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4: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锁秦楼 的典故
laisunce2013.04.02浏览1006次小说图书分享举报
烟锁秦楼 的典故是什么? 说下~……
1个回答
kchbln
2013.07.09
满意答案
汉代刘向撰写的笔记小说《列仙传》里,有一篇十分知名的作品《萧史》,讲的是秦穆公小女弄玉和音乐人萧史的故事。传说萧史吹箫的时候,那婉转悠扬的箫声能够招来远处的孔雀白鹤。    弄玉酷爱箫乐,对于能够将一管短箫吹奏得出神入化的萧史,心仪已久。秦穆公明白宝贝女儿的心意,便把她许配给萧史,并专门为小夫妻建造了一座凤台,让箫声引得飞来的凤凰有了歇脚的场所。终于有一天,这对和谐美满的夫妻在嘹亮的仙乐中双双跨上凤凰,一齐去做了仙人。   这则充满浪漫神话色彩的故事竟对后世产生了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约一千六七百年后,北宋末年,一位名震古今、让多少须眉汗颜的女词人横空出世,写下名篇——《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注释]1.金猊(ní):狮形铜香炉。2.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3.宝奁(liá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者:通这。4.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5.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评析]本词抒写惜别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怀念。上片写不忍丈夫离去,着意刻画慵懒的情态,下片着重写怀念和痴情。笔触细腻生动,抒情极凄婉。上片开头五句只写一个“慵”字。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点燃,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地;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词人为何如此慵懒而没心情?原来是“生怕离怀别苦”。这句为全词之眼,在上片的中间位置,括上而启下。表现出夫妻离别前一词人百无聊赖的神态、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茫然若失的情绪;“多少事,欲说还休”。体现出主人公心地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杨慎评此句说:“‘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四)。可谓深得其心。因为告诉丈夫,也只能增添丈夫的烦恼而已,故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啊!歇拍三句为上片之警策,本来因怕分别才容颜瘦损,但作者偏不直接说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是为了什行,答案不言自明,而情味弥足矣。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休休”是幅度的跳跃,省略了如何分另如何饯行的过程,直接写别后的情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以下三句近乎痴话。流水本是无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这样写,才突出词人的孤独与痴情。一是写出终日在楼前凝眸远眺,或盼信或望归。二是楼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证明体验她的痴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结拍三句用顶真格将词意再度深化,“一段新愁”指什么?含蓄而又明确,与上片结拍的写法属同一机抒。深际飞评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云巫雨,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草堂诗余》正集卷三)。全词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精致,在封建女性文学中实属难能可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21: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贾惜春+暖香坞+】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9—4 钟家台 2018-04-04   |  648阅读  |  4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惜春筹画《大观园行乐图》时是住在暖香坞,大观园里唯一的自带天然暖香的人是黛玉,作者用“暖香”将四姑娘惜春与黛玉遥相联系了起来。第三十七回诗社起号,作者安排惜春住在藕香榭,故而让宝钗给她起号“藕榭”,“藕榭”之意为芙蓉花荷花谢后之茎根犹存!暗示惜春乃是暖香人、芙蓉花的黛玉之子!
  原来贾府最小的四姑娘惜春是崇祯帝和田秀英所生的四皇子永王朱慈照!正是朱明仅存的正朔皇裔!作者正是借兴儿的口正告读者:他幼年丧母,父亲又焦灼于国事不管他,自己被交给了懿安太后张嫣张宝珠抚养,年幼的他在危机四伏的后宫中只能自我保护的孤苦艰险的境遇!
  怪不得惜春跟妙玉的关系最为亲厚,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惜春是指代生活在皇宫里虚岁十岁到十二岁间的由懿安太后张嫣照看的年幼的四皇子永王,而妙玉指代的是十九岁出家后的青年和尚朱慈照,两人实为一人,是不同时空的自己,关系怎能不亲厚?!朱慈照这一手“时空交错”真真玩得妙!四皇子这脑回路还真是神构造!也彻底难住了三百年来的无数学者!天高难及啊!
  《红楼梦》先是在第十六回写:“大观园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朱三子爷),一一筹画起造。”指出是朱三太子爷筹画建造的大观园,又在后面一再提及四姑娘奉贾母命辛苦筹画大观园,作者苦心孤诣,前后照应,正是为了明示读者:老明公山子野就是贾府的四姑娘!原来实为《红楼梦》的《大观园行乐图》的作者乃是朱三太子爷——崇祯帝的四皇子!
  先是宝玉的四儿,再是作画的四姑娘!至此作者将自己的身份大白于天下,原来他就是崇祯帝和皇贵妃田秀英所生的四皇子永王!
  不是作者不署名,而是神仙署名无人识!请你们记住这个名字——朱慈照!
四皇子永王——朱慈照
最后惜春的结局也是肖发为尼正好印证了皇四子也是当过和尚的经历。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本就是朱慈照的自传体小说,就让我们通过《红楼梦》中的四姑娘惜春了解一下永王丧母后在后宫中的生活吧。
  先上崇祯的家庭资料:
  崇祯,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阳历1611年2月6日)生,于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四日即皇帝位于中级殿。1628年改元为崇祯元年,崇祯17年(1644年)3月19日于煤山自缢身亡。
  周后,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生,天启七年(1627年)二月初三嫁入信王府。崇祯17年(1644年)3月18日奉崇祯旨自缢身亡。生太子和二、三皇子:
  朱慈烺,嫡长子,崇祯二年(1629年)2月26日生,崇祯17年(1644年)6月明亡后被外祖父周奎出卖,被多尔衮以假冒太子罪杀害。
  朱慈烜,二皇子,崇祯二年(1629年)12月3日生,二皇子生下没见天日,当即薨逝,这是由于周后怀二皇子与生太子仅相隔九个月,胎儿先天不足而早产夭折。崇祯三年(1630年)追封为怀隐王,五年(1632年)正月二十二日葬于翠微山之原。
  朱媺娖,长平公主,《崇祯长编》明确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十月甲戌,皇第一女生,中宫出”;《石匮书后集》太子本纪:“太子至周奎家,访问其妹。兄妹见。(注意:记载的兄妹,而不是姐弟)”
  朱慈炯,三皇子,崇祯五年八月十五日生,崇祯十六年封为定王,于康熙18年被安亲王岳乐抓捕,以假冒皇子罪杀害。
  周后于崇祯二年和三年,两年之内就生了三个孩子!不难看到崇祯的努力和周后非同常人的超强生育能力。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三皇子于崇祯五年出生后,在田秀英开始生孩子后,拥有超强生育能力的而且还正是生育力旺盛的21岁到32岁的周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生育记录了。
  崇祯能当皇帝是因为天启没儿子,从周后生孩子的高强频率看,汲取了前车之鉴的崇祯把生孩子这事抓得很紧,田秀英年纪小又好运动,现代医学发现女运动员的生育年龄普遍都晚,可是生得孩子更健康,看看”五皇子少而慧,皇上绝爱之。”,再看看四皇子的才华和寿命就知道了,很少出现像周后的二皇子这样的先天愚型儿。我们看到在田妃开始生孩子后,周后就绝了生育记录。生孩子又不是一个人的事,这其中缘由不言自明。《周皇后传》记述的清楚:“时田贵妃在御,能书,有机智,上颇昵之,即袁妃远不及也。以是周后多不得见上。(翻译:崇祯很喜爱田妃,即使是袁妃也远不能比,所以周后更是常常无法得到崇祯的召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2)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9—3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2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表里有寓下古诗词里的霍山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霍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座山,霍山又名霍太山、太岳山,位于中国山西临汾附近,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尔雅》记载:西方之美者有霍山,多珠玉。

