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妙玉===庄妙善太庙之中的通灵宝玉&不求大士瓶中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17: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的“牟尼院”在哪里
2016-05-11 00:10·草根说红楼
文/徐日友



《红楼梦》第十八回提到妙玉的来历: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这个牟尼院就是杭州的天竺寺,请看在下慢慢道来。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天竺国人,而如来佛祖是住在寺里的,因此天竺寺就是释迦牟尼的家院,即“牟尼院”。为了真事隐,天竺寺被作者取义称为“牟尼院”。这还因为,在中国有以观音及文殊诸菩萨命名的寺院,但没有以佛祖之名命名的寺院,“牟尼院”以“观音遗迹”闻名,最合理的命名应该叫观音院,取名“牟尼院”完全是天竺寺的专利!

不但如此,在杭州三生石畔的天竺寺还有一则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的传奇故事。



上天竺寺原名天竺看经院。明末文人张岱的《西湖梦寻·上天竺》记载:

“上天竺,晋天福间,僧道翊结茅庵于此。一夕,见毫光发于前涧,晚视之,得一奇木,刻画观音大士像。后汉乾祐间,有僧从勋自洛阳持古佛舍利来,置顶上,妙相庄严,端正殊好,昼放白光,士民崇信。钱武肃王常梦白衣人求葺其居,寤而有感,遂建天竺观音看经院。”

然而南宋战乱,上天竺遭受了一次磨难:《西湖梦寻·上天竺》记载:

“建咸四年,兀术入临安,高宗航海。兀术至天竺,见观音像喜之,乃载后车,与《大藏经》 并徙而北。时有比丘知完者,率其徒以从。 至燕,舍于都城之西南五里,曰玉河乡,建寺奉之。”

《贝叶经》是古印度佛教徒用铁笔写在贝多罗树叶(即贝叶)上的梵文经典, 紧邻印度的西藏,在佛教上紧随古印度,《大藏经》集合印度佛教精华,是中国佛教的至高宝典,足可称之为中国的《贝叶经》,把供奉观音像和《大藏经》的上天竺寺取名“观音看经院”足可见此观音像和《大藏经》的地位。原供奉的观音像和《大藏经》被金兀术抢走后上天竺寺无疑只剩下“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了。



《红楼梦》中说“牟尼院”在长安都中的“西门外”,天竺寺也是在古长安都杭州城西。洪昇《啸月楼集》诗句:愁绝君王巡幸地,钱塘元(原)是古长安。杭州是书中朝代无考的长安都。

这一切都建立在可靠的历史记载上,有什么理由怀疑牟尼院就是杭州的天竺寺呢?

—————————————————————

草根说红楼公众平台为你奉献多红楼梦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1: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本来面目+】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954&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中的妙玉真实身份是什么?
播报文章

明湖讲娱乐
关注
2020-04-04 21:08

贾政明确提出来,这门婚事是“为家事着想”。娶妙玉如何是为家事着想?很明显,贾政看上了妙玉带来的家产。他知道妙玉有钱,而且妙玉和黛玉一样,都是手里大量财产,父母双亡族人死光,自己孤身一人,没人来抢这份家产。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为了这份家产,贾政当然要好好抓牢了妙玉,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她嫁给宝玉。
那么这引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妙玉到底算不算出家人?其实我们细看林之孝家的关于妙玉出家过程的介绍,妙玉并不像甄士隐、柳湘莲这种自己经历了重大人生变故后遁入空门,林之孝家的说得很清楚,妙玉是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买的替身不管用,才自己出家的:……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其实古代这种贵族儿时出家有很多例子,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并不是她的封号,而是她的道号。太平公主八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虽然号称出家,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经出家来避免和亲。但是太平并不是出家人,之后的事我们也知道,太平16岁的时候下嫁了薛绍。所以妙玉的出家和带发修行,可能我们现代人不是很能理解,但是在古代社会其实并不算多么特殊。

妙玉带发修行是一个对贾府相当便利的条件,如果贾府还处于安稳太平的时候,钱粮充足,那么妙玉可以一直修行,贾府也肯定有钱能养得起她;但如果贾府日渐衰落,需要一笔“三二百万”的横财,妙玉为拯救贾府还俗也是分分钟的事儿,毕竟她是带发修行,还有人伺候,其实过的也依旧是小姐的日子。关于自己的定位是出家人还是闺阁小姐这一点,前八十回里其实妙玉自己也有提到过:……妙玉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这里妙玉用了一个词,就是“咱们”。妙玉认为自己和黛玉湘云是一样的,都是闺阁女儿,待嫁闺中,她自己就没有认定自己是出家人。

另外在吴本中还有妙玉占卜、画符咒驱邪等等内容,很多读者认为妙玉成了跳大神的,还有读者认为妙玉一个佛门尼姑会道教占卜太出戏,认为这一点和前八十回相差甚远。但其实林之孝家的给王夫人介绍妙玉的时候就特意说了,妙玉的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术”。先天神术,即先天易数,说出名字大家就都知道了,也就是《周易》。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囚禁的时候沉心钻研,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妙玉的师父就是精通周易占卜的,又明确提到了这一点,所以后面妙玉为贾府命运做道教占卜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的来历究竟是什么?贾府的人很清楚,但只能假装不知道
2022-08-19 15:32:15 来源: 汗青史籍 四川  举报
107
分享至
综述
很多人从《红楼梦》中看到人生历程如白驹过隙,各种角色粉墨登场,但终究都是过眼云烟;没有人可以改变世界规则,但却永远有人尝试对抗规则。拿《红楼梦》的角色来说,妙玉的一生就是和世界对抗的一生。

她本该是世俗中沾凡尘气息的普通女子,却因病无奈之下遁入佛门;那佛门修行净化妙玉心灵了吗?当然没有!

她的内心孤独无比,佛祖却不能听其诉说,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让人忍不住探寻她的人生经历。妙玉到底是什么来历呢?其实贾府的人非常清楚,只是一直假装不知道罢了。




妙玉住进大观园
妙玉是曹雪芹笔下颇具矛盾色彩的一名奇女子,她本是苏州人氏,祖上有人在朝廷中为官,家境颇为富裕。但妙玉却从未享受过家的温暖,她自幼体弱多病、父母早亡,没办法住进了寺庙里。

说来也奇怪,自从来到玄墓蟠香寺出家后,妙玉身体里那奇怪的病症反而好了,所以她便带发修行,三岁时就开始了寺庙生活。

6岁那年,妙玉和邢岫烟做了邻居。邢岫烟家道贫寒,租的是玄墓蟠香寺的房子,与妙玉只有一墙之隔。




小时候两人关系很好,邢岫烟喜欢没事儿就去寺庙找妙玉作伴,闲来无事还让妙玉教她读书写字;两人本是贫贱之交,亦师亦友反而收获了最真挚的友情。

17岁时,邢岫烟因家庭入不敷出只能离开玄墓蟠香寺去别处投亲;妙玉也离开了寺庙同师父一起进京,住在牟尼院。那年冬天过后,师父突然圆寂,临终前交代妙玉,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就在这里住着等待尘缘。

