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绛珠仙子绛洞花王贾宝玉&林黛玉明玉玺传国玉玺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被骂色鬼,为何是曹雪芹最大讽刺?答案就在冷子兴演说中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113:“色鬼”贾宝玉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回讲到冷子兴提到贾宝玉抓周趣事,只抓“胭脂钗环”导致贾政不喜。真不知道家长这种“又当又立”的虚伪和莫须有的定罪是什么立场。


真要希望子孙“吉祥如意”,何不干脆都摆放自己喜欢的陈设,又何必“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不过贾宝玉只喜欢“胭脂钗环”,也印证他对女儿的敬重,在当时社会的罕见。

曹雪芹塑造贾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当借鉴自佛祖胁侍弟子阿难尊者的原型典故,不多赘述。

☞细说红楼系列113,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二回)冷子兴道:“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

贾宝玉的这番怪谭论调,必然导致传统世俗不容。


男尊女卑的社会,无不突出男子高人一等,女子三从四德。

如今有个男子,尽管黄口小儿,站出来说女儿远胜男人,就像当年武则天当皇帝石破天惊,难免被世人诋毁、恐惧和不认同。

最低劣的诋毁手段,就是情色:女人是淫,男人是色。扣上淫色帽子便将人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不让其翻身。

历史上受此害者不胜凡几。若论亡国之君,必论妲己褒姒,似乎红颜祸水和昏庸无道总能划等号。


无外乎用个“色”字定罪!

冷子兴认定贾宝玉“色鬼”不奇,连贾政都认定儿子是酒色之徒又怎么怪人?

但这其中却大有说法。

冷子兴是王夫人陪房周瑞的女婿,托赖贾府营生。他不说感恩戴德,却背后这般诋毁贾宝玉,恰是人性之恶。

贾宝玉真实如何,冷子兴不接触不了解,却一言定论,岂不是“人的嘴一概听不得”!


后文放浪形骸的多姑娘说出这件替天下“委屈人”叫屈的话,属实是讽刺。

多姑娘那样人却心似明灯,冷子兴却全凭一张嘴造谣诟谇,属实令人齿冷又讽刺!

试问世间有几人能如多姑娘清明?更多是冷子兴人云亦云,为图一时之快而行“言语杀人”之凶!

后文秦可卿之死,金钏儿之死,晴雯之死甚至林黛玉之死,哪一个不受“谣言”所害!

贾府的丑事哪些是真,哪些是受人杜撰诋毁,又有谁真正关心?


贾宝玉尚且如此,那些女儿们又如何洗清冤屈?

贾府如此,世间女儿的“委屈”谁人张目?

曹雪芹通过冷子兴的“断言”,实际在写谣言的可怕。为女儿之水洗脱不洁。皆因“水”被污染很容易!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12 10:09・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7: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5:林黛玉、薛宝钗判词图谶解读,玉带林中挂
长安昭阳王
2024-06-07 12:25
陕西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10】
(接上文,黛玉《枉凝眉》解读)

12.7 黛玉、宝钗
图:

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谶: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读:

甲戌眉批,特意在此处提到“推背图”,“此回悉借其法”,又说“亦无干涉政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回的图谶,都借《推背图》之法。脂批既已明确提醒了读者,那就注意比较黛玉的这幅图,与《推背图》中一幅图画极相似:

“第二十七象”的“庚寅”,即“明朝立国”之图。


图上的两个圆代表日、月,合为“明”字。

树上挂个曲尺,即“木”上挂“∟”,合为“朱”字。

林黛玉之图,显然模拟了这幅图,或者说源自这幅图:把一棵树改为两株枯木,把曲尺改为玉带,玉带挂在木上,还是个“∟”状,所以还是个“朱”字。

两株枯木,表示林黛玉的“林”字,木“枯”已死,表示人亡。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玉带林中挂:“玉带林”就是林黛玉反过来念,指出林黛玉。“林中挂”显然是在树上吊死了,与枯木表示人亡,图谶表达的寓意一致,这是林黛玉结局的谶语。

跟薛宝钗皇太极对立,丢了玉,“殉葬”了,在树上吊死的朱明亡国之君,正是崇祯。

《红楼梦》中表达这个“明朱皇帝”,亡国之图,借用了《推背图》中“明朱立国”之图,确实高明!立国、亡国,是同一个“朱”。

这就是“高手”做事的特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再看薛宝钗这个皇太极:

图中“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谶语“金簪雪里埋”。

“金簪雪”对仗的“玉带林”指出林黛玉,“金簪雪”则指出了薛宝钗,符合对应关系。说薛宝钗为什么写“金簪”?

簪、钗都是固定发髻的头饰,要说区别,钗是两股簪子,女用;簪是一股,男女都用。

“玉带林”、“金簪雪”把“玉”、“金”作为首字,是强调“玉”、“金”。读者就要意识到,这个宝钗,是“金”钗!“金”,是宝钗的一个重要属性。宝玉提醒过读者,拿宝钗比杨妃,因唐明皇赐杨贵妃“七宝金钗”作为定情之物,人所共知,指出“宝钗”之名的来源,也向读者指出,宝钗原是“金”钗!

而且,宝玉还很明确地把“宝钗辈”骂作“国贼”!一个闺女,红楼作者却直接骂成“国贼”,怎么理解?

因为这个“金”,在唐寅到乾隆之间的那个“末世”,在红楼作者写书之前的那个“末世”,“金”也是一个国名。皇太极1636年在盛京沈阳称帝时,才改“金”为“清”,改元“崇德”。

“雪满”的薛家,皇太极父子,跟安禄山父子一样,本是胡人边将,却起兵造反,抢大明的“宝玉”,并占据了京城,跟“安史之乱”一样。所以,宝玉把薛宝钗比杨妃,骂“国贼”。

这个“玉”、“金”,正是“怀金悼玉”的“玉”、“金”,前文解为“天下归金”,是归了“金国”、“雪满”,悼念黛玉代表的“月明”。前后这些解读都很通顺,而且一贯一致,都符合大框架。

那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金簪雪里埋”,在说什么?

在说:雪!

三次重复“雪”,就是作者着重强调,读者就要强烈关注到“雪”这个关键字。

十二钗图谶中这三个“雪”,在《红楼梦》曲十二支中只有一个“雪”字对应,很清楚,还是薛宝钗的“雪”:“山中高士晶莹雪”。典出“雪满山中高士卧”,这个“雪”,原来是“雪满”!

这是红楼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唯恐读者看不清楚薛宝钗这个“山中高士”、这个“雪”,是“雪满”。所以先说“有一堆雪”,宝钗在“雪下”,埋在“雪里”。读者想要弄清楚宝钗这个“金”簪,就必须先揭开“金”簪上的“雪”。下面我们一点点揭开看。

在曲中看到“山中高士晶莹雪”,便能看到典故:

“雪满山中高士卧”。 (以前的书,都是上下竖排)

从图谶中的三个“雪”,看这句典故:

首先,“有一堆雪”:首字是“雪”。

“雪下”是什么?除了“山中高士”的宝钗、金簪,“雪下”是:

“满”!

