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为谁侍?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根本护不住林黛玉,紫鹃两次说话,提示未来将要发生的故事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微信公众号: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300:情深义重,贾宝玉誓言常相守,前途未卜,林黛玉未来存叵测

且说贾宝玉因为紫鹃一席话而“急痛迷心”犯了狂症,一时“糊涂”闹了起来。王太医过来看视后却说并无大碍,不过吃两剂药就好了。

当天贾家一顿折腾,到底贾宝玉吃了药后渐渐安稳也就放了心。



紫鹃闯祸被贾宝玉抓住不放,只得在跟前尽心尽力伺候几天,也算贾宝玉的意外之喜。

上文我们就讲过贾宝玉这次“疯癫”,王太医表现得很淡定,预示贾宝玉的问题并不严重。他之所以“疯癫”,也有顺势而为的嫌疑。

原文先写他并不知道病中情由,又补写他为了让紫鹃多留几天而装傻扮痴,算是对他“癫狂”情地的隐写。

不过,贾宝玉终究还是好了,就与紫鹃谈起“骗他”之事。这里又提起了林家的一些情况。

(第五十七回)紫鹃笑道:“那些顽话都是我编的。林家实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纵有人来接,老太太必不放去的。”

林黛玉老家人确实凋零,虽还还有人却已不亲。但林家人十有八九确有打林黛玉主意的意思。只是贾母不同意。林黛玉和贾家是至亲,与苏州的林家不过是族人,回去有损无益。

紫鹃用“极远的”表明林家那些人,暗示他们对林黛玉老家的产业垂涎,却没有任何支配权。

贾母不可能让林家不相干的族人接走林黛玉,但也要注意紫鹃这句话。贾母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有一个强大到贾母也得屈服的存在要“抢”人也没办法。林黛玉终究还是“走”了的。我们后文会讲到。



贾宝玉听闻紫鹃的担心话,就说贾母同意他也不同意。这就是公子哥典型的不负责任的大话。试问他拿什么阻止?真要那么强还“疯癫”干什么?林黛玉也不用活得那么煎熬了。

紫鹃对贾宝玉的话也不当真,反而提到他已经“定了亲”,对象是薛宝琴,否则贾母那么疼她?

听话听声,紫鹃说薛宝琴就是“宝琴”么?只有贾宝玉才信。薛宝琴已经许配了梅翰林家,不可能再嫁给别人,这是常识。

紫鹃话里的意思明显影射薛宝钗。王夫人对金玉良姻的支持那么明显,贾宝玉怎么“破”?

紫鹃提起贾宝玉的“订婚”传言,就是怂恿他要认真对待与林黛玉的姻缘,并防范金玉良姻的干扰。更是告诉贾宝玉,林黛玉一直在担心。

有些话不好说明,紫鹃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贾母当初将她送给林黛玉,主仆二人这些年情同姐妹。

紫鹃担心日后林黛玉一旦“外嫁”他人,并不知道对方人品、家世如何,也忧心自己是否要跟去。

按常理她既然给了黛玉就要跟去,但她父母家人还在贾家。如果贾宝玉娶了林黛玉一双两好,紫鹃不用挪窝,就可以一辈子跟着他们,起码也捞个侍妾又体面又心安。



紫鹃为林黛玉谋,也是为自己“谋”,都是人之常情。贾宝玉听见紫鹃坦露心迹,又一次发誓道:

(第五十七回)“原来是你愁这个,所以你是傻子。从此后再别愁了。我只告诉你一句趸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紫鹃听了,心下暗暗筹划。

贾宝玉永远都是“赌咒发狠”,没有办法的信口胡说。永远都是“化作灰化作烟”,这种只会增添他人愁烦的闲话,说多了于事无补。但这就是贾宝玉的真心和表达方式。

反观紫鹃“心下暗暗筹划”,才是真正的未雨绸缪想办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贾宝玉也是真正实践了一回。

不管如何他终究是好了,紫鹃就要回去,说家里还躺着另一个——指林黛玉。贾宝玉一听马上放行,但提出一个要求,将紫鹃的一面“小菱花镜子”送给他。

曹雪芹一贯善于草蛇灰线。紫鹃短期过来照顾贾宝玉,预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日后会有短暂的“姻缘”。

之前在解读香菱和冯渊时,我们就提过他们的短暂姻缘伏笔宝黛。

另外,下文薛姨妈“做媒”,以及下一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更是宝黛姻缘的重要伏笔。我们到时候再说。

贾宝玉要紫鹃这面“菱花小镜子”,“菱、莲”之属都是暗指林黛玉,镜子代表“镜花水月”梦幻一场。留作纪念必然是分别才要纪念,天天在一起“纪念”什么?



这段顺带的小情节符合贾宝玉的性格。但从前因后果整件事来看。贾宝玉费劲折腾一场,只为宝黛姻缘“正名”,却用镜花水月收尾,注定结果一场空。

紫鹃回了潇湘馆,林黛玉也放了心。不过主仆二人当晚的一段话,还是要特别注意。尤其结合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来看,基本是为林黛玉的人生做了悲剧注脚。

紫鹃回来就和黛玉交代“宝玉心倒实”,半晌又自言自语地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

这就是闺蜜私房话了,不但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思说了出来。更将自己的担心坦白,认为嫁别人不如贾宝玉千妥百妥。

她说“一动不如一静”,是说与其未来被动找外面的,不如趁早与贾宝玉定下更好,也安林黛玉的心。

林黛玉虽然心心念念也想着这件事,却不能像紫鹃那样随便宣之于口。听她还在滔滔不绝,实在忍不住喝止她“疯了”。

(第五十七回)紫鹃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紫鹃担心林黛玉无人做主不是一天两天。她生长在豪门大族,见惯了人情势利,对亲情和血缘有更深的认识。



利益当前什么父母子女、兄弟姊妹都要区分三六九等,何况林黛玉这“表姑娘”。

如果林黛玉不早为自己图谋,真到了年纪被舅舅家安排人生,注定是“不可心”。

林黛玉能够依靠的只有外祖母贾母,舅舅贾赦、贾政不会在意一个“外甥女”。舅母更是“外人”。

紫鹃怂恿黛玉趁着贾母还在,就要积极主动地定下“未来之事”。真要贾母有个三长两短就彻底晚了。

上面这段内容都还正常,要注意紫鹃下面所说的话。

(第五十七回)紫鹃说:“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紫娟这段话在《红楼梦》里就有现实版本。八十回前香菱遭遇的薛蟠和夏金桂,就验证了紫鹃这段话。

而香菱和黛玉、晴雯分属金陵十二钗三册之首,香菱、晴雯对林黛玉的人生伏笔,远比其他人更多也更实际。

晴雯最终被撵走后死去,代表林黛玉注定要离开贾家。

香菱被薛蟠始乱终弃,遭遇正妻夏金桂虐待,也很可能是林黛玉嫁人后的遭遇。



后文将有《五美吟》和《柳絮词》,我们会讲到林黛玉引用的“七位女子”,全部都是为人“妃妾”,这绝不是巧合。预示林黛玉日后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时,国王尚有正妃,且妒忌她们颇有苛待,林黛玉很快死去也与此有关。

当然,以上是君笺雅侃红楼根据线索的主观推测。

紫鹃最后再次提到贾母,认为贾母是林黛玉的唯一靠山。但就像元宵节当晚提到贾母留着的那副“慧纹璎珞桌屏”一样,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慧纹璎珞桌屏代表贾母想要留着林黛玉给贾宝玉,却注定要失去,致使黛玉“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紫鹃一再期待贾母的依靠,却也有贾母无法抗衡的存在,比方皇帝赐婚二女效仿潇湘妃子同嫁,当初元春修改“蓼汀花溆和红香绿玉”就做了伏笔,贾母对此也违背不得。

刘姥姥讲“雪下抽柴”和“茗玉小姐”的故事,也是暗示贾母因不能维护林黛玉而愧疚,病入膏肓之际才有薛宝钗“冲喜”嫁入贾家的后事。彼时林黛玉已经不在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编辑于 2022-02-20 1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1: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姨妈要给宝黛做媒,绝对不安好心?潇湘馆婆子的话让她原形毕露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306:语带戏谑,慈姨妈要做媒,见缝插针,潇湘馆求姻缘

薛姨妈与女儿宝钗巧遇潇湘馆,谈话间说了两件事。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姻缘是“月老”做主。没有“月老”支持,就算认定的姻缘也可能分开。且姻缘不在于距离,有可能“天南海北”。

这段话是林黛玉日后远嫁海外异国的重要伏笔。



二,薛蟠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想要求聘为妻。看似薛宝钗开林黛玉玩笑,却是一定发生过的。

而薛蟠字文龙,有“帝王”隐喻。结合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的故事。预示林黛玉会远嫁海外为一国王妃,验证潇湘妃子是不错的。

不过,这两段对林黛玉的远嫁结局伏笔。也是元宵节林黛玉喂酒贾宝玉,贾母“掰谎”,贾宝玉因紫鹃的话疯癫地延续。这里缺了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宝黛姻缘的结局。

林黛玉和贾宝玉有情,才会情不自禁的喂酒。贾母“掰谎”也是警告他们要“守礼”。贾宝玉因林黛玉要“离开”而疯癫等于对外宣告非她不娶……

按说宝黛姻缘至此明朗,故事的走向应该是被迫“完美”。王夫人也敢让儿子以命相搏。可薛姨妈说姻缘伏笔林黛玉终将远嫁海外做王妃,宝黛注定无果而终。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结果又是什么?答案就在薛姨妈所说的“月老”之上。



(第五十七回)薛姨妈又道:“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前儿我说定了邢女儿,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顽话,细想来倒有些意思。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前文说起贾母“做媒”时,就提出这是一个伏笔,薛姨妈日后会不会“投桃报李”很重要?

