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6: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雯死时究竟多大?为何《芙蓉女儿诔》称她只有十六岁?
三顺说名著
2019-03-29 10:17
《红楼梦》中的第一丫头晴雯,在被王夫人撵出去后没几天,就凄凄惨惨的死在了姑舅哥哥多浑虫家的土炕上——之所以称晴雯为第一丫头,是因为她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排第一,毫无疑问,她就是作者心目中最重要的红楼丫头。

因为晴雯之死,贾宝玉伤心不已,在晴雯素日所喜的冰鲛穀上,写下一篇《芙蓉女儿诔》,命小丫头捧了,拿到芙蓉花前,涕泣而祷:“……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晴雯来到这个世上,才十六年,和贾宝玉朝夕相处,也不过才五年零八个月。

那么问题来了,晴雯离世之时,真的只有十六岁吗?虽然《红楼梦》中的年龄,貌似一笔糊涂账,但我们随便怎么算,晴雯也不可能只有十六岁。
第一,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袭人擎了一支桃花签,需要“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大家算起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她同庚”。
第十九回,袭人从娘家回来,提起自己的两姨妹子,“如今十七岁了,各样的嫁妆都齐备了,明年就出嫁。”袭人的妹子都十七岁了,袭人最少也已经十七岁了。到七十八回贾宝玉祭奠晴雯之时,最少也过了好几年,晴雯怎么也不可能十六岁。

第二,二十二回,王熙凤和贾琏提到贾母要给薛宝钗过生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的将笄之年”。这一回薛宝钗的年龄,和前文的袭人的年龄,明显是一个矛盾之处,但即便按照这个十五岁算,晴雯在离世的时候,也不可能只有十六岁。
那么,称自己的《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为何会留下了这么明显的破绽?
其实,这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芙蓉女儿诔》,名诔晴雯,实诔黛玉。当贾宝玉听从了黛玉的建议,将《芙蓉女儿诔》中的“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陇中,女儿薄命”,改成“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时,“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
黛玉在四十五回,曾特意被作者写出来,“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此时,十五岁的黛玉,又曾经对贾宝玉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恰像被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
为了“还泪”而来的林黛玉,此时泪已将近。十六岁,很有可能正是黛玉的死期,所以,实诔黛玉的《芙蓉女儿诔》,才会提到十六岁,这个敏感的年龄。

第二,在作者的笔下,《红楼梦》中的女儿们,永远都是最美好的二八年华。二八年华,指十六岁,这是古代女子最美好的年龄(虽然今天的十六岁还是孩子)。而《红楼梦》作为一部赞扬青春期的女孩子的著作,自然要选择女孩子们最美好的年华。
所以,《红楼梦》中的女孩子们,似乎永远都长不大,似乎永远都是在十五六岁的年龄。她们的故事,也在十六岁时,戛然而止。
所以,《红楼梦》中的年龄虽然看似颇为矛盾,其实隐藏着作者的别具匠心。他要让这些美丽的女孩子们,永远都留在最美好的年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攘外必先安内+杨嗣昌】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大明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后,布下十张大网,胜利在即为何功亏一篑?
能静居主人

