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回复: 0

明与清的唇枪舌剑——红楼梦牙牌令解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04
发表于 2023-9-11 15: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与清的唇枪舌剑——红楼梦牙牌令解析棹雪而来3745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    随风飞舞潇洒人生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段的情节,你看懂了的话,绝对会感叹,正邪双方的交锋唇枪舌剑,引经据典,精彩异常,妙不可言。

下面我就为大家慢慢来逐一揭晓。

首先请大家留意看一下行令的这几个人顺序,这一点估计能留意到的人真不多:首先第一个是贾母,然后是薛姨妈,然后是湘云,然后是宝钗,然后是黛玉,然后迎春只说了一句,最后是刘姥姥。

先看前五个人,大家注意到了吗?薛家母女分别和贾母、湘云、黛玉错开,薛姨妈在第二位,宝钗在第四位。如果这是一场辩论赛,贾母、湘云、黛玉为一方,薛家母女为另一方,那这就是正反双方轮流发言,陈述己见,并攻击对手。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来逐句分析:

首先是贾母,先来看看原文: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说:“极妙。”
[img=114,113][/img]
这个牙牌大部分为白色,尤其是中间为全白,两边有点红色。现在只这一个牙牌组合尚看不出规律,等后面我把所有人的牙牌全贴出来,就能找到规律了。后面再详细说。

ok,下面辩论正式开始,正方老祖宗贾母第一个发起攻击:

第一句: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

贾母象征是大明的老祖宗,自然是“天”,别看你们满清占领了我们大半的江山,可这头上的天还是我们大明的青天;

第二句: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六桥,就是指杭州苏堤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桥。古时一般六桥指代杭州。杭州也是南宋时的首都,这里是以南宋象征南明,六桥边广种梅花,而梅花象征着史可法等英勇抗清的忠贞之士。因为史可法牺牲后,后人把他的衣冠葬在梅花岭,所以当时都以梅花象征英勇抗清的精神。

所以这句意思就是,我们南明依然有很多英勇抗清的英雄义士。

第三句: “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

大家看看上图的六么牌,下面六点白色,上面一点红,恰恰象一轮红日升上来。意思是大明剩下的将士虽然不多了,但最终会象太阳那样破开云雨冉冉上升重新光复这大明的江山。

接着第四句: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说:“极妙。”

鸳鸯说,你们崇祯皇帝已经上吊死了,死时以发遮面,无颜见老祖宗于九泉之下,就像个蓬头鬼。贾母回击:虽然是鬼,但也是跟着钟馗这个圣君走圣君之路的鬼。

最后大家的评论是“极妙”,其实也是作者的评论,贾母回击得太妙了!


好了,贾母发言完毕,完全体现出老祖宗的气势。下面看看薛姨妈是怎么反击的:
[img=114,113][/img]
第一句: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

你贾母不是说梅花香彻骨吗?你看,这梅花被我这漫天大风雪刮得随风飞舞,你大明的军队被我满清打得落花流水呀!话说这回击太有力了,还真是实情来着。

第二句: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梅花一般都是寒冬腊月才开花,不会十月份那么早就开花的。而全国恰恰就是一个地方的梅花是十月份就开花的,这个地方也很有名,就是广东韶关南雄的大庾岭也称梅岭。这个地方我本人曾在一年国庆节去过,确实那里的梅花十月份就开花了,当时我们还挺惊讶的。

大庾岭上的梅关古道是自古岭南地区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所以大庾岭和梅关也成为汉夷分界线,梅关以南的广东地区被称为蛮夷,出了梅关向北才算是中原。

所以薛姨妈说十月梅花岭上香,意思是我满清的大军已经打到梅关了,中原地区已经全部为我所占领,我们在梅岭上赏梅呢。

薛姨妈的反击好狠,以连续两句梅花诗反击贾母的梅花香彻骨。

第三句: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在前面两句针对贾母进行了反击之后,这一句就进一步得意洋洋的说,我们宝钗准备和宝玉“织女牛郎会七夕”了,意即要夺取全国的政权了。我们知道宝钗的籤语是“可叹停机德”,就是停下织布机来劝谏丈夫,那宝钗当然是织女了。

第四句: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这一句也是一句得意洋洋的自夸,自比为二郎神游遍三山五岳,当然是象神仙一样快乐了,你们这些在我大清统治下的世人普通人,当然不及我们快乐呀。

好了,薛姨妈也结束发言,反击了贾母之余,也大大地自夸了一番。那么湘云是怎么反击应对的呢?



