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为谁侍?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20: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的姐姐是谁?她才是贾宝玉最爱的女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播报文章

听风是雨生
关注
2019-11-30 09:17

题:难怪林黛玉不吃秦可卿的醋,你看她真正的身份是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警幻仙姑曾经把秦可卿许配给了贾宝玉,而贾宝玉对秦可卿可谓情深意重。

秦可卿生病了,贾宝玉当众哭得稀里哗啦,连王熙凤和贾蓉都看不下去;

秦可卿死了,贾宝玉梦中惊醒,伤心欲绝,乃至于猛然间吐出血来。

然而,林黛玉却从来不吃秦可卿的醋,因为秦可卿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姐姐,她才是贾宝玉最爱的女人!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的姐姐是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警幻仙姑VS林黛玉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是警幻仙姑的妹妹,乳名兼美。而警幻仙姑其实就是林黛玉!

警幻仙姑将她的妹妹秦可卿,许配于贾宝玉,令二人成姻,等于是林黛玉把秦可卿许配给贾宝玉,所以,她怎么会吃醋呢?

贾宝玉最爱的人明明是林黛玉,林黛玉明明是绛珠仙子,与贾宝玉有前世之约,她为什么会把贾宝玉让给秦可卿呢?

因为此时此刻的林黛玉已经死了!甚至可以说,此时的贾宝玉也死了!代替宝黛的就是秦氏一家!

绛珠为谁氏


广告
超変上线20000级_2024版-新服入口_刀刀切割,一刀满级
×
姜子说过,《红楼梦》是以诗传史的《明末清初史》,作者生活在特殊时期,太多的不可说,只能把一切想法都化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明写警幻仙姑接绛珠仙子的生魂,却把贾宝玉带来了。为什么呢?

因为,绛珠仙子并非只是林黛玉,同时也是贾宝玉。绛珠为谁氏?朱氏也!

事实上,在这个梦中,警幻仙姑才是林黛玉,而贾宝玉是绛珠仙子。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贾宝玉隐指崇祯玉玺,林黛玉隐指崇祯,而秦可卿及秦业、秦钟,则隐指崇祯殉国之后的大明江山。

正因为如此,林黛玉不可能吃秦可卿的醋,因为林黛玉真正的身份,就是那个把可卿许配给宝玉的人——警幻仙姑。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这就是事实!也许有人会不服,你凭什么说警幻仙姑就是林黛玉?

欲知详情,请听下回说书:林黛玉本是天上神仙,她的另一个名字,便是警幻仙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2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和林黛玉的真实关系,被作者写进了宁国府主母的姓名里
2023-05-22 23:44:03 来源: 姜子说书 福建  举报
10
分享至
  题:秦可卿和林黛玉的真实关系,被作者写进了宁国府主母的姓名里!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上一回说书,我们已经说过,秦可卿和林黛玉都经历过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又都是心思细腻敏感的人,所以,她们都有“如今若不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必致后手不接”的远见。

  不得不说,秦可卿不但生得跟林黛玉一样风流袅娜,就连尤氏口中秦氏的真病,也跟林黛玉的不足之症相类似。




  尤氏道:“那媳妇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红楼梦》故事里,红玉和坠儿说话,被薛宝钗听了墙角去,林黛玉无辜躺枪,当时林红玉就说过林黛玉“心里又细”,显然,林黛玉跟秦可卿一样要强,且多心,不信你听贾宝玉怎么说?




  宝玉听了这话,忙赶近前拉他说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
  林黛玉道:“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玉道:“那是你多心,我再不的。”
  就是林黛玉自己,在薛宝钗跟前,也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作者写林黛玉心思,更是突出了林妹妹的多心之病。




  那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
  《红楼梦》故事里,宝黛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因为多心,得了痴病,导致林黛玉总是不放心,病一天比一天更重,她的病更是打这个秉性而来,比秦可卿更甚。所以,宝玉说出“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

  宝玉点头叹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红楼梦》故事里,秦氏一门的情况最令人费解,秦可卿房间的奢侈程度,比起帝王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秦可卿是在哪里养成这样奢侈的习惯呢?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红楼梦》故事里,秦钟居然穷得请不起私塾老师,读不起书,还要到贾府蹭课,秦业宦囊羞涩到连二十四两贽见礼都要东拼西凑,秦钟死时却又莫名其妙还剩下三四千两银子。秦家到底是富裕还是穷困潦倒呢?

  那秦钟魂魄哪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
  其实,凤姐闹宁府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贾蓉已经去世的母亲,加上秦可卿去世之后,贾蓉续妻姓许,可知贾蓉生母姓朱,宁国府两代主母的姓氏恰应了《百家姓》“朱秦尤许”四个字,尤氏和许氏是续弦,排在后面,再按照婆媳老幼排行,缺的那一个可不就是朱氏吗?




  事实上,秦隐华夏,林隐朱,秦氏一门代表秦始皇以来的汉人基业,秦可卿屋里的一切陈设都有隐喻,便是秦家相关的数字二十四两、三四次、三四千,也是有隐情的。林氏一门代表朱家,红楼即朱楼,害得荣国府家破人亡的贾雨村是吴三桂,所以,林之孝和贾琏谈论枭雄贾雨村降了会拖累荣国府。

  这里贾琏出来,刚至外书房,忽见林之孝走来。贾琏因问何事。林之孝说道:“方才听得雨村降了,却不知因何事,只怕未必真。”贾琏道:“真不真,他那官儿也未必保得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百家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20: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和林黛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导致贾宝玉血不归经?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4个回答#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
赫宇不凡
2020-12-23 · TA获得超过546个赞
关注




  文/姜子说书

  图/《红楼梦》相关电视剧

  题:秦可卿的葬礼有何蹊跷?“更衣”和“遗簪”原是血泪故事!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去世,用的是非常人可享的樯木,乃是奇异之物,作了棺材,万年不坏。





  此板味若檀麝,暗合宝玉房中之丫鬟名姓;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正合金玉之争题眼,果是全无安逸之笔。

  这樯木来历非凡,出在潢海铁网山上,评书人批注:“所谓迷津易堕,尘网难逃也。”此一句,又入幻境,又出《风月宝鉴》故事!观者可知?

  此樯木非常人可享,孰人为“非常人”?神仙也!帝王也!

  万年不坏,这哪里是给王爷准备的棺材?这是给天子准备的棺材!坏了事的哪里是什么老千岁?分明是亡了国的帝王!





  坏了事的不是义忠亲王,而是忠义儿女,那位守城门的万岁爷!