2020-12-13 16:12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撰文|赵固仁
崇祯十一年,大明帝国在崇祯的苦心孤诣的治理下不仅未见一丝好转,相反如同行驶在巨浪中的颠簸大船,险象环生。此后崇祯迅速提拔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负责整体战略的协同。面对大明的日益衰败与被动,崇祯认为归根到底是“倚任非人”,说白了就是始终没能选好将领,才最终导致“虏猖寇起”,而后金也无非三次打进来,而“寇则七年”,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清晰认识到所谓”流寇“问题的日益严重性。
一、攘外还是安内,崇祯抛出试题,杨嗣昌洋洋洒洒给出明确答案
为此他给群臣出了一道考题,回答面对如此危局,将如何兼顾安内与攘外,进而实现破局。其实在任用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时,崇祯依旧在“攘外还是安内”左右摇摆。因为一旦首先“安内”这就意味着要与清朝议和,才能腾出手对付内乱。但是,官僚集团是整个大明的风向标,而他们则想一扫边防威胁,集中所有优势兵力对清朝进行全面出击,堂堂大明国怎么能和偏居一隅的“蛮夷”议和呢?至少,地方起义最多算是“内部矛盾”,“一致对外”才是符合天道人心。
图片
崇祯画像
崇祯抛出议题后,杨嗣昌洋洋洒洒在答卷中向崇祯交卷。虽然深知这一言论必将如同一股逆风被大明这官员们所反对,于是杨嗣昌不得不迂回从历代“天人感应”继续向“安内”上引题。从东汉谈起各种上天“上天示警”,但是并未出现什么后果谈起。并且第二年匈奴人主动在五原塞向汉求和,光武帝把这件事抛出来叫大家议论,结果公卿们认为不能轻易答应。而五官中郎将耿国则力排众议,参照汉宣帝迁徙匈奴于阴山故事主张答应议和请求。接下来杨嗣昌又列举唐宪宗接受议和以及宋朝连年灭北汉、征契丹,连战连败,宰相总结说:“圣人举动出于万全,必先本后末,安内方可攘外。”情况还是超乎崇祯和杨嗣昌的预料,群臣激烈反对杨嗣昌,片片飞雪般带着激烈的唾沫批判杨嗣昌,他们站在道德最高点猛烈抨击杨嗣昌的不负责任的“歪理邪说”。杨嗣昌对此回应说:“前年秋天清兵进入内地,那时焦劳者只有皇上,死事者只有张凤翼。边锋深入,生灵涂炭,大家都冷眼旁观。如果策划一事,局外人怀疑,局内人也怀疑,还有什么成功的希望?”
由于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言论甚至一度出现群臣阻止崇祯拟提拔他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尽管崇祯全力重用杨嗣昌,却面对如此反对声浪表现出缺乏定力,继而开始摇摆不定。
二、“恨用卿晚”和杨嗣昌的“十面张网”,从卓有成效为何滑向失败。
杨嗣昌的崛起得益于崇祯的亲自发掘,此前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于是崇祯起用在家守丧的前宣大总督。虽然以守丧为由,杨嗣昌终于还是被崇祯的三次下书征招所感动,颇有诸葛亮之于刘备的“受恩感激”。出山前,杨嗣昌涉猎广泛,对大明兴衰战略问题颇有研究。当崇祯召见他时,看到杨昌嗣谈吐从容,才思阔达,深度向崇祯汇报了大明的战略问题,这些对于崇祯来讲非常新奇,每次诏对都延长时间,对杨嗣昌所提言听计从,有时听到激动处为之拍案叫绝,感叹说:“只恨遇到爱卿太晚了。”
图片
相关画面
对于崇祯的知遇之恩,杨嗣昌自然也是感激涕零,愿意为大明平定天下竭心尽力。他最终向崇祯提出目前大明存在的战略问题和如何针对解决内外交困的三大方针:
第一,必先安内然后才能攘外;第二,必先足食然后才能足兵;第三,必先保民然后才能荡寇。这三大战略正是这个大明面对的首要问题,面对内部出现的“流寇”,与关外虎视眈眈的满清,到底先主要对付谁一直成为帝国的最大摇摆。在崇祯起用杨嗣昌的原因“安边荡寇”的四个字后,杨昌嗣以此进行阐述。此时崇祯与大部分臣僚基本一样,认为安边第一要义,而“荡寇”是次要情况。他颇为形象生动地对此描述为什么要将“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帝国重心。他将大明比作人身,京师是头脑,宣大蓟辽边镇是肩膀,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中原大地是腹心。现在的形势是,边境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所以急者固然不能缓图,而深者更不容忽视。一旦腹心流毒,则元气尽失,徒有外表肌肤。所以安内方可攘外,并非缓言攘外,正因为攘外至急,才不得不先安内。
图片
张献忠
随即杨嗣昌提出应该增兵增饷银,集中优势资源,对“流寇”进行速战速决,以此争取时间再对大清用兵。按照杨的设计,包括陕西、河南、湖广、凤阳是四个主战场,并派巡抚担任围剿任务,同时加上防守,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为六隅,加起来正是他的“十面之网”。崇祯听后赞赏地对杨嗣昌说:“非卿末能办之也。”此后杨嗣昌推荐熊文灿配合主持招抚大局,在人事安排上得到了崇祯的全面支持。安排妥当后,杨嗣昌向崇祯提议,限定剿灭日期,严格执行十面张网计划,计划“三月平贼”。按照杨嗣昌估计“流寇”的优势在于流动作战,而夏秋两季是他们最大优势时期,东春两季天寒地冻不便行军,所以他选择今冬明春作为围剿之期。并且把战场控制在河南、陕西两地,分别包围,各个击破,绝不能再让盘踞陕西的李自成部与其他地方“流寇”汇合。他向崇祯保证:“下三个月苦死功夫,了十年不结之局,是在我皇上赫然一震怒间!”于是崇祯下令总督及各巡抚遵照执行。尽管这一计划未能在三个月内迅速奏效,但是在十个月后逐渐显示出巨大威力,大明王朝露出了多年不见的曙光,仿佛一张巨大的天网成了捞起帝国大船的最大可能。
三、“十张大网”为何被最终撕破,背后隐藏深刻原因。
张献忠虽然反复,但是不久与刘国能全部投降大明,并掀起一阵投降潮。尽管以张献忠为代表的投降者多是权宜之计,却说明熊文灿早期的招降效果明显。而洪承畴与孙传庭在陕西境内对李自成围剿虽然几度挫折,终有重大进展,使得李部“大半患病死亡,逃散甚多。”最后到了与十八人骑马逃入老林的窘境,如果洪承畴可以进一部追击而不被崇祯迅速调回,那么历史将被彻底改写。然而就在“十年不结之局”即将完成之际,崇祯为什么突然八十度大转弯对战略进行转移呢?原来就在这一年的九月,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贝勒岳托联络蒙古,分兵两路,中协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颇有大举南下之势。
图片
皇太极画像
其实这种对大明的持续骚扰俨然成了皇太极的战略,皇太极的战略智慧很大程度来源于战场的磨砺,与其他兄弟不同的是,他不光只会打打杀杀,更多的是他能统筹全局,甚至将目光投射到另一个方向。甚至皇太极的军事行动完全与努尔哈赤不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为此他不得不做出解释说:“山海关,锦州防守甚坚,徒劳我师,攻之何益!惟当深入内地,攻其无备城邑可也。”《清太宗实录》这种避实就虚的策略从根本上来讲是区别努尔哈赤的层层推进的硬大硬拼。皇太极利用他们骑兵优势可以展开千里奔袭,从而对大明进行迂回包抄的奇袭战略。
对此他怕大家不懂,进一部生动比喻说:“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削,则大树自扑”。按照皇太极的构想,大明这课老树盘根错节,虽然外表沧桑萎靡,但是整个基础非常牢固,只有像伐树伐根一样,最终才能胜利。此后,他为了避开重兵把守的山海关、宁远一带,多次派军绕道袭扰内地,但他并不以重兵攻打明朝都城,而是不断抢夺大批人畜财物,积蓄实力,这一次依旧是故技重施,干扰大明的稳定。崇祯的弱点再次暴露出来,他缺乏基本的统帅应具有的定力,一看到清兵压境,立马改变此前的战略,要求各地即将完成“荡寇”的洪承畴、孙传庭等人率军入卫京师,也正因此,给了李自成绝处逢生的机会。甚至接连掀起弹劾杨嗣昌的狂潮,认为正是他的“攘外必先安内”,导致了这次清军奔袭。虽然崇祯没对杨昌嗣进行处理,接下来的态势却逐渐将此前布下的大网逐渐被撕碎。
图片
洪承畴
李自成率领十多人去见此时已投降大明的张献忠,二人饮酒调侃,随后就接济李自成一批武器马匹。许多人对此事亲眼目睹,却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熊文灿管不住已经投降的张献忠,正是他对投降者的放纵,导致了事态进一步恶化,不久张献忠再度反叛,如同猛烈的死灰复燃,不久崇祯彻底震怒将熊文灿抓捕问斩。杨嗣昌使用熊文灿推进十张大网战略,却因为熊文灿一味姑息导致满盘彻底失败。
图片
崇祯影视形象
此后张献忠成了最大祸患,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杨嗣昌已患重病,闻此消息后惊惧交加,成了压倒杨嗣昌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给崇祯写下“臣忧劳病瘁,奄奄垂毙”后不久悲愤之中去世,享年54岁。纵然杨嗣昌的十张大网天下无敌却没有一个好的整体协调机动,甚至是用人不当。在探讨局势恶化时,几乎所有人都归结为“气数所致”,这种没有代价不负责任套路词汇连崇祯也不予认可“:此说不得气数,就是气数,亦须人事补救。这几年来,何曾补救得几个?”当崇祯说出这个话的几年后,大明彻底被彻底击垮。从根本上来讲,大明不是亡于什么天灾、洪水,甚至不是“流寇”,而是官僚体系的整体道德滑坡和数百年的颓废与冷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09: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晴雯撕扇+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晴雯和宝玉为啥怒撕袭人?嘉靖两个字说出了关键!忠臣良将被打脸
姜子说古书 2024-04-16   |  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题:晴雯和宝玉为啥怒撕花袭人?嘉靖两个字说出了关键!忠臣良将被打脸!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作者不但以“贾宝玉让晴雯撕了袭人的扇子”收场,而且一开篇便是晴雯对袭人的嘲讽。

  晴雯听了冷笑道:“姐姐既会说,就该早来,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伏侍爷的,我们原没伏侍过。因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伏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

  看官听说,贾宝玉与晴雯拌嘴,袭人分明做出一副劝架的姿态来,为啥晴雯却把矛头对准了袭人呢?



  其一、晴雯“将扇子的股子跌折”这件事,和“袭人挨贾宝玉窝心脚”窝心脚是一回事,袭人就是扇子,所谓“日日争门户,今日傍哪家”之《桃花扇》也!换言之,晴雯撕扇,本质上就是宝玉撕扇。读者若是不信,且看袭人挨打之后,原文旁白“争荣夸耀”四字,以及晴雯撕扇名场面。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其二、贾宝玉数落晴雯,开口就是“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之言,可知贾宝玉此时有扶持晴雯取代袭人之心,后来让晴雯给林黛玉送手帕也是如此。晴雯每天都要和贾宝玉拌嘴,这本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袭人一插嘴,看似劝架,其实却是在把事情闹大,兼拉高踩低,否定怡红院所有除她自己以外的丫鬟,晴雯自然不依。



  袭人在那边早已听见,忙赶过来向宝玉道:“好好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

  《红楼梦》故事里,袭人被晴雯当众讽刺,恼怒异常,其中却有愧,愧在何处?作者让袭人继续说出“我们”二字来,可谓是明牌。晴雯更是用鬼鬼祟祟四个字给袭人定性。

  晴雯听他说“我们”两个字,自然是他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酸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很多人读到这里,只会觉得袭人私底下和宝玉云雨,有愧在先。其实,作者的用意远不在此。若要读懂其中真意,不妨先来看看《大明王朝1566》里头,嘉靖的一段话。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的脸色慢慢从激怒转向了冷酷,沉默了少顷:“真是'十步以内必有芳草’呀。宫里二十四衙门长满了芳草,锦衣卫不用说身上绣的就是芳草,现在连朕的儿子孙子院子里都是芳草。我大明朝真是繁花似锦,绿草成茵哪!”

  刘向《说苑 谈丛》云:“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隋书·炀帝纪上》云:“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可知嘉靖是以香草隐喻“忠士”,暗骂诸如甘草宰相徐阶、甘草宰相李春芳之类的清流,而非浅薄地针对吕芳这个原本就与自己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

  海瑞是太子裕王举荐的,而裕王背后的支持者清一色都是清流,现在连吕芳都替海瑞求情,使得嘉靖在严嵩和严世蕃倒台之后成了众矢之的的独夫,他能高兴吗?



