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详解哼哼韵:曹雪芹骂人的高超境界,又飒又爽笑掉牙
where5
2021-11-14   |  2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原本是一出巨大的悲剧,但纵观世界名著,出色的悲剧文学必然伴随极其辛辣的讽刺。讽世态颠倒,悲世态炎凉,两者不可分割。

红楼梦的辛辣味道达到了中国文史界的高峰。可惜大多数读者都看不到,只顾得看环肥燕瘦。

据说骂人的最高境界是不带一个脏字,骂完了,对方完全不知道,跟着你一起笑,满世界其乐融融的。
可不是嘛,曹雪芹就是这样骂人的。


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在家里组织一场宴会。红楼梦里写过很多宴会,数这场宴会最污秽。参加者除了有男妓琪官、女妓云儿,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那些小厮都是娈童,所以这是个典型的风月宴会。

在污秽场合里,假如只有污秽,那就成了贾珍邢大舅那帮污糟糟,只有揭露作用,没有艺术效果。如果污泥里插朵莲花,就有景色可看了。

宝玉就是那朵莲花!

有事实为证:

冯紫英先命唱曲儿的小厮过来让酒,然后命云儿也来敬。

那薛蟠三杯下肚,不觉忘了情,拉着云儿的手笑道:“你把那梯己新样儿的曲子唱个我听,我吃一坛如何?”云儿听说,只得拿起琵琶来,唱道: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


唱毕笑道:“你喝一坛子罢了。”薛蟠听说,笑道:“不值一坛,再唱好的来。”


宝玉笑道:“听我说来: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

来看看宴会的进程。

冯紫英先命唱曲儿的小厮过来让酒,然后命云儿也来敬:各种大坑齐上阵,一浪压过一浪的来攻击。这是啥意思,不用说你也懂的。

薛蟠三杯下肚,不觉忘了情:何谓忘了情?是乱了性好吧!桌上已经有人蠢蠢欲动了。

让云儿唱梯己新样儿的曲子:就是让她尽情施展出最能勾人情欲的东西。

云儿果然唱了个极露骨的下流曲,但薛蟠嫌不够味,不买账,要她”再唱好的来“。

再唱好的,会唱出什么?照这情形发展下去,这场宴会又会是什么样子?大约要赤膊上阵,群魔乱舞了吧。

宴会的主人是冯紫英,主角是薛蟠。而宝玉年龄最小,性格又软,按理说绝不可能出头做主的。但此时的宝玉,竟然破天荒的出头做起大哥了:”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

为什么呢?如果宝玉再不做点什么,接下来的场面将不堪设想。就算神瑛侍者转世,也不一定扛得住哦。



宝玉拿起海来一气饮干,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说宝玉性格软,其实有偏颇。海,就是特大号碗,一气饮干一大海,可见他也有豪气千云的一面。他的软只对女生。

宝玉做了令官,马上令宴会转变画风,要求在座搞成文艺趴体。而且的而且,要围绕女儿为主题,果然非常贾宝玉!

可能有人以为,这不还是三句话不离女人吗,跟薛蟠差不多。非也,差太多了。

宝玉要求做文艺体,女儿做了主题,就是被赞美对象。悲愁喜乐是从女儿的内心出发,男性们被迫被移植到女性视角下。这跟以男性视角,把女性作为物品去猎艳截然相反。

这正是警幻仙子说宝玉的奇特之处。好捕猎,跟好呵护,世人以为一样,其实本质不同!



接下来众人行令。大段的文艺体开始上演,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徐徐展现,同时每人的命运箴言也大段的被抛出。

宝玉、冯紫英的酒令,都描述了他们未来婚姻的对象。蒋玉菡酒令说的是袭人,也是婚姻对象。

可见大家说的酒令,都在剧透自己的婚姻,你们一定要竖起耳朵听哦!

因为下面就该薛蟠了。

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冯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

薛蟠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悲──”又咳嗽了两声,说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薛蟠道:“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他怎么不伤心呢?”

众人笑的弯腰说道:“你说的很是,快说底下的。”



精彩好戏开演了!这段绘声绘色的描写,将薛蟠的下流愚昧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悲了半天,吐不出下半句,好容易说出来却驴头不对马嘴。连“男人是乌龟”薛蟠都能歪解,他理解的是,女孩嫁人后自己变成了王八。

没文化不奇怪,可愚昧到这个地步,还不以为耻,真是没谁了!

这就禁不住要反问一句:薛家如何养出了这号货色啊?但凡有那么一丁点文化,哪怕是假文化,平时随便聊聊天,也不至于到这地步。

把这个结果甩锅给薛蟠不爱学习,根本甩不动!

贾宝玉才是出了名的不爱学习,但却能轻松碾压一众。就算贾家最龌龊的贾环,做个文章也强过薛蟠万倍。

薛蟠这个样子,何止是没有家学,完全是土匪的后代嘛!薛宝钗竟然说自己家也算读书人,当真不是来搞笑的?

卓语在多篇解读里提到,宝钗的博学完全是有目的的人为培训。我能这样认定,自然有充分证据,这就是其中之一。

薛蟠瞪了一瞪眼,又说道:“女儿愁──”说了这句,又不言语了。众人道:“怎么愁?”薛蟠道:“绣房撺出个大马猴。”

众人呵呵笑道:“该罚,该罚!这句更不通,先还可恕。”宝玉笑道:“押韵就好。”薛蟠道:“令官都准了,你们闹什么?”众人听说,方才罢了。

云儿笑道:“下两句越发难说了,我替你说罢。”薛蟠道:“胡说!当真我就没好的了!听我说罢: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众人听了,都诧异道:“这句何其太韵?”

薛蟠又道:“女儿乐,一根几把往里戳。”众人听了,都扭着脸说道:“该死,该死该死,该死!快唱了罢。”

纵观薛蟠这段表演,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他以为女儿的乐和喜,全都是滚床单滚出来的。

2、他以为女儿的悲和愁,都是些行为不轨的场面,也就是偷情。

3、可见这就是个纯兽欲没灵魂的人,满脑子鸡鸣狗盗。提到女儿,尽是淫妇姘夫、偷情约会。

4、说悲的时候,挤半天挤不出,说喜乐就快多了。这暗示了他的人生从未体验过悲苦,只有纵欲行乐。一个不知悲苦为何物的人,去哪里体会他人的悲苦?

宝玉曾感叹贾琏不知作养脂粉,其实本质上,是感叹他们没有人心!

经过上述一番刻画,不学无术、腹内空空、人物肮脏、灵魂下流的薛蟠,彻底暴露于读者的面前。

王夫人曾经骂赵姨娘:

养出这样黑心种子来,也不教训教训!

贾环确实心地不咋样,但客观的说,比薛蟠不知强到哪里去了,至少不是通缉犯吧。王夫人当然想不到这些,也不会骂薛姨妈的。



言归正传,继续说宴会。

纵观几人行令的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悲愁喜乐四句是婚姻生活的客观写照,曲子是对自己人生的主观独白。酒底是对自己的盖棺定论,也就是他的生命使命。

【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这句是暗示,薛蟠结婚后成了名副其实的乌龟。

夏金桂泼辣野蛮,不仅能把薛蟠治成缩头乌龟,还会在后期给他戴顶绿帽子。第80回就有伏笔,夏金桂骂薛蟠:“有别的忘八粉头乐的,我为什么不乐!”她已经指着薛蟠叫王八了。

【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大马猴是民间说的鬼怪,很可怕。绣房是女儿闺房,哪里来的大马猴呢?只能解释为鬼怪附体。

瞧这场婚姻,一只乌龟王八和一个大马猴精的结合,妥妥的般配。最有意思的是,薛蟠还自得其乐呢。

【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几把往里戳】这两句都描叙述薛蟠和夏金桂刚结婚时的情况。

他两人是纯粹的性结合,谈不到任何情和爱。夏金桂降伏薛蟠,也是通过这个手段。

用酒令对照现实实况,四句顺序是颠倒的,应该是喜乐在前,悲愁在后。

也就是说,蟠桂两人婚姻最先是臭味相投;之后各玩各的,你风流我放荡;最后夏金挂很可能鬼魂附体,生了怪病死去。

实际上,宝玉、蒋玉菡的酒令也是顺序颠倒,正确的顺序都是喜乐在前,悲愁在后。



薛蟠便唱道:”一个蚊子哼哼哼。“众人都怔了, 说道:”这是个什么曲儿?“薛蟠还唱道:”两个苍蝇嗡嗡嗡。“ 众人都道:”罢,罢,罢!“

薛蟠道:”爱听不听,这是新鲜曲儿, 叫做'哼哼韵’儿,你们要懒怠听,连酒底儿都免了,我就不唱。“

众人都道:”免了罢,倒别耽误了别人家。”

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这是薛蟠的内心独白,也就是他全部的人生内容。

两个苍蝇是不是指夏金桂与宝蟾呢?不!

因为宝玉唱曲,唱的是他最牵挂的黛玉,并非妻子宝钗。蒋玉菡唱的“度青春,年正小”,也不是袭人(80回时她已超过20岁,绝对是青春已逝),内容是描述男风娈童的。

可见曲子唱的不是婚姻,唱的是自己最在乎的人和事。夏金桂和宝蟾在薛蟠心里,啥都算不上。

纵观大家行令的情况,可以总结出规律:酒令四句是婚姻写照,唱曲是内心主观独白。酒底是对自己的盖棺定论,也就是自己的生命使命。

那么薛蟠唱曲唱的是谁呢?薛姨妈和宝钗。

哼哼叫的蚊子是薛蟠自己,嗡嗡飞的苍蝇是宝钗母女。



你还别不信,第三十六回里有个很巧妙的呼应。
这一回叫做【绣鸳鸯梦兆绛云轩】,就是宝钗坐在宝玉床上绣鸳鸯肚兜。奇葩的过程、天雷滚滚的情节,堪称红楼大观。
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

袭人不防,猛抬头见是宝钗,忙放下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也不防,唬了一跳。姑娘不知道,虽然没有苍蝇蚊子,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人也看不见,只睡着了,咬一口,就象蚂蚁夹的。”

宝钗道:“怨不得。这屋子后头又近水,又都是香花儿,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

在绣肚兜前,宝钗和袭人先有一段这个对话。什么意思呢?

跟剧情没甚关联,作者却写了几百字。如果把这段删掉,宝钗直接问袭人手中的活计,对故事发展毫无影响,反而更真实更应景。加上这段,却显得拖拖拉拉,好似连续剧灌水了似的。

曹雪芹原本可是惜墨如金的,他不是写言情剧!涉及上千号人、跨度十几年的家族史,要浓缩于80章回里,每个字都要有价值,还要身兼多职才行。干嘛闲的发慌去写个小虫子呢?

宝钗偷摸摸的跑来,熟睡的宝玉就成了钗袭的战利品。她疑惑屋里是否还有苍蝇蚊子,可当下屋里就她和袭人,俩人围着宝玉团团转的打主意,那苍蝇蚊子不就是她俩吗?

袭人说有种小虫子,只等人睡着了来咬一口........哈哈,你说应不应景?床上睡着的是谁,跑来打主意的又是谁?

【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意思就是专吃花心啦。呵呵,冷香丸啊,不用多解释了吧。闻名全宇宙的专吃花心的大虫在此!

【后头又近水】有个俗语叫做“近水楼台先得月”。你以为随便谁都能搞来天雷滚滚的机会?错!宝钗可是费尽心机结盟袭人,才有今日。

【又都是香花儿】宝玉在大虫子眼中,才是真正的香花呢。

【闻香就扑】矮油,饿虎扑食之态。说谁呢?谁知道哦。

【就像蚂蚁夹的】看似伤口小,毒性却不小。最关键是蚂蚁侵占性很强,赶也赶不走,吓也吓不跑,抓也抓不住.....

嘿嘿,这不就是妥妥的薛氏作风嘛,虽然不会一下置人于死地,但迟早是要占尽别人的地盘,连贾母都无可奈何。

苍蝇、蚊子、花心虫、毒蚂蚁,几百字的对话里,曹雪芹骂了个遍。简直爽翻了天,估计晚饭他能多吃两碗。



其实,曹雪芹的高明何止这些?他的辛辣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一切生活琐事、居住环境、用具饮食里,全部暗含着人物褒贬。

所以你很少看到林妹妹的饮食、着装,能看到的只有窗前的鹦鹉、檐下的燕子、廊前的竹林、案上的书墨........现实化的东西那么少,诗意的东西那么多。

什么豆腐皮的包子、好多鸡配出来的茄鳌、油盐炒枸杞芽儿、酸笋鸡皮汤......你以为是要引人口水?NO,更多的作用是暗喻其人其事。

至于苍蝇蚊子毒蛇蟑螂,红楼里出现它们的时候,都是辣到极处的时候。

薛蟠独创的千古奇葩哼哼韵,苍蝇蚊子一大堆,把宴席在座笑得肚子疼。如此活泼风趣的文字,快乐的气氛里,你想不到全是辣椒粉吧!

你更想不到,它们竟然就是被后世读者誉为“出身名门、富贵端庄”的典范薛宝钗。

自从薛家母女踏进贾府的门,贾家就再也没安生过,整天不是屋里“哼哼哼”,就是屋外“嗡嗡嗡”,吵得人心力憔悴!

薛蟠最后说,如果大家懒怠听,他连酒底都免了。众人也都赞成道,“免了罢,到别耽误人家!”

【耽误人家】是指什么呢?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薛家这一窝子害人虫,就是四大家族里的蛀虫。他们的存在,加速了朱门豪贵灭亡的速度。薛蟠的哼哼韵貌似搞笑,实则是红楼梦最浓重的哀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天上人间诸景备,原著中的大观园去哪里找?
下一篇: 一从二令三人木,凤姐的婚姻悲剧带给我们什么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1: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薛蟠+柳湘莲+】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英[]雄的悲歌:柳湘莲为何和薛蟠结拜?大反转里藏了什么?并非豪迈,而是向现实低头
where5
2023-07-04 发表于四川  |  43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Image

柳湘莲曾经被薛蟠百般调戏,即便狠揍他一顿,也远远不够解气。

只要你不傻,都能看出来,当时柳湘莲若非顾虑人命官司,肯定一拳结果了他狗命。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柳湘莲后来路遇薛蟠,不仅不计前嫌救他性命,而且还跟他结拜了兄弟。俩人竟然亲热得像一家人。

这是什么剧本啊?反转得猝不及防!