金簪雪里埋:“金簪雪”是薛宝钗,就是“雪”和“山中高士”,中间埋的是什么字?

“满”!

所以,这“一堆雪”,“雪下”是“满”,“雪里埋”的还是“满”。

“满”,不就是“金”国吗?

所以说“雪下”是“金”簪,“雪里埋”的还是“金”簪。

“玉带林中挂”的图、谶,结合起来让读者解出:“朱”。

“金簪雪里埋”的图、谶,结合起来让读者解出:“满”。

何其巧妙!而且还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林中挂”还是林黛玉结局的谶语,指出此人是在树上吊死了,符合朱明亡国皇帝崇祯在树上吊死的史实。

“雪里埋”也是薛宝钗结局的谶语,指出此人埋在了冰天雪地,符合皇太极埋在盛京沈阳这样的“雪”地。


薛宝钗、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表面看,是叹宝钗之德,怜黛玉之才。

“停机德”、“咏絮才”,都是典故。所以说不深入了解这些典故,看不透《红楼梦》。

先看“咏絮才”,是才女之典,出自《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所以,怜黛玉的“咏絮才”,说的是“雪”、“风”:

堪怜黛玉,是因“风”起:雪满,清风,正是满清。

崇祯亡国,正是因“满清”十多年的持续打击,是重要的外因,加上天灾、内乱,综合交加所致。

薛宝钗的“停机德”,用“雪满”的皇太极也很好理解:

范晔的《乐羊子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和停机劝学,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此篇全文只有一个“德”,便是:“以就懿德”。

正是:崇德,皇太极称帝的年号。

“崇”,除了“高”、“高贵”之意,以《康熙字典》为准,还有:“又【廣韻】敬也,就也。【書·仲虺之誥】欽崇天道。”

《尚书》中的“钦崇天道”,就是敬天道、就天道。

崇德:正是“就懿德”。

看出薛宝钗这个“满清君”是“雪满”的皇太极,便能一眼看出“停机德”典故里的“以就懿德”,正是“崇德”。

书中描述的薛宝钗表面之懿德,原来是皇太极年号“崇德”!

所以石头的代言人宝玉骂“宝钗辈”为“国贼”,骂的最后一句:

“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读者您还不明白薛家宝钗之德?

所以这个“停机德”,“以就懿德”,验证了“崇德”皇太极。

点击看上一文:《红楼梦》判词解读4:黛玉《枉凝眉》解读,宝玉《终身误》解读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8: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曲收尾“飞鸟各投林”解读;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雪地!最终,大地归了“丰年好大雪”的薛家;无情的有什么分明报应?黛玉为什么还泪?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32】


12.18 收尾
第十四支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岂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解读:

从收尾曲“歌毕,还要歌副曲”,可见这“红楼梦十二曲”,加上“引子”和“收尾”,是对应“十二钗正册”之曲,宜用正册十二钗来解读这些曲词。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宁荣两府,史家王家,金陵甄家,反面是朱明皇家,藩王宗室,全都凋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巧姐。幸娘亲,积得阴功。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反面是崇祯皇子,永王。死里逃生,是永王从战场逃脱,辗转流离,逃到江南,一路上遇到很多人的帮助,才能逃出生天。

无情的,分明报应:

书中最“无情”的人,便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及其代表的“雪满”,满清这些人。或者是“中山狼,无情兽”的孙家,反面还是满清。

这些“无情人”、“无情兽”,有什么分明报应?

看永历亡国之前,皇太极这些入关的兄弟子侄,带领清兵疯狂屠杀的“无情兽”,少有寿终正寝,大都短命而死。像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豪格、硕塞、尼堪、博洛、满达海等这些屠夫,无一善终。

欠命的,命已还:

王熙凤欠命。反面是冰山、雌凤、凡鸟揭示的魏忠贤,一手遮天,草菅人命太多了。崇祯登基后,被贬去凤阳守皇陵,在“哭向金陵”途中,求生不得,半夜里上吊自杀,“命已还”。

薛蟠打死人的葫芦案,是“胡虏案”。上面刚说到,这些入关的侵略者、屠杀者,大都短命而死。比如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兄弟,比如皇太极的儿子豪格、硕塞,和那个做了满清顺治皇帝的小福临,以及“清初理政三王”尼堪、博洛、满达海,都是“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黛玉,绛珠还泪,还的是“朱泪”。

“绛珠”,是红色之珠,是“血泪”。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黛玉的“泪洒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是杜鹃啼血!

黛玉的“泪干春尽花憔悴”,“一声杜宇春归尽”,还是杜鹃啼血!

杜鹃何以“啼血”?

望帝失国而死,其魄化为杜鹃,日夜悲啼,泪尽继以血。

书中的林黛玉,反面便是这个失国而死、化为杜鹃、泪尽啼血的“望帝”----明末亡国的崇祯皇帝!

作为提醒,黛玉的首席丫嬛名“紫鹃”,是“朱”色系的“杜鹃”。

“望帝春心托杜鹃”,无人不晓,下一句呢?

“沧海月明珠有泪” ---- 明朱有泪!

所以,绛珠还泪。



冤冤相报岂非轻?

冤冤相报,确实很严重:

李自成攻破京城,次年便死于非命。

张献忠“这个老砍头的”,被皇太极长子豪格射死。

两年后豪格便被多尔衮陷害幽禁,惨死狱中。

两年后多尔衮就坠马而死,死后还被顺治毁墓掘尸。

顺治也二十出头就染天花而死。

还有那个屠扬州的恶魔多铎,屠城五年后也染天花而死。

冤冤相报谁能躲?

分离聚合皆前定:

探春反面的隆武帝和鲁监国,千里东风一梦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欲知命短问前生:

“淫丧”的秦可卿,是书中第一个死的十二钗正册人物,命短。而且用了“亲王”的棺木,葬礼是国葬规模,宝玉也穿孝服,这些仅从正面明显解释不通。反面看,正是“淫丧”的短命皇帝,朱常洛。

同上句“分离聚合皆前定”一样是宿命论,“问前生”也是佛教因果报应的观点。佛教因果论认为,一切皆由因缘聚散,因缘生灭,因果报应,善因乐果,恶因苦果。

“前生”我们看不到,如果只论生前的因果:因为淫,所以丧。秦可卿的特征是“淫丧”,短命皇帝朱常洛也是,人称“一月天子”。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李纨,因子得福,老来富贵。气昂昂头带簪缨,威赫赫爵位高登。

在贾府“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下,为什么唯独这对儿孤儿寡母能“侥幸”富贵?

