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一个人物傅秋芳,标签是大龄剩女。对于十五岁为及笄之年,即可谈婚论嫁的同时代女性来说,此女出场时二十已出头,俨然"齐天大剩"一级恨嫁之女了。 关于傅秋芳书中着墨不多,并且通过她人之口转述的。书中第三十五回说,宝玉被爹痛打后在园内养病,下人说通判傅试家的嬷嬷来了。 盛名在外的傅秋芳,也算也是宝玉珍重的女子之一。否则他不会对傅家嬷嬷那么热情,不命她们进来恐薄了傅秋芳。
傅试原是贾政的门生,原来都赖贾家的名声发家,贾政也着实另眼相看待,与别的门生不同——此生估计四书五经的书读得挺不错,如果太没资质的,学政老爷贾政自不会看得起。他那里常遣人来走动。 宝玉平日最讨厌勇男蠢妇的,却命这两个婆子进来问话。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傅秋芳,是个琼闺秀玉的女子,常听人说她才貌俱全(可见哥哥的宣传效果还是不错的),虽未得亲睹其芳容,却遐思遥爱之心。 那傅试原是趋炎附势之徒,"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子,要与豪门贵族结亲,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今天。”
从傅秋芳的身世可以看,应该为少福禄之人:父母很可能不在了,未定其终身,才任由其长兄择嫁,却被哥哥当作攀附权贵工具。傅家是新暴发户,高门大户自然看不起他家,小门小户无助他官场提升,他也不肯把妹子许出去。奈何高不成低不就,转眼把傅秋芳蹉跎成了老姑娘。 按照门当户对的婚配准则,傅秋芳成为高门大户的原配正妻是不可能的,所以傅试才上赶着,从清虚观道长那儿听来的风声——贾母说孙子宝玉结亲,不嫌人家贫只要颜值高就行。过了贾府这个村,再也沒有可心的店了。要知道宝玉才十三四岁,足足比他妹子小了近十岁,怎会有希望呢,足见其利欲熏心之令人不耻了。
彼时傅秋芳已经二十三岁,是个敏感年龄,《周礼》记载女子结婚最晚不得超过二十三岁,实在结局堪忧。傅试不过一个小小的通判,却用尽心思,想把自己妹子嫁入王公贵族之豪门以求谋己利益,这有沒有可能呢?
傅秋芳机会还是有的,不外乎尤氏邢夫人般,给须发半白之人为妾,或者传扬出诗高容绝的芳名,有机会成为慕名而求的王公贵族们的小妾。薛姨妈最终攀亲成功,也许预示傅试最终将妹子嫁入豪门,有个得意妹夫可利用了。 所以刘心武根据曹雪芹的设计和脂批推断,在八十回后傅秋芳应该还会有出场机会,故而在《刘心武续红楼梦》中,为其安排了个出人意料的,由悲剧转喜剧的结局:说那忠顺王老千岁闻其芳名,急着见着了傅试妹子,果然感觉惊艳,于是 “先将那傅秋芳收进府里,当了首席姨娘。没有两个月,傅秋芳显示出理家才干,一年以后生下小世子,忠顺王就把他扶为了正室。"
简直是另一个娇杏一样好命。〔并语言太有现代感,连"首席姨娘"都来了,连CEO都惊呆了。)
若曹雪芹有知,该作何理论呢?红楼未完,傅秋芳的结局也不得而知,大概率是傅秋芳被势利的兄长活活拖成了"剩女",如春花入了寒秋,白白被耽误了青春。由其名可推测她终婚姻成空,孤独看红颜老去,怨怀无托的凄凉结局。 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影子人物,其实应是在隐射薛宝钗——若金玉良缘成空后的状况,即"傅秋芳为宝钗虚影"。以傅家兄妹,暗指薛家母女处心积虑之事。在封建社会,讲究在家从父,父死从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四德"思想束缚下,婚姻恋爱受制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性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自由婚恋的选择,实在是无比的悲哀。
所以宝钗听命于母,明知宝玉痴情于林妹妹,希望渺茫,也只得为薛家利益无望地等下去,成为「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亅的,无数不幸女子中的一个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