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5|回复: 12

薛姨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发表于 2024-6-23 17: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第57回,薛姨妈为何突然认林黛玉当干女儿?
[color=var(--GBK03A)]红楼不红

[color=var(--GBK04A)][color=var(--GBK04A)]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9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第57回,回名乃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慈姨妈”乃指的是薛姨妈,“痴颦”自然指的是林黛玉,薛姨妈软语安慰林黛玉,本是寻常情节,可期间却发生了一个小事故,引起读者的注意——薛姨妈认林黛玉当干女儿。
薛姨妈又摩挲黛玉,笑道:“我每每和你姐姐(宝钗)说,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的。你这里人多口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不说你无依无靠,为人作人可配人疼;只说我们看老太太疼你了,我们也赴上水去了。”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不让,便是假意疼我了。”薛姨妈道:“你不厌,我就认了。很好。”——第57回
若换成其他人,读者自然轻易放过此情节,但薛姨妈是个例外。薛姨妈、薛蟠、薛宝钗母子三人当年进京都,是为送宝钗进宫待选,其后待选之事无疾而终(书中没有说明,应是落选了),薛姨妈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便动了促成“金玉良缘”的心思,第28回“元妃赐礼”后,有一段宝钗的心理描写,足以证明这一点,且看原文:
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了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第28回
薛姨妈既想促成金玉良缘,那么自然和“木石姻缘”的女主角林黛玉在立场上是相对立的。就是因为这一层关系,以致很多读者对此情节耿耿于怀:薛姨妈一心想着自家宝钗的姻缘,为何又会认林黛玉当干女儿呢?于是阴谋论层出不穷,皆在幻想薛姨妈此举背后到底有何心机。
笔者私认为,薛姨妈突然认林黛玉当干女儿之情节,细细探究,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纵观《红楼梦》第57回之前,薛姨妈和林黛玉很少有单独的亲密交集。
除了第8回“贾宝玉大醉绛云轩”,宝、黛两人在薛姨妈的梨香院一起吃了顿饭;再有第36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黛玉和薛姨妈、宝钗一起在王夫人处聊天吃西瓜等,皆是寻常情节,看不出两人之亲疏远近。
可第57回,薛姨妈突然说了这么一段交心的话,林黛玉又要认薛姨妈当干娘,这关系亲密得太突然,不怪读者心中问号丛生:薛姨妈和林黛玉的关系有这么好吗?
当然,薛姨妈自己也做了详细的解释。她称林黛玉在贾府的处境很特殊,加上人多口杂,黛玉又深得贾母宠爱,若是薛姨妈也对林黛玉太好,外人便会觉得薛姨妈是个势利之人,为了拍贾母的马屁,才对黛玉这么好,因为这一层原因,薛姨妈心里喜欢黛玉,表面上却不敢对她太好。
薛姨妈的说法,自然在情理之中,而且很符合她的人设——一个温厚慈祥,但又没多少主见的中年妇女。
我个人很喜欢薛姨妈这个人物形象,她属于典型的“好姑妈”形象,比如第8回“贾宝玉大醉绛云轩”,在梨香院的饭桌上,贾宝玉只是随口提了一句前日在宁国府吃的鹅掌鸭信味道很好,薛姨妈便立刻找自己亲手糟的鹅掌鸭信拿出来给宝玉吃,贾宝玉要喝酒,奶娘李嬷嬷再三阻拦,亦是薛姨妈从旁软语替宝玉开脱。
第47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薛蟠因骚扰柳湘莲,被其骗到郊外狠狠殴打了一顿,薛姨妈得知后的反应是:薛姨妈又是心疼,又是发恨,骂一回薛蟠,又骂一回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第47回)
而到了第66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薛蟠外出做生意遭强盗劫掠,被正好路过的柳湘莲所救,两人于是结拜为兄弟,薛姨妈得知后,又对柳湘莲感激万分,听闻柳湘莲和尤三姐订婚后,薛姨妈做了很多暖心的事:
且说薛姨妈闻知柳湘莲已说定了尤三姐为妻,心中甚喜,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家伙,择吉迎妻,以报他救命之恩。——第67回
其后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剃发跟随道士而去,薛姨妈得知后不禁叹息,并反复叮嘱儿子薛蟠各处去找找。柳湘莲不过一个素未谋面的外人,薛姨妈尚且这般真心相待,可见其慈祥温厚,当是真心无疑,读者切勿陷入阴谋论中拔不出来,将此好姨妈误认作心机妇。
故而,薛姨妈对林黛玉的解释,应当是出于真心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若是细细思之,还是存在一个明显漏洞:薛姨妈之前不敢对黛玉太好,害怕惹人口舌,如何眼下却敢对黛玉好了,甚至直接认她当干女儿?难道之前担心别人会在背后嚼舌头,现在就不怕了?
因此,笔者私认为,薛姨妈突然认林黛玉当干女儿,素喜黛玉是根本原因,但其中必然存在一个类似“导火索”一般的直接原因,否则大可继续和林黛玉保持从前不远不近的距离,没必要烈火烹油,繁花着锦一般非要认个“干女儿”,那么到底是什么事让薛姨妈的思想出现这般改变呢?
正是“紫鹃试忙玉”之功劳,第57回之回名“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前后二事乃是因果关系。
第57回,紫鹃撒谎林黛玉不日将要回姑苏,将贾宝玉吓得疯疯癫癫,险些死去,这件事惊动了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诸人,最后贾母请来紫鹃,对贾宝玉再三解释,这才缓解了宝玉的疯癫之状。
换言之,“紫鹃试玉”等于从侧面宣布了一件大事:贾宝玉只能娶林黛玉,如若不然,日后难免会出现与今日类似的情况,而这,正是薛姨妈认林黛玉当干女儿的“导火索”。
经过“紫鹃试玉”,贾府所有人都看明白了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感情,薛姨妈纵然一直还抱着“金玉良缘”的幻想,可眼下亲眼看到贾宝玉的病情,亦做好了放弃的准备——虎毒不食子,若是宝钗嫁给贾宝玉后,贾宝玉又变得疯疯癫癫,甚至有性命之忧,那么宝钗岂不要守活寡?薛姨妈岂肯推女儿入火炕?
放下了对“金玉良缘”的执念,同时自知林黛玉必定是未来的宝玉之妻,荣国府未来的宝二奶奶,薛姨妈便能和林黛玉倾心相处。
之前所担忧的“只说我们看老太太疼你了,我们也赴上水去了”自然也随之消散,因为林黛玉的身份不再仅仅是“贾母最宠爱的外孙女儿”,更成了“未来的宝二奶奶”,薛姨妈是跟后者打交道,自然无须顾忌他人的口舌。
另外,站在私心的角度,薛姨妈之前曾在荣国府传播过“金玉良缘”的舆论,眼下认了林黛玉当“干女儿”,将来黛玉嫁给宝玉,亦相当于薛姨妈嫁女,亦填了之前“金玉良缘”的坑,传出去也好听,当然,此一点是笔者主观臆想之论,权当笑谈。




[color=var(--GBL05A)]发布于 2021-07-09 20:48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2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为什么一直赖在贾府不走?

红楼梦
81% 知友推荐
· 3.2 万人评价
中国大陆 / 电视剧 · 剧情 · 爱情 / 1987-05-02 中国大陆上映 / 45 分钟




红楼梦里说到薛家时,在京是有房屋产业的,但薛姨妈一家却住进了贾府,且再也没有搬出去过,她为什么有自己的房子不住,非要在贾府赖着不走呢?显示全部 ​

关注者
465
被浏览
1,983,256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8
​4 条评论
​分享

查看全部 140 个回答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167 人赞同了该回答
薛宝钗一家有房有地,为何常年住在贾府,他们一家不嫌尴尬吗?

巧厌多劳拙厌闲,善嫌懦弱恶嫌顽。富遭嫉妒贫遭辱,勤怕贪图俭怕悭。触事不分皆笑拙,见机而作又疑奸。思量那件合人意,为人难做做人难。——《金瓶梅》

关于《红楼梦》之薛宝钗一家,为何常年寄居贾府,一直以来争论纷纷。

其中不啻有众多阴谋论者,认为薛姨妈心中怀奸,曾故意在贾府内宣传“金玉良缘”的舆论,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因为自家薛宝钗进宫待选失败(亦或者根本未参选),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想要图谋宝二奶奶的位置;

由此,薛宝钗之敦厚严谨,自己将笄之年生日宴上频频照顾贾母的喜好,反成了讨巧卖乖(第22回);帮助史湘云举办螃蟹宴,也成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借帮助史湘云讨好贾母等人(第38回);甚至于宝钗给黛玉的燕窝,竟也被解读为“毒燕窝”,真真好笑至极。

薛姨妈一家,真可谓是做人难,做薛家人更难。我们不妨立足《红楼梦》文本,来客观、理智地看待薛姨妈一家,为何常年住在贾府?