反面是孝庄。嫁给皇太极时,只不过是个侧福晋,次年皇太极便继承汗位。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为庄妃,生下小福临。皇太极死后,在众多儿子中,偏偏是这个排行第九的六岁小福临继位,“真侥幸”。

次年,这对儿孤儿寡母便被多尔衮接到北京城,坐享皇帝、太后的富贵,“真侥幸”。

在贾府破败后,儿子贾兰继承了贾府遗产。反面看,是满清顺治承继了“亡朱”。所以贾珠亡了,在亡珠处,嫁接了这对儿孤儿寡母。红楼作者这种绝妙构思和框架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看破的,遁入空门:

惜春、妙玉。

“遁入空门”,就善终了吗?

“生关死劫谁能躲?”反面看,更是血淋淋:

妙玉的曲词“风尘肮脏违心愿”,“无瑕白玉遭泥陷”,“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在反面,也指明了“肮脏在风尘”,“虽藏难蔽身”。妙玉这个崇祯皇子,定王,最终还是被满清搜捕斩杀。

惜春反面的惠王朱常润呢?最终也是被满清斩杀。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惜春“将那三春看破”,看破了什么?“勘破三春景不长”!

元春、迎春,春景不长,枉送性命。一个“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一个“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反面看,元春永历帝,迎春弘光帝,都是被满清用弓弦勒死的,所以曲中都有“荡悠悠”,是脖子被勒、临死之前的惨状。看元春的图谶,“弓”都画出来了,很明显:“只见画着一张弓”。

所以元春梦里相告:“须要退步抽身早”。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食尽鸟投林”,留下了什么?“白茫茫大地”。

白茫茫大地:显然是“雪”地。最终,大地归了薛家,满清。

这也是《红楼梦》十二曲用“飞鸟各投林”作为“收尾”的原因,《红楼梦》最后的镜头,是“白茫茫大地”,是“雪”地,薛家满清之地。这样的结局、收尾,完全符合历史。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红楼梦》判词解读26:秦可卿判词图谶曲词解读;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画梁春尽落香尘,为何是“六朝妙句”?典故揭秘秦可卿身份
6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3-05-31 11:33・IP 属地陕西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8: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曲终,大结局是什么?宝玉堕落迷津!为什么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为什么“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33】


12.19 曲终
歌毕,警幻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宝玉。注意许配宝玉之人的“字”和“乳名”。

“兼美”也说明了,是兼宝钗、黛玉二人之美。“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并说了一大段“淫”:

“好色不淫”,“情而不淫”,“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淫虽一理”,“世之好淫者”,“皮肤淫滥之蠢物”,“吾辈推之为‘意淫’”。

重复是强调。什么样的强调?需要用这么多重复!

警幻说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淫人”,读快,是“印”!

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印”?什么“印”是“天下古今第一印”?

皇帝的“印”,称“宝”,玉玺。

所以宝玉一再提醒读者:“岂敢再冒‘淫’字?”“不知‘淫’字为何物!”警告读者“不知‘淫’字为何物!”

又说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读快试试,还是“印”!

“意淫”二字,几乎给读者揭明了:“意”为“印”!

所以警幻说:“惟‘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

满清文字狱下,作者“不可言传”,“不能语达”,读者“惟心会”,“可神通”。

还要红楼作者怎么说?读者才能“心会”,才能不做棒槌!

宝玉是“宝”,是“玉玺”,所以跟宝玉云雨,指有玉玺的皇帝。

在梦中,可卿跟宝玉云雨,并指出“兼美”是宝钗、黛玉。那么宝玉这个“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淫(印)的是可卿?还是宝钗?还是黛玉?都是。反面看,可卿和宝钗、黛玉都是皇帝。

可卿是引梦人,又有“淫”的特征,所以书中明写跟宝玉云雨。

宝钗、黛玉二人“兼美”,是宝钗、黛玉二人“兼”宝玉,两个皇帝“兼”一个玉玺,是什么情况?不就是书中一直明写暗隐的钗黛之争,蛇争龙玉嘛。



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

这个所在,“荆榛遍地,狼虎同群”,溪是黑水,与“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的胜境,简直判若云泥,如“人间”与“地狱”的区别。

这个“地狱”般的所在,是什么地方?

如狼似虎的满清,铁蹄之下的中国,就是曲末的“白茫茫大地”。

为什么说这是满清统治下的虎狼之地?

警幻说“此即迷津”。迷津,是佛教中的“迷妄境界”,是“无边苦海”。五行之“水”、五色之“黑”,都是满清关键字,前文解过。

警幻警告宝玉:“快休前进,作速回头!”不能“堕落其中”。即不能落入“水”中,堕入满清。

并言其险:“深有万丈,遥亘千里”。只有一个木筏,和木居士、灰侍者渡有缘者。

“居士”、“侍者”都是佛教中的人物说法。比如阿难,就是佛陀的侍者。居士是在家志佛者。“渡有缘者”也是佛教中的解脱说法。

木生火,火之余为灰。五行之“木”、“火”,都是朱明关键字。

宝玉“解脱”了吗?

“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迷津,水响,“夜叉海鬼”都是“水”中鬼怪,指满清的鬼怪。跟东北破庙、青脸瘟神一样,写满清都是瘟神、海鬼的凶恶模样。

“夜叉海鬼”将宝玉拖下“水”,便是《红楼梦》这个“梦”最后的镜头。

宝玉最终堕入迷津,堕落“水”中,便是这个“梦”的结局。不用各种猜,书中写明白了。玉玺、江山堕入满清,跟“白茫茫大地”的意思一样,成了“雪”地,薛家满清之地,可相互验证。



梦醒:

宝玉吓得失声喊叫:“可卿救我!”黄粱梦醒。

可卿嘱咐读者:“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这话是不是很眼熟?在宝玉入梦前,就出现过一次。梦醒又重复,又在强调:“看打架”!

然后,注意看:宝玉叫的“可卿”,是“小名”?还是“字”?因宝玉梦中,写得明白:“乳名兼美,字可卿者”。

秦可卿“忽听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强调“小名”,没人知道,是说给读者听的话。

甚至在转到下回后,还接着重复强调:“却说秦氏因听见宝玉从梦中唤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纳闷,又不好细问。”

“心中纳闷”,“又不好细问”,分明也是说给读者听的话:宝玉梦中唤他,小名、乳名?

梦中的“小名”,梦中的“乳名”,是什么?“乳名兼美”!

