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15: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一=====神瑛为谁侍?【朱由检扯淡碑+朱慈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31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河南朝歌的神秘的“甲申扯淡碑”[color=rgba(0, 0, 0, 0.3)]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18-07-12 08:04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Drogensky提到:网上有传言“扯淡”碑为崇祯皇帝墓碑,可信否?
  -----------------------------------------------------------------------------------------------------------------


扯淡碑不可能是崇祯的墓碑。崇祯尸首被发现后同周后的一起被放在东华门外暴尸示众,两三天后才被草草收殮,后迁入田妃墓。崇祯的死是确定无疑的。但这块河南省淇县的“扯淡”碑确实有玄机,我认为它极可能是《红楼梦》的作者朱三太子----崇祯的四皇子朱慈炤所立。


我的理由如下:


1,“甲申扯淡碑”在河南,而四皇子朱慈炤在甲申年随李自成的部下毛将军逃到河南,这在《张先生传》和《清实录》中写得很清楚。详见我前面的博文《解析《朱三太子案》史料中的四皇子朱慈炤》


2,碑首注明“明末甲申”,碑文中声称“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一纪是十二年,于是多被猜测作12*12=144岁,其实不然,“生不言寿,莫考其纪”中的“纪”字实为障眼法,“一十有二纪”实为“一十有二岁”。 甲申年明亡时四皇子朱慈炤恰好十二岁。见史书记载:崇祯十五年即1642年“三月二十一日,册封皇四子为永王,田贵妃生,甫十龄,妃久病请封,且云“恐不及见”,故亟慰之。”。1642年三月十岁的四皇子朱慈炤到了甲申国变的1644年三月恰好是“一十有二”。年龄完全吻合,此碑乃是四皇子朱慈炤为悼念亡国所立。【{12*12===144//1644}】


3,扯淡碑上用了4种字体,而刻法则用了3种。四皇子朱慈炤就是朱三太子,《红楼梦》的作者是造大观园的"老明公山子野"【谐音“朱三(太)子爷”】和画大观园的惜春四姑娘即四皇子,同时强调了“三”和“四”。


4,碑的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碑正面共刻77个字,让我不禁联想到朱慈炤在《红楼梦》中将“巧哥儿”的生日设为7月7日,四皇子朱慈炤对这个寓意“存亡继绝”的“七”极为喜欢。碑阴共刻34字又是“三”和“四”,全碑共刻111字,三个“一”又可暗合朱三太子之“三”。“脱骨处”即为“脱胎换骨处”,喻指身份转换,四皇子朱慈炤到了河南后开始务农,后毛将军因清军严查逃离,朱慈炤开始孤身一人四处流浪,从高高在上的皇室贵胄脱胎换骨变作流离失所的民间孤儿。


5,碑首横刻很大的“再不来了”4个草字。 碑文中写“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 “四空门人”又是“四”,“琴棋书画”也是“四”,结合《红楼梦》中的处处是四,四大家族、贾府四春、四出戏等等。这都是朱慈炤在反复强调他身为四皇子的“四”。


6,碑文中自称“泰极仙翁”, 朱慈炤在他的《红楼梦》中自称神仙,如他的化身“神瑛侍者”、“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详见我前面的博文解密《红楼梦中的神仙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是谁?》】。身为补天之石的朱明帝王的朱慈炤是要用“神仙”表示自己的身份特殊。

另外@大石古人 朋友提到桂林荔浦的“大石古”与《石头记》似有关联,“大石古”在当地方言中就是“大石头”,大石古大石古有大塃山,勤耕峰,无饥崖,大石。还有临河岸三生石,神婴侍者。五指山前的河通天河(瀑布),有天女散花,太虚幻境(天宫岩),三生石畔还有绛珠草,不远处还有个赤霞宫,上有神婴侍者巨大的天然壁画。对面山上还有个林子洞。还有个水月庵,这一切都与红楼梦境天然相合。大石古的千年古刹鹅翎寺中的洞壁石刻诗上有几首诗与《红楼梦》中的几首诗词也似乎有点关联。我认为朱慈炤应该是到过大石古,也看过这鹅翎寺中的诗词。正如朱慈炤在《红楼梦》中作诗《访菊。 怡红公子》中所写的:但凡局势稍好的霜晴之时,他便会四处寻访菊花---反清义士的踪迹。朱慈炤一生四处流浪,可他总是努力要留下自己的踪迹以供后人查证,除了《红楼梦》、“扯淡碑”和“大石古”外,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线索慢慢浮现出来。


以下是关于“扯淡”碑的介绍,转自岳武佐的《淇史钩沉》。

【淇县原有北圈门。北圈门外稍偏西北原有一座奇特的庙宇,曰祖师庙。说它奇特是因为该庙为私人所建,也为私人所用。院中满栽奇花异草,环境优美,清静宜人。庙北又建会真楼。楼为两层,八个角,群众称之为八角楼。楼门上方横刻“会真楼”三个大字。进门迎面横刻“遽觉”二字。楼上八面开窗,登之可极目四望。庙的规模也不宏大,五间大殿,座北朝南。内供真武大帝。大殿西侧又筑静室三间。除主人泰极仙翁外,另有道士若干。泰极仙翁死后葬于庙院中,立“扯淡碑”一通。

  我们现在看到的扯淡碑残高1.78米,宽0.86米,厚0.18米。石质,圆首。作者用阴线将碑的正面分成碑和碑首两部分。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个草字。碑的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处”字已残掉。“泰”字右刻“扯”,左刻“淡”。扯字下竖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2行32个字。淡字下面竖刻“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2行32个字。正面共刻77个字。碑阴圆首处竖刻“碑阴”2字。正中竖刻“为善最乐”4个大字。两侧各有联语一幅,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碑阴共刻34字。全碑共刻111字。因碑上有扯淡2字,所以群众都称其为扯淡碑。该碑的奇特在于墓碑无墓主人姓名,立碑无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朴朔迷离。


  “泰极仙翁脱骨处”是打开墓碑奥秘的关键。现在我们对其进行由易到难的剖析。“处”当地方讲,“脱骨”是脱胎换骨的简称。道教认为,修道者得道后,便脱凡胎而成圣胎,换凡骨而成仙骨。脱骨处即得道成仙的地方。仙翁,翁是对老年男性的统称。仙翁就是成仙的老年男性。泰极是墓主人的代号。泰字可以作通达解,也可以作平安解。泰极就是通达到顶点,平安到顶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平安通达到顶点的人,应该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如果以极字为主解,极是皇帝之位,泰极就是平安的皇帝之位。

  如果从《易》学的角度解,泰即泰卦,泰极而否,否也是卦名。

  从卦象上看,无论是泰卦还是否卦,都是由乾卦和坤卦构成的。墓主人常有乾坤。乾是日,坤是月,合起来是明,泰极可以说是明朝皇帝。

  如果从消息卦角度看,泰卦的卦辞是:“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大”指国君,“后”也指国君。后,君也。不可作女主解。(《释诂》)后,不兼公卿大夫,故不云君子,兼通诸侯,故不直言先王,欲见天子诸侯俱是南面之君,故特言后也。(孔冲达语)泰卦表现在自然界是天地相交,阴阳二气相通,万物生长。引伸到人类社会,反映的时代是通畅。君臣志同道合,君子小人各得其位。在这种形势下,国君要顺应形势,制定各项正确的方针政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治理好民众。墓主人以泰卦自喻,说明他可以代表泰卦。在泰卦所象征的人类社会中,“后”与“民”构成一对矛盾。这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对主要矛盾中,后占据着支配地位。根据事物的性质是由该事物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原理,墓主人应是一位国君。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墓主人以泰卦作自己的代号,他应该是泰卦所象征的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人。在这样的社会中,共有两种人,一个是“后”,一个是“民”。因墓主人自称仙翁,非普通百姓,所以墓主人应是后之属。

  泰极而否,否卦的卦辞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卦表现在自然界是天地不交,万物不生。表现在人类社会是君臣不和,国家混乱。人道不通,正气不伸。在这种社会中,君子只有隐蔽自己,才能躲避灾难。千万不要去追求荣华富贵。墓主人自称泰极,说明他经历了由“大来”到“大往”的过程。已在避难之中。从易卦角度看,泰极是位下台避难的皇帝。

  再者,扯淡碑阴有一幅联语:“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三光”,指日月星,代表天,“人”是人民群众。“负”是辜负。“欺”是欺骗。鬼神是偏正结构的词,主要是神,即天神,即指天。“贫”指贫苦百姓。这幅联语的主语是我,省略了。意思是:我没有辜负上天对我信任,也没有辜负人民群众对我的期望;我没有欺骗上天,也没有期骗广大的穷期百姓。很明显,墓主人介于天和人之间,是秉承天意代表天治理人民的,是位天子。

  统观以上各种信息。无论从解词角度讲,还是从易卦角度讲,还是墓主人从事的事业讲,墓主人都是位皇帝,且在避难中。所以,泰极仙翁脱骨处的意思是,一个下台皇帝,在避难中修道成仙脱胎换骨于此。

  那么,这位下台避难皇帝是谁呢?

  碑文说:“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燕,河北省别称。水木氏。《说文解字》曰:“水,准也。”即水准、标准、《说文解字》又曰:“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段注曰:“朱本木名,赤心不可象,故以一识之”。崇祯不敢直言朱姓,因“朱本木名”“赤心木”,故舍其末以其本木代之。所以,水木氏即标准的朱氏。“甲申纪”看起来是书名,实际不见有其书,可作甲申年的历史解。“赘”多余的意思。就是说,泰极仙翁是燕地人,标准的朱氏,明末甲申年访道云梦山修炼,终于得道成仙,泰极仙翁的事迹,已经详细记载在甲申年的历史中,我辈在这里不敢再重复叙述了,也没有必要再叙述。

  “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四空”:四面皆空。省云了主词,可译作四面皆空的空门,“门人”:守门人。“清”:高洁。“琴棋书画”,都用动词。可译为,为明朝守着空门的泰极仙翁是高尚而纯洁的。常与琴棋书画为伴,不与清人为伍。

  “抱病老人立”。抱,持守,“病”,恨也,辱也。可译为:始终为明朝的灭亡心怀愤恨、羞辱之情的老人(仙翁)立。交代立碑人。

  墓碑上用了4种字体。“泰极仙翁脱骨处”和“扯淡”类似隶书,显得庄重肃穆。“翁燕人……老人立”,这64个字类似楷书,显得艰涩。碑阴碑文和“再不来了”是草书,显得洒脱自然。碑阴2字是标准的楷书,显得端庄俏丽。“翁燕人……老人立”,这64个字类似楷书,显得艰涩。碑阴碑文和“再不来了”是草书,显得洒脱自然。碑阴2安是标准的楷书,显得端庄俏丽。