《红楼梦》第四回,薛姨妈一家进入京都,曹公借着薛蟠之眼,道出薛家人进京都的三个目的:

薛蟠素闻得京都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账目、再计新支。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景之意。——第4回
薛家人最初来京都的主要目的是送妹妹进宫待选,次要目的是清算下京都的生意账目,附属目的是顺便拜访下王家、贾家这两门亲戚。

而不巧的是,此时王家的王子腾正好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所以薛姨妈觉得去王家不合适,就只能去了贾家。

此时荣国府的女主人王夫人是薛姨妈的姐姐,哥哥不在京城,来姐姐这里拜访,王夫人欣喜妹妹到来,留下薛姨妈一家三口住几日,这一点儿毛病也没有。而且事实上,曹雪芹对贾家留薛姨妈一家住在本府的细节刻画得格外细致:

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千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白空闲,赶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哥儿、姐儿住了甚好。”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第4回
脂批本此处有一段批语:用政老一段,不但王夫人得体,且薛母亦免靠亲之嫌。

曹雪芹、脂砚斋可谓用心良苦,对薛姨妈住在贾府这件事进行了格外细腻的解释,生怕读者觉得“薛家不要脸,赖在贾家不走”,可架不住还是有读者要堕入这种俗套思维中。

贾家是礼数大家,王夫人是薛姨妈的亲姐姐,若是姐姐硬留妹妹住下,则有投奔之嫌,不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面子上都不好看。所以贾政、贾母主动提出让薛姨妈留下来。

而单看挽留之语,贾政又不如贾母情商高。贾政是个直男,言谈间处处意为帮助薛姨妈,而贾母却称“大家亲密些”,温情软语,读之欣然,不似贾政那般直接。

说了这么多,意在告诉诸君,薛姨妈一家住在贾府,并不是她死皮赖脸不肯走,而是贾家有意要留。

换言之,如果贾家不想留薛姨妈一家,只需要言谈之间点拨一下,薛姨妈立刻就会搬走,不带一丝犹豫的那种——薛姨妈并不是个厚脸皮之人。

贾家愿意留下薛姨妈一家,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亲戚之间的人文关怀:薛父去世,薛蟠不谙世故,薛家生意日渐凋零,薛姨妈一个寡妇带着一儿一女,虽不愁吃喝,但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并忧愁于薛家未来的发展,书中也明确提到,薛家的伙计仗着薛家孤儿寡母,经常背地算计:

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识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第4回
别说贾家,就算是寻常人家,看着亲戚家孤儿寡母,生意日渐凋零,家族江河日下,岂有不出手相助之理?

只不过贾家、薛家情况比较特殊。贾家是豪门贵族,房屋众多,非普通穷酸人家可比,不会有“亲戚死住在自己家里不走”,“不给房租、吃我们家的、喝我们家的”类似这样的烦恼。

贾母、王夫人、贾政也都不在乎这个;更何况薛家住在贾家,所有的消费都是自家来出,这就从根儿上避免了闲言碎语,成了单纯的“亲戚来京不熟悉情况,暂住贾家”的现象。

当然,薛姨妈住在贾家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一方面是为了借助贾家的家长贾政、贾赦这些男性权威人物,震慑教育儿子薛蟠;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依靠贾家的权势,在京都办事方便(包括借助贾家这个平台给宝钗找婆家)。

《红楼梦》中有很多细节都在暗示这一点。比如第3回,薛蟠打死冯渊,薛姨妈立刻写信给王夫人求救:

(林黛玉)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和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第三回
再有第47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中,柳湘莲将薛蟠骗到郊外一通拳打脚踢,薛姨妈回家看到薛蟠鼻青脸肿,又是心疼,又是发怒,第一反应就是“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

薛姨妈确实曾有“金玉良缘”的想法,可这不代表这位慈母就有什么歪心思,第29回“清虚观打醮”后,薛姨妈便放下了金玉良缘的执念。而且纵观《红楼梦》前80回,宝黛爱情的舆论始终大过“金玉良缘”,不必过分苛责这位母亲。

薛姨妈是个性懦之人,慈祥有余,能力不足,眼光格局也不高,所以就喜欢依赖王夫人,依赖贾家。薛家只有一个薛宝钗冷眼看出这背后的不堪——薛家没落到底了,所以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林黛玉感慨自己在贾家的生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宝钗听完之后,默默回了一句: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

可很少有人注意到宝钗这句话的分量,以为她仅仅是在安慰林黛玉,其实宝钗心中的苦,又有谁能知晓呢?

发布于 2021-02-13 19: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20: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姨妈一直想促成金玉良缘,为何后替黛玉做媒?恐是宝钗背后相助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关于薛宝钗是否打过宝二奶奶位置的主意,很多黑粉都立足“结果导向论”,因为薛宝钗最终嫁给了贾宝玉,所以就将她之前的种种作为赋上了“心机”的意义,薛宝钗对贾宝玉的苦言规劝,成了她为宝二奶奶之路做的铺垫;甚至连薛宝钗给林黛玉的燕窝,都被怀疑是在“下毒”,各种猜测,不一而论。

但这种推断首先在逻辑上就过不去,举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看见一场车祸,就认定司机必然是故意撞人,否定其他意外的可能性。宝钗之冤屈,亦是如此。

笔者对书中关于薛宝钗的诸多情节进行细细分析后,认为薛宝钗主观上并未有过要嫁给贾宝玉的意愿,甚至她还一直在暗暗促成木石姻缘,包括第57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薛姨妈主动为林黛玉做媒,亦是宝钗的劳动成果,以下是详细分析。

薛宝钗主观上并无成为“宝二奶奶”的意愿

薛宝钗是典型的封建礼教浸染下的淑女形象,她的所有行为皆符合当时社会对女子的要求,比如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主张教香菱学诗,每日学习针织女红,经常做到半夜。

而在婚姻问题上,封建时代的正统理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本身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换句话说,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她自己根本做不了主,而是薛姨妈、王夫人、贾政等人的权利。

如果薛宝钗暗恋贾宝玉,并一直处心积虑要促成金玉良缘,那么她就违背了自己的礼教信仰,因为她的这种想法已然是“自由恋爱”的萌芽,而这是绝对不被封建礼教所允许的,因此自由恋爱可能出现在林黛玉、贾宝玉身上,也能出现在司棋、尤三姐身上,唯独薛宝钗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

书中亦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且看第34回“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薛宝钗、薛姨妈误会薛蟠,以为贾宝玉挨打是薛蟠告状,结果薛蟠气急败坏之下,就故意怼妹妹宝钗,说了这么一句话:

薛蟠道:“好妹妹,你也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方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第34回
就因为这件小事,薛宝钗整整哭了一晚上,为何她反应这么大?就是因为薛蟠这番话诋毁了薛宝钗的礼教信仰,将她污蔑成一个暗恋贾宝玉的封建异端。因此这样的薛宝钗是断然不会在主观上贪恋所谓的“宝二奶奶”的位置。

薛宝钗欣赏贾宝玉,而非喜欢

但薛宝钗是否完全对贾宝玉无感呢?并不是,是人就会有活思想,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薛宝钗对贾宝玉是很欣赏的,而这种欣赏始终没有越过“男女之爱”的界限。

最为典型的证据就是薛宝钗对贾宝玉的规劝,诸位可曾想过,薛宝钗为何要规劝贾宝玉?其实就是因为薛宝钗生性聪颖,看人极准,她很明白贾宝玉身上有怎样的潜力,不忍心看着贾宝玉就这么废了,所以才出言相劝。

比如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中,贾宝玉因为夹在史湘云、林黛玉之间,闹了个里面不是人的下场,在黛、湘之间两头受气,于是心有所感,感慨自己因为重情,反而被情所伤,心灰意冷之下就做了一首寄生草: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回头试想真无趣。当林黛玉拿着这首词去找薛宝钗看的时候,宝钗的反应是这样的:

宝钗看毕,又看那偈语,又笑道:“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都是从我这一只曲子上来,我成了个罪魁了。”——第22回
宝钗虽然价值观与宝玉不同,但她是真的了解贾宝玉,也正因此,她看到贾宝玉写的《寄生草》,第一句话就是“这个人悟了”,这就让宝钗区别于其他人。

贾府诸人,如贾母、王夫人、贾政,甚至是贾宝玉身边的贴身小厮茗烟儿,他们跟宝玉很亲近,但却并不了解真实的贾宝玉,比如贾母觉得贾宝玉一直跟女儿厮混,莫不是个女孩投错了胎;

再有第43回,正值死去的金钏的生日,贾宝玉带着小厮茗烟偷偷外出祭奠金钏,茗烟见贾宝玉祭的认真,就忍不住也跪下说了这么一通话: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

由此可见,贾府众多人其实压根不了解贾宝玉,都只看到表面,认为贾宝玉喜欢跟女孩厮混,其实这只是表象,贾宝玉之所以喜欢女孩,是因为男子本位主义下的封建社会,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无法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圈中,也正因此,她们身上没有沾染“国贼禄蠹”的庸俗气息,而对于已经嫁人,开始计较茶米油盐各种算计的女人,贾宝玉则称其为“鱼眼睛”!

