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终=====赖大为谁荣?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22: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伟业《圆圆曲》《永和宫词》
知愚草堂 2010-10-23   |  1532阅读  |  2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吴伟业《圆圆曲》《永和宫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永和宫词》
  扬州明月杜陵花,夹道香尘迎丽华。旧宅江都飞燕井,新侯关内武安家。
  雅步纤腰初召入,钿合金钗定情日。丰容盛鬋固无双,蹴踘弹棋复第一。
  上林花鸟写生绡,禁本钟王点素毫。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夜吹萧。
  君王宵旰无欢思,宫门夜半传封事。玉几金床少晏眠,陈娥卫艳谁频侍。
  贵妃明慧独承恩,宜笑宜愁慰至尊。皓齿不呈微素问,蛾眉欲蹙又温存。
  本朝家法修清宴,房帷久绝珍奇荐。敕使惟追阳羡茶,内人数减昭阳膳。
  维扬服制擅江南,小阁炉烟沈水含。私买琼花新样锦,自修水递进黄柑。
  中宫谓得君王意,银镮不妒温成贵。早日艰难护大家,比来欢笑同良娣。
  奉使龙楼贾佩兰,往还偶失两宫欢。虽云樊嬺能辞令,欲得昭仪喜怒难。
  绿绨小字书成印,琼函自署充华进。请罪长教圣主怜,含辞欲得君王愠。
  君主内顾恤倾城,故剑还存敌体恩。手诏玉人蒙诘问,自来阶下拭啼痕。
  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游侠多轻利。缚客因催博进钱,当筵便杀弹筝伎。
  班姬才调左姬贤,霍氏骄奢窦氏专。涕泣微闻椒殿诏,笑谭豪夺灞陵田。
  有司奏削将军俸,贵人冷落宫车梦。永巷传闻去玩花,景和门里谁陪从!
  天颜不怿侍人愁,后促黄门召共游。初劝官家佯不应,玉车早到殿西头。
  两王最小牵衣戏,长者读书少者弟。闻道群臣誉定陶,独将多病怜如意。
  岂有神君语帐中,漫云王母降离宫。巫阳莫救仓舒恨,金锁雕残玉箸红。
  从此君王惨不乐,丛台置酒风萧索。已报河南失数州,况经少子伤零落。
  贵妃瘦损坐匡床,慵髻啼眉掩洞房。豆寇汤温冰簟冷,荔支浆热玉鱼凉。
  病不轻秋泪沾臆,俳徊自绝君王膝。苔没长门有梦归,花飞寒食应相忆。
  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同昌。君王欲制哀蝉赋,诔笔词臣有谢庄。
  头白宫娥暗嚬蹙,庸知朝露非为福。宫草明年战血腥,当时莫向西陵哭。
  穷泉相见痛苍黄,还向官家问永王。幸免玉环逢丧乱,不须铜雀怨兴亡。
  自古豪华如转毂,武安若在忧家族。爱子虽添北渚愁,外家已葬骊山足。
  夜雨椒房阴火青,杜鹃啼血濯龙门。汉家伏后知同恨,止少当年一贵人。
  碧殿凄凉新木拱,行人尚识昭仪冢。麦饭冬青问茂陵,斜阳蔓草理残垅。
  昭丘松槚北风哀,南内春深拥夜来。莫奏霓裳天宝曲,景阳宫井落秋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09: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终=====焦大为谁醉?【薛姨妈影射努尔哈赤+王成//王仁】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5741&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努尔哈赤是蒙古人吗
查看全部1个回答

云学网络
12-16 12:40 云学网络
努尔哈赤是蒙古人。努尔哈赤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里。也就是说,赫图阿拉就是努尔哈赤的老家。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

“努尔哈赤”按照满文的本意,就是“野猪皮”的意思,蒙古语本意“养狗的”,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猛哥帖木儿是蒙古人,明朝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用蒙古人来管理女真人的方式,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



有学者认为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元朝某太师后裔,但是努尔哈赤亲口承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蒙古额图尔部落的千户,总之他是蒙古人。

明永乐三年(1405年)应明成祖朱棣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后掌建州左卫,晋升至右都督。

宣德八年(1433年),因教授明都指挥佥事裴俊,被阿速江等卫“野人女真”杀死。其子董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挥使,后晋升右都督,与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成化三年(1467年)以屡掠辽东人畜,被明朝斩杀。

建州三卫遭到明军残酷征剿。董山的长子脱罗及其子妥义谟,先后袭职,多次进京朝拜明帝,贡献方物。董山是努尔哈赤的四世祖。

锡宝齐之子福满,后被清朝追尊为兴祖直皇帝。福满第四子觉昌安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第四子塔克世娶妻喜塔喇·厄墨气,生三子,长为努尔哈赤,次为舒尔哈齐,幼为雅尔哈齐。

为了打压反叛的建州女真,明朝派辽东总兵李成梁围攻阿台的大本营古勒城。当时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是阿台的女婿,塔克世与其父觉昌安前去古勒寨为明军劝降,因战事紧急被围在寨内。

李成梁用计诱阿台开城,攻破古勒山城之后进行屠城,觉昌安、塔克世也未能幸免。

李成梁在机缘巧合下收努尔哈赤为奴,要说努尔哈赤是个孝子,一心想为父亲和祖父报仇,却隐忍了三十五年,也真赶上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了,李成梁后来努尔哈赤离开李成梁,返回女真部落,积极扩展势力,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在李成梁死后第二年,1616年,努尔哈赤就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后金”但是女真各部根本不承认冒牌的女真人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认为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国家,必须和女真老祖宗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一脉相承,所以就用了后金作为国号。

“后金”就是后来的金国的意思,自己给自己取这样的带“后”字的国号。努尔哈赤的远祖就是蒙古千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自云学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09: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人物关系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弟弟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爱新觉罗·穆尔哈齐弟弟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孝烈武皇后妻子 孝烈武皇后宣皇后母亲 宣皇后孝慈高皇后妻子 孝慈高皇后爱新觉罗·雅尔哈齐弟弟 爱新觉罗·雅尔哈齐爱新觉罗·皇太极儿子 爱新觉罗·皇太极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别称
努尔哈齐

所处时代
后金

出生地
赫图阿拉

出生日期
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2月21日

逝世日期
1626年9月30日(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


主要成就
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

在位
1616年2月17日-1626年9月30日

陵寝
清福陵(沈阳东陵)

庙号
清太祖

谥号
高皇帝

年号
天命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为政举措
3人物评价
4轶事典故
5家族成员
6争议事件
7陵寝墓地
8艺术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明永乐三年(1405年)应明成祖朱棣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后掌建州左卫,晋升至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因教授明都指挥佥事裴俊,被阿速江等卫“野人女真”杀死。其子董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挥使,后晋升右都督,与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成化三年(1467年)以屡掠辽东人畜,被明朝斩杀。建州三卫遭到明军残酷征剿。董山的长子脱罗及其子妥义谟,先后袭职,多次进京朝拜明帝,贡献方物。董山的第三子爱新觉罗·锡宝齐篇古,是努尔哈赤的四世祖。锡宝齐之子福满,后被清朝追尊为兴祖直皇帝。福满第四子觉昌安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第四子塔克世娶妻喜塔喇·厄墨气,生三子,长为努尔哈赤,次为舒尔哈齐,幼为雅尔哈齐。

喜塔腊氏在努尔哈赤十岁时去世,继母那拉氏为王台族女,对其很刻薄。努尔哈赤十九岁时不得不分家生活,仅获得少量家产。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等人以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等方式为生。他常至抚顺关马市与汉人、蒙古人进行贸易活动。在此期间,努尔哈赤习得蒙古语,对汉语也有了基本的认知。努尔哈赤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自谓有谋略。据一些史集记载,努尔哈赤在抚顺期间,曾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收养,成为其麾下侍从。

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军事力量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队。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以控制局势。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于万历二年(1574年)叛明被李成梁诛杀。王杲的儿子阿台章京得以逃脱,回到古勒寨(今新宾上夹河镇古楼村)。阿台之妻是觉昌安的孙女。

折叠遗甲起兵
觉昌安是建州左卫枝部酋长,为明都指挥使,人少势弱,早期依附建州“强酋”亲家王杲,也常率领部众进入抚顺马市贸易,以麻布、粮食易换猪牛,领取抚赏的食盐、红布、兀剌等物。万历二年(1574),明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率军数万,攻取王杲之寨,杀掠人畜殆尽,觉昌安、塔克世背叛了亲家,为明军向导。万历十一年,王杲之子阿台图报父仇,屡掠边境,李成梁再率大军出击,取阿台的古勒寨及其同党阿海的莽子寨,杀阿台,“杲自是子孙靡孑遗”。觉昌安、塔克世再次为明军向导,战乱中被明兵误杀。

噩耗传来,年方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本想起兵索报父仇,但势孤力单,怎能与拥兵百万的大明“天皇帝”交锋。无可奈何,努尔哈赤乃诿过于建州左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指责其唆使明兵杀害父、祖,奏请明臣执送。不料这一要求,竟惹恼了骄横跋扈的明朝边将,被视为无理取闹,一口拒绝,并宣称要于甲板筑城,令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因而尼堪外兰威望大升,“于是国人信之,皆归尼堪外兰”,甚至连亲族子弟也“对神立誓”,欲杀努尔哈赤以归之,尼堪外兰则乘机逼努尔哈赤“往附”,俨然以建州国君自居。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在败军之中,因仪表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努尔哈赤归途中遇到额亦都等人拥戴,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战争。他回到建州之后,派人质问明朝为什么杀害其祖父、父亲。明朝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努尔哈赤重新收整旧部,部众有安布禄、安费扬古父子等,加之新收部众额亦都等共有数十人。

折叠征服建州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但是,努尔哈赤原约诺米纳率兵会攻图伦城,而诺米纳背约不赴。尼堪外兰又预知消息,携带妻子离开图伦城,逃至甲版城。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后胜利而归。八月,努尔哈赤攻打甲板城。然而,先前背盟的萨尔浒城主诺米纳见尼堪外兰有明朝做靠山,势力较强,便偷偷地给尼堪外兰泄露了风声,尼堪外兰闻风辗转逃往抚顺附近的鹅尔浑城。努尔哈赤再度扑空,遂收尼堪外兰部众后而还。不久,诺米纳与其弟鼐喀达约同努尔哈赤会攻巴尔达城,努尔哈赤深知机会来了,便佯许盟约。战前,努尔哈赤请诺米纳先攻,米纳不从。这时,努尔哈赤便使用预定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诺米纳。[1]

