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3|回复: 3

【原】红楼梦:贾元春封妃,到底是喜事还是悲剧?且看宝...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发表于 2023-9-5 15: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红楼梦:贾元春封妃,到底是喜事还是悲剧?且看宝玉梦中事 姜子说古书 2023-09-04 发表于上海  |  1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贾元春封妃,到底是喜事还是悲剧?且看宝玉梦中事!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去世的时候,托梦给王熙凤,除了关注贾府四时祭祀和家塾的事情,还透露了贾元春封妃的喜事。
  秦氏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看官听说,贾元春当了皇妃,贾家就成了皇亲国戚,贾政成了国丈大人,贾琏和贾宝玉跟着成了国舅爷,真可谓是万千之喜。
  然而,秦可卿不但不愿意透露天机,还给王熙凤泼了一盆冷水,说这只是一时的喜事,让她早做打算,意思是贾家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再看贾元春封妃的消息是怎么传到贾府的呢?先是把老父亲贾政的生日宴席搅黄了,史太君、王夫人等众人都跟着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
  一家子因为宫里突如其来的消息而惶惶不安,提心吊胆了四个小时,才得到确切消息,好不容易一块石头落了地。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
  伴君如伴虎,宫里突然传旨,那夏守忠又不曾负诏捧敕,而且不找贾府袭爵的贾珍和贾赦接旨,却是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贾府之人自然摸不着头脑,但想来能猜到与贾元春有关。
  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都按品级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红楼梦》故事里,贾家出了个皇妃,自然是非常之喜,但作者偏偏笔锋一转,却写非常之悲,即“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秦钟者,情种也,亦是贾宝玉的另一个影子。秦钟之死,与贾元春封妃同时发生,贾宝玉是何态度?究竟是喜是悲呢?
  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
  看官听说,秦钟只是重病,在贾宝玉心里,就已经把嫡亲姐姐当皇妃的喜悦给盖过去了,等到秦钟病死,贾宝玉更是痛哭不已,任由李贵等人如何解劝,归时犹是凄恻哀痛。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则,贾宝玉重情重义,二则,贾元春当上贤德妃这样的喜事,与贾宝玉与秦可卿的梦境一般,转瞬即逝,正所谓乐极生悲。
  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因二人携手出去游顽之时,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棘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
  《红楼梦》故事里,警幻仙姑让贾宝玉“作速回头”,贾宝玉却犹豫了一下,结果被迷津孽海中的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正所谓:“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正应了智通寺的那幅对联,真真是当头一喝。又应了贾元春的推背图谶语《恨无常》之曲。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凡事不可太满,若有非常之喜,背后必要不能承受的悲剧,就好似贾宝玉刚刚梦见自己与秦可卿喜结良缘,转眼第二天就坠入迷津,又好似书中的《风月宝鉴》,一面是佳人,一面是红粉骷髅,如荣国府当了皇亲国戚,却掏空了家底一般,一切皆有代价,凡事只该是保持平常心。
  贾蓉等忙笑道:“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红楼梦》故事里,皇妃是春,报信的太监为夏,转瞬就是秋冬了,四节轮转,不过是周而复始罢了。天底下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吉凶和悲喜呢?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url=]+关注[/url]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4491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url=]赞赏[/url]


转藏 分享 献花(0)

[url=]举报/认领[/url]


上一篇: 红楼梦:孔雀毛配宝玉,野鸭毛配宝琴,两人还进了贾家祠堂,啥意思

下一篇: 红楼梦:薛宝钗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全在她的眼泪里了!你看她哭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5: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为宝钗之魂,宝钗为黛玉之魄。。。【朱慈炤】宝玉为仙葩,绛洞花王,绛珠仙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6: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瑛侍者为田秀英与朱由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6: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所谓的悟道参禅

周婧sculptor
IP属地: 黑龙江
2017.02.26 12:58:18
字数 2,626
阅读 2,201
那日,素来喜爱女儿家胭脂妆奁的宝玉,来黛玉房中和湘云两个姐妹一起洗漱,又在那里让湘云给他梳头,碰巧袭人看到了此光景心里不快,认为宝玉“没有个分寸礼节,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宝玉怎么哄她也哄不好,后来干脆连带身旁的丫鬟一个都不理,正是赌气迷醉之时看到了庄子的《外篇·胠箧》一则: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大意是杜绝圣明抛弃巧智,大盗贼才会止息,扔掉玉器毁掉珠宝,小盗贼才会不产生;扰乱六律,销绝竽瑟,堵住乐师的耳朵,那么天下人才会有听力……摒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才能混同而齐一。这是庄子在当时社会所倡导,绝圣弃知,回到朴素原始的主张。

宝玉心里憋闷,想起身旁的丫头们个个都维护不好,看着这字里行间的行韵,甚是赞同,仿佛找到了共鸣,借着酒性,便提笔续写:

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宝玉以为自己周围的女儿家的美好,都是陷阱,来迷惑包括他的天下人的。若让宝钗没了仙姿,黛玉没了灵窍才情,大家都一样,也不会不和睦了,以为正和庄子之意相同,大彻大悟般一只脚踏入了道家的思想绝学。

后来黛玉留意到了宝玉所写,不觉又气又笑,写诗留评:无端弄笔时何人,剿袭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宝玉所续和庄子那段文字无论行文还是寓意,皆很相似,为何黛玉还要说宝玉“无见识”呢?

