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为谁侍?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2: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蘅芜苑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红楼梦》里大观园中一处建筑物,匾额题为"蘅芷清芬",为薛宝钗的居所。宝钗亦因此得诗号"蘅芜君"。

蘅芜苑离正殿不远,在沁芳池边,是一所外则"无味",内藏"清雅"的处所。作者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暗喻了宝钗的思想性格。

  5
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蘅芜苑

匾额
蘅芷清芬

出处
《红楼梦》

所属建筑群
大观园


地点
金陵

居住人
薛宝钗

读音
héng wú yuàn

目录
1命名由来
2书中描述
3深度分析
4建筑风格
5蘅芜苑图册
折叠编辑本段命名由来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因其院内许多异草,"味香气敷,非花香之可比",宝玉因之题匾额"蘅芷清芬",对联则为: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

元春游幸之后,赐名"蘅芜苑"。命宝玉做五言律诗一首:

《蘅芷清芬》

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助"字妙!通部书所以皆善炼字。】

软衬三春早,柔拖一缕香。【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刻画入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甜脆满颊。】

图片
图片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折叠编辑本段书中描述
第十七回:

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图片
图片
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 政道:" 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簦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说完,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众人笑道:"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对,大家批削改正。"念道是: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道:"古人诗云:'蘼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道:"颓丧,颓丧"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评阅评阅。"因念道: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宝玉听说,便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叫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

吟成豆蔻才犹艳,

睡足荼蘼梦亦香。

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贾政笑说:"岂有此理!"

第四十回: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

折叠编辑本段深度分析
折叠谐音艺术
曹雪芹作《红楼梦》用了诸多文学艺术手法,其中谐音法是整本书的亮点之一。如"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冯渊"谐音"逢冤","元迎探惜"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等等。"蘅芜苑"三字连音是跟"恒无怨"相同的,表示宝钗对于和宝玉同甘共苦以及最后劝导宝玉返回大荒山等事,无一后悔。

图片
图片
甲戌本第8回标题诗(七绝·古鼎新烹凤髓香)明确说:"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脂批也说:"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看过后文则知矣。"

折叠蘅芷清芬
匾额

"蘅芷清芬",宝玉题,后元春赐名"蘅芜苑",为薛宝钗居住地。

蘅,香草名。

芷,香草名,但结合前后文来看,应是指香味似芷的蘼芜。

清芬,清香芬芳,喻高洁的品格。晋·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唐·黄滔《书怀寄友人》诗:"常思扬子云 ,五藏曾离身,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唐·李白《赠孟浩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宋·梅尧臣《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元·周德清 《满庭芳·韩世忠》曲:"闲评论,中兴宰臣,万古揖清芬。"

典出王夫之湘西草堂的楹联:芷香沅水三闾国,芜绿湘西一草堂。

图片
图片
对联

宝玉为其作的对联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

此对联套的是"书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

上联赞宝钗诗才。

荼蘼,植物名,晚春至夏才开花,传说荼蘼开后无花,故宋·王琪《春暮游小园》有句"开到荼蘼花事了"。这对联影射宝钗。宝钗于"花事了"之时,犹能"睡足","梦亦香",足见其镇定、淡然。

院名

蘅芜苑
蘅芜苑
元春赐名"蘅芜苑"。

典出晋·王嘉《拾遗记·五·前汉·上》:"(汉武)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帝弥思求,终不复见,涕泣洽席,遂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

诗作

后元春要求作诗,宝玉作的《蘅芷清芬》云:"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末二句典出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人谓灵运此二句得于梦中,因此二句清新自然,又蕴蓬勃生机,历来诗论家交口赞赏。宝玉这样作,也与他自己为蘅芷清芬题的对联"睡足荼蘼梦亦香"相呼应。

景观

作者在带领读者观察这一人物的时候,就更使用了一种塑造多层次形象的视角转换技法。事实上,早在《红楼梦》第17回写大观园刚刚建成的时候,曹雪芹就已经巧借贾政等人参观"蘅芷清芬"一事,向读者暗点了对宝钗的思想性格当作多层次解读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当初贾政在第一眼望见日后宝钗所居住的蘅芜苑时,从主观心态上看,他是颇不以为然的。当时,他只看见此处"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便说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这里面全是轻视和不屑的语调。可及进内院,里面的奇景却一下子给他带来了震撼的感觉:"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原先对此处景观颇为瞧不起的贾政,至此也不禁笑道:"有趣!"再向内走,里面景色的清雅更是超乎贾政们的想象:"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更不禁要点头赞叹,告诫随行的众人:"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小说在写到神仙之境时,常常会有意制造一种"别有洞天"景观和意象:表面上看,是山野间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洞,直到有缘人偶然闯入到了内部,才发现里面自有一番天地,或山清水秀、柳暗花明,或琼楼玉宇、流光溢彩。这里宝钗的"蘅芷清芬",跟这些神仙、高人的居所,不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折叠编辑本段建筑风格
蘅芷清芬
蘅芷清芬
极少主义是一个艺术流派,是一种非表现性的艺术,其简单至极的形体所传达的不是抽象,而是绝对。这就使得其作品摆脱了与外界的联系。极少主义是一种带有批判色彩的艺术,以理性甚至冷漠的姿态来对抗浮躁,这同密斯的"少就是多"的名言是有着内在共通性的。