第二年,元春回来省亲修建大观园,为了保佑女儿平平安安,王夫人来寺庙拜佛求经,随即被妙玉的佛法修为折服。大观园修完后,王夫人下帖邀请妙玉进贾府,住在栊翠庵;这是元春专门设立的修行处,算是信佛之人的一片圣地。




但咱们也知道,大观园里莺莺翠翠,可是那凡尘气息最浓厚的地方,纵使妙玉佛法修为深厚,也没能经受诱惑,一颗世俗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大观园里本就宝玉一个男人,他那平易近人的温和性格很快就吸引了妙玉,私下里,妙玉那颗芳心不由得蠢蠢欲动。很多人不喜欢妙玉,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她对待宝玉的态度和他人的态度有明显不同。

身为出家人却总想着和宝玉亲近交流,而刘姥姥二次进大观园时来栊翠庵用过的茶具就被她厌恶丢掉。这种行为足以显示妙玉内心的高傲,一个尼姑不能以纯粹的心为人处事,那被诟病也是迟早的事。




妙玉的来历贾府很清楚
大家最喜欢拿妙玉同黛玉相比,同样是家道中落,同样是多病缠身,只是一个性子高傲,另外一个性子敏感罢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贾府下人对妙玉的议论声显然更高。

为何大家都在讨论妙玉呢?这就和其神秘的来历有关了,不管贾府怎么掩饰,下帖将妙玉请进大观园都不是随意使然。




《红楼梦》原著对妙玉身世描写很少,家道中落、体弱多病基本上就这两个标签。但是妙玉家家道中落和黛玉家又有不同,妙玉父亲很可能卷入了一场派系斗争中,后死在大狱里。

不然妙玉出家这事儿根本就说不通,一个官宦世家的女子,就算家庭条件再差,七大姑八大姨也有不少亲家愿意收养妙玉,不看僧面看佛面嘛,妙玉父亲虽然死了,影响力还是有的。

可妙玉不到3岁时就被送到寺庙里生活,除非是家中有人卷入派系斗争中,家里面的亲戚为了避嫌不愿意收养她,导致她被迫出家。




贾府下人耳朵都灵着呢,说妙玉是“带发出家”,“带发”就是说没有僧籍,不算是正式僧人。古时候没有僧籍却在寺庙居住的,要么是犯了大罪被下贬,要么是躲避凶险和灾难。

妙玉那个时候不到3岁,她能犯下什么大罪?肯定是因父亲下狱被牵连,这才被有心人送到寺庙躲避凶险的。联系到妙玉这层身份,那王夫人下帖将妙玉请到大观园就更有意思了。




贾府虽然家大业大,却也从不做那违法乱纪的举动,这就是说每位来到贾府的人都会被彻查,避免偌大一个门庭成为犯人的庇护伞。

王夫人没理由不知道妙玉的身份,就算她有些盲目,贾府管家凤姐精得跟猴一样,凤姐会不查妙玉的底就把她安排到大观园?大观园是贾府最私密的住所,荣国府里没几人能有资格住进去。




以咱们大胆猜测,贾府知道妙玉的身份,甚至和妙玉父亲,或者她那个神秘师父有联系。或是报恩还债,或是受人所托,贾府在妙玉师父死后承担起带着妙玉避难的责任;大观园隐秘且没有外人进入,用来躲避尘世纠纷再合适不过了。




结语
相比于黛玉来说,妙玉的身世显然更加悲惨,她自幼在寺庙长大,后得到贾府庇护就在大观园住了下来。可是贾府也有被抄家的那天,失去庇护的妙玉被一众强盗掳走,最终死在了山头上。

或许她的人生从进入大观园就注定了,修佛之人但凡显露尘心,就像是飞出牢笼的鸟;自由是肯定的,但危险也会随之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的结局经历了什么?风尘肮脏违心愿,她师父的担心难以避免
播报文章

你们的奕薇
关注
2021-07-09 06:47
一整个晚上,她如狼似虎的要了他一次又一次...
一整个晚上,她如狼似虎的要了他一次又一次...
“老公,别,别出来,再坚持一会儿好不好?我快来了……”
“老公,别,别出来,再坚持一会儿好不好?我快来了……”
续航200公里,电动自行车新宠上市
续航200公里,电动自行车新宠上市
大观园盖好以后,贾元春省亲的日子也最终确定下来: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不得不说这个日子实在巧妙,也饱含深意。

彼时贾家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省亲的诸多事情,年节都没有好好过。此番接待元春省亲是皇家礼节,与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贾府不是云泥可比。但其实充其量不过还是女儿回家,如此铺张浪费真的有必要么?而贾家真的不知道此举会招致皇帝的不满么?还是他们知道却并不在意?




省亲的日子越来越近,十二名小戏子已经买了回来。有意思的是贾家将薛家从梨香院迁出去,搬到了大观园东北角。小戏子们住梨香院恰如其分。戏子本是梨园弟子,梨又通“离”,这背后还有深意,需要多想想。

贾家有这么大事发生,按说客人应该告辞。可薛家被贾家“搬了家”仍旧不离开,是打定主意不搬走了。如此失礼,也为日后贾母数次“撵逐”她们埋下伏笔。

一切万事俱备,终有一人姗姗来迟,此人的出现基本代表《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到齐。即便史湘云最后出场,仍旧是此人才是那个“意外”,就是妙玉!




妙玉进贾府,此时交代并不完全。还需要结合日后邢岫烟说妙玉才能完备,索性本文一并多说点。

妙玉与林黛玉、香菱是老乡,都是姑苏人士。这令三者之间互为联系,尤其三人都经历过出家人度化。香菱不遵从,元宵节当晚丢失(注意元宵节)。林黛玉拒绝出家,一生病不能好。妙玉舍身入了空门,病却好了。

曹雪芹在妙玉身上,彰显了佛家的因果功德。而林黛玉与妙玉的“叛逆”和“顺从”,可以看作一人的两种选择带来的两个不同结果。




当然,林黛玉和妙玉终究不同。妙玉更多是以畸人、槛外人的角度超越世俗去看待芸芸众生。尤其对宝黛钗三人感情,妙玉像是导师给予智慧的指引,后文“体己茶”会说到,本文不多赘述。

妙玉其人孤傲,目下无尘。她师父死在京城后,贾府要接她来大观园做客卿修行。她却以

妙玉判词从心性上说尽她的一生。她自称“槛外人”。槛就是贾家铁槛寺的槛。“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也是妙玉最爱的诗。




槛代表的是富贵。槛内是芸芸众生追名逐利,红尘富贵如肮脏淖泥,世人在其中摸爬滚打。妙玉却是槛外人,不与之同流合污,冷眼旁观。

她的性格不容于世。与水月庵净虚在达官显贵中混得如鱼得水迥异。妙玉对此避之唯恐不及。却又遭人觊觎,不免被有心人侵扰。

林之孝家的说她进京是与师父

妙玉师父死前不让她回乡,等在京中自有因果。无疑是与贾家早都打好关系,让她躲到大观园内避世修行,以免不容于肮脏红尘,结局叵测。

什么妙玉师父精通先天神数,不过是炒作,林之孝家的代为缓颊罢了!

