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22: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秋爽斋和探春
马嘉宾
马嘉宾​
天下学问,以无善无恶为极致矣。
17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重要性虽然不及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人,但她却是贾府“四春”之中着墨最多的女子,秋爽斋作为探春的住处,作者曹雪芹自然也让它承担起了刻画探春人物形象以及暗示探春未来命运的载体, 不仅如此,秋爽斋因为内部空间阔朗,也多次成为书中举办活动的主场地,如第三十七回,大观园众姊妹举办海棠诗社,就是从秋爽斋开始的,再如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也是因为看中秋爽斋宽阔的室内格局是,所以才将宴会地点设置在秋爽斋内,足见秋爽斋在串联书中情节方面也起到了作用。

因此,分析秋爽斋的建筑风格,必定会跟贾探春的形象塑造联系起来,今天我们不妨就通过分析秋爽斋,来探究贾探春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秋爽斋其名为“斋”,内部空间却阔朗无比,暗喻探春性情
探春所居的秋爽斋,跟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蘅芜苑”不同,“斋”字本义乃是书房,多为读书之人静修之地,《园治》有记载:“斋较堂,惟气藏而收敛,盖藏修秘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

因此秋爽斋的“斋”字,已经注定了这处住所的内敛性,“斋”本就是读书人修身养性之地,更多了些独善其身的意味,这暗喻了探春颇具理性精神,探春不同于懦弱的迎春、乖癖的惜春,她善于理性思考,导致她有着相对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点在贾探春协助李纨管家之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中,王熙凤重病,王夫人的精力又不济,于是就将管家之权下放给李纨、探春、宝钗三人,而就在治家过程中,探春频频以理性思维来管理贾府,甚至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也不徇私情,彼时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去世了,论理家里的奴隶去世只应给二十两银子,可李纨一时糊涂,让吴新登家的给赵姨娘四十两,却被探春给拦下了,随后赵姨娘前来闹事,探春也是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

探春笑道:“原来为这个。我说我并不敢犯法违理。”一面便坐了,拿账番与赵姨娘看,又念与她听。又说道:“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也不但袭人,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第五十五回
探春之言,有理有据,赵姨娘也不好闹什么。可以试想一下,除了探春和“女强人”王熙凤,整个大观园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换做其他人,恐怕根本不会有主见维持原则,甚至会将这四十两银子当作顺路人情给赵姨娘了,探春之理性由此可见一斑!


再看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贾赦要强娶鸳鸯,鸳鸯誓死不从,并当着众人的面向贾母告状,贾母得知后大怒,彼时贾赦、邢夫人都不在身边,贾母一时糊涂,便将气全部撒在了王夫人身上,大骂王夫人:“你们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在场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多说一句话,唯独探春一人挺身而出,指出贾母的错误,还了王夫人一个公道:

探春是个有心的人,想王夫人虽有委屈,如何敢辩......因此窗外听了一听,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 ,小婶儿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第四十六回
这些种种都暗示了探春与其他姊妹的不同之处——理性处事!

再看秋爽斋内部的空间结构,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阔”。探春性情爽利,喜欢宽阔的住所,所以她的秋爽斋将三间房全部打通,连成一间,扩大室内空间,这恰恰符合探春的坦率性情。

也正是因为秋爽斋的阔朗,大观园众姊妹建立诗社的时候,第一场诗社比拼就是在秋爽斋进行的,因为这里空间够大,容得下众人,反观林黛玉的潇湘馆,纵然清净优雅,却均是小室,安能在此处筹建诗社?

再看探春兴建诗社时所发出的信笺邀请函,内有豪放之句:“孰谓连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此言更是豪爽率真,秋爽斋如此,探春更是如此。




秋爽斋内部陈设浑厚高雅,无一丝庸俗之气
秋爽斋室内的陈设也继承了探春的“豪气”,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贾母携刘姥姥等众人一起前往秋爽斋举办宴会,就是看中了秋爽斋的内部空间阔朗,借此机会,曹雪芹通过众人之眼,让读者看到了秋爽斋的室内陈设,第四十回如是记载: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同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第四十回
由此可见,秋爽斋的屋内陈设,除了大,就是雅,这也是探春性情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纵观《红楼梦》全书,曹雪芹是花费了不少笔墨来刻画探春之雅的,第三回“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林黛玉从姑苏来至贾府,见到了贾府三春,曹公是如此描述探春的外貌的: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曹公用“见之忘俗”四字,就将探春不落俗套的外表和性情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到了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探春意欲创建诗社,就给众人发了邀请函,期间不少细节值得深思:

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付花笺送与他......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一面说,一面走。刚到沁芳亭,只见园中后门上值日的婆子,手里拿着一个字帖走来,乃是贾芸叫人送来的。——第三十七回
曹公此处的笔法可谓是构思精巧,先有探春送来“花笺”,后有贾芸送来字帖,若是没有贾芸的“字帖”来衬托,我们读者恐怕很难发现探春的“雅”,由此也可以看出,仅仅是一张字帖,探春也要花费大心思,将其精心制作成“花笺”给众人送来,可见探春之雅!


