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07: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从水月庵出走的小尼姑智能儿是谁
liuhuirong 2023-04-08 发表于湖北  |  18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展开全文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智能和秦钟都出现在第七回,智能与惜春朱慈炤顽笑在第七回上半部,秦钟与宝玉朱慈炤初见在第七回下半部,需要注意的是五儿死讯、四儿被赶、晴雯之死、芳官出家都集中在第七十七回。朱慈炤对“七”情有独钟。我在解巧哥儿时说过:朱慈炤将巧哥儿的生日安排在七月初七,一是暗示崇祯共生过七个儿子;二是取自复卦之“七日来复”,寄托了皇四子希望乘时通便存亡继绝、坚韧不拔反复探索的意思。

第十五回:“智能儿急的跺脚说:“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宝玉拉了秦钟出来道:“你可还和我强?” 【蒙侧:请问此等光景,是强是顺?一片儿女之态,自与凡常不同。细极,妙极!】秦钟笑道:“好人,【庚侧:前以二字称智能,今又称玉兄,看官细思。】你只别嚷的众人知道,你要怎样我都依你。”宝玉笑道:“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帐。”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

第十六回: “偏那秦钟的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绻缱,未免失于调养,【庚侧:勿笑。这样无能,却是写与人看。】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甲侧:好笔仗,好机轴。甲眉:忽然接水月庵,似大脱卸。及读至后,方知为紧收。此大段有如歌疾调迫之际,忽闻戛然檀板截断,真见其大力量处,却便于写宝玉之文。】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鸣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庚眉:凡用宝玉收拾,俱是大关键。】

在秦钟眼里,智能和宝玉都是他儿女情长的“好人”,他与智能几番云雨,又与宝玉一起算账。最终他与父亲秦业都因智能而死。这智能儿究竟是何种来历?两人一番孽情又是何缘故?

其实朱慈炤已在书中明写来历,只看诸位眼亮不亮。

请看第二十二回朱慈炤写道: “《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庚夹:源泉味甘,然后人争取之,自寻干涸也,亦如山木意,皆寓人“智能”“聪明”多知之害也......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宝玉是多事所误。多事者,情之事也,非世事也。多情曰多事,亦宗《庄》笔而来,盖余亦偏矣,可笑。阿凤是机心所误,宝钗是博识所误,湘云是自爱所误,袭人是好胜所误,皆不能跳出庄叟言外,悲亦甚矣。再笔。】

朱慈炤用《南华经》上“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点出“智能”寓意“忧劳”。脂砚怕读者不明白,又再给提示:【皆寓人“智能”“聪明”多知之害也......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智能与聪明相连,书中唯有黛玉是为“聪明”所误!

原来“智能”是暗指“聪明”的黛玉!原来小尼智能是指终日“忧劳”,却最终为帝业所累,乃至家破国亡的崇祯皇帝!崇祯从来自负,自以为自己聪明能干,乃“智能”者,可惜不懂政治平衡,结果终日辛劳不但无功、反至亡国,也是令人叹息!实为后来者诫!

崇祯和秦家的关系真是亲,既是养女,又是儿媳妇。

我在讲秦可卿崇祯时讲过,秦可卿的养父秦业是指“自秦始皇开始的中华封建王权基业”。再看秦业的亲儿子秦钟,秦钟即“秦种”,乃是自秦始皇创立封建王权以来的中华帝业传承的种子。

秦可卿的所谓抱养之谜其实就是说秦始皇帝的开创的封建王权最终被后世一个个不姓秦的异姓皇帝给继承了,这些个“刘”“李”“赵”“朱”的异姓皇帝们不过都是中华“秦业”相继抱养的养女罢了,和“秦钟”即“汉人帝业种子”情同姐弟。

秦钟眼里口里的与他儿女情长的“好人”——智能和宝玉都是继承汉人帝业的朱明帝王!

朱慈炤以“淫情”来影射帝业与帝王之间的利害与负累关系。是水月庵的智能儿将秦业和秦钟双双葬送!中华的千年封建帝业和汉人的帝业种子都被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给彻底断送!清廷趁机入主中原,带着林丹汗伪造的假玉玺建立胡虏统治,中华帝业从此中断无继!

有人问我朱慈炤怎能将影射崇祯的秦可卿和智能儿写得如此之淫?崇祯不是从不近女色的吗?朱慈炤这样写不是和原型人物反差太大了么?

首先是前文已经反复强调过的,秦可卿的“淫”指的是崇祯“掌握皇权却无力中兴帝业,最终为颓败国事所累的不堪和尴尬的状况”。但是朱慈炤的这种写作手法应该还是来源于真实的崇祯给他的启发。在大家的认识里,崇祯是个难得的不近女色的皇帝,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前文的解密里,大家已经了解到周后在害死皇五子后不久就为崇祯重金采买了“歌舞女子数人”,崇祯很高兴,“甚宠之并册立为嫔”;但这些女子很快就失宠了,因此周后又“出重赀购陈圆圆,分田妃之宠”,结果因为田秀英病重,崇祯无心玩乐,陈圆圆被直接退回周府;田妃死后,一群不给任何名分的“青霞女子”又被安置在乾清宫旁供崇祯随时发泄。“上自后妃、诸嫔外,不欲多宫宠。每有选淑女承侍者,于乾清宫旁室,更名青霞,令杂居室中,名"女子"。贼入宫,女子共奔入乾西,阖户自焚。死时诸宫宫人多殉者,不得其姓氏。”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无名无份的青霞女子最后选择了自焚殉国的节烈之举而被记入史册,可能我们也就无从得知这些被当作发泄工具的可怜女子的存在了,聪明的崇祯通过不给名分不册立的手段为自己博得了不近女色的好名声。

史书载 “上制于(田)妃”、“田妃亦以义挟上”,田秀英常用道义来约束崇祯,而不是像周后不断地重金购献美女以取悦崇祯。

朱慈炤给“藕官”的新欢起名“蕊官”,“蕊”是三心挤作一团,意为人数众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女性尊重和同情的朱慈炤对父亲崇祯的私生活是颇有微词的,影射田秀英的黛玉和晴雯是何等的冰清玉洁,可是影射崇祯的秦可卿和智能儿却都与“淫”密不可分,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智能儿崇祯被秦业赶走后就再无下落,秦钟临死前还为此劳心: “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可见智能并未回水月庵。

