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15|回复: 4

4168--吕祖谦//吕东莱//薛季宣//薛孔训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发表于 2022-2-21 22: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吕祖谦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2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规定天球赤经零点与地球经度零点对齐(同地球仪)
———————————————————————
黄纬  北纬  10度57分14秒
出生  钟表时间  公历 1137年04月09日 13时58分37秒  农历  超出范围
午正  钟表时间  公历 1137年04月09日 12时04分14秒  地点  紫金山天文台
子正  钟表时间  公历 1137年04月10日 00时04分05秒  东经  118度49分00秒
未时  钟表时间  公历 1137年04月09日 13时04分13秒  北纬   32度04分00秒
                                 至 15时04分12秒
十神      枭局    正官    日元    食神
乾造       丁      甲      己      辛
              巳      辰      卯      未     (日空 申酉)
己亥大运辛丑流年生死大灾45====甲局亥卯未化神犯太岁化神破局
元运  下元九紫运  节后第11天
大运  交运时间  公历 1140年02月20日 20时17分  逆行
十神   偏财    正财    食神    伤官    比肩    劫财    偏印    正印    七杀    正官
            癸卯    壬寅    辛丑    庚子    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始于   1140    1150    1160    1170    1180    1190    1200    1210    1220    1230
实岁    2岁    12岁    22岁    32岁    42岁    52岁    62岁    72岁    82岁    92岁



规定天球赤经零点与地球经度零点对齐(同地球仪)
———————————————————————
黄纬  北纬  10度57分14秒
出生  钟表时间  公历 1137年04月09日 21时58分37秒  农历  超出范围
午正  钟表时间  公历 1137年04月09日 12时04分14秒  地点  紫金山天文台
子正  钟表时间  公历 1137年04月10日 00时04分05秒  东经  118度49分00秒
亥时  钟表时间  公历 1137年04月09日 21时04分07秒  北纬   32度04分00秒
                                 至 23时04分06秒
十神      偏印    正官    日元    七杀
乾造       丁      甲      己      乙
              巳      辰      卯      亥     (日空 申酉)
元运  下元九紫运  节后第12天
大运  交运时间  公历 1140年04月01日 18时16分  逆行
十神   偏财    正财    食神    伤官    比肩    劫财    偏印    正印    七杀    正官
       癸卯    壬寅    辛丑    庚子    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始于   1140    1150    1160    1170    1180    1190    1200    1210    1220    1230
实岁    2岁    12岁    22岁    32岁    42岁    52岁    62岁    72岁    82岁    92岁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祖籍淮南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县)。郡望东莱郡,人称“小东莱先生”。南宋理学家、文学家,许国公吕夷简六世孙、仓部员外郎吕大器之子。 [1]  
吕祖谦出身于“东莱吕氏”,门荫入仕,起家将仕郎。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调补南外宗学教授,累迁直秘阁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宋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淳熙八年(1181年),逝世,享年四十五岁。宋宁宗时,追谥为“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追封开封伯。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 [2-3]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  ,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1]  
概述内图片来源:吕祖谦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  )



人物关系
纠错
关闭纠错



     
本    名吕祖谦 别    名吕成公、东莱先生、小东莱先生 字伯恭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宋人(汉族) 出生地婺州 出生日期1137年4月9日 逝世日期1181年9月9日 主要作品《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 主要成就创立“婺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官    职秘书郎、主管明道宫 谥    号成→忠亮 爵    位开封伯(追封) 郡    望东莱
目录



吕祖谦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吕祖谦家世显赫
宋高宗绍兴七年三月十七日(1137年4月9日)。吕祖谦出生于出身婺州(今浙江金华)的官宦世家。吕祖谦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建炎年间,其曾祖父吕好问携全家避难南迁,诏提举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洞宵宫,卒于桂州(遗骨后移葬于婺州武义县城东明招山),赠尚书右丞。其祖父吕弸中始定居婺州。 [6]  
据《宋元学案》称:“先生于学,博综诸家。”这对吕祖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吕祖谦儿时,随父亲在福建任所,他先从师于林之奇,后随父至临安,又从师于汪应辰胡宪。胡宪为人恬淡,处世温润,这些个人修养,亦对吕祖谦有很大影响。 [6]  

吕祖谦科试绝伦
吕祖谦立像 [7]  

绍兴十八年(1148年)四月,吕祖谦祖父吕弸中致仕,吕祖谦得恩补为将仕郎 [8]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吕祖谦改为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 [6]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吕潜为右迪功郎,授严州桐庐县尉,主管学事。但吕祖谦并未看重这些官职,他甚至并没有去上任,而一心要走科举入仕的道路。 [6]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他的妻子韩氏去世。 [6]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这年四月,先考中博学宏词科,接着又中进士。孝宗特下诏“减少二年磨勘期(内外文武官员考课,由吏部与各道观察使复验,任期满后,根据考绩结果升降),直接又政事堂差遣”。吕祖谦由此而特授左从政郎,改差南外敦宗院宗学教授。 [9]  任职期间,吕祖谦在政务之余,为不少大臣和相知友好代写了许多奏表,阐述了他本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主张。 [6]  

吕祖谦初入仕途
吕祖谦像 [10]  

乾道二年(1166年)十一月,吕祖谦母曾氏去世,归葬婺州。由于为母亲守丧,他只得居明招山,以教授学子为业,四方之士争相趋往其门下。 [11]  次年八月,吕祖谦以太学博士补严州学教授。 [6]  
乾道五年(1169年),吕祖谦再娶韩氏(为原配之妹),并到严州任所。 [6]  
乾道六年(1170年),吕祖谦升任太学博士,并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12]  在进见孝宗奏对时,吕祖谦劝勉孝宗留意圣人的学说。并上奏道:“恢复中原的大事在此时应当确定规模和方略。陛下若广揽豪杰,臣等愿意精加考察,使其确指经营谋划之实,孰为先后,让妄言空谈不敢在陛下面前呈现,然后再与几位大臣定成算而次第行之,这样大义可以伸张,收复大业就可以实现。” [13]  
次年(1171年)五月,第二任妻子韩氏又去世,所生女亦夭折。 [6]  
乾道八年(1172年)春,吕祖谦担任秘书省正字,点检试卷,参与了主持礼部考试工作。期间结识了陆九渊。 [14]  二月四日,礼部考试尚未完全结束,吕祖谦突然接到其父病危的家报,等到后抵家时,吕大器已撒手西去。为服父丧,吕祖谦再次离职,结庐于武义明招山侧。 [6]  

吕祖谦讲学布道
乾道九年(1173年),吕祖谦还处于服丧期间。问学诸生又重新集结于门下,规模不小,前后达三百人之多。对于问学诸生,吕祖谦罄陈所学。 [6]  同年,刘清之、陆九龄也来登其门,与之研讨文章义理,相处甚欢。陆九渊对吕祖谦丧中讲学颇有异词,以为这将损害“纯孝之心”。劝其散遣学生。 [15]  在此同时,汪应辰也来信希望他不要在哀苦过度之际,再为讲学耗费精力,免得弄垮身体。吕祖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但又感到“四方士子已经聚成规模,难以突然遣散”,因此将讲学活动坚持到了年底。 [6]  
淳熙元年(1174年)吕祖谦遣散所有间学诸生,独居明招山旁守墓,潜心于学。 [16]  是年五月,父丧服除。六月复官,主管台州(今浙江临海崇道观。 [17]  期间陆九渊从杭州专程来到金华造访吕祖谦,吕祖谦对他的哲学观点赞善不已。八月至九月中旬,吕祖谦相约潘景愈从金华出发前往会稽游玩。顺畅心情之余,顺便到探视健在的外祖母。二人沿途或坐船、或步行,途中遍游名山古寺,参观了王羲之故宅和兰亭。到达会稽后,又偕同伯舅叔及几个表弟泛舟鉴湖。吕祖谦还特地拜访了名儒苏仁仲,并从他那里得知不少古书善本,对此吕祖谦大喜过望。 [6]  回到金华后,吕祖谦又起游兴,打算去一趟大台雁荡山。正待成行,朱熹来信称其准备至金华与他同游雁荡。鉴于此,吕祖谦取消独游计划,在家等待朱熹。 [6]  
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因故爽约,不能前来金华。于是吕祖谦从金华出发,前往福建,访问朱熹。到达崇安后,被朱熹留住在“寒泉精舍”十多天。期间,两人共同研读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并一致感到四人的理学著作广大宏博,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容易在短时期内掌握其精髓。为此,二人共同摘编了周、张、二程等著作中的若干条目, [18]  汇编成册,题名为《近思录》,权充初学者的入门教材。 [19]  

吕祖谦鹅湖之会
主词条:鹅湖之会
淳熙二年(1175年)五月底,朱熹与吕祖谦抵至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 [20]  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企图使二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充当发起人和组织者,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 [21-22]  
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吕祖谦在会上没有明确表态。对于朱、陆双方的观点,“甚有虚心相听之意”。但是吕祖谦内心还是倾向朱熹的“教人”之法,认为二陆的主张过于疏阔。吕祖谦评价朱熹和陆九渊:“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人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 [6]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会后,吕祖谦利用自己对二陆的影响,积极协助朱熹做二陆的转化工作。吕祖谦认为“讲贯通绎”是治学教人的根本法则,不可以轻易予以否定。他指出陆九渊的错误在于因人废理。谓:“大抵陆子静病在看人而不看理。”在吕祖谦的耐心开导下,陆九龄放弃了鹅湖会上所坚持的观点。至于陆九渊始终没有为吕祖谦劝说所动。不过,也没有因此产生龃龉。 [23]  

吕祖谦起复修书
吕祖谦画像 [24]  
淳熙三年(1176年),守丧期满,因礼部侍郎李焘的推荐,吕祖谦升任秘书省秘书郎,并兼国史院编修官与实录院检讨官。 [25]  到职后,吕祖谦奉命重新修定《徽宗实录》。他发现旧稿中错误甚多,需要大力整顿,然而期限紧迫,故而不得不全力以赴。 [26]  次年间,吕祖谦一直忙于修定此书,而很少有空做其他事情。“史事期限迫促,殊无少暇。” [4]  
淳熙四年(1177年),《徽宗实录》修定完毕,呈送宋孝宗。趁此机会,吕祖谦面呈奏表,希望他认真总结北宋王朝覆灭的惨痛教训,励精图治。不要再发生上下内外相侵夺的现象。恳请孝宗虚心以求天下之士,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视前代未竟的事业为己任,激励朝中士气而振作声威,以避免重蹈宋徽宗的覆辙。 [27]  不久,吕祖谦升迁为著作郎兼编修官。同年,吕祖谦又娶芮氏为妻。
淳熙五年(1178年),吕祖谦奉诏编修《皇朝文海》。此书乃根据宋朝诸家文集,旁采传记他书而成。共有一百五十四册。原版本的《皇朝文海》错误较多,但吕祖谦编修此书,极为认真,他采摭精详,故得到孝宗嘉许。特赐名为《皇朝文鉴》,又命翰林学士周必大为之序,赐赏吕祖谦银绢三百匹两。 [28]  

