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3|回复: 0

罗孟冬‖朱允炆益阳有一座寺曾有两个皇帝呆过 刊微时代 ...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2
发表于 2023-12-26 20: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24444]罗孟冬‖益阳有一座寺曾有两个皇帝呆过
[color=rgba(34, 34, 34, 0.5)]刊微时代 2017-06-07 00:06



[size=0.8](第 2017150 期)



[size=0.8]神秘的栖霞古寺

[size=0.8]罗孟冬/文
[size=0.8]☆☆☆☆☆
[size=0.8]唐人刘禹锡《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size=0.8]那确实。在中国,乃至世界,高山何止千万?!然而有名者屈指可数。
[size=0.8]四周山峦簇拥,似群山聚会江边,故名会龙山。山上古木参天,林阴蔽道。
[size=0.8]山上有一寺,名栖霞寺,原名宝泉寺。它始建于东晋年间。山门有对联云:
[size=0.8]晋朝古刹,沧海桑田存胜境,
[size=0.8]明代浮云,青山绿水隐名僧。
[size=0.8]这幅对联引出了一段两位“真龙天子”落脚于此的史话。
[size=0.8]相传,东晋孝武帝曾在此山修建“宝泉寺”出家修行。史载:孝武帝“姏姆尼僧,尤为亲昵”,实施弘扬佛教的文化政策。他是汉族王朝第一个公开信佛的皇帝。他在宁康三年(375年)遣使请高僧竺法义“出都讲说”,太元六年(381年)正月“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 在《高僧传》、《广弘明集》等文献中,保存了孝武帝所颁发的《俸给释道安诏》、《诏赙竺道潜》、《诏赙竺法汰》、《与朗法师书》等文书,反映了孝武帝与高僧大德们的密切关系。他曾任命自己的亲信任荆州刺史,所以说孝武帝于此修行有一定的可信度。


[size=0.8]它是一座晋代古刹,香火旺盛,名扬远近。
[size=0.8]公元1399年8月,明建文帝朱允炆因为削藩之故,被其叔叔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史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又云: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size=0.8]野史载:明建文帝朱允炆,宫中大火后,君臣四人逃出南京,削发为僧,避难于吴、湘、滇、黔之间,曾隐居在宝泉寺内,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size=0.8]建文帝是否做过和尚?《东明寺志》(清释湛潜篡,清康熙十二年版本)中是如此记载:“迨壬午金川变作,启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 由此可见,朱允炆到东明寺出家为僧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人其事。当年众僧们皆尊称朱允炆为“应能问道老佛”,寺志中还特地将“应能问道老佛”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置,仅次于东明禅寺的开法祖师慧旵,明白无疑确定了东明禅寺与朱允炆之间的密切。今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对联云:
[size=0.8]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
[size=0.8]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size=0.8]“靖康难”, 明建文帝朱允炆生耶?死耶?历史学家争论不休,不过后来发现的许多遗迹和史籍,经人论证,明建文帝朱允炆削发为僧流落民间的事实却让人深信不疑。包括云南大理、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等。


[size=0.8]《古城史话》有一章“明惠帝与栖霞寺”。书中言之凿凿云,当年明惠帝朱允炆从京师逃脱后,君臣四人来到益阳栖霞寺拜见当时方丈慧如,面呈道衍和尚书函。这道衍和尚乃燕王朱棣心腹谋士,俗姓姚,十四岁出家妙智寺,法名道衍。从燕王朱棣到北平,主持庆寿寺。他力助燕王起兵“靖难”。 燕王即帝位后,他录功第一。燕王命其复姓,赐名广孝,授太子太保,主持修《永乐大典》。晚年回归庆寿寺。著有《逃虚子诗集》、《逃虚子类稿》传世。
[size=0.8]也许他佛性未泯,助明惠帝朱允炆脱逃,而不是助燕王朱棣追杀。
[size=0.8]朱允炆来到栖霞寺拜见当时方丈慧如面呈道衍和尚书函后,慧如知道衍和尚声名当时如日中天,又见惠明和尚(朱允炆法名)主仆四人气势不凡,便有意问道:“听尊师口音不像南方人氏,不知仙乡何处?”
[size=0.8]惠明答:“弟子早已了断尘缘,出家无家,宇宙即我家”。
[size=0.8]又问:“尊师宝刹何处?”
[size=0.8]惠明答:“弟子云游四方,有若飘萍,佛在心中,身是宝刹。”
[size=0.8]通过一问一答,慧如深知明惠其人深不可测,就将其留了下来,安排精舍一间供其念经修行,又在精舍旁安排一僧舍给其他三人居住。