水月庵实为龙脉马兰峪,智能出走水月庵,其实是指崇祯亡国失去龙脉,这才会有了七十七回里,芳官出家水月庵,也就是顺治葬入龙脉马兰峪。

先是智能离开,后是智通出现。只有崇祯丢了大明江山,无缘水月庵龙脉马兰峪;才有了后来者芳官进了水月庵,接收朱明江山坐享龙脉。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隐史》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中江南甄家的“体仁院总裁”的大来历
下一篇: 解开红楼梦中芳官出家水月庵所隐藏的历史大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08: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晓丰(V哥掰谎)解红楼梦之中国古代的魔镜大观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10-17 05:52:29)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教育 娱乐       
《红楼梦》中有一些神话故事非常有趣,比如贾瑞的故事就是这样,此人非常执着,居然看上了王熙凤,似乎是爱到了骨髓里。结果他由于调戏王熙凤而被狠狠地教训了两次,浑身还被浇了大粪,还在腊月的冬天里活活地冻了一宿,差点没被冻死,于是病倒了。然而这样的打击没有浇来贾瑞心中的欲火,还是天天躺在家里想女人,满脑子不堪的画面,而且他还有一些非常不好的习惯,书中介绍说他“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这肯定非常伤身,于是他很快病倒了,眼看着小活不保,他非常的着急。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给了贾瑞一面“风月宝鉴”,也就是一面正反两面都可以照人的镜子,道人告诉他如果想治好病的话,需要照这面镜子的背面,千万不可照正面,三天以后病就会好了。贾瑞往镜子背面一看,看到了一个骷髅,吓得他要死,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忘了道人的叮嘱,往镜子的正面里一看,居然看到很多香艳的画面,看到凤姐在里面向她招手,于是他的魂魄飘了进去,与凤姐云雨了起来,这让他痴迷于其中,三番五次以后,很快要了小命。贾瑞的爷爷大怒:

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红楼梦


这面镜子很神奇,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其实古人关于镜子的类似的故事很多,一个个都非常神奇,比如明陆粲《庚巳编》卷四之《辟疟镜》有这样一个故事:

吴县三都陈氏,祖传古镜一具,径八、九寸,凡患疟者执而自照,必见一物附于背,其状蓬首黧面,糊涂不可辨。一举镜而此物如惊,奄忽失去,病即时愈。盖疟鬼畏见其形而遁也,世以为宝。至弘治中兄弟分则剖镜各得其半,再以照疟,不复见鬼矣。

红楼梦


照这面镜子居然可以治疟疾!有点象现在的X光或红外线理疗仪,可以治病。再比如宋洪迈《夷坚志》之《上饶徐氏女》,讲的是姐妹二人中姐姐去世时将镜留予其妹,妹以镜照面:

忽施脂粉涂泽……人问其故,日:“姐姐见在镜子里唤我,须著随他去。”皆惊而来视,初无所睹。遂对之笑语,惘然如狂痴。装才毕,觉头眩,顷刻而亡。

跟贾瑞一样,这个女子也是照镜子而死的,只是原因不同,并不是因为看了里面不堪的画面而死的。在唐代杜光庭的《录异记》卷八中,也记载有神奇镜子:

又一墓在咸阳原上,既人得镜,两面可照人。鼻在侧畔,背面莹洁如新,磨毕以面照之,如常无异;以背照之,形状备足,衣冠俨然而倒立也。红楼梦

这面镜子居然也是正反两面皆可照人,只是背面看到的不是骷髅,是倒象,类似于现在的哈哈镜。在清代也有类似的故事,比如慵讷居士《咫闻录》卷一之《阴阳镜》,就是两面镜。渔人网得一石匣,里面有一小镜:

正面照之,见天地人物,昆虫草木。反面照之,见阴曹十八层地狱,剑树刀山,牛鬼蛇神,尽在其中。相视诧异间,忽雷电合章,风雨交作,人乃变色,头目昏晕,跌入水中,镜亦随手而坠,没水求之,杳不可得。

其匣上有“阴阳镜匣”四字,这类似有点象“风月宝鉴”了,只不过正面是人间,反面是阴间的现场直播,跟正面是美女的画面、背面是骷髅的画面差不多,可能会更吓人。很有可能古人对镜子可以看到影像感觉很神奇,所以在此基础上编出各种神话段子来,非常有趣。曹雪芹应该看过不少类似的故事,所以创作出了贾瑞的故事。实际上贾瑞的故事并不只是个类似的故事,作者借机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更给《红楼梦》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仔细想来也很有意思,贾瑞的风月宝鉴似乎有点我们现在用的手机,贾瑞照镜子看里面的镜头,就象我们现在用手机看各种片子似的,看来作者的想象力相当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08: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晓丰(V哥掰谎)红楼梦研究:贾府“九道门”之谜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2-15 08:43:05)
标签: 历史 文化 娱乐 杂谈 教育       
《红楼梦》是一本谜书,甚至可以说是古今天下第一大谜书,自从成书以来几乎大家都是在看正面的故事,而后来虽然有人努力猜测其中的谜团,但都无果而终,那到底应该怎么看才能找到其中隐藏的秘密呢?我觉得应该首先在那些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找线索,比如在第五十三回里有两段文字,本来看似平常,然而其中却大有玄机: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红楼梦


紧接着还有一段描写:

这里轿出大门,这一条街上,东一边合面设列着宁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西一边合面设列着荣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屏退不从此过。一时来至荣府,也是大门正厅直开到底。

这些描写的是过年时贾家举办重大仪式时候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到荣国府和宁国府都是“一路正门大开”、“大门正厅直开到底”,可见当时的场面相当壮观,然而细心的人会发现:贾家壮观得有实在太过头了,因为大家可以仔细数一下宁国府的大门:“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居然一共有九道!而且还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这一点实在令人惊呀!贾府凭什么能有九道门呢?凭他家的身份和地位这绝对算是严重逾制了,然而作者居然这样写了,这是怎么回事?而在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荣国府也是九道门:

正门、垂花门、黑油大门、三层仪门、东房门、后房门、角门。

中国人自古以来把《易经》视为经典中的经典,将其作为天、地、人以及事万事万物的指南,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至少影响了我们有几千年了。《素问三部九侯论》中记载着:“天地之至数,始於一,终于九焉”,也就是说“九”这个数是阳数之极,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用的。而在中国古代也不是你有钱或者官大就可以把自己家的房子随便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的,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且都遵循《易经》上的原则制定的。那贾家算是什么样的家庭呢?在第五十四回里,贾母曾经提到过贾家的大概级别:

“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

红楼梦


由此看来贾家的地位不是很高,所以绝不可能建九道门,那贾家凭什么要冒如此之天下之大不韪呢?实际上能够建九道门的人家天底下只有一家:那就是皇帝家,正所谓“君门九重”的道理。即使贾家的地位再高,就算达到了乾隆时期大贪官和珅“二皇帝”的地位,也不可能在家里建九道门,否则那纯粹是找死。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有位叫霍国玲的民间红学家就提出了这一观点,应该说还是很有道理的。她还找出《钦定大清会典》,里面对王公府邸的建置有着严格的规定:

亲王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基高尺有八寸。共屋五重。正殿设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度十一尺,后列屏三,高八尺,绘金云龙。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丹雘,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压脊七种,门丁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黑油门柱。

亲王世子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二尺五寸。正殿五间,基高三尺五寸。翼楼各五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四尺五寸。后殿三间,基高二尺。后寝五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五间,基高一尺四寸。共屋五重。殿不设屏座。梁栋绘金采花卉、四爪云蟒。金钉,压脊各减亲王七分之二。余与亲王同。郡王府制亦如之。

