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08: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母蝗虫+】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为什么是“蝗虫”?薛宝钗一听就懂
君笺雅侃红楼 2021-04-26   |  71阅读  |  1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刘姥姥走后,贾府了却短暂的欢乐,大观园众人聚在一起,日常**起刘姥姥。家里来了客人,如果彬彬有礼,光风霁月就会让人羡慕感叹。若是刘姥姥这般,必然要遭到调侃嘲笑。这不,最早对刘姥姥“发难”的就是贾探春和林黛玉。

(第四十二回)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
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大家基本都懂得,所以一想起前情都笑起来。
薛宝钗想得更进一步解释道:“ 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薛宝钗的点评远比“母蝗虫”三个字更促狭,将刘姥姥贬低的更甚。以至于大家都说宝钗利嘴不让王熙凤和林黛玉:“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
对于薛宝钗的注解,脂砚斋【蒙侧批:触目惊心,请自思量。】
上一次脂砚斋如此说,还是焦大醉骂那一节,用了“惊心骇目”四个字。何以“母蝗虫”让脂砚斋如此警觉?这要从“母蝗虫”的典说起。
蝗虫的古称很多,先秦古籍中有螽((zhōng))、螽斯、斯螽、蝝(yuán)、螣(téng)、蜙蝑(zhōngxū)等。“螽”是蝗类的统称,“蝝”是蝗的若虫,也就是幼蝗。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春秋》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冬,蝝生”。
“螽斯”随着时间演变,在传统文化中逐渐为褒义,指子孙繁衍,人丁兴旺之意。
《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故宫中有“螽斯门”,想要生育的妃嫔,据说会于螽斯门下祈福。
《疏》:“蜙蝑长而靑,长角长股,股鸣者也。或谓似蝗而小,斑黑。其股状如玳瑁,五月中以两股相切作声,闻数步者也。”蜙蝑就是蝈蝈,至此螽斯与蝗虫分道扬镳,螽斯代表蝈蝈,与蝗虫区别。

林黛玉给刘姥姥取名母蝗虫,是调侃刘姥姥如蝗虫过境,大吃大嚼似“灾难”。
不过薛宝钗解释林黛玉用“春秋”的法子刻画头天的“景”,令脂砚斋大呼“触目惊心”,则属于曹雪芹的另一个意思。
作者在薛宝钗的“春秋”之后,又埋伏了“春秋”。刘姥姥这“母蝗虫”,隐喻的是贾母这“螽斯”。
《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意思是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就是贾母子孙成群的样子。而刘姥姥“断子绝孙”,带着外孙子来贾府给女婿家牟利,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母蝗虫”。
贾母留下刘姥姥,就要借以教育贾家子弟自省,能够长久昌盛,子孙兴旺,别像刘姥姥老来贫。

有意思在,曹雪芹担心读书人不能领会,早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
(第四十回)板儿又跑过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骂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打的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
刘姥姥外孙板儿在贾探春的房中指着帐子上的草虫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注意这里就对应“母蝗虫”。而重要在这里还有三个意思。
一,蝈蝈就是“螽斯”,指贾母的福寿。
二,蚂蚱就是蝗虫,指刘姥姥的老来贫。
三,贾探春的房间有蝈蝈和蚂蚱,后文也是贾探春的话引出黛玉“母蝗虫”说法。预示贾探春日后远嫁为王妃,子孙昌盛,福寿无双,她才是真正的“螽斯”。

贾府其他众人,包括薛宝钗,抄家之后多是寄人篱下。今日调侃刘姥姥,他日也是母蝗虫。
脂砚斋说“触目惊心”,是众人枉费贾母苦心。
当然,源于互为“春秋”笔法,刘姥姥旺了外孙板儿一家,她又是“螽斯”。贾母死后,贾府被抄家,她则又是“母蝗虫”!
所谓“春秋”,皆是隐笔,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是也。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动手**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关注
undefined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多岐为贵
共 5862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君笺雅侃红楼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王熙凤当不完的嫁妆,屡次典当的“金项圈”,暴露她的真正意图
下一篇: 尤二姐与贾珍父子“聚麀之诮”,为什么很丑?他们做的事很过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09: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龄官画蔷+金玉良姻+】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金玉良缘是宝钗抢来的?龄官改戏揭晓的《红楼梦》核心主题?【】
where5
2023-11-24 发表于四川  |  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PS:大话红楼系列只解析原著《红楼梦》本身,由于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本期为大话红楼第161期

为什么说金玉良缘是宝钗抢来的?龄官改戏揭晓的《红楼梦》核心主题?
上回说到,四出戏验完之后,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
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命龄官叩头。
那么多演员,为什么偏偏只赏龄官呢?
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
只是因为龄官唱的好吗?
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龄官这个人是有所指代的。
第一、龄和林读音非常相似,龄官很像林官。
第二、第二十二回,王熙凤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
第三、第三十六回,龄官说: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
第四、性格非常孤傲,和黛玉是如出一辙,这一点我们待会说。
发音像,长的像,性格像,病也像。
因此龄官也被看做黛玉的影子。
由此来推断,龄官极好,不就是说黛玉极好吗?

当然也有说法认为,龄官指的是宝钗。
因为宝钗的金锁上写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巧的是还真就有一个芳官,也是贾府民族乐团的十二女伶之一。
第六十三回,芳官和贾宝玉都坐在床上,引得众人笑道:“他两个倒像是双生的弟兄两个!”
为了对应芳龄永继这句,龄官非是宝钗不可了。

这里矛盾就来了。
按照两人的长相,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说的就该是宝黛。
可是写这两句话的金锁却在宝钗身上。
您说,作者为什么要刻意制造这个矛盾呢?
落脚点就是一个夺字。
木石前盟、金玉良缘都应该是指宝玉和黛玉。
但是宝钗夺走了金玉良缘,导致了宝黛离弃,芳龄绝断。
进一步坐实,我们前文的推断,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是伪造的。
元春赏龄官就是作者赏黛玉。
太监还说了:再作两出戏,不拘哪两出就是了。
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
贾蔷为什么让龄官做这两出戏呢?
这里面的玄机可就大了。
《游园》、《惊梦》这两出戏都出自《牡丹亭》。
元春前面点了《离魂》,可见她是喜欢《牡丹亭》的,所以贾蔷的安排并没有问题。

但是元春还喜欢《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呢?
贾蔷怎么不从这三出中选呢?
通过后文我们知道,贾蔷是喜欢龄官的,自然是希望让龄官更好的表现,获得更多的赏赐。
《离魂》中,龄官唱的什么角色,接着演就好了。
可是龄官却有意见了。
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