作为《红楼梦》一书中对于蘅芜苑(薛宝钗的居室)内部陈设的精彩描述,文字虽不多,但给读者的印象却是十分深刻的。书中第四十回是这样描写的: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著书者了了数笔,就使蘅芜苑室内独特的风格凸现在读者面前。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薛宝钗的居室内的陈设可谓极其精简,在大片白墙的衬托下,只有一案,一床等有限的家具点缀其中,只有"花中隐者"菊花独吐芬芳,与之相伴。其这"大色空"的冷僻的室内风格也正是居者--薛宝钗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外在反映,也是其命运的孤寂守寡的暗示和征兆。这与后世流行的极少主义设计风格可谓不谋而合,淡泊、冰冷,以静默的冥想表达质朴而又意蕴丰富气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2: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蘅芜苑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红楼梦》里大观园中一处建筑物,匾额题为"蘅芷清芬",为薛宝钗的居所。宝钗亦因此得诗号"蘅芜君"。

蘅芜苑离正殿不远,在沁芳池边,是一所外则"无味",内藏"清雅"的处所。作者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暗喻了宝钗的思想性格。

  5
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蘅芜苑

匾额
蘅芷清芬

出处
《红楼梦》

所属建筑群
大观园


地点
金陵

居住人
薛宝钗

读音
héng wú yuàn

目录
1命名由来
2书中描述
3深度分析
4建筑风格
5蘅芜苑图册
折叠编辑本段命名由来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因其院内许多异草,"味香气敷,非花香之可比",宝玉因之题匾额"蘅芷清芬",对联则为: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

元春游幸之后,赐名"蘅芜苑"。命宝玉做五言律诗一首:

《蘅芷清芬》

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助"字妙!通部书所以皆善炼字。】

软衬三春早,柔拖一缕香。【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刻画入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甜脆满颊。】

图片
图片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折叠编辑本段书中描述
第十七回:

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图片
图片
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 政道:" 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簦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说完,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众人笑道:"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对,大家批削改正。"念道是: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道:"古人诗云:'蘼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道:"颓丧,颓丧"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评阅评阅。"因念道: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宝玉听说,便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叫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

吟成豆蔻才犹艳,

睡足荼蘼梦亦香。

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贾政笑说:"岂有此理!"

第四十回: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

折叠编辑本段深度分析
折叠谐音艺术
曹雪芹作《红楼梦》用了诸多文学艺术手法,其中谐音法是整本书的亮点之一。如"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冯渊"谐音"逢冤","元迎探惜"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等等。"蘅芜苑"三字连音是跟"恒无怨"相同的,表示宝钗对于和宝玉同甘共苦以及最后劝导宝玉返回大荒山等事,无一后悔。

图片
图片
甲戌本第8回标题诗(七绝·古鼎新烹凤髓香)明确说:"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脂批也说:"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看过后文则知矣。"

折叠蘅芷清芬
匾额

"蘅芷清芬",宝玉题,后元春赐名"蘅芜苑",为薛宝钗居住地。

蘅,香草名。

芷,香草名,但结合前后文来看,应是指香味似芷的蘼芜。

清芬,清香芬芳,喻高洁的品格。晋·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唐·黄滔《书怀寄友人》诗:"常思扬子云 ,五藏曾离身,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唐·李白《赠孟浩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宋·梅尧臣《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元·周德清 《满庭芳·韩世忠》曲:"闲评论,中兴宰臣,万古揖清芬。"

典出王夫之湘西草堂的楹联:芷香沅水三闾国,芜绿湘西一草堂。

图片
图片
对联

宝玉为其作的对联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

此对联套的是"书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

上联赞宝钗诗才。

荼蘼,植物名,晚春至夏才开花,传说荼蘼开后无花,故宋·王琪《春暮游小园》有句"开到荼蘼花事了"。这对联影射宝钗。宝钗于"花事了"之时,犹能"睡足","梦亦香",足见其镇定、淡然。

院名

蘅芜苑
蘅芜苑
元春赐名"蘅芜苑"。

典出晋·王嘉《拾遗记·五·前汉·上》:"(汉武)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帝弥思求,终不复见,涕泣洽席,遂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

诗作

后元春要求作诗,宝玉作的《蘅芷清芬》云:"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末二句典出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人谓灵运此二句得于梦中,因此二句清新自然,又蕴蓬勃生机,历来诗论家交口赞赏。宝玉这样作,也与他自己为蘅芷清芬题的对联"睡足荼蘼梦亦香"相呼应。

景观

作者在带领读者观察这一人物的时候,就更使用了一种塑造多层次形象的视角转换技法。事实上,早在《红楼梦》第17回写大观园刚刚建成的时候,曹雪芹就已经巧借贾政等人参观"蘅芷清芬"一事,向读者暗点了对宝钗的思想性格当作多层次解读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当初贾政在第一眼望见日后宝钗所居住的蘅芜苑时,从主观心态上看,他是颇不以为然的。当时,他只看见此处"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便说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这里面全是轻视和不屑的语调。可及进内院,里面的奇景却一下子给他带来了震撼的感觉:"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原先对此处景观颇为瞧不起的贾政,至此也不禁笑道:"有趣!"再向内走,里面景色的清雅更是超乎贾政们的想象:"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更不禁要点头赞叹,告诫随行的众人:"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小说在写到神仙之境时,常常会有意制造一种"别有洞天"景观和意象:表面上看,是山野间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洞,直到有缘人偶然闯入到了内部,才发现里面自有一番天地,或山清水秀、柳暗花明,或琼楼玉宇、流光溢彩。这里宝钗的"蘅芷清芬",跟这些神仙、高人的居所,不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折叠编辑本段建筑风格
蘅芷清芬
蘅芷清芬
极少主义是一个艺术流派,是一种非表现性的艺术,其简单至极的形体所传达的不是抽象,而是绝对。这就使得其作品摆脱了与外界的联系。极少主义是一种带有批判色彩的艺术,以理性甚至冷漠的姿态来对抗浮躁,这同密斯的"少就是多"的名言是有着内在共通性的。