  李春芳被后世嘲讽为甘草宰相,徐阶在海瑞眼里也不过是一个甘草宰相。“医国者只一味甘草,处世者只二字乡愿”,既然选择了明哲保身,又如何自比贤臣良将呢?这就是贾宝玉接着骂五儿去骂袭人的良苦用心。

  蕙香道:“我原叫芸香的,是花大姐姐改了蕙香。”宝玉道:“正经该叫'晦气’罢了,什么蕙香呢!”又问:“你姊妹几个?”蕙香道:“四个。”宝玉道:“你第几?”蕙香道:“第四。”宝玉道:“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

  说什么“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到底是“系人力之所成,天之自然而有”,所谓“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且不说《红楼梦》故事中的贾芹有多不堪,桃李满天下的清流们,何尝不贪?一句“空相妒”,写尽了党争之丑恶。



  严嵩被誉为明朝第一奸相,被抄家时也不过是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三百万两,徐阶无论是在朝廷上和是民间和史书上都是贤臣,但他贪污的财富远胜过严嵩,侵占的民田数量亦是当时的魁首,以至于受他恩惠颇多的海瑞都看不下去。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读懂贾宝玉对着袭人怒骂忠臣良将的用意所在。

  宝玉道:“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这番话,不就是嘉靖面对徐阶之流的最佳嘴替吗?清流自比名士,东林党自比忠臣良将,是芳草、甘草,于作者笔下,却是沽名钓誉的须眉浊物。



  雀金裘只有声名扫地的晴雯能补,大明王的江山,天底下无数流芳百世的那些至贤至善的贤人,却说自己“弄不开”。霸着怡红院,霸着朝纲,却把分内事推给外人,一句“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到底是打了谁的脸?

  袭人道:“偏生我们那个牛心左性的小爷,凭着小的大的活计,一概不要家里这些活计上的人作。我又弄不开这些。”宝钗笑道:“你理他呢!只管叫人做去,只说是你做的就是了。”

  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找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大明王朝1566》、《说苑 谈丛》、《隋书·炀帝纪上》

严嵩训子,探春劝母,哪个故事更高级

《红楼梦》大旨谈情是什么意思?情种宝玉为啥会是祸胎孽根

红楼梦:林家是草木之人,薛家是蛇鼠一窝

作者写宝琴,就是为了揭露红楼真相,你看她写了什么诗?太直白了

红楼梦:宝琴送嫁没人要吗?踏雪寻梅的寻夫之路,血色罗裙满是梅花香!答案全在《双艳图》的作者名字里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669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2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0.3 钟家台 2020-05-20   |  146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黛玉说完了三藩之乱,探春就要接着说台湾的明郑政权了,可这时宝琴却接了话,为何不让探春明郑作诗?这是因为台湾的明郑政权在三藩之乱被镇压后再无作为,两年后的1683年鄭克塽就投降满清了。所以作者朱慈炤说不必再说了,就让我用宝琴的十首怀古诗来做一番总结发言吧。
  关于宝琴的《桃叶渡怀古》补充
  《陶庐杂录》的记载:“长椿寺旧藏明慈圣李后、孝纯刘后、田妃三像。”万历将母亲李太后的画像供奉在长椿寺,明末的崇祯效仿爷爷把母亲刘后同田秀英的画像也一起保存在长椿寺供奉。
  最后一句“小照空悬壁上题”实指长椿寺中供奉的田妃,刘后,李太后三人的画像,明朝已亡,空有小照题壁上,悲夫!
  为何朱慈炤要将晴雯比作兰花呢?
  前面说了,田秀英善画花卉,“田贵妃工写生,尝作群芳图进上,上留之御几,时展玩焉。”“田妃擅花卉,尝作群芳图,凡二十四种,合为一本。思宗命特付装潢,特加赏览,每页钤“承乾宫印”,“南薰秘玩”。上端有思宗题诗。明亡,散落人间,有蒋氏得其二页,一为海棠,一为芙蓉,幽逸冷艳,皎然独绝。”
  善画花卉者必是爱花人,遗憾的是《群芳图》仅剩两页,田秀英画的二十四种花只有海棠和芙蓉得以存留人间,而朱慈炤在《红楼梦》中就是将母亲田秀英比作芙蓉,将南明比作海棠。可见这两种花乃是田秀英所爱。
  那么田秀英最爱的是什么花呢?就是高洁的君子之花——兰花!何以见得?请看《胜朝彤史拾遗记》记载:“田贵妃写兰于便面(即扇子),上携之怀袖。”田秀英的二十四种花的《群芳图》被崇祯放在案头不时赏玩,而田妃画了兰花的扇子更是被崇祯当成宝贝时刻戴在揣在袖子里不离身,可见田秀英画兰之工。画兰最好,正是因最用心最喜爱之故。
  要谈家事还可,国事理解小了,亡国亡天下的感触,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
  最近看了一本介绍鉴真和尚(扬州人)的书,其中有一段提及他年轻时随师学习,也曾经向都城名医及宫廷御医学过一些医学。后来传习了一位道宣律师的“天王补心丹”的方子,专治神经衰弱。
  红楼梦的悼明讽清几百年来有无数的明眼人发现,伪造的《吴氏石头记》就是其一。
  可是这么多人却都无法深入的彻底破解红楼梦之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知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和揭露东林党亡国乱史的主旨,所以要先将最为关键的《石头记》的自传部分破解,身为补天之石的朱三太子的家事自然会关系到国事,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周后暗害田妃母子其实也是明末政治斗争中的一部分,当然以后会逐步增加亡天下的解读的。
  第六十二回的斗草玄机:“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 的枇杷果。”
  看看这斗草的几个人“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个人,小螺和小花脸荳官都是宝琴的丫鬟,借指“宝琴”,即“宝玉”——《红楼梦》的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
  香菱——南明、
  芳官——顺治、
  蕊官——周后、
  藕官——崇祯。
“斗草”是一种民间游戏,分为“文斗”和“武斗”两种。“武斗”就是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采得花草后,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花草名,谁采的花草种类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为胜者。现在的“斗草”多为“武斗”,但《红楼梦》中的“斗草”为“文斗”。那么这五人斗草都分别说的是什么呢:
【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柳”指不承认满清并抵制满清的明遗民,说这话的是小螺和香菱、荳官;
【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松”就是赤心木,即朱明,说“罗汉松”的是小螺和香菱、藕官、荳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0.2