薛宝钗看懂了贾宝玉,这一点她和林黛玉一样,但不一样的是,林黛玉了解贾宝玉后,选择尊重贾宝玉,而薛宝钗则更为现实,她希望改变贾宝玉,于是规劝他好好读书,立身功名,不料却反被贾宝玉嫌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薛宝钗的态度,由此可见她是真的为宝玉感到可惜,毕竟被贾宝玉嫌弃,她自己一点儿好处也捞不着,她何必呢?

薛宝钗有意促成木石姻缘

薛宝钗无意于金玉良缘,因为她知道贾宝玉和自己的人生观不同,所以若单从主观意愿上来说,薛宝钗是不愿意嫁给贾宝玉的,这一点书中有很多明示,比如第28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元妃端午节赐礼,给薛宝钗和贾宝玉一样的分量,似有赞同金玉良缘之意,结果宝钗的反应却不是很高兴,且看原文:

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了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和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之记挂着黛玉,并不理论这事。——第28回
这可谓是薛宝钗无意成为“宝二奶奶”的一处证据,而也正是因为问心无愧,薛宝钗经常去怡红院串门就能说的通了(很多读者认为薛宝钗伪善,老去怡红院是觊觎贾宝玉),而到了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薛宝钗和林黛玉冰释前嫌,黛玉向宝钗埋怨自己在贾府的处境,宝钗的回答很有意思: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付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第45回
这是薛宝钗跟林黛玉开的第一个玩笑,意义重大,从此处也可看出,宝钗主观上是认同木石姻缘的,而且就贾府舆论而言,此时金玉良缘的风声已经偃旗息鼓,贾府上下人等皆认为“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宝钗也摆脱了“金玉良缘”的舆论绯闻。

但薛姨妈却还想促成金玉良缘,因为薛家已然败落,必须靠抱大腿的方式来求发展,贾家是她唯一的希望,为此宝钗应该对薛姨妈曾有规劝,然后到了第57回,先有“慧紫鹃情辞试莽玉”,阖府大惊,紧接着薛姨妈就来探望林黛玉了,而且还主动提出要认林黛玉做干女儿,并要为林黛玉做媒,将她嫁给贾宝玉。

薛姨妈为何前后态度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恐怕跟薛宝钗自己的心意,以及平日对母亲的规劝有一定关系,“紫鹃试玉”只是最后一根导火线而已,可惜的是,最终阴差阳错,黛玉病死,宝钗还是嫁给了贾宝玉,又赶上贾家被抄,贾宝玉又看透世事,选择出家,薛宝钗一个女人如何生计?恐怕她最终还是要落个“金簪雪里埋”的悲剧结局。

发布于 2020-10-12 1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3: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为何不叫薛姨妈姑妈?你看她怎么称呼王夫人,就知道没叫错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薛姨妈王氏,是王夫人的一奶同胞妹妹,也是王熙凤的亲姑妈。

可原文多次写到凤姐并不称薛姨妈为姑妈,反而和众人一起叫姨妈,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十回)凤姐儿笑道: “姨妈仔细忘了,如今先称五十两银子来,交给我收着,一下雪,我就预备下酒姨妈也不用操心,也不得忘了……我们老祖宗最是有眼色的,试一试,姨妈若松呢,拿出五十两来,就和我分。这会子估量着不中用了,翻过来拿我作法子,说出这些大方话来。如今我也不和姨妈要银子,竟替姨妈出银子治了酒,请老祖宗吃了,我另外再封五十两银子孝敬老祖宗,算是罚我个包揽闲事。这可好不好?”

王熙凤不称姑妈而称姨妈,并不是她不知道长幼尊卑礼仪,乱了辈分称呼。

薛姨妈确实是她的亲姑妈不错,她称薛姨妈就应该叫姑妈。

原文对此也有写。比如第三十六回,在王夫人问凤姐各房丫头,抬举袭人时,笑推薛姨妈道: “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

所以,王熙凤称呼薛姨妈,是分场合的。

当着王夫人的面,或者只在薛姨妈跟前,她会叫姑妈。


当着贾母的面,她就要称姨妈。

究其原因,是王熙凤身份定位的问题。

作为王家女儿,与薛姨妈私下相处时,凤姐必须要叫姑妈,这是二人血缘论亲。

作为贾家媳妇,在公共场合,王熙凤则以丈夫贾琏的立场称呼薛姨妈,才会叫姨妈。

薛姨妈的“姨妈”,是指贾政的妻妹,王夫人的妹妹,又称“小姨”。贾珠、贾元春和贾宝玉的姨妈。

贾琏是贾宝玉的堂兄,对婶娘王夫人的姐妹,也要随之称呼姨妈。

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得跟随丈夫称薛姨妈为姨妈。


就像李纨、尤氏,和薛姨妈没有血缘,就要称姨妈。

所以,在贾母众人跟前时,王熙凤摆正自己贾府嫡长孙媳妇的身份,称呼薛姨妈为“姨妈”并不错。

而在王夫人跟前与薛姨妈对话,长辈换成王家女儿,自然要称姑妈,以血缘论亲。

这还是薛姨妈。而面对王夫人时,王熙凤更从来不能叫姑妈和婶子,而是和大家一起尊称为太太。

太太是王夫人的官称。虽然贾政只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王夫人似乎只是个宜人诰命,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贾家作为贵族,他们的身份地位,从来都不以官职而论。


贾政是荣国府第三代当家人,作为次子能当家荣国府,入主荣国公世袭的荣禧堂,贾府不可能私下分配,必须得到皇帝的允许。

从贾赦字恩侯来看,贾赦犯错,导致他能继承爵位是得到皇帝的赦免。

贾政字存周,是像周武王以次子继承周文王一样,次子比长子贤而为继承人。

由此,荣国府第三代,贾赦袭爵,贾政当家,两房分席了荣国公世袭,贾政的身份就与贾赦等同,都为荣国公世袭一等爵地位。

王夫人能称夫人,也源于她是一品夫人的诰命。


太太是她的官称,贾府上下都如此称呼。王熙凤也不例外。

在绝对身份跟前,亲缘称呼就要退而次之。

王熙凤是薛姨妈的亲侄女,两人血缘亲情浓厚。可在贾母跟前,她只能拐着弯的以丈夫的立场,用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姨妈”称呼薛姨妈,就源于她要照顾贾府的颜面。

贾母和薛姨妈之间,无疑是贾母为重,亲情此时“不值一提”。

王熙凤如果硬要管薛姨妈叫姑妈行不行?肯定行。贾母也不会因此就不喜欢她。贾府上下都知道二人的亲情关系,也谈不上不知礼。

但王熙凤选择称姨妈而不称姑妈,既表明她处事妥帖周全,何尝不是她计较利益得失的算计。

终究薛姨妈只是“客”,在贾府一住多年不去,也不算贵客了。以凤姐心性,哪有追着冷灶去烧的道理?