什么叫原非本角之戏呢?
咱们就得科普一下戏剧知识了。
《红楼梦》唱的是昆剧,在明朝到康熙年间,昆剧角色是十二个,分别是:生、旦、净、末、丑、外、老旦、小生、小旦、小净、小末、小外。
没有后来闺门旦、刀马旦、贴旦、彩旦、青衣这样的细分。

《牡丹亭》中,丫鬟春香必定要小旦来演,小姐杜丽娘,既可由正旦,也可由小旦演。
《游园》和《惊梦》都是小姐戏,主角是杜丽娘,龄官要想受赏,她在《离魂》中演的只能是杜丽娘。
《相约》和《相骂》出自《钗钏记》,是丫鬟戏,主角都是丫鬟云香。
也就是说龄官是小旦,她唱《离魂》里的杜小姐属于临时顶上。
万万没想到,她却因此受了奖赏。

那么她改戏的动机就有两条。
第一、不想得罪同组的人,唱正旦的戏,属于抢别人的饭碗。
第二、想证明自己真正的实力,把自己真正的绝活展露出来。
所以,龄官改戏也是合情合理的。
改戏这段,就是贾蔷想讨好龄官,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
龄官独立自主的性格也表现了出来,这一点和黛玉何其像哉。

以上是我们基于人物剧情的解析。
下面我们站在作者的视角来看,为什么要把《游园》、《惊梦》改成《相约》、《相骂》。
《牡丹亭》的情节我们前文讲过,不在赘述。
《游园》和《惊梦》,讲的是杜丽娘从游花园到做春梦,和柳梦梅写作文的过程。
下面重点说说《钗钏记》的故事。
书生皇甫吟家道衰败,岳父史直嫌贫爱富就想退婚。
女儿碧桃小姐不肯,派丫鬟云香约皇甫吟花园相会,赠以财物,用来迎娶自己。
被皇甫吟的好友韩时忠得知,冒名赴约,骗得财物。
史直逼女儿改嫁,小姐碧桃投水自尽。
史直把一切罪责推到了皇甫吟身上,告他因奸杀人,官府判处皇甫吟死刑。
后经李若水重审,皇甫吟出狱。
最终,皇甫吟考中状元,史碧桃遇救不死,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约》、《相骂》分别是《钗钏记》的第八和第十三折。
《相约》讲的是:史碧桃安排丫鬟云香去约皇甫吟来史家花园,恰好皇甫吟不在家,云香就将来意告诉了皇甫吟的母亲李氏。
《相骂》讲的是:史碧桃久等不见皇甫吟前来迎娶,又派云香前去皇甫家追问,李氏一问三不知,因此双方发生争执,大吵一场。
仔细比较,我们会发现。
这四出戏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求而不得。
《游园》、《惊梦》讲的是,漫长的等待,短暂的相会,终究是梦一场。
《相约》、《相骂》说的是,说好的承诺,真心的付出,到头来空一场。

但是游园惊梦的核心在相思,终究是美妙的。
而相约相骂的核心却是背叛,隐藏的是黑暗。
这又是一面风月宝鉴。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举个例子。
就如对爱情的评价,初始认为是美梦一场,后来醒悟认为不过是一场交易。
作者改戏就是从现象看本质,就是为了揭露《红楼梦》的根本。
无论是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甚至反清复明,一切不过是一场从头到尾,毫无廉耻的,赤裸裸的背叛。
元春点的四出戏是《红楼梦》的故事大纲。
贾蔷和龄官改戏是《红楼梦》的精神总结。
除此之外,游园和惊梦必须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就设计到元春生死的未解之谜了,咱们下挖个坑,下回再说。

我们书归正文。
贾蔷虽然是民族乐团的团长,但还是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
万幸结果是好的。
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听完戏之后的下一个项目是什么?
元春赏赐有什么内涵,为什么元春要半夜回宫呢?
咱们下回再说。
文稿:小宝     编辑:小金鱼

PS:目前《大话封神》已添加视频文字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小宝说书》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结解密:元春点戏预言的《红楼梦》故事走向?杜丽娘和林黛玉的生死关联?
下一篇: 元春省亲为什么深夜回宫?皇帝给贾府的下马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0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春省亲诗词大会的隐喻?薛宝钗凭什么成为马屁大赛的冠军?
where5
2023-11-12 发表于四川  |  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PS:大话红楼系列只解析原著《红楼梦》本身,由于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本期为大话红楼第154期

元春省亲诗词大会的隐喻?薛宝钗凭什么成为马屁大赛的冠军?

上回书说到,元春在大观园决定搞一场诗词大会,让姐妹们和宝玉做诗。

这一段的剧情可以说是又精彩又优雅,由十首诗构成,算上元春的,一共十一首。

这十一首诗可以说是高明到了极点。

写一首诗不难,难在作者写了十一首。

而这十一首还都是给人物量身定做的。

完美做到了,诗和人物的统一,诗和故事的一体。

这其中的难度,就好比连续参加五次高考,次次都能拿满分。

有朋友就说了,有这么难吗?是不是夸张了。

下面咱们一起来赏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复习两个诗词概念。

第一、应制诗和应试诗。

应制诗是古代臣子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

这种是大抵都是歌功颂德的作品。

首先讲究的就是政治正确。

应试诗顾名思义就是考试用的诗,也叫试贴诗。

是唐代至宋代前期考取进士的项目之一。

王安石变法之后试帖诗被取消,直到乾隆朝才恢复。

第二、诗可以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

四句的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根据字数,绝句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绝句更短,相对而言,就比律诗更容易写。

这里我们只是浅显一说,您有兴趣可以再深入研究一下。

基于以上的信息,我们做出以下三个推断。

第一、虽然元春说让姐妹们自由发挥,但改变不了这是应制诗的本质,所以主题限制的死死的,就是赞美。

元春通过姐妹的诗词考察她们的情商。

姐妹们要写的不是诗,而是人情世故。

第二、宝玉做诗有题目有规格,属于应试诗的范畴。

元春是考察宝玉的智商,也就是科举能力。

第三、明朝不考应试诗,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恢复,结合《红楼梦》的成书时间,这显然是曹雪芹写的家事了。

知道上面的背景之后,我们再看大家对做诗的态度。

宝玉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琢磨。

从只得二字来看,宝玉不是那么乐意。

为什么不乐意呢?