  刻法则用了3种。隶字为阴文字底呈平面,楷书字底呈V字形。草书为空心字。】

宝玉黛玉共读禁书《会真记》,贾母公开支持,答案就在红楼梦54回




屏山品红楼
关注


2022-11-25 14:52来自云南







广告雨水回收利用系统_雨水收集_先进可靠×

三月的大观园桃李芳菲,落红阵阵。入住大观园不久的贾宝玉逛烦了,深懂他的小厮茗烟为他从市井淘来了许多的传奇外传野史奇闻,比如在《红楼梦》文本里多次出现的《会真记》,也叫《西厢记》。
宝玉如获至宝,携了《会真记》坐在沁芳闸旁桃花底下一块石头上坐着,展开书卷,就沉浸在了张生和崔莺莺二人缠绵悱恻的爱情里去了。
恰逢黛玉葬花而来,于是引出二人共读西厢这一幕绝美的红楼图画。这当然是读者的感受,事实上,宝黛的这个举动何其大胆,《会真记》在曹雪芹的那个时代,对内帷小姐公子来说,绝对属于禁书,在主流价值的教育子弟的家庭,这种书籍不但难登大雅之堂,甚至可以说是坏人子弟的淫书。
这一点,后文通过宝钗之口很严肃的阐述了这个问题,宝钗说:以前我们家也是藏书的,像这些《西厢》《琵琶》等,我们也都是偷偷看的,当日家里姊妹兄弟多,他们偷背着我们看,我们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烧的烧。大家才算是丢开手。
看,公子小姐看这等书是要受惩戒的,是要挨打的,这些个杂书更是要被烧掉的。


黛玉在贾母两宴大观园行牙牌令时,不小心说出来两句《牡丹亭》《西厢记》,宝钗听见,下来找个机会就教育黛玉:女孩子千万不能多看这些杂书,最容易移了性情的。面对宝钗的绝对正确,黛玉只有频频点头、内心佩服的份儿。
讲到这里,是不是可以断定宝黛偷看这些书,果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罪无可恕呢?
当然不是,曹雪芹将宝黛共读西厢描写的美仑美奂,他从内心认可元稹和王实甫的创作。他通过林黛玉之口评价这部作品:辞藻警人,余香满口。书看完了,人还没有回过神来,心里还在默默地背诵。贾宝玉评价说真真是好书,看得人入迷,连饭都不想吃了。
读者常常将宝玉黛玉视为封建正统的叛逆者,他们的观点当然不能做参考,人家宝钗都狠狠地批评了,说看这种书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荣国府还有一人是绝对喜欢《西厢记》的,元宵夜宴上,众女眷、公子、小姐都在,公然排演了几出类似的曲目,此人就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一起看一看贾母对《西厢记》的态度。
在唱完了《八义》后,贾母点名让芳官唱一出《寻梦》,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还特别地对表演做出指导:乐器只操琴与管萧合,笙笛一概不用。

广告已经折腾好久了,你再不进来,我快受不了啦!×

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出戏:
《寻梦》是《牡丹亭》的第十二出戏,说的是杜丽娘在梦里与柳梦梅欢会后,到了第二天到后花园循迹重温梦境的情景。要说露骨直接,可比《西厢记》尺度大得多。
《惠明下书》是《西厢记》的第二折,是说惠明和尚持张生的书信投送到蒲关,请白马将军杜确前来普救寺解围的这一段故事情节。
不光是这些,接下来贾母又为众人讲到《西楼·楚江情》,《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
无论是贾母点的戏,还是说到的戏,不是在写男女生情甚至以身相许,就是在说少女怀春,再不济也是年轻女性的愁怀别绪。如果一说这些戏、这些书,这些贵族阶级如临大敌,怕教坏了家中的公子小姐,贾母怎么可能对这些戏如数家珍显露出特别的喜爱和欣赏呢?甚至她都要对其精益求精了。

广告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只有一个解释,贾母是真心地认为这些戏好,也就是在间接地说这些书好。在这一点上,贾母和宝玉黛玉的观点认知绝对是一致的。许多的读者看到这一段,往往会评价贾母高出众人的文艺欣赏水平,这当然也没有错,但是,屏山认为,这么一大段关于戏曲的评价描写,列出了这么多的曲目,曹雪芹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向读者证明,贾母不但艺术鉴赏力高,她更是眼明心亮,十分理解支持和赞叹宝玉黛玉爱情的慈爱祖母,本来,这两个玉儿不就是她一手操办让他们青梅竹马、加强感情沟通的吗。
贾母长篇大套地介绍描写男女之情的曲目,那些所谓的代表着正统价值观的比如王夫人、宝钗等人,全体沉默了,对于贾母介绍的这些个戏,她们应该是不赞同的吧。
有人要问了,既然是这样,说书的女先生在讲《凤求鸾》时,为什么激起贾母那么大的反感,大大地掰了个谎呢?贾母反感《凤求鸾》真义是什么呢?小说贾母原话是这样的:
“……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广告×

贾母这是在映射谁?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林黛玉,那是一进府就被贾母安排和宝玉一桌吃一床睡的耳鬓厮磨一同长大的,两个人闹一点小矛盾,贾母都会急到了不得,公开说他们是一对儿小冤家,两人和睦时,贾母开心得交待众人不要打扰,要好好伺候。王熙凤公开说,贾母的压塌了箱子底的体己都是留给宝玉的,还有半句话没说出来,其实也是留给黛玉的。如果贾母喜欢宝钗,难道她会这么安排宝黛?她会将自己一辈子攒下的财富拱手给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的宝钗?这是不符合人理常情的事。
贾母掰谎掰的就是宝钗,薛家一进贾府,就急急抛出金玉之论,薛宝钗笼络众人,唯独刻意地远着宝玉,因为她有金锁,她不由得觉得自己就是将来的宝二奶奶,一想起金锁和通灵玉,她就觉得“没意思起来”。哪里是没意思,分明是有意思,她这是在避嫌。只不过,薛家的伎俩,宝钗的举止,怎么能瞒得过活成了人精的贾母?她早就洞若观火了,对于薛家摆出来的擂台,贾母虽说不屑,可也得见招拆招、礼尚往来了。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22: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桑坪魂】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幻浮邱影
绛树镜花桑坪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09: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由来:桑坪位于老鹳河中上游西岸,昔有大桑园,故名。

桑坪镇地处西峡县西北部,系三市(宛、洛、三)三县(栾川、卢氏、西峡)结合部,豫48线公路横贯全境。地形以山地为主,镇政府所在地海拔580米,气候湿凉湿润,年均气温15℃,降水量8000mm左右。桑坪镇下辖20个行政村,178个村民小组,2.2万余人,总面积38.7万亩,其中林地3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7%,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资源丰富,特产丰饶,农产品主要有山芋肉、香菇、木耳、天麻、板栗、核桃、猕猴桃、生漆、油桐、桔梗等。矿产品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红柱石、花岗岩、海泡石、石灰石、金、铜、铁等。林木资源主要以栎树为主的落叶林。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香獐、草鹿、松鼠、野猪及珍稀动物水獭、娃娃鱼等;旅游观光资源主要有恐龙化石群、油坊岭公园、神仙洞、鸽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09: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洛阳及红楼梦有关的若干古体诗词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秋景胜春游。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洛阳秋。中国古代的都城洛阳先后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等的国长达六百年年。红楼梦与洛阳有着难分难解的紧密关系,司马光面对它,发出"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感慨,而红楼梦的作者和洛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显隐文本下他对这个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红楼梦朝代地域无考,其实文本里的神京就是洛阳,本文就整编若干首关于洛阳的古诗词,从表里有寓里我们看到古人的诗词曲赋里和洛阳的联系。

鹧鸪天·莫问清江与洛阳

宋 向子諲

莫问清江与洛阳。

山林总是一般香。

两家地占西南胜,

可是前人例姓杨。

石作枕,醉为乡。

藕花菱角满池塘。

虽无中岛霓裳奏

独鹤随人意自长。

古风其十九

唐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过贾谊宅

唐 戴叔伦

一谪长沙地,三年叹逐臣。

上书忧汉室,作赋吊灵均。

旧宅秋荒草,西风客荐蘋。

凄凉回首处,不见洛阳人。

代佳人赠张郎中

唐 武元衡

洛阳佳丽本神仙,

冰雪颜容桃李年。

心爱阮郎留不住,

独将珠泪湿红铅。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三湘有怀

唐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洛阳女儿行

唐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沙。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

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

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贺新郎 西湖

宋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

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更不复、新亭堕泪。

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

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

更有谁、翻溪未遇,传岩未起。

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

便都道、江神堪恃。

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

天下事,可知矣。

《代悲白头翁》节选

唐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念奴娇 洛阳耆英会二首
元 陆文圭 

戴花刘监,

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

伊洛山川今如古,

人事几番兴废。

梦枕初残,

黄梁未熟,已换人间世。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

天上赤白双凡,

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

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

欲捣玄霜,

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

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发布于 2022-01-22 1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1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城县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方城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距南阳盆地东北出境之要冲,始于夏代、为禹贡豫州之域,春秋为楚地。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008年年末人口102.8万人。

方城县辖区内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是传统的农业县,为河南省开发较早的农业县份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方城县

面积
2542平方公里

外文名
Fangcheng County

人口
102.8万(2014年)

别名
裕州

方言
中原官话-南阳方言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气候条件
亚热带向温带过渡

所属地区
河南南阳

著名景点
张骞广场、张释之祠、杜凤瑞纪念馆、炼真宫、七十二潭景区、七峰山风景区等

下辖地区
博望镇等16个乡(镇)


机场
南阳姜营机场

政府驻地
凤瑞办事处凤瑞路

火车站
南阳站、方城高铁站

电话区号
+86)0377

车牌代码
豫R

邮政区码
4732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西南部

行政代码
411322

县委书记
段文汉

县长
李霞

目录
1内容简介
2历史沿革
3行政区划
4政治
5地理环境
6资源状况
7人口民族
8经济
9社会事业
10风景名胜
11名优特产
12历史名人
13城市荣誉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方城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出境之要冲,南依南阳市区,北邻平顶山市,被称为南阳的北大门。

方城古称裕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始于夏代、为禹贡豫州之域,春秋为楚地,是中国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现存中华曾氏祖根地:古缯国遗址、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三国时期古战场:博望故城;东汉湖阳公主修真之所:炼真宫、佛沟摩崖石刻等文化遗址。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法圣汉廷尉张释之、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博望侯张骞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

方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位于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东部,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有80多处。拥有国家4A级景区:方城七十二潭、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望花湖风景区;河南省森林公园:大乘山森林公园以及被誉为"北武当山"的黄石山风景区"等众多景点。

方城县是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并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拥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超硬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2015年方城县被河南省政府纳入:河南省"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重点发展城市。以推动文化产业、新能源产业、中医药产业、商贸物流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的创新发展,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方城,春秋楚地,秦于此置阳城县,汉改称堵阳县。

北魏始县方城县,后废置无常,至宋复置。

金于此置裕州,领方城、舞阳、叶三县。

明废方城入州。明清均属南阳府。

民国2年(1913)裕州废,复置方城县。

折叠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2000年,方城县辖7个镇、9个乡。

2005年,方城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独树乡,并入独树镇;撤销博望乡,并入博望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方城县辖7个镇、9个乡:城关镇、博望镇、独树镇、拐河镇、赵河镇、广阳镇、小史店镇;券桥乡、二朗庙乡、古庄店乡、柳河乡、杨楼乡、杨集乡、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清河乡。

201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方城县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方城县城关镇,设立凤瑞、释之两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11年底,方城县辖7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个办事处:风瑞办事处、释之办事处、独树镇、博望镇、拐河镇、小史店镇、赵河镇、广阳镇、券桥乡、杨集乡、二郎庙乡、古庄店镇、杨楼乡、清河乡、柳河镇、四里店乡、袁店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风瑞办事处。