万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向李岱驻守的兆佳城(今辽宁新宾下营子赵家村)发动攻击,取胜并生擒李岱。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努尔哈赤在对苏克苏浒部、董鄂部取得胜利之后,又剑指苏克苏浒部左邻之哲陈部。努尔哈赤以披甲兵二十五、士卒五十攻打哲陈部界凡城,但因对手准备充分,努尔哈赤无所斩获。当回师至界凡南部太兰冈之时,界凡、萨尔浒、东佳、巴尔达四城之主率四百追兵赶来。玛尔墩城之战的败军之将、界凡城主讷申、巴穆尼等率先逼近,努尔哈赤单骑回马迎敌。讷申将努尔哈赤马鞭斩断,努尔哈赤回马挥刀砍中讷申后背,将其劈为两段,又回身一箭击毙巴穆尼。追兵见主帅阵亡,呆立一旁。努尔哈赤亲自殿后,用疑兵之计与其部属七人将身体隐蔽,貌似有伏兵一样仅露头盔。对方失去主帅,军心不稳,又担心有伏兵,因此不敢再追。四月,努尔哈赤再率绵甲兵五十、铁甲兵三十征哲陈部,途中遇界凡等五城联军八百。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努尔哈赤的五祖包朗阿之孙札亲和桑古里卸下身上的铠甲,交给别人,准备逃跑。努尔哈赤怒斥二人后,与其弟穆尔哈齐、近侍颜布禄,兀凌噶四人射杀敌军二十余人。敌军虽众,但畏于努尔哈赤一方之勇猛,士气大衰,纷纷溃逃。努尔哈赤追至吉林崖,大获全胜。

万历十四年(1586年),努尔哈赤攻克鹅尔浑,尼堪外兰逃到明朝领地。努尔哈赤请求明边吏押还尼堪外兰,并将他处死。万历十四年(1586年),在“建州老营”的废址上建城,该城在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迁都辽阳后被称为佛阿拉,即“旧老城”(今新宾县永陵镇二道村)。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再攻哲陈部山寨,杀寨主阿尔太,又派额亦都攻打巴尔达城。至浑河,河水因涨潮无法淌过,额亦都以绳将士兵相互连接,鱼贯而渡。渡河后,额亦都夜袭巴尔达城,守军没有防备仓促应战,额亦都则率领士兵奋勇登城。额亦都身中创伤五十多处,依然不退,最后一鼓作气攻克巴尔达城。额亦都因此战获赐“巴图鲁”勇号。随后努尔哈赤领兵攻打洞城,城主扎海投降。至此,哲陈部完全被努尔哈赤吞并。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苏完部长索尔果、董鄂部长何和礼、雅尔古部长扈尔汉率三部军民归附努尔哈赤,使其声势大震。努尔哈赤厚待来投之诸部首领,以索尔果之子费英东为一等大臣、将长女许配给何和礼、并收扈尔汉为养子,赐姓觉罗。后来,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与努尔哈赤刚刚起兵之时的麾下猛将额亦都、安费扬古并称“五大臣”,成为努尔哈赤政权中的中流砥柱。其后,努尔哈赤再战兆佳城,斩城主宁古亲章京。同年,努尔哈赤攻克完颜(王甲)城,消灭了建州女真的最后一个对手完颜部。经过5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相继征服建州5部。[2]

折叠统一女真
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正月开始,努尔哈赤挥师东向,攻取鸭绿江路。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末,相继征服珠舍里路和讷殷路,将长白山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而,他出兵夺取东海部。由于努尔哈赤于万历十五年(1588年)六月正式颁定国政,自称淑勒贝勒之后,就引起海西女真的不满。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正当努尔哈赤率兵东向,征讨长白山各部的时候,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卜寨联合乌拉、辉发、哈达及蒙古科尔沁等9部向建州发动进攻。双方战于古勒山。努尔哈赤集中兵力,攻其主力,大败9部联军,阵斩卜寨,生擒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从而为其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由于海西势力强大,难以迅速征服,努尔哈赤遂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与明廷深示臣服,与朝鲜、蒙古表示友善的同时,重点拉拢势力较强的叶赫、乌拉二部。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努尔哈赤送回布占泰,支持布占泰为乌拉首领,又娶其妹为妻。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又与叶赫首领布杨古、锦台失联姻,椎牛刑马为盟,逐步孤立了哈达部和辉发部。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努尔哈赤以背盟为由,灭掉哈达部,擒杀猛格孛罗。同年,努尔哈赤采用了蒙古文字而为满语配上了字母。

海西女真的削弱,使努尔哈赤得以全力进攻东海部。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连续进兵东海,相继征服渥集部的瑚叶路、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雅兰、乌尔古宸、木伦、西林等路,攻占渥集部东额赫库伦城。东海库尔喀部亦纷纷归附。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去北京向明朝朝贡。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迁都到赫图阿拉。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悠城主策穆特黑前来拜见努尔哈赤,述说其部在投奔乌拉后,屡次遭到布占泰的羞辱,希望可以归附建州。于是,努尔哈赤命令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以及费英东、扈尔汉、扬古利三员大将率三千兵马即刻赶至蜚悠城收服部众。布占泰闻讯后,派其叔博克多率军一万余兵马前往截击。舒尔哈齐因与布占泰之姻亲关系,同部将常书、纳齐布止步于山上,按兵观望。当时大雪纷飞,扈尔汉、扬古利分兵保护投奔之部民后,率二百兵与乌拉军先锋在乌碣岩展开激战。随后褚英、代善各率兵五百从两翼夹击,乌拉军大败,代善阵斩乌拉主将博克多父子,副将常柱父子和胡里布兵败被俘。此役,建州军斩杀乌拉军三千余众,得马匹五千余、甲三千余,获得大胜。乌碣岩之战进一步地削弱了乌拉的实力,而且也打通了建州通往乌苏里江流域以及黑龙江中下游之路,对后来招抚野人女真起到了作用。

不久,褚英、代善等率五千兵再克乌拉之宜罕山城。万历四十年(1612年)九月,布占泰联合蒙古科尔沁部率兵攻打建州所属的虎尔哈路。同年十二月,努尔哈赤率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亲征乌拉,建州兵沿乌拉河南下,连克河西六城后,兵临乌拉城下。努尔哈赤命令建州军攻乌拉城北门,焚其粮,毁其城门。布占泰见势不妙,再度乞和。他乘独木舟至乌拉河中游向努尔哈赤叩首请罪、请求宽恕。努尔哈赤在痛斥布占泰的种种罪状后撤军返回建州。努尔哈赤返回后,布占泰将怒火转移到了其两位妻子,努尔哈赤之女穆库什和努尔哈赤侄女额实泰等身上。布占泰曾以箭射向穆库什,随后又将她们囚禁。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尔哈赤以背盟、囚妻、送人质于叶赫等理由,率代善、侄阿敏、大将费英东、额亦都、安费扬古、何和礼、扈尔汉等三万大军再征乌拉。建州军势如破竹,连下三城。对布占泰不满的贵族、乌拉孤立无援之部民均望风而降。布占泰率军三万驻守伏尔哈城,决定与努尔哈赤决战。双方厮杀,乌拉大败,兵马十损六七。建州军一鼓作气直奔乌拉城,布占泰令次子达拉穆率兵防守。这时安费扬古一面用云梯攻城、一面命士兵拿出准备好的土包抛向乌拉城下,不久即与城墙高度平齐,建州军登城而入。努尔哈赤坐在西门城楼上,两旁竖起建州旗帜。布占泰大势已去,麾下之兵已不满百,见到建州旗帜夺路而逃。途中又被代善截击,布占泰仅以身免,单骑投叶赫而去。建州攻占乌拉城,乌拉灭亡。努尔哈赤在乌拉停留十天,将包括布占泰诸子在内的众乌拉降民编成万户一同带回建州。[3]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在吞并哈达、辉发的基础上再灭乌拉,乌拉贝勒布占泰单骑脱逃至叶赫。努尔哈赤三次向叶赫索要布占泰,均遭到拒绝。九月,努尔哈赤率领四万大军攻打叶赫。建州军连克吉当阿、兀苏、呀哈、黑儿苏等大小城寨十九座,直逼叶赫东西二城。叶赫遂向明朝求援,明朝派游击马时楠、周大歧领兵千人带火器进驻叶赫。努尔哈赤见叶赫有备,于是焚其庐舍,携带降民返回建州。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叶赫布扬古贝勒把东哥许配给蒙古暖免的儿子蟒古儿大,并捕捉建州6人。七月,努尔哈赤乘叶赫老女与蒙古成婚之机,发兵三千,屯驻南关旧地,准备一举荡平叶赫,由于明廷的再次干涉,努尔哈赤只好暂时息兵。

折叠建立大金
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努尔哈赤的名号亦逐步从“聪睿贝勒”发展至“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再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再到喀尔喀蒙古上尊号“昆都伦汗”。而明朝对努尔哈赤的野心浑然不查,甚至在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的前一年,蓟辽总督还向朝廷奏称其“唯命是从”。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折叠决战萨尔浒
天命三年(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宣读了与明朝结有的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同时率步骑2万向明朝发起进攻。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后金军袭占抚顺、清河后,曾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因力量不足,翼侧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探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便于九月主动撤退。

抚顺等地接连失陷,让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缺兵缺饷,不能立即行动,遂加派饷银200万两,并从川、甘、浙、闽等省抽调兵力,增援辽东,又通知朝鲜、叶赫出兵策应。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援军虽大部到达沈阳地区,但粮饷未备,士卒逃亡,将帅互相掣肘。

天命四年(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进攻叶赫部,得到二十多个寨子。听说有明朝的军队来了,这才回去。明朝的杨镐派遣使者去后金商议罢兵,努尔哈赤回覆书信拒绝。二月,明抵达辽东的援军8万余人,加上叶赫兵一部、朝鲜军队1万多人,共约10万,号称20万(一说47万)。明神宗一再催促杨镐发起进攻。于是杨镐坐镇沈阳,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4]

努尔哈赤在攻破抚顺、清河之后,鉴于同明军交战路途遥远,需要在与明辽东都司交界处设一前进基地,以备牧马歇兵,于是在吉林崖(今辽宁抚顺市东)筑城屯兵,加强防御设施,派兵守卫,以扼制明军西来之路。

