花;也可指木芙蓉。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秋天开花,耐寒不落,故名拒霜。

所以这里写“从芙蓉花中走出来”,芙蓉花,是木芙蓉的别名。

很明显,红楼作者故意在混淆:池上芙蓉(荷花),和木芙蓉。

却又让读者能看出,一会儿是池上芙蓉,荷花,一会儿是木芙蓉。为什么?

让读者看出:芙蓉,木芙蓉;芍药,木芍药!

前文刚说,晴雯被撵,宝玉说海棠花死了半边,沉香亭之木芍药。但读者是否会细看到:木芍药就是牡丹,木芍药、芍药、牡丹的关系,从而解出宝玉生日的芍药、牡丹的错误之谜,读者不一定能看明白。所以红楼作者苦口婆心,用芙蓉、木芙蓉再次让读者看到异常,从而解出芍药、木芍药之谜,也就能看到真相:“老爷宾天”,是在三月。

我们常说,红楼梦中作者的意思,不是孤证,只出现一次的意思基本不可靠,应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误解了。作者如真有某个意思,会多次提到,能相互验证。比如在宝玉生日,我们看到芍药、牡丹同时出现的问题,解石榴裙的提示,以及晚上占花名,又出现了相关的牡丹、海棠、芙蓉等花,芙蓉黛玉指出海棠湘云“石凉”,而且写明了“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即芙蓉指出海棠湘云醉眠芍药之事。及至看到宝玉说海棠,说“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读者便知道木芍药就是牡丹,在芍药和牡丹之间,看到了作者指出的联系。再看到作者有意混淆芙蓉、木芙蓉,又故意让读者看出来时,就明白了之前对芍药、木芍药,也是作者有意混淆,以隐真事。这些问题,经过作者的一再引导,错误提示,和一次次的验证,让读者能够确定,哪些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确定的,而不是牵强附会。

那么,黛玉的芙蓉,到底是荷花,还是木芙蓉?

我认为,跟晴雯的芙蓉花神到底是荷花还是木芙蓉一样,都是。

从“芙蓉”也能看出,晴雯明显与黛玉是同一阵营,朱明阵营。



点击下一个:芙蓉女儿诔,诔谁?+ 为什么写晴雯十六岁,五年八月?落日荒丘,零星白骨?+ 黛玉为什么提醒曹娥碑?黄绢幼妇,著名谜碑!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22 13: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08: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芙蓉女儿诔+五年八月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芙蓉女儿诔,诔谁?+ 为什么写晴雯十六岁,五年八月?落日荒丘,零星白骨?+ 黛玉为什么提醒曹娥碑?黄绢幼妇,著名谜碑!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82】



《芙蓉女儿诔》:

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跟后面的“金天属节,白帝司时”一样,正面看是八月金秋时节,反面看,表示宝玉或者石头或者作者在作此书、作此诔时,是金天,满清统治时期,所以说“白帝司时”。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这是明显错误。上回刚写“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赖大家买晴雯时,已十岁。在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晴雯已在伏侍宝玉,当时宝玉八岁,到如今宝玉十九岁,过了11年,晴雯怎么才十六岁?

宝玉生日,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袭人同庚,这年黛玉都十六岁了。宝钗过了十五岁生日已好几年了,晴雯怎么才十六岁?我们前文也讨论过,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袭人同庚,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作者在多处故意写了这几人不同岁,比如宝钗十五岁生日那年,袭人说她那个穿红的两姨妹子十七岁。但晴雯与袭人、宝钗,都比宝玉年龄大,在宝玉已过了十七岁生日两年后,写晴雯十六岁显然是很明显的错误。

为什么?为什么要写成如此明显的错误?还是一贯的错误提醒: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第五回晴雯伏侍宝玉至今,过了11年,为什么写“五年八月”?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熊廷弼传:

“帝怒,遂以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

“五年八月”:是熊廷弼被斩首弃市的时间,是天启五年八月。

这种与史书明确的细节吻合,可作为证据,证明晴雯的反面人物正是一代名将熊廷弼。

我们读到“落日荒丘,零星白骨”,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黛玉重复提醒“红绡帐里”?说“现成真事”,而且宝玉重复提醒读者:“什么现成的真事?”

