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3|回复: 70

王夫人//贾政//史太君【王+夫+人·花袭人】药王菩萨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发表于 2024-6-23 15: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观园发现绣春囊,明明没有任何证据,为何王夫人却一口咬定王熙凤做的?
[color=var(--GBK03A)]红楼不红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K04A)]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大观园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丫环傻大姐在大观园的山石上发现了一个绣春囊,这就好比在象牙塔般的纯洁花园中发现了一部存满爱情小电影的优盘,要知道大观园中住的都是未出阁的贾家小姐,若是此事传出去,真不知要遭到外人怎样的诽谤!
批书人脂砚斋亦深感此囊之恶劣影响,批下警示之句:荣府堂堂诗礼之家,且大观官园又何等严肃、清幽之地,金闺玉阁尚有此等秽物,天下浅闲浦募之家,宁不慎乎?
而更有意思的情节还在后面,绣春囊最先由丫环傻大姐发现,其后交给邢夫人,邢夫人素与二房不睦,故将绣春囊丢给管家太太王夫人,颇有幸灾乐祸看笑话之嫌疑。
而王夫人收到这个绣春囊后,她的反应更加奇特,她径直拿着绣春囊去找王熙凤——王夫人竟然认为此等污秽之物,必是王熙凤所为。且看原文所记:
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内掷出一个香袋子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见是十锦春意香袋,也吓了一跳。忙问:“太太这是那里得来的?”......凤姐听了,也更了颜色,忙问:“太太怎知是我的?”【问的是】王夫人又哭又叹,说道:“你反问我?你想,一家子除了你们小夫小妻,馀者老婆子们要这个何用?侄女孙子们是从那里得来?自然是那琏儿不长进下流种子,那里弄来。你们又和气,当做一件玩意儿,年轻人儿女闺房私意是有的,你还和我赖!,你还和我赖!”——第74回
单看这段情节,王夫人的做法很令人心寒。王熙凤乃是她的内侄女,又是大房那边的媳妇,本来不应该管二房的家务,但王夫人因精神心力不足,这才将阿凤从大房那边“借”过来管理自家事务。
王熙凤自受命以来,工作兢兢业业,甚至因此熬坏了身子,时常多病多灾。可眼下大观园中发现绣春囊,王夫人连想都不想,直接凭主观判断就给凤姐判了“死刑”,认为王熙凤、贾琏这对夫妇风月生活太随便,这绣春囊肯定是他们的东西。
站在王熙凤的角度,莫名其妙被骂了一通,还稀里糊涂被冠上一顶“生活作风随便”的帽子,这对于封建时代的贞洁女性而言,无疑是很大的侮辱。
退一万步说,即便其后王熙凤能自证清白,恐怕内心深处多多少少也会有这样的阴影存在——原来在我在自己亲姑妈的眼中,竟如此不堪。
很多读者过分将重点放在批判王夫人的糊涂上,觉得她不明就里,随随便便就给王熙凤扣帽子,着实令人厌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王夫人为何会怀疑王熙凤?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对王熙凤的生活作风不自信吗?
笔者私认为,王夫人为何会怀疑王熙凤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讨论空间。以王夫人对“坏女人”嫉恶如仇的心理(参看金钏被撵、晴雯被逐二事),如果她真的认定王熙凤生活作风不端,是个人品极差的人,她断然是不会把管家权交给王熙凤的。
换言之,在王夫人气势汹汹地问责王熙凤之前,她必定受到了挑拨,甚至笔者怀疑,王夫人跟王熙凤说的那长篇大论的分析,很有可能就出自那个挑拨之人,这个人便是邢夫人。
当然,《红楼梦》没有明确写出这一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通过分析来得出这个结论。
且看《红楼梦》第73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丫环傻大姐拾到了绣春囊之后,因不解人事,看不懂香囊上的春色内容,便好奇地交给邢夫人看,邢夫人一眼看出此乃春宫香囊,便秘密藏在袖中,暗暗思考此物从何而来。
有一些读者很好奇,邢夫人既然和王夫人不合,为什么不直接把绣春囊交给贾母呢?这样绣春囊的恶劣影响就会扩大化,贾母便会问责王夫人,这不是更好的报复吗?
对于这个问题,脂砚斋有段批语,可解诸君疑惑:虽前文明书邢夫人之为人稍劣,然亦在情理之中。若不用慎重之笔,则邢夫人直系一小家卑污、极轻贱之人矣。岂得与荣府联房哉?所谓此书针锦慎密处,全在无意中一字一句之间耳。看者细心方得。
简而言之:能嫁进荣国府的女人,即使是续弦,也是颇有头脑,身怀权术之人,至少远远超过我们这些普通人。
如果邢夫人将绣春囊送到贾母处,贾母自然会不悦,并迁怒王夫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贾母并不是个糊涂老太太,她的智商在《红楼梦》全体女眷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当邢夫人将绣春囊送来时,贾母恐怕第一反应是:大房、二房两边一向不合,如今大房邢夫人幸灾乐祸拿着个绣春囊过来,说是在大观园中发现的,这其中是否有蹊跷?是否大房这边故意算计二房?
因此,如果邢夫人真的这么做了,那她就是糊涂人中的糊涂人,俨然是赵姨娘之类。所以她并没有自作聪明地将绣春囊送去给贾母,而是送去给王夫人,意在居高临下,责备其管家不力。
而邢夫人在收到绣春囊、送绣春囊给王夫人,在这两件事之间,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而这件事,便成为了王熙凤背黑锅的直接原因——大观园查赌!
彼时邢夫人袖去绣春囊后,便去紫菱洲找迎春,原来前日大观园查赌,迎春的奶娘因为聚赌被贾母秉雷霆手段给撵了出去,邢夫人深感大房这边丢了脸面(迎春奶娘是大房的人),所以来跟迎春商量这件事。
期间,邢夫人字里行间表现出对王熙凤、贾琏二人的不满,处处挑两人的刺儿,甚至将迎春奶娘之被撵,也归结到两人只顾自己,不照顾妹妹迎春:
邢夫人见她这般,因冷笑道:“总是你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么一个妹子,全不在意。”......邢夫人道:“连她哥哥、嫂子还是这样,别人又作什么呢?”一言未了,人回琏二奶奶来了。邢夫人听了,冷笑两声,命人出去说:“请她去养病,我这里不用她伺候。”——第73回
此处邢夫人口中对贾琏、王熙凤的埋怨,恰好和后文王夫人口中的“自然是那琏儿不长进下流种子,那里弄来,你们又和气”对应上了。
因此笔者推测,大概率是邢夫人从迎春处出来后,便去送绣春囊给王夫人,邢、王二夫人必定针对绣春囊的出处进行交流,期间邢夫人旁敲侧击显露出对贾琏、王熙凤的怀疑,王夫人深以为然,故而先入为主,立刻拿着绣春囊来问责王熙凤。
或问,邢夫人何以对王熙凤有这般偏见?她可是王熙凤的婆婆,且两人同是大房的人,如何反而生了嫌隙,盖因邢夫人妇人心性,虽非糊涂人,但终究听信谗言,三人成虎,书中有记:
邢夫人自为要鸳鸯之后,讨了没意思,后来见贾母越发冷淡了她,凤姐的体面反胜自己,自己心内早已怨忿不乐,只是使不出来。又值这一干小人在侧......后来渐次告到凤姐,“只哄老太太喜欢了,她好就中作威作福,辖制着琏二爷,挑唆二太太,不把这边的正经太太放在心上。”后来又告到王夫人,说:“老太太不喜欢太太,都是二太太和琏二奶奶挑唆的。”邢夫人纵是铁心铜胆的人,妇女家终不免生些嫌隙之心,近日因此着实厌恶凤姐。——第71回
因此,绣春囊事件之发生,王夫人之问责凤姐,邢夫人之厌嫌凤姐,这几桩事看似混乱,实则有内在逻辑可寻,非细心之读者安能窥出?