四路明军出动之前,作战企图即为后金侦知。努尔哈赤探知明军行动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道路险阻,路途遥远,不能即至,宜先败其中路之兵,于是决定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将10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

二月二十九日,后金军发现明朝刘綎军先头部队自宽甸北上,杜松率领明军主力已出抚顺关东进,但进展过速,孤立突出。努尔哈赤接到奏报以后,决定以原在赫图阿拉南驻防的500兵马迟滞刘綎,乘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机,集中八旗兵力,迎击杜松军。三月初一,杜松军突出冒进,已进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附近,自率万人进攻吉林崖。努尔哈赤看到杜松军孤军深入,兵力分散,一面派兵增援吉林崖,一面亲率六旗兵4万5千人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次日,两军交战,明西路军全军覆没。努尔哈赤在歼灭杜松军后,即将八旗主力转锋北上,去尚间崖方向迎击马林军,明北路军除主将马林率数骑逃回开原外,全军覆没。正在路上准备支援潘宗颜部的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听闻明军大败,大惊,撤回叶赫。

刘綎所率的南路军因山路崎岖,行动困难,未能按期进至赫图阿拉。因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仍按原定计划向北开进。努尔哈赤击败马林军后,立即移兵南下,迎击明南路军。三月初三,为全歼南路军,努尔哈赤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打法,事先以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赫图阿拉南)布置埋伏,另以少数士兵冒充明军,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号,持着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军已迫近赫图阿拉,要刘綎速进。刘綎信以为真,立即下令轻装急进。三月初四,明军东路刘铤军从宽奠出发时,后金东边的人民都躲避到深山老林中去了。刘铤率军一路上攻占山寨,将瘸子、瞎子等不能动的人杀死,一路向前进军。刘綎先头部队进至阿布达里岗时,遭到伏击,兵败身死。努尔哈赤乘胜击败其后续部队。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对三路明军未作任何策应。及至杜松、马林两军战败后,才在三月初五,慌忙调李如柏军回师。李如柏军行动迟缓,仅至虎拦岗(在清河堡东)。当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现,后金哨探在山上鸣螺发出冲击信号,大声呼噪。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1000余人。朝鲜军队元帅姜弘立率领剩余的五千兵下山来投降,后金设宴款待他们之后,将他们释放回国,并且修书给朝鲜国主光海君。

之后,努尔哈赤智取开原和铁岭,使明朝在辽东地区失去了御守后金西去的屏蔽。经过数次大战,使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实力受到毁灭性打击,叶赫部由此势成孤立。同年八月,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围困叶赫部东西2城,一举攻克,杀叶赫首领金台石、布扬古,消灭叶赫部。

折叠席卷辽东
努尔哈赤雕塑
努尔哈赤雕塑

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

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大败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市)。紧接着后金连陷义州、锦州、大凌河等辽西四十余城堡。熊廷弼、王化贞率明军残部与数十万流民往山海关而去。

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在统治辽东期间,多次在征战中进行血腥杀戮。

天命十一年(1626年)一月,努尔哈赤发起宁远之战,明朝守将袁崇焕以葡萄牙制的红夷大炮击败之,兵退盛京(沈阳)。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明将毛文龙进攻鞍山,努尔哈赤回师盛京。五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城迎接前来沈阳的科尔沁部奥巴贝勒。

折叠去世
天命十一年(1626年)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七月二十三日前往清河汤泉疗养,八月初,病势转危,遂决定乘船顺太子河返回沈阳,八月十一日,乘船顺太子河而下,病死于叆(ài)福陵隆恩门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终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葬于沈阳福陵(今沈阳东陵),庙号“太祖”。

折叠编辑本段为政举措
折叠政治
努尔哈赤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国策。在用人问题上,努尔哈赤强调了六项原则:一是必须任用贤人。二为不论亲疏门第,公正举人,“勿论根基,见其心术正大者而荐之。莫拘血缘,见有才者即举为大臣”。三系不拘一格,用其所长,“有临阵英勇者,用以治军。有益于国政之忠良者,用以辅理国政”。四乃举贤贬奸,因“善良公正之人不举不升,则贤者何由而进。不肖者不贬不杀,则不肖者何由而惩”。五是奖惩分明,功必赏,过必罚,“有善行者,虽系仇敌,亦不计较,而以有功升之。有罪者,虽亲不贯,必杀之”。六为赏赐效劳官将,视其所需,赐与马、牛、阿哈、食谷、衣服、财帛和妻室。

对于早年来投、率军征战、尽忠效劳的“开国元勋”,如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扈尔汉、安费扬古等“五大臣”及杨古利、冷格里等人,给予特别礼遇和优待,赐给大量人畜财帛,任为高官,封授爵职,联姻婚娶,荣辱与共。当这些功臣出了差错时,他着重指出“贫时得铁,犹胜于金”,常以其功而从轻处治。努尔哈赤招徕了许多有才之人,他们献计献策,多次进入大明掠夺使女真部逐渐“民殷国富”,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折叠军事
军事才能
努尔哈赤戎马生涯长达44年,史称他“用兵如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在军事谋略上,在指挥艺术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城攻坚、里应外合、铁骑驰突、速战速决,体现了高超的智慧。他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恁(nèn)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兵略,成为中国军事史上集中兵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他在军队组织、军队训练、军事指挥、军事艺术等方面的作为,都可圈可点。特别是他在作战指挥艺术上,对许多军事原则,如重视侦察、临机善断努尔哈赤御用剑、诱敌深入、据险设伏、巧用疑兵、驱骑驰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一鼓作气、速战速决、用计行间、里应外合等,都能熟练运用并予以发挥。

同时,努尔哈赤注重兵器的革新,努尔哈赤在与明朝交战中,多次遭遇明军活力阻击,深知火器的厉害,知道欲破城垒“非炮不克”。除用缴获的大批枪炮弹药武装军队外,还命令归顺的汉军官兵“准备”一定数量的火炮,以加强攻坚力量,并演练出新的战法,据徐光启《略陈台铳事宜并申愚见疏》记载,努尔哈赤攻城时,先用大型火铳在百步外专打城墙,然后再乘机用云梯等攻城器械进行攻击而野战时,总会部署大大小小各种火器为先锋,阵型整齐的冲过来,没有必中的把握就不发射。

创立八旗
正黄旗
正黄旗
女真民俗壮者皆兵,素无其他徭役,平时多以渔猎为生。每次作战或行猎,女真人依家族城寨出师,以十人以一人为牛录额真总领其余九人负责各方动向。努尔哈赤起兵正是利用女真人这种传统的狩猎组织形式,牛录额真也成为建州治下的官名之一,起初总分为环刀、铁锤、串赤(铁丳皮牌)、能射四军,成为后来创建旗制的基础。

随着努尔哈赤兵马越来越多,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吞并乌拉以后对属下人马进行一次整编,以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置一牛录额真(后称佐领)管理,并以黄、白、红、蓝四色为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乌拉后,规模更为扩大,于是以五牛录为一甲喇,设一甲喇额真(后称参领);五甲喇为一固山(旗),设一固山额真(后称都统),以梅勒额真(后称副都统)二人副之;固山额真之上则由努尔哈赤之子侄分别担任旗主贝勒,共议国政。旗的数目又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再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为八旗,分长甲、短甲、巴雅喇三兵种,分别是清朝时期前锋、骁骑和护军营的前身。此后随着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接下来的几代统治者对旗制又有所改进,但八个旗这一数目未再有任何变动。

除了军事外,八旗制度还兼有行政、生产、司法、宗族诸职能。努尔哈赤创制八旗使来自不同地区、凝聚力涣散的女真部民整合为一组织纪律性很强的社会整体,增强了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也成为了努尔哈赤成就霸业的一把利刃。

战略方针
在军事与外务上,努尔哈赤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和策略。采取了“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即以抚为主,以剿相辅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有三:

一为抗拒者杀,俘获者为奴。因纳殷部七村诸申降后复叛,据城死守,“得后皆杀之”。额赫库伦部女真拒不降服,努尔哈赤遣兵攻克,斩杀守兵,“获俘一万”,灭其国,“地成废墟”。

二是降者编户,分别编在各个牛录内,不贬为奴,不夺其财物。原是部长、寨主、贝勒、台吉,大都封授官职,编其旧属人员为牛录,归其辖领。

三为来归者奖。对于主动远道来归之人,努尔哈赤特别从厚奖赐。当他听说东海虎尔哈部纳喀达部长率领一百户女真来投时,专遣二百人往迎,到后,“设大宴”,厚赐财物,“为首之八大臣,每人各赐役使阿哈十对、乘马十匹、耕牛十头”,以及大量皮裘、貂帽、衣、布、釜盆等物。

努尔哈赤还采取了正确的用兵策略,一般是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逐步扩大。他积极争取与蒙古联盟,尽力避免过早地遭到明朝的打击,直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七大恨发动叛乱以前,没有受到明军的征剿,这极大地有利于统一女真事业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了军事指挥才干。他长于用计,重视保密,多谋善断,议即定,定即行,出兵犹如暴风骤雨,迅不可挡,经常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

折叠民族
蒙古族
努尔哈赤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既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他用编旗、联姻、会盟、封赏、围猎、赈济、朝觐(jìn)、重教等政策,加强对蒙古上层人物及部民的联系与辖治。后漠南蒙古编入八旗,成为其军政的重要支柱;喀尔喀蒙古实行旗盟制;厄鲁特蒙古实行外扎萨克制。后康熙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清朝对蒙古的抚民固边政策,其经始者就是努尔哈赤。

汉族
努尔哈赤开始占据辽东的时候,对汉人实行“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的政策,他优待“尼勘”,给予了归降的汉人以民的地位,从他们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看,其身分接近于后金国人,亦即牛录属员。考虑到这些汉民与满洲的文化传统迥异,努尔哈赤也没把他们编入八旗。而对即对据城不降、不服从命令的汉人则实施镇压、屠杀。

努尔哈赤曾直言不讳地对俘获的汉人说:即使杀了你们,夺取的财物能有多少呢?那只是暂时的,有限的。如果收养,你们的手可以出任何东西。用出的东西做生意,生产的好果实、好东西,那是永久的利益。