回到薛姨妈这番话中,体现出了好几层意思,堪为日后重要伏笔。

薛姨妈重提旧事,说贾母有意把薛宝琴嫁给贾宝玉,显然是“胡说八道”。

当日贾母问薛宝琴的生辰八字,并没有说要求娶给贾宝玉。

尤其薛宝琴进京出嫁,贾家那么多人不可能不弄清楚,让贾母闹出那么大的乌龙笑话。何况贾母才送出凫靥裘给薛宝琴。

凫靥裘是野鸭子头上毛织成,寓意“野丫头”。对应雀金裘的“孔雀”。曹雪芹借两件衣服,表达出贾母心中立场:薛家的野丫头配不上孔雀一般的贾宝玉!

贾母心中薛家女儿不过是“野丫头”,又怎么可能想“娶”薛宝琴?她所谓求聘不过就是变相拒绝宝黛姻缘。薛姨妈的说法更是一厢情愿!



不过,薛姨妈一门心思“坐实”贾母要娶薛宝琴,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缓解贾母要妹妹不要姐姐的尴尬。

薛宝钗在贾家五六年,贾母都“视而不见”。薛宝琴一来就“求娶”,让薛家母女立场很尴尬。也是贾母的用意。

但薛姨妈换一个角度,也利用了这件事炒作“薛家女儿可以嫁进荣国府”。解决了薛家商人出身低的问题。

贾母认为薛家女儿是“野丫头”,不是她们不好,只因出身太低不配贾家门第。

薛姨妈和林黛玉说太亲近她,容易被人诟病“凫上来”。凫就是指野鸭子。

为了给薛宝钗“提气”,壮声色,薛家没少炒作。

薛宝钗进京选秀,先天疾病有和尚送“海上方”,冷香丸调配的神奇,薛宝钗的金锁和对应通灵宝玉的吉祥话……

如果不论神话故事,只从现实去分析薛宝钗的“祥瑞”,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一样,都属于“炒作”天命所归,福缘深厚而自抬身价。肯定都是王家的“老剧本”!



薛家如此费尽心机,就是明知薛宝钗出身低微,不配贾宝玉,无法进行金玉良姻。

薛姨妈咬住贾母要求聘薛宝琴,力证贾母认可薛家女儿能做贾家媳妇。

如此一来,薛宝钗的出身问题就解决了。野鸭子也能配孔雀。

二,坐实贾母“求聘”薛宝琴,否定贾母对宝黛姻缘的支持。

贾宝玉和林黛玉有情,如果贾家没人“支持”,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只是“私情”。

薛姨妈这话说得很是“诛心”,无疑给林黛玉“施压”。

紫鹃当日试探贾宝玉,也是听了这个话,更对金玉良姻步步紧逼的耿耿于怀。

薛姨妈旧事重提,与前面说月老故事一样,只为恶心人。当然,她的心思也不好明目张胆,点到即止就行了。她当日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样有两点。

第一,林黛玉不是贾母的唯一选择,挑拨离间。

第二,借“做媒”将宝黛姻缘挑破,回击贾母的“掰谎”。

薛姨妈说既然贾母没有娶到薛宝琴,反而让她娶了邢岫烟。她自然要投桃报李。虽说身边没有合适的人能给贾母,现成的话还是会说的。不如就替贾宝玉和林黛玉“做媒”好了。



听听薛姨妈这话。她来贾家好几年,赖着不走就为了将女儿嫁给贾宝玉,如今却说“没人”。可不就是风凉话吗。

而她说什么“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意思是要给宝黛做媒人。问题是要说这句话,得有这个事儿!

薛姨妈的话锋,无疑在讽刺贾宝玉和林黛玉有“私情”,没有媒人替他们张罗,只能偷偷摸摸。

所谓“外头说去,断不中意”,就是说贾宝玉和林黛玉已经互相看中了,也别遮掩。她把这件事“挑明”,都别隔着那层窗户纸。

薛姨妈“做媒”肯定是假,目的就是借挑明宝黛之情,回击贾母当日因林黛玉喂酒贾宝玉,将薛家拉出来一顿“埋汰”的“掰谎记”。

贾母当时说“我们家里再没这种事(男女私情)”,如今薛姨妈就是“打脸”贾母:你外孙女和孙子做的事,看你怎么说!

由于薛姨妈是在潇湘馆里说话,没有对外宣扬。会在最小范围传播,又保证能够传进贾母的耳朵。

贾母听闻这件事后什么感觉?一定不是欣喜只会“羞恼”!



所以,薛姨妈最终洋洋自得地说:“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贾母肯定不“欢喜”,欢喜的是她才对。

不过,薛姨妈的心思,潇湘馆的众人并不懂,也不需深究。她们长久伺候林黛玉。贾母、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想法,她们一清二楚。

紫鹃固然认同宝黛姻缘,婆子们也是如此。“肥水不流外人田”。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她们都会留在贾家。而黛玉要是“外嫁”,她们可能有几家会不免要跟去,那时候哪有在贾家自在。

(第五十七回)紫鹃忙也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哈哈笑道:“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紫鹃听了,也红了脸,笑道:“姨太太真个倚老卖老的起来。”说着,便转身去了。黛玉先骂:“又与你这蹄子什么相干?”后来见了这样,也笑起来说:“阿弥陀佛!该,该,该!也臊了一鼻子灰去了!”薛姨妈母女及屋内婆子丫鬟都笑起来。

紫鹃到底年轻沉不住气,又关心则乱,被薛姨妈趁机调侃说她“想女婿”,含沙射影林黛玉“想女婿”,到底不是好话。

反而婆子们“老成”,看出薛姨妈未必真心实意。顺着话头说:“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



“不差呢”,“千妥万妥”都是表明宝黛姻缘的合适。反过来也是说金玉良姻不是“千妥万妥”。

婆子的话自然不是薛姨妈爱听的,却也让她无法反口否认,算是无心怼了薛姨妈当日的“恶意”。

薛姨妈从一开始讲“月老”,就不是好意。暗示宝黛姻缘不成。又借贾母“求聘”薛宝琴挑拨林黛玉不是贾母唯一选择。最后又要“做媒”,将宝黛爱情的事实说破,回击当日因林黛玉引出“掰谎记”而受辱。什么保媒不过都是话里有话。

但是,有些话不能随便说。当日贾母给邢岫烟薛蝌做媒,薛姨妈却忘恩负义说风凉话。一定会让她“事与愿违”。

根据随后将要出现的“杏子阴假凤泣虚凰”故事,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一定订婚了。那个“月老”,无疑就是薛姨妈!天道好轮回啊!

具体情节咱们很快会说到。这边先按下不表,说一下史湘云拿着当票进来后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2-02-26 10:57
​赞同 2​
​添加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申请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的绿窗纱,让贾母十分恼火,王夫人更是如坐针毡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47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46:换窗纱,贾母问责王夫人,涨见识,凤姐引出软烟罗

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贾母带她来的第一站是潇湘馆,结果刚进门,刘姥姥就来了个“一惊一乍”。

“一惊”是刘姥姥得意忘形之下,说嘴打嘴地摔倒了。她的这次摔倒是曹雪芹有意为之,就是告诫世人莫要太得意,否则必跌跤。刘姥姥如此,贾家同样如此。






“一乍”是林黛玉房中琳琅满目的藏书,让刘姥姥叹为观止。直言上等的书房也不如,还问是哪位哥儿的书房。

以刘姥姥朴实的价值观反而更能识得金镶玉。而林黛玉的“好学”与贾宝玉的“贪玩”形成强烈对比。日后贾府抄家后,注定贾宝玉会一蹶不振。

随后,王夫人拒绝喝林黛玉的茶,曹雪芹是暗示她反对宝黛姻缘的立场。殊不知潇湘馆这满室藏书才是拯救贾府的良方,王夫人揣着宝贝寻宝,注定要后悔莫及。

王夫人不喝茶有点失礼,也让林黛玉有点尴尬。那个时代长辈到来,喝不喝都要奉茶,王夫人这边拒绝,让黛玉被晾住了。

贾母对王夫人的举动没有表态,这点小事不过是家常,但随后她就找了个机会,给了王夫人难堪。不能说是有意借题发挥,却也有来有往。这就涉及前面说过的刘姥姥在潇湘馆遭遇的五件事。前面我们讲了三件,本文将聊聊最后两件。






一,刘姥姥摔跤。

二,王夫人不喝茶。

三,林黛玉的房间似书房。

四,贾母吩咐王夫人换窗纱。

五,软烟罗。

(第四十回)说笑一会,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树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要说贾母这眼睛真毒,她能看到别人忽略的细节。比如窗纱。一件窗纱事小,体现的问题却特别多。

首先,从审美角度,贾母认为该换。

贾母有高级的审美。她对林黛玉的房间很得意。外孙女房中书香翰墨之气,代表修养、家世和出身的清贵。

贾母出身更高,保龄侯尚书令府的千金,是京城权贵圈最顶级的小姐。从小什么没见过!