命题作文,科举考试,他向来是最不喜欢的。

这很符合他叛逆的人设。

除了他不乐意,还有探春。

迎、探、惜这三姐妹中,要数探春才情出众,她自知难与薛林争衡,只得勉强随众塞责而已。

探春的态度很值得玩味,没开始写,她就知道自己输了。

因为知道自己输了,所以她决定勉强应付。

这就有点像,每次考试都是倒数,但是每次都说自己没有努力一样。

为了不直面自己笨的现实,选择用不努力来做借口。

从这句话来看,探春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

除了能力之外,探春还有一个不能把诗做好的难言之隐,她是庶出。

万幸她也是最懂得弯道超车的,诗不好好做,可以再别的方面显露才华。

这里我们先挖个坑。

探春很勉强,李纨也很勉强。

李纨也勉强凑成一律。

咱们前文说了,她的父亲对她的职业规划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纺织女工。

她写不出来很勉强很正常。

如果这样理解可就错了。

咱们前面说,律诗比绝句难写,李纨却偏偏要写律诗。

也就是说,她给自己上了难度,她是想要显呗自己的。

那么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呢?

咱们也挖个坑。

您看,探春和李纨,俩人同样都是勉强,却完全相反。

一个是能写好却不写好,一个却是想拼命的表现自己。

您说,作者高不高明!

下面我们再看姐妹们写的时。

迎春写的是“旷性怡情”。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我们翻译成大白话:

园林美景真奇妙,奉命题额好害羞。

这里风景真少有,游玩起来好开心!

别说,迎春的诗还真是通俗易懂。

一个羞字则说尽了她命运的悲剧。

题诗她都觉得害羞,未来被家暴了,她必然也是羞于开口的!

探春写的是“万像争辉”。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翻译成大白话:

院子真壮观,我没有文化。

不知道说啥,万物生光辉。

探春自贬,说自己没文化,说不出妙言。

但是万像争辉四个字,却气势磅礴。

这就好比,我说我没有文化,我只知道:所有的惯性坐标系满足完全相同的物理规律,它们之间都是对等的,没有哪个是特殊的。它们之间的运动是相对的。

明白的人一听就知道,这是《狭义相对论》。

探春故意藏拙,但是又没有完全藏。

就像烟火的引线,让人非常的想要点燃他,让她展现光辉。

争辉二字则点名了探春的未来,她也要为国为家争光,最终远嫁海外。

惜春写的是“文章造化”: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翻译成大白话:

山很美,楼很高,光好亮,这全都是造化。

惜春绝对是傻白甜了,她是老老实实的写景,丝毫没有题自己的感受。

惜春是无我的,而造化二字,更是照应了她出家的结局。

现在您评价下,这三个姐妹谁写的最好呢?

前面说了,这是应制诗,就看谁马屁拍的响。

这三位,没有一个赞美元春的。

也就是探春的万象争辉好一点,但太抽象了,一点都不具体。

所以都不怎么样。

不过他们都很聪明,都写了七言绝句。

要知道元春写的也是七言绝句。

姐妹们依照姐姐的体例来,也可以说是相当懂事了。

不然您想,万一有一个来首七律,是不是显得就不合群了。

虽然大家不知道怎么把事办的更好,但都知道什么事不能干。

下一个就是李纨了。

她勉强写出来的诗到底什么样呢?

李纨的标题是:文采风流: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翻译成大白话:

这里比蓬莱还要好,为什么呢?

因为神仙来到这里,谁是神仙呢?

自然就是元春了。

在经历了三春的平淡之后,李纨直接把马屁拉高了一个层次。

李纨都那么努力了,却还是不如薛宝钗。

人家宝钗拍马屁那叫一个绝活。

这首诗,句句都是马屁。

标题:凝晖钟瑞是说光辉祥瑞聚集于此。

然后诗词通篇都在解释这句话。

第一句: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这是说大观园祥云笼罩。

这就是屁话,此时天已经黑了,哪来的华日祥云?

薛宝钗争着眼睛说瞎话。

第二句: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喜迁莺出谷是说元春入宫,时待凤来仪是说元春封贵妃后省亲。

这两句是吹元春的奋斗史。

第三句: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宸游是说古代皇帝出巡,和归省二字相对应,都是说元春省亲。

这两句是说元春省亲的伟大意义。

一是著文风,赞美元春让大家做诗这事。

二是隆孝化,夸赞元春孝顺。

第四句: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睿藻、仙才、彩笔这是夸元春有才华,您刚才写的诗真他娘的好。

最后一句是宝钗自谦,我步行,我比您差远了。

您说,元春看完能不开心吗?

这马屁拍的也太让人心情舒畅了。

现在我们就可以宣布,薛宝钗荣获本次诗词大会的马屁冠军。

那么问题来了,薛宝钗写的那么好,黛玉如何才能超过她呢?

黛玉和宝钗之争谁胜谁负呢?

咱们下回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09: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蘅芷清芬的秘密?薛宝钗住的地方是坟地?
where5
2023-10-29 发表于四川  |  6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PS:大话红楼系列只解析原著《红楼梦》本身,由于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本期为大话红楼第144期

