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8|回复: 0

贾宝玉的情——红楼梦的写作思路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406
发表于 2022-8-31 13: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宝玉的情——红楼梦的写作思路?siyuanxu
梦里寻她,灯火阑珊!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有人读者认为,贾宝玉是个彻彻底底的渣男。因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明明是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朋友,可是他呢?一边和林黛玉幽期缱绻,一边和袭人玩玩云雨情、和碧浪洗洗澡戏戏水……
贾宝玉的历史原型是谁?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红学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经典的红学研究者认为是曹頫;多数红学爱好者认为他的原型是传国玉玺;也有红迷认为是可能的作者吴梅村。
一、宝玉的前身
通灵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贾宝玉的前身是守护三生石的神瑛侍者。这是第一回的一部分内容。
“瑛”,玉的光彩;像玉的美石。
“英”,古同“瑛”;《说文解字》:草荣而不实者。《正字通》:才能过人曰英。
“碤”,《正字通》解释:石之有文采者。本借用英。旧训水中石,非也。
在庚辰本里,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的化身,而通灵宝玉是补天石的变形。二者的关系很清晰很明确。而在通行本里,经过高鹗修改后,二者的身份就有点混乱。这不是高鹗的错,他的根源应该在于《风月宝鉴》。我们看《金玉缘》里,玉石麒麟、吴麒麟、灵玉麒麟的身份是比较混乱的。一方面,他对红楼梦的修改是参考了《金玉缘》的;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顺利出版《红楼梦》这本书的需要,他故意抹掉了一些棱角分明、刺耳扎眼的文字描写,避免引起当局的注意,以便顺利地出书。
通灵宝玉是一块可以补天的石头,珍贵无比。在封建社会,只有代表皇权的玉玺可以与之相比。在《明史》里,宝玉即为玉玺[1]。因此,可以认定通灵宝玉是在影射大明国玺。
二、贾宝玉的原型
通灵宝玉,影射的是大明国玺。那贾宝玉呢?更多的时候是在影射皇宫中司礼监的太监!因为皇帝虽然贵为天子,有着把控“印把子”的权力,但是这么大的玉玺,总不能自己亲自抱着吧?得有人帮他提着、伺候着,这些人就是司礼监的太监,尤其是掌印太监。于是,贾宝玉(神瑛侍者)——通灵宝玉(补天石),影射司礼监的太监——大明国玺,就是这么个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历史教训,为了防止宰相擅权甚至于夺权、危及朱氏子孙的皇位继统,干脆取消了宰相这个职位,把宰相干的活统统自己一个人干了,变相地加强了皇权。可是他没有预见到、也不愿意预见到,自己的雄才大略,是传承不下去的。他以为,自已的子孙后代也会和他一样,聪明睿智、勤奋能干。宣德时期,朱瞻基在位,他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授于内阁“票拟”的权力——对来自各方面的奏章,由内阁拟定批答文字,用墨笔写于票签上,呈送皇帝批准。同时,授于司礼监太监“批红”的权力——大臣上奏的文书,皇帝亲自批阅的叫做“批朱”,其余的就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按照阁票所拟的字样或照录、或奉旨更改,也用朱笔批之,叫做“批红”!于是,皇帝、内阁、宦官就组成了一种奇特的权力制衡的三角关系。内阁的票拟只是给皇帝提供初步的意见,最后的决定取决于皇帝的御批或者太监的批红。而太监的批红,实际就是在代行皇权!这就为后世的太监掌权、阉党乱政埋下了伏笔(学者李勇著有《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
当内阁强势的时候,政局比较稳定、社会比较安定。比如隆庆朝和万历朝的张居正辅政时期。
当皇帝强势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就取决于这个皇帝的品行、能力、作为和爱好。比如嘉靖朝和朱翊钧亲政时的万历朝。
当宦官强势的时候,官场黑暗、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比如天启朝和崇祯朝。
正是由于司礼监的太监具有了批红、掌印的权力,使得个别太监得宠之后具有了一定威势,有了“君临天下”这样虚幻的错觉,得到了擅权的机会。对奸猾的太监来说,这就是他们营私舞弊、卖官鬻爵、耍弄权柄、剪除异己的绝佳契机。对比较正直的太监而言,这就会增强他的责任感来为国家服务,比如王安。
王安(~1621),河北省雄县人。最早隶属于冯保名下。万历六年(1578年)入内书堂读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陈矩推荐为皇太子朱常洛的伴读。国本之争中竭力保护太子。明光宗即位,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并劝谏光宗任用杨涟等人。移宫案中出力巨伟。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明熹宗任命王安掌管司礼监,因礼节性的谦让被客氏利用,后来被魏忠贤和刘朝合谋害死。王安其人忠诚正直、能够明辨是非,因此朝中大臣极为敬重。然而因为识人不明,推荐了魏忠贤,反遭其害。