如果薛姨妈的身份比贾府还高,你看王熙凤又是如何称呼。

这就是人情世故的道理。

尤其她当着贾母的面,让姑妈拿出来五十两银子来给她,分明就是借薛姨妈开涮逗贾母开心,哪有一点的尊重。

别看她常与贾母开玩笑,可分寸在那绝不乱了尺度。但对薛姨妈,王熙凤这声“姨妈”可是透着轻乎怠慢。

《红楼梦》如此字里行间的滋味,越是细品就越是回味无穷。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5-28 08:59・IP 属地山西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4: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红楼梦:薛姨妈来信要进京,这件事背后有三个不得不说的隐秘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185:薛家来信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回讲到林黛玉问通灵宝玉,袭人想要拿给她看,终究没看到,不想此后再也没提黛玉看玉之事。


第二天,黛玉和三春才省过贾母,去给王夫人请安,正遇到王夫人和凤姐在拆金陵来信。

黛玉听探春说起,才知道是金陵薛家有信寄来。这薛家就是薛宝钗家,其母薛姨妈王氏与王夫人是一奶同胞的亲姐妹,也是王熙凤的亲姑姑。

☞细说红楼系列185,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三回)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话说这段描写,有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稍微不注意就容易被作者瞒过,忽略后文重要线索。

首先,原文虽写林黛玉进京才只一晚,实际她比薛家早来京城两年。

后文会发现林黛玉在贾府前后十年,薛家在贾府前后八年。

此时薛家虽还没来却已要启程,进京也就几月的事,黛玉来贾府计算时间最少也要一年多。

曹雪芹故意如此混淆,在于突出林黛玉与薛宝钗接踵而至的意思。读书人万不可被瞒过。


其次,薛家来信是最先寄给王子腾。

王子腾是王夫人的兄弟,是薛家和贾政二房的“舅舅”,任职京营节度使。

薛家先把信寄给王子腾,王家派两个婆子过来告诉王夫人薛家要进京的事宜。

这件事无疑王子腾在其中主导,王夫人、王熙凤和薛家姨妈胁从配合。

最后,薛家进京,王子腾已有决定,只是来告诉王夫人一声。

看似因“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实际以王家和贾家的能力,当时就能把这件案子摁下。


就算是人命案,薛蟠是大家公子,也不可能亲自动手。肯定是豪奴一拥而上,没有轻重才打杀了人命,尽有推脱之说,随便找个人顶罪也就得了。

可如今案子没结,王子腾却要调薛家进京,也有三点不能不说。

第一,暗示薛家的案子不是什么大事,他已经尽在掌握。

第二,暗示薛家进京,打死人命只是借口,应该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

第三,案子一直在延宕没结,肯定出在某个环节上。从后文推测当时在任的应天府知府,可能头铁不给面子,王家和贾府决定换了他。


结合贾雨村复职应天府,就会发现一场官场的倾轧和斗争,就在这毫不相关的字里行间内展开,惊心动魄。

王家与贾家有能力插手官员的升迁调任,何等的手眼通天。

最后要提一句,王子腾此时已经要调任出京,他把薛家召唤进京,安排去哪里?

王家这些人是不是已经商量好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5-26 20:46・IP 属地山西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18: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看懂甄士隐被封肃吃绝户,就知道薛姨妈对贾宝玉有多残忍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中的伏笔,被曹雪芹运用的炉火纯青。一个小情节是另一个大情节的伏笔,可算是读懂《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比如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是公认的隐喻妙笔。






实际还有更复杂的隐喻,说起来更加妙绝。比如封肃坑骗女婿甄士隐,导致有了下世之兆出家而去这件事,与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之间的关系,看似八杆子打不下,但抽丝剥茧后才发现,原来情节相通至关重要。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刘姥姥一走,众人齐聚藕香榭,就谈论起她来。

(第四十二回)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





母蝗虫三个字,就像薛宝钗解释那样,画出了刘姥姥连吃带拿,胡吃海塞的“真相”。

众人大笑,也说明对“母蝗虫”形容的认可。

不过,林黛玉这个“母蝗虫”,可不光是调侃刘姥姥吃相难看,来贾府嗟来之食的品德不堪,更隐含另一层深意,实为曹雪芹的高明设譬。

何为“母蝗虫”?就是蝗虫之母,通过不断繁殖导致蝗灾。

古代将水灾、旱灾和蝗灾比作三大祸。最可怕的是蝗灾。

蝗虫贪婪,与老百姓抢吃食,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所以,母蝗虫三字,就借蝗虫贪婪的特性,形容刘姥姥的贪心和吃相,很贴切。

但这里有一个“套”,很容易让人忽略,就是刘姥姥是“王家人”。

刘姥姥虽姓刘,却投奔女婿王狗儿养老。

王狗儿的爷爷与王家联宗,成了一家人。






刘姥姥实际也是王家人。是以贾母称她“老亲家”。

刘姥姥是母蝗虫,可以通过“繁衍”子孙为祸。但其实她除了要几两银子,造成贾家一点损失外,似乎也没酿成什么祸事。

这就需要读书人换个角度再去想,就会发现细思极恐的地方。

刘姥姥把女儿嫁给王狗儿,生儿育女,她如今也靠女婿养老,吃穿用度全是女婿负责。

他们一家人老老小小,以刘姥姥为代表来贾府讨钱,可不就像母蝗虫了?

刘姥姥一家尽管危害不大,那么他们所属的王家又如何?

王家生了女儿,通过联姻,可都是有的放矢。

一个女儿嫁给薛家,成为当家主母,便是薛姨妈。如今薛家的女主人,在薛蟠父亲死后,掌控薛家。






另外两个女儿就是王夫人和王熙凤,全都嫁进了荣国府。一个成为荣国府的女主人,一个成为荣国府嫡长孙媳妇,未来爵位继承人的妻子,妥妥的二品诰命夫人。

王夫人和王熙凤,算是掌控了荣国府。

王家只用三个女儿,就将薛家与贾家操控,势必也能更大限度的利用薛家的财和贾家的势,岂不是类同“母蝗虫”?

不光如此,如今薛家情况是濒临崩溃。贾府情况也是每况愈下,薛姨妈、王夫人和王熙凤全都没有什么好的作为,各自只管自己的利益,岂不有“祸”的意思?

而薛蟠父亲怎么死的?他一死,薛家分崩离析,群龙无首,岂不是祸事?

薛姨妈一个女人,不靠娘家哥哥靠谁主持大局?薛家还是薛家的薛家么?

荣国府二房贾政娶了王夫人后,怎么就成了荣国府当家人,分了贾赦的爵产,入主敕造荣国府?

要说贾母宠爱小儿子,也不敢私下做主分配荣国公的爵产,真当皇帝、朝廷和言官不管事么?

贾政当家荣国府,肯定是合法的。

但他分了哥哥贾赦的世袭爵产,拿到了那么大的好处,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没有兄弟阋墙不说,荣国府“分裂”岂不就是祸事?

贾政当家背后,有没有王家之功?很难言说。






看似风平浪静的贾府,哪有表面那样风和日丽。围绕在继承权的争夺,早都已经开始。

如今薛姨妈带着女儿薛宝钗进京来到贾府,图谋金玉良姻。

无论是第三回末,王子腾派人告诉王夫人要调薛家进京,还是贾母掰谎的《凤求鸾》,借王熙凤勾引雏鸾故事,都影射了王家才是金玉良姻背后的推手。薛姨妈和王夫人只是执行人罢了。

薛家为什么赖在贾府不走,皆因没完成王家的任务他们不敢走。一旦离去,薛家将再没用处,就要被王家抛弃。

王夫人为什么也要促成金玉良姻,只因贾宝玉无能中兴荣国府,必须依仗外力。舅舅是最好的靠山。

只有娶了薛宝钗,让贾家、薛家和王家结成新同盟,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且唯有如此,贾宝玉这外甥,才能与贾琏这王家女婿有相同的价值。否则当初怎么帮女婿贾政夺得荣国府,未来就可能怎么帮女婿贾琏夺回荣国府,你叫王夫人怎么做?

只要将王家血脉的外孙女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使得贾宝玉娶其他人,造成王家控制荣国府的缺损一环彻底封闭,王家就目的达成。

到时候王熙凤和薛宝钗将成为荣国府第四代女主人,她们的子孙继承人全是王家血脉……岂不就像母蝗虫繁衍后代吞噬一切那样,任由王家予取予求?






显而易见,金玉良姻是王家这些兄弟姐妹共同策划并执行的计策。就是抓住了贾宝玉和薛蟠都是在仕途经济上没什么本事的弱点,让王夫人和薛姨妈只能执行。

她们姐妹尽管知道后果,可为了儿子未来,还是积极配合王家实现金玉良姻,损害贾家和薛家的利益。这不也是母蝗虫的“祸事”么!

薛家是王家的女婿,贾政、贾琏是王家的女婿,贾宝玉是薛家的女婿。

我们看原文第一回,老丈人是如何对待女婿的。

(第一回)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所谓“下世”就是人有了将死的征兆。刨除神话元素,甄士隐的“出家”何尝不暗示他已经死了?

压垮甄士隐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封肃吃女婿的绝户。






女婿甄士隐没有孩子,手里还有一些钱。如果他要过继儿子,这些钱都和封家无关。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弄到手中留给儿孙岂不是好?

封肃对待女婿甄士隐,全然不顾骨肉亲情,贪婪冷血的算计,面目不就和“母蝗虫”一样?

都知道甄士隐是“真事隐”,他的这段经历,实际就揭示了“岳父”的可怕。封肃如此,王家不也如此?岳父就像那母蝗虫,何其恐怖!

而“狠舅奸兄”,实际也都可算是“岳父母”的解释。

比如王子腾,是贾宝玉和薛蟠的舅舅,何尝不是王夫人与薛姨妈的兄弟。

王仁之于王熙凤母女,不也是“狠舅奸兄”!

