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1|回复: 0

大明赵悼王朱祁镃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32
发表于 2022-8-4 20: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明赵悼王朱祁镃:和弟弟干架,对皇太后不敬,难怪死后没有美谥

楼哥看历史

2022-04-10 07:30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前言: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十一月初六日,是明代法定三大节日之一的冬至节。按照惯例,分封在各地的大明亲王都要向朝廷上一道进贺表文。表文除了给当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之外,还要给皇帝的生母:圣烈慈寿皇太后孙氏。




这种表文都是例行公事,明英宗原本也只是百无聊赖之际随意翻看。但是看着看着,这位二次登基的皇帝眉头渐渐紧皱起来。因为他发现有一份来自河南彰德赵王府的表文,将孙氏称为:“圣烈慈寿皇太后殿下”




皇太后该怎么称呼?时任赵王朱祁镃为什么会写错?他生平还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孙太后剧照



和亲弟弟不和


朱祁镃,生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赵惠王朱瞻塙嫡长子、赵简王朱高燧之孙,太宗朱棣曾孙,生母赵惠王妃王氏。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赐名,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七月册封为赵世子。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四月,彰德卫副千户李温之女李氏被册封为赵世子妃。




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七月赵王朱瞻塙去世,享年43岁,谥曰惠。次年五月,25岁的赵世子朱祁镃袭封赵王,世子妃李氏进封赵王妃。




朱祁镃祖父朱高燧,便是电视剧《大明风华》中那位最大优点就是听劝的“三叔”。这位首封赵王在北京待了四十多年,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也算是绞尽了脑汁。不过等到朱棣驾崩,大哥皇太子朱高炽登基,赵王殿下的皇帝梦终于破碎,不得不之国彰德府。



赵简王朱高燧剧照



和老爹朱棣相仿,朱高燧生儿子的能力也不强。朱棣好歹还有三个儿子(传说中夭折的第四子不算),朱高燧就只有两个,其中老大朱瞻坺还早逝,便宜了次子朱瞻塙从安阳王进封赵王。好在朱瞻塙生了九个儿子(其中有一对双胞胎),这才将赵王府的传承危机彻底解决。




儿子少有儿子少的烦恼,儿子多也有儿子多的矛盾。赵惠王妃王氏除了朱祁镃以外,还有一个儿子临漳王朱祁鋆(音[jūn])。二人年龄相仿,又都是嫡出,却一个是亲王,一个只是郡王,难免弟弟嫉妒哥哥,哥哥防着弟弟。




等到惠王夫妇相继去世之后,兄弟二人的矛盾更加突出,甚至于到了向朝廷互相诬奏的地步。朝廷方面经过调查之后发现二人全都在扯淡,而且认为朱祁镃“狎近小人”,朱祁鋆“贪求财利”,堪称一对活宝。




甲午,赵王祁镃与弟临漳王祁鋆不协,相诬奏。命巡按御史及三司官核之,具得诬状。降敕谕戒之曰:“赵王狎近小人,临漳王贪求财利。大体既失,讎隙遂生。朕以亲亲为念,姑皆置之。继今以往各宜安分循礼。亲贤远佞,以全令名。敦叙天伦,永保富贵。如有再违,《祖训》具在,朕不敢私。”—《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二·废帝邸戾王附录第九十



赵王府遗址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亲王和郡王干架,朝廷最后没有处罚郡王,说明主要过错方大概率是赵王朱祁镃本人。事实上朝廷的判断非常准确,“狎近小人”确实是朱祁镃的最大软肋,也为他日后进一步冒犯朝廷埋下了伏笔。




对皇太后不敬


朱祁镃袭封赵王时候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昔日的郕王朱祁钰。他之所以能够登基,是因为朱祁镇在土木堡做了瓦剌人的俘虏。当朱祁镇还在做“瓦剌留学生”的时候,朱祁镃的老爹朱瞻塙曾经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去将太上皇帝救回来。




丙戌,赵王瞻塙奏:太上皇帝被留虏廷,臣切齿痛恨。乞敕臣领军舍死捕贼迎回,以释祖宗之恨,以谢神天之怒,以安天下之心。帝以书慰止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三·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一》




对于景泰皇帝朱祁钰来说,他本来就不想太上皇帝回来,朱瞻塙这横插一杠,搞得他特别尴尬。所以等到朱祁镃袭封赵王之后,朱祁钰顺势就给这位堂弟穿了双小鞋,把赵王府的岁禄从三万石降到了一万石。




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亲王岁禄一万石。但是当年赵简王朱高燧主动上交护卫并且乖乖之国彰德府,仁宗朱高炽一高兴,下旨将赵王府的岁禄增加到三万石。自仁宗、宣宗、英宗三代皇帝以来,赵王府一直享受着三万石的超级岁禄。



朱祁镇、朱祁钰兄弟剧照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太上皇帝朱祁镇从南宫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皇位。朱祁镃趁机请求恢复三万石的岁禄,念着当年朱瞻塙的态度,英宗同意了这个要求。