贝勒府制:基高二尺,正门一重,启门一。堂屋五重,各广五间。筒瓦、压脊,门柱红青油漆,梁栋贴金,采画花草。余与郡王府同。

贝子府制:基高二尺,正门一重,堂屋四重,各广五间,脊用望兽。余与贝勒府同。镇国、辅国公府制亦如之。

公、侯以下至三品官,房屋基高二尺,门柱饰黝垩,中梁饰金,旁绘五采杂花。惟二品以上房脊得立望兽。公门铁钉,纵横皆七,侯以下递减之五。

四品以下及士民房屋,基高一尺,其门柱、中梁旁绘采花,与三品以上官同。

除了清朝以外,在明朝也有类似的严格规定:

(洪武年间)二十四年六月,定官司民房屋,并不许盖造九五间数及歇山转角、重檐重拱、绘画藻井、朱门红窗……公候伯前厅中常后常各七间,门屋三间,俱用黑板瓦盖……

红楼梦


由此可见,无论是清代还是明代的公候府邸最多也只允许建造四道门,试想宁国府这样的官员家庭,有什么资格在家里有九道门呢?这应该是中国古人的最基本的常识,作者不可能犯如此简单、低级的错误才对。

既然作者写了这么古怪的内容,应该说这其中必有缘故,从贾瑞照“风月宝鉴”的故事知道:《红楼梦》一书有正反两个故事,作者借道士之口一再强调一定要看此书反面的故事,而且还是“要紧,要紧!”批书人也告诉我们“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所以说宁国府有九道门这样的写法应该就是反面故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宁国府不是一般的官员家庭,应该是影射皇帝家!所以才叫“贾家”,指的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构出来的人家,而其原型应该就是皇宫。民间“红学家”霍国玲还将宁国府这九道门一道一道的与北京故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对应上。

其实我小的时候也对北京故宫有那么多道门就感到奇怪,心想皇帝要出一次皇宫要过么多道门得多麻烦呀?但那时没有留心过到底有几道,现在看来这里有九道门都是有含意的,是帝王身份的象征。如果大家对此有兴趣,可参考霍国玲的《红楼解梦》一书,能够看到其中的详细分析过程。然而不幸的是霍国玲的研究受传统“红学”的毒害走而错了方向,但她关于贾府有“九道门”的这一发现还是很有道理的。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1026)┊ 收藏(2)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王晓丰(V哥掰谎)红楼梦研究:荒诞的百年“红学”
后一篇:王晓丰(V哥掰谎)红楼梦研究:贾家为何大得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08: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晓丰红楼梦研究:贾瑞爽死之谜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2-13 09:34:55)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娱乐 杂谈       
在《红楼梦》的第十二回里有一段很有名的关于“风月宝鉴”的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也非常有意思。讲的是贾家宗族中一个叫贾瑞的猥琐青年,二十来岁之人,尚未娶亲,正值青春发育期,天天想女人,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万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色胆包天,千方百计地想占荣国府的大管家王熙凤的便宜!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红楼梦


凤姐多次受到他的性骚扰,气愤之急,于是狠狠地戏弄了他两次,让他吃到了苦头。而凤姐的目的还是为了对他进行警告,让他打消邪念,并没想真的置他于死地,也算是做得仁致义尽了。没想到贾瑞这小子不思悔改,继续痴迷于男欢女爱这类淫邪之事,脑子里总是想着跟凤姐嘿啾,结果搞得他病入膏肓,吃了无数的药也不见效果,眼看就要小命不保,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跛足道人主动来给他治病,并送给了他一面“风月宝鉴”,也就是镜子,并叮嘱贾瑞:

“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

这把“风月宝鉴”居然分正反两面,而且反面也可以照,但跛足道人不让贾瑞照正面这个要求太奇怪了,因为人都有好奇心,越是不让做的事情,大家越想去做,就跟亚当和夏娃不听上帝的话而偷吃禁果一样,要不说好奇害死猫呢,这回死的不是猫而是贾瑞,于是接下来贾瑞的的故事很离奇:

贾瑞收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些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账,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上,“嗳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手里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只说了这句,就再不能说话了。旁边伏侍的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看,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

红楼梦


贾瑞居然爽死了!这太让人意外了。而他不听劝告看镜子正面中的色情影像的描写,更是让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人忍俊不禁,因为这实在是很象现在我们看到的“岛国影片”了,而“风月宝鉴”这面镜子不正象我们现在天天看到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之类的东西吗?这也让我们感觉作者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曹雪芹”也算是个预言家,一个科幻大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三百多年前的作者用如此高超的创意写出来的这段奇怪的情节,难道是为了告戒今天的人们用电脑、手机或IPAD的时候宁愿看充满骷髅一类的恐怖片,也不要看AV吗?作者是想以此来警告那些天天沉迷于AV的人吗?

有人曾诟病是王熙凤害死了贾瑞,我感觉这不公平,贾瑞是自己不听道士的话非要看AV看死的,关凤姐什么事呀?贾瑞精尽人亡以后,他的爷爷贾代儒的表现也很有意思,大家一定要仔细品味一下:

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于是贾瑞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这个情节实在是太离奇古怪了,在书中前前后后也没有个呼应,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显得孤零零的,让人实在搞不懂作者为何要创作这样一个角色,这里面有几个疑问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疑问一、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一书有好几个书名,其中一个名字就叫做《风月宝鉴》,而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个故事里的这么一个不太起眼的道具来做如此精彩的这本小说的书名呢?相比之下《红楼梦》、《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和《情僧录》这几个书名都有一定的概括性,作为书名显得都很恰当。而《风月宝鉴》这个书名是来自贾瑞的故事,但感觉好像没有这样的概括性,可却成了这本书的书名之一,这是什么呢?

疑问二、“风月宝鉴”正反两面都可以照人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而书中出现的那个道士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一定要贾瑞看“风月宝鉴”的反面呢?“风月宝鉴”这个“仙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来历呢?为什么只匆匆出现一次就再没有出场了呢?

红楼梦


疑问三、“风月宝鉴”正面看是很AV的画面,而照反面看到的是骷髅,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两种情况有什么象征意义吗?为什么道士说看反面才能看好贾瑞的病呢?

疑问四、贾瑞丢掉性命以后,他的爷爷贾代儒大怒,命人毁掉这面镜子。试想如果想毁掉一面镜子,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摔、砸、踩这样的暴力手段,这些方法简单、直接也最方便有效,也很解恨,然而贾代儒这些方法却都没有采用,居然让人将其架上火来烧!试想无论“风月宝鉴”是铜镜还是玻璃镜,“烧”这种方法都不是最好的,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设计毁掉这个镜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2014-05-22 19:52:13

凤姐真的是在影射魏大人吗?好像老魏给我们的感觉跟凤姐不大一样呀?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据史料记载,当年天启皇帝不理朝政,把国事都交给了魏忠贤来管理,于是老魏大权独揽,也确实是精明强干,把大明江山管理的井井有条,在打击“东林党”的问题上心狠手辣,不少大人物死在他的手里!贪财害命的事他也实在做了不少,后来居然还成了高高在上的“九千九百岁”,只比皇帝这个万岁小一百岁!然而好景不长,天启皇帝驾崩,崇祯......