张骞广场
张骞广场

折叠编辑本段政治
姓名        职务        工作分工
段文汉        政府县长        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负责审计工作
孙大明        常务副县长        负责县政府常务工作及综合协调、财政税收、发展改革、大项目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马耀辉        副县长        担任县城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代表县委统揽全县城镇建设、管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马伟        副县长        负责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工作
刘文昌        副县长        负责科技、政法、信访、通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
朱东明        副县长        负责工业经济、环境保护工作
苏自清        副县长        负责农业农村工作
李德新        副县长        负责城镇建设、管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牛长勇        副县长        协助孙大明同志工作,分管金融办[1]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折叠位置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东邻舞钢、泌阳县,南接社旗县、宛城区,西连南召县,北依鲁山县、叶县,是南阳市的北大门。县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地图

折叠气候
方城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

折叠地势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三分之一。

折叠编辑本段资源状况
折叠矿产
方城县发现矿种有29个,探明储量的10种。主要矿种有金、银、铅、锌、铝、钛等金属矿藏和萤石、滑石、钾长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其中,方城处于新近发现的中国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主地段,境内金红石矿带长30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预测远景风化壳型金红石资源量达1239万吨,原生矿资源量达4487万吨,总资源量达5726万吨,相当于500个大型金红石矿床的规模。另外,白云岩储量3亿吨,滑石储量8000万吨,萤石1000储量万吨,这些均为中国大型矿床之一。

折叠电力
这里北临平顶山煤海,西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鸭河口火电厂,处于华中电网中部;中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坑压开关站建成投用;风力发电风机高耸,蔚为壮观;西气东输工程贯穿全境。
方城风力发电场
方城风力发电场

折叠水资源
方城水资源丰富。全县拥有河流70余条,水资源总量11.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190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

折叠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数据,方城县总人口886230人,其中:城关镇67988人、独树镇67487人、小史店镇62902人、赵河镇82224人、博望镇86962人、广阳镇64554人、拐河镇38366人、券桥乡51565人、杨集乡49529人、二郎庙乡40962人、古庄店乡58339人、杨楼乡60314人、清河乡55559人、柳河乡38860人、四里店乡46459人、袁店乡14160人。

2011年,方城县共23万余户,100余万人。方城县有汉、回、满、白、壮、蒙古、纳西、藏、苗、彝、侗、傈僳、维吾尔等13个民族,汉族约占98.3%,少数民族约占1.7%。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约占98.9%。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
折叠概述
2013年,方城县生产总值完成145.6亿元,增长11%,增速居南阳市第2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22.7%,总量和增速均居南阳市前三位,税收比重达到81.3%;公共财政支出达到32.0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2亿元,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585元和7903元,增长12.3%和12%。

折叠第一产业
2013年,方城县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2亿斤,实现"十连增"。投资1.6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14万亩,连续8年获得市"兴水杯"。完成1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实现脱贫1.6万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6万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4家,达到774家,居南阳市之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4个。方城县家庭农场达到53家,流转土地近16万亩,带动了烟叶、黄金梨、金木瓜、裕丹参、小辣椒、精细蔬菜、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规模化、基地化,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2万亩,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
中国木瓜之乡--方城县
中国木瓜之乡--方城县

折叠第二产业
2013年,方城县新入驻企业16家、达到8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亿元,税收1.6亿元。方城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7亿元,增长18.4%,增速居南阳市第一。全年续建和新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72.1亿元。投资2.35亿元的天锐机电、投资4.5亿元的宛北水泥二期、投资1.3亿元的裕众服饰项目建成投产。

2013年,方城县总面积7.9平方公里的超硬材料产业园规划获得批准,将成为方城第二个产业集聚区。围绕超硬材料配套设备,积极发展上游产业,压机铰链梁、导电圈等项目建成投产,硬质合金顶锤、芯柱等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中南钻石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南阳市第6家上市企业,实现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产能达到60亿克拉,年产值20亿元,利税5.5亿元,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5%以上。预计全年合同利用境外资金533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00万美元,实现进出口3400万美元。

折叠第三产业
2013年,方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亿元,增长13.3%,居南阳市第三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9.3亿元,增长15.8%,贷款余额61.5亿元,增长41.7%,增量增速分别居南阳市第二位和第三位。高效经济生态示范县启动建设。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折叠教育
2008年,方城县普通中学46所,比1978年减少了近90%,在校学生达46162人,比1978年减少16.6%,而1949年方城县只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220人;普通小学423所,比1978年增加了56.7%,比1949年的111所增加312所,在校学生达85172人,比1978年减少26.2%,比1949年的11000人增长6.7倍;中小学专任教师7690人,比1978年增长了2.0%,其中小学教师4493人,比1949年的299人增长14倍。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达16691人,而1958年县创办第一个幼儿园-县直机关幼儿园,教师3人,入园儿童41人。

折叠文化
2008年,方城县有文化站16个,遍及各乡镇;文化艺术团体91个,民间自发组织的歌、舞、书、画、棋、器乐培训及表演不断涌现。2008年方城县电视覆盖率达96%,电视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1.2万户。

折叠交通
焦枝铁路、S103郑新线公路、兰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方城县城距南阳机场30分钟车程,郑渝高铁客运专线通过方城全境设置方城站;县内通讯设施日趋完备,与国内外沟通快速便捷。

折叠卫生
改革开放以来,方城县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2500万元的民营医院主体工程已竣工,16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村级示范性卫生服务站全面覆盖,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截止2008年,方城县563个行政村已全部建成了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其中完成高标准卫生所292家,各项指标均走在河南省先进行列,改变了城乡卫生落后状况,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方城县新农合实际发生门诊35.3万人(次),报销费用825.92万元,其中在村卫生所就诊33.3万人(次),补助费用747.83万元,分别较2007年上升271%和260%。2008年底,全县有卫生医疗机构23个,比1978年增加两个;平均每千人口有医院床位1.3张和医生1.9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0.7张和1.2人。
三国时期古战场--方城博望坡
三国时期古战场--方城博望坡

折叠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方城有可供观赏的风景名胜80多处。距今七千多年的独树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遗址、西汉廷尉张释之祠、东汉--汉光武帝--刘秀饮马的扳倒井遗址和湖阳公主修行的炼真宫遗址、北魏雕凿的佛沟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刹之一的普严寺、宋襄汉漕渠遗址、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碑、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纪念馆等景观;有号称北武当的黄石山、"中华第一石川"七十二潭以及七峰山、大乘山、三贤山、望花亭水库等自然景观。其中,大张庄、平高台古文化遗址、楚长城、文庙、博望故城、佛沟摩崖造像和红二十五军独树镇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编辑本段名优特产
文房瑰宝中国五大名砚之一的黄石砚,始创于汉代,盛于宋代,古代大书法家米芾、黄庭坚,当代大书法家启功等曾挥毫泼墨,予以高度赞誉。1993年,方城黄石砚荣获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1994年参加中国名砚展览,荣获石质、工艺双项金奖;1995年被国家轻工部列为名牌产品,并列为国家级礼品馈赠国际友人。方城已开发近百种新型产品,年产精品砚台5万方,产品远销国内26个省市和日本、美国、香港、台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方城烩面是一道汉族面食小吃。在方城的历史并不长,据方城做烩面最早的一批烩面师傅所说,方城烩面起源在八十年代初期,师承于郑州烩面,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聪明的烩面师傅们结合着方城的特色--回族较多,从而羊肉资源丰富,进而在郑州烩面的基础上摸索改进形成今天的豫南特色美食--方城烩面。

博望锅盔是河南省传统的汉族小吃。筋香柔韧,丝毫没有夹生的感觉。它是用发酵面、干面反复盘揉,做成盾牌形状上锅炕,待两面凝结后,把数个锅盔叠立起来放在锅内,不加水,用文火蒸烤至熟。烤好的锅盔不焦不糊,具有生面的颜色、熟馍的味道。它重约2-2.5公斤,直径1尺(33厘米)有余。虽然厚达到2寸(0.6 厘米),用刀切开颜色好像生面一样,但吃起来筋香柔韧,丝毫没有夹生的感觉。博望锅盔,系用白面烤制的一种特色食品。外形似锅,又类头盔,通体白色,如生面晒干一般,直径一尺余,厚二寸,每个重达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饥,且久放不坏。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张释之:生卒年不详,汉族,字季。(在县城老城区西关释之路北侧有张释之祠,县城北1.5公里胡岗村有墓地)。
张骞封侯之地--方城博望镇
张骞封侯之地--方城博望镇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后年封侯于方城博望)。

杜凤瑞1933~1958年),方城县杨楼人,空军战斗英雄。(在城东新区的甘江河畔,许南公路北侧有杜风瑞烈士纪念馆 )。

陈胜?-前208),字涉。(方城是陈胜故里)。

栗在山1916-2006),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折叠编辑本段城市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12: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显隐文本下西厢记和会真记的区别与寓意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有一段奇怪的描写,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文本里写的是《会真记》,可是标题却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

我们来看看《会真记》和《西厢记》的区别,唐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作者为唐人元稹(779-831)。

《会真记》内容简介如下:

《莺莺传》讲述贞元年间,书生张生在游蒲州时,居普救寺,巧遇暂住于此的表亲崔家母女。当时蒲州发生兵变,张生救下了崔氏母女。崔夫人设宴答谢,并令女儿出来拜谢张生,张生惊艳其美艳,托丫鬟红娘转赠给崔莺莺《春词》两首以挑逗其心性,莺莺作《明月三五夜》相酬,并暗约张生见面。之后在红娘帮助下,张生抱得佳人归。但最后张生赴京赶考,滞留不归,莺莺虽给张生寄去长书和信物,仍没有挽留住张生,终被抛弃。张生在给朋友谈论此事时斥责莺莺为"必妖于人"的"尤物",并自诩为"善补过者"。文章凄婉动人地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的相见、相悦、相欢,但终被见弃的爱情悲剧。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藩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

这里的《会真记》是个悲剧,张生背叛了崔莺莺,属于忘恩负义。从后来看完后就不要拿林黛玉打趣被怼,赶紧赌咒发誓的情节看,就不要和林黛玉看的书确实是《会真记》。而且从文体上看,《会真记》是"传奇",是"文言文",不能演唱,不分"出"。

元代的王实甫基本的《西厢记》属于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

《西厢记》的回目内容简介和故事梗概: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于是与崔莺莺有一段美好的情缘。

从唐代文人元稹写《会真记》开始到元代戏剧家王实甫《西厢记》的定型,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问题:黛玉说出了这本书共几出?