柳湘莲到底在想什么,因何发生180度的大逆转,曹公一个字也没解释。

于是,世人都把这桩事看做男性的豪迈,都说这叫做“不打不成交”。

三观混沌的人(如钗粉、袭粉等)最喜欢这说法。既然最正义的男儿,和那个最龌龊的男人都结拜兄弟了,这不就说明红楼梦里无好无坏吗?进而不就证明了“黛钗合一”吗?

事实真是如此吗?

Image

01 云泥之别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

三国、水浒里有很多“不打不成交”的故事,的确很豪迈、很动人,闪烁着男性的人格光辉。但是请注意,那是两个英雄之间的故事。

也就是说,他们性格相似,身份、经历、武艺也相似,只不过曾经各为其主,或者存在某种误会。

从本质上讲,他们三观一致。经过交手后,很容易互相欣赏,成为朋友。

这样的故事版本,适合薛蟠吗?他这个酒囊饭袋,有什么能让柳湘莲欣赏的?

蟠柳曾经的冲突,你可不要理解成“玩笑开过了”。不!它背后有深层的阶级差异、文化冲突。薛蟠轻贱的绝不仅仅是柳湘莲本人,而是柳氏家族。

薛蟠认为,柳家败落了就该低人一等。柳湘莲就该如娈童一般臣服于他,卖笑卖身。他那些肆无忌惮的淫笑,每一帧都是对柳家莫大的侮辱。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很多细节,刻画了他们的三观差异,处处截然相反。就如同臭蒿和香兰,又如黑夜和白昼,绝对无法并行。

这个问题有详细解读,文后链接1

云泥之别的两个人,根本不可能演绎什么“不打不相识”。

Image

02 宝玉副角
既然蟠柳结拜,并非演绎“不打不相识”,那么曹公设计这段故事,意欲何为?他想说明什么,刻画什么?

他是在刻画柳湘莲的变化。

很多人说红楼梦的故事拖拖拉拉,那是因为看不懂。看懂了,反而会惊叹其变化神速。

能够成为名著的作品,一定贯穿着心灵的“成长性”。这规则尤其适用于主角,以及作者喜爱的角色。

红楼梦里最具有成长性的是宝玉,其次是黛玉和探春。

柳湘莲占篇幅不多,但他却有非常曲折的经历,很强的成长意义。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证明他的重要性。

不要忘记,来尘世历劫的宝玉,最终要堪破情网而落发出家。柳湘莲也出家了,也是顿悟,也是堪破情网。

资深红迷看到这儿,大概就明白了:柳湘莲不就是宝玉的副角吗?不就相当于他的一个分身吗?

没错。世人都说宝玉太弱太娘了,却没想到他有另一个版本,武艺高强的柳湘莲。

Image

想要参透柳湘莲的变化,应该先理解宝玉的变化。

宝玉在成长过程里,受到过很多负能量攻击。比如袭人的床第教育和柔性控制,宝钗的丰满肉体性诱惑,薛蟠的色情社交,以及仕途经济威胁等等。

在这些负能量的影响下,宝玉做过很多荒唐事。

神瑛侍者投胎尚且如此,柳湘莲就更不用说了。

03 落草为寇
柳湘莲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要从《好了歌注》说起。

金满箱,银满箱,【甲侧:熙凤一干人】
展眼乞丐人皆谤。【甲侧:甄玉、贾玉一干人。】

......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甲侧:言父母死后之日。】作强梁。【甲侧:柳湘莲一干人。】

甄士隐的《好了歌注》,是红楼梦里最重要的命运谶语。加上脂砚斋逐字逐句的批注,令它更加意义非凡。

其中那句【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是指柳湘莲。

那么问题来了:柳湘莲何时做了强盗?是80回后吗?是出家后又还俗做了强盗吗?

当然不是!出家就是最终结局。他落草为寇就发生在80回内。

大家肯定要惊呼了:我看过原著啊,哪里写了?

曹公不明写,你怎能看懂。虽然你已经读了柳湘莲的强盗故事,却浑然不知。

Image

04 薛蟠奇遇
薛蟠笑道:“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我谢他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进京。从此后我们是亲弟亲兄一般。到前面岔口上分路,他就分路往南二百里有他一个姑妈,他去望候望候。我先进京去安置了我的事,然后给他寻一所宅子,寻一门好亲事,大家过起来。”

薛蟠这段话里藏着很多蹊跷。

1、【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

作者若不写这句话,丝毫不影响故事完整。写了就说明有作用。

它跟当下的抢劫故事,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

前面走了许久了,都平平安安,说明薛蟠一行人也是有点声势、有点本事的,不是那么好打劫的主。

2、【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

有前面的对比关系,说明此处强盗势力猖獗。这里肯定是强盗的地盘了。

既然如此,柳湘莲孤身一人,凭什么能干倒一群强盗?又为什么没有引发更大的报复行为?

Image

3、【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

这话说的不清不楚,好尴尬啊。假如真是英雄救人,曹公肯定有办法,让薛蟠描述得绘声绘色,描述出天降神人的感觉。

4、【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

按照这个描述,柳湘莲和强盗并没有大战三百回合,看样子很轻松。关键在于,并非打败他们,而是【赶散】。

凭什么啊?一群强盗为什么被一个人赶散?

就算是被赶散,也应该是有人迎战,有人拿货跑路。如何凭一己之力把货物全部夺回呢?有分身术吗?

是不是很奇葩,很不合理?

除非这群强盗原本就认识柳湘莲,不愿与之交战,才能解释这一切。

Image

05 残酷现实
柳湘莲离开京城后,百分之百会遇到生存难题。

因为他这次出游不同以往。以往可以投亲靠友,这次惹了祸,必然屏蔽掉熟人,避免被薛家查到行踪。

浪迹天涯的他,尽管一身武艺,才能卓著,但是既无人脉,性格又耿直,注定无处容身。

他曾经那满身的傲气、满身的正义感,都会成为生存的障碍。

就像水浒里的很多英雄一样,不管本意是想替天行道,还是想扶危济贫,反正混不进体制里,最终都沦落草寇。

只要混不进体制里,就是草民。草民还舞刀弄剑,那就是草寇。现实就这么残酷和悲哀!

说白了吧:英雄根本无地存身。

曹公把这个社会看透了,也写透了。

Image

薛蟠被打劫的地方在平安州界。古代的州区交界之地,政府控制力较为薄弱,常被称为三不管地带。

柳湘莲生活在这个地带,就暗示了某种问题。

那群强盗或许是他的部下,又或许是另一帮的,都无关紧要,反正在这个地带柳湘莲能横着走路,就证明他落草为寇了!

像他这种出身的人,当然不会真喜欢为寇,肯定是无奈之举。而这样的经历,对他先前的三观,不可能没有冲击。

也就是说,他曾经的贵族骄傲被粉碎掉了。现实的捶打,江湖的黑暗,令他不得不接纳主流价值观。

前文就解析过,薛蟠很龌龊,但是他的三观却代表了社会主流。

一言以蔽之:柳湘莲已经变了,他在向现实低头。

Image

06 向现实投降
柳湘莲揍薛蟠时,当作死猪烂狗对待(喝坑水等细节)。这说明,薛蟠原本在他眼中,就是猪狗不如的东西。

曾经极度鄙视、极度恶心,现在却和他结拜兄弟,这标志着柳湘莲对现实的全面投降。

世界在他脑海里完全翻转了。就像水浒的主题一样,曾经桀骜不驯豪气千云,曾经舍命追求心中的正义,但是真成草寇了,真的被排除在社会之外,理想就被消磨殆尽,又变成努力追求招安。

柳湘莲就走在这条路上,和水浒里的英雄一样彷徨。

Image

从现实的角度看,和薛蟠结拜的好处显而易见。

我谢他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进京。

你看,柳湘莲在外漂泊许久不能回京,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薛蟠。结拜兄弟后,立马就要回京了,这也太立竿见影了!同时他还打算拜访亲戚、寻一门好亲事等等。

总之就是要走上“正轨”,做循规蹈矩的世俗人了。

要知道,他之前那么多年都不甩婚姻之事,都喜欢萍踪浪迹的啊!

这就是等于告诉你,他已经折断了翅膀,收起了独立性,被社会驯服了。

Image

就像贾政,年轻时也是诗酒放诞之人,但是后来呢?从何时起,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木乃伊?

社会就这样驯服了一批又一批人。

回京、探亲、结婚、过日子,虽然出自薛蟠之口,却不可否认必是柳湘莲之愿。之后贾琏趁势提亲(尤三姐),柳湘莲也没问什么底细,直接就答应了。

如此好说话,如此不挑肥拣瘦,说明什么?

说明柳湘莲急于回归正轨,还说明,他有投靠薛蟠之意(于他而言,贾琏和薛蟠算一伙)。

Image

前文解读过,薛蟠调戏他时最重要的一句话:有你这个哥,你要做官发财都容易。

当时的柳湘莲对这句话,可是气坏了,如今的他却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这样来看,巧遇薛蟠、搭救薛蟠,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也未可知。

这对薛蟠而言倒是无所谓。即便他明知人为,也乐得接受。柳湘莲的变化,他看在眼里,这就够了。

只要柳湘莲向现实低头,薛蟠的钱就有用武之地,这比之前好太多了。柳湘莲有人才,薛蟠有钱,如此就达到了平衡,各取所需。

Image

07 灵魂的失去和救赎
故事进行到这里,从世俗的角度看,简直好的不得了。各取所需,资源互补,这不是我们如今最提倡的吗?

薛蟠说【从此后我们是亲弟亲兄一般】。何止啊?其实远远超过了亲兄弟。

因为,薛蝌也需要人帮忙张罗婚事,薛蟠怎么既不出钱也不出力呢?

薛蟠说要给他寻一所宅子,寻一门好亲事。言外之意,钱全部由薛蟠出。

事实他也的确做到了。尤三姐自刎后,柳湘莲在沉痛中恍惚入梦,还梦见了薛家小童来引他进入新房。

可见,薛蟠都扎进柳湘莲的潜意识里了。他就是钱的符号,就是可依靠的符号,也是“新生活”的符号。

说的更明确点,就是主流社会的符号!

照着这条路发展下去,明明可以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嘛!连一步都不需要,只差半个小脚趾头了。

可惜,曹公不是俗人,他是哲人。古今中外的名著,都不是教你如何娶妻生子的,而是鉴别人性、反思社会、深挖灵魂的。

向现实投降的柳湘莲,如愿回归主流社会了吗?

当然没有。作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剧情再度大逆转。

薛蟠是恶魔的象征。这个问题,你爱信不信,反正谁沾上他谁倒霉。

柳湘莲和他结拜那一刻,就注定悲剧!因为他失去了初心,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Image

你以为尤三姐自刎是偶发事件吗?你以为一连串的悲剧,跟柳湘莲的变化无关吗?

不!太有关系了!

尤三姐的悲剧,既是写尤三姐,也是写柳湘莲。柳湘莲在薛蟠那里失去的灵魂,最终要用尤三姐的鲜血来唤醒。

为什么尤三姐的死,会如此震撼柳湘莲?他从中到底领悟了什么,为什么忽然间就放弃了向往许久,也经营许久的薛蟠之路?

从俗世的狂欢,到出世的觉醒,仅仅只用了一瞬间,为什么?

解开这些疑问,你才真正明白柳湘莲的灵魂里藏着什么。请等待下文解析。

Image

【正确理解本文,请务必参看以下文章】

古代为什么盛行男性同性恋?薛蟠追求柳湘莲,究竟错在哪里?

红楼梦里的茶花女:能识灵魂之爱,却难抵双标之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假如宝玉真的越轨了黛钗,是否如袭人所言“一生全完了”?
下一篇: 红楼梦里的茶花女:能识灵魂之爱,却难抵双标之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1: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薛宝钗真实结局:熬死黛玉做续弦,无性无爱空壳婚姻
where5
2023-05-14 发表于布基纳法索  |  19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01 宝钗是续弦
红楼梦为什么是断本?真的没写完吗?

不!清朝有很多人看过120回全本,而且留下了点评,说明它肯定创作完毕。是作者亲自毁掉后四十回。

为什么呢?

因为后四十回是结局。结局一旦给世人看到,作者的思想就无处可藏。前面八十回可以用假语,后面却假不了。然而,他有太多不符合主流的思想,势必招致灾殃。

具体体现在哪个角色上?

答案很简单,谁被后人拼命洗白,谁就是曹公的痛点。就是为了她,毁掉后四十回的。

在高鹗续书里,贾母忽然厌弃了黛玉,爱上了宝钗。蹉跎了十来年的金玉良缘,似乎刚被贾薛两家发现,二十好几的大龄剩女薛宝钗,忽然成了香饽饽。

两家一拍即合,在众人的倾力协助下(比如凤姐的调包计),宝钗隆重出嫁,终成大礼。

Image

婚后的宝钗贤良淑德,管家相夫,上敬下和,如聊斋里报恩而来的狐仙一样无私奉献,谱写了“伟大”的人生。

宝玉最终肯定要出家的,此谶语留得太多,高鹗自知改不了。没关系,可以赏给宝钗子嗣嘛,兰桂齐芳,让宝钗终身有靠,顺带还成了贾家恩人。

【兰桂齐芳】有多可笑,我懒得反驳。连起名规则都搞不清的人,有资格续书吗?

洗那么用力干嘛?洗太白,连钗粉都不好意思相信了。即便是全力抑黛扬钗的87版,也没有采用【兰桂齐芳】的结局。

既然子嗣是假的,结婚过程就符合曹公本意?不可能!

其实前80回有大量的伏笔、谶语,都告诉我们:宝钗不是正妻,而是续弦。

从来也没什么调包计。黛玉从小到大都被当做宝二奶奶培养,书中人尽皆知。贾母和贾政定好的事,根本无人能改变。

Image

唯一的变数,是贾母去世得太早。她下线了,王夫人在内帏一手遮天,贾政那个大老爷们看不到的事太多了。她很容易就能让黛玉“病死”。

二玉在贾母去世前已订婚。即便未曾完婚,黛玉也是宝玉唯一认可的妻子。他在祠堂立牌祭奠,还借口为贾母守孝,三年不娶。


宝钗一直熬到23岁之后(跟傅秋芳影射的年龄一样),才由王夫人做主,硬塞给了宝玉。若无这个姨妈,她一生都嫁不出去。

黛玉是正妻,宝钗是续弦,这个话题卓语老粉都知道,以前很多文里有涉及。本文是个总结,也是对新粉的普及。

Image

02 贾政的评价
大观园初建成,贾政带人参观。虽然每个院子都转了,但他只对潇湘馆、稻香村和蘅芜苑表现出了兴趣,作了点评。

为什么只有这三个院子和贾政建立关联呢?