另外,探春虽然高雅,但她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却卑鄙猥琐,无一丝雅气,曹公极力描写探春的雅,恐怕还有意于制造一场“雅”与“俗”的冲突,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探春和赵姨娘来完成。

在《红楼梦》中,探春和赵姨娘的矛盾冲突可谓不少,其中就有上面我们提到的“二十两丧银”之事,探春坚守原则,但是赵姨娘却为自己的利益,要求探春为她开“后门”,丝毫不顾探春可能会因此丧失管家之威望;再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探春自己做了一双鞋送给宝玉,结果却被赵姨娘说闲话,探春听完怒怼赵姨娘:“我爱给哪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还敢管我不成?这也是她气的?”


所以,当探春的“雅”跟赵姨娘的“俗”发生冲突之时,探春只能寻找一个心灵的港湾来逃避赵姨娘,于是她将希望寄托在封建时期的嫡母制度上,探春借此跟赵姨娘撇清关系,她认为王夫人才是自己的母亲,王子腾是自己的舅舅,至于赵姨娘和赵国基,只不过一个是姨娘,一个是下人而已,这也正应了第五十五回,探春大怒之下所说的那句“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

但不得不说,探春此举是欺骗自己,就算有嫡母制度,赵姨娘到底也是她的亲生母亲,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探春如此厌恶赵姨娘,恰恰证明她的内心深处很在意自己“庶出”这个身份。由此可见,当“雅”遇见“俗”,探春遇见赵姨娘,就像秀才遇见兵一般,光凭一个“理”字是断然无法解决的!




秋爽斋种梧桐,探春喜芭蕉,暗示了探春的未来命运
《红楼梦》中对秋爽斋的屋外之景并没有过多描述,唯一提到的就是秋爽斋的植物景观,仍是第四十回,贾母两宴大观园之时,曾有这般记述:

贾母因隔着纱窗往后院内看了一回,说道:“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第四十回
梧桐在我国文学现象中,一直被当作高风亮节之象征,清代《花镜》中记载:梧桐,又叫青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

结合秋爽斋匾额有“桐剪秋风”四字,如此清朗干练的匾额,暗合探春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探春不落俗套,遍读群书,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番志向,并用一双清醒的眼看到了贾府内部的诸多弊端,王熙凤病重后,探春作为三人管理小组的干将,兴利除弊,将大观园整治得井井有条,赵姨娘因为二十两丧银前来找探春麻烦时,探春大发感叹:“我但凡是个男人,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可见探春的确如判词所言——才自精明志自高!


但梧桐更代表了悲凉之意象,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李清照,她在《声声慢》中就曾借梧桐来表述自己的忧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红楼梦》之人,只知道寒风微雨,林黛玉在潇湘馆的窗边,望着千竿翠竹独自流泪的感叹,又有谁想过秋爽斋中的探春呢?

除了梧桐,探春尤喜芭蕉,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创建诗社,每个人都为自己起了别号,李纨自称“稻香老农”,林黛玉被称“潇湘妃子”,到了探春,因为她最喜芭蕉,于是自称“蕉下客”,结果被林黛玉用“蕉下覆鹿”的典故着实打趣了一番:

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她去,炖了脯子下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第三十七回
探春与众人玩笑着说出“蕉下客”之时,可曾想到“芭蕉”二字,已将她的未来命运盖棺定论。芭蕉在传统文学中,一直被当作传达孤独寂寞与思乡愁绪的意象,比较有名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长相思》,当中有“秋风多,雨相和,窗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等悲凉之句,再有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很难想象,像探春这样爽利的姑娘,却会喜欢芭蕉这等悲凉之物,也许这就是曹雪芹在冥冥之中为她安排好的结局,按照探春判词所书“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句,再加上红楼梦曲《分骨肉》中有“从今分两地,各地保平安”之句,可见探春最终远嫁他乡,虽有须眉不及之才,却困于女儿身,最终只能落得这么一个悲凉的结局。

芭蕉的悲凉意象,到底还是在探春身上应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22: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荣国府草木一春。此一春则为一年。四春则按一年排序为元春为春、迎春为夏、探春为秋自然居秋爽斋杀伐果断、惜春为冬自然心冷意冷自了汉寒气逼人。春夏秋冬大循环,夏终结春,夏金桂勒死惜春之秋菱,秋后之金灭掉吴三桂,冬水满清终结探春郑经之秋,于是天道期待进入下一个春夏秋冬循环。自了汉,汉自了,一了百了。汉南春历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1 06: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要讲一个与惜春的暖香坞完全相反的格局,就是贾探春的秋爽斋。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将早饭摆在了秋爽斋的晓翠堂。从名字可知那外面应该种了很多芭蕉。也是探春“蕉下客”名号的由来。
探春居住的正房则是最精彩的布置。要论大观园众人房间布置的美感,实属第一。
薛宝钗不说了,没有布置。
林黛玉失之于书卷气,更像书房。
贾宝玉失之于脂粉气,更像女儿闺房。
惜春的太狭小,迎春的干脆没写。李纨是寡妇住所,不可能太布置。贾探春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第四十回)凤姐儿等来至探春房中,只见他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贾探春房间的陈设有很多说道,之前曾专门解释过这些陈设背后,和秦可卿的房间陈设一样,具有“设譬”之意。
不同的是秦可卿的房间影射金陵十二钗各人,而秋爽斋则影射探春自己。
本文不提房中陈设,却要讲一讲探春对秋爽斋的改造和装修。
原文说“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说明了很多问题。