  大观园乃天下大观,贾府乃天下。秦氏之死,合家皆知,无不纳罕,为何疑心?

  “天香楼事”原是“西帆楼事”,未删之笔,却在“正册”头一页!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正是“更衣”二字!雪下一股金簪,恰是“遗簪”情节!
  难怪宝玉血不归经,你看秦可卿和林黛玉是什么样的关系?答案就在正册头一页!





  秦可卿本是“西帆楼主”,林黛玉正是“西堂之主”,睡梦中红娘抱过的鸳鸯枕头,原是隐写“二玉”合传!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停灵于会芳园中,恰是黛玉听《西厢记》里的那一句“花落水流红”!

  芒种节(亡种劫、白骨如山忘姓氏),花神退位,固有“葬花吟”,却是埋香冢处的一首挽歌!

  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对坛按七作好事,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八公送殡,更有南安与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平原侯、定城侯、襄阳侯、景田侯等各侯子孙,连最与权势的北静王都来送殡。





  这哪里是什么国公府的晚辈媳妇的葬礼?天子的葬礼,也不能更加奢望隆重了!这“坏了事”的义忠亲王,分明就是亡了国的崇祯!

  《红楼梦》故事里,贾敬闻得长孙媳妇死了,因自为早晚就要飞升。何也?崇祯死后,清军入关,顺治飞升当了帝王,所谓“袭爵又中进士”,说的就是顺治袭了清朝祖制又当了汉朝天下。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全文史笔,字字血泪!天书问世,何人能解?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收起
三棵树451
2021-01-23 · 人事助理
关注
秦可卿与林黛玉之间是叔公和侄媳的关系,因为秦可卿跟贾宝玉有一些暧昧关系,所以会导致贾宝玉出现这种情况。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区济033
2021-01-21 · TA获得超过3814个赞
关注
在仙界秦可卿是警幻仙子的妹妹,林黛玉是绛珠仙草,所以两人之间肯定有仙缘的存在。贾宝玉吐血则是因为曾经和秦可卿游历太虚幻境,秦可卿病亡以后他骤然吐血,也是在暗示贾府衰落的命运吧。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小张冰箱爱好者
2021-01-18 · 知心大姐在线解答各种more情感问题
关注
秦可卿是黛玉的表嫂子。因为宝玉在梦中与一女子交好,这个女子就是秦可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20: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和林黛玉为贾府的后手不接而忧心,林之孝则直指要害
2023-05-22 22:50 发布于:山西省
秦可卿和林黛玉为贾府的后手不接而忧心,林之孝则直指要害

题:秦可卿和林黛玉为贾府的后手不接而忧心,林之孝则直指要害!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最有大局观的人,不是老祖宗史太君,也不是贵妃贾元春,更不是贾府族长贾珍,而是出场没多久就上吊自杀的秦可卿。

若说贾政是书中束带顶冠的男子典范,王熙凤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那么,秦可卿便是神明一般的存在,她居然站在天道的角度给出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警示语,还给出了具体的方案,来保障诗书旧族最后的体面。且看秦可卿口气,真真是要有多清醒就有多清醒!

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古往今来,人人都在名利场中,世人皆在患得患失中迷茫,得意时,个个都以为荣华不绝,再不思后日之事,秦可卿却道破天机,她深知盛筵必散的道理,知道一切都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多思后路,才能留有余地。



华夏几千年来,最重视的只有两个字,那便是“传承”,详细说来,便是祖茔祭祀与家塾供给。毕竟,唯有文化传承、香火相继,才能做到文明不断。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若是将来败落,又当如何?已经预料到贾府终将后手不接的秦可卿,到底有何高见呢?

秦氏道:“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阴阳之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曲则全。世上原无常胜将军,兵家所谓不战方是不败之根本,老子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除了秦可卿,林黛玉也有关于“后手不接”的远见。



《红楼梦》故事里,贾探春管家,林黛玉称赞三姑娘,说她守规矩,大公无私,一步儿不肯多走,贾宝玉则称赞贾探春是“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蠲了几件事,又把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入不敷出,实有其事,贾珍和贾蓉认为,是因为贾元春省亲之事花费太多,又没有实际的好处,正所谓:“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于是亏空了。



贾珍道:“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

贾蓉等忙笑道:“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但是,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林之孝说起家道艰难,给贾琏提建议裁人,分明是在说荣国府有蛀虫,这些老人仗着自己资历高,吃空饷,监守自盗。



林之孝趁势又说:“人口太重了。不如拣个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爷,把这些出过力的老家人用不着的,开恩放几家出去。一则他们各有营运,二则家里一年也省些口粮月钱。再者里头的姑娘也太多。况且里头的女孩子们一半都太大了,也该配人的配人。成了房,岂不又孳生出人来。”

就如探春所说,这些管事的高等下人,所有的利益都要从他们手上过,他们都要分一杯羹去,便是贾府有了差事,他们私底下决定派遣谁,又能从中渔利,若是探春这样跨过他们的头去分配任务,这些人心里有气,年终归账还要捉弄得了差事的人。真真是贪得无厌。



探春笑道:“若年终算帐归钱时,自然归到帐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这是家里的旧例,人所共知的,别的偷着的在外。如今这园子里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手,每年归帐,竟归到里头来才好。”

除此之外,得脸的下人还拉帮结派,仗势欺人,作威作福,比如旺儿的那小儿子,仗着自己一家子是王熙凤的人,在外头无所不至,林之孝当场就告诉了贾琏。

林之孝道:“依我说,二爷竟别管这件事。旺儿的那小儿子虽然年轻,在外头吃酒赌钱,无所不至。虽说都是奴才们,到底是一辈子的事。彩霞那孩子这几年我虽没见,听得越发出挑的好了,何苦来白糟踏一个人。”贾琏道:“他小儿子原会吃酒,不成人?”林之孝冷笑道:“岂只吃酒赌钱,在外头无所不为。我们看他是奶奶的人,也只见一半不见一半罢了。”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道德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21: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死前经历,远比续书描写更曲折复杂,好在第23回已留下答案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林黛玉最终怎么死的?死前发生了什么?别看80回后的续书,曹雪芹在80回前,就已给出了答案。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你解读《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关于林黛玉的结局,都知道是死了。可怎么死的,为什么而死,却众说纷纭。

尽管续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写得不错,增加了林黛玉结局的悲剧性。

但以她与贾宝玉的关系,真要死在贾府,身后将被千夫所指、造谣诟谇,像秦可卿那样死后被泼无尽脏水。

而从《葬花吟》《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柳絮词》来看,都证明林黛玉最终是离开贾府后死去。