因为黛玉、李纨和宝钗,都是他命中注定的儿媳。贾政对院子的评价,便是对三个儿媳的评价。

(贾政对三钗的评价,详见文后链接1)

贾政是老公公,是大家长,儿媳的优劣必须由他评价,才符合古代礼法。

只不过曹公不明写,他的写作手法一向就是藏山隐水,让你自己去悟。

假如黛玉、宝钗仅仅借住几年,跟贾家宗祠无关,贾政给评语反而很唐突,有越界之嫌。

所以贾政游园的故事伏笔了:黛玉将来必是宝玉正妻。

到了七十六回又补写出,黛玉为大观园拟过不少地名,贾政推崇备至,凡黛玉所拟一字不改全用了。

大观园是荣府的名片啊,且贾政是讲政治的。当初独让宝玉提额,不就是要彰显宗祠责任吗?如果黛玉跟宗祠无关,怎能参与,又怎能一字不改呢?

这是二次实锤,黛玉必定是宝玉正妻。

Image

03 贾母赐菜
贾母对黛玉的推崇,并不只源于血缘之情。

在礼法森严的古代,她执着的把宝黛放在一起养,执着的让她们成为青梅竹马,会毫无目的吗?

黛玉弃家入京,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贾林两家的约定。她就是未来的宝二奶奶,根本无需论证。

贾母在书中一共哭过四次,三次都因为黛玉,另一次因为贾政。黛玉是何等份量,可见一斑。

Image

(小注:87版里贾母因鸳鸯断发而流泪,那是骗人的,非原著)

古人特别讲究座位尊卑,贾母之座高贵不可侵犯,连贾政都不能沾边,但是黛玉可以随便坐。全家唯此一人。

贾母吃住行全是超高规格,唯二玉享受同等待遇。世人只当这是溺爱,殊不知,等级规则里的溺爱都是用来宣示身份的。

就像皇帝派某皇子代替自己做什么,用自己的权杖,一定大有深意。

黛玉是贾母钦定的接班人,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这个问题越到后期越明显。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贾母便用赐菜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私产继承人(黛玉和宝玉),也宣告了宝二奶奶(黛玉)。

这不是试探,而是不容置疑的宣告。可惜多数读者不懂贵族语言,对书当面不识。

04 刘姥姥的故事
刘姥姥可不是普通角色,她的每句话基本都是谶语。她讲的故事,更是专为宝黛钗三人设定的。

故事里的茗玉,读音就是名玉,毫无疑问是黛玉。唯一嫡女、知书识字、父母爱如珍宝,全是照着黛玉刻画的。

茗玉于17岁病死,父母给他立了庙,有香火祭拜,这影射的就是黛玉17岁病死,以正妻身份入贾府祠堂。宝玉对她四时祭拜,无比虔诚。

宝玉参加过的祭祀、追悼最多,甚至以超高水平,贡献了长篇诔文《芙蓉女儿诔》。这些都是为日后祭祀黛玉做准备。

Image

故事里雪下抱柴的姑娘,当然是影射薛宝钗。

泥像成精,变作茗玉的样子在世间溜达,就是影射宝钗做续弦。

古代的续弦颇受歧视,名为妻子,实际若妾。人们虽不明说,但心里总认为续弦鸠占鹊巢。宝钗就是妄图取代黛玉,占据黛玉的一切,巴不得自己“变成”黛玉。

受香火供奉的泥像,象征了宝二奶奶之位。黛玉在这个位置上时,是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等到宝钗占据这个位置,【人也没了,庙也烂了】,影射了家败人亡,夫离妻散,宝钗遭到整个贾氏宗族的遗弃和否认。跟高鹗续写的伟大人生,恰好截然相反。

泥像成精,成了青脸瘟神爷,如鬼魅一般流浪乞讨,雪中偷柴,这些都是宝钗被遗弃后的写照。

(刘姥姥讲的故事,详见文后链接2)

Image

05 宝玉的情悟
宝玉有多次情悟,每一次都是他生命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生在第58回。

58回回目叫做《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假凤泣虚凰,写藕官为菂官烧纸祭奠。真情揆痴理,写宝玉阐发感慨。整个这回都围绕藕官之情展开。

整整一回的份量,占据全书的1/80,可不简单啊!

藕官和菂官戏中合作,生活里自称夫妻。但菂官不幸早夭,蕊官补上,代替了菂官。

后补者蕊官,恰好分给宝钗,这不就是影射她是续弦吗?

Image

更绝的是,这个故事解释了宝玉为何续弦。

藕官为什么接受蕊官呢?她说:为令亡灵安心,才不能孤守一世。宝玉听了,【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

宝玉推崇的情,超越世俗,也超越一切有形桎梏。此情可对万事万物,对人对花对石,对河对鱼对燕。藕官的同性恋,当然不在话下。

芳官虽然是藕官的好友,却不理解藕官,说她又疯又呆。而宝玉不仅理解藕官,还从中悟到了新的东西——

当真爱搁浅,人生无爱之后,人要怎样面对世界,怎样活下去?

此前的宝玉,失去黛玉人就死了。又成熟一步的宝玉,变成了藕官:悲痛过后接受现实,把黛玉放在心里追念,每节祭奠。

这是为日后再娶续弦作了思想铺垫。

Image

三个小戏子的故事,非常全面地、清晰地暗示了宝黛钗的未来:

1、二玉挚爱,永志不忘。

2、黛玉病死,宝钗后来补上。金玉良缘的确成功了,但宝钗是补黛玉的位置,是续弦。

3、宝玉为令黛玉亡魂安息才续弦。若论情感,他永远只有一个妻子黛玉。

说白了就是为了完成世俗任务,给父母宗祠一个交代。否则,世人会将罪过按在黛玉头上。

4、三个戏子都是同性,不可能有真婚姻。这影射了无论木石前缘还是金玉良缘,都将是镜花水月。

黛玉有名份、有爱,可惜她去世了,没有婚姻之实。宝钗又是咋回事呢?

她和宝玉空有婚姻形式,也没有婚姻之实。

因为宝玉结婚本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婚后又迅速见到宝钗真面目,知道了她和王夫人对黛玉实施的一切罪恶。

他原以为后补者是善良的,会尊重亡者。但事实给了他一记重拳。

哀莫大于心死,还会有夫妻之实?看过原著的清人,留下过犀利的点评:宝钗终其一生都是老处女。

假如一个女性吐槽说:“我婚后空对着个和尚”,话中何意无须解释,成年人都懂。

同样的语法,换成【空对着山中高士】,天下人就不懂了?悲哉!

Image

宝玉给芳官交代了很多,教她如何祭奠。特别强调【致诚用心】,不拘地点用品,随时随地皆可祭奠。

核心是至诚感应,仿佛亡人从未离开过自己。这就是未来宝玉的活法。

他把躯壳留在浊世,把心交给黛玉,时时刻刻在焚香中与爱人感应。而这,才是【玉带林中挂】的真意。

黛玉是宝玉的神魂,是他最高的信仰!他苟活于世,不是因为惜命,而是为了这个世界能有人为黛玉焚香祭奠。

06 小戏子的分配
戏班子解散后,小戏子的分配方案大有文章。

她们的行当、她们的名字全是影射。借助她们,曹公给很多人钦定了角色定位。

二玉得到的都是主角。只有宝钗得到的小旦是配角,还专演身份低微的年轻女子,如丫鬟、小妇人、村姑之类。

小旦最著名的传统戏目是《牡丹亭》中的春香、《西厢记》中的红娘。

给她分配这个,可真是煞费了曹公一番苦心!

因为,小花面、老外,甚至于大花面,都有可能做配角。但这些配角各有各用,并无贬低之意。唯独小旦别有寓意!

舞台上的丫鬟总是跟着男女主出场,三人同台,总是做电灯泡。生活里的宝钗,不就是个第三者吗?不是成天黏着二玉吗?

Image

她若真是黛玉丫鬟,便无讽刺之意。但她不是哦,她是黛玉的竞争者,一直自视甚高,一直拉帮结派,在权力的庇护下号称“艳冠群芳”。这么个人,本质只是丫鬟,可不是讽刺到家了?

丫鬟只配给男主暖床,撑到天了,顶多做个续弦。比如娇杏,她在多重幸运的加持下,才混成了续弦妻。

曹公之所以写娇杏,也是用来影射薛宝钗。

以薛家那门第、那劣迹斑斑的德行,能嫁进国公府做续弦,的确是撞了大运。

所以,蕊官是揭秘宝钗的一把总钥匙。无论是后补者,还是小旦行当,都明确的揭示出宝钗的未来。

即便没有蕊官,古代人也都懂:宝钗若想高攀贾府,唯一的途径就是当续弦。这问题几乎不用论证。当曹公为她安排出身时,就已经打好了一切伏笔。

Image

07 小结
在曹公笔下,有关宝黛的一切都是成双成对的。

潇湘馆有鹦鹉,怡红院就养仙鹤(都象征忠贞之爱);潇湘馆翠竹配霞影纱,怡红院就蕉棠两植(一样的色调)。潇湘馆引泉而入,怡红院就汇水而出。潇湘馆里书墨垒案,怡红院就琴剑在壁。

两个冤家、吃了我家茶、四角齐全、渔翁渔婆.....象征夫妻的谶语,多到数不清。

而宝钗呢,她的谶语也多到数不清。尤其在她的诗词里,大龄难嫁、空壳婚姻的谶语随处可见。

可惜有人不愿接受真相,证据如山,也可闭目不见。管你什么【青春已大守空闺】,反正我就要她取黛玉而代之。管你什么【琴边衾里总无缘】,我就要让她兰桂齐芳朝天贺。

让黛玉死在她成婚之夜,让她彻底失败,含恨而亡。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填平钗粉内心的坑。

经过一代代别有用心之人的篡改,红楼梦终于成了他们要的红楼梦。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十二官分给诸钗,影射了什么?宝钗只配做丫鬟,薛家全家是小丑
下一篇: 袭人胆量有多大?诽谤贾母、忽悠王夫人,顶着被杖毙的风险,叛变换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1: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十二官分给诸钗,影射了什么?宝钗只配做丫鬟,薛家全家是小丑
where5
2023-05-07 发表于布基纳法索  |  97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迷都知道,贾府养着一个戏班子,不过你未必知道,戏班子的演员编制只有十二个。

不多不少,就这么巧,又是十二。

所以,不用我说,你也应该想到金陵十二钗了吧?

十二个戏子虽然是女孩子,但她们皆名为某某“官”。在古代,钗代指女性,官代指男性。可见,两组是阴阳比对,严丝合缝的对应着。

十二官(阳)在舞台上表演,十二钗(阴)在生活里表演。

01时代背景
昆曲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从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是影响中国最大的舞台艺术。

红楼梦成书正处于昆曲的黄金时期,上至王公贵卿,下至文人雅士,都以追捧昆曲为时尚。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贾府的戏子就是从姑苏(苏州)采买,也只有到苏州才能聘到正宗的昆曲教习,演员才能讲纯正的苏州对白。这说明贾府下了大本钱!

除了采买女孩子,还有乐器、戏装,聘请教习、乐师等,这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所有这些人,既要领工资,还要包吃住。

有人计算过,养这么个戏班子,每年至少上千两银子。这仅仅是维系费用,不算采买费、装置费。

贾政(从五品)的年薪,统共才60两加60斛米。他的祖宗是国公爷,拿顶流年薪,也才700两加700斛米。戏班子有多烧钱,可见一斑。

苏州是曹公心目里的圣地。第一女主林黛玉是苏州籍人,她的诸多副角如妙玉、香菱、晴雯、龄官、慧娘,全是苏州人!

话说,但凡真正意义的绝世佳人都出自苏州。邢岫烟在苏州蟠香寺住了若干年,也修炼出了世外仙子之风。

由此可见,这帮纯正苏州籍的戏子,意义非同一般,必然饱含着作者的一腔苦心。

图片

02 影射悲剧主题
戏班子在梨香院,此地谐音离乡怨。这群背井离乡的下层小人物,注定命运最悲惨。

红楼梦曾用名《金陵十二钗》,十二这数字暗藏无限玄机。戏子们的命运就是群钗的预演。

在当时社会,优伶身份极为低微。或许你会奇怪:为什么用戏子影射高贵的主角们?

1、十二官本是良家女孩,履历单纯。被买进贾府只学艺,不对外营业。她们的生活,甚至比贾府很多丫鬟还单纯。

她们白白顶着“戏子”的污名,和琪官那种人却是两个世界。

图片

王夫人曾说:

这学戏的倒比不得使唤的,他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因无能卖了做这事,装丑弄鬼的几年。如今有这机会,不如给他们几两银子盘缠,各自去罢。当日祖宗手里都是有这例的。咱们如今损阴坏德,而且还小器。

王夫人能说出这话也算难得。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的阴晴不定,另一方面也是作者专为这群女孩子正名的。她们名为优伶,实则是【好人家的儿女】。

如果对外营业过,绝对不可能分进小姐房中。

2、贾府被抄家后,贾家女儿跟流离失所的戏子何其相似!