贾母对生活享受一直都是高标准严要求,这从晴雯会补雀金裘也能体现。老太太专门调教的丫头,个个不同凡响。

林黛玉当初一来贾府就“步步留意”,也是听母亲说外祖家与自家不同的原因。

贾母看见的窗纱有两个问题,让她不满意。

一,旧了。窗纱要按时更换,颜色退了,不好看了就不要糊在窗子上。

二,靠色。潇湘馆满眼皆是绿色,不应该糊绿色的窗纱。既不美观,也没品味。

窗纱显然不是林黛玉糊的,那就是王夫人的责任。






其次,从责任角度,贾母认为该换。

贾母吩咐换窗纱,要注意她针对的是王夫人不是王熙凤。

按说王熙凤管家就在身边,贾母大可以让她给换了。吩咐王夫人最后也是王熙凤换。但贾母偏偏就对王夫人吩咐,听话听音,这里的意思很耐人寻味。

第一,王夫人是当家人,照顾儿女是她的责任。林黛玉的窗纱旧了她不给换,以小见大可知其他事也疏忽了!贾母是将窗纱上升到了养育的层面。

第二,王夫人是长辈,关爱外甥女也要常来常往,林黛玉身体不好更要经常关心。可窗纱旧了王夫人不知道,代表已经好久不来潇湘馆。她这舅母怎么当的?

第三,潇湘馆的窗纱旧了没换,应该糊红色,偏偏糊了绿色。既没有责任心,也没有审美,符合堂堂敕造荣国府的品味么?王夫人是怎么当家的?

别看贾母只是随口一句吩咐,话中的情绪,表现的意思,够王夫人承受的。

贾母亲自吩咐她,是非常不满意了。






最后,从情绪角度,贾母认为该换。

贾母心疼林黛玉,更不想她受欺负。王夫人刚才拒绝喝林黛玉的茶,未必是多大事,但容不得贾母不多想。

当初女儿贾敏下嫁林如海,贾母未必愿意。一来林家爵位袭尽。一介白衣的林如海,配不上荣国公的女儿,贾府的千金大小姐。

林家的家业也不如荣国府豪富。几代袭爵的家庭,没有实权就没有不穷的。

至于林如海后来高中探花郎,贾母还真不介意。她父亲可是尚书令。一个官场新人对比一国丞相,不说云泥之别,也是过江之鲫般寻常。

但为了贾府弃武从文的转型,贾母还是忍痛将女儿远嫁。结果却等来贾敏早逝的结局。从贾母没有商量余地的派人去接林黛玉看,她对女婿林如海有颇多不满。

林黛玉来贾府后,贾母恨不得摘星星摘月亮给她。就是怕她受委屈。

可如今王夫人对外甥女林黛玉表现冷淡,不说公然反对宝黛姻缘,只说这生活都照顾的一塌糊涂。

窗纱事小,反应的问题却大。还记得二十八回时王夫人给林黛玉换了个鲍太医,“鲍”者,臭也。“臭太医”自然医术也不好。林黛玉吃了药不好,贾母给换回王太医。王夫人竟然不知道。你说尴尬不?






贾母对这些小事不可能没察觉。今天借窗纱发作,也是提醒王夫人别太过分了。这事也就揭过了。

(第四十回)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象,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先时原不过是糊窗屉,后来我们拿这个作被作帐子,试试也竟好。明儿就找出几匹来,拿银红的替他糊窗子。”

凤姐答应着。众人都看了,称赞不已。刘姥姥也觑着眼看个不了,念佛说道:“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贾母道:“倒是做衣裳不好看。”

“软烟罗”是高档轻纱的一类。在贾府存放的时间比王夫人、薛姨妈年纪还大。应该是当日宁国公、荣国公鼎盛之时的高档货。此时竟是不能有了。可见从古至今都有类似的高档货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

软烟罗让人注意的有两点。第一,贾府的今非昔比。当年用来糊窗纱都用如此高档讲究的料子,而今却只能随便用窗纱糊弄。






王夫人倒是未必没有审美,当然她确实志不在此。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当家不想太浪费,也是潇湘馆窗纱问题的反应。

第二,贾府的奢侈浪费之风气,不但刘姥姥叹为观止,就算读书人也是赞叹,暴殄天物不为过。

杜甫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谓“红楼”者,就是“朱门”也!《红楼梦》的命名多么贴切。

这里贾母吩咐王熙凤:“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做一个帐子我挂,下剩的添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坏了。”随后带着众人离开了潇湘馆。往紫菱洲“蓼溆”去了,终于到了早餐的时间。

那么,刘姥姥随后有什么表现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9-17 20: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姥姥在潇湘馆摔跤,是作者妙笔,从贾母到薛宝钗,都被讽刺一遍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44:风景如画,刘姥姥喜游大观园,苔湿路滑,贫婆子得意被跌跤

刘姥姥胡诌八扯的三段故事让贾宝玉听了进去。第二天就派茗烟起早去“按图索骥”,不想茗烟去了一天,回来汇报只找到一座“瘟神庙”。贾宝玉仍旧不死心,坚持让茗烟再去寻找,寻到了是功德。寻不到才认为刘姥姥是诓骗他们。到底也是没了下文。

刘姥姥在贾家又住一天,贾母和王夫人商议第二天回请史湘云。于是真正游览大观园的情节终于到来。刘姥姥迎来了她的人生巅峰。






第二天一早,李纨最先起来。这个年轻孀居的寡妇,每天早睡早起,一如年老之人。时至仲秋尾季秋头,正是五彩斑斓的世界。李纨闲来无事看着婆子、丫头们清扫落叶,此时丰儿拿着大观楼的钥匙,凤姐带话请她帮忙将楼上的几櫈搬一些下来,以背日间使用。

李纨带了人统统搬下来后,又想起来贾母没准高兴要坐船,也是从刘姥姥的角度考虑,干脆就又将船具等搬下来,派人传召船娘驶出来两只船来。

一通忙完,随着刘姥姥先进园子,贾母带着王夫人、王熙凤一行人也就随后进来。

此时李纨迎上去说还以为贾母才梳头,已经命人撷了菊花要给送去。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因回头看见了刘姥姥,忙笑道:“过来带花儿。”一语未完,凤姐便拉过刘姥姥,笑道:“让我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地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得了不得。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

贾府众人“簪菊”对应上了贾探春前文所作的《簪菊》。当时就说探春的《簪菊》,只论意境气魄实属第一。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此番刘姥姥和薛家做客贾府,到底谁是“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的豪爽知己?

作者安排刘姥姥“簪菊”,无疑暗示她才是贾府真知己。而王熙凤替刘姥姥簪菊,正是日后《留余庆》伏笔。不可不看!

这边王熙凤拉过刘姥姥来将菊花横三竖四插了她一头,看起来特别可笑。众人都笑说要拔下来扔凤姐脸上,刘姥姥浑不在意:“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这一对一答,是刘姥姥和王熙凤达成的默契。我要拿你开玩笑,你不许恼。你可以拿我开玩笑,但不能薄了我。

有一些人情世故不需要说透。王熙凤一上来就咄咄逼人,将刘姥姥当成“女篾片”。刘姥姥却见招拆招,不慌不忙。

总有人说刘姥姥是忍辱含垢如何如何。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想她。

刘姥姥之所以被贾府戏耍,在于她本就有所求。自尊心被降的很低,彻底放开后融入到那个环境,只会尽情欢笑,反而不如一进荣国府时那么臊眉搭眼,需要心理建设才能张口要钱。






还是那句话,刘姥姥家并没有穷得揭不开锅,她本无需受这份羞辱。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回看刘姥姥其人,在农村小人物中她是个大人物。就像她说年轻时“也爱风流”那样,一定是个泼辣、敢说话、爱出头的爽直性格,分明类似王熙凤那种农村版的“泼皮破落户”。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不那么讨人喜欢,势利、聒噪、能言巧辩又脸皮比一般人厚的老人。他们从来不吃亏,爱占便宜,做事不打怵。你不喜欢她,却有时会佩服她……刘姥姥就是这种人。豁得出去,活得自在。不提。

既然是游览大观园,贾母也像当时贾政带着贾宝玉“试才题对额”一样的路线,第一站就来到了潇湘馆。

如果细看刘姥姥一天下来的路线。潇湘馆、秋爽斋、花溆、蘅芜苑、缀锦阁、藕香榭、稻香村、栊翠庵、怡红院、牌坊……几乎走了一个遍。有详有略,每一处都大有讲究。我们先说潇湘馆。






刘姥姥进到潇湘馆,有这么几件事需要特别注意。

一,刘姥姥摔了一跤。

二,王夫人不喝茶。

三,贾母吩咐王夫人换窗纱。

四,林黛玉的房间似书房。

五,软烟罗。

(第四十回)贾母少歇一回,自然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 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让出路来 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土地。琥珀拉着他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跴滑了,咕咚一跤跌倒。众人拍手都哈哈地笑起来。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贾母问他:“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刘姥姥道:“哪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
潇湘馆处于修竹茂林之间,有泉从后流出,本就比较潮湿。结果刘姥姥谦让走在泥地上,刚说不碍事就摔了一跤。真是说嘴打嘴。

按说这也是寻常,刘姥姥本就有笑点。但若说不摔也不影响。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让刘姥姥在潇湘馆摔了一跤?要知道她毕竟七十五岁了。






警告:下面内容涉嫌脑洞,接受不了的请到此为止!

