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2024-5-8 17: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那谁是警幻仙姑?

红楼梦
81% 知友推荐
· 1505 人评价
中国大陆 / 剧情 · 爱情 · 戏曲 / 2015-07-08 中国大陆 / 160 分




《红楼梦》显示全部 ​
关注者
8
被浏览
2,170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
​1 条评论
​分享

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柴也愚
柴也愚
谢邀@请你吃颗糖吧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大观园并不是人间的太虚幻境,只是略微有些投影,

最大的区别有二

1、太虚幻境中都是女子,太虚幻境的存在也是孤立的,没有依附于男人,是一种稳定存在。

大观园明面上是因元妃省亲所建,是沾了元妃的光,但其实元妃的权势还是依附于男性的皇权,色衰则爱弛,是不稳固的。

2、太虚幻境中住的都是女子,不会和须眉浊物打交道,而且没有成人后的嫁娶烦恼,干干净净,了无挂碍。

大观园从设计到建成后的装修,都和成年男子息息相关,住在其中的女孩子年少时尚且需要小厮给代买胭脂水粉,成人后更要面临出嫁的身不由己,甚至有未嫁已通奸的淫事,外表光鲜,实则污浊。

回归到问题本身,警幻仙子掌管太虚幻境,而大观园的主人名义上属于元春,实际上的管理者是王夫人,背后的金钱支撑却是贾府的男人,这就不可能找到现实中与警幻仙子相映照的人物。

完毕。

发布于 2020-10-21 22:22
​赞同 3​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林公子读红楼
林公子读红楼
红楼梦隐写《南明史》!
谢邀@请你吃颗糖吧
大观园本身就是太虚幻境。同时也是贾府,是甄士隐家是林如海家。他们上演的都是一个共同故事——明清易代史,红楼梦!红楼隐写的真实故事是明清易代。不是表面故事的莺莺燕燕风花雪月故事。

发布于 2020-10-22 21:51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知乎用户S768yE
知乎用户S768yE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红楼梦里可没有警虚幻境这一说

发布于 2020-10-21 21:42
​赞同 1​
​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刘文霞
刘文霞
《水天相接传》与《冷眼观红楼梦》作者,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谢邀@伟大
《红楼梦》早期的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六回有一段脂批:“大观园系玉兄与十二钗之太虚幻境,岂可草率?”而且宝玉走到“天仙宝镜”的石牌坊那儿就感觉似曾相识,他在太虚幻境见过,也就是说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如果要说警幻仙姑是对应大观园中的谁,那是没有具体人物对应的,秦可卿(钗黛合一,香菱也有秦可卿的品格)也是太虚幻境中的人物,但她也没有机会进大观园,总之,读《红楼梦》要知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侫”,警幻是美人,美人与其余的美人一样是譬喻明君贤臣的。

发布于 2020-11-24 22: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7: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各人诗号里藏的大秘密
zqbxi 2019-01-07   |  1511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纨的诗号“稻香老农”的解密请看我前面的《杏花李纨的稻香村里的大秘密》。



接着分析各人的诗号。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


  探春郑明说:“秋暗喻后金满清,我这个反清复明的政权就是秋国里坚守朱明故国情怀的居士。”

  宝玉提出来要探春以“梧桐芭蕉”起别号更好。梧桐栖凤,凤凰在书中暗喻朱明政权。杜牧的《芭蕉》一诗中有:“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用芭蕉才能点出郑明孤悬海外却仍不忘初心,坚持反清复明!

  探春于是自号“蕉下客”,正是以雨打芭蕉“归乡梦”暗喻我郑成功虽是远驻台湾的海外孤客,但决不放弃“不信中原不姓朱!”的反清复明的复国梦!

  黛玉提及的“蕉叶覆鹿”典出《列子·周穆王》:“ 郑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 比喻恍忽迷离,得失无常,一再失利。暗喻了探春郑成功的复国梦最终破灭无望。而他开创的明郑也在1683年随着郑克爽的投降而彻底灭亡。





      李纨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 【己夹:必有是问。】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 【己夹:真恰当,形容得尽。】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王’就好。” 【己夹:妙极!又点前文。通部中从头至末,前文已过者恐去之冷落,使人忘怀,得便一点。未来者恐来之突然,或先伏一线。皆行文之妙诀也。】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 【己夹:赧言如闻,不知大时又有何营生。】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 【己夹:更妙!若只管挨次一个一个乱起,则成何文字?另一花样。】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李纨道:“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迎春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 【己夹:假斯文、守钱虏来看这句。】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



  宝钗的“蘅芜君”乃是取自元妃省亲时给改的名字“蘅芜苑”,即“恨无缘”,故而李纨要求继续用元春给的名字就好。暗喻抗清义士元妃对宝钗满清的不承认不接受。


  接下来一听宝玉要起诗号,宝钗亟不可待地马上开口,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 【己夹:真恰当,形容得尽。】满清宝钗说:“你朱慈炤就是个没事干整天瞎忙活。”

  这话李纨不愿听,于是提出来要宝玉朱慈炤继续使用小时的原号“绛洞花王”即“朱明帝王”。

  朱慈炤只能说:“那是朱明还没有灭亡前的事了,现在满清已经坐稳了江山,还提朱明帝王作甚么。” 脂批的【赧言如闻,不知大时又有何营生。】“赧言如闻”道出了朱慈炤的万般无奈和无尽自责,羞愧于自己亡国后的毫无作为。

  探春听了却不依,只附和李纨说道:“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探春表明态度,不管形势多残酷,我们绝不放弃反清复明的抗争,只会承认“绛洞花王”朱明帝王,绝不接受满清统治。

  可是满清宝钗装听不见,偏偏固执地要给宝玉另外起号“富贵闲人”。“富贵”是暗喻宝玉本是既富且贵的帝王,而宝钗起的“无事忙”和“富贵闲人”不是“无事”就是“闲”,这“无事”“闲”的潜台词是:你本是朱明帝王的朱慈炤一边闲着吧,忙也无用,这统治中原的差事就交给我满清吧!




  其他三人都在前面已经解过了:



----黛玉的“潇湘妃子”,暗指被天启比作“舜帝”的崇祯和他的妃子田秀英。



----迎春的“菱洲”是指南京的皇苑,以借指南明四帝一监国的五个政权。菱洲位于玄武湖东南,东面濒临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山云霞,自古就有“菱洲山岚“的美名。因洲上昔日盛产菱角,且洲形似菱而得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选中玄武湖作为明朝中央政府黄册的存放地,建后湖黄册库(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档案馆)。玄武湖从此作为一代禁地,与外界隔绝了二百六十多年。);



----惜春的“藕榭”是指惜春是芙蓉黛玉的藕根后代朱慈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贾政迷路大观园
黄灵素
来自: 黄灵素(应物要不迷)
2014-03-04 13:48:41
第五集   贾政迷路大观园

贾政迷路大观园的细节描写在通部《红楼梦》中,是解读章回结构的重中之重。

关于大观园,在第十六回,通过贾蓉的话,对大观园占地面积有过一段介绍。

大观园的起因,是因为贾元春省亲,贾府要盖省亲别院,委派贾珍负责大观园的建造。准备工作就绪之后,贾蓉受贾珍的指派,来告诉贾莲:“我父亲打发我来回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贾蓉的话,介绍了大观园占地面积有“三里半”。

根据“大观园图”构成规则,“大观园图”共分八方,每方按半里计算,八方应有“四里”。“三里半”只能占七个方位,还差半里。

“三里半”指七个方位,即:东北、正北、西北、正西、正南、东南、正东共七方,合三里半,所差半里,是西南方。此“三里半大”的大观园就是根据中国古代术数体系设计出来的章回结构图。

贾政迷路,就是迷路在章回结构图中。把贾政迷路安排在第十七回正东方,而不是其他方位,直接原因是因为正东方在章回结构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是经过计算的一种必然安排。

我们把正东方列为重点,特别把贾政迷路的第十七回列为解读章回结构重点中的重点,主要原因是第十七回是所有一百二十章回中最错综复杂,最难解读的一个特例,而且第十七回的两条脂批,更是点明贾政迷路的重要性。此两条脂批,为叙述方便,我们称其为“开门见山”批,“万勿考其方向基址”批。

“开门见山”批:

第十七回写大观园完工之后,贾政带着贾宝玉与众清客进园巡游,从正门进入,一座山便挡路在前,众清客都说道:“好山,好山!”众人往前观望之时,有一条脂批:“想入其中,一时难辩方向。用‘前’‘后’‘这边’‘那边’等字,正是不辨东西。”

“万勿考其方向基址”批:

在“开门见山”批之后,紧接着,写贾政扶着宝玉,进入山口,进入“曲径通幽处”。在此,又有一条脂批:“此回乃一部之纲绪,不得不细写,尤不可不细批注。盖后文十二钗出入来往之境,方不能错乱,观者亦如身临足到矣。今贾政虽进的是正门。却行的是僻路,按此一大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穿东度西,临山过水,万勿以今日贾政所行之径,考其方向基址。故正殿反于末后写之,足见未由大道而往,乃逶迤转折而经也。”



面对以上两条脂批的提示,要怎样走才不迷路于大观园呢?方法有二:一是不能任由贾

政牵着鼻子走,否则只会同贾政一样迷路大观园;二是把贾政等人所走的路线复原出来,充当一回贾政的向导,引领贾政顺利走进、走出大观园。但怎样才能引领贾政顺利走进、走出大观园呢?



1、贾政逆时针走了六个地方



对照《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



我们采用逆、顺两步走法,先走第一步,第一步走了六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东北方“曲径通幽处”。

“曲径通幽处”指东北艮山艮宫“生门”。东北方为后天八卦艮卦位置,艮为山,艮代表开始,艮代表终止。贾政一开始进园门,就见大山挡路,众清客都说“好山,好山!”此“好山”指的就是东北艮山。贾政行的是“僻路”,走的是“曲径”,无论“僻路”,还是“曲径”,指的都是东北艮山中的小路。“生门”是八宫八门中的“吉利之门”,所以贾政从“生门”入园,就是从“曲径通幽处”入园。



第二个地方:正北方“沁芳亭”。

贾政离开艮山生门“曲径通幽处”,渐向北边,逆时针进入正北方,来到一座桥上的亭子,贾政坐下后便问众人在此题写什么?