“兼美”,书中在前面特意解释了:“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兼美”,是兼薛、林二人。

所以,黄粱梦醒,重复强调的“看打架”:

是看“山中高士晶莹雪”的薛,和“世外仙姝寂寞林”的林。

是看“雪满山中高士卧”的薛,和“月明林下美人来”的林。

是看“满”、“明”打架。

是看明月清风龙蛇争玉。



第五回“曲演《红楼梦》”,是整部书的大预演。

在此前,两方主要人物先出场:

第三回黛玉进贾府,并把贾府各位主要人物一一写出。

第四回“胡虏案”,薛家主要人物登场,并进入贾府地盘。

曲演红楼后,第六回,两个决定性的重量级人物,也粉墨登场:

从回目看,很清楚,“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贾宝玉跟谁云雨?花袭人----吴三桂。

看谁进了荣国府?刘姥姥----李自成。

在刘姥姥出场前,作者特意说明,贾府人多事多,“竟如乱麻一般,并没个头绪可作纲领。”

真的没有头绪、没有纲领吗?此二人正是头绪,“可作纲领”!

先是花袭人同宝玉云雨,然后刘姥姥又隆重登场。

一个吴三桂,一个李自成。一个攻破京城,导致亡明;一个引清兵入关,导致亡国。

两个罪魁祸首,率先登场,可见红楼作者框架设计之妙!

以此二人作为头绪,可见本书“纲领”,是写亡明、亡国的历史。

其后的故事,红楼梦未完,但读者已知。

《红楼梦》结局?

宝玉被“夜叉海鬼”拖下“水”了,收尾也是“白茫茫大地”,大地成了“雪”地,薛家满清之地,最终天下“归金”。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注:《康熙字典》

“怀”:“歸也。【書•大禹謨】黎民懷之。【註】歸之也。”



----曲终。





红楼大观争日月,风花雪月斗龙蛇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长安昭阳王

2021年08月15日于西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8: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为什么是一部奇书?一本书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明一个隐 + 贾府平面图、大观园图:龙蛇争玉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连载1】
《红楼梦》贾府和大观园,根据原著描述画出图来,一眼便能看出其中隐藏的秘密。《红楼梦》是一本谜书,一手二牍,一喉两歌,表面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了一段假府中家长里短、谈情说爱的假故事,却在背面写了另一个“真事隐”的故事,故曰“甄士隐”、“贾雨村”云云,这是在此书开篇便强调过的。所以对《红楼梦》有基本了解之人,都知道这是一部奇书,一本书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明的,另一个故事是隐的。放眼古今中外,仅此一部,堪称绝唱!

这也是《红楼梦》被大家推崇,面世以来即被各种解读的原因。只有不学无术、无知无畏之人,才会不以为然、信口雌黄,完全不知这半部《红楼梦》的无可替代的价值!反而认为这些细究红楼之人,都是魔怔,胡乱解读,莫名其妙,甚至不可理喻。以为天下皆浊,唯独自己清醒。原因也很简单,仅仅是因为无知。

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前,明确交待了《红楼梦》这本书的多个书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渺渺真人给贾瑞的宝镜,名“风月宝鉴”,正是此书名,而且真人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可照正面(侧批:【谁人识得此句】下面脂批:【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只照他的背面(脂批:【记之】)!要紧,要紧!”

这话已经给读者说的再直白不过了:对《风月宝鉴》这本书,千万不可看正面!只看背面,方是会看。

正面是什么?美女。背面是什么?骷髅!骷髅是已死之人,“古今人物”。也就是说,在此书正面看到的王熙凤、林黛玉这些美女,看背面,都是骷髅,“古今人物”。

把王熙凤看作贾琏的妻子、荣府的儿媳、贾瑞的嫂子,都是看正面,作者和批者用“千万”、“记之”、“要紧,要紧!”一再警告读者,不要这样看书,方是会看!

那么看背面,也说看反面,是谁的“骷髅”?哪个“古今人物”?比如宝玉,胡适和很多红学家,把贾宝玉认作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说这本书的“真事隐”,写的便是曹家被抄家的故事,是曹雪芹自传。而蔡元培把贾宝玉认为是康熙的太子胤礽,把通灵宝玉看成是传国玉玺。因为通灵宝玉上刻的篆文“仙寿恒昌”,跟秦朝玉玺上李斯刻的篆文“既寿永昌”,几乎一样,而且“宝玉”的“宝”,正是皇帝大印之义。秦朝始有皇帝之名,皇帝大印称“玺”,武则天称帝后,改“玺”为“宝”,直至明清。所以“宝”就是“玺”,“宝玉”就是“玉玺”!

对同一个骷髅,大家看法不一致,这才正常。但蔡校长、胡适、红学家,还有很多大师,看的都是反面,即背面骷髅,不是表面美女。看错不要紧,但至少要努力往背面去看,尽可能去看到背面的骷髅,和“真事隐”的故事,就是“一手二牍”的第二牍,“一喉两歌”的第二歌,而不是仅满足于表面看到的假语村言的假故事。再说,能够判断您看到的“骷髅”到底是对是错的人,早已成了冢中之骨,也就是说,裁判也早化作骷髅了。所以没人能够论断胡适说的就一定对,或者蔡校长说的就一定对,没人能给出结论。所以,并无官方观点,没有一个肯定正确的答案喂到您嘴里。不必迷信权威,因为没有权威。

只看表面美女,闺阁故事,四大家族,家长里短,官场世情等等,只要不是看背面骷髅,论背面骷髅的,都是贾瑞之流!即便真人一再奉劝“千万不可”,“要紧,要紧!”仍然执迷不悟,眼里只有美女,沾沾自喜于宝钗的腹黑,袭人的贤良,贾政的人品,王夫人的得失,王熙凤的八面玲珑,以及宝玉的滥情、无能,甚至于认为宝玉就是个渣男。殊不知这样看书就是拿着《风月宝鉴》照看正面美女的贾瑞,最终呢?精尽人亡,死路一条!即便看一辈子,也在红楼大门之外。

回到贾府和大观园,对只看表面、懵懂无知的读者来说,不过就是一个公侯府、后花园嘛,根本不必在意荣禧堂怎么是贾政、王夫人的正内室,而不是嫡长子贾赦夫妇的?至于大观园,黛玉住的方位,宝钗住的蘅芜苑在东北还是西北,怡红院在东南还是西南,有关系吗?不就是一个花园大家都住在里面嘛,根本不必落实。费心去画图、研究的人,不是缘木求鱼,就是吃饱了撑的!这样看待《红楼梦》的朋友,我的龙蛇争玉连载文,您根本不必看,保持婴儿般的无知,很好。

那么对想要看到大观园图,或者已经画出大观园图的读者,最主要的问题,是盲人摸象。就是信息不全,对所有涉及到的位置信息,要么没有汇集起来,要么都在脑子里,很零碎,不系统,再强的大脑也跟电脑没法比。电脑的处理模式,系统的分析方法,却足可借鉴,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所以我把自己画贾府和大观园图的素材分享出来,汇集了庚辰本全部的位置信息。朋友们可先熟悉全部信息,做到了然全局,没有丢失信息,然后系统考量,再据此自己去画贾府和大观园图。并以这些文字验证已经画出的贾府图、大观园图,看是否全部符合原著描述。