五十八回戏班子解散时,很多戏子自述【虽有父母却只以卖姐妹为事】、【父母已亡被叔伯兄弟所卖】、【无人可投】,何其触目惊心啊,这都是日后群钗的写照。

正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不管你高贵或低贱,只要在阶级森严的社会里,都有被踩在脚下之时。

底层的悲苦,养就了贵族的光鲜亮丽。终有一天光鲜破灭,贵族也会坠入悲苦的恶浪中。

图片

03 十二官和十二钗
1、逝者:菂官(小旦)

2、离去的:宝官、玉官、龄官。

3、留下的:

文官(正生),归贾母。

芳官(正旦),归贾宝玉。

藕官(小生),归林黛玉。

蕊官(代菂官的小旦),归薛宝钗。

葵官(大花面),归湘云。

荳官(小花面),归宝琴。

艾官(老外),归探春。

茄官(老旦),归东府尤氏

以上是书中明确出现名字的十二官。但是请注意一个问题:

中间死掉了菂官,补了蕊官。这样的话,总数应该是十三人。

但是很不幸,曹公却只给了十二个名字。

图片

五十八回解散时,原著说【所愿去者止四五人】。但是我们能搜罗出的名字只有三个。可见终究还有一个,只是曹公没给名字。

也就是说:总数的确是十三。十二个有名字的,和一个隐身无名者。

实际上,金陵十二钗也不止十二个,其实也有个隐身者。

太虚幻境的首曲和首词,都是宝玉的自述,并且都是宝玉和黛玉的合一。所以宝玉黛玉才是十二钗的并列钗首。隐身不上榜的那个是宝钗。

这个问题之前有文章,老粉都知道。非本文重点,不展开了。

在十二官的分配上,就投射了这个问题。

宝玉不仅占有一个名额,而且得到的,还是正旦。

正旦在旦行里地位最为重要,所以叫正旦。扮演的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大女主。

大女主哦,意味着宝玉才是本书的第一女主。这里说的【女主】,当然是指灵魂层面,不是皮相层面。

赤瑕宫神瑛侍者,作者从未提及其性别。看这地名、这名号,还有他和警幻仙子、绛珠仙子的关系,女仙才是妥妥的。

即便投胎成男,依旧是女孩心性,人人都说他投错了胎,多次被人误称“姐姐”。

好多人说宝玉是渣男,无语哦。你搞清楚他的性别了吗?他是来凡间娶妻生子的男人吗?他的生命使命是什么,你知道吗?

他既是护花使者,又是群花之主。他这历劫的一生,就是要做群花兴衰的总见证人。

图片

04 行当影射
大家肯定很想知道十二钗与十二官,互相如何对应。这个问题,未来我会做解析。

今天先解析戏班子解散后的分配方案,这里就特别有看头。你将从中领会到很多符号之谜。

1、正生文官—贾母

戏曲里分生旦净末丑诸行当。【生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男主角,包括老生和小生。

文官的行当是正生,也就是【老生】。用嗓类型为质朴苍劲型,角色性格多为开朗而轩昂。

读者大多只记得龄官,其实文官在戏班子里是个领头的,每次请示点戏,都由她出面。她口齿伶俐,又特别会拿捏领导心思。李婶、薛姨妈曾当面夸她:“好个灵透孩子”。

文官的性格很有男主范,能给戏班子支撑门户,有领导力、承担力。这与她的行当肯定有关。

当我们探讨戏子和贾府人的影射关系时,请大家一定要打破皮相上的性别。而要看灵魂性别,行为性别。

贾母作为统筹全局的人,她不就是贾府的大男主吗?所以正生必须给她。

昆曲里的老生,有种悲切苍凉的艺术之美。很多时候当繁华落尽时,回首空望苍山渺远,人生悲欢皆凝聚于老生的悲悯一叹。

图片

譬如《长生殿·弹词》中的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那种洞穿世事、看遍浮沉的沧桑,实在太符合贾母了!

此外,贾母一直渴望贾府走文化路线,所以作者赋予她一个“文”字。

文,代表文明,非军事的(跟'武'相对),代表社会科学,代表柔和的。这些都是对贾母心性的总结。

图片

2、正旦芳官—宝玉、小生藕官—黛玉

只论皮相的话,你一定觉得作者搞错位了,其实这才是作者的别具匠心处。

正旦为何在【旦行】里独树一帜呢?因为她只唱【旦本戏】。也就是她一人主唱,其他脚色只有宾白。

这暗示了:宝玉是红楼梦的思想承载者,本书的灵魂所在,主题所在。

还暗示了:书里其他人构成一部大戏,而宝玉自己构成一部戏。他是历劫者,亦是旁观者。

需要科普的是,昆曲正旦并非演崔莺莺、杨贵妃那些。所饰演的多是贞烈女性,不画浓妆,表演以深沉肃穆、悲怆凄恻为主,服饰多为素色。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烂柯山》中的崔氏、《金锁记》中的窦娥等。

这影射了宝玉失去黛玉之后,悲痛终生,要用生命去追悔和救赎。

宝玉曾说过,要给黛玉驮一辈子碑。这与女性丧夫守贞,是同一种信念精神。

没想到吧?你印象里的宝玉包裹在温香软玉中,但那却是逗你玩的。真正的宝玉,是贞烈的代名词。

图片

黛玉为什么是小生呢?

因为昆曲的小生特别需要书卷气。清新儒雅、声腔婉约、姿态精心细作。

据业内资深老师说,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唱不出昆曲小生的精髓。

图片

此外,昆曲小生并非只饰演青年男子,中年的帝王将相,也隶属于这个行当。

贾母既然是老生,她钦定的接班人黛玉,当然是小生。

可见曹公对黛玉推崇的多高。贾母是大男主,黛玉就是小男主,是家族的未来。

如果你是新粉,肯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但老粉就很清楚。

图片

《长生殿》 唐明皇

围绕着家族未来路线,府内有两股势力长期抗衡。黛玉是贾母文化路线的接班人。

皮相上黛玉是本书的女主,但在文化领域、精神层面,黛玉却是男主。因为她才华横溢,运用得当能安邦定国。

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绝不仅仅指聪明。比干是千古第一贤臣,天下殷殷学子的庇护神。

芳者,花之香气,亦指贤德之人。宝玉这一生,尽览芳华之盛,亦尽览芳华流逝。

藕者,莲之根也,高雅坚贞圣洁之本源。也就是说,黛玉就是文明之根。

图片

3、小旦蕊官—宝钗

小旦又称贴旦、风月旦,在旦行里排在第六位(共七类)。

小旦是配角,扮演的多是身份低微的年轻女子,如丫鬟、小妇人、村姑之类。典型角色《牡丹亭》中的春香、《西厢记》中的红娘。

你看,表相上宝钗宝玉做了夫妻,应该地位对应吧。但事实上呢?宝钗的角色性质,只是个丫鬟。

这个安排大有深意,暗示了以下几点特性:

1、低门楣、低阶级、低素质

2、她是配角,是附属物

3、总是跟着男女主出场。三人同台时,她是电灯泡,是多余的第三者。没有男女主,就没有她存在的必要。

由此可知,后世把黛钗视为双美,硬把宝钗推崇的等肩黛玉,甚至压过黛玉,是多么可笑、多么无知啊!

图片

太多人用人情场面里的故事(比如众人夸宝钗)来当证据,殊不知人情场面是最丑恶、最颠倒之地,那里只有满腔讽刺。

而十二官行当的暗示,才是最真的真相!

高鹗续写的什么兰桂齐芳,纯粹是意淫。清人留下过犀利的点评,宝钗婚后始终是老处女。宝玉不与她成真夫妻,因为她没资格。

不仅如此,她也没资格做正妻,只能做续弦。

请记住:金玉良缘是成功了,但她只是宝玉的续弦妻子。(这个问题以后有更详细的论证,本文不展开)

蕊,这个字貌似很美,但本意却是植物性生殖器官,与之相关的典故都有色情味道。与之相关的成语,如【浪花浮蕊】、【蛾扑灯蕊】全是负面寓意。

三心堆叠,“三”是她的宿命啊。

图片

4、老外艾官—探春

【老外】也是老年男性角色,跟老生唱腔相似,只是身份地位、出场主次有所不同。(在某些划分方法里,老外就是老生的一种)

老生偏于开朗轩昂,身段动作露些锋芒,唱念发声爽朗而清脆。

老外着重朴实大方,身段比老生要稳重,唱念也比较苍老。

简单说就是,老外一般比老生地位低,比老生的人生经历更坎坷。上至朝廷重臣,下至仆役方外,年老持重者皆可扮演。

图片

总之这个行当跟风花雪月无关。这体现了探春的性格忧国忧民,也体现了她的人生价值,跟家族兴衰休戚与共。

虽然她年龄很小,但她的“唱念方式”,竟然与贾母类似,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褒奖啊!

艾蒿,茎叶燃烧能驱蚊蝇、蛇虫之类。还可用于灸疗,为人排毒祛病。探春掌掴刁妇,撵走宝钗,不就是驱蚊蝇蛇虫吗?

5、大花面葵官—湘云

【大花面】又称正净,脸上涂满颜色,角色性格非常突出,性格刚烈、行为勇武的那种。多为正面人物。

大花面后来还有两个专称,一个叫铜锤,另一个叫黑头。

铜锤是因徐延昭抱着铜锤而得名,黑头是因勾黑脸的包公而得名。

图片

徐延昭 · 京剧《二进宫》

图片

湘云的性格就是如此,粗线条,但是很有正义感,动不动要撸袖子去干架。

葵者,向阳而生。湘云是阳光开朗大男孩没跑了。

6、小花面荳官—宝琴

【小花面】就是丑角。所扮演的多为底层人物,诸如相士、卜者、小和尚、书童、酒保等。

这个给了薛宝琴,出乎你们意料吧!

书中写的薛宝琴,乍一看要有多出色就多出色,其实是哄你玩的。曹公终究是讲阶级的。

宝钗的定位才只是个丫鬟,宝琴就只能再退而求其次。

她只是个打酱油的,为揭示薛家真相而来。她上赶着出嫁,被夫家拒之门外,是薛家大幅败落的明证,也是门风低俗的明证。

就像凤姐,人物虽然很出彩,奈何出自王家,终究是出身毁了一切。

荳官本人身量年纪皆极小,极鬼灵。当芳官被打时,就是大花面葵官,小花面荳官去喊人,荳官还冲在最前面,怒撞赵姨娘。可见两个花面有共性,都挺义气的。

丑角往往是一部剧的诙谐担当。把他赋予宝琴,并无贬低之意。

图片

7、老旦茄官—尤氏

【老旦】就是年迈妇女,用真声大本嗓,情感真挚亲切,强调苍凉浑厚感,似老生。经典角色如《荆钗记》的王母、《精忠记》的岳母。

老旦一般素面,不施脂粉。因其特有的宽亮嗓音,和其它旦行互不相通。

图片

像尤氏、李纨,都是谨慎小心生存,不惹事生非,一生顺势而为。她们没有很高的追求,在人群里永远是配角,但弱者有弱者的生存智慧。

所以她们都是老旦,没有很多光彩,但有很多厚重,尤其是对后代的影响力。

茄者,以果实硕大为己任。且紫衣加身,越老色越深。这都很符合李纨的判词(老年富贵)。

可见尤氏是代替李纨要了茄官。

05 小结
戏曲在红楼梦里作用太大了,每一出戏文都是谶语。

跟戏相关的一切全是暗示。不是暗示命运,就是暗示人物关系、人物品性。

黛玉和宝玉的数次情悟,都源于小戏子。是她们推动了主角的精神淬炼。曹公满腹惊世骇俗的思想,都要借助她们来传达。

最具意义的是,通过戏子,能全盘复原宝黛钗三人的纠葛和命运走向。

图片

【相关链接】

吵了两百年的“黛钗合一”是真的吗?曹雪芹为什么要写两段情缘?

什么是列侯?原来林家才是书中第一豪门、低调大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万年冰山薛宝钗:薛蟠一句话让她哭整夜,这是普通的兄妹情吗?
下一篇: 揭秘薛宝钗真实结局:熬死黛玉做续弦,无性无爱空壳婚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冰山+】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万年冰山薛宝钗:薛蟠一句话让她哭整夜,这是普通的兄妹情吗?
where5
2023-05-02 发表于布基纳法索  |  1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薛宝钗以无情著称,这是天下人的共识。

不管后人如何粉饰,也推翻不了她铁石心肠的事实。纵观一切古典文学,没有比她更冷酷的“少女”,更没女人味的“女人”。

然而她也有过一次动情。全书唯一的一次,34回她竟然哭了。

在红楼梦里,泪可是无上高贵的东西啊!

它并不是87版塑造的那种悲丧丧的泪,而应该比琼瑶女主的珍珠泪更美,更加晶莹剔透,更加惹人怜爱。

生铁熟钢般的薛宝钗,竟然也会流泪?哇塞,好意外,千金难买万年难遇!

曹公终究是慈悲,把她写活了一回。可想而知,那个让她落泪的人,有多大能量啊。

01 宝钗的泪多难得
34本回的回目叫做《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是指宝玉给黛玉送手帕,黛玉于帕上题诗。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是指宝钗回家劝诫薛蟠,一家人吵翻了天。

回目对仗得极为工整,故事也极具有对比性,两对都是兄妹关系哦!

在解析本文之前,我希望读者先理解宝黛之爱的本质。

宝黛之爱不同于世之男女。他们无关于【情欲】,却有关于【高度的趋同性】。与其说是恋人,不如说是亲人、是盟友、是血缘之爱。

请先看前文《红学界的千古谬论:宝玉送帕给黛玉,是私相授受?能令他俩身败名裂吗?如果那样,他俩死一万回够不够?》
宝钗和薛蟠虽然不能谈恋爱,但薛蟠却是世界上唯一能令宝钗落泪的人,唯一的哦!(此处省略一百个感叹号)

两对高度相似的兄妹,要对比着看,才能看出味道。

Image

02 宝钗的好哥哥
原来宝钗素知薛蟠情性,心中已有一半疑是薛蟠调唆了人来告宝玉的,谁知又听袭人说出来,越发信了。

这里交代了宝钗的内心活动。【原来宝钗素知薛蟠情性】,在袭人供出薛蟠之前,她就已经怀疑薛蟠了。

袭人的话并不只代表她自己,而是代表了贾府的整体舆论。宝钗对付袭人,虽然大获全胜,但心里却烦得很。

因为薛蟠干的熬糟事太多,快藏不住了,对她的婚姻大大不利。

告别怡红院后,宝钗顶着一头火,直奔娘家。

Image

这日正从外头吃了酒回来,见过母亲,只见宝钗在这里,说了几句闲话,因问:“听见宝兄弟吃了亏,是为什么?”薛姨妈正为这个不自在,见他问时,便咬着牙道:“不知好歹的东西,都是你闹的,你还有脸来问!”薛蟠见说,便怔了,忙问道:“我何尝闹什么?”薛姨妈道:“你还装憨呢!人人都知道是你说的,还赖呢。”薛蟠道:“人人说我杀了人,也就信了罢?”