注:同意湘云影射变节前明官员。但湘云牙牌令具体何意,此文的解释也不一定准确。而且,作者本人不会是湘云的原型,作者也不是吴梅村,而是洪升。

注意前面贾母和薛姨妈的行令诗都比较直白,也符合两人的文学水平,都不是太高嘛,有点像打油诗,也很容易明白。而到了宝钗、湘云、黛玉,那就有水平得多了,基本都是引经据典的,要绕个弯才能理解的。

尤其是湘云,应该说是最有水平的,高于钗黛二人。这也体现了湘云所影射的人物。请接着继续看分析。
[img=114,113][/img]
湘云的第一句: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这一句就不用怎么解析了,相信有兴趣的红迷们对这句都不会陌生,就是大明还有南明的两个小政权,还有希望之意。

第二句: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这一句是唐刘长卿的《别严士元》,全文如下: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绯,六七品绿,八九品服青

如果套用在红楼梦这里的背景,再来翻译一下,作者的意思就很明白了:

现在已经是清朝建国之初了,满清的统治开始很残暴,后来也开始对汉人怀柔了,不知不觉我也当了清朝的官员,清兵残杀汉人的暴行都被掩盖掉不为人知了。大明已经快要逝去,一眼望去都是满清的江山,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不得已做了一个满清的官员(注意“青袍”二字,隐射满清的官服)。

上面接着后面再补充一句:...我的名节已经被耽误了。

这首诗,引用得恰如其分,很完美的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思想感情。说的是实情,但是对于这场辩论赛来说,有点示弱了。所以下面湘云还是要表达一下自己的骨气。

第三句: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

这一句诗,是唐代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全文如下: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译文:天上仙家的碧桃树沾染着雨露种下,太阳边的红杏倚靠着云彩而栽。我这朵芙蓉长在萧瑟的秋天的江边,但不抱怨春风为何不吹来让我这朵花开一开。

翻译成作者心声:那些向满清贵族阿谀奉承抱大腿的无耻之徒,虽然象天上的碧桃和日边的红杏那样风光,但我宁愿象长在萧瑟秋天的江边不开放的芙蓉花那样,默默躲在寂静无人的角落,决不为满清卖命。

这首诗同样引用的很精彩。表达了作者决不甘心向满清卖命的骨气。

继续第四句: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熟’。”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

这句诗没有和原文一模一样的出处。不过关于樱桃、御园、鸟衔出的典故是很有名的。下面摘抄一段网上的介绍:

樱桃,唐朝人也叫“含桃”。说它有文化品位,因为在北方地区,樱桃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被称为“初春第一果”。每年樱桃季到来的时候,朝廷用它来供祖宗荐庙,皇帝带着大臣在皇家樱桃园里搞采摘、专门开宴席品尝,还向近臣赏赐樱桃作为一种荣宠象征,受赏的大臣要隆重地写诗做文章答谢皇帝,夸耀自己有面子,像王维、韩愈、白居易这样的大手笔都写过。

而且,每年新科进士放榜的时间,也往往跟樱桃成熟时间重合,新进士们聚在一起大吃的“樱桃宴”也相当有名。不过说是“大吃”,其实每人能享受一小碟已经不错了,因为这种水果非常贵,您听说过“樱桃好吃树难栽”吗?

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承接湘云前三句表达的意思来看的话,我分析应该是下面这样理解的:

这副骨牌九点全红,就像九粒樱桃一样,所以叫“樱桃九熟”,而我(作者)看到这骨牌点,不由恍惚觉得这好像是被鸟从皇宫衔出来的樱桃似的,不由深深怀念起那时候(大明朝皇帝在宫中开御宴,赏赐给大臣樱桃的时候)的情景,怀念过去大明皇上的恩德啊。

通观湘云的四句,表达了对国家改朝换代的悲凉、被迫当官的无奈和羞愧、但又不甘心卖命的矛盾心情以及对故主的怀念。所引用的诗句及典故堪称完美,这样的水平绝对是饱学的大儒文豪。如果说红楼梦的作者是吴梅村的话,似乎是很合乎他的身份和经历。

另外从作者安排由湘云来说这几句诗来看,也很可能暗示湘云所影射的原形是作者本人,或者是想作者一样的那一帮明末清初的文人士子。

好了,湘云发言完毕,表达了南明的种子还在,表达了自己的骨气,也表达了对前明故主的眷恋。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也。

轮到宝钗上场发言了。下面来看看宝钗如何应对。
[img=114,113][/img]
第一句: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宝钗也不是等闲之辈啊,第一句回击就是既有文采又直击要害。这一句同样没有出处,应该是宝钗自己作的。那么怎么理解这句话?我认为红楼梦中对燕子的含义指向是有特别含义的,这还得从戴玉的《葬花吟》中的“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这句的理解说起。

大家都知道,燕子的习性是这样的,春天的时候在北方筑巢,到了冬天寒冷的时候,就飞到南方过冬了。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

所以上面那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春天三月的时候,香巢(因为到处是花,燕子用花来筑巢所以是香巢)已经垒成了,但到了冬天的时候,燕子就很无情扔下巢穴和我不管,自己飞到南方过冬去了。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里承受冬天的严寒。

