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0|回复: 0

北神山圣祖庙轩辕洞考察记 轩辕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26
发表于 2022-8-27 10: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寿阳“爱社”及北神山圣祖庙轩辕洞考察记                     
2021-02-01 17:00                     来源:                                     太原道                                                
           
原标题:寿阳“爱社”及北神山圣祖庙轩辕洞考察记
             今天的寿阳、平定和盂县一带古称“艾”地,顾名思义,艾草遍地。艾草这种植物自上古时代就被用来避瘟驱邪,活血化瘀并流传至今。
之所以开篇就提艾草,是想提起一个传说。公元前所有中国历史学家都说不清的很多年,总之是上古时代。北方的黄帝轩辕氏和南方九黎族的炎帝神农氏及其部将蚩尤带领各自的部落在阪泉之野火拼。据我不太靠谱的考证,双方使用的家伙都是木头棒子或者前面绑着尖利石头片子的木头棒子。虽然有些比我还不靠谱的家伙说,那个时候蚩尤部落已经懂得冶炼金属,很可能已经装备了青铜刀具。这个说法我是不信的,我劝你们也别信。这场火拼的结果是轩辕黄帝大胜,之后便带领部众来到寿阳北神山一带修整。阪泉之野在哪儿,时间太久说不清了。但这些人来“艾”地修整是千真万确的。因为经历了这么一场用木棒子的群殴,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应该都鼻青脸肿,浑身淤血,他们太需要艾草来活血化瘀了。
为了庆祝这场大胜,也为了感念苍天厚土及祖先的佑护,这群人把自己装扮成神头鬼脸的样子,手舞足蹈的在旷野之中把那场群殴又演绎了一遍。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要在脑子里把这个场面多过几遍。因为这场狂欢是曾经流行于中国大地的各种社戏的起源,也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这个民族所有舞蹈、音乐及诗歌的起源。
被击败的九黎族部落中,一定有人看到了这一幕。在他们被迫向更南边迁徙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瘴疠横行,毒虫出没的险境时,便模仿黄帝族人把自己打扮的神头鬼脸,并手舞足蹈,一半是为自己壮胆,一半是希望祛除瘴疠,吓跑毒虫。这应该就是南方傩戏的起源。
说到这,我总结出了北方的“社”和南方的“傩”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北方的社戏像是在向祖先汇报表演时的装腔作势,而南方的傩戏更像是为了驱邪避害时的装神弄鬼。当然,这是我独家的最新发现,还没来得及告诉别人,先写在这里。
以上这个传说,一半是我道听途说来的,一半有我加工演绎的成分。既然是传说,你传是传,我传也是传。我姑且说着,你也就姑且听着。

平头镇黑水村的福田寺

平头镇黑水村的福田寺

平头镇黑水村的福田寺

平头镇黑水村的福田寺

乡民表演社戏时的装扮和道具

乡民表演社戏时的装扮和道具

乡民表演社戏时的装扮和道具
为了附会我刚才讲的那个传说,不知何时,寿阳当地人在县城西北的北神山上修起了圣祖庙和轩辕洞,并定时祭祀,以期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时,社戏表演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时代的更迭,进入现代以后,随着寿阳当地政治、经济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民间表演形式几近绝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寿阳当地学者白天先生在北神山脚下,一个叫沟北的偏僻村庄中发现了几个还能进行这种表演的老艺人。在白天先生的不断奔走和努力呼吁下,这种表演形式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和发掘,从而使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重见天日。在为这种表演命名时,老艺人告诉白天先生说叫爱社,因此申请非遗项目时便以爱社命名。但后来据白先生考证,似乎叫“艾”社更为准确。毕竟在“艾”地表演的社戏,叫“艾”社更为靠谱些。但项目名称已定,更改非常困难,也就将错就错,流传开来。

白天先生当年找到的爱社老艺人故居

故居中的枣树

和白天先生及老艺人后代的合影

村民把自己先辈坟头的墓碑拿来当垫脚石

沟北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

八十五岁的沟北村民

有些年头的沟北村光荣军属

正在拍摄的我
在白天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位于平头镇黑水村的寿阳爱社傩文化馆,这个号称中国北方最大傩文化主题文化馆的地方,没给我什么惊喜,倒是对面的福田寺让我激动不已。寺中正殿为元代木构遗存,规制不高,单檐悬山顶。这座乡村小庙也因这栋建筑已被列为国保单位。想体验一下中国元代古建筑的朋友们一定要去看一下,毕竟,七八百年的老建筑,可不是到处都能见到的。
在白先生最早发现爱社艺人的平头镇沟北村,也没有什么惊喜,那些老艺人都早已故去,爱社表演在这里也失去了传承。这座小村子荒凉破败,满街站的都是些风烛残年的老人。看着白天先生在村里走走停停,我严重怀疑他是来这里怀旧的,来怀念他年轻时骑着自行车在寿阳的田野间寻找且发现的日子。

通往北神山轩辕洞的清代石桥

石桥上的清代修桥碑刻

断壁残垣的圣祖殿及轩辕洞

圣祖庙遗迹

损毁的碑刻

损毁的碑刻

损毁的碑刻

损毁的碑刻

夕阳下的“艾”地
北神山上的圣祖庙和轩辕洞毁于动乱年代。荒草间,残碑遍地,断壁残垣。我们在草丛中努力辨认着碑上的文字,时代并不久远,最早也就是康熙四十五年的。据白先生说,就是这些残碑,也已流失不少,去向不明。看这个样子,当地的乡民们不向轩辕黄帝汇报和祭祀已经很多年了,不知当地这些年是否风调雨顺。山脚下那个叫韩沟村的小村子里,依然有被当做非遗项目保护的爱社表演,但已经失去实用功能的这些表演,又能传承多久呢。
下山途中,望着夕阳照射下的古“艾”地,我隐隐约约似乎看到了很多很多年前,在旷野中舞动的身影。他们浑身散发着艾草的香味,激情澎湃,向脚下的这片土地诉说着自己的荣光与骄傲。

和白天及张昧林先生在沟北村三教寺
后记:
白天先生,原名白长生。百度一下的话,他的头衔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一天短短的相处,让我认识到,他是一位学者,一位真正的学者。早年间,先生走遍寿阳每一角落,发掘整理寿阳当地文化,并为保护之而奔走呼号。寿阳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走进现代人视野,并引发关注,白先生功莫大焉。
先生博学,有问必答。先生热肠,有求必应!我在网上发现的许多关于寿阳游记的帖子,陪同作者当向导的,大多是先生。白先生对外喜欢以笔名白天自称,我却更喜欢他白长生这个名字,爹妈起的,寓意吉祥,也更传统。
最后,谢谢白长生先生一天的陪伴和教诲,向先生致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2 04:15 , Processed in 0.0527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