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2|回复: 0

李自成墓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发表于 2022-7-5 14: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自成墓">2021年6月15日 am12:00                                                                 •                                 生活                                                                    •                                     阅读 195                                                            

一、李自成墓在哪 清朝官方资料是:李死于九攻山,被一程姓(好象叫程九通,几不清楚了)兵丁(民兵)用类似铁锹的东西拍死的!也是这个原因,以至死者头部血肉模糊,难以分辨!(凭借李瞎了一只眼和身材,判断尸体是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后来什么李出家了,李在幕后指挥继续抗清,直到康熙年才死!我个人认为李没死实属当时抗清者言论的需要!(其实这样的借口现在看来有很大的漏洞,就算李没死,一个经过大起大落的人,还能继续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吗?他不会心灰意冷么?难道李这么没有自知之明?在他的大顺军被清军赶出北京,一路败退,最后基本消灭的情况下,他还会抗清么?何况,明朝原本的官没有1个会投靠他!)当时李闯可谓是山穷水尽,且清军全力搜索,这样的情况下兵败不死真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认为也不太可能!西安城坚不坚固?李还不是守不住!但是清朝铁骑可谓天下无敌,且李农民军士气低落,军纪超级差,而且李犯了历代农民起义首领的错误,壮大后有点飘飘然!而且李当时是间接杀死明朝正统皇帝崇祯的,而多尔衮进军关内时打的口号是“与尔等军父报仇”这样来说不见得所有明朝遗民都倒向李那一边!(毕竟,李在明朝朝廷眼中是贼)!再说,难不成姓李的将军就是李自成?况且李撤出西安,其军队也没有那么壮大了,分兵吸引清军主力,就农民军当时的条件和清军当时的素质来说,这也不太现实!
所以,真正的死因应该是当时政府说的,为人击毙!
二、有关李自成陵墓的说法那种最可信 历史上有关李自成归宿的说法主要有湖北通山说和湖南夹山说两种
“ 通山说”的观点
1、1956年,郭沫若亲自注销对通城李自成墓碑的题词,支持了通山说。
2、1988年,通山县九宫山李自成墓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通山说”几乎成为定论。
3、同治《通山县志》有记载:“李闯墓在九宫山牛迹岭。顺治二年,贼败窜小源口,葬此。”
4、通山《程氏宗谱》记载:“程九伯于顺治元年甲申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献贼首珠盔龙袍于本省督宪军门佟……”
5、通山民间收藏有李自成的佩剑,这是铁证之一。此外《烈皇小识》、《荒书》也有相同的记载。
但后经考证,铜马镫、李自成的佩剑均非李自成战死通山九宫山的实证,《程氏宗谱》记载也有疏漏。
“夹山说”
1、此说认为李自成逃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为僧,寺院中有一石塔,塔面大书“奉天玉和尚”,专家认为“奉天”为讳言,意味深长,而且这个奉天玉和尚没有说明其身份。有人认为,这个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李自成在明崇祯十六年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奉天玉”是“奉天王”加一点来隐讳的。