要知道大观园的房屋是为贾元春省亲所用。并不是如今景点,不过外头模样,里边多是空房子。
当初省亲时各处都装修穿插好了,后来各人住进去,只是增加了布置和陈设而已。
但贾探春与众不同,她的秋爽斋正房被改动最多。甚至将一排三间大房全部打通,拆除了隔断。
无论当时的隔断是“实墙”,还是用了隔扇间隔都被她给拆除了。当然,古代的三间房不涉及内部承重墙问题,也不需要担心探春是乱改造(笑)。
探春将房屋内部打通,营造出全然阔朗的空间,再穿插布置,体现出的正是她的开阔心胸和高级品味。
因为阔朗忽然是好,稍一不慎就容易被布置成如今博物馆的展厅并不好看。显然贾探春具备高级的美学品味,她的房间陈设极具美感。
大观园众人的房间,只有探春明确做了改造。就说明她与其他人的不一样。



即便是钗黛,也是在原有框架内去实现自我的思想。其他人更不用说。贾宝玉的怡红院基本都没什么改变。
秋爽斋被贾探春打破框架的“改造”了。体现出她的改革和突破精神。难怪管家后,探春第一时间就拿大观园做改革试点了。
一个好的“管理者”,并不是像王熙凤那样只是“管”。管着所有人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别给她找麻烦,她一撒手就全散了。只有“管”没有“理”,更奢谈“创新、创造”。
贾探春有担当、有勇气、有思想、有创造,更有创新。这样的管理者才能叫“改革家”。最有可能别开生面。
她自己也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好在她虽是个女儿,命运给了她因祸得福的机遇。远嫁海外后,根据“交趾怀古”所预示那样,贾探春最终名扬海外,创出了好大的名声。



秋爽斋的房屋改造,代表贾探春打破常规的勇气,是《红楼梦》其他人不具备的。
当然,她有这个气魄和实现能力,与她是唯一一个在自己家中的女儿有关。
其他如钗黛,哪怕是迎春、惜春也都不是在自己家中。自主性不如探春就不好任性而为。但就算在自己家中,她们也没有探春的气魄。
秋爽斋就是探春的一面镜子,彰显出她全部的真性情。可以细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8 21: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脂砚斋是贾探春的原型?曹雪芹巧妙的通过探春远嫁做出提示原创2019-05-05 18:52·君笺雅侃红楼
贾探春远嫁的结局是红楼梦最没有异议的共识。作为贾家的三姑娘,贾探春自身果敢坚毅,智谋决断都为大观园翘楚。她尽管诗才不如薛林二人,可生存之道,治家之道却有胜出。这样一个姑娘,恨不生为男子,否则贾家何至于树倒猢狲散。即便为女子,脂砚斋也认为,贾家抄家时,若探春在,绝不会令贾家人分崩离析,必然会将所有人团结起来共抗难关!关于探春的结局,资料并不多,需要一点点梳理!但梳理过程中发现贾探春和脂砚斋的联系,也是一个惊喜!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根据贾探春的判词可以知道探春远嫁大体去了东方。很多朋友认为下了南洋,暹罗、爪哇、甚至南越并不对。探春的判词图画最重要,图画上有放风筝,表明还在中华文化圈。如此,能够出嫁的地方就是朝鲜半岛、日本或者琉球国。
而一片大海,一只大船,也指出贾探春出嫁的对象是海国!为什么一定是东方三国中的一个,而不是南方。在于判词中放风筝的寓意。探春远嫁在东方,家乡在西方。风筝一断随着东风可以向西飞去。贾探春有梦回家乡的寄望。希望自己回不去,放飞的风筝能带着自己的思念回到家乡。


探春判词提到了几个重要线索。
两个人:绝不是贾探春和丫头侍书。一定是个身份和探春相当的人。七十回潇湘馆众人放风筝,探春的凤凰风筝和另一个凤凰风筝一起被双喜字风筝裹挟走。寓意二女同嫁。两个人放风筝也有二女一同远嫁的意思。
一个女子:两个人出嫁,却生下一个女子掩面而泣,指出另一个女子死去,留下探春孤零零自己。
风筝:既代表远嫁自身,也代表对故乡思念。有风筝的地方,能够采用中华纪年,清楚清明节气的。也就那几个国家。
大海、孤船、江边,在在指出探春远嫁的海上国家并不小,还有江。所以个人猜测是朝鲜半岛。清初,半岛为清蕃属,但对明认同使得半岛李氏内心多不臣服,身怀异心。清朝对其时有安抚。