作为《红楼梦》一书中对于蘅芜苑(薛宝钗的居室)内部陈设的精彩描述,文字虽不多,但给读者的印象却是十分深刻的。书中第四十回是这样描写的: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著书者了了数笔,就使蘅芜苑室内独特的风格凸现在读者面前。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薛宝钗的居室内的陈设可谓极其精简,在大片白墙的衬托下,只有一案,一床等有限的家具点缀其中,只有"花中隐者"菊花独吐芬芳,与之相伴。其这"大色空"的冷僻的室内风格也正是居者--薛宝钗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外在反映,也是其命运的孤寂守寡的暗示和征兆。这与后世流行的极少主义设计风格可谓不谋而合,淡泊、冰冷,以静默的冥想表达质朴而又意蕴丰富气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2: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衡王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公司




衡王,是中国古代王爵之一。历朝封衡王者大概7人。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衡王


  • 唐朝

    李绚、李憺



  • 后梁

    朱友谅


  • 明朝

    朱佑楎世系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唐朝衡王折叠李绚

衡王李绚,唐顺宗李诵第十二子,母王昭训。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封衡王。宝历二年(826年)薨。


折叠李憺

衡王李憺,唐宪宗李纯十五子。长庆元年(821年)封衡王。长子李涉,晋平郡王。



折叠编辑本段后梁衡王

朱友谅

朱友谅,广王朱全昱子,封衡王。乾化元年,升宋州为宣武军,以友谅为节度使。友谅进瑞麦一茎三穗,太祖怒曰:"今年宋州大水,何用此为!"乃罢友谅,居京师。太祖卧病,全昱来视疾,与太祖相持恸哭;太祖为释友谅,使与东归。贞明二年,全昱以疾薨。徙衡王友谅嗣封广王。坐弟友能反,废囚京师。唐师入汴,与友能、友诲同日遇害。



折叠编辑本段明朝衡王

初代衡王,名朱佑楎,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七子,明孝宗朱佑樘异母弟,母德妃张氏。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封为衡王,1499年(弘治十三年)就藩青州。1538年8月30日(嘉靖十七年八月七日)去世,谥号恭王。

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分别是恭王朱佑楎、庄王朱厚燆、康王朱载圭、安王朱载封、定王朱翊镬、宪王朱常庶和末代衡王朱由棷。1644年(清顺治元年)末代衡王朱由棷降清。1646年(顺治三年)衡王世子被处死,衡王府被抄。


折叠初代衡王

衡恭王名朱佑楎,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七子,其母为庄懿张德妃。

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朱佑楎被册封为衡王。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衡王就藩青州。

朱佑楎为人尚守古礼,好善乐施,是当朝明孝宗的弟弟,深得新登基的明孝宗爱护。当朱佑楎过寿诞时,明孝宗曾拨专款为衡府增建午朝门石坊,并御赐坊额题字;前坊为"乐善遗风",后坊为"孝友宽仁",对其大加颂扬。


折叠末代衡王

朱由棷是衡宪王朱常㵂庶三子,是明朝第二次册封的第六代亦末代衡王。朱由棷最初受封镇国将军,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四月袭封衡王,在位十二年。崇祯十六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亲率起义军占领北京后,派将军姚应奉率兵驻守青州。忠于明王朝的裨将李士元杀了姚应奉,找到朱由棷,劝他即位称帝,挑旗抗清。但朱由棷不敢冒险,甘愿听天由命,反而投降了清朝。清朝为稳定大局着想,采取安抚政策,暂时让衡王府保持下来。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朝借口衡王子弟叛乱抗清,将朱由棷召进京城软禁起来。第二年,以叛乱为由杀死朱由棷,抄斩衡王府。衡王家族被迫四散逃命,来不及逃走的则被变卖为奴,家产财宝"半归禅刹,半入侯门",富丽堂皇的的青州衡王府瞬时夷为平地。


折叠衡王藩府

衡王府位于青州城南门里西侧,在朱佑楎还没有到达青州之前,这里就为他修盖了一所富丽堂皇的王府。王府建筑气派极力模仿北京的皇宫,里面的摆设、机构设置以及随从人员的配备等等,也近似皇宫,一应俱全,俨然是国中之国。

现在,衡王府留下的唯一痕迹就是正门外通道上的那两座石坊。这两座石坊的规模,形式完全一样,宽十一点五米,高近五米,八条方形石柱的底部,各有两只名字叫嚣的怪兽守候,柱顶横梁上则是双龙戏珠的浮雕图像,四面横额分别镌刻着乐善遗风、众贤永誉和孝友宽仁、大雅不群的奖誉之词。这两座石坊造型弘阔,刻工精细,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

第一代衡王故事:2013年,在严格遵循真实史料基础上,作家刘传祥完成了第一部全景式展示衡王一生传奇历程的长篇小说《大明衡王之死》,作者花了十几年时间,三易其稿,终于把衡王传奇的故事和五百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小说各章节在各报刊陆续发表。

小说描写了青州第一代衡王传奇的一生,记述了明朝中期,正统年间到嘉靖17年(公元1435年到公元1538年)一百多年的历史史实。这段时间,正是大明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从明英宗到明世宗,期间先后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七个朝代,六个皇帝。第一代衡王朱佑楎,经历了残酷的宫廷争斗后,于二十岁时(弘治十二年)就藩青州,从此在青州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衡王在青州时期,起义军曾数次围攻青州城,在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青州大地上,衡王也遭遇了他一生唯一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