庄子的《外篇·胠箧》全文都在说,圣人生而大盗起,须绝圣弃知,盗乱方止。而这圣人之智实际上是任何社会时代都推崇的聪明巧智。庄子认为,天下推崇是因为统治者的需要,是世人以为出彩和少有的,世人会放弃自己与大家无二的技艺和能力,去追求所谓的圣智,这个追求便会产生欲望,欲望起,盗贼便起,大盗使国家战乱,小盗使百姓不安,主张保持纯朴的本性,摒弃仁义礼法,回归人人无二的原始状态。

故庄子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里世人所推崇的圣人和讨厌的大盗,却是同生同灭的共生关系。这样看来,宝玉的理解似乎没什么不对。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往往被归于一类,只是庄子所述更激烈了些。《老子》也有言: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所言,美和丑,倡导的和要泯灭的,似乎也是共生的,实际上,老子更有深意:这是矛盾的对立转化,矛盾的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只强调一个方面,矛盾必然会向其相反方向转化。人们赞美仁义渴求智慧,是因为身处大道废弛,社会纷乱,人性贪婪的时代。这个道理直到现在也是无法辩驳的真理。所以老子强调“见素抱扑,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黛玉看到那“戕仙姿,灰灵窍”,觉得气,可整段读起来却又好笑,因为她读出了宝玉写文时的怨愤,狭隘和偏执之气。说宝玉“没见识”,是因他并未真正理解庄子之意,起码宝玉根本没达到和庄子一样的高度。

宝玉只关注周围女儿家的闺阁喧闹,亭台榭桥,小家子气的矫情事儿,作诗时并无庄子那般是站在国家宏观和人间世事的角度,来评说议论。单单认为焚花散麝,戕其仙姿,灰其灵窍,便能使天下人不被迷幻,却不知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才是矛盾之源。

虽方向相同,却不能看其本质,直点要害,所以黛玉便觉可笑,满纸尽是那矫情,偏执之意。

宝玉所续之诗算是他所谓悟到参禅的引子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之后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请了戏班子唱的《寄生草》,是鲁智深拜别师父时所唱。那几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深得宝玉称赞。

后来由于湘云说出了其中一个戏子与黛玉容姿相像,湘云和黛玉便又生了别扭,宝玉在中间各种调节,反倒惹了自己一身不是,正是郁闷之际,忽然又想起了庄子之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山木自寇,源泉自盗”(山中树木因成材而招人来砍伐,源泉之水因甘美而惹人来盗饮),便又引起了内心的共鸣。

索性啥也不管了,你们女儿家爱咋咋地了,我直接遁入空门“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算了。

宝玉便带着情绪又写一笔“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看来只有到了灭绝情意,无须再证验时,方谈得上感情上的彻悟,到了什么都无可验证之时,才是真正的立足之境。)

又怕别人看了不理解,还在下方续写了解释词,有句:肆行无碍凭来去。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正巧,这满纸荒唐言,矫情语的,让黛玉看到又觉得可笑可叹。黛玉拿给了湘云和宝钗来看,大家只觉这是个笑话。

宝钗要将宝玉写的彻悟诗“撕了个粉碎,递于丫头们,叫快烧了”,而黛玉却笑着不让撕,自己想着让宝玉收了这个念头。

都说钗黛才学不分上下,而骨子里的思想却是截然不同。从这里便可看出,宝钗所秉的是封建正统礼教思想,入仕途为官才是正途,她只把宝玉这情绪变化和这诗文,看做无理取闹的玩笑而已,撕毁了便完事,不可胡思乱想,不走正路,真真是个“山中高士”,大家风度令人称赞。

然而黛玉却是那株“世外仙姝”,与众不同的解语花,她领悟了宝玉的思想波澜,她不管那些世俗眼光,只是站在宝玉的角度,走进他的心中,一起去体悟,来解悟,解心。这时的黛玉是极有魅力的。

她又站在佛家的角度说道,“在我看来,无立足之境,方是干净。”承了宝玉那句“无云可证,是立足境”。

宝钗也赞同,引出了佛教南宗六祖惠能的顿悟之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句恰应了黛玉那句“无立足之境,方是干净。”

而宝玉带着情绪所悟的还达不到黛玉的层面,这时方才觉悟,“原来她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

随即将参禅悟道的想法抛得一干二净。

宝玉身处闺阁锦绣之中,因一时情绪上涌,见到书中共鸣,自以为大彻大悟,不过是远远望了望寺庙和道观的青烟,还没登上那绝峰天梯便转头放弃,回到红尘了。

放不下多情红尘事,时时被其扰,如何能平心静气,宁静致远,见素抱朴,万念归空去参禅悟道呢!

如今又有多少人如宝玉一般,世事使得心情郁郁,百思不得其解,忽然看到了一段话,一句诗,觉得心情舒畅,以为那是通向真境的钥匙或甬道,以为自己窥破了天机,再与世人不同。却不知,只是知之了了,相差甚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

                                              ——《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20:00 , Processed in 0.07702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