2、在文物上,继发现奉天玉墓葬、《梅花诗》残版和野拂墓碑以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多次亲赴夹山寺考察,收集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遗物33件。其中有:“西安·王”铜马铃30件,“永昌通宝”钱2枚,还有一件南明隆武二年铁罄。隆武二年是李自成农民军在常德地区与南明“联盟抗清”的第二年,铁罄上铸此年号,说明“联盟抗清”卓有成效,经过一年的顽强抗清斗争,常德一带仍在南明和李自成农民军的控制之下。这件铸有隆武二年的铁罄,便是一件重要物证。
3、从当时的形势看,李自成大顺军需要回避与南明的矛盾,联合南明抗清是完全符合历史逻辑的。史实上大顺军也确实成功联合南明抗清,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中的隆武二年铁罄,说明“联盟抗清”卓有成效,便是一件重要物证。
上述两种说法都牵扯到地方利益,都没有关于闯王陵墓真实说法记载
1、在离石门夹山寺50里和临澧交界的民间有关闯王的传说 ,闯王自湖北兵败后逃到这里一座大山 山名隐含李闯王陵墓福地的意味, 传说闯王在山顶安营扎寨于城顶上(现山顶名称)山下有一座小庙,供有闯王像,庙里老和尚至今流传的说法,闯王曾寝于此。
2、多年后因闯王自认东山再起难,于随从归隐石门夹山寺,自封法号“奉天玉”他的后人随蒋姓舅舅改名换姓“蒋光烈”隐于民间,在当地民间有关 “蒋光烈”的传说众说纷云, 才有文化大革命在当时临澧蒋姓家族搜出大量明代皇宫金银玉器,现藏于临澧县博物馆。
3、李闯王圆寂后于夹山寺发出48只送葬队伍,现有在夹山寺周围发现的疑冢为证,在这些队伍中有一只来到了临澧县和石门县交界的这座大山。在一山谷中惊现一处塌陷,从塌陷处观,内空,黑。内壁石头砌成,地形沿山谷石头砌成的梯介而上,梯介间距10米左右,高2米,坐南朝北,山下一弯小溪曲折流经于此过。
这座山名隐含李闯王陵墓福地的大山,当地有关闯王宝藏和他后人的丰富传说
本人系临澧蒋姓后人
三、李自成死亡之谜 我个人认为以下说法更符合历史逻辑,并有大量史料跟发现的文物佐证。
虽然现在教科书中讲到是通山死的,相信一定会还历史一个真相。 解开李自成归宿之谜的重大发现——大顺军碑刻 李自成归宿何地?300多年来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殉难、禅隐等数种说法,但《明史》和清初的大多数史料记载李自成殉难于通城九宫山。
1955年,通城县人民委员会根据政务院和省政府的指示,在离县城一公里的九宫山北面原李自成墓址上培修了李自成之墓。墓成后,有位通山县高湖乡的民办小学教师向《历史教学》编辑部提出了质疑。
该刊在函请专家作问题解答时,认为在通山县高湖牛迹岭被程九伯打死的李延就是李自成。当时这些被函请的专家接触史料非常有限,也没有到通城和通山实地进行考察调研,草率回函附和《历史教学》编辑部的考证。
郭沫若同志看了《历史教学》编辑部和少数专家的论证后信以为真,于是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声明,宣布注销他为通城李自成墓的题词并将《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通城”更正为“通山”。从此在国内,李自成殉难于通山说取代了通城说,编进了教科书。
1979年通山县为开发旅游资源,在高湖乡小月山下新建闯王陵,并派人到通城县李自成墓前拓取郭沫若同志所题的李自成墓志铭和“李自成之墓”碑石,并将其中通城县的“城”改成通山县的“山”,重新錾刻碑石,分别立在新建的闯王陵内和一个无主坟旁充作李自成墓 。1988年这个新建的闯王陵被国家文物局报送到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而通城县的李自成墓因得不到有效保护于1992年遭山洪冲毁。