大家想想崇祯死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最后城破的那天,所有大臣都跑光了,一个来上朝的都没有,搞到崇祯既愤恨又悲凉孤独。

崇祯当上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也各筑各的香巢。可是一旦冬天来了,就抛下皇帝大难临头各自飞了。再看看后面一句“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到了明年大明就已经完了,再回来就原来的就什么都没有了,就只能做满清的奴才了。

所以,我认为红楼梦中尤其是《葬花吟》中燕子,指的应该是那些抛弃崇祯皇帝逃跑,或者投降了满清的明朝大臣。而很显然,作者正是其中之一。(注:不同意这里认为红楼梦作者属于这些人)

所以,宝钗的反击很铢心啊,你就是黛玉《葬花吟》中的那双双燕子,你不是说心怀故主吗?可是你在大难来临的时候可是贪生怕死,抛弃了你的故主投降到我们这边来的,你还好意思在那里叽叽喳喳地叫唤什么?

继续来看宝钗的第二句:鸳鸯道:“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这一句同样夹枪带棒,犀利非常。前面才刚刺了一剑,这里还继续补上一刀。我们来看看这一刀是怎样的犀利法。

“水荇牵风翠带长”这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对雨》,全文如下: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简单翻译一下:

春天的云雾覆盖着皇宫的院墙,雾蒙蒙的看不真切。傍晚江边的亭子周边芳草萋萋,一派寂静,冷清了好多年了。林子里的桃花被雨沾湿,好像湿润的胭脂一样,长长的水荇在风中飘拂,好像是不甘寂寞,要缠着清风不放呢。遥想当年唐玄宗时龙武禁军驻扎在这里,住着杨贵妃的芙蓉殿到处焚着漫漫熏香。什么时候皇上开恩再次召集金钱会啊,估计这辈子是没希望的了,就让我暂时麻醉在美女和锦瑟旁边吧。

金钱会:《旧唐书》载:“开元元年九月,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以上五品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

水荇(音“杏”)是种长在江上的水草,“水荇牵风翠带长”,此句脱胎于杜审言的“绾雾清条弱,牵风紫蔓长”,敷色浓艳,姿态飘逸。本是风吹水荇,诗人却反道“水荇牵风”,赋景以人格化动作,似乎这“水荇”也难耐乏人问津的寂寞,欲招揽清风一缕与之共话沧桑。

这种反向拟人的写法,是唐诗中颇为流行的写法,杜甫尤其擅长。

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当时唐朝经过了安史之乱,杨贵妃已死,唐玄宗已退位,新君唐肃宗登上皇位。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肃宗把唐玄宗在位时重用的大臣全部剪除。很不幸,杜甫正是其中之一,从此就郁郁不得志。所以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杜甫得不到新君恩宠,愈加怀念当日唐玄宗时如鱼得水的佳境,明知逝水难回,却渴盼恩泽重沐,一展怀抱。

宝钗用这首诗,把湘云类比成失宠后的杜甫来讽刺她。首先,注意“水荇”的荇字,和“红杏”的杏字是同音。所以这句诗是很有针对性地针对“日边红杏倚云栽”这句来的。那些想抱我大腿继续想升官发财的投机分子哪里配称红杏?我看只是低贱的水荇罢了,而且还是这些水荇主动无耻地来纠缠我的。

其次,你不是说很有骨气,不愿为我卖命吗?我看你只不过是得不到新君恩宠,心里酸酸的羡慕嫉妒恨罢了。你在怀念旧时的樱桃会吗?我看你是永远没这个希望了,你就做做梦麻醉自己吧

好了,宝钗第一第二句狠狠地插了两刀之后,接下来又会说些什么呢?相信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我自己分析的时候一开始也想不太明白,后来明白了后,不由感叹作者这情节编得真是绝了。



好了,那么接下来看看宝钗的第三句: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三山半落青天外。”取自唐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这首诗的背景,一种说法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还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李白在这首诗中,首先表达了一种感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往事俱往矣这样的情感,过去曾经多么风光的帝王将相,现在不都早已化为一抔黄土了么?然后再叹息,朝廷多佞臣,自己被排挤,真是满心郁闷。

看到这里,大家不知有没有感觉到,这首诗的意境已经和前面两首有了一点微妙的不同了。前面两首,都是满含了嘲讽和奚落,可是在这一首中,已经感觉不到这样的口气。好像是话锋徒然一转,从一种咄咄逼人、尖酸刻薄的的口气,转变成一派历史唯物主义的哲人大家的风范。

那么怎么宝钗突然转变了口气了呢?其实我们把思路转变一下就明白了。前面的交锋,薛家母女可谓已经占尽上风,这也是由于确实是底气足啊,大清确实是已经把明朝打得落花流水,明朝君臣确实自己也不争气。这个事实无可争辩,贾母和湘云再怎么徒呈口舌之利,那也是说不过薛家母女的。

所以宝钗前面的攻击已经足够了,这里不需要继续那么咄咄逼人。而是开始以胜利者的姿态,劝谏你们这班败军之将,看清形势吧!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新的朝代已经来了,还是赶快来一心一意为我效力吧!