所以,“母蝗虫”结合封肃,就凸显出了王家吞噬女婿势力的可怕面目,借由林黛玉的嘴,结合王家的刘姥姥揭开实情,才是“真相”。

而这还没完。既然贾宝玉是薛姨妈的女婿,他的经历借由甄士隐“真事隐”,又怎么可能不感受一下岳母和大舅哥的无情和冷酷呢。






推测八十回后结局,贾府抄家后,贾宝玉和薛宝钗夫妇肯定也投奔了薛姨妈和薛蟠。不想与甄士隐一样,遭到了无情的对待和算计。

贾宝玉正是在心灰如死的情况下,本意要轻生,得癞头和尚出现度化出家而去后,才有了“变成个大王八,等妹妹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后,我去你坟前驮碑一辈子”,为做了王妃死去的林黛玉守墓余生的大结局。

这些情节,环环相扣,尽管不免推测。但按照伏笔、影射的特点,可知绝不是空穴来风,就应该是曹雪芹想要表达的最终结局。您说呢?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6-20 09:52・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贾宝玉
薛宝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20: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伺候剥螃蟹,薛姨妈断然拒绝,看似客气实为深入骨髓的痛恨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螃蟹宴是薛家“资助”史湘云,并以之为名宴请贾家众人。这是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次由薛家人参与操办的宴会。

纵观薛家来贾府前后八年,只有贾家不断请薛家人吃喝玩乐,薛家除了过年时提到的“年酒”是每年固定的宴请之外,竟然一次也没有“请客”。


唯一一次薛姨妈表达要请客,还是薛宝琴来后的第一场雪,薛姨妈晚上来到贾府房中,说看着好大雪,本想和“姨太太借园子请老太太赏雪”,却听薛宝钗说贾母头天晚上心上不大自在就罢了。

薛姨妈这话显然就是口头上的客气,因此还被王熙凤打趣,让姑妈先拿出五十两银子给她,一旦下雪就预备下了,省得薛姨妈自己操心。

都说听话听音,王熙凤这话里话外的调侃意思非常明显。

她让薛姨妈出钱给她,就暗示姑妈别总说嘴不干事,拿钱出来比什么都强。

由此也就知道外传薛姨妈比较悭吝是事实。曹雪芹之所以一次不写薛家请客,就源于薛家主动请客的次数很少,不值得一写。

就拿这次借史湘云张罗的螃蟹宴,也是以小博大。既博了请客的名声,也得了史湘云的人情。如此算计到细微,就不免让“请客”这件事变得不纯粹,使得酒菜也都不香甜了。

那么,事实又是如何呢?螃蟹宴背后也有太多值得说的意思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螃蟹宴实际是薛家出钱张罗,史湘云顶了名头,应该也是掏出一个月的月钱,让小厨房安排了一些果品菜蔬搭配。

贾家人都知道“大头”是薛家花的,但“小头”却是史湘云花的。

而螃蟹和酒水又是薛家拿进来的,都知道是薛家的东西,就无限削弱了史湘云请客这件事。

然而名头又借着史湘云打旗号,还让她欠了薛家一个大人情不说,连贾母等贾家人也吃了薛家的东西,你说这要怎么算?

单纯是吃史湘云的可还可不还,如今吃了薛家的就必然要还……如此弯弯绕的关系,就使得这顿螃蟹宴吃起来并不舒坦。

这也导致贾母在上了藕香榭后,便讲了一个当年“落水”的往事故事,来适当的提醒一次薛家请客的目的她看懂了!


(第三十八回)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作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姐妹们天天玩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你看,贾母这话就是对薛姨妈说的,而不是对众人讲述,便表明这个故事的核心就是针对薛家操持螃蟹宴而说。

而贾母讲她当初受难落水,被人说“命不久矣”,结果好了不说,还有了此后一生的福寿。

不管薛姨妈能不能听懂贾母话中意思,就算不懂,王熙凤随后的解释肯定能让她明白。

(第三十八回)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 "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

有了凤姐的解释,谁都明白贾母故事的内核是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如今史湘云在史家“落魄”,是没有父母疼爱的孩子,一如贾母当年溺水。


但贾母的意思,则暗示薛家不要像那些认为她“活不得”的人一样被打脸,以史湘云的出身,日后肯定错不了,起码是薛家要高攀的对象,而不是现在这样轻易的算计和利用。

贾母的话自然是给史湘云撑腰,认定薛家帮忙张罗螃蟹宴的目的不单纯。

事实上薛宝钗替史湘云张罗螃蟹宴,固然是真心为解湘云的急难。但也确实追求薛家利益的最大化。否则完全没必要将史湘云只想请开一次诗会,大张旗鼓操办成螃蟹宴。

贾母拆穿薛家利用湘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自然就使得这次螃蟹宴一开始就让薛姨妈和薛宝钗有点尴尬。

这也导致后面薛宝钗作《螃蟹诗》时,讽刺的极为辛辣。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秋高气爽蟹膏肥美之时,京城的达官显贵举办的宴会,堪比“曲水流觞”,人人于座上道貌岸然,清谈朗朗。风雅的表面背后,却是饕餮一般贪婪螃蟹的美味,欲择而啖之。

螃蟹看似“横行霸道”实际却只是他人口中牺牲之“食”,代表了弱肉强食的世界,一切人和事都会成为交易,被掩藏在表象之下。利益使人心黑,下场无非吞噬和被吞噬,已被历史证明。

薛宝钗这首诗堪称是对贾母含沙射影的反击,也是对薛家尴尬立场的剖白。

四大家族中,薛家最弱钱财却多。就像肥美的“螃蟹”一般引人垂涎。

如今薛家败落背后肯定有贾家、史家和王家的算计和利益侵蚀。

她们母女被迫沦落到贾府委曲求全。何尝不也是被迫不得已?

薛家这些年作为“财”的源头,供给了四大家族多少利益?如今这般下场,难道其他三家就没有干系?

如今薛家确实寄人篱下,也对贾家有着攀附的算计,但何尝不是当初种的因,引来如今的果?

四大家族以贾家为首,势力几倍于其他几家,利益分配自然也占据大头!怎么只有你们占便宜,就不“反哺”一下薛家?

螃蟹宴背后,薛家是有“多赢”算计,这就受不了了?

可纵观这么些年下来,难道薛家之败,不就像这桌上被扒光吃净的“螃蟹”么?

究竟谁在吃“薛家(螃蟹)”?不是贾家人,史家人,还有王家人么!

这里只有一个外人林黛玉,却只吃了一点点就吃不得,相当于没吃。


所以,薛宝钗的《螃蟹诗》毫不留情的将“薛家”被四大家族分食,如同螃蟹一般的现实扒开。也侧面说明他们沦落到如今“斤斤计较”的落魄境地,实在是被其他三家所害。

题外话:螃蟹宴与后面吃鹿肉是《红楼梦》里最重要的两个影射“四大家族”内部纷争的伏笔。

螃蟹宴借螃蟹指出薛家之败的根源,是被其他三家分食,尤其是贾家和王家。

烤鹿肉同样是贾史王薛四家人共吃,却是贾家反过来又被其他三家分食,这次是贾府各房以及王熙凤平儿代表的王家人吃的最多。

两次叠加,王家都作为薛家和贾家的“岳父”最得利益,应了第一回女婿甄士隐被岳父封肃坑害的重要伏笔。不多赘述。

螃蟹宴看似薛家利用了史湘云引起贾母不满,但也成了薛家“控诉”被三家分食的事实。

这也佐证了螃蟹宴上薛姨妈的态度,同样值得深思。

(第三十八回)凤姐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一面又要水洗了手,站在贾母跟前剥蟹肉,头次让薛姨妈。薛姨妈道: "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凤姐便奉与贾母。

王熙凤伺候长辈,剥好的螃蟹按说肯定要先让贾母。但薛姨妈是“客”就先让她。

看似不错,实际这里就有点刻意。点出薛家作为客人,主人以礼相待,但客人似乎小动作有点多。延续了贾母开始讲故事的深意,表明凤姐还在敲打薛姨妈。


凤姐作为贾家媳妇,并不看重自己这个姑妈,否则后面也不至于调侃薛姨妈先拿钱别说嘴。

薛宝钗也是感受到贾母与凤姐的意思,才会忍不住有了后面《螃蟹诗》的讽刺。

薛姨妈不傻,王熙凤的小动作,对她们这些贵夫人来说并不难懂,何况还有之前与贾母的一唱一和。

她说“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干脆拒绝王熙凤,也在表达自己的立场。

螃蟹是薛家的,薛姨妈自己掰着吃,吃的也是自己的,心安理得。

尽管她来贾府图谋金玉良姻,住下不走看似耍无赖。但何尝不也是她们一家三口自力更生?

但凡薛家败了,其他三家能够积极伸出援手。何用她们母女如今寄人篱下,受人眼色?