努尔哈赤晚年对汉族政策的急转直下,进占辽沈地区后,获得大片土地。他实行屯田制,颁布“计丁授田令”,属民平时自耕自产,战时为兵。与此同时,后金进入辽沈,战胜后抢掠财产、多次毁城,辽民被杀者数以万计;被俘的汉人则按照以往,强迫剃发易服,且多被编入女真人家为仆役、或编入农庄为农奴,许多汉人不堪奴役,起而反抗导致了天命晚期后金社会的不稳定。

折叠文化
女真人在金朝时期曾依照契丹字创建女真字,但因金国亡于元朝之后中原女真人高度汉化,而东北女真又受蒙古影响,导致女真文在明朝中后期彻底失传,以至于明末女真人“凡属书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汉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所以后来努尔哈赤崛起,深感与明朝、朝鲜往来文书需要反复译写多有不便,于是指示大臣噶盖和学者额尔德尼二人创制文字来解决这一问题。起初二者以女真人早已习惯书写蒙古文为由表示不便制造新文字,努尔哈赤则以“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反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给以反驳,并提出借用蒙古字母拼写女真语。后来,二人根据努尔哈赤之意创制而成并颁行,被后世称为“无圈点满文”(老满文),此后再经达海于天聪年间彻底完善,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

努尔哈赤主持创制和颁行满文使其治下部民相互交流、书写公文、记载政事、翻译汉籍等方面更为便利。翻译而成的大量汉籍也使努尔哈赤本人及其后世统治者在中原历代王朝的历史中吸取了大量经验。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折叠史书评价
《清史稿》:“太祖天锡智勇,神武绝伦。蒙难艰贞,明夷用晦。迨归附日众,阻贰潜消。自摧九部之师,境宇日拓。用兵三十馀年,建国践祚。萨尔浒一役,翦商业定。迁都沈阳,规模远矣。比于岐、丰,无多让焉。”

《清太祖实录》:“凤眼大耳,面如冠玉,身体高耸,骨格雄伟,言词明爽,声音响亮,一听不忘,一见即识,龙行虎步,举止威严。其心性忠实刚果,任贤不二,去邪无疑,武艺超群,英勇盖世,深谋远略,用兵如神,因此号为明汗。”“帝自幼不饮酒,心正而有德,深于谋略,善于用兵,骑步二射绝伦,勇力出众,睿知神圣,不思而得,阐微言,创金书,顺者以恩抚之,逆者以兵讨之,赏不计仇,罚不避亲,如是明功赏,严法令,推己爱人,锄强扶弱,敬老慈幼,恤孤怜寡,人皆悦服。自二十五岁只身崛起,带甲仅十三人,不侵无罪者,中正合宜,天故祐之,削平诸部,及征大明,得辽阳广宁地,又征蒙古,威名大震,有光于祖考,兴国开疆,以创王基。”[5]

折叠历代评价
李如梅:“此贼精兵七千,而带甲者三千;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厥父为俺爷所杀,其时众不过三十,今则身自啸聚者至于七千,虽以十人来犯境土,即报辽东而求救。西北虽有鞑子,皆不如此贼,须勿忽。”[6]

李登:“奴酋威行东夷,虽子弟有犯必加诛灭,故人股栗,用兵之际,有进无退。”

熊廷弼:“奴酋能强能弱,诡谲而难驭也。”

袁崇焕:“奴夙知兵,今又屡战屡胜,熟于用兵。”

徐光启:“厉志四十年,尊礼谋士,厚养健卒,博咨密议,简练训齐,其制器选士,政教服习,不合于法者鲜矣。”

乾隆帝:“尔时草创开基。筚路蓝缕。地之里未盈数千。兵之众弗满数万。惟是父子君臣。同心合力。师直为壮。荷天之龙。用能破明二十万之众。每观实录。未尝不流涕动心。思我祖之勤劳。而念当时诸臣之宣力也。”“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黄钺振军锋;于今四海无争战,留得艰难缔造踪。”

陈康祺:“太祖高皇帝自天命元年丙辰建元以后,益勤劳国政,靡间昼夜。每五日一视朝,焚香告天,宣读古来嘉言懿行,及成败兴废所由,训诫国人。以议政五大臣参决机密,以理事十大臣分任庶务。国人有诉讼,先由理事大臣听断,仍告之议政大臣,覆加审问,然后言于诸贝勒。众议既定,犹恐或有冤抑,令讼者跪上前,更详问之,明核是非。故臣下不敢欺隐,民情皆得上达,国内大治。盖敷教明刑,其难其慎,早具帝者规模矣。”

蔡东藩:“智深勇沈,信不愧为开国主,然皆由激厉而成。古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者,于此可见矣。”

萧一山:“太祖、太宗,创业开基,勇武睿智。”“努尔哈赤崛起于建州衰微之时,一战而克图伦,借复仇之名,征服邻部:败四寨联军于太兰冈,攻尼堪外兰于鄂勒珲,兵势渐强,威力日增。六年之间,克兆嘉城,取玛尔敦,栋鄂、哲陈,次第归服;苏克、完颜,拱手内向。建州统一,始北向而与海西争雄;所谓‘造攻自亳’,基础已立者矣。均势之说,出自叶赫;彼自恃其塞外雄长,借以要挟;努尔哈赤叱而不应,于是战端遂开。九部之联军既败,扈伦诸国,亦自知兵力不敌,愿乞盟好,乃内不图强,攻战频仍,坐与努尔哈赤以可乘之隙;于是扈伦之运命日蹙,哈达、辉发次第灭亡矣。布占泰以降虏而得国,反恩为仇,屡谋抗逆。大城既下,社稷为墟,只身逃亡,亦可哀已!叶赫虽赖大国之助,苟延旦夕,然唇齿势离,不绝如缕耳!且东北攻略,滨海多服;女真之大部,至是已统治于努尔哈赤一人之手。”

顾诚:“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

金庸:“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

滕绍箴:“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历史功绩在于,他适应女真社会要求统一的历史潮流,乘明王朝末世,朝政腐败,边政废弛,边官堕落、贪贿,率领父子兵揭竿而起,统一了原来明朝的建州三卫各部,逐步建立了强大的民族武装及各族人民参加的武装队伍。先后将海西和东海女真各部二百多年分散的局面,推向了空前的统一。”

周远廉:“正是在女真人渴望统一的形势下,努尔哈赤应运而兴,以短短三十余年时期,完成了几百年来没有完成的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并促使女真人与来自不同地区的蒙、汉等各个民族的数十万人,融合为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这是努尔哈赤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努尔哈赤从小部落酋长一跃而为金国的可汗,对统一女真各部、大败明军于萨尔浒、攻取辽沈地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辽沈以后,努尔哈赤也作了不少错事,如残酷屠杀辽东军民;大规模编立农奴制拖克索,使辽东大多数汉民沦为封建农奴;确立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破坏统一的君权、削弱后金国力的倒退的落后制度;怀疑汉官、疏远汉官,影响了满族贵族与辽东汉族地主阶级的联合,加剧了辽东的动乱。这些弊政大大地破坏了辽东地区的生产,造成人民的苦难。努尔哈赤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不应该起的消极作用。但毕竟是瑕不掩瑜,功大于过。”

阎崇年:“在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星海中,有两颗最明亮的民族英雄之星——一颗是蒙古族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颗是满洲族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奠基的清帝国,绵祚二百六十八年,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的姓名与业绩,不仅垂诸于中国史籍,而且载记于世界史册。他活跃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舞台上,他一生十功四过,瑕不掩瑜。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当年明月:①一代枭雄努尔哈赤死了,对于这个人的评价,众多纷纭,有些人说他代表了先进的,进步的势力,冲击了腐败的明朝,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云云。我才疏学浅,不敢说通晓古今,但基本道理还是懂的,遍览他的一生,我没有看到进步、发展、只看到了抢掠、杀戮和破坏。我不清楚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我只明白,他的马队所到之处,没有先进生产力,没有国民生产指数,没有经济贸易,只有尸横遍野、残屋破瓦,农田变成荒地,平民成为奴隶。我不知道什么必定取代的新兴霸业,我只知道,说这种话的人,应该自己到后金军的马刀下面亲身体验。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②努尔哈赤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作为一名没有进过私塾,没有上过军校,没有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游牧民族首领,努尔哈赤懂得什么是战争,也懂得如何赢得战争。他的战役指挥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折叠谊同父子
努尔哈赤及其弟舒尔哈齐隶李成梁麾下的时候,每有征战,勇敢冲杀,捷足先登,屡屡荣立战功,颇受李成梁的赏识。从此努尔哈赤逐渐接近了李成梁,作了随从和侍卫。他俩形影相随,出入京师也不离左右,关系很密切,有的史料说他们“谊同父子”。

折叠矢无虚发
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四月,努尔哈赤亲自迎娶海西哈达万汗的孙女阿敏哲哲(哲哲即格格,姐姐之意)的时候,等待于洞城之地。恰在这时,有一个乘马的人,携带弓箭从旁边经过。努尔哈赤询问左右随从,得知此人就是栋鄂部赫赫有名的、以善于骑射著称的钮翁锦。努尔哈赤派人将钮翁锦邀至面前,称赞数语以后,便指百步之外的一棵柳树,请他献技。钮翁锦毫不椎辞,从容下马,举弓搭话,连发五矢。结果三中两失,所中的三矢落点上下不一。努尔哈赤见后,随即起身,搭箭在弦,拉长弓如满月,也连发五矢,结果矢矢皆中,五矢落点相去不远,从人见了,无不喝彩、敬服。

折叠编辑本段家族成员
折叠家世
祖先

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
六世祖:爱新觉罗·孟特穆,追尊肇祖原皇帝。
五世祖:爱新觉罗·充善。
四世祖:爱新觉罗·锡宝齐篇古。
曾祖父:爱新觉罗·福满,兴祖直皇帝。
祖父:爱新觉罗·觉昌安,追尊景祖翼皇帝。
塔克世之母,追尊翼皇后。
父母

父亲:爱新觉罗·塔克世,追尊显祖宣皇帝。
生母:喜塔喇氏,都督阿古之女。追尊宣皇后。
继母:哈达纳喇氏。完汉所养族人之女。
庶母:李佳氏,古鲁礼之女。
折叠兄弟姐妹
弟弟

关系        姓名        身世        备注
二弟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