对只看书、不画图的红迷朋友,奉献我老乡佟掌柜的一句话:“只说不练,假把式!”您只有自己去画图,才能体会出很多以前忽略的信息,和红楼作者用字的精妙。比如,紫菱洲为什么用个“菱”字?还有贾珍说的“东北山坳”,湘云说“山坳”里的“凹晶馆”,黛玉、湘云说“凸”、“凹”二字,为什么“凸”、“凹”二字入了回目?而且是回目首字?您画了图,才会知道我的连载文标题为何有“龙蛇”,您才会明白大观园为何名“大观”。

对画大观园图的红迷朋友,也提醒一句话:贾政一行一进园,便说“非胸中大有丘壑,焉想及此?”就是宝钗说的:“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就是说,画图时,要“胸有丘壑”,才能成画!避免局部理解,断章取义,甚至于胶柱鼓瑟,一定要有“大观”,有系统性才行。尤其注意:大观园的山水结构,画对大主山和水流。

一并奉上我自己据此画的贾府和大观园图,大家也可根据汇集的所有位置信息,验证此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宝玉是朱明玉玺?+ 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是什么?印!+ 贾环的“大哥二哥”谜语是什么?贾珠宝玉:朱玉玺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6】



1.3.1 宝玉是朱明玉玺
宝玉是玉玺,反读红楼的人都知道,但宝玉是什么玉玺?

注意通灵宝玉和贾宝玉二者的区别和联系:通灵宝玉即女娲补天所炼遗石,也是记录此书的石头,被茫茫大士化为扇坠大小,在贾宝玉出生时从口中衔下,贾宝玉整天戴在脖子上的通灵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瑛就是玉石,在三生石畔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下凡托生为贾宝玉。二者本各自清晰,一个是玉,一个是玉的侍者。但两者一体,“金玉良姻”是金项圈配通灵玉,但“木石前盟”的石却是贾宝玉,贾宝玉是通灵玉的拟人化、代言人,一般不特意区分,除非必要的时候才区分“玉”和“挂着玉的侍者”。

所以说“宝玉是玉玺”,准确地说是“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

通灵宝玉: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秦传国玉玺,是李斯所刻篆文: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比较:

----仙寿恒昌 = 既寿永昌

受命于天: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不就是“受命于天”吗?

此处作者三次强调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

“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但其真体最小,方能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

“今注明此故,方无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感觉这段话很啰嗦,其实作者是在强调“受命于天”。

红楼梦中把一个词、一句话重复两遍强调,就要注意,如果重复三遍强调,一定是提醒读者:这个很重要,反面隐真事。

书中还特意说明,通灵宝玉上所镌的也是“篆文”!

所以总结为:通灵宝玉,莫失莫忘;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莫失莫忘:提醒后辈读者莫失莫忘秦汉以来代代传承的汉人江山!这是亡国之人的血泪嘱咐,就是“左脚反复,右脚清明”。

秦朝始有皇帝之名,李斯刻文的玉玺成为皇帝专用名,玺印区分,皇帝用的称玺,臣民用的叫印。帝玺之名,一直沿用。

武则天称帝后,改“玺”为“宝”,此后各朝都称宝,宝玺制度,直至明清。所以“宝”就是“玺”,“宝玉”就是“玉玺”。

贾宝玉是玉玺的拟人化,是皇权、江山的象征。争皇权夺江山,不是七手八脚抢夺贾宝玉项上之通灵玉那么野蛮直白,而是跟贾宝玉结婚、云雨、谈情说爱,这才是红楼梦的风格。

简言之,得宝玉者得天下!这个宝玉,既是通灵宝玉又是贾宝玉。

现在就很容易理解:第五第六回,八岁的宝玉先是梦中跟秦可卿云雨,然后又跟袭人云雨。秦可卿本身就是皇帝,所以秦可卿的葬礼是国葬,宝玉等人无论是否出五服都穿孝服没错。袭人一直伺候宝玉,就是守护江山,这个作耗的娼妇后来也称帝了,这些在后文贾府人物中再细解读。总之我们知道了,跟八岁的宝玉云雨,不是男女交媾,而是染指皇权,所以八岁的孩子云雨不是错。

警幻仙子说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然后秘授云雨之事,正面看这逻辑也有点乱,这事儿都要人教,竟然好意思称“第一淫人”!而且读完八十回也没觉得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淫人”这个用词恰当吗?您把“淫人”多读几遍,快快地读,对了,是:“印”!太恰当了。什么“印”敢称“天下古今第一印”?皇帝的“印”。

宝玉说不知淫为何物,也是提醒读者思考。警幻说“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意淫”二字,读快试试,还是:“印”!作者不能对读者口传语达,因为满清文字狱,不敢明说宝玉是“印”,所以要读者心会、神通。

32回,宝玉新得的金麒麟丢了,湘云捡了,说:“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湘云戴的是金麒麟,宝玉戴的是通灵玉,湘云宝玉说丢了麒麟丢了印的话,简直说白了:宝玉戴的通灵玉就是印,丢的是江山。

22回制灯谜,出现的第一个灯谜却是贾环的,这点应引起注意,贾环一直不是主要人物,这次灯谜却出现在第一个,甚至在贾母贾政灯谜之前,这属异常,对异常和对错误提醒一样要细究。看其灯谜: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贾环说谜底:一个枕头,一个兽头。

红楼梦中所有的灯谜、字谜等猜谜游戏,书上给出的谜底都是正面给的假谜底,或者不是真正用意,作者真正用意的反面解读或谜底,都未给出,需要读者自己去猜谜。谜语是个非常好的手段,有多种意思可给读者思考,并可用假谜底躲过文字狱。

贾环说的正面谜底完全不符合谜语的基本规则:谜底只有一个。“一个枕头,一个兽头”显然不是真正谜底,却提供了猜真正谜底的线索,“枕头”状方块上蹲个“兽头”是什么?玉玺。






请看此图,玉玺不就是“枕头”状方块上蹲个“兽头”吗?