吕祖谦英年早逝
淳熙六年(1179年)七月二十八日,其妻芮氏去世。 [6]  
淳熙八年七月二十九日(1181年9月9日),吕祖谦病故,享年四十五岁。 [6]  
嘉定九年(1216年)正月,宋宁宗赐吕祖谦谥号为“成”。 [29]  
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改谥吕祖谦为“忠亮”。后追封开封伯。 [3]  
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 [2-3]  

吕祖谦主要影响编辑 播报

吕祖谦理学
  • 理、心兼容
吕祖谦的世界观颇为杂博。他既认为理或天理是世界的本原,又规定心总摄万物,而使自己的哲学具有两个最高范畴。他非常推崇程颐的理学观点,对其学术代表作——《伊川易传》赞赏备至,这是他以“理”为第一本原的依据。其受程颢主观唯心主义影响颇深,这又是他以“心”总摄万物的理论渊源。只是他由于英年早逝,尚未来得及象陆九渊那样对“心学”观点进行系统的发挥,也没有来得及将“心学”与“理学”完全熔铸浑然一体,从而在其哲学最高范畴上,呈现“理”、“心”并重的状况,而在认识论上则既主“明心”,又重“格物穷理”。 [30]  吕祖谦在将“理”膨胀为哲学最高范畴的同时,又通过万物“旨吾心之发见”论将“心”上升为万物的另一开始,从而使其本体论呈现二元论趋势,故而只能将其视为是介于程颖之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一种学说。 [30]  
吕祖谦的“理”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还是事事物物的普遍法则。吕祖谦认为天理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有它的表现形式,是内在本质对立面的一种外在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定性。 [31]  他认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和历史的潮流,明确等级之分,安守自己的本分。吕祖谦还认为要想使人们把天理流行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内化为自身的规范,必须经由“心”对天理原则的体认,也就是对一系列“礼”的体认。这“礼”就是孝、忠、友、义等伦理观念,其不外乎是“心”之所悟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吕祖谦把这些有封建等级色彩并需要人用“心”体认的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也初现了理与心融合的端倪。 [31]  
  • 辩证思维
吕祖谦的哲学体系属于唯心主义,但它的辩证因素值得重视。吕祖谦继承了自先秦以来的“有对”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地存在着的。世界上没有矛盾的对立面的事物是没有的,这是天下所有事物所呈现的总趋向,亦是“天下之理”的生动体现。 [32]  发展变化是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吕祖谦注意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他坚持认为“不息”(即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吕祖谦还指出: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此当一事物在其将要发生剧变之时,总是要通过其他事物的变化而显示其"朕兆"的,这就要求人们要知“微”,及时掌握事物变化的征兆。吕祖谦的这些理论,标志着其辩证思维已超越了前人,而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上。 [32-33]  
  • 认识论
吕祖谦的认识论和其本体论一样,是极为“杂博”的。朱熹的认识论以格物致知为主要内容,陆九渊以明心为首要,吕祖谦则是兼而有之。在认识论上,吕祖谦强调“反求诸己”、“反视内省”。其逻辑是“圣人之心万物皆备,不见其外”,而吾胸中自有圣人境界“”,因而人们要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奥秘,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则不必求诸于外,求诸内心即可。 [34]  他首先突出了“心”在认识论的作用,主张“守初心”,而与陆九渊的“明心”说相契合。同时吕祖谦又认为穷理须格物,其中有一个涵养过程。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是一致的。而在和永嘉,永康学派人士的接触过程中,又受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亦提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之见解。 [34]  

吕祖谦易学
吕祖谦易学继承了程颐的义理易学思想,认为“伊川《易》都不偏”。赞伊川之易学,表明在以理解《易》方面,吕氏易学与程氏易学具有相通性。但吕祖谦通过象数而阐发义理的思想,则与程氏易学忽视象数的思想有别。吕祖谦在治《易》的过程中提出的经传相分、“天下惟有一理”、两仪既生亦有太极、天道有复、“刚柔相应”、天地恒久之道运行不已、至理无妄、顺天理之自然等思想和解《易》方法在宋代易学史上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35]  
吕祖谦的易学学说通过“理”对《周易》的诠释,建构了一幅宇宙生成论本体论的世界图式“至善”的“天理”是宇宙的本源、本体,乾坤之理,乾施坤受,相互对待、相互依赖、相互激荡,促使世界万物生成长育并生成世界。吕祖谦认为,“天理”是活泼的永恒的存在体,万物生成之前,它先于万物而存在万物既生之后,它含藏并统摄于万物之中,此为“理一分殊”。“至善”的“天理”是纯全中正、完满自足的,由不得丝毫的人心、人欲的夹杂其间,因此人们不必挖空心思、费尽心机去追求“天理”,而只需要将自己的本心、本性自然发见便可以体认“天理”,并以此作为宇宙世界的法则的和人伦日用的准则。 [36]  
吕祖谦以“心学”的视角去审视《周易》,这不仅体现在他在《易说》中以“心学”的理路诊释了某些卦爻辞,更体现在他建构并论证了形上的“本心”自然发见而为宇宙的生成图景和模式。除此之外,吕祖谦还以“心学”的视角探讨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他对卜筮的看法:卜筮不是“人心”在作祟,而是“本心”的自然流露,即卜为心卜,筮为心策。由上述得知,吕祖谦认为是即“心”即“神”即“天”即“理”的,故而,“心”、“神”、“天”、“理”在吕祖谦那里是合一的。这是吕祖谦不苛求对方“学之所短”,而认真汲取别人“学之所长”之学术雅量的体现,是他潜心与各学派皆有深入交往的结果,也是吕祖谦意图融会朱陆的理学、心学之争的滥觞,体现其“博杂”的学术特点。 [36]  

吕祖谦实学
吕祖谦的经世思想涉及到各个具体领域和方面。吕祖谦的“博杂”不仅有突破正宗理学的倾向,甚至还有超出“吕氏家学”的地方,由于他主张学以致用,这种“博杂”正好表现了其可贵之处。 [37]  吕祖谦极具独立精神的政治观、经济观、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伦理观,使他与同时代的思想家拉开了距离,也使自己的学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8]  
吕祖谦出生于官宦世家,其思想学说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当南宋统治岌岌可危之时,他意识到理学与心学的性命义理学说还不足够,必须用功利之学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吕氏家学中也不乏有注重修养方法的致用思想,吸取了功利之学的一些进步观点。吕祖谦认为,朱陆之学及功利之学虽有分歧,但都有利于封建统治,各学派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一致的。 [38]  因此,吕祖谦大胆地尝试对三者的融合, [31]  对各家学说兼容并蓄。他游刃有余于各家之间,吸取了各家学说中的精华成分,从而构筑了自己的学说体系,也为当时南宋政权提取了综合各家之说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以应对政治及经济危机。 [37]  
  • 政治制度
  • 刑德并举吕祖谦指出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法与德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吕祖谦并不讳言法对政权所起的维系作用。崇德轻法是儒家的传统观点。不少理学家一提到法,便把它和申不害、韩非等人联系起来。吕祖谦认为“法”是“人情物理所在”。一部好的法令,其中包含了“仁义之气”。在他看来,要对百姓启蒙,就必须先用刑罚。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道尊”的目的。 [39]  吕祖谦指出,要重振封建纲纪,就应向“蠢国害民”的权臣和“伺机窃变”的豪民两种人开刀。这样,既铲除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痈疽”,又扑灭了外部的农民革命势力,天下之大治岂有不至之理。遗憾的是“衰世之君”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只会抱残守缺,一味姑息养好。为了提醒南宋统治者大力整顿法治,吕祖谦力倡有罪必刑,决不宽贷。 [39]
  • “君尊臣卑、君明臣贤”吕祖谦出生于十世官宦之家,世代承受赵宋王朝的浩荡皇恩,这种特殊的家世背景,决定了吕祖谦竭力维护赵宋王朝政权统治的政治观。在君臣关系上,吕祖谦从程顿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出发,主张君尊臣卑,“君尊而臣卑,夫倡而妇和,上天下地,理之常也。”强调君降志尚贤,臣尽道辅君,“君降志而应乎刚明之臣,臣尽道以辅乎柔顺之君。”在为臣之道上,强调“清、慎、勤”三字蔵言,提倡委婉之进谏之道,他认为:“进谏之道,使人君畏吾之言,不若使人君信吾之言;使人君信吾之言,不若使人君乐我之言。戒之以祸者,所以使人君之畏也;喻之以理者,所以使人君之信也;悟之以心者,所以使人君之乐也。” [37]
  • 经济制度
  • 取民有制吕祖谦针对南宋社会“至贫之民,纳至重之赋”的状况,提出了“取民有制”与“广取不如俭用”的理论,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力求得到广泛实施。在封建社会中,吕祖谦认为“圣人”与“万民”二者互相依存,他指出统治阶级只有珍惜劳动群众的辛勤劳动,才能换取他们的“甘心奉养”。“圣人”与“君王”们应该体恤农民,由此,吕祖谦提出了“取民有制”的思想。 [40]  吕祖谦提出了“与民安息”的对策,也就是努力创造一个与民休养生息的社会环境。前提是革除一些民众不堪忍受的苛捐杂税。民众有生路,就会停止反抗。从这一认识出发,吕祖谦力倡“广取不如俭用”的思想。他认为与榨取民众血汗,倒不如适当地减少些开支,实行“俭用”之方针。他指出,朝廷务必要“薄征”、“散利”,方能安然无恙。如凶荒之年,要使民众安定下来,就得开放国库,贩荒济贫。为了保证贩荒有充裕的粮源、帛源,平时就得注意“力农”,发展农业生产,将多余的粟、帛储藏起来。“薄征”即减免农民无力缴纳的赋税,如其不然,将会断送民众生路,激成他变。 [39]
  • 分民均田吕祖谦提出所谓“得时措之宜”、“达于事变”的均田设想。他设想由大、小司徒“总大法、操体统”,掌管“均土”的总原则。下设专门的“均土之职”,这些人可以随时随地“出入叶陌,周旋井里”,考察土地的“厚薄肥痔”山泽的“高下曲折”。然后视不同情况而“分民授土”,然后责令农夫“各守其地”、“各任其事”。农民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耕耘不息,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会源源不断而不致于匾乏。 [40]
  • 国防军事
  • 谋定主战吕祖谦首先坚决不同意主和,反对议和。既反对他反对畏敌不进,亦反对冒险出击。 [38]  提出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积极稳妥的抗金主张。具体就是在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时应大胆进攻,主动出击而在准备尚不充分,时机尚不成熟之时则要耐心等待、静观其变。一方面,他不满意南宋统治者苟安一隅,希望宋孝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励精图治,要积极进行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事宜。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认识到南宋当时处于国困民乏之中,尚不具备全面北伐中原的条件,因而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徐图行事。吕祖谦对于当时南宋基本国情的估计和所主张的抗金方略符合实际。 [39]
  • 寓兵于农宋朝实行崇文轻武的方针,带来了“武绩未振”严重后果。吕祖谦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事”与“武备”犹如人之左右双臂,缺一不可。吕祖谦认为轻视武艺,视其为“粗”的看法是错误的。对于男子来说从事“习射”,是本份之内的事。吕祖谦的这种议论在理学家中是不多见的。这就说明了吕祖谦的见识高于一般理学家,且有匡正时弊的积极意义。吕祖谦提出了“兵农为一”“寓兵于农”的思想。南宋朝廷曾有意增加军队编制,但也使本来兵冗之患加剧。在吕祖谦的设想里,以相邻的五家组成“一比”,以五人而成“一伍”,闲时进行军事训练,一旦发生战争,农民成为有战斗力的士兵,由朝廷命官率其冲锋陷阵,节省平时养兵之费用,减少财政开支。战争结束,这些士兵即还农耕作。这样既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又避免了那些怀有不臣之心的将领拥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之患。 [39]
吕祖谦的经世思想重在吸收,具有浓厚的折衷调和色彩。它的吸收并非只是简单综合,而是将各种学说贯通起来,融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吕祖谦继承了吕氏家学“不名一师,不主一说,兼取众长”的治学风格并充分发扬。由于和永嘉学派有相当深的关系,故而吕学本身也具有明显的经世思想倾向。吕祖谦引永嘉、永康代表人物登堂入室,且主张实事求是,必然要批判一切虚妄迷信,批判各种错误思想主张和不合理的制度。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的学术复兴和思想解放运动,都起着振聋发聩、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39]  

