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写文章
登录/注册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又有新解, 有待进一步考证!蜀山笔侠
又名“賨人客”,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1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虽然有很多人站出来自称是朱允炆的后代,并拿出了相关的族谱作为凭证,但仅靠文字始终难以让人信服,至今仍无人能拿出有效的实物证据,导致这个千古悬案一直无法下定论。
[img=390,374][/img]
建文帝朱允炆 近日,又有一位湖北武昌的老人宣称自己是朱允炆的后代,并拿出了相关的证据。
这位老人名叫让庆光,今年80多岁了,他是当地一个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退休前在厂里从事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他家藏有一本祖传的《让氏家谱》,里面记载了他们家祖先从明朝至今的人物关系。
[img=640,404][/img]
让氏家谱 其中,让庆光老人的十五世祖叫让銮,这个让銮就是他所说的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朱允炆会改姓让呢?
让庆光老人解释是:因为明朝的天下本来是朱允炆的,朱棣是靠暴力手段将天下从自己的亲侄子手中夺走的,朱允炆改姓让,意思就是不再想和叔叔朱棣争天下,而将天下让给他。所以朱允炆的后代全部都姓让。
[img=400,352][/img]
朱棣 家谱还记载:朱棣攻进南京后,朱允炆并没有死于自焚,而是逃了出来。他假扮成僧侣,流落到民间,历经今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最后来到了湖北,在这里定居下来,改姓换名,繁衍后代,让庆光就是朱允炆的直系后代。让庆光的舅舅还专门为朱允炆的出逃作了一篇名为《明惠帝出亡考证》的文章(明惠帝即朱允炆)。
家谱中还提到:朱允炆生前书法颇佳。据让庆光老人介绍:近日在贵州黄果树大瀑布附近发现的“天涯红书”就是朱允炆流落贵州安顺的时候让人刻下的讨伐朱棣篡位的诏书,只不过由于形势所逼,当时他并没有公布出来。如图:
[img=410,292][/img]
天涯红书 后来,朱允炆还写了一幅对联留在武昌家中,可惜这副对联因年久已经失佚了。
朱允炆死后,就葬在湖北武昌洪山宝通寺旁。但经过多年的动荡,这座墓的墓址已经找不到了。如果能找到这座墓址或者那副对联,或许它真能为我们揭开这个千古之谜。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发布于 2018-01-25 18:47
此人自称建文帝后人,有建文帝出走后的记录,六百年谜案疑似破解
明朝第一谜案即为建文帝下落之谜,六百多年来,一直没有明确答案。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明太宗实录》是这样记载的:上(指明太宗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即建文帝已自焚于宫中,被明太宗朱棣以礼埋葬了。 但这只是官修史书中的寥寥记的几笔,没有任何私人笔记里记录有建文帝的殡葬仪式,也没有谁说得出建文帝的坟墓在哪里。 明末史学家谈迁就根据后一点,在《国榷》中说“仅一传,金陵故老无能指建文帝葬处,非其迹易湮也。史牒禅代沿例久矣,孟氏所以不尽信书也”,直言《明太宗实录》此条记录不实。 实际上,明太宗朱棣的子孙后代也不相信建文帝自焚而死。 《明神宗实录》中记:万历二年十月十七日,明神宗朱翊钧问内阁首辅张居正:“闻建文帝当时逃逸,果否?”张居正答:“国史不载此事,但故老相传,言建文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人无知道。至正统间,忽于云南邮壁题诗一首,有‘沦落江湖数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觉其有异,召而问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归骨故园。’乃验知为建文也。御史以闻,遂驿召来京,入宫验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终。”后来张居正还把建文帝在云南驿站墙壁上的题诗全文抄写了出来,云:沦落江湖四十秋,归来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因此,清朝主持编写的《明史》,也不相信建文帝是自焚于宫中,其除了根据《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写“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外,还加了两个结论:一、不知所终;二、或云由地道出亡。 到底是自焚于宫中还是由地道出逃了呢? 84岁的南京有线电厂退休工程师让庆光老先生出面肯定地说,建文帝是从地道出逃了。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因为让庆光老先生有人证、有物证,可以充分证明建文帝是由地道出逃了。 人证,就是让庆光老先生自己。 物证,就是让庆光老先生手里保藏多年的《让氏家谱》、《让氏世系图》。 让庆光老先生说:根据《让氏家谱》的记载,自己就是建文帝的十五世孙,当年,建文帝并没有自焚,而是从地道逃离了南京城,改名为让銮,在湖北定居。 建文帝为何改姓为“让”、更名为“銮”呢? 让庆光老先生说,“让銮”,就是让出了皇位的意思。 让庆光称,自己是武昌人,先祖建文皇帝朱允炆就葬于洪山宝通寺的宝塔旁边。自己小的时候,宝通寺的和尚都知道建文皇帝的墓地究竟葬在哪里,寺里的和尚们还经常指引让庆光的祖辈们进行祭扫。只不过,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这座隐匿在民间的帝王墓已然断了消息了。 《让氏世系图》上表明,让銮有二子,分别叫廷松、廷柏。 而根据《明史》记录,建文帝的确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做朱文奎,小儿子叫做朱文圭。 大儿子朱文奎出生于1396年,是建文帝的嫡长子,于建文元年被册封为皇太子。靖难之役的大灾难发生,年仅6岁的他与父亲一同人间蒸发,先后被追封为恭愍太子、和简太子。 小儿子朱文圭出生于1401年,靖难之役结束时,才两岁,被朱棣囚禁长期幽禁于中都(凤阳)广安宫,直至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才得以释放。但与世隔绝了五十五年后,已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连牛马都不认识,不久便死了,被追封为润王,谥号为“怀”,其是否有后,并无相关记载。 《让氏家谱》中又记载说,让銮逃到湖北一带,是以僧人身份隐居,所以,《让氏世系图》记的廷松可能是朱文奎,廷柏可能是朱文圭。 让庆光老先生指称,自己的让姓家族就是廷松(即朱文奎)一支繁衍出来的。 可惜的是,《让氏家谱》从始祖让銮到七世祖让世馨,中间的几代只有名字,没有任何记载。 另外,《让氏家谱》中还提到,始祖让銮(建文帝)享年刚刚一百岁,不多一年,也不少一年,死后葬于武昌洪山之阳。 虽然让庆光老先生的述说有板有眼,《让氏家谱》和《让氏世系图》所记载的脉络分明,但对于让銮是否建文帝本人,仍是缺乏有力的说服力。 事隔六百多年,很多东西都已经被湮灭难于证明了。 最基本的一条:《让氏家谱》中记载让銮从明故宫中逃出城外的那条地道,也无迹可寻——如果,这条地道能找出,让庆光老先生才算有百分之一二的可信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