下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2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5.3杨廷和&朱厚照//田秀英药亡 [复制链接]
admin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284962
IP编辑禁止帖子清理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楼主
发表于 2023-8-26 08:2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5.3 钟家台 2020-08-25   |  119阅读  |  1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从《红楼梦》中贾母的失脚落水谈起
  第三十八回里,贾母讲了这么一件事:“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象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然后又借凤姐之口再次强调“老祖宗的窝”:“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
  头为首领,落水磕破了头,落水损伤了一国之首。“窝”音似“武”,“老祖宗的窝”——“宗窝”倒过来“窝宗”,谐音“武宗”,原来老祖宗失足落水是影射明朝的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在清江浦因“顽”渔落水!
  正德十五年九月,“上(正德皇帝)自泛小舟,渔于积水池,舟覆溺焉。左右大恐,争入水掖之而出,自是遂不豫。” 南巡返京的武宗经江苏淮安清江浦时,一时玩性大起,于是在积水池自驾小船捕鱼撒网玩耍,结果因船体失去平衡而跌落水中落下病根。
  正德十六年春正月己巳,“○大学士杨廷和等言伏惟,圣体违和已踰半月。昨司礼监官传谕:圣意欲令臣等拟旨博访精通医药者。臣等窃惟天下名医皆聚于太医院,又选其尤者入御药房,但当专任而信用之,自收万全之效,又何待诸草泽未试之人哉?况治疾之术调摄为上,医次之,若调摄少有不节,则医药亦无速效。伏愿皇上慎重启处,勿使劳逸之失,宜调节饮膳,勿使滋味太过,但凡一应玩好,有可以惑乱聪明伤损元气者,皆不使少干,圣虑自然百体康豫万福骈臻。上可以慰九庙在天之灵,下可以慰天下臣民之望矣!”正月十五,正德皇帝要求“博访精通医药者”从民间给他另找医生看病,表现出对太医们的不信任,却被杨廷和断然驳回,拒不执行。正德贵为皇帝却连有问题的医生都不能换,不到两个月,三月十四正德皇帝病亡。
  武宗要求换医生却被杨廷和极力阻拦令人不禁心生疑窦,其中必然有鬼!果不其然,同年九月,给正德看病配药的太医们被弹劾治罪:“○先是给事中邢寰等劾奏御药房供事通政使郑宏,太医院使吴釴、郑通、任好古、沈邦治、吴杰、朱佑,院判卢志、吴英等皆以提督太监陈敬传升得官。至武宗南幸驾回不豫,陈敬与郑宏等妄进药饵,遂大渐。宜寘刑典,上(新继位的嘉靖皇帝)命斩之。后陈敬等累奏乞宥,下刑部,分别情罪轻重以闻。至是奏上,得旨:陈敬发充南京净军,郑宏发辽东广宁卫,吴釴附近卫各充军,通、好古、邦治、志、杰、佑、英俱革职为民。”毫无疑问,正德皇帝要求换医生是有原因的,而杨廷和等阻拦给武宗换医生最终导致朱厚照被活活治死。说白了:是杨廷和等人要这个“不安分”的损害了文官集团利益的明武宗死!
  “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独大,皇权被压制,因此明武宗有意提拔武将江彬等人来压制文官集团系统。应州大捷明武宗击溃蒙古小王子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让文官集团感到了威胁,而明武宗的出巡边关和巡视江南更让文官集团感到恐慌。朱厚照出巡并没有像隋炀帝一样修造离宫别殿,也没有像后世的满清康乾那般耗费巨资,可是文官集团却拼了命地阻拦,还下死力地诋毁,为什么呢?因为明武宗出巡是为了了解社会民情,而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是绝不能让朱厚照接触到真实的社会情况的,否则他们营私舞弊、贪污腐败的黑幕就会被发现,于是借明武宗因落水而生病之机,串通太医下了杀手。
  受寒生病常见得很,哪里就能要了命呢?尤其是对文武双全、身体素质好的明武宗朱厚照并不是问题,可是小病也怕医生故意胡来,不用给你吃砒霜,用些药性相反的一样可以要了你的命,还不容易被人发现。对照深宫里被周后欺凌迫害的朱慈炤的母亲——文武双全、身体素质极好的皇贵妃田秀英之死。田秀英先是被“善药”的周后故意在小冰河期的酷寒天里久冻生病,而后再趁你病要你命!在朱慈炤的《红楼梦》里晴雯被冻病,不给请好医生,叫的是“胡庸医”、开的是“虎狼药”,晴雯后面更是明明白白地骂大夫“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与此同时是宝钗给黛玉送药性相反的洋糖和有问题的燕窝把黛玉小病吃成了大病,后被宝玉和紫鹃双双发觉,这都是朱慈炤告诉读者:病是受寒所致,人是因药而亡!【请参看晴雯和黛玉的详解】
  明武宗朱厚照之死亦同朱慈炤的母亲田秀英一般:受“寒”致病,因“药”而亡。
贾母所言“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书中的《好了歌》说得明白:‘好’‘了’‘好’‘了’,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啊!自此武宗一脉断绝,嘉靖一脉继承明朝正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5.2

下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7: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被偷梁换柱的崇祯皇后本应是谁?----明末党争“五”大案之拨乱返正(十五) (2017-11-28 11:52:12)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朱三太子        分类: 独家明史真相
要想知道崇祯的皇后本应是谁,只要找出信王选妃决赛中的另外两人是谁就可以了,来看史料:



《烬宫遗录》:“周后选入宫,名在第三。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故正位后深德之。袁田二妃同选于朱阳馆,后亲下聘礼迎入宫,袁居翊坤宫在西,田居承乾宫在东。”

《明史》:“庄烈帝愍皇后周氏,其先苏州人,徙居大兴。天启中,选入信邸。”

《明宫词》:“天启中选妃,(田)入信王邸。信王入嗣,(田)册礼妃。”



可见天启年间与周奎女儿一起参选信王妃的最后两人是田秀英和袁妃,那么究竟谁是第一呢?



选后妃首先看长相,要“容貌端洁,德性纯美”;其次就是看才华,要“试以书算诗画诸艺”,而田秀英不但“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而且才艺超凡,琴、棋、书、画、刺绣样样精通,还善骑术、蹴鞠,其才貌即使是惜墨如金的《明史》也破例为她写道“生而纤妍、多才艺”,就连拼命诋毁污蔑田秀英的东林党吴梅村也不得不承认她的“丰容盛鬋固无双,蹴踘弹碁復第一。上林花鸟写生绡,禁本钟王点素毫。”很明显,这才貌第一的只能是田秀英,而周奎女儿就连袁妃都比不过,劉昭妃再作弊也只敢在半决赛中将其排在第三,可见周氏比田秀英差得有多远。



原来半决赛选出的第一名是田秀英!如果不按皇太子选妃的 “选一陪二”的 三人进入决赛,而是依照藩王选妃的“选一陪零”的只能是半决赛第一名单独一人进入决赛的规矩,那么排名第三的周奎的女儿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为信王选妃的决赛,唯一能够进入决赛的只能是第一名田秀英!



真正的信王妃本该是田秀英!



可是有人却说:田秀英和袁妃根本没有参选信王选妃,她俩是信王成婚以后,由周后另外选出的小妾。因为《天启实录》记载:“六月二十一日壬辰,以信王婚礼,命诸王馆选择女子。选中大与县民周奎女”,而《烬宫遗录》的记载是:“袁田二妃同选于朱阳馆,后亲下聘礼迎入宫,袁居翊坤宫在西,田居承乾宫在东。”周后选于诸王馆,田袁选于朱阳馆,三人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那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么?



当然是错!很遗憾,她们被《烬宫遗录》误导了,这里有两处错误:首先,“朱阳馆”是根本不存在的,是《烬宫遗录》捏造出来迷惑人的。



明代处理王族和入宫事务,无论是为皇子选婚选淑女、为公主选驸马,还是拘禁皇室叛王、培训命妇入宫朝贺的礼仪,都是用诸王馆,其记载随处可见,摘选如下: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五》:“凡驾诣郊坛、及亲王出府之国成婚、开设举场、修设斋醮、发送宫人。率领火甲供事。凡选妃。礼部仪制司行各司选报该管地方良家女子、送诸王馆备选。”

《明史 志第三十一 礼九》:“凡选驸马,礼部榜谕在京官员军民子弟年十四至十六,容貌齐整、行止端庄、有家教者报名,司礼内臣于诸王馆会选。”

《建文皇帝遗迹》:“佥举以实闻,章皇帝诏厚养于诸王馆中。未几,一夕暴卒,众皆疑其遇毒也,后命以公礼葬于郊外。”

《明武宗实录卷之六十六》:“五年八月○甲午○太监张永远自宁夏献俘……上戎服御东安门,文武诸大臣候于桥东。寘鐇及亲属十八人有旨:送诸王馆领系。”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十九》:“嘉靖九年十一月○辛卯礼部奉旨采选淑女于京城内外得一千二百五十八人请行钦天监择日送赴诸王馆。”

《明神宗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三》“万历四十七年六月○辛未 上谕 桂王妃搬移诸王馆。”

《万历野获编》:“【命妇朝贺】明制三品以上命妇,遇太后中宫大庆元会令节,例得朝贺。先三日赴诸王馆习仪亦然,此闻之故老者。”

《宛署杂记二》记载,为万历皇帝大婚选出的各地淑女都会送至京师的诸王馆,“奉敕至诸王馆选婚,宛、大两县带领女子稳婆候选,各省淑女七位,各母随住诸王馆供奉外,其各女父并从人俱会同南馆安住。”

《酌中志》载:“凡诸王馆,选中淑女,候钦差某封,某位娘娘亲到元晖殿。选不中者,送出。凡选中者,或后或妃或王妃,皆先居于此,以便次第奏,举行吉礼也。”