尤其还有两个重要线索不能不说。

一,贾宝玉生日当天,林黛玉作《折足雁》酒令,借掉队独飞的“折足雁”,明确隐喻将要远离贾府而去。

这点与黛玉说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又一样。当初李商隐作这首诗时,也是被迫离开表舅家中远走天涯,路上因思念表兄弟的感怀。




当晚,群芳夜宴掣花签影射众人姻缘。林黛玉掣得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的诗作,讲述昭君出塞故事。

芙蓉花签既点明黛玉要像王昭君一样嫁做异国王妃,也说明她是离开贾府后客死他乡。

与芙蓉花签完全对应的《五美吟》中,五个美人全部都是从一国到另一国为人妃妾,且大多结局身死的女子。

二,晴为黛影。晴雯被王夫人撵出贾府后死去,注定林黛玉同样在离开贾府后死去。

晴雯被撵,贾宝玉当日作《姽婳词》长诗,歌颂为了无能“恒王”而牺牲敌营的林四娘。

再结合脂砚斋批语《一捧雪》伏贾家之败。《一捧雪》中小人汤勤忘恩负义,为谋求莫怀古小妾雪艳(雪雁?),害得莫家家破人亡。




雪艳为报仇假意答应嫁给汤勤,洞房花烛夜杀了汤勤后自尽。为日后莫怀古洗脱冤屈创造条件。

林四娘和雪艳的故事,可为林黛玉结局伏笔。暗示她像王昭君那样被远嫁异国为王妃,是因当时贾宝玉蒙难而被迫为之。

潇湘妃子并非一人。而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故事,更是贾探春给林黛玉所取名号。

从贾探春判词以及潇湘馆和秋爽斋布置,还有潇湘馆放风筝,两只凤凰风筝被一只双喜字裹挟而去,都证明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

作为贾府养女,林黛玉嫡出是主,贾探春庶出是从。林黛玉死后,贾探春借机上位被扶正,才有日后声震海外,荣耀一生。

对此结果,第二十三回贾宝玉亲口作了证实。并成为林黛玉结局最直接的证据。




贾宝玉急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宝玉这段话,是他与林黛玉未来结局最重要的伏笔,也是《红楼梦》最后的结局。

简单翻译就是说:贾府抄家,贾宝玉落难后被癞头和尚(癞头鼋)度化出家(大王八),寻到做了帝王贵妃(一品夫人)因病去世的林黛玉坟前,为她守墓余生。

这段情节的重要在于三点:

一,点明林黛玉被嫁作帝王妃,佐证了潇湘妃子之名。

二,点明林黛玉“病老归西”,绝不是其他死法,佐证了泪尽而亡。




脂砚斋批语《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杜丽娘相思而死于八月中秋。林黛玉同时泪尽而亡,是为“冷月葬花魂”。

三,点明《红楼梦》结局,贾宝玉出家,故事完结在他为林黛玉墓前守墓余生。

贾宝玉就是空空道人所谓的情僧。他前生所作“回忆录”,被石头刻在身上便是“石头记”。被空空道人抄录后改名为《情僧录》,有了后面的《红楼梦》。

综上,曹雪芹早已经交代清楚林黛玉的死因和结局。原文这些线索都清楚无误,将所有线索串联,就能得出结果。读书人要看得清楚。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29 09:43・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08: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死前经历,远比续书描写更曲折复杂,好在第23回已留下答案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林黛玉最终怎么死的?死前发生了什么?别看80回后的续书,曹雪芹在80回前,就已给出了答案。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你解读《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关于林黛玉的结局,都知道是死了。可怎么死的,为什么而死,却众说纷纭。

尽管续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写得不错,增加了林黛玉结局的悲剧性。

但以她与贾宝玉的关系,真要死在贾府,身后将被千夫所指、造谣诟谇,像秦可卿那样死后被泼无尽脏水。

而从《葬花吟》《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柳絮词》来看,都证明林黛玉最终是离开贾府后死去。

尤其还有两个重要线索不能不说。

一,贾宝玉生日当天,林黛玉作《折足雁》酒令,借掉队独飞的“折足雁”,明确隐喻将要远离贾府而去。

这点与黛玉说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又一样。当初李商隐作这首诗时,也是被迫离开表舅家中远走天涯,路上因思念表兄弟的感怀。




当晚,群芳夜宴掣花签影射众人姻缘。林黛玉掣得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的诗作,讲述昭君出塞故事。

芙蓉花签既点明黛玉要像王昭君一样嫁做异国王妃,也说明她是离开贾府后客死他乡。

与芙蓉花签完全对应的《五美吟》中,五个美人全部都是从一国到另一国为人妃妾,且大多结局身死的女子。

二,晴为黛影。晴雯被王夫人撵出贾府后死去,注定林黛玉同样在离开贾府后死去。

晴雯被撵,贾宝玉当日作《姽婳词》长诗,歌颂为了无能“恒王”而牺牲敌营的林四娘。

再结合脂砚斋批语《一捧雪》伏贾家之败。《一捧雪》中小人汤勤忘恩负义,为谋求莫怀古小妾雪艳(雪雁?),害得莫家家破人亡。




雪艳为报仇假意答应嫁给汤勤,洞房花烛夜杀了汤勤后自尽。为日后莫怀古洗脱冤屈创造条件。

林四娘和雪艳的故事,可为林黛玉结局伏笔。暗示她像王昭君那样被远嫁异国为王妃,是因当时贾宝玉蒙难而被迫为之。

潇湘妃子并非一人。而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故事,更是贾探春给林黛玉所取名号。

从贾探春判词以及潇湘馆和秋爽斋布置,还有潇湘馆放风筝,两只凤凰风筝被一只双喜字裹挟而去,都证明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

作为贾府养女,林黛玉嫡出是主,贾探春庶出是从。林黛玉死后,贾探春借机上位被扶正,才有日后声震海外,荣耀一生。

对此结果,第二十三回贾宝玉亲口作了证实。并成为林黛玉结局最直接的证据。




贾宝玉急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宝玉这段话,是他与林黛玉未来结局最重要的伏笔,也是《红楼梦》最后的结局。

简单翻译就是说:贾府抄家,贾宝玉落难后被癞头和尚(癞头鼋)度化出家(大王八),寻到做了帝王贵妃(一品夫人)因病去世的林黛玉坟前,为她守墓余生。

这段情节的重要在于三点:

一,点明林黛玉被嫁作帝王妃,佐证了潇湘妃子之名。

二,点明林黛玉“病老归西”,绝不是其他死法,佐证了泪尽而亡。




脂砚斋批语《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杜丽娘相思而死于八月中秋。林黛玉同时泪尽而亡,是为“冷月葬花魂”。

三,点明《红楼梦》结局,贾宝玉出家,故事完结在他为林黛玉墓前守墓余生。

贾宝玉就是空空道人所谓的情僧。他前生所作“回忆录”,被石头刻在身上便是“石头记”。被空空道人抄录后改名为《情僧录》,有了后面的《红楼梦》。

综上,曹雪芹早已经交代清楚林黛玉的死因和结局。原文这些线索都清楚无误,将所有线索串联,就能得出结果。读书人要看得清楚。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29 09:4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家断子绝孙是人祸?黛玉和弟弟都在三岁出事,内情细思极恐

安阳源易缘

2024-05-01 17:08河南

林家断子绝孙是人祸?黛玉和弟弟都在三岁出事,内情细思极恐

古代女子一生的写照:“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为啥黛玉总说命苦?这3个靠山,黛玉一个都难拥有。一切的根源,是林家断子绝孙。

古人“福禄寿”,最重子嗣。像林家这样的侯门世家,妻妾成群,各种防御措施加持,如果没有天灾人祸,很难走到断子绝孙的地步。

但林家偏偏就是到了如此绝境!原因是什么?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细节藏在黛玉弟弟的夭折年龄里——弟弟三岁死亡,其实黛玉三岁也有劫难,曹翁写得很隐晦!

黛玉的三岁之劫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妻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曹翁是下凡人间的执笔郎,文字之凝练不是盖的。就这两行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故事。

【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

都知道林如海的儿子是三岁死的。

谁能想到黛玉也有三岁之灾!

黛玉第一次进荣国府,向女眷介绍了自己的过往:

“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
记住,又是“三岁”!

癞头和尚出现的时机很值得怀疑:

黛玉生来有病,癞头和尚为啥不是在黛玉出生时来治病,而是延误到黛玉三岁时才出现?

上帝视角的网友知道,癞头和尚和瘸腿道士是红楼故事的设计师,他们只在凡人的重大关头出现。


比如宝玉,前80回癞头和尚只出现一次救他,是宝玉被马道婆陷害,性命难保时现身救命。

还有甄英莲,一僧一道在元宵节前现身,向甄士隐预警女儿元宵节将出事:“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由此推测,癞头和尚在黛玉三岁时出现,绝非是来打酱油。

而是黛玉也遇到了生命威胁,癞头和尚才现身救人。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癞头和尚,黛玉三岁也死了。

林如海不止一个儿子

林家两个孩子,都在三岁出现生死劫,已经很让人惊讶。

谁能想到,还有更震碎三观的事件。

网友只知林如海只有一子,黛玉只有一个兄弟,但真相未必如此。我们也许误解了曹翁的表述。


“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

这句话很有意思,一般认为的断句是——“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

这意思,林如海只有一子,他三岁上死了,“偏又”表达的是惋惜之情。

笔者以前也这样理解。本来嘛,一个老父亲,死了儿子,女儿又病弱,已经是很可怜了。有怜悯心的人,都不会,也不愿看到林如海再受伤害。

但结合黛玉三岁之劫,再读此处会发现,也许事态更严重。

如果断句是这样,意思就完全变了:“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

怎么样?一个“又”字,说明林如海之前也有儿子(或许不止一个),但他(或他们)的命运,和这个儿子一样,也是在三岁上死了!

如果是第二种断句法,那就太令人发指了。

到底哪种断句正确呢?

其实曹翁也怕你看不懂,又用一连串细节,隐晦地告诉你真相:

“今如海年已四十”,“有几房妻妾”,“嫡妻贾氏”。

【1】古人崇尚早婚早育,像林家这样支庶不盛,几代单传的,更不会晚婚晚育。


但林如海比黛玉大几岁呢?

黛玉弟弟死时,林如海四十岁。弟弟三岁,黛玉比弟弟大一岁,当时是四岁。(黛玉五岁时,已经距离弟弟去世,过去一年了。)

也就是说,林如海比黛玉大36岁。

这个年纪,即便放在现在,也属于超级晚育。

为什么林如海会老来得子?是有其他障碍吗?

【2】林如海有嫡妻贾氏,且夫妻、妻妾和睦;

原文特别介绍如海“还有几房妾室”,是妾室哦,不是平儿这样的通房,或没过明路的外室。

这样的妻妾配置,说明嫡妻贾敏很有妇德,没有打压丈夫妾室的行为。


此处的反面教材可参考悍妇王熙凤!

这样清明的家风,没有子嗣迫害,适宜于繁衍子嗣。

【3】已知的林如海有一子一女,说明如海生育力不成问题。

种种细节都在推向一个事实:黛玉绝非林如海第一个孩子,她上面有哥哥(可能不止一个),而且都是三岁上死了。

男丁三岁必死

所以林家的子嗣状况是:凡是儿子,三岁上都死了,只有一个女儿黛玉,在癞头和尚的加持下,勉强活着。

那么假设林家的儿子,三岁上也有癞头和尚来护体,会不会也能保住性命呢?

答案是不能。

你看黛玉可以勉强活着的条件是什么?

他(癞头和尚)又说:‘既舍不得她(黛玉),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按照和尚的告诫,黛玉要想保命,有两条途径:

1、出家。

也就是和林家脱离关系。


2、做老姑娘,老死林家。

古代大家闺秀,本来就和外界隔绝,她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机会,大概就是嫁人了。

现在嫁人这条通道也要堵住了。

这就是林家子嗣保命的条件!也是黛玉还可以一救的基础,是因为她是个女孩。

但如果是儿子,这两个条件,他们都不具备。

【1】不能出家。

林家几代单传,不可能让儿子出家,这毫无疑问。

【2】不具备隔绝外界的条件。

古代对女子有隔绝要求,但男子却不同,他们的性别使命,家族使命,都要求他们走出去,建功立业,匡扶社稷。

所以据此看来,癞头和尚现身救黛玉,并非是因为黛玉有主角光环,而是因为她是女儿之身。

林家的儿子根本没有获得救助的机会!


那么,是谁不想让林家的孩子活命?谁又想把林家的孩子隔绝在社会之外呢?

这点我们下回分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林家子嗣凋零,不是天灾,而是妥妥的人祸!