[size=0.8]是年中秋夜,慧如欲邀惠明共同赏月,惠明不在寺中,舍门未关,桌上有墨迹未干之诗句,其中有“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遥想今夜禁城月,天宫犹望翠华临”之句。慧如大惊,此人如此口气,莫非天子不成?又想到惠明其名,惠明反读即明惠。哎呀,慧如想到此处,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关门而出,吩咐周围人等,切勿声张,否则有飞来横祸。
[size=0.8]后惠明返寺,慧如佯说:“尊师外出,当关门落锁,防人之心不可无。”
[size=0.8]惠明哈哈一笑,以一诗作答:
[size=0.8]华阳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晚风。
[size=0.8]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size=0.8]慧如闻此,知其高深莫测,不复多言,转换话题,谈起佛者悟也。慧如说,道衍禅师大悟大彻,急流勇退;我佛如来,舍其王位,普度众生。可梁时萧衍,贵为武帝,三次出家为僧,后凡心未灭,招至饥饿而死;宋代赵构,自称道君皇帝,却被金人俘虏,客死五图城。
[size=0.8]惠明肃道:萧衍、赵构身为皇帝,有心向佛,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海欲宁而波自兴。”二人非不为矣,实不能也。
[size=0.8]两人话不投机。
[size=0.8]第二天,惠明向慧如告别。慧如极力挽留,但惠明去意已决。是夜惠明四人悄然离开宝泉寺,不知所踪。


[size=0.8]民间曾流传朱允炆触景伤情,有咏联之作遗世:
[size=0.8]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
[size=0.8]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
[size=0.8]明成化年间,乡人重修宝泉寺,因念东晋孝武帝和明惠帝朱允炆曾在此修行,将其寺更名为栖霞寺。霞者,霞帔也,乃皇宫之物。同时,也是道家至尊之物。《太极金书》记载:元始天尊披珠绣霞帔。故而霞有时隐指皇帝。栖,本指鸟停在树上,后来,泛指居住或停留。如此说来,也可以说顾名思义,栖霞寺为皇帝停留或居住过的寺。但是孝武帝和明惠帝在此修行当时不为人知,故曰栖霞,可见乡民用心良苦。
[size=0.8]历史悠悠,一座小山,它不以古树荫映,林密幽深而让世人知晓,却因曾“栖霞”而著名。山因人显,地以人名。
[size=0.8]栖霞寺下,还有一处古墓群,其中一冢为遇缘和尚之墓。据考证,遇缘和尚乃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之子陈三元。英王战死之后,母子逃难来到益阳栖霞寺出家为僧尼,后圆寂于会龙山公园上。这更为会龙山栖霞寺添加了神秘一笔。




[size=0.8]【作者简介】罗孟冬,研究员、教授。笔名四维,网上昵称六楼居士,博客秀峰斋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供职于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任执行主编,教授。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记者协会轻工分会理事、毛泽东战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汉俳研究会会员、益阳汉俳研究会名誉会长、世界汉诗学会会员,湖南红网“散文随笔版”版主。
[size=0.8]17岁开始发表作品,至今有200多万字公开发表。公开出版了《志溪情韵》、《应用写作教程》、《就业指导》、《汉俳诗论》、《文体论》等5本著作。与人合作著有《白鹿湖唱集》、《银城汉俳》、等。主持了“汉俳诗研究”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课题,参与了多个省部级科学研究课题。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九行诗集《星河湾》由黄河出版社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7 21:08 , Processed in 0.0558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