-----------------------------

石破天惊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尚大少

2014-12-19 16:04
16159楼  


马克,慢慢看


23.5埋红包1评论只看TA




黎小臭的妈妈

2014-12-19 16:48
16160楼  


@jcy37951 7316楼 2014-05-30 06:18:45

作者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曹雪芹”的名字入手。曹雪芹,应该是清初的明朝遗老,本姓朱,“雪",有报仇雪恨的意思,也通“血”。“芹”,一种是作者的谦称,也通“清”。综合起来,两个意思,一是说对清朝不满,要报仇雪恨;二是红楼梦成书不易,是自己血泪的结晶。

不知楼主认同与否?

-----------------------------

@V哥掰谎 7317楼 2014-05-30 06:54:15

这个我以前猜过,在QQ群里大家还笑话说“朱血清”听起来象是来到了兽医站!感觉只是说服力差些,肯定会有不少人不认同。不过我忽然想到,不知道“芹”字在全国各地的方言中是怎么个发音?哪位指点一下?尤其是江苏,山东,山西,湖北一代的?

-----------------------------

@这样的年代 7376楼 2014-05-30 10:51:11

曹雪芹——曹血亲——朱 血亲——朱氏血亲

-----------------------------

@V哥掰谎 2014-05-30 11:06:27

这个解法更有创意!值得认真考虑!看来太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

作者其实要是去参与当年的文字狱,那真是要死很多人。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胡椒蝴蝶

2014-12-19 16:48
16161楼  


留个记号。看看说的靠谱不。


23.5埋红包1评论只看TA





V哥掰谎 楼主

2014-12-19 17:50
16162楼  


如果“十锦香袋”或“绣春囊”不是无意被人丢掉的,而是有人故意放在大观园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这就需要我们好好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想故意制造贾家的混乱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谁受益呢?无论这样做的初衷如何,在宝玉没有发现袭人告密的前提下,似乎是袭人受益最大,就算是她告密的事被宝玉发现,她被赶出了贾家,她的受益也最大,因为她因祸得福成了蒋玉菡的正妻。

可这也似乎不象是袭人故意丢下的,因为她这样做的风险太大,而且这样做的时候她也无法预料王善保家的会在王夫人面前告倒晴雯,搞不好她也可能受到牵连而让人揭发出自己与宝玉初试云雨情之事,甚至有可能让人怀疑到宝玉与黛玉有不才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对袭人也没有什么好处呀?所以袭人虽然是此事件的受益者,但似乎可能性却不大。那就更奇怪了,因为除了宝玉,大观园中其他的女性大多未婚,不可能有这东西,李纨虽然是已婚,可又是寡妇,她们都没有可能。那回是谁的呢?难道还是下面的丫头婆子的?或者是宝玉的小厮买的无意中掉的?如果是这样,作者不会不给我们提供一些伏笔吧?再说小厮们不能随便轻易进园子里来的。总之这是个似乎永远无法解开的悬案,也难怪人们一直没猜出来呢,在没有八十回以后的文字,人们是不太好猜,也让我们感觉作者真是头脑复杂,不按常理出牌,居然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如此复杂的疑案,所以搞得《红楼梦》不但是个爱情小说,也成了一部侦探小说了。

要想彻底理解“十锦香袋”或“绣春囊”这一案件,我们还需要对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来分析,尤其是在三个“层级”的构架下来找对应才成,因为这不是孤立的,而这个事件肯定是在暗示后回的什么重要的情节。作者应该不会在前八十回里只暗示这一次,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其他类似的“层级”更低的或者小的暗示,我们就可以发现线索。也就是说“十锦香袋”或“绣春囊”事件本身也是一个象征性的伏笔,在后面会有答案的,而且在前八十回中也有两个地方进行了暗示,实在是让人没有想到!只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看出来过,我会有专门的文章进行对这些细节进行深入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21: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天下大观,歌舞团艳绝古今,更有尼姑团团长富比石崇邓通
原创 姜子说书 姜子说书 2023-11-06 21:41 发表于福建
收录于合集
#红楼梦
428个
#邓通
1个
#许家印
1个
#荣国府
51个
  红楼梦:天下大观,歌舞团艳绝古今,更有尼姑团团长富比石崇邓通!

  文/姜子说书

  歌舞团指的是专门演出歌舞剧的团体,简称歌团。今年房地产大亨许家印出事之后,恒大歌舞团横空出世,团长白珊珊更是因此艳名远播。正是:风花弄影新莺啭,俱是筵前歌舞人。



  有人说,恒大歌舞团白珊珊年薪近千万,交际能力堪称王者,曾陪许家印应酬,替恒大拿下了无数大项目、大单子,甚至于有人说马云都是她拿下马来的大佬。



  据说,许家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有白珊珊在,就没有拿不下的项目”。曹德旺则说:“白珊珊就是许家印能用30亿撬动恒大20000亿的杠杆”。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喜欢豢养戏子,用以附庸风雅,彰显自己的实力,顺便达到与上流社会有效社交的目的。



  《金瓶梅》故事里,西门庆就豢养了春梅等四个丫鬟,特意把他们培养成私家的戏子,养得水葱儿的一般,一个赛一个,好在人前显摆。

  把金莲房中春梅、上房玉箫、李瓶儿房中迎春、玉楼房中兰香,一般儿四个丫头,衣服首饰妆束起来,在前厅西厢房,教李娇儿兄弟乐工李铭来家,教演习学弹唱。春梅琵琶,玉箫学筝,迎春学弦子,兰香学胡琴。

  西门庆在世的时候,兼得了许多横财,家道营盛,妻妾成群,自然是人人都夸赞他是有福之人。等到西门庆去世,他的几个兄弟为了讨好权贵,转头就把西门庆家里的妻妾出卖了,到头来还是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那说歹的,街谈巷议,指戳说道:“西门庆家小老婆,如今也嫁人了。当初这厮在日,专一违天害理,贪财好色,奸骗人家妻女。今日死了,老婆带的东西,嫁人的嫁人,拐带的拐带,养汉的养汉,做贼的做贼,都野鸡毛儿零撏了。常言三十年远报,而今眼下就报了。”旁人纷纷议论不题。

  受他恩惠颇多的韩道国,也把他的歌团、乐团出卖给别人了。就如伙计来保所说,西门庆在世的时候,恰似卖富一般,但摆酒请人,就叫家乐出去,有个不传出去的?最后,月娘把玉箫与迎春送了去,路上厉害丫鬟还被来保糟蹋了,最后这伙计克扣了钱,还吓唬月娘。

  一日,东京翟管家寄书来,知道西门庆死了,听见韩道国说,他家中有四个弹唱出色女子,该多少价钱,说了去,兑银子来,要载到京中答应老太太。

  可见,这等为人上之人,每日吃用稀奇之物,受用他人在世几百年还没曾看见的家乐,到底也终有尽时。



  在红楼世界中,荣国府为了省亲,也曾经特地花大价钱组建了一个戏班。贾蔷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贾府开口就是先支三万。

  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又另派家中旧有曾演学过歌唱的众女人们,如今皆已皤然老妪了,着他们带领管理。就令贾蔷总理其日用出入银钱等事,以及诸凡大小所需之物料帐目。

  《红楼梦》故事里,除了戏班子的教习并十二个女孩子,荣国府还采买了小尼姑、小道姑各十人,尼姑团共二十一人,比戏班子的人数还多。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至于这个尼姑团的团长妙玉,那更是万里挑一的美人,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更稀奇的是,这妙玉出身还高贵,身边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