那么从宝钗的角度翻译一下这首诗,意思就是这样的:

你们明朝君王(凤凰)已经死的死,败的败,都已经逝去了,现在是我大清水国的天下。你们大明的开国都城南京(注意这首诗就是写南京城的,吴宫、晋都都是指南京城)已经没落荒凉,曾经的帝王将相的陵墓也变成了黄土包。这天下已经不是大明的天下了,剩下的南明孤军已经在我满青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下,即将覆灭。你们明朝奸臣当道,君主昏庸,你都被冷落排挤出来了,还那么痴情旧朝干嘛呢?赶紧为我们大清效力吧!

另外“三山半落青天外”这句诗还顺便回击了贾母的“头上有青天”这句。贾母说头上大明的青天还在,但是南京城都已经落在大清手中,头上的青天已经不是大明的青天了,已经落在青天之外了。

再来看第四句: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明白了前面一句包含满清对汉人旧臣的怀柔之义,这句也比较容易明白了,同样是承接前面的这个意思,而且同时也回击了湘云暗含的“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这句的意思。

先来看看这一句的出处:

这句出自明代唐伯虎《题画》原句:“芦苇萧萧野渚(zhǔ)秋,满蓑风雨独归舟。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这首诗的的意思很浅显,就不翻译了。我们知道唐伯虎是大才子,但运气真太差了,第一次科举就牵涉到了科举舞弊案,结果终生不得再参加科举,自然也无缘官场了。所以他写这首诗,是感叹到处都是风波险恶。

那么宝钗这里引用这一句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说你不是自愿做长在荒凉江边的芙蓉吗?想做隐士也没那么容易,野外荒凉萧瑟,秋风秋雨,处处都是风波险恶。你还是赶紧回来吧,我保你的荣华富贵呀。

作者安排宝钗说这样几句话,应该也是符合宝钗的心思深沉的性格的,也是符合当时满清对汉人的文人学子的笼络的手段。所以说作者的情节安排设计真是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我们读红楼梦,如果你仅仅喜欢红楼梦表面的风花雪月的故事,那就不必深究了。但如果你还有兴趣深入读懂红楼梦所真正想表达的意思,那么绝不可肤浅和牵强地去理解,你的解析如果看起来很牵强,不够合理,不够完美,似乎感觉作者兴之所致,随便乱编,编得自相矛盾,不合逻辑。那多半不是作者的问题,而是你还没理解透彻。当你一旦悟通,你会感觉妙不可言的。



下面接着来分析黛玉的牙牌令。

前面4人两轮交锋过后,看来正方形势落后呀,敌人气势太嚣张了。黛玉影射的是崇祯皇帝,那自然是作为正方的主帅了,必须发起绝地反击!

但是,目前正面战场没得打呀!事实就摆在那里,明朝大势已去,已经基本无可挽回,任你怎么说破天也是没有底气的。那怎么办?必须另辟蹊径,找出敌人的弱点,一击致命!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黛玉怎么避敌锋芒,攻敌之弱点。
[img=114,113][/img]
首先来看看黛玉的第一句: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黛玉的第一句也是“天”牌,表明她也影射着天子,即崇祯。然后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一句,来自明末汤显祖著的戏剧《牡丹亭》,全句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一句表面的意思很直白,但要明白它的意思,必须结合《牡丹亭》剧情的前后情节来分析。

《牡丹亭》讲的是某官家小姐杜丽娘,从小到大养在深闺,没机会到外面自由恋爱。于是有一天寂寞难耐,就到花园中游玩,结果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激起了她压抑已久的对爱情的渴望,回来后就作了个春梦,梦见和没见过的男主柳梦梅在牡丹亭畔幽会。后来终日想念梦中的情郎却无缘得见,结果很快就郁郁而死。死前画了张自画像,埋在太湖石底。

而柳梦梅原来也做梦梦到了杜丽娘,后来机缘巧合就拾到了杜丽娘埋下的画像。于是杜丽娘从阴间还阳,跟柳梦梅经历过一番波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句诗,就是在一开头杜丽娘游花园的时候唱的曲子中的一句。

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既是赞叹花园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诘不肯走进自己生命欣赏自己美丽的人,具有着双重的意味。杜丽娘抒发了古代待嫁女子普遍的幽怨,在古代诗词中这种主题非常多,“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叹形成了女子“伤春”的传统。备受压抑的杜丽娘内心深处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使得初入园林中的她心潮起伏。如此美好的春光却无人观赏,杜丽娘由此联想到自己,不仅悲从中来。

那么我们会到红楼梦中来。我们知道,黛玉和宝玉其实在这一回之前就已经感情完全确定下来了,标志事件就是宝玉被打后,送了两块手帕给黛玉,这可是定情的信物哦。这一下,也标志着宝钗在争夺宝玉这件事情上败下阵来,空费了一番功夫,依然得不到宝玉的爱情。

这样我们就明白黛玉这一句的意思了,这是讥讽宝钗,你空有如此美好的春光,却是无人观赏,纵有千般良辰美景,奈何宝玉就是不爱你呀!