小说详细描写了大明王朝中期,残酷的官场争斗,和皇族地方豪强鱼肉百姓的史实,先后塑造了弘治皇帝,嘉靖皇帝,权臣严嵩,夏言,山东巡抚,山东按察使,青州知府,府衙捕头,地方恶霸,江湖大盗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示了明朝中期整个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还原了500多年前青州的一幕幕历史画卷。同时对青州的文化名人雪蓑道士、海岱七子等人物也进行了细致刻画。

小说背景按照真实史料记载,是青州第一部全景式展示衡王一生的作品,对真实地了解青州五百多年前的那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小说从青州府接连发生十二起命案写起,情节引人入胜,曲折离奇,悬疑丛生。黑暗的大明官场争斗,步步惊心。。。。。。通过青州一桩震惊朝野的案子,横扫了整个大明官场,一个无官不贪的王朝逐步走向腐朽的末路。。。。。。。

小说同时对青州长期的民间传说进行了释疑,比如王爷的女儿,为何会下嫁给一个山村打柴目不识丁一贫如洗的小伙子(据考证应该是二代衡王的女儿)?在等级森严的明朝,建筑是绝对不能超规格的,为何衡王就能建造和北京皇宫一模一样的豪华王府?云门山寿字是不是雪蓑为衡王贺寿写得?等等。。。。。


折叠衡王世系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衡恭王

朱见深庶七子

1487年-1538年

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十三年就藩青州府。嘉靖十七年薨。

衡庄王

朱佑楎庶一子

1540年-1572年

初封江华王,嘉靖十年改封世子。十九年袭封。隆庆六年薨。

衡康王

朱厚燆庶二子

1575年-1579年

初封东昌王,嘉靖二十七年改封世子。万历三年袭封。七年薨。无子。

衡安王

朱厚燆庶三子

1581年-1586年

初封武定王,万历九年进封。十四年薨。

衡定王

朱翊镬

朱载封嫡一子

1589年-1592年

万历十七年袭封。二十年薨。

衡宪王

朱翊镬庶一子

1596年-1627年

万历八年封世子。二十四年袭封。天启七年薨。

衡世子

朱由檡

朱常㵂庶二子

1627年-1628年

泰昌元年十一月乙未封世子。天启七年管理府事。崇祯元年戊辰薨。

衡王

朱常㵂庶三子

1632年-1644年

初封镇国将军,崇祯五年四月袭封。清兵攻陷青州,王逃亡,崇祯十七年七月降清。隆武二年五月薨。

衡世子

朱慈?

朱由棷子

何年册封不详。隆武二年五月清廷诛之


折叠衡王陵寝

青州王坟镇因明藩王的陵寝而得名。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第一代衡王朱佑楎薨,谥号为"恭",葬于今王坟镇三阳山前。王坟地名中的"王",指的就是衡恭王。

王陵背后峰峦如莲花开敷,对面案山郁郁葱葱,山脚下溪流逶迤,河水自西婉转而来,绕村转一个半月形的弯,自村东再向东婉转流去,这种半月形的河流拐弯,方圆几十里实属罕见。当时的堪舆大师曾说"头顶莲花山,脚踩月牙河",此言不虚!月牙河即是风水学所说的玉带水。

陵寝外原有三层围墙,外层最为高大坚固,是厚实的城砖砌成,五六十年代被拆毁。另两层是石墙,这层城墙据称用了古老的"黄米灌浆"技术,即用米汤和石灰,凝结后异常坚固。八十年代初,一些村民扒城墙的石头盖房子,从此城墙被拆得七零八落,现在从卫星空照图上还能看到陵墓围墙的踪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蘅芜苑的造型竟是一个大坟冢,宝钗注定成为贾府的守墓人
2021-09-14 13:54
导语:大观园是为迎接贵妃省亲而建,又映射人间的“太虚幻境”。元春省亲过后,这里先是热闹了几年,最终却变成了一片“废墟幻境”,落叶萧萧、荒草萋萋。随着元春的薨逝和诸位姑娘们的离散,再也不现昔日繁华。当真是黄粱一梦。



正如秦可卿的警示之梦:“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大观园各处住所暗示了屋主人的性格命运,以及最终的归宿
大观园的住所,每一处都有其特殊的预示与涵义。正如它主人的个性与命运。

黛玉的潇湘馆,以及所种的湘妃竹,暗示了黛玉最终会泪尽而亡。

探春的秋爽斋,豁达通透,暗示了探春的胸怀与气度,但“秋”却是万物萧条的开始,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也暗示了探春出嫁后,贾府将彻底陷入颓势。



李纨的稻香村是“世外桃源”,自设围栏的设计与大观园整体格局格格不入,最终,李纨果然跳出贾府外,不在荣辱中,与自己的儿子贾兰自奔富贵前程去了。

凡是在大观园里居住过的姑娘们,最后都纷纷搬离了大观园。探春远嫁,迎春也嫁出去了,黛玉死了,被送回原籍,惜春出家了。唯独薛宝钗留了下来,成为大观园永恒的“主人”,亦如一个守墓人和“未亡人”。



别人的居所都是“暂居”,如同这里的过客,而宝钗却是这里永久定居的人。生是贾府的人,死是贾府的鬼。大观园以元春的繁华开始,却以宝钗的萧条落幕。宝钗甚至是以贾府“守墓人”的身份居住在大观园内的。

薛宝钗住的是“蘅芜苑”,她这处住所的“独特设计”,越看越觉得诡异阴森,非常人居所可比。



就连贾母见到宝钗住的房子后,也大为惊骇,见到里面的陈设布置,更加恼怒。贾母隐隐感觉到了不详,或许宝钗的住所就已经暗示了贾府的没落与颓败。百年富贵,将彻底埋葬进这“蘅芜苑”中——

作者为突出这一“主题”,将薛宝钗的“衡蘅芜”设计成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细思极恐的“石墓”形状,越看越觉得阴森刺骨。