吕祖谦史学
  • 史学观
吕祖谦的史学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充分体现了他务实之学风以及经世致用的为学特点,对后人影响颇大。 [1]  
  • “合群策、集事功”为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坚持认为社会的兴衰、政治的好坏、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完全决定于封建帝王的“心术”之正与不正。吕祖谦虽然有时亦认为人主心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影响,但它决不是什么决定因素。他从社会伦理制度产生的角度指出“人纪”,并非是圣王建立起来的,而是“籍众人之力而共建”的社会历史产物。 [41]  吕祖谦认为比较理想的政治局面是不要相互侵权,而是各司其职。现在皇帝行大臣之职,外而至于地方上的监司。守令的职权都为他们的上级长官所侵夺,这样他们就失去了约束其部下应有的权威,容易形成下不服上的局面。 [41]  吕祖谦坚决反对君主“自任一己聪明”的“师心自用”的独断论。他认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要订立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总是要广泛地征求他人的意见,这也是他们能够使天下达到大治的根本手段。而后世君主一即位就不听取别人的任何意见,就“师心自用”,这就很难避免失误。吕祖谦激烈地抨击了后世封建君主的专断行为。在吕祖谦看来,尧舜之所以超越“后世之君”,关键就在于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注意集思广益。它不仅在客观上否定了权力过分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且还涉及对历史发展决定因素的有益探索。吕祖谦敏锐地察觉到国家的兴亡,与“下情通塞”与否有着密切联系。为此,他主张“定国是以一民听”,“下孚群听”,强调“民听”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已经初步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雏形。 [41]
  • “有因有革"的历史发展观在历史究竟是前进与否的历史发展观方面,朱熹曾在与陈亮的辩论中露骨地宣扬历史退化论。他认为夏商周三代是天理流行的时代,实行的是王道政治,而三代之后,由于人欲横行,实行的是霸道政治,故而将天下搞得一团糟。吕祖谦则认为历史总是前进的,决不是什么一代不如一代,他反对历史不变论和历史复古论,强调历史的发展是“有因有革”。对于历史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东西,一概否定,推倒重来。也就是说对封建等级名分,政治伦理观念等只能是“因”而不是“革”。但尤其重要的是不能借谨守祖宗之法因循守旧,坐视其弊,而必须大胆革除已经过时的陈规陋习。在吕祖谦看来,祖宗之所以订立法令、规矩,目的是要求天下太平。而当这些旧章程妨碍太平,后人及时加以革除,就是最好的师承祖宗之意。吕祖谦此观点和王安石变祖宗之法的思想是相通的。 [42]
  • 治史态度
吕祖谦读史、治史,史学观点往往针对时弊,有补于世,且在治史上有自己的态度和方法。其治史态度主要表现为:一、精密以求的严谨态度。二、直笔无隐的实录精神。三、求真考信的执着精神。四、推崇史官的崇史之心。 [43]  
  • 治史方法
吕祖谦半身像 [44]  
治史要有一定的方法,吕祖谦的治史方法则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倡的观史顺序和观史方法上。吕祖谦认为,只有把史书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极其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说读懂了历史。他指出,读史当先看统体,再看机括。即综合一代、一国、一君治乱兴衰的整体来观察,并且去探究其中为何会发生如此变化的成因。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一本史书的着眼点都应放在哪里,吕祖谦对此有庖丁解牛般的清晰认识,他认为应该:首先要看本纪,接下来再逐一研究人君地位、时代兴衰、事业难易、规模大小、治道粹驳、措置得失、任用贤否、事意本末、情理血脉、情事同异、史法褒贬、议论当否,可谓周全。 [43]  
除此之外,吕祖谦指出观史要有身在其中之感才可以。他在治史时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想象成史中人物,把自己的行动与实际的历史人物的行动做一番对比,这样便可以得出两个结果,孰优孰劣,一看便知。在遇到同样的或类似的情况时,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可以参照历史。这样,历史也就能和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其鉴戒意义也就显露出来了。 [43]  

吕祖谦教育
  • 思想
问津书院讲师吕祖谦画像
吕祖谦是热心教育的学者,在他延续数十年直至病逝而止的教学实践和思索中,始终贯穿着他的基本教育心理思想,即“性善论”和“学知论”。 [45]  
吕祖谦主张要学,要经由讲学才能将那被蒙蔽的“知与理”实现出来。他指出学习是一个反复体会、体验的过程。为此,学习者就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用于学习;广阅博览,积累学习素材;对所获学习材料进行深思涵养,以求融会贯通、释然心解,乃有所得。 [45]  提倡实用,不仅是吕祖谦对学习意义的看法,也是他所主张的学习方法之一。即在使用中巩固、体会知识,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如此学用结合才能掌握真知。正如他所说:“涵泳义理日用间”(《答潘叔度》) [45]  
吕祖谦还明确提出“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的教学指导方针。 [46]  他坚持以“德教为本”,指出首先要加强被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自愿的放弃个人私利而效忠国家。这是因为他认为道德比智力、才能更为重要。 [47]  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三德三行”的教育,还要联系国家的政治法令的得与失进行教育,以培养学生日后驾驭国政、通揽全局的本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在治理国家。筹措朝政的过程中懂得如伺整救补阙,对国家之本末源委知道得一清二楚。吕祖谦认为受到这些严格训练的一旦用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48]  
吕祖谦认为只有不迷信权威,不给自己预设框框,学习才会有大长进。他甚至直接跟学生们讲犯错误的好处,“学者不畏有病,畏无病。如作文,作出后方见工拙如做官,做出后方见是非。有工拙、有是非,因是不及浑然无失之人。 [46]  吕祖谦要求学生不止要会重复前人说的话,敢于跳出前人的窠臼,还要求学生们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语言,这是他主张“实理”的充分体现。 [47]  
  • 实践
吕祖谦兄弟在丽泽书院时,常邀永嘉学派薛季宣陈傅良叶适永康学派陈亮等来书院切磋、探讨学问。他注重对理想人格的塑造,通过讲学来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投身于道德实践,从而还手订规约,规定“凡与此学者,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肄业必有常,日记所习于簿,多寡随意”。“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出所习及所疑,互相商榷”。 [49]  在丽泽讲学期间,书院已有确定的教材,且大多是他针对实际教学所亲自编定供生徒学习,如《左氏博议》、《春秋讲义》、《间范》、《伊川易传》、《程氏易传》、《易》、《诗》、《春秋》、《己丑课程》、《己丑所编》、《书》、《礼传》、《孟子》等。这些教材较多已用于此前的严州州学教学,体现出其教育体系己经相当成熟。 [46]  
丽泽讲学,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从教学的深度上,都是吕祖谦教育实践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朱熹是在吕祖谦丽泽讲学后的19年里,才成为“南宋时代最著名的老师”的。材料表明,吕祖谦教学丽泽期间,所在的金华是当时受教育者心中的最理想的求学之地。 [46]  吕祖谦在教育上所造成的旋风并不是一阵刮过。他去世后,弟子门人散布四方,其中许多人又在各地办书院继续传播吕祖谦的理论。这样使得吕祖谦教育的影响在规模上及时间的连续性上不断增大、加强,吕学后传和信徒遍及全国。继吕祖谦创建丽泽书院后,宋、明、清三朝又出现二十余所“丽泽书院”,分布在浙江、湖南、山东、山西、广东、广西、甘肃等省,在创下同名书院数量的最高记录。 [46]  