诸王馆的位置记述见《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四引《悫书》:“皇极门外两庑四十八间,除旷八间,实四十间。东二十间为实录、玉牒、起居诸馆,及东阁会坐,公揖在焉。西二十间,上十间为诸王馆,下十间则会典诸馆也。定王书堂在西第六间,为读书处,第五间悬先师孔子画像,四配侍侧,盖摹吴道子笔也。及永王出阁,因移定王第四间,而永王在第六间。”其方位就是今天的北京东城区帅府园东口的已拆除的豫亲王府处。



而且,藩王在大婚后只有在嫡妻生不出儿子而且年过25岁的情况下才能打报告请求纳妾,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又另行征选侧妃。明初对宗室的媵庶的征选和名额的限制难以查到,很可能是没有。但是从孝宗开始,则可看到明确的规定,《礼部志稿》 :“郡王除正妃外,妾媵不过四人,镇国、辅国将军除夫人、奉国将军除淑人外,妾媵不过三人”,并且不允许强买民间子女,根据《宗藩条例》的规定,只有在嫡妻无子的情况下,才允许选娶妾媵“为嗣续之计”。而嘉靖皇帝则在嘉靖二十三年制订了更加具体严格的藩王选妾的审核:藩王们上奏请求选妾媵时,“必明开年纪若干,有无嫡子,及曾否娶有几妾, 系礼部查明,果系乏嗣及例应娶者,方与行文,覆勘是实,方许选娶。例外滥收者,听礼部题奏,革退。”嘉靖三十一年又规定“世子郡王选婚之后,年二十五岁嫡配无出,具启亲王转奏长史司仍申呈巡按御史核实具奏于良家女内选娶二人。以后不拘嫡庶,如生有子则止于二妾。至三十岁复无出,方许仍前具奏选足四妾。长子及将军中尉选婚之后年三十岁嫡配无出照例具奏选娶一人,以后不拘嫡庶如生有子则止于一妾。至三十五岁复无出方许仍前具奏。长子将军娶足三妾,中尉娶足二妾,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 而且还要求“各王府每年备将妾媵姓氏来历,并入府年月,攒造文册送部,其子女生年月日,并名行次,即注本妾项下,以备名 封查考。但有不遵明例,或年未及而预陈,或巳生子而复娶,将本宗参奏,罚治所生子女。中尉以上照滥妾例行。庶人不给名粮。” 万历十年,经议准遂成定制。



再看《酌中志》记载:“万历二十九年九月十八日二更,传谕内阁:皇长子及诸皇子册立冠婚,敬奉圣母命蒙嘉许,卿等传礼部择日具仪行礼。至十月十五日册立光庙为东宫,封皇三子为福王,皇五子为瑞王,皇六子为惠王,皇七子为桂王,实允首辅沈相公一贯之揭请,始施行也。光庙大婚礼成之后,自孝元郭皇后外,未有举生者。至三十一年十一月,偶有“国本攸关”之事,神庙震怒,亲降特谕,以释中外之疑。继将生光正法,以杜谗惑之口,仍特命光庙多选淑媛以侍左右,实从先监陈矩之密请也。”就是身为皇太子的朱常洛也只能在大婚两年后,因为年已21岁却还没有儿子才被允许再选淑女,而16岁的信王刚刚大婚没两天就又申请再另行征选侧妃,这在明朝的制度上是完全不被允许的,而且从上奏申请à核实审议à批准à选妃à迎娶的执行程序上看在短时间内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丁卯天启七年二月三日庚子,信王出府成婚”,仅仅六个月后天启皇帝驾崩,信王朱由检离开信王府入宫登基为帝。所以“天启中选妃,入信王邸”的田秀英和袁妃参加的只可能是天启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在诸王馆中举行的信王选妃,田秀英和袁妃就是与“天启中,选入信邸”的周奎女儿同时进入选妃决赛的前两名!



再看作者不明的《烬宫遗录》的记载:“袁田二妃同选于朱阳馆,后亲下聘礼迎入宫,袁居翊坤宫在西,田居承乾宫在东。”其他作者明确的史书清清楚楚写明田秀英是天启年间通过选妃进入信王府的,而不是在崇祯登基后才被周后迎入皇宫的,是“选入信王邸”而不是“迎入宫”,虽然只是几字之差,含义却是天地之别!



《烬宫遗录》居然先是通过伪造了“朱阳馆”将袁田二妃与选妃的诸王馆割裂开,又通过写“周后亲下聘礼迎入宫,袁居翊坤宫,田居承乾宫”将袁田二妃又同信王府割裂开,从而成功地制造出周后是独一无二的天命人选的假象。就如同黄宗羲主笔的满清官修《明史》故意将“田贵妃”和“袁妃” 的品阶颠倒地写作“田妃”“袁贵妃”以制造出田秀英阶位低于袁妃的错觉,以掩盖周后肆意欺凌羞辱田秀英的事实真相,详见前文《红楼梦中“造衅开端实在宁”隐藏的历史真相》。为了掩盖信王选妃中周奎女儿作弊上位的真相,这个不敢公开自己姓名的作者短短一句话连撒两谎,够拼够无耻。



真正的信王妃、真正的崇祯皇后本是容貌无双、才华绝世的天香美人田秀英,却被操纵选妃的东林党偷梁换柱。为了掩盖真相,东林党处心积虑地歪曲事实、颠倒黑白,而这“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错误终将让明朝付出难以挽回的代价。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4.5启祥宫+杨武陵之柄用,实借径于..】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4.5 钟家台 2019-02-26   |  84阅读  |  1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4.5
  那么启祥宫是冷宫么?
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只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嘉靖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将此宫更名启祥宫,特加爱护。正是由于发祥地这个缘故,启祥宫颇受明朝后期帝王,也就是嘉靖及其直系子孙们的重视,也算得上是明朝皇宫中的一处重要的宫所。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乾清、坤宁两宫灾后,明神宗朱翊钧(崇祯的爷爷)还曾在此宫居住。作为崇祯祖上的发祥地,还曾是崇祯爷爷万历皇帝暂时居所的启祥宫,如何可能被作为冷宫?田妃搬入启祥宫只不过是为了暂缓冲突,解崇祯围的权宜之策罢了,谈何失宠?
  正因为田妃并未失宠,“三月不召”反而让崇祯性情大变,脾气暴躁,寝食不安。眼见苗头不对,善于查颜观色的周后这才以退为进,主动与田妃和好,让崇祯满意,再暗下杀手,斩草除根。这才有了五皇子被吓死的一系列的后续事件。
  《崇祯宫词》、《彤史拾遗》:“(周)后家本节啬,而入典宫政,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不为外家乞恩泽。”“后性慎,每裁抑外家恩泽。”;“(田)妃最宠,未几进为皇贵妃,颇干预。每见上,輙为外家乞恩泽。”
  单就这笼统的言语描述,我们很难做出判断,还是让我们从实际的事例入手吧!
  《玉堂荟记》:“袁妃近作一紫檀纱厨,费七百金,其管事内珰奏曰:奴婢为娘娘节省三百金,如万岁临问,宜云千金,不可言少,恐照样再作,便作不来。后上见之,果问,妃对言千金,上细视良久曰:果值千金,前中宫以千金作一厨,尚不及此。” 周后的柜子差,估计连五百两也没花了,却黑了崇祯一千两银子,出身贫寒的周后的“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令人万分钦佩。
  《崇祯宫词》、《罪惟录》等载:“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使以‘通鉴’教之!”后于此书,最详贯。一日,皇后与皇帝,同看除目。后见陈文庄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悦。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阁老?”后因言他事,以解之。”
  《明季北略》:“郑鄤在獄,以萬金乞周奎,通皇后關說。一日,上入宮,后曰:「聞得常州鄭鄤。」語未畢,上即目視之曰:「汝在宮中,那裡曉得鄭鄤?」后懼而止。”万两银子就收买了周后,怪不得周后的太子只能被周奎卖了“银百两”!
  周后向崇祯举荐给她包装造势、帮她当上皇后的东林党陈仁錫,结果不仅没成功,反而毁了陈仁锡的大好前途!周后拿了东林党郑谩的万两银子,想说服崇祯给郑谩减罪,结果被崇祯斥责没成功。
  《崇祯遗录》:“周延儒与嘉定侯周奎通谱,常使客董山人怀重资,与奎子鉴博,故负之。鉴喜,时时与之饮宴,遂得探内庭消息,凡事先意逢迎,其奸狡多此类。”周后与父兄勾结,贩卖崇祯的宫禁内廷消息给朝臣谋取巨利。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翻遍各类史书,奇怪了,就连贤良的周后都能让我翻出郑谩、陈仁錫和周延儒三个出来,可却硬是找不出田秀英有任何贪污舞弊的记载出来!好不容易翻到《玉堂荟记》和《崇祯朝野纪》中有一句话“杨武陵之柄用,实借径于田贵妃。”,可这能说明什么?杨嗣昌又没给田妃塞过银子,反而是精忠报国的国之栋梁,田妃这样做正是国之大幸,怪不得崇祯重用杨嗣昌,相比有家无国、只认名利的东林党真是云泥之别! 
  事实证明:周后是不断的想为自家乞恩泽,可是不怎么成功,结果想做没做到反倒成了周后高风亮节的证据,被《崇祯宫词》等夸“每裁抑外家恩泽”,没有恶行劣迹的田秀英却被说成是“每见上,輙为外家乞恩泽”,史书啊有时就是个笑话!
  户科给事中觧学龙上言:”漕粮之囤积于河干者,约二百余万。昨正月六日圣谕: 勋戚文武内臣富民之家,但有牛驘车辆,俱往务関漷县等处装运进京,依例给与脚价。窃计诸臣中,惟勋戚之车辆最多,当必有摩肩毂击而至者。乃自正月十三日运起,至二月初八日,运入京仓者止十万八千一百一十四石;运入蓟州者止一万七千二百石;因询所助车辆,则内臣暨顺天府宛大二县五城兵马司俱有装运。戚臣惟左都督周奎大车一辆驘一头。都督田弘遇大车一辆中车二辆牛四头驘十头。此外无一助者。而勋臣则寂然无闻矣。他不具论,即如武清候李诚铭,蒙恩累朝,富可敌国,今日建一院宇则运砖石若干车;明日创一楼榭则运木料若干辆。当魏璫擅政之日,借助工为名馈银数万,今日之事何等紧要,而抗违至此!”
(待续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4.4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晴雯死后,怡红院一株海棠死了半边,是大凶之兆:黛玉死而复生?
安阳源易缘 2021-06-27   |  8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展开全文
晴雯死后,怡红院一株海棠死了半边,是大凶之兆:黛玉死而复生?
金陵十二钗中的林黛玉,前身是一棵绛珠草,大观园里,她自称草木之人。贾宝玉天生一段痴情,身在富贵丛中,却认为“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其有灵验的……”