母为塔克世之妾李佳氏,异母弟

追封多罗诚毅勇壮贝勒

三弟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母为宣皇后喜塔喇氏,同母弟

追封和硕庄亲王

四弟

爱新觉罗·雅尔哈齐

母为宣皇后喜塔喇氏,同母弟

追封多罗通达郡王

五弟

爱新觉罗·巴雅喇

母为塔克世次福晋哈达纳喇氏,异母弟

追封多罗笃义刚果贝勒

姐妹

和硕公主

折叠后妃
据文献记载,努尔哈赤共有16个妻妾。《清史稿》上记载努尔哈赤共有14位妻妾,未记载从殉的2位庶妃。

皇后(追封2位)

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叶赫贝勒杨吉努之女。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九月二十七日薨,年二十九。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极追封其母为孝慈武皇后,谥曰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顺治元年九月,升祔太庙。康熙元年四月,将太祖谥由“武”改为“高”,即为孝慈高皇后;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祔葬福陵。子一,皇八子皇太极,即清太宗。
追赠旋夺孝烈武皇后/大妃,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乌拉贝勒满泰之女。
册封之妃

寿康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后封炳图郡王孔果尔之女。无子女。

大妃

身份        姓名        父母        子女        备注
元妃        佟佳·哈哈纳扎青        塔本巴晏之女       
子二

皇长子褚英;

皇次子代善;

女一

皇长女,嫁董鄂氏(东果氏)何和礼,称东果格格,封固伦公主

努尔哈赤入赘

元配嫡福晋,为第一任大福晋

史称太祖元妃

继妃        富察·衮代        莽塞杜诸之女       
子二

皇五子莽古尔泰;

皇十子德格类;

女一

皇三女,名莽古济

初嫁努尔哈赤三祖索长阿孙威准,生子昂阿拉按昂阿拉;

万历十三年复嫁努尔哈赤;

继室大福晋,为第二任大福晋;

天命五年二月,以窃藏金帛,迫令自尽(一说,被其子莽古尔泰所杀);葬福陵之外;

史称太祖继妃

侧妃

职位        姓名        父母        生卒年        子女        备注
侧妃        伊尔根觉罗氏        札亲巴晏之女        不详       


一皇七子阿巴泰女一

皇次女,名嫩哲


侧妃        叶赫那拉氏        杨吉砮之女;孝慈高皇后之妹        不详       


一皇八女,名聪古伦,封和硕公主

明万历三十八年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
侧妃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        顺治元年二月卒        无子女       
太祖闻其贤,往聘之;

明万历四十年壬子正月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

侧妃        哈达那拉氏        哈达部贝勒(都督佥事)扈尔干之女,哈达万汗见前显祖次妃之孙女        不详        无子女        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四月,扈尔干遣子岱善(即明实录之歹商)送之来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
庶妃

职位        姓名        父母        生卒年        子女        备注
庶妃        兆佳氏        喇克达之女        不详       
子一

皇三子阿拜


庶妃        钮祜禄氏        博克瞻之女        不详       
子二

皇四子汤古代;

皇六子塔拜


庶妃        嘉穆瑚觉罗氏,名真哥        贝勒浑巴晏之女        不详       
子二

皇九子巴布泰;

皇十一子巴布海

女三

皇四女,名穆库什;

皇五女,嫁达启;

皇六女,嫁苏纳


庶妃        西林觉罗氏        奋杜里哈斯祜之女        不详       
子一

皇十三子赖慕布


庶妃        伊尔根觉罗氏        察弼之女        不详       


一皇七女,封乡君品级,嫁鄂托伊


庶妃        名德因泽;姓氏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殉太祖
庶妃        名阿济根;姓氏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殉太祖
展开
折叠子女
儿子(16人)

排行        姓名        职位        母亲
皇长子

爱新觉罗·褚英

废太子,广略贝勒

母为元妃佟佳氏

皇次子

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礼烈亲王

母为元妃佟佳氏

皇三子

爱新觉罗·阿拜

追封奉恩镇国勤敏公

母为庶妃兆佳氏

皇四子

爱新觉罗·汤古代

镇国克洁将军

母为庶妃钮祜禄氏

皇五子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因罪夺爵,子孙降为红带子

母为继妃富察氏

皇六子

爱新觉罗·塔拜

追封奉恩辅国悫厚公

母为庶妃钮祜禄氏

皇七子

爱新觉罗·阿巴泰

追封和硕饶馀敏郡王

母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

皇八子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太宗

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皇九子

爱新觉罗·巴布泰

奉恩镇国恪僖公

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皇十子

爱新觉罗·德格类

因罪夺爵,子孙降为红带子

母为继妃富察氏

皇十一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

镇国将军;传一代,绝嗣

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皇十二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

罢英亲王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三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

追封奉恩辅国介直公

母为庶妃西林觉罗氏

皇十四子

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睿忠亲王,(追封成宗义皇帝,后罢)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豫通亲王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六子

爱新觉罗·费扬果

黜宗室

母不详(一说,母为继妃富察氏;一说,不是。)

展开
​女儿(8人;养女1人)

皇长女(1578一1652),称东果公主,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庄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长子褚英与次子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明万历十六年(1588)嫁董鄂氏(亦称栋鄂、东果)何和礼,时年十一。因此称东果公主或东果格格。顺治九年(1652)七月卒,年七十五,葬于辽宁省灯塔市西大窑镇公安堡村东红宝石山南坡。 康熙五十五年(1715年)追谥端庄,即为固伦端庄公主。
皇次女(1587—1646),名嫩哲,称沾河公主,封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是第七子阿巴泰的同母姐姐。顺治元年(1644)卒,年五十一。
皇三女(1590一1635),名莽古济,称哈达公主,未正式册封,待遇视固伦公主,后革公主称号,削宗籍。生母为清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
皇四女(1595—1659),名穆库什,革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第九子巴布泰、第十一子巴布海、第五女、第六女同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生。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穆库什卒,年六十五。
皇五女(1597—1613),无封。生母为努尔哈赤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第九子巴布泰、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四女穆库什、第六女同母。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生。
皇六女(1600一1646),无封。生母为第四女穆库什、第五女同母。明万历二十八(1600)生。四十一年(1613)嫁海西女真叶赫部纳喇氏苏鼐,时年十四。苏鼐(苏纳孝慈)曾官至都督,后金天聪九年(1635)因故革去世职。祟德五年(1640)卒。第六女于顺治三年(1646)卒,年四十七。
皇七女(1604—1685),封乡君品级。生母为努尔哈赤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三月初十日生。大金朝天命四年(1619)嫁给骑都尉纳喇氏鄂托伊,时年十六。崇德六年(1641)鄂托伊阵亡。第七女乡君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卒,年八十二。
皇八女(1612—1646),名聪古伦,封和硕公主。生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二月初七日生。顺治六年(1649)四月公主去世,年六十。
养孙女(1612—1648),名肫哲,封和硕公主。是努尔哈赤从子(侄子,弟舒尔哈齐第四子)恪僖贝勒图伦之次女。明万历四十年(1612)七月十六日生,天命年间努尔哈赤抚养宫中。天命十一年(1626)15岁时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奥巴。天聪六年(1632)奥巴去世,复嫁给蒙古土谢图亲王巴达礼。祟德二年(1637),皇太极遣使封其为和硕公主。顺治五年(1648)卒,年三十七。
折叠编辑本段争议事件
折叠死因
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愤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病死说
病死说出自《清史稿》,据记载,在天命十一年七秋七月“上不豫”,至“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庚戌,至爱鸡堡,上崩”。

重伤致死
而重伤致死出自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据该书记载,朝鲜译官韩瑗随使团来明时,碰巧与袁崇焕相见,袁很喜欢他,宁远之战时曾把他带在身边,于是韩瑗得以亲眼目击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宁远战事结束后,袁崇焕曾经派遣使臣带着礼物前往后金营寨向努尔哈赤“致歉”(实为冷言讥讽),说“老将(按:指努尔哈赤)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按:指袁崇焕),岂其数耶!”努尔哈赤“先已重伤”,这时备好礼物和名马回谢,请求约定再战的日期,最后终于“因懑恚而毙”。这条史料明确记载努尔哈赤是在宁远之战中受了“重伤”,并由于宁远兵败,精神上也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悒悒不自得。在肉体和精神受到双重创伤的情况下,这位沙场老将终于郁郁而终。

但清史专家李鸿彬在《满族崛起与清帝国建立》一书中,却对努尔哈赤炮伤而死论者的关键证据《春坡堂日月录》提出了质疑,并提出第三种观点“愤懑致死”说。

疑点一:既然朝鲜译官韩瑗都知道努尔哈赤“先已重伤”,那么守卫宁远的最高统帅袁崇焕就应更加清楚,何况袁崇焕还曾派遣使臣前往后金营中察看过呢。如果努尔哈赤确实身负“重伤”,这当然是袁崇焕的特大功劳,也是明军的重大胜利,不仅袁崇焕本人,而且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将对此事大书特书,以便激励军民的士气。但是,无论是袁崇焕本人报告宁远大捷的折奏,还是朝廷表彰袁崇焕的圣旨抑或朝臣祝贺袁崇焕宁远大捷的奏疏,其中都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之事,显然是后人附会之说。

疑点二:努尔哈赤战败于宁远,是1626年正月,至八月二十日死,其间八个多月。从大量史料记载看,在这八个多月中,努尔哈赤并没有去治病,而是“整修舟车,试演火器”,并且到“远边射猎,挑选披甲”,积极准备再进攻宁远,以复前仇。四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毛文龙进攻鞍山,后方吃紧,这才回师沈阳。六月,蒙古科尔沁部的鄂巴洪台吉来朝,他亲自“出郭迎十里”,全不像“重伤”之人。

因此,李鸿彬认为,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有没有身受“重伤”,是不是“懑恚而毙”,很值得怀疑。

李鸿彬认为,努尔哈赤回到沈阳以后,一则由于宁远兵败,赫赫有名的沙场老将败在初历战阵的青年将领手中,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心情郁忿;二则因为年迈体衰,长期驰骋疆场,鞍马劳累,积劳成疾。同年七月中,努尔哈赤身患毒疽,并非炮伤,二十三日往清河汤泉疗养。到了八月七日,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于五日之后,八月十一日,便乘船顺太子河而下,转入浑河时,与前来迎接大妃乌拉那拉氏相见后,行至离沈阳四十里的叆鸡堡逝世。

折叠姓氏之谜
1、爱新觉罗

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什么?一般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姓爱新觉罗。其实关于努尔哈赤的姓氏,文献记载,稗官野史,杂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一团历史之谜。据文献记载就有六种说法:认为努尔哈赤姓佟、童、崔、雀、觉罗、爱新觉罗。清朝皇室祖先以神话为名,认为其姓氏“爱新觉罗”原系天赐。