回头再看妙玉的判词,结合[世难容]曲子,就能大体推断出她的结局。




妙玉性格孤僻,避世求洁,不与尘世槛内的肮脏世界为伍。她甘心青灯古佛过一生,拒绝红尘俗艳。避世在贾家栊翠庵中怡然自得。

然而理想终究被打破。贾家抄家后,妙玉不能再留在栊翠庵,不得已还是重入肮脏红尘。根据脂砚斋批语,他日在瓜州渡口,妙玉和贾宝玉还有一会!

不过,妙玉的结局,可以肯定不会被强盗劫掠后流落烟花巷。以她的性格,最多也就是回到故乡玄墓蟠香寺,再次被红尘俗事侵扰。想要清净而不可得!

妙玉的前后故事大体也就这么多。作为金陵十二钗中唯一非贾府亲眷。她的出现算是一个冷眼旁观的“智”者,偏偏泥足深陷不得自由。

妙玉出家,是林黛玉“出家”的另一种人生。如果当初林黛玉随了癞头和尚而去,势必就是“妙玉”模样。如果那样,木石前缘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妙玉绝不可能与贾宝玉有任何的私人之情。对宝玉来说,妙玉亦师亦友高不可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对妙玉来说,贾宝玉与她一样,是不容于世的“畸人”,是同志。

彼时她在槛外看着贾宝玉在槛内的肮脏淖泥中挣扎。总有一日,贾宝玉会跨出槛内来到槛外,与她成为一类人!




妙玉一直带发修行,没有剃度就斩不断红尘牵绊。尽管她已经是出家人,仍旧在红尘中不得大自由。而终有一天,她会斩断三千烦恼丝,那时候她才是彻底的超脱。

当然,这些在妙玉初来时还远远谈不到。她只是作为贾府邀请的客卿。由于模样、教养、佛法都好,正适合接待贾元春礼佛而适逢其会。不提。

贾元春省亲的日子终于来了。而省亲前后一系列的故事,在繁华的外表之下,汹涌着令人不安的危机。那么究竟需要注意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到底什么出身?她的父亲第三回曾有隐写,很多人却忽略了
铭记铭记 2019-04-06   |  378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金陵十二钗里,若论最神秘的人物,除了秦可卿,便是妙玉了。

关于秦可卿,其出身、其死因、其个人情感甚至一个葬礼都迷雾重重,都令读者深感不解,因此孜孜以求,乃至在红学中独成一派“秦学”来,且不提。而相对于秦可卿,妙玉身上的谜团一点逊于她,其中,妙玉的出身和结局最是迷离恍惚,历来被读者们猜测纷纷,也莫衷一是。

妙玉到底什么出身?她的父亲第三回曾有隐写,很多人却忽略了
关于妙玉的出身,多处细节都可以证明,这个姑娘不简单:

首先,林之孝来介绍妙玉时,如此说道: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她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她师父临寂遗言,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她竟未回乡。”
原谅这里大量引用原文,实在不能删繁就简,因为每一句话的信息量都很高。这段话具体传递了什么信息呢?

其一,一开始妙玉父母不舍得让其出家,便买了许多替身代其出家,这需要一笔巨大的费用,不是一般富贵人家能做得到的;

其二,妙玉修行的寺庙是苏州的玄墓山蟠香寺,是全国知名宝刹,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进;

妙玉到底什么出身?她的父亲第三回曾有隐写,很多人却忽略了
其三,妙玉即便出家,身边还带着两个嬷嬷和一个小丫头服侍,这比黛玉进贾府时还要排场;

其四,妙玉的师父是“极精演先天神数的”知名人士,却对妙玉百般拥护,意味着什么?

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古玩,“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一节,妙玉所用的茶器都是贾府所没有的,就如妙玉所言“你们家恐怕都找不出这么一个俗气来”,孤傲而自信,这是谁给的底气?

这一切都说明,妙玉家的社会地位绝对在贾府之上。而此时贾府不仅是四王八公中的“两公”府,亦是凭元春封妃成了皇亲国戚,其尊荣几乎无以复加了,所以,妙玉的父亲,不仅仅一个书香仕宦如此简单,而起码是与四王持平的人物。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纵观全文,出现的郡王亲王就有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另外从他人口中提及的则为忠顺王和“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在这些人里,四家郡王都在秦可卿葬礼时出现,可以断定与妙玉无关,至于忠顺王,其与贾府素日并无往来,更毫无把女儿送进贾府的道理。

妙玉到底什么出身?她的父亲第三回曾有隐写,很多人却忽略了
而“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则是很多读者认同的妙玉父亲,但这义忠亲王老千岁的称呼,年纪也不小了,大抵与太上皇同辈,其“坏了事”时估计妙玉还不到十岁,这么老的义忠亲王,是不可能有这么小的女儿的。

而除了这五个王,文中还曾提及一位王爷,便是第三回,黛玉进府时见贾政的荣禧堂有一副乌木镶着錾银字迹的对联,写的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在前文我们知道四王中已有个东平郡王,为何这里生生多出个东安郡王来呢?更有趣的是秦可卿葬礼,各路勋贵豪门、王侯公府彩棚高搭,纷纷路祭,独独不见与贾府如此亲厚的东安郡王。所以基本肯定,这位东安郡王已经不在了,而此后东安改名东平。而在古代,太子居住的宫殿被称“东宫”,这是否意味着这位东安郡王与太子有什么动作,导致东安“不安”呢?总之,这位郡王大抵与义忠亲王一般,是“坏了事”的。

妙玉到底什么出身?她的父亲第三回曾有隐写,很多人却忽略了
那么这位王爷有可能是妙玉的父亲吗?在第三回写到东安郡王的对联时,脂批:“先虚陪一笔”,这意味着东安郡王是一个伏线,而东安郡王已死,后面再出现便是一个死人的身份。谁最有可能牵扯到这位死了的郡王?纵观贾府这些重要人物,只有“金玉质”的妙玉堪配。金陵十二钗中,除了妙玉,都是与贾府有血缘和瓜葛的,而妙玉一个毫无任何瓜葛的竟然排名第六,实在说不过去,只能说其与贾府有着不能摆在明面的关系。这层关系就是妙玉的父亲曾经与贾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妙玉到底什么出身?她的父亲第三回曾有隐写,很多人却忽略了
我们可以想象,妙玉大约在8岁左右带发修行,远离王府,东安郡王在举事前将家中宝物渡出王府置于蟠香寺,让妙玉保管,也为了保个万一。在蟠香寺多年,妙玉出落得越发标致脱俗,引来不少公子王孙垂涎,甚至已权势压制妙玉,故而才有后来妙玉的“王侯公府多以权势压人,我再不去的”,一个再字说明妙玉是被豪门公府压制过的。后来也许妙玉太过特殊引来某些人的质疑,其师连忙将其带离苏州,悄悄来到京城寻求贾府庇护,更嘱咐其“不宜回乡”。

可惜妙玉师父再小心翼翼,贾府再权势遮天,在其倒台的一天,妙玉也难逃厄运,其心性再高,目下再无尘,也要在现实面前低头,最终陷入淖泥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妙玉师父圆寂时,为什么说她“不宜回乡”?
少读红楼 2020-02-11   |  196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妙玉的作为代发修行的姑子,先是在蟠香寺,后又到栊翠庵,直至被强盗掠走,下落不明。一个官宦诗书之家的小姐,为何有家不回,情愿青灯古佛,最后落得下场悲惨呢?