《红楼梦》中背后的政治氛围是皇帝和北静王两个集团虎兕相争的皇位争夺局面。无论是皇帝一方,还是北静王一方,都应该对身边半岛这个最不稳定的因素有所拉拢。南安太妃在贾母生日当天要见姑娘们,就是为了选合适的女子赐婚。作为四王八公集团一分子,南安太妃出头,北静王妃在侧却不说话,明显是避嫌,出头不好只为把关。所以才有寿宴相看一说。应该是北静王觉得势力薄弱拉拢半岛李氏为己所用,才选了两个女子远嫁示好并拉拢!
根据八十回前线索,这次相看,不光看上贾探春还有林黛玉,贾探春给林黛玉取名潇湘妃子本就是两个人:娥皇女英。加上探春判词中两个人放风筝,只剩一个人哭泣。潇湘馆内两个凤凰风筝被双喜字裹挟走。林黛玉的芙蓉花签取自王昭君和亲远嫁的“莫怨东风当自嗟”;贾探春的杏花签必得贵婿,有“日边红杏倚云栽”。而下两句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更指出杏花芙蓉相同遭遇,芙蓉却生不逢时,秋天一到,芙蓉枯萎……大体对应上探春判词内容。


二女远嫁后,林黛玉很快去世。贾探春身在异乡,回家省亲并不可能。但她还是见到了家里人。《柳絮词·南柯子》:
(贾探春)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贾宝玉)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兄妹二人同作一首词相和,尤其贾宝玉最后一句“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表明贾探春和林黛玉远嫁后的第二年,贾宝玉和贾探春又见面了。而贾宝玉的词,表达的并不是兄妹之情,更多是男女之情。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贾宝玉其实是去寻林黛玉,不想林黛玉已死。只能兄妹二人相见。
……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再根据贾宝玉这个誓言,联系《柳絮词》的时间,贾探春远嫁不久,贾家被抄家。第二年,贾宝玉悬崖撒手,被癞头和尚(癞头鼋)像甄士隐一般度化作了和尚(大王八),寻到林黛玉的坟前守墓一生(驮一辈子碑)。如此,贾宝玉和贾探春兄妹二人在余生可以常见面。


《柳絮词》属于贾探春和贾宝玉的一首,名为《南柯子》,形容兄妹二人的富贵是南柯一梦。而贾探春的名号是“蕉下客”,也有“蕉叶覆鹿”的意思。“蕉叶覆鹿”也讲述的一梦。鹿更有争夺天下之意。点出探春远嫁,实为替北静王逐鹿天下做牺牲。但终究难逃一梦!前后两个梦,表明贾探春才是那个经历梦境,在现实与梦幻来回切换的人。兄妹二人余生因林黛玉的坟墓而聚首。每到清明兄妹二人也会放风筝,是不是也影射判词图画中二人放风筝?最后,一个“情僧”撰写《石头记》,一个在梦幻和现实中穿梭,协助抄书、批书,是否类似“脂砚斋”?
贾探春以书法见长,贾元春省亲的诗稿,日常大观园众人联诗诗稿都是贾探春誊抄。最后兄妹二人,一人写书,一人抄书。应该是《红楼梦》最后的设定!
当然,此为《红楼梦》中现实故事,与真实的作者现实还有差别。属于小说的最后设定!至于贾探春的结果,以她的能力,除了薄命在他乡,又能差到哪里去?不过梳理下来发现脂砚斋是贾探春的原型是不是让人觉得意外?笔者也很意外,是灵光乍现的一闪,来自南柯一梦和蕉叶覆鹿。您觉得是不是呢?欢迎留言!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7: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这段话清楚地说了黛死钗嫁,贾宝玉在出家后的去向是寻到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
那么林黛玉的坟在哪里呢?毫无疑问不在国内,否则薛宝钗等人不可能不给她扫墓祭奠,也不可能不找到贾宝玉。
林黛玉与贾探春一起远嫁,自然埋葬在目的地。君笺雅侃红楼的观点是西海沿子真真国。
当然,林黛玉死在异国,《葬花吟》也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暗示。
贾宝玉寻找林黛玉的“埋骨之处”,必然要先找到妹妹贾探春。还记得二人合作的《柳絮词》如何写的么?
(贾探春)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贾宝玉)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代表兄妹二人分别后还有一见。贾探春回不来,只能是贾宝玉下西洋去找她。而找到她也就找到了林黛玉的埋香之地。




贾宝玉词中意思,也不像对妹妹述说,更像对情人承诺。
贾探春是王妃,贾宝玉是和尚。探春大可以自此供养哥哥。
贾宝玉至此在林黛玉坟的附近结庐而居守墓余生,不可能再写《芙蓉女儿诔》祭奠,就将一生故事写成《石头记》,可不就是《情僧录》。而贾探春作为参与整理者,恰好对应了脂砚斋这一角色。
当然,这些都属于将小说与现实混淆的推测。现实中“探春”既不可能在异国当王妃,作者也没出家当和尚。不过就是将自己融入书中人物而已。你说呢?文|君笺雅侃红楼。