或有邢夫人派人送绣春囊,非亲身相送,何来诽谤凤姐之疑问者,此是回答:(顺便一提:其后王夫人大动干戈准备抄检大观园时,亦是这位之前送香囊的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前来打听消息,又是谁让她来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10: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袭人+花珍珠===惢珠//瑞珠//贾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17: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矛盾的王夫人:吃斋念佛?害人不眨眼?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王夫人是《红楼梦》中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虽然曹雪芹笔下很少有脸谱化的“坏人”,但架不住读者自有主观评价,一致给王夫人冠上了“蛇蝎心肠”的骂名——她先后撵金钏、逐晴雯,直接导致了这两个丫环的逝世悲剧。

笔者私认为,站在客观角度来考量王夫人这个人物,她的确有撒谎成性的缺点,但不足以称她是蛇蝎心肠、杀人不眨眼之毒妇,纵观《红楼梦》全书,若不用苛责的视角,王夫人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我们不妨就以读者最无法接受的金钏之死为切入点,进行掰开揉碎式的分析——金钏的悲剧命运真的是王夫人造成的吗?

金钏被撵,是因为她趁着王夫人午睡,抱着侥幸心理主动和贾宝玉调情,被假寐的王夫人听到,一气之下将金钏撵了出去:

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你的,连这句话语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彩云去。”宝玉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第30回
若是细究金钏被撵的责任,金钏自己负主要责任,贾宝玉负次要责任,王夫人一点儿责任也没有,为何?

王夫人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苛刻迂腐,她处于假寐的状态,从头到尾听完了贾宝玉、金钏两人的全部对话,即便贾宝玉说出“我明日和太太讨你”这样露骨的话,王夫人都没有发怒,为啥?

一方面,贾宝玉将来迟早要纳妾,这是豪门贵族的常事,贾宝玉的话说得虽然露骨,但到底没有逾矩太深;另一方面,贾宝玉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喜欢在女孩中厮混,尤其喜欢说这些离经叛道的疯话、痴话,王夫人对这个儿子的性情习以为常了。

王夫人已经足够宽容了,可架不住金钏的话触碰到了王夫人的底线: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你的,连这句话语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彩云去。

金钏前面的话没问题,只是附和了贾宝玉先前的话,导火索在于金钏后面的那句“我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彩云去”——金钏在诱导贾宝玉往下流路线上走,她让贾宝玉去抓贾环、彩云的奸!

王夫人对贾宝玉的期望是:好好读书,将来要么立足官场,要么委身经济之道,总之要走向正途。眼下金钏当着自己的面,明目张胆地诱导贾宝玉往歪路上走,王夫人如何能忍受?别说王夫人,就是换成一向仁慈和蔼的贾母,恐怕也要当场发飙了。

所以,金钏的被撵一点儿也不冤枉,为母则刚,不管把谁放在王夫人的位置上,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包括后面的晴雯,也是如此,晴雯为人太过嚣张跋扈,动辄打骂丫环,跟大观园的婆子互怼,这才遭到了众人的诽谤,王夫人自己也很不喜欢晴雯的为人,《红楼梦》第74回这般记载王夫人对晴雯的第一印象: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第74回
王夫人第一次见到晴雯,就目睹了她的目中无人,在大观园中恣意妄为,横行霸道,动不动就打骂小丫环,事实上,这确实是晴雯性情的弊病,纵览整个大观园,谁没有被晴雯怼过、骂过,就连同在怡红院的袭人、麝月、秋纹都被曾晴雯冷嘲热讽,更何况其他下人。

如果你是一个母亲,给儿子安排了一个保姆,结果你偶然发现这个保姆动辄蛮不讲理地打骂别人,一副自己高高在上,别人都是低贱物种的样子,你会放心将儿子交给她照顾吗?晴雯的被逐,最应该反思的恰恰是她自己。

从做事上说,王夫人几乎没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甚至很是善良。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临走时只有王夫人一个人赠送了刘姥姥整整一百两银子,让她做点小生意,以后别求亲告友的。

按照刘姥姥自述“一年花销二十两”,这一百两足够刘姥姥家五年的开销,而王夫人本人一个月的分例只不过二十两而已!站在刘姥姥的视角,面对王夫人的慷慨解囊,在她心中王夫人恐怕是观音菩萨一般的存在。

第32回“含耻辱情烈死金钏”,王夫人听闻金钏跳井自尽的消息后,一个人暗自流泪,并赠送金钏家人五十两银子,又专门寻来宝钗的几件新衣裳,帮助金钏家出殡,还将金钏的工资给了她妹妹玉钏......

立足封建时代背景,王夫人完全不需要这么好心对待金钏家人,毕竟金钏犯错在先,跳井自尽也是她自己的决定,这些细节都是装不出来的,作为主子的王夫人也没必要装,她的内心终究是善良的。

王夫人只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缺点——做事深通权术,为人撒谎成性,这是笔者唯一厌恶王夫人的地方。

第34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前因贾宝玉被贾政笞挞,卧病在床,袭人亲自来向王夫人汇报伤情,期间王夫人曾以权术之心忖度袭人,想从她口中套出何人告密贾政:

袭人答应着,方要走时,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袭人忙又回来。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今儿宝玉挨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了,我也不吵出来叫人知道是你说的。”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个话。”——第34回
笔者个人极度讨厌王夫人的这种做法,放在今天,就好比领导突然找底下人谈话:你告诉我办公室哪些人平常偷懒,工作不积极,偷说我坏话,你告诉我,我保证不让别人知道是你说的。

王夫人的这种心术跟她的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王夫人出身金陵四大家族中的权宦之家王家,从小接触这些人心算计、尔虞我诈,导致她为人做事缺乏真诚,喜欢试探,包括她的内侄女王熙凤,也有类似这样的问题——做事喜欢弯弯绕,搞心理战。

譬如第32回,金钏跳井自尽,薛宝钗听到这个消息后,担心姨妈王夫人会伤心难过,于是前来探望王夫人,可王夫人面对自己的亲外甥女也不肯说出实情,而是反复试探宝钗是否知道“金钏之死”的背后真相: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听说一桩奇事,金钏忽然跳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她弄坏我一样东西,我一时生气,打了她几下,撵了她出去。我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谁知她气性这么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第32回
再有第36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王夫人内定袭人为贾宝玉未来的准姨娘,并从自己的分例内每月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作为袭人的姨娘月例——这等于说,袭人成了王夫人的人。

可问题在于,袭人是贾母的丫环,只不过贾母“借”去怡红院照顾贾宝玉,袭人的每月工资发放一直是在贾母编制内,按理来说,王夫人“挖走”袭人,应该跟贾母说一声,可王夫人专门叮嘱袭人:又叫她(袭人)与王夫人叩头,且不必去见贾母,到把袭人不好意思的了不得。(第36回)

最令人反感的还是第78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彼时王夫人已经撵走了晴雯,而在向贾母解释为何要撵走晴雯时(晴雯原本是贾母的丫环),她前言不搭后语,谎话迭出。

王夫人欺骗贾母,称晴雯得了“女儿痨”,不得不将其送出去。因为王夫人知道,女儿痨是传染病,贾母就算心仪晴雯,也得为亲孙子贾宝玉的健康考虑,这等于变相逼迫贾母接受晴雯的离开;

其后,王夫人又称自己三年前就相准了晴雯,准备让她给贾宝玉当妾,但这两年发现晴雯品性不正,所以大不喜欢,改让袭人给宝玉做妾。而事实上,直到第74回“抄检大观园”,王夫人才第一次知道晴雯是谁,哪里来的留心了三年?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她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是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她,我便留心冷眼看去,她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第78回
这就是王夫人,她总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并且编出无数的谎言和借口,还是说这就是“当家妇女”的本来面貌?综上,王夫人这个形象并不是个脸谱化的人物,她身上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为人低劣之举,而这,才是活生生的人。

发布于 2021-05-10 1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王夫人放着官宦人家的黛玉不娶,而要娶皇商出身的宝钗?