努尔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谜团重重,原因在于,满洲初期没有文字,没能留下原始的满洲文献记载;据《清太祖实录》记载,清朝皇帝都认为自己姓爱新觉罗,其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三个仙女在池中沐浴,一只神鹊衔来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仙女爱不释手,把果子放入口中,吞进腹中,从而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男孩相貌奇异,而且刚出生就能说话,仙女告之,他姓爱新觉罗,名叫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也就是清朝皇帝的祖先。

清朝在《清太祖实录》之后,官修的“会典”、“宗谱”、“通志”等,以及皇帝的御制诗文,凡属清代的官书,都来自努尔哈赤及其后裔一方所编造的所谓记载,都是“钦定”、“御制”,也都是说自己姓爱新觉罗。

2、“童”或“佟”

在明朝、朝鲜的文献记载中,努尔哈赤姓“童”或“佟”。

刚开始满洲并没有满文,当时明朝、朝鲜的官私书籍里,关于清朝先世的姓氏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据阎崇年考证,明朝和朝鲜的文献均有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佟或童。努尔哈赤曾作为明朝的建州卫官员,先后八次骑马到北京向明朝万历皇帝朝贡。明人或明清之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记载,都说努尔哈赤姓佟而且努尔哈赤曾同朝鲜打交道数十年,朝鲜文献也留下大量记载。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有如下记载: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努尔哈赤向朝鲜国王回帖云:“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努尔哈赤禀”等等。

努尔哈赤自称姓佟。申忠一作为朝鲜南部主簿到达佛阿拉,受到努尔哈赤的接见,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他回国后将见闻写成《申忠一书启及图录》即《建州纪程图记》,资料珍贵,相当可信;而那篇《回帖》是努尔哈赤本人让他转给朝鲜国王的。这是努尔哈赤亲自审阅过的正式公文,应当算是第一手资料。但是,朝鲜文献更多的是把“佟”写作“童” 。

“童”和“佟”实际上是女真人的普遍姓氏,是假借汉人的姓氏。佟姓或童姓,不但是辽东的显著大姓,也是当时女真人的普遍姓氏。谁做了部落的酋长,谁与明朝发生关系,这人便以佟或童为姓,通过“四译馆”,转给明政府。

章炳麟的《清建国别记》中提到一种说法,佟姓原来是汉人的姓氏,后来常被夷人袭用,以假冒汉人。清朝皇室的祖先在名字前面冠以“佟”姓,可见女真酋长,可以随时姓佟或童,佟姓或童姓,也就成为他们的公姓。

3、“雀”或“崔”

努尔哈赤的姓氏除了佟或童的说法之外,朝鲜人还有记载称他姓雀或姓崔。

阎崇年认为,有一种解释是来源于努尔哈赤的母亲因为吞下雀卵才生下了他,不过清朝人并没有如此记载,《清太祖实录》的《武录》、《满录》、《高录》三书,仅记载其母怀孕十三月而生努尔哈赤之事,并无吞卵而孕之说。

第二种解释则来源于仙女吞服神鹊留下的果子而生下清朝皇帝祖先的神话,因此传闻努尔哈赤姓雀。而且满洲先人曾把乌鹊作为图腾,这些都能把清朝皇室姓氏同“鹊”或“雀”相联系。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努尔哈赤姓“崔”是由于朝鲜语中,崔的发音介乎于汉语缺和吹之间,与“觉罗”中“觉”字音相近,于是怀疑崔姓是来源于“觉罗”的误读。

折叠编辑本段陵寝墓地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

东陵公园始建于公元1629年(天聪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陵公园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临浑河,自南而北地势渐高,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腑伏、百水回环、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人文景观早已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制设施齐全,主要建筑规模宏伟,陵寝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福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09: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大火烧了毛毛虫(重解牙牌令之七)
mayongbao 2022-06-18 发表于北京  |  218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译红君














刘姥姥牙牌令主要隐写北宋帝系、道姑皇后孟相两度垂帘及建炎三年发生的“苗刘兵变”等史实。



                                                                                    一枝花
       刘姥姥牙牌是合巧牌,特点是四点多,三张牌共二十点,可以组成五个四,且红色居多,红色代表火,此副牙牌火多、火旺。

     《推背图》第二十象,谶曰:“二九四八,于斯万年”。二九不用过多解释,指两宋共有十八帝。牙牌令第一张牌为人牌,八点,乘四为三十二,扩大十倍,为三百二十,两宋国祚共三百二十年(960-1279年)。

      人牌由两个红色的四点组成,位于天地之间,两张人牌为十六点,象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非羞恶、恻隐辞让等十六项为人道德。

       人牌换算成农历就是四月初四,这一天最早是祭祀炎帝(赤帝)的节日。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传说炎帝和黄帝结盟,打败了蚩尤,成为华夏始祖。炎帝是华夏民族的火神之一。宋朝时仍保留着四月四祭祀炎帝的习俗。南宋诗人王十朋在《四月四日祀赤帝于慈云岭净名寺,祀毕游易安斋至江次,送黄子升通判还乡》写道:“祀罢灯花喜,山游晓色新。江头送归客,我亦是行人。”

       火与宋朝有着直接关系。赵匡胤发迹于宋州,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后改国号为宋。因宋州古为商丘,火正阏伯居商丘,商丘为大火星分野之地,宋朝自称为“火宋”、“炎宋”、国运也被定为火德。宋朝极为重视对大火星的祭祀。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以帝业肇基之地升宋州为应天府。寄居商丘的大火、阏伯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家蒙福之神”。大火星的祭祀与宋朝国运相连,“炎炎君德”和“国家火德”相连,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底,赵构在应天府南京城(商丘)南门外幸山筑“中兴坛”。五月初一,赵构在此登基即皇帝位。为延续宋朝的皇统和法统,仍定国号为宋,改元建炎(重建炎宋之意),所谓“太祖受命,陛下中兴,应天顺人,皆在于此”。

牙牌令第一张牌八点,北宋九位皇帝,除去宋太祖赵匡胤,其余八位皇帝均出自宋太宗赵光义一系,包括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第二张牌七点,代表北宋皇帝传七代。太祖赵匡胤与太宗赵光义是亲兄弟,是同代人;哲宗赵煦与徽宗赵佶是兄弟,是同代人。宋真宗以下的七个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子孙。

第三张牌五点,上一下四,北宋自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后,到第四位皇帝仁宗赵祯时无子,立侄子赵宗实为皇太子,是为英宗。南宋也一样,高宗赵构、孝宗赵眘、光宗赵淳后,到宁宗赵扩时无子,立侄子赵昀为皇太子,是为理宗。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理宗赵昀在位四十一年,二人分别是北宋和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然迎春错了“左边'四五’成花九”的令,但此令仍有所指,代表从仁宗到理宗有九位皇帝,即北宋有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五位皇帝,南宋有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

        刘姥姥的牙牌令还隐写赵桓的生辰,即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十三日。“中间'三四’绿配红”中的“绿三”代表元符三年,“红四”代表四月;将第一张牌的八和第三张牌的五相加,为十三。

       由于妙玉是出家人,不便参与大观园的宴饮活动,故由刘姥姥代替。妙玉的人物原型是宋哲宗第一任皇后孟相。本牙牌令四点多,第一张牌两个四,第二、三张牌分别有一个四,合在一起为十六,代表孟相十六岁入宫;如果再加剩余的四点,该牙牌令共二十点,代表孟相二十岁册立为皇后。

1、鸳鸯笑道:“左边'四四’是个人。”

        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

       第一张牌是“长四牌”,也叫“人牌”,牌面全红色,八点,上下各四。

靖康二年四月初四,伪楚皇帝张邦昌尊宋哲宗废皇后孟相为宋太后(妙玉的人物原型),又派人到济州寻找赵构。 获悉金兵离开汴京的消息后, 此前一直按兵不动的康王赵构命令勤王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四月初四,勤王的先头部队已抵达汴京城郊。

       孟相皇后(1073-1131年)历经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四朝,一生中两度被废,两度垂帘,三度复立,被迫出家为女道士三十余年。靖康之乱时,她不顾个人荣辱,在江山社稷危难之际,垂帘听政,为建立南宋做出了特别贡献,堪称乱世女强人。

       鸳鸯说“四四”是个人,刘姥姥对“庄家人”,表面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下地干农活的人。伪楚皇帝张邦昌胆小怕事,乱世中根本撑不起局面,是个典型的“庄家人”。

       庄家,也指某些牌戏或赌博中每一局的主持人。在大观园牙牌令中,鸳鸯是庄家。在北宋末年,当宋金两国赌国运时,北宋末代皇帝赵佶、赵桓父子自然也是庄家。宋徽宗赵佶 哪怕有一点战略远见,不听信 谗言,不去联合金国消灭辽国,北宋的国祚还能苟延数年。辽国被灭,宋朝在北部地区失去战略屏障,导致金兵长驱直入。得知金兵打到家门口的消息后,赵佶吓得不省人事。关键时刻,他连一点男子汉的勇气都没有,竟然把皇位让给了更不争气的儿子,结果全盘皆输。

       刘姥姥是金国的化身,刘的繁体字“劉”拆开为“卯金刀”,卯代表东方、金指金国,刀指战争,金国于政和五年乙未(1115年)立国,第一张牌为人牌,八点,在地支中八为未羊。

2、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

        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

       这张牌上面三点绿,像是蠕动的毛毛虫;下面四点红,像熊熊的火焰。刘姥姥将“三四绿配红”比做大火烧了毛毛虫,既生动又形象。

孟相是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任皇后,元佑三年(1088年)十六岁被选入宫。元佑七年(1092年),册立为皇后。

     《宋俘记》记载: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底,金兵决定撤离汴京,临行前将俘虏分七批押解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国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四月初一,金兵统帅完颜宗翰(粘罕)负责监押第七批(第二张牌)也是最后一批俘虏由青城国相寨动身。

靖康二年三月初七,金国扶植张邦昌当了伪楚皇帝。第二张牌上三指三月,三四相加为七,指初七,即张邦昌登基的日子。

       宋朝叫炎宋,也叫火宋;六月六是满族的虫王节,“毛毛虫”指金国。“大火烧了毛毛虫”,指宋朝和金国发生战争。请注意,刘姥姥只说“大火烧了毛毛虫”,却没说大火烧死毛毛虫,可见在战争中宋朝并没有获胜。