这一段里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点:

1、专门交代一笔【只见宝钗在这里】,因此才问宝玉的事。

若无这一笔,丝毫不违和,但作者偏要写这一笔。足见薛蟠是冲着宝钗,才关心宝玉呢。

再回想下:薛蟠为何知道袭人,知道她是宝玉的“小宝贝”?当然是宝钗叽咕的嘛。

薛家人有多爱研究宝玉,可见一斑。于薛蟠而言,见到宝钗就想起宝玉。

Image

2、【人人说我杀了人,也就信了罢?】

薛蟠说这话是想自证,但是很搞笑的是,他的确杀过人!

他从一登场就是个杀人犯。书里无论多坏的角色,都没有顶着这“光环”登场。

只此一条,就足以断定他是什么货色。竟然还有人罗织他的优点,说他是优质男、暖男.......我嘞了个去。

门子曾说:

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

看到了吧,于薛蟠而言,打死人不过小事一桩,根本不值得逃路。

这态度如果还不能证明他是惯犯,还有什么能证明?

很多东西,曹公都不明写,但你要会看啊。

Image

就在这一回,薛蟠提门栓要去打死宝玉。有木有搞错,他正借住在贾家呢!贾家为他摆平案件,为他遮风挡雨,是他的恩人啊。

宝玉不是平民,是国公府的宝贝、贵妃的亲弟弟,他一言不合就要打死?对普通人又该如何?

这样的暴力蛮横,比唐山烧烤男更猛。虽然书里明写的只有冯渊一件案子,但事实上,他一定是重案累累。

如此再回看【人人说我杀了人,也就信了罢】这句话,是不是很搞笑?

话音才刚落,就又要去杀人,还一脸呆萌的反问大家:“我杀过人吗?”

Image

03 宝钗劝了什么
薛姨妈道:“连你 妹妹都知道是你说的,难道他也赖你不成?”

宝钗忙劝道:“妈和哥哥且别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个青红皂白了。”

因向薛蟠道:“是你说的也罢,不是你说的也罢,事情也过去了,不必较证,倒把小事儿弄大了。我只劝你从此以后在外头少去胡闹,少管别人的事。天天一处大家胡逛,你是个不防头的人,过后儿没事就罢了,倘或有事,不是你干的,人人都也疑惑是你干的,不用说别人,我就先疑惑。”

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慌的薛姨妈一把抓住,骂道:“作死的孽障,你打谁去?你先打我来!”(省略引用)

薛家母子你一言我一语,吵了半天,甚至要用武力了。吵出了什么?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没人说核心,都围着外围打转。

谁学舌,根本不是重点,也很难追查清楚。(比如薛蟠无意间说起,别人再传扬)

真正的核心问题是:蒋玉菡如何进入宝玉生活的?

宝玉被薛蟠拉着游荡风月,这才是重点!虽然读者看到的,只是宝玉迷恋琪官的片段。但薛蟠组织场子,对宝玉酒色腐蚀,才是风波的源头。

Image

贾府对宝玉原本管得很严,尤其是外出和社交。若无薛蟠,他一万年也接触不到娼优。

换句话说,以薛蟠那个腐蚀法,宝玉迟早挨揍。有没有琪官,都要出事。

自从这次事件后,宝玉就不与薛蟠打交道了。甚至薛蟠生日,他既不露面也不打个招呼。形同绝交!

如此显著的变化,等于隐写了贾政贾母对薛家的排斥。没有贾政的命令,宝玉难以如此决绝,

Image

一心想嫁入贾家的宝钗,可想而知是啥滋味,能不捉急吗?

【我只劝你从此以后在外头少去胡闹】、【天天一处大家胡逛】

胡闹、胡逛就是指游荡风月。可见,宝钗知道问题的核心在哪儿。

虽然知道,却不肯说透。薛蟠沉迷吃喝嫖赌,薛家没人指出来,更没人敢制止。

【少管别人的事】、【你是个不防头的人】听上去,薛蟠倒像是被别人坑了似的。

【事情也过去了,不必较证,倒把小事儿弄大了】

这句更有意思。她的金龟婿差点丧命,她亲爱的姨妈差点绝后,竟然是小事哦。一旦涉及她哥哥,求证下真相,竟然是“多事”,小事儿弄大了。

【是你说的也罢,不是你说的也罢】都无所谓,只要下次记得【防头】就好。换句话说:干坏事时,莫让人抓住把柄,莫要让人怀疑你,这才是最要紧的。

Image

04 薛家家教
宝玉差点丧命,确实是惊天大事。其实薛家事后复盘一下,很有必要。站在自私的角度说,起码也该总结下经验教训。

自家人摊开说说,没人会治薛蟠的罪。就这,在薛家也行不通。

宝钗本想劝诫哥哥,但她那暧昧不明的表述,那遮遮掩掩的态度,能劝诫得了什么?

不肯正面摆出问题,就能解决问题吗?

曹公可是没少描写薛蟠的荒唐和无知。禁不住让人疑惑:薛家如何养出了这号货色?

宝钗成天引章据典,教育这个教育那个。说的天花乱坠,就不能教她哥一点点人间道理吗?

撇开人品不说,只说薛蟠的哼哼韵、把“唐寅”叫做“庚黄”,这些笑掉大牙的故事,就跟薛家无关吗?不打宝钗的脸吗?

家里但凡有点文化氛围,但凡有个文化人聊聊天,也不至于如此吧?

Image

最不爱读书的宝玉,文化水平却轻松碾压大众,难道不是得益于家庭熏陶?

薛蟠这德行,土匪见了都嫌弃。薛家得粗俗到何种地步,才能养出这后代?

34回这段故事,就是专门来描写薛家家风的。

古代父母和儿子的关系,应如君臣。有教之家父母开口讲话,必然是教导指示。差别只在于,高级父母像贤君,低级父母像暴君。

看看贾政贾赦见了贾母什么样,再看看薛蟠见薛姨妈。

薛姨妈虽然气得咬牙,也没教育出一句话来,只抱怨儿子犯舌。不知她是不会教育,还是不敢教育。

古人的观念是,君臣无序,天下大乱。薛蟠又是跳又是喊,又是抄门栓,在古代是何等匪夷所思?

薛宝钗的语言组织能力,当然比薛姨妈高级。但效果呢?一样的!

为什么?因为三观一样啊!

Image

细细品味,宝钗甚至比薛姨妈更腐烂、更龌龊。薛姨妈抱怨,薛蟠尚能分辨几句。宝钗却来个:不必说了,是不是你犯舌都无所谓,只要以后别管别人的事,多防头。

薛蟠历来坏在明处,宝钗却要求他坏在暗处。这对花花大少而言,难度是不是太大?薛蟠若真变成那样,是不是更可怕了?

不清不楚,不明不白,貌似平息风波,实则混淆是非,教人更坏。

Image

05 至黑一家亲
许多人看这段故事,竟然说薛家好有爱,薛蟠真性情,薛蟠至孝,薛蟠暖男哥(第二天的故事)

老天!还能再奇葩些吗?

其实曹公刻画了至黑至暗的一家人。薛蟠暴躁狠戾;薛姨妈糊涂昏聩;薛宝钗天良尽丧。

表面上三个人性情各异,薛蟠野,宝钗冷,薛姨妈油,但其实灵魂一样。

正因为是一路货色,所以谁都说不出个正理,一团乱麻。

薛蟠道:“这会子又说这话。都是你说的!”宝钗道:“你只怨我说,再不怨你顾前不顾后的形景。”薛蟠道:“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那个样子!.........”

薛姨妈和宝钗急的说道:“还提这个!可不是为这个打他呢。可见是你说的了。”薛蟠道:“真真的气死了人了!赖我说的我不恼,我只为一个宝玉闹的这么天翻地覆的。”宝钗道:“谁闹了?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请品味下兄妹的对话,谁比谁的水平高了?

【你只怨......怎么不怨......】语言模板一模一样,都是赖皮型,一切全怨别人。

宝钗教育别人时何其高大上,条规何其严明。面对亲哥,才显示出她真实的道德水平、思想水平。

如果宝钗把教育别人的大道理,把成天卖弄的才华,匀点给家里,薛蟠何至于粗野不堪?

所以说,无论是道德还是才华,全是假的!回家才见真面目。

人前道貌岸然,人后魑魅魍魉。在历史长河里,多少人都是这样生存的。这才是宝钗的角色价值。

Image

06 宝钗到底气什么
前面解析了这么多,只为让你正确理解宝钗气什么。

世人说,宝钗哭是因为羞于心事暴露,因为害怕影响闺阁名声——全是胡扯。

即便宝玉骂到脸上,她都无动于衷。羞怯害怕这些词,从来就不存在。

正确答案是:她最爱的人,不理解她,竟然把她往外推。

红楼梦里靠谱的爱,全是血缘之爱,那才是挚爱。

宝钗即便钓金龟婿,终极目的也是为了帮衬哥哥,振兴薛家。她以此为终身使命,不顾一切地汲汲营营,都是为了供着薛蟠更加恣意的吃喝玩乐。

宝玉被打死,连根羽毛都不算,宝钗自然会去寻找新目标。

薛蟠却责备宝钗,说她护着宝玉,天啊,直戳肺管子啊!一腔深情被辜负,好心全成驴粪蛋,这种气愤你可曾体会过?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这回目起的有多妙,你体会了吗?

宝玉以情动妹妹,何尝不是“错劝”?宝钗的“错劝”,不全是“错情”吗?

宝黛的爱、钗蟠的爱本质一样,都建立在高度的趋同性上。

因为心性一致、目标一致、成长经历一致,而爱入骨髓。无关于对方好坏。

即便薛蟠毁灭银河系,宝钗依旧看他哪儿哪儿都好。

曹公其实没少写钗蟠之爱,可惜读者不往这上面去想,精彩都错过了。

比如说,宝蟾跟宝钗高度重名,薛家却不为她改名,可谓旷古难见。宝蟾如何调情、如何卖身、如何争宠,全是代替宝钗表演。

Image

不要指责这过于龌龊,曹公只是遵从了人性而已。

现代心理学承认,人在接纳外界时,会有亲人投射情结,择偶时的亲人投射更是普遍。前面分析的【趋同性】,也属于这个话题。

现代资讯发达,人生来就能接触到全世界的信息,人们都想去征服世界,大女主思维横行,但是用这思维来理解古典作品,非常搞笑。


在极端封闭的古代,女性一生只见过一两个男性,她对世界的全部认知,只限于那一点点。亲人投射心理会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正因为这样,宝黛之爱至死不渝。钗蟠之爱也是“刻骨铭心”哦。

宝钗为什么讨厌宝玉?你以为是宝玉不够好?哈哈,错!因为不是一个调调,如果他像薛蟠一样五毒俱全,宝钗就安适了。

宝钗成天试图改造宝玉,终极目标就是改造成薛蟠。

Image

07 小结
当黛玉手拿宝玉送的手帕,思绪万千,泼墨抒情,泪洒红烛时,宝钗在干嘛?她也在洒泪。

在同一时间,两大女主都在洒泪,是不是很神奇?

黛玉洒的是心心相印之泪,那宝钗呢?

她可是哭了整整一夜啊,当她的爱被辜负了,原来比黛玉更能哭。

34回写了两个深度情感故事。一个是神仙之爱,一个是魔鬼之爱。

天下芸芸众生,各历各的劫,各自经营各自的世界。但无论怎样纷纷扰扰,奇幻游历,最终的结局总是: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学界的千古谬论:宝玉送帕给黛玉,是私相授受?能令他俩身败名裂吗?如果那样,他俩死一万回够不够?
下一篇: 红楼十二官分给诸钗,影射了什么?宝钗只配做丫鬟,薛家全家是小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2: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傅秋芳:小角色有大价值,揭开薛宝钗孟浪拜金的真面孔
where5
2022-10-29 发表于布基纳法索  |  31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Image