关注者
109
被浏览
95,120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2
​1 条评论
​分享

查看全部 95 个回答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29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个问题本身就偷换了概念,王夫人能决定贾宝玉娶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吗?不能。

就比如大儿子贾珠的婚姻,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这是谁拍板决定的呢?贾政。

单看《红楼梦》前80回,王夫人跟李纨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除了第33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政棒打贾宝玉,王夫人哭着叫贾珠的名字,李纨在一旁闻之流泪,除此之外,这对婆媳之间再无直接交集。

而且以王夫人权宦家庭的家风,跟李纨这样书香家庭的小姐,性情方面其实也不对付。可架不住贾政喜欢书香门第呀,所以给儿子选了李纨当妻子。

包括后来迎春嫁给中山狼孙绍祖,贾政也因为对方不是书香世家而提出了反对,可贾赦没有听。

所以贾宝玉的婚事,贾政这个男主人才是拍板人,要是女主人的意见有作用,贾母当年能允许女儿贾敏不远千里嫁去姑苏?贾敏的婚事目测也是当时的荣国府男主人贾代善拍的板。

相比林黛玉,王夫人确实更欣赏薛宝钗,一方面是自己亲妹妹的女儿,另一方面又有才有貌,性格稳重,阅历经验又丰富,王夫人买个人参整不明白,都是宝钗参谋的。

可这不代表王夫人就能做贾宝玉娶薛宝钗的决定,这中间涉及家族利益、家族发展考量、拍板人个人性情喜好等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按照探佚,应该是林黛玉泪尽而逝后,贾宝玉才迎娶了薛宝钗,这中间不涉及阴谋论以及“谁故意害谁”这样的无聊臆想。

编辑于 2021-02-06 0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2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被低估的善良人——王夫人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1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纵观红楼,正面评价过王夫人性情的,只有两个人,第一位是刘姥姥,她记忆中的王夫人是:着实响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第6回);另一位就是贾母,她对这个儿媳妇的评价和刘姥姥恰恰相反:不大说话,跟木头似的,在公婆面前就不大显好。(第35回)

很多读者纠结于刘姥姥、贾母哪个说的是实话,却忽略了一点——其实两人的评价都是实话,当年的王夫人也是个天真率性之人,未必就不是另一个王熙凤、林黛玉。

其后嫁进荣国府,多年媳妇礼教的磨砺:婆婆、小姐们吃饭,她只能站在一边捧菜捧饭,等到别人都吃完了她才能吃,做人做事都要看婆婆、公公的脸色,如此这般,性情再机灵活泼,也会有所改变。

笔者初次对王夫人印象大改,是从第40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情节开始的。彼时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举办宴席招待,席上大家提出行酒令,薛姨妈、王夫人都不通诗书辞赋,不会玩这个游戏,但面对此事时,两人的态度却完全不同:

薛姨妈等笑道:“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们如何会呢?安心要我们醉了,我们多吃两杯就是了。”贾母笑道:“姨太太今儿也过谦起来,想是厌我老了。”薛姨妈笑道:“不是谦,只怕行不上来,到是笑话了。”王夫人忙笑道:“便说不上来,就便多吃一杯酒,醉了睡觉去,还有谁笑话咱们不成?”——第40回
王夫人、薛姨妈是自家亲姐妹,明显薛姨妈更内向一些,“行酒令”的游戏触及到了她的知识盲区,故而笑着拒绝,怕轮到自己说不好;

王夫人则不同,她明显符合先前刘姥姥对她的评价“着实响快”,虽然自知不会酒令,但却一点儿也不怂,大不了喝几杯酒大家热闹热闹罢了,有什么可怕的。

就是在这个情节的契机下,笔者猛然发现,王夫人似乎跟通俗解读中的“木木愣愣”、“佛口蛇心”的形象大相径庭,于是细究《红楼梦》文本,仔细品读关于王夫人的所有章节,渐渐了解了这位中年妇女的善良。

王夫人对亲妹妹的照顾
薛姨妈一家能在贾府寄住多年,其核心原因是姐姐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女主人,笔者读诸多《红楼梦》解读文章,常常看到“薛家赖在贾家多年”这样的字眼,可却不了解这背后的亲情冷暖。

薛姨妈一家来京都时,整个薛家已然走向了没落的尽头,薛父去世,薛蟠无能,宝钗才貌双全,奈何是个女眷,无法抛头露面操持家中生意,薛姨妈慈祥有余,能力不足,这样的薛家,还能有什么盼头?

在王夫人眼中,自己的这个妹妹实在是太命苦了,一个寡妇管理着这个家,一把屎一把尿养育这一双儿女,可家中境况还是不断走向衰落,为之奈何?自己这个做姐姐的,是不是应该帮帮她?

虽然薛家三口长住贾府,贾政、贾母也都同意,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当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人物是王夫人。

妹妹一家初来京都,人生地不熟的,又是孤儿寡母,薛家下人眼看薛家无主事之人,于是纷纷坑骗起来,导致京都的产业日渐凋零,做姐姐的只能将她接到自己身边,以防在外面被人欺负。

于亲人,王夫人履行了姐姐的责任和义务。

贾府姊妹,王夫人当亲女照顾
贾母作为荣国府的老祖宗,最喜欢孙子、孙女,可这位老祖宗又是个典型的“外貌协会”,对于林黛玉、贾宝玉,乃至后来的薛宝琴,这些样貌好,又能说会道的孩子,贾母格外喜欢,可对于不懂得讨好长辈的迎春、惜春,贾母则很少看顾她们。

纵观《红楼梦》全书,贾母从未去过迎春的紫菱洲看望她,对于惜春,贾母倒是去过几次暖香坞,可目的却是为了看年画儿,丢下一句“我年下急着要,你别偷懒,赶紧给我画”,就匆匆离去。

贾母的确很溺爱黛玉、宝玉,但她老人家也是真的偏心,我们不能因为贾母溺爱的林黛玉、贾宝玉是红楼之主角,便忽略了这位老太太的偏心。

被贾母忽视的这些孩子,全都是从王夫人这里寻找长辈的关爱。《红楼梦》前80回,并未正面提到王夫人如何照顾这些孩子,均是从侧面点拨。

譬如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探春面对赵姨娘的刁难,说出那句“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再如第80回,彼时迎春误嫁中山狼,在孙家处处受欺负,回娘家后,她也是找王夫人倾诉:

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静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王夫人一面劝解,一面向她随意要在哪里安歇......王夫人忙劝道:“快休乱说!不过年轻的夫妻们闲牙斗齿,亦是万万人之常事,何必说这丧话!”仍命人忙忙的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着解释。——第80回
迎春回娘家,既不找老祖宗贾母,也不找后妈邢夫人,而是跟王夫人倾诉衷肠,何也?因为在她少有的温暖记忆中,王夫人是最照顾她的那个长辈。

面对迎春所托非人之婚姻悲剧,王夫人流泪劝说,一边安慰迎春,一边让人赶紧打扫房屋,并命令姊妹们多陪陪迎春,以免她滋生出不好的想法。其实迎春是大房那边的女儿,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王夫人对迎春之关心,完全出自长辈的关照和生而为人的善良。

仅此一点,王夫人之善良,胜贾母多矣!

王夫人的两块所谓“黑料”
最后,要分析王夫人,就不得不提到她的两块“黑料”,也正是因为这两块黑料,导致王夫人风评崩盘,那就是她撵金钏、逐晴雯,直接导致了这两位女子的逝世。

对于这两件事,笔者之前曾多次撰长文分析过:金钏、晴雯之悲剧,与王夫人并无太大关系。

金钏如何被撵?因为她公然趁着王夫人睡觉,向宝玉说悄悄话“我告诉你个巧宗,你往东小院拿环哥、彩云去”,这句话触及了王夫人的底线,将宝玉往低俗不雅的八卦境界诱导,王夫人安能容她?

更何况金钏从小儿跟着王夫人,更应该理解王夫人对儿子贾宝玉寄予的厚望,更不应该开这种触犯王夫人逆鳞的玩笑。

对王夫人而言,贾宝玉对金钏说的那些“痴话”、“呆话”都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贾宝玉从小长大都是这样厮混在女儿堆中,所以她并没有生宝玉的气,而并非众多论者臆想的:王夫人护犊子,只撵金钏,却不惩罚罪魁祸首贾宝玉!如果金钏死活不理宝玉,宝玉还一个劲儿地套近乎,挨耳光的绝对是贾宝玉,王夫人并没有偏心。

金钏被撵,王夫人没有丝毫责任,如果一定要划分责任,金钏自己占了九分,贾宝玉占了一分。其后的跳井自尽,更是王夫人始料未及的,甚至为此流泪悔恨,在封建时代,丫环只不过是劳动工具而已,主子为奴才流泪,又赠衣裳又赠银,这是怎样好心肠的主家啊。其实金钏是犯错被撵,王夫人大可不必这么优待她。

晴雯的情况亦然,她被撵的核心原因有两个:第一,自己素日太过嚣张跋扈,得罪了贾府大部分人,造成了墙倒众人推的态势;第二,晴雯跟金钏一样,不将宝玉往正路上带,动辄怂恿宝玉逃学,王夫人担心宝玉会被带坏。

试想下,如果你是王夫人,你儿子身边有这么一个女孩,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动不动就打骂丫环,还怂恿你儿子逃学,周围人对这个女孩的评价也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你作为母亲,能不着急吗?你会允许儿子身边有这么一个女子吗?