众人都说:“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说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有一清客赞同用“泻玉”二字,但贾宝玉提议用“沁芳”,“沁芳亭”便由此而来。

这段话中,“此亭压水而成”及“泻出于两峰之间”指的都是正北方水位。

先讲“此亭压水而成”:正北方为后天八卦坎水位,生肖子鼠,“此亭压水而成”的“此亭”,指“沁芳亭”。“压水而成”已指明正北方“水”上压着“沁芳亭”。

再讲“泻出于两峰之间”:

此句虽然引于《醉翁亭记》,但也是对“沁芳亭”的一种描述。“泻”指水流出的状态,此水从“两峰之间”泻出,指明泻出之“水”在“两峰之间”。“峰”自然是“山峰”的意思,也就是说,山既是峰,峰也可以指代山,两峰就是两山。水泻出于两山之间,“之间”指的就是水的左右分别各有一座大山。何为“山”?在后天八卦排序中,正北方水位的左下方是东北方,为艮卦位,艮为山,是一座大山,为“明山”;在先天八卦排序中,正北方水位的右下方是西北方,仍然是艮卦位,艮为山,又是一座大山,为“暗山”。至此,正北方水位左、右都为大山,完全符合水“泻出于两山之间”的章回结构,符合“沁芳亭”坐落在正北方的谋篇布局。

而“沁”字,指明“沁芳亭”的准确位置坐落在“两山之间”的正北方水位,按拆字法,“沁”左边为水,右边为心,“沁”字由“水”、“心”二字组成,水已表明在正北方,心在人体主火,火在后天八卦正南方火位,卦位排序为离卦,离为火。构成上南火、下北水的“火水未济卦”,为什么要构成一个“火水未济卦”?因为“火水未济卦”在“八八六十四卦”排序中处于第六十四卦,是最未一卦,此卦卦意为“阴阳不合,六亲不合”,是一个事物没有完成就终结的阶段,同时,又是充满发展可能的开始。这与《红楼梦》作者对所处社会现实的希望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憧憬相一致。作者希望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到此为止,到此终结,憧憬着未来社会能给女性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

所以作者把“沁芳亭”安排在“洛书”数的“六、八”之间,“六、八”在“洛书”数中代表双足,“沁芳亭”就在“双足”之间,中国自古就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训诫,有了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红楼梦》作者要从“沁芳亭”开始,走出一条属于女人的道路。



第三个地方:正西方“潇湘馆”。

贾政离开正北方“沁芳亭”,逆时针进入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正西方“有凤来仪”,后由贾元春赐名为“潇湘馆”,由林黛玉居住。



第四个地方:正南方“稻香村”。

贾政离开正西方“潇湘馆”,继续逆时针行走,进入“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的”正南方午马火位的“杏帘在望”,“杏帘在望”后由贾元春赐名为“稻香村”,由李纨居住。



第五个地方:正东方“茆堂”。

贾政离开正南方“稻香村”,仍然逆时针行走,步入正东方“茆堂”,贾政问贾宝玉“此处如何?”贾宝玉应声答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宝玉的话点明正东方“茆堂”与正西方“有凤来仪”,也就是“潇湘馆”为对应对称关系。比如在后面众人进入“怡红院”时,便有一条针对性极强的东西对应脂批:“与‘万竿修竹’遥映”。“万竿修竹”指“潇湘馆”,“潇湘馆”在正西方,“怡红院”在正东方,脂批点明正东方“怡红院”与正西方“潇湘馆”遥相呼应,这是一条极典型的明示章回对称结构的脂批,而贾宝玉说“茆堂”不及“有凤来仪”,也是暗指正东方与正西方的对应关系。

为什么说“茆堂”在正东方?

“茆堂”之“茆”字,按拆字法,“茆”为上下结构,上为“草”,下为“卯”,“卯”为生肖“卯兔”,“卯”代表木,为花草之木,对应“茆”字之“草”头,方位在正东方。

有的版本将“茆堂”写为“苑堂”,“苑”字本义为“会集的地方”,指文艺、学术团体会集的地方,而《红楼梦》作者群就是一个文学创作团体,无论“茆堂”、“苑堂”,指的都是正东方的“怡红院”,“堂”指代的都是作者的信息,“怡红院”是作者群会集的地方,是创作《红楼梦》的象征性地点。这两个问题,会在下部讲。



第六个地方:东南方“蓼汀花叙”。

贾政离开正东方“茆堂”,回头改为顺时针方向行走,走入东南方“蓼汀花叙”,“蓼汀花叙”后改名为“蓼风轩”,由贾惜春居住。

为什么说“蓼风轩”在东南方?

在第十八回贾元春省亲众钗作诗时,贾惜春作了一首“文章造化”的诗,诗中写到:“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先说“千里外”:贾惜春住的“蓼风轩”开始叫“蓼汀花叙”,“蓼汀花叙”被众清客称为“武陵源”,“武陵源”典故来自于“桃花源记”。“千里外”指喻与世人远隔的世外桃园,贾惜春为出家之人,东南方被古人形容为世外桃园,自古就是山林仙道之人修行、居住的地方,所以贾惜春住进东南方,就像妙玉只能住东南方的道理一样。

再说“五云中”:“五”在后天八卦排序中,为第五卦,为巽卦,巽代表风云,“五云”二字,点明方位在东南方。



上述所说,为贾政行进路线所走的第一步,主要以逆时针方向为主,走了六个地方,行走路线为:先走东北“曲径通幽处”,渐向北边到正北“沁芳亭”,由正北到正西“潇湘馆”,从正西到正南“稻香村”,由正南到正东“茆堂”,从正东折向东南“蓼汀花叙”。走了东北、正北、正西、正南、正东、东南六个方位。



2、贾政顺时针走了六个地方



接下来走第二步,第二步是从第七个地方开始走,以顺时针方向为主,走了六个地方。

第七个地方:“一株花木也无”的西北方。

贾政离开东南方“蓼汀花叙”,直插东南方对应的西北方。在进入西北方“大主山所分之脉”的地方时,有一条脂批:“两见‘大主山’”。

这里所指的“两见大主山”,一指后天八卦东北方艮山,就是贾政等人进园时开门所见的“好山”,此山为一座“明山”;另一指先天八卦西北方艮山,此山是一座隐藏的“暗山”。一“明山”在东北,一“暗山”在西北,这两座山就是脂批所说的“两见大主山”。

文本在描写西北“暗山”时如此写道:“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并且一株花木也无”。之所以描写为“迎面”,从东南直插西北,自然是“迎面”;“暗山”在西北方后天八卦乾卦位,乾代表天,所以说大玲珑山石“插天”而立,“大玲珑山石”指的就是西北方的“暗山”。

在西北方为什么“一株花木也无”呢?因为西北方后天八卦乾卦位还代表金,金克木,所以西北方无花木生长,只长芳香的异草。之所以只长“异草”,是因为在《红楼梦》中,花草树木都指代女子,乾卦又代表天,代表男子,金克木,暗喻女子被皇权,被男权社会所抑制、所压迫,只有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殊的女子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并且散发着女人自身的芳香。

性格刚烈的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就安排在西北方。“秋爽斋”的“秋”,暗合西北方乾卦金,季节安排为“秋末冬初”,生肖安排为“戌狗亥猪”,“戌狗”月指的也是秋天。乾卦在八卦取象中,象征大,所以贾探春无论是居所,还是家居摆设,都显示出宽大的特点。在第四十回,文本描写贾探春居住房屋宽大,用的是大理石大案,案上设有大鼎,放着大盘,就是因为“秋爽斋”在西北方乾卦位。



第八个地方:正北方“蘅芷清芬”。

贾政离开“一株花木也无”的西北方,按顺时针方向进入正北方“蘅芷清芬”,“蘅芷清芬”后被贾元春赐名“蘅芜苑”,由薛宝钗居住。关于“蘅芜苑”的描写,第四十回,贾母带领刘姥姥游大观园,当游到“蘅芜苑”时,形容薛宝钗的住处如“雪洞一般”,贾母认为薛宝钗太过于简朴,与年轻姑娘的身份不符,说“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这里形容的“雪洞”,表明方位在正北方,因为正北方是冰天雪地的冬天。而“马圈”的“马”字,为午马火位,季节为气候炎热的夏天。贾母看似闲聊的话,实际是在暗示章回安排“雪洞”与“马圈”对应,“冬天”与“夏天”对应,正北方的“水”与正南方的“火”对应。



第九个地方:正北方“省亲正殿”。

“省亲正殿”在正北方,与前面的“沁芳亭”、“蘅芜苑”,后面的“沁芳闸”都同处在正北方,贾政从“蘅芜苑”进入“省亲正殿”之后,紧接一条脂批,开头一句说“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贾政认为正殿太富丽了,众清客都说:贵妃今日之尊,礼仪应该如此。

何为“园之正中”?何为“尊”?“园之正中”指的就是整个章回结构图最重要的中心点,中心点就是第一章回的开篇安排,方位在正北方。

中国古人在方位取向上,以“坐北”为尊,元春代表帝王威严,“尊”字指正北方。

以上提示,充分证明,“省亲正殿”的确切方位在正北方。



第十个地方:正北方“沁芳闸”。

贾政从“省亲正殿”走到“沁芳闸”,贾宝玉说沁芳闸的水仍然是“沁芳泉之正源”,贾宝玉的话点明沁芳闸的水来自“沁芳亭”,而“沁芳亭”的水来自正北方。

到此为止,贾政已走了十个地方,从第七个地方,即西北方进入正北方之后,在正北方连走了“蘅芜苑”、“省亲正殿”、“沁芳闸”三个地方,贾政为什么要在正北方转圈?为什么不多不少游满十个地方?贾政的转圈,不是随意安排,而是经过精确计算,有深刻内涵的故意安排,贾政转圈的原因,是受制于章回结构规则的约束,是为了凑数,为了凑满“十”数,为“十一”数作铺垫准备。因为贾政行走的第十一个地方是“怡红院”,“怡红院”在正东方,凑满“十一”数的目的,是为了与隐藏在正东方“河图”数中的“三、八”相加之数相等,“三、八”相加等于十一。“十一”数暗合《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一卦“地天泰”,凑十一数,就是凑“老明公山子野”代表的“八一地天泰”卦。

“怡红院”是作者群会集的象征地,作者写作《红楼梦》,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一个“地天泰”卦,追求的就是“地天泰”卦所呈现的理想社会。



第十一个地方:正东方“怡红院”。

贾政离开“沁芳闸”,按顺时针方向朝东进入正东方“怡红院”的房内之后,便迷了路。只见这里是门,那里也是门,而且四周大镜子迎面照人。

什么是“门”?什么是“大镜子”?