害林家子嗣的凶手是谁,欢迎期待下期分解!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宝玉真有这么不堪吗?
播报文章

搞笑豫西八大碗
关注
2020-04-14 12:40

红楼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书,而且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即所谓“为闺阁立传”,因此,作者在第五回为众钗写了判词,以概括她们的品性及命运。
其实,宝玉作为唯一的男主角,作者也为他写了判词,这就是写于第三回的两首《西江月》: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是对贾宝玉的全面概括,因此是读懂宝玉的关键。其中有一句,“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很多人把“不肖”理解为“不孝”,那么“不肖”到底是什么意思?宝玉真有这么不堪吗?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通常会打听这个人品行和能力如何,对于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的人来说,也许要花上大半天才能说明白。古人比我们便捷多了,他们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来传达信息。根据这套标准,他们把人根据品行和才能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智、贤、愚和不肖。当然,首先必须声明,这四个等级,不包括奸恶之人。
智,即智者,品行和才能都为上乘之人,方能称为智者。
智者最主要的特点是品行上与人为善、心宽如海,在才能上具备预知能力,能规避风险,懂得顺势而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红楼中以刘姥姥和薛宝钗为代表。

贤,即贤良,主要是品德高尚,重德不重才,智商平平,才能也不出众,但因为贤良而兢兢业业、广受欢迎。红楼中以花袭人为代表,作者直接给了她一个“贤”字的定评。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智和贤都属于褒,能被冠以智和贤的人,都值得人竖大拇指,也是人们争相趋附的人。
排在第三个等级的是愚,愚的定义偏重于才能低下,人品上属于不好不坏,但又亦好亦坏,其好坏主要决定于身边人的影响。因为才能低下、智商不高,所以容易受人蛊惑,缺乏主见。红楼中以赵姨娘为代表,作者也给了她定评:“愚妾”。

排在最后的就是不肖了,不肖的定义偏重于品行,可能智商很高,也有才能,但因为不务正业、不走正道,把智商和才能用在了旁门左道上,造成了不肖,“于国于家无望”。
不肖,从字面来解释,肖即相似、相像的意思。和谁相似?父母!据《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不肖就是不像父母。
当然,这里说的不像,不是指相貌,而是指品行和才能。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儿女理应胜于父母,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北静王初见宝玉,就说“雏凤清于老凤声”,意思就是宝玉未来定比父亲贾政更有出息。

如果实在不济,做不到胜于父母,至少要和父母差不多,才不算辱没门楣。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品行,在为人处世上,至少要有父母之风,不至于被人指指点点。
宝玉正是不肖的典型例子。
和贾政比,宝玉差在哪里?
很多人从贾政的名字,认定他是个“假正经”,这是中了谐音的毒,以为谐音梗可以万用。实际上,贾政这个名字,主要指向他“假于政务”,即挂着为官参政的名,其实精力并没有放在政务上。不过,他虽然没有多强的政务能力,但也按时按点地上着班,为家里换回了一份收入。

另外,贾政还有一些闪光点。
论做人,他作为世家子弟,且被母亲看重顶替了哥哥的当家位置,但他并不为此而自傲,从来没有看不起谁。因此,他得到探花妹夫林如海的高度评价:“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在个人品行上,他也不像哥哥贾赦那样妻妾成群,而是严格执行着一妻二妾的标准。
在孝顺方面,贾政对贾母可谓言听计从,从来不会有半点逆意,并主动参与到承欢膝下的家庭活动中来。
在遵循祖训、继承家风上,贾政也做得很到位。听到贾环说宝玉逼死了金钏,第一反应就是“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不由分说,把宝玉痛打一顿。
可以说,贾政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光宗耀祖的功德来,但也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子孙,没有为祖宗抹黑。
相比之下,宝玉确实可归为“不肖”之列。
在为人处世上,宝玉眼高手低,一点属于自己的优势都没有,仅凭着父母给的漂亮皮囊、先祖给的贵族身份、祖母给的至高地位,就目空一切,“自为见识高过世人”,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

在个人品行上,宝玉流连于闺阁,享受珠环翠绕的脂粉生活,且只招惹,不善后,前后导致了金钏和晴雯的死亡以及茜雪、芳官、四儿的被撵,还为家族带来了“顽劣异常”、“色鬼”的名声。
在孝顺方面,宝玉常以阴奉阳违来敷衍塞责严厉的父亲,把贾母这张庇护牌打到极致,比如以养伤病为由,“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对极其宠爱自己的祖母,他因与林妹妹闹矛盾惹得老太太揪心甚至流泪。要知道,为了让老太太开心,王夫人和王熙凤不知花了多少精力。
对待朋友,宝玉也心不诚。因为怕牵连自己,便轻易出卖了蒋玉菡:“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 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有钱寻访刘姥姥故事里的茗玉姑娘,一出手就是几百钱(二等丫头一个月的工资),却说没钱为秦钟修坟。为了出门祭奠金钏以求心安,随口就把北静王的爱妾给编死了。
总之,宝玉可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对国家不忠,一边享受着国家带给他的富足安逸的生活,一边骂读书上进的人为“禄蠹”,为自己的不思上进找借口;
对父母不孝,阳奉阴违,让父母为之操尽了心但得不到任何回报;
对姐妹们不仁,心中不爽就可以抬腿狠命踹向丫头,看到金钏被打,只顾着自己溜走,看着晴雯从眼前被撵走,一言不发;
对朋友不义,朋友都是拿来利用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私欲而结交,但对朋友毫无付出。
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作者批之为“古今不肖无双”毫不过分,比之于父亲贾政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和贾府基业的开创者宁荣二公相比了。

这也正是宝玉最终落得沿街乞讨结局的原因:不思上进,无立身之本;对上不孝,父母无力护他;对姐妹不仁,姐妹们死的死、散的散,无以自保;对朋友不义,得不到援助。唯有宝钗、袭人、蒋玉菡等不计前嫌有大德之人愿意包容他,才使得他得以安生。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才是宝玉的真实写照。因此,作者曹雪芹告诫读者,“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千万不要活成贾宝玉的样子,既“无能”,又“不肖”,而要引以为戒,把他当成一面时刻映照自己的镜子!
《红楼梦》|被宝玉推崇,被黛玉嫌弃,北静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红楼梦》|紫鹃本是个佛系少女,她的人生因黛玉而变得悲辛
《红楼梦》|贾氏一族同时拥有两国公,为何分别叫宁国公和荣国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宝玉真有这么不堪吗?
播报文章