这一击确实精彩,直接命中要害。

然后我们来看,作者写到这里,特意加写了一句宝钗的反应:

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

这一句我相信作者是双重含义的,表面意思是说宝钗听到黛玉说的“淫词艳曲”而看她,为后文用这个拿捏黛玉作伏笔。而另一层意思,我相信就是宝钗听了这句,心中给气的不行,回头盯着黛玉呢。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宝钗暗自把银牙咬碎的表情哈。

接着继续看下一句: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这一句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中张生的唱词‘候门不许老僧敲,纱窗外定有红娘报’。

《西厢记》的故事情节我这里就不粘过来了,有兴趣的童鞋自行百度。总之男女主张生和崔莺莺在红娘的帮助下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句所说的情节,是张生在做佛事的法场,约了红娘来此私会,让红娘通风报信。所以不许老僧敲钟,怕听不到红娘来报信的敲窗声。

《西厢记》的原句是“定有”,而现在改成“没有”。这个改动据有人研究,实际上出自金圣叹评本《西厢记》一之四《闹斋》:“侯门不许老僧敲,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金圣叹改王实甫原作中“定有”为“没有”,旨在更加突出张生在法场等莺莺来作佛事的焦急神态,诚如金批云:“心急如火,更不能待。欲遣一僧请之,又似于礼不可,因而怨到红娘。如此妙笔,真恐纸上有一张生直走下来。”

总之,无论改没改,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我和宝玉已经在让红娘的传信定下了关系了,我们也会像张生和崔莺莺一样幸福地在一起的,你就洗洗睡吧。

那么红楼梦里的红娘是谁?当然是帮宝玉传递手帕的晴雯了。所以说作者安排每个人物的情节都不是随便来的,这样的活就决不可能安排袭人去。

好了,前面两句黛玉进行了精准打击,准确击中敌人要害。不过敌人的弱点不多呀,老这么剑走偏锋也不行,作为一军之帅,还是得回到正面战场,堂堂正正地应击敌人!


下面来看第三句: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这一句出自唐杜甫的《紫宸殿退朝口号》,全文如下: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这首诗是唐肃宗时,杜甫写的一首描写大臣上朝退朝的诗。翻译如下:

殿外昭容的紫袖低垂,引领着文武百官排成两行进殿朝见皇上(唐朝的皇帝喜欢让他的妃嫔抛头露面?)。花香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满大殿流转,醉人心脾,太阳移动,花影也在群臣当中悄悄移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呀,都那么长时间了还没散朝。宫殿太大,白天计时的那个滴漏声音飘缈,听到殿旁阁楼上官员送来的报告,皇上龙颜喜阅,皇上身边的近臣也知道了皇帝的开心。每次散朝回宫殿东面的门下省(杜甫所任的左拾遗属门下省),并且和百官一起相送宰相回中书省(夔(音奎)、龙为舜二臣名,在此喻宰相;凤池即凤凰池,在此借指中书省)。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已经结束,新的皇帝唐肃宗登基上台。杜甫在肃宗驾下就做了个七八品的小官叫左拾遗。因此按理说他不太会有机会成为皇帝的近臣。所以这首诗应该是他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另外也有说法是他应和贾至(任中书舍人,大概相当于中央秘书长之类的吧)写的《早朝大明宫》,这首诗同样也是描写上朝的景象的。

这些细节我们就不管了,现在来分析一下作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的用意。请注意,安史之乱也是跟满清之乱一样的番邦胡人之乱!然后这时大乱已经结束,新君上台,百废待兴。

这首诗,充满了一种大乱之后,君贤臣忠,上下同心,春风送暖,共建和谐的新大唐这样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画面,敌人被消灭了,我们胜利了。满堂文武百官(诗中说的甚至是千官哦)济济一堂,君臣用命,同心同德,我们大明的新的篇章就要拉开序幕了。

这是在堂堂正正地回击宝钗,你们满清的下场就是跟安禄山史施明这两个跳梁小丑的下场一样,最终会被我们打败的。同时,也给湘云吃个定心丸,描绘一个美好的前景,激励我方的斗志!