傅秋芳于35回出现,并未正式登场,只留下一个传说,一闪而过,之后便查无此人了。
很多人为此而遗憾,因为书上说了,她是个琼闺秀玉,又美又有才......
这怎不令人浮想联翩呢?既然美,就该有点感情戏,否则不是暴殄天物吗?这让捧着书的屌丝们,情何以堪呢?就好像一块肥肉,吊在嘴边晃来晃去,可就是吃不着,真是难受人。
于是,好事者就为傅秋芳编排不少后传。还有不少研究金陵十二钗的,对她未进正册颇为不满,愤愤不平。
那么,这个没头没尾的傅秋芳,曹公为何要创作她?她是个什么样的女子,真能进太虚幻境吗?本文就来解析这些问题。
01 傅家心事
要认识傅秋芳,必须先认识傅家。
同样作为传说,不正式登场,书里还有个姑苏慧娘。可是两者对比一下,差别太大了!
写慧娘是刻画了一个完整的个体。她的个人能力、她的行业大咖地位,如神一般存在。而傅秋芳呢,有什么是属于她自己的?
傅试原是暴发的,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今日遣来的两个婆子偏生是极无知识的,闻得宝玉要见,进来只刚问了好,说了没两句话......
请看这段,你说这是写傅家,还是写傅秋芳?
在古典文学领域,没有人比曹公更擅长塑造女性,也没有人比他更善于挖掘女性的个体价值。
但请注意,这一切对傅秋芳无效!
肉眼可见,傅秋芳没形成独立个体,似乎她活着只为做个联姻工具。作者只从这个侧面写,证明傅家才是真正的笔锋所向。
那么,傅家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来细细品一下。
Image
1、暴发的
这个词不用解释,就算到了现代社会,【暴发户】这词有多难听,谁都明白。何况讲究语言含蓄的古代呢?
正常情况下,曹公即便要贬低谁,也写得不显山不露水。但对傅家却例外,下手极狠,一上来先发个黑招牌【暴发户】。
2、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
【安心、仗着】,请体会下这些用词吧。隐隐之间,一种狼子野心的味道溢出屏幕。
安得什么心呢?当然是攀高枝的心,小人之心、媚态之心、不自量力之心。
Image
3、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
不肯许人,想许给谁啊?反正神仙不会要她,那么.....岂不是只剩下鬼了?
【耽误到如今】,这可赖不着别人吧,妥妥的自我耽误。
虽然只有很平淡的一句话,但放在整个故事里,讽刺味道不要太强。
4、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
古代人结婚年龄普遍较早。明朝规定:“凡男女婚嫁以时,男子未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谓之先时;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谓之过时。”在某些特定时期,女子15岁不嫁人,父母就会受处罚。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宋时期的规定,但是清初由于战争损失了很多人口,为恢复生产,肯定大力支持早婚。顺治帝14岁大婚,康熙帝12岁大婚,对民间的影响可想而知。
红楼梦后半部里,尽是些大龄青年,其实不符合社会常态。正是通过她们不正常的年龄,来暗示每个人面临的困境。
但在一切大龄青年里,最大大不过傅秋芳!
23岁,现代人感觉还好小呢,但在古代却是不可思议的年龄,相当于此生报废。
Image
5、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
【又嫌他穷酸】,这就有意思了,刚才不是说她家暴发吗,岂非自相矛盾?
不矛盾,平民眼里的暴发,到了贵族跟前,只是个穷酸罢了。
你必须弄清楚每句话是谁说的,弄清楚那个阶级的立场,还必须充分了解社会、了解人世间,才有资格看红楼梦。
很多读者,可笑就可笑在依文解意。比如,硬要为金玉良缘找合理原因,说薛家大富,贾家等着薛家的钱来救命。
不错,书上有人说过薛家大富,也有人说他家【珍珠如土金如铁】。可是,你为什么看不到薛家寄住贾家十几年,连儿媳妇都娶到别人家?
你为什么看不到贾家成千上万的豪奴,薛家主仆通共没十人?你为什么看不到,薛大小姐连个教导嬷嬷都没有?你为什么看不到薛姨妈亲口承认:贾家日用,尽是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嫌他穷酸,根基浅薄】,用词都相当狠绝,比骂不要脸更严重。这才是阶级差异的真相!
Image
6、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有一段心事
【有一段心事】,这话用在情侣间可以,但用在大男人身上,用在官场社交里,那可是讽刺挖苦到了极致。
7、今日遣来的两个婆子偏生是极无知识的
【极无知识的】,看看,又是极狠绝的用词。你见曹公对其他婆子这样写过吗?
不仅如此,前面还有一句【宝玉素习最厌愚男蠢女的】,加在一起品味下吧,还能骂得更狠吗?
这两个婆子并非打杂的,而是代表傅家来社交的,起码也是管家娘子级别的。虽然不是傅试本人,也非傅秋芳,但在这个特定的故事环境里,的确代表了他们。
如果曹公对傅秋芳有欣赏之意,完全可以把傅家婆子写成知进退、善应事的下人,就如潇湘馆的嬷嬷那样。再不济,也可以什么都不评价,让她们泯于众人。
为什么要扣给她们黑标签【极无知识的、愚男蠢女】,难道这不是送给傅家的?
Image
02 傅家影射
书中出现过诸多不同阶级的家族,请问:谁家被写成这样,谁被如此赤裸裸的鄙视和嫌弃?
放在语言含蓄的古代,放在反对脸谱化的曹公身上,把傅家写成这样,跟写一条落水狗有何区别?
只有细细地掰开了、揉碎了,你才能看到真相。
那么问题来了,傅家怎么得罪了曹公,让他厌恶到这地步?
不!傅家只是个打酱油的,曹公真正厌恶的是薛家。
Image
红楼梦第36回,是本书很重要的一回,是黛钗之争的转折点。此前薛家呈积极进攻状态,逼婚、生扑都干了。但36回宝玉梦中叫骂,让事情变了走向。
36回之前,宝钗成天往宝玉屋里跑,36回之后她再没主动进过怡红院,差异太大了。同时,黛钗间剑拔弩张的关系,也以36回为分界点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薛家从这时候改变了策略,开始不急不躁的长期抗战了。再说白点,就是死耗。把贾母耗死,等王夫人一统天下了,宝钗无论多大都不愁嫁进贾府,就算年过四十又怎样。
所谓“人至贱则无敌”,就是薛家路线。站在贵族角度的曹公,对他们厌恶至极,情有可原。
傅家出现于35回,就在薛家改变策略之时,神奇登场。傅家当下的老姑娘,就是薛家未来的老姑娘。
其实自古以来的红学家都承认:傅家影射薛家,傅秀芳影射了薛宝钗。
Image
因为太明显了!两家都是暴发户,都垂涎贵族门楣,都是一兄一妹相互扶持,都想走攀亲路线。
都借着贾政那点七拐八拐的破关系,蹬鼻子上脸,千方百计进攻贾家。
一个是赖在贾府十几年,七大姑八大姨全来蹭吃蹭喝;一个是被明写了“历年来都赖贾家的名势得意”。
都被曹公写成这样了,若还不承认她们同类,那才是脑子进水了。
不过,近代钗粉大兴,倒逼学术界收起正确认知。去看看知名网站词条,有关傅秋芳、傅试,都尽量择其优点往上写,绝不会有人告诉你,傅薛两家的关联性。
有时候我会想:照这样发展下去,后代不但完全读不到真相,还会越来越颠倒。终有一天,傅秋芳成了宝玉的官配,也有可能哦。
Image
03 傅秋芳是佳人吗?
回头再说傅秋芳,傅家既然如此不堪,她还能是佳人吗?
换句话说,傅秋芳和傅家,是分割的还是一体的?作者是同情傅秋芳,还是对傅家兄妹一起批判?
没几个人能弄清这问题,尤其是男性。人们只记得书里赞她【琼闺秀玉】,这样的女人,爱还来不及,怎么能批判呢?
原来有个原故:只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也是个琼闺秀玉,常闻人传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不命他们进来,恐薄了傅秋芳.....
这一段就是琼闺秀玉的出处。
这是作者亲自评价的吗?不,是宝玉的意淫!
宝玉在未开悟之前,脑袋里混沌一片。但凡是个未婚女孩,不管美丑贵贱,在他眼里都是无上美好。
宝玉的这个特性世人皆知,书中证据也遍地都是。王夫人口中粗粗笨笨的袭人(袭人自己也这样承认),在他眼中却是【柔媚娇俏】;不爱脂粉、冷若冰霜的薛宝钗(兴儿说不能对她吹热气),在宝玉梦里是【鲜艳妩媚】;连个农村二丫头,他看着也惊为天人,恋恋不舍。
Image
就因为秉持着这样的混沌和愚昧,他才一步步走向生命的悲剧。亲眼目睹劣币驱良币,经历失去晴雯、失去黛玉,到了痛彻心扉时,他才知道:
原来世上没有世外桃源,任何地方都存在真假善恶。社会上有,女人里也有。男人世界有多少恶、多少丑陋,女人世界一样有,甚至只多不少。
所以有关女性的评价,出自宝玉之口,很可能有水分!请牢记这一点。
那么,宝玉的话都不可信吗?也不尽然,关键看其他证据能否支持。
请注意,曹公对傅秋芳有官评的啊!
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
【几分姿色】,就算你再不懂古文,也该听出来这话大有贬义!只有讽刺青楼女子,或者差品女生,搔首弄姿的那种,我们才这样说。
【聪明过人】有多种含义,坏人往往也聪明过人。说某人“耍小聪明”,就是差评。
所以古人真赞人,用的是【聪慧】、【敏慧】,不会用这个词。尤其不会和【几分姿色】合用。
一个搔首弄姿、卖弄姿色的女子,再加上耍聪明。妥妥的品差且有心机,和薛宝钗如出一辙。
Image
可能又有人不适了:我梦中的女神啊,怎么被你一解读都成青楼女子了?太过分了!
其实不是我过分,而是你不愿接受真相罢了。
古代女孩的一切信息都不可为外人所知。比如名字,只有两家议亲时,男性才可以知道女性名。若被无关的外人知晓,是极大的耻辱,就跟被睡过意义差不多。
然而傅秋芳之名,传得满城皆知。甚至,大家还知道她颇有姿色,知道她年龄23.......被人知道这么多,被无数人嚼舌根,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如同玩物,名节尽丧。
所以,过分的是曹公,他就是用青楼头牌的味道来写的。只是现代人看不懂罢了。
注:关于女孩闺名禁忌,之前已有解读,详见文后链接1。
理解了这层用意,还要纠结什么形容词吗?无论说她【几分姿色】,还是说她【琼闺秀玉】,你觉得还重要吗?
Image
04 贵族嫌弃她什么
或许仍然有人替傅秋芳、薛宝钗喊冤:她们想这样吗?被家庭拖累的女子,多可怜啊?
呵呵,莫要假装圣母情怀,来混淆是非。真正被家族拖累的女孩,作者一定有办法,让你看到她们的无辜。
她们或跟家人决裂(如惜春、鸳鸯),或反对家人的行为,或另择他路,或出淤泥而不染.....
而芳钗之流,却和家人狼狈为奸。一边努力卖身,一边替商主数钱,以多骗别人几两银子为毕生奋斗目标。
当被害者欢欣鼓舞地融入迫害事业,她便不再是被害者,而是害人者。
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假如她们真是【琼闺秀玉】,何至于落到这般境地?
贾母明确说过:若真优秀,家里穷点、家世差点,都可以接受滴!
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模样好是简略说法,实际上暗含了人品,重点在【配的上】三个字。其实是要思想高度、综合素质。贾母喜宝琴而不惜宝钗,原因就在这里。
Image
贵族最看重的,是贵气,即贵族精神!
无论是空有皮囊,还是应试才学,骨子里缺乏高贵,都无用。
满肚子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惜卖身求荣,甚至男盗女娼。那你说,人家稀罕她那点姿色吗?这时候,当然嫌弃她【穷酸】。
穷,哪有绝对标准,芳钗之流真穷吗?起码比平民富多了。若说她们被家族所累,被穷困住了,天下女子都别活了。

可见,真正的问题不是穷。而是她们心穷,灵魂龌龊。龌龊到根本不知素质为何物,妄想靠一张画皮,就敲开贵族的大门。
Image
05 薛家真相
红楼梦里那么多家族,不管穷或富,都不像傅家(薛家)这样,被冠以这么多否定词,被嫌恶到这般地步。
所以这不是阶层的问题,是品性问题!
傅试谐音附势;傅家,谐音夫家;傅秋芳,可以看做求夫方,以攀求夫家为人生大业,为解决一切难题的灵丹妙药。
貌似四大家族的薛家,实际上是穷酸+无耻,趋炎附势,摇尾乞怜。
被后世尬吹成人间富贵花的薛宝钗,其实如青楼女子般孟浪,如廉价商品般卖身,吆喝多年无人下单。旁观者都要得尴尬癌了!
可悲的是,常有读者评论说:幸亏有贾母护着黛玉,可惜最后她为了家族利益,也倒戈了。潜台词是:薛家肯定对贾家有利,所以选宝钗为妻。
这还是资深黛粉呢,竟然这么想。
先有高鹗胡编乱造、恶意篡改,后有87版力捧宝钗、烂贬黛玉,世人对红楼的误解,无穷尽矣!
Image
更可悲的是,误解者不限于普罗大众,如康震这样的文学教授,竟然也把宝钗当作正面人物,盛赞不已。
我真的很想问问他:
如果你创作个高级古典淑女,你会把她安排在杀人犯之家吗?请注意不是政治犯,是妥妥的杀人,对方无辜枉死。且薛蟠杀人后还逍遥法外。
你会让她赖在别人家十几年,被别人当面撵吗?
你会让她一出场就是带罪之身吗?
这里解释下,为何是带罪之身。因为薛蟠命案里,薛家提供了假死证明,是典型的包庇行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古代原本就实行一人犯罪全家株连。即便薛家母女完全无辜,也要被打入底层。更何况她们还直接插手,欺骗国家,妨碍司法?
Image
所以说,薛蟠是罪犯,宝钗也是罪犯,薛家母子三人全是罪犯!
不仅是罪犯,还都是不伏法的逃犯,全家人的每一分钟,都是欠国家的、欠社会的。
一个道德完美的淑女,就是这样诞生的?到底是你们对淑女有偏见,还是对社会、对文明有仇啊?
从这个角度,你还应该明白:傅家再不济,也远远强于薛家,起码人家是良民。曹公对傅家都嫌弃到骨子里了,还遑论薛家呢?
Image
(注:宝钗比傅秋芳恶毒太多,傅秋芳可没有硬性插足、破坏他人婚姻、逼死黛玉。这些事实原著有大量伏笔,只不过后世装看不见罢了。傅秋芳仅仅影射了宝钗在36回的心态)
06 小结
傅秋芳、薛宝钗之所以具有迷惑性,因为她们不仅有姿色,还有点技能在身。对于婚姻资源匮乏、性饥渴的底层民众而言,当然求之不得。
既然求之不得,就忽略她们的不堪,只记得【琼闺秀玉】那几个字。
其实在生活里,钗粉遇到拜金女,会比谁骂得都狠,一丁点圣母宽容都没了。之所以对书里的芳钗之流宽容,只为满足的自己梦罢了。
一个有姿色有文化,拿出去倍有面儿的女人,竟然主动上贴与我,不快乐吗?即便被我骂到脸上(国贼禄蠹)、随便扔在一边,办她个无限难堪(抬起腿走人),她也不急不恼,依旧紧紧纠缠着我......
哈哈,这样的梦,谁不喜欢啊?如此召之即来挥之不去的女人,不立为淑女贤妻,对不起自己啊。
这才是薛宝钗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吧!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最深的坑:金玉良缘初露形迹,曹雪芹脂砚斋联手指出造孽
下一篇: 红楼梦悲剧最高峰不是抄家,而是抄检大观园!细数其七桩大罪,直接敲响家族丧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2: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杨贵妃+】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最强文化舌战:杨贵妃的梗,到底戳痛了谁?
where5
2022-01-12   |  1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二十九回,因张道士提亲宝黛呕气,宝玉狠命砸玉,闹了一场轩然大波。到了三十回,凤姐把他两人带到客厅,向贾母汇报:

'...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象'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宝黛呕气本已惊动全家。在贾母的安排下,他们和好,也成了公开状态。然而就在此刻,薛宝钗也在客厅里,她全程目睹了一个情人节特别节目。

此前黛钗之争已经进入胶着期,看着扣了环的宝黛,听着一屋子讨好似的笑声,宝钗内心是种什么感受呢?

站在宝钗的视角是这样的:无论出于男女避嫌,还是出于纠纷不外扬,她俩呕气算啥光荣事吗?

贾母竟然高调处理,一家子围着宝黛哄。这还不算,那凤丫头竟公然说什么“两个都扣了环了”,还能更肉麻、更不着调点吗?明明不能见光的,你们硬要合理化,天下有这样不讲理的家吗?