读者往往站在上帝视角,加上反正带坏的又不是自己孩子,以致于能容忍晴雯的所作所为,甚至觉得晴雯挺可爱的。

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晴雯若是放到现代,也大概率会被身边大部分人厌恶。就像贾府除了贾宝玉,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晴雯,诸君若是放在红楼背景,必定是贾府厌恶晴雯的众人中的一员,谁都别把自己抬得那么高,觉得自己会有贾宝玉的境界。

因此,不要带着对晴雯的个人情感,否定王夫人撵走晴雯这一理性举动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王夫人并非传统解读的“佛口蛇心”之妇人,她的善良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比贾母有过之无不及,只是同时她还是贾宝玉的母亲,她必须考虑自己儿子的前途,她无法像贾母那样毫无节制地溺爱宝玉,将其宠成百无一用的“富贵闲人”。

父母之与子女间,莫失教训说前缘,防微之处休弛纵,严厉才能真爱怜(脂砚斋语)。由此观之,贾母不如王夫人者,甚矣。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5: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湘云为何规劝薛宝琴,不要轻易去王夫人屋里?论王夫人房中的尔虞我诈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大观园中又添新人,薛宝琴、李琦、李玟、邢岫烟等女子纷纷加入,大观园的热闹规模达到了顶峰,可这其中却有一个异样的小插曲,那就是史湘云对新人薛宝琴的警告:

湘云道:“你(宝琴)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会也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说的宝钗、宝琴、香菱、莺儿等都笑了。宝钗笑道:“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第49回
史湘云的“警告”意味深长,王夫人的屋里到底有什么,导致她噤若寒蝉,不敢前去玩闹,甚至将这份警告专门传达给了薛宝琴;

更为怪异的是,被冠以“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宝姐姐,也没有正面维护自己的姨妈王夫人,不但不维护,而且以“湘云说话太直”肯定了内容的确定性。

由此观之,王夫人房中“人多心坏”,是众小姐们心中的一个共识,故而没有辩解的必要。可问题在于,王夫人房中到底有什么可怕之处,让史湘云等人这般忌惮。

莫要等闲看:金钏之死背后的玄机
我们不妨以金钏之死为切入点,按照书中的表象,金钏之所以投井自尽,直接原因貌似是王夫人的驱逐造成的,烈金钏不甘心名声有污,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只要是细心读者,就会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金钏是端午节前一日中午午休时分被王夫人撵走的,次日是端午节,可最终发现金钏跳井自尽,是端午节后的第二天(打水人从东南角的井里打水,发现了泡在水里的金钏),也就是说,这期间笼统算起来,一共有三天时间!

而推导金钏跳井时间,应该在端午节过完的那个夜里,因为寻常时间这个井里都有人打水,如果她是被王夫人撵走的当天,或者是次日端午节白天跳井,都很容易被打水人发现

可怕之处就在于此,金钏被撵走,到选择跳井自尽,这期间有两天时间,如果她是因为王夫人的责骂,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必然是冲动性行为,应该被撵的当天夜里就实施跳井的计划,为何要等这两天呢?

换句话说,金钏的跳井自尽,就跟这两天有关,这两天内一定发生了让她绝望的事,引导她走向了毁灭之路。

曹公看似没有明写,但处处在暗示读者金钏的死因。金钏被撵,当事人是贾宝玉、王夫人、金钏三人,这三个人都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毕竟关乎个人名誉,可奇怪的是,贾环居然知道了:

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了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了......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子,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坚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第33回
贾环是从母亲赵姨娘口中得知的,可赵姨娘又是听谁说的,必然是通过王夫人身边的其他丫环们说的,笔者个人推测,这个丫环很可能是彩云。

而且传播的内容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添油加醋,明明只是宝玉、金钏两人调笑,结果最后变得肮脏龌龊,面目全非,金钏之死,很有可能是在这两天内,被这种舆论折磨,最终被逼得跳井自尽。

我们无从得知这些话是怎么传的,到底有多难听,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王夫人房中的闲言碎语,是可以杀死人的。

王夫人房中的偷盗案
无独有偶,如果金钏之死的描写太过隐晦,那么第61回王夫人房中的偷盗案可谓是明写了,彼时王夫人房中丢失了玫瑰露和茯苓霜,其实谁是贼大家心知肚明,可这个贼死活不承认:

晴雯走来,笑道:“太太那边的露,再无别人,分明是彩云偷了给环哥儿去了。你们可别瞎乱说。”平儿笑道:“谁不知事这么原故?但今玉钏儿急的哭,悄悄问着她,她应了,玉钏也罢了,大家也就混着不问了。难道我们好意兜揽这事不成?可恨彩云,不但不应,她还挤弄玉钏儿,说她偷了去了,两个人窝里发炮,先吵得阖府皆知,我们如何装没事人?”——第61回
真是细思极恐,玉钏和彩云,应是从小一起在王夫人屋里做丫环,既是同事,又称得上是姐妹,可如今却因为这件偷盗案,反目成仇。彩云为了推卸责任,死活要将偷盗的罪名赖在玉钏身上,急得玉钏直哭,最后闹得阖府皆知。

而且这件事不是吵吵嘴那么简单,幸亏这件事是平儿处理,如果是王熙凤来调查,她可不会那么客气,书中明确提到,王熙凤事后得知此事后,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凤姐儿道:“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她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第61回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真闹到这种地步,彩云更加不会说出真相,因为她这个时候承认自己是贼,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所以她一定会负隅顽抗,抵赖到最后一刻。同时,王熙凤恐怕会行拷打之法,定要问出个答案,彩云一人之过,却害了这么多人,甚至有可能有些丫环根本抗不过这些酷刑......

更严重的是,这些事是曹公明确写出来,他没写出来的有多少,鬼都说不清,真如第62回薛宝钗跟贾宝玉倾诉的那段话:

宝钗笑道:“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连这两件还不知道呢!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若以后叨登不出来,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登出来,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
发布于 2020-12-12 13:38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03: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金钏之死的细节推敲,看王夫人的深沉心机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红楼梦》第30回,荣国府内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金钏被撵!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贾宝玉正午无事,到处闲逛,正好逛到王夫人的房中,金钏正一边为王夫人捶腿,一边打瞌睡。贾宝玉便偷偷跟金钏一起说了一些不太正经的话,金钏也一时忘了分寸,跟贾宝玉打情骂俏了一番,谁曾料王夫人乃是假寐,将两人的对话听了个干净,登时大怒,赏了金钏一个耳光,将其撵了出去,最终造成了金钏跳井自尽的结局。

单看文本情节,似乎仅此而已,但曹雪芹很擅长使用“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不泛涟漪”的笔法,这个简单的情节背后,其实隐藏了无数细节和故事。

王夫人撵走金钏,当事人只有王夫人、金钏、贾宝玉三人,金钏作为当事人,必然不会主动宣传这件事,贾宝玉、王夫人作为贾府的主子阶层,也都是要脸的,更不会将这件事说出去,换句话说:撵走金钏的真相,从理论上来说,应该只有这三个当事人才知道!

可到了第33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有一个人貌似也知道这件事的真相,那就是贾环!

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了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儿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了......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强践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便赌气投井死了。”——第33回
我们确信,王夫人、贾宝玉、金钏三个当事人必定守口如瓶,可为何贾环还是知道了这件事?贾环说自己是从母亲赵姨娘那里听到的,赵姨娘又是如何知道的?必定是有人告密,这个人应该是王夫人房中的丫环彩霞。

从后文可知,彩霞是赵姨娘在王夫人房中的“间谍”,甚至时常还会从王夫人处偷玫瑰露给赵姨娘母子(第60回)。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彩霞在得知金钏被撵走的消息后,立刻将这个消息告知了赵姨娘。

按照彩霞的人品,她应该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如实对赵姨娘说了金钏被撵出去的事实,接下来的“调戏”、“强践”等,应该都是赵姨娘自己臆想出来的,然后赵姨娘告诉了贾环,这才早就了第33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的戏码!

接下来的剧情大家都清楚,在贾环的挑拨下,贾政大怒,重重地笞挞了贾宝玉一顿,王夫人前来求情都不管用,最后还是贾母亲自出马,才算保住了贾宝玉这条命。

可这件事远远还没有结束,三个当事人,金钏跳井自尽了,贾宝玉卧床不起,而且按照贾宝玉的性格,他所有的悲伤都放在金钏之死上,恐怕压根没有心思和精力去思考这件事是如何泄露的?