  《红楼梦》故事里,妙玉平日里用的茶具等物,那都是稀世珍宝,便是荣国府养尊处优的小祖宗贾宝玉,也得摆出一副乖巧懂事的模样,听着妙玉炫富!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红楼梦》故事里,以大观应天下的大观园里,妙玉清洁高雅,成窑杯已不屑再要。那戏班子的戏子,也都不是什么好惹的,就比如龄官,同样不给贾宝玉面子。

  宝玉素习与别的女孩子顽惯了的,只当龄官也同别人一样,因进前来身旁坐下,又陪笑央他起来唱“袅晴丝”一套。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再看十二戏子中的芳官,自从宫中老贵妃去世,荣国府解散戏班子,芳官就被安排到贾宝玉的怡红院当丫鬟。但是,面对贾政的赵姨娘,芳官却毫不示弱。



  芳官说:“我便学戏,也没往外头去唱。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呢!”赵姨娘气的便上来打了两个耳刮子。芳官捱了两下打,那里肯依,便拾头打滚,泼哭泼闹起来。口内便说:“你打得起我么?你照照那模样儿再动手!我叫你打了去,我还活着!”便撞在怀里叫他打。

  后来呀,藕官、蕊官、葵官、豆官这四个戏子,也都加入了芳官的队伍,跟赵姨娘大打出手了一场,可见,戏子虽然连个自由身都没有,但却是轻易欺负不得的。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金瓶梅》

红楼梦:秦可卿的真身是谁?答案就在和她同时亡故的两位大人物身上

红楼梦:林黛玉养了三只宠物,护主的被怼,撒谎的被委以重任,爱着家的却拆了家

细数红楼梦里的金钱羞耻和爱财羞辱,高尚经不起攀比和跟风

晴雯做了什么风流韵事?你听袭人怎么骂她就知道了!暴露真实身份

红楼梦:晴雯裹小脚,李纨立贞节牌坊,都不过是荣国府的炫富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22: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园图更新发布:贾政带宝玉游大观园路线,贾母带刘姥姥游园路线,抄检大观园路线,相互验证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7下】
(接上文连载57的大观园图)

可用多次游园路线,验证此大观园图:

下图用红、绿两色,标注贾政、贾母游园路线。


1、

贾政带宝玉一行,游园路线用红色线标注:

贾政进园,是从大门口的屏障山,“曲径通幽处”进去的。

然后过沁芳桥,便是“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位于大观园主位,即宝玉说的“第一处行幸之处”。

X处:从潇湘馆出来后,“青山斜阻”,是东边的大主山,一个“斜”字:说明此山往前走是凸出的。然后“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稻香村,说明稻香村所处,山形是凹的。而且稻香村是在“山怀”之中。

W处:从稻香村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一直走的是山脚下、依水流的路。“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都是沿山脚向北走。

V处:“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到了蓼汀花溆。此水从沁芳闸流入,钻大主山的石洞流出来。即贾珍指点水流说的:“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是在“东北山坳里”。

注意:“东北”、“山坳”。说明此处位置,在东北,也与沁芳闸在东北角相符合。“山坳”,说明大主山在此处转弯了,形成了大主山怀抱的山间平地。这是“蓼汀花溆”处的地形,而蘅芜苑就在蓼溆北岸(从贾母坐船到蓼溆,看到宝钗的屋子,上岸便到蘅芜苑可知)。

贾政一行因无船,是“从山上盘道”过去的,“大家攀藤抚树过去”。从“只见水上落花愈多”,说明过去后大家是顺水流方向走的,所以到了蘅芜苑外边。

U处:“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便见一所清凉瓦舍”,正是蘅芜苑。此“朱栏板桥”就是蜂腰桥,因此“蜂腰桥”也叫“蜂腰板桥”。

注意:此处描写的“忽见”、“便见”等,是并列的。“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后,看到水流,“溶溶荡荡,曲折萦迂”;看到池边垂柳等树;然后看到前方柳阴下的蜂腰板桥;右转头便可看到蘅芜苑。

“度过桥去,诸路可通”,显然是对蜂腰板桥的说明,是看到此桥时,便能看到桥那边的路,前、左、右诸路都可通。而不需要贾政一行人走“过桥”,去把“诸路”都通走一遍。

所以庚辰本、己卯本对此桥的脂批,亦可作为参考:

在“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后有夹批:【后文写芦雪广,则曰‘蜂腰板桥’,都施之得宜,非一副死稿也。】

在“度过桥去诸路可通”后有夹批:【补四字,细极!不然后文宝钗来往,则将日日爬山越岭矣。记请此处,则知后文宝所行常径,非此处也。】无论宝钗,还是宝玉,后文所行常径,便是这个“诸路可通”的“朱栏板桥”,即前句夹批说的“蜂腰板桥”。“非此处也”,不是贾政一行所走之处,即“爬山越岭”之处。

从外看蘅芜苑,“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第一,书中明确写了是大主山。

第二,“那大主山所分之脉”,验证了前面的判断,大主山在这里分脉,山有转弯。而且这里是“山坳”,是位于“东北”的“山坳”,所以蘅芜苑在“东北”,很明显。

第三,蘅芜苑背后、两侧,便是山根,“皆穿墙而过”。

T处:“大家出来,行不多远”,便到省亲别墅的牌坊,说明距离蘅芜苑不远。“面面琳宫合抱”,说明是建筑群。

S处:“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从进门的最南边,到此处的最北边,也就游了一半。

为什么才游了一半?因为贾政沿山脚向北走,左边的大水池,和大水池西边的楼台亭榭,都是一览无余,即西边都已看过了。但大主山那边有什么?看不到。所以贾政说“到底从那一边出去,纵不能细观,也可稍览”,所以走到了沁芳闸,东北角。

R处:从沁芳闸,然后就是一路南下,只“稍览”,最后到了怡红院。

在怡红院,贾珍说“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出去后,“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就是图中G处,贾珍指点水流:沁芳闸进来之水,在蓼汀花溆的洞口分岔,一支流到稻香村,一支“引到西南上”,在怡红院汇合,“从那墙下出去”。从墙下出去到哪里?显然是宁府的会芳园。所以怡红院只能在大观园东南角。

众人说“迷路”,贾珍导引:“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如图。欧哇。



2、

贾母带刘姥姥一行,游园路线用绿色线标注:

贾母进园后,从沁芳亭,当然先到了潇湘馆。

出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舡”,是往大水池方向走,显然是贾政走的另一个方向,与贾政往东边大主山的方向相反!

而且书中写明了:“便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来”。所以贾母后来也到了蓼溆,也进了蘅芜苑,跟贾政也到蓼溆、蘅芜苑殊途同归。

所以贾政走的是东边大主山的山下之路,贾母走的是西边大水池的水路,最后都到了蘅芜苑。

因此,潇湘馆的东西两边,显然一边是大主山,一边是大水池。潇湘馆与后面的秋爽斋、暖香坞等是山水之间一块平地。所以大观园的山水结构很清楚。

Y处:贾母“坐了舡去”,坐船到探春的秋爽斋。

贾母不是说“他们既预备下船,咱们就坐”船去紫菱洲、蓼溆一带吗?为什么到探春的秋爽斋?