3、鸳鸯道:“右边'幺四’真好看。”

        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初五(三加五为八,对应第一张人牌的八点),御营军将领苗傅、刘正彥因不满权臣勾结宦官并把持朝政,发动兵变(史称“苗刘兵变”),宋高宗赵构被迫退位,传位给三岁的儿子赵旉,孟太后再次垂帘听政。三月十一日,改元明受。在张浚及韩世忠等将领的联合打击下,兵变很快被平息。四月初一(4月20日),孟太后下诏还政,宋高宗复辟,与孟太后御前殿垂帘听政。四月三日,恢复使用建炎年号。四月四日,孟太后撤帘(“苗刘兵变”和孟相皇后因巫蛊术被废一事隐写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中)。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一,金兵统帅完颜宗翰(粘罕)负责监押第七批(第二张牌)也是最后一批俘虏(包括宋钦宗赵桓、朱琏皇后、太子等十二人,侍女一百四十四人)由汴京城外的青城国相寨动身,前往金国,标志着靖康之耻画上句号。

       “一个萝卜一头蒜”和谚语“一个萝卜顶一个坑”、俗语“有一个算一个”的含义差不多,即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在传统习俗中,迁坟之后需要往原先的坟墓坑里扔个萝卜。人们认为,一个坑埋一个人,如果把原先的尸体或者骨灰迁走,留下来的这个坑怎么办?就需要往坑里扔个萝卜,来代替原先的死者。

       赵桓虽然顶替赵佶当了皇帝,但他没有挽危澜于既倒的本事,是个很不称职的“萝卜”。他优柔寡断,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主战派代表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后,他采取投降绥靖政策,导致国破家亡。

       北方还有“装大瓣儿蒜”、“装蒜”的俗语,指有的人装腔作势,装糊涂,硬充能干,和“充大个儿”一个意思。如果说宋钦宗赵桓是萝卜的话,那个胆小怕死的宋徽宗就是“大瓣儿蒜”。靖康元年正月,金军第一次围困都城汴梁。正月初四(第三张牌的“幺四”),赵佶借口去安徽亳州太清宫进香还愿,带着老婆孩子逃跑了。跟着他一起逃跑的还有奸臣蔡京、高俅、童贯等人。赵桓也打算逃走,兵部侍郎李纲听说宰执跟赵桓商量如何出逃,破例闯入御前会议,列举了皇帝不能逃跑的理由。一番陈述下来,赵桓才觉得自己不能一走了之,只好硬着头皮留在汴京。

       赵佶在南方时,眼见国内局势趋于平稳,心生悔意,曾企图复辟。赵桓发现形势不妙,派人将赵佶接回汴京,但赵佶仍以太上皇的身份装“大瓣儿蒜”,干涉国政。国家危亡之际,赵佶父子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最后都成了金兵的俘虏。

4、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

        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合一枝花
       对比发现,刘姥姥的“一枝花”与味道斋《宣和牌谱》中的“合一枝花”排列组合相同。第四十回,参与牙牌令的有贾母、薛姨妈、刘姥姥三个老妇人,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贾迎春四个少女,对应“中间'三四’绿配红”。行令时,贾母和薛姨妈说的都是梅花、刘姥姥说的是倭瓜花、史湘云说的是杏花、林黛玉说的是芍药花、贾迎春说的是桃花。只有薛宝钗与众不同,说的是水荇。荇菜是多年生植物,花多且花期长,一般人将水荇视为菜,不视为花。这些花开花时令不同,很难凑成“一枝花”。

        据百度百科,南瓜原产于南美洲,以后被葡萄牙人引种到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地,明代开始进入中国。南瓜最早在广东、福建、浙江一带种植。国人误以为南瓜来自日本,故名倭瓜;又因日本在中国之东,又称其东瓜。到了清代中后期,北方特别是山东一带开始种植南瓜,人们以为此瓜来自南方,故称其南瓜。靖康元年(1126年)刘姥姥进大观园时,中原地区并没有倭瓜。

       靖康二年二月初六(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至此,北宋的花儿,不论是梅花、桃花、杏花,还是芍药花都落了,都被金兵抢走了。三月七日,金兵册封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张邦昌就变成了金兵操纵的“大倭瓜”。自三月初七至四月初十,张邦昌一共做了三十三天儿皇帝。伪楚政权存在时间虽短,却是两宋交替时期的重要事件(这段历史隐写在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

        从《宣和牌谱》谱诗看,“合一枝花”暗示美人出游,美色导致“公子坠金鞭”。刘姥姥土里土气、言语粗鲁,和美人没有可比之处,但绝非等闲之辈。如果说牙牌令暗指孟相皇后,说她是“一枝花”,导致“公子坠金鞭”,倒是恰如其分。

发布于 北京

+关注
undefined
mayongbao
破译红楼秘密的人
共 13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mayongbao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中的佛手和柚子
下一篇: 《推背图》与金陵十二钗判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0: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焦大被人用马粪塞了嘴,为什么非要用马粪?有什么深意?
兴趣认证
栖鸿看红楼
关注
2023-01-30 18:10来自山西
“我真的服了,饶了我吧!”表姐大汗淋漓,瘫软在地,苦苦哀求
“我真的服了,饶了我吧!”表姐大汗淋漓,瘫软在地,苦苦哀求
“你真的太大了!”他附耳低喃“年纪大的会疼人”
“你真的太大了!”他附耳低喃“年纪大的会疼人”
肥水不留外人田,臭小子,今晚阿姨给你....记得温柔点...
肥水不留外人田,臭小子,今晚阿姨给你....记得温柔点...
没有深意,就是顺手而已。

焦大醉骂,众仆人顾着他的面子,开始是不敢硬拦的。后来“见他太撒野不堪了”,只好动粗——好言好语肯定是劝不住的——“掀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


广告
什么是sci一区、二区?
×
到这里为止,也没有什么“深意”。贾府不是皇宫,没有“慎刑司”之类的机构。仆人犯了错,在等待发落的时间,就是捆到马圈里暂时拘留的。不信看七十一回,那两个顶撞尤氏的婆子,也是被捆起来“交到马圈里派人看守”的。

如果焦大到此为止,可能等到王熙凤和宝玉的车马一走,仆人们就会把他放开;如果焦大继续叫骂,却是重复前面的话,仆人们只会多捆他一会儿,等他酒醒了再放开;可是焦大被捆到马圈,越发乱嚷乱叫,还说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话来。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在那个时代被称为“爬灰”或“扒灰”,是不正当性关系中最羞耻、最见不得人的一种。而这个时候,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的知情人,还在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扩散的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大家全知道。焦大的话,正戳到宁国府最痛处,还是当着亲戚的面。小厮仆人也都知道这是“没天日的话”,所以都“唬的魂飞魄散”起来。

到这个时候,阻止焦大继续说下去,就成了第一要务。但贾府不是皇宫,也不是保密局,更不是江洋大盗,不会随时备着隔音室或“麻核桃”之类阻止人说话发声的设备。最简捷的办法,就是就近找到东西塞到焦大嘴里,让他说不出话来。

于是才有了“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不光是马粪,还有土呢。


广告
2023年后交强险不再是950元,算算你的车子要交多少钱
×
没有什么“深意”,只是在马圈里,因为这两样东西是最伸手可得的。

就像宝玉用“簇新藕合纱衫”擦眼泪一样,就是顺手,没有什么深意。

这件事甚至不会对焦大的地位有什么影响:在此之前,尤氏已经让管家“不要派他差事,权当一个死的就完了”,以后还能怎么样?难道还真的杀了他不成?最多是打一顿,可是这样老了,又长期酗酒,身体不好,打也就是意思意思。真要打得重了,不治而死,也不是贾府愿意的。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只有王熙凤的主意“打发他远远的庄子上去就完了”,也不打,也不杀,也不留在眼前碍眼,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难怪贾珍也夸王熙凤是“杀伐决断”、“历练老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1: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终=====焦大为谁醉?【贾琏+朱慈烺&杨涟东林党】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41&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荣国府的继承人贾琏是谁? (2016-06-15 21:28:44)
标签: 眀朝历史 崇祯 红楼梦 历史 文化        分类: 人文
同宝玉、黛玉他们一样,贾琏的影射也不是单一的。



作者的这个”琏“字藏了两层意思,其一是廉耻的“廉”,暗讽贾琏,没廉耻;其二是取自东林党头脑杨琏的名。



贾琏是荣国府的第一继承人,贾府是朱明王朝,朱明王朝的继承人自然是太子朱慈烺。贾琏是影射崇祯长子(即太子)和东林党人。


  贾琏,是个“十足无用的浪荡公子”,他好色,而且是“不管香的臭的都弄到屋里来的‘下流种子’”。有位espn16500 发帖子说太子朱慈烺虽然只有十六岁,却是一个各处留情的风流哥儿,一苏杭美女曾为其生一子,名曰朱和墽,明亡时已经一岁,朱慈烺把这对母女养在京城繁华之地,在李自成乱国时,把她们母子悄悄转移,后无音训。如果叙述是真,那么书中尤二姐的描写也是影射此事,太子的品行也恰恰应和了贾琏的“假廉“。希望能有这方面更多的资料。

  周后的老师就是东林党人陈仁錫,周后之所以能在选美中以最后一名胜出成为正妃就是靠了东林党的操作,周后投桃报李,后在除魏忠贤中出过大力。太子同样也是东林党背景,太子的老师方逢年、吴梅村、杨士聪等也基本上都是东林党人,所以作者把他们用一个贾琏一起代表了。

但作者也写了贾琏的善,他求古扇只是去麻烦人情,石呆子执意不肯,他也就算了。看到贾雨村使用设计陷害的手段将古扇弄到手,他忍不住说:“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为此被贾赦打了。可见他良知未泯。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881)┊ 收藏(0)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何宝玉将花珍珠改名做花"袭人”?
后一篇:“泼皮破落户”王熙凤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终=====焦大为谁醉?【赵姨娘+赵国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5741&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人见人憎、花见花谢的赵姨娘是谁?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6-06-15 22:48:27)
标签: 眀朝历史 崇祯 红楼梦 历史 文化        分类: 人文
读了红楼梦,难免会生出这样的一个疑问:贾府就是选个普通丫鬟都要讲许多规矩的,怎么就出了个赵姨娘这样入不了眼的货色出来?作者在刻画书中的人物时都是多角度地反映人物的复杂性,可是对赵姨娘却一反皮里阳秋的笔法,毫不掩饰的表露出了对赵姨娘的鄙视和憎恶。这是与赵姨娘所影射的人物的真实身份有关,她/他们是谁呢?