清明递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可叹故国沦落成异国,东风恶,红楼春梦随云散。。。
作者石头是不是也想到了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作者: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好一似,前盟虽在,待书难托】
莫、莫、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7: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书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一作侍书,二者哪个是真实和正确的呢?比较难以说明,但是多数的脂评本均为待书,庚辰本的侍书是描改,原抄是待书,所以要按照原抄文字为依据,不能以描改后的文字为准,己卯本是待书,甲戌本也是待书,这三部最为重要的版本均是待书,我们目前主张取最早版本文字为依据的校对原则,应当作为待书才是合理和符合版本真实面貌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待书

别名
侍书

国籍
中国

职业
丫鬟


人物出处
《红楼梦》

出场回目
第七回

主人
贾探春

红楼梦人物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她是三小姐探春的丫环,心眼灵活,口齿伶俐。(首见第七回)探春之丫环。第七回作"待书"。后四十回称作侍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16: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红楼梦:贾府降薪裁员,底层叫苦连天,贾探春一招得人心
2023-10-09 08:18 发布于:福建省
红楼梦:贾府降薪裁员,底层叫苦连天,贾探春一招得人心!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经济形势不好,入不敷出,也出现过降薪潮,赵姨娘状告王熙凤,说的就是这件事。且看原文中怎么说?

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可都按数给他们?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原故?”
看官听说,这王夫人也是个人精,分明是赵姨娘亲自学舌告的状,她只用了“恍惚听见有人”六个字,但王熙凤作为发放月例银子的实际执行人,少不得要回答太太这个问题。



凤姐忙笑道:“姨娘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要省钱,首先从半个主子的姨娘身上下手,扣的还是隶属于最底层的她们的丫鬟这样的边缘人物的月例银子。

原本姨娘的丫鬟,月例银子也只是跟小一辈的公子小姐的大丫鬟一样,每月人各月钱一吊,现在省钱先拿她们开刀,直接跟晚辈房里最低等的小丫鬟一样的收入了,这也难怪赵姨娘抱怨。

但是,王熙凤自然不服气,离了王夫人的上房,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在那好不愤恨地开骂呢!意思下次连赵姨娘的月例银子都要跟着减半呢!



王熙凤冷笑道:“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更可怕的是,便是在王夫人跟前,王熙凤也这样说,而且说出了荣国府先前打饥荒,经常发不出月例银子的事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王熙凤接手之前,荣国府经常拖欠工资。末世景象,可见一斑。

王熙凤道:“这个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说了两三回,仍旧添上这两分的。他们说只有这个项数,叫我也难再说了。如今我手里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他们呢。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
说完了降薪和拖欠工资的事情,咱们再来说说裁员之事,首先是金钏儿没了,王夫人为了省事,少用了一个丫鬟,后来则是绣春囊事件,王熙凤建议王夫人裁员,当然,裁的一定是普通员工,而且和现在裁员的潮流一模一样,流行裁掉老员工。



凤姐道:“如今他们的丫头也太多了,保不住人大心大,生事作耗,等闹出事来,反悔之不及。如今若无故裁革,不但姑娘委屈烦恼,就连太太和我也过不去。不如趁此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一则保得住没有别的事,二则也可省些用度。”
天呐,堂堂国公府,竟然到了需要裁员来省些用度的地步了,年纪大些的丫鬟,果然没有铁饭碗可以端。王夫人听了,可怜这些小辈的女孩们不曾有过千金小姐的金尊玉贵,暂时没同意。



王夫人叹道:“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像个人样,余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虽然艰难,难不至此。我虽没受过大荣华富贵,比你们是强的。如今我宁可省些,别委曲了他们。以后要省俭先从我来倒使的。”
《红楼梦》故事里,王夫人以身作则,先从自己身上省俭的做法,倒是让人刮目相看。贾探春理家,也是奉行的这套高层带头降薪吃苦,开源节流的准则。首先,她扣了贾府公子学里的八两,蠲了买办给贾府小姐买脂粉的二两银子。



探春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
《红楼梦》故事里,贾探春见赖大家的园子有人包了去,除了自用的东西,每年足有二百两银子剩,她便着手重新分配大观园利益,尽可能达到雨露均沾、共同富裕的目的,收服了人心。

探春道:“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红楼梦》故事里,贾探春深知贾府的下人们贫富不均,老嬷嬷们没营生,还受账房辖制,便决意把大观园的新创归到里头来,不经过账房那些蛀虫的手。



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帐归钱时,自然归到帐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帐,他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账房的人就是硕鼠,已经得了无数人所共知的好处,他们还要偷着往外拿。且看帐房都有哪些人?都是些无星戥、大量偷粮、钱开花,早就怨声载道了。贾探春这一理家,上头省了钱,底层又有了进益,还劫了硕鼠们的财,可不就是皆大欢喜吗?

