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25 11: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说的“亲历亲闻”"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真事究竟是什么?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20-08-07 18:24:17)
标签: 脂批“有正有闰”内涵 作者闰四月二十六日生 “饯花会”是假托的 作者生日书中写清楚了 芒种节只是生日标志也
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926)
尊敬的各位红学研究者及爱好者朋友们:
孙华天老师看了我的上一篇博文后写道:
白老师:【很多前辈将宝玉视为曹雪芹,是那个时代人们在认知层面上的局限性决定的。关键问题在于,至今还没有谁能对应假故事,将曹雪芹的亲历亲闻还原出来。作者在开卷就说他的亲历亲闻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是"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的。更阐明自己的亲历亲闻,是用假语村言敷演真事隐的。
这些宗旨,限定了每个探索者,都必须“追踪蹑迹”地将作者的亲历亲闻还原出来,才能给作者立足之地。但是,确立曹雪芹是作者的专家学者们,至今没有一人能从作品文本上,还原出曹雪芹的亲历亲闻。确定不了曹雪芹的自传性,我们根据什么认定宝玉就是指曹雪芹呢?
我们在继承前辈精华的同时,要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探索得到提高和发展。前辈们锁定的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为宝玉的生日,是据“遮天大王圣诞”的假象牵强附会出来的。其实遮天大王的圣诞,与宝玉的生日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更谈不上是曹雪芹的生日了。
请看书中交代的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 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 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 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颻,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一时也道不尽这个情节说明什么?说明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在这个节日中,活动内容是:“祭饯花神”;是“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这是作者虚拟的“饯花日”,并编造出“尚古风俗”来做依托。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为了给花神饯行,“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 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颻。”
这里的“轿马”和“干旄旌幢”,其实就是仪仗队。
《辞海》:干通“竿”,《诗·鄘风·干干旄旄》:孑孑干旄。
《辞海》:干旄:以旄牛尾饰旗干,树于车后,以为威仪。
“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帜。“旌”与旄相似。“幢”:仪仗队中似伞有穗的旗帜。
请看:“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隐涵着这个退位的花神,象征着一位去世的女人。给退位的花神“饯行”,就象征着给这位去世的女人饯行。这就是作者“以花喻人”的象征性艺术手法。“饯行”要用“轿马”和“干旄旌幢”仪仗队,这岂不就是送葬的“丧仪队伍”写照吗?作者假借女孩子玩“芒种节”的上古风俗游戏,编织出“轿马”和“干旄旌幢”仪仗队,来象征送葬的丧仪队伍,这就是作者“以假隐真”的象征性艺术手法。
那么,真事隐中是哪个女人去世了呢?应该是怡亲王允祥的某位侧福晋或庶福晋去世了。“芒种节”这天不是这位女人的逝世日期,而是给她送葬的日期。那么,这个“芒种节”是真事隐时序的哪一年呢?参看前文第十五回秦氏安葬铁槛寺,隐怡亲王允祥于雍正十年九月在涞水下葬。那么到二十七回的“饯花日”之际,在真事隐的时序上,就过渡到了雍正十一年了。到六十三回贾敬宾天,隐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八月暴崩。所以,这个“芒种节”,只能是雍正十一年的芒种节了。而雍正十一年的芒种节,是四月二十四日。书上表面假故事的四月二十六日,其实是假象,“芒种”才是真季节。这就是我求白老师查雍正十一年芒种节日期的原因之所在了。只有“饯花”,是不完整的。二十七回开头的“饯花”,行文到了这一回的末尾,就是黛玉的“葬花”了。葬的是谁?正是被“饯行”的花。这个假象的“花”,就是真人物的载体,也就是怡亲王允祥的某位侧福晋或庶福晋化身。这种“饯花、葬花”的前后呼应,足以从文本自身验证“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决不是谁的生日之期,而是某位女人的送葬日期。】
我看到孙老师的评论以后,就把上文的有关物证搬移过来,如下
与曹雪芹的生日与雍正二年、三年有关的物证。
曹雪芹是雍正二年——甲辰龙年闰四月二十六日(公历6月17日)所生。有《万年历》作证如下:
红楼梦中人解读《红楼梦》的坦诚而有趣的对话(六)
红楼梦中人解读《红楼梦》的坦诚而有趣的对话(六)
红楼梦中人解读《红楼梦》的坦诚而有趣的对话(六)
红楼梦中人解读《红楼梦》的坦诚而有趣的对话(六)
以上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芒种节的月历,从这里我们看不出这年的芒种节与“四月二十六日”的联系。这是一件明显的物质证据,不是猜想,也不是推测。所以我告诉孙老师:雍正十一年的芒种节是公元1733年6月6日,这天是农历四月二十四日,与书中说的“四月二十六日”不吻合,说明它与贾宝玉生日无关,也就是与曹雪芹的生日没有关系!