2、薛宝钗的蘅芜苑竟是一个“大坟冢”
《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章中,写的是贾政带领众人以及宝玉去游览大观园,并题写匾额和对联。前面的不再赘述,着重的看看宝钗未来的住所:“蘅芜苑”。原文如下:

贾政率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纡。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条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青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

这“迎面突出的插天大玲珑石”,像极了一块墓碑,而且,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的房子都遮住了。



也就是说,乍一看去,此处只见石块,不见房子也不见人。而且,这些石块的前面,是一块高高的石碑。这不就是标准的“石墓造型”吗?再接着往下看:

而且此处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没有花,只有草,而且还是先藤蔓之草,攀附在石碑石墓上,很是应景,也符合了“荒冢一堆草没了”。



再看看薛宝钗房子里陈设布置,跟外面的造型几乎是“里应外合、相互辉映的。”外面是石冢造型,房内是守墓人的布置。且看原文里是怎么描述的: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顽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关键词:“供着”“吊着”“菊花”“轻纱幔帐”,描述一个闺阁女儿的房间,哪能用这些沮丧、灰暗、阴沉诡谲的词汇呢?这哪里是未婚姑娘的闺房,分明是寡妇设置的灵堂啊!

贾母看罢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



贾母所说的“忌讳”其实就跟我们内心里想的是一样的:“你一个年轻姑娘家,怎么弄得跟个守寡的寡妇一样?这也太不吉利了!”

但是,这就是薛宝钗的宿命,她注定要做贾府的“未亡人”和守墓人。是她自己挑选了贾府这座“庞然大墓”,并且还死赖着不走的,不过,最终她也如愿以偿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9: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627年,魏忠贤在发配凤阳途中,在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随着他的去世,在17年之后,明朝也轰然倒塌。
民间经常有这种说法,“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定然有失偏颇,作为一个过去历史上最著名的奸宦,魏忠贤打压异己,驳斥忠良都是固有的事实,那么,为何杀了魏忠贤,明朝就垮了呢?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原因。

明朝完全是活活穷死的,万历三大征以及萨尔许之战后,明廷的军费急剧上升,而国内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小冰期的降临导致灾害频发,民众揭竿而起,晚年的崇祯帝四处哭穷,哀求大臣捐款,然而依然发不出明军的军饷,这导致大部分士兵不是投靠了起义军就是清军,间接加速了灭亡。
当然,魏忠贤时期,财务就已经十分紧张,泰昌帝坐了一个月的龙椅就驾鹤西去,数个礼拜之内换了三个皇帝,登基和丧葬的费用就花去了800万两。例如在天启七年,九边亏欠的军饷份额已经达到了61.29%(约201万两),但是明朝,至少没有出现崩盘的局面,甚至获得了宁远大捷,暂缓了边境的危机。

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商业税的恢复,泰昌帝时期,听信东林党建议,罢免了在外收税的太监,然而明廷的费用,只能增加在到底层农民赋税上,实际上,东林党所代表的江南士绅商人,成为了最大的获利者。民间百姓却是苦不堪言。
而魏忠贤出身低微,民间的疾苦自然也是看在眼中,倒不是说他如何同情这些穷人,而是魏公公相比较于朝廷的肉食者,自然知道民众的底线在哪里,因此上台之后,便开始重新制定和恢复征收各类工商业税,并且将东厂和锦衣卫的监察制度发挥到了极致,一笔笔追讨商人的钱款。这自然引起了东林党的憎恨。

魏忠贤又适当进行了开源节流,以及对平民阶层的税收减免,例如在天启六年,魏忠贤就以“蠲年例、免夙逋,缉获有功,鼎建多绩”的嘉奖。
而到了当年5月,朝廷又颁布了一条圣旨:“榷税一节,户部因军兴无措,农民困苦,地亩难以再加,疏请暂开,万不获已,原非朕意,著槩行停免,以惠贫商,有司朦胧徵收者参治。”这自然是魏忠贤的主意,那么这笔钱该对谁收呢?他将目光瞄准在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上,“捐俸助工,会典可据,在京尚书以下,在外州县正官以上,俱捐俸薪一年,余俱免捐。”

除此之外,对于中小级别的商人,魏忠贤倒也不至于一棍子打死,例如他曾经就建议:“商民艰苦,查内库香蜡等料尚可支应,目前即将天启六年中秋节及七年正旦中秋二节应办钱粮共计十一万有奇,俱行停免。”
魏忠贤的一生当中,的确没有向农民增加过一分钱的税收,河南遭灾,他甚至还一口气免除了附近的税款,因此为魏忠贤树立的不少生祠,除去大大小小的官员,也有不少是百姓所立,也就不难理解了。

正如之前所说,魏忠贤并不是体恤民间,而是他作为聪明人,早就看出底层没有油水可榨取,真正的大头在那些东林党人身上,可惜的是,这却是崇祯不懂得的道理。
对袁崇焕,魏忠贤虽然打压,至少依然在任用,结果崇祯一上来,前脚刚赐予他尚方宝剑,后者就将其凌迟,对蒙古政策,崇祯对林丹汗“尽革其赏”,失去了一个对抗女真的重要盟友,而且她听信东林党建议,罢斥外派税监、疏离锦衣卫,期间也没有一个能够抑制百官的权臣,内阁首辅走马灯一样换了19个。