吕祖谦诗歌
据《全宋诗》所收,吕祖谦的诗歌保留下来的共一百一十五首。其中题名挽章的有四十二首,赠别酬和诗三十一首,应制诗三首,咏物诗两首,咏史诗两首,画赞一首,其他写景抒怀诗三十四首。 [50]  从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追忆亡者、歌颂友情。二是感触自然、抒写情怀。前者多见于那些代人写作的挽章和赠别酬唱之作,在形式上常为格律谨严的五、七言律诗后者表现为风格清新的写景抒怀诗,诗歌体裁多用短小的绝句形式。在这些为数不少的挽章里,有代人而作的,有应约而作的,更有真情而发的。他善用真情着笔,追忆亡魂,字字痛切,感人肺腑。 [50]  
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和同时期众多爱国文人一样,吕祖谦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他的送别诗里也往往夹杂着忧国爱民的情绪,从而具有了多重主题。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在写给丘宗卿的《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视民如伤为韵》中,吕祖谦不仅表现了借别之情,而且以“视民如伤”为韵,告诫友人要勤政爱民,体恤民情。全诗慷慨激昂,笔力酣畅,勉励友人,情真意切。黄东发评曰“此戒乘快无恻忐之心也”。 [50]  
作为理学家,吕祖谦在生活中,同样注重对人生哲理和道德境界的体认,他的诗歌也不免时时沾染些理性主义的色彩。因此,他的诗歌中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摆脱了理学束缚,更富于文学色彩、清新可诵的写景抒情小诗。 [51]  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5年),吕祖谦随吕大器于福州任所,创作了一系列写景抒情的小诗,《清晓出郊》、《城楼》都完成于这时期。“落月窥瓮偏,殷勤唤人醒”(《清晓出郊》),吕祖谦笔下的“落月”仿佛也是懂人情的,“窥”“唤”两字赋得小诗生意盎然,描写初夏野外郊游,颇具生活气息。七绝《富阳舟中夜雨》则恰似一副意态潇洒的泼墨山水,一“烟波”、“溟鸥”、“蓬笼伙夜雨、“幽人”层层点染出八月的秋意”,境界开阔。 [50]  
其祖父吕本中论诗重黄兼苏,江西诗派因以得名,晚年提倡句律流转圆美的活法,在创作实践中矫正了当时诗坛瘦硬艰涩的流弊。吕祖谦从小就跟随吕本中,在少年时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吕祖谦深受其诗艺的影响。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流转轻快的句子,自然凝练的语言,曲折深刻的构思,恰是“活法”融会之处。 [50]  如,“明床小放前溪入,澄绿光中独岸巾”(《题刘氏绿映亭二首》)、“润花雨过红群湿,倚竹风斜翠袖寒”(《次韵叶丞相陈尚书游南园》)、“野花照水开无主,谁信春归已两旬”(《西兴道中二首》)。这些诗句运笔炼字浑圆流畅、抒情写景自然天成、意象描摹生机灵动,读来清新可人,充分体现了其“圆美”的美学思想。 [51]  

吕祖谦散文
吕祖谦画像
南宋时期是古代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散文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最常用的文体。作为颇有影响的古文家,吕祖谦的散文有奏议、书札、题跋、游记、墓志等等,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意义上都远远超过了他的骈文。 [50]  
从内容上看,吕祖谦的散文大致可以归为言事论证之文和记人叙事之文两天类。从艺术风格上看,也相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辩驳凌厉,二是曲折详整。前者主要表现在奏议、书札等言事论证之文中,后者则是碑记、墓志等记人叙事之文的总体风格。
从语言风格上看,吕祖谦的散文以实用为出发点,古雅而平正。 [50]  吕祖谦语言风格与同时代的道学家迥然有异,其书信较短,一句是一句,三言两语即交代一件事情,语言极为精炼,但也不乏晦湿,往往是藏头掖尾、语未道尽,读起来给人以淳炼而稳实之感。 [38]  吕祖谦的一些讲学著作本身也是优美的散文集,如《东莱博议》虽以阐发义理为主,但说理透彻、结构严密,文势纵横、笔锋犀利,不营于一篇篇精彩短小的议论文。 [50]  
吕祖谦散文以记叙一类为多,既包括写景记游的游记、亭台记也包括叙人抒情的墓志、祭文。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并邀请好友吕祖谦写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记》。文章着力追溯了白鹿洞书院的理学源流,褒扬了朱熹兴学之意,风格详实,章法工整,为其代表性佳作。又如《横山吴氏佚老庵记》,全文围绕“佚急”为中心,借用阶者、途者、塾者的对话道出“佚老”的三重境界,接着通过主客问答得出结论:一人一室之佚为私佚,只有一乡之佚才是仁者追求的理想境地。文章结构起伏,层层铺垫,极具宋人散文擅议论的特点。 [50]  
吕祖谦的散文不仅长于议论,同样兼擅写景和抒情。他的一些山水游记生动活泼,几乎可以同其他唐宋古文家的记游精品相媲美。如《入越录》,摹景状物,记事抒情,清新俊逸,趣味盎然。吕祖谦将乡村的美景、日出的奇丽、回转的山岩、涌动的松涛描摹得有声有色,上接《水经注》,近承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传统。 [50]  语言大抵以平实质朴为主,却不乏文采斐然之笔。如九月十四日观鉴湖落日,落日熔金,水色澄鲜,霞光澹荡,营造出一一个水天光影的世界,如梦如幻。吕祖谦描绘山川风物,城邑邱墟,细笔雕琢,美不胜收,文字幽眇芳洁,自成趣境。《入越录》将途中所见娓娓道来,情深味永,真切晓畅,行文洗练,新妙可爱,极具审美价值,摆脱了理学家散文议论说教的习气,颇值鉴赏品读。 [52]  

吕祖谦历史评价编辑 播报
  • 宋代
周必大:祖谦涵养久,知典故,不但文字之工。 [53]  
吕祖俭:公之问学术业,本于天资,习于家庭,稽诸中原文献之所传,博诸四方师友之所讲。参贯融洽,无所偏滞。公之言行,求正于有言之君子,以诏来世。(《宋故朝请郎直秘阁主管亳州明道宫吕公祖谦圹记》) [54]  
朱熹:①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 [55]  ②伯恭是宽厚底人,不知如何做得文字似轻儇底人。③伯恭有蓍龟(喻德高望重的人)之智而处之若愚,有河汉之辨而守之若讷,胸中有云梦之富而不以自侈,词章有黼黻之华而不易。 [56]  ④盖其德宇宽洪,识量闳廓,既海纳而川渟,岂澄清而挠浊。矧涵濡于先训,绍文献于故家,又隆师而亲友,极探讨之幽遐。所以禀之既厚而养之深,取之既博而成之粹。宜所立之甚高,亦无求而不备。故其讲道于家,则时雨之化;进位于朝,则鸿羽之仪;造辟陈谟,则宣公独御之对;承诏奏篇,则右尹《祈招》之诗。(《东莱先生祭文》) [57]  ⑤以一身而备四气之和,以一心而涵千古之秘。推其有足以尊主而庇民,出其余足以范俗而垂纪。然而状貌不逾于中人,衣冠不诡于流俗。迎之而不见其来,随之而莫睹其躅。矧是册青,孰形心曲。惟尝见之者,于此而复见之焉,则不但遗编之可续而已也。(《吕伯恭书像赞》) [58]  
陈亮:①乾道间,东莱吕伯恭(吕祖谦)、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荆州张栻鼎立,为一代学者宗师。(《陈亮集》卷二十一) [59]  ②惟兄天资之高,地望之最,学力之深,心事之伟,无一不具,其来未已群贤调谢,然山峙兄又弃去,我存局以,一代人物,风流尽矣。(《又祭吕东莱文》) [38]  
陆九渊:窃惟执事(吕祖谦)聪明笃厚,人人自以为不及。乐教导人,乐成人之美,近世鲜见。苟有所怀义不容,黙天下事理,固有愚夫愚妇之所与知,而大贤君子不能无蔽者。(《与吕伯恭》) [60]  
刘清之:我从公游十有七年,取友天下,谁如公贤?众所同病,公独无是。古人所难于公,为易崇深,愽大精粹,明通具此,众羡亦莫如公!公之所学,欲至圣处。欲告于上,陛辞弗能欲语,何敢出二言以异之?(《吕太史伯恭祭文》) [57]  
陈傅良:公绍绝学之遗,统缅潜心于一贯,立六艺之要,津渉九流而弗畔。既超乗于先得,亦加鞭于后倦。可谓明古人之大体,而能通当世之变。泛观人物,粤自秦汉,功臣擅其气略,儒雅隆于辞翰,通人焉草草,法士焉断断。以余观公,与夫专善偏长之士,岂可同日而论也哉!若乃推本皇家讲求文献,尝以为艺祖造邦,上基周室,而仁皇继体之际,庶几羞道于管、晏,痛小雅之未复,先群疑而独辨。推公之志,欧富韩范,缉熙宁之坠绪,振元祐之余筭,又将防同错综,招擕集散,回万牛于绝手,六辔以徐按合,一代之玉石,出中原于涂炭,盖又渡江,诸老皆有遗恨者也。 [61]  (《祭吕东莱文》)
尤袤:惟公渊源之学,浩养之气,纯全之行,刚毅之志,高视古人,不论今世。濂溪、河南,其道未坠。公生百年,独探其秘。障阳末流,折衷六艺。斯文是赖,绝学有继。人言相门,必复其始。公所抱负,表表愈伟。谓当亿龄,世济其美。 [61]  (《祭吕东莱文》)
辛弃疾:惟公天质之美,道学之粹,操存之既。固而充养之,又至一私欲,未始萌于心极,万变不足以移其志。故不力而勇,甚和而毅泯,爱憎以无迹,更毁誉而一。致宜君上益信其贤,而同异者莫得窥其际也。任重道远,发轫早岁。遗外形体,辍寝忘味,事物之来若,未始经吾意迨。夫审是决疑,则精防正大,中在物之理,而尽处物之义。私淑诸人,固已设科,不拒闻者。心醉道行,志得抑将,使君才并用而众志咸遂也。乃若生长见闻,人物门地,高文大册,博览强记,虽皆过绝于人要之。盖其余事,厥今上承伊洛,远沂洙泗。谓曰:朱、张、东莱,屹鼎立于一世,学者有宗圣传。 [57]  (《东莱先生祭文》)
  • 元代
黄震:东莱先生以理学辨朱、张,鼎立为世师,其精辞奥义,岂后学所能窥其万分之一。然尝观之,晦翁与先生同心者,先生辩诘之不少恕;象山与晦翁异论者,先生容下之不少忤。鹅湖之会,先生谓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易量;谓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其后象山祭先生文,亦自悔鹅湖之会集粗心浮气。然则先生忠厚之至,一时调娱其间,有功于斯道何如邪! [56]  (《东发日钞》)
脱脱: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宋史》) [55]  
  • 明代
王守仁:道间与季通讲论,因悟向来涵养工夫全少,而讲说又多强探,必取寻流逐末之弊。推类以求,众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然非如近日诸贤所谓顿悟之机也。向来所闻诲谕诸说之未契者,今日细思东莱之言,吻合无疑。大抵前日之病,皆是气质躁妄之偏,不曾涵养克治,任意直前之弊耳。(《遗言录》) [62]  
胡应麟:宋诸诗人掩于文者,宋文景、苏明允、曾子固、晁无咎;掩于词者,秦太虚、张子野、贺方回、康与之;掩于书者,石延年、蔡君漠;掩于画者,王番卿、方与可;掩于儒者,朱仲晦、吕伯恭。(《诗薮》杂编卷五) [51]  
  • 清代
纪昀等:祖谦虽与朱子为友,而朱子尝病其学太杂。其文词闳肆辨博,凌厉无前,朱子亦病其不能守约。祖谦于《诗》、《书》、《春秋》皆多究古义,于十七史皆有详节。故词多根柢,不涉游谈。所撰文章关键,于体格源流,具有心解。故诸体虽豪迈骏发,而不失作者典型,亦无语录为文之习。在南宋诸儒之中,可谓衔华佩实。 [63]  (《四库全书总目》)
查慎行:东莱不以诗名,而应制乃尔称题,有专家所不及者。合前后三章观之,儒者气象可见。 [51]  
王崇炳:①先生之学,以涵养性情为主,大概有志于程伯子(颢)之为人。然明道本源了彻,精言粗语,皆归第一义谛。先生尚隔一间,惜乎无年,需以岁月,岂不足以入室乎? [30]  (《吕东莱先生本传》)②且其学,近裹切己,责涵养实践,不贵争辩,于洙、细为近。其为人,闳靡平粹,志在经世,而耻苟合,其为文,波流云滴,珠辉玉洁,为一时著作之冠。其释经,研精覃思,婉转归己,拔义于训话之卜,读其书可知矣。 [64]  (《《重刻吕东莱先生遗集叙》》)
全祖望:①小东莱之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化其偏,宰相之量也。(《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莱学案》) [56]  ②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65]  
  • 当代
白寿彝:①吕祖谦关心朝中大事,极力主张抗金。他曾上书说:“恢复大事也,规模当定,方略当审……臣愿精加考察,使之确指经画之实,孰先孰后,使尝试侥幸之说不敢陈于前。”他对南渡之后50年“文治可观而武绩未振”的情况极为担忧,希望能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其用意显然是十分深刻的。可惜吕祖谦在从政的18年间,屡被他所说的“隐忧”所困,未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实在令人叹惋。 [1]  ②尽管吕祖谦一生屡遭不幸,但在学业上体现的那种宽宏函容和兼收并蓄的精神,仍使他独树一帜,成为南宋一位重要学者和思想家。 [1]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第五十三章)
冯友兰:①伯恭介朱、陆之间,颇多调停。然吕氏虽传洛学,而原明所师,如定安、泰山、盱江、荆公甚众,居仁亦曰:“学问做得主张,则诸子百家长处,皆为吾用。”故吕氏家教,又在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不知中原文献之传,乃伯恭之所以异于朱、陆两家者也。且南渡以后,学者剽正心诚意为浮谈,而视治国平天下为末务。虽攘斥二氏,其不切世用,亦与二氏何别矣。伯恭《周礼说》曰:“……”此岂独当时救弊之言,亦儒者明体达用之学,道所应尔。不然,孔门问政之言,其多与问仁等,岂骛外之谓乎?③少时性极褊,后因病中读《论语》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有省,遂终身无暴怒。其《与朱子书》亦规以“争较是非,不如敛藏持养”,即其学养可知也。(《中国哲学史》) [66]  
田浩:吕祖谦的史学和经学是后世金华学派的基础。学者几百年来把金华学派归在浙东史学和经世之学范围里,除婺州金华外,此派的大本营还包括浙南的温州和浙北的明州(今宁波)。把这三处的主要学派统称为“浙东学派”甚为恰当,因为这三个地区的学者在当时是都深受吕祖谦思想的影响,并且这些学者都有共同的归属感。 [67]  (《朱熹的思维世界》)
刘玉民:吕祖谦以其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等在南宋学坛上纵横捭阖,与当时的各家各派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过程中,他不惟尊贵,不计富贫,不论长幼,皆以平等温润之态度对待之,从而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尊重和积极响应,推动了南宋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并且在与南宋诸儒学术交流过程中,吕祖谦亦汲取百家之长、陶铸百家之说,使自身“吕学”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宏博,终成著作等身、德泽后世之一代学术宗师。(《吕祖谦与南宋学术交流》) [38]  