所谓“门”,就是指章回结构图中的“八卦八宫八门”,《红楼梦》作者让贾政迷路于众门之中,如同《三国演义》东吴大将陆逊迷路诸葛亮“八卦阵”道理一样,目的就是故设“迷阵”,隐藏章回密码。

所谓“大镜子”,一是暗指章回结构图取象于“洛书”的圆形特征;二是取“镜子”警世醒人的寓意,古有“以镜鉴可以正衣冠”之说,“大镜子”照贾政,实际上是在照读者,提醒读者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路线,就只能如同贾政一样迷路。



第十二个地方:东北方:“大山阻路”处。

贾政在正东方“怡红院”,因大镜子四处照人,迷了旧路,此为贾政第一次迷路。贾政在“怡红院”迷路之后,回转身按逆时针方向,经贾珍引路出了一道门,离开“怡红院”进入后院。从后院又出了一道门,却“见青溪前阻”,一条水流挡在前面。所谓“后院”,就是东北方艮山位。站在后院艮山位向北边看,便可看见正北方的“青溪前阻”,看见北方水,因为正北方代表水。

在贾政等人进入东北艮山后院时,文本对此特别点明方位朝向,文中写到:



众人诧异:“这股水又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



对照:《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



贾珍介绍的这股“水”流经了那些地方?站在东北方的视角效果,“这股水”出自正北方“沁芳闸”水源,按顺时针方向流到东北山坳,引到西南上,然后共总回流到东北方寅虎位。“流至那洞口”的“洞口”二字,指章回结构图中的顺旋太极图;“从东北山拗里引到那村庄里”,“东北山坳”指顺时针太极图“阴阳鱼”的阳性部分,其连接点与正南方的“稻香村”正好对接,“那村庄”指的就是“稻香村”;“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一道岔口”指太极图呈反S线隔离开“阴阳鱼”的反S线,可按顺时针方向即可顺势进入西南方,最后从西南方按顺时针太极图的阴性部分回流到东北方,在东北方汇合之后,仍然从墙下流出去。

“从墙下流出去”的“墙”指隔离线,在文本中,隔离线被称为“假墙”,在第一百一十七回有关于“假墙”的描述。这股水最后之所以从西南方归总到东北方,原因有三:

一是点明西南方与东北方的对应关系,暗示贾政等人所处位置又回到了东北方;

二是点明大观园中所有的水不管怎样流,在大观园图中都可以循环流转;

三是这股水,归总在东北方,而东北方的寅虎位就是《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的归结点,暗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归结在东北方。因为这股水的最终流向,文本用“从墙下出去”五个字作了明确交待,指的就是穿过“假墙”,穿过隔离线流向外面。“这股水”暗指《红楼梦》这部书,最终流向外面的世界,流传于读者之中。

贾政等人站在东北方后院议论完正北方水的来去出处后,紧接一句“忽见大山阻路”,众人说道:“迷了路了。”此次迷路,是贾政第二次迷路,迷在了东北方艮山之间。对于此次迷路,文本这样描写:



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道:“迷了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众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于是大家出来。



贾政众人入园时“大山挡路”,出园时“大山阻路”,一进一出,两见大山,方位都在东北艮山,为什么开始和结束都在东北艮山?刚才讲过,东北方为后天八卦艮卦位置,艮代表开始,艮也代表终止,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贾政众人进山时走的是僻路“曲径通幽处”,出山时“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贾政众人入园时进的是“正门”,出园时走的是“大门”,所谓“正门”、“大门”,指的都是东北方艮山“生门”,“生门”自然是“平坦宽阔大路”。

贾政众人走的第二步,主要以顺时针方向为主,行走路线为:从东南直插“一株花木也无”的西北,从西北到正北的“蘅芜苑”、“省亲正殿”、“沁芳闸”,然后从正北转到正东“怡红院”,由正东转向东北“大山阻路”处,同样走了六个地方。

至此,贾政众人两步走,共游了十二个地方,其中正北游了四次,正东游了两次,东北一进一出游了两次,加上正西、正南、东南、西北各游了一次,共游了十二次,所游方位除西南方未游之外,共游了七个方位。这七个方位就是构成大观园只有“三里半”大的直接原因,不游西南方,因西南方另有安排。西南方另有安排的原因,将在相关章节解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贾政等人的行进路线,知道了大观园的方位布局,同时也了

解了脂批的重要意义,脂批内容与文本描写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属于意义重大的导读指南,由此可证明一个关键问题:即批者与作者同为《红楼梦》章回结构知情人,否则绝无可能出现如此明确的一唱一和,批者同为《红楼梦》作者,只不过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有人扮作者,有人扮批者。

在《红楼梦》第十七章回的若干条脂批中,还有一条针对章回结构的重要脂批,说的是贾政等人在走过“有凤来仪”之后,在行走过程中,突然遇上“青山斜阻”,在此有一条脂批:“‘斜’字细,不必拘定方向。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等,都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置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

此条脂批,至少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说明章回结构图都是用斜线作为阴阳章回分隔线,无论站在哪一个方位,都可以理解为“青山斜阻”,因此“不必拘定方向”;

第二层,说明诸钗所居之处,都相隔不远,只在一隅之间,“隅”的本义为“角落”,意思就是诸钗所居之处只在章回结构图的方寸之间;

第三层,说明大观园虽然给人千邱万壑,广大无边的感觉,其实,大观园的山水、木石等景物的存在,都是人力在章回结构图中穿插布置而成。

总之一句话,此条脂批告诉我们,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设计出的一座“虚园”,大观园中的“诸钗”只是“虚人”,大观园中的故事“纯属虚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贾政迷路大观园
黄灵素
来自: 黄灵素(应物要不迷)
2014-03-04 13:48:41
第五集   贾政迷路大观园

贾政迷路大观园的细节描写在通部《红楼梦》中,是解读章回结构的重中之重。

关于大观园,在第十六回,通过贾蓉的话,对大观园占地面积有过一段介绍。

大观园的起因,是因为贾元春省亲,贾府要盖省亲别院,委派贾珍负责大观园的建造。准备工作就绪之后,贾蓉受贾珍的指派,来告诉贾莲:“我父亲打发我来回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贾蓉的话,介绍了大观园占地面积有“三里半”。

根据“大观园图”构成规则,“大观园图”共分八方,每方按半里计算,八方应有“四里”。“三里半”只能占七个方位,还差半里。

“三里半”指七个方位,即:东北、正北、西北、正西、正南、东南、正东共七方,合三里半,所差半里,是西南方。此“三里半大”的大观园就是根据中国古代术数体系设计出来的章回结构图。

贾政迷路,就是迷路在章回结构图中。把贾政迷路安排在第十七回正东方,而不是其他方位,直接原因是因为正东方在章回结构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是经过计算的一种必然安排。

我们把正东方列为重点,特别把贾政迷路的第十七回列为解读章回结构重点中的重点,主要原因是第十七回是所有一百二十章回中最错综复杂,最难解读的一个特例,而且第十七回的两条脂批,更是点明贾政迷路的重要性。此两条脂批,为叙述方便,我们称其为“开门见山”批,“万勿考其方向基址”批。

“开门见山”批:

第十七回写大观园完工之后,贾政带着贾宝玉与众清客进园巡游,从正门进入,一座山便挡路在前,众清客都说道:“好山,好山!”众人往前观望之时,有一条脂批:“想入其中,一时难辩方向。用‘前’‘后’‘这边’‘那边’等字,正是不辨东西。”

“万勿考其方向基址”批:

在“开门见山”批之后,紧接着,写贾政扶着宝玉,进入山口,进入“曲径通幽处”。在此,又有一条脂批:“此回乃一部之纲绪,不得不细写,尤不可不细批注。盖后文十二钗出入来往之境,方不能错乱,观者亦如身临足到矣。今贾政虽进的是正门。却行的是僻路,按此一大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穿东度西,临山过水,万勿以今日贾政所行之径,考其方向基址。故正殿反于末后写之,足见未由大道而往,乃逶迤转折而经也。”



面对以上两条脂批的提示,要怎样走才不迷路于大观园呢?方法有二:一是不能任由贾

政牵着鼻子走,否则只会同贾政一样迷路大观园;二是把贾政等人所走的路线复原出来,充当一回贾政的向导,引领贾政顺利走进、走出大观园。但怎样才能引领贾政顺利走进、走出大观园呢?



1、贾政逆时针走了六个地方



对照《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



我们采用逆、顺两步走法,先走第一步,第一步走了六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东北方“曲径通幽处”。

“曲径通幽处”指东北艮山艮宫“生门”。东北方为后天八卦艮卦位置,艮为山,艮代表开始,艮代表终止。贾政一开始进园门,就见大山挡路,众清客都说“好山,好山!”此“好山”指的就是东北艮山。贾政行的是“僻路”,走的是“曲径”,无论“僻路”,还是“曲径”,指的都是东北艮山中的小路。“生门”是八宫八门中的“吉利之门”,所以贾政从“生门”入园,就是从“曲径通幽处”入园。



第二个地方:正北方“沁芳亭”。

贾政离开艮山生门“曲径通幽处”,渐向北边,逆时针进入正北方,来到一座桥上的亭子,贾政坐下后便问众人在此题写什么?