在此灯谜前,太监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注意娘娘问是什么,是提醒注意,也是问读者,书中经常这样。且重复强调两个“三爷”,谜语中的“大哥二哥”也重复出现两次,三爷贾环的大哥是贾珠,二哥是宝玉,所以这个谜底玉玺,不是泛称的玉玺,而是大哥和二哥组成的:

贾珠 + 宝玉 = 朱玉玺。(别怪我用+=符号,我是写电脑程序的)

就是朱明的玉玺。

“太监记了,领茶而去。”这句需要写吗?啰嗦!如果看红楼梦时,觉得有些地方啰嗦,那就要想到:“这里在说什么?我没看懂。”红楼梦中没有闲笔,“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一字化一泪,一泪化一血珠”。这句是说:太监记了谜底,领“明”而去。茶,是“茗”,是“明”,再次强调谜底要加上“明”,即:明朱玉玺。

书中有多处“茶”暗指“明”,茶是日常用品,因此是个很好的隐喻载体。在看反面隐写故事时,最多就是像“茶”指“明”这样,中间只拐一个弯“茗”,大多时候都不拐弯,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就像姨是夷,葫芦案是胡虏案,东胡同子是东胡。如果考虑某个答案时,中间拐了三四个弯,那一定是想多了、想错了。也曾看到一些牛人,解释红楼梦的隐情,用“B=C,C=D,……=X,所以B=X”的推理,这种“BX模式”,我绝不苟同。

蔡校长说宝玉是传国玺,指胤礽,代表清朝帝系,我不苟同。

红楼梦有个规律,隐写的事物一定不只说一次,因为隐,别人读时会有不同理解,有不确定性,所以作者会多次印证此意,不会是孤证。也可用此规则检验自己理解是否对,比如前面说的宝玉是玉玺,有多处证据能相互印证,不是主观臆猜。

贾环说的朱明玉玺,也不能是孤证,且看下面贾母贾政的灯谜。



点击下一个:两株枯木,一围玉带:是什么字?+ 猴子身轻站树梢:是什么字?+ 贾政灯谜:谜底是印?还是砚台?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气袭人知昼暖”为什么写错?+ 良宵花解语,静日玉生香:日暖玉生烟:月明珠有泪:一把辛酸泪:明朱泪!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1】



从两首诗,走近红楼。

第二首:

1.3.3 蓝田日暖玉生烟
陆游的“花气袭人知骤暖”,为什么错写成“花气袭人知昼暖”?

贾政问:“袭人是何人?”宝玉答:“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

19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说:

“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

宝玉说他化成烟,是“玉生烟”,而且强调化成飞灰还不好,要化成烟。宝玉这话是对花袭人说的,“花气袭人知昼暖”,因为“袭人知昼暖”,即:日暖!与宝玉说的话连起来,就是:“日暖玉生烟”。

看李义山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日暖玉生烟”对应的上句是:“月明珠有泪”!---- 明朱泪!

看到“月明珠有泪”,就看出了作者的一把辛酸泪:明朱泪!

作者还用了多个线索提醒读者:

一是回目中用“静日玉生香”提醒“日暖玉生烟”。且“玉生香”与化烟也容易看出“玉生烟”。

二是回目中“花解语”的提醒,从“花袭人”可解语,容易想到“花气袭人知昼暖”的错字:昼暖。

三是宝玉、茗烟、袭人三人名字的提醒:玉、烟、昼暖。

这么多的线索,再次证明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处心积虑!

沧海:沧海月明珠有泪、月明林下美人来,月明之后是林黛玉,月明之前的沧海呢?林黛玉之父叫什么?林海,字如海,两个“海”。

蓝田:蓝田日暖玉生烟,湘云的海棠诗“种得蓝田玉一盆”。

绝非巧合!

所以黛玉说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从反面读不是不喜欢,是强调!

红楼梦中大量用射覆手法。宝玉生日时,玩过射覆游戏。简单说,射覆,就是我拿个盆,下面覆个东西,让你猜下面是什么?古人真无聊!像汉武帝覆个壁虎,让东方朔猜。真够黑的!后来文人雅士改成了文字游戏,不用拿盆覆真东西了,从诗文中猜字。比如行令时我看到酒杯,想到杜甫的诗句“瓢弃尊无绿”,我的目标是“尊”,酒杯,就覆“瓢”字,让你猜。你猜到以后,也不能直接说目标“尊”字,而是射“绿”字,作为回敬,也是让我再猜一下的意思,这样才公平好玩嘛。因为我举了个极简单的例子,瓢、尊、绿都在一句诗文上,是李纨、岫烟的射覆例子。按游戏规则,你射时,可找任何一句含目标“尊”字的诗文,只要说个与“尊”相关的字作为回敬,比如苏轼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你射“江”字、“月”字都可。我也要猜你射的字对不对,如果我没猜到,也会被罚酒,中国古人玩的真雅真高!不像现在酒桌上的露骨直白!所以我覆、你射,两人都不说目标字,却能相互意会,心照不宣,这是古时文人射覆游戏的规则。

射覆和猜谜语一样,也有让读者猜的过程,红楼作者用此可隐藏目标,让读者去猜真正目标,也是躲文字狱的好方法。

此处就是作者覆“日暖玉生烟”,让读者射中目标“月明珠有泪”,遵从射覆规则,目标都不说出,双方心照不宣。这手段真高明!

宝玉的首席小厮茗烟,名字显然出自这两句诗,明和烟,也是一直提醒读者“明朱泪”、“玉成烟”,是被“清风”吹散了。

望帝春心托杜鹃:可知黛玉的首席丫鬟紫鹃,名字也出自这里,而且是“朱”的杜鹃,紫、红、赤、绛等红色系的字,都是指“朱”。

那么望帝是谁?显然不是紫鹃,只能是黛玉。黛玉是帝,这又是一个验证。

望帝是黛玉,那么丛帝是谁?



点击下一个:宝玉的四颗珠子,怎么少了一个?+ 宝玉看庄子,黛玉续庄子 + 庄子因和南华经,《明史·本纪·庄烈帝》+ 庄生晓梦迷蝴蝶:宝钗扑蝶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2: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的四颗珠子,怎么少了一个?+ 宝玉看庄子,黛玉续庄子 + 庄子因和南华经,《明史·本纪·庄烈帝》+ 庄生晓梦迷蝴蝶:宝钗扑蝶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2】



2. 宝玉的四颗珠子
21回第一次写湘云来贾府,给宝玉梳头,一路四颗珍珠,湘云说:“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宝玉说丢了一颗。湘云说被人捡了去,黛玉说:“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黛玉此话,明显指宝钗,后又写道“忽见宝钗走来”。按红楼梦规则,说某话某事时,谁走来、谁接茬,一般说的就是谁、此事往往与谁有关。

此处是说:四个珠子,丢了一个,被宝钗代表的满清捡了去。

然后关于四颗三颗珠子的事,正面看来就说完了,后面说的都是其它事。其实这一回一直在说“四个朱子”,直至贾琏之淫才结束。

这是红楼梦中又一常见现象:正面看已经写完的事,其实反面一直还在继续写此事!换句话说,这些正面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在反面都是有关联的一件事。另外,贾琏的宽衣动作是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提醒,警示前后有重要之事。红楼梦中的淫,都是给读者警醒,红楼梦本不是写风月之书。

四个朱子:是崇祯四子。甲申之难,李自成退出京城后,太子、定王、永王不知所终,留下了很多传说,历史上一直真假莫辨,红楼梦中不仅写了这三人,而且每人结局都告诉读者了。那个丢了的朱子,被满清捡了去的,正是长平公主。长平公主在明处,其事迹人所共知。

我们接着仔细往下看:

宝玉进来,宝钗方出去。连宝玉都奇怪:怎么“见我进来就跑了”?宝钗这次为什么来?难道就是为接茬捡珠子?