只有一个人,一直在暗中调查这件事的真相,想知道到底是谁把这件事泄露出去的,这个人就是王夫人!

王夫人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书中明确提到的,王夫人曾向两个人询问,一个是薛宝钗,一个是袭人。

第32回,薛宝钗从婆子处听闻了金钏之死的消息,懂事的她前来王夫人处准备安慰一番,结果王夫人却想从薛宝钗口中打探消息: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第32回
王夫人见到薛宝钗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想好了一套谎言,她想从宝钗口中探听下“金钏跳井”的事情在贾府内部宣传开了没有?是怎样内容的“来龙去脉”传播的?传播的内容是否会对她和儿子宝玉的名声造成影响?最好能探听出是谁在背后嚼舌根子,以便收拾这个罪魁祸首!王夫人希望能从宝钗口中打听到这些消息。

但宝钗很懂事,她觉得王夫人这么伤心,不敢多说什么,于是干脆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静静听王夫人解释事情的全过程:原是她(金钏)前儿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几下,撵了她下去!

就这样,王夫人并没有从宝钗口中探听到虚实,如果事情就这么过去,王夫人或许能放下这层戒备,可紧接着第33回,贾宝玉就被贾政给打了,王夫人更要弄清到底是谁在中间作怪,于是第34回,她命人从怡红院叫一个丫环过来,想要进一步询问,结果来的人是袭人:

袭人答应着,方要走时,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袭人忙又回来。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今儿宝玉挨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了,我也不吵出来叫人知道是你说的。”——第34回
从王夫人知道“贾环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来看,王夫人的情报网并不差,她已然知晓了贾环告密的全过程,但她还想再确认一番,她让怡红院来个丫环,问了宝玉身体怎么样、想要吃什么东西,这些不痛不痒的话,直到袭人出门要走时,王夫人装出不经意的样子,询问袭人,其实她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询问这件事。

看见没,王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全部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心机。

但袭人也比较谨慎,她选择装糊涂,称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然后渐入主题,说了一番保全贾宝玉、王夫人名声的话,收获了王夫人的心,加上王夫人恰好在怡红院中缺少一双眼睛,袭人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她的需求,两人一拍即合。

第36回,王夫人做事雷厉风行,立袭人为宝玉的准姨娘,彻底开启了她对怡红院的鹰眼监控。

金钏跳井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却引发了这么一个连锁反应,而且很多细节书中并未明确写出,但细心的读者就能看出这些内容,将其联系起来,组建出这个故事的全过程,这亦是《红楼梦》不写之写笔法的经典所在。

发布于 2020-09-19 23: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夫人的“画皮”多达三层,贾政深受其害,贾母也差点被她骗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王夫人的形象很割裂,原文在细节处勾勒出人生三个阶段的王夫人,面目大相径庭。

嫁入荣国府之前,王夫人是刘姥姥口中响快的王二小姐。

“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
这不就是第二个“王熙凤”么!

嫁入荣国府后,王夫人是贾母口中不得公婆意的二儿媳妇。

“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后,王夫人开始逐渐接管荣国府,削弱王熙凤的权势,越来越多插手家庭事务。往日说得身体不好,木头人之气一扫而空,又是一副当家人的面目。

那么,到底哪种面目才是真实的王夫人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其实,三种面目代表了王夫人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她在完成不同的责任。

客观的说,王夫人要比王熙凤做的好,尽管难逃悲剧收场。

一,响快人
王家二小姐,并不是说王夫人还有个姐姐,而是王家男女同排行的原因。

当时王家老太爷在京城当官,王夫人跟着大哥(凤姐父亲)在京中伺候。

不同于嫡长子随着父亲历练。王夫人跟着父亲,肯定因为老夫人去世早,老太爷当官,身边需要个“女主人”主持和应酬。

王夫人是作为女儿代行女主人之责。也是王家老太爷在给女儿出头机会,要择一门京城贵婿。

要说此时的王夫人,才是她最真实的面目。






她在父亲身边与京城达官显贵诰命们应酬,不但要将人物、性格呈现出来,还要做到尽善尽美。

刘姥姥说她“响快”,是指说话做事干练、果决,可以参考王熙凤,当能还原王夫人当初风采。

王夫人也因此被选中嫁给二代荣国公的二公子贾政为妻。背后原因自然是贾府在培养王子腾接班京营节度使,替贾家掌控京营。

但王夫人被选中,也因她自身足够出色。

二,木头人
王夫人嫁给贾政,固然是嫁入豪门。但于她自己,实际是断了上升空间。算是王家用上驷对贾家下驷,以王夫人的人生婚姻换王子腾的未来。

贾政是荣国公的二公子,当然出身贵族,家世显赫。

可国公世袭之家的残酷,则是嫡长子继承全部,荣国府的一切与贾政无关。

贾政只能与哥哥均分父母的私产,最终搬离荣国府,如他的三个叔叔一样分家另过。

具体可以参考贾代儒,作为荣国公之子,分家后的家庭条件估计还不比赖大强。

贾政若是无法出人头地,王夫人注定要为家族牺牲。






但转机出现的“极为可疑”。

正是王夫人嫁给贾政后,原本没有世袭的贾政获得了荣国府的继承权,成为了荣国府的第三代当家人,与袭爵的贾赦一起成为荣国公第三代继承人,并将继续传承给自己的子孙。

于是,荣国府开启两房分治的局面。

长房贾赦袭爵。

二房贾政袭爵产。

从兄弟二人名字可知:

贾赦字恩侯,因犯错失去继承权,皇帝赦免才得袭爵。

贾政字存周,像周武王姬发一样,二房上位继承,合理合法。

但真的“合理合法”么?

贾赦当初为什么犯错,有没有兄弟阋墙的原因?二房得位正当么?

也许从王夫人成了二太太开始,就成了“木头人”的转变,能够抓住一些蛛丝马迹。






“木头人”就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薛宝钗那样啥也不说,啥也不管。

作为荣国府的女主人看似失责,实际却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当初他们二房上位当家,老人很难信服鸠占鹊巢,背后必有流言蜚语。

如果王夫人像王熙凤那样,不懂收敛的赫赫扬扬行事,必然被诟病小人得志,进而遭受抵制和攻击。他们一家也很难融入荣国府。

低调做人和行事,反而让他们更容易立足。

不光如此,王夫人连女主人的正室荣禧堂都不怎么住。

她平时起居在荣禧堂旁边的耳房内,接人待物也在旁边院子的三间小正室内(接见黛玉)。

正因他们二房韬光养晦,不骄不躁,以时间换事实,才彻底在荣国府立足。






可从原文细节处看,像林之孝家的这种老人,依旧明显对二房有想法,立场更贴近长房那边。不提。

王夫人如此韬光养晦,则侧面证明当初的继承确实有一定问题,也不敢真闹腾起来。

那么,王夫人终究作为荣国府女主人,甘心一直做木头人,压制天性么?答案也是否定的。

三,谲觚人
林黛玉拜见二舅舅时,就在荣禧堂的耳房看见室内陈设。

“文王鼎”结合贾政字存周的解释,呈现出当初继承的旧事。

“汝窑美人觚”则是王夫人象征。出身名门,品貌端庄美好。但作为一只花瓶,终究只是个摆设,没有能像真正的觚,成为祭祀宗庙的重要礼器。

而“觚”有谲觚之意,代表人的性格阴郁难测。也变相透露出王夫人隐藏的性格另一面。

最早感受王夫人谲觚性格的,当然是贾政。






王夫人嫁给贾政后,直到生下贾宝玉,才让贾政和其他人生育。

贾政终于在婚姻十五六年后,得以和赵姨娘生下庶女贾探春。

探春生日是三月初三,比贾宝玉四月十八,只少了十一个月。证明贾政在贾宝玉出生后,马上与赵姨娘生了贾探春。

那么,周姨娘是怎么回事?

贾政只有王夫人、周姨娘和赵姨娘一妻二妾。

王夫人婚后肯定要给贾政留一个“平儿”一般的通房侍妾,周姨娘概率最大。赵姨娘年纪很轻,不可能是与王夫人同龄人。

如果周姨娘是曾经的陪嫁丫头做了通房,为什么没有孩子?