我们刚才分析刘姥姥时,就说过她属于“人来疯”的性格。这种人一旦放开了,不免得意忘形。

贾母留下刘姥姥,招待她好吃好喝,又带她游览大观园见世面。刘姥姥笃定这次不会空手而归。心中有底自然就轻佻起来。这是人之常情。

可曹雪芹在此却突然让刘姥姥摔了一跤,是给所有“小人得志”者的警告。

刘姥姥来贾府讨“嗟来之食”,曹雪芹从本意并不赞同。古代文人对不能自食其力,甘做他人门下走狗很是不屑。

作者对金荣、胡寡妇、璜大奶奶、贾芹、王太医、胡太医包括薛蟠、詹光、单聘仁、冷子兴这些人,都很不客气的极尽讥嘲。

刘姥姥也是如此。她的人物形象被写得很是不堪,尽管生动成功,但作者没有留笔,就是一种鞭挞。






摔了一跤可不可以不摔?完全可以。不摔跤也无损刘姥姥的丰满形象。但偏偏摔了一跤,在刘姥姥满嘴说不碍事,走惯了的时候“说嘴打嘴”。什么情况呢?显然这里不需要刘姥姥有“自我意识”。

你需要走的是贾家的路,才能让你一路顺当,否则就会跌跤,摔的头破血流。这是警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后边的难堪已经准备好了。

圣人尚且每日三省,不能刚有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否则不但会出丑,更会跌倒,万劫不复。所谓“登高必跌重”!

这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刘姥姥得意忘形会跌倒。贾家呢?“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花光积蓄修盖这么一座大观园。难道只为了给小儿女居住,供贫婆子刘姥姥瞻仰和游览?

贾家小人之心,自以为借贾元春的势可以让他们重新富贵荣耀。殊不知贾元春结局被他们连累得极惨。贾家也被抄家灭亡。






刘姥姥突然摔的这一跤,对贾家也是个警醒!谁都知道她太兴头了,活该摔一跤。那么轮到自己又该如何?

还有,刘姥姥摔的地方在潇湘馆。就又有了点意思。作为王夫人的亲戚,除了刘姥姥,还有薛家。

刘姥姥在潇湘馆摔了一跤,何尝不是薛家因林黛玉“摔了一跤”。如果没有林黛玉,薛宝钗岂不就是好媳妇人选!可惜事与愿违,想得有多好,愿望落空失望就有多大。

反过来,林黛玉有没有因为薛宝钗的到来“摔了一跤”?可以肯定是有的。这不王夫人随后就拒绝了她的奉茶。而茶为茶礼,这里边的讲究可多了。

那么,后续要注意的四点,还有什么精彩?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9-15 09:37
王熙凤
史湘云
贾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姥姥才是《红楼梦》揭秘人,你看她说林黛玉,读懂后不用看结局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43:茗玉小姐,刘姥姥胡诌伏黛玉,怡红公子,傻哥哥寻踪遇瘟神

刘姥姥被贾母留下后,在贾母跟前给众人讲故事。第一个“雪下抽柴”没讲完,竟然引来了荣府南院马棚起火。还记得之前说过贾政被外派学政去了海南岛么?后文会有粤东的官送茯苓霜,粤海将军邬家送玻璃炕屏……暗示贾府抄家与他们有关。这“南院马棚起火”,正所指四面漏风的贾家火(祸)在“南方”。






第二个故事讲了“观音送子”,契合贾宝玉出生,贾珠早逝等贾府自己的故事。要注意刘姥姥故事瞎编的事实,预示“观音送子”是假。贾宝玉含玉而生刨除神话故事,人为“炒作”的嫌疑最大。

刘姥姥讲述“观音送子”,更是暗示贾家积德行善,不能让她空手而归。她二进荣国府,感恩是一回事,要钱还是主要目的。不提。

这里贾宝玉记挂着“雪下抽柴”故事,想着怎么去套刘姥姥的话。探春反而商议着如何还史湘云的席。此事虽小却透露出兄妹二人性格思想的截然不同。

贾宝玉仍旧一派烂漫,沉浸在风花雪月中不自醒。贾探春却人情世故老成练达。这对兄妹真是生错了身子,如果贾宝玉得了贾探春的思想,也是贾家真正的希望。当然,那样他也得不到林黛玉的青睐了。

众人商议一阵,还是林黛玉了解他说:“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话。

贾宝玉不说话,是不敢说。这时只要一张嘴,保准闹翻,也是吃一堑长一智,谨言慎行了。






贾宝玉到底还是寻了空去问刘姥姥雪下抽柴后面故事。可笑刘姥姥本就胡诌八扯哪有后来。想了一想就又想了“另一个”故事。

(第三十九回)“那原是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
刘姥姥真是张嘴就来。这一回雪下抽柴的小姑娘从“不是客人”变成了富家小姐“茗玉”。故事毫无疑问指向林黛玉,同样也需要注意几点。

一,老爷太太没儿子,无疑就是林如海和贾敏夫妇,以及甄士隐封氏夫妇的翻版权。香菱是林黛玉的影,茗玉小姐也指向林黛玉。

老爷太太没儿子,也是末世之兆。女儿一死,这一家就算彻底消失得干干净净。甄士隐家如此,林如海家也如此。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还有贾琏、王熙凤,应该也是如此。

《红楼梦》在处理这些末世之兆,有非常清晰的条理伏笔。比方那些“大爷”们,结局基本非死即绝,反而是“二爷”大多可保无虞。






二,茗玉小姐被父母爱如珍宝,结果十七八岁时一病死了。爱如珍宝一如林黛玉和香菱被当儿子养。但“十七八岁时一病死了”信息量巨大。

首先,十七八岁给了非常清楚的时间,暗示林黛玉在十七八岁时会死。而此时林黛玉已经十五岁。还剩下两三年时间。

后文妙玉拿出的“(分瓜bān)瓟斝”上有一个“元丰五年,苏轼见于秘府”的字样。宋神宗“元丰”年号前后共八年,暗示薛宝钗来贾府五年还剩三年,贾家抄家,薛宝钗会被抛下守活寡。

林黛玉要死在贾家抄家前,可不就剩下两三年时间。

至于“一病死了”,要两面说。一来证明林黛玉确实泪尽而亡,不会是任何“自尽”结果。二来,“一病死了”在《红楼梦》里惯常出现,比方贾敷、贾珠、贾瑞、秦钟等,事实上都有复杂原因。曹雪芹越是轻描淡写,就越有问题。






三,茗玉小姐成精变成那个“红袄白裙”的雪下抽柴女是不可能的。两个根本就是不同故事。

但“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这个线索,倒与贾宝玉第二十三回对林黛玉赌咒发誓有点类似。

“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宝玉出家后,离开薛宝钗,就是寻到林黛玉的坟前,为她守墓余生。自然也是烧香祭奠不止。有人说贾宝玉会不会也作一篇《芙蓉女儿诔》的文章祭奠?难道“石头记”故事,不是别样的祭奠么?否则为何又叫《情僧录》!

四,“茗玉”二字最要注意,和《牡丹亭》有关,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叫“玉茗堂四梦”。茗玉是“玉茗堂”地翻转。

贾元春省亲当天点了四出戏,其中《离魂》出自《牡丹亭》,脂砚斋批语《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尽管脂砚斋未必都可信。可林黛玉与《牡丹亭》有关是绝对的。






比方贾蔷让龄官唱《游园》《惊梦》出自《牡丹亭》,龄官拒绝,非要唱《相约》《相骂》出自《钗钏记》。贾元春非常喜欢,很明显预示她在钗黛二人之间站队。

比方“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是宝黛爱情生发的导火索,对林黛玉的感情起到绝对的提掣。

比方后文贾赦八百两银子买的十七岁的小妾“嫣红”,名字出自《牡丹亭》“姹紫嫣红开遍……”而嫣红极可能就死于十八岁。

看过前文的朋友应该知道,君笺雅侃红楼认为林黛玉的结局,是在和贾宝玉定亲后,因宝玉遭遇了“石呆·子被谋夺扇子”一样的逢冤事件中,被迫同意和贾探春一同远嫁异国为王妃。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一夫故事,以及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

林黛玉十七岁被迫远嫁的伏笔,同样与嫣红十七岁被买做小妾的伏笔类似。所以林黛玉的诗文中引用的女子,基本都是为人“妃妾”的出身。而石呆·子失扇和嫣红被买做妾,又都归总到贾赦身上,线索一以贯之。嫣红也是林黛玉的影。