李自成归宿之谜引起笔者浓厚兴趣,为了澄清史实,近十年来笔者自费对这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同时,注重大顺文物的发现与征集,通过不懈的努力,近年来考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调查中发现,李自成殉难后,其夫人高桂英、丞相牛金星和不少大顺军老营家属隐居在幕阜山一带的深山老林,笔者在其后裔发现各类大顺文物300余件,其中李自成玺印13颗,高桂英玺印8颗,还有30多位各级大顺军官员的印章40多颗以及高一功担任通城县官的“通城县符”1颗,特别是两套大顺军碑刻的发现为解开这一迷团提供了有力证据,结合史料谈两点看法: 一,通山县程九伯打死的李延不是李自成。
通山高湖《程氏宗谱》记载:程“九伯,……顺治元年甲申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清康熙庚午通山高湖举人谢廷树诗中有“天剿李延贼,凶魂乃帝催”;通城县《彭城堂金氏宗谱》康熙丙申谱序记载“……李延(李自成流寇)猖狂,其烧毁居民也不殊秦火之虐焰”。从这些史料记载看确有李延其人在通城、通山一带活动,但李延是不是李自成?目前还没有发现史料记载李自成一名李延。
我们再从新发现的文物证据中看看李延是不是李自成?据光绪壬午通山《九宫山志》记载:“至今传贼佩剑尚藏山下民家”。此剑曾被通山高湖朱家大屋朱型淼先生收藏(见图1)。
该剑长75厘米,剑鞘为普通木制作,鞘上包鞘箍,制作工艺简单、朴素,虽剑身锈蚀较重,但篆体“米脂李延” 铭文仍依稀可见,这把普通、低档的佩剑不可能是李自成的,与崇阳县发现的李自成豪华佩剑相距甚远。该剑长1米,羚羊角柄,红木剑鞘,剑身包铜处均錾刻精美的五爪龙纹及緾枝花纹,剑从与剑格处有镶金“除暴安良”四字。
与通山县相邻的阳新县洋港和江西武宁县大洞的牛金星后裔收藏有“永昌元年”款“李延记”阴阳刻印章各一颗(见图2):一颗为田黄石,高5.6厘米,宽3.8厘米;另一颗为寿山石,高6.8厘米,宽2.8厘米。据《明季北略》等史料记载和馆藏大顺官印证实,大顺官员三品以上印章用“符”、“印”字;三品以下印章用“信”、“契”、“记”等字,由此可见,这两颗“李延记”印显然不是李自成的。
再说程九伯打死李延的时间、地点与李自成殉难的时间、地点显然不符。程九伯打死李延的地点属通山大仰山系中的牛迹岭,此地距离通山九宫山有20多公里,中间还隔了一座比九宫山还高的太阳山。
程九伯打死李延的时间是顺治二年七月十五日清朝武昌总督佟养和上任以后。清初部分史料记载李自成殉难地点的是九宫山,而时间则是顺治二年五月中上旬。
史料和所发现大顺文物有力证明程九伯打死的李延不是李自成。 二、李自成殉难地应是通城九宫山。
李自成殉难地是哪个县的九宫山?《明史》和清初的《绥寇纪略》、《见闻随笔》、《罪惟录》、《怀陵流寇始终录•甲申剩事》、《所知录》、《明末纪事补遗》、《明亡述略》记载通城九宫山;《思文大纪》、《野史无文》、《三湘从事录》、《永历实录》以及南明总督何腾蛟《逆闯伏诛疏》和清英王阿济格奏疏记载九宫山;《荒书》、《烈皇小识》记载通山九宫山。从清康熙初年的《武昌府志》、《大冶县志》、《兴国州志》、《蒲圻县志》、《崇阳县志》、《通山县志》、《通城县志》等地方志记载来看,大顺军自武昌战败后,李自成的主力50余万人撤退到鄂东南山区,但李自成究竟殉难通山县的九宫山、还是通城县的九宫山?最近新发现的两套大顺军碑刻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有力证。
四、闯王李自成 遇清兵一败再败退入九宫山 遭截杀被草草收葬于“黄株包”山丘——— 当历史跨入17世纪后,朱明王朝的丧钟也随之敲响了,历天启、崇祯两朝,已无人能挽大厦之将倾,整个国家陷入内忧外患中无力自拔。
深重的灾难逼迫百姓纷纷扯起造反的大旗,而摧毁大明朝、建立大顺政权的李自成则是起义军中的佼佼者。 然而,攻陷北京的骄傲挡不住接踵而来的失败,在山海关不敌多尔衮,火烧紫禁城退出北京后,边打边退中,这位著名的“十八天皇帝”却突然消失了,关于闯王的最后归宿,300年来始终争论不休。