诗人李商隐经过霍县时,曾登上霍山的驿楼眺望。诗人在浏览楼下秋景的同时,热切希望早日削平拥兵叛乱的军阀刘稹。于是,联系霍山之神护佑唐王朝的传说,写了下面这首五律:

李商隐 登霍山驿楼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

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向风。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我国古代有好几个霍山,第一个在山西,还有一个在安徽境内。

安徽的霍山,又名南岳山、天柱山、衡山,现代地理一般称南岳山,大别山在霍山县的支脉,坐落安徽省霍山县南岳乡。

唐诗人李端在他写的五律《霍泉》中,记述了霍山及泉水流经处的优美景色。

霍泉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春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

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郎家。

黄帝封霍山为南岳之副,汉武帝元封为小南岳。也是县名的由来。山顶有南岳庙、天池、百步阶、旗杆夹、白虎岩、试心岩、石窗洞、风洞等胜迹。南岳天池曾列为霍山八景之一。

岑参也曾经称颂过霍山:

骊姬墓下作 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

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

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

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

蛾眉山月落,蝉鬓野云愁。

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汉帝·武帝记》记,汉武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至于盛唐,望视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霍山,汉初为潜县),封此山为“南岳”,并亲植凌霄树,碧桃花各一棵。

作为皇帝的刘彻也称颂过霍山: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据《洞天记》记述,黄帝封五岳以湖南衡山偏远,故以霍山为南岳之副,舜南巡到南岳即指此山。《史记,武帝记》记述;“五年冬南巡狩至于盛唐,望把虞舜于九嶷,登灊天柱山(号曰南岳)”。故庙西山门楼上方有石刻横匾“汉帝敕封”四字。现存前大殿、后大殿、三官殿、观音殿等(砖木结构瓦房共16间)。

诗人李白写了一首古诗,开始的一段颂扬了大禹治水的巨大功绩。

公无渡河 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桑麻。

中唐诗人许浑,看见黄水滔滔,汹涌南流。他由此连想起大禹治水的功绩,以及鱼过龙门变龙的传说,写成了一首七律:

晚登龙门驿楼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鳃。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晚唐著名文学家皮日休在《‌霍山赋》中对霍山伟岸地势和充沛灵气的描写。