请注意,最后的那句“会送夔龙集凤池”就是回应宝钗那句“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谁说凤凰飞走了,我们的凤池还有夔龙呢。

还有,文中其实是改了一个字,把“御”字改成了“玉”字,就是说这个中兴之主不是唐肃宗,而是我林黛玉。

另外,作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估计也是想把这个祥和的景象,作为崇祯上吊那天,文武百官全部跑光,大殿上空荡荡一个人影也没有的这种凄凉景象的一个对比。现实中已经无法实现了,那么就通过黛玉之口来意淫一下,满足一下自己那虚无缥缈的希望。这个不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红楼版么?

我相信作者写到这里,估计要边写边落泪呀

前面说完黛玉的前三句,那么接下来就剩下最后一句了。这句可算是黛玉的压轴之句,而以黛玉的身份,这也是整个正方的压轴之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后面就不再安排什么有分量的人物来出场了。后面还有两人是迎春和刘姥姥。这两个人的牙牌令也是很有趣的。这个下面再说。

现在来看看黛玉这一句:

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这一句,并没有跟原文一模一样的出处,而且连比较接近的也没有,因此应该是作者这里自己作的了。前面的牙牌令,也有很多是作者自己作的,例如贾母和薛姨妈,就都是自己作的。但是她们两人的都比较浅显,比较容易明白,这也符合这两人的身份,水平都是一般般嘛,当然不会设计那么高深的诗词来给这两个人说。

但黛玉就不同了,不管是其书中的文学水平,还是其影射的身份,都不简单。更加上这是压轴之句,那更不可能随便写了。因此这句必定饱含了作者的苦心。

从这一句字面意义上来说,很是浅显易懂,看起来就象一句打油诗。而且比较容易看出来,是跟之前的黛玉葬花的情节相呼应,形容黛玉肩上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花篮这副景象嘛。

如果你确实要这么理解,那我也无话可说。但是就如我上面分析的道理,我是不相信作者不在这句话中大做文章的。那下面就来说说我分析的逻辑。

很明显,这一句话,重点在“仙杖”和“芍药花”这两个词上。那我们就来分别分析一下。

仙杖有什么典故吗?还是在什么诗里面提到的吗?这一查,很真的有,而且,还是杜甫的诗!而且还是诗的开头两个字!

杜甫的诗,前面宝钗引用了两首,黛玉的前一句也引用了一首,显然作者这里是很喜欢引用杜甫的诗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仙仗离丹极,妖星带玉除。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

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发生过的故事,前面都有讲过了。那么这首诗是杜甫什么时候写的?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其实,等我把这首诗的意思解析清楚,大家就恍然大悟了。



这首诗典故比较多,不太容易懂,而且找不到白话文的解析,只有古人的批注,那么下面我们根据古人的注释一句一句来翻译:

仙仗离丹极:

《唐书·仪卫志》:凡朝会之仗五:一曰供奉仗,二曰亲仗,三曰勋 仗,四曰翊仗,五曰散手仗,皆带刀捉仗,立于东西廊下。【邵注】 天子有太极殿,以丹掩泥,涂殿上地,故庭曰丹墀。

丹极就是丹墀,指古代宫殿红色的地板,仙杖就是宫殿中守卫或仪仗手中拿着的各种类型的杖。

拿着仙杖的守卫离开了宫殿,自然是指皇帝也跟着离开了。仙杖就是指代皇帝。

妖星带玉除:

妖星,凡二十一星。《晋·载记》:刘曜曰:“昨夜妖星犯月。”《安禄山事迹》:禄山生夜,赤光旁照,群兽四鸣,望气者见妖星芒炽, 落其穹庐。曹植诗:“凝霜依玉除。”

原来妖星就是安禄山,又见到安禄山的身影了!玉除,就是玉阶的意思,即皇宫中的玉阶,安禄山打进皇宫了。

须为下殿走:

《梁·武帝纪》:谚云:“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乃跌足下殿

以禳之。

“下殿走”就是皇帝离开宫殿躲避的意思。皇上必须离开宫殿躲避啊。

不可好楼居:

《汉·武帝纪》:公孙卿曰:“仙人好楼居。”于是令长安作飞廉、 桂馆,甘泉作益寿、延寿观。

汉武帝的时候,公孙卿说:“神仙喜欢住在高楼上”。于是汉武帝就命令在长安盖了很多高楼。因此这句意思就是:不要盖那么多高楼,太劳民伤财了,神仙也不会来的。

暂屈汾阳驾:

《庄子》: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杜

臆》:汾阳句,暗藏丧天下在内。

就是说暂时委屈一下放弃天下。

聊飞燕将书:

《史记》: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不敢归。田单 攻之,岁余不下。仲连乃为书约之矢,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书, 泣而自杀。

这个典故很长,我大概简要说一下:

春秋战国时燕国的燕将攻下了聊城,结果聊城有人向燕王进谗言,燕将害怕被杀,不敢回国,就留在聊城了。后来齐国的田单进攻聊城,打了一年多打不下来,仲连写了封信射入城中,燕将看到,就哭着自杀了。为什么这封信这么厉害?说明白了其实也不难理解:

燕将当时肯定是孤城一座,没有后援。因为燕国是不会支持他的嘛。被齐国大军包围,城破是迟早的事。信中的意思是说,你已经走投无路了,你现在有两条路走,一是自杀,二是投降我们齐国。这样还能使你的部下少死一点。燕将心想,与其投降被齐国将士凌辱(因为杀了很多齐国人了),不如一死,还能留个名节。所以就哭了几天,真自杀了。

依然七庙略:

《王制》: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羊祜传》:祜外扬王

化,内经庙略。庾肩吾诗:“方凭七庙略,更雪五陵冤。”赵曰:兵 谋谓之庙略,盖计划于七庙中也。

意思就是在七庙内制定平定天下的方略。

更与万方初:

这句没有注释,那就是我们就直接字面意思来理解,大概就是万象更新,恢复如初的意思。

原来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回到京城,广赦天下,杜甫当时在鄜州,收到重新召集百官的诏令时作的,是描写唐玄宗从离京逃跑,到返回京都的过程。那么我们连起来,整首诗翻译一下:

安禄山打进了京城,皇帝离开了皇宫。应该离开就先离开躲避一下吧,不要幻想还有神仙来拯救您。暂时屈驾退却躲避,等待时机成熟,一战就能轻松平定天下。您依然可以在七庙内制定重新治理天下的方略,都是江山社稷就能万象更新恢复如初了。

这个时候杜甫当然还不知道后来唐玄宗会被唐肃宗给幽禁了,所以写的还是唐玄宗回京后会大有作为。这些我们就不需要去纠结了。

看到这里,大家相信原句中的“仙杖”二字,就是作者想引用杜甫的这首诗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还能有哪首诗能如此贴切的直指崇祯最后的战略性错误呢?崇祯如果在李自成打进来前先战略性撤退,跑到南京去,这样明朝还有统一的政权和一定的军事力量,确实未始不能如唐玄宗一样重新回去的。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崇祯终于饮恨煤山。

这首诗可是连用了三句来表示皇帝跑路的意思啊:仙杖离丹极、须为下殿走、暂屈汾阳驾

这三句。所以作者是痛心疾首崇祯错过最后一线生机。

然后再来看看“芍药花”,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芍药花影射湘云。但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湘云醉卧青石板那一段是在后面第62章,这一章才是第40章呢。应该不会拿还没发生的情节来作文章吧。我觉得其实之所以两个地方都写芍药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芍药花都代表同一个意思。那下面就来看一下。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芍药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诗经·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情人离别赠以芍药。是离别的花朵。同时也寓意伤心。

古人以互赠芍药来寄思传情,也表示惜别。


相信很多人都只知道芍药花代表爱情,却原来是代表将要离别的爱情。同时,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离别的情人互相表明心迹,爱你之心永不变,将来还有重聚的一天。因为代表七夕节嘛,牛郎织女总会相聚的。

也就是说,这个离别是暂离,这样就又呼应了“仙杖”这首诗的暂离之意,这更加证明了我前面的猜测没错,确实就是要引用杜甫的这首诗!

所以“仙杖香挑芍药花”这句,现在意思就清楚了,恐怕至少有两层意思:

第一,寄托了作者惋惜崇祯没有效仿唐玄宗暂时跑路而导致最后灭亡的痛心疾首,并借此文章和黛玉之口再次幻想一下如果移驾暂离了,最后还能重谋庙略、万方更初的。并表达了藐视敌人的态度,一封飞书,就能让你们自尽,收复河山轻而易举。

第二,仙杖指代皇帝,所以就是指代崇祯,仙杖挑着芍药花,暗示作者将芍药花送给崇祯,以表达其依依惜别的伤心之情,并表示在自己百年之后,再相聚于天上吧。

好了,不知大家对黛玉最后这一句的解析是否满意?我觉得这句里面所表达出来的意思还是比较大气的,不同于前面单纯的讽刺、骂人等等,这里表达出了一定的政治军事方略,并且在最后一句中表达送别之意,令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啊。

另外,作者不直接去引用诗的整句,不让人轻易猜到作者的真意,也是因为这首诗太写实,让人一看就猜到什么意思,那就太危险了。

好了,重要部分终于写完了。接下来到迎春了。

迎春是没什么水平的,所以作者自然不会安排什么精妙的诗句让迎春来说。粗粗看起来,迎春的这句话似乎也是作者随便交待一下就算,作为过渡而已。

但是!呵呵“但是”又来了。我不断在重复强调,重要情节作者不会写无用之笔的。那么迎春到底要说什么呢?