看看红楼梦原文: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文本说的明明白白,共十六出,而《会真记》为短篇传奇,全文只有一折。《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因此可以知道可见,这两个著名版本都不是宝黛共读的版本。还有林黛玉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这句话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原文是:"苍苔露冷凌波袜"。页不完全相同。黛玉说的【幽僻处可有人行】这一句,在王实甫的《西厢记》原文中,根本没有。这两句话,在唐人元稹的文言文《会真记》中,更没有。因此黛玉用崔莺莺比喻自己的薄命,所看的应该是悲剧版本《会真记》,而不可能是王实甫的喜剧《西厢记》。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标题是一个意思,文本又是另外一个意思,那么究竟这里如此写是几个意思?脂砚斋在这里的批注,他反复说双文,双文。双文里的的双文就是指的是显隐文本,只有显文本和隐文本才构成双文,红楼梦草蛇灰线,表里有寓这个会真一定与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有密切的联系。红楼梦第一回里云:女娲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原来女娲氏戌侧批:无稽也。]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批注里也有谎言的,大荒山的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的甲原来女娲氏戌侧批:无稽也。从前面解密的理论点可以知道,就不要最后无锡惠山寺出家为僧,那么无稽也的无值得就是无锡,而无稽得稽指的是哪里?又根据前面解密的晚明重臣祁彪佳可以知道,祁彪佳的老家在会稽,就不要是晚明皇子,在国破家亡后四处逃亡,应该在祁彪佳的老家绍兴会稽呆了很久,红楼梦里有绍兴的方言,应该是脂砚斋在绍兴的时候学习的,而不是什么张岱之流得人写了红楼梦,另外贾府和祁彪佳应该暗中有姻亲关系的,贾府千金薛宝琴回到贾府参加里春节祭祀,大家都知道薛宝琴嫁给了梅翰林家,而这个梅翰林应该是祁彪佳的家族,祁彪佳从小聪慧异常,有翰林的雅称,而且只有祁彪佳的园子叫梅墅。因此脂砚斋在逃亡过程中,在祁彪佳的府邸滞留很久是确定的。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12: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祁彪佳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宏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浙江山阴人,明末散文家、戏曲家。
【{文宣,字宣子,号敬远}】
祁彪佳少年早发,聪慧过人。十六岁中院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第一名。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不足十七岁中浙江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不足二十一岁即中三甲进士。然而仕途坎坷,一生三起三落。天启三年(1623年)任福建兴化府推官,崇祯四年(1631年)任福建道御史,崇祯六年(1633年)任苏松巡按御史,崇祯十五年(1642年)掌河南道,崇祯十七年(1644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他力图挽救南明危局,为人所梗,心灰意冷辞官回到杭州。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底,清廷欲招祁彪佳为官。祁彪佳不为所动,于弘光元年闰六月六日(1645年7月28日)自沉湖中,以死明其志。隆武帝赠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谥忠敏。

祁彪佳著有《远山堂剧品曲品》《远山堂诗集》《祁忠敏公日记》等。《剧品》收杂剧剧目242种,是明代著录名人杂剧的惟一专书。《曲品》收传奇剧目467种。其中有明清同类著述中未见著录的戏曲曲目295种。两部曲目增录了许多重要戏曲作家的作品,并改订了以前曲目的错误。

(概述内图片来源自绍兴博物馆 )

基本信息
本名
祁彪佳


虎子,幼文,宏吉


世培,远山堂主人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山阴(今属浙江绍兴)梅墅村


出生日期
1603年1月3日(万历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寅时)

逝世日期
弘光元年闰六月六日(1645年7月28日)
【{六月六洗饱足,贾巧姐七月初七}】

主要作品
《远山堂曲品剧品》《远山堂诗集》《祁忠敏公日记》等

主要成就
明代主要的曲剧品评家

谥号
忠敏

官职
苏松巡抚右佥都御史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影响
3历史评价
4轶事典故
5人际关系
6主要作品
7后世纪念
8史料索引
9艺术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青葱少年
万历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603年1月3日)寅时,祁彪佳生于山阴之梅墅。其父祁承爜时年四十岁,祁彪佳为其第四子。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父亲祁承爜在外,祁彪佳养于梅墅。
【{梅翰林}】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祁彪佳的父亲祁承爜中进士。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祁彪佳的父亲任宁国县令,祁彪佳随父亲上任,并在县署中成长。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冬,祁彪佳的父亲入京待选,母亲王氏带祁彪佳回梅墅。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祁彪佳的父亲调任苏州长洲县令。夏,到父亲的官署与他团聚。祁彪佳只用十日就能记诵古代帝王名,从盘古氏到三代。同年,祁彪佳断仆婢偷吃鸡蛋案,当时祁彪佳年仅六岁,被人称为神童。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祁彪佳在父亲的官署读书,祁承爜的同僚出了一个对子,祁彪佳答的非常工整, 且又机智,被人称颂。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冬,祁彪佳的父亲再次入南京待选,祁彪佳随母亲王氏回梅墅。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祁彪佳的父亲升到南直隶任官。秋,祁承爜回到山阴为祁彪佳聘商周祚的第三女商景兰为妻。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祁彪佳又追随父亲到南京读书。

万历四十年(1612年)冬,祁彪佳随母亲王氏回到梅墅。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祁彪佳开始与兄弟、族兄们在密园读书。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祁彪佳读书期间,与自己的三兄祁骏佳和堂兄祁豸佳、堂弟祁熊佳关系最善。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冬,祁彪佳的父亲祁承爜升任吉安知府。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祁彪佳与三哥在衙署读书。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祁彪佳的父亲祁承爜被罢官,回到密园教授儿子们的课业。

折叠科场得意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春,祁彪佳赴童子试,考官周家椿得祁彪佳的试卷,击节叫好。但祁彪佳为官宦子弟,为避嫌又试了数十人,祁彪佳为第一。秋,祁彪佳中浙江乡试第六十八名。冬,祁承爜携祁彪佳北上参加会试。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春,祁彪佳会试落第。但祁彪佳不为中举而喜,不为会试落第而悲,而是与父亲去沂州一带游历,游遍了琅琊名胜,然后再回密园读书。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春,二月,祁彪佳娶商景兰过门。

天启元年(1621年),祁彪佳的长子祁同孙出生。父亲祁承爜去宿州任职。冬,祁彪佳赴会试。

天启二年(1622年),祁彪佳中三甲二百四十名进士,以例选期远而回家读书,其父升北京员外郎,并教授他养心之学。但祁彪佳听了,不以为意,笑而不答。

折叠三起三落
天启三年(1623年)冬,祁彪佳赴京谒选,得授福建兴化府推官。在去兴化府的路上,祁彪佳考虑到闽南话难懂,就先派人到兴化请了两个干粗活的婢女,向她们学习方言。等到正式升堂时,一些奸诈小吏以为祁彪佳听不懂闽南话,经常用方言在公堂上骂他。祁彪佳装作不知道,事后,当面治他们欺上之罪。

天启四年(1624年),祁彪佳的父亲年老去职回乡。

天启五年(1625年)秋,祁彪佳的母亲王氏到兴化来看望他。

天启六年(1626年)秋,因为祁彪佳的兄弟都在家,母亲王氏决定回山阴。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祁彪佳的次子祁理孙在兴化出生。

崇祯元年(1628年)冬十一月初一,祁彪佳的父亲祁承爜病逝。十一月二十二日,祁彪佳在兴化任上收到讣告。

崇祯二年(1629年),祁彪佳在家居丧,并在会稽化山为父亲选到墓地。

崇祯三年(1630年)冬十月,祁彪佳葬父于化山,并结庐于旁,一半时间在这里读书,另一半时间归家奉养母亲。祁彪佳听刘宗周和陶奭龄讲学。

崇祯四年(1631年)二月,祁彪佳服阕,但没有去应选。五月,在母亲和亲友的劝促下,祁彪佳才应选。在考选授官前,祁彪佳与友人一同到兰亭、禹穴、炉峰游玩,得诗八十一首。八月,到达京城参加考选。十一月一日,祁彪佳考授福建道御史。十一月十一日,祁彪佳一人在京,好友高亦若来访。他见祁彪佳有失眠之症,对祁彪佳说,有美婢小玉可以陪寝,何必让自己过的如此寂寞萧索。但被祁彪佳严词拒绝,其一祁彪佳认为自己不是好色之徒,其二祁彪佳爱自己的妻子不忍夫妻情份受到伤害。

崇祯五年(1632年)二月,商景兰到京相会。四月,祁彪佳奉旨巡视皇城。十二月,祁彪佳正在侍班,第三子出生,故取名叫祁班孙。

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授祁彪佳御史。三月,祁彪佳巡按苏松。祁彪佳巡视考察苏州期间,正赶上苏州无赖劫掠市集,祁彪佳查办其中作恶多端可判死罪的四个人,让他们戴上刑具在大路上示众。召集当地三老问他们说:"这些人可以杀吗?"三老说:"可以。"又问围观的人说:"这些人可以杀吗?"观看的人说:"可以。"于是棰杀了他们。四月上旬,祁彪佳上告辞官奉养老母。五月,阁老周延儒的豪奴欺压民众,激起了民变,民众挖掘了周延儒的祖坟。朝廷下旨让祁彪佳平定民变之事,彪佳虽然依法捕治了掘墓之人,对周也不稍徇情,惩治了周的家人、豪奴,已致为周所恨,考核时给他降俸处分。祁彪佳也因此得罪了阁老周延儒。

崇祯七年(1634年)祁彪佳在苏松巡按任平定了宜兴民乱,官声极佳。

崇祯八年(1635年)春,祁彪佳在京城,因为母亲王氏七十有二了,上书求归。四月,祁彪佳辞官。

崇祯九年(1636年)二月,王金如来访。五月,祁彪佳的长子祁同孙痘殇。六月,祁彪佳因丧子之痛而生病。十月初八,恰逢商景兰生日,祁彪佳便在寓山举放生社,盛况空前,夜晚又"悬灯山中"为乐。

崇祯十年(1637年),祁彪佳著有《山居拙录》。

崇祯十一年(1638年),祁彪佳著有《自鉴录》。

崇祯十二年(1639年),祁彪佳著有《弃录》。

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祁彪佳的母亲王氏生病了。春,堂弟祁熊佳中进士。三月四日,祁彪佳的母亲王氏病逝。八月,大雨中祁彪佳扶棺将母亲王氏与父亲祁承爜合葬。盗贼盛行,祁彪佳提倡保甲法,但士绅耻于担任保甲长,于是祁彪佳与族兄主动担当正副保长。冬,堂弟祁熊佳授南平县令。

崇祯十四年(1641年),祁彪佳在家给母亲守孝,这两年绍兴灾害连连,饥民公然抢掠州县,他招地方官员,借调钱粮,采取平抑米价,接济灾民。设药局,处理尸体,收养弃婴。祁彪佳本人捐资在大善寺开设药局,聘友人为灾民问诊给药。他的医药局就救活的灾民在三千人以上。赈灾完成后,祁彪佳看到全国饥荒不断,又着手把救灾的方法和手段编辑成《古今救荒全书》。十二月初九,祁彪佳的妻子商景兰小产,出现血崩症状,祁彪佳担心妻子安危,夜不能寐。十二月初十日,祁彪佳请名医袁六卿、倪涵初及钱姓者来诊断。十二月十一日,袁六卿以商景兰病情好转,辞别。十二月十四日晚,商景兰身体不适,祁彪佳又是担心的一夜不眠。十二月二十日,雪后,祁彪佳去系珠庵礼佛,因无迹师礼《药师经》,祈求保商景兰平安。晚上,求好友邹培宇买参来,为商景兰制药。十二月二十六日,请名医张景岳,为商景兰调理。十二月二十七日,祁彪佳近一个月担心妻子病情,又忙于家里家外的事,感觉身心俱疲。