什么现成的真事?

“红绡帐里”之前的“落日荒丘,零星白骨”,不是比喻,不是修辞,也是现成真事,晴雯熊廷弼死后,曝尸白骨!

熊廷弼被“弃市”,就是死后不许家属收尸归葬,要曝尸以儆人。

崇祯元年,工部主事徐尔一讼廷弼冤:“廷弼以失陷封疆,至传首陈尸,籍产追赃”,论其“罪无足据,劳有足矜”,“其才既笼盖一时,其气又凌厉一世,揭辩纷纷,致撄众怒,共起杀机,是则所由必杀其躯之道耳”,“乞赐昭雪”。结果是,崇祯“不从”。

崇祯二年五月,大学士韩爌等言:“廷弼遗骸至今不得归葬,从来国法所未有。今其子疏请归葬,臣等拟票许之。盖国典皇仁,并行不悖,理合如此”,“身死尚悬坐赃十七万,辱及妻孥,长子兆珪迫极自刎。斯则廷弼死未心服,海内忠臣义士亦多愤惋窃叹者。特以封疆二字,噤不敢讼陈皇上之前”,“今纵不敢深言,而传首已逾三年,收葬原无禁例,圣明必当垂仁”。

这才“诏许其子持首归葬”。这已是熊廷弼“弃市”四年之后。

诔文中还有所隐真事,比如:

“望伞盖之陆离兮,抑箕尾之光耶?
列羽葆而为前导兮,卫危虚于傍耶?”
箕、危、虚,都属二十八宿,“箕”位于东方,“危”和“虚”位于北方,这三个星都是东北之星。抑、卫于“东北”!只是巧合吗?

黛玉说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的了。”

曹娥碑是天下知名的谜碑。

蔡邕读碑文后,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为杨修和曹操破解:

“黄绢”是色丝,即“绝”字。

“幼妇”是少女,即“妙”字。

“外孙”是女之子,组成“好”字。

“齑臼”是捣姜蒜的容器,受辛之器,“受辛”是繁体“辞”字。

谜底是:绝妙好辞。

李白有五言诗赠仙人东方生,中有曹娥碑、黄绢语: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所以,“曹娥碑”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字谜,被看作是中国文字隐语的鼻祖,而其所在地上虞,也成了中国谜界公认的灯谜发源地。

黛玉提醒“可与曹娥碑并传”,明确指出了诔文中有文字谜语,有隐语,而且不仅隐了晴雯真事,还隐了别的谜底。如前文说过的,在晴雯死的前后,先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后有池上芙蓉、木芙蓉,解密宝玉生日的芍药、木芍药;还有“靛青”,揭示“靛儿”找“扇子”的谜底。红楼梦这本书有个特点,是很多线索齐头并进,如同电脑程序中的多线程,所以切莫局部、单一看这本书,在晴雯处并非只写晴雯事。芙蓉诔中,也隐了别的谜底,比如:

“文瓟瓠以为觯斝兮”:揭示了妙玉的古董茶具“ [分瓜] 瓟斝”、“杏犀[喬皿]”的谜底。

句中的“瓟”、“斝”二字很明显,提示了“瓟瓠”。而且随后的,“瞻云气而凝盼兮”,“倩风廉之为余驱车兮”,出现了“盼”、“倩”,让读者能想到“ [分瓜] 瓟斝”、“杏犀[喬皿]”,和诗经中的“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瓟”、“斝”二字,“瓟瓠”提示,“瓟”、“犀”两种材质:读者便能一下得到“齿如瓠犀”的谜底。原来妙玉是指出:葫芦、子。

本节只解晴雯,不解诔文,仅提醒朋友们,对黛玉“曹娥碑”的提示,以及“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一读”,这种说雪雁手炉子的话,我们要能听懂,朋友们可把诔文当作曹娥碑,猜谜把玩,很有意思!