众人都说:“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说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有一清客赞同用“泻玉”二字,但贾宝玉提议用“沁芳”,“沁芳亭”便由此而来。

这段话中,“此亭压水而成”及“泻出于两峰之间”指的都是正北方水位。

先讲“此亭压水而成”:正北方为后天八卦坎水位,生肖子鼠,“此亭压水而成”的“此亭”,指“沁芳亭”。“压水而成”已指明正北方“水”上压着“沁芳亭”。

再讲“泻出于两峰之间”:

此句虽然引于《醉翁亭记》,但也是对“沁芳亭”的一种描述。“泻”指水流出的状态,此水从“两峰之间”泻出,指明泻出之“水”在“两峰之间”。“峰”自然是“山峰”的意思,也就是说,山既是峰,峰也可以指代山,两峰就是两山。水泻出于两山之间,“之间”指的就是水的左右分别各有一座大山。何为“山”?在后天八卦排序中,正北方水位的左下方是东北方,为艮卦位,艮为山,是一座大山,为“明山”;在先天八卦排序中,正北方水位的右下方是西北方,仍然是艮卦位,艮为山,又是一座大山,为“暗山”。至此,正北方水位左、右都为大山,完全符合水“泻出于两山之间”的章回结构,符合“沁芳亭”坐落在正北方的谋篇布局。

而“沁”字,指明“沁芳亭”的准确位置坐落在“两山之间”的正北方水位,按拆字法,“沁”左边为水,右边为心,“沁”字由“水”、“心”二字组成,水已表明在正北方,心在人体主火,火在后天八卦正南方火位,卦位排序为离卦,离为火。构成上南火、下北水的“火水未济卦”,为什么要构成一个“火水未济卦”?因为“火水未济卦”在“八八六十四卦”排序中处于第六十四卦,是最未一卦,此卦卦意为“阴阳不合,六亲不合”,是一个事物没有完成就终结的阶段,同时,又是充满发展可能的开始。这与《红楼梦》作者对所处社会现实的希望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憧憬相一致。作者希望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到此为止,到此终结,憧憬着未来社会能给女性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

所以作者把“沁芳亭”安排在“洛书”数的“六、八”之间,“六、八”在“洛书”数中代表双足,“沁芳亭”就在“双足”之间,中国自古就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训诫,有了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红楼梦》作者要从“沁芳亭”开始,走出一条属于女人的道路。



第三个地方:正西方“潇湘馆”。

贾政离开正北方“沁芳亭”,逆时针进入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正西方“有凤来仪”,后由贾元春赐名为“潇湘馆”,由林黛玉居住。



第四个地方:正南方“稻香村”。

贾政离开正西方“潇湘馆”,继续逆时针行走,进入“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的”正南方午马火位的“杏帘在望”,“杏帘在望”后由贾元春赐名为“稻香村”,由李纨居住。



第五个地方:正东方“茆堂”。

贾政离开正南方“稻香村”,仍然逆时针行走,步入正东方“茆堂”,贾政问贾宝玉“此处如何?”贾宝玉应声答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宝玉的话点明正东方“茆堂”与正西方“有凤来仪”,也就是“潇湘馆”为对应对称关系。比如在后面众人进入“怡红院”时,便有一条针对性极强的东西对应脂批:“与‘万竿修竹’遥映”。“万竿修竹”指“潇湘馆”,“潇湘馆”在正西方,“怡红院”在正东方,脂批点明正东方“怡红院”与正西方“潇湘馆”遥相呼应,这是一条极典型的明示章回对称结构的脂批,而贾宝玉说“茆堂”不及“有凤来仪”,也是暗指正东方与正西方的对应关系。

为什么说“茆堂”在正东方?

“茆堂”之“茆”字,按拆字法,“茆”为上下结构,上为“草”,下为“卯”,“卯”为生肖“卯兔”,“卯”代表木,为花草之木,对应“茆”字之“草”头,方位在正东方。

有的版本将“茆堂”写为“苑堂”,“苑”字本义为“会集的地方”,指文艺、学术团体会集的地方,而《红楼梦》作者群就是一个文学创作团体,无论“茆堂”、“苑堂”,指的都是正东方的“怡红院”,“堂”指代的都是作者的信息,“怡红院”是作者群会集的地方,是创作《红楼梦》的象征性地点。这两个问题,会在下部讲。



第六个地方:东南方“蓼汀花叙”。

贾政离开正东方“茆堂”,回头改为顺时针方向行走,走入东南方“蓼汀花叙”,“蓼汀花叙”后改名为“蓼风轩”,由贾惜春居住。

为什么说“蓼风轩”在东南方?

在第十八回贾元春省亲众钗作诗时,贾惜春作了一首“文章造化”的诗,诗中写到:“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先说“千里外”:贾惜春住的“蓼风轩”开始叫“蓼汀花叙”,“蓼汀花叙”被众清客称为“武陵源”,“武陵源”典故来自于“桃花源记”。“千里外”指喻与世人远隔的世外桃园,贾惜春为出家之人,东南方被古人形容为世外桃园,自古就是山林仙道之人修行、居住的地方,所以贾惜春住进东南方,就像妙玉只能住东南方的道理一样。

再说“五云中”:“五”在后天八卦排序中,为第五卦,为巽卦,巽代表风云,“五云”二字,点明方位在东南方。



上述所说,为贾政行进路线所走的第一步,主要以逆时针方向为主,走了六个地方,行走路线为:先走东北“曲径通幽处”,渐向北边到正北“沁芳亭”,由正北到正西“潇湘馆”,从正西到正南“稻香村”,由正南到正东“茆堂”,从正东折向东南“蓼汀花叙”。走了东北、正北、正西、正南、正东、东南六个方位。



2、贾政顺时针走了六个地方



接下来走第二步,第二步是从第七个地方开始走,以顺时针方向为主,走了六个地方。

第七个地方:“一株花木也无”的西北方。

贾政离开东南方“蓼汀花叙”,直插东南方对应的西北方。在进入西北方“大主山所分之脉”的地方时,有一条脂批:“两见‘大主山’”。

这里所指的“两见大主山”,一指后天八卦东北方艮山,就是贾政等人进园时开门所见的“好山”,此山为一座“明山”;另一指先天八卦西北方艮山,此山是一座隐藏的“暗山”。一“明山”在东北,一“暗山”在西北,这两座山就是脂批所说的“两见大主山”。

文本在描写西北“暗山”时如此写道:“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并且一株花木也无”。之所以描写为“迎面”,从东南直插西北,自然是“迎面”;“暗山”在西北方后天八卦乾卦位,乾代表天,所以说大玲珑山石“插天”而立,“大玲珑山石”指的就是西北方的“暗山”。

在西北方为什么“一株花木也无”呢?因为西北方后天八卦乾卦位还代表金,金克木,所以西北方无花木生长,只长芳香的异草。之所以只长“异草”,是因为在《红楼梦》中,花草树木都指代女子,乾卦又代表天,代表男子,金克木,暗喻女子被皇权,被男权社会所抑制、所压迫,只有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殊的女子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并且散发着女人自身的芳香。

性格刚烈的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就安排在西北方。“秋爽斋”的“秋”,暗合西北方乾卦金,季节安排为“秋末冬初”,生肖安排为“戌狗亥猪”,“戌狗”月指的也是秋天。乾卦在八卦取象中,象征大,所以贾探春无论是居所,还是家居摆设,都显示出宽大的特点。在第四十回,文本描写贾探春居住房屋宽大,用的是大理石大案,案上设有大鼎,放着大盘,就是因为“秋爽斋”在西北方乾卦位。



第八个地方:正北方“蘅芷清芬”。

贾政离开“一株花木也无”的西北方,按顺时针方向进入正北方“蘅芷清芬”,“蘅芷清芬”后被贾元春赐名“蘅芜苑”,由薛宝钗居住。关于“蘅芜苑”的描写,第四十回,贾母带领刘姥姥游大观园,当游到“蘅芜苑”时,形容薛宝钗的住处如“雪洞一般”,贾母认为薛宝钗太过于简朴,与年轻姑娘的身份不符,说“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这里形容的“雪洞”,表明方位在正北方,因为正北方是冰天雪地的冬天。而“马圈”的“马”字,为午马火位,季节为气候炎热的夏天。贾母看似闲聊的话,实际是在暗示章回安排“雪洞”与“马圈”对应,“冬天”与“夏天”对应,正北方的“水”与正南方的“火”对应。



第九个地方:正北方“省亲正殿”。

“省亲正殿”在正北方,与前面的“沁芳亭”、“蘅芜苑”,后面的“沁芳闸”都同处在正北方,贾政从“蘅芜苑”进入“省亲正殿”之后,紧接一条脂批,开头一句说“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贾政认为正殿太富丽了,众清客都说:贵妃今日之尊,礼仪应该如此。

何为“园之正中”?何为“尊”?“园之正中”指的就是整个章回结构图最重要的中心点,中心点就是第一章回的开篇安排,方位在正北方。

中国古人在方位取向上,以“坐北”为尊,元春代表帝王威严,“尊”字指正北方。

以上提示,充分证明,“省亲正殿”的确切方位在正北方。



第十个地方:正北方“沁芳闸”。

贾政从“省亲正殿”走到“沁芳闸”,贾宝玉说沁芳闸的水仍然是“沁芳泉之正源”,贾宝玉的话点明沁芳闸的水来自“沁芳亭”,而“沁芳亭”的水来自正北方。

到此为止,贾政已走了十个地方,从第七个地方,即西北方进入正北方之后,在正北方连走了“蘅芜苑”、“省亲正殿”、“沁芳闸”三个地方,贾政为什么要在正北方转圈?为什么不多不少游满十个地方?贾政的转圈,不是随意安排,而是经过精确计算,有深刻内涵的故意安排,贾政转圈的原因,是受制于章回结构规则的约束,是为了凑数,为了凑满“十”数,为“十一”数作铺垫准备。因为贾政行走的第十一个地方是“怡红院”,“怡红院”在正东方,凑满“十一”数的目的,是为了与隐藏在正东方“河图”数中的“三、八”相加之数相等,“三、八”相加等于十一。“十一”数暗合《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一卦“地天泰”,凑十一数,就是凑“老明公山子野”代表的“八一地天泰”卦。

“怡红院”是作者群会集的象征地,作者写作《红楼梦》,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一个“地天泰”卦,追求的就是“地天泰”卦所呈现的理想社会。



第十一个地方:正东方“怡红院”。

贾政离开“沁芳闸”,按顺时针方向朝东进入正东方“怡红院”的房内之后,便迷了路。只见这里是门,那里也是门,而且四周大镜子迎面照人。

什么是“门”?什么是“大镜子”?