大顺军一败再败回兵必经九宫山 — 李自成的最后归宿之争,其分歧之多,在农民起义领袖中十分少见。 对这个问题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在湖北通城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所杀;二是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所杀;三是在湖南石门夹山禅隐老死;四是在湖南黔阳罗公山染疾而终。
1955年,通山县一位小学教师收集李自成殉难传说时,从一程氏家族的族谱中发现了“程九伯杀死李自成”的记述,经史学界考证、研究,通山九宫山之说得到肯定。 从李自成的行军路线看,通山县的九宫山正是其退兵之路上的一个要点,李自成回兵鄂南经过这里非常可能。
县志家谱记载 披露殉难经过 在《通山县志》中,载有“李自成墓在九宫山下牛迹岭。顺治二年,李自成败退至此,山民程九伯集众人杀李自成于小源口,并被葬于此。
”《通山县志》在康熙四年修成,距李自成之死只有20年,应比较可靠。 通山《程氏宗谱》对此的记载更确切,可与县志相印证。
清初,通山籍学者王夫之所编《永历实录》也明确指出,大顺军曾活动于通山、浏阳、宁州三角地带,九宫山在这个范围之内。后来陆续发现的很多记载李自成之死的通山志书、家谱等,更对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的情节做了详细描述,学者们的实地考察也证明其与历史相符合。
李自成的最后时刻 大雨中20余名亲兵被冲散 独自一人突围后遭围追堵截 闯王被杀死在泥泞中 武昌溃败后,李自成率领一支部队退至湖北、江西交界处通山九宫山下的李家辅,在清军追击下,这支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的部队被击散,李自成带领20余名亲兵突围后向西奔去。 当他们到达李家辅35里外的小源口时,源口寨头领程九伯率乡勇袭击,20多人一下被冲散了。
李自成独自一人策马狂奔,程九伯等人穷追不舍,沿途山民也群起追赶。当李自成奔至小月山牛迹岭时,下起了大雨,山高路险李自成只好勒马登山,艰难地翻过山头,但前面又有朱家寨乡勇堵截。
程九伯等人追上后,与李自成展开肉搏,李自成被乡勇杀死在泥泞中。 当时,谁也不知这就是李自成,直到他所率20多人中有人到武昌自首,清军派人来调查,县太爷亲自入山告之杀死的乃是赫赫有名的闯王时,程九伯等人才知道。
康熙年间的《通山县志》记载,李自成部于顺治二年初四入县境,每行军时,大队人马在前,李自成率几十骑压阵。 入九宫山应在五月初四后的某天,经历史学家推断:五月初八,即公元1645年6月1日,就是李自成殉难九宫山牛迹岭的确切时间。
一代英雄长眠水缸 李自成死后第二天,有山民见其暴尸荒野十分可怜,就草草将他葬于山中的朱家寨寨墙外一个叫黄株包的小山丘上。 在当地,盛产一种由青石板拼成的水缸,传说几位朱姓山民将两口废弃的旧水缸对接起来,合成一个“石棺”,就地挖坑将李自成收殓埋葬,而这里就成了一代英雄李自成的最后安身之地。
李自成草葬之地,被清代县志、九宫山志及当地百姓称为“李闯墓”。 李自成用过的一把宝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在这一带流传,许多老人都曾亲眼见过。
这口宝剑形如韭叶,上有龙纹,长约二尺八寸,锋利无比。另外一件李自成的遗物就是鎏金双龙马镫,上有李自成登极后使用的“永昌”年号,该物原是两只,一只失踪,另一只保存在李自成陈列馆中。
马镫底盘是两条小龙,龙口各衔一珠,可以滚动,用这样精巧的样式装饰马镫,与李自成大顺皇帝的身份是相符的。 1956年,“李闯墓”被定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修陵清基时,为找到准确的墓葬中心线,曾刨开坟堆一角,果然露出了青石板缸的一部分。 新争论焦点 假死通山九宫山石门出家说兴起 近年,有关李自成之死争论的热点还有“湖南石门一说”。