我想在这里先卖个关子,让大家猜猜看,看是否有人能看出来。下面是迎春的那句:

“桃花带雨浓”,引自《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全文如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好了,答案明天公布,大家先猜猜看。

迎春说的那句的意思,不知道有木有童鞋猜出来了?其实很易猜的。下面直接揭晓答案吧。

这整句是:

鸳鸯道:“左边‘四五’成花九。”迎春道:“桃花带雨浓。”众人道:“该罚!错了韵,而且又不像。”

昨天说了,迎春没什么水平,所以她不会说出什么高妙的词句,也不会有什么复杂的意思。李白的这首诗,背景也很简单,内容也纯粹自白,很好懂,没什么可挖掘的东西。那么迎春到底要走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关键就是第一句:

犬吠水声中

“水”乃满清是也,水声中有狗在叫,那不就是骂满清是狗吗?

呵呵,迎春也不说啥高深的了,直接开骂呗,骂得也挺爽的。

另外,再来看一下“左边‘四五’成花九”最后这个“九”字,我不知道各地方言“九”和“狗”是不是一样,但粤语中就是一样的。粤语是保留了大量古汉语发音的语种,古代很多诗用普通话发音是不押韵的,但用粤语反而押韵了。

所以我很怀疑作者这里是用“九”字暗示“狗”字。

好了,下面继续来看看刘姥姥的牙牌令。

可能有的人还不是很清楚刘姥姥这个人的象征意义,这里我先来解析一下。

刘姥姥是哪来的呢?看看原文:

“恰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

这不就是说努尔哈赤么?他开始发迹时正是千里之外的东北,对于大明来说当然是“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他老爹和爷爷都是大明的芝麻绿豆的小官,那是跟大明有些瓜葛了。

刘姥姥的刘,繁体是“劉”,有个“金”字,有个“立刀旁”,暗示后金。黛玉说她是“母蝗虫”,“虫”也暗指清,因为“清风”的繁体“風”字下面是个虫嘛,而且满清在关外的时候经常就象蝗虫一样把大明边境劫掠一空。另外还有很多暗示的地方,大家可自行寻找。

因此刘姥姥应该是影射中早期还只是边境之患的满清。好了,那下面来看看刘姥姥的牙牌令。其实刘姥姥每一句都是大白话,没有什么复杂的典故要解析的,所以分析起来就简单很多了。
[img=114,113][/img]
第一句: 鸳鸯笑道:“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

努尔哈赤的亲妈在他十岁时去世,继母那拉氏为王台族女,对其很刻薄。努尔哈赤十九岁时不得不分家生活,仅获得少量家产。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等人以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等方式为生。

所以就是说满清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出身贫寒,也讽刺满清人粗鄙没文化。

第二句: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

这一句我认为是影射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被袁崇焕用火炮轰得重伤,随后不治而死。请注意后面有一句“这是有的”,暗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第三句:“右边‘幺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蔔一头蒜。”
这一句继续借刘姥姥之口来嘲笑满清的帽子顶饰。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清皇帝和官员帽子的图片,皇帝的帽子上边是竖长垂直的一溜珠子,看上去正像一根胡萝卜,而官员的帽子顶上是一颗珠子,后边先是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拖着几根长长的羽毛,看上去正像一颗大蒜。这还真是挺形象的。

第四句: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倭瓜,就是南瓜。而在东北地区,也称番瓜、金瓜。所以这句也是一句暗指和嘲笑的话。还有,清初时男人的发型跟我们在电视中见惯的清朝发型是不同的,要光的多,仅仅留后脑勺铜钱那么大的一圈头发,编成辫子必须能穿过铜钱眼,所以称为金钱鼠尾头。那么这整个头加上辫子是不是就像个倭瓜呢?

所以刘姥姥每说一句,众人都大笑,那时作者借这里大肆嘲笑满清的粗俗和土气。

最后,还有一个东西没说,就是各人的牙牌令的图案,都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呢?其实很简单,也很清晰。

贾母:中间全白,两边也是大部分白,白多红少,象征满清已占领大部分中原地区,明朝只剩边边角角的一点了。

黛玉:跟贾母的差不多,但是,右边比贾母的又少了一点红,已经全白了,形式更恶劣了。

薛姨妈、宝钗:全白,象征其满清的身份。

刘姥姥:两边全红,中间牌下红上白。上边不就是北边么,象征着满清来自北边,而且这时期明朝还是比满清要强大的。

湘云:全红。这个很有意思,我认为象征着无论朝代如何变换,国家永远都是汉人的国家,或者说永远都是炎黄子孙的国家。

好了,终于全部牙牌令解读完毕。不知诸位觉得满意否?如果诸位有更多的发现,欢迎发帖讨论。




编辑于 2021-11-27 20: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9 01:20 , Processed in 0.0734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