因为摆饭。“未至池前”,还没上船,下人捧着盒子走来了,凤姐便问在哪里摆饭,贾母说“你三妹妹那里就好”,所以先到秋爽斋吃早饭。到秋爽斋吃早饭,是在贾母已明确要去紫菱洲、蓼溆一带之后,临时插入进来的行程,所以饭后仍旧坐船去紫菱洲、蓼溆一带。

有人认为“蓼溆”在秋爽斋附近,与“蓼汀花溆”是两个地方,显然是没有纵览全局的整体信息,只片面理解局部文字,把紫菱洲、蓼溆看成在秋爽斋之前。关键是对《红楼梦》这本书,和红楼作者的用字取名,缺乏基本的了解。如同这里,蓼汀花溆、蓼溆,看作两个地名,红楼作者词穷到什么程度,才这样命名?还有缀锦阁、缀锦楼,蜂腰桥、蜂腰板桥……

所以从秋爽斋出来后,“走不多远,到了荇叶渚”,大家都上船,显然经过了紫菱洲,没停,直接到了蓼汀花溆的“萝港之下”,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正是薛宝钗的屋子。

Q处:“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所以蓼汀花溆的北岸,便是蘅芜苑。可参照贾政游园,是从南来,大门在南,蓼汀花溆在东北,贾政是从南向北走,先到蓼汀花溆,再到蘅芜苑。

出来后,“一径来至缀锦阁下”,在缀锦阁吃酒行令。

P处:从缀锦阁出来散散,贾母带刘姥姥至山前树下,便是此处。此处“山前”,是大主山余脉,尾巴。距离缀锦阁不远。

从P处,到缀锦阁,到栊翠庵,都不到百米,很近。所以贾母带刘姥姥又到了栊翠庵。

从栊翠庵出来,贾母“往稻香村来歇息”。因为离稻香村近。

注意:王夫人去了哪里?王夫人乘空歇着,“随便歪在方才贾母坐的榻上”。“方才贾母坐的榻”在哪里?显然在缀锦阁!而栊翠庵离缀锦阁、稻香村都不远。

贾母醒了,在稻香村摆晚饭,然后就出园了。欧哇。



3、

再用抄检大观园,验证一遍此大观园图:


先到怡红院。因为怡红院离门口最近。

然后到了潇湘馆。潇湘馆离怡红院最近。

下一站,是到探春院内,秋爽斋。

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彼时李纨犹病在床上,他与惜春是紧邻,又与探春相近,故顺路先到这两处。
书中写的很明白:李纨的稻香村,与惜春是紧邻,又与探春相近。从秋爽斋出来,是“顺路”:先抄稻香村,后抄惜春的暖香坞。

“别了惜春,方往迎春房内来”:迎春的紫菱洲,在惜春暖香坞之后,所以最后查抄。欧哇。



看看很多的大观园图,连最起码的抄检大观园的顺序、方位都对不上,有些甚至没有大主山,或者没有宽阔水域的大水池,遑论大观园东山西水的山水结构!

至今,我从网上没看到一个大观园图,能与抄检大观园、贾政游园、贾母游园等路线对应得严丝合缝。



修订后的大观园图说明:

修订了几处细节,并应网友“半分园”指出了藕香榭的问题,我把藕香榭往下调整,下移到了暖香坞的正左边,即正西。特此致谢!

也欢迎广大网友、红楼爱好者,对此大观园图,和书中描述过的各种路线,提出批评和指导。



点击看下一文:

长安昭阳王:大观园图惊现龙蛇:蛇争龙玉!+ 黛玉和三春住在大鱼身上,宝钗李纨住在山坳,蛇鼠一窝 + 为什么从不写大观园里具体方位?
4 赞同 · 3 评论文章



点击看上一文:大观园图,框架结构 + 怡红院在大观园什么位置?+ 为什么惜春住处叫“暖香坞”?为什么迎春住处叫“紫菱洲”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到连载目录)

编辑于 2023-02-28 1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6: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画?【】【.妙玉===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9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名字有玉的“世难容”的妙玉隐藏的天大秘密
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 2017-03-23 07:54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在前八十回里,关于妙玉的描写并不多,最具体的不过就是第四十一回櫳翠庵品茶,也不过半回的篇幅而已。後來第七十六回凹晶馆黛玉湘雲联詩,妙玉也只是联到最后才出來,给的描写也不多。其他都是通过别人的口交代几句。但奇怪的是她在十二钗正册中居然排第六,还在凤姐、李纨这些贾府主人的前面,这是怎么回事?

  而且书中还有更多妙玉的种种奇怪之处:

  第四十一回中,妙玉给贾母献茶,贾母直接说“我不喝六安茶”而不是问妙玉“这是什么茶?”,暗示贾母知道妙玉喜欢用六安茶待客的习惯。而妙玉回答“知道,这是老君眉”,说明妙玉了解贾母不喝六安茶而喜欢喝老君眉的习惯。贾母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说“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这才满意,高兴地喝了茶。妙玉对贾母如此知根知底,不但知道贾母喜欢喝什么茶,还知道贾母喜欢喝什么水泡的茶喝。此其一。

  极好洁的妙玉只因刘姥姥使了她待客用的茶杯,便要将那值钱的成窑五彩小盖钟丢了。可是如此好洁的妙玉放着一堆的名贵杯子不用,却偏偏让一个男子用自己专用的绿玉斗,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妙玉不嫌弃宝玉是个十四岁的异性也就够奇怪了,可她还偏偏还是当着黛玉的面给宝玉用自己的杯子!这宝玉也毫不避嫌,而小性子的黛玉居然能视而不见毫不介怀!还有第四十九回里宝玉单独去向妙玉乞红梅,在场的黛玉还是毫不在意,还特意说别人不要跟着。此其二。



      妙玉怪,宝玉怪,连带黛玉也怪。真是怪!怪!怪!

  究竟这与宝玉黛玉一样都是有玉之人的妙玉到底是谁呢?

  妙玉,与宝玉黛玉一样都是名字中有“玉”。这便是一处极重要的提示。有人会质疑,红玉不也名中有玉么?但别忘了,第二十七回中特意交待了:“红玉道:「原叫紅玉的,因為重了寶二爺,如今叫紅兒了。」”既然名都已经改了,直接回答凤姐说叫“红儿”不就行了么?何必提改名之事?惹得凤姐专门又念了两句:“鳳姐聽了,將眉一皺,把頭一回,說道:「討人嫌得很!得了玉的便宜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脂批特意在此点出:【凤姐用小红,可知晴雯等埋没其人久矣,无怪有私心私情。且红玉后有宝玉大得力处,此于千里外伏线也。】可见红玉是红楼梦后文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但是即使是这样重要的一个人物,作者却毫不犹豫指出也是不配名字中带“玉”字的。


  “玉”字何以如此重要?其实结合红楼梦一开篇的补天之石的来历,就不难明白作者让红玉改名、凤姐嫌弃的原因了:宝玉是世上仅剩的一块补天之石,乃是唯一的真玉,除了宝玉,其他人都是假玉,是不配名字有玉的。

  那问题又来了:黛玉名字中的玉该作何解呢?