一切从王熙凤用平儿控制贾琏的手段,就能揭开真相。

王熙凤显然是对姑姑王夫人有样学样。

那周姨娘就是当初的“平儿”,牺牲了自己,为王夫人控制贾政。

王夫人直到生下二子一女彻底心满意足,才又给贾政纳了年轻的赵姨娘作妾。






至于周姨娘,年老色衰不得宠,就是王夫人的牺牲品。

周姨娘用一生为之忠心的“二小姐”,对待她是何等残忍!也侧面表现出王夫人的谲觚性格。

贾政曾自诩自己少年时“诗酒放诞”,却明知赵姨娘粗俗不堪,也对她宠爱不止,就好比让贾宝玉和扫地丫头琴瑟和鸣一样。

贾政得了赵姨娘后,接连生儿育女,却和周姨娘却一个不生……就是因王夫人控制他与周姨娘没机会生,一旦放开马上和赵姨娘生。

而贾政专宠赵姨娘,不嫌弃她粗俗,何尝不是故意针对王夫人,夫妻在较劲。

他在中秋节讲的那个“怕老婆”故事,除了影射贾琏,不也是自己的写照?

王夫人的表现,木头人只是伪装。她的真面目在元春晋升贤德妃后,与贾母的争持中才算真正显露。

贾元春下旨让贾宝玉和姐妹们一同住进大观园,变相替母亲将弟弟调离祖母身边。






明明半大小子不适合与女儿们独居大观园,不久又出现金钏儿之死,脚踢袭人,偷看禁书,与碧痕洗澡两三个时辰,甚至与林黛玉谈恋爱这等事……

王夫人心知肚明却就不让儿子搬出来,只因出来又回到贾母房中,将再次失去儿子的监护权。

贾宝玉在大观园一天,她就能控制儿子一天。

不光如此,她在贾宝玉房中安插麝月,在林黛玉房中安插春纤,在赵姨娘房中安插小鹊,相信贾母房中也有她的人,行的全是谲觚之性,就像散发着“美女蛇”的气息,令人极为不舒适。

而她一意孤行推动金玉良姻,不顾贾府未来诗书传家之计,坚持富贵传家也是贾府三代而亡之因,更因此失去了儿子贾宝玉。

王夫人就像焦仲卿的母亲不喜欢刘兰芝,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一样,不喜欢着林黛玉。

她对林黛玉的恨,都体现在晴雯身上。

她咬牙切齿的咒骂晴雯是“狐狸·精”,在晴雯死后,命多浑虫将其烧了,骨灰扬在了乱葬岗。如此挫骨扬灰的痛恨,让人不寒而栗。






即便对待亲侄女王熙凤,王夫人也是趁着凤姐生病,便公然安插薛宝钗协理管家。

薛宝钗管家,显然是王夫人夹带私货。

一方面是让贾府中人习惯。

一方面也是宣示对薛宝钗的支持。

另一方面“宝二奶奶”有了人选,琏二奶奶就要交出钥匙了。

王熙凤后面的压力会那么大,会那么灰心,就是王夫人对她潜移默化的“放弃”,让她生出的危机感。

王夫人的无情和自私,彰显出她木头人背后冷酷的另一面。

而她插手和安排的工作,实际对贾府并无益处。

她教养看重的丫头,袭人与贾宝玉鬼鬼祟祟,麝月与贾宝玉瞒神弄鬼,碧痕与贾宝玉洗澡几个时辰。彩霞与贾环背人行事。金钏儿当着她的面就与贾宝玉嘲戏。






而她看重的薛宝钗,亲口吩咐看管婆子们吃酒赌博的事,偏偏大观园聚赌就在这事上发生。

此举不光表明她眼光失误,所托非人。也变相折射出薛宝钗的能力问题。

综上,王夫人并不具备“养荣”的能力。所以,当调配养荣丸时,她才会没有人参。

贾母那里有一大包。表明贾母的实际能力。

只可惜贾母老了,能力和精力就像那糟朽的人参一样无能为力。

但贾府落在王夫人这种人手里,不败又如何?

她一心一意为着贾宝玉“好”,到头来却导致贾宝玉出家而去。不光害了宝黛钗三人。她二子一女二死一去,终老也是鳏寡孤独。推测还得靠贾环养老才是。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6-24 21:16・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人物
贾宝玉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04: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手握宝黛姻缘底牌,笑看王夫人折腾,最怕宝玉黛玉背后做错事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姻缘,搅动了贾府两股风向的分化甚至分裂。

以贾母、贾政为首的,站在贾家未来发展的大局观,支持宝黛姻缘,看重林黛玉是真香玉,堪为贾府未来炼石补天之“女娲”。






以王夫人贾元春为首的,替贾宝玉未来考量,反对宝黛姻缘,有眼不识真香玉,选择薛宝钗继续富贵传家,注定三世而亡。

当然,对于结局和未来的结论,是读书人的上帝之眼。

贾母、王夫人看不到未来结局,只能衡量当下得与失,很难说谁对谁错。

贾母看重好儿媳妇旺三代,王夫人何尝不如此?

贾母选择林黛玉,以出身、思想、学识考量,更适合贾府弃武从文的未来发展方针。

林家的书香门第之风,肯定会随着林黛玉改变贾府现有的富贵风气。

王夫人选择薛宝钗,以势力、联姻、扶持考量,更适合贾宝玉一无是处的现实。

薛家、贾家与王家的再结盟,铁三角可保贾宝玉下半生无虞。

正因王夫人反对,给林黛玉造成巨大压力。“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说得就是她在贾府日渐严峻的生存空间。






女主人不待见,家人们自然就察言观色的踩踏,明里不敢就暗里。

林黛玉的委屈,哪怕有贾母和贾宝玉的关心,依旧不得舒缓。

那么,面对王夫人的反对,贾母是什么立场?

说实话,老太太不满意是肯定。但要说她很着急便夸大了,只因她心中有数,王夫人的反对没用。

贾母真正担心的是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会导致的婆媳问题。以及贾宝玉和林黛玉日益升温的感情,并不是宝黛姻缘能不能成。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母为什么不担心宝黛姻缘能不能成?皆因贾宝玉娶谁,全是她老人家一句话的事。王夫人反对?没用!






(第五十六回)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尽管凤姐没直说宝黛婚姻,但不动用官中的钱,肯定是指宝玉和黛玉的婚姻。否则贾宝玉娶别人,林黛玉嫁他人,肯定荣国府官中还要花钱筹办,不可能只用贾母的体己。

凤姐作为管家都如此认定宝黛姻缘必成,就像小厮兴儿笃定的那样:“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何尝不是王熙凤心中的笃定?说明这件事在贾府是铁一般的事实。王夫人如何反对,也拗不过贾母的定夺。

贾母为什么能越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自决定?

现代人容易陷入文字表面的束缚,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父母做主。殊不知贾母作为贾政的母亲,她是代行父权,且能让贾政无条件顺从。这就是三纲五常所论的“父为子纲”。






王夫人作为母亲,为什么反对无效?皆因“夫为妻纲”。贾政做主的事,只要无大错,王夫人无法反对。

王夫人既要面对“夫纲”,又要面对“父纲”,她有啥反对权!只能借由女儿贾元春设定一些障碍,侧面表达反对立场。

贾母有鉴于此,为了家和万事兴,便也没有正面硬刚儿媳妇的小动作。

上兵伐谋,老太太智珠在握又何必锱铢必较。

贾元春地位再高,嫁出去的女儿也无权干涉贾府的事,更无法赐婚弟弟。

贾家唯一能一锤定音的只有贾母。

那么,为什么老太太不给宝黛做主?除了兴儿说得林黛玉病,年纪还小之外,最大原因是贾政外出三年不归,贾母不可能提前做主。






古人行事讲究规矩礼仪,断没有老子外在辛苦,儿子在家娶妻纳妾的道理。

王夫人做主给袭人侍妾待遇,却坚决不声张,便也是这个道理。

贾政一回来,推测在贾母寿庆、中秋节后就肯定会谈及贾宝玉的姻缘。

从香菱与冯渊的三日之约,梨香院三官嫡死续弦影射宝黛钗三人姻缘,薛姨妈提议要做媒等线索,可以知道八十回后贾宝玉和林黛玉肯定订过婚,就是贾母发话做主且贾政同意了。媒人肯定是薛姨妈,至于王夫人,毫无办法。