我们也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诔晴雯用了这么长的篇幅,作了这么长的诔文?从随后宝玉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无限狐疑乱拟,反点头称妙,说“果然改的好”,也能看出,此祭文表面诔晴雯,实则诔黛玉,所以名《芙蓉女儿诔》,黛玉也是芙蓉,此文诔的正是“芙蓉女儿”。此处用“我本无缘”,“卿何薄命”,明确写“我”诔“卿”,是宝玉或石头或作者祭奠黛玉崇祯,也是预演。

看!“原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祭完黛玉崇祯,就到了迎春弘光的时期。这些细节,都能对榫。

唉!写不完的晴雯,滴不尽的血泪,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点击下一个:林红玉:袁崇焕 + 林红玉的手帕在说什么?滴翠亭事件:暴露了“宝钗扑蝶”的秘密?为什么红玉怕林姑娘听到?宝钗施计陷害谁?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23 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7: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平儿+与儿子平辈+四平八稳田秀英】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平儿 - 曹雪芹长篇小说《红楼梦》中人物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平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的陪嫁丫头,贾琏的通房大丫头(妾)。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女孩儿。虽是凤姐的心腹,要帮着凤姐料理事务,但她为人很好,  常背着王熙凤做些好事。

  5
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平儿

别名
平姑娘、平姐姐

饰演
沈琳(87版电视剧)
倪雪华(89版电影)
程媛媛(10版《红楼梦》电视剧)
高琳子(17版电视剧)

配音
罗莉

性别


登场作品
《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


公公
贾赦

婆婆
邢夫人

丈夫
贾琏

小姑
贾迎春

主母
王熙凤

目录
1人物出处
2人物性格
3人物分析
4演员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出处
而按照前80回的线索与脂批来看,平儿最后被扶正问题不大。 她是王熙凤最得力的心腹助手。聪慧、干练、心地善良,又善于处世应变,以贾琏之俗,凤姐之威,竟能体贴周旋。
87版平儿
87版平儿
贾琏和多姑娘私通,平儿从枕套中抖出一绺青丝,但她向凤姐隐瞒了事情真相,避免了一场风波。凤姐有病,探春代理家政,平儿陪侍。那些管家媳妇见探春年轻,又是庶出,以为她办事没有经验,想欺负她,连得她生身母亲赵姨娘也来惹是生非。碰到此类事情,平儿竟能应付自如,处置得体。

探春改革弊端,平儿总是最先表示支持,接着又说出一番早就该改而竟未改的道理来,此举于公是相信探春的能力能为大观园兴利除弊,于私也为了转移平日众人对凤姐的积怨。引得宝钗过来摸平儿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她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第56回)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性格
平儿从不弄权仗势欺人,心地善良,本能地同情那些和她地位相仿或更低的奴隶们,在茯苓霜和玫瑰露事件中,她劝凤姐"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第61回)这才使柳家母女免去了一场灾难。贾琏偷娶尤二姐,平儿得知后告诉了凤姐,后见凤姐如此虐待尤二姐,她又把同情给了尤二姐,引起王熙凤的不满。尤二姐一死,王熙凤推说没有钱治办丧事。平儿偷出二百两碎银子给贾琏,把局面应付过去。当然,以平儿这样奴隶地位,应命去处理种种复杂的关系和事件,是十分困难的。在纷繁的矛盾中间,她常常感到处境的艰难
平儿画像
平儿画像
和内心无告的悲苦。这是一个很成功的人物形象。

作者并没有暗示后来的结局。后四十回续书写到凤姐去世,平儿悉心照料王熙凤的女儿贾巧姐,并护送巧姐出了大观园,直到巧姐被刘姥姥接走,最后贾琏把她扶了正。

平儿敬重有能力的女子,所以她对凤姐言听计从,对探春是处处顾及。

正是因为平儿是一个聪明的人,所以她才可以在凤姐和贾琏的夹缝中生活。看第21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就可以知道她平日既抓着贾琏的把柄,也抓着凤姐的把柄,所以他两都有忌讳她的时候。

平儿借着凤姐的权利在逐步影响和控制一批人。她的地位在一步步地提升,只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她深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平儿的性格就是希望息事宁人,大事化小,而且心地善良。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分析
平儿面对王熙凤的管家之俗事和威仪,以及贾二爷的淫威,并没有任何的惧怕,而是在王和贾中间起一个和事者的作用,也可以说起一个平衡的作用。后两句是说糊涂的读者犹如村妇般不知世事,她们卑贱的眼睛怎能分辨得出平儿的高洁之处呢。后一句话正应了前面的"俏也不争春"。"平"者,屏也,平儿默默地缓和着王熙凤和贾琏、王熙凤和贾府众仆、贾府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