“岳之大,与地角壮,与天勍势。荆豫华嵩,青沂兖岱,如垤而秀,如块而锐。岳之高,千仞万仞,苍苍茫茫,日月相避其光,望之数百里外为天栋梁。……岳之气,其秀为春,其清若秋,其翠如云,云不能丽。其色如烟,烟不能鲜。若雨收气爽,丹青满天。岳之灵,其神不朕,其报如响。若雨用淫,岳能廓之。若岁用旱,岳能泽之。”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是从霍山开始流浪的,他的小厮焙茗这个名字化自明朝霍山县令王毗翁的《焙茗诗》:

露蕊纤纤才吐碧 ,

即防叶老采须忙。

家家篝火山窗下,

每到春来一县香。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4-17 20:03・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0: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陵源
2023-01-20可可诗词网-元曲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武陵源》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陶潜《桃花源诗》并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释义】陶潜在“记”中说桃花源在武陵。桃花源是陶潜的社会理想的寄托,也是封建社会中不少文人的理想王国。后人诗中常用“武陵源”典故,如李白诗《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又,杜甫诗《奉汉中王手札》:“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例子举不胜举。武陵源也常比作仙境。

【例句】①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用武陵源比喻家园,离人一去似乎把春也带走了。②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濛濛淡春天。(张养浩〔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寒食道中》)寒食乡村景象秀美恬静,好似桃花源一般。③落花流水护茅亭,似春风武陵。(乔吉〔正宫·醉太平〕《乐闲》)武陵用以形容作者所在恬静的村落。

下一篇:武陵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0: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陵溪
2023-12-09可可诗词网-元曲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武陵溪》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见“武陵源”条。又,唐·王之涣《惆怅词》:“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在谢武陵溪。”又,见“刘阮”条。

【释义】武陵溪常被诗家比作世外桃源,比作隐士们的隐居处或风景优美的地方,也可比作仙境。王之涣此诗中“晨”、“肇”指刘晨、阮肇事,他俩在天台山遇仙,后思念家乡下山,等到又回山去,却找不到神仙洞了。元曲中有时也将佳人住的地方或与佳人绸缪的地方,比作“武陵溪”,是从此转用而来。

【例句】①正情浓夏日双飞燕,早情疏秋暮合欢扇。武陵溪引入鬼门关,楚阳台架到森罗殿。(范康[仙吕·寄生草]《酒色财气》之二)此处武陵溪比作温柔乡,指刘晨事,与“楚阳台”典连用。参“桃源洞”条。②贾充宅守定粉墙缺,武陵溪涧花儿钉了桩橛。(佚名套曲[双调·珍珠马]《情》)这里的“武陵溪”所用的意思是刘、阮的神人恋爱故事,武陵溪钉桩橛意为婚姻有障碍。③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赚煞])张生见莺莺美似天仙,将梵王宫即寺院疑为天台山仙境,用刘阮典故。④武陵溪寻配偶,桃源洞成秦晋。(关汉卿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第四折[雁儿落])此二句皆言婚姻事,用刘阮典故。⑤只疑身在武陵游,流水桃花隔岸羞;咫尺刘郎肠已断,为谁含笑倚墙头?(白朴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第一折)李千金道白,将裴生比刘郎,自比天台山仙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0: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桃花行+林黛玉+薛宝琴+贾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林黛玉《桃花行》赏析
作者:残荷雨声
【题注】春天到了,桃花也开了。情人的眼中,桃花是何等的美丽,又是何等的凄哀。原本是满望桃花莫随水,谁知花自飘临水自流。且在午夜翻红楼,与林黛玉共唱《桃花行》,看沧桑人事,爱情变幻…颦儿(林黛玉)的《桃花行》是琳琳的最爱,它是一首以桃花自喻红颜薄命的忧伤的歌,也是作者自己因压抑、苦闷而生的一次畅快的渲泄。比起《葬花词》、《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来,显得更加的忧伤和悲苦。全诗描绘了颦儿自己从清晨到黄昏花以泪洗面的哀愁,通过灿烂桃花同孤单少女多方面的反复对比,烘托,表现了颦儿在寄人篱下的环境中,在封建正统势力的重压下产生的内心苦闷。下面,就请诸君陪同琳儿一起,来观摩这首脍炙人口,常引人深宵落泪的《桃花行》。

〖原文〗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今译〗
帘外桃花迎着柔和的春风开得正红火,帘内晨起的人儿却懒得打扮梳妆。帘外的桃花帘内的人啊,人与桃花相隔并不太远。春风有意要揭起一角窗帘,桃花想窥看帘内人啊窗帘却不再翻卷。帘外的桃花依旧鲜艳,帘内的人儿却比桃花来得清瘦。那桃花要真懂得怜悯人的话花也要为人发愁,隔帘春天的消息早已被风吹透。春风吹遍透过湘帘桃花开满庭,庭前春色烂漫人儿倍伤情。庭院里长满荒苔门儿虚掩,落日斜照里独自一人把栏凭。倚着栏杆的人儿无言的迎着春风泣,穿着红裙的人儿静静的傍着桃花立。桃花桃叶逞娇嫣叶片凝碧色。花儿盛开似红色烟雾裹住了千株万树,映红了楼阁照亮了墙壁红得一片模糊。红云似火烧破了天机织就的锦被落人间,春宵里熟睡欲醒懒慵地移开了珊瑚枕。侍女捧着金盆送来洗脸的清凉泉水,清冷的泉水中倒映着胭脂残存的面容。胭脂鲜艳夺什么可以同它媲美?那就是桃花的嫣红愁人泣血的泪。若是把愁人的眼泪比桃花,泪水总是长流花总是明媚。泪眼望着娇媚的桃花泪水也易干枯,泪水流干春色尽了花也随之枯萎。凋零的桃花遮掩着憔悴的人儿,花儿飘落人已疲倦天已近黄昏。杜鹃悲鸣一声春天已归尽,寂寞的窗帘上只留下月儿的光痕!