当然,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最终宝黛姻缘不得结果,林黛玉与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同嫁海外背后,还是有王夫人的影子。也是《孔雀东南飞》《钗头凤》故事的重演。不提。

回到贾母这里,她老人家不担心王夫人,不表示她没有担心。

她最担心的有两个,一个是林黛玉的身体,一个是宝黛之情的发展。

贾母清楚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也知道林黛玉为此煎心。但这种事在当时无法公之于众,也不能随便乱讲。






不但如此,面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贾母还要泼冷水给他们降温。

比如元宵节林黛玉情不自禁给贾宝玉喂酒,随后就引出贾母亡羊补牢的“掰谎”警告。

贾母支持宝黛姻缘,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基础,绝不可能支持两人的私情发展。

而面对林黛玉的身体每况愈下,贾母更是着急。林黛玉是外孙女,贾宝玉是亲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有情不假,也是一对佳偶,更对贾家未来发展有积极作用。

问题是林黛玉身体终究是大拖累,谁也不想娶个注定夭折的媳妇。

贾母未尝不忧心,才会在知晓紫鹃试贾宝玉的目的后,闻之落泪。






悲剧的形成肯定是多方面因素促成。贾母能掌控结果,却无法掌控变数。

终究她因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而寝食难安(南安)病入膏肓,虽让薛宝钗等来嫁给贾宝玉的机会,到底死在二人婚礼当晚,也让薛宝钗一生完璧。

而这便是宝黛钗三人的“终身误”。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6-18 10:55・IP 属地辽宁
贾宝玉
宝黛
林黛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4: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夫人为什么放着荣禧堂五间正房不住,宁愿住在三间侧房和别院?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有很多小细节,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忽略关键的线索。

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重要性,比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刘姥姥两进荣国府更重。

冷子兴是道听途说,刘姥姥受限身份见识,只有林黛玉才能真正看出“真实”的贾府情况。


曹雪芹借林黛玉的“感同身受,所见所识”,呈现出最完全的贾府,其中很多伏笔和隐喻都至关重要。

比如,贾赦的姬妾丫头,邢夫人的驯骡。贾政的文王鼎,王夫人的汝窑美人觚,王熙凤的月钱,全都贴切几人的性格、行事等,为日后伏笔。

不过,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多人都没太在意,就是林黛玉从贾赦家中回来拜见二舅舅贾政时,辗转几处才得见到王夫人。

与邢夫人带林黛玉直到正房,派人去请贾赦完全不同。

王夫人不但人不在正房,她的起居室也不在正房。而她接待林黛玉的地方更不是正房正院,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林黛玉被邢夫人派婆子送回荣国府,便直入荣禧堂。


(第三回)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

“荣禧堂”不是荣国府的外宅,而是内宅正室。林黛玉看见后“便知是正经正内室”。

何为“正经正内室”?就是男主人与女主人的正房。女主人被称“正室”“正房”“大房”,便源于她是内宅正室的女主人。

荣国府的荣禧堂便是王夫人的正房正室。

“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属于大宅配置,一般人家只有三间。

五间正房,中间开大门为“堂屋”,就是荣禧堂。左右两侧为贯通的卧房,原配正室住东不住西。西侧住的只能是偏房或者侧室。

注意这个“偏房”“侧室”地位远高于一般的妾。就算尤二姐这种二房,王熙凤也只给她收拾了东厢房居住。能住正房西屋的人,《红楼梦》里没有。

荣禧堂便是贾政王夫人夫妻正房的堂屋,供他们起居,和家人见面、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陈设宁荣二公“影”像,贾母在内供奉菜肴之处,就是宁国府如“荣禧堂”一般,属于贾珍尤氏的正房堂屋。


原本王夫人应该在荣禧堂东侧两间正房内等待林黛玉。可她当时却并不在。

(第三回)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

王夫人时常吃住坐卧之处,竟全在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这就很奇怪了。

何谓“耳房”?古代正房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相对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

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小型四合院多为“三正两耳”,中型四合院为“三正四耳”。荣国府的“五正六耳”,可见其规格之大。

耳房是正房两侧一排稍小的房屋,一样坐北朝南,并不是东西厢房。

厢房是内宅的东、西两侧各有的三间房,分别向院内方向开门,称为厢房。

贾府这种规模,在东西厢房的南侧肯定还要再加厢耳房。

四周房屋再全由游廊连接,出前门就是内仪门,进后首就是后院。左右东西又各通别院,不提。

王夫人起居室在东侧耳房。后来贾元春下旨众人进大观园时,贾宝玉去见贾政,就很像是在这里。

那么问题就来了,王夫人为什么不住荣禧堂正房,要住耳房?这个后面再说。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当天王夫人竟然还不在耳房起居室内内,而是身处另外一处地方。

(第三回)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于是,林黛玉的眼中,二舅母王夫人当天行为难免“奇怪”:

有正房不住却住东侧耳房,接见外甥女,不在平日起居室,反而是在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这三间小正房,肯定与荣禧堂和耳房同向而设。

可荣禧堂正房这边的“四合院”没有它的位置。所谓“东廊”是指从荣禧堂正室东侧耳房前的游廊延伸出院外另一处小院落的三间小正房,算是王夫人的“别院”。

王夫人在此处接见林黛玉,可比邢夫人带林黛玉直入正房的档次低多了。

按说王夫人就算不等在荣禧堂东侧正房,也应该在耳房起居室内接见林黛玉。可她偏偏选在东廊三间小正房接见,规格肯定是一降再降。

如果林黛玉是个大姑娘,王夫人这么做难免故意“唐突”嫌疑。

可黛玉当时只有七岁,倒也不能说王夫人一把年纪故意不给小孩子面子。


所以,她这么做肯定是有她不得不为的理由。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夫人仿佛“狡兔三窟”,一再“遛”林黛玉呢?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既然不存在王夫人故意为难七岁外甥女的意思,便肯定是她从现实考量,在此处接见更合适。

这件事,追根溯源得从王夫人为什么不住荣禧堂正房说起。

王夫人是荣国府女主人。荣禧堂东侧两间正房才是她作为贾政妻子地位的彰显。

可她偏偏让出正经正房不住,日常在耳房起居,还在别院小正房会客,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王夫人非原配,是续弦或者其他身份上位?

答案肯定不是!续弦也能住正室,最起码也能光明正大住西侧正室。

而王夫人作为王家嫡出大小姐,虽行二,却应该是王家男女大排行的原因。

她嫁给二代荣国公次子贾政,肯定是做原配正室妻子,绝对有资格住荣禧堂正室。

只是她有资格住,和“敢不敢、好不好”住荣禧堂是两码事。

如果熟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贾府实际情况的人,都清楚一件事:贾代善死后,荣国府第三代继承出现了大问题。

贾赦袭爵,却住进东侧花园间隔的黑油大门内的独立宅院里,不与荣国府相通。


贾政无爵,却成为荣国府第三代当家人,入主荣禧堂。

这种关乎荣国公世袭爵位爵产的分配,贾府无论任何理由和任何人,都不敢私下分配。

贾政想要当家必须得到皇帝允许,获得荣国府第三代继承权,成为荣国公世袭爵产的继承人,才能“鸠占鹊巢”并把贾赦“排挤”出去。

贾政字存周,“政”指主政,当家之意。“存周”指周武王以次子身份,取代兄长继承周文王的典故。

所以,王夫人房中那个文王鼎,便影射贾政次子继承荣国府的合理合法。

贾赦字恩侯,预示他出意外被夺继承权。贾代善死前上本,皇帝开恩赦免才得继承爵位,却失去爵产荣国府。

所以,贾赦住的是荣国府花园间隔出来的黑油大门宅院内。虽还属于荣国府,却分家不相通,与贾政各过各的。

既然贾政正当获得荣国府继承权,成为当家人,按说王夫人就有资格住荣禧堂正房,为什么还要在耳房起居呢?

肯定不是不想住,而是避嫌、谦让“不好住”。

贾政当家虽合理合法,毕竟二房上位,难免非议。

贾赦当年为什么犯错失去继承权?有没有贾政背后“搞鬼”?兄弟阋墙有没有发生?人言可畏,百口莫辩。


如果贾政王夫人堂而皇之住进荣禧堂正房,势必要被千夫所指。他们当家就要承担更多的情绪和反对阻力。

就看焦大看不上贾敬祖孙三代,只因贾敬是贾代化养子身份,就可见当时嫡长正统观念有多根深蒂固。

王夫人在家时,被刘姥姥称为“着实响快”的王二小姐,与王熙凤类似。

可嫁入荣国府,在贾母跟前却变成个“木头人”不懂得讨好公婆,难道不是获得巨大利益后的韬光养晦,不敢张扬么?