所谓“门”,就是指章回结构图中的“八卦八宫八门”,《红楼梦》作者让贾政迷路于众门之中,如同《三国演义》东吴大将陆逊迷路诸葛亮“八卦阵”道理一样,目的就是故设“迷阵”,隐藏章回密码。

所谓“大镜子”,一是暗指章回结构图取象于“洛书”的圆形特征;二是取“镜子”警世醒人的寓意,古有“以镜鉴可以正衣冠”之说,“大镜子”照贾政,实际上是在照读者,提醒读者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路线,就只能如同贾政一样迷路。



第十二个地方:东北方:“大山阻路”处。

贾政在正东方“怡红院”,因大镜子四处照人,迷了旧路,此为贾政第一次迷路。贾政在“怡红院”迷路之后,回转身按逆时针方向,经贾珍引路出了一道门,离开“怡红院”进入后院。从后院又出了一道门,却“见青溪前阻”,一条水流挡在前面。所谓“后院”,就是东北方艮山位。站在后院艮山位向北边看,便可看见正北方的“青溪前阻”,看见北方水,因为正北方代表水。

在贾政等人进入东北艮山后院时,文本对此特别点明方位朝向,文中写到:



众人诧异:“这股水又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



对照:《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



贾珍介绍的这股“水”流经了那些地方?站在东北方的视角效果,“这股水”出自正北方“沁芳闸”水源,按顺时针方向流到东北山坳,引到西南上,然后共总回流到东北方寅虎位。“流至那洞口”的“洞口”二字,指章回结构图中的顺旋太极图;“从东北山拗里引到那村庄里”,“东北山坳”指顺时针太极图“阴阳鱼”的阳性部分,其连接点与正南方的“稻香村”正好对接,“那村庄”指的就是“稻香村”;“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一道岔口”指太极图呈反S线隔离开“阴阳鱼”的反S线,可按顺时针方向即可顺势进入西南方,最后从西南方按顺时针太极图的阴性部分回流到东北方,在东北方汇合之后,仍然从墙下流出去。

“从墙下流出去”的“墙”指隔离线,在文本中,隔离线被称为“假墙”,在第一百一十七回有关于“假墙”的描述。这股水最后之所以从西南方归总到东北方,原因有三:

一是点明西南方与东北方的对应关系,暗示贾政等人所处位置又回到了东北方;

二是点明大观园中所有的水不管怎样流,在大观园图中都可以循环流转;

三是这股水,归总在东北方,而东北方的寅虎位就是《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的归结点,暗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归结在东北方。因为这股水的最终流向,文本用“从墙下出去”五个字作了明确交待,指的就是穿过“假墙”,穿过隔离线流向外面。“这股水”暗指《红楼梦》这部书,最终流向外面的世界,流传于读者之中。

贾政等人站在东北方后院议论完正北方水的来去出处后,紧接一句“忽见大山阻路”,众人说道:“迷了路了。”此次迷路,是贾政第二次迷路,迷在了东北方艮山之间。对于此次迷路,文本这样描写:



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道:“迷了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众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于是大家出来。



贾政众人入园时“大山挡路”,出园时“大山阻路”,一进一出,两见大山,方位都在东北艮山,为什么开始和结束都在东北艮山?刚才讲过,东北方为后天八卦艮卦位置,艮代表开始,艮也代表终止,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贾政众人进山时走的是僻路“曲径通幽处”,出山时“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贾政众人入园时进的是“正门”,出园时走的是“大门”,所谓“正门”、“大门”,指的都是东北方艮山“生门”,“生门”自然是“平坦宽阔大路”。

贾政众人走的第二步,主要以顺时针方向为主,行走路线为:从东南直插“一株花木也无”的西北,从西北到正北的“蘅芜苑”、“省亲正殿”、“沁芳闸”,然后从正北转到正东“怡红院”,由正东转向东北“大山阻路”处,同样走了六个地方。

至此,贾政众人两步走,共游了十二个地方,其中正北游了四次,正东游了两次,东北一进一出游了两次,加上正西、正南、东南、西北各游了一次,共游了十二次,所游方位除西南方未游之外,共游了七个方位。这七个方位就是构成大观园只有“三里半”大的直接原因,不游西南方,因西南方另有安排。西南方另有安排的原因,将在相关章节解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贾政等人的行进路线,知道了大观园的方位布局,同时也了

解了脂批的重要意义,脂批内容与文本描写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属于意义重大的导读指南,由此可证明一个关键问题:即批者与作者同为《红楼梦》章回结构知情人,否则绝无可能出现如此明确的一唱一和,批者同为《红楼梦》作者,只不过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有人扮作者,有人扮批者。

在《红楼梦》第十七章回的若干条脂批中,还有一条针对章回结构的重要脂批,说的是贾政等人在走过“有凤来仪”之后,在行走过程中,突然遇上“青山斜阻”,在此有一条脂批:“‘斜’字细,不必拘定方向。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等,都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置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

此条脂批,至少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说明章回结构图都是用斜线作为阴阳章回分隔线,无论站在哪一个方位,都可以理解为“青山斜阻”,因此“不必拘定方向”;

第二层,说明诸钗所居之处,都相隔不远,只在一隅之间,“隅”的本义为“角落”,意思就是诸钗所居之处只在章回结构图的方寸之间;

第三层,说明大观园虽然给人千邱万壑,广大无边的感觉,其实,大观园的山水、木石等景物的存在,都是人力在章回结构图中穿插布置而成。

总之一句话,此条脂批告诉我们,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设计出的一座“虚园”,大观园中的“诸钗”只是“虚人”,大观园中的故事“纯属虚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为什么劝贾探春安富尊荣?
2023-07-18 08:06:47 来源: 红楼梦研究 上海  举报
1
分享至


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归途如虹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里,贾探春感叹家事烦难。贾宝玉就说道:

“谁都像三妹妹好多心。事事我常劝你,总别听那些俗话,想那些俗事,只管安富尊荣才是。比不得我们没这清福,该应浊闹的。”
很明显,贾宝玉不仅自己不愿意为家族事务操心,也觉得贾探春没必要为这些世俗琐事操心。

原本,贾宝玉和贾探春感情很不错:贾宝玉会帮贾探春买“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民间工艺品;贾探春成立诗社时不忘让贾宝玉参与,同时还非常感谢贾宝玉在自己生病期间对自己的关心;贾宝玉觉得三妹妹成立诗社是高雅的行为,用心支持,积极参与。可是,当贾探春开始代理王熙凤管理家族事务之后,贾宝玉却对贾探春产生了些许不满情绪。



第六十二回里,贾宝玉和林黛玉聊天谈到贾探春,贾宝玉就对贾探春在贾府中实行的经济改革颇有微词,尤其让贾宝玉不满的是,贾探春将大观园里的花草树木交给那些老婆子们打理,导致“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

贾探春的改革是要希望大观园里的花草树木为贾府创造经济价值;贾宝玉看重的是大观园的审美娱乐价值。在贾宝玉看来,大观园里花草树木一旦成为那些老婆子们挣钱的工具,大观园的性质就变了,不再是一个自由的乐园了。贾宝玉是希望大观园里的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自在地欣赏大观园里的美景,可以尽情享受天人合一的美好,体会生活的雅趣。

所以,贾宝玉难以接受莺儿、春燕等小丫鬟们因为编花篮和而老婆子们产生矛盾冲突。在贾宝玉看来,编花篮是一件风雅有趣的事情,是一种艺术创造。可是,那些老婆子们却觉得这是糟蹋了花。在贾宝玉看来,这不仅仅是那些老婆子们斤斤计较、唯利是图、不讲道理,也是贾探春的改革带来的问题。

贾宝玉不满贾探春的改革不是因为他思想保守,因循守旧,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一个具有乌托邦理想的人。对于世人为了现实利益而精于算计、互相争斗、蝇营狗苟的行为,贾宝玉是接受不了的。他之所以沉溺在少女的温情中,就是因为她欣赏那些天真浪漫、毫无机心、如闲云野鹤一般的清纯少女。他自己也只愿意做一个“富贵闲人”,一个怜香惜玉的“怡红公子”。

而且,贾宝玉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讲究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干预,更反对现实的功利。因此,贾宝玉会觉得贾探春的改革是对大观园的一种破坏,破坏了大观园原本的诗情画意。毕竟,诗意、浪漫对于贾宝玉而言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养分。

当然,贾宝玉的想法是天真幼稚的,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有一些消极的。毕竟,国家要繁荣富强,社会要发展进步,人民要安居乐业,需要像贾探春那样“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实干家,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劲头。而且,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都需要一部分人做出牺牲,都会遭到一部分人的质疑,都会遇到各种阻力,都会引发各种矛盾。贾探春的改革会在大观园里引起风波,是必然的。贾宝玉因此就不支持贾探春的改革,是一种因噎废食。



贾宝玉其实对精明强干的女性始终是敬而远之的,对贾探春是如此,对薛宝钗、王熙凤也是如此。贾宝玉觉得“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其实并不是真正支持女权。相反,贾宝玉因为自己不愿意过积极入世的生活,所以很欣赏像林黛玉那样的“世外仙姝”,他之所以喜欢“女儿”,正是因为在封建时代,女性无法像男性那样去走仕途经济道路。在贾宝玉看来,这些较少接触社会的“女儿”才纯真善良,才心性不俗,才不会被社会上的阴风浊气所污染。因此,贾宝玉不愿意看到高雅脱俗的三妹妹贾探春在为家族事务操心的过程中失去原本高洁的心性,失去少女应有的清新与温柔,成为一个思想功利的、爱算计的,甚至是霸道强势的人。

而且,贾宝玉享受人与人之间单纯的快乐。他看到贾探春在管理家族事务的过程中操碎了心,甚至有些焦虑,觉得贾探春这是自寻烦恼。在贾宝玉看来,读书、写诗、画画、斗草、赏花……,这样安逸闲适的生活才是女孩子们应该享受的,才是有乐趣的。贾宝玉也只愿意和姐姐妹妹一起品味风雅闲散的生活趣味,只愿意欣赏女性在吟诗作画之时展现出的才情,却并不愿意欣赏懂得杀伐决断,精明务实的女性。在贾宝玉看来,在世俗功利的世界里去争斗是须眉浊物才会去做的事情,不是像贾探春这样未出嫁的少女应该去做的事情。