〖赏析〗
大家首先要明白,桃花行的由来?桃花行,即是桃花诗。据《景龙文馆记》:唐中宗四年春,宴于桃花园,学士各献桃花诗,帝令歌女歌之,并选出二十篇入乐府,号曰《桃花行》。行,原是乐曲的意思,古诗中的一种体裁,即歌行体。形式相对自由,后来多用五言,七言,篇幅较长。在民间大众也有相关的存在,称为歌册,如潮汕歌册(可参考残荷雨声《潮汕歌册—乡间文化之两封家书》),为普通民众自娱自乐之用。颦儿的这首桃花行从《红楼梦》全篇情节发展来看,可以说是命薄如桃花的黛玉夭亡的象征写照。颦儿用强烈的对比写法描述自已的痛苦,经过多次换韵,抒发的情感也随着文字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是由一个花人相映过渡到花人交融,达到景为情设、情为景触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气呵成达至以花自喻薄命的立意。

我们可以分段来解析,这首桃花诗可以分为三段,开头十句为第一段。诗歌的开头即展现出一幅“帘外桃花帘内人”的对比鲜明的生活画面。帘外春风软吹(柔和的吹),桃花盛开,帘人内却是“晨妆懒”,“比桃花瘦”,有着无限的愁苦。“人与桃花隔不远”,更显出这一对比的强烈,突出了帘内人儿的惨苦。帘外桃花帘内人,仅只一帘之隔,隔帘春天的消息已被春风吹透,而帘内却没有丝毫春天的气息;春风、桃花亦不是无情物,“东方有意揭帘栊”,花亦“欲窥人”,但帘偏就“不卷”,于是,帘便成了一种象征,一种阻隔帘内人享受春之幸福温馨势力的象征。“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透过诗句,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由幸福的新生活的向往,对于阻碍她追求自由幸福的封建正统势力的抗议。诗中的花与人是在对比中出现的,但是,在感情形态上,花与人却又存在着联系的纽带。“花解怜人花亦愁”,是说花如果懂得怜悯人的话(花若有情),花也要为人发愁。这就为后文花人交融作了感情上的铺垫。

第二段十句,在花与人的强烈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了一个孤独伤感的观花人形象。大家要注意,观花人即是帘内人,她是在桃花盛开、一片春色的烘托下凸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家看这里诗对环境的渲染,已由远及近,写到了院落庭前。帘外处处是春色,令帘内人触景伤情。在落日斜照里,凭栏而立的观花人就是一袭剪影,伶俜孑立,格外孤独。诗歌用重笔表现了观花人的伤悲:“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形神兼备,既写出了观花人可怜且可叹的形体之态,更见出观花人的神伤。接下来四句,是观花人眼中的景物,它们是对观花人神伤有力的反衬。花红叶碧,生机勃勃,千树万树盛开的桃花,如烟似雾,笼罩了一切,映红了阁楼照亮了墙壁,花红得那么热烈,在观花人眼中,自然是值得羡慕的,然而此时此刻,却又令人如此神伤。前有“凭栏人向东风泣”之句,泪眼看花,自然是红得一片模糊。请大家再注意一下诗句中“红模糊”三字,既是花红繁盛的形容,也是人精神恍惚,泪眼观物造成的印象,最是含蓄,也最是传神,深婉的表现了观花人的忧伤悲苦。