在石门,也有许多关于李自成的传说。相传李自成的一个忠实部下野拂,在闯王出家做了奉天玉大和尚后仍追随左右,夹山灵泉寺在两人到来后很快兴盛起来,门徒达数千人,而这数千和尚都是酒肉和尚。
灵泉寺中有口“玉玺井”,据称李自成的玉玺就沉于井中。当地还有李自成休息过的歇驾山,插过大旗的插旗垭等。
夹山中发现的铜制马铃上铸有“西安”、“王”字样,与陕西米脂李自成老家出土的“自成”、“王”马铃形制相同,字体一样。 文物工作者在清理石门夹山寺时,发现《梅花百韵》残版,其中一句“徐听三公话政猷”俨然帝王口气。
随着夹山的一系列发现,也有人认为李自成在通山九宫山是假死,用金蝉脱壳之计应付当时的危险。 专家说法 文献不见归隐记载 九宫山之说难推翻李自成的结局自清初至今可分为两类,一是兵败身死,二是兵败之后削发为僧。
随着石门“。
五、搜刮,李自成自掘坟墓吗 在史学上,一般的观点是,李自成之败,恐怕还在 于其无所忌惮的敛财手段。
李自成的大顺军进人北京、逼死崇祯之后,人主紫禁城。按理说,“建国”肇始, 他应当犒赏将士,大封功臣,然而多年来的征战让其囊中羞涩,唯有就地取“财”。
对 崇祯之吝啬,李自成也略有耳闻,本以为能在皇宫中所得甚丰,然而把整座紫禁城翻遍 了,也只在大内府库中搜到黄金17万两,白银13万两。 面对此种结果,李自成顿时大感 失望,也大感愁闷:手中无钱,宫内无财,这当如何是好?天无绝人之路。
刘宗敏、李过等人想出了个好主意:既然宫里应该是有财宝的,之 所以不翼而飞,那一定是被宫中之人所窃取了。下一步应该做的就是——“追赃”。
李自成深以为然,下令“追赃”。 第一个将“赃款”上交大顺军的是大太监曹化 淳,此人一出手便是白银五万两,着实让李自成兴奋了一下。
但区区五万两白银对大顺 政权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要想填满这个财政漏洞,还得需要更多的人来“自愿”献财。三月二十日,刚被封为“宰相”的牛金星发布文告:“仰明朝文武百官,俱于次旦人朝。
先具脚色手本,青衣小帽,赴府报名,愿回籍 者,听其自便。愿服官者,量才擢用。
抗违不出者,罪大辟。藏匿之家,一去连坐……”后李自成又差人赴五府六部以及各个衙门,将各部门的官吏登记在册,并给他们报 了名,因此无一人得脱。
六、李自成墓在哪  清朝官方资料是:李死于九攻山,被一程姓(好象叫程九通,几不清楚了)兵丁(民兵)用类似铁锹的东西拍死的!也是这个原因,以至死者头部血肉模糊,难以分辨!(凭借李瞎了一只眼和身材,判断尸体是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后来什么李出家了,李在幕后指挥继续抗清,直到康熙年才死!我个人认为李没死实属当时抗清者言论的需要!(其实这样的借口现在看来有很大的漏洞,就算李没死,一个经过大起大落的人,还能继续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吗?他不会心灰意冷么?难道李这么没有自知之明?在他的大顺军被清军赶出北京,一路败退,最后基本消灭的情况下,他还会抗清么?何况,明朝原本的官没有1个会投靠他!)当时李闯可谓是山穷水尽,且清军全力搜索,这样的情况下兵败不死真的可能性非常小!! 现在有个什么新说,说他没死,并且还建了石堡抵抗清军! 我认为也不太可能!西安城坚不坚固?李还不是守不住!但是清朝铁骑可谓天下无敌,且李农民军士气低落,军纪超级差,而且李犯了历代农民起义首领的错误,壮大后有点飘飘然!而且李当时是间接杀死明朝正统皇帝崇祯的,而多尔衮进军关内时打的口号是“与尔等军父报仇”这样来说不见得所有明朝遗民都倒向李那一边!(毕竟,李在明朝朝廷眼中是贼)!再说,难不成姓李的将军就是李自成?况且李撤出西安,其军队也没有那么壮大了,分兵吸引清军主力,就农民军当时的条件和清军当时的素质来说,这也不太现实! 所以,真正的死因应该是当时政府说的,为人击毙!。
转载请注明出处生活百科网 » 李自成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5:19 , Processed in 0.0534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