一是父母双亡,无家可归

在第十八回,妙玉暗出场时,林之孝家的曾道: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

妙玉已经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了,家中已经无人;或是家世败落,度日艰辛,家人也不愿意再徒增人口、加重负担;或者如黛玉一般,家族中虽有亲属,但是已经是四散各处,不能联络。

二是权势觊觎,不敢回家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妙玉才色俱佳的女子,肯定会引起那些达官贵人的注意,势必都想据为己有。

在第六十三回中,邢岫烟在向宝玉解释妙玉自称“槛外人”的原因时,曾这样说过: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一个小小的闺阁女子为什么“权势不容”呢?无非是权势们垂涎妙玉的姿色,各种的威逼利诱、纠缠不休,而妙玉誓死不从,便多次故意找茬、打击报复。


在第八十七回中,妙玉坐禅至走火入魔的状态:觉得禅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

这种走火入魔的状态近似于“梦魇”,是一种心理现象。从这走火入魔的“内容”来看,妙玉肯定受到过类似强烈刺激,那种恐惧的情绪还藏在她的潜意识中,在受到刺激之后而“场景重现”了。

这种情况下,妙玉肯定不会回家,自投罗网的。



三是命运注定,不可留家

同样在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说妙玉“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

中国巫术有一个观念,认为通过巫术,可以使某种能量从一个物体或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妙玉自小体弱多病,家人为她找了替身修行,起到“扛病顶灾”的作用。但是找了数个皆是不管用的,妙玉的父母为了保住妙玉的性命,只好忍痛割爱让她带发修行。


另外,在妙玉的师父圆寂的时候,也给妙玉留了遗言: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古语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命不可违,所以妙玉妙玉谨遵师言,不曾回家。



四是看破红尘,不愿回家

妙玉的性子清高如黛玉,冷淡如惜春,“生成这等放诞诡僻”,心慕庄子,自称“畸人”、“槛外人”,对红尘世间早日看破,“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早已不想再踏入那熙熙攘攘尘世之中。

如果一旦回家,便是前功尽弃,又踏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是她万万不想的,所以她也不愿回家。

注:本文为回答网友提问。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微信、微博、头条、百度、知乎全网同名——少读红楼。
共 3574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3: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的师父算出妙玉的结局悲惨,为什么不让妙玉回原籍?
播报文章

搞笑雨欣聊白领
关注
2020-04-06 13:08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我们先来说说,妙玉的师父是否真的“极精演先天神数”,算出了妙玉的结局悲惨?
书中说“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下面接了师父的话“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连起来看,似乎是师父已经推算到妙玉留在京中,会有“结果”,所以才不让她回原籍的。

广告
40岁农村留守妇女日记曝光,揭秘农村生活有多混乱,令人头皮发麻
×
但是,妙玉的结果是什么呢?在妙玉出场之前已经说了:“终陷淖泥中”“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难道这就是师父推算出来的结果?师父故意安排妙玉留在京中,等着“泥陷”被污?这是师父还是仇人?
师父不可能算出妙玉结局悲惨。不让她回原籍,另有原因;“自有你的结果”,是另一个结果。

芳官出家那一回,回目是“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为什么是“归”?出家就是终身结果了。妙玉也是出家人,为什么还有一个“结果”等着她?
只能是因为,妙玉并不以出家为“结果”的。她自幼出家,却没有落发,显然是准备将来年长一些、身体好一些的时候,还要还俗、结婚、过“闺阁”的正常生活的。也只有这样的预期,才会让她在第七十六回,对着湘黛二人,脱口说出“咱们的闺阁面目”这样话来。


×
既然准备还俗嫁人,十七岁也差不多了。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妙玉会离开家乡父母,千里迢迢到京城来?别跟我说她是为了“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那样的借口连傻子也骗不过,因为妙玉从来都不是虔心向佛的人。
与妙玉做了十年邻居的邢岫烟,提到妙玉进京的原因时,绝口不提什么“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而是透露出“不合时宜,权势不容”这样的重要信息来。这八个字包含的具体情节,我在此不作猜测,只分析它的后果,导致妙玉为“避难”而离乡进京。

这才是妙玉“不宜还乡”的真正原因:家乡有“权势”在逼迫这个美貌的官家小姐,连父母亲族也无法庇护她,她为避难离乡;现在父母已经弃世,她若回去,更无法逃避“权势”的压迫。
而这位“师父”,显然是受到其父母嘱托的监护人,所以才遗言说妙玉“不宜回乡”,只能在这里等待“自有你的结果”。

×
既然是等待,说明在师父的预期中,妙玉的命运会有转机。什么才算转机?在大观园栊翠庵青灯古佛会是转机吗?当然不是,而是“带发”修行的原因:还俗嫁人。等着有一天“权势”失势,而妙玉的其他亲人、或者未婚的婆家来找她,把她接回去完姻。
师父真的“极精演先天神数”吗?她怎么也算不到,妙玉等待的“结果”永远不会来,而妙玉极力逃避的“风尘肮脏”,却终究逃不过去:“
依旧
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以师父的智慧,依旧不能帮助她摆脱命运的魔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1 09: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车遥遥篇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拼音
车遥遥,马憧憧。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妙玉栊翠庵联诗35联】【{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译文 注释
驿马奔驰在长远的路途,一路上马蹄飞跃,马影摇曳晃动着。你驿马长游泰山之东,摇曳着秋风才能往东又向东的追游着。多么祈望我是星星你是月,每一个夜里你我光明洁白的光彩辉映着。秋夜!月儿常暮掩在云堆里,而星星却辉映高挂着,多么的期待月儿的出现!期待那十五月圆盈满时,你我星月皎洁辉映成天之佳偶。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07: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讨好贾母,亲近宝玉;连李纨都讨厌的妙玉,究竟是怎样的人?
2024-07-19 18:15 发布于:天津市


妙玉,在《红楼梦》中的出场并不多,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荣国府里出了名的老好人李纨,都讨厌她的为人而不愿意与她接触。用一句话来形容她,那就是:过洁世同嫌。