诗的后十句句为第三段,完成由花人相映到花人交融的过程,写出帘内人向花寻求慰藉、解脱的感情流程,以及对于这种愿望最终仍难免要落空的痛苦心情。在这一段中颦儿先垫上一句:“天机烧破鸳鸯锦”,将两段有机地联系起来。“天机烧破鸳鸯锦”即“烧破天机鸳鸯锦”之意。天机,为天上织女的织机。烧,极为形象地写出盛开桃花之红,花红似火。这还是上一段“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的意境。与花红热烈成鲜明反照的是人的情懒意怠。诗中时间的流程也是值得我们留意的。诗的开头写到帘内人“晨妆懒”,还是早晨。诗的中间写到“斜日栏杆人自凭”,已是时过中午,日已偏斜。这里写到侍女送水来,接着后文又写到“花飞人倦易黄昏”,这已是黄昏时刻了。诗从时间流程上也反映了人物阴郁缠绵的心境。处于这种心境的人,我们不难想到,那自然是“见花溅泪,见月伤怀”,任何一件事都可能触发她那忧伤的情怀的。诗从洗脸这一生活细节上又展开了描写。处在特有心境的人,从洗脸的泉水倒映中看到自己脸上残存的胭脂,便展开了联想,“胭脂鲜艳何相类”,把胭脂、花的颜色、人之泪三者巧妙的扭合在一起,人之泪之所以能和红色的事物联结在一起,当然存在着某种联系。不是说这泪真是红色的,但在愁人的感情世界中,这泪也不是一般的泪,是泣血的泪。至此,作者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桃花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了,达到了花人交融的境界。但是,正如俗话所说,桃花命薄。这也就是说,人与桃花都不会有好的命运,而作者是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她尽管说“泪自长流花自媚”,花在眼前尽管还是明媚媚人的,但到春尽之时,泪流干了,花也就憔悴了。这就是“泪干春尽花憔悴”的意思。同病相怜,“憔悴花遮憔悴人”,然而,黄昏无情,结局必然就是“花飞人倦”,“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诗的结尾四句已纯是“哀音”了。颦儿寓情于景,杜宇悲鸣,春已归尽,花也谢去,人去楼空,帘栊寂寞,空余月痕,这是一个注满颦儿悲伤情思意绪的悲凉凄楚的意境。大家试着想想,这样的一个结尾隐喻了颦儿夭亡的悲惨结局,这样的“伤悼之句”就连那“尘世浊玉”的宝玉看了都要“滚下泪来”,便是我们看了,也是要深受其悲切情怀的强烈感染的。

《桃花行》是一首触景生情的绝笔,全诗情境融洽,构思奇巧,对比鲜明,使诗的形象鲜明,感情浓郁,语言清爽,语势流畅,读来如行云流水,体味一下,却又感柔肠百转,感人至深。琳琳个人认为,在《桃花行》里表达的情感,属于颦儿自已的情感要远比《葬花词》要来得浓,来得重。《桃花行》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在她的形象中,始终活跃着一个灵魂,这就是颦儿的个性。颦儿见月落泪,对月感怀,正是“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的表现。她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寄人篱下,浸泡于悲与愁的泪水之中,对于爱情理想愈来愈信心不足,对自己的命运前途感到愈来愈难把握,面对大好的春光与盛开的桃花便触发了她的心事,大家想想,如此的情与景会,意与象通,于是在桃花身上,便寄托了要冲破牢笼享受春光的向往,也凝结了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深重的忧伤痛哀,表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也正是这个原因,宝玉一看,便知是黛玉之作,尽管有人故意自充作者,也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判断。他说的好:其“声调口气”都是林妹妹的,也是因为林妹妹“曾经离丧”,故能作此“哀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行
[ 明 ] 伍瑞隆
原文
春风渐暖春日长,夭桃片片生花光。随风千枝片画梁,酡颜映日红相当。

含情敛态出艳阳,飘然一树临金塘。亭亭袅袅遥相望,朱为衣兮绿为裳。

红楼珠箔凝芬芳,恍如秦月明新妆。盈盈晓露淡含香,霏微入户闻中堂。

临漪弄影纷纵横,高者若俯低者昂。灼如静女晴当窗,婉如游丝动高杨。

千朵万朵压东墙,忽然如雨吹流黄。有鸟有鸟鸣且翔,娟娟片羽含宫商。

飞去飞来大树傍,蹴枝啄花何飘飏。柔条密蕾不自防,轻盈历乱牵我肠。

愿言千载无相忘,欢乐秾华殊未央。

作者介绍

伍瑞隆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1: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伍瑞隆
伍瑞隆

[明](一五八五 一 一六六六)字国开,又字铁山,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乡试举第一。仕至河南巡道。谢病归。明亡入山不返。号鸠艾山人,亦署鸠艾二山道民。工诗,善书、画,尤善写牡丹。笔势飘逸苍劲。著怀仙亭草、雩乐林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等书。年至八十余。《香山县志》、《顶湖山志》、《广东通志》、《王渔洋感旧集》、《玉雁楼笔记》

诗书画酒
伍瑞隆,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 生,清康熙五年(1666年)卒,享寿八十有二。字国开,号铁山,别署鸠艾山人。香山县大榄都西头坊(今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人,明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解元。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副榜,任化州教谕,次年改授化州学正,聘修高州郡志,以信史称。崇祯十四年(1641年)提升为翰林院待诏,先后调升户部主事、员外郎(管仓场)、河南大梁兵备道、兼署藩臬两司。崇祯十七年(1644年)游黄山,后客居于南京,其间常与金陵名士结社,抨击专权的马士英、阮大铖。南明唐王韦金粤绍武元年,为绍武帝特进太仆寺正卿,中议大夫(正四品)。南京被清兵攻陷后,便回广州,清兵入广州时,伍瑞隆被捕,后放还,归故里香山县大榄都飞驼山下西头坊,结庐于鸠、艾两山之间隐居,从此自号鸠艾山人。其间常与鼎湖山和尚道邱以诗相唱酬。诗曰:“我岁乙酉夏,师年丙戌春,所争九个月,同作七旬人。老官曾何补,名僧自有真。鼎湖山月白,为照劫灰尘。”流露出诗人晚年的消极情绪。