杜丽娘伤春,因思念梦中情人柳梦梅“相思而逝”,死在中秋月圆之夜。

林黛玉后文中秋夜有“冷月葬花魂”,也预示她将死在八月中秋。《题帕三绝·三》更证明她因思念贾宝玉泪尽而亡。

比如“茗玉”这两个字,“茗”是草木,玉是黛玉和宝玉都可以。证明茗玉小姐故事影射的是宝黛爱情的结局无疑。






综上,所有的线索都对榫,预示着林黛玉的所有结果。刘姥姥短短一段故事,如果解开“茗玉小姐”背后的故事,就能知晓很多曹雪芹对林黛玉的不写之写。

(第三十九回)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
刘姥姥胡说八道,贾宝玉信以为真,这就是他对女儿的一番呵护。金钏儿和晴雯去世,他也如此认为,如此祭奠,这里体现的是贾宝玉的思想。

(第三十九回)宝玉忙道:“快别如此。若平了庙,罪过不小。”刘姥姥道:“幸亏哥儿告诉我,我明儿回去告诉他们就是了。”宝玉道:“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我明儿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攒了钱把这庙修盖,再装潢了泥像,每月给你香火钱烧香岂不好?”刘姥姥道:“若这样,我托那小姐的福,也有几个钱使了。”宝玉又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姥姥便顺口胡诌了出来。
贾宝玉要修缮庙宇,香烛供奉,也对照第二十三回他的誓言与林黛玉的最终结局。有人说第二回贾雨村遇到的智通寺老和尚就是贾宝玉,虽然并不恰当。但是结果类似。不提。






这里贾宝玉诓出来茗玉小姐的“地址”,马上就派茗烟去寻找。可刘姥姥不过信口胡诌,哪里找的?只苦了茗烟一路辛苦,还真被他找见了一座小庙。“那庙门却倒是朝南开,也是稀破的。我找的正没好气,一见这个,我说‘可好了’,连忙进去。一看泥胎,唬的我跑出来了,活似真的一般。”宝玉喜地笑道:“他能变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气。”茗烟拍手道:“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找茗玉小姐不见,竟然找了个“清脸红发的瘟神爷”,这不正是黛死钗嫁后贾家灾祸随之而至的体现么?

还记得妙玉住在哪里么?“玄墓蟠香寺”,她收藏的“五年梅花雪水”放在“鬼脸青”的罐子里埋在地下。有没有薛蟠、薛宝钗和冷香丸的意思?后文我们很快将讲到这里。曹雪芹绝不会浪费笔墨。否则何至于“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刘姥姥讲过了故事,当晚就歇在了贾府。第二天早上,精彩的游览大观园就开始了。那才是《红楼梦》真正的欢乐高潮(预告:可能会有八到十期的内容。)当然,几家欢喜几家愁,又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9-14 10:06
林黛玉
史湘云
贾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的房中,为何养着一只鹦鹉和一只大燕子?作者还真给出原因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微信公众号:君笺雅侃红楼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15:薛蟠莽撞,薛宝钗哭无助;鹦鹉吟诗,林黛玉悲孤寂

话说贾宝玉被打,牵连了薛蟠。薛宝钗回去后和母亲教训哥哥,不想薛蟠浑起来说错话,挤兑薛宝钗想要嫁给贾宝玉,才胳膊肘往外拐。

薛宝钗与母亲每日在贾府上下逢迎,本就辛苦,为的也是薛蟠和薛家振兴。不想薛蟠不理解还歪曲事实,倒让宝钗一时委屈地哭了起来。






这边薛蟠被母亲骂了一顿,自去睡了。薛宝钗回到蘅芜苑也是一夜神伤,默默流泪。

第二天,宝钗怕薛蟠再惹母亲生气,大早上匆忙往家里赶。不想林黛玉因为贾宝玉送来的两条旧手帕,也是一夜少眠。大早上醒来,站在花树下面遥望怡红院进进出出。

薛宝钗伤心一夜,脸上挂相,林黛玉自以为她也像自己一样,挂心贾宝玉的伤情才哭,并不知道薛家的那段公案。

黛玉心中将宝钗视作情敌,又得贾宝玉给她送了手帕表达感情。如今再见薛宝钗哭泣形状,不免心中得意嘲笑薛宝钗表错了情。

(第三十四回)黛玉见他无精打采得去了,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薛宝钗明知林黛玉在嘲讽她。可贾府上下对金玉良姻的流言蜚语一定不少,早不差林黛玉这一个。也就不理会她,闷头回家去了。






林黛玉一拳打在棉花上,也是没意思。她百无聊赖地数着进出怡红院的人。看见李纨、探春等进去,却不见王熙凤来。正疑惑中,见王熙凤掺着贾母,后面跟着邢夫人、王夫人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进了怡红院,随后是薛姨妈、宝钗母女也进去了。

眼看着他人的热闹,她又感伤起有家人的好处。一时间不免想起《西厢记》的崔莺莺,觉得崔莺莺起码还有母亲和弟弟,奈何自己一无所有。

林黛玉想起《西厢记》,就是作者在提醒读书人,昨晚旧手帕的含义,就是贾宝玉借《西厢记》故事向林黛玉表白。

此时紫鹃过来催促她回家吃药,黛玉回转时又发生了一件趣事。

(第三十五回)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紫鹃笑道:“这都是素日姑娘念的,难为他怎么记了。”黛玉便令将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上,于是进了屋子,在月洞窗内坐了。
林黛玉养着一只鹦鹉,家里还有一只“大燕子”,鹦鹉对应的是紫鹃以前的名字鹦哥。大燕子对应的则是雪雁。






她们俩是林黛玉最重要和最亲近的人,每个都有意义。

鹦鹉这里将林黛玉《葬花吟》中“苦成的诗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林黛玉看似安稳,实则悲情的现实,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鹦鹉节选吟诵的诗句,也正是林黛玉未来的伏笔。不确定将由谁人“安葬”的情愫,要与昨晚贾宝玉送手帕传情对应。

贾宝玉明明表达了“你放心”的意思,为什么林黛玉还是不确定?只因他们未来出了变数。

大燕子是迁徙的鸟儿,与大雁一样。春来秋去,但也有时再也不回来了。

《葬花吟》中有“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林黛玉终究像那燕子和折足雁一样,一去不归了,自然就不是贾宝玉收葬了她。






曹雪芹能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去在一本书上磨了十年功夫,在这些细节的地方,可谓煞费苦心。有些细节真的不要一读而过。而是要与前文做好对照。

就像大燕子,在第二十七回时,就有提到。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一面说一面又往外走。

大燕子成了林黛玉的家人一般,百般照顾得好。如果分析林黛玉的心理,会发现她对鸟儿特别羡慕。要紧的丫头叫紫鹃、雪雁,对照的是贾母的鸳鸯、鹦哥一类,代表两代人血脉传承。林黛玉是贾母血脉,同样的优秀。这是一。

二,林黛玉在贾家不快乐。她希望自己能像鸟儿一样插上翅膀,天地广阔四处遨游。

《葬花吟》又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林黛玉渴望鸟儿般自由自在,回答了前面鹦鹉所说“他年葬侬知是谁”。

先用燕子的“一去不归”影射她最终会离开贾家和贾宝玉。再借鹦鹉之言表达对他年归宿的迷惘,最终结合她对“化身鸟儿”获得自由的渴望。难道不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意思(笑)?






当然,“自由”并不是林黛玉的终极渴望,只是无奈的选择。

曹雪芹在《葬花吟》中表达出林黛玉的苦和对自由的向往,归根结底在宝黛爱情的困局,以及“不自由”的现实。

她就像那被关了窗子的“大燕子”,以及拴在廊下吟喔“他年葬侬知是谁”的鹦鹉,被世俗、礼教以及贾府高高的围墙限制的人生(理想)。

也许有人会说古代的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有资格追求自由。可没有能力追求,与没资格追求是两码事。井底之蛙也是因为跳不出不井底,才会觉得天就那么大。而不表示它不想出去。

贾探春遗憾自己不是个男儿,否则必将离开贾家,出去创一番事业,到时候又是一番道理。

薛宝钗也会借柳絮明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人说是她的野心,其实是她对自由的渴望。柳絮上青天也干不得什么惊天伟业,哪里有什么志气,分明就是要摆脱束缚而已。

林黛玉、贾探春、薛宝钗都是有思想的女儿,她们最大的悲哀是女儿的身份给她们套上了枷锁,令她们离不开头顶脚下之天地。






那鹦鹉能够大段背诵《葬花吟》,证明林黛玉平时该是多么的百无聊赖,才会舍出来功夫教它读诗。如果她要有事可做,又怎么会作出《葬花吟》这等闻之落泪的悲伤之音。

最要命的是林黛玉“吃毕药,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

人生最可怕在“认命”。林黛玉此时就是认命,别无他法。任何未来,于她都是一样结果。就像笼子里的鸟儿,如果不放出去,命运寂寥。但放出去没有人饲养,就能活么?也是未知。