只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不讨喜、出场不多的女子,却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六位。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那么,真实的妙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原文中,能反应其性格特征的两件事。

第一件:讨好贾母。

妙玉之所以能入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中,是因为她符合进入正册的条件,年方十八带发修行的妙玉,本是名门世宦之家。只是因为她天生有病,若不出家则不能活下去。

加上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因为某种原因,她从金陵来到了京城:

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她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她师父临寂遗言,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在元春晋封贤德妃,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时,贾府的主子们在大观园安排了诸多僧尼。妙玉便是在这个时候,又林之孝家的引荐,被王夫人特许下贴请来的。



在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游大观园时,贾母带着众人,来到了妙玉居住的陇翠庵,并在此,喝了一回茶。

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是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她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捡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很显然,为迎接贾母,妙玉做足了功夫。面对贾母的两次刁难,她都迎刃而解了,让人诧异。

第一次是贾母对茶的要求,年老的贾母,来到妙玉这里讨茶喝,是毫不客气的说道,我不喝六安茶。妙玉淡定的回答到,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又问,这是什么水?她回答说,这是旧年的雨水。贾母听了,才接过了茶,喝了半杯。

更有意思的是,妙玉端给贾母的茶杯,是精致的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而给众人用的,却是清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一种区别对待,加上她对贾母刁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从容,我们都能看出来,这是妙玉在特意巴结贾母。



作为一个出家人,作为一个本该秉承着众生平等的妙玉?她为何要巴结贾母呢?

对于这一点,在小白看来,更多的是她出于被生活所迫的无奈。

因为天生的疾病导致了本是小姐命的她,不得不出家带发修行,又因为一场变故导致了她的父母相继去世。最终,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位师傅,又圆寂了。

在林之孝家的同王夫人交谈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注意。

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她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她,她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由此可见,妙玉并非第一次进入侯门之家,并且,还受到贵势压人的待遇。

再者说,妙玉明明在金陵有家为何不能回呢?联系她父母的变故,我们很容易推测出一点,就是她在金陵,已经很难立足了。

而在贾府之中,居住在清幽的陇翠庵,这样的环境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因此,从生存这个问题出发,在第一次接待贾府最年长的贾母,她的特别用心,她的提前准备,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件:亲近宝玉。

亲近宝玉,是妙玉最受人非议的地方,尤其在宝玉生日当天,她为宝玉送来的用粉色信笺所写的贺卡,还署名为槛内人,连同她做了十年邻居,半师半友的邢岫烟看了,都直说她是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成个什么样子?

其实,妙玉对宝玉的亲近,并不仅仅是宝玉生日这一次,刘姥姥游大观园,众人在陇翠庵时,她便用上了平日里自己所用的绿玉斗的杯子给宝玉倒茶。

卢雪庵众人联诗时,贾宝玉再次落第,李纨看上了陇翠庵盛开的红梅,最终惩罚宝玉的,便是让他去陇翠庵讨要梅花。



宝玉临去的时候,李纨特意要让丫鬟跟着,黛玉劝阻的说道:不用,去的多了,反而得不到。试想,连最在意宝玉的林妹妹,都看出了妙玉对他的心,可见她的所作所为,有多么的明显。

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作为比妙玉小几岁的宝玉,妙玉为何会如此亲近宝玉呢?

其实,这同样容易理解。

妙玉对宝玉的亲近,不外乎三个原因。

其一:作为带发修行的她,很少有机会接触男子。就如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们一样,如探春、惜春、宝钗、甚至于黛玉,她们为何如此亲近宝玉?不同样是因为接触男人的机会少吗?

在封建社会,男女七岁不同席,男女之间的礼节是极其严格的,未出阁的小姐,更是不得随意出入闺房,更别说同外男相见。

在这一点上,《西厢记》便做了详细的说明,当张君瑞询问红娘有关崔莺莺的年龄问题时,红娘正言说道,公子也是饱读圣贤书的,岂不闻: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物视之礼?

其二:好感于宝玉的平易近人。

刘姥姥游大观园,是妙玉与宝玉的初次见面。当妙玉叫上黛玉、宝钗喝体己茶时,宝玉也屁颠屁颠的跟着去了。



他一来,便成了众人打趣的焦点。

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二人都笑到:“你又赶了来肴骗茶吃。这里并没你的。”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在妙玉的房间,仅有三个拿得出手的茶杯。其中的两个,便是黛玉、宝钗所用的,而剩下的,便是她平日所用的,因此,面对宝玉的突然到来,她才会用上了她本人所用的茶杯。

正如宝玉所问的一样。

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盒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得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得了。”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从这一点看来,妙玉对茶的品味,是非常到位的。讲究烧茶的水,讲究茶的种类,究竟茶杯,连品茶,都显是极其讲究的。

联系这一点,或许我们也能明白,她为何讨厌刘姥姥了?作为乡下来的老太太,刘姥姥完全不懂茶,她的那句: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她那一口闷的做派,也同妙玉对茶的品味,相差太大。



妙玉同宝玉的第一次接触,交流的并不多,但宝玉却给她,留下了两个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宝玉的风趣幽默,对答如流,没有书生气的那种死板!另一个,则是宝玉对刘姥姥这样弱势群体的同情,面对被妙玉遗弃的茶杯,也只有宝玉,想到了扔了它可惜,送给刘姥姥还能让她换几个钱。

在看出妙玉对刘姥姥的厌恶后,临走之时,他甚至还特意提出来,让小厮们打水来,清洗刘姥姥到过的地方。

如此有趣的宝玉、如此体贴的宝玉,对同男子接触极少的妙玉来说,确实具有吸引力。

其三:还是为了生存。

贾宝玉,是荣国府的宝二爷,更是贾母的心头肉。同宝玉搞好关系,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小结:

在小白看来,面对妙玉,我们不能够单纯地将她认定为出家人,毕竟,她的出家,本身就是一种迫不得已、无可奈何。

一个原本漂亮而富有才华、地位尊贵的女孩,因为命运的作弄,不得不常伴青灯古佛旁。

对妙玉,我们往往太过在意的,是她对刘姥姥近乎苛刻的厌恶,这也是她“过洁世同嫌”的由来。但试问,在贾府之中,谁不讨厌她?



林妹妹取笑她是母蝗虫,连一向端庄的宝钗,也是跟着附和取笑;刘姥姥上茅厕,小丫鬟们是有多远跑多远,贾母先前还说,偏要去二玉的房间闹,但从头至尾,却并没有带她进入怡红院。

反而,我们容易忽视她骨子里的真善。面对清贫的邻居邢岫烟,她为何愿意同她做朋友?还极其耐心的,教她文化?