《红楼梦》中蘅芷清芬的秘密?薛宝钗住的地方是坟地?
书接上回,贾政游览来到了一个无木无花,只有异草的地方,让大家题名。
清客们题:“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
贾政表示认可:“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若何?”
也只好这四个字,很见贾政的水平。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题一个名字,不是他谦虚,就是他肚子里没货。
一个清客道:“我倒想了一对,大家批削改正。”
您看这才是该有的谦虚态度,等于是给宝玉打了个样。
他的对联是: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这幅对联怎么样呢?
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
为什么不妥呢?
因为根本没有。
这就好比,你在中国看着长城,却写了一首赞叹埃及金字塔的诗,这就叫生搬硬套。
而这位清客还自以为很有道理:“古人诗云'蘼芜满手泣斜晖’。”
也就是说,他这首诗是套用古人的,根本没有自己的独创性。
众人道:“颓丧,颓丧。”
不但套用,还不合时宜。
一个清客又出了一联: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这副对联,还不如上幅呢。
第一、用典不对,三径出于东汉赵岐?的《三辅决录》: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
蒋诩在门前的荆棘中开辟小路只为和朋友相会。
因此,后人常以“三径”来形容归隐者的家园或院子里的小路。
三径的本意是除野草迎朋。
而此处所有异草都是刻意种植的,种草的目的是为了迎接省亲。
这两者之间,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毫不相关。
第二、无中生有,大白天的哪有明月?
第三、用词匮乏,蕙为兰属,两个是同样的东西。
这就好比,你拿汽车对马车,这就是为了对而硬对,可见做对联的这位平时积累太少,缺乏素材。
第四、名字叫兰风蕙露,对联里却又用了一次,这叫与主题相犯。
就好比,写作文的时候,把问题扩充又写了一遍,这就叫多余。
有朋友就说了,我怎么觉得都挺好呢?
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是外行呀。
现在的我们完全没有吟诗作对的能力,自然分不清好坏。
所以,这就导致这一回中,作者讽刺清客文人混吃混喝的幽默,我们读不出来。
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
贾政的表现,说明他是知道不好的,他也想表现表现。
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
您猜,他自己想题,为什么又问宝玉呢?
归根到底,还是他又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水平,怕说出来丢人。
请教二字,更是连自己的心理话都说出来了。
宝玉听说,便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起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
宝玉直接点名了这两幅对联的问题:生搬硬套,没有水平,太辣鸡。
人家说的兰惠,宝玉却说兰麝,这是讽刺清客们脑容量小,就知道兰惠,毫无创新。
对于这两点,贾政是认可的,所以,尽管宝玉如此张狂,他也没有开骂。
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叫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
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
对联则是: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
宝玉的对联好在哪呢?
四个字:情景交融。再来四个:意韵深远。
首先,荳蔻和酴醿都是异草中的一种,属于园中的植物。
其次,唐代杜牧《赠别》中写。“娉娉袅袅十三余,荳蔻梢头二月初”。
自此,豆蔻就被用来代指十三岁的少女。
看见豆蔻想到少女,是不是立刻就有画面感了。
吟成荳蔻才犹艳,既有对着豆蔻吟诗之意,又有吟诵出像杜牧豆蔻一样的优秀诗篇之意。
这刚好就是描述,当下大家一起题词的状态。
这就叫情景交融。
酴醿,也作“荼醿”,又名木香,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初夏开花,朵大色白,清香馥郁,其枝条软垂,常倚架而生,完全是一幅慵懒的状态。
豆蔻和酴醾相对。
那边吟,这边睡。
那边成了,这边足了。
你有才,我有梦。
你犹艳,我也香。
是不是美妙极了。
更妙的是,刚好合了对联中的蘅芷清芬。
蘅芷是两种异草,谐音过来就是横直。
豆蔻站立之态对应直,酴醿睡卧之姿对应的是横。
横直对应直横。
清芬是清香的味道。
艳香则是浓烈的味道。
清芬刚好又和艳香对应。
对联是对题额的补充和扩展,宝玉的做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
既写出了此地表面的清净,更写出清净背后的香艳。
这就叫意蕴深远!
如果说前文,清客们还可以用给宝玉留机会做借口。
那么在这里,就充分暴露了清客们的水平。
他们不装,也不会影响到宝玉的发挥。
在宝玉面前,他们就是一群庸碌无才的贾府寄生虫。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他们能在贾府混得开,核心关键还是贾政就需要这样的人,毕竟贾政的水平也不高。
儿子表现如此优秀,贾政什么态度呢?
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
贾政心理服了,但是嘴上不服。
清客们秉承着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一贯的职业操守,立刻疯狂的给宝玉吹彩虹屁:“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
贾政笑道:“岂有此理!”
儿子不谦虚,贾政替儿子谦虚起来了。
儿子做的四舍五入也是自己做的,贾政就更没有自己题额的想法了。
贾政试才,不但试出了宝玉,更试出了自己。
下面我们就该说说这里的指代了。
刚刚我们说,宝玉既写出了此地表面的清净,更写出了清净背后的香艳。
这里是未来的蘅芜苑,刚好就是写薛宝钗的住所。
外表冷淡,内心火热,这不就是薛宝钗的性格吗?
《红楼梦》写景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写人。
改名后的蘅芜苑有两个谐音方向。
一个是恨无缘,刚好和《终身误》的曲名相对应,暗示宝黛的结局。
一个是恒无怨,应的是《终身误》的结尾: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只是意难平,但终究没有怨,而且永远没有怨。
这么一看,宝钗也真是个苦命人。
说完了家事,我们再说说国事。
蓼汀花溆之后,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蘅芷清芬呢?
前文分析,花溆就是中华延续,如果延续失败呢?
明亡清兴。
而清是什么呢?
我们最开始的时候认为,补天石的青梗峰的梗是坑。
补天石落的是坑。
坑里加个人填点土,竖个碑,这不就是坟了吗。
所以清就是坟。
我们再看蘅芷清芬的建筑格局。
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
迎面一块大大玲珑石,像不像竖起来的墓碑。
四面的石块刚好遮住所有房屋,就是说每间屋子对应一块石头,屋子就是墓室。
蘅芷清芬谐音就是横直青坟,横着竖着的都是坟头。
无花无木,花是华,木是朱,这是明亡。
合起来,这就是明亡后,留下的一座座坟头!
《红楼梦》的第六个主题就是:缅怀逝去的英烈。
后文贾母进蘅芜苑,描述薛宝钗的房间: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顽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支菊花,并两部书,茶瓯、茶杯而已。床上只挂着轻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贾母摇头道:“使不得!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忌讳,就是不吉利。
红楼就是有意无意的让大家往坟头的方向联想。
只要起了这个念,你就会发现,蘅芜苑和坟头就越来越像。
篇幅有限,我们先讲这么多,后续再做补充。
那么下一站是哪?又有什么隐喻,咱们下回再说!
文稿:小宝     编辑:小金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冷香丸+】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冷香丸隐含的秘密,居然是薛宝钗的死亡之谜?
where5
2023-08-12 发表于四川  |  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PS:大话红楼系列只解析原著《红楼梦》本身,由于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本期为大话红楼第78期

冷香丸隐含的秘密,居然是薛宝钗最终结局?

上回说到,薛宝钗的病根叫热毒。

甲戌脂批认为是凡心偶炽、孽火齐攻导致的。

戚序批注认为是富贵病。

可问题是,脂批说的就对吗?

就真的是作者的原因吗?

要破解真相,我们就要看冷香丸的制作方法。

茫茫大士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

药引子从哪来的呢?

脂批注: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这里问题来了,脂批知道的,真的是曹雪芹想写的吗?

曹雪芹肯定想不到书出版的时候还带着批注吧。

脂批完全补充了药引子的做法。

如果脂批的想法够好,曹雪芹删改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脂批的想法给加入剧情中。

显然并没有。

重要的药引子,曹雪芹没有理由让读者乱猜。

唯一的解释就是,药引子根本就不是这个做法。

曹雪芹看似没写,其实在前文已经写了。

如果不受脂批的影响,如果让您来猜,会是太虚幻境的什么呢?

太虚幻境中,什么异香异气呢?——群芳髓。

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

咱们前文分析了,群芳髓以无数花草树木的死亡为代价,是死亡的香气。

群芳髓不但能点燃,还能内服。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小宝在读脂批时候的感觉了。

脂批写的点,我们只要用心去读,一样也能发现。

于此同时,红楼梦不敢写的东西,脂批一样也不敢写。

脂批的作用更多的是划重点,和提供一些红楼边角料。

要参考,但不能尽信。

就比如药引子,如果信了脂批的。

怎么又能读出,薛宝钗服用群芳髓的妙笔呢?

那么群芳髓内服效果怎么样呢?