后文贾宝玉去梨香院找龄官,就看到一出放了鸟儿的戏码,问题是这些离开控制的鸟儿的归宿在哪里呢?曹雪芹也给不出个完美答案,唯有“薄命”二字而已。

不提林黛玉,那边的怡红院一群人围着贾宝玉嘘寒问暖,不想薛宝钗又失言惹了一个事端。那么,又出了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8-17 18: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作《题帕三绝》,曹雪芹说她“病由此萌”,她得了什么病?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13:神魂弛荡,宝玉赠帕示爱;余意缠绵,黛玉作诗证情

且说贾宝玉被打后,林黛玉哭得双眼肿如桃子一般。袭人那边去王夫人处进言,贾宝玉却并不知晓。他胡乱睡了一下,醒来后还不放心黛玉。就支开已经回来的袭人,让她去蘅芜苑找薛宝钗借书去。随后就拿了两条旧手帕,派晴雯给黛玉送过去,并告知“不用担心”。

贾宝玉送来两条旧手帕,一开始黛玉也觉得费解,等到深思一下才恍然而悟,一时间心荡神驰,不能自已。






要说两条旧手帕的含义,并不那么难理解。贾宝玉被打,林黛玉悲痛万分。贾宝玉给她两条自己用过的旧手帕,正是不分彼此的亲密之意。

古人的手帕属于贴身之物,极为私密。共享手帕,只能是夫妻之间的亲密事。这是一。

二,当日宝黛同看《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就是靠红娘为他们传递手帕等表计之物定情。

前文贾芸和小红也是通过坠儿传递手帕定情,影射宝黛。

贾宝玉派晴雯给林黛玉送去两条旧手帕,就是要与小红、贾芸故事对看。

林黛玉想起二人同看《西厢记》,恍然而悟手帕是贾宝玉向她传情的用意。才会情难自禁,不能自持。






(第三十四回)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写道: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那帕子思索,不在话下。
《题帕三绝》是林黛玉的一个秘密,谁也不知道这三首诗,包括贾宝玉,起码在八十回结束前没人知道。

林黛玉接收到宝玉之情,所作三首诗,必定与贾宝玉给她送来的两方手帕代表的情意有关。






前文我们介绍过,两方手帕就是贾宝玉在效仿《西厢记》向林黛玉表白。那么,《题帕三绝》毫无疑问是林黛玉的“定情诗”。

黛玉在写完之后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只因那个时代的女子,对“情”之一字视为禁忌。她与贾宝玉私下定情,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却又让她不禁欢欣鼓舞,情潮澎湃,以至于“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那帕子思索”。

不过,曹雪芹在这里又埋下了一个阴影,他说林黛玉“却不知病由此萌”,林黛玉身体本就不好,此时又萌生一病。病上加病,正是日后泪尽而亡,十七八岁夭折伏笔。

那么,林黛玉究竟又得了什么病呢?原文并无任何交代。但还记得元春省亲所点的第四出剧目么?《离魂》出自《牡丹亭》,脂砚斋有批语:《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

《牡丹亭》中杜丽娘梦到书生柳梦梅后,醒来暮春染病,于中秋夜“相思”而死。杜丽娘是“相思病”。

后文中秋夜,林黛玉与史湘云联诗,有名句“冷月葬花魂”,暗示她死于中秋之夜。






《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预示她和杜丽娘一样,都是因相思死于中秋夜。她最终泪尽而亡,源于此番所得之相思之疾。

那么,相思病往往是求不得。按说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可以相思病。最近的距离,有最远的感情。

但杜丽娘死的时候,柳梦梅不在。也就预示林黛玉死的时候,贾宝玉也不在。

八十回后续书说贾宝玉迎娶薛宝钗当晚,林黛玉死在潇湘馆。看似很美,其实与原文线索不相符。

君笺雅侃红楼的观点,认为林黛玉最终结局,是像晴雯一样,离开贾府后而死。

王夫人和贾元春都不支持宝黛姻缘。贾元春省亲时,修改“蓼汀花溆”为花溆,去掉的蓼汀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罗业的《雁》诗,若结合林黛玉第六十二回所作《折足雁》酒令,以及第六十三回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昭君出塞典故,再结合潇湘妃子之典故。可知黛玉最终是与贾探春一起,远嫁异国为王妃后泪尽而亡客死他乡!比如,林黛玉相思而死就更有的放矢。






当然,还有很多线索,都预示林黛玉相思而死时,并不在贾宝玉身边,且已经离开了贾家远嫁他乡。而《题帕三绝》也影射了这段故事。

《题帕三绝》三首诗,是林黛玉对贾宝玉表白的回应。却写了自己感情的前世今生。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题帕三绝·一》说得是林黛玉的“此时”。贾宝玉被打后,黛玉一颗心系在贾宝玉身上,打在他身却痛在她“心”。为此流了很多眼泪,以至于眼睛都哭肿。

贾宝玉明白黛玉的感情,派晴雯送来两条手帕表明心意,正是白天说得“你放心”。可越是这样表白,对未来的未知,越让黛玉伤心。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题帕三绝·二》说得是林黛玉生情之后的心路历程,可说是“曾经”。

她每天没有心情做任何事,脑中、心中,眼中都被感情充满,感情盈溢换做眼泪抛洒,情不绝泪难断。

黛玉为情流泪,枕巾和衣袖已经拭不去她的情泪,只能任由泪水无尽长流。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题帕三绝哦·三》说得则是“未来”,也就是林黛玉死前的心路历程。

由于林黛玉远嫁,身边人、眼前景已经物是人非,挥之不去的是曾经的过往。但最终连记忆也开始混淆模糊时,唯有眼泪流得越发汹涌起来。






身边人不清楚她的心事为谁,也不明白她的眼泪为谁,虽然也像当初宝玉一样待她,只可惜并不是黛玉所求,自然眼泪不是为他流,竹子上也不会像湘妃洒泪成斑一般,留下情泪的斑痕!

《题帕三绝》写得就是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全过程。从生发到终结,更交代了林黛玉客死异国他乡,泪尽他人面前。

这也契合贾探春如娇杏一般的人生。正是林黛玉之死,才让贾探春“日边红杏倚云栽”,得了侥幸升为王妃,受国王宠爱一生。

日是国王。红杏是探春。云则是黛玉。

当然,阅读总是用主观的思想去客观解读。黛玉远嫁,是君笺雅侃红楼根据原文线索背后的典故梳理,至于是不是,则见仁见智了。

不过,林黛玉因相思而死不会错,贾宝玉这两块旧手帕,成全了黛玉之情,却也要了她的命。

有意思的是这里林黛玉情思难眠泪长流,那边薛宝钗也哭了一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8-15 1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身边有奸细?王夫人的处心积虑,被贾宝玉用两条手绢暴露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12:情中情,贾宝玉情赠旧帕;意中意,林黛玉题帕三绝

王夫人派人叫贾宝玉身边人过去回话,本想问贾宝玉被打的背后隐情,她叫的也不是袭人,而是怡红院内她的眼线。不想袭人考虑再三亲自过来,还向王夫人说了两件肺腑之言。

一,贾宝玉近来闹得不像话,该打。

二,贾宝玉年纪大了,不应该再住园子里和姐妹们一起。






王夫人成年人,加之这两年冷眼旁观宝黛之情早有心理准备。一听袭人如此说,就明白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事。

王夫人当时也不说破,有感于袭人深明大义,忠诚贤惠,反倒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我自然不辜负你”,是承诺要给袭人身份地位了。袭人努力十几年,终于达成目的,再不需要提心吊胆为未来担心了。

这边袭人拿着王夫人给的玫瑰露回去,贾宝玉才醒,因不能吃太多东西,调和了一碗玫瑰露给他。

贾宝玉心中记挂着林黛玉,想要派人去问候。但白天刚对着袭人冲林黛玉表白一大段话,又怕袭人多想……贾宝玉此时典型的鸵鸟心态。以为不提袭人就不知道。殊不知袭人已经解决了他与林黛玉的私情问题,建议王夫人让贾宝玉搬出去。






贾宝玉为了调开袭人,特意让她去薛宝钗那里借本书。这又是有意思了。要说书,哪里有潇湘馆多呢?