她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房居住,就赁的是她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她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她所授。我和她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

甚至于多年未见,在贾府这个充满着势利眼的地方,她对妙玉的情意,不仅未改,反而比当初更好了。

贾府的中秋之夜,史湘云同林黛玉二人对诗,当对到:“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一直在一旁静静聆听的她,突然跑了出来,打断了这两个女子的消极氛围:

妙玉笑道:“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得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如今老太太都已早散了,满园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两个的丫头还不知在哪里找你们呢。你们也不怕冷了?快同我来,到我那里去吃杯茶,只怕就天亮了。”

宝玉为李纨讨要红梅,宝琴见了非常喜欢,过后,还偷偷同宝玉再一次去了陇翠庵,而他们二人,不仅再一次得到了妙玉的馈赠,还为众人,每人带来了一支。

可见,真实的妙玉,从来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被人讨厌的“过洁世同嫌”,面对命运的作弄,面对父母的离去,面对讨厌的青灯古佛旁,她一直隐忍的坚持着。



在大观园这美好而充满欢笑的地方,她有幸见识了一群同她相差无几的男女的欢声笑语;作为槛内人,她知道她无法参与,而只能,静静地聆听着、羡慕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4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09: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之谜:贾母为何不敢进东禅堂,栊翠庵茶具究竟是什么寓意?
原创2023-02-02 09:14·绿野萍踪01
妙玉之谜(二):贾母为何不敢进东庵堂,栊翠庵茶具究竟是什么寓意?

上一篇文章揭秘妙玉,说的是这个人物的身世来历。本文继续解读妙玉,揭秘这个人物的故事背后深藏的南明秘史。南明十八年,妙玉十八岁。妙玉在元妃省亲前出现,照应的就是“二十年来辨是非”,预示南明“虎兔相逢大梦归”,从而终结了“红楼梦”。

那么,妙玉下落究竟如何,她将演绎什么样的红楼结局呢?这其中的玄机,早就隐藏在栊翠庵各种奇怪的茶具之中。


贾母为何不敢进东庵堂,为何不吃六安茶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是妙玉的正文,神秘的妙玉在这回书中揭开神秘的面纱,正式登场亮相。而引出妙玉者,是“洗劫”怡红院的刘姥姥。第四十二回书中,林黛玉说刘姥姥:“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林黛玉为何这样说刘姥姥?刘姥姥又为何是“母蝗虫”呢?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合府上下几乎给予了十分的热情,款待这个来自王家庄的村姥姥。刘姥姥也不客气,遍游大观园,还向贾惜春索要了大观园全图,睡在了贾宝玉的床上。林黛玉十分不满刘姥姥的所作所为,就叫她“母蝗虫”。

母蝗虫,其实是“母皇虫”。《孔子家语·执辔》中说:“風为虫”,《红楼梦》中的虫,就取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風月无边,庭草交翠”之意,在刘姥姥的故事中,隐藏了一段大明皇宫搜孤救孤的历史。这段历史,以妙玉的一件茶具为引子,暗伏在栊翠庵的故事之中。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这天吃过茶,便带着刘姥姥来到了栊翠庵,妙玉出了迎接。到了院中,贾母见花木繁盛,便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贾母一面说,一面往东禅堂而来。到了东禅堂,妙玉笑着往里让,贾母却不进去,说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这个细节,进一步交代了妙玉的来历和故事背景,花木,隐喻的是祖贯凤阳的明朝木字辈的皇帝。朱家皇统至朱允炆时,便从太子朱标家迁转到燕王朱棣家,到南明时期,总共轮转了三代六朝木字辈的皇帝,大明、南明均亡于“木字辈”。这其中,就有成化五彩小盖钟所隐伏的明孝宗朱佑樘,以及被嘉靖皇帝追谥的朱佑杬。

月,在合体字中一般是“肉”意思,贾母吃肉不敢见菩萨,暗喻的是另外一段历史,也就是以荣国府象征的靖江王在南明时期篡夺了大明皇统。这段历史我已经解读过多次,也隐藏着一段“搜孤救孤”的南明历史。菩萨,就是指的观音菩萨。上一篇文章说到,妙玉来到都中,是因为这里有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观音菩萨在《红楼梦》的故事中是“泗州大圣”,暗喻的是朱元璋。

禅,谐音蟾,隐伏后文书中凹晶馆联诗中的“宝婺”、“银蟾”,以及夏金桂的丫鬟宝蟾,这些意象暗喻的都是月,也就是大明。

代表荣国府“史太君”的贾母因为吃肉,不敢见“观音遗迹”,也就是“兴隆街的大爷”这家不敢面对大明祖庙。妙玉即“庙宇”,当然深知其中原委,便在东庵堂外给贾母献茶。书中写道,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并未接茶,而是无头无脑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吃六安茶”。妙玉回了一句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红楼梦》文本故事中,这是贾母、妙玉第一次见面,为何就对上了暗语呢?这则暗语,其实说的是明孝宗的异母兄弟,封在安陆州的兴献王朱佑杬,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父亲。六安,是一则以秋千格为谜格的灯谜,谜底颠倒过来就是“安陆”。朱厚熜即嘉靖皇帝,宁国府贾敬即“嘉靖”。

宁国府是东府,其一象征是朱家皇统。贾母既不敢进东庵堂,又不屑进东庵堂,这是南明时期争夺皇统,谁都不服谁,从而在藩王大火并中葬送了南明。

贾母、妙玉心照不宣,她们将继续演绎大明搜孤救孤的历史。


六安茶暗喻大明之亡,海棠花寓意大明南明
贾母不吃六安茶,不受南明皇统节制,但却没有忘记是朱楼中人。老君眉,暗示了史太君身份,史太君即“始太君”。《红楼梦》中的“秦”,暗说的就是“始皇帝”,江南秦家,说的是朱家的始皇帝。眉,就是茶品梅花雪之“梅”,妙玉在玄墓蟠香寺集梅花之雪,带到了栊翠庵,象征了朱家皇统来到了南明时期。

六安,还有一层更深刻的隐喻,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重八家连遭三丧,父亲仁祖、大哥朱重四(朱兴隆,兴隆街的大爷)、母亲陈氏太后都在这一年相继去世。十七岁的朱重八与叔父料理毕后事,便与三哥商量,遵从仁祖遗愿出家皇觉寺。没想到,入寺五十天后,因饥荒而断了僧粮,朱重八外出逃荒。一路之上,有各种传奇奇遇。这天,朱重八:

及行至六安,逢一老儒负书箧力甚困,上闵其老,谓曰:我代翁负。老儒亦不让。偕行至朱砂镇共息槐树下,老儒谓上曰:我观贵相非凡,我善星历,试言汝生年月日为推之。上具以告,老儒默然良久,曰:吾推命多矣,无如贵命。愿慎之,今此行利往西北,不宜东南,因历告以未然事,甚悉。