崇祯十五年(1642年),祁彪佳著有《壬午日历》。冬,祁彪佳入北京选官。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元旦,祁彪佳任河南道掌道御史,但各省的觐官多不至。祁彪佳叹:二百八十年一大变,不胜忧愤。冬,堂弟祁熊佳任兵科给事中掌科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十四日,祁彪佳以病请辞官。三月初,朝廷不许,祁彪佳抱病上路,途中听闻李自成围北京。祁彪佳欲冒险进北京,在北上的路上又急又病,终于病倒不起。五月初一,祁彪佳与史可法迎南下避难的福王到南京,祁彪佳认为暂时福王监国,不宜称帝。但福王还是称帝,升祁彪佳为大理寺寺丞。六月二十三日,祁彪佳到苏松巡抚任上,收聚溃散的明军和大顺士兵,力图挽救南明危局。六月二十八日,祁彪佳着戎装在演武场举行誓师大会。部将刘肇基等四将驻兵京口,与浙江入卫都司兵发生冲突,乱兵焚掠,死者400人,彪佳劾治4将之罪,周恤遇难者家属,计户给钱补偿,平定了乱兵。他清楚地认识到清军在中原的兵力还很薄弱,总兵高杰军队驻守瓜洲。祁彪佳想过江说服高杰移师北上抗清,双方约定在大观楼【{大观园?}】会面。到了约定的时期,正好江面风大,船不能行,高杰以为祁彪佳不能来了。但是祁彪佳只带数名小吏,冒险过江,对高杰呈明利害关系,并示之大义。高杰被祁彪佳说的心服口服,决定北上抗清。双方定约时,高杰叹道:杰阅人多矣,如公者,杰甘为公死。公在吴一日,杰一日当遵公约。高杰备厚礼相赠,祁彪佳坚决不受,两人共案一饭而别。十二月,因祁彪佳用顾杲得罪马、阮,心灰意冷辞官回杭州。

折叠舍身成仁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十日,南京福王出逃。六月十五日杭州潞王降清,杭州陷落。六月底清军礼聘祁彪佳出仕,并必欲一见。闰六月初祁彪佳的叔父、堂弟等说:"一见则舒亲族之祸,而不受官,仍可以保臣节。"闰六月六日(7月28日),祁彪佳留三封信,一封是给叔父祁承勋的,一封是给祁骏佳的,一封是给妻子商景兰的,然后祁彪佳自沉于寓山园池之中。

祁彪佳留有遗书与遗诗,表达其志,诗云:"运会厄阳九,君迁国破碎。鼙鼓杂江涛,干戈遍海内。我生何不辰,聘书乃迫至。委贽为人臣,之死谊无二。光复或有时,图功审机势。图功为其难,殉节为其易。我为其易者,聊尽洁身志。难者留后贤,忠义应不异。余家世簪缨,臣节皆罔赘。幸不辱祖宗,岂为儿女计。含笑入九原,浩气留天地。"七日,等到商景兰从山中归家才收殓。鲁王监国赠祁彪佳少保兼兵部尚书,谥忠毅公。隆武帝登极后赠祁彪佳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谥忠敏公。十二月二十四日(1646年2月9日)葬于亭山之阳(现绍兴市越城区亭山乡梅墅祁家山)。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影响
折叠政治活动
祁彪佳在政治思想主张是:务实求真,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晚明内忧外患,朝廷党争倾轧,国家已经破败不堪,此前一度流行的王学已经不合时代要求。于是经世思潮便应运而生。而晚明大儒刘宗周力纠王学末流不切实际,空谈误国,大力提倡实学。而刘宗周正是祁彪佳的老师,所以祁彪佳深受其影响。刘宗周因此发起了证人社,而祁彪佳是证人社的成员。多次参加证人社的活动与心学中人辨论。因此祁彪佳思想上追求为国为民,济世救民的热念,并以此为自己的为官准绳。具体表现在他上《陈民间十四大苦疏》。

对广大民众,他也主张赏罚并举,关心民众,鼓励守法,其中有《赏罚劝疏》《备察群情疏》《合筹天下全局疏》《陈三大弊政疏》等,显示他对社会危机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的方案。祁彪佳的务实,经世不仅仅是上书,更重要的是他不管在朝在野都把它们落到实处。他通过讲学、设义仓、开药局、制定乡规民约、参与赈济民众来践行他的政治主张。

崇祯十三、四年(1640年、1641年),绍兴灾害连连,饥民公然抢掠州县,祁彪佳到宁波、台州等地借调钱粮,采取平抑米价,接济灾民,每石粮比市价低,按人口供粮,夏天设粥厂。祁彪佳本人捐资在大善寺开设药局,聘友王朝式为灾民问诊给药,每日济成人一百人,童一百五十人。赈灾完成后,祁彪佳看到全国饥荒不断,又着手把救灾的方法和手段编辑成《古今救荒全书》。这本书在明末清朝对救灾后灾后处理上都有着指导意义。

折叠戏曲成就
祁彪佳所著传奇如《全节记》,皆佚。惟戏曲批评著作《远山堂曲品剧品》存世(其中《曲品》有残缺)。《剧品》收杂剧剧目242种,是明代著录名人杂剧的唯一专书;《曲品》收传奇剧目467种。其中有明、清同类著述中未见著录的戏曲曲目295种。两书增录了许多重要戏曲作家的作品,并改订了以前曲目的错误,另附杂调一类,收弋阳诸腔剧目46种,尤为可贵。与吕天成《曲品》相较,以搜罗广博著称。昆剧、徽剧、谈唱等剧目后都有简短的评论,从中可见祁彪佳的戏曲主张。

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剧品》在曲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是从王骥德曲论到李渔曲论的桥梁和过渡。但它自身也有鲜明的批判特色和理论贡献,其严肃的批判态度,高于流俗的批判识见,贯注自身人格精神的批评理念,是其鲜明的批评特色。对戏曲叙事特征的注重,结构理论,人物塑造理论,是其理论建树。

在作品内容上,他强调戏曲应当反映尖锐的社会问题,"外御强敌,内除奸佞";而在艺术上则着眼于"词以淡为真,境以幻为实",颇有见地。惟祁彪佳认为民间戏曲不能入品,实为其缺陷之处(祁彪佳是文人戏的代表,认为民间戏过于简单)。

折叠散文成就
祁彪佳的游记能臻于如诗如画的完美意境,是由于作者精巧构思,运用灵活多变的写法。祁彪佳在其游记散文中,往往通过移步换景的方式来交代不同的景点,在写到某一景点时常常有神来之笔,轻轻点染景物的特征,或是抒发自己独到的感受。如《栖北冗言》里记载的西山之游,祁彪佳祥细交代了他们游览的景点,对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景点作了简短而精到的描写,祁彪佳由景入情,抒发了他对世事沧桑的感慨,祁彪佳似乎对此有着自己的体悟。自然之景与作者之情浑然融合,景中含情,情由景生,其清远旷达的生境界展露于笔墨之中。此外,还在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所营造的诗化的语言。祁彪佳的字句的锤炼上功力颇深,又善于用色彩鲜明的对比,动静互衬以及比喻、拟人等手法,从而创造出准确、形象而又蕴含诗意的语言。如祁彪佳游玉泉时,虽有百亩荷池,作者想象那一到荷花盛开之时,香气四溢,绿水红花,清幽淡雅的美景。

祁彪佳的散文以写实为主,主要分为游记和日记类。游记《寓山注》和《越中园亭记》共录有二百多篇。而日记类的如《涉北程言》《役南锁记》《归南快录》《林居适笔》《山居拙录》等十多集。可谓是明代写实散文的著作最多者。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作家,也颇受他的影响,由写意向写实转变。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明代张岱的《石匮后书集》称:嗟呼,祁中丞之死,而名之曰忠,则可及也,名之曰敏,则不可及也。盖处中丞之地,无一可死,乃时事至此,万不可为,明眼人视之,除却一死,别无他法。中丞乃乘便即行,计不旋踵。凡中丞之忠孝节义,皆中丞之聪明知慧所仓皇而急就之者也……祁世培,则知者利仁也……当不以余言为妄矣。

明代张岱的《石匮后书集》又称:庚辰辛巳越中荐饥,彪佳与刘宗周分区赈米,设厂赈粥,病者药之,死者埋之。深山穷谷,无不亲历,有道济录行世。

明代祁彪佳妻商景兰《锦囊集》收《悼亡》诗二律:公自垂千古,吾犹恋一生。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凤凰何处散,琴断楚江声。自古悲荀息,于今吊屈平。皂囊百岁恨,青简一朝名。碧血终难化,长号拟堕城。

明代王茂远《柳潭遗集·为义兴军祭殉难祁中丞公彪佳文》:呜呼,当天地迍邅之日,属宗枋板荡之秋。洫血无戈,盟心有剑。留千秋之高碣,轻一死于清流。名岂不成,人其可惜。故自先生致命从容之日,即为吾党呼天莫助之时。夫信国未亡,呼声南剑;绛侯尚在,左袒北军。假公逊志深山,留身今日;投戈奋袂,必不逾时。此逆虏之所魂消,而同盟借其袖领者也。乃夫天佑将来,叠山告殁,身归日月之傍,气有河山之壮。遂使缙绅之所未为,布衣于焉独任。呜呼,祖鞭未着,中流之 楫影何追;宗泪频挥,渡河之呼声未远。

据清代张廷玉《明史》,祁彪佳单人过江说服明代将领高杰时,高杰赞叹道:杰阅人多矣,如公,杰甘为死!公一日在吴,杰一日遵公约矣。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折叠八求楼
祁彪佳以藏书方法为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八求搂"。"八求"即宋代藏书家郑樵所总结的求书八法:"一即类以求,二旁类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

折叠断偷吃鸡蛋案
祁彪佳的母亲王太夫人喜欢吃鸡蛋,膳房每天都要给她准备。有一次鸡蛋被偷吃了,身边的丫环又都不肯认,管事的便和她们争执起来。祁彪佳说,你们不用争辩了,我来还你们一个清白。就让人端来一盆清水,让丫环逐一用清水漱口,偷吃鸡蛋的吐出来满口是蛋黄。这一年,祁彪佳才六岁。

折叠巧对对子
七岁那年,祁彪佳在时任苏州知县的父亲的官署内读书,祁承爜的同僚们对他的学问感到非常吃惊,想要找个机会难难他。一次,碰巧祁彪佳爬在衙门的桂花树上下不来。有人就想了一个法子,让祁彪佳以"猢狲上树"即兴对对子,对上就把他抱下来。祁彪佳对曰:"飞龙在天",答得非常工整,又大气磅薄。

折叠编辑本段人际关系
折叠家族世系
祁氏得姓于晋大夫祁奚。先祖原居于陕西韩城县,宋建炎年中先祖祁安禄避战乱南渡到绍兴,祁氏始居于梅市,后人散居在福严诸村。从宋代至元末的祁氏先祖名多散佚,其后代以明代温泉公祁茂兴(祁安禄十世孙)为迁居梅市第一代祖。二代祖祁安(另有祁子安一说)。三代祖祁纪。四代祖祁福,字天赐,号直庵,天顺二年岁贡生,任龙溪县教谕,后任重庆教授。五代祖祁司员,字宗规,号梅川,成化十四年进士官至池州知府。六世祖暗斋公祁锦,字尚絅,邑庠生,后以子贵赠中宪大夫、贵州按察司副使。

曾祖:祁清,字子扬,号蒙泉,祁锦之子,嘉靖庚子(1540年)举人、丁未(1547年)进士,后任陕西右布政使。有四子,长子祁汝东,次子祁汝懋,三子祁汝森,四子祁汝杰。