当初“吞下”薛家多少的利益,如今就对她们母女“厌弃”了?说好的守望相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呢?

“有你们做初一,难道就不许我们做十五?”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难不成薛家就只能是俎上鱼肉么?


薛姨妈对自家的处境一清二楚。如果说王夫人和王熙凤还没有看透娘家王家的真面目。但从薛姨妈死了丈夫后,娘家就在眼前却并没有真正援手替他们孤儿寡母解决问题,反而设计逼着她们娘·们来贾府图谋金玉良姻,让一家三口受尽屈辱时,她便已经看清楚娘家的无情和冷酷。

薛姨妈也远比王夫人和凤姐,在心态上更加的站在婆家立场,毕竟如今薛家只有他们娘三个相依为命?她已经被娘家抛弃,更早演绎了“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惨结局。

所以,薛姨妈自己掰螃蟹自己吃,透露出的决心表面是拒绝凤姐,实际既拒绝了代表贾家的媳妇,也拒绝了代表王家的女儿。她心中对王家和贾家全然没有温情与好感,有的只有赤裸裸又血淋淋的清醒现实。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2-19 10:22・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17: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螃蟹宴,是薛姨妈对贾家和王家的泣血控诉,充满了仇恨和憎恶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探春在父亲贾政离家之后,突然提议要成立诗社,表面看是个游戏,实际却是想将哥哥贾宝玉留在大观园中,避免出去“闯祸”,让父母忧心。

这种心胸和思想,唯有贾探春具备,她也毫无疑问是贾府第四代之翘楚,甚至远超父辈们。

诗社自然得到众人拥护,很快便正式成立并以“海棠”为题开了第一社。


谁想众人高兴忘了史湘云,因袭人派人送东西给她知道消息,第二天便被贾母派人接来,竟海棠诗夺魁。于是她便想着自己邀一社,请一请众人。

谁想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史湘云虽有月例却也没积攒下钱。而诗社看似小,实际每次总要三五两银子花销,她竟无力筹谋。

还是薛宝钗提议,不如索性操办个大的,恰好店里伙计家出好螃蟹,贾母众人也爱吃,便由薛家出螃蟹出酒,以史湘云的名头请贾府众人,随后有多少诗做不得。

严格来说这件事毫无疑问是薛家在借史湘云做人情,不但请了贾府,还让湘云欠下人情。好在湘云不是那种矫情女儿。与宝钗关系又好,并不以为意。

倒是贾母看破其中诀窍,在螃蟹宴开始前,讲了一段当年在家时,于枕霞阁落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故事,说给薛姨妈听,指出薛家“螃蟹宴”背后的隐喻。


贾母多心倒也并不冤枉薛家,他们却有一举数得之意。但只是商人趋利多赢算计,并不是心存歹意。所以,薛姨妈和薛宝钗对贾母的反应,多少也给出立场。

尤其是薛宝钗借《螃蟹咏》,辛辣的揭穿四大家族内部曾经的龃龉。也让螃蟹宴与芦雪广吃烤鹿肉一样,是揭示四大家族内部矛盾和倾轧的两个关键的伏笔。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芦雪广烤鹿肉,吃的是贾府的鹿肉,分食的是贾家的富贵。

贾家吃肉的是二房的贾宝玉,长房的王熙凤和平儿。

史家吃肉的是史湘云。

王家吃肉的是王熙凤和平儿为代表,贾宝玉也算王家外孙。

薛家吃肉的是薛宝琴为代表。

其他人李纨姐妹、林黛玉等都只看着不参与,证明此时四大家族内部,是四家在“分食”贾府的富贵。


鹿代表的是权力和富贵,分食鹿肉,就是在瓜分富贵。

彼时其他三家都聚在贾家,就是在瓜分贾家,暗示贾家之败因,在于自身无能,被其他三家蚕食。

而早在贾家被“分鹿肉”之外,薛家已经更早一步的被其他三家“吞食”,便借由这螃蟹宴表达出来。

螃蟹,横行无忌没有心肠之物,便折射的是薛蟠的性格,并借以影射薛家。

螃蟹宴上这些人,毫不意外的还是贾家、史家、王家和薛家。

唯一外人林黛玉只吃了一点蟹腿肉,可以忽略不计。

四大家族中人大快朵颐吞食螃蟹,损失的却是薛家,便应了薛宝钗在《螃蟹咏》中的控诉。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这首诗之前解读过,本文不赘述。薛宝钗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控诉四大家族其他三家侵吞薛家利益,导致她父亲叔叔死去,薛家被分食一败涂地,让他们母女如今在贾府寄人篱下而无人管顾。

提起薛家之败,便不得不说“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的那件事。

之前分析过,这件事曹雪芹无疑借鉴了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框架,表明当时朝堂对立的政治格局。

义忠亲王老千岁相当于太子李建成。

太上皇相当于唐高祖李渊。

皇帝相当于秦王李世民。

贾家等四大家族相当于太上皇的老臣。

一场玄武门之变,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太上皇被迫退位,皇帝强势登基,贾府领导的四大家族与皇帝的关系骤然紧张。


不说皇帝“得位不正”,逼迫太上皇退位,与老臣势力关系紧张,互相猜忌在所难免。

只说薛蟠父亲当初亲自寻到万年不坏的樯木,押运送来京城,便说明薛家出面押宝义忠亲王,为储君“扶龙”。

薛家作为四大家族之一,他们的立场很可能代表隐藏在后的四大家族整体立场。

彼时先皇已逝,太上皇登基,四大家族其他三家各有勋爵传后人,薛家作为先皇的亲信,第一个缺失了皇家的庇护和身后靠山。

太上皇有自己的人要扶植,并不信任先皇亲信,薛家距离权力核心便疏远。

他们必然要再作打算重新崛起。从薛蟠字文龙就能知道薛家打算再作从龙之臣,便公然支持义忠亲王。

四大家族由薛家出头,其他有权有势的三家藏于背后,显然便为了保险起见。


义忠亲王成功登上皇位,他们一拥而上支持。有薛家代表不怕不念四大家族的功劳。万一要失败,也只是损失薛家一家,与其他三家无关。

可以说薛家当初是冒了身家性命的巨大风险博取巨大收益,肯定也得到其他三家支持。

谁想天不遂人愿,义忠亲王到底失败,薛家首当其冲,大爷、二爷相继死去。整个商业帝国轰然坍塌,才有薛姨妈母子被迫来到贾府谋求攀附帮助的后事。

可薛姨妈愿意来么?肯定也不愿意。但也是没有办法。

她被娘家嫁进薛家作女主人,王家便得了薛家重要的资源扶持,更是在薛姨妈守寡后,趁着薛家无主,基本上搬空了整个薛家,让薛家成为其附庸。然而薛姨妈母子三人,便被打发了贾府,要帮王家继续吞贾家这块“鹿肉”。

薛姨妈的遭遇,无疑诠释了王熙凤日后“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彻底被娘家利用后再抛弃。

如果她达不到王家要求,他们一家三口的结局,便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仅剩个空壳的薛家轰然坍塌。

可这是王家一家之错么?并不是。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作为当初先皇最信任的肱骨之臣,彼时替先皇掌握掌握重权。


贾府实际两家,掌控南北、京畿的军权。凌驾四王八公之上。

史家是尚书令,一朝宰辅,掌握朝政。

王家是都太尉统制,掌握禁军和司法。

薛家从商,以遍布天下的商铺为耳目,并搜罗天下财富。

如此军、政、发、财富、情报于一身的四大家族是何等荣光和煊赫。

名义上四大家族,实际却是五家。贾府一门两国公,代表四大家族超过一半的权势,可定也要攫取一半的利益。

生下三家瓜分,自然史家、王家和薛家说是递减。

先皇活着时,薛家还有靠山。先皇一死,薛家创造的大量财富和利益,必然供养着四大家族。真正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

反过来,其他三家也对薛家有庇护之责。

然而现实确实薛家在败亡后,先被王家彻底侵吞,来到贾府投奔,也被百般排斥。只有史家没有立场,却根本不管不顾。

这就像螃蟹宴,合着把薛家当成螃蟹一般,吞食的干净,擦干抹净后就想要不认账,把他们一家当成“臭要饭的”一样撵走,薛家如何能够甘心。

薛家赖在贾家不走,表面看确实是他们失礼,但反过来站在薛家立场,就不难明白薛家心中的怨怼。

贾家当初吃下去的最多,难道如今想要不认账,一点都不付出,不管他们的死活?


何况薛姨妈对娘家的认识,肯定深入骨髓,她太知道王家的无情和冷酷,如果她不能将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让贾家、薛家和王家再一次组成利益联盟,让王家血脉彻底掌控荣国府,她的儿子薛蟠和薛家,将彻底被王家抛弃,甚至干脆侵吞不再帮助。

贾府和史家远在京城,还可以说鞭长莫及,王家就在金陵,却依旧让他们进京图谋,可见时不得不从?