折叠忠心事主
第39回李纨曾对平儿作过评论,说她:"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这个评论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平儿其它剧照
平儿其它剧照
把平儿的身份、地位都道出来了。作为王熙凤的"心腹" 之人,平儿表现出忠心事主的品格。她处处事事为奶奶着想,分担许多家内事。凡属凤姐的大小事情都先经过她的手,然后再报告给凤姐儿裁夺。她如同一位高级的生活秘书,事事料理井井有条,而又从不越权行事。这恐怕是她深得凤姐喜欢和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否则她就不会随嫁到贾家,也不会被贾琏收了房,成了"半个主子"。

其次,她虽然名分上是"妾",却从来不与凤姐儿争风吃醋,而是处处让着凤姐儿,即使贾琏有时要"搂着求欢",也尽力"夺手跑了"。这在平儿的地位上的人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恐怕也是因为如此,凤姐才能容忍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平儿曾经说过,以前有四个陪房丫头,都打发了,只剩下平儿一个。为什么凤姐只留下平儿一个人呢?为什么不全留下?因为凤姐不能容忍有四个人来争夺她奶奶的地位。为什么又留下平儿?因为这是封建妇女要做的。像贾府这样势力大的家族,嫡子却无一个妾,会被人认为是妻子不贤的。所以凤姐必须留下一个。她不能留下爱争风吃醋的人,在这方面,平儿是很懂得的,所以她留下了平儿。后来平儿真能如凤姐所愿。平儿不爱争风吃醋,凡事都向着凤姐,从不和贾琏厮混在一起。如像秋桐那样不知天高地厚,争风吃醋,要不了几日就要被处治掉的。贾宝玉对平儿的处境非常清楚,曾经慨叹平儿处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之间却能体贴周到,殊不容易。第21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和第44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两回集中体现了平儿能平息事端的品格。

平儿忠心事主,还表现在她对危及凤姐地位事及时报告,绝不含糊。例如贾琏偷取尤二姐之事,就是她首先得到讯息报告给王熙凤的,说明她的忠心。

折叠不争春
平儿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女性之一。她的名字应该列在"金陵十二钗"的副册里。这是因为,她不仅是管家奶奶王熙凤的陪嫁丫头,成为当权者的"心腹";更重要的是她在当权者默允之下做了通房大丫头,名分上是"丫鬟",实际就是贾琏的小妾。

纵观百廿回《红楼梦》,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来描写平儿的故事。尽管我们找不出什么大喜大悲的动人情节,但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有关她的行事、品格却贯穿小说的始终,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如她的名字四次被写入回目之中----即第21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44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第61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从这些回目可以看出,作者显然在有意突出平儿是一个特殊人物。

《红楼梦》对重要人物的描写,常常采用"陪衬"法、"映衬"法。如贾母,用刘姥姥来"映衬";贾政以贾赦来"陪衬"。王熙凤的"陪衬"人物就是平儿,如同绿叶托衬着一朵红花,使红花更"红",而绿叶在红花映照下又显出几分俏丽。作者在回目中两次运用了"俏平儿"这个词,显然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从形容举止来看,平儿外表的描写文字实在是很少很少,不及袭人、晴雯等大丫头的描写,甚至连鸳鸯、紫鹃等人物也不如。例如,小说第6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平儿初次亮相的描写,作者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对平儿的形容举止,仅作了如下的介绍:

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忽见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娘,方知只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了。

所谓"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可以说适合《红楼梦》中所描写的众多女儿。试想,《红楼梦》正副册的十二钗中哪一个不是"遍身绫罗、插金带银"的,哪一个又不是"花容玉貌的"?何止平儿一人!