曾祖母:金氏。

祖父:祁汝森,字肃卿,号秋宇,国子监生,以子贵获赠中宪大夫河南按察司副使。长子祁承爜,次子祁承勋。

祖母:沈氏。

伯叔祖:祁汝东,字震卿,隆庆丁卯(1567年)举人,两淮转运使。祁汝懋,襄阳县主簿。祁汝杰,庠生。

父亲:祁承爜,字尔光,号夷度,又称旷翁、密士老人。明藏书家,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进士。授宁阳知县。迁兵部郎中。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祁承爜生有五子,长子祁麟佳、字符孺。次子祁凤佳、字德公。三子祁骏佳,字季超。四子祁彪佳,字幼文、又弘吉,号世培。五子祁象佳,字翁艾。

叔父:祁承勋,生二子,长子祁豸佳,字止祥。次子祁熊佳,字文载。

侄子:祁鸿孙,字奕远,祁承爜次子祁凤佳英年早逝,仅有这一子。

折叠家庭成员
祁彪佳与妻子商景兰伉俪情深,没有妾侍,两人共生有子女七人,还小产两次。长大成人的有二子四女。

妻:商景兰(1605年-1676年),字媚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兵部尚书商周祚的第三女,有殊色,精通诗文。

子:祁同孙,年十五,痘殇。祁理孙,字奕庆,号杏庵,法名智昙,有《诗学内传》6卷,《寓山诗稿》1卷,《藏书楼计稿》1卷。祁班孙,字奕喜、小字季郎,著有《唐宋八家文钞》《东行风俗记》《自怡堂集》《紫芝轩集》。

女:祁德渊、祁德玉、祁德琼、祁德茝。

媳:张德蕙(字楚纕),祁理孙妻。朱德蓉(字赵璧),祁班孙妻。

孙:祁昌徵,祁理孙之子。祁曜徵,著有《岳麓吟》。

折叠亦师亦友
刘宗周(1578年-1645年),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

倪元璐(1594年-1644年),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绍兴府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

王铎(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李清(1602年-1683年),字心水,一字映碧,号碧水翁,晚号天一居士,明朝南直隶兴化人。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初名陈介,字人中,改字卧子,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明朝末年大臣,著名学者,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

王思任(1575年8月26日-1646年10月30日),字季重,号遂东,晚年号谑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折叠戏曲好友
颜茂猷,字壮其,又字光衷,号完壁居士。

王朝式(1602年-1640年)字金如,浙江山阴人。诸生出身,擅长医术,又常常给祁彪佳及其家人看病。

祁豸佳,字止祥,号雪飘,山阴人,祁彪佳的堂兄。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

袁于令(1592年-1674年),原名韫玉,又名晋,字令昭,一字凫公,号箨庵,又号幔亭。

叶宪祖(1566年-1641年),明朝著名剧作家,少入太学,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知新会县。

孟称舜(约1599年-1684年),字子塞,又作子若或子适,号小蓬莱卧云子、花屿仙史。

王应遴(?-1645),字堇父,号云来,别署云来居士,山阴人。明末戏曲家。

此外还有柳白屿、陈情表、蒋安然、董玄、陈汝元等人。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祁彪佳存世著作总计有32种,大部分藏于北京图书馆,少量藏于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其中稿本九种,明末抄本十九种,明刻本两种,清抄本两种,清刻本一种,另外有普通古本两种,一为清刻本,一为民国铅印本。

折叠戏剧类
《远山堂曲品剧品》 收录曲四百三十六种,共分五个等级。收录剧二百四十二种,分为六个等级。

祁彪佳创作《全节记》《玉节记》。

祁彪佳改编《鱼儿佛》。

折叠小品文
《寓山注》为寓园各处亭台所作评注,共由四十八篇组成。有《水明廊》《读易居》《踏香堤》《太古亭》《志归斋》《听者轩》《四负堂》等

《越中园亭记》是祁彪佳遍游越中地区二百七十余座亭、台、圃、馆、园,为每处景致所作短文。

折叠诗集
《远山堂诗集》是祁彪佳之子祁理孙、祁班孙根据祁彪佳留存诗稿编辑而成。

《寓山志》是祁彪佳收录友人的文章、题咏、词等。

《寓山续志》则收录了张溥、曹学佺、徐如瀚等人的二百余首寓山题诗。

《寓山十六景词》则是以寓山内八景、外八景为主题进行的词创作,共有三十一人。

折叠奏章
《宜焚全稿》共十八卷,是祁彪佳崇祯六年四月至崇祯七年九月巡按苏松期间上呈奏章。

《督抚疏稿》是祁彪佳在崇祯十七年巡抚江南时的奏章。

《祁忠敏公安抚江苏南疏抄》是祁彪佳死后,后人整理他巡抚江南上呈皇帝的奏章,其中大量向皇帝说明情况,申报情况的揭帖。

《莆阳禀牍》是祁彪佳任福建兴化府推官时,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文书集。

《祁忠敏公揭帖二十二通》是祁彪佳在崇祯六年御史任上对案件审理过程和钱粮,灾害等奏章的说明。

折叠书信
《按吴尺牍》是祁彪佳崇祯六年任巡按御史与官员往来书信集。

《抚吴尺牍》是祁彪佳崇祯十七年巡抚苏松与官员往来书信集。

《里中入都尺牍》是崇祯七年祁彪佳书信集。

《都中入里尺牍》收录崇祯七年、八年的信件。

《林居尺牍》记录祁彪佳归乡与友人通朝廷内外情况信件。

折叠日记
《祁忠敏公日记十五卷》收录了祁彪佳全部日记,包括《涉北程言》《栖北冗言上、下》《役南锁记》《归南快录》《林居适笔》《山居拙录》《自鉴录》《弃录》《感慕录》《小捄录》《壬午日历》《癸未日历》《甲申日历》《乙酉日历》。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折叠故居
祁彪佳的故居现主要集中于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梅墅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一场意外大火,把祁彪佳"都察府第"大宅毁灭干净,明代祁彪佳遗存建筑之物已十分稀少,现存只有零丁遗迹可寻。

梅源桥,为纪念梅福,故名。始由祁氏先祖出资建造,桥北岸,原为祁氏宗祠,毁于1956年台风,现无迹可寻。

此河称"商漕江",由祁彪佳妻子商景兰父亲商周祚出资疏浚,作为结婚时陪嫁品。

祁彪佳宅邸唯一遗留建筑,此五间打埭故宅,现在属钱姓所有。是祁彪佳的儿子祁理孙为筹措银两,出资给鲁王作抗清之用而绝卖之物

四板石肖墙建筑物,是明代江南祁家著名藏书楼"澹生堂"旧遗建筑物。

折叠墓址
根据祁彪佳的好友王思任记录,祁彪佳于弘光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46年2月9日)葬于绍兴南的亭山之南面(现绍兴市越城区亭山乡梅墅祁家山)。于1981年被绍兴市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折叠纪念封
1995年发行纪念祁彪佳逝世350周年纪念封。

折叠编辑本段史料索引
《祁忠敏公年谱》(由祁彪佳的儿子祁班孙邀请祁彪佳的好友王思任编撰,清代道光年间梁廷相等人校正后面世

《明史》祁彪佳传

《明季南略》两篇

《祁忠惠公遗集》

《惜阴堂汇刻明词提要》祁彪佳篇

《祁彪佳集》

《罪惟录·致命诸臣列传》祁彪佳传

《明末忠烈纪实·殉国传》祁彪佳篇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形象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活在晚明》

贼道三痴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网络原著名《雅骚》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蒋星煜

上海人民出版社


《随园诗话补遗》

袁枚

凤凰出版社


《名士》

周榆华

中国社会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14: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土默热:《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
时间:2006年11月22日22:38         我来说两句         



有奖评新闻       
【来源:北方新报】
  今年初,60万字巨作《土默热红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就像一枚重磅炸弹震动了整个红学界,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红学界人士先后云集在杭州西溪和北京钓鱼台进行了《土默热红学》专题研讨会。土默热何许人也?《土默热红学》主要内容是什么?《土默热红学》与传统红学有何区别?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长春市采访了著名红学专家土默热。

  记者:您好,我是内蒙古日报社“祖国各地蒙古族”采访组记者。去年就听说吉林省总工会有位叫包秦的主席,但是昨天才知道包主席就是您。请问,您是因何原因从何时起研究《红楼梦》的?

  土默热:我们吉林人知道包秦和土默热是同一人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但是包秦是吉林省总工会主席,土默热是《红楼梦》研究人员。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我从小酷爱文学,在通读《红楼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疑问。再说,《红楼梦》的创作、流传、研究同蒙古族人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首先,《红楼梦》的创作大量运用了当时蒙古族人的生活素材,很多地方借用了文学界熟知的、明末清初的蒙古族著名诗人冒辟疆与爱妾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其次,在《红楼梦》的传播过程中,蒙古族学者哈斯宝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他十分喜欢《红楼梦》,曾经花费巨大精力,把《红楼梦》节选翻译成蒙古文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红楼梦》译著。再次,对《红楼梦》研究有重大贡献的另一个蒙古人是三多。三多名六桥,清朝后期人,曾经担任杭州知府,后来升任清廷驻库伦大臣。他曾经收藏过一本《红楼梦》异本,在《红楼梦》版本史上地位至为重要,被红学界称为“三六桥本”。这些可谓是我和《红楼梦》结下30年不解之缘的理由吧!我是红学史上的又一个蒙古族学者,我有《土默热红学》2卷、《土默热红楼文化丛书》5卷、《〈红楼梦〉与西溪文化》、《〈红楼梦〉与南明小朝廷》、《〈红楼梦〉与南宋文化》等专著。《土默热红学》问世后,红学界很多朋友感到这个土默热真是“怪人怪名怪论”,纷纷猜测土默热其人其书底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土默热既不是化名,也不是网名,乃是作者的真实的蒙古语名字。

  记者:红学自从诞生到今天,形成了哪些学术体系?您对此有何看法?

  土默热:红学的历史可谓悠久,几乎是与《红楼梦》同时诞生,但是红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体系,却是从蔡元培、胡适之间那场著名论战后初步形成。当今红学大体可以分为索引、考证、评点、探佚流派,其长处各有千秋,短处也各有软肋。索引派历史最为悠久,虽然有刻舟求剑之嫌,被胡适讥为“笨伯”的“附会”,但是有才人迷恋,种子绵绵不绝;考证派在今日红坛雄踞统治地位,威风八面,但是由于对3个“死结”始终不得要领,不论如何“大胆”、“小心”,终有南辕北辙之诮;评点派虽然把《红楼梦》当成任人涂抹打扮的小姑娘,但是当今红坛对红楼美学或者伦理学感兴趣者不多,显得门可罗雀;探佚派有雅俗共赏之优点,现实趋之若鹜,热闹非凡,但是由于“跑题”、“出格”过多,犹如发烧时之呓语,终难登大雅之堂。再说,红学四派有一共患之怯症,即脱离文学范畴研究《红楼梦》,使红学实在难以在当今林立的“学”中立足,更遑论“显学”了。

  记者:如果打开互联网,有一股土默热红学风呼啸而来,纷纷议论土默热红学带来了红学新革命。请问:土默热红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土默热:《土默热红学》问世后,之所以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巨大震动,主要是推翻了百年红学大厦的基础——曹雪芹的著作权。我的学说由洪昇论、蕉园论、西溪论、盘山论、《长生殿》论、柳河东论、南明底色论、南宋文化论、遗民思想论、夫妻著书论、三源分流论11个学术分支组成,其最核心内容是把《红楼梦》的著作权从曹雪芹手中夺了下来,交还给了真正的原作者——洪昇;把作品的生活原型权从江宁织造府夺了下来,交还给了真正的生活原型——百年世家洪国公府;把美轮美奂的大观园景色从红学家的幻觉中解脱出来,交还给了美轮美奂的杭州西溪湿地;把大荒山的虎啸猿啼声音从红学家的幻听中解脱出来,交还给了虎啸猿啼的京东盘山;把那些聪明美丽的红楼女儿从红学家们杜撰判定的牢狱中释放出来,交还给了蕉园诗社的“七子”、“五子”;《红楼梦》的创作目的就是通过真实地描写改朝换代时期,一代青年男女的人生沉沦悲剧,抒发胸中的国仇家恨。

  记者:土默热红学与传统红学有何根本区别?