实在收不上钱来的崇祯,最终将目标瞄准了西北,将税赋提高了一倍的同时,以开源节流的名义,竟然去裁撤本来就不是重心的驿站,而这也直接逼反了一位底层公务员:李自成,明廷从此逐渐落下了帷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9: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系列之一【下】======神瑛为谁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天启的皇后懿安太后张嫣掌握着宫中裁治大权【红楼梦中李宫裁+李自成的影射者】,和崇祯皇帝周后【织女甲薛宝钗的影射者+织女乙王夫人的影射者】都是东林党的总后台与黑保护伞,1627年朱由校驾崩后,以张嫣为首的东林党,前面操弄好信王朱由检的大婚,继而操纵了兄终弟及的朱由检上位。咸鱼翻身的东林党自然第一步就迫不及待的干掉了魏忠贤【王熙凤的影射者】为首的阉党。1627年,魏忠贤在发配凤阳途中,在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随着他的去世,在17年之后,明朝也轰然倒塌。民间经常有这种说法,“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虽然有失偏颇,不过从侧面也说明了九千岁魏忠贤作为一个治世的能臣是任何人也不能否定的事实。朱由检赶走魏忠贤,其实质是否定了其兄朱由校先前由魏忠贤执行的一些对维持统治行之有效的基本国策。


    明朝其实完全是活活穷死的,万历三大征以及萨尔许之战后,明廷的军费急剧上升,而国内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小冰期的降临导致灾害频发,民众揭竿而起,晚年的崇祯帝四处哭穷,哀求大臣捐款,然而依然发不出明军的军饷,这导致大部分士兵不是投靠了起义军就是清军,间接加速了灭亡。
当然,魏忠贤时期,财务就已经十分紧张,泰昌帝坐了一个月的龙椅就驾鹤西去,数个礼拜之内换了三个皇帝,登基和丧葬的费用就花去了800万两。例如在天启七年,九边亏欠的军饷份额已经达到了61.29%(约201万两),但是明朝,至少没有出现崩盘的局面,甚至获得了宁远大捷,暂缓了边境的危机。 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商业税的恢复,泰昌帝时期,听信东林党建议,罢免了在外收税的太监,然而明廷的费用,只能增加在到底层农民赋税上,实际上,东林党所代表的江南士绅商人,成为了最大的获利者。民间百姓却是苦不堪言。 而魏忠贤出身低微,民间的疾苦自然也是看在眼中,倒不是说他如何同情这些穷人,而是魏公公相比较于朝廷的国贼禄蠹们,自然知道民众的底线在哪里,因此上台之后,便开始重新制定和恢复征收各类工商业税,并且将东厂和锦衣卫的监察制度发挥到了极致,一笔笔追讨商人的钱款。这自然引起了东林党的痛恨。 魏忠贤又适当进行了开源节流,以及对平民阶层的税收减免,例如在天启六年,魏忠贤就以“蠲年例、免夙逋,缉获有功,鼎建多绩”的嘉奖。 而到了当年5月,朝廷又颁布了一条圣旨:“榷税一节,户部因军兴无措,农民困苦,地亩难以再加,疏请暂开,万不获已,原非朕意,著槩行停免,以惠贫商,有司朦胧徵收者参治。”这自然是魏忠贤的主意,那么这笔钱该对谁收呢?他将目光瞄准在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上,“捐俸助工,会典可据,在京尚书以下,在外州县正官以上,俱捐俸薪一年,余俱免捐。”除此之外,对于中小级别的商人,魏忠贤倒也不至于一棍子打死,例如他曾经就建议:“商民艰苦,查内库香蜡等料尚可支应,目前即将天启六年中秋节及七年正旦中秋二节应办钱粮共计十一万有奇,俱行停免。”魏忠贤的一生当中,的确没有向农民增加过一分钱的税收,河南遭灾,他甚至还一口气免除了附近的税款,因此为魏忠贤树立的不少生祠,除去大大小小的官员,也有不少是百姓所立,也就不难理解了。 正如之前所说,魏忠贤并不是体恤民间,而是他作为聪明人,早就看出底层没有油水可榨取,真正的大头在那些东林党人身上,可惜的是,这却是崇祯不懂得的道理。 对袁崇焕,魏忠贤虽然打压,至少依然在任用,结果崇祯一上来,前脚刚赐予他尚方宝剑,后者就将其凌迟,对蒙古政策,崇祯对林丹汗“尽革其赏”,失去了一个对抗女真的重要盟友,而且她听信东林党建议,罢斥外派税监、疏离锦衣卫,期间也没有一个能够抑制百官的权臣,内阁首辅走马灯一样换了19个。 实在收不上钱来的崇祯,最终将目标瞄准了西北,将税赋提高了一倍的同时,以开源节流的名义,竟然去裁撤本来就不是重心的驿站,而这也直接逼反了一位底层公务员:闯王李自成、同时还催生了一个老砍头的张献忠,天倾西北后接着就拉开了地陷东南的帷幕。。。




    影射崇祯的神瑛侍者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自来贾府第一天就有切身感受。影射的不就是崇祯上位后的切身感受?后宫也不是省心的地儿,心爱的后妃与皇子们一个接一个的离奇死亡,怎不让人痛不欲生!
    历史已然是一壶酱油,小编对历史真相也不太了解。历史上朱由检与东林党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而据红楼梦作者的角度看,朱由检似乎是一种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把他描述为一种被动附体的。在红楼梦中影射朱由检和田贵妃的林黛玉被小耗子精摇身一变附体后猪油蒙心驱赶晴雯,挤兑王熙凤【影射九千岁魏忠贤】的一系列神操作。