薛宝钗道: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周瑞家的就更好奇了:“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

要知道,一个药方能吃一辈子。

想来,片刻之间,周瑞家的已经想到如何发财致富了。

薛宝钗非常坦诚,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

冷香丸有两个特点:一是琐碎,二是可巧。

怎么个琐碎法呢?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冷香丸的主要成分是花蕊,花蕊就是花之精,花之髓。

您看冷香丸和群芳髓的耗材是一模一样。

更加证明了我们之前的推理。

冷香丸就是群芳髓的人间青春版。

冷香丸用了四种花,全都是白花,可是大大的不吉利。

而且全都用十二两,显然对应的就是十二金钗。

四种花经历了春夏秋冬,对应了夏日严寒,风霜雨雪,对应的是十二金钗饱经风雨的人生。

采集好之后。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

先晒干,再研磨,这就是挫骨扬灰,暗示十二金钗必将遭受的折磨。

花蕊这些只要肯用心,总是能采集到的。

这就是琐碎。

难点在下面可巧。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

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

注意,一年采花,一年晾晒,不是两年吗?

周瑞家的怎么算成三年呢?

这是作者故意的。

全是为了对应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

三年做药,暗指12金钗的命运会在3年之内发生重大的转折。

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

除了雨水还要: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以上为已知条件,求全部获取的时间。

是不是算不出来,遇上不走运的,可能10年都凑不齐。

可巧,偏偏就让薛宝钗给凑齐了。

然后,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

冷香丸用了花蕊、白糖、蜂蜜,味道肯定是甜的。

大概和云南鲜花饼馅的味道差不多。

然后咱们再算下,冷香丸做了多少颗。

制作冷香丸,需要48两花蕊,折算2400克。

水露霜雪48钱,折算240克。

蜂蜜60克,白塘60克。

一共用料2760克。

药引子应该不会太重,咱们凑个整3000克。

1颗龙眼10到20克。

那么做出来的冷香丸,大概在150到300颗之间。

图片

按照红楼喜欢用12的习惯,240颗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

一年吃10颗,可以吃24年。每个月吃1颗,可以吃20年。

薛宝钗这药怎么看都得省着吃,吃完了没药引子,就只能干熬了。

而且这药对保存还有要求:

要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

为什么非要埋在花根底下呢?咱们先挖个坑。

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甲戌脂批写: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

戚序本批注: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两本批注相比,甲戌本的批注更简洁深刻。

戚序本则更通俗,显然不是一人所写,很可能就是抄书人戚蓼生写的。

总之,所有的批注都是不同读者对红楼的理解。

我们解读红楼,其实也是在给红楼做批注。

结合已有的批注和我们自己的分析。

冷香丸的吃法,还是在讲十二金钗的命运。

冷香丸是甜的,但要苦吃,就是说十二金钗,会先甜后苦,最终被吃。

被谁吃了呢?薛宝钗。

薛宝钗说完,周瑞家的就放弃做这个买卖的想法了。

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

那么薛宝钗用了多久制作出冷香丸呢?

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

她就用了一二年。

也就意味着,四个节气:雨水下雨,白露有露,霜降降霜,小雪下雪。

怎么就那么巧呢?作者想暗示什么呢?

你看这药存放在什么地方。

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

咱们前文分析了,薛家代表的是血。

他们家住在梨香院,是背井离乡的怨恨,是明亡的怨恨。

现在冷香丸又放在了梨花树底下。

梨就是犁庭扫穴。

花就是中华。

埋在树底下就是刨根。

合起来就是明亡清兴,华夏灭亡。

清朝的崛起是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巧合之后造成的悲剧。

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

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

这个和尚是癞头,必然就是茫茫大士了。

那么为什么非得叫冷香丸呢?

咱们前文说香菱代表的明十三陵的香火。

冷香就是香火断绝,丸就是完蛋。

冷香丸映射的就是明朝灭亡,华夏文明的香火断绝。

薛宝钗天生有热毒,就是说满清对中华大地的窥觎之心。

要治她的病,只能冷香,也就是明亡。

既然有热毒,就该去北方寒冷之地,却偏偏南下。

就是骂,满清赶紧滚回东北。

以上就是代入家国视角,对冷香丸的解读。

下面我们再从薛宝钗的角度来看。

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

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宝钗的不治之症,居然就是咳嗽。

这也能叫病?这也要请便天下名医。

而且吃下去就好些了,也就是还咳嗽。

兴师动众,其实就是无病呻吟呀!

我们不得不做一个大胆的猜测,薛宝钗根本没病,她就是装病。

小孩子为什么哭?不过是为了获取家人的关注罢了。

薛宝钗的病就是为了争宠。

她的热毒其实是贪婪。

而她的贪婪和别人大大的不同。

其他金钗的贪顶多是钱、爱、权罢了。

而冷香丸要用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做药。

薛宝钗不但要钱、爱、权,他还要命。

她要做命运的主宰。

薛蟠一个纨绔子弟唯独对薛宝钗唯命是从。

有人说,这是他爱妹妹。

但还有一种可能,薛蟠一直被薛宝钗给PUA,精神控制了。

有朋友就说了,薛宝钗那么厉害,怎么在十二金钗之中呢?

因为薛宝钗也是个可怜人。

她最终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宝钗的结局,应该是冷香丸吃尽,咳嗽越发的严重,最终咳血而亡。

金簪雪里埋,雪未必是大雪,而是鲜血。

宝钗口吐鲜血,金簪掉落其中。

是不是也合情合理呢?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的分析,周瑞家的肯定想不到那么多。

还欲说话时。

忽听王夫人问:“谁在房里呢?”

这就引出周瑞老婆送宫花,林黛玉受委屈,这事是黛玉小气吗?

咱们下回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小宝说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大话红楼77:薛宝钗居然有不治之症!她的病到底在映射什么?
下一篇: 如何治好薛宝钗的病?如何让所有人都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香丸隐含的秘密,居然是薛宝钗的死亡之谜?
where5
2023-08-12 发表于四川  |  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PS:大话红楼系列只解析原著《红楼梦》本身,由于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本期为大话红楼第78期

冷香丸隐含的秘密,居然是薛宝钗最终结局?

上回说到,薛宝钗的病根叫热毒。

甲戌脂批认为是凡心偶炽、孽火齐攻导致的。

戚序批注认为是富贵病。

可问题是,脂批说的就对吗?

就真的是作者的原因吗?

要破解真相,我们就要看冷香丸的制作方法。

茫茫大士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

药引子从哪来的呢?

脂批注: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这里问题来了,脂批知道的,真的是曹雪芹想写的吗?