  土默热:土默热红学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红学的全新的学术体系,是一座在胡适红学基础之外重新构建的全新的红学大厦。一是这11个学术分支研究成果互相联系,互相支持,首尾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严谨的学说体系,与传统红学那种支离破碎、互相抵牾、死结连环的学术现状成鲜明对照。二是完全符合文学作品“时间、地点、人物”三大要素的研究要求,从改朝换代的历史大潮中探讨作品的思想来源、文学继承、创作过程、版本源流,与传统红学脱离文学猜“笨谜”,在清宫秘史污秽角落中拾荒的作法成鲜明对照。三是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指导研究,摆脱了传统红学盲目附会、信口探佚和繁琐考证的弊端,从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文学背景的宏观大视角,高屋建瓴地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和作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与传统红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掉进“曹家店”泥沼中不能自拔达成鲜明对照。

  口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伊拉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5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14: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洪升 - 清朝戏曲作家、诗人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洪升(1645年8月21日~1704年7月2日),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洪升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历经二十年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他的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国子监监生之功名,其诸多好友亦受牵连。后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

洪升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宁织造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洪升著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戏曲仅存《长生殿》和《四婵娟》两种。今人辑有《洪升集》。

基本信息
本名
洪升

所处时代
清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洪院

出生日期
1645年8月21日

逝世日期
1704年7月2日


主要作品
《长生殿》

主要成就
清代卓越的戏曲大家,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字号
字昉思

信仰
道教

职业
戏曲作家、诗人

目录
1人物生平
2戏剧创作
3生平轶事
4人物评价
5主要著作
6代表诗作
7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洪升于清顺治二年七月初一(公元1645年8月21日)出生时,全家正在逃难之中,满月后才回到城里。洪姓是钱塘的望族,世代书香。其父之名不可考,好读书,喜谈论,出仕清朝。外祖父黄机,康熙朝官至刑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洪升少年时期,曾受业于陆繁弨、毛先舒、朱之京等人。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也受到他们遗民思想的熏染。他学习勤奋,很早就显露才华,15岁时已闻名于作者之林。20岁时已创作了许多诗文词曲,受到人们称赞。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七月,他与舅父之女黄兰次结婚。四年后,赴北京国子监肄业。因未得官职,失望而归。为了衣食而到处奔波。27岁前后,遭"天伦之变"的家难,为父母所不容,被迫离家别居,贫至断炊。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冬,他再度前往北京谋生。两年以后,他的诗集《啸月楼集》编成,受到李天馥和王士祯诸名流的赏识和培养,诗名大起。卖文为活,而傲岸如故,"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徐麟《长生殿序》),对现实颇为不满。徐嘉炎在《长歌行送洪昉思南归》中说他"好古每称癖,逢人不讳狂"。尤侗称他:"洪子既归,放浪西湖之上,吴、越好事闻而慕之,重合伶伦,醵钱请观焉。洪子狂态复发,解衣箕踞,纵饮如故。"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冬,其父以事被诬遣戍,他奔走呼号,向王公大人求情,并且昼夜兼行,赶回杭州,奉侍父母北行,后来遇赦得免。为此他已形容枯槁,心力交瘁。他开始注意到民间疾苦,写了《京东杂感》及《衢州杂感十首》等诗,对人民历遭兵灾及水灾,倍加同情。他还写了《长安》诗,其中有"棋局长安事,傍观迥不迷。党人投远戍,故相换新颜"之句,深恶统治集团内部倾轧与朝政翻覆,对社会现实有了较深的认识。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他把旧作《舞霓裳》传奇戏曲改写为《长生殿》,传唱甚盛。次年八月间,招伶人演《长生殿》,一时名流多醵金往观。时值孝懿皇后佟氏于前一月病逝,犹未除服,给事中黄六鸿以国恤张乐为"大不敬"之罪名,上章弹劾。洪升下刑部狱,被国子监除名。与会者如侍读学士朱典、赞善赵执信、台湾知府翁世庸等人,都被革职。时人有"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句。此案的政治背景为当时朝廷内南北两党之争。南党以刑部尚书徐乾学为首,多为汉族官僚;北党以相国明珠为首,多为满族官僚,互相抨击。洪升与南党中人较为接近,且素性兀傲,其《长生殿》中有触犯当时忌讳之处。北党借此发难,欲兴大狱。康熙帝故示宽柔,除对与会者作了处理外,并未深究《长生殿》剧本。洪升突遭此难,在京中备受白眼揶揄,不得已于康熙三十年返回故乡杭州。他疏狂如故,放浪西湖之上,写诗填词作曲。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长生殿》付刻,洪升老友毛奇龄作序,序中说:"予敢序哉?虽然,在圣明固宥之矣。"明确指出康熙帝已不再追究这部剧本。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江苏巡抚宋荦命人安排演出《长生殿》,观者如蚁,极一时之盛。洪升在宴席上"狂态复发,解衣箕踞,纵饮如故"(尤侗《长生殿序》)。自此之后,吴山、松江等地相继演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江宁织造曹寅集南北名流为盛会,独让洪升居上座,演出全部《长生殿》,历三昼夜始毕。自江宁返,行经乌镇,酒后登舟,堕水而死,时为六月初一日(即公元1704年7月2日),洪升终寿六十。

折叠编辑本段戏剧创作
洪升致力于戏剧创作,在《长生殿》之前写过不少剧本,现仅存杂剧《四婵娟》。此剧仿明代徐渭《四声猿》,四折各写一个故事,有谢道韫咏雪、卫茂漪簪花、李易安斗茗及管仲姬画竹。

据洪升在《长生殿例言》中所述,第一稿写于杭州,剧名《沉香亭》,中心是写李白的遭遇,大概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前完成。第二稿写于移家北京之后,因友人说《沉香亭》的"排场近熟",于是删去李白的情节,改写为李泌辅佐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写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最后一稿,去掉李泌的情节,"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完成。

折叠人物塑造
《长生殿》作者成功地写出了李隆基倦于政事,耽于安乐,"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把国家陷于苦难的深渊。作者把《进果》一出安排在《偷曲》和《舞盘》之间,以宫廷的享乐和人民的痛苦形成对比,大有深意。作者写出了帝王的爱情并不专一,因此李、杨之间尽管缠绵缱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波折和污点。七夕密誓之后,两人的爱情有所发展和巩固,然而渔阳颦鼓已动地而来,他们终于自食苦果。

作者处理杨玉环这个人物也有特色。他并不像明人传奇《惊鸿记》那样写"太真秽事",而是写出了一个帝王宠妃的既骄纵、悍妒又温柔、软弱的典型性格。作者对她既有批判,又有所同情。尽管她在马嵬坡下自尽,承担了一切罪恶,但作者并没有把安史之乱的全部罪责归之于她。《弹词》一出中,以铁笛擅名的李謩说:"休只埋怨贵妃娘娘,当日只为误任边将,委政权奸,以致庙谟颠倒,四海动摇",也代表了作者的观点。

作者通过《贿权》《禊游》《疑谶》《权哄》《进果》等出,写出了皇帝和贵戚的穷奢极侈,宰相的弄权误国,权臣间倾轧不已,官僚们趋炎附势,志士仁人痛心疾首,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宰相杨国忠及逆藩安禄山相对照,作者精心塑造了郭子仪和雷海青这两个出身低微的英雄人物,他们忠心报国,大义凛然。《疑谶》一场写郭子仪酒楼买醉,作者借此倾注了自己沦落不遇、愤世嫉俗的情感。《骂贼》以琵琶愤击安禄山,终于慷慨捐躯,作者写来栩栩如生。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唱词涉及了满族统治者,再加上《弹词》一出表现了浓厚的兴亡之感,触犯了当时的忌讳,为康熙帝和明珠等满族官僚所不喜。

折叠内容描写
《长生殿》前半部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描写,后半部则显然加强了浪漫主义的描写。作者虽然谴责了李隆基因宠爱杨玉环而致国事败坏,无法收拾,然而对他们两人的爱情悲剧却很同情。作者不但对李、杨两人加以美化和净化,而且特别宣扬一种"一悔能教万孽清"的思想。作者意图总结历史的教训以垂戒来世,指出"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

折叠作品评价
《长生殿》是一部写得很出色的传奇戏曲。作者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来表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对历史素材加以精心选择和剪裁,进行了艺术的概括、集中和虚构,使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基本符合历史真实,而且全剧写得有声有色,许多场面强烈感人,把历史剧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时民间流传的口谚说:家家收拾起("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是明末清初作家李玉《千钟禄》中《惨睹》一出〔倾杯玉芙蓉〕的唱词),户户不提防("不提防余年值乱离"是洪升《长生殿》中《弹词》一出〔一枝花〕的唱词)。它与当时孔尚任写的另一部历史剧《桃花扇》堪称"双璧"。洪升与孔尚任被誉为"南洪北孔"。他们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折叠精彩篇章
《长生殿》中一些写得精彩的篇章,如《定情》(今名《赐盒》)、《惊变》(今名《小宴》)、《疑谶》(今名《酒楼》)、 《偷曲》《絮阁》 《骂贼》《闻铃》《哭像》《弹词》等,为昆曲中的优秀传统剧目。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轶事
折叠家庭背景
以《长生殿》蜚声文坛的洪升是清代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一生坎坷多故,经历了不少事变。但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很多事已难以弄清,只能凭着仅有的一点文字记录,去做一些探讨。

洪升出生在杭州一个富裕的士大夫家庭,家里藏书很多,有"学海"之称。他的父亲很爱读书,也很健谈,母亲是大学者黄机的女儿。洪升小的时候常和自己的表妹、黄机的孙女黄蕙(黄兰次)一同游戏,两人青梅竹马,彼此非常融洽。洪升二十岁时,两个人亲上做亲,结成夫妻。

折叠崇尚孝节
洪升交往的师友,对于孝节等道德观念非常尊崇。他的老师陆繁弨即"以孝义为乡里表率"(《清史列传》卷70);好友陆寅也以"性孝友"(《钱塘县志》)为人称道。影响所及,洪升亦努力做一个孝子。二十四岁时,洪升曾到北京的国子监学习,想以此求取功名。可呆了一年,却并没有得到任何进身的机会。感慨之余,洪升常常怀念家乡的朋友,想念自己的母亲。但是当洪升回到杭州以后,或许由于别人的挑拨离间,他和父母的关系竟日益恶化,最后不得不带着妻子与父母分开另过。事情却并没有到此结束,家长的愤怒有增无减,没有办法,洪升只好躲出杭州,又一次来到北京,怀着痛苦的心情,一住就是十七年。