搞笑豫西八大碗
关注
2020-04-14 12:40

红楼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书,而且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即所谓“为闺阁立传”,因此,作者在第五回为众钗写了判词,以概括她们的品性及命运。
其实,宝玉作为唯一的男主角,作者也为他写了判词,这就是写于第三回的两首《西江月》: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是对贾宝玉的全面概括,因此是读懂宝玉的关键。其中有一句,“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很多人把“不肖”理解为“不孝”,那么“不肖”到底是什么意思?宝玉真有这么不堪吗?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通常会打听这个人品行和能力如何,对于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的人来说,也许要花上大半天才能说明白。古人比我们便捷多了,他们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来传达信息。根据这套标准,他们把人根据品行和才能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智、贤、愚和不肖。当然,首先必须声明,这四个等级,不包括奸恶之人。
智,即智者,品行和才能都为上乘之人,方能称为智者。
智者最主要的特点是品行上与人为善、心宽如海,在才能上具备预知能力,能规避风险,懂得顺势而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红楼中以刘姥姥和薛宝钗为代表。

贤,即贤良,主要是品德高尚,重德不重才,智商平平,才能也不出众,但因为贤良而兢兢业业、广受欢迎。红楼中以花袭人为代表,作者直接给了她一个“贤”字的定评。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智和贤都属于褒,能被冠以智和贤的人,都值得人竖大拇指,也是人们争相趋附的人。
排在第三个等级的是愚,愚的定义偏重于才能低下,人品上属于不好不坏,但又亦好亦坏,其好坏主要决定于身边人的影响。因为才能低下、智商不高,所以容易受人蛊惑,缺乏主见。红楼中以赵姨娘为代表,作者也给了她定评:“愚妾”。

排在最后的就是不肖了,不肖的定义偏重于品行,可能智商很高,也有才能,但因为不务正业、不走正道,把智商和才能用在了旁门左道上,造成了不肖,“于国于家无望”。
不肖,从字面来解释,肖即相似、相像的意思。和谁相似?父母!据《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不肖就是不像父母。
当然,这里说的不像,不是指相貌,而是指品行和才能。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儿女理应胜于父母,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北静王初见宝玉,就说“雏凤清于老凤声”,意思就是宝玉未来定比父亲贾政更有出息。

如果实在不济,做不到胜于父母,至少要和父母差不多,才不算辱没门楣。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品行,在为人处世上,至少要有父母之风,不至于被人指指点点。
宝玉正是不肖的典型例子。
和贾政比,宝玉差在哪里?
很多人从贾政的名字,认定他是个“假正经”,这是中了谐音的毒,以为谐音梗可以万用。实际上,贾政这个名字,主要指向他“假于政务”,即挂着为官参政的名,其实精力并没有放在政务上。不过,他虽然没有多强的政务能力,但也按时按点地上着班,为家里换回了一份收入。

另外,贾政还有一些闪光点。
论做人,他作为世家子弟,且被母亲看重顶替了哥哥的当家位置,但他并不为此而自傲,从来没有看不起谁。因此,他得到探花妹夫林如海的高度评价:“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在个人品行上,他也不像哥哥贾赦那样妻妾成群,而是严格执行着一妻二妾的标准。
在孝顺方面,贾政对贾母可谓言听计从,从来不会有半点逆意,并主动参与到承欢膝下的家庭活动中来。
在遵循祖训、继承家风上,贾政也做得很到位。听到贾环说宝玉逼死了金钏,第一反应就是“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不由分说,把宝玉痛打一顿。
可以说,贾政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光宗耀祖的功德来,但也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子孙,没有为祖宗抹黑。
相比之下,宝玉确实可归为“不肖”之列。
在为人处世上,宝玉眼高手低,一点属于自己的优势都没有,仅凭着父母给的漂亮皮囊、先祖给的贵族身份、祖母给的至高地位,就目空一切,“自为见识高过世人”,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

在个人品行上,宝玉流连于闺阁,享受珠环翠绕的脂粉生活,且只招惹,不善后,前后导致了金钏和晴雯的死亡以及茜雪、芳官、四儿的被撵,还为家族带来了“顽劣异常”、“色鬼”的名声。
在孝顺方面,宝玉常以阴奉阳违来敷衍塞责严厉的父亲,把贾母这张庇护牌打到极致,比如以养伤病为由,“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对极其宠爱自己的祖母,他因与林妹妹闹矛盾惹得老太太揪心甚至流泪。要知道,为了让老太太开心,王夫人和王熙凤不知花了多少精力。
对待朋友,宝玉也心不诚。因为怕牵连自己,便轻易出卖了蒋玉菡:“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 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有钱寻访刘姥姥故事里的茗玉姑娘,一出手就是几百钱(二等丫头一个月的工资),却说没钱为秦钟修坟。为了出门祭奠金钏以求心安,随口就把北静王的爱妾给编死了。
总之,宝玉可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对国家不忠,一边享受着国家带给他的富足安逸的生活,一边骂读书上进的人为“禄蠹”,为自己的不思上进找借口;
对父母不孝,阳奉阴违,让父母为之操尽了心但得不到任何回报;
对姐妹们不仁,心中不爽就可以抬腿狠命踹向丫头,看到金钏被打,只顾着自己溜走,看着晴雯从眼前被撵走,一言不发;
对朋友不义,朋友都是拿来利用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私欲而结交,但对朋友毫无付出。
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作者批之为“古今不肖无双”毫不过分,比之于父亲贾政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和贾府基业的开创者宁荣二公相比了。