作者故意让贾宝玉去蘅芜苑借书,调开袭人,代表贾宝玉对金玉良姻的不认同。而他的一番做作,注定破绽重重,又早被有心人看见。他以为避开袭人就万无一失,殊不知他身边还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随时汇报给王夫人。

(第三十四回)袭人去了,宝玉便命晴雯来吩咐道:“你到林姑娘那里看看他做什么呢。他要问我,只说我好了。”晴雯道:“白眉赤眼,做什么去呢?到底说句话儿,也像一件事。”宝玉道:“没有什么可说的。”晴雯道:“若不然,或是送件东西,或是取件东西,不然我去了怎么搭讪呢?”宝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两条手帕子撂与晴雯,笑道:“也罢,就说我叫你送这个给他去了。”晴雯道:“这又奇了。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宝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
贾宝玉支开袭人,叫来晴雯,让她去潇湘馆告诉林黛玉他已经好了,言外之意“别担心”。这里的“情意”,就是男朋友对女朋友的关心了。不过,也有两点要注意。






一,贾宝玉支开袭人,叫来晴雯,不是不信任袭人,而是有些事不方便再被袭人知道了。

随着贾宝玉和袭人关系日益亲密,仿佛“夫妻”一般,袭人已经脱离了贾宝玉心腹的职任,“做坏事”要背着她知道。晴雯取代袭人,成了贾宝玉的心腹,有淘气事一起做。

二,贾宝玉派晴雯去给林黛玉送信,不表示晴雯与林黛玉的关系更好。相反林黛玉和袭人的关系更亲近。

派晴雯送信,只代表贾宝玉将晴雯当做心腹,愿意用她做一些背着(袭)人的事。

晴雯没什么心机,也不清楚宝黛二人的感情,反而觉得贾宝玉这样很奇怪,就让他最好拿去点什么,省得林黛玉再生气。

从晴雯的话,也知道她对林黛玉不甚了解,前文她将林黛玉拒之门外,也未尝全是无心。

贾宝玉没办法,只得拿了两条旧手帕给她,叫送去给黛玉。






晴雯拿着两条旧手帕,一头雾水地去到潇湘馆。这一去就又引出好几个意思来。

首先,晴雯一进潇湘馆,就看到丫头春纤正在晾手帕。这个细节可不要错过。

当时已经是晚上,夜间露水重,春纤为什么大晚上洗手帕,晾手帕?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林黛玉才刚一直哭来着,洗了手帕明天用。

第二个原因,别忘了晴雯就是来送手帕的,还是个旧的。贾宝玉说林黛玉一定明白,代表手帕里有秘密。而春纤将手帕“晾出来”,是曝光的意思。

春纤是林黛玉身边第三个丫头。紫鹃是贾母所赐,雪雁是林家人。春纤无疑是王夫人安排。

王夫人既然在贾宝玉、赵姨娘身边都安排了人。她早不放心林黛玉,岂能不在潇湘馆安排眼线?

春纤的名字,与紫鹃、雪雁从鸟名不同。林黛玉并没有给她改名字。代表春纤来潇湘馆前就叫这名字,林黛玉碍于王夫人才保留她的本名,也证明春纤不是心腹。

纤者,细也。“纤人”特指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是为小人。






体质纤弱指林黛玉,小人当然是春纤。

王夫人一定在林黛玉身边埋伏眼线,监视一举一动。这人无疑就是春纤。

其次,晴雯拿着手帕去给林黛玉,黛玉第一时间也有点困惑。

关于贾宝玉送手帕的意思,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其实答案并不费解。如果将线索往回拉,从第二十四回到第二十七回,就是围绕着一块手帕,小红、贾芸和坠儿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西厢记》。

前文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是二人动情的开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说得就是这段故事。

随后曹雪芹不写宝黛,却详细介绍小红与贾芸出场,就是故意设计的明暗两条线。通过小红与贾芸借坠儿私相授受,影射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进展。

贾宝玉派晴雯给林黛玉送两条旧手帕,就与贾芸求坠儿给小红传递手帕是一个意思。“一来一回”之间,感情就此而生。






有意思在当日滴翠亭里,小红和坠儿正就贾芸捡到手帕一事说话,却被薛宝钗听了满耳,还借林黛玉金蝉脱壳。被认为是薛宝钗陷害林黛玉的罪证。

殊不知,作者如此设计就是暗示小红与贾芸的私情,影射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林红玉就是林黛玉的“影”。

当时薛宝钗听到的“红、芸”私情,就是对照此时晴雯给林黛玉送手帕传递的“宝黛”私情。

好巧不巧,白天贾宝玉大胆向林黛玉表白的情节,偏偏被袭人听到,袭为钗副,袭人是薛宝钗的“影”,又是关联。

前后文两段围绕“手帕”展开的故事,都不是秘密。注定宝黛爱情将会受到严厉狙击。故事要连起来看才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坠儿为利给小红和贾芸传递私情,如红娘一般被薛宝钗认作“奸淫狗盗”之辈。后文她偷虾须镯,被晴雯不容,撵出怡红院。是奸贼不可留的意思。






可晴雯同样给宝黛传递了手帕,也被王夫人不容撵出。王夫人的理由同样是“奸贼不留”……这都不是巧合,而是曹雪芹有意描写男女之情在当时面对的巨大阻力!

最后,林黛玉开始没有体会出手帕的含义,直到晴雯走后,才猛然醒悟。一时间不由得魂荡神弛:

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地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写了三首诗,就是《题帕三绝》。

《题帕三绝》这三首诗是林黛玉的秘密,从来没给任何人看过。那么,这三首诗到底什么意思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8-14 18: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被打后,王夫人的举动,揭开她安排在怡红院的卧底真面目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10:偏听偏信,茗烟指控薛文龙,忠心忠言,袭人进言王夫人

贾宝玉被打的严重,贾母出面压制了贾政怒火,一番指控让他无话可说。这边贾母进去一看宝贝孙子被打得那么重,心疼的不得了,抱住就哭了起来。

要不都说隔代亲。祖母心疼孙子是古今共有之。不能说“好坏”,只是认识角度不同。从来只见父母打儿子,少见祖母打孙子。






不过贾宝玉此番被打,责任却不在贾母溺爱。当日贾宝玉在贾母跟前,并没有那么嚣张跋扈和任性乱为。正是进了大观园失了管控,才变得肆意妄为起来。而这个责任,却要王夫人背。不是她让贾元春下旨干预,贾宝玉也进不得大观园。

当然,这是从实际情况去分析,要刨除作者故意安排大观园的设定。

贾宝玉被打的不良于行,王熙凤派人用“春凳”将他抬去了贾母房中,赶紧唤人进来处理诊治。

贾政见母亲发怒也不敢走,只得跟了进去。这一幕多么熟悉?每次贾宝玉呆在他身边,也是不敢说走就走,要他吩咐一声才敢跑。这里贾母看他有气,也说:“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联系每次贾政呵斥贾宝玉,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贾政此时见儿子着实被打重了,也有些后悔,听母亲吩咐他出去也只好告退。






这边王夫人各种心疼,不但哭贾宝玉,也哭贾珠,其实就是在宣泄心中委屈,让贾政以后再不敢下死手毒打儿子。

贾宝玉这边更不用说了,与其说打的时候疼,打完了一定更疼。也是它活该承受!

贾宝玉被打,袭人心疼的心如刀割。她虽以宝玉的“妾”自居,可此时哪有她插手的地方,不得已只能出二门问焙茗是怎么挨得打。

焙茗当时也不在,只是道听途说和自己猜测。但他到底在外面,清楚知道是因为“蒋玉菡和金钏儿”的事。不过,焙茗认定薛蟠吃醋多嘴,却是冤枉了人。

至于贾环将金钏儿的事告诉贾政,让贾宝玉挨打,并不是秘密,但也不用多说。

袭人了解后不能对贾环如何,忍不住就和进来送药的薛宝钗说了。这事袭人和薛宝钗都信了,却是贾宝玉并不相信,也怕薛宝钗不自在,反倒分解一二,断定不是薛蟠所说。可见贾宝玉一颗体谅别人之心到底不错。只可惜他若事事如此,也不会让金钏儿丢了命,如今被打得半死!






薛宝钗当然相信薛蟠会做出这样的事。事后回家就质问薛蟠,又引起一场日后风波,暂时先略过不提。

这边袭人也觉得说话造次了,反而是薛宝钗替他们分解:“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宝钗的意思很明确。薛蟠固然说得出这种话,但贾宝玉不做这样事也不至于挨打。这就是宝钗明白事的地方。袭人怨怪别人,倒不如从自身找寻原因。

宝钗走后,是林黛玉来。贾宝玉自觉一顿打,却得了钗黛二人真心,也是值了。估计也只有他这样的“痴人”才会如此刁钻角度思考问题。

林黛玉见他好端端出去,却躺着进来的凄惨模样,早哭得不行。她与薛宝钗的关心角度不一样。宝玉做过什么不重要,却是如今受伤让痛心。

而林黛玉最椎心泣血的一句话则是突然劝起贾宝玉:“你从今可都改了吧”!以前不劝,此时又劝,更觉情真意切。






不过林黛玉到底来不及表达过多感情,那边王熙凤进来,黛玉担心双眼哭肿被看到,也就回避了。这边王熙凤走,一时间来来往往各种前来探望的也难计数。

等到掌灯以后,突然王夫人派人来口称“太太叫一个跟二爷的人呢”。

袭人听闻后想了一想,吩咐晴雯、麝月等人小心看着,她自己竟然亲自去见王夫人。

袭人“想了一想”,这个细节很重要。皆因王夫人唤人,没指名道姓要谁过去,但肯定不是叫袭人。否则直接吩咐了。

后文抄检大观园,王夫人撵走晴雯和芳官、四儿时说过她在怡红院埋伏有眼线,能肯定不是袭人。因为袭人是贾母的丫头,王夫人并不信任。

王夫人此时叫人,并不是问贾宝玉情况,不然派身边人来一看就知道,没必要叫人去问。她叫人想要了解的情况,与袭人问焙茗一样,都是打听贾宝玉被打的事。显然之前她已经问过了焙茗。