折叠客居京城
在客居京城的日子里,洪升生活艰难,甚至不得不靠卖文为生。虽然是无辜而被父母斥逐,但洪升仍竭心尽力地做着孝子。三十五岁那年,洪升的父亲罹事远适,母亲也被责令同行。听到这个消息,洪升"徒跣号泣,白于王公大人。昼夜并行,钱塘去京师三千余里,间从泰岱江河,旬日余即抵家侍其亲北,会逢恩赦免。昉思洪升驰走焦苦,面目黎黑,骨柴嗌嗄"(朱溶《稗畦集叙》)。

经过这一场变故,洪升父母的生活也没有了保障,本已拮据的洪升又负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多年遥负米,辛苦踏京尘"(陈吁《寄洪昉思都门四首》之一)。他多次返乡探望父母,屡屡奔波于北京、杭州之间。飘零奔波的生活,使洪升身心疲惫,感受到难言的痛苦。在诗里,他反复写到自己的这一份悲哀:"妻子长安亲旧国,年年北往复南征"(《感怀》),"北往南归两行泪,谁能分寄大江流"(《扬州客舍夜雨》)。他深深地感叹:

败芦寒雨断矶边,梦醒孤舟泪泫然。堂上二人年六十,旅中八口路三千。谋艰桂玉羞逢世,心怯风波且任天。扰扰半生南又北,未知归计定何年。(《夜泊》)

折叠性格矛盾
洪升是矛盾的。他赞赏自然、山水、隐遁,却又无法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和追求。"如何市朝子,扰扰争利名"(《晓起看山作》);"人生行乐无百岁,区区禄利何为乎。游宦略成须止足,故乡归隐携妻孥"(《为毛侯会明府题戴笠持竿图》)。他希望在仕途上得到别人的援引,遇到像信陵君那样的人,"信陵如可作,刎颈亦酬恩"(《夷门》)。但他的性格,他的狂傲却难为世俗所接受,"依人偏傲骨,入世遂多愆"(《喜汪雯远授太史,兼述近状,却寄,三十二韵》)。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洪升咀嚼着人生的感唱:"漂零自分儒生贱,干谒方知长吏尊。那得为农成独往,瓦盆盛酒对儿孙"(《衢州杂感》其九),"莫问侯门朱履事,残杯冷炙是怜才"(《与盛靖侯、朱近庵登君山》),"荣枯寂物理,寒懊验人情。真悔谋身误,尘劳汩此生"(《初秋旅感》)。

一方面是对出与处的犹豫不决,一方面是对功名的心存希冀。在屡屡的失意中,洪升艰难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折叠从师受教
洪升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交游的师友都是一些博学而有高格的人。在他的老师中,有善写骈体文的陆繁弨,有精通音律的毛先舒,后来他还向当时的文坛领袖王士祯学习,又向大诗人施闰章学习诗法。戏曲作家袁于令、浙西派词人朱彝尊,以及经学家兼文学家毛奇龄等人都曾和他交友来往。洪升本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在与这些文学界优秀人物的交游中,洪升的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精通词曲音律的师友如沈谦、毛先舒、袁于令等人,更使他在词曲音乐方面大受裨益,为他在戏曲创作上大显身手创造了条件。

他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了当时妇孺皆知的戏剧家,"以诗有名京师,尤工院本,宫商五音不差唇吻。旗亭壁间,时闻双鬟讴诵之,以故儿童、妇女莫不知有洪先生者"(《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他在曲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以诗词、院本鸣于时"(《民国杭州府志》)。洪升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在于曲,他的《长生殿》代表着昆曲艺术的高峰。

折叠写作传奇
二十九岁那年,洪升和朋友偶然谈起唐代开元、天宝间的事情,李白的被唐明皇赏识,唐明皇的爱才,使洪升大为感慨。于是他以李白为主角,创作了传奇《沉香亭》,大概是表现李白应诏在沉香亭填写清平调词的故事。到北京以后,一位朋友说《沉香亭》这个剧本写得并不好,"排场近熟",没有能超出其他表现同一题材的作品。洪升觉得有道理,于是他删去原剧中李白的情节,加入李泌辅佐肃宗中兴唐朝的故事,把剧本改名为《舞霓裳》。这一年,洪升已是三十五岁,距离完成《沉香亭》传奇已有七个年头了。

1688年,四十四岁的洪升想到历代的帝王,妃嫔成群,很少有用情专一的,而像唐明皇那样爱恋妃子杨玉环的帝王实在罕见。马嵬坡赐死杨贵妃,违背了他们当初的盟誓,在唐代便已经有了许多关于唐明皇、杨贵妃的传说,像唐明皇游月宫等等,于是洪升决定专写李、杨爱情,把《舞霓裳》改为《长生殿》。

《长生殿》传奇的上卷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定情"写到七夕之夜两个人在长生殿上的盟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是,安禄山的叛军杀来了。在出逃的路上,在马嵬驿,面对群情激愤的将士,唐明皇被迫赐杨贵妃自尽。在传奇的下半部,唐明皇深深思忆杨贵妃,时时处处睹物伤情。终于,他们在天宫里团圆了。

折叠遭受变故
剧本脱稿后,立即受到朋友们的称赞。在演员们的要求下,这个本子被搬上了舞台,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剧目。康熙二十八年八月上旬,洪升招来戏班在家中演出《长生殿》,城里很多名人都赶来观看。当时正是孝懿皇后的丧期。由于洪升平时狂放不羁,颇为时俗所妒,加之朝廷中南北党争正烈,洪升与南党中重要人物高士奇关系密切,而《长生殿》所写兴亡之恨,在明清易代之际,实在是个敏感的题目;安禄山又是胡人,很易引发人的联想。于是北党便抓住这个机会,借洪升在国丧期间演剧,来打击自己的政敌。一个叫黄六鸿的人向皇帝告状,说在皇后丧期演唱《长生殿》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结果洪升被抓进监狱;放出来后,被革去国学生籍。连那些看戏的人也都受到处分。

遇到这样一场大的变故后,洪升很是悲愤,他甚至想到佛教中去寻求解脱。他不得不归去了;京城中的白眼使他难以安身,可是归去亦让他犹豫。在《长生殿》之祸发生前不久,陈吁在给洪升的诗中曾这样写道:

佣笔为生拙,天涯口漫糊。有家归不敢,负罪子如无。行役何妨远,伤心独向隅。亲恩终浩荡,但返莫蜘蹰。(《寄洪昉思都门四首》之三)

折叠魂断乌镇
1704年,六十岁的洪升应江南提督张云翼的邀请来到松江。张云翼把洪升奉为上宾,特意召集宾客,选了几十名好演员,上演《长生殿》。曹寅听说后,又把洪升请到南京,遍请江南江北的名士,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宴会,演出《长生殿》。

曹公(曹寅)素有诗才,明声律,乃集江南江北名士为高会,独让昉思(洪升)居上座,置《长生殿》本于其席。又自置一本于席。每优人演出一折,公与昉思(洪升)雠对其本,以合节奏。凡三昼夜始阕。两公并极尽其兴赏之豪华,以互相引重,且出上币兼金赆行。长安传为盛事,士林荣之。(金埴《巾箱说》)

然而,就在洪升从南京乘船回家,经过乌镇时却不幸因酒醉失足落水,一代杰出的剧作家竟这样离去了。在他的身后,只有传唱不衰的《长生殿》,时时使人们忆起这位才子的悲哀与喜悦。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王晫:洪子昉思少工五七言诗,而以余波绮丽,溢为填词,为杂剧院本,一时乐人争唱之。其客长安日,取《长恨歌传》编为《长生殿》传奇,非但藻思妍辞远接(王)实甫,近追义仍(汤显祖),而宾白科目,具入元人阃奥。

汪熷:今读稗畦先生《长生殿》院本,事与曩符,意随义异。声传水际,渊鱼听而耸鳞;响遏云端,皋禽闻而振羽。曲调之工,畴能方驾。

梁廷柟:钱塘洪昉思升撰《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才人,一齐俯首。自有此曲,毋论《惊鸿》、《彩毫》空惭形秽,即白仁甫(白朴)《梧桐雨》亦不能稳占元人一席矣。

朱彝尊:海内诗家洪玉父,禁中乐府柳屯田(柳永)。

朱溶:余行天下三十余年,所见诗不为不多,要其实,与洪昉思匹敌者盖少。

袁枚:人但知其《长生殿》曲本与《牡丹亭》并传,而不知其诗才在汤若士(汤显祖)之上。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洪升的著作现存6种:《诗骚韵注》(残缺),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词曲散见他书。其他戏剧作品,如《沉香亭》《舞霓裳》《回文锦》《回龙记》《闹高唐》《锦绣图》《长虹桥》《天涯泪》《节孝坊》等均已失传。

折叠编辑本段代表诗作
洪升的诗在当时有一定名气。集中多是纪游、赠人和感怀之作,内容大都感慨自己的坎坷身世和抒发个人的穷愁,调子比较凄凉。间或也有感慨兴亡及同情人民的诗篇。他的诗虽然思想不甚深,却具有真情实感。诗风接近唐人,于平淡处见工力,无雕琢矫饰之弊。他的散曲现存者有5个套数,虽是应酬之作,却也透露出他潇洒恬淡的情怀,造辞遣句,清新秀逸,可以看出作者的工力。

【客愁】

夜夜贾舡里,思乡愁奈何。醒听北人语,梦听南人歌。

【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京东杂感】

雾隐前山烧,林开小市灯。软沙平受月,春水细流冰。

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

【钓台】

逃却高名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千秋一个刘文叔,记得微时有故人。

【晚泊】

空江烟雨晚模糊,越峤吴峰定有无?宿鹭连拳鱼泼剌,败芦深处一灯孤。

【答友人】

君问西泠陆讲山,飘然一钵竟忘还。乘云或化孤飞鹤,来往天台雁荡间。

【衢州杂感】

巑岏岭势矗仙霞,阻遏妖氛建虎牙。障日丛篁宁容骑,连云列戟不通鸦。

居人乱后惟荒垒,巢燕归来只数家。一片夕阳横白骨,江枫红作战场花。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洪升纪念馆

洪升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区,洪升以一曲《长生殿》成为洪氏家族在清代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成为中国戏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在洪升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有关《长生殿》的故事梗概、创作历程和艺术成就的介绍。《长生殿》的创作历程是艰苦的,是洪升集一生的才华和心血而成的精品,"稗畦填词四十余种,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 "经十余年,三易稿而始成"。康熙十二年遂作《沉香亭》,康熙十八年完成《舞霓裳》,康熙二十七(1688)《长生殿》传奇定稿并搬上舞台。在第二展室,可以继续了解洪升离奇的一生。

设计师以新月、半月和满月的背景造型,暗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反映洪升跌宕起伏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2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4
发表于 2023-11-1 01: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发表于 2023-10-21 08:32
桃花庵歌
[ 明 ] 唐寅
原文

虽然不喜欢喝酒,不过还是很懂不想清醒面对事实,麻醉自己得过且过的心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0 14:40 , Processed in 0.1190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