妙玉出家很早,其实,仁祖早就有意尚在怀抱中经常患病的朱重八舍给佛寺。在很小的时候,朱重八就遇到了林黛玉、香菱故事中的神秘和尚,这个和尚以手摩顶,第二天病就好了。这件事也记载于《明实录》中,地点是朱家东檐之下,贾母不进东庵堂,也暗喻了“濠之钟离东乡”,朱元璋出生地。妙玉的师父会演先天神数,不就是朱重八在六安遇到的神秘老儒吗?儒、孺谐音,妙玉及其师父的隐喻,原本出自《明实录》。


说妙玉排名金陵十二钗第六位,对应的是大明第六代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只是其身份隐喻的一部分,大明太祖高皇帝的谥号中,也有一个“孝”字。

历史极其巧合的是,甲申年朱家连遭三丧,大明却亡于甲申年,一年正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百年前,朱重八十七岁)。因而,贾母不吃“六安茶”的另一层隐喻,就是朱楼中人不愿意看到大明灭亡。而且,“家事消亡首罪宁”,“曹雪芹”认为,来自安陆的嘉靖是“败家的根本”。

不过,我怀疑《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被清朝篡改过,哪有这么巧合的事?而且,其中说朱元璋父亲朱世珍年龄,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当然,这只是一种质疑,与《红楼梦》故事丝丝入扣,恐怕又是《明实录》未被篡改的证据吧。

妙玉献老君眉,捧出的是成化五彩小盖钟。这件茶具有一个托盘,名叫“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前面的文章中解读过,《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的“金”,都是明朝的寓意符码。云龙,说的是安息于梅花山边的大明“老君”,朱元璋属龙。雕,是“周隹”,朱元璋说他们家与周武王是一家人,先祖曾分封到“邾”。隹,暗喻的是带头篡夺大明皇统的燕王朱棣。


海棠,就是后文书中晴雯夭风流之后,“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中的海棠,以及大观园中的海棠诗社。海棠之意,出自即将在下文中讲到的苏轼。苏东坡曾经做过《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首诗中的崇光、香雾、月,红妆等等意象,全部写进了《红楼梦》中,寓意大明即将灭亡。

高烛,影射“高朱”,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隐喻。《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高明”: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栊翠庵的故事中,大明“尚明”,但到了妙玉凹晶馆联句时,大明就不明了。所以,大观园中的海棠树便死了一半。

有一定书法造诣的朋友,尤其是习学北碑的朋友,一定知道《张黑女墓志》。在这篇铭文中,有这样一句:“不因举烛,便自高明”。《张黑女墓志》本名《张玄墓志》,因避玄烨之讳而以张玄之字“黑女”名之,康熙就在《红楼梦》中出现过多次。明中期以后(以张瑞图为代表),书家引碑入帖,北碑得以广泛推崇,开启了明末以来一代书风。“曹雪芹”中,不乏书法大家,《张黑女墓志》大有可能曾经在“曹雪芹”手里。


举烛之烛谐音“朱”,《红楼梦》中以晴雯(多浑虫灯姑娘)写“灯”,这是一盏无芯灯(吴新登)、昏惨惨之灯,象征大明不明,最终毁于灯火——司马光在《类编》中说,灯,烈火也。《红楼梦》最后一把大火,是康熙(玄烨)点燃的。“燈”中藏豆,暗喻曾经出痘的康熙。《红楼梦》故事,终结于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虎年),后面的文章中,将从妙玉的角度,解读这段南明毁于“灯”的历史。

朱元璋出生于夤夜,此夜必然点灯,晴雯之“晴”,古字作“夝”,多姑娘是“夕夕姑娘”,夜晚到来就得点灯。《明实录》中记载,这一夜“红光满室”,“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大明太祖高皇帝,就是“高明”。海棠花死了一半,浑多虫灯姑娘变成一盏无芯灯,那就是“难明(南明)”。

栊翠庵不仅是茶具透出种种神秘,就是这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也是整个大明历史的缩影。“填金云龙献寿”,遥对元妃夤夜省亲,暗示了“高明”的诞辰。


成化五彩小盖钟是何寓意,怎样演绎大明皇宫搜孤救孤戏码
《红楼梦》中,总写吃茶,这是因为,“曹雪芹”之一的八大山人,也就是大明宁王始祖朱权就是大茶道家。茶,又谐音“查”,妙玉正文中的“茶”就是要查找“孤”。故而,妙玉的《世难容》曲中就有这样一句:“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庚辰本也留有批注说:“妙玉真清洁高雅,然亦怪谲孤僻甚矣”。

孤,指的是皇帝,而不是说的妙玉品格。栊翠庵演绎的搜孤救孤,搜的是皇帝,救的也是皇帝。

五彩,照应的是开篇故事,女娲炼五色石补天。通灵宝玉,也是五彩美玉,象征朱家“金木水火土”五行字辈。小盖钟,取“盖”上之八,羊下之“皿”为蛊虫,这是《左传》中说的。钟,繁体有两写:鍾、鐘,用于茶具酒器者,是“鍾”。故而,“小盖钟”以重八寓意其嫡派子孙,是“小”字辈。《说文解字》:“小,物之微也。从八。”这其中的寓意,也就不必多说了。

成化,指的是明宪宗朱见深的成化年间。在这期间,大明皇宫就上演了一处为期六年的“搜孤救孤”大戏码,万贵妃搜孤,宫中宫女救孤,搜的是明孝宗朱佑樘,救的也是这位归葬于北京十二陵的大明第六代皇帝。金陵十二钗其中之一寓意,就是大明十二陵,妙玉排名第六,又亮出成化五彩小盖钟,她就有明孝宗的隐喻。


朱见深宠幸万贵妃,但万贵妃没有生养,因而十分惧怕别的嫔妃宫娥怀上龙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一旦知道别的宫娥嫔妃怀有身孕,万贵妃就想方设法堕胎。“榴花开处照宫闱”,也就暗喻了这段历史。

宪宗皇帝偶尔宠幸了给皇帝管钱的宫女纪氏,纪氏便怀了“孤”。万贵妃知道后,立即派宫女张敏前去堕胎。张敏不忍,谎称纪氏长的是瘤子,这个“孤”便得以在万贵妃的严密监控下悄悄地来到了朱楼之中。随后,万贵妃想尽一切办法搜孤,要整死这个皇子。张敏联络宫中之人,将“孤”四处收藏,终于在朱佑樘六岁的时候,张敏在给朱见深梳头时说出了这个宫廷机密。

朱见深找出了朱佑樘,立即封其为皇太子,并把皇位交给了为大明带来“弘治中兴”的孝宗皇帝。因为救孤,纪氏却在宫中暴亡 ,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后文书中,尤二姐被胡太医以虎狼药堕胎,然后吞金自尽,从另一个侧面暗藏了这段大明宫廷的搜孤救孤案。妙玉最终的结局,恐怕也是因为搜孤救孤。抄检大观园,也暗藏了大明搜孤救孤的一段真实历史。

万贵妃如果不是残害皇家后裔,则有机会成为皇后。如此,无论哪个嫔妃宫女生下的皇子,都得叫她母后。刘姥姥被黛玉骂成“母蝗虫”,其实,万贵妃才是真正的“母皇虫”。

妙玉以成化五彩小盖钟给史太君奉老君眉,暗示在成化之后,南明时期的两段搜孤救孤历史。妙玉这是在“托孤”。但是,贾母却把象征成化年间搜孤救孤戏码的五彩小盖钟交给了刘姥姥。史太君是“始太君”,她已无力挽救大观园的危局。那么,刘姥姥能完成贾母转托的救孤使命吗?一个“母蝗虫”,只会搜孤,怎么可能救孤呢?