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09: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园图藏了什么惊天秘密?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大观园图惊现龙蛇:

一条四百米长的大鱼,跃出了水面,鱼头便是大门口的屏障山,正要跃过大门。中国人都知道“鲤鱼跃龙门”的神话,过而为龙!

一条四百米长的大蛇,从蘅芜苑到怡红院北边的山顶,便是大主山山顶之路。本应画为白色,但背景是白色,故用显眼的金色表示。

大蛇似与鱼斗,在争鱼头下的一颗玉。

中国古代神话就有大鱼化龙的美丽传说,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宋代《埤雅·释鱼》中也有:“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古人认为草化萤、鱼化龙,大鱼便是龙。为什么不直接画个龙?因鱼的辨识度更高,鱼形线条简单,鱼图更为大众熟悉,年画、图画等也常见。而龙图形复杂,龙头、脚爪不好在大观园中安排,而且在辨识不清时还容易与蛇混淆。

此鱼半出水面,只需一凸一凹,加个菱角尾巴,便可看出是鱼。作者构思之精巧,令人倾倒!也方才领悟76回黛玉湘云说凹凸的微言大义,而且凸凹二字入了回目,作为回目两句第一字,提醒读者。

看到画出的大观园图,就一下子明白了:

为什么老太太让画大观园图?

为什么黛玉一改往日之风,领头大顽大笑,强调画园子人物?

为什么宝钗重复强调照着慢慢画,回想有滋味,而且细说画法?

为什么红楼作者从不说每个地点的具体方位,甚至连方向都不说,却给了读者足够的线索能够按图索骥?

因为不能说!大观园中暗藏龙蛇、龙蛇争玉,是此书所隐真事,不能明着写,逃不过满清文字狱。红楼作者只能让读者自己画图来看,一窥惊天之秘,双方心照不宣。

看画出的大观园图,会发现两组共性:一是黛玉和三春位于鱼身,以黛玉为首;二是宝钗和李纨,都处于大主山怀抱之中。给稻香村的用词是“山怀”。对蘅芜苑,贾珍说法是“东北山坳里”,本是说花溆洞口水流分支处,可蘅芜苑便在此山坳里。黛玉湘云凹晶馆联诗,原话是“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山坳是两山之间的平地,凹晶馆左右两边都是大主山,右边是大主山延伸向大观楼的余脉,所以“山坳”这个用词很精确。但凹晶馆已经位于山坳的出口,蘅芜苑还在此山坳里,此山坳,同贾珍说的山坳,是同一个山坳。

站在怡红院北边的山顶,整个大观园尽收眼底。大主山山顶之路,像一条长蛇从蘅芜苑蜿蜒而来,这条大蛇像是从蘅芜苑的洞口出来的。蘅芜苑、稻香村后面山之凹处,像两个洞口,很明显。宝钗是白蛇,李纨是耗子,这两个洞口,一个是蛇出入的洞口,一个是鼠出入的洞口。作者把蘅芜苑、稻香村安排在山坳、山怀的洞口,应是表达蛇鼠一窝!是真正的一个窝:两个洞口进去,在大主山里面是相通的。

49回,一夜大雪,宝玉一大早先去芦雪广,顺着山脚刚转过去,闻得寒香,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红梅。宝玉立住,细细的赏顽一回方走。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原来是李纨打发了请凤姐儿去的人。宝玉来至芦雪广……

李纨派人去找凤姐,却走蜂腰桥!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故意露了馅儿。蜂腰桥在蘅芜苑门外,李纨派人找凤姐,只能向南走沁芳桥出南边角门。走蜂腰桥只有一种解释:此人出的是蘅芜苑这个洞口!正面完全解释不通,这个问题困扰我多年,直到自己画出大观园图,鱼龙、蛇鼠一目了然,才知作者是骂宝钗李纨蛇鼠一窝!两个洞口,里面是通的,在人看不见的山里面是相通的一个窝。作者用大观园图告诉我们:蛇鼠确实是一窝!

红楼作者苦口婆心地一直在告诉读者龙蛇。从一九顽童闹学堂时,就在说“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一直到九九还在说。

68回,凤姐告诉尤二姐:“少不得我去拆开这鱼头,大家才好。”

69回,凤姐对尤二姐说:“我反弄了个鱼头来拆。”

拆鱼头,表面是处理麻烦事,反面是作者在提醒读者“鱼头”。

70回放风筝,宝玉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说个笑话儿:孔子老婆生了个大胖儿子,孔子乐坏了,说:“给儿子取名叫孔龙,可好?”他老婆听了大怒:“我生的宝宝虽然丑了点,你也不能叫恐龙啊!怪不得人家说你二,你看人家谁把娃叫恐龙?恐龙又丑又难听,将来都没女孩子愿意约会。”孔子一听,恍然大悟,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一下子找到了答案:“原来恐龙是这么灭绝的呀,没女朋友,可不绝种了嘛。”正好国君送来一条大鲤鱼,孔子大喜,说:“那给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可好?”他老婆问:“什么意思?”孔子说:“就是大鱼。”他老婆听了高兴道:“大鱼好啊,年年有鱼!”孔子一听吓坏了,心想“我还想周游列国,出去玩一圈儿,这年年有鱼哪受得了哇!”于是正色曰:“食不语,寝不言。肉虽多,不及乱,不宿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发布于 2021-08-15 14: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园图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北京大观园图错的离谱:
87版经典《红楼梦》电视剧的拍摄地,在北京市二环西南角的北京大观园,下面是北京大观园的平面图:






对影视拍摄的场景道具,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我一窍不通,不敢置喙。

我们单看这个大观园图,错的离谱!