辛卯,致书赵王祁镃曰:得奏府中岁禄三万石,盖皇祖仁宗所定而景泰减却二万石致乏用度,具悉王情。重惟叔祖简王为皇祖同气至亲功在帝室,事异诸藩,理当加厚。禄米之减,予初不知。乃今闻之,良用感恻,已敕所司拨还。特此专书驰报,王其领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六》




  • 皇太后称呼问题





回到本文开头,赵王府在冬至贺表中称呼圣烈慈寿皇太后孙氏为“殿下”,到底有没有问题?明代皇太后究竟该怎么称呼呢?我们来捋一捋。




在两汉的时候,对皇太后的称呼是“陛下”。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就改称“殿下”。北宋时候宋真宗皇后和宋英宗皇后垂帘听政时,朝臣们重新称呼其为“陛下”。



大明第一位太皇太后剧照



大明王朝的第一位皇太后,是懿文皇太子朱标的继妃吕氏,她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被尊为皇太后。但由于史料匮乏,我们无法查证建文时代对皇太后的称呼。而第二位皇太后,是仁宗的皇后张氏。宣宗继位后尊张氏为皇太后,当时朝臣们对张氏的称呼就是“殿下”。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皇长子朱祁镇出生,对于已经年近三旬的宣宗来说,无疑是一件久旱逢甘霖的大喜事,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文武大臣立刻上表请立皇太子。当然按照程序有三推三让,比如宣宗拒绝之后,大臣们要再向张太后上表,表文中对这位皇太后的称呼便是殿下。




复上表请于皇太后曰:位尊长乐,隆万福于本支。天佑皇明,衍万年之宝历。恭惟皇太后殿下德高任姒,化被家邦。伏望早颁慈旨,力赞洪猷。豫建立于储阐,诚永远之大计。皇图如日,圣寿齐天。—《明宣宗实录卷三十三》




等到宣宗驾崩,英宗继位之后,张氏将升级为太皇太后,这时对她的称呼变成了“陛下”。




戊申,上奉册宝尊圣祖母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册文曰:“天子必有所尊,圣德莫大于孝。恭惟圣祖母皇太后陛下睿知聪明,含弘光大。谨奉玉册金宝,恭上圣祖母皇太后尊号曰太皇太后。伏惟天祐慈圣,永承长信之恩。国奉至尊,隆享万年之福。—《明英宗实录卷二》



孙太后剧照



但我们要注意,此时的宣宗皇后,即孙氏,同样也要升级为皇太后,但她的称呼还是“殿下”。换句话说,称皇太后为“殿下”,似乎并无错误。




但是事情在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发生了变化。当年正月,为了感谢孙太后在“夺门之变”中对自己的支持,朱祁镇下旨为孙氏上尊号为“圣烈慈寿皇太后”。如果我们把当年太皇太后称陛下以示尊崇为对照,则加了尊号的孙太后,理应也被尊称为陛下。




从事后英宗的勃然大怒来看,当时应该已经知会了各地王府长史官。但是赵王府长史官或许是只顾着照抄之前的留底,把孙太后已经成为了圣烈慈寿皇太后这茬完全忘记在了九霄云外。这属于直接打脸皇帝,所以英宗立刻派巡按御史去王府抓人。




但是朱祁镃不知搭错了哪根筋,非要为长史出头,还认为当时河南都司衙门等处贺表同样有错误,朝廷应该法不责众。大概是之前英宗对他态度太好了,让这位赵王殿下产生了不切实际的错觉。朱祁镇再次祭出当年景泰帝批评朱祁镃的结论,认为他还是“狎近小人”,这种行为是但知有长史而不知有国法。最终皇帝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敕书警告赵王,也就是说再敢胡作非为就废了你!




详尔所为,必有下人拨置。已令巡按御史挨拏拨置写本之人解京问罪,以示惩戒。其长史等官照前发落。敕至,尔宜警省改过,恪遵礼法。无昧于大体,而专事姑息。若仍蹈前失,祖宗之法具在,朕不敢私!—《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三



明英宗剧照



结语: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九月初七日,赵王朱祁镃去世,享年30岁,谥曰悼。估计朝廷给他这个谥号,也是花了一番心思。




从朱祁镃的生平来看,像“献”、“靖”、“昭”、“定”这样的美谥自然是和他无缘。但是像“荒”、“厉”这样的恶谥,似乎又不够格,毕竟除了和弟弟干架,任用一些所谓的“小人”之外,也没有别的恶行。




但是对于朱祁镃意图袒护不敬皇太后的长史官,英宗还是难以释怀,最终给了一个“悼”的谥号。根据谥法,“年中早天曰悼”。30岁的朱祁镃还算早夭吗?26岁去世的蜀王朱友堉可是拿了一个“靖”的美谥。可见“悼”这个谥号不是恶谥胜似恶谥,文化人骂人就是这么有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2 05:13 , Processed in 0.0527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