世间的爱情,正如俗话说的:“啥锅配啥盖,芝麻也有绿豆爱”,宝玉和黛玉,有如白菜配粉条,酸菜配鲤鱼,是绝配。


只是青埂峰下的顽石入世之初,一僧一道就提醒他,“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切忌'美中不足,好事多磨’8字紧相连属。”

宝玉的美中不足,就是他的地位太富贵,引来薛家和薛宝钗觊觎宝二奶奶之位。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之争,从风月宝鉴正面看,不过家长里短,风花雪月,但从背面看,极其残忍。



第77回,晴雯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后,宝玉恐怕她命将不保,突然想起他的怡红院里出现的异象:“不是我妄言咒她,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她身上……”

《红楼梦》开篇一再声明“(《石头记》)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称功颂德……”


为了防止文字狱,曹翁将闺阁女儿的命运用各种花草代写。这株死了半边的海棠树,宝玉说应照晴雯之死,其实笔者认为,它更应照黛玉之死的真相。

海棠树即是林黛玉

这株海棠树,早在大观园建成之初,曹翁就隆重介绍过它:

贾政带领宝玉和众清客进入怡红院,一眼看到2种植物:“一边种着数本(beng去音)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俗传系出'女儿国’中……



这株海棠名曰“西府海棠”,和林黛玉的本身绛珠草的故土很像——西方灵河岸边,它出产自“女儿国”,啥意思?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一位仙姑曾称太虚幻境为——清净女儿之境,自然就是女儿国。

贾宝玉解释这株海棠树说:“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

绛珠草的“绛”,意为深红,暗合海棠的“红晕若施脂”。

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就写道她:“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弱柳扶风”和“轻弱似扶病”一一暗合——这株西府海棠,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死了半边:恐怖诡异

既然怡红院里的这株海棠指的是林黛玉,宝玉又用这棵死了半边的海棠应照晴雯,笔者认为,曹翁正是用晴雯之死,应照黛玉之死。



晴雯死了,海棠就死了半边,海棠是植物,死了半边,还有可能,但一个人死了,怎么是死了半边呢?到底是什么样的死法,会如此诡异?

更诡异的是宝玉的解释,他把怡红院海棠之死,比作“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墸,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枯而复生者几次……”


树木能够枯而复生,黛玉也能死而复生吗?笔者认为,这死了半边的海棠树,应照了林黛玉死时被残害的恐怖情节。

杨贵妃的相思树,王昭君的坟:薛宝钗移花接木,林黛玉死而复生
贾宝玉说海棠死了半边,犹如人得了知己,极有灵验的,又解释说,历史上的“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宝玉的这段解释十分绕口,但总体一句话,杨太真和王昭君之死,和海棠树一样,都是死了半边,啥意思呢?



杨太真是杨玉环出家为道姑时的称号,她为什么要出家为道姑?就是为了要变换身份:

唐玄宗相中杨贵妃时,她是自己的儿媳寿王妃,公公娶儿媳,这是有违天伦、伤风败俗的,为了名正言顺宠幸杨贵妃,唐玄宗想出让杨玉环出家的主意。

王昭君作为公主出塞和亲,而其实她并非真的公主。

当时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元帝自称为婿,意为两国和亲之意,但当时汉元帝派出的和亲者王昭君只是掖庭一个宫女,为了完成和亲目的,原名王樯的宫女,被赐予“昭君”的封号,变换身份,出塞和亲。

杨太真和王昭君,她们都是绝世美女,成功之路 ,都有个共同点:变换身份。



既然是变换身份,杨玉环新身份——杨贵妃出现之前,旧身份寿王妃就得死去。和亲公主王昭君出现之前,宫女王樯就得死去。

将杨太真、王昭君和林黛玉的身份对照,薛宝钗以林黛玉的新身份出现之前,宝钗的旧身份就得死去,换句话说就是,宝钗顶替着黛玉的身份嫁给了贾宝玉,而真的林黛玉死了,却是以宝钗的名义埋葬了。

茗玉雪下抱柴:灵堂设在宝钗的蘅芜苑。
宝钗和黛玉,在黛玉死时,互换了身份:这才是晴雯死后,海棠死了半边的真实寓意一一真的黛玉死了,但在荣国府中,宝钗又以黛玉的名义复活了,所谓“枯而复生”,在《红楼梦》中以这种诡异的方式,在现实中出现了。

黛玉死后,宝钗以自己的名义把她埋葬了,如此离奇的情节,真的会在《红楼梦》80回后中出现?