吕祖谦轶事典故编辑 播报

吕祖谦占卜灵验
据《齐东野语》记载:绍兴末年间,在临安城三桥上,有一人名叫韩慥,专门收钱替人算卦。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春,曾逮(曾仲躬)、吕祖谦到韩慥住所拜访他,已经有一人先在。吕祖谦问其姓氏,答道是宗室子弟(姓赵)。接下来韩慥依次三人为谈论命数,他先说赵某可官至郡守,以后将因多子更加显贵。轮到曾逮,则说:“命数很好,家世殷实,颇具文学才干,将来也有官职,但唯独缺的一样就是终身不能及第。”最后到吕祖谦,韩慥问他:“你为什么要来临安?”吕祖谦回答:“是为了赴试。”韩慥接着问:“你去年未能发解(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今年怎么可以参加会试呢?”吕祖谦再答:“赴博学鸿词科。”于是韩慥告诉他:“你命中是要中词科的人,但是不在今年,之后三年间两试都会得第,而且将是第一等。”吕祖谦叩头谢过,韩慥最后说:“你将要名满天下,可惜没有福分。”不久之后他说的话都灵验了,曾逮官居侍郎,但始终未取功名;吕祖谦于三年后连中两科成为进士,并成为一代大儒,却最终英年早逝。 [68]  

吕祖谦提拔后进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春天,吕祖谦以国史馆编修充礼部考官,曾指认出陆九渊的卷子,令其中第。 [14]  当时蔡幼学参加补试夺魁, [69]  也参加了这年会试,吕祖谦看到一份卷子很工整,说:“姑且让小蔡再读书积累声望三年。”便将它放在帐顶。不久,吕祖谦因病请辞,众考官见到帐顶上有一份草卷,认定是吕祖谦特别喜欢而想放在前列的卷子,于是定其首选。蔡幼学果然是这年的会试第一。 [70]  

吕祖谦人际关系编辑 播报

吕祖谦家族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仕任)
父族
家世
九世祖
吕梦奇
后唐户部侍郎
八世祖
吕龟祥
殿中丞、知寿州
七世祖
吕蒙亨
光禄寺丞、追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
七世伯祖
吕蒙正
宋太宗宰相、同平章事、莱国公
六世祖
吕夷简
右仆射、枢密使、许国公
五世伯祖
吕公弼
枢密使、赠太尉
五世祖
吕公著
尚书仆射、申国公
高祖
吕希哲
直秘阁、赠光禄少卿
曾祖
吕好问
兵部尚书、尚书右丞
伯祖
吕本中
中书舍人。南宋词人。

吕弸中
朝请郎、提举台州崇道观、赠正议大夫
父亲
吕大器
仓部员外郎
亲母
曾氏
礼部侍郎曾几之女
平辈
配偶
元配
韩服
龙图阁学士韩元吉之女
继室
韩螺
芮氏
国子监芮烨之女
表格参考资料: [71]  

吕祖谦学系
  • 综述
吕祖谦作为乾淳之际的学术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吕祖谦门人及后学很好继承了吕学的学术精神与学术特点,注重实学,不空言义理,以广大为心,不执一偏,使得吕学由元至明,四百年间传承不绝。 [72]  
东莱学系
师承
学侣
弟子

吕本中 [73]  
吕大器(家学)
吕祖俭
吕祖谦
叶邽
徐侨、叶霖
黄溍、叶审言
王世杰
宋濂高则诚
王祎
汪应辰(洛学) [73]  
——
楼昉楼钥
郑清之应繇
王应麟李壁
胡三省戴表元
王昌世史蒙卿
赵葵赵范
袁桷
林之奇(闽学) [73]  
时澜、时沄
时少章


辅广
董槐刘敬常
韩翼甫余端臣
王文贯、韩性
陈普熊禾
汪元春、王冕
黄奇孙、李齐
胡安国
胡宪(闽学) [73]  
朱熹
陈傅良
叶适蔡幼学
邵持正、吴子良
舒岳祥、刘庄孙
舒璘
袁肃、汪行简
邓梦真、戴泳
舒浒、舒津
诸葛安节
李洧孙
刘安世
刘勉之
袁燮
袁甫朱元龙
袁韶史弥忠
史弥坚、史定之
陈宗礼、洪扬祖
袁裒、袁桷
注:吕祖谦其余著名弟子还有乔行简王介(再传其子王野)、刘爚陈孔硕、吴必大、葛洪等。
表格参考资料: [72]   [56]   [74-76]  