     红楼梦中作为幻笔的钗黛合一,就是作者巧妙的笔法对小耗子精薛宝钗附体林黛玉的刻画。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语”中,黛玉在之前“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的时候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宝钗察觉。送走刘姥姥后,二人来到蘅芜苑中,宝钗让要审黛玉。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之后宝钗便款款告诉对方,说得黛玉心服口服。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所伏者宝钗,心魔小耗子精附体之时】,只有答应“是”的一字。这个情节很重要。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宝钗之“停机德”,关键在于此时黛玉和宝钗的相互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小耗子精附体的神瑛侍者林黛玉影射的崇祯与田妃,红楼梦人物形象设计脱胎于封神榜九尾狐附体的妲己与纣王。毛泽东与郭沫若对纣王的评价是比较有特色的。毛泽东:①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106-107]   [196]  (又见《毛泽东文集》,文字略异 [197]  ②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107]  郭沫若:①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 [198]  (《访安阳殷墟》,初版见 [199]  ②东夷渐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祸始除。百克无后非战罪,前途倒戈乃众俘。······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观圆形殉葬坑》) [108]  ③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是纣王的功劳。 [109]  


纣王殷辛之罪有莫须,此在大明末帝崇祯与田贵妃身上同样不同程度的存在。关心明末清初历史的有心人都明了满清授意一些东林党二臣篡改历史真相而修撰的伪明史的斑斑劣迹。以后有机会一定给掰谎一番。。。

“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乱摊子,只好哭天抹泪地去了呦。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决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就割谁的脑袋!我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的脑袋!”那么,毛主席在如此背景下,为什么说“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呢?主要有两个方面。[img][/img]
第一个方面,崇祯励精图治,表现出了很强的治理能力。崇祯皇帝上任的时候,就是一个烂摊子,崇祯以过人的胆识和稳重的魄力,一步一步将魏忠贤掌控在手里,并将其除掉,体现了崇祯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方面,崇祯特别崇尚节俭。有故事记载,崇祯有一次在听课的时候,发现内衣袖子破了,怕被人看见,就不时把袖子往衣服里塞。
[img][/img]
同时,崇祯还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业余爱好,就喜欢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事无巨细,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这样的皇帝,能说他不是一位好皇帝吗?那么,这样一位好皇帝,为什么又成了亡国之君呢?毛主席也点出了原因,就是:“问题若是成了堆,就是积重难返了啊!”这句话,实际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前几任皇帝留下来的问题,让大明朝积重难返,第二个意思是崇祯自身也有不少问题,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最终积重难返。
那么,崇祯自身有什么问题呢?
比如,崇祯除掉魏忠贤后,全国各地大唱赞歌,他的政治声望瞬间攀升,也让他开始对自己的政治能力空前自信。可是他后来发现,许多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就把问题归结到各级官员身上,走马灯似的换人,光是内阁大学士就换了50个,轻的撤职,重的入狱,甚至还有不少人直接杀掉,弄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人心惶惶。[img][/img]还比如,袁崇焕是当时最有可能帮助他力挽狂澜的军事人才,可是,他却听信谗言,中了皇太极的离间之计,把袁崇焕处死,从此失去了挽救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种残酷的压力下,文臣武将们自然个个都胆战心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人认真做事,以至于崇祯长叹“无人可用”!后来,崇祯没办法,只好重新起用宦官,让诸多问题越陷越深,最终难以自拔。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就是以崇祯的视角看其织女夫人周后【停机德与咏絮诗才,宝钗德才兼备】。叹怜也可视为一种内心的同情,而心中暗伏,不妨说是一种非典型性附体。而且如果史湘云与潇湘妃子黛玉而作为另一湘妃,起初跟黛玉住一块,后来却跟宝钗一起混,薛宝钗对史湘云的一番九尾狐式的忽悠,使史湘云产生的这种前后变化是不是也映衬小耗子精薛宝钗摇身一变而附体过程呢?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说的就是影射崇祯的秦可卿更衣与遗簪,最后到煤山一游【淫丧天香楼】。。。


神瑛侍者之瑛,赤暇宫之暇,都只是像玉之石头,或者有病之玉。绛珠仙子之绛珠,与通灵玉的天然联系更紧密,小编认为绛珠、通灵玉都是三生石的两个前世之一。。。小耗子精偷玉,就是通过摇身一变变成黛玉,真正目的偷的是绛珠仙子身上的通灵玉。。。


为了弄明白小耗子精偷玉的来龙去脉,请继续欣赏下一个红楼梦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侍者是香妃或还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31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黛玉的5种哭,每种哭都别有深意,让人感动唏嘘不已!



诗绿凤细讲红楼梦2020-03-31 19:14



文/诗绿凤

鲁迅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诗绿凤从人情世故的视角,与你分享红楼精华。

《红楼梦》带有悲剧色彩,哭是小说主基调,贾母见到黛玉流泪大哭,元春凝噎,袭人假哭,宝钗委屈而哭等等,无处不在演绎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悲的主旨,而黛玉的哭则格外多样,格外真实感人,是千红一窟(哭)的精髓。

黛玉的哭和泪是为宝玉的真挚爱情挥洒,是以研究黛玉的哭极有价值。

黛玉在红楼梦里最具代表性的5种哭,观之无不让人为之怜惜感动。




一、淌眼抹泪

黛玉刚到贾府与宝玉初相见,就开启还泪模式。

宝玉问她有没有玉,她说没有,宝玉就此大发脾气,摘下玉来,狠命摔去,黛玉不了解宝玉为人,觉得初见宝玉就让其摔玉闯了祸,因此伤心落泪。


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

曹雪芹通过这段话暗示黛玉后来会有难以计数的“还泪”,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自来贾府第一天就有切身感受。

从此,黛玉像丁香结着愁怨,把一生泪水还给三生石畔甘露浇灌她的神瑛侍者,神瑛侍者下凡成贾宝玉后,她为报恩还泪下凡,从此,她的喜笑悲哀皆为宝玉而生。




二、暗自流泪

黛玉来到贾府不久后,宝钗一家也随之而来,黛玉与宝钗双峰对峙,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大得人心,黛玉便抑郁寡欢,担心失去宝玉,同宝玉言语稍有不合,就气得流泪。