  我前面说了,黛玉实为宝玉四皇子永王的父母----崇祯和田秀英,自然是有资格名中带玉的。而且,“黛玉”谐音“代玉”,黛玉还泪乃是黛玉代替宝玉流泪,实为宝玉---作者四皇子自己流泪。


  为何妙玉名字有玉呢? 妙玉的 “妙”,谐音“庙”,妙玉实为“庙玉”,原来妙玉是后来在庙里出家的宝玉,妙玉其实就是宝玉!

  书中交待妙玉十八岁那年接受贾府邀请,进大观园栊翠庵修行,此时宝玉十三岁,两人相差五岁。有趣的地方出现了: 刘姥姥二入大观园时,十九岁的妙玉给黛玉宝钗沏茶用的是五年前从梅花上收来的雪!也是五年之差!也就是说请黛玉宝钗喝茶十九岁的“槛外之人”妙玉其实就是现在十四岁的”槛内人”宝玉! 原来妙玉是穿越回过去的宝玉!怪不得极好洁的妙玉要宝玉用她的绿玉斗,这是必须的!否则宝玉用了招待客人的杯子,就等于是妙玉用了招待客人的杯子,那岂不是污了妙玉的嘴?原来妙玉与宝玉的5年之差是四皇子在《红楼梦》中大玩《月光宝盒》的时空交错人间穿越!


  原来作者是要拐着弯告诉读者:“宝玉”也就是作者----四皇子永王在栊翠庵喝茶的5年后,也就是19岁时出家!



  我已经讲过了四皇子在王老乡绅死后,将王家人带到了世外桃源----山西宁武的冰火山上安顿,自己做了游方和尚四处流浪,后来在余姚被胡先生说动还俗娶了胡先生的女儿为妻做了教书先生。


  妙玉自号“畸人”,“畸人”一词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 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畸人”的意思乃是不同于凡人的能够通天道的“异人”!已经知晓未来,并且亲身经历了从“槛内人“变成“槛外人”的妙玉又怎能不称许这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呢?





来看看妙玉的判词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
  
  这美玉其实就是那唯一的补天之石宝玉,原来贾宝玉位列正册第六位!



      其判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判语如何解?

  原以为出家就可以逃离浊世纷扰,可是身在浊世,万事不由己,虽然生来是汉室的皇室贵胄,可是最终却还是沦落苟活在满清的胡虏政权下。


  《红楼梦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又该作何解?



     “红粉朱楼春色阑”中的“ 红”、“朱”、“春”三字都是借指朱明。


  原来,《世难容》唱的是:本是才华气质如仙,却行为孤僻世人都觉少见。你说吃肉太腥膻不好,又厌弃绫罗绸缎过俗,却不知世间凡人能有几人理解你? 只能是过高人妒、过洁人嫌!可叹,人将老,白白辜负了这补天之石的身份,却无补天之才!到头来,补天之石也只能沦落在浊世中,只能苟活在满清的胡虏统治下,再也不是那旧日的朱明皇室贵胄了。这空有补天之石身份的你又如何能被这满清的胡虏政权所容呢?



      令人叹息的是最后事情的发展也验证了这判语《世难容》,康熙一面宣布:“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使用欺诈手段诱捕朱慈炤,又一面极力搜捕朱三太子朱慈炤,然后将四皇子朱慈炤以假冒的罪名杀害。统治地位不正的满清胡虏怎能容得下大明的正统继承人朱慈炤的存在呢?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7: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画?【.贾元春+夏完淳+】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9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贾宝玉的启蒙老师----四春之首的傲雪梅花贾元春是谁?
原创 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 2017-03-24 08:05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关系到贾府的兴衰的贾宝玉亦母亦师的亲姐贾元春是谁?

  “正册第二页,“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画中的“弓” 谐音“宫”, “橼”谐音“元”,点明此判词写的是入了宫的元春。

  “虎兕相逢大梦归”中的“虎兕” 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兕是生于西北的“状如牛,苍黑,一角”的猛兽。

      “虎兕相逢”是指同时遭遇到凶猛的老虎和西北兕,暗指朱明同时遭遇到满清和西北农民军的悲惨境遇。

     “大梦归”,指“昨夜朱楼梦”终,明朝灭亡。

     “弓”又暗指“刀兵战争”,两厢结合正是暗示元春因虎兕相逢的刀兵战争而死。



  书中写到: “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吾批:注意此处,元妃实乃作者宝玉启蒙老师,重要文字!】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吾批:元妃与作者宝玉有母子之情,十分重要!】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当她见到宝玉时,“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这个与作者宝玉亦师亦母、感情深厚、且是贾家依仗的靠山的长女贾元春究竟是谁?

  这个元春影射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可以视为作者师但非亲授学业的一男和可以视为作者母但非亲生母亲的一女两个人!是不是很玄妙?其实不然,只要知道他和她是谁,就会发现一切原来如此简单!


  首先看看宝玉师从元春是从何说起。看四句诗:“二十年来事已非,不开画阁锁芳菲。那堪两院无人到,独对三春有燕飞。”眼熟么?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即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分明就是脱胎于此诗么!

  原来元春判词不是作者的完全独创,而是套用了抗清义士少年英雄夏完淳的《青楼篇》中的四句诗!天才少年夏完淳写《青楼篇》一是如白坚先生等所说的“总结秦淮青楼盛衰,借此抒发故国沦亡之悲”;二是为了讽刺东林党复社君子们,自崇祯初到弘光的“二十年来”沉迷于“芳菲”声色,留连于舞榭歌台,不顾国家大业,终于造成国家覆亡的悲惨结局!这也正是作者套用这四句诗的真正意图!


  《红楼梦》一开篇的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也是受启发于夏完淳的《精卫》一诗中的中“愧非补天匹”。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取自夏完淳的《烛影摇“红”》中的”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诗句,《红楼梦》的“红”也正是作者学夏完淳以“红”代指朱明。

  史湘云词牌中的“日月双悬照乾坤”,也是借用了夏完淳在父亲兵败苏州殉国后,又参加鲁王的吴易军队再次经历了兵败后所做的《大哀赋》中的“天南鼎定,浙右龙骞;刘文叔南阳白水,越勾践采葛飞鸢;乾坤重照,日月双悬”,诗中“日月双悬”是指福建的隆武和浙东的鲁王两个政权并立共存的状况。

      朱慈炤笔下的“太虚幻境”,乃是取自夏完淳的绝命书《狱中上母书》中的“含笑归太虚”,足见四皇子对夏完淳钦敬推崇之至!
  

      朱慈炤说“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夏完淳被满清杀害于1647年9月19日,也就是崇祯1644年3月19日亡国后三年半,可不正是“三四岁”时让朱慈炤认下了夏完淳这个老师么?



    元春是宝玉的启蒙老师,乃是作者正告读者他是遥敬夏完淳为师,红楼梦中重点借用套用夏完淳的诗赋!