吕祖谦学术交流
  • 综述
南宋中期,诸子学术争鸣把两宋学术推至峰顶,推动此期学术频繁交流的重要学者就是吕祖谦。他团结和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派别的学人,相互之间切磋交流、碰撞融合,他以独得“中原文献之传”之学术优势,以广大之心、践履为实之学术精神,为南宋学术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38]  
吕祖谦与湖湘学派之交流,既有对胡安国学说之继承,又有与张栻之学术交流,使湖湘学派之性理说日臻完善,对张栻学说体系构建起到推动作用;与朱熹之学术交流,对朱熹理学体系之完善皆有赞襄之功;陆九渊在他的引领下与朱熹等人结识,终使心学朱学吕学鼎立于世;他把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引进道学,对提高陈亮的学术威望至为重要;与薛季宣郑伯熊陈傅良叶适之学术交流,永嘉学者既得奖掖又得培植之功,使永嘉学派之事功学得与朱陆分庭抗礼;与曾布陆游尤袤王十朋周必大辛弃疾等文苑诸贤之交流,使文学深深烙刻“义理文学”之时代特色;与李焘袁枢等史苑诸贤之交流,使南宋史学以“义理史学”彰显于世。 [38]  
吕祖谦交流[tr][/tr]
[tr][/tr]
[tr][/tr]
学派
学术渊源
代表人物
交流简介
湖湘学派
父亲吕大器为胡安国三传弟子(其师曾几);恩师汪应辰为胡弟子;恩师胡宪为胡门“前五子”之一。
张栻
吕祖谦于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初识张栻,二人为莫逆之交。张栻死后,吕祖谦带病作《张五十丈祭文》。 [77]  在野为学时,互相发明,于《胡子知言》、《论语》、《孟子》、《易传》、《阃范》、《仁说》等皆有学术交流,并于商榷中互相指正。
闽学
吕大器因吕本中关系,与朱熹之父朱松有“契旧”之交。吕祖谦受学于闽东弟子刘勉之林之奇而成婺学宗师。
朱熹
吕祖谦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随父吕大器在福州遇时任同安县主簿朱熹,称“三山之会”。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出任武学博士时途经婺州拜访吕祖谦,淳熙二年(1175年),访问朱熹于寒泉精舍,二人编订《近思录》。《东莱集》中与朱熹的书信达67封;《朱文公全集》中与吕祖谦的书信达106封,二人关于“道学无对”、《太极图说解》、《伊洛渊源录》、陆氏心学等多有学术往来。
赣学
吕祖谦师事汪应辰为最久,而汪应辰是江西信州玉山(今上饶市玉山)人。汪氏早年曾就学于张九成。其后论学亦多从“心学”说开去,吕祖谦多受影响。
刘清之
吕祖谦于乾道元年(1164年)侍母至池州,结识建德县主簿刘清之。乾道四年(1168年)九月,与吕祖谦一同至西安拜望汪应辰。二人合作修订与刊刻《程氏易传》、《横渠集》,吕祖谦曾多次向朝中理学领袖周必大推荐刘清之,吕死后,刘清之作祭文。
陆九龄
乾道九年(1173年)八月、十月,陆九龄两次至金华拜访吕祖谦,探讨《徽宗实录》。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十七日,再访吕祖谦。为悼念亡友,吕祖谦应陆九渊所请作《陆先生墓志铭》。
陆九渊
乾道八年(1172年)春,吕祖谦以国史馆编修充礼部考官,陆九渊高中进士房师即吕祖谦。淳熙元年(1174年)六,访问汪应辰归来的吕祖谦回金华。二人遂论学七八天。接触到心学后,吕祖谦极力调和朱陆矛盾,筹划鹅湖之会和南康之会。
永嘉学派
——
薛季宣
吕祖谦于乾道七年(1171年)结识薛季宣,吕与之交流半月,大体对“事功之学”极为赏识,但提醒他重视义理。并将其推荐给朱熹。薛死后,由吕祖谦撰写《薛常州墓志铭》。
叶适
淳熙二年(1175年)秋,叶适由陈亮带领至武义县明招山与吕祖谦结识,《习学记言序目》。全书最后4卷全是论述吕祖谦的《皇朝文鉴》;其他部分如《周易一》到《五代史》约40卷都借鉴了吕氏学说。吕祖谦曾经指导叶适做学问秘诀,叶适为吕祖谦作祭文。
永康学派
——
陈亮
吕祖谦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十月与陈亮同试漕台结识,作《祭吕东莱文》,再作《又祭吕东莱文》。吕祖谦与其就《孟子提要》《三先生论事录》《伊洛正源书》《三国纪年》多次交流。
史学家群体
——
李焘
淳熙三年(1176年),李焘荐吕祖谦入国史院、实录院,二人结识,并主持完成了《徽宗实录》200卷的主体部分。吕祖谦还给李焘撰写《续资治通鉴长编》提供书籍等帮助。
文学家
陆游和吕祖谦父吕大器同为曾几的门下弟子。胡安国传学曾几,两代人又接受武夷之学。
陆游
绍兴十二年(1142年)陆游就学曾几时初识祖谦。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高中进士。陆游得知消息非常高兴,有书信祝贺。陆游遭人非议时,吕祖谦曾上书周必大请求其说服赵汝愚极力援救。
——
尤袤
绍兴十六年(1146年),尤袤结识吕祖谦。吕祖谦尤袤都做过国史馆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而且二人在史馆从游,即相互切磋学问。吕祖谦死后,尤袤作祭文。
表格参考资料: [38]  

吕祖谦主要作品编辑 播报
吕祖谦作品
吕祖谦著有《东莱集》(《东莱吕太史文集》)四十卷传世,另有《古周易》1卷、《书说》35卷、《吕氏家塾读诗记》32卷、《春秋左氏传说》20卷、《春秋左氏续说》12卷、《东汉精华》14卷、《丽泽论说集录》10卷、《历代制度详说》12卷、《古文关键》2卷、《近思录》、《易说》、《周易音义》、《周易系辞精义》、《东莱书说》二种、《东莱博议》、《大事记》、《吕氏唐鉴音注》等。 [1]  《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录其诗一卷,《全宋诗》亦录有其诗。

【尚书孔训传·益稷第五】                     
2017-02-03 09:34                     来源:                                     阙里书院                                                
           
原标题:【尚书孔训传·益稷第五】
            
益稷[传]禹称其人,因以名篇。[训]按禹言“暨益奏庶鲜食”、“暨稷播”,是皆有功,故禹称之,因以名篇。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传]因皋陶谟九德,故呼禹使亦陈当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传]拜而叹,辞不言,欲使帝重皋陶所陈。言己思日孜孜不怠,奉承臣功而已。皋陶曰:“吁!如何?”[传]问所以孜孜之事。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传]言天下民昏瞀垫溺,皆困水灾。[训]垫,下也;謂陷溺于下。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传]所载者四,谓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随行九州之山林,刊槎其木,开通道路以治水也。[训]舟、车、輴、樏,皆因地所行载具。刊,古作“栞”,槎识也;谓斫削树木以表识山路。暨益奏庶鲜食。[传]奏,谓进于民。鸟兽新杀曰“鲜”。与益槎木,获鸟兽,民以进食。[训]山林多鸟兽,获以为民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传]距,至也。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一亩之间,广尺、深尺曰“畎”。方百里之间,广二寻、深二仞曰“浍”。浍、畎深之至川,亦入海。[训]决,行流也;谓通而导之,使行流至海。畎、浍,皆田间通水道也;畎小浍大,畎、浍之间,又有遂、沟、洫者,皆以广、深为差。按《周礼》,“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其畎注入遂,遂注入沟,沟注入洫,洫注入浍,浍注入川,川注入海。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稷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鳖,使民鲜食之。[训]艰食,平地不若山林,难于得食,故教民耕以食之,又决川通水,地初得平,耕事亦难,以在难食之地,食难耕之食,故曰“艰食”。鲜食,在山林为鸟兽,在川泽为鱼鳖。懋迁有无,化居。[传]化,易也。居,谓所宜居积者。勉劝天下,徙有之无,鱼盐徙山,林木徙川泽,交易其所居积。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传]米食曰“粒”。言天下由此为治本。[训]言“粒”,则知水患尽除,耕作不艰,五谷益长矣。按《大禹谟》,“政在养民”。耕事既兴,五谷益长,民得其养,故天下从此治矣。皋陶曰:“俞!师汝昌言。”[传]言禹功甚当,可师法。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传]然禹言,受其戒。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传]言慎在位,当先安好恶所止,念虑几微以保其安。其辅臣必用直人。[训]凡人君所当止处,在好善恶恶,然人心惟危,好恶常所不定,故须安定其所止。何以安定之?道心惟微,惟能念虑于几微之间,然后惟能安定之。止,古文作“趾”,足也;谓所立行。康,亦“安”也。惟动丕应徯志。[传]徯,待也。帝先安所止,动则天下大应之,顺命以待帝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传]昭,明也。非但人应之,又乃明受天之报施,天又重命用美。[训]非但人应之,又乃明授于天之报施,天之所报施者,是又将降诸休征以再示命之也。昭受,天之休征皆显明,帝更以明德受之,故曰“昭受”。申命,天于人应之外,又降诸休征以再示命之,以其再降,故曰“申命”。休,美也;谓诸休征。按《洪范》休征,则是时雨顺之、时旸顺之、时燠顺之、时寒顺之、时风顺之。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传]邻,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须而成。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传]言大体若身。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传]左右,助也。助我所有之民,富而教之,汝翼成我。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传]布力立治之功,汝群臣当为之。予欲观古人之象,[传]欲观示法象之服制。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传]日、月、星为三辰。华,象草华。虫,雉也。画三辰、山、龙、华虫于衣服、旌旗。[训]虫,裸、毛、羽、鳞、介之总称,此谓雉鸟。雉者身备五彩,若草木之华,故谓之“华虫”。作会宗彝。[传]会,五采也,以五采成此画焉。宗庙彝樽亦以山、龙、华虫为饰。[训]宗,谓宗庙;彝,酒器之总名;宗彝者,谓宗庙中盛酒器也。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传]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粉若粟冰。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为两“己”相背。葛之精者曰“絺”,五色备曰“绣”。[训]其藻、火、粉、米、黼、黻,皆于絺上绣之。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传]天子服日、月而下,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上得兼下,下不得僣上。以五采明施于五色,作尊卑之服,汝明制之。[训]未施曰“采”,已施曰“色”。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施于上衣;藻、火、粉、米、黼、黻,施于下裳。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又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施于民以成化,汝当听审之。[训]六律,律有十二,六阳六阴,言阳以包其阴也。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得面从我违,而退后有言我不可弼。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传]四近前后左右之臣,敕使敬其职。众顽愚谗说之人,若所行不在于是而为非者,当察之。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传]当行射侯之礼,以明善恶之教。笞挞不是者,使记识其过。[训]侯,射布也。书用识哉,欲并生哉![传]书识其非,欲使改悔,与共并生。[训]生,进也。工以纳言,时而飏之,[传]工,乐官,掌诵诗以纳谏,当是正其义而飏道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传]天下人能至于道则承用之,任以官。不从教则以刑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训]光,充。隅,角也。言帝之德充满天下,虽远至海角之苍生草木,亦皆被帝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传]献,贤也。万国众贤,共为帝臣。帝举是而用之,使陈布其言,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以车服旌其能用之。谁敢不让?敢不敬应?[传]上惟贤是用,则下皆敬应上命而让善。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传]帝用臣不是,则远近布同而日进于无功,以贤愚并位,优劣共流故。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传]丹朱,尧子。举以戒之。[训]慢,惰也,一曰不畏。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传]傲戏而为虐,无昼夜,常頟頟肆恶无休息。[训]頟頟,狠傲无止之貌。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传]朋,群也。丹朱习于无水陆地行舟,言无度。群淫于家,妻妾乱。用是绝其世,不得嗣。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传]创,惩也。涂山,国名。惩丹朱之恶,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复往治水,不以私害公。[训]创,惩也;谓以丹朱之恶为儆。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传]启,禹子也。禹治水,过门不入,闻启泣声,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治洪水辅成之。一州用三万人功,九州二十七万庸。[训]师,二千五百人为“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传]薄,迫也,言至海。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以奖帝室。[训]薄,迫也;谓迫近至海。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传]九州五长各蹈为有功,惟三苗顽凶,不得就官。善恶分别。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传]言天下蹈行我德,是汝治水之功有次序,敢不念乎!
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传]方,四方。禹五服既成,故皋陶敬行其九德考绩之次序于四方,又施其法刑,皆明白。史因禹功重美之。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传]戛击柷敔,所以作止乐。搏拊,以韦为之,实之以糠,所以节乐。球,玉磬。此舜庙堂之乐,民悦其化,神歆其祀,礼备乐和,故以祖考来至明之。[训]戛,谓戛敔。击,谓击柷;皆作用之名。乐以击柷起作,以戛敔终止。鸣球,球,玉磬也,击之使鸣,故曰“鸣球”。搏拊,如鼓,以手拍拊之。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传]丹朱为王者后,故称宾。言与诸侯助祭,班爵同,推先有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传]堂下乐也。上下合止乐,各有柷敔,明球、弦、锺、籥,各自互见。[训]下,谓堂下庭也。管,如笛,长尺围寸,有底。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合止柷敔,堂下之乐,亦有柷敔;柷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于其中而撞之,所以作乐;敔如伏虎,背上有鉏鋙,以长尺栎之,所以止乐。笙镛以间,鸟兽跄跄。[传]镛,大锺。间,迭也。吹笙击锺,鸟兽化德,相率而舞,跄跄然。[训]跄跄,步舞有序貌。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传]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雄曰凤,雌曰皇,灵鸟也。仪,有容仪。备乐九奏而致凤皇,则馀鸟兽不待九而率舞。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传]尹,正也,众正官之长。信皆和谐,言神人治。始于任贤,立政以礼,治成以乐,所以太平。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传]用庶尹允谐之政,故作歌以戒,安不忘危。敕,正也。奉正天命以临民,惟在顺时,惟在慎微。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传]元首,君也。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百官之业乃广。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传]大言而疾曰“飏”。承歌以戒帝。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传]宪,法也。天子率臣下为起治之事,当慎汝法度,敬其职。屡省乃成,钦哉!”[传]屡,数也。当数顾省汝成功,敬终以善,无懈怠。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传]赓,续。载,成也。帝歌归美股肱,义未足,故续歌。先君后臣,众事乃安,以成其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传]丛脞,细碎无大略。君如此,则臣懈惰,万事堕废,其功不成。歌以申戒。帝拜曰:“俞!往,钦哉!”[传]拜受其歌,戒群臣自今以往,敬其职事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0: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季宣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