袭人道:“你心里还不明白?还等我说呢?”只是袭人说宝玉吗?这是作者说读者:你心里还不明白四个珠子是四个朱子?还等我说呢!可我不能说啊。作者经常这样,直接给读者说话。

然后有个叫蕙香的小丫头,宝玉问:“你姊妹几个?”蕙香道:“四个。”宝玉道:“你第几?”蕙香道:“第四。”宝玉道:“明儿就叫‘四儿’……”此处又是一石多鸟,其它鸟先不提。这里说:兄弟姊妹四个,重复三次“四”强调,兄弟姊妹四个朱子。

然后宝玉看《庄子》,这里版本混乱:

庚辰本:正看至外篇胠箧一则。
不同版本:正看至《南华经》外篇胠箧一则。
不同版本:自己看了一回南华经,正看至外篇胠箧一则。
庚辰本虽未给出书名,但读者一看内容便知是《庄子》,书名可有可无。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又称《南华经》。所以这里虽有不同版本之乱,却无歧义。

庄子的胠箧,和大盗小盗的话,还在说前回的耗子偷香玉。

宝玉看到:“……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孟子》中“离娄之明”,离娄即离朱,传说是黄帝时的神话人物,“能视於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这里引用庄子的离朱之明也是一石多鸟:一是“离朱明”。二是要读者明察秋毫。三是黄帝丢失明月之珠,命离朱去找。黄帝,是帝;丢失明月之珠,丢失珠子,是明的珠子,朱子;离朱找珠子,要读者找朱子。所以提醒读者:找黄帝的珠子,找帝的朱子。

《史记·李斯列传》中“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就是这个明月之珠。

宝玉“看至此段”,即:“人含其明”、“人有其巧”之处。看来巧姐的名字出处在这里,不是到刘姥姥游大观园后才有。此时还叫大姐,后面马上写到大姐,指出此人是四个朱子之一。

宝玉就在此处《庄子》原文后续写:

……戕宝钗之仙姿……无恋爱之心矣……
……灰黛玉之灵窍……无才思之情矣……
……彼钗、玉、花、麝者……陷天下者也。
宝玉写的钗、玉、花、麝四人,还是提醒:四个人!跟说四儿姊妹四个异曲同工。

宝玉睡醒了,袭人说“你睡醒了,你自过那边房里去梳洗”,“过来这边又有个什么四儿五儿伏侍”,还回到湘云给宝玉梳头,还在借四儿说兄弟姊妹四个,一直在说此事。宝玉道:“你心里那里知道我心里急?”这话不通顺,怪怪的:你心里,我心里,知道,急。宝玉是石头,石头是此书作者,作者又在直接对读者喊话了:心里急啊,不能明说,读者你心里知道了吗?

谁知黛玉走来,可巧翻出昨日的《庄子》来。看至“所续之处”,不觉又气又笑,不禁也提笔续书云:

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
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黛玉看到宝玉写的“戕宝钗之仙姿,无恋爱之心矣”,明显恋爱宝钗的话,却又气又笑,而非多心、流泪、吃醋:异常。

翻出昨日的《庄子》、作践南华庄子因:书名异常。

庄子因,也存在版本问题:

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舒序本:庄子因。
甲辰本、程高本:庄子文。
如果是《庄子因》,则为林云铭(1628-1697年)解庄子的书,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刻印。注意林云铭与崇祯太子属同龄人。

无论是南华庄子,还是南华庄子因,这个书名都不正常,如前《南华经》和《庄子》都是正常书名。“南华庄子因”明显是个错误书名,不是宝玉看的《庄子》,这也是有些版本校改为“庄子文”的原因。“南华庄子”的叫法,既不同于《南华经》又不同于《庄子》,书名差异也是个异常提醒。对这些异常、错误要引起注意。

“谁知黛玉走来”,又是个接茬的,在说崇祯四子,黛玉就走来。

黛玉可巧翻出庄子:黛玉来把答案给读者翻出来了----“庄子”。

庄、子:“庄”是黛玉,即崇祯,所以由黛玉翻出;“子”是子女。

黛玉翻出的庄之子,就是这回一直在说的崇祯诸子。

为什么说“庄”是黛玉、崇祯?

作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告诉读者,“日暖玉生烟”的秘密在《锦瑟》中。再注意其前面两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对应的上联字就是“庄生”。前面已经讨论了望帝指黛玉,而上联的庄生也是指黛玉,我们从此回后文的提醒也能看出:

作者不仅用紫鹃之名提醒黛玉指望帝,还用黛玉白天睡觉提醒“庄生晓梦”,就在第19回说玉生烟之后: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宝玉见黛玉睡在那里,上来推醒说“又睡觉”,“酸疼事小,睡出来的病大”,这几句都在提醒:睡,又睡,睡里边有毛病。一连用几个“睡”,在重复强调黛玉白天睡,对应庄子白天的睡梦。可是没说黛玉梦啊?也没说蝴蝶呀?此书就是红楼梦;有蝴蝶:宝钗扑蝶!

很多宝钗扑蝶的图画成一双花蝴蝶,不对!是“一双玉色蝴蝶”,不是我咬文嚼字,这个“玉”字意义重大,请看: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一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昔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蹁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顽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在蝴蝶出现前,特意提醒读者宝玉和黛玉是一处,而且宝钗“跟”则黛玉疑,重复两个“嫌疑”让读者来疑。然后出现一双玉色蝴蝶,实喻宝玉黛玉二玉,宝钗却一直“跟”到滴翠亭。梁祝化蝶的民间传说,在唐朝之前就有了,与《白蛇传》、《牛郎织女》同为妇孺皆知的古代民间神话传说。注意这几个传说在红楼梦中都有,只是太颠覆了,作者的脑洞比我们现代人大多了,现在的编导如果学到一成,便可称霸中国影视界。

二玉成双成对,迎风蹁跹,风是清风,所以宝钗扑蝶,是扑打二玉,无任何美感可言。下次您看宝钗扑蝶图时,就比别人多了一点欣赏,不过估计雅兴全打消了。扑蝶那个美女是坏人,中山狼!