其后,第21回是描写"俏平儿软语救贾琏",该当写一写这位平姑娘之"俏"了。可是,满纸只写了一句"贾琏见他娇俏动情,便搂着求欢,被平儿夺手跑了。"到了第44回,全书过了三分之一,在"喜出望外平儿理妆"时似乎应该大肆渲染一番平儿之"俏"了,可又没有。这一回也只写了一句"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让人难以看出平姑娘之"俏"来。至于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作者的笔墨是着在"情掩"上,对平儿的形容竟是不着一笔。如此一来,读者不禁要问:平儿之俏究竟"俏"在何处呢?

这个疑惑,恐怕不少人都有过,我亦如此。不过,当我多读几遍《红楼梦》之后,体会略有几分不同了。我想作者的意图是要写平儿的气质之俏、心灵之俏,而不在其外表之俏。因为小说中的有关平儿的描写都集中在她的行事上,通过诸多行事让读者感受到平儿的可爱、可敬,又有几分令人同情。概而言之,可以从下面一些事实中看出来:

折叠心地善良
平儿是凤姐的"心腹",又有一定的名分,但她行事绝不仗势欺人或是狐假虎威、以强凌弱。第一件事是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她的镯子被宝玉房中的小丫头坠儿偷去,明知底里却不愿声张。这一方面体谅了宝玉在女儿身上的良苦用心,保全了宝玉和房内大丫头的面子,另一方面又照顾了病中的晴雯的身体,三全齐美。

第二件事是第61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她在处理"茯苓霜失窃"一案,当水落石出时,她仍能瞻前顾后,既诫饬了窃者,宽容了窝主,又保护了好人,没有辜负宝玉的一片苦心。第三件事是后40回中写巧姐被奸兄狠舅出卖时,平儿悉心照护巧姐脱险,就连贾琏也深为感动,打算扶她为正室。

这说明她忠于熙凤,更可见她心地的善良。此外,如贾琏偷娶尤二姐事,平儿虽然告诉了凤姐,但她对凤姐虐待尤二姐、害死尤二姐一事并不赞成,反同情尤二姐,就连尤二姐死后的丧事都是她背着凤姐帮助贾琏处理的。还有她对贾赦要强娶鸳鸯之事,也是站在鸳鸯一边骂贾赦为衣冠禽兽,同情和支持鸳鸯。

第65回通过兴儿之口评说平儿为人很好,"背着奶奶常作些个好事"。从以上事实中可以看出,平儿心地是非常善良的。一个人在得宠时能够如平儿者不多见,而狐假虎威,侍宠骄横者多之。平儿的可爱、可敬,也就在这些看似平常却又不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展 示出来的。

折叠清醒头脑
平儿的聪明不仅表现在她处理和凤姐、贾琏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上下左右的关系,而且还表现在她对凤姐的几次劝说上。如第61回当平儿处理完"茯苓霜失窃"一案后,回房向凤姐作汇报时,凤姐说道:"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这时平儿劝道:

"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依我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久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况且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上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如今乘早儿见一半不见一半的,也倒罢了。"

这段劝说王熙凤的话,可谓肺腑之言,又是至理之言。它一方面使我们看到平儿为人的宽容大度,心地善良,处事平和的一面,又使我们看到她的聪明和清醒。在这一点上,王熙凤恐怕就不如平儿。因为,凤姐一生虽聪明透顶,机关算尽,但她的病根儿也就在于一味相信权力可以达到一切目的,一味地施威。她忘记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忘记了理家治国需要"恩威并施" 的成训!

在小说中,平儿与王熙凤是一对互相映衬性的人物,平儿之平、之俏是在王熙凤的泼。辣、狠的行为中显现出来的,而又以她的平、俏来反衬凤姐的泼、辣、狠。王熙凤是以外表的美丽,内心的丑恶著称的,平儿在外表上不能"夺"主子之美,但他是内心俏----用北京人的俗语说是"心里美"。

因此,平儿是"俏也不争春"。这个"春"就是王熙凤!