问题还不在错的地点方位都不对,人谁无错?问题是完全不上心,根据书中几次游园顺序,把各处地点转着放一圈儿,就完事了。

贾政一行从潇湘馆出来,是“青山斜阻”的大主山,转过山怀便是稻香村,并不经过秋爽斋、暖香坞。贾政从稻香村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到了蓼汀花溆,是沿山下之路向北走的。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出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舡”,是往大水池方向走,显然是另一个方向。随后在秋爽斋摆饭,出来后坐船,经过紫菱洲到了蓼汀花溆。所以潇湘馆的东西两边,显然一边是大主山,一边是大水池,潇湘馆、秋爽斋等是山水之间一块平地,所以大观园的山水结构很清楚。

沿着山下之路往北,过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等,到蓼汀花溆。沿着水池往北,是藕香榭和对岸的大观楼,转弯后也可到蓼汀花溆。花溆北岸,便是蘅芜苑,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花溆之水,是从宁府西北角流入,经沁芳闸,钻大主山石洞流过来的。水出山洞,“从东北山坳里”,一个水流分支绕山下流,过芍药圃,经稻香村,到怡红院处,与沁芳溪之流合在一处,再从墙下出去,仍旧流到宁府会芳园。所以山东水西,大观园的框架结构很明白。

大主山从潇湘馆、怡红院附近,向北一路蜿蜒至东北的蘅芜苑。再看“北京大观园图”,有没有一个大主山?

其怡红院位置让人无语。大观园的水,在怡红院附近合在一处,从墙下出去,是东府的会芳园,所以怡红院显然不能在西南角。



我遵从老太太和黛玉的话,照着样儿慢慢的画,按宝钗所说法子,一丝不苟画了一个大观园图样,虽然粗糙,但作为示意图,把山水、楼台人物和常提到的地点都标注出来了,地步方向不会偏差很大,如下图:




我画的是高清图,这被压缩模糊的不像样了


说明:

画园林之图,不应画直线、平滑弧线,园林中的山、水、路等都是仿自然的、不规则形状。但我在电脑上画图,不能像用笔那样随意,用直线、弧线进行拼接比较方便,况无红楼作者之丹青妙手,对绘图工具也不熟练,所以画成了这样一个“示意图”,万望海涵。

比如:沁芳桥、蜂腰桥、翠烟桥下之水,都不应画成直的,所有的流水都不应画直线、弧线。

还有大主山的两边山脚,不应画成弧线。稻香村处于山怀之中,应把山的怀抱画的更大些,出来时要转过山坡才好,而且位置应与暖香坞更画近些。但我在电脑上画,都是用弧线拼接的,大小弧线很不好掌握,尝试了多次,只好作罢。虽然画的不好,但图出来后,一眼便能看出暖香坞的暗示含义:惜春叫“藕榭”,是因为她在藕香榭,可实际惜春住在“暖香坞”,紧邻稻香村,是一直在默默提醒稻香村里的“冷香丸”,隐藏的小耗子贾兰。

还有,不应把所有的路都画成直的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凸碧山庄山坡底下,一转弯就是凹晶馆,说明此处凹近大主山,而前后的秋爽斋、紫菱洲都是凸向大水池的。

紫菱洲的“菱”字,表明了这块伸向水中的三角洲形状,是菱角形,显然作者有图在先,所以取名“菱洲”。红楼作者本身就是画家,在写大观园之前,显然先画了一个大观园的山水图,并安排好了楼台房舍、人物住处、各处景点、来往路径等,所以写的一丝不乱。

上图作为大观园的示意图,只画出、标明关键元素,主要是人物活动的楼台房舍,标明地步方位。对于绿化、园林元素等都不用标注,否则太繁杂,喧宾夺主,示意效果不好。

编辑于 2021-08-15 23: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09: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元培吊明揭清大方向 + 明末青州衡王府的林四娘 + 奉天承运是朱元璋的发明 + 顽童闹学堂是萨尔浒之战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

1.3 第三阶段:明末清初
百年之前,华山之巅,蔡元培、胡适两位高人就此事华山论剑过。既然胡教授此路不通,再访蔡校长剑指方向:

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自明亡始……
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斥清室为伪统……
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
黛玉、宝钗、湘云等都是指康熙时仕清文人……
赞同蔡校长所指大方向,吊明揭清,宝玉是传国玺,其它细节却不认同,也不认为从崇祯殉国开始。这次我也学乖了,两高人对决总有一个人错,既然像蔡、胡这样高山仰止的大师都有可能错,那么:

一)另一位大师也不一定全对。
二)就这同一个问题,可有多种可能性。
我把考察范围放到明清两朝,视野先放大到唐寅至乾隆之间总没错,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吸取教训多质疑,多考虑多种可能性。

十九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迅猛,便是得益于这两点,不仅鼓励质疑权威,而且允许多元化发展,比如在化学界,鉴别物质(比如陨石)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一直不是件轻松的事,后来却是从光学方面得到了突破。通过对光的颜色进行分解,然后去研究不同的波长,进行光谱分析,居然能灵敏迅速地鉴别物质,确定其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甚至通过光谱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

在科学领域,这不是偏门,而是不拘一格,除了运用传统方法,应大量去尝试其它可能性。还要敢于质疑权威,因为质疑牛顿,才有了相对论,因为质疑爱因斯坦,才有了量子理论。现代科学,在每个点上都有人去探究,不拘一格,百花齐放,才有今日的科学盛世。但在文艺复兴之前,科学界如漫漫长夜,一灯如豆,不能容忍异端邪说,有人敢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就烧死人家,这一年是1600年,万历时期。如果我说万历甚至隆庆、嘉靖在红楼梦里都有,天命、崇德、顺治、康熙在红楼梦里也有,弘光、隆武、绍武、永历在红楼梦中还有,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怎么大放厥辞,至少我不会被烧死,这就是文明。

红楼梦的研究也可以从现代科学、理工方面吸收一些营养,比如方法论等,并能不拘一格,百花齐放,才会吸引更多观众来游园。

主流红学一直认为:书中的皇家、颂圣、当今都是清朝的康雍乾,那有没有可能颂的是明朝呢?

前文已讨论过,芳官改扮“耶律雄奴”,宝玉说正该作践“耶律匈奴”,为君父生色。此处“君父”显然不是指胡人,“耶律匈奴”才指满蒙,而当今之世、大舜正裔、圣虞功德、日月不朽正是指明朝。

林四娘的故事,在清初多本书中出现过,以《聊斋志异》中林四娘为例,便是明末青州衡王府的宫女。清朝并无青州恒王,或谐音的青州王,红楼梦中的青州恒王和林四娘,完全可以是明朝的青州衡王和林四娘,则“本朝皆系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实历代所不及处。可谓‘圣朝无阙事’,唐朝人预先说了,竟应在本朝”,这样颂圣的话,也是为明朝颂圣。其实岑参的“圣朝无阙事”是明颂暗讽,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是朝廷刚收复长安时,万事凋敝,朝廷却无所事事。红楼梦中用林四娘和这句诗,也是指出:此时的明朝也处于“安史之乱”中,红楼梦一直把满清造反比作安史之乱,都是胡人边将起兵造反,胡人也都占据了京城,区别是明朝“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皇帝也没跑直接挂了,南明也并未收复京城。此时便是南明之时,同时也指出南明朝廷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总之,这个圣朝显然不是清朝。

秦可卿死葬,来了个“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权力极大卖官鬻爵。清朝太监不叫内相,也无太监滥权。唐宋有内相,却是翰林学士,绝非太监。只有明朝太监称内相,而且权力很大,大名鼎鼎如王振、刘瑾、魏忠贤可一手遮天。“大明宫”也是打擦边球,虽是假借汉唐用唐宫之名,但“大明”二字也是此地无银。再看其仪仗用字:

榜文上大书“奉天承运太平之国”。
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
奉天承运:是朱元璋的发明专利,明太祖自称“奉天承运皇帝”。

奉天:明朝的金銮殿即皇宫正殿名。

洪建:明朝前两个皇帝的年号洪武、建文。

奉天承运之国、奉天洪建之朝:带有显著的明朝特征。

虽说清承明制,但清朝有自己的特征符号。秦可卿死葬场面很大,却连续用“大明、内相、大权”,“奉天承运之国”,“奉天洪建之朝”这样的明朝标识,作者是否有意在指明朝?

红楼梦中既有写清朝事,也有写明朝事,写的是明末清初时期。宝玉的小厮“茗烟墨雨”可以是“明末言语”,顽童闹学堂,宝玉的四个小厮打一个姓金的,结果没打过,宝玉说“我们被人欺负了”,“秦钟的头也被打破了”,这从正面情节基本说不过去,四个打一个,门闩子马鞭子齐上,势必是群殴暴捶,居然能打输了?可万历末年的萨尔浒之战,明金著名战役,四路明军,成倍兵力,就是打输了,此战改变了明清局势,从此明朝陷入被动,从进攻转为防守。红楼梦中这个四对一的败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是萨尔浒之战,不用我多说,可作为隐写明末历史事件的证据之一。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宝玉是朱明玉玺?+ 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是什么?印!+ 贾环的“大哥二哥”谜语是什么?贾珠宝玉:朱玉玺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1 12:17 , Processed in 0.1084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