瓜分爮斝与杏犀乔皿,这是什么古怪的茶具?
贾母、刘姥姥吃过六安茶,后来,贾宝玉还让妙玉把成化五彩小盖钟送给了刘姥姥。有解读者说,妙玉嫌脏,不要这件名贵的茶具了。刘姥姥后来以这件茶具为巧姐赎身,救了王熙凤的女儿。这样解读,我觉得与原文寓意不符,刘姥姥救巧姐,完全用不上成化五彩小盖钟,而是与栊翠庵另外两件茶具有关。

妙玉在东庵堂外托孤已毕,便拉了宝钗、黛玉的衣襟,请她们去东庵堂耳房内吃剃己茶,宝玉也悄悄跟了进去。大家都吃了肉,为何这几位就不怕冲了菩萨呢?这是因为,宝钗、黛玉、宝玉三人就是要冲罪泗州大圣。

耳房,早就出现在荣禧堂的东侧,是王夫人的居室,原来,王夫人并不是贾政的正室夫人,是侧室扶正。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荣国府隐写的是靖江王城,荣禧堂中就隐藏着“荣穆王”,荣穆王是实际之藩的第十二代桂林靖江王。其子朱亨嘉在南明时期,也就是顺治二年时,废除大明太祖以下的所有帝号、年号,篡夺“洪武”年号,在靖江王城自称监国,也就是做了大明的代理皇帝。称帝当年,即洪武278年。


朱亨嘉之所以篡夺洪武年号,是因为朱元璋在《朱氏世德碑》中,把靖江王一世祖朱兴隆贬为“孟兄”。孟兄,就是庶出长兄。朱兴隆原本就是朱家嫡长子,应当继承仁祖之龙衣,朱亨嘉就是依据其家世,自己扶正了自己,他就是“王府人”。妙玉把宝钗、黛玉、宝玉请到耳房,是“庙宇”在警示其真实身份。

朱亨嘉谋反,篡夺皇统,被隆武帝活捉于王城。城破之日,一个太监把他三岁的孤子朱若极隐藏在王城中的雪洞之中。这个得救的王子,就是后来自称苦瓜和尚的清初四僧之一,也是“曹雪芹”之一的大画家石涛。于是,妙玉的在这段故事中,就出示了两件古怪的茶具:瓜分爮斝、杏犀乔皿。

“瓜分”爮斝之“瓜分”,分的是刘姥姥所说酒令中的大倭瓜(花儿结了个大倭瓜),倭瓜就是南瓜,寓意南明藩王争夺皇统。石涛自号苦瓜和尚,他们家就参与了分瓜,因而尝到了苦果。妙玉把瓜分爮斝递给了宝钗,这件茶具上的题款就隐藏着苏轼的“雪堂”。宝钗的住房就是“雪洞”,刘姥姥救巧姐,救的就是石涛。

石涛为何被隐喻为巧姐呢?其原因是石涛在《庚辰除夜诗》题跋中,说他生于除夕之夜。这一夜天亮之后,就是大年初一。冷子兴因此说:这就奇了。奇了,就是奇巧之意(乞巧)。所以,巧姐生于乞巧节,其实说的是石涛生日。贾惜春是大观园的画家,从小便要做“孤子”,也是刘姥姥救巧姐,救的就是石涛这个“孤子”。刘姥姥游大观园,索要大观园全图,竟然是察看地形,以便“救孤”?


杏犀“乔皿”,乔皿是一个字,上乔下皿。这件茶具又是什么意思呢?杏,即“日边红杏倚云栽”之杏,黛玉以此茶具饮茶,对应其“潇湘妃子”雅号。但是,潇湘妃子并不是说黛玉如娥皇女英那样嫁与帝王,二女侍一夫,林黛玉能干吗?黛玉也是孤傲的品性,她既隐喻了被隆武帝缢杀的朱亨嘉,又兼具出家于全州湘山寺的石涛身份。

林黛玉是来自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她原本就姓朱。西方灵河,指的就是广西两条发源于灵渠的河,也就是靖江王城外的漓江,全州湘山寺下的湘江。湘江流经的区域,古代一般称之为潇湘。石涛的父亲一度称帝,还有“平帝”的谥号,隐藏,他就是“日边红杏”。

《说文解字》解读犀,是这样说的:“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南徼,即南方边界,“曹雪芹”借此说的是东南靖江王。上一篇文章中说过,靖江王城建在北宋铁牛寺原址,铁槛寺、牟尼院,就暗藏了铁牛寺。犀牛两只角,《红楼梦》借喻为最后两代靖江王都自称监国,都被缢杀。


贾元春的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有一个版本是“虎兕相逢大梦归”,我觉得都说得通。顺治七年(1650年,永历四年),石涛的堂叔,末代靖江王朱亨歅被大明叛将孔有德缢杀,靖江王结束了长达二百八十年的历史。

这一年是农历庚寅年,也就是虎年,孔有德属虎。犀牛遇到两只虎,就是“虎兕相逢大梦归”。桂林靖江王是大明藩王,也是“虎兔相逢大梦归”。

“乔皿”这个特意造出来的字,寓意大明皇统的迁转。书中的“小燕四儿”隐喻燕王朱棣,这是大明皇统第一次变迁。搜孤救孤之后,朱佑樘的异母弟朱佑杬之子朱厚熜继承堂兄朱厚照之位,不认朱佑樘为皇父,而把自己的父亲弄进了大明“庙宇”,改太宗为成祖,是大明皇统的第二次被“乔”。靖江王朱亨嘉篡夺皇统,试图彻底改写历史,把大明皇统弄到自己家,于是,引发血案,因而是“乔皿”。


小结:靖藏本批注是妙玉的结局吗
在妙玉不断展示各种古怪茶具之时,靖藏本有一则批注,道是:“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这则靖本眉批,被视为妙玉的结局。假如真是如此,那么,妙玉究竟还将演绎什么样的结局故事呢?靖本眉批到底应当如何断句、补白,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写到这里,本文便要打住了。但是,妙玉之谜却远未揭开。栊翠庵东庵堂耳房内的几件茶具,还没有讲完,妙玉的结局也远未到来,后文书中还将出场,继续演绎红楼终局故事。如此,妙玉之谜就只能“且听下文分解”了。下一篇文章,将接着栊翠庵奇怪的茶具,接着揭秘妙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1 13:42 , Processed in 0.1402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