伍瑞隆诗、书、画、酒皆能,他在家乡小榄开雩溪诗社,擅写竹枝体,泛咏榄溪本地风土。他写的竹枝词通常仅笼统冠“竹枝词”三字标题,甚至以杂咏题赋冠名,标题前不署地名,其作品在明末清初岭南竹枝词中具一定代表性。他著有《怀仙亭草》、《零乐林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白榆草》、《石龙草赋》、《铁笛草》等。

伍瑞隆的书法以草书最为擅长,其书得法于东晋王献之,又参合唐代张旭、怀素的笔意,结构秀逸自然,用笔挥洒自如。他善于在字体的大小粗细和墨色的浓淡方面下足工夫,变化万端。他的草书有别于一般画家的意笔草草,而是硬朗道健,墨韵明净,别有一种意趣。李履庵《关于何吾驺、伍瑞隆史迹之研究》云:“瑞隆书法,出入羲、献父子,乃转为画名所掩,明季邢、张诸家,当不及瑞隆之圆劲飘逸。八十以后,犹能作行草,精妙臻绝。虽自谓老年不喜作字,亲友见索,经年不应,然所作书神光离合,令人见而色舞。”

伍瑞隆在画方面,师承赵焞夫水墨花卉,尤其水墨牡丹画最卓有建树,名盛一时,是晚明后岭南绘画潮流类似于“青藤白阳”风格的代表之一。他在《墨牡丹》诗自序中云“予学墨牡丹五十年矣”(见《伍氏家谱》),正是这个功底,他画墨牡丹的笔势是奇纵豪放不受约束的,水墨淋漓,注重以墨色的浓淡表现牡丹之神态,将牡丹转化为一种高洁、脱俗之态。清康熙举人刘裔烗曾称伍瑞隆的水墨牡丹是:“笔势飘逡,苍劲如将军挺矛挥槊,又如二八佳人轻盈妙舞。” 清初岭南诗僧成鹫(俗名方颛恺)曾有这样的评价:

铁山写铁干,留色不留香。

墨妙传三味,灵台放毫光。

天香非有香,国色亦无常。

即此明真幻,何须向洛阳。

一般说来,历来画牡丹者难以脱离艳俗或富贵之樊篱,唯独伍瑞隆传世的牡丹画迹中,几乎悉为水墨,可见其清新脱俗,这也是他写牡丹之与众不同处。今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艺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广东佛山市博物馆等均藏有他的传世绘画,但数量不多。从传世作品中,署款最早的作于明代崇祯十五年(1642年)初夏的《牡丹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最晚的乃作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富贵平安图》(藏广州艺术博物院)。伍瑞隆的画在中晚期并无多大变化,他的水墨牡丹多为立轴,在构图方面也多写一折枝牡丹于画心之左侧或右侧,上下及画心—侧有大片留白,款识多在画心的另—侧,且多为草书,在用笔、用墨方面也是别出心裁,一般多用浓墨钩线,淡墨晕染,枝单叶茂,仪态万千,虽无色泽渲染,但牡丹之王者风范已毕现墨中,这是伍瑞隆运墨之独具匠心之处,这种近乎程序化的风格成了伍瑞隆水墨牡丹的一大特色。

据载,小榄在明代嘉靖年前已盛产荼薇,境内落霞峰南麓的低箕花田终年有雩溪之水滋润、土质肥沃,所出之荼薇花的品质、亩产为小榄之冠。伍瑞隆晚年在大榄都西头坊文章里(里近落霞峰南麓)辟建“玉溪园”,与名流文酒唱酬时喜好把荼薇糖浆注入自酿之烧酒内,令酒芳香无比,使一众名流意趣倍增。自此本地酒坊纷纷仿效试配荼薇酒,清初所酿之荼薇酒已胜于菊酒,至上世纪40年代后半期,万多人口之小榄,竟有酿酒作坊50多间。小榄的老酿酒师尊他为小榄荼薇酒的始酿者,据传中山酒厂保存的五副古酒曲架是其当年自酿家酒工具,为小榄荼薇酒工艺的传承证物。

康熙三年至八年,榄乡因海禁遭受迁界之劫(伍瑞隆去世时亦是死于异乡,是后人在复界后将其移回小榄安葬),加上之后沧桑屡易,伍瑞隆故宅今已无存。故居所在地的西头坊,就是今永宁社区西头上村,文章里就是今西上的文章社,玉溪园、雩乐园、绿玉城、白燕池等都在西头坊内,玉溪池位置在西头坊陈大法师庙(俗称大口庙)对涌鱼塘处,但这地方今已楼房林立。其诗中常说的落霞山等其实就是今永宁的飞驼山,雩溪就是流经山下的小溪,今永宁南村今仍有“雩溪社”这一地名。

道光《香山县志》云: 瑞隆“晚卜筑于邑南鸠艾二山间。” 至于鸠艾山在何处?县志无载。不过有关瑞隆隐居之处,可从李履庵所辑的《鸠艾山人遗集》内番禺李文灿《雩乐林草序》》中可知其处。其序有“先生(瑞隆)谢绝世氛,独往大尖山中,长吟万仞之顶,背负青天,手弄白日……”。据乾隆《香山县志山川》载:贵峰山本名大尖山,在县南四十里,高三百余丈,为县治前案,其东有野牛径,南有小尖峰,箬叶岭”。由此推测,这鸠艾山或许在大尖山中。大尖山清初属香山县仁良都(今中山市五桂山镇)。