她心中的怨怼,从王熙凤剥了螃蟹让她被拒绝就清楚:“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

王熙凤既代表贾家也代表王家,薛姨妈这番拒绝就说出了心中想法,她得自力更生。

所以,他们一家在贾府尽管备受诟病,实际也有不得已,更有无路可退的决然。

螃蟹宴的众位吃客中,还是能透露出四大家族内部的利益纠缠。

贾家:贾母以下众人,吃的最多。

史家:史湘云浅尝辄止,居中策应,暗示当初史家大脑角色。

王家:王夫人、王熙凤平儿、薛姨妈以及她们的子孙,实际不声不响吞食的最多。

薛家:自家的螃蟹被吃,相当于薛家被吃。

螃蟹宴实际是一场以“薛家”为盛宴的饕餮大餐,暗示了薛家曾经被吞食败亡的过程。

烤鹿肉是一场以“贾家”为盛宴的分肥盛事,贾家由此被吞食。


这其中“王家”借由女儿联姻,在背后吞噬的最多,岂不就像“母蝗虫靠繁衍而酿成蝗灾”是一个意思?

林黛玉表面再说刘姥姥,刘姥姥也是“王家人”,曹雪芹无疑暗示了王家背后侵吞薛家和贾家的立场。

作为两家的“老丈人”,王家就和封肃一样,对女婿甄士隐下手不容情,往死里整。

最有意思的是平儿后面抹了王熙凤一脸的螃蟹黄子,尽管是无心之失,但被鸳鸯一渲染,就成了主仆之间为争吃螃蟹反目。王熙凤和平儿既是王家人,也从小一起长大,算作情同姐妹,如今为了利益而“冲突”,岂不就是王家兄弟姐妹们之间赤裸裸的利益纷争写照?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2-26 10:32・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22: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元元的天下 2020-09-02   |  91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人尽皆知《红楼梦》中王熙凤是公关达人,第一会说话的角色,殊不知还有一位个中高手薛姨妈,温情慈善面目掩护之下,用稳准狠的一系列神操作,成功拆散了宝黛天作之合的木石前盟,重组金玉良缘上市成功。
薛姨妈是书中少有随夫姓的称呼,意指她具有封建时代三从四德之“从”德。薛父过世后她教养儿女,经营着偌大的家业极其不容易,可见并非等闲之女流。

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侄女似姑娘,王家的女儿个个不弱,连木讷的王夫人原也是活泼爽利之人。有其女必有其母,从宝钗身上就能窥见薛姨妈为人处事的影子。

因丈夫早亡家道中落,儿子又不争气打死冯渊,求姐姐出手相助轻描淡写就摆平了,这让薛姨妈愈发坚定把女儿嫁进荣国府之心,事关薛家未来视作志在必得之举。


薛家为宝钗选透入京,后面却无一字半句提及此事,事出蹊跷不讲,继而长久借住在贾府,估计也应是王夫人的主意——应当是有结亲亲上加亲之意。

在封建时代姨妈为外戚鲜有久居之例,所以抄检大观园后宝钗匆匆搬走,探春就表达出她早就该走了的不满来。

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薛家母女住进大观园,却发现宝黛情深,又有贾母支持胜算渺茫。薛姨妈于是针对木石前盟,炮制出了金玉良缘。对于世俗来讲,金与玉的搭配是合乎规范的,它既能满足人们的虚荣,也能满足人们祈求美好的愿望。

书中关于金玉良缘的说法,据薛宝钗丫头莺儿说来,起因一个赖头和尚送了她八个字,而且要求必须錾在金器上。曹雪芹笔下的癫头和尚是否只有一个,来充当月老来牵线呢,这个不好说,但从宝钗比宝玉年龄大着,这件事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但若说其金锁上的字和通灵宝玉上的八个字,刚好凑成一对好姻缘则实在牵强。为什么这说呢?宝钗戴金锁本不奇怪,古代小孩多带金银锁项圈等,以求平安吉祥,薛家富贵之家当然錾金器。

而所谓上面八字金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为常用吉谶之语,一般男女有别刚好阴阳相对,怎么也配得上。

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何况当时癫头和尚并沒有说及,所谓金玉相配方为佳偶之事,更别说专指宝玉之玉了。贾府公子宝玉衔玉而生轰动京城,连冷子兴都知道,黛玉也晓得宝表哥有个玉,薛姨妈和王夫人乃亲姐妹当然不会不知情。

薛姨妈用尽心机将金玉良缘假说广而告之,在大观园一切公关活动都围绕着它进行。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纵金玉良缘是假说,说多了也就成了真的,终使木石姻缘成了一场空。


首先薛姨妈向家人灌输此说,要让自己家的人从潜意识中肯定这一点,只有自家人肯定了这一点,才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他人。

对方案执行人女儿宝钗,薛姨妈强调了灌输「金配玉乃命中注定」这种想法,在女子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这种母命加迷信的姻缘,宝钗如何不信。故而书中有「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总远着宝玉」之语。

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甚至连儿子薛呆子,都知道了妹妹的金玉良缘是要嫁宝玉的,想必也没少说,靠着儿子的朋友圈广泛传播开来。宝玉挨打他和宝钗吵架时无意中说出了真相,

先妈妈和我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薛姨妈见宝玉来了见势撤退让二人培养感情,才有羞宠红麝串一回。她时常和姐姐王夫人念叨自己的心思,让信佛的王夫人,也相信了金要配玉方为天合之作。

不仅如此,心思敏捷的薛姨妈,知道从仆人口中的闲言碎语传播得更快更广,连小丫头莺儿也知道了这个事。第八回还特意点明过贾宝玉“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不识字的丫鬟是不会一听就知道的,居然还能辨别文字的虚实对仗。

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薛姨妈四下传播金玉良缘说,却从未在贾母在面前提及,是因为如果直接做木石前盟最有力支持者贾母的思想工作,可能适得其反没有必要。

金玉良缘假说,最终顺利地传遍了贾府内外。当然很快传到了金玉良缘的最大障碍——木石姻缘主角林黛玉耳朵里去了,并信以为真对宝玉产生了误会,说出「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的这番醋味满满的话来。


第五十七回,紫鹃欺骗贾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老家嫁人去。贾宝玉听后直接懵了,为黛玉失魂落魄发了疯,明白谁看不出宝玉是非她莫娶。王夫人再不喜欢黛玉,儿子命要紧啊。薛姨妈心下清楚却阵脚未乱,领着宝钗前去潇湘馆探虚实。

“我的儿,你们女孩家那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她先认了干女儿,又对着林妹妹,说出一番姻缘天注定的话来。这段话的试探性在于薛姨妈想看看林黛玉对“宝黛婚姻”的态度,暗示性仍然在于自由恋爱不会有结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道——你的父母双双亡故,谁给你做主?

然后母女俩唱起了双簧,黛玉和贾宝玉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贾府无人不知。偏偏说到黛玉与薛蟠,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万不可能的,所以薛姨妈就说自己连邢姑娘却怕遭踏,别说林妹妹了。接下的话可就招招见血封喉:

"前儿我说定了邢姑娘,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顽话细想来倒有些意思。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薛姨妈闪烁其词对黛玉讲:老祖宗讲了"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这个玩笑话,明白指出贾母有意宝钗的,薛家除了宝琴宝钗并无他女了。

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第二句“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薛宝钗不就是最合适的人吗,怎么会没有人给呢?可见是假话。第三句假装有意为黛玉保媒,不仅掩饰前句之客套话,更是直接试探黛玉的态度,听上去又是"我都是为了你着想为你好"慈爱之语。

偏偏紫娟和婆子知其不可能,恨其虚伪先后把薛姨妈赶上架——要她去和王夫人说亲去,被逼得无法的薛姨妈,只好讪讪地应下没有了下文。

薛姨妈此举决非无用的自讨苦吃,此举决非无用的自讨苦吃,而是旁敲侧击打消黛玉对木石前盟的自信,为金玉良缘假说投石问路。

金玉良缘本是假,公关高手薛姨妈说多了也就成了真
林妹妹心多比干窍,不会不多想薛姨妈的弦外之音:自小一块儿长大的宝黛二人,情投意合又怎样,父母不在无人作主,月老之线线即父母之命怎好违背?原寄希望于老祖宗作靠山,不料也悬而未定。

本来身子就弱,薛姨妈这番话黛玉上了心,日日担忧不得安宁,成了什么药也医不好的心病,拖得越久效果越明显:薛家母女只需等着就是了,无招胜有招——林妹妹的身体耗不起的。