Image

01 堪比十级外语的舌战
从这里开始,宝黛钗三人发生一段唇枪舌战,前后大约七八百字。可就是这段,成为红楼梦中最难看懂的对话,虽然说的都是中国话,却比外文还难翻译。
那林黛玉只一言不发,挨着贾母坐下。宝玉没甚说的,便向宝钗笑道:“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又不好了.......倘或明儿恼了,姐姐替我分辨分辨。”

宝钗笑道:“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何况身上不好,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

”宝玉又笑道:“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

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

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

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基本上,大家能看懂的是1、宝钗生气了;2、因为宝玉把她比作杨妃;3、她讽刺了宝黛二人。

然而以上这几点,只是蜻蜓点水。点是点到了,不是全貌,无法合理的解释整个故事。尤其是宝钗干嘛气成这样,一个杨贵妃,至于吗?

书里写的宝钗,可是一向忍人所不能忍,秉承唾面自干的人生信条。宝玉“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骂她“国贼禄蠹”,探春当面撵“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更有黛玉成天各种段子讽刺........多大的挑衅她都经历过,也没见她生气嘛!

更更更何况,这是在贾母客厅里啊!以上这段神怼怼,就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

Image

当着众人的面,无论如何她不应该保持淑女人设吗?以客居身份,如此公开动怒,尽管话里没一个脏字,但对贵族而言,已经等同泼妇骂街啦。

所以这段故事最难解的,是它的火药味。读者们所理解的,只是一枚小鞭炮而已,实际上它是个巨型炸药库。

02 愤怒级别空前绝后
让我们来倒车看一看:

凤姐于这些上虽不通达,但只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便也笑着问人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凤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

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过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1、对人情世故精透天的凤姐,竟然没听懂她们的对话。这三人的舌战得有多复杂,可想而知了吧!

2、但凤姐知道火药味很浓,所以说【这么辣辣的】。

3、【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不是失去林妹妹,也能让宝玉形景改变,这可不常见啊!可见这次舌战的巨大杀伤力。

4、【宝钗再要说话.....也就不好再说】,已经把贾母的宝贝疙瘩怼到形景改变,她还要继续轰炸的,这得有多大的气啊?

读者知道宝钗生气了,但你们知道她气成什么样吗?代入角色去感受下当时场景的尴尬。开天辟地以来,还没人敢在贾母面前如此对待宝玉呢!

宝钗的火力既然如此强劲,说明这天的事真是惹毛了她,是大大的惹毛了她。

Image

书中也写到“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这是空前绝后的!曹雪芹不是金庸,他下笔喜怒不形于色,几乎不曾用到“大怒”这种形容词。

03 遭到致命奚落
这段舌战,前期发生在宝钗跟宝玉之间。后期宝钗搬出负荆请罪的典故,是口双门炮,要横扫宝黛二人。因为宝钗的气来自两方面:一是宝玉奚落了她。二是黛玉暗暗得意、幸灾乐祸。

短短一小段里,曹雪芹两次提到奚落!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这是从黛玉的角度看。

【一定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这是从宝钗自己内心想。

可见杨妃之喻不是什么玩笑,也不是失口,确实是居心不良的讽刺挖苦。而且它暗含的内容绝不仅限于胖、红颜祸水。

宝玉这个特大号中央空调,只要无关于仕途经济,他怎会要对姐妹们明讽暗刺呢?

这天的事真的太与众不同了,每个人都了打破常规模式。

04 体丰怯热
明清时有部家喻户晓的戏曲,叫做《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宝玉的奚落跟它有关!

“体丰怯热”隐写的不是胖,而是一段戏,叫做“洗儿会”。跟秦可卿房间摆设的“安禄山掷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呼应着。

戏中安禄山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被赐与杨贵妃为义子,出入宫掖,上演了著名的“洗儿会”。这段香艳故事,才是体丰怯热的出处!

后来安禄山离开都城,被派往边庭,杨贵妃心中怀念,烦恼不已,才有了七月七夕乞巧之事。没错,她乞巧的对象不是唐明皇,而是安禄山。

这戏的第一折,她一出场先表白自己对安禄山的思念,但转眼间又向唐明皇邀宠。她的海誓山盟中有几分真意,人们不得而知。总之在戏里她先跟唐明皇扒灰,后又与臣子安禄山有私情。

Image

杨贵妃跟西施并称四大美人,曹雪芹多次把黛玉比作西施,把宝钗比做杨贵妃。甚至“滴翠亭杨妃戏彩蝶”,直接上了回目名。由此,黛钗营造出环肥燕瘦的差异,令无数读者沉浸于美感中。
可惜,没多少人知道,明清时期杨贵妃的名声如何。跟西施为国献身的人设,天差地别!
作者不断用杨妃来形容宝钗,完全是赤裸裸的贬低和讽刺!就连她的胖态,明清人也感受不到性感,他们认为那是蠢笨。
05 杨国忠
在《梧桐雨》这部戏里,安禄山与杨贵妃私会,被杨国忠看出破绽,奏明皇上把安禄山派往边庭。剧中的杨国忠,在安禄山私情问题上,却是正面人物耶。没想到吧!

如此,你才能看懂宝钗说【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她依旧借着剧本说话。

好哥哥好兄弟指谁呢?假如宝钗真是杨妃,她有亲哥的,得势的外戚必然是薛蟠。那就是说,她讽刺不到他人,这话还有何意义?

所以【我倒象杨妃】是虚设说法,真实意思是:我做不了杨妃,事实明摆着的!

贾府真有个贵妃娘娘,宝玉要放在戏里就是杨国忠那一角!更关键是,贾府人一向自诩门楣高贵,常以国舅爷开玩笑。所以国舅的典故是指宝玉,也就是影射贾府。这样转一圈,把杨妃的包甩了回去。

Image

然而《梧桐雨》这部戏演的是杨贵妃的悲剧人生,最后她遭乱马踏尸,杨国忠被乱军杀死。

如此,宝钗撂出这个火药炮,可是犯了大忌讳滴。愤怒已经令她失智,竟然不在意得罪贾府全家了。

她用了杨国忠这个梗,说明愤怒到了极点。不仅讽刺宝玉无能无用,还含着深深的恶毒诅咒。

06 金玉大战
看到这里,读者应该更加奇怪:宝玉和宝钗打嘴仗打成这样,跟发动世界大战似的,到底为了什么?

根本的根本,是因为砸玉!

张道士提亲,连谁家的姑娘都不说,哪里像提亲,分明是试探——彼时只有宝钗刚刚大张旗鼓的过了15岁生日。张道士说的小姐,条件跟宝钗全部吻合。

结果宝黛都异常烦躁,大闹一场。宝玉发狠砸玉,明明确确的证明,提亲对象就是宝钗!宝玉明白,黛玉明白,贾府人都明白。全世界人都知道了,作者就是不明写。

若是其他家的姑娘,黛玉也会心里不痛快,但宝玉却绝没理由砸玉以明志!金玉良缘已经叫嚣良久,玉就是信物,是宝钗婚姻的信物。

Image

从宝钗的角度看,砸玉其实是打她的耳光!
即便在开放的现代社会,女方若主动提亲而被拒,也是奇耻大辱。何况在古代,这样的女家闻所未闻。若躲回家也就罢了,可偏偏薛家不打算离开贾府,于是,宝钗必须继续面对拒绝自己的贾母、打自己耳光的宝玉,和很多看笑话的人。
换做一个寻常女子,绝对生无可恋。好在宝钗不是寻常女子,她的心理素质过硬的很,远胜年过半百的老妇。就在这般绝境里,她原本也能故作镇定,坏就坏在宝玉话太多了。
让我们从头来梳理这段故事:
黛玉一言不发,挨着贾母坐下,其实这样倒好。宝玉却无事忙,他的暖男体质又犯了,怕冷了宝钗,就去找宝钗搭讪。
“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又不好了。没别的礼送,连个头也不得磕去。大哥哥不知我病,倒像我懒,推故不去的。倘或明儿恼了,姐姐替我分辨分辨。”

宝玉不去薛家贺寿,里面的鼓捣捣是明摆的,他却硬要遮掩。于是宝钗回敬说“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说得很生分了。

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他们兄弟并不常见,宝钗故意这样说,反而是种讽刺。自己先说生分话,又推宝玉说了生分话,说来说去就是彼此真生分。

宝玉吃了闷果子,转个话题问她怎么不看戏。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先前宝玉说自己身上不好,是个托词。宝钗就是要故意点破,因为她用了“推”字。所谓“怕热、要走、客又不散”也是暗讽宝玉,说他被黛玉缠住了。

站在宝钗的角度,她可不懂什么宝黛情深,她认为宝黛都是小儿过家家,俩个小屁孩的游戏。黛玉哪有我这样的成熟魅力啊?宝玉沉浸在小屁孩的世界里,那是蠢!

宝玉听懂了她的讽刺,不知脑子里哪根筋一抽,不自觉地反唇相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用“热”讽刺宝玉,宝玉也用“怯热”来回敬她。这个时候的宝玉,难得一见的针锋相对。但杨妃的典故为什么对宝钗造成巨大打击呢?

Image

因为宝钗曾热心选秀,即便走女史路线,最终目的还是要当皇帝的女人。没当上,才选择了金玉良缘。这跟杨妃的一边邀宠一边私通,颇为类似。
不知宝玉说话时是否想到这么多,反正宝姐姐是想到了,所以大怒。被戳到最最最痛点上!待选失败是她的痛点,提亲失败又是痛点。
事业的无望、婚姻的不顺、借居的尴尬、外界的嘲笑白眼、贾母的不讲道理、凤姐的火上浇油、黛玉的幸灾乐祸........本已隐忍了无数无数的痛,全在宝玉这句话里炸开了锅。
07 火力升级
这一炸可不得了,炸爆一座核电站!

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

请品味下这个过程,她不是瞬间发作的,是“回思了一回”,有段时间差的。以她平日说话的谨慎训练,这段时间足够她想到一切后果。

从激怒,到回思,到冷笑,前因后果都想到了。动过脑筋才说出来的。

所以说,她用杨国忠的梗讽刺宝玉,不惜得罪贾府全家,实则是对贾母凤姐的一次狠命反击!颇有拉下脸皮痛骂之感。

能把宝姐姐的的热毒逼爆炸,可真不容易啊!千年一遇。

炸都炸了,后面当然就收不住了。她声色俱厉的斥责小丫头靛儿:

“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这是什么意思呢?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当然是指黛玉。大怒后的宝钗,急于跟宝玉撇清一切关系:我不认识你,我跟你不熟,我跟你没玩过,你凭什么来对我评头论足?想犯贱啊,去找你那不要脸皮的同伴去。
Image

在她眼中,宝黛不是相爱,是一丘之貉。
不过这段故事里有个超大BUG:靛儿找不到扇子,明明一屋子人,她为什么偏找宝钗要呢?按说宝钗一向端庄持谨,靛儿要找的人,要么惯爱藏掖东西,要么恶作剧大王,都不像宝钗啊。
曹雪芹这样伟大的作家,不会硬编而编。所有的BUG,都有应和之处:靛儿的名字,一看就是怡红院的下等小丫头,跟坠儿呼应着。而怡红院下房里找不着铅笔,说莺儿拿走了,又是一个呼应。宝玉不认识小红,宝钗却深知其底细,又是一个呼应。晴雯说,宝钗有事没事来坐着,又是一个呼应。
总之看曹雪芹的作品,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有趣。
一旦你探明背后故事,会发现又一层好戏:宝钗平日里,才是那个跟丫头“嘻皮笑脸的姑娘”,否则靛儿无论如何不该有此行为。呵呵,这可不是自己骂自己吗!
08 负荆请罪
金玉两人大战了一百回合,黛玉一直都是旁观,还没参与。到宝钗说“嘻皮笑脸的姑娘”,火药终于燃到黛玉了。书上说:

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

黛玉原意,是再把话题拉回清虚观,说说提亲的好戏。宝钗当然秒懂,她早就等着接黛玉的剑呢!

她是这样想的:我知道你要说提亲这事,你以为这是我的丑,可你不也有丑事?你们俩公开呕气算怎么回事?

她用李逵宋江挖了个《负荆请罪》的坑,直男宝玉果然眼都不眨的跳进去。按理说负荆请罪,是知错能改的意思,那不是善莫大焉吗?廉颇蔺相如是文武名将,这个典故为什么能把宝黛说的脸羞红呢?

这就是汉语的博大精深了。廉颇是一介武夫,负荆无妨,宝玉是翩翩公子,裸背负荆成何体统?更关键是这个典故用在男女之间,当然是直接骂人,暗指两人已赤身相见。

读者若迷在李逵宋江上,就别想看懂了。廉颇蔺相如的典故,看似冠冕堂皇,实则也包藏祸心。黛玉生在那个年代,不可能不恐惧礼教规则,她的出身和教养,注定了她受不了道德批判。

Image

她和宝玉之间的很多事情,当时只是出于真情流露,过后一旦反思,往往有很强的道德压力,所以成天生病。何况再遭人指摘?
文人和商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道德自律感太强、自我批判意识太强。宝钗正是拿准了黛玉这一弱点!她后期接近黛玉、降伏黛玉都是用的这一招。
但是的但是,宝黛两人真没赤身相见过。反倒是宝钗不久后,便要上演探望光腚男的好戏了。
09 生姜收尾
这场世纪大战,最终在凤姐的生姜玩笑中结束。

生吃姜蒜,历来为贵族所不齿,是最下等人的做派。凤姐问谁吃生姜,看似面朝三人,可整个事件里拉下脸皮不顾一切的只有宝钗。所以,生姜讽刺了谁,谁知道咯!

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客厅里如此混战,就算大家再听不懂,光看情绪变化,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最后这句,是作者欲盖弥彰的手法,跟袭人当初云雨后“幸得无人撞见”一个手法。

没人撞见,结果还不是人人皆知。总未解得,便是全家人都看透了三角大戏!之前金玉良缘的箴言,或许还骗住几个傻瓜宝宝,经过这次提亲、拒亲、呕气、舌战,如果还不明白咋回事,那就太奇葩了。

曹雪芹有种特长,爱把输写成赢,把悲写成乐。表面看宝钗在舌战中大获全胜,可实质上,却是把伤口扒给众人看,自己伤的更重了。

也许你不信,可是个把小时后,贾府就发生了金钏事件。王夫人一反常态的暴怒,如果不是提亲被拒,加客厅舌战的双重失利,能积攒那么多火吗?