附录:伍瑞隆诗选

初秋送弟有开儿昌年还玉溪兼柬刘衍崖舅氏

老舅亦已老,去年七十时。

赏花棋百局,留客酒千卮。

一别冬还夏,双鱼远复迟。

天涯送儿弟,相忆泪如丝。

按:刘君眷,字而懋,号衍涯。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由贡生特授鸿胪寺序班。士腾子。寿七十余。此诗写在崇祯十年初秋。

赠刘良倩

词场侠少年,谁在刘生前。

傲骨世不赏,清才吾独怜。

松为稽子韵,兰是楚人编。

终令乘风起,名高日月边。

祝栖老和尚七十有一

我岁乙酉夏,师年丙戌春。

所争九个月,同作七旬人。

老宦曾何补,名僧自有真。

鼎湖山月白,为照劫灰尘。

按:栖老和尚即道邱。

依韵答胡明府绢庵

重阳风雨不成秋,官署山城一样愁。

载酒未辞篱畔菊,题诗空上水边楼。

邀欢岂必期来岁,卜醉还应续旧游。

寄语江东张季子,好留清兴在三洲。

按:绢庵名仁,戴姓。直隶容城人,拔贡。顺治十四年(1657年)任香山县知县。

答程周量

香风吹动笔花新,羡尔当今第一人。

慧镜自天悬似日,文泉随地出如神。

遭逢偶处还非偶,鉴别真时却未真。

世事但存知己在,未须怀宝泣孤臣。

荔园座上赠诸子

杨柳新寒水面风,吹花送酒画筵红。

芙蓉洗出青天上,薜荔晴分碧霞中。

四海莫悲坭畔絮,万家愁听泽边鸿。

诗成写向相思树,聊与君期紫极宫。

按:荔园乃何吾驺所辟,其故址即今之小榄文化路车站。

客冈州送栖壑和尚还鼎湖

昔人从师断二愚,别来原只在须臾。

肉身喜见生菩萨,法座前称老腐儒。

满月一帘天在水,香风万里露中珠。

凭师试展琉璃臂,入我冈州立雪图。

即 事

(一)

黄梁一阵晓来风,龙眼吹残橄榄空。

闲步长洲访春色,西河无数落花红。

(二)

河塘簇簇白藤花,冈尾冈头十万家。

见话横江人不渡,峭帆风紧桂洲斜。

(三)

西头南尾尽烟波,绿玉城中幽恨多。

林步酒家休得醉,寨前芳草奈愁何。

(四)

沙塘秋好发红莲,倚剑峰头尽日眠。

下巷骑牛归上巷,水边沽酒过山边。

(五)

秋风高陇不堪愁,双美桥中广渡头。

凤岭驼山都莫问,更谁六社问瀛洲。

(六)

石桥坑下水流澌,烈女祠前花万枝。

借问凤凰山下月,至今犹照白莲池。

(七)

何人移棹过江门,白石黄连尚有村。

闲步海洲怀古处,道娘无墓可招魂。

按:词近竹枝,泛咏本地风土。

鸠艾山赋

(一)

雨痕初过绿生坭,睡起西窗意欲迷。

—树紫微风尽落,乱红堆地午莺啼。

(二)

各花争报各城秋,各色花光尽入楼。

感谢西风远来意,早传新爽到心头。

(三)

谁教蝴蝶上花枝,花自多情学蝶飞。

我向北窗眠一觉,与花同作蝶飞归。

(四)

红蓼花开红蓼沙,偶然移种入窗纱。

秋风未到花先到,想到秋来花又花。

(五)

独岸亭亭秋海棠,秋来犹未见红妆。

藕泉泉水芳如酒,为灌花魂作意香。

(六)

凭谁招得百花魂,毒雾连天草木昏。

独有摩霄几群鹤,月明清唳到山门。

(七)

一声一声飞上天,天边佳气碧如烟。

凭君说尽人间事,有客劳歌夜未眠。

(八)

山城无力养春风,春尽群花在梦中。

好逐鹤声齐唤起,满城香艳入新丛。

(九)

小小金鱼五色鳞,往来无定为怜春。

池边倒有千花影,鱼亦随花巧伴人。

(十)

山后山前五色禽,飞鸣处处是同心。

并头花上连枝树,一队飞来一队寻。

(十一)

春草无端五色花,佳人醉处日将斜。

殷勤扑上双金凤,一路凭君带到家。

(十二)

岭外寒轻节每迟,兹花九月早盈枝。

思君便得君来赏,一盏新醪一首诗。

(十三)

一自移居雩乐园,种花惟有菊花存。

西风不赴登高节,留待君来照绿尊。

(十四)

篱边花草亦知愁,十月才开九月秋。

莫待深言此中事,餐英聊上白苹洲。

开元寺试泉

片云依绝磵,一水眄秋阳。

寄语神仙客,梅花逊不香。

竹枝词

(一)