贾宝玉,更多的时候就是司礼监的太监这样的角色, 〖 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 〗 他的历史原型,更多的时候是万历朝后期的王安。魏忠贤的得势,就源于王安的引荐。第十三回末, 〖 只是贾珍虽然此时心意满足,但里面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中不自在。当下正忧虑时,因宝玉在侧问道:“事事都算安贴了,大哥哥还愁什么?”贾珍见问,便将里面无人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贾珍忙问:“是谁?”宝玉见座间还有许多亲友,不便明言,走至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禁,连忙起身道:“果然安贴,如今就去。”说着拉了宝玉,辞了众人,便往上房里来。 〗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恰恰是贾宝玉引荐的。同时,我们也得到这样一个信息:王安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朱翊钧同年。第五回 〖 秦氏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呢,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秦钟)来了,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 〗 由此可见,《红楼梦》一书,还可以用来考证历史!
当然,贾宝玉担当的不仅仅是太监王安这一个角色。贾宝玉的历史原型更多的时候是能够代表明朝的某些关键的人或物。在隆庆议和事件里,他影射了王崇古去接待把汗那吉;在朱聿键父子被关押的时候,他的角色是送水送饭的小官吏张书堂;在金钏跳井后,他代表明朝去吊唁;在晴雯的判词里,贾宝玉这样的多情公子,代表了潞王监国时期众多的南明忠臣;少年时期的贾宝玉,还客串了少年天子万历皇帝——
在第六回里,“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这时候的贾宝玉,根据书中文字仔细推算,大约十岁的样子。一个虚十岁的男孩,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未完全发育,性的意识还十分懵懂,却 〖 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 ,那是十分的主动,显然违背了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常识。因此一定是意有所指。指什么呢?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太子朱翊钧即位为万历皇帝。这时候的朱翊钧,恰恰十岁。有红迷朋友把“袭人”的“袭”,拆开为“龙衣”。十岁的贾宝玉披上龙衣,不就是十岁的朱翊钧当上了皇帝吗?
这个贾宝玉,他把出彩的好事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是绝对的男一号!正是这样的角色,客串了多个历史原型,把他们的事迹串到了一起,让《红楼梦》成了一部前后连贯、完整合一的一部小说。
三、贾宝玉的情
司礼监的太监,就如同皇帝的贴身秘书,两人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互动,皇帝的意旨也往往通过司礼太监向外传达。正是贾宝玉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司礼监的太监尤其是掌印太监这样的角色,他与扮演皇帝的故事人物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感情”!由于皇位继承的方式、上位的过程不一样,作者把这个“感情”类比为亲情爱情孽情……
亲情,指正常的父子相承,比如朱由校的继位。一如王夫人与贾宝玉,是典型的母子之间的亲情关系。  在“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里,有这样的文字:
〖 王夫人便一长一短的问他,今儿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等语。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 〗
贾宝玉参加寿诞回来,一头扎进王夫人的怀里。王夫人呢?用手满身满脸摩挲地抚弄,一副老牛舐犊的慈爱场面。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沉浸在这幅温馨的画面中。然而,大家有没有觉察到,这好像与人之常情有点不相符合的。如果是一个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还说得过去。而书中此时的贾宝玉,推算下来已经十三四岁了。看看现在我们身边的孩子就知道,营养条件好的话,身高估计也有一米六上下了。这么大的男孩子,第一,有了明显的男女意识,对家人会亲近,但不再亲昵;第二,渐渐的有了独立的人格,对父母来说应该以敬重为上;第三,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时候已经渐渐地会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有一个叛逆期,更谈不上腻歪了。因此,书中描述的场面不合常理,作者想表达什么?
我猜想:第一,作者想告诉我们,不管年纪多大,亲情(父子相承)是没有年龄限制的;第二,你可以把贾宝玉想象成真正的一块宝玉!想象成朱由校抱着大明国玺,尽情地摩挲抚弄!这恰恰映证了,明熹宗朱由校虽然是著名的木匠皇帝,然而对于皇权,他是紧紧掌握毫不放松。