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黛玉这次流泪意义重大,标志着在以后宝玉、黛玉、宝钗相处的日子里,黛玉会为三人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为宝玉流数不清的眼泪,黛玉与宝玉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即将开始……




三、抽抽噎噎哭

只要看见宝玉与宝钗在一起,深爱宝玉的黛玉便会没来由吃醋,她不能把不满对宝钗表示出来,便把心中醋意对宝玉发泄,最常见的表现便是常常嗔怪宝玉,与宝玉赌气发生口角。

最典型的事例发生在20回。黛玉认为按常理宝玉听说湘云来了,便会马上赶来见湘云,但因在宝钗处玩,难怪来晚了。宝玉误解了黛玉的本意,不安慰黛玉反说黛玉心眼小只许同她玩,不许同宝钗玩。


宝玉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他(宝钗)那里一趟,就说这话。”林黛玉道:“好没意思的话!去不去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可许你从此不理我呢!”说着,便赌气回房去了。


……正说着,宝钗走来道:“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推宝玉走了。这里黛玉越发气闷,只向窗前流泪。没两盏茶的工夫,宝玉仍来了。林黛玉见了,越发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

宝钗叫走宝玉去见湘云,事实是,宝玉心心念念在黛玉,礼节性见了湘云后,很快又来黛玉处,脂砚斋对此批注:盖宝玉亦是心中只有黛玉,见宝钗难却其意,故暂随彼去,以完宝钗之情,是以少坐仍来也。

见到宝玉心中果然有自己,黛玉便抽抽噎噎哭个不停,恨他刚才说她小心眼,又爱他心里果然只有她,这是对宝玉又爱又恨心心相印流出的幸福眼泪。




四、悲悲戚戚呜咽

26回黛玉到怡红院探视宝玉,晴雯和碧痕拌嘴后,晴雯为了省事不问是谁都懒得开门,黛玉看到宝钗夜访怡红院与宝玉谈得火热,自己却被拒之门外,大冷天独立墙角形单影只,因此误会宝玉,感到委屈伤心便呜咽起来。


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这是黛玉最委屈最伤心的一次哭,脂砚斋看至此忍不住批注:可怜杀!可疼杀!余亦泪下。

黛玉误会宝玉而哭,虽有些自寻烦恼,但由此可见黛玉对宝玉感情的专一真挚。

杜甫有感人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曹雪芹则有“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来表达黛玉的哭有多感人,连树上的鸟儿都为之动容,不忍再听,俱忒楞楞飞起远避。

细思当时情形,曹雪芹这一段描写把黛玉伤心委屈,孤独无助的状态跃然纸上,让人越想越忍不住为黛玉伤感流泪。




五、伤心大哭

清虚观打醮时,贾母让张道士为宝玉的亲事“打听着”,有合适的女方就给宝玉介绍。黛玉看到贾母不提自己和宝玉的婚事很气恼,又因天热中暑,弱不禁衣的身子骨一下子就病倒了。

宝玉来看望黛玉,黛玉说了一句原本是关心宝玉的话“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作什么?”谁知宝玉以为黛玉是要撵他走,就很生气地怼了一句:“我白认得你了”。黛玉遭到宝玉误解,也很生气道“我也知道白认得我了,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

一听黛玉夹枪带棒的话,宝玉知道黛玉又在指金玉良缘,便怒砸通灵宝玉以示自己不看重与宝钗的关系。黛玉对宝玉一直就是爱着宝玉的爱,悲伤着宝玉的悲伤,看到宝玉为自己把命根子砸下去,岂不心疼难过?袭人就来劝二玉:


袭人见他脸都气黄了,眼眉都变了,从来没气的这样,便拉着他的手,笑道:“你同妹妹拌嘴,不犯着砸他,倘或砸坏了,叫他心里脸上怎么过的去?”林黛玉一行哭着,一行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宝玉连袭人不如,越发伤心大哭起来。

黛玉觉得袭人的话说到自己心坎上了,而宝玉作为自己的知己,说的话连袭人都不如,完全不懂得体贴理解黛玉,动辄就与黛玉吵架,尽做些让黛玉伤心难过的事,因而伤心大哭。

黛玉这一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只能通过大哭来向宝玉宣泄: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曹雪芹通过描写黛玉的五种哭,真实感人地表达了黛玉对宝玉爱恨情仇的复杂情绪,将一个富有教养,冰清玉洁、多愁善感,感情真挚专一的黛玉,悲剧性又逼真鲜活地呈献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无不为宝黛这种真挚高尚的爱情动容泪目,唏嘘不已。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红楼梦120回通行本》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

纯原创,抄袭必究!更多内容请关注: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7 13: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弘遇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田弘遇 (?-1643)明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是思宗田贵妃之父名畹,曾经担任游击将军、锦衣卫指挥,后窃权,封左都督。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田弘遇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

逝世日期
1643年(癸未年)

性别


目录
1人物生平
2影视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崇祯十五年(1642),田弘遇之女田妃死,宠遇稍衰。次年病死。 一说1644年,清兵入关,明思宗自缢于煤山,弘遇不知所终。名妓陈圆圆由田弘遇带入京城,献崇祯而不行,遂有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故事 。

折叠编辑本段影视形象
香港TVB的经典古装爱情剧《帝女花》中的田弘遇,由香港著名动作影星刘家辉扮演,刘家辉先生将田弘遇的奸诈和阴险表现得淋漓尽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07: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娲又是谁?林黛玉就是女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07: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与天王补心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8 07:55 , Processed in 0.0676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