蝴蝶花开蝴蝶飞,鹧鸪草长鹧鸪啼。

庭前独有相思树,落尽相思人未归。

(二)

妾愁那似比君愁,妾欲留君君不留。

君去桃花潭水上,有人来往送兰舟。

(三)

杨柳千条与万条,系君兰舸莫乘潮。

君心那似杨花乱,才逐风飘雨又飘。

(四)

红霞映水月如烟,堤上行人驻马鞭。

我唱鹧鸪君不信,君看江水一枝莲。

(五)

闲情日日踏堤行,绿水红霞绕树明。

何处愁心最关切?夕阳莺语一声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1: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行 - 唐乐曲名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桃花行》,即是桃花诗,原系唐乐曲名,据唐武平一《景龙文馆记》载,唐中宗景龙四年春,宴桃花园,群臣毕从,学士李矫等各献桃花诗,中宗令宫女歌之,辞即清宛,歌乃妙绝。其中十二篇入乐府,号曰《桃花行》。这里作者借用旧题。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歌,全诗情境融洽,构思奇巧,对比鲜明,使诗的形象鲜明,感情浓郁,语言清爽,语势流畅,读来如行云流水,体味一下,却又感柔肠百转,感人至深。在《桃花行》里表达的情感,属于黛玉自己的情感要远比《葬花词》要来得浓,来得重。

  5
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桃花行

作品别名
桃花诗

创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处
红楼梦

文学体裁
七言歌行体

作者
黛玉

《桃花行》,即是桃花诗,原系唐乐曲名,据唐武平一《景龙文馆记
桃花行即吟咏桃花的诗歌
桃花行即吟咏桃花的诗歌
》载,唐中宗景龙四年春,宴桃花园,群臣毕从,学士李矫等各献桃花诗,中宗令宫女歌之,辞即清宛,歌乃妙绝。其中十二篇入乐府,号曰《桃花行》。这里作者借用旧题。行,原是乐曲的意思,古诗中的一种体裁,如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魏晋有《燕歌行》、《从军行》等,这里的行即为歌行体,"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形式相对比较自由,多用五言,七言,篇幅较长。在民间大众也有相关的存在,称为歌册,如潮汕歌册,为普通民众自娱自乐之用。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黄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树树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饮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2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11: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梅溪是谁? (2022-04-27 08:32:24)
标签: 红学 红楼梦 孔梅溪 孔尚任 孔继涵       
第一回:“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第十三回:“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甲戌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

给甲戌本《石头记》题名《风月宝鉴》的东鲁孔梅溪与给甲戌本《石头记》作批语的梅溪显然是同一个人。问题是孔梅溪为何许人?

有人说孔梅溪就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然而这种说法却缺乏证据支持。

孔尚任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顺治五年(1648年)生于曲阜湖上村,卒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孔尚任的名、字、号均无“梅溪”二字,可见孔梅溪乃孔尚任的说法不能成立。

团结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吴恩裕点评红楼梦》提到孔梅溪为孔继涵。

吴恩裕先生在该书的第278页写道:“一九七五年六月,我接到文物出版社转来江苏盐城七十五岁老人周梦庄先生来信。……特地来信告诉我以下消息:……我曾见亡友李鹤仙旧藏孔继涵写的一副对联:上款写的是‘南冈’,下署‘梅溪孔继涵’。这副对联当然是送把(给)徐铎的。可惜当日不曾摄影,现在不知有无了。因此得知《红楼梦》所提的孔梅溪就是孔继涵。……”吴恩裕先生在该书的第282页写道:“我曾函询周梦庄先生,得他一九七五年六月十八日的复函说:原对联因李鹤仙早已去世,无法觅得;……”

我认为吴恩裕先生提到的这个信息存在诸多疑点。

首先,周梦庄先生既未提供原件又未提供照片,其可信度较低。

其次,孔继涵公开使用的名、字、号中均无“梅溪”二字。

孔继涵(1739~1784),山东曲阜人,系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之孙,正一品荫生孔传钲之子,字体生,一字埔孟,号荭谷,别号南州,自称昌平山人。

孔继涵的名、字、号中均无“梅溪”二字。孔继涵于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取恩科进士,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为奉养慈母而请求卸官回籍,在京为官6年。孔继涵自称“昌平山人”,应是1771年---1777年在京为官时的事。其居住地是否有梅溪,不详。

其三,孔继涵的年龄决定其不大可能在甲戌本《石头记》上作批语。

甲戌即乾隆十九年(1754年),此时孔继涵才15岁,似不可能在甲戌本《石头记》上作批。再者,甲戌本只在曹雪芹京城亲友中抄阅,孔继涵与曹雪芹非亲非友,且甲戌年之前尚在山东曲阜,不可能见到甲戌本并在上面作批。由此可见孔梅溪不可能是孔继涵。

无论是孔尚任还是孔继涵,都无证据表明他们是为甲戌本作批语的孔梅溪。

孤证不立,况且无证乎?

孔梅溪是谁?目前尚无确切的答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 17:36 , Processed in 0.0619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