在80回前,刘姥姥讲了一个茗玉小姐的故事,这茗玉小姐在生前经历,和黛玉一模一样:“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

刘姥姥说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茗玉死后,刘姥姥见到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雪地下到庄上抱柴,她的衣着的样子非常奇怪:穿着大红袄儿,白绫子裙子……

林黛玉的化身茗玉小姐,死后就变成了“雪下抱柴”的薛宝钗,不是什么诡异事件,而是薛家的一场阴谋。

古代等级制度,人分贵籍、良籍、商籍、奴籍、贱籍五等,黛玉是清贵之家,书香门第,自然属于贵籍,宝钗家虽一向以富贵著称,但只属于三等的商籍。以宝钗的名义,是配不上国公府的贾宝玉的,所以宝钗李代桃僵,以黛玉的身份嫁给宝玉,两全其美,毕竟林家早已是绝户,生死没有人关注。



这就是为什么贾母带刘姥姥到宝钗住的蘅芜苑中,她房中的布置不仅不像富贵人家的青春红颜的居所,到像一个灵堂:

“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逼近蘅芜苑),觉得阴森透骨……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床上只挂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再把水墨字画儿、白绫帐子拿来……”


宝钗的屋子里,不仅没有玩器,室内布置不是黑就是白,就连普通人家也不会这样布置屋子,宝钗住在大观园,却住这样的屋子是何意?因为这是黛玉死后,在宝钗房中设置的一个灵堂。

要说薛家对贾宝玉也真实费尽心机,志在必得,连这样损毁女儿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宝钗虽然可恨,但也非常可悲:用生命做扶弟(哥)魔。

黛玉因为没有爹娘呵护,没有兄弟姊妹的扶助,竟被人欺负到如此地步,连死了都不得安生,何其悲惨,何其恐怖!

来自: 安阳源易缘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狐族冒充仙人参加九龙宴,却惨遭祸害后,妲己为何才启用胡喜媚
下一篇: 被贾宝玉称赞闲云野鹤的邢岫烟,真实身份是谁?薛宝钗的一缕香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晴雯死后,怡红院一株海棠死了半边,是大凶之兆:黛玉死而复生?
安阳源易缘 2021-06-27   |  81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晴雯死后,怡红院一株海棠死了半边,是大凶之兆:黛玉死而复生?
金陵十二钗中的林黛玉,前身是一棵绛珠草,大观园里,她自称草木之人。贾宝玉天生一段痴情,身在富贵丛中,却认为“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其有灵验的……”

世间的爱情,正如俗话说的:“啥锅配啥盖,芝麻也有绿豆爱”,宝玉和黛玉,有如白菜配粉条,酸菜配鲤鱼,是绝配。

只是青埂峰下的顽石入世之初,一僧一道就提醒他,“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切忌'美中不足,好事多磨’8字紧相连属。”

宝玉的美中不足,就是他的地位太富贵,引来薛家和薛宝钗觊觎宝二奶奶之位。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之争,从风月宝鉴正面看,不过家长里短,风花雪月,但从背面看,极其残忍。



第77回,晴雯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后,宝玉恐怕她命将不保,突然想起他的怡红院里出现的异象:“不是我妄言咒她,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她身上……”

《红楼梦》开篇一再声明“(《石头记》)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称功颂德……”


为了防止文字狱,曹翁将闺阁女儿的命运用各种花草代写。这株死了半边的海棠树,宝玉说应照晴雯之死,其实笔者认为,它更应照黛玉之死的真相。

海棠树即是林黛玉

这株海棠树,早在大观园建成之初,曹翁就隆重介绍过它:

贾政带领宝玉和众清客进入怡红院,一眼看到2种植物:“一边种着数本(beng去音)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俗传系出'女儿国’中……



这株海棠名曰“西府海棠”,和林黛玉的本身绛珠草的故土很像——西方灵河岸边,它出产自“女儿国”,啥意思?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一位仙姑曾称太虚幻境为——清净女儿之境,自然就是女儿国。

贾宝玉解释这株海棠树说:“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

绛珠草的“绛”,意为深红,暗合海棠的“红晕若施脂”。

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就写道她:“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弱柳扶风”和“轻弱似扶病”一一暗合——这株西府海棠,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死了半边:恐怖诡异

既然怡红院里的这株海棠指的是林黛玉,宝玉又用这棵死了半边的海棠应照晴雯,笔者认为,曹翁正是用晴雯之死,应照黛玉之死。



晴雯死了,海棠就死了半边,海棠是植物,死了半边,还有可能,但一个人死了,怎么是死了半边呢?到底是什么样的死法,会如此诡异?

更诡异的是宝玉的解释,他把怡红院海棠之死,比作“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墸,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枯而复生者几次……”


树木能够枯而复生,黛玉也能死而复生吗?笔者认为,这死了半边的海棠树,应照了林黛玉死时被残害的恐怖情节。

杨贵妃的相思树,王昭君的坟:薛宝钗移花接木,林黛玉死而复生
贾宝玉说海棠死了半边,犹如人得了知己,极有灵验的,又解释说,历史上的“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宝玉的这段解释十分绕口,但总体一句话,杨太真和王昭君之死,和海棠树一样,都是死了半边,啥意思呢?



杨太真是杨玉环出家为道姑时的称号,她为什么要出家为道姑?就是为了要变换身份:

唐玄宗相中杨贵妃时,她是自己的儿媳寿王妃,公公娶儿媳,这是有违天伦、伤风败俗的,为了名正言顺宠幸杨贵妃,唐玄宗想出让杨玉环出家的主意。

王昭君作为公主出塞和亲,而其实她并非真的公主。

当时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元帝自称为婿,意为两国和亲之意,但当时汉元帝派出的和亲者王昭君只是掖庭一个宫女,为了完成和亲目的,原名王樯的宫女,被赐予“昭君”的封号,变换身份,出塞和亲。

杨太真和王昭君,她们都是绝世美女,成功之路 ,都有个共同点:变换身份。



既然是变换身份,杨玉环新身份——杨贵妃出现之前,旧身份寿王妃就得死去。和亲公主王昭君出现之前,宫女王樯就得死去。

将杨太真、王昭君和林黛玉的身份对照,薛宝钗以林黛玉的新身份出现之前,宝钗的旧身份就得死去,换句话说就是,宝钗顶替着黛玉的身份嫁给了贾宝玉,而真的林黛玉死了,却是以宝钗的名义埋葬了。

茗玉雪下抱柴:灵堂设在宝钗的蘅芜苑。
宝钗和黛玉,在黛玉死时,互换了身份:这才是晴雯死后,海棠死了半边的真实寓意一一真的黛玉死了,但在荣国府中,宝钗又以黛玉的名义复活了,所谓“枯而复生”,在《红楼梦》中以这种诡异的方式,在现实中出现了。

黛玉死后,宝钗以自己的名义把她埋葬了,如此离奇的情节,真的会在《红楼梦》80回后中出现?



在80回前,刘姥姥讲了一个茗玉小姐的故事,这茗玉小姐在生前经历,和黛玉一模一样:“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

刘姥姥说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茗玉死后,刘姥姥见到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雪地下到庄上抱柴,她的衣着的样子非常奇怪:穿着大红袄儿,白绫子裙子……

林黛玉的化身茗玉小姐,死后就变成了“雪下抱柴”的薛宝钗,不是什么诡异事件,而是薛家的一场阴谋。

古代等级制度,人分贵籍、良籍、商籍、奴籍、贱籍五等,黛玉是清贵之家,书香门第,自然属于贵籍,宝钗家虽一向以富贵著称,但只属于三等的商籍。以宝钗的名义,是配不上国公府的贾宝玉的,所以宝钗李代桃僵,以黛玉的身份嫁给宝玉,两全其美,毕竟林家早已是绝户,生死没有人关注。



这就是为什么贾母带刘姥姥到宝钗住的蘅芜苑中,她房中的布置不仅不像富贵人家的青春红颜的居所,到像一个灵堂:

“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逼近蘅芜苑),觉得阴森透骨……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床上只挂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再把水墨字画儿、白绫帐子拿来……”


宝钗的屋子里,不仅没有玩器,室内布置不是黑就是白,就连普通人家也不会这样布置屋子,宝钗住在大观园,却住这样的屋子是何意?因为这是黛玉死后,在宝钗房中设置的一个灵堂。

要说薛家对贾宝玉也真实费尽心机,志在必得,连这样损毁女儿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宝钗虽然可恨,但也非常可悲:用生命做扶弟(哥)魔。

黛玉因为没有爹娘呵护,没有兄弟姊妹的扶助,竟被人欺负到如此地步,连死了都不得安生,何其悲惨,何其恐怖!