    第五回里写到:“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脂批甲侧:元春消息动矣。】”《红楼梦》中的“梅花”代指的是抗清的义士,因为元春是以夏完淳为代表的以身报国的抗清义士,故而作者用梅花影射元春。



    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这也是元春的“元”的一个出处。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盛开于冰天雪地之中,象征着不惧风雪、坚贞不渝的高洁品格。自古以来,人们赞美梅花的傲雪精神,比如陆游的《咏梅》“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元春”又音似“完淳”,夏完淳乃是被砍头而死,“完”字砍头正是“元”,“元春”的取名正是为了纪念壮烈殉国的一代名家义士夏“完淳”!




十八回里: “宝玉起稿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推他道:“贵人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才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又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分驰了? 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在元春----夏完淳眼里,只有朱红才是真玉,代表满清的绿是不配称玉的,满清的绿只配叫蜡!


  来看看被朱慈炤遥敬为师的夏完淳可歌可泣的壮烈一生(摘自百科):

  夏完淳,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明松江府华亭县人(现上海市松江),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完淳早慧,5岁读经史。当时陈继儒曾写诗赞:“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至十一、二岁,已“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其中。”,14岁随父起兵抗清,兵败后,其父投水殉难,夏完淳又随其师陈子龙继续抗清活动。子龙死,入明兵部职方司主事吴易军中,尝上书南明鲁王,授封中书舍人。吴易兵败后,为叛徒告密因上鲁王表为清军获而被捕。


  夏完淳被关押于南京监狱八十天。洪承畴知道17岁的夏完淳是有名的神童,想劝降夏完淳,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挺立不跪,佯为不知审讯大院就是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洪承畴字)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


  时钱栴亦被捕,意志沮丧。完淳在旁勉励说:“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使钱得全晚节。在狱中谈笑自若。自被捕至狱中写下得诗,名《南冠草》,都是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古。继其父所作之政论集《续幸存录》,分析南明弘光王朝败亡得原因,识见超卓。如谓“南都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大;财赋愈贫,则官愈富。斯之谓三反。三反之政,乌乎不亡?”九月十九日,被押出处斩。临刑,立而不跪,神色不变。



          以身报国的抗清义士夏完淳就是《红楼梦》中气节最是高坚的傲雪寒梅!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9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6 17: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贾宝玉“情如母子”的贾元春又是谁?
原创 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 2017-03-25 08:34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元妃影射的宝玉之师是少年天才抗清义士夏完淳,那元妃影射的与宝玉“情状有如母子”的女子又是谁?


  且看作者在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元妃被封贵妃前插入的一段王熙凤害死张金哥的描写:“那凤姐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个知义多情的女儿,【庚辰侧批:所谓“老鸦窝里出凤凰”,此女是在十二钗之外副者。】闻得父母退了前夫,另许李门,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庚辰侧批:一双美满夫妻。】”

  这段插入乃是大有缘故!是何缘故?是为了暗示张金哥与元妃的影射关系! 张金哥被李衙内逼死,又隐隐与“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对应,揭示朱明王朝的行将末路。

  “闻得父母退了前夫,另许李门,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李衙内逼死张金哥乃是影射李自成入北京,懿安太后即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自缢殉国的历史!守备之子投河而死也正是影射天启在西苑泛舟落水受了惊吓寒气而死。后来顺治帝命人将张嫣和明熹宗合葬在德陵,正是对应了【庚辰侧批:一双美满夫妻。】四皇子赞叹张嫣之节烈,欣慰天启张嫣生前是恩爱夫妻,死后也终得合葬厮守的美满结局。


  原来张金哥影射的正是王熙凤影射的魏忠贤的生死对头----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是也!作者一开篇就告诉读者看《红楼梦》要颠倒着看,历史上张宝珠扶立崇祯即位除去了魏忠贤,书中却是王熙凤受贿逼死了张金哥!颠颠倒倒,实为隐史!


  作者在元春被封贵妃前刻意插入张金哥殉情以影射张宝珠殉国,完全是为了提示读者元春的另一层影射----宝玉养母----乃是自缢殉了国的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


  《明宫词》:“(崇祯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册封皇四子为永王。田贵妃生,甫十龄,妃久病请封,且云”恐不及见”,故亟慰之。田贵妃还至承乾宫,病笃。上数至临视,至七月十六日,妃嘱托外家兄弟而殁。田贵妃所遗二子,托懿安抚养,十六年元旦,上朝懿安于仁安殿,行四拜礼毕,复四拜,谢抚皇子也。”

  田秀英死前将儿子托付给了懿安太后,也就是天启皇后张嫣张宝珠抚养,张嫣对四皇子有近两年的抚养之恩,正是书中“其情状有如母子”的来处。



  元春判词中“榴花开处照宫闱”中的“照”正是暗指四皇子朱慈照。

  见《明史。诸王传五》前部总写:“庄烈帝诸子:太子慈烺;怀王慈烜;定王慈炯;(四皇子)永王慈照; (五皇子)悼灵王慈焕; 悼怀王” ;后部详细介绍:“庄烈帝七子:周皇后生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烜、定王慈炯。田贵妃生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永王慈炤,庄烈帝第四子。崇祯十五年三月封永王。贼陷京师,不知所终。”



     一部《明史》,四皇子名既作“慈照”又作“慈炤”,“炤”是“照”的同音异体字,“炤”是完全等同于“照”的,故字体之异就不再多言了。


  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里“元春赏的端午儿的节礼独宝钗的和宝玉的一样,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而赏黛玉和三春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明白地表达了元春选宝钗而弃黛玉的态度。这是何故?

  其实这正是作者忠于历史的描写:元春是懿安太后张嫣,宝钗是周后,黛玉是田秀英,这一段端午赏礼的描写正是影射为崇祯选正妃的历史。

  “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升。升即中选,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懿安后疑(周)后弱小,将及其次,昭妃力赞之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信王妃。” “当(周)后选入宫,名在第三,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



原来贾府依仗的靠山是捐躯报国的夏完淳和自缢殉国的懿安太后!



      怪不得元春是贾家四春之首!在朱慈炤心中:朱明王朝的兴衰全是依仗这些忠心爱国的节烈之士!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中流砥柱!才配得上这首位头名的位置!

  四皇子最难得的便是他的平民情怀,他笔下的四春以报国殉国的节烈义士为首,而不是皇室宗亲,如此胸怀见识才是我真喜欢。

  一起来欣赏元春夏完淳义士的《狱中上母书》吧。

  完淳是夏允彝的侧室陆氏所生,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侧室地位很低,完淳虽为陆氏亲生,但按规矩他却要叫父亲的正妻盛氏为“母亲”,而只能称呼亲生母亲为“娘”,而且自己也要归于盛氏的名下。后来夏完淳在就义前夕写的《狱中上母书》,从表面上来看,是写给盛氏----这个他名义上的母亲的。在那个封建时期,这是天经地义的规矩。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於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於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夏完淳在他的《别云间》中写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再看看红楼梦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戚序夹批: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甲戌夹批(戚序、蒙府夹批):悲险之至!】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夏完淳报国抛洒一腔英雄血!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张宝珠投梁自缢全节殉朱明!
  

      殉国之烈,天伦之悲,何人能不感之堕泪!

  看书中描写:“政老爷的长女名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正是作者明告读者夏完淳和张嫣因贤孝才德而史书留名。



      哀哉!壮哉!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1 00:33 , Processed in 0.0890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