  我用了她/他们,没错,半主半奴的赵姨娘影射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半主的一女与半奴的两男。http://static.tianyaui.com/global/tw/images/e/e22.png

  先说说赵姨娘的姓。这个赵字有玄机,有何玄机?百家姓里排第一!这个赵字暗示了赵姨娘所影射的这一女两男都是他们各自行当里的老大!原来赵姨娘如此的不寻常。

  1)先说这半主的一女影射的是谁。

      

     在后妃里排老大的,自然是皇后了。贾政还有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小妾周姨娘,而周姨娘的存在就是为了点出这排名老大的赵姨娘的真实姓氏其实是“周”! 原来赵姨娘也是影射迫害田妃的周后!
       

     还记得前面的燕窝悬念么?第五十二回里宝玉正打算提醒黛玉宝钗送的燕窝有问题,却被不期而至的赵姨娘给打断了:”宝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紧的话,这会子才想起来。”一面说,一面便挨过身来,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吾批四皇子朱慈炤的自亮身份----红楼梦中的“四”(2):周后的药饵有毒!】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



      周后赵姨娘盯田妃黛玉盯得紧,宝玉不敢再说,只得立即去找贾母用自家的冰糖燕窝替代了宝钗送的。才有了后面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中紫鹃再次提出燕窝问题,宝玉笑道:“这要天天吃惯了,吃上三二年就好了。”不敢明说周后宝钗的燕窝有的宝玉只是强调:黛玉吃贾母给的自家燕窝三二年就会好!


    朱慈炤的笔下是伏线千里,句句有深意啊!

  

    2)  再说这半奴的两男是谁。

  奴,身份低贱,自然是指老百姓了。赵姨娘生的儿子叫贾环,谐音“家患”。这老百姓中的老大又是朱明王朝的家患,这说的可不就是农民军中的头领---闯王李自成么?而且李自成原名李鸿基,而赵姨娘的兄弟叫赵国基。这鸿基与国基可不就是亲兄弟么?
     

    除了影射李自成的一男,还有另一男是影射探春的父亲,这个留待解密探春时再讲。



  随着赵姨娘影射的两个人物的身份的揭开,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四皇子会对赵姨娘怀有如此刻骨的鄙视和憎恨了。赵姨娘不但害死了自己的母亲弟弟,还逼死了自己的父亲,是自己家破国亡的直接责任人,四皇子蔫能不恨不憎?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分享:
2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501)┊ 收藏(0)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帝王气象的贾雨村的第二张脸
后一篇:贾宝玉被魘逢五鬼背后的可怕的历史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终=====焦大为谁醉?【李自成螃蟹诗+】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5741&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螃蟹诗与《红楼梦》
风临酒把2 2017-09-17   |  2307阅读  |  3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87版电视剧《红楼梦》还是很有艺术魅力的,开始部分有个细节,中秋之夜甄士隐邀贾雨村“小斟”,席间上了一盘螃蟹,二人打开“工具包”,看去针锥钩匙一应俱全,将蒸熟的大闸蟹碗状木托上,取出锥子眼花缭乱戳了几下,然后用小锤“duang”的一敲。。。。
    确定这个细节《红楼梦》文本里没有描述,但剧组安排如此装逼吃饭,不得不叹服设计与用心的投入,这也给电视剧表达《红楼梦》贾府浮华巧妙地铺设了道路。
螃蟹诗与《红楼梦》


螃蟹诗与《红楼梦》
     在小说《红楼梦》里,关于螃蟹,并非没有戏,相反,出人意料,在惜墨如金的文本里,小说从37回开始,连续多回一直围绕着螃蟹这个道具在做文章,从水里游的螃蟹被捞出来带入贾府开始,到场面热闹非凡的螃蟹大餐,最后笔头一转,写到了天上风筝,大螃蟹缠住了几个,落笔在贾环处。
     更令人犯嘀咕的是作者还在这其中穿插了几首“螃蟹咏”
     贾宝玉的一首是:
   持螯更喜桂阴凉,  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  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  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  坡仙曾笑一生忙。
     林黛玉的一首是:
   铁甲长戈死未忘,  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  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  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  桂拂清風菊带霜。
     薛宝钗也有一首:
   桂霭桐阴坐举觞,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一般都是选择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食物为对象,如风花雪月,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对一些很难产生愉快感受的事物如蜈蚣,屎壳郎之类就远离,螃蟹虽然是盘中美餐却也是横行的东西,霸道之性虽能激发一些人的灵感,但诗人多数也是不愿对这类事物或者社会现象太多的发挥。
     然而,在明末,李自成作乱,祸国殃民,最终致使玉碎宫倾国破家亡,经历过这段生活的人都熟知李自成自幼就有过一次咏螃蟹的诗:
    李自成本名鸿基,有黄来僧之号,父亲是米脂人李守忠。传说万历三十年八月二十一这天晚上,李守忠在李继迁寨的自家小院焦急地等着妻子生产,猛抬头,只见天边月如弯刀风起云涌,心中正要感到一股杀气,忽然听到婴儿啼哭,这就是后来的李闯王诞生。
    螃蟹诗是李自成十六岁时写下,内容是:
   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
    当时他的老师看过,顿觉霸气测泄,私下里与人说此人将来必使一方不得安宁,也会不得好死。后来的李自成所为,不用赘述,也基本应验了各种传闻。
    在明末清初,只要提起螃蟹诗,人们顾不了是引经据典寻找历史上关于螃蟹的诗赋,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不二选择,只有李自成,而成书于明末清初的《红楼梦》,那么重的笔墨泼洒在螃蟹上,作者是怎样的用意呢?这《红楼梦》的螃蟹于螃蟹诗要跟李自成联系起来吗?
   李自成的螃蟹诗于三首螃蟹咏合看,原来作者用三首螃蟹咏,从不同的角度与理解,扯开分解了李自成的螃蟹诗,或者是螃蟹诗基础上,作者另有新意的理解与表达。
   三首螃蟹咏,作为一个整体看,就是拆分了李自成的螃蟹诗,局部看,每一首都利用“一喉二歌”的技巧,表达了作者更深层意义的思想内涵。贾宝玉的一首,以桂暗示吴三桂狐假虎威出卖了民族利益的疯狂,林黛玉则是赞扬那些舍生忘死的抗清英雄以及鳌拜的血腥恐怖,而薛宝钗更多成分隐述自己未来的命运与结局。独立成篇又三篇一体,使《红楼梦》诗歌艺术达到离合皆绝妙的境界。
    小说中关于螃蟹,落笔处却是放在了贾环的风筝螃蟹,这如果我们没有《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简称“吴本”),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原来吴本的思想核心是“骂情悼明控诉流寇”的,采用以小喻大实现以家喻国目的,从而从世情小说中,投射出历史的原影,因此把国缩小成贾府,把贾府的乱家罪魁祸首映射为祸国殃民的李自成,这样家国一体的通感,在实现创作的同事,作者始终采用一定的引导技巧,这也就是借助于螃蟹诗引导历史敏感神经,刺激读者思考,从而达到领会作品的目的。
   读懂《红楼梦》,不仅要知道历史,还要把自己能置身历史,才会有时代的敏感性从而更加深刻感悟作品之巧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风临酒把2 > 《护珠塔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里的太监
下一篇: 《红楼梦》里的取名机关(妙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1: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年一首《螃蟹诗》,李自成霸气侧漏,为何老师看后却说不得善终
等待MYLOVE 2017-08-15   |  294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是众人皆知的,但凡文人墨客都喜欢以诗咏志。除此之外,一些古代的农民起义领袖们同样也有写诗的习惯,例如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首领黄巢的《咏菊》;宋朝梁山首领宋江在浔阳楼酒楼中题写的《西江月》等等,都是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来讲述的就是明末大顺政权领袖李自成早年的一首霸气侧漏的诗歌,老师看过之后直言道:即使你以后功成名就,也必定是个乱臣贼子!

幼年一首《螃蟹诗》,李自成霸气侧漏,为何老师看后却说不得善终

唐朝末期的黄巢出身一个盐枭世家,从小就精通笔墨和骑射,然而长大之后却屡试不第,心中十分郁闷和不解。偏偏又赶上了连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官府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于是黄巢就决定带领广大农民起义,以武力为自己求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黄巢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将自己建功立业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

幼年一首《螃蟹诗》,李自成霸气侧漏,为何老师看后却说不得善终

宋朝是一个很少出现农民起义的朝代,因为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就实行著名的“重文轻武”的国策。然而终究还是出现了后期山东水泊梁山农民起义,而且农民起义领袖宋江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早年因杀人背刺配到沧州的时候,曾在一家酒肆喝醉之后,诗兴大发并当即留下诗作《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可能是写完之后自己感觉还没有过瘾,于是顺手又添加了四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只言片语之间,对自身遭遇不满,渴望建立功勋之志表露无疑。

幼年一首《螃蟹诗》,李自成霸气侧漏,为何老师看后却说不得善终

然而今天我们的主角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早年也曾有过一段经历,不过有点不一样的是李自成却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穷人家庭。很小的时候迫于生计曾当过和尚要过饭,饱受了时间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早年在给当地一家土财主放羊的李自成也极度渴望自己能够进入书堂学习,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因此,他在空闲之余总会偷偷跑到村里面的学堂去旁听,久而久之,教课先生也就把李自成当成了自己的学生。

幼年一首《螃蟹诗》,李自成霸气侧漏,为何老师看后却说不得善终

一日闲来无事,老师就让全班同学以螃蟹为题,各展其能赋诗一首。李自成当仁不让,上来就是一首任性的《螃蟹诗》:“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老师看过之后大惊失色,批语你以后即使能够出人头地,但终归是一个乱臣贼子,而且下场很惨。

幼年一首《螃蟹诗》,李自成霸气侧漏,为何老师看后却说不得善终

时隔百年,如今的我们回首再看李自成这首著名的《螃蟹诗》的时候,很是感叹当时李自成老师未卜先知的本领,但更多的是对李志成从小霸气侧漏一种感叹,李自成的一生仿佛就如同他这首流传下来的《螃蟹诗》中所写的那样,纵然有过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但终究结局悲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87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1: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9 06:45 , Processed in 0.0802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