薛姨妈明里一把火温情脉脉,慈母面具之下,一番播风行云的诛心之术如刀,直抵黛玉致命之处,真可谓于无声处见惊雷,不战而屈人之兵,终于将假的金玉良缘变成真的了。

+关注
undefined
元元的天下
共 68 篇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4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09: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姨妈:不离开贾家并非为宝钗婚姻,只因回家后果严重根本不敢走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薛姨妈带着儿女进京住进了贾家,一住八年任凭贾府如何明里暗里的撵逐,却就是赖着不走。

薛家将走亲戚住成了“恶客”,使得他们的风评极差。毕竟失礼于前无话可说。

抄检大观园后,面对薛宝钗的请辞,贾探春说:“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尽管是赌气自家抄检在亲戚前丢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探春对学姐家长期住在贾府的行为,导致贾家人分裂和非议,也有一点微词,借机说出来。


她这话一出,无论是否针对薛宝钗,都将不会再回大观园。

那么,薛家赖在贾府不走,真的只是失礼,脸皮厚非要嫁入贾家才罢休么?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薛家住在贾府“赖着”不走事实。

当初因薛蟠纵容豪奴打杀了冯渊,他们一家三口并不管案情,自有家人料理,仍旧按照计划带人进京而去,理由也很充分。

(第四回)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表面看这几个理由都非常充分,但实际却不值一提。

要知道无论是打杀人命,还是京城生意消耗,都自有王家和薛家人替薛蟠摆平。


官司是薛家人应答,大舅舅王熙凤的父亲在南京协助周全,以四大家族的势力,别说冯家没人,就算有人也能彻底摆平无恙。

何况薛蟠是纵豪奴打死人,并不是他真下手。只是这件案子极有可能是前任知府不撒手,才导致拖延时间最终换了知府才作罢。背后不排除有政治斗争的意思。

生意的事,薛蟠什么也不懂,他进京能干什么?薛家好几房人,自有老成持重的懂行事的人,派来不比薛蟠亲自添乱要好。

至于薛宝钗的“选秀”才应该是重点。但绝不是为什么选秀。

要知道她参加的可是皇帝给公主郡主选伴读,也就是大宫女。选上了就要蹉跎岁月在宫中,年纪大了再放出去。这种选秀对薛宝钗这种四大家族的豪门女儿来说,选上了是苦力,选不上是耻辱,根本就不可能参加。

何况作为商贾的女儿,除非“作弊”否则也很难选上。

真正的“选秀”名额,不过就是薛家进京的一个华丽借口,就像陪着女儿出国留学一样。

选秀不过是为薛宝钗商贾出身所作的“包装”,让她在京城权贵名媛之间,有一个“立足”的身份。

不然,薛宝钗作为南京的千金小姐,很难在北京的名媛圈子里“出头”。


至于这个选秀的名额,推测十有八九是王家舅舅帮忙运作的。进京后随便找个借口花点钱不参加就是了。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留在贾家,图谋金玉良姻。

所谓金玉良姻,就是薛姨妈一来贾府就对外宣扬的宝钗的金锁,和尚说了“她这金要找有玉的配”。

金锁是和尚给的吉利话,薛家打的。

玉就是贾宝玉出生所含的玉。

金玉上的“话儿”,正好能凑成一对儿,偏偏都是王家女儿的孩子搞出来的“戏码”。

如果抛开神话故事,“金玉”是不是王家在背后替王夫人和薛姨妈搞出来的?

毕竟那个年代,两个女人不可能如此凑巧的搞出这种事,有这种心机。但王家在背后策应和筹谋就大有可能了。

毕竟薛姨妈嫁给薛家做女主人,她丈夫死后,薛家实际已经成为王家的附庸。

王家此前已经将王夫人和王熙凤嫁入荣国府。彼时是再也不好再嫁女儿给贾家。

只要薛宝钗能嫁给贾宝玉,成为荣国府的女主人。未来荣国府长幼两房的媳妇,一个王熙凤是王家女儿,一个薛宝钗是王家外孙女,等到下一代继承人全是王家血脉……岂不是“间接”操控荣国府,完全像薛家一样被王家为所欲为么?


金玉良姻将成为王家、贾家和薛家三家铁三角的最终闭关。且是以王家借联姻操控贾家与薛家为结果。到时候三家资源全由王家利用,只怕王家崛起的高度将不可限量。

王家甚至都不需要付出什么资源,只是告诉王夫人和薛姨妈,只要金玉良姻成功,三家重新结盟,贾宝玉和薛蟠这两个在仕途经济上的“草包”将不愁做个富贵闲人。毕竟王家会照顾好外孙,舅舅们会提携外甥,三家利益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怕不互相扶持。

王夫人和薛姨妈越是“知子莫若母”,就越是会赞同金玉良姻。

这也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同心推进金玉良姻的重要原因。

不是贾宝玉非娶薛宝钗不可,比她好的有的事。也不是薛宝钗非要嫁贾宝玉不可,宝钗的家世也不愁嫁。

但唯有金玉良姻成功,贾家、王家和薛家才能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注定不善于持家的贾宝玉和薛蟠形成助力。

至于金玉良姻背后,王家靠联姻不断吞噬“女婿”家族的行为,就像第一回封肃祸害女婿甄士隐一个套路,也是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讽刺蝗虫靠繁衍吞噬成灾影射王家的图谋不顾……王夫人和薛姨妈“想不到”也不会管。


王夫人私心极重,她和王熙凤一样,立场从来都不是贾家的媳妇,而是以王家女儿标榜。

贾家怎么样她们都不管,只是维护自家的利益。只要对自己有利,只要满足她们的愿望,牺牲贾府利益又如何?

所以,金玉良姻若成功,必然对贾府有影响,王夫人并顾不得那么多。她只想着给儿子贾宝玉的未来铺好一条通向富贵闲人的路。贾府的未来她不管!

但薛姨妈与王夫人还不同。她其实要比王夫人更清醒,但也更无力。

因为金玉良姻的背后,王家主要想要吞噬的是贾家?薛家早已经被王家吞噬了。

正因为薛家被吞噬,已经无路可退。

当王家提出需要金玉良姻去完成对贾府的侵蚀,薛姨妈一家才不得不进京。

薛姨妈如今忍辱含垢留在贾府,有家不能回,有福不能享,整天被人排斥,明着客气背后侧目,哪里是她不想走,而是不能走。

娘家哥哥们交给她的任务没有完成,她也不好不遵从。

一旦她不能完成王家的计划,贾家这边没什么损失,但等待他们一家三口的,将是被王家彻底抛弃。

到时候已经被掏空的薛家,被弃之不顾,势必轰然坍塌,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薛姨妈将再无娘家襄助,薛蟠也没有人支持,根本挺不下去几年。至于薛宝钗就算找个好婆家嫁了又如何,注定与大富大贵无关。

与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只要金玉良姻成功,薛家就会被盘活,起码薛蟠会得到贾家和王家的扶持,也不怕崩盘之忧了。

薛姨妈是经历了丈夫去世,家族内乱的。她当时能相信和倚重的也没有娘家。

以王家的能力,想要扶持薛家,根本不需要薛姨妈进京图谋金玉良姻。

薛姨妈有娘家鼎力相助,必然也会稳住薛家。

可薛姨妈终究还是经历了甄士隐妻子封氏的遭遇。明明落难,但真正的打击却来自娘家的无情对待。

这也是薛姨妈赖在贾家不走的原因,她是真得不敢走。越是对王家认识的清楚,她越是知道被娘家“抛弃”是什么样儿的悲惨。


王熙凤日后结局是“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说的是她被贾府休妻后,回到王家才知道对没有用的女儿,王家到底有多无情。

薛姨妈最早遭遇了危机,也更早体会到娘家的无情,她怎么敢没完成金玉良姻就离开?

她走了,薛蟠、薛宝钗和薛家的未来怎么办?

四大家族中,薛家的地位最低。但他们就像那“膏满黄肥”的螃蟹一样,掌握着庞大的财富。

当初薛家在四大家族中,就是财神爷一样将财富不断输送给其他三家。

结果一朝败落,他们就被“盟友”生吞活剥,岂不就像那一只肥美的螃蟹?尤其是至亲王家的算计,真正令人不寒而栗。


薛宝钗曾在螃蟹宴后作了一首《咏螃蟹诗》: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宝钗这首螃蟹咏,讲的何尝不是薛家被四大家族“吞噬”的现实?

何况贾家作为四大家族之首,当初占据最大的利益份额,没得吃得多,拿得多,到如今却对衰败的薛家见死不救,百般嫌弃。

薛姨妈赖在贾家不走,岂不也有一丝想要讨个说法,出口恶气的意思。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05 09:2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5:16 , Processed in 0.0735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