王夫人没指名道姓叫别人,袭人应该离不开,她的眼线一定会心照不宣地主动过去汇报。只是不想这次被袭人插足了。






那么,除了袭人之外,谁最可能去汇报呢?晴雯无疑除外,秋纹不入王夫人的眼。檀云面目模糊,是个工具人。数下来就只剩下麝月了。后文王夫人也认为袭人、麝月笨笨的倒好。王夫人连晴雯都“不认识”,何以对麝月观感这么好?答案不言而喻。

闲言少叙,袭人到来让王夫人诧异。“不管叫个谁来也罢了。你又丢下他来了,谁服侍他呢?”事实是只要她叫人,就像班主任喊人一样,基本班长不去,学习委员一定去,别人都不愿意去。

王夫人见袭人来了也没办法,随便问了几句话就没事了。证明她确实意不在问宝玉。袭人老实回答后,见王夫人没话,也就只能走了。

其实双方都意犹未尽。袭人在等王夫人开口,王夫人也想袭人说点什么有用的。可双方都不开口,这话眼看着要聊死。最终还是王夫人忍不住,率先开口了。






(第三十四回)袭人答应着,方要走时,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袭人忙又回来。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王夫人摇头说道:“也为这个,还有别的原故。”袭人道:“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说了半截忙又咽住。
王夫人想要确认是不是贾环告状让贾宝玉挨打。按说贾宝玉挨打什么原因她不清楚?贾环告状不过是火上浇油罢了。她问焙茗也就知道了。

王夫人想要从贾宝玉身边人处确认,突然问袭人这话,还鼓励她尽管说实话,其实还想要知道金钏儿之死的流言到底如何。

可惜,她越是如此,越表现得心胸狭窄。不思己过,反罪他人。王夫人如此还比不得袭人。

曹雪芹如此落笔,联系上下文,就是将王夫人、薛宝钗和袭人进行对比。王夫人的水平尚且不如一丫头的水准。

袭人到底不傻,绝口不提金钏儿之事,更谎称不知道贾环之事,只说贾宝玉挨打是因为蒋玉菡。






金钏儿涉及王夫人,贾环涉及贾政,身为奴才绝不可以议论主子是非。袭人聪明就在这里。

如果她在此为了买好王夫人,供出贾环,那么她绝不可能获得王夫人的信任,获得日后的好处。

袭人要给贾宝玉做妾,生儿育女,品性最是重要。绝不可能做王夫人的眼线,自毁长城。这与她的利益无益有损!

袭人没有给王夫人满意的答案,但王夫人却给了她开口的机会。她这次主动来找王夫人,就是有很重要的话要说。而这番话,将决定宝黛钗三人,以及袭人自己的命运。非常重要。

那么,袭人将会说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编辑于 2021-08-12 1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6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3: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因张道士提亲,宝玉黛玉就“打破”脑袋?贾母:不是冤家不聚头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微信公众号:君笺雅侃红楼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93:因麒麟,不是冤家不聚头,闹纷争,本是多情反无情

贾母带队去清虚观游玩,被张道士惹了一肚子气。加之随后京城各亲友过来送礼,第二天就不再去了。

不过贾母在家更闹心。因为第二天林黛玉和贾宝玉就打得不可开交,甚至又一次上升到砸通灵宝玉的地步。






原来宝黛二人当初同看《西厢记》,感情急剧升温。由于不能表达,只好不断试探。明明心中有对方,却不明白对方所想。以至于有心都变作无心,反而矛盾不断。

这次“嫌隙”积蓄已久。从林黛玉被晴雯挡在门外,到悲题《葬花吟》,薛宝钗不肯给贾宝玉圆谎,再到贾元春赐节礼,宝钗、宝玉一个样。贾宝玉看呆薛宝钗的胳膊,“有了姐姐忘了妹妹”,清虚观张道士提亲,贾宝玉听闻史湘云有麒麟,就私藏金麒麟等等……可谓千头万绪都积攒到了一起,只等一次爆发。

曹雪芹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进展如小火慢炖,一点点将二人的各自心迹剖白开来。彼时二人不过少年,也都没经验。哪里知道如何表达?不过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其实,作者用了七八回的篇幅,不断铺垫两条线。一条是宝黛的爱情线,一条是贾宝玉的成长线。

两条线都是一点一点地将“矛盾”挤压到临界点,只等一个瞬间彻底引爆。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引爆点,就是清虚观后二人的这次冲突。而宝黛的这次冲突,更是成长线的重要一环,相辅相成。

闲言少叙,贾母不去清虚观,林黛玉又中了暑气,贾宝玉嗔着张道士多嘴多舌给他提亲也不去。王熙凤第二天只好自己去了。






家里边贾宝玉心里有事,总担心林黛玉,没事就跑过去探望。这事吧,其实就不能做得太明显,总让人觉得“做贼心虚”。原本没什么事,他这来来往往献殷勤,林黛玉担心他别再中暑,叫他少来不如去看戏。

贾宝玉本就敏感,听黛玉“撵逐”他去清虚观,以为又在含沙射影,两个人因此吵了起来。

(第二十九回)贾宝玉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林黛玉听说,便冷笑了两声:“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呢。”宝玉听了,便向前来直问到脸上:“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林黛玉一时解不过这个话来。宝玉又道:“昨儿还为这个赌了几回咒,今儿你到底又准我一句。我便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林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上日的话来。今日原是自己说错了,又是着急,又是羞愧,便颤颤兢兢地说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贾宝玉就怕林黛玉多想“金玉良姻”。偏偏林黛玉还总借“金玉”说话,让他无可辩驳。赌咒发誓说了不少,林黛玉依旧抓着不放,终于忍不住发了怒。

林黛玉知道自己说错话,不该提金玉。可见宝玉问到脸上,也是没忍住说贾宝玉之所以恼羞成怒,就是张道士要提亲,担心“阻了”金玉良姻好姻缘,就拿她出气。

林黛玉是句句不离“金玉”,金玉也确是贾府舆论的焦点。可见薛家图谋金玉良姻的吃相多么难看。

金玉良姻是林黛玉多么犀利的武器,就是贾宝玉多么忌讳的软肋。他越在意林黛玉,越害怕被提起。






贾宝玉认为林黛玉是他知己,不应该抓住金玉不放,要体谅他的真心。

林黛玉认为贾宝玉敬重她是真,却应该坦荡无私不怕人说金玉。越怕说越有“鬼”。

两个不懂爱情的青涩少年,将各自的真心变成了对方的伤疤,一揭开就鲜血淋漓。

(第二十九回)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没动。宝玉见没摔碎,便回身找东西来砸。林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摔砸那哑吧物件。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二人闹着,紫鹃雪雁等忙来解劝。后来见宝玉下死力砸玉,忙上来夺,又夺不下来,见比往日闹得大了,少不得去叫袭人。袭人忙赶了来,才夺了下来。宝玉冷笑道:“我砸我的东西,与你们什么相干!”

贾宝玉砸玉,是恨怪金玉之说。只有砸碎了玉,也就没了金玉之说。化解了他的困扰,让林黛玉再无从说起。

脂砚斋说贾宝玉的性格有“情毒”,是为追求极致纯粹,不惜粉身碎骨,是种性格缺陷。

贾宝玉被迫无奈要砸玉,能看出“三人成虎”的可怕。薛家就要营造一个既成事实,当大家都认可金玉良姻时,舆论也会促成结果。若有朝一日贾宝玉没有合适的姻缘时,薛宝钗一定会是最后摘桃子的人。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么一闹,与以往并不同。之前他们三天两头闹一场也是常态,可贾宝玉“砸玉”,林黛玉“呕吐”这等事却极为少见。

婆子们担心受连累,就急忙跑去告诉贾母,然后这件事就闹大了。

贾母、王夫人一群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跑过来一看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二人至此谁也不理谁,就很不好办了。

从王夫人来说,林黛玉天天与贾宝玉这么闹,这日子以后可怎么过?从母亲的角度,怎么也不可以让他们成亲。

对贾母来说,贾元春赐节礼表态支持金玉良姻,贾家也形成了舆论,她明知二人闹起来为何,却不能够轻易做主,这么闹下去只会让宝黛姻缘的处境越来越恶化。

贾母这几天从贾元春赐节礼到张道士提亲,不断受到打击。老太太有意为林黛玉安排好退路,先被金玉良姻打乱,再经过贾元春插手,前途彻底叵测起来。如今宝黛二人再一闹,让她也无计可施,心累起来。






(第二十九回)老人家急得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这话传入宝林二人耳内。原来他二人竟是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虽不曾会面,然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贾母提“不是冤家不聚头”,也是回击近期金玉良姻占据上风的势头。

这句“俗语”最早出自元杂剧《楚昭王》,原指仇人冤家路窄之意。但在《西厢记》等戏剧中,则将之比喻男女姻缘有情之“昵称”。夫妻、父母、子女才是前世的冤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贾母借此在说明宝黛二人才是前世今生的姻缘。

他二人第一次听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咀嚼出其中不同的意味。其他人当然也懂这句话的意思。而贾母所求也就是这种效果。

按说一场大闹之后,很快就会以贾宝玉低头认错为终结,事实也是如此演变。第二天他就跑去认错,更是很快和好了。

但有些事变了就变了。宝黛二人这次吵架的影响特别大,甚至影响了一个人的性命。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7-26 20: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7 10:47 , Processed in 0.0662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