这也正是宝玉最终落得沿街乞讨结局的原因:不思上进,无立身之本;对上不孝,父母无力护他;对姐妹不仁,姐妹们死的死、散的散,无以自保;对朋友不义,得不到援助。唯有宝钗、袭人、蒋玉菡等不计前嫌有大德之人愿意包容他,才使得他得以安生。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才是宝玉的真实写照。因此,作者曹雪芹告诫读者,“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千万不要活成贾宝玉的样子,既“无能”,又“不肖”,而要引以为戒,把他当成一面时刻映照自己的镜子!
《红楼梦》|被宝玉推崇,被黛玉嫌弃,北静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红楼梦》|紫鹃本是个佛系少女,她的人生因黛玉而变得悲辛
《红楼梦》|贾氏一族同时拥有两国公,为何分别叫宁国公和荣国公
【原】《红楼梦》|贾氏一族同时拥有两国公,为何分别叫宁国公和荣国公 漫话红楼 2024-01-31 发布于北京  |  133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如果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走进《红楼梦》,会发现其中有无穷的趣味,同时感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光是在造字上,就对每一个文字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曹雪芹称得上汉语言文学最杰出的学者,其用词的高妙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从人名到地名,都赋予了与主旨相关的内涵,比如甄士隐即为“真士隐”,甄士隐所居的仁清巷即为“人情巷”。那么,对于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宁荣两府,作者又赋予了什么内涵呢?贾氏一门两国公,宁国公和荣国公的“宁”“荣”二字分别代表了什么?与主旨有何关联?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从对红楼主旨的挖掘角度来看,这是个有必要弄清楚的问题。
贾氏一族的开创者贾演和贾源,其名字中即含有深意。         
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作者借助冷子兴的八卦嘴,梳理了贾氏两府复杂的人物关系,从第一代一直说到了第五代。但对于第一代,即贾氏一族的开创者,只是用“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两兄弟”一句带过,并没有挑明两位国公的名字。         
直到林黛玉进贾府,在“荣禧堂”的牌匾上看到荣国公的名字,读者才知道荣国公叫“贾源”:“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而宁国公的名字,直到第五十四回才出现。贾蓉从光禄寺领回的“春祭的恩赏”,装在黄布口袋里,袋子上印着一行小字,“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         
至此,这兄弟俩的姓名才完整出现:贾演和贾源。      
“演”和“源”皆为水旁,用偏旁部首来排辈,这是贾氏取名的一大特点,比如第一代为水部(贾演、贾源);第二代比较特殊,是五代中唯一拥有两个字的一代,因此以其中一字为辈(贾代化、贾代善);第三代为文部(贾敬、贾赦、贾政、贾敏);第四代为玉部(贾珍、贾琏);第五代为草部(贾蓉、贾芸、贾蘭等)。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五个辈分的排列,正好代表了一个家族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全过程,其中水部的“演”和“源”即有“开创”和“继往开来”双重含义。            
据《说文》:“演,长流也。”源是源头,开源,演和源的结合,即有源远流长之意,代表贾府的初创者,为贾氏一族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如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则可使贾氏一族如泉水般源源不断,流芳百世。         
这个坚实的基础,作者写在了贾氏宗祠的对联里: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这是两幅对联,第一幅写的是第一代贾演贾源开创的基业,其功勋可昭日月,这份功勋延及子孙,给了子孙非常高的起点。这份功勋由上而来,来自朝庭的倚重,是于国有功之族。      
第二幅写的是来自底层的拥戴,老百姓对贾氏第一代贾演和贾源给他们带来的和平富庶的生活感恩戴德,这份拥戴也延及子孙,让子孙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上有倚重、下有拥戴,中有爵位带来的丰厚的物质基础,贾演和贾源兄弟俩,把一份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基业交到了子孙手上。这就是“源”和“演”二字上所承载的内涵,唐·白居易在《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中说:“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因源远流长而根深枝茂,一个稳固而又繁盛的家族由“演”“源”而起。              
为更充分地表达这一点,也为了让读者重视这一点,作者又在“宁”“荣”二字上做文章。         
“宁”“荣”分别代表安宁和繁荣,是一个朝代从开创到强盛的历程。         
历代王朝在封爵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常同姓才能封王或郡王,比如北静王就是皇室中人。对于异姓功勋卓著者,最高爵位是国公,而且通常是开国功臣。         
贾氏一族两国公,可见其功勋确实可“昭日月”。从尤氏对焦大的介绍可知,贾氏的两国公都属于开国功臣,“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贾源和贾演兄弟俩,用九死一生帮助皇帝开创了现在的王朝,属于与皇帝并肩奋战的异姓兄弟。         


从“宁国公”的“宁”字可知,当年贾源贾演兄弟俩投入的这场战争,属于正义之战,其结果是为国民带来了安宁,所以才有“至今黎庶念荣宁”。一个由皇帝亲封的“宁”字可知,贾源贾演在这场正义之战中,起到了生死存亡的作用。可以说,国家和百姓是因这俩兄弟而“宁”,因此才称得上“勋业有光昭日月”,才配得到皇帝对贾氏一代又一代的施恩。              
                    
另外,从荣国公之“荣”字,可知皇帝对贾氏一族寄予期望和重任:开创基业有功,建设国家、让国家变化繁荣昌盛的重任也靠你们了。         
创业容易守业难,经历战乱后的王朝,亟需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达到国富民强。贾氏兄弟的忠心和能力让皇帝对他们极为看好,所以希望他们能竭尽全力,继续为国效力。      


贾演贾源兄弟也不负所托,国民经济恢复得很快,从贾母的回忆里可以看出,仅仅只到第二代,就过上了物质丰裕的生活。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在潇湘馆说到糊窗的纱:      
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象,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color=rgba(0, 0, 0, 0.9)]         
这里的“你们”,包括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比她们的年纪还大,可见是贾母年轻时所用的物品,此时距离开创基业最多不过二三十年,但在用物上却已相当讲究和精致了。只有在物质条件足够丰裕的情况下,才会讲究和精致,说明那时候就已经达到了繁荣昌盛,宁荣二公不负皇帝的重托,做出了成绩。      
因此,“至今黎庶念荣宁”,贾氏兄弟不但为百姓带来了安宁,还带来了繁荣,百姓怎能不感恩戴德?这就是为什么宁公居长,荣公为弟,因为要先宁后荣:创业为安宁,发展为繁荣。   
         
作者为何要反复强调演源兄弟、宁荣二公的丰功伟绩?他在开篇就强调了,他写的是一部忏悔录:         
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color=rgba(0, 0, 0, 0.9)]            
宁荣二公为后世子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积攒了“天恩祖德”,提供了“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物质生活,子孙们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稍做努力,便可让这份基业“源远流长”。然而,以宝玉为代表的贾氏子孙,辜负了先祖的殷切期望,坐在宁荣二公用毕生精力创造的基业上坐享其成,以致于“一事无成,半生潦倒”。创业维艰却毁于一旦,可谓不忠不孝,称得上“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宁荣二公的功绩越丰伟,作者的忏悔就越深重,如此才能读懂他的“字字看来皆是血”。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供茶余饭后消遣的小说,而是用血泪写就的希望能警醒世人的忏悔录!