爱情,指兄终弟及,比如朱由检的继位。天启帝朱由校驾崩时没有儿子,皇弟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就成了稳定局势的不二选择。就像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美好而又众望所归,大家会衷心的祝愿、并且乐见其成。这是《红楼梦》一书的主旋律。然而,作为末代皇帝,朱由检的命运是凄惨和悲壮的。反映在林黛玉的爱情上,也只能是悲剧的结果。
孽情,指不正常的父子相承,一如朱常洛的立储之争和艰难的继位过程。三十年的国本之争,耗尽了大明的元气、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遗簪”、“更衣”、“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为当事人,在佚稿里,贾珍与秦可卿,他们的历史原型朱翊钧与朱常洛本是一对父子,却上演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孽情大戏。可是,作者这样写,虽然很精彩,却有喧宾夺主之嫌,冲淡了全书的主题,与泰昌帝的作为也不相符。毕竟,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传史,而不是言情!最后,在脂砚斋的授意下,只能忍痛舍去,第十三回有批语 【靖本:“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于是,我们看到的,只是“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这样莫名其妙的回目,以及“张太医论病细穷源”这样奇奇怪怪的文字。这些回目和文字,既有佚稿的遗存 〖 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甲戌侧批:删却,是未删之笔。】 〗 ,也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倔强。
幸运的是,在这里,我们终于厘清了为什么会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样的文字,以及它为什么会被删改。
而贾宝玉呢?作为一个“有情人”,与秦可卿也有着不一般的关系。第五回,贾宝玉作为小叔子跑到侄媳秦可卿的屋里睡中觉,并“梦演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贾宝玉 〖 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 〗 这是贾宝玉“情到深处”的本能反应。
兄妹情,指登上皇位源于大臣的拥立,不是直接继承而来的。比如朱由崧、朱聿键、朱以海、朱由榔的上位。在书中,就像贾宝玉与迎、探、息、香菱等人的关系那样,是属于兄妹之间的那种感情。
养小叔子,指不正常的兄弟相争。这就是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人对皇位的争夺。“土木堡之变”成就了朱祈钰这位小叔子,“夺门之变”则上演了兄弟争权的高潮。
爬灰,父(叔)辈抢了子(侄)辈的皇位。朱棣的靖难之役,即为此发生。“爬灰的爬灰”成为全书最经典、最酣畅的咒骂。通过“焦大醉骂”,作者严肃的批判了封建皇权和它的腐朽、没落。
还有一种男女关系——异姓之间对皇权的争夺导致的改朝换代,作者把它叫做“风尘”。这样的人,书中有三个。第一个是妙玉,他的出场寓意北宋与金、韩宋与明朝这样的朝代关系的更替;第二个是云儿,代表了朝鲜王国宗主权的转变;第三个是贾巧姐,意味着明亡清兴。
还有一种关系,就是男男之间的“搞基”,指的是几个政权之间的合合并并、以及随之发生的领土吞并。书中的贾宝玉影射明朝政权,甄宝玉影射漠南蒙古,蒋玉菡影射漠南蒙古土默特部,薛蟠影射后金(清)政权。他们之间的恩怨纠结、瓜葛难解,分分合合。蒋玉菡后来住到了薛蟠、薛宝钗所在的紫檀堡,意味着土默特部归顺后金。甄宝玉送玉,同样投进了后金的怀抱。贾宝玉后来是“王孙瘦损骨嶙峋”,意味着大明江山山河破碎、几个南明政权相继苟延残喘、疲惫凋落。
由此可见,作者是以情喻继,他的思路是清晰的,比喻是新颖的!综上所述,贾宝玉的情,是一丝不乱,井井有条,成为全书架构的基础和脉络。同时,我们也彻底地弄明白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在书中的作用和写作的缘由。同时告诉我们,书中不仅仅只有爱情,        亲情、孽情、兄妹情等等同样重要。这些感情故事与宝、黛的爱情故事一样,是全书有机的组成部分;在历史原型里,他们具有同样的历史地位。
贾宝玉的情,就这样串起来了全书的故事情节,也串起了一个完整的明史。
(到此,读者朋友可以从头阅读本专栏,就会认识到所有文字是完整的和一致的。)
注:
[1]张廷玉:《明史》,〈列传 第一 后妃〉:
〖……高皇后……诸将克元都,俘宝玉至。后曰:“元有是而不能守,意者帝王自有宝欤。”帝曰:“朕知后谓得贤为宝耳。”……〗
〈列传 第二百十五 外国八 鞑靼〉:
〖……三年春,以徐达为大将军,使出西安捣定西;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使出居庸捣应昌。文忠至兴和,擒平章竹贞,复大破元兵于骆驼山,遂趋应昌。未至,知元主已殂,进围其城,克之。获元主孙买的里八剌及其妃嫔、大臣、宝玉、图籍。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独以数十骑遁去……〗



发布于 2020-11-25 21:15
贾宝玉


明史(史书)


秦可卿




​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

​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7 07:13 , Processed in 0.0684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