还有一点,金钏、尤三姐、尤二姐、柳湘莲、柳五儿等人的不幸遭遇让贾宝玉很痛心,又很无奈,甚至是“神色若痴,言语常乱,似染怔忡之疾”。他原本就叛逆,又见证了那么多悲剧,自然思想会变得越来越消息,越来越悲观。

当然,贾宝玉代表不了曹雪芹。曹雪芹对贾探春的才干是欣赏肯定的,对于她为兴利除弊而做出的努力是赞美的。贾探春虽然只是一个庶出的女儿,却不甘平庸,不甘于被身份限制束缚,希望有所作为,甚至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所以,她虽然无法像自己所渴望的那样“可以出得去,立一番事业”,但是也在贾府这个有限的范围内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出来,展现出了自己的智慧,显得颇有担当。而贾宝玉却觉得“巧者劳而智者忧”,不愿意肯定贾探春的理性务实精神,不得不说,这是贾宝玉的局限。



但是,贾宝玉的悲观也是曹雪芹的悲观。曹雪芹虽然认可贾探春的才能,却也将她塑造为一个“生于末世运偏消”的薄命女。在曹雪芹看来,“末世”是不可救的,像贾探春这样有“补天之志”的女人在那个没有女权,且腐朽黑暗的时代是注定会心力交瘁,会失败的。

活在新时代的女性比贾探春幸运,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活出自我,实现独立的价值。我衷心希望所有活在新时代的女性们可以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也希望广大男同胞们能够尊重女权,发自内心地肯定女性的独立价值,和女性共同成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探春改革大观园,薛宝钗头一个反对,理由一出口就输给林黛玉
2022-02-05 08:25:02 来源: 君笺雅侃红楼  举报
0
分享至
趣侃红楼285:锐意改革,贾探春勇敢出大招,思想保守,薛宝钗出言泼冷水

平儿吃过饭来找贾探春,就见她们三人在室内畅谈当日赖大家中花园的故事。

探春见平儿来后,先讲了各房妆粉银子的问题。由于买办不利双重浪费,不如将妆粉银子革除,改由各房用月钱自行购买。




买办的问题严重。但主子各层级明知不妥,却放任他们胡作非为而不管,不是真正昏聩,而是尾大不掉难以管理。

贾探春蠲了妆粉银子后,也没有深究“买办”之责,算作敲山震虎,以观后效。

随后她提出的第二件事才是真正的大事,也是贾探春管家的立足点。

(第五十六回)贾探春道:“……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俗话说没有深入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贾探春深入调查赖大家的后花园产出,觉得贾家大观园太“浪费”,应该加以利用。

探春提议效仿赖家花园,对大观园进行改革。并总结了赖家花园的几点可行之策。

一,不浪费,将花园做成产业基地,有效利用,物尽其用。

二,自给自足,利用花园经济形成内部循环,完成家庭供给。

三,“废物”利用,将花园中的花草树木做成“商品”销售,不使其浪费,并产生盈利。

四,分包到人,责任到人,形成创收型经济模式。有效利用闲散劳动力再创收。




如果说贾探春之前震慑众奴才是“管”,坚持规矩办事是“理”;蠲了重复浪费支出是节流,如今要对大观园行改革之事就是“开源”。

“开源节流”是家庭管理最有效的治理。关键是如何行之有效。

王熙凤的方式在“节流”,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压榨那些弱势群体的收益,以求收支的好看。却放任真正的浪费,比如少爷学里重复支出,买办妆粉银子等。对于这些特权,凤姐置若罔闻,更不见她有任何“开源”的举措。

赚钱要比省钱难。省钱只需要在去年的基础上节省若干开支,至于损害谁的利益,与凤姐无关。

赚钱则需要找项目、市场调研、分配人手、跟进管理、日常经营、产销调配、商品售后、利益再分配等无数繁杂之事。

真要实行还不保证是赔是赚,或因利益不均衡造成纷争……所以,王熙凤绝不随便作“开源”之事出力不讨好。

贾探春深刻认识到贾家现实问题的严重不光在节约,还要增加有效收入。就是王熙凤担心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王熙凤的立足点还在省俭,贾探春却触及到了经营创收的“开源”。只此一点就是二人眼界、胸怀的差距。

其实王熙凤如此想,以她自私自利的性格不意外。但薛宝钗的思想也远不如贾探春就不免让人诧异。

薛宝钗是商家女儿,却对贾探春的经营理念,第一个出来“唱反调”,调侃她“真真膏粱纨绔之谈。”

宝钗还是在老调重弹,与当日劝诫史湘云和林黛玉一样,说什么“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意思就是说生产经营是男人们的本分,不是女人应该操心的,与之前说“作诗”的立场一样。

之前对照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思想差距,就提到宝钗的过于保守让她虽然懂得很多却固步自封。不具备开创性,更没有锐意进取的精神。

她规劝史湘云、林黛玉不以诗词为重,与今日说贾探春不应该做那些生产经营的规划,不是因为这些不好,而是她认为失于女儿本分,就不应该在此事上过于费心。

对于薛宝钗的立场,我们曾用香菱作诗比较钗黛作为媳妇的优劣。薛宝钗会扼杀子女的多方面发展,林黛玉则会鼓励子女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钗黛“格局”的不同注定林黛玉适合现在的贾家,薛宝钗不适合。同样,贾探春适合现在的贾家,薛宝钗和王熙凤都不适合。可惜,贾家最后都选错了。




贾探春用《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 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回击宝钗之说不可取。薛宝钗还追问可否说出下一句?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宝钗的思想僵化。

贾家已经“入不敷出”,当务之急不是王熙凤所谓的省俭,也不是薛宝钗还在讲什么女儿本分,无为而治。家族凋敝人人有责,才是贾探春的担当。

探春受赖大家的花园收益启发,对大观园改革,才是当务之急。

当然,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赖家。

赖大是荣国府的大总管,宁国府的总管是赖升。两人都姓“赖”,虽然不是亲兄弟,却是一家无疑。赖家也是贾家亲手扶植起来的新兴家族。

然而,不同于贾家沉沉暮气的末世之兆,赖家却积极向上欣欣向荣。

赖家花园的经营和治理方法,极为先进有效,代表赖大和子女们是有才、有能之士。可作为大总管,按说赖家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向贾家推广。赖家作为家生子也有义务振兴贾家。

可赖大却几乎不作为。冷眼旁观着贾家持续衰败,远不如林之孝一家更积极。究其原因也有几点可说。




一,赖大一家已经崛起,不再仰赖贾家也能立足。赖尚荣被放了奴籍,捐官当了知县,由奴才成了官宦仕人。赖家因此不具备进取心。

二,赖大将精力放在经营自己的小家庭,不分心在贾家。早不是当初肝脑涂地一心为主人的忠仆。

三,贾家主人已经被富贵侵蚀。赖家的治家之道不可能被接受和认可。他也不会“忠心”劝谏,自讨苦吃。

所以,赖家的积极经营,与赖大管理的贾家没落形成强烈对比,贾家不能用人取长,主人骄奢,仆从不顺。能够像贾探春发现赖家经营的“好处”者不多。别人看见可能只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贾探春要“开源”,盘活贾家一潭死水,是一次“变法”式的改革。大观园改革只是小道,却包含了很多道理。

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完善收支平衡,调动人员积极性,进而让某些中饱私囊的问题得到遏制和改善,并震慑荣国府各管事,以及天高皇帝远不服监管的乌进孝等人,从根源上解决贾家的“沉疴”。




当然,贾探春“变法”,注定要失败。她的改革在得到既得利益者拥护的同时,也会触动顽固旧势力的反扑。薛宝钗作为保守势力的态度,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问题随时都会出现。

即便支持变法的新派们,也未必都有新的思想。最后不过又是扶植一股势利,为日后大观园之乱埋下伏笔。

探春改革,就像王安石变法,终究局限于权力的分散和管理者的首鼠两端夭折,也算贾家末世之光的回光返照。

但对贾探春来说,她的光芒并不因此而黯淡,反而更加璀璨。

那么,贾探春要如何改革大观园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绣春囊抄家事件,明写大观园预演抄家,暗藏贾府三春命运
姜子说古书 2020-12-09   |  130阅读  |  3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题:绣春囊抄家事件,明写大观园预演抄家,暗藏贾府三春命运!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前言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故事从傻大姐在山石上拾到一个绣春囊一事其拉开了帷幕。

  绣春囊抄家事件,足足写了三次抄家事件,再现了明末清初的末世景象。你看贾探春怎么说?探春道: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红楼梦》故事里,贾探春的话头里,已然预言了荣国府被抄家的结局。其实,荣国府被抄家,在甄家被抄家之前就发生了,只是作者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是第一春,第一春的正主是赤帝君林黛玉,荣国府末世,可以称之为“孟寒”,贾母、林黛玉、贾宝玉、晴雯诸人,都怕风寒。



  《红楼梦》故事里,“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句,不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的判词,而是林黛玉和秦可卿的判词,写的是崇祯上吊的情形,所谓“更衣”、“遗簪”故事。

  第一春的覆灭,是家患,是从荣国府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最终一败涂地的,幕后的罪魁祸首,就是贾探春的亲妈赵姨娘和贾探春的亲弟弟贾环,这母子两个隐射李自成和大顺政权。

  那么,查检大观园事件是怎么来的呢?拉开序幕的原是“迎春司棋”故事,第二春指南明,甄家亦是南明,所以,贾探春的话里头有一个细节,这次大观园预演抄家,实际上被抄家的却是甄家,所谓“果然今日真抄了”。



  甄家被抄家,是当今天子所为,当今天子不是别人,正是宁国府现任族长贾珍,也是王熙凤。没错,贾珍和王熙凤隐射的都是康熙。至此,甄宝玉也没了,只剩下智通寺里老僧。

  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

  《红楼梦》故事里,贾探春是贾府的三姑娘,王熙凤翻了贾探春的东西,这意味着第三春也完结了,贾探春是郑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探春全程针对王熙凤冷嘲热讽的真正原因。



  这时候的宁国府,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和平演变,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是大观园故事的彻底落幕,贾惜春作为雪中孤雁,朱明后裔,面对白茫茫的事件,只得封笔归隐,所谓,舍得“入画”。