[url=]+关注[/url]



漫话红楼
阅人生百态,明世事沧桑。
970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红楼梦》|从贾演贾源到宁国公和荣国公,蕴含在名称里的深意
播报文章




搞笑豫西八大碗
关注


2020-03-03 10:31





如果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走进《红楼梦》,会发现其中有无穷的趣味,同时感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光是在造字上,就对每一个文字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曹雪芹称得上汉语言文学最杰出的学者,其用词的高妙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从人名到地名,都赋予了与主旨相关的内涵,比如甄士隐即为“真士隐”,甄士隐所居的仁清巷即为“人情巷”。那么,对于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宁荣两府,作者又赋予了什么内涵呢?贾氏一门两国公,宁国公和荣国公的“宁”“荣”二字分别代表了什么?与主旨有何关联?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从对红楼主旨的挖掘角度来看,这是个有必要弄清楚的问题。
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作者借助冷子兴的八卦嘴,梳理了贾氏两府复杂的人物关系,从第一代一直说到了第五代。但对于第一代,即贾氏一族的开创者,只是用“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两兄弟”一句带过,并没有挑明两位国公的名字。
直到林黛玉进贾府,在“荣禧堂”的牌匾上看到荣国公的名字,读者才知道荣国公叫“贾源”:“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而宁国公的名字,直到第五十四回才出现。贾蓉从光禄寺领回的“春祭的恩赏”,装在黄布口袋里,袋子上印着一行小字,“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
至此,这兄弟俩的姓名才完整出现:贾演和贾源。
“演”和“源”皆为水旁,用偏旁部首来排辈,这是贾氏取名的一大特点,比如第一代为水部(贾演、贾源);第二代比较特殊,是五代中唯一拥有两个字的一代,因此以其中一字为辈(贾代化、贾代善);第三代为文部(贾敬、贾赦、贾政、贾敏);第四代为玉部(贾珍、贾琏);第五代为草部(贾蓉、贾芸、贾蘭等)。

广告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五个辈分的排列,正好代表了一个家族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全过程,其中水部的“演”和“源”即有“开创”和“继往开来”双重含义。
据《说文》:“演,长流也。”源是源头,开源,演和源的结合,即有源远流长之意,代表贾府的初创者,为贾氏一族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如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则可使贾氏一族如泉水般源源不断,流芳百世。
这个坚实的基础,作者写在了贾氏宗祠的对联里:
这是两幅对联,第一幅写的是第一代贾演贾源开创的基业,其功勋可昭日月,这份功勋延及子孙,给了子孙非常高的起点。这份功勋由上而来,来自朝庭的倚重,是于国有功之族。
第二幅写的是来自底层的拥戴,老百姓对贾氏第一代贾演和贾源给他们带来的和平富庶的生活感恩戴德,这份拥戴也延及子孙,让子孙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上有倚重、下有拥戴,中有爵位带来的丰厚的物质基础,贾演和贾源兄弟俩,把一份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基业交到了子孙手上。这就是“源”和“演”二字上所承载的内涵,唐·白居易在《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中说:“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因源远流长而根深枝茂,一个稳固而又繁盛的家族由“演”“源”而起。
为更充分地表达这一点,也为了让读者重视这一点,作者又在“宁”“荣”二字上做文章。
历代王朝在封爵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常同姓才能封王或郡王,比如北静王就是皇室中人。对于异姓功勋卓著者,最高爵位是国公,而且通常是开国功臣。
贾氏一族两国公,可见其功勋确实可“昭日月”。从尤氏对焦大的介绍可知,贾氏的两国公都属于开国功臣,“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贾源和贾演兄弟俩,用九死一生帮助皇帝开创了现在的王朝,属于与皇帝并肩奋战的异姓兄弟。
从“宁国公”的“宁”字可知,当年贾源贾演兄弟俩投入的这场战争,属于正义之战,其结果是为国民带来了安宁,所以才有“至今黎庶念荣宁”。一个由皇帝亲封的“宁”字可知,贾源贾演在这场正义之战中,起到了生死存亡的作用。可以说,国家和百姓是因这俩兄弟而“宁”,因此才称得上“勋业有光昭日月”,才配得到皇帝对贾氏一代又一代的施恩。


另外,从荣国公之“荣”字,可知皇帝对贾氏一族寄予期望和重任:开创基业有功,建设国家、让国家变化繁荣昌盛的重任也靠你们了。
创业容易守业难,经历战乱后的王朝,亟需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达到国富民强。贾氏兄弟的忠心和能力让皇帝对他们极为看好,所以希望他们能竭尽全力,继续为国效力。
贾演贾源兄弟也不负所托,国民经济恢复得很快,从贾母的回忆里可以看出,仅仅只到第二代,就过上了物质丰裕的生活。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在潇湘馆说到糊窗的纱:
这里的“你们”,包括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比她们的年纪还大,可见是贾母年轻时所用的物品,此时距离开创基业最多不过二三十年,但在用物上却已相当讲究和精致了。只有在物质条件足够丰裕的情况下,才会讲究和精致,说明那时候就已经达到了繁荣昌盛,宁荣二公不负皇帝的重托,做出了成绩。
因此,“至今黎庶念荣宁”,贾氏兄弟不但为百姓带来了安宁,还带来了繁荣,百姓怎能不感恩戴德?这就是为什么宁公居长,荣公为弟,因为要先宁后荣:创业为安宁,发展为繁荣。

广告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作者为何要反复强调演源兄弟、宁荣二公的丰功伟绩?他在开篇就强调了,他写的是一部忏悔录:
宁荣二公为后世子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积攒了“天恩祖德”,提供了“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物质生活,子孙们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稍做努力,便可让这份基业“源远流长”。然而,以宝玉为代表的贾氏子孙,辜负了先祖的殷切期望,坐在宁荣二公用毕生精力创造的基业上坐享其成,以致于“一事无成,半生潦倒”。创业维艰却毁于一旦,可谓不忠不孝,称得上“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宁荣二公的功绩越丰伟,作者的忏悔就越深重,如此才能读懂他的“字字看来皆是血”。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供茶余饭后消遣的小说,而是用血泪写就的希望能警醒世人的忏悔录!
相关阅读:
漫话红楼 |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红楼梦》:蓉芹蔷芸蘭,贾氏第五代为何以草命名?
《红楼梦》|贾敬被曹雪芹骂得那么狠,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3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1: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的意思的意思
jiemeixionghua2019.06.10浏览32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huoxing100
2019.06.12
满意答案
   这句话是出自《红楼梦》第一回中的句子,原文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宦作官。如今现冠服在此,墓亦有碑,树亦有碑,世子品貌,神仙临凡。真真一件趣事。以告世人,莫说欺孤灭寡,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后代子孙将会继承我的福德,直到永远。我的墓碑上也会刻上我的名字,让人们永远记得我的存在。希望我的后人们在祭祀我的时候,能够感恩于我的福德,并且怀念我曾经的荣耀和安宁。
这句话表达了曹雪芹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品德、有福德,才能给子孙后代带来幸福和吉祥。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先祖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希望后人们能够继承先祖的优秀品质,创造属于自己的荣耀和安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6 04:09 , Processed in 0.2819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