原本贾政一无所有,婚后要像叔叔贾代儒一样分家出去小富即安。

如今天降横财成为荣国府第三代当家人,夺了嫡长哥哥贾赦的爵产,能不让人非议?

如果他们一家不懂收敛低调而张扬,堂皇住在荣禧堂正房,还不知道要被如何指摘,对他们当家融入荣国府不利。

于是,贾政王夫人为表示尊重嫡长,二房侥幸得位,住在旁边耳房以自谦,博人认同也是行而有之。

不光如此,他们后面宣扬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的“奇”,以及贾宝玉“含玉而生”的神奇,何尝不也是为二房上位炒作“天命所归”的正当性!

抛开神话故事,贾宝玉含玉而生不就是二房自导自演的“祥瑞”么?


算上薛宝钗的冷香丸、金锁和金玉良姻说法。王家女儿像踩了祥瑞窝一般,不也揭示出王家背后有鬼,贾政二房上位有问题么?

贾政夫妻不住荣禧堂,何尝不是“心虚”体现?

林黛玉初来,可谓万众瞩目。王夫人如果在荣禧堂正房接见,便容易受人诟病:人前人后心口不一。

若是在耳房起居室接见林黛玉,又显得不那么正式。毕竟耳房档次低于旁边荣禧堂正房。也会让林黛玉奇怪,王夫人更觉别扭和尴尬。在小女孩跟前“丢脸”犯不上,又没办法解释。

而东廊三间小正房,尽管别院不如荣禧堂,但起码是“正房”。能凸显王夫人的正室地位,也让她不在小女孩跟前丢面子。

虽说接待林黛玉的“规格”低了点,到底还是个孩子,也不用那么隆重。

如此既保全王夫人颜面,也少了一些有心人的“幸灾乐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究其根源,还是贾政二房“上位”的争议问题导致。

作者借由林黛玉的眼睛,也让读者窥见到真实的贾府旧日内情,当要注意。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5-18 09:27・IP 属地甘肃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4: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春省亲后,王夫人立即对贾母翻脸,被儿子讽刺鼠目寸光太滑稽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王夫人在贾府的媳妇人生分为两部分,以贾元春晋升贤德妃省亲为分水岭。

之前是“韬光养晦”的二太太。从刘姥姥口中“响快”的王家二小姐,到贾母口中不言不语的“木头人”。形象如此转变,肯定是故意为之。


之后是“手握大权”的女主人,算计贾母,架空王熙凤,一步步接手荣国府,直到贾府在她手中抄家,成为末世之主。

王夫人的贾府媳妇人生,真正诠释了“身在曹营心在汉”,从来没为贾家有过一日费心,汲汲营营只为自己谋划。

贾府当初因扶植王子腾做军中接班人,不得不做的两次联姻,娶王夫人、娶王熙凤,最后娶薛宝钗。三人都不具备“女娲补天”之能,一败涂地是必然。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省亲之后,王夫人从幕后走向前台也是必然。女儿做了贵妃,母亲哪有不挺直腰杆的!

之前因贾政意外获得爵产继承,成为当家人。“二房得位不正”不得不收敛锋芒,缩头做人,如今扬眉吐气,谁敢小瞧她?


之前因贾母“眼睛不揉沙子”,她一直也不太出头,才落得“木头一样,公婆跟前儿不大显好”,更让王熙凤出尽风头。

如今元春长脸,她得最大靠山。省亲结束后便迫不及待的借着女儿做了几件事,每件都有针对。

一,开放大观园,将贾宝玉调离贾母身边。

元春省亲回去不久,就下旨开放大观园,让姐妹们住进去,“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

(第二十三回)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姐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要说贾元春是不是昏了头?

贾宝玉此时年纪不小,和女儿们一同住在大观园,成何体统?


那个年代尽管可以不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到底与嫂子李纨、表姐妹宝钗、黛玉也要有个避讳。更要注意贾府的名声体统。一个男孩子和几百个女儿关在一个园子里朝夕独处,脱离长辈看管,算什么道理?

如何也说不通!

而贾宝玉在贾母、父母身边尚且不学习,让他进园子里就会浪子回头“读书”了?

但“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细品就发现余韵悠长。

贾宝玉跟着贾母时,“每因辱师责子”,有祖母护着不读科举仕途之书。

如今去了大观园里,贾母不能护着了,岂不就要安排他“读书”了?

谁来安排?自然是贾政、王夫人。

尤其是王夫人,之前插手不得儿子的教养,如今贾宝玉离开贾母,她全面接管儿子的“监护”,也有了督促宝玉读科举仕途之书的理由。


贾元春这道“毫无道理”的旨意,真实目的就是帮助王夫人抢夺贾宝玉的监护权才是真!

此后,哪怕王夫人发现贾宝玉开始“荒于嬉”,倒行逆施致死金钏儿而被打,她也坚决不放儿子出来。就源于出来又会回到贾母身边,还要“失去”儿子。

可她忽略了大观园里没有贾母,却有林黛玉,她依旧还是会失去儿子。

二,打压宝黛姻缘,支持金玉良姻。

贾元春省亲当晚,几个举动凸显出她对钗黛的立场。

第一,去掉“蓼汀”,留下“花溆”,根据罗业《雁》诗的典出,预示日后林黛玉在贾家,因王夫人和元春没有立足之地。

第二,修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去掉香玉和绿玉都是指“黛玉”。表明反对、破坏宝黛姻缘。

第三,喜欢唱《钗钏记》的龄官,公然支持金玉良姻。

端午节赐节礼,果然薛宝钗与贾宝玉一个样儿。


而打醮清虚观,张道士主动提亲的十五岁“小姐”。分明就是才过完及笄之年生日的薛宝钗。

贾元春的立场为什么如此明显?她并不“认识”林黛玉和薛宝钗,自然是受母亲王夫人的影响。

王夫人借由贵妃女儿,表明她反对贾母支持宝黛姻缘的立场,十分坚决和明确。

三,架空凤姐,掌权荣国府。

再不到一年,王熙凤于元宵节后突然流产,身患下红之症不好管不得家。

王夫人看似不得已的安排李纨重新管家,并锻炼贾探春协助。

但安排薛宝钗这个外人亲戚协理管家,暴露出王夫人架空凤姐,在为日后“宝二奶奶”上位做铺垫。

无论李纨还是探春都可以管家,宝钗算什么?

三人上台后,王熙凤便基本被架空。

如果不是因大观园赌博,贾母查赌恰好打中薛宝钗管辖的巡查工作(宝钗工作态度和能力问题?),又归权于凤姐,王熙凤哪怕好了也只是个跛脚的“神仙”。


四,抄检大观园,针对贾母。

贾母查完赌,贾府乱象一清,凤姐终于再掌权力。

王夫人却马上又发动一次“抄检大观园”,借邢夫人的愚蠢,将长房与二房彻底对立。

王熙凤作为嫡长孙媳妇,邢夫人的儿媳妇,只得又一次“病倒”,再次“放权”。

王夫人此时干脆自己走向前台,接管权力。

这一次她直接将大观园中,以晴雯为首的丫头们全部撵走,只剩下她认可的人。

从抄检大观园,内部自查自杀,到撵走贾母所赐晴雯,并将之死后“挫骨扬灰”,王夫人全然不顾一点贾母脸面,直面挑战婆婆。

(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笑道:"这才好呢,这才是读书知礼的。越自己谦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的。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

林之孝家的这些话言犹在耳,王夫人便自己带头推到。


晴雯是贾母的人,让她先斩后奏撵走,不给贾母留一点的脸面,才叫人知道什么叫小人得志。

贾元春修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去掉的“香玉”二字就是黛玉。

元春省亲后,贾宝玉在“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明确提到“盐课林老爷家的小姐才是真香玉”。

耗子们“鼠目寸光”,有眼不识真香玉,岂不就是说贾元春不识“香玉”林黛玉好处,胡乱修改?

而“有其母才有其女”,贾元春如此,王夫人如何?

贾府在她当权后彻底倒塌便是预兆。尽管抄家和她关系不直接,但她当家注定好不了,得媳如此,如何不倒?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5-05 19:08・IP 属地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3:48 , Processed in 1.5190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