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基本信息
本名
薛季宣

别称
薛常州

字号
字士龙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永嘉(今浙江温州)

出生时间
1134年

去世时间
1173年

主要作品
《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主要成就
永嘉学派创始人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著作
3宋史文载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薛季宣少孤,由伯父敷文阁待制薛弼收养。早年随薛弼宦游四方,喜从父老问岳飞、韩世忠兵间事。年十七,妻父荆南帅孙汝翼辟为书写机宜文字,师从程颐弟子袁溉。绍兴二十三年,入四川制置使萧振幕府。次年,因论事不合归乡。二十六年,至毗陵探望孙汝翼。三十年,以二伯父昌年恩荫鄂州武昌知县(今鄂县),推行保伍法,防备金兵南下,并力争罢籴。次年九月,金兵至蕲州、黄州以南,诸官均遣回眷属,系马于庭准备逃跑。唯季宣将家属留在城内死守不去,民心赖以振奋,并乞师于汪澈,得甲三百、楼船十艘,声气甚张,渡江来归者数千家,江西恃以无恐。三十二年,成《武昌土俗编》2卷,刊行。

隆兴元年(1163),赴调武林,得婺州司理参军,待次居乡。乾道元年(1165),上书枢密使汪澈,斥责主和派偷安误国。四年夏秋间,出任婺州司理参军。不久,因签书枢密院事王炎举荐,召赴临安审察。七年八月,任大理寺主簿。冬,江湖大旱,饥民流入淮西,季宣奉使安集流民,"表废田,相原隰,复合肥三十六圩,立二十庄于黄州故治东北。以户授屋,以丁授田,颁牛及田器、谷种各有差,廪其家,至秋乃止,凡为户六百八十有五,分处合肥、黄州间,并边归正者振业之。"光州守宋端友招集北归者止五户,妄以邀赏,季宣按得其实而劾之。次年七月,回临安复命,言及以好名弃士大夫为非计,孝宗称善,恨得季宣晚,遂进官二等,升大理正。八月,改任湖州知州。九年春,解湖州任改知常州,待缺回家,因痔疾为庸医所误,七月十七日卒,年仅四十。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薛季宣为学重事功,晚与朱熹、吕祖谦交往商榷,强调"步步着实",注重研究田赋、兵制、水利等,开永嘉学派先声。平生著书甚多,著有《古文周易》、《古诗说》、《书古文训》、《春秋经解》、《春秋指要》、《论语直解》、《小学》诸书,多不传。

《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学问淹雅,持论明晰,考古详核,立说精确,卓然自成一家。"于诗则颇工七言,极踔厉纵横之致"(卷一六○)。

《宋诗钞》也谓:"其诗质直,少风人潇洒之致。然纵横七言,则卢仝、马异不足多也。"

《游竹陵善权洞二首》、《雨后忆龙翔寺》等诗,为选家所重(《历代诗发》卷二八)。宝庆二年,其侄孙旦辑刻《浪语集》三十五卷于临川,今存明抄本、《四库全书》本、《永嘉丛书》本等。

《全宋诗》卷二四六七至二四七七录其诗十一卷。

《全宋文》卷五七七四至五七九七收其文二十四卷。

事迹见本集卷三五附录吕祖谦《薛常州墓志铭》、陈傅良《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本传。清薛钟斗编有《薛常州年谱》,今人杨世文有《薛季宣年谱》。

折叠编辑本段宋史文载
薛季宣, 字士龙,永嘉人。起居舍人徽言之子也。徽言卒时,季宣始六岁,伯父敷文阁待制弼收鞠之。从弼宦游,及见渡江诸老,闻中兴经理大略。喜从老校、退卒语,得岳、韩诸将兵间事甚悉。年十七,起从荆南帅辟书写机宜文字,获事袁溉。溉尝从程颐学,尽以其学授之。季宣既得溉学,于古封建、井田、乡遂、司马法之制,靡不研究讲画,皆可行于时。

金兵之未至也,武昌令刘锜镇鄂渚。季宣白锜,以武昌形势直淮、蔡,而兵寡势弱,宜早为备,锜不听。及兵交,稍稍资季宣计画。未几,汪澈宣谕荆襄,而金兵趋江上,诏成闵还师入援。季宣又说澈以闵既得蔡,有破竹之势,宜守便宜勿遣,而令其乘胜下颍昌,道陈、汝,趋汴都,金内顾且惊溃,可不战而屈其兵矣。澈不听。

时江、淮仕者闻金兵且至,皆预遣其奴而系马于庭以待。季宣独留家,与民期曰:"吾家即汝家,即有急,吾与汝偕死。"民亦自奋。县多盗,季宣患之,会有伍民之令,乃行保伍法,五家为保,二保为甲,六甲为队,因地形便合为总,不以乡为限,总首、副总首领之。官族、士族、富族皆附保,蠲其身,俾输财供总之小用。诸总必有圃以习射,禁蒱博杂戏,而许以武事角胜负,五日更至庭阅之,而赏其尤者;不幸死者予棺,复其家三年。乡置楼,盗发,伐鼓举烽,瞬息遍百里。县治、白鹿矶、安乐口皆置戍。复请于宣谕司,得战舰十,甲三百,罗落之。守计定,讫兵退,人心不摇。

枢密使王炎荐于朝,召为大理寺主簿,未至,为书谢炎曰:"主上天资英特,群臣无将顺缉熙之具,幸得遭时,不能格心正始,以建中兴之业,徒侥幸功利,夸言以眩俗,虽复中夏,犹无益也。为今之计,莫若以仁义纪纲为本。至于用兵,请俟十年之后可也。"

时江、湖大旱,流民北渡江,边吏复奏淮北民多款塞者,宰相虞允文白遣季宣行淮西,收以实边。季宣为表废田,相原隰,复合肥三十六圩,立二十二庄于黄州故治东北,以户授屋,以丁授田,颁牛及田器谷种各有差,廪其家,至秋乃止。凡为户六百八十有五,分处合肥、黄州间,并边归正者振业之。季宣谓人曰:"吾非为今日利也。合肥之圩,边有警,因以断栅江,保巢湖。黄州地直蔡冲,诸庄辑则西道有屏蔽矣。"光州守宋端友招集北归者止五户,而杂旧户为一百七十,奏以幸赏,季宣按得其实而劾之。时端友为环列附托难撼,季宣奏上,孝宗怒,属大理治,端友以忧死。

季宣还,言于宋孝宗曰:"左右之人进言者,其情不可不察也。托正以行邪,伪直以售佞,荐退人物,曾非诵言,游扬中伤,乃自不意。一旦号令虽自中出,而其权已归私门矣。故齐威之霸,不在阿、即墨之诛赏,而在毁誉者之刑。臣观近政,非无阿、即墨之诛赏,奈何毁誉之人自若乎?"帝曰:"朕方图之。" 季宣又进言曰:"日城淮郡,以臣所见,合肥板干方立,中使督视,卒卒成之。臣行过郡,一夕风雨,堕楼五堵。历阳南壁阙,而居巢庳陋如故,乃闻有靡钱钜万而成城四十余丈者。陛下安取此!然外事无足道,咎根未除,臣所深忧。左右近侍,阴挤正士而阳称道之,陛下傥因貌言而听之,臣恐石显、王凤、郑注之智中也。"又言:"近或以好名弃士大夫,夫好特为臣子学问之累。人主为社稷计,唯恐士不好名,诚人人好名畏义,何乡不立?"帝称善,恨得季宣晚,遂进两官,除大理正。

自是,凡奏请论荐皆报可。以虞允文讳阙失,不乐之。居七日,出知湖州,会户部以历付场务,锱铢皆分隶经总制,诸郡束手无策,季宣言于朝曰:"自经总制立额,州县凿空以取赢,虽有奉法吏思宽弛而不得骋。若复额外征其强半,郡调度顾安所出?殆复巧取之民,民何以胜!"户部谯责愈急,季宣争之愈强,台谏交疏助之,乃收前令。

改知常州,未上,卒,年四十。季宣于《诗》、《书》、《春秋》、《中庸》、《大学》、《论语》皆有训义,藏于家。其杂著曰《浪语集》。

代表诗作,春愁诗效玉川子。
【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文化龙乡 2020-03-23   |  125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林南仲墓志铭
薛季宣  《浪语集》卷三三

    走之友陈傅良举以经学教授州乡,亟为走称其生徒林大备者,为平阳善士。走待县常熟,寓家具区涌上,闻君举不远千里过之,他日出大备先人《南仲行状》为请铭。君举不妄许人,宜可信,属走以志,其何辞。
    南仲讳杞,其先家闽中。唐会昌、大中间(840左右),有名彦者,徙横阳之金舟乡,遂为林湾里人。繇(同“由”)彦及颂四世无支子,颂始三息。君曾大父基,其季也。大父景深,父汝翼,世豪于赀,自君先公,和柔不与物竞,由是稍沦落。君有兄某,不喜家人生产作业,君方少,奋日:“吾子弟也,可不任亲之忧,不能兴起吾家若祖父时,不室矣。”料理家政,一不以累父兄。行年三十有七而娶,时家道成矣。君于治生理财,曾不汲汲,种桑课农,井井有条理。以故他人不足,君独有馀。兄无室家,君事之犹父也。祖居华敞,君始筑室其西,便温清。先公即世,君推故第与其季,无靳色。早虽废学,然其优游乐易,如自足于内者。闲居冠履必整,而自奉简素,立坐未尝跛倚,对妻子无惰容,精悍至老不衰,非勉强然也。享年七十有四,以乾道四年()九月哉生魄卒,以明年十二月几望葬。娶陈氏。子男三人:大任、大备、大时。女一人,适杨氏。孙男二人。陈夫人习妇容,治其庭内有可法者。子皆儒学,大备居丧以礼,亦近时所难。铭日:湖源之冈,公乎归处。左以赡吾祖,右以依吾父。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title="【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class="z-i_" style="border: none; cursor: zoom-in; max-width: 650px; vertical-align: top;">

注:
1. 林杞乾道四年(1168)享年74,则1095年出生。
2. 平阳泗溪(现泰顺泗溪)崇宁进士林杞字茂南。崇宁(1102年-1106年)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此时林南仲才8-12岁,显然此二林杞同名不同人。
3.按记载,该家族从唐朝到宋朝(公元840到1094年) 约250年 历约10代
4. (清)孙衣言撰.《瓯海轶闻》P304有言:此《墓志》薛季宣以古篆书之。大备艰于辨识,淳熙四年(1177)偕陈傅良求教于楼钥(1137-1213),该书卷六“薛季宣”下“士隆喜钟鼎古文”条已引录。

薛季宣(1134-1173)为宋人,以才学闻名,永嘉学派创始人,其先祖系福建唐朝开闽第一进士福建长溪赤岸的薛令之。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title="【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style="max-width: 100%; vertical-align: top;">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title="【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style="max-width: 100%; vertical-align: top;">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title="【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style="max-width: 100%; vertical-align: top;">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title="【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style="max-width: 100%; vertical-align: top;">



跋薛士隆所撰林南仲墓志
  淳熙四年()冬,鑰備員敕局陳君舉任太學録官居相隣。一日同林伯順大備相過,愴然曰:薛寺正之亡,吾儕之所痛也。尝微伯順求先銘于寺正,书以古篆,恐其難辨,又作楷法于后,已授我而亡之矣。后从薛氏子沄得其藁茫不知何語子能辨之否鑰不善篆而素好之一見纔識十二三餘皆奇古難知白仲氏故嚴州使君相與徧閲字書攷究幾月而後盡得之寺正于書無不讀耽玩鐘鼎古文搜奇抉怪凡易識者多不用古文所無間以小篆補其闕真好古哉君舉伯順得之喜甚又十二年假守東嘉二君來見曰寺正所授真篆二本後得之故書中取以校昔所攷無差者併為刊石以授伯順使寶之以成其志以存寺正之遺蹟抑以見吾兄弟用心之勤俯仰皆有感焉。始伯順葬父于金舟如寺正之志後以五年九月壬申改葬于親仁鄉龍門山合其母陳氏云。

攻媿集卷七十  宋 樓鑰 撰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title="【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style="max-width: 100%; vertical-align: top;">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title="【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style="max-width: 100%; vertical-align: top;">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title="【宋】薛季宣   林南仲墓志铭(苍南 林杞)" style="max-width: 100%; vertical-align: to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呂祖謙  宋右奉议郎新改差常州借紫薛公墓志銘(薛季宣)
文化龙乡 2020-03-23   |  84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宋】呂祖謙   宋右奉议郎新改差常州借紫薛公墓志銘(薛季宣)

宋右奉議郎新改差常州借紫薛公墓誌銘
  東萊呂祖謙
  河東之薛有降居閩之長溪者世久不能迹其始既又家於永嘉其長老之記曰唐補闕令之後遷焉裔孫以庠馴行聞於鄉庠生強立始修補闕之舊續其禄盖終江寜府觀察推官贈左光禄大夫光禄四子嘉言尚書司封郎中昌言通判婺州弼敷文閣待制徽言起居舍人公諱季宣字士龍起居之子也起居學於胡文定公安國而雅為趙忠簡公鼎所厚其立朝皆有本末最後秦丞相檜建與敵和起居自殿坳直前引義固爭反覆數刻中寒疾以卒夫人胡氏亦繼卒於是公生六年矣伯父待制收鞠之任以官公幼逮事過江諸賢聞中興經理大略已能知喜書從老校退卒語得岳韓二三大將兵間事甚悉志尚犖犖與常兒異年十七起從妻父荆南帥孫汝翼辟書寫機宜文字汝翼善袁溉道潔虚郡齋迎致之公遂委已師焉道潔及登河南程夫子之門聞蜀隱者薛叟名晚游蜀以物色求之莫能得末至一郡並舍有叟旦荷笈之市午漏下輒扃其戶道潔從壁間覘之方隱几默坐意象靜深冏諸鄰則曰是鬻香薛翁不知所從來道潔亟欵門以弟子禮見旦往陳所學叟漠然如不聞久之乃曰經所以載道聖人作經以明道子何博而寡要也始與深語未幾復捨去道潔漫浪沔鄂間諱其學絶不為人道獨於公傾倒無所靳公自是篤意於學道潔語公伊洛軼書多在蜀時同郡蕭振方制置四川乃往為其屬道潔期至蜀授以書會偏禆有誣其所部將者公請正階級法議不合謝去遇道潔於峡而公既出蜀矣調鄂州武昌令武昌號難治連敗數令公年尚少郡將部使者易之迎謂是邑久不可為子敢當之乎公曰獨患在上者以縣為可為今知其不可為則可為矣願寛其衘轡俾得自盡皆諾之科徭興發率以公故獨不及唯論和糴始不見荅欲解印綬去卒體其誠得罷公既獲乎上民賴以寛有廢置皆爭趨和乃大治版籍期會簡稽出納悉就繩尺密而不煩嚴而不迫金亮未叛盟公白其長視其要害前備禦輒不省及真郊稍稍即公咨計畫光圍方急公策之曰擣蔡則光解既而成閔克蔡果解圍遁金亮悉衆瞰江詔成閔還師入援時汪樞使澈宣諭荆襄公告以閔得蔡有破竹之勢盍守便宜勿遣令閔乘虚下潁昌徑陳汝趨汴都敵内顧且驚釋此成業而聚屯相仗鮮克以濟不能用閔晝夜馳不頓舍後騎能屬者三之一而陳蔡新附諸城亦踵相接復為敵失江淮仕者大抵無固志紛紛遣其拏繫馬庭木以須公獨留家不遣誓與民俱死縣故多盜鐵冶營田碁布諸鄉亡命姦人出没其間所治即孫吳故宫自古江左重地也公念除盜上策莫如聯保甲疆陲有事唯素整者可不亂乃訪求河北陕右弓箭手保甲法及淮西劉綱保五要束計論甚其會有五民之令乃出其法行之五家為保二保為甲六甲為隊因地形便合為總不以鄉為限總首副總首領焉官族士族富族皆附保蠲其身俾其財共總之小用諸總必有射圃民暇則習無蚤暮之節盡禁蒱博獨許以擊刺馳射角五日更至廷閱其尤者勞賞之里閭皆以武力相高氣俗一變旗志總别為色槍杖皆中度候望干掫不幸死者予棺復家三歲諸鄉皆置樓盜發伐皷舉烽以相號召瞬息遍百里盜為衰止總首白事吏母得預追胥興發一以縣檄為驗環邑溝瀆不渫夏潦沒道在事者病之役大莫敢睥睨及保甲成天大雨公出坐通衢傳呼總隊具畚鍾賦丈尺三日而畢武昌自是無水患市多火公戒諸隊鈎繩梯缶各專其一暮夜倉卒隨用而索甚速且整火不能災縣治白鹿磯安樂口皆置戍復請於宣諭司得戰艦十甲三百羅落之守計定訖敵退人心不摇大軍之屯州縣客主不相能多為鬨暴公曲得其歡心以事至者必微見曲直而明假借之皆大喜且大服誓死以報内郡發粟輸邊縣當餫信陽公部以往先是諸將出師部勒無法或侵苦之道殣相望文吏董役者則又甚焉民見調輒與親戚為死訣公語父老曰子弟相從者吾受其無咎皆憮然陽應既發隊伍次舍悉放行軍親與役夫同苦樂病者挾醫護視始輕所劇負則皆弛之增劇則以馬若輿載之病者未至隊長母得即安號令齊壹道上擔肩相差如引繩無敢少蹉跌觀者相語曰此誰將軍部曲耶乃整肅如是既而知為武昌白丁相視歎息斯役也在行者千有八百役罷死者一人跌傷者一人其餘全歸還畀其父母妻子如初約當是時諸公爭知之舉辟交至公一無所就從吏部銓婺州司理參軍召對首言治體有本末願遴三公之