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的石碑,名字就叫“扯淡”?有人说它证明了“崇祯假死”2019-06-14 17:46:00 来源: 章新立生活大咖 举报
分享至
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或许知道,如今大多的名胜古迹都受到了妥善保护,即便有古人墨宝铭文,其内容大多也是妙笔生花,文化气息浓厚;河南鹤壁淇县也有一处古迹,是一尊300年前的石碑,今天还以玻璃罩、围栏等加以保护。可就是这么一尊古碑,其名字却颇为搞笑,竟然叫做“扯淡”;乍一听,这就是现代人的口头语吗,可专家却说是“珍贵文物”。
说起这尊石碑可以追溯到明崇祯时期,碑上的字迹却是今天常用的简体楷书,而且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扯淡”二字,再有就是颇为醒目的“再不来了”四个大字,想来“扯淡碑”的名字便由来于此;再看碑文,共有111字,除了“扯淡”和“再不来了”之外,石碑正中竖刻着“泰极仙翁脱骨处”,如果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这应该是一位古代道家子弟的墓碑。说到这很多朋友要笑了,甚至会提出质疑“道教传承数千年,即便是一般的道士也不会在自己的墓碑上刻写‘扯淡’这样的词汇吧?”
当然,这种说法理论上是正确的,别说是古人高道,即便是现代普通人也做不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因此就有朋友怀疑这尊石碑或许是现代人所制;考古专家经过考证,这尊“扯淡碑”可谓历史悠久,至于什么时候发现的已无史可查,以目前的记载来看,其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已出现。据可考证的史料来看,“扯淡碑”历经直奉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没有遭到战火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是1948年,当时国民党军队拆炮楼,搞得声势浩大,几乎是不计后果的破坏,结果“扯淡碑”仍旧完好无损的屹立着;再往后的经历,当地老人就比较清楚了,大抵是平老坟、修水利,当时许多古之石碑被垒在水渠、水库里,“扯淡碑”却仍旧完好无损。 或许正是“扯淡碑”历尽劫难,却又能化险为夷,使当地人对这尊石碑有着一种特殊的“敬畏”;直至如今,这尊石碑除下端“处”字受损外,其他部分基本保持原貌,目前作为珍贵文物保护在摘星台公园内。其碑身高178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座宽102厘米,除了“扯淡”和“再不来了”之外,石碑两面都有铭文篆刻;碑文没有标点符号,经考古专家断字解读,应为“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其背面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其两侧还有一副对联,右“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如果根据这些内容来看,倒也符合道家子弟的口吻,虽有些遗憾悲凉,但至少用词还算文雅,正常。
奇怪的是,石碑叙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却又故意不留姓名,没有时间;据“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来看,其时间应该是历史上的“甲申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那么石碑的主人又是谁呢?考古专家又将注意力集中在“翁燕人水木氏”上,当然,百家姓里肯定没有“水木”,以拆字法来看,“水木”指的应该是“沐”字;可问题又来了,这个“沐”字究竟指的是谁呢?暂且放下这个问题,碑文中有“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如果按照古人的计时方法,“一十有二纪”就是144岁了;虽说历史上长寿之人不在少数,可活到144岁高龄的仍属罕见,也应该是一位当世名人了,理论上史料中应该能找到他的真实姓名才对。
可事实却是,史料中找不到所谓“沐”指的是谁,就连公元1644年能活到“144岁”的人也没有记载;正因为“扯淡碑”的扑朔迷离,也引起世人的诸多猜测。最为普遍,又最为“神奇”的就是穿越之说,理由也很简单,就因为“扯淡”二字太过口语化,颇有点像现代人的口气;再加上“再不来了”,颇有点像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见事事不顺,仰天吼一句“老子再也不来了”。说到这或许有朋友还会举出证据,大抵认为明代不可能有“扯淡”这样的现代词汇;关于这一点倒没什么奇怪的,诸如《儒林外史》、《万历野获编》,甚至是《西游记》等,这些半白话的内容中也多出现“扯淡”二字,尤其是猪八戒这样的人物,说“扯淡”的例子不在少数。以此为据,明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扯淡”一词,而且其应用颇为广泛;自然,用这一理由来证明现代人“穿越”,似乎还不够充分。
专家还有两种推断,一说扯淡碑指的应该是崇祯皇帝;公元1644年,崇祯吊死煤山,诸多史料记载“崇祯假死”,以此推断,或许真正的“崇祯”就躲在河南云雾山。至于活到144岁,这点专家不敢下结论,历代帝王长寿的并不多;崇祯也曾是一代帝王,他若真的能活过100岁,那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扯淡碑”的主人应该是忠于大明的一位臣子,在公元1644年躲进云雾山,假借道士修真以图东山再起;可眼见局势逐渐稳定,自己又144岁高龄,想来复国无望,禁不住发出“扯淡”的悲鸣。 不管怎么说,“扯淡碑”内容藏头露尾,让人遐想,以至于引得后世根据碑文的蛛丝马迹浮想联翩;虽说这些猜测大多无史可证,但却反过来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也就成了今天淇县的一处“道家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