曹雪芹肯定想不到书出版的时候还带着批注吧。

脂批完全补充了药引子的做法。

如果脂批的想法够好,曹雪芹删改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脂批的想法给加入剧情中。

显然并没有。

重要的药引子,曹雪芹没有理由让读者乱猜。

唯一的解释就是,药引子根本就不是这个做法。

曹雪芹看似没写,其实在前文已经写了。

如果不受脂批的影响,如果让您来猜,会是太虚幻境的什么呢?

太虚幻境中,什么异香异气呢?——群芳髓。

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

咱们前文分析了,群芳髓以无数花草树木的死亡为代价,是死亡的香气。

群芳髓不但能点燃,还能内服。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小宝在读脂批时候的感觉了。

脂批写的点,我们只要用心去读,一样也能发现。

于此同时,红楼梦不敢写的东西,脂批一样也不敢写。

脂批的作用更多的是划重点,和提供一些红楼边角料。

要参考,但不能尽信。

就比如药引子,如果信了脂批的。

怎么又能读出,薛宝钗服用群芳髓的妙笔呢?

那么群芳髓内服效果怎么样呢?

薛宝钗道: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周瑞家的就更好奇了:“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

要知道,一个药方能吃一辈子。

想来,片刻之间,周瑞家的已经想到如何发财致富了。

薛宝钗非常坦诚,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

冷香丸有两个特点:一是琐碎,二是可巧。

怎么个琐碎法呢?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冷香丸的主要成分是花蕊,花蕊就是花之精,花之髓。

您看冷香丸和群芳髓的耗材是一模一样。

更加证明了我们之前的推理。

冷香丸就是群芳髓的人间青春版。

冷香丸用了四种花,全都是白花,可是大大的不吉利。

而且全都用十二两,显然对应的就是十二金钗。

四种花经历了春夏秋冬,对应了夏日严寒,风霜雨雪,对应的是十二金钗饱经风雨的人生。

采集好之后。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

先晒干,再研磨,这就是挫骨扬灰,暗示十二金钗必将遭受的折磨。

花蕊这些只要肯用心,总是能采集到的。

这就是琐碎。

难点在下面可巧。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

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

注意,一年采花,一年晾晒,不是两年吗?

周瑞家的怎么算成三年呢?

这是作者故意的。

全是为了对应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

三年做药,暗指12金钗的命运会在3年之内发生重大的转折。

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

除了雨水还要: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以上为已知条件,求全部获取的时间。

是不是算不出来,遇上不走运的,可能10年都凑不齐。

可巧,偏偏就让薛宝钗给凑齐了。

然后,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

冷香丸用了花蕊、白糖、蜂蜜,味道肯定是甜的。

大概和云南鲜花饼馅的味道差不多。

然后咱们再算下,冷香丸做了多少颗。

制作冷香丸,需要48两花蕊,折算2400克。

水露霜雪48钱,折算240克。

蜂蜜60克,白塘60克。

一共用料2760克。

药引子应该不会太重,咱们凑个整3000克。

1颗龙眼10到20克。

那么做出来的冷香丸,大概在150到300颗之间。

图片

按照红楼喜欢用12的习惯,240颗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

一年吃10颗,可以吃24年。每个月吃1颗,可以吃20年。

薛宝钗这药怎么看都得省着吃,吃完了没药引子,就只能干熬了。

而且这药对保存还有要求:

要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

为什么非要埋在花根底下呢?咱们先挖个坑。

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甲戌脂批写: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

戚序本批注: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两本批注相比,甲戌本的批注更简洁深刻。

戚序本则更通俗,显然不是一人所写,很可能就是抄书人戚蓼生写的。

总之,所有的批注都是不同读者对红楼的理解。

我们解读红楼,其实也是在给红楼做批注。

结合已有的批注和我们自己的分析。

冷香丸的吃法,还是在讲十二金钗的命运。

冷香丸是甜的,但要苦吃,就是说十二金钗,会先甜后苦,最终被吃。

被谁吃了呢?薛宝钗。

薛宝钗说完,周瑞家的就放弃做这个买卖的想法了。

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

那么薛宝钗用了多久制作出冷香丸呢?

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

她就用了一二年。

也就意味着,四个节气:雨水下雨,白露有露,霜降降霜,小雪下雪。

怎么就那么巧呢?作者想暗示什么呢?

你看这药存放在什么地方。

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

咱们前文分析了,薛家代表的是血。

他们家住在梨香院,是背井离乡的怨恨,是明亡的怨恨。

现在冷香丸又放在了梨花树底下。

梨就是犁庭扫穴。

花就是中华。

埋在树底下就是刨根。

合起来就是明亡清兴,华夏灭亡。

清朝的崛起是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巧合之后造成的悲剧。

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

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

这个和尚是癞头,必然就是茫茫大士了。

那么为什么非得叫冷香丸呢?

咱们前文说香菱代表的明十三陵的香火。

冷香就是香火断绝,丸就是完蛋。

冷香丸映射的就是明朝灭亡,华夏文明的香火断绝。

薛宝钗天生有热毒,就是说满清对中华大地的窥觎之心。

要治她的病,只能冷香,也就是明亡。

既然有热毒,就该去北方寒冷之地,却偏偏南下。

就是骂,满清赶紧滚回东北。

以上就是代入家国视角,对冷香丸的解读。

下面我们再从薛宝钗的角度来看。

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

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宝钗的不治之症,居然就是咳嗽。

这也能叫病?这也要请便天下名医。

而且吃下去就好些了,也就是还咳嗽。

兴师动众,其实就是无病呻吟呀!

我们不得不做一个大胆的猜测,薛宝钗根本没病,她就是装病。

小孩子为什么哭?不过是为了获取家人的关注罢了。

薛宝钗的病就是为了争宠。

她的热毒其实是贪婪。

而她的贪婪和别人大大的不同。

其他金钗的贪顶多是钱、爱、权罢了。

而冷香丸要用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做药。

薛宝钗不但要钱、爱、权,他还要命。

她要做命运的主宰。

薛蟠一个纨绔子弟唯独对薛宝钗唯命是从。

有人说,这是他爱妹妹。

但还有一种可能,薛蟠一直被薛宝钗给PUA,精神控制了。

有朋友就说了,薛宝钗那么厉害,怎么在十二金钗之中呢?

因为薛宝钗也是个可怜人。

她最终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宝钗的结局,应该是冷香丸吃尽,咳嗽越发的严重,最终咳血而亡。

金簪雪里埋,雪未必是大雪,而是鲜血。

宝钗口吐鲜血,金簪掉落其中。

是不是也合情合理呢?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的分析,周瑞家的肯定想不到那么多。

还欲说话时。

忽听王夫人问:“谁在房里呢?”

这就引出周瑞老婆送宫花,林黛玉受委屈,这事是黛玉小气吗?