折叠心存淳厚
在《红楼梦》万紫千红的丫鬟群中,受到主子信任的、"有体面"的丫鬟,不在少数。"平、袭、鸳、紫"可谓齐名,分别居于凤姐、宝玉、贾母、黛玉的"首席"大丫头的地位。她们各秉其性,各为其主。而本性善良、富于同情心的平儿,要侍奉以"辣"著称、脸酸心硬的凤姐,竟能相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相得,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与其余的大丫头相比,平儿做人的难度最大。

对此,王昆仑先生曾经作过十分精到的分析,指出平儿"艰难的处境和善良的性格是极其矛盾的,也因此把她锻炼成一个头脑清楚、手腕灵活的好姑娘。平儿的全部故事都从这种矛盾法则中发展出来。"

仔细审视这种矛盾就会发现,它不是简单的对立或无条件的同一。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在作家落笔之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平儿这样地位的人物应当怎样写法呢?过于软弱无能,不配做王熙凤的心腹助手;精明强干了,一天也容她不下。如果平儿是紫鹃那样温和淳厚的好人,在那样一种精强狠辣的主子脚下,简直不能活下去。如果把她写成袭人一流,工于心计,善于逢迎,必至于主仆同恶相济,结成奸党,虽也有这一类的事实,但不免于一般庸俗小说的窠臼。"(见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77页)

平儿这个角色,就以毫不雷同于其他丫环的面貌、毫不蹈袭于一般主仆关系的套路,出现在王熙凤身旁。性"辣"的凤姐和性"平"的平儿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又以这依存作为支撑点,平儿得以行使自己有限度的权威和发挥自己有特色的才智,显示出了与凤姐迥异其趣的平和淳厚的本色。

凤姐作为荣国府的当家奶奶,大权独揽,威重令行;平儿作为凤姐的"心腹通房大丫头",犹如近侍重臣,身处权要。人们公认,平儿之于凤姐,不仅可靠,而且得力。李纨曾经当着平儿打过种种比方来形容这种关系:"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他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李纨的评语,并不夸张,说明平儿对凤姐,不仅赤胆忠心,且能配合默契。在待人接物、行权处事诸方面,不待凤姐出口授意,平儿便能掂敠轻重、知所进退。

比方她知道凤姐与可卿素日亲密,便作主给可卿之弟秦钟备了格外丰厚的见面礼;她深悉凤姐与贾琏同床异梦、私攒体己,当旺儿来送利银之际,便巧妙地为凤姐掩饰,不使贾琏察知;她明白探春理家,必先从凤姐这里开例作法,便竭诚支持探春改革,并委婉解说凤姐在位不得不维持旧例的苦衷,使双方上下都有台阶,深得凤姐赞许。凡此种种,均可见出平儿确为凤姐心腹之人。翻转来说,偌大贾府,凤姐能够推心置腹与之诉衷曲、道烦难的,大约也唯有平儿一人而已。

那么,是否因为平凤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而使平儿染上了"辣"味或昧了本性呢?甚至由于凤姐的种种苛政劣迹而使平儿蒙受"助纣为虐""帮凶走狗"一类恶誉呢?回答是否定的,任何具有正常感觉的读者和客观态度的评论,都不会从作品中得出这样的印象。这是什么缘故呢?首先,平儿作为奴仆处在从属的地位,不能要求她对主子的行为负责;其次,平儿作为丫鬟,其活动范围在家庭内部,不能直接参与凤姐通过旺儿等伸向社会和官场的勾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平儿从不把自身同凤姐的这种特殊关系当作资本来谋取一己私利,相反,倒常常凭借这种地位来为别人排难解围、遮风避雨。这正是作家集中笔力对平儿给以特写的地方,小说中凡属平儿的独立的故事,几乎都具有这种"利他"的性质。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只消举出回目上见名的几处就可了然:"俏平儿软语救贾琏"(21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52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61回),在这里,不论是"救"、是"掩"、还是"行权",都有一个共通之点,就是为他人排难解围,而且都是凭借凤姐的信任瞒哄凤姐成全别人。在琏凤之间,平儿当然站在凤姐一边,但平儿全无凤姐那股醋劲,从不挑妻窝夫、拈酸吃醋,对贾琏的外遇看得很淡。她之前顺手藏过多姑娘的头发,救援贾琏,不过息事宁人,居然化险为夷,免去一场醋海风波。至于"虾须镯"和"玫瑰露""获苓霜"事件,都是发生在丫头之中的窃案,而且都已察知了作案之人。事情经由平儿处理,不仅弄清了案情的来龙去脉,而且虑及到当事和牵连的各方人物,以体谅之心和宽容之道,缩小事态、化解矛盾。这决不是庸俗的和事佬,而是睿智的仲裁者。