  总而言之,探春话中有话,荣国府亡于自生自灭,王熙凤抄家抄的是甄家!这才是《风月宝鉴》的反面真相。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太虚幻境和大观园有关系吗,你怎么看?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6个回答#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
裴乐明
2019-05-08
关注
《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和大观园是物质实在与梦幻感应的连带关系。贾宝玉数进太虚幻境皆属梦游,而入住大观园则是身临其境。按照哲学主流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可《红楼梦》的作者却抛出不尽相通的论证。如贾宝玉随贾政游览大观园题匾额、联语至玉石牌坊时,产生了“倒象那里曾见过的一般”之感。这种感觉就是他随警幻仙姑游太虚幻境时见到“太虚幻境”牌坊的幻影复映。作者推出如此哲学观点的依据出自孩童性成熟之际的“婆婆教”及建筑图纸与实物的关系等,这也是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哲学家尚未领略到的非议。
1    评论 分享 举报
巍然还灵巧的小君子兰5429
2019-01-04 · TA获得超过358个赞
关注
大观园和太虚幻境的关系,可以说是“现世”和“彼岸”的关系。大观园中的人,来自于太虚幻境,将来死后她们也都回到太虚幻境去。
1    评论 分享 举报
白皓白
2019-02-22
关注
没有关系。太虚幻境就是作者把亲历明清更替的真实所见用神话记述的方式留传后世,太虚幻境相当于一本书,作者就是太虚幻境的主编,作者在书中以一僧一道一玉的身份向后人揭穿了清朝篡改的明末清初史的真相。
1    评论 分享 举报
戴雪蓉478
2019-01-04 · TA获得超过446个赞
关注
太虚幻境,现实中不存在,完全不存在,是作者为了更好地阐释和表现自己的思想而虚构的一个境地。大观园,现实中也不存在,但它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包括历史的现实和今天(曹雪芹时代)的现实。可以说,大观园中的一切,人物、建筑、景观、设置,等等,无一不例外都是来自于现实。但大观园不是照搬现实,而是作者从现实中萃取并重新摆放。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寶寶56784沮沉949
2019-01-04 · TA获得超过383个赞
关注
文学的土壤来自现实生活,太虚幻境是神话,大观园为现实,神话来自于现实。文学属于精神范畴,太虚幻境也是。而精神上的思想意识表现形式来自于现实物质。从现实物质生活引发人的思考,形成多种精神表达的文学形式。太虚幻境与大观园就是这等关系,唯一有不同之处,人从现实生活的想象超越现实生活。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鬼话之二:太虚幻境与大观园,以及警幻仙子的假话
张习如
张习如​
3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交代完甄士隐的故事以后,贾雨村的历程就开始了。我们注意到,贾雨村名化字时飞,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假话“,”假是非“。这就意味着贾雨村这个人经历的事情、说的话,在这场红楼大梦中,基本都是假的。虽然梦里的事情本来就没有全真的,梦里的真话,就是反映了真实情感的话,而梦里的假话,我们可以看做是那些无关真实情感的,甚至与真实情感相反的谎话。所以,贾雨村在第二篇开始,虽然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但不论是他的经历还是他的言论,都是为了把故事写圆的假事,和让书中思想不要显得与世俗太远的假话罢了。

有些假话我们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古今不肖无双”,有些是半真半假的,比如红楼梦里的判词。这里就必须提到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的梦境了,这个梦也就是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里面做的一个梦,也就是红楼梦这个书名的来源。

这个梦发生在太虚幻境,而太虚幻境之前之后都在书中出现过,第一次是甄士隐做梦,梦到一僧一道带着石头,要去警幻仙子处销号。也就是说警幻仙子在太虚幻境里面,是一个沟通仙界与人界,前世与此世的管理者。当然,她在书中的名号是管人间美女命运簿籍的仙女。她自称是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境警幻仙姑。主要职责是“司人间之风情月俩,掌世俗之女怨男痴”。

而在红楼一梦之后,很快就到了修建大观园一节。宝玉来到大观园的核心地带,却发现中央的牌坊,似曾相识,也就是说,这牌坊就是太虚幻境门口的牌坊,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在现实的投射。所以,大观园可能才是真正的“太虚幻境”,再考虑,“假做真时真亦假",这个对联,什么是真呢,我们现在可能认为大观园是现实世界的产物,所以是真的。可是对联提醒你“这是假作真”,那么也许整个大观园才是真正的幻象,而警幻这名字就是在提醒,住在幻象中要警惕。整个红楼是一场大梦,宝玉的梦是梦中之梦。这就像爱伦坡所说,我们生活和经历的一切,都不过是梦中之梦。而警幻,就是在提醒你,这大梦的真假虚实和不同层次。

宝玉在做梦之前,先到了秦可卿的卧房

說著大家來至秦氏臥房。剛至房中,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人。寶玉便覺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云:「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趙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臥的寶榻,懸的是同昌公主製的連珠帳。寶玉含笑道:「這裡好,這裡好!」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說著,親自展開了西施浣過的紗衾,移了紅娘抱過的鴛枕。於是眾奶母伏侍寶玉臥好了,款款散去,只留下襲人、媚人、晴雯、麝月四個丫鬟為伴。秦氏便叫小丫鬟們好生在簷下看著貓兒打架。
很多读者,都看出来了红楼梦这一段描写的诡异之处,那就是,它绝对不可能是真实的。不要说贾府这样人家的长孙媳,就是皇后的房间,也不可能集齐这么多稀世珍宝。对于相信红楼梦描写的是现实的人来说,这一段简直不可思议。所以才有很多人相信,秦可卿是什么落难郡主,甚至是公主,死于政治斗争。那么,即使是落难郡主公主,就能有如此华丽的房间了么?唯一的解释是,红楼梦描写的本来就不是现实而是梦境。当然,作者还是下了很多功夫让大部分地方看不出来是梦境的。只是,像这一段,以及以后的一些段落,比如宝钗喝茶,都是有意夸张的假描写。曹公就是故意让你看出,这描写不是真实的。它就像梦境里露出的一些痕迹,让你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梦,或者,在秦可卿卧室这里,就说明梦中梦马上开场了。

在这个梦中梦里,秦可卿是个引路人,而宝玉完成了他的第一次性启蒙。这个模式是非常普遍的男孩子的性发动过程,一般都是十二三岁的时候,开始对周围较为年长的女性发生欲念与好感,并以之为幻象对象完成第一次遗精。在忏悔录,或者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类似的名著中,也有相似的描写。所以宝玉做的梦里,如果只有和一个漂亮妹子你侬我侬的情节,那就没什么特别了。这场红楼梦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下几个额外情节:祖先的托付,警幻仙子的款待:茶酒歌曲画册,对迷津的描述。

中国的文明历史,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是一部男人的历史,是男人平定天下,建立江山,是男性暴力文化主导一切。女性在其中似乎是个偶然的陪衬罢了,而女性特质的文化更是异数。在男权社会里,似乎男人从小就可以舒适地待在男人圈子里,直到他对女性产生欲望,必须探索女性世界为止。但是“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男权社会下男人对女人的欲望,似乎又和他在男权社会成功的能力相冲突。所以禁绝女色的能力又是衡量男人有没有前途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构成了男权社会下男性欲望和社会要求的一个主要矛盾。

秦可卿的闺房布置,简直就是历史上著名美好女性的集大成者。宝玉进入的太虚幻境,也是一个纯女性的世界,所谓“清静女儿之所”,充满女性的美好,和谐,宁静;远离男性的暴力,破坏,欲望。这个太虚幻境,恰好和贾府现实中的大观园相对应,大观园恰恰也是一个世外桃园一般的女儿国。

警幻为何要带宝玉进太虚幻境,按她自己的说法,是本来要带林黛玉的生魂进来游玩的;只是在路过宁国府贾家祠堂的时候,贾家祖先宁国公荣国公兄弟二人请求她:

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流傳,已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者。惟嫡孫寶玉一人,稟性乖張,用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合終,恐無人規引入正。幸仙姑偶來,望先以情欲聲色等事警其癡頑,或能使他跳出迷人圈子,入於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也就是说,是贾家祖先担心贾家后继无人,终将败落,只有一个宝玉还算聪明,可却是对女性世界发生兴趣,对男性世界无动于衷。所以他们希望警幻来教导宝玉,让他提前充分领略到女性的美色柔情,也许能使他达到脱敏一般的效果,最后能回归男性圈子里进身扬名,才是所谓正路。

所以,她把用群芳制作的焚香,美酒,茗茶给宝玉鉴赏;把记载金陵十二钗等人命运的判词、曲子让宝玉领悟;并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一一给他看过,让他知道这批女子的悲剧归宿,从而醒悟;又亲口秘授他男女恩爱之事,最后将他推入自己妹妹可卿的房中,让他去亲身体会。让宝玉和可卿去体验“柔情缱绻、软语温存、难解难分”。但当第二天宝玉和可卿一起去游玩时,到了一处却都是虎狼荆棘,前面是一片黑水,警幻提醒他,这就是迷津,只有木道人撑篙灰居士掌舵的船,才能渡过,而你要是坠入迷津之中,就深负我之前教诲的苦心了。可惜,话音未落,宝玉就被一群“夜叉海鬼”拖入迷津中,醒来则是在一堆丫鬟的环绕之中了。

综合来看,警幻的教育效果,和贾家祖先的目的,似乎相去甚远。对各种奇花异草炮制的香酒茶,宝玉非常欣赏赞叹;对红楼梦诸曲和判词,宝玉的反应是无甚趣味,茫然不解,只是觉得哀怨凄绝的曲调还算好听;警幻也承认,宝玉并没有悟到她努力传递的真相; 在教导宝玉情爱之事,并让他跌入迷津之后,宝玉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袭人初试云雨,而没有领悟自己已经身处迷津中了。更不要说对什么圣人之道,经济之途,宝玉还是一如既往地反感。

但是,警幻的真实目的,和贾家祖先是完全一致的么?警幻说:“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就是说,人类作为一种动物,性行为基本上是相同的,无非和吃喝拉屎一样是基本的生理活动;人作为一种有精神世界的高级动物,在性的活动方面,于精神活动上则有着极大的差别。警幻对没有情感,只流于表面刺激的性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刻之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也就是说这不过是禽兽一样的低级活动,书中贾赦、贾珍、贾琏、贾瑞等人的丑行,就是有力的辅证。而贾家祖先希望警幻让宝玉领略到的女性世界,恐怕也只是皮肤滥淫欲望的满足,故期望他能在饱尝之后很快厌恶。警幻让宝玉领略到的,却是群芳之髓的沁香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风骨,是女性世界最深层的美和最悲凉的痛。