于是写了下面的文字:
孙老师好!与您坦诚交流,真是一件乐事。
原因是彼此在认定《红楼梦》一书【作者在开卷就说他的亲历亲闻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是"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的。更阐明自己的亲历亲闻,是用假语村言敷演真事隐的】是完全共鸣、没有任何分歧的!
我们之所以需要讨论某些问题,当然都是认识的“不同点”。即该书作者为什么自己“亲历亲闻”的这些事情不能够“明文”写出来,而必须用“假语村言敷演真事”呢?
又第27回写的某一年的“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却又说是什么“ 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的假话呢?
我认为这就是彼此关键的不同点:
您认为【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的这一天不是该书主人公贾宝玉的生日,而是【隐“怡亲王允祥于雍正十年九月在涞水下葬”。那么到二十七回的“饯花日”之际,在真事隐的时序上,就过渡到了雍正十一年了】;
我则认为: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的这一年这一天正是贾宝玉的生日,而贾宝玉是曹雪芹的象征(原型),因此,这一天就是作者暗示自己的真实生日。
那么,为什么他不明文写出来呢?是为了逃避执政当局的“抓捕”与打压。因为作者若把自己的“真实生日信息”都告诉“被告”暴政者本人了,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所以,他编写了这一天是举办“饯花会”的假故事。
可见,这是作者的聪明处:一举两得也,既可以“躲过劫难”又忠实地告诉了自己的朋友与读者“我生于何年何月何日”!
那么,我的这种推理,是不是瞎猜呢?按照作者指点的【他的亲历亲闻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是"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的】的内涵,亲自查一下《万年历》就完全明白了!
孙老师,您亲眼看到我这篇博文上的几幅照片了吗?
【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的这一天不就是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吗?这说明什么?不就是表明作者在这个描写中没有说瞎话吗?也就是“亲历”的“实事”。这是一件读者人人可以查证的“物证”,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铁的证据”啊!
再看1725年——雍正三年的《万年历》,不也是【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吗?道理同上,说明这一年与贾宝玉的生日也有关。即为什么书中两次提到“四月二十六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呢?就是因为他是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六日生的,这样的日子没有办法确定该孩子“过生日的确切日期”,于是才按照民俗确定了过“第二年的‘正’四月”的同一天。
正因为“闰”字不好在书中表达,所以他委托脂砚斋在批语中告诉读者:该书“有正有闰···”。显然这里的“闰”字是帮助作者作批注与解释的。
这样回过头来再看1724年的《万年历》,是不是【芒种(闰四月二十六日)一过,便是夏日(夏至——五月初一)了】?千真万确是十分吻合上了!
以上三张《万年历》都说的“一个不差”,难道这是“巧合”吗?不可能的啊!
希望孙老师再看一看我的证据是不是可以证明贾宝玉确实生于1724年闰四月二十六日?然后,我们再继续讨论。
白金贤
2012年1月12日初稿
2020年8月7日修改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