虾须镯是宝玉房中的小丫头子坠儿偷的,如果吵嚷出去,一则恐素日回护丫头女儿的宝玉被人抓住把柄;二则怕袭人麝月等宝玉房中的大丫头面子难堪;三则尤恐爆炭一样个性的晴雯病中添气,发作出来。平儿思前虑后,决计不作公开处理,只私下知会麝月暗中防范,找个借口把坠儿打发出去。这番设想被宝玉无意中听得,深感平儿体贴周全之情。"霜"、"露"事件更为复杂,牵动的面更广。平儿查明底细,同宝玉等计议,准备瞒赃了结,但又不能糊涂了事,遂把王夫人房中的彩云、玉钏叫来,说道"不用慌,贼已有了。""我心里明知不是他偷的,可怜他害怕都承认。这里宝二爷不过意,要替他认一半。我待要说出来,只是这做贼的素日又是和我要好的一个姐妹,窝主却平常,里面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因此为难……若从此以后大家小心存体面,这便求宝二爷应了;若不然,我就回了二奶奶,别冤屈了好人。"
87板红楼梦中的平儿
87板红楼梦中的平儿

平儿的"审贼"也如此平易实在、通情达理。对于"做贼的"姐妹彩云毫无嫌弃之心,既保护,又诫饬;为了顾全探春的体面,也就不再追究赵姨娘这个"窝主";担了贼名的柳五儿是冤枉的,自然得到了开脱,其母柳嫂的厨娘差使也不致被开革。这出戏,可以说是平儿和宝玉配合演出的双簧,凤姐虽然有些信不及,但在平儿"得放手时须放手"的劝说下也不再深究。

可见,平儿有权,但不滥用权威,更不刻意树立个人的权威。正因此,平儿倒在奴仆群中甚至主子之间树立起了真正的威信。人们不像对凤姐那样畏多于敬,对平儿则是打心里悦服的。小厮兴儿的背后议论是最无矫饰的民意,"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个好事。小的们凡有了不是,奶奶是容不过的,只求求他去就完了。"

平儿不同于凤姐的根本之点是她并无聚敛财富和追求权势的欲望,她很少想到自己,常常想着别人。如果说她自作主张给邢岫烟送去雪褂子还有替凤姐作人情的成分,那么她背着凤姐偷出二百两碎银子给贾琏为尤二姐治丧则纯粹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平儿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当着凤姐还是背着凤姐,都没有什么私心作鬼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人物有很大的适应性和包容度,在主奴之间、奴仆之间、主子之间、琏凤之间,常常起着一种调节器、缓冲带、安全阀的作用。

87版《红楼梦》中沈琳饰演的经典平儿
87版《红楼梦》中沈琳饰演的经典平儿
当然,这种调节和缓冲,也是有限度的。一旦失衡,平儿不但不能庇护别人,自己也将灾厄临头。44回正当凤姐寿日,贾琏和鲍二媳妇偷情事泄,双方都迁怒平儿,拳脚相加。无辜平儿,横遭屈辱,真是有冤无处诉,逼得几乎觅刀寻死。这是平儿处境艰难的一次大曝光。贾府上下人等只看到平儿的尊贵体面,即便遭此冤屈,宝钗等人的劝慰之辞也都是为凤姐开脱,全不理会她内心的创伤。惟有宝玉才能体察她内心的深重痛苦,"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姐妹,独自一人,供应琏凤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这是对平儿这个人物的点睛之笔。读者不难领悟到,无论怎样的尊贵体面,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平儿的艰难处境和移易她的善良本性。

《红楼梦》给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人生。平儿做人的难度可谓大矣,而居然在炙手可热的王熙凤身旁保留了一袭绿荫、吹来了一股和风。这里面蕴含的生活智慧所能给人的启迪,恐怕是别的艺术形象难以提供的。

平儿结局尚有争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8 13:49 , Processed in 0.0820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