+关注
undefined
安阳源易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被贾宝玉称赞闲云野鹤的邢岫烟,真实身份是谁?薛宝钗的一缕香魂
安阳源易缘 2021-07-14   |  38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被贾宝玉称赞闲云野鹤的邢岫烟,真实身份是谁?薛宝钗的一缕香魂
在大观园如万花丛一样的富贵千金小姐中,邢岫烟是一个格格不入的穷姑娘,在大雪天,大观园诸芳“十来件大红衣裳,好不齐整,就只她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得拱肩缩背,好不可怜。”

邢岫烟虽然穷,但品格高雅,宝玉对她的评价是:“怪道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来有本而来……”

连一向看人很准的王熙凤,对邢岫烟也颇有好感:“凤姐儿冷眼敁敠,岫烟心性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她的父母一样,却是温厚可疼的人……”

在众人眼中,邢岫烟是个让人心疼的可怜姑娘,但真实的邢岫烟,笔者认为并不简单:邢岫烟可能是大观园中心肠最歹毒的女子。

一次宝钗和邢岫烟都去找黛玉,路上偶然碰见,宝钗暗中对邢岫烟的评价:“是个知书达理的,虽有女儿身份,还不是那种佯羞诈愧,一味轻薄造作之辈。”



宝钗对邢岫烟的评价,表面上看是赞扬,但细品宝钗的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虽有女儿身份,还不是佯羞诈愧之辈”。

宝钗此言是啥意思呢?邢岫烟本是未出阁的女儿,本该有女儿之态:向往爱情,又很娇羞,这本是青春女孩的常情,但邢岫烟却偏偏理性过了头:“岫烟心中先取中宝钗,然后方取薛蝌。”


薛蝌是邢岫烟的未婚夫婿,但邢岫烟选择薛蝌,不是因为爱薛蝌,而是因为喜欢宝钗这个小姑子,你说奇怪不奇怪,她相中宝钗什么呢?

其实,这个邢岫烟无论性格还是选择,都和薛宝钗很像。

宝钗的性格,曹翁用16字概括——“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对看邢岫烟的“不是佯羞诈愧之辈”,简直异曲同工。

邢岫烟嫁人,先取中有出息的小姑子薛宝钗,是因为宝钗是一个将要嫁给国公府继承人贾宝玉的人;而薛宝钗费尽心思嫁给宝玉,先取中的,也并非宝玉这个人,而是宝玉的姐姐贾元春——皇帝的贵妃。



为什么雅重的邢岫烟,和宝钗如此相像?她们到底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只有妙玉知道——她是黛玉和宝钗的一缕芳魂。

邢岫烟:蟠香墓旁的一缕青烟,薛宝钗的一缕芳魂。
《红楼梦》中向来是随事生名,“岫”字,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山有穴曰岫”,岫是山穴、山洞的意思。因此“岫烟”二字,意为从山洞中冒出的一缕烟。

邢岫烟竟然是从山洞里冒出的一缕烟,这名字是何意思?我们看邢岫烟来大观园前的经历。

一日,宝玉碰见邢岫烟去找妙玉,攀谈中邢岫烟介绍自己和妙玉的渊源:

“我和她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她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她庙里的房子。”

妙玉住的蟠香寺,在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写道,妙玉的住处全称是——玄墓蟠香寺,玄墓,其实是一个墓地,妙玉在来大观园之前,住的是一个大墓。



有读者会觉得这种说法脑洞太大,但笔者认为这可能就是曹翁的原意。

你看妙玉给宝玉下的帖子上的落款——槛外人,对妙玉很了解的邢岫烟解释妙玉为何自称“槛外人”时说道:

“少不得我告诉你缘故。她(妙玉)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她自称'槛外之人’……”

“铁门槛”,在秦可卿葬礼时出现过,就是贾家寄存亡灵的墓地铁槛寺,土馒头,也是墓地,妙玉自称“槛外人”,指的是俗世之外的人,实际就是墓中人——死了的人。



妙玉既然是死去的人,为何又在大观园中出现?原文介绍妙玉来历时写道,她是来“长安都中”寻找“观音遗迹”,妙玉一个尼姑,为什么要寻找观音遗迹?是因为她生前有无法悟透的俗世尘缘。

颤颤巍巍的邢岫烟:是宝钗、黛玉合一的怪物。
妙玉既然是死了的人,她是谁?

刘姥姥讲的茗玉小姐的故事中,茗玉小姐死前,明显就是林黛玉的身世:“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茗玉小姐死后,刘姥姥大雪地里见到一位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位小姑娘来偷抱柴,雪下抱柴,是谁呢?自然是薛宝钗。

茗玉小姐生前是黛玉,死后变成了宝钗,这是什么意思?就是黛玉死了,宝钗却以自己的名义将她葬了。

黛玉死后,墓里埋着的是真的林黛玉,和宝钗的衣冠冢。



而妙玉,就是林黛玉死后化身。妙玉是黛玉的化身,那么墓地自然是妙玉的,因此玄墓蟠香寺的主人是妙玉,但因为黛玉的墓中,还有宝钗的衣冠,所以妙玉既然能魂归大观园,她的衣冠——宝钗的化身自然也会回到大观园,这就是邢岫烟。

这就是为什么,邢岫烟的名字是洞穴中冒出的一股青烟,也是她租赁在妙玉的玄墓蟠香寺里的原因。

邢岫烟实际就是宝钗和黛玉恐怖合一的一个怪胎,她是黛玉墓穴里冒出的一股青烟——宝钗的一缕香魂。

宝玉看到的邢岫烟是“颤颤巍巍地迎面走来”,而宝玉第一次见黛玉,她就是“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女子,她的行走姿态是“摇摇地走了进来”,所以说邢岫烟有黛玉之风。

邢岫烟有黛玉之风,但却对妙玉很不以为然,背后说妙玉坏话——“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成个什么道理……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妄诞诡癖了。”

邢岫烟对妙玉的评价,实则是宝钗对黛玉的腹诽,非常自然。

邢岫烟贫穷无依:是宝钗的报应。
邢岫烟是贫寒之家的女儿,而薛宝钗是以富贵著称的薛家的女儿,她们会是一个人吗?

邢岫烟家境贫寒,且父母是酒糟透之人。薛宝钗呢?



薛家表面上是大富之家,但从他家行事来看,多次在贾家蹭饭,却几乎不还宴,为此贾母和王熙凤还一唱一和,演双簧似的挤兑薛姨妈:

“姨妈看仔细忘了,如今竟先称五十两银子来,交给我收着。一下雪,我就预备下酒,姨妈也不用操心,也不得忘了。”


薛家其实也如邢岫烟一样,家里贫穷到揭不开锅了,夏金桂嫁到薛家后正话反说地骂:“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就拿钱垫人…… ”

邢岫烟的父母是酒糟透之人,他们把邢岫烟送进荣国府,就是希望邢岫烟能够嫁给富贵之家,给父母带来富贵。

宝钗的母亲和哥嫂都是什么人?薛姨妈牺牲宝钗的幸福,希望宝钗嫁给宝玉,以给哥哥薛蟠带来富贵。

宝钗的下场,是如甄士隐的妻子封氏一样,夫家败落,丈夫出家,自己依附娘家艰难度日。



80回前宝钗娘家薛家的处境,薛蟠娶了河东狮夏金桂后,夏金桂在家作威作福,骂婆婆薛姨妈,拿住薛蟠,小姑子宝钗在夫家败落后回到娘家,能有好果子吃?

所以邢岫烟的下场,就是宝钗80回后的下场,邢岫烟穷到典当冬衣过日子,却还要被父母盘剥去一两银子,宝钗也是如此的下场。


邢岫烟最后只剩下她作的梅花诗描述的那样:“浓淡由他风雪中”,逆来顺受,别无他法,宝玉说她“野鹤闲云”,其实和宝钗的判词“山中高士晶莹雪”一样,是无奈之举,邢岫烟的下场,实则是宝钗夺走黛玉幸福的报应。

从另一方面说,她也是可怜人,贾家势败后,宝钗没有了利用价值,处境非常可怜。

+关注
undefined
安阳源易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30 07:05 , Processed in 0.0793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