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落成千古之谜,因发现一块石碑,考古队推断埋着建文帝
2021-10-29 08:25:26 来源: 历史上的美人 举报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死于南京,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孙子建文帝,没想到引起了四子燕王朱棣的不满。建文帝继位之后大肆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动战争,并且很快就攻破南京。城破之时,皇宫中发生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
建文帝相关资料导读
虽然《明史》记载建文帝在皇宫大火中被烧死,但有一些史料的记载却正好相反,比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所以后世传言,建文帝并没有被大火烧死,而是通过密道顺利逃出升天。
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位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标共有六子四女,他们是: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六子未命名(早夭)、长女江都公主、次女宜伦郡主、三女不详、四女南平郡主。
建文帝的这些兄弟姐妹中,老大和老六早夭,因此没什么可说的。老二建文帝本人在朱棣夺位后失踪,从此下落不明。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还有三个庶子,分别叫朱缙、让銮、让山。可夜读史书认为这不过是民间野史,不足为信。因为朱家子孙无论嫡庶,姓名都有严格的字辈排行,而且名字的第三个字是按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顺序来排列的。朱标一脉的字辈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建文帝朱允炆是“允”字辈,第三个字“炆”是五行属火。他的儿子朱文奎、朱文圭是“文”字辈,第三个字“奎”、“圭”是五行属土。朱缙、让銮、让山这几个名字算是怎么回事?完全搭不上边。至于建文帝一脉还有没有后人,那真的只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建文帝到底去哪了!
?翻盖猪圈发现石碑,考古队推断埋着建文帝
1978年,南京太平门附近的一座工厂扩建地下室的时候,挖出了一个地道,高2.5米,宽2米左右。当时挖出地道的位置离明皇宫非常近,考古专家怀疑当年建文帝就是从此出逃的。可惜在后来发掘中,地道发生了坍塌,一切也就不了了之了。
那么逃出来的建文帝去了哪里,历史上众说纷纭,直到600多年后的今天,一位84岁的南京老人,说出了一个秘密……
老人名叫让庆光,自称是建文帝的15世孙。根据老人拿出的族谱记载:当年建文帝逃出来之后,改名为“让銮”。将姓改为“让”是说明建文帝心里已经将皇位让给了叔叔,“銮”指的就是金銮殿。
《让氏族谱》中记载,建文帝能逃出皇宫,是得到了溥洽和尚的帮助,同时帮助他们的还有燕王朱棣的心腹——和尚姚广孝。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建文帝一行人才能顺利逃出。逃出皇宫的建文帝一直生活在湖南湖北一带,后来在姚广孝的帮助下,迁居到了苏州府穹隆山的积翠庵。
《苏州府志》、《吴县志》记载:“积翠庵,一名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时曾移驾于此。”史料记载,穹隆山是明成祖朱棣赏赐给姚广孝的佛门禁地,难道这一切只是巧合?还是姚广孝收留了建文帝,为他提供庇护?姚广孝在他的著作《逃虚子集》里写过,他曾经救过一位五马贵人。古时五马指天子,是否指的就是建文帝。
考古队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刻赶到苏州穹隆山进行调查,果然在当地老百姓口中得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在穹隆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清楚的刻着两行字:“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于此。”
当时石碑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被人扔到了小河边。后来有村民家中盖猪圈,就将石碑运回家中修了猪圈,一晃过去了三十多年。前两年,考古队得知这户村民要翻盖猪圈大喜过望,立刻赶到村中,在废石料中找到了这块石碑。
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石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但经过仔细的擦洗之后,考古专家还是认出了上面大部分文字:“建文帝逊国于此”,这与《苏州府志》、《吴县志》等文献上的记载完全吻合。
据此推断,建文帝曾经确实在年老后来到苏州穹隆山居住,并且在死后葬在皇驾庵后的小山包里。考古专家表示,下一步考古队计划将在穹隆山进行勘探,寻找建文帝的陵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