因为警幻对宝玉实际上是有着极高评价的:“我之爱汝者,乃天下第一淫人是也”;“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惟"意淫二字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在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注意,这里警幻评价宝玉第一句话,就指出,她对宝玉的欣赏,恰恰就是因为他是天下第一淫人。这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恰恰是非常惊世骇俗的。首先,天下第一淫人,在世俗眼里可不是好话,因为淫就是男权社会又深恶痛绝又人人追求的一种欲望,在表面上则是必须痛谴之的。说宝玉是天下第一淫人,和说他是天下第一恶人并无区别。所以宝玉也吓慌了。

而警幻的解释是,她所谓的淫,不是世俗以为的皮肤滥淫,而是“意淫”。这个意淫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也就是说,意淫实际上是和女孩子心灵的交流,精神的沟通,感情的合一,是对女性精神世界最高程度的认同。警幻不仅认为宝玉是天底下最懂得从精神上理解女性的人,而且对他这种特质表示了高度赞同。

但是警幻又极其清楚,宝玉这种个性是不会被男权社会接纳的,虽然宝玉可以和女孩子深交,成为她们的好友,但是这种行为一定会造成男权社会的不理解,诋毁,和嘲讽。因为中国的这种男权社会,近乎于“率兽食人”,用野蛮统治文明的社会。如果黑猩猩们成功地把人关在笼子里锁起来,虽然他们不懂人说的话,但也不会认为这种听不懂的话有多高明,如果有同类愿意去向人类学习,他们也会去耻笑的。贾宝玉尊重女性的行为,在男权社会看来,就像黑猩猩去学人说话一样荒诞可笑。

警幻说,吾不忍汝独为闺阁增光,而见弃于世道。因为她深知,无论是太虚幻境还是大观园,都是一个女性的小世界,而当时外面那个社会还是男权势力极其强大的社会,大观园女儿,以及天下的一切女性,都注定悲剧。如果宝玉坚持他的道路,也早晚会被主流社会抛弃。对此,警幻是“不忍”的,但是她真的因为这个不忍,狠心把宝玉推到男性世界了么?非也,她所行的,和她说的,恰恰相反,这是红楼梦中又一处明显的假话。警幻宣称,让宝玉和自己妹子恩爱一番以后,就会知道和仙女谈恋爱没什么意思,所以现实世界的儿女情长就更没意思了,所以宝玉就会去专研世俗经济之道去了。然而宝玉却和可卿难分难舍,直到出外游玩遇到迷津,才被夜叉海鬼拖下迷津去。按警幻的话说,她这一番心思白费了。

在这红楼一梦里,太虚幻境是美好无暇的,太虚幻境之外则是黑暗的充满危险的迷津,只有木侍者撑篙灰居士掌舵的船才能渡过。对应到贾府的现实,就是大观园里的女儿世界是美好的,而大观园之外的男权社会则是黑暗的,充满陷阱的,只有“身如槁木,心如死灰”才能渡过。警幻说,如果陷入迷津,就辜负她的本意了,也就是说,警幻的本意是让宝玉远离男权社会的黑暗,什么委身经济之道,只不过是她的托词罢了。

”警幻道:“此乃迷津,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柁,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坠落其中,便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了。”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不怕,我们在这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1【原】太虚幻境不是大观园,是曹雪芹倾心打造的大同世界——东方乌托邦 行走与写作 2020-03-19   |  230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犹如一条忽明忽暗,贯穿始终的线,给人以无垠的猜测和遐想。有人说它是曹雪芹曾经生活过的江宁织造府中的西园,更多的人则认为,太虚幻境是大观园在仙境中的折射,大观园就是梦幻中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影。
细细地品读《红楼梦》,发现太虚幻境绝对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它既不是西园,更不是大观园,而是曹雪芹倾心打造的,有别于古代和西方,具有大同世界思想的东方“乌托邦”。
“乌托邦”,指不存在的,非常美好的地方和理想社会,表示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
乌托邦最初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提出,后来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做了全面的描述。中国古代的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笔下的“桃花源”则被认为是最初的东方“乌托邦”,后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也被认为是继“桃花源”后的东方“乌托邦”,是人们心目中世俗喧嚣之外的一片净土和理想社会。
其实,曹雪芹真正倾心打造的“乌托邦”,不是人们说的大观园,而是那个出现在甄士隐和贾宝玉梦中的太虚幻境

                        01
大观园不是太虚幻境,也不是所谓的理想社会“乌托邦”,而是曹雪芹年少时在江宁织造府西园中美好生活的一个印记,也是见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繁盛到衰落的一个特殊载体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贾府为被封为贤德妃的贵妃娘娘——贾政王夫人的女儿元春,在元宵节省亲时修建的行宫别墅,元春将它总的题名为“大观园”。省亲结束后,元春觉得闲置着浪费,就命贾宝玉和探春、黛玉等诸钗入园居住。
大观园布局包罗万象而又十分精致,不仅具有江南园林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奇美,又具有帝王苑囿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大气,是贾府等四大家族富贵尊荣的象征。 它不仅是红楼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还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辱兴衰,跌宕起伏故事的特殊载体。
令身为皇妃的贾元春都默默叹息“奢华过费”的大观园,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子虚乌有的凭空杜撰,而是曹雪芹年少时在江宁织造府的西园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得来的,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简单地说,就是西园的翻版和扩充。
  只要通读完《红楼梦》,就可以非常明了地知道,大观园绝对不是理想世界的“乌托邦”。
大观园里那些女子的生活,近则离不开贾府的掌控,也离不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牵绊,远则离不开当时这个封建末世社会的制约。大观园里发生的一切故事,都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息息相关,最终大观园里的所有女子们,也都逃不出悲惨的命运,就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无法逃脱由繁盛到没落的结局。
最后人去楼空荒芜一片的大花园,没有半点美好社会的影子,怎么也无法和理想中的唯美世界“乌托邦”相提并论。
所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绝对不是继“桃花源”之后的美好世界—— “乌托邦”,它充其量只能算是曹雪芹年少时在江宁织造府西园中美好生活的一个印记,是见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繁盛到衰落的一个特殊载体,也是曹雪芹对于过往簪缨问鼎的贵族生活的一种怀念。

                        02
太虚幻境不是大观园,它与大观园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于大观园的绝妙存在,也是曹雪芹倾心打造的,与“桃花源”不一样的东方“乌托邦”
表面上太虚幻境和大观园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贾宝玉第一次梦见它时,就听到了红楼十二曲,看到了金陵十二衩的正副册,这些都预示着大观园中女子命运的结局。当贾宝玉第二次梦见它时,看到大观园中林黛玉、王熙凤等所有失去生命的女子,都羽化成这里的仙女,各司其职过着美好的生活,况且这里曲径通幽的亭台楼阁、香气馥郁的异草奇花等园林建筑也和大观园极其相似,难怪有人会说,太虚幻境就是大观园。
其实,太虚幻境绝对不是大观园,它和大观园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个不同于大观园的绝妙存在。
太虚幻境远离喧嚣独立存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也没有等级观念;没有悲伤、没有哀怨,也没有死亡的阴影。而大观园却只是贾府的一部分,大观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息息相关的一份子,这里有森严的等级区别、受外界的干扰;有悲欢离合、痴妄哀怨;有明争暗斗,有生老病死。
这些显而易见的本质区别,非常清晰明了地说明,太虚幻境确实不是传说中的大观园。
太虚幻境和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桃花源”也不一样。“桃花源”,出自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因无力改变和不满当时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就虚构了一个捕渔人在打鱼途中见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整齐,田地肥沃、道路通达,男耕女织,尊老爱幼,自得其乐。人们就把这种没有统治者,没有剥削压迫,平等和谐,自给自足,人人敬老爱幼,处处充满饱暖的理想社会称为“世外桃源”,东方的“乌托邦”。
纵观曹雪芹所描绘的太虚幻境,毕竟与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晚了1300多年,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有着很大的不同。
“桃花源”只是满足自给足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只能说是较低层次的比较单一的理想社会。
而太虚幻境,不仅囊括更高层次的衣食住行:有高大宽敞富丽堂皇的殿宇般的住所,有山水园林奇花异卉仙境般的美妙环境,有“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佳茗琼酿。还有着对人性、人生命运和生命的思考,人的命运可以预先臆测和终极掌控,人的生命也可以无限延长,并能羽化成仙长生不老。更重要的是远离尘嚣,不沾半点尘埃,人人和谐平等其乐融融。这才是东方的“乌托邦”。

                         03
曹雪芹倾心打造的东方乌托邦——太虚幻境,与西方的“乌托邦”不一样,是真正的大同世界,理想社会
  西方的乌托邦,是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具体描绘的。
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所以虚构了一个航海家,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每人每天劳动六小时,其余时间可以从事科学、艺术、游戏等活动,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统一就餐,公民们没有私有财产,每十年调换一次住房,官吏由秘密投票方式选举产生,职位不得世袭。
莫尔的描述西方“乌托邦”,表面是人人平等,其实还是有等级观念的存在的,因为它有官吏,就会有管理,有管理,或多或少就会有统治,有统治,当然就存在等级观念,也就无法做到人人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曹雪芹倾心打造的东方“乌托邦”——太虚幻境,相比西方的“乌托邦”,则更美好、更丰富、更深邃、更和谐,更令人神往,是真正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也是与西方所不同的、独具特色的东方“乌托邦”。
  总之,太虚幻境不是大观园,是曹雪芹倾心打造的大同世界——东方乌托邦。也许对于小说来说,只有虚构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太虚幻境既然是“乌托邦”,那就是曹雪芹对理想社会的一个不完全存在的艺术构建,是曹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愿望,所以曹公在“太虚幻境"的两边拟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让读者品读全书以后,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启示和感悟。






[url=]+关注[/url]



行走与写作
作者:丝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喜欢看书、旅游、写作的女子。微信公众号:mwjhh8
277 篇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0 03:37 , Processed in 0.1253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