咱们下回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小宝说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大话红楼77:薛宝钗居然有不治之症!她的病到底在映射什么?
下一篇: 如何治好薛宝钗的病?如何让所有人都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7 2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红麝串】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薛宝钗看懂了红麝串的妙处,第二天就赶紧戴在手上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 一 ꧂

贾元春在端午节前赐节礼给贾府众人。果然延续了她在省亲当晚修改“蓼汀花溆”为“花溆”,修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时,表现出的不支持黛玉的立场。

薛宝钗和贾宝玉的节礼一样,黛玉和三春姐妹的一样,说明元春支持王夫人,支持金玉良姻。




此举贾宝玉不理解,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也引起后文贾母在清虚观“回绝”张道士提亲的后事。不提。

有意思的是,就在得了端午节礼的第二天,薛宝钗就佩戴了红麝串,先去了王夫人那里,又来到贾母这边,还叫贾宝玉对她的玉臂看呆了。

꧁ 二 ꧂

(第二十八回)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

这段描写表现了贾宝玉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摇摆”。虽说不是变心,也是金玉姻缘当时宣传所致。

贾宝玉看呆薛宝钗的胳膊,固然令人可笑。但真正让人诟病的反而是薛宝钗佩戴红麝串的举动。




꧁ 三 ꧂

红麝串就是袭人说得“数珠儿”,是由麝香制成的手串,佩戴好看又能辟邪驱蚊虫。

贾府每年端午节需要大量的麝香和冰片,也都是做类似东西。

但麝香对孕期的女人是不好的。所以李纨和王熙凤并没有红麝串,其他人人皆有不稀奇。

不过,这些人中只有薛宝钗第二天佩戴了红麝串出来,不免让人疑惑,她如此招摇过市的目的,是不是看元春将她的节礼和宝玉一样,故意“炫耀”!

很多反对宝钗的观点,便也因此认为此举过于急迫了。




꧁ 四 ꧂

其实,用急迫来形容薛宝钗佩戴红麝串的行为有失偏颇。以薛宝钗的教养断不至如此轻狂。

她第二天佩戴红麝串,先去王夫人处,又去贾母处,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礼尚往来的常情。

此时宝钗在贾府是客居,与林黛玉被收养的立场不同。

黛玉怎么算,也是家里头的人。元春赐给的礼物和三春一样,愿意戴就戴,不愿意戴就不戴。之前肯定也得过礼物。

宝钗来后就赶上元春晋升,贾府修建大观园操办迎亲。这一次端午节礼,肯定是第一遭得的节日馈赠。




作为客居的亲戚,宝钗得了主人外嫁女儿给的礼物,总要表达感谢。空口道谢没有诚意,便只有戴上红麝串,去王夫人和贾母跟前儿去走一遭。

宝钗如此才是会行事的。没道理得了礼物就丢在家里不做表示,不免让人觉得不尊重。

꧁ 五 ꧂

有人说,那林黛玉为什么不戴?

首先,林黛玉不屑于这种“示好”行为。

其次,她在贾府多年,又是离不开的养女,也不用再像宝钗那样“累心”。

当然,主要也是黛玉性格如此,才不讨王夫人喜欢的伏笔。

薛宝钗佩戴红麝串,肯定并为彰显金玉姻缘,否则也不需要避开贾宝玉和林黛玉。

况且红麝串大家都有,实在也不代表什么。




如果没见过世面的女儿,戴出来“显摆”是轻狂。对宝钗这种大家子出身的闺秀,实不该如此认识。

宝钗佩戴红麝串就与日后邢岫烟佩戴碧玉佩一样,得自主人家的礼物,要戴上才是尊重,才是知礼懂礼的,无话可说。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17: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宝玉药方+】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7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黛玉因为丧母被荣国府收养,薛家为何而来?宝玉的药方道破真相
2023-07-14 18:04 发布于:山西省
红楼梦:林黛玉因为丧母被荣国府收养,薛家为何而来?宝玉的药方道破真相!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是贾赦和贾政的妹妹,所以,贾敏去世之后,史太君就派人去接林黛玉。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是去投奔自己的外婆,薛宝钗及其母亲和哥哥又是为啥非去贾府的呢?



表面上来看, 薛家是去贾府避难的,因为薛蟠犯了人命官司,必须依仗贾府和王府这样有钱有势的亲戚,才能够脱身,若是靠薛家自己的根基,哪能呢?

门子笑道:“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

要知道,薛父早逝,薛蟠就是薛家名义上的当家人。虽然葫芦案是在贾雨村的手上了结了,但是,薛家唯一的男丁成了黑户。且看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是怎么判的呢?

门子道:“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下乩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就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症,被冯魂追索已死。”

换句话说,薛宝钗是杀人犯的妹妹, 薛家的当家人已经得了无名之症死了,从此查无此人。再看林黛玉又是什么出身呢?前科探花并巡盐御史的女儿!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所以说,薛姨妈之所以非要赖在贾府,目的就是借贾府之手管束儿子薛蟠,顺带得到贾府的庇护,就连夏金桂都知道薛家以亲戚辖制别人,狗仗人势。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缘故,且看薛姨妈和薛宝钗又在贾府做了什么事呢?

宝钗到了王夫人那里,坐了一回,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在这里呢。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

《红楼梦》故事里, 连薛宝钗自己也说,自己之所以天天戴着沉甸甸的金项圈,是为了那两句吉利话,说白了就是为了用“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去配贾宝玉通灵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



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钗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红楼梦》故事里, 薛宝钗的冷香丸是百花万木制作而成,正是薛蟠花了一二年时间收集药引子,慢慢配成的,难得是可巧二字,关键词是“十二”。

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

《红楼梦》故事里 ,薛蟠找贾宝玉拿的药方,其中最重要的药引子,就是“为君的药”。药有君臣之分,人更有君臣之分,君为帝王,“十二”恰是“王”字,这里头有啥唬人的故事呢?



宝玉道:“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生怕读者不信,以为是贾宝玉杜撰的故事,特意借王夫人一驳,又借王熙凤一证,来告诉世人,确有其事,不要不当一回事。

凤姐道:“上日薛大哥亲自和我来寻珍珠,他说不然我也买几颗珍珠了,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所以来和我寻。他说:‘妹妹就没散的,花儿上也得,掐下来,过后儿我拣好的再给妹妹穿了来。’我没法儿,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还要了一块三尺上用大红纱去,乳钵乳了隔面子呢。”

《红楼梦》故事里, 作者经常提到的“上用”,指的就是御用,大红即是朱,珍珠亦是珠,拆字为“朱王”。而说起头上带过的珍珠,大家还记得史湘云在林黛玉的屋里给贾宝玉篦头的事情吗?



