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禧堂最大秘密,就藏在那副对联之中,林黛玉一看就明白了首发2024-05-03 09:48·君笺雅侃红楼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比刘姥姥两进荣国府更重要。她的所见所闻,也比刘姥姥看的更多更深刻,影射和伏笔的意义也就更大。 林黛玉眼中的贾府人事,既有对她自己的伏笔,也有对贾府未来的伏笔。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在荣禧堂所见,是未来至关重要的伏笔。 荣禧堂内藏着的“秘密”,也因此展开。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三回)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海。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在说荣禧堂的“秘密”之前,需要知道“荣禧堂”是什么地方。 当时林黛玉从贾赦家中出来,从西角门回到了荣国府内。众嬷嬷引导着林黛玉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就是荣禧堂。 荣禧堂的位置在敕造荣国府的三间兽头大门进来,正对的“向南大厅”之后。 “向南大厅”便是荣国府一进大院的“大厅”,属于外宅核心“正堂”。
南大厅后,便是内仪门,俗话说的“二门”。 二门进来便是内宅的一溜五间大正房,就是荣禧堂,为内宅正堂。 后来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供奉宁荣二公的“影”处,便是宁国府的“荣禧堂”。 荣禧堂是当家人贾政的起居核心。相当于内宅客厅。 当然,荣禧堂并不接待外客,只有家中子孙才得进入。 贾政日常办公会客是在外书房和小书房梦坡斋中,也都在二门外,南大厅范围的院落内。 原文写“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说明荣禧堂是贾政王夫人的正房,为敕造荣国府的核心。 平日要给贾政王夫人请安,为他们祝寿,接见子孙叩拜都在这里。按说林黛玉要见贾政,也应该在此处。不提。
了解了荣禧堂的功能和作用,才更容易明确荣禧堂的意义。 “荣禧堂”三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小字写的是“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代表先帝御赐之意。也是这块匾能够用“赤金九龙青地”的原因,是荣国公挣得的殊荣。 匾额下面的正堂墙上,悬挂的是一副“墨龙大画”,也就是水墨“云龙图”。 具体可以参考南宋画家陈容的《九龙图》。 为什么是墨龙,原文没有交代。但根据《九龙图》所写,可知“云龙”最为遒劲有力,也最是勇猛刚毅,有“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之意,是对荣国公武功卓著的赞誉和对贾府子孙的期许。 至于画下紫檀大案上陈设的一尊近一米高的青铜古鼎,当属商周遗物。预示荣国公世袭传承。 鼎的左右金蜼彝、玻璃海,是贾府富贵和传承象征,倒无需多说。 若非国公之尊,哪有这等气象。 关键在地上两遛十六张楠木交椅,是贾家子孙相聚落座之所。平时家中子侄儿孙济济一堂便在这里。
但以上都是荣国府必有的气象。真正重点不在这满堂的富贵和威严,而在那副乌木联牌对联。 “乌木”是指古时候沉于泥土或者河床之下,经过千万年而不朽的名贵木材,又名阴沉木。 乌木有两个特点: 一,名贵,万年不腐,可作传承之意。 二,枯木。便与林黛玉有了联系。黛玉判词图画,就是两株枯木代表了“林”。 如今的两块“乌木”,一左一右恰好是“林”字,可知乌木所刻的对联之上,必有与黛玉有关之言。 “座上珠玑昭日月”: “座”指的是那十六张楠木交椅,座上就是贾府的子孙。 “珠玑”本意指珠玉珍宝,这里代指贾家子弟是珠玉人才。 “日月”为尊,既赞颂贾府子孙光芒万丈,可比日月。 “日月”也代表帝王,预祝贾府子孙都是辅佐帝王之材。 白话解释:贾家子孙后代都是宁荣二公那样具有辅佐帝王的良才美质,文韬武略可鉴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堂前”还是指荣禧堂上聚集的贾府子孙。 “黼黻”[fǔfú],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 《晏子春秋·谏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 又代表了爵禄和富贵。 唐代崔湜在《故吏部侍郎元公碑》提到:雅尚冲漠,脱落人事,鼎钟黼黻,罔汩其志。 “烟霞”,指交相辉映的气象,如云霞争辉。 白话解释:贾府子孙青出于蓝胜于蓝,各个为官做宰,聚在一起朝服纹饰如云,气度俨然。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言外之意是说贾府未来人才辈出,简单概括就三个字:满堂笏。 这幅对联显然是个“马屁对”,也是美好祝愿。 宁荣二公自然希望家族千秋万代以传世。“铁门槛”永固千年而不倒。 但只靠祖宗福荫肯定不行,还需要子孙后代前赴后继努力,个个人才济济,青出于蓝胜于蓝。 对联便体现了这个意思。
重点是刻在“乌木”之上的意义,则是暗示贾家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毕竟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既然乌木与林黛玉有关,还要看最后那行小字上的伏笔。 原文写道:“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穆莳”是东安郡王,是与宁荣二公合称“四王八公”的四王之一。 东西南北四王,毫无疑问是皇家子孙。 东安郡王的落款极为客气,直言他与宁荣二公既是同乡,也是世交,更从小得到贾家的教导,是一起成长起来的“好兄弟”,一起撒尿和泥长大的发小。 可知宁荣二公的出身也不是草根,而是与皇族关系密切的家族。 这里要注意“东安”郡王的封号。 东为上,东安就是上安。上为皇帝。让皇帝安心才能福荫不绝、荣华富贵。才是传家永固的“基础”。 “东安”为吉,与后文出现的“南安”恰好对立。 南安郡王的难安,隐喻“难安”,为祸。 后来刘姥姥讲述“雪下抽柴”故事,没说完南院马棚就起了“火”,通祸。预示南为祸。
而贾母八旬之庆,有南安太妃来庆寿,预示贾母日后寝食难安而死。更有“粤海将军”邬家送来玻璃炕屏。 玻璃炕屏前后出现过两副,一副是王子腾送给王熙凤的。一副是粤海将军送给贾母的。 王子腾身为九省都检点,为北方边防重镇的节度一把手,是贾政小舅子。王家隐喻“亡家”。 粤海将军相当于广州将军,南方边防的节度一把手,与贾府关系密切。邬家隐喻“无家”。 亡家,无家,便是贾府日后抄家的根源“祸事”。 而王子腾与粤海将军一南一北,手握军事大权,便暗示贾家之败与军权有关。 而南为南安郡王,北为北静郡王, 贾家与这南北两家结党,军权威胁到皇帝,最终引来抄家之祸。 宁荣二公军功起家,最为皇帝忌惮的也是“军权”,终究为其所累。 如何才能“破局”? 远离“南北”,向“东”看,靠近忠诚于皇帝才能保平安。 便是东安郡王“穆莳”,给贾家出的救命良方。 “穆”为木。“莳”为石。 “穆莳”岂不就是“木石”? 林黛玉的意义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木石姻缘所代表的是贾家放弃军权,走诗书传家之路。只有忠顺皇帝,不以军权为祸,才能够子孙后代富贵绵长,人人成长为辅国济民之良才美质。
如何弃武从文?改换门楣门风即可。“好媳妇旺三代”,迎娶好媳妇,教养子孙、培养文气即可。 林黛玉不但出身四代列侯之家,更是典型的诗书大家。 林如海在家族爵位终止后,凭借一己之力考取探花郎,便说明林家的文风和底蕴。 “木石”借“笔墨纸砚”预示诗书传家,表明林黛玉具备改变贾府门风文气的能力。 后文她轻松教育香菱成为诗人,就可见一斑。 把香菱换成贾府子孙,林黛玉善于因材施教,喜欢读书科举的就读科举仕途之书。喜欢诗词歌赋的就鼓励吟诗作赋。喜欢其他杂学文章的也不揠苗助长。长此以往,贾府文风就会慢慢被培养出来,岂有不兴旺的? 《说文》解释:莳,更别种也,意思是移栽。 贾府的“根”在军中,就像“木”成长扎根一般,盘根错节。 要想可保无虞,让皇帝安心,让贾家“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子孙兴旺,就要“移栽”,放弃军权改为诗书传家。 不对皇帝有威胁,皇帝允许贾家自由发展,才会迎来“满床笏”的兴盛。 东安郡王穆莳,便体现了这层隐喻。 而贾府放弃军权,让“乌木(枯木)逢春”,书香传世相得益彰,机会就在林黛玉身上,需要木石姻缘。 你就说曹雪芹的巧思,妙不妙绝?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url=]#以书之名#[/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