宝钗扑蝶可与此庄生梦蝶相印证。

还有黛玉的菊花诗,《菊梦》中“登仙非慕庄生蝶”:升仙是人死的委婉说法,比如唐诗中的“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再如秦可卿葬礼,北静王说的“逝者已登仙界”。此处黛玉说登仙不是因羡慕庄生蝶,还是黛玉自比“庄”。

庄,还可以是庄烈帝,我认为这不是用谥号,而是崇祯帝在唯一正史《明史·本纪·庄烈帝》篇名上的称号,《明实录》记到天启朝,崇祯以后都没有。清修《明史》,虽然最后署名张廷玉,但在康熙年间修《明史》的明史稿五百卷出自万斯同,与《庄子因》、《长生殿》同时代。我一直怀疑前几天茗烟按着动作的丫头万儿,就是万斯同,与之动作的茗烟可认为明言,即明史。宝玉又棒打鸳鸯戏水,万儿吓跑了,宝玉在后大叫:“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急的茗烟叫“这是分明告诉人”,写史书就是明告诉人发生过的事,明还有明朝之意,一语双关。红楼梦中无闲笔,作者写这些话都是有用意的。但这个万儿飞也似跑了后,再没出现过,所以成了孤线索,不能作为证据。

从黛玉对“所续之处”的批诗:弄笔、作践、无见识、丑语,说明黛玉对清续明史、庄烈帝或者崇祯朝历史不认同,认为无见识,有丑语。宝玉所续的钗、玉、花、麝这些人,都是崇祯朝历史人物。

然后写巧姐出痘疹,不是四个朱子的事说完了,巧姐出现在此处,恰好说明巧姐就是崇祯四子之一。崇祯帝不就是黛玉吗?巧姐应该是黛玉的孩子,不应该是凤姐的孩子啊!这都是正面思维。红楼梦中正面的父子、夫妻关系,以及姨妈、表妹等,与反面人物关系都没必然联系。比如贾琏夫妻,在反面故事中二人都是男的,不可能生孩子。黛玉、宝钗的正面角色都被设计为未婚女子,当然不能有孩子。这也是红楼梦的高明之处,反面人物关系不受正面限制,同时构造正反面故事时就要灵活方便很多,不会作茧自缚。

崇祯四子,这回指明了巧姐一个,还暗指了两个,还有一个完全没提,那么崇祯的太子、定王、永王和长平公主都是谁呢?



点击下一个:“庭烟敛夕棔”为什么写错?+ 棔是夜合树,谁是开明帝?+ 麒麟送子,白首双星 + 聋子放炮仗:湘云是龙子 + 湘云的谜语:后事终难继 - 知乎 (zhi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2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红楼梦:听了贾雨村对贾宝玉的评价,才知道读书多果然有用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115:贾雨村辣评贾宝玉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回讲到贾雨村罕然厉色的反对冷子兴说贾宝玉是个色鬼的说法。

冷子兴尽管不以为然,便想听听他是如何说法。


贾雨村作为进士出身,又是前知府的见识,自然有他一套高明说辞。

尽管未必准确,但让冷子兴信服还是不难。

当然,贾雨村这番话里阿谀奉承之辞不少,是为了日后铺路,也是他作为朝廷前任官员的自觉。

想当日他因“恃才辱上”而被上司弹劾罢官,如今是再不敢了:


(第二回)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

贾雨村显然是吃了苦头后浪子回头。只可惜他不光输了精神,更没了德行风骨。这番话要是以前,他可是断然说不出口的。

☞细说红楼系列115,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贾雨村高谈阔论,讲说了一大段贾宝玉这种人的来历,说白了就是天地正邪二气所化的三种人。

普通人不配为正邪二气所化,便均为普通。

应运而生者,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等,多为圣人。

应劫而生者,就是“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多为奸恶。

贾宝玉这种人,既不是应运而生,也不是应劫而生,他是另外一种人。


因为如今天下太平,四海清明(这就是歌功颂德了),“劫气”被压制在深沟大壑中不得翻身,却又蠢蠢欲动。偶尔流露出一丝半毫,会被“运气”立即压制。

然而事出有意外,总有两者融合之气,谁也奈何不得谁,便成漏网之鱼降临人间而生。这种禀天地二气所生者,既不应运,也不应劫。成圣不足,成恶不够。又不可能庸碌无为,于是便有了世间最离经叛道的一些“异数”。

这些人会在各个领域之中取得非凡成就,比如文学家、艺术家,但就是不入主流。“不伦不类”者极多。


为帝王者必然是陈后主,宋徽宗,为君不行,其他擅长。为臣子者就是王谢门阀,辅佐不行,文化昌盛。再就是竹林七贤、陶渊明、秦少游、唐伯虎,乃至于卓文君、红拂女等等奇人异士。

总之,就是有着无穷无尽的才华和精力去“折腾”,自绝于世俗主流之列,往往为人诟病却又具备不得不让人惊叹之能的一批人。

最后,贾雨村还是讲述了自己不堪的经历佐证他的观点,引出了甄宝玉。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15 10:21・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22: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为什么他认为女人是水做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115:女人如水,男人如泥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回讲到冷子兴因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而断定他是色鬼人物,被贾雨村断然否定。


贾雨村此举既不是替贾宝玉说话,也不是真“认识”他的奇人异事的真相。

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在与贾府有关的人面前投机,为未来铺路。

尽管贾雨村讲了一堆分析贾宝玉特立独行的原因,实际不过是他进士出身的学识,他自己也绝非认可贾宝玉,否则又怎么被甄宝玉“赶出来”。

☞细说红楼系列115,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二回)冷子兴道:“说来又奇,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


关于冷子兴讲说的贾宝玉,有几点要格外注意。

一,淘气,这种孩子难管。

二,聪明,都说贾宝玉一无是处,“百个不及他一个”的孩子,岂不是别人家的好孩子?冷子兴和周瑞家的不怪是丈母娘和女婿,夸人都一个样儿。

三,奇怪,奇人必有怪事,这才是贾宝玉的与众不同。

四,什么叫“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其实不是贾宝玉原创。


自古以来,女儿都被比作“水”,性格如水指温柔,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指美丽。什么碧水东流,如水年华等等。当然也有不太好的词,比如水性杨花之类,流水落花等,终究还是以“水”必须女儿,好也是水,不好也是水。

男人被比作“泥”,皮糙肉厚,脏男人,臭男人,烂泥扶不上墙,土鸡瓦狗等,都形容男人的情况。

而无论女人如水,男人如泥,实际来自于人祖女娲的造人之说。

《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人也。


《太平御览》认为人分贵贱,富贵者是女娲抟黄土做的人,贫贱者就是绳子沾了泥水扬洒而成。

但贾宝玉另有观点,他认为女人和男人的骨肉并不同,女人是女娲照着自己而作,为水做骨肉。男人才是女娲抟黄土做的人。

这就导致女儿更洁,男人则污。

女人因洁而更易污,林黛玉就说大观园的水脏。

男人因污而德有亏,所谓缺水也,不如女儿天性之洁。


这当然是贾宝玉一家之言,实际上林黛玉反而认为土里才是洁,才有葬花之说。

宝黛之分,在于男人视角,女儿可谓珍宝,但转而弃若敝履。女儿视角,水与泥皆可洁,可污,要看如何定义。

这是林黛玉比贾宝玉高明处,堪比女娲造人有水有泥。证明林黛玉才是贾府末世能补天的女娲。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14 10:38・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1 14:20 , Processed in 0.0758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