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黛玉一旁盥手,冷笑道:“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

当然,这还没有完, 贾宝玉和王夫人一问一答,最终说出了薛家“刨坟掘墓”、“翻尸盗骨”的真相。毕竟,荣国府就是林家,林黛玉就是崇祯帝朱由检,王夫人也好,政老爷也罢,都是林黛玉的王政。而薛家则是后金满清,这才是东邻窥宋玉的真相。



凤姐说完了,宝玉又道:“太太想,这不过是将就呢。正经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可以使得。”王夫人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花的!就是坟里有这个,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作了药也不灵!”

《红楼梦》故事里,宁国府梅花一节故事,为啥作者竟写宝玉梦中遇难呢?因为梅花亦是“没华”,宝玉入迷津孽海,是写天塌地陷,华夏之雀巢被鸠鸟所占。宁国府为薛家,所以是演,对应金兰契,东府是东邻、东施之府邸,与西子黛玉相对应。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08: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第一冤案:金钏之死



西水东流

西水东流



文学家、理论物理学家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金钏投井而死。这一事件作者借用贾环的口,轻描淡写的写了出来。很多人看完后记住了贾宝玉终于被其父收拾的情节,很快淡忘了金钏之死。 究竟作者对金钏之死的描写重不重要?金钏的死亡是如何引起的? 金钏之死的故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金钏其实是贾府里第一等丫头, 是跟鸳鸯、平儿、袭人等平起平坐的四大丫头之一,这个是红楼梦其它文本故事中是可以找到依据的。这几个人是比其它的丫头来的要早年纪要大,甚至有可能是贾政和王夫人来贾府之前已经在贾府里的丫头,当时是贾母把这些女孩子分配给了四个人(平儿是不是贾母分配的还需要研讨,袭人当时是贾母身边,有段时间照顾过幼年史湘云)。

大家想一下,如果平儿或者袭人死了怎么样? 贾府里肯定是乱成一团,鸳鸯就不用说了,没有了鸳鸯贾母表示饭都不想吃。 但是跟他们一样的地位的金钏忽然死掉了, 而且表面上还是冤死(古代被冤枉的人的第一个选择自杀地就是跳井,因为水井是很多人在用的地方, 跳井表明我有莫大的冤屈想让很多人知道,且可以保证尸首是全的干净的),这样大的事情,竟然谁都没有再过问,就那样过去了。

因为那个时间段,贾府里传播:宝玉想强奸未遂金钏,所以金钏感到羞辱投井自杀了。应景的事还有宝玉甚至在外面勾搭男艺人,还怂恿他跑路,被人家王府的人找上门来了。所以贾政听信了这些传闻,确定是宝玉把金钏给逼死了。 也就是说表面上是贾母溺爱的宝贝疙瘩宝玉把这么大的事件给撑下来的。

金钏到底怎么死的,我们仔细看书的话都会知道。是王夫人故意假装瞌睡,等到金钏说错了话,然后拿这个把柄来立马驱逐了金钏。金钏是在贾府里脸面丢尽,走投无路情况下,才自杀而以示清白的。

金钏原是贾母的人, 论理贾母肯定要过问,但是因为贾母那里听到的也是宝玉做的恶,所以贾母也没有再过问这个事情。为什么说贾母会过问呢? 因为晴雯后来同样也遇到这样被王夫人驱逐的事情的时候, 聪明的晴雯就打了这一张牌,亮明身份说,是贾母派到宝玉身边的,王夫人,您要赶我走可以,但还要看贾母的意愿。 只是当时王夫人已经羽毛丰满 , 就用一个女儿痨来轻松打发了晴雯走 , 连贾母那边一个风声都没有就过去了。

金钏冤死事件中,在金钏投井之后,怕被贾母问责的王夫人,拿出了从袭人那里得到的汗巾子的情报,把蒋玉菡的事情报告到了忠顺王府,让忠顺王府过来跟宝玉要人,并利用贾环把金钏的死因胡编乱造归咎在宝玉身上在贾府内进行了传播。这个才是金钏之死宝玉被打的来龙去脉。

当然作者一直是喜欢用隐晦的手法描写一个案件或事情, 需要认真读书中的每一个情节,并连贯起来,才能知道,当时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

那么王夫人是为什么要安心陷害金钏?

其实【红楼梦】小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贾政和王夫人并不是贾母的亲儿子和儿媳。是过继的。来贾府的日子不是很长,所以这四个大丫头是知道现在主人的底细和内情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女孩子是经过贾母买过来,送给王夫人等的。 所以在王夫人的眼里,金钏就是贾母派在其身边的卧底一样的人物,是个眼中钉。

王夫人是新女主人也是新的内务总管,但是她一向做事谨慎,不愿意张扬,也不愿意直接跟贾母发生冲突,所以叫了一个侄女王熙凤过来做挡箭牌。

能证明这个事情的细节是,小说中贾府里经常一前一后出现了两个大管家,赖大和林之孝,让读者一时分不清到底贾府是怎么样的管理状态。赖大这边小说中写的很明显,是贾母身边很多年的世仆奴才,贾府原总管。

只是林之孝和他家里人忽隐忽现,身份飘忽,其实根据书中多处描写,可以判断林之孝就是贾政、王夫人等带过来的心腹管家,迟早是要接管贾府事务的。从凤姐口中的侧面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林之孝夫妻一个装天哑一个扮地聋,就是表示他们是避免跟老管家和奴才等发生冲突,行事低调,且作为一个贾府的这等级别的大管家,他们的聪明伶俐的女儿小红在贾府的地位和作风也是非常低调。这些间接表明了,这两个夫妻的深藏不露的作风(读者请跟同样的大管家赖大的带花园小别墅和儿子中榜题名当县太爷时的情节相比较),也是跟王夫人的避开贾母,一直守拙的做事风格完美迎合。当然,待王夫人势力羽毛丰满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这林之孝夫妻也不是省油的灯,后台王夫人当然也没有闲着。

金钏冤案的破解,不只是还原金钏之死真实内情,而且也侧面戳破了脂砚斋等人捏造的胡言乱语般的所谓点评。因为红楼梦里的发生的事件和环环相扣内容过于庞大,脂砚斋等造假之流根本没有来得及细读文本,所以把这个部分的内容归纳理解成描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对儿孙的痛爱,沉浸停留在自己狭隘的普通家庭伦理观,完全曲解了作者的本意,也暴露了其根本不懂作者本意,胡乱点评的无耻嘴脸。

作者既然用了十年写书, 读者或许也需要十年的苦读,凭借拙劣手法的卑鄙小人是无法掩盖小说中作者的真实光芒。

编辑于 2021-03-02 22:29




红楼梦人物


金钏(红楼梦人物)


王夫人
管理
回复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746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0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蘅芜君,君女天下贵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2 12:15 , Processed in 0.0883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