一环扣一环的悲剧,一个又一个的背锅侠,不过就是为了王夫人的那点执念。

10 结论
我知道,一定有人说我过度解读。近视眼不会承认透视眼看到东西,无他,因为真的看不到嘛。

但我想提醒读者们:这是全程别扭、误解频发的一天。宝玉无论说什么都不对头,宝钗一次又一次怼他,跟平时的她真是大相径庭了。

如果说此前没发生点什么,是不是太说不过去?如果提亲跟薛家无关,那宝黛呕气也罢、和好也罢,宝钗何必如此,她不应该再贡献点打趣的笑料吗?

一直有人不解,卓语你跟宝钗有仇吗,干嘛每篇文章都黑她?呵呵,我干嘛要跟她有仇呢,她是虚拟的,我仇她什么?

只不过,世间永远有美丑善恶的对立。身上有疾病,忌医讳病那是傻瓜。宝钗这类人,就是我们文化里的疾病。

她们善用道德包装自己,人前冠冕堂皇,人后龌龊不堪。说出话来头头是道,干起事来唯利是图。咋一看精明机巧,人缘通达,貌似人生赢家;细一品却事事败北,损人害己,蠢不可及。

曹雪芹不过是用了极高明的写法来骂他们而已。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金钏因何沦为炮灰:深谙底层潜规则,却完全不懂上层风向
下一篇: 你想不到的豪门恩怨:贾政暴打宝玉,导火索却是薛家逼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薛蟠与薛蝌名字的秘密
where5
2021-10-13   |  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原创:护珠塔主

前几天参加一个红学高峰论坛,听了上海黄伟民先生的讲座,受益匪浅。

黄老先生是黄宗羲的后人,世代前赴后继从事民族独立运动,家学渊源,祖父与孙中山先生共事,父辈也是文化名人,1954年上映的《沙家店粮站》就是其家事的内容。

这几天一直跟黄老保持联系,对他解读的《红楼梦》十分欣赏。尤其是“护官符”的新解新奇而合乎作品骂清悼明的内涵,比如解薛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认为这是说关东好收成,意思就是隐藏薛家就是关外的满清。虽然听来还不是那样完美或者令人信服,但由此展开的人名分析。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解释了薛蟠,蟠是什么东西?究其源,就是水沟旁生活的一种爬虫,去掉虫旁就一个“番”字,这样就再明了不过了,薛蟠就是满清的意思,蟠不是龙,薛蟠,外番满清过来做的皇帝不是龙,就是一个爬虫而已。这里辱骂清人,曲折隐蔽,不留心,是难以发现作者设计的巧妙和高超。

后来经过一些内部网友讨论,水墨惊奇发现,作者用薛蟠做名,还有别人没有留意的地方,那就是蟠字的含义就是“满”!

我在办公室,也一时没有工具,随手用百度百科查了一下,果然:


图片


“汉典”搜索查询也几乎一样结果:

蟠 pán

2.遍及;充满 [extend all over;full]。如:蟠满(遍及;充满);蟠极(遍及);蟠泊(充满;布满);蟠胸(满腹;广阔的心胸);蟠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充满的样子)


图片


再看薛蝌,蝌这个字很偏了,作者怎么会设计这样一个名字呢?你见过蝌蚪吗?没见过?那你看看明末清初清人的头型吧!

天哪,黄老师的想象力真是令人叹服,脑子里“金钱鼠尾”的头型,立即浮现!这与蝌蚪的样子多么的形似,作者对这样丑陋造型,用蝌蚪比喻是在太形象.正好,水墨君又截去了一幅明末清初人的发型,这里也上传这部分给大家欣赏一下:


图片


真是太形象了,但还是要解释一下,薛——满清,蝌——蝌蚪头型,连起来的意思想必您早已心领神会了,这跟第四十回刘姥姥骂清人装束异曲同工。

四十回中,刘姥姥在牙排列说了一句“一个萝卜一头蒜”引起哄堂大笑,这是都说了半句的话,一个萝卜,完整的是要表达“萝卜缨子”,“一头蒜”意思“一头大蒜辫子”,正如此图,头上的发型是大蒜辫子一样编制,手里的帽子,在清人视为身份的缨子,正是刘姥姥口里的“萝卜缨子”,以俗物来挖苦讽刺清人发型与着装。


图片


《石头记》是一部创作在明末清初作品,思想内涵以骂清悼明为主,设计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构造家亡血史的故事,以家喻国,传载亡国血史,以元迎叹惜贾府四艳为辅,告诫后人家亡血史原应叹息,并塑造宝黛钗湘四个主要角色,将皇权和玉玺,以及明清历史几个元素人格化处理,敷衍一段爱情争夺,隐藏明亡清兴的沧桑历史。小说原创吴梅村,后经多次润色,最终成为今天的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红楼梦解读》举报/认领
上一篇: 揭开“停机德”这层遮着薛宝钗真容的面纱
下一篇: 头条问答:王熙凤判词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是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2: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揭开“停机德”这层遮着薛宝钗真容的面纱
where5
2021-10-13   |  1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因为拥有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行为豁达,从时等优点,实实在在地俘虏了不少钗粉的芳心。

图片

只是在粉宝钗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稍稍地听一听脂批中那些“满怀善意”的提醒呢:

“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如果只知道细心体贴地作钗粉,而无论其他,是不是有不顾“此书哭矣”之嫌呢?毕竟:

“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如果不知道“红楼掩面人”,便是“青冢骷髅骨”,岂不辜负了“作者好苦心思”?因为:

“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跛脚道人在送“风月宝鉴”给贾瑞时,也曾叮咛:

”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贾瑞因不敢看“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只贪看那正面的美女而枉送了性命。

图片


所以说,不但是在看《红楼梦》时要看它的背面,粉宝钗时,也需要以贾瑞正照“风月宝鉴”为鉴,适时地看看她的背面到底是骷髅还是别的什么。

可是,宝钗正面的形象几近完美,在她背面难道真的会象骷髅一般可怕吗?况且判词中的“可叹停机德”,不是在形容她谆谆劝导宝玉好好读书,走“仕途经济”,如同乐羊子的妻子劝导乐羊子完成学业一样既贤惠又有节操吗?

如果这样理解,正说明只看到了她正面,没有看到她的背面;只看到了“假语村言”,没有看到“真事隐去”。

那么,“可叹停机德”难道还真会有背面不成?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正面的文字虽然如同美人,却是“假语村言”,就象是谜面一样;隐藏在背面的“真事”,才是那“一番梦幻”,才是真的谜底。

而若要知道“可叹停机德”的谜底,就不能停留在《乐羊子妻》这个故事的表面,就必须对其追根溯源。也就是说《乐羊子妻》只是正面的一个幌子,一层面纱,应该作的是以其为引导,方可求得谜底,曝露出薛宝钗被隐藏在背面的真容。


《乐羊子妻》出自俺本家的《后汉书.烈女传》,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它只是一层面纱。重要的是在这层面纱的后面,存在着一个乐羊子妻的故里:河南商丘虞城谷熟镇。

图片


谷熟镇,虽然并不为我们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古时被称为:毫(bo)、汤都、穀丘、谷丘、穀丘,不但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还是商朝的发源地;不但是商汤、伊尹、乐羊子妻的故里,也是宋人徐处仁、明人杨镐的故里。其中徐、杨二人分别参与过敌抗金和后金。

那么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红楼梦》里写薛家为皇商,会不会与乐羊子妻的故里原为商都有关联呢?

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上古时期,帝喾有一次带着妃子简狄出游,来到了一个叫做玄丘的地方,筒狄在妹妹建疵的怂恿下,一起到山丘下的玄池泡澡,忽然飞来一对燕子,在池中一个露出水面的石头上产下一枚五彩鸟卵,就飞走了,简狄将卵吞下后,因孕生契。后来,契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在了商,也称作“毫(bo)”,即在现今的谷熟镇一带。契的后代商汤灭夏后,这里便成了商朝最初的都城,契被尊为始祖,“玄鸟(燕子)”也就成了商朝的图腾。

图片

无独有偶,满族也有一个相似的传说。皇太极在东北沈阳建立满清后,认为本族与尧舜至春秋时期的肃慎、秦汉时的挹娄、魏晋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宋明时的女真是一脉相承的。关于肃慎起源的传说是这样的:

图片

古时侯,在长白山东北的布库里山下,有个湖泊叫布尔瑚里。一日从天上降下三位仙女,老大叫恩古伦、老二叫正古伦、老三叫佛库伦,一起来到湖里泡澡。忽然飞来一只喜鹊,口衔朱果,在佛库伦头上盘旋后,将朱果丢在了佛库伦的衣服上。佛库伦赶到岸上看着鲜美的朱果,欣喜之余,随手拣起刚放到嘴边,朱果便化成一股暖流坠入腹中,并因而怀孕生下一子,起名布库里雍顺。后来,布库里雍顺平定了附近各部族的争斗,被推举为族长,从而被肃慎尊为祖先,喜鹊则变成了肃慎人崇拜的图腾。据记载,虞舜二十五年,肃慎就曾前来朝贡,随后的王朝,也因肃慎前来进贡“楛矢石砮”,而把肃慎规划进自己的版图。

图片

(肃慎先民使用的石箭)

可以看出,商朝与肃慎之间,关于起源的传说、所崇拜的鸟图腾,以及起源的传说所发生的时期,都十分地相近。由此应该相信,《红楼梦》正是利用这种相近,将薛家写为皇商,使商朝与满清的祖先肃慎形成了一种相近而不相等的影射关系,即所谓“皇商”实际就是在暗隐满清,而“皇商”也与“停机德”缝在一起,成为了遮着薛宝钗真容的面纱。

当然,如果仅只以上内容的话,在说服力上还是有些单薄,其实“停机德”就是一层很厚的魅惑人的面纱,在其被揭开后,许多能够显现薛宝钗真容的元素也就自然地随之而来了:


比如:作为最初商都的谷熟镇,亦称“毫(bo)”,商人以燕子(玄鸟)为图腾。在《左传.昭公.昭公九年》中这样描述周朝的版图:

“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歧、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

其“肃慎、燕、毫,吾北土也”中,“燕(国)、毫(国)”虽在北方,却与谷熟镇的“燕、毫”对应,妙在谷熟无“肃慎”,偏可通过此句,暗隐肃慎。

比如:贾母带领刘姥姥来到薛宝钗住的蘅芜苑,看到她房内如“雪洞一般”,令人印象深刻。《后汉书.东夷传》记载:

“挹娄,古肃慎之国也。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无君长,其邑落各有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抵御风寒。”

两相对比,身处极寒,居于洞穴,可见薛宝钗与肃慎(满清)是怎样的关系。

图片

(肃慎人)

比如:秦氏卧室内“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及宝玉说宝钗体丰如杨妃的那天,为五月三日薛蟠生辰。

这里的影射关系是,安禄山生于辽东柳城,“安史之乱”后在北京(燕京、幽州)建立了“大燕”政权;而兴起于辽东的满清,于1644年五月三日进入北京(顺天府)。


比如:玄鸟之“玄”,五行属水,方位指北,颜色为黑,与满清的祖先发源于东北的“黑水(黑龙江)之畔正好契合。又因为玄鸟本指燕子,因此,清初的明朝遗民们,常常在诗文中以“黑水”“燕子”暗指满清。

妙玉在请宝钗、黛玉、宝玉品茶时有这样一段话: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不舍得吃,今年夏天才开了。”

这里的“玄墓蟠香寺”,就是位于苏州吴中区玄墓山的“圣恩禅寺”。有一个传说是:东晋人郁泰玄死后葬于此山时,突然飞来成千上万只玄鸟(燕),衔来泥土,堆成了一座坟墓,于是后人就把此山起名“玄墓山”。

图片

山上唯一的一座寺庙“天寿圣恩禅寺”为元末明初大和尚万峰时蔚所创建,该寺曾于洪武、天顺、景泰、正统年间四次沐浴明朝皇帝的隆恩。那么,妙玉称其为“玄墓蟠香寺”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自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为平复江南僧俗的反清情绪,曾四次前往圣恩寺三次成行,并六次给予圣恩寺丰厚的赏赐,使得这座明朝的皇家寺庙变成满清的皇家寺庙。而用“玄墓蟠香寺”这个称乎代替“玄墓圣恩寺”,就是对康熙这种行为进行的揭露和讽刺。“玄”既隐满清,也暗含康熙“玄烨”的名字;“蟠”既隐外番,也表示满清皇帝是“臭水沟里的一条虫子(护珠塔主语)”。同时,名字的代替也暗隐着满清取代朱明。


另外,妙玉说的那个五年前埋下的“鬼脸青的花瓮”亦有所隐,指的是位于圣恩寺东北不远处的一座“骷髅石”,又叫“真假山”。

图片

(骷髅石)

这座“骷髅石”于明朝天顺元年,因山洪冲刷初次始见天日,明朝末年又被埋于泥土之下。直至1678年再次被山洪冲刷出来。那么,这一年又能代表什么呢?它隐指这是1673年爆发“三藩之乱”的第五年,所以妙玉说五年前埋在地下的鬼脸青花瓮,今年夏天才开了;隐指这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立了吴周政权,不久却急病而亡;隐指四年后吴周灭亡,江南却仍有很浓的反清情绪,于是又隔了一年,即1684康熙进行了第一次南巡。

其实,拿康熙的画像跟“骷髅石”对比一下,会发现二者还真有几分相象。而薛宝钗并不只代表康熙,她就象风月宝鉴里那个骷髅一样,代表着满清发展的全部历史。同时,她被“停机德”这层面纱遮着的真容,在书中还有很多,希望有兴趣的“红迷”能继续进行挖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红楼梦解读》举报/认领
上一篇: 慈禧太后手批《红楼梦》令人震惊
下一篇: 薛蟠与薛蝌名字的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2: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孙绍祖+多铎+】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问:《红楼梦》里“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指的是谁?
where5
2021-10-13   |  548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头条问答:《红楼梦》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指的是谁?
文:龍乡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所指,是一个历史上嗜血成性的恶魔,他制造的人间惨剧,可谓丧心病狂、惨绝人寰、臭名昭著。而且有许多大大小小在历史上留有名号之人,与他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牵连。



图片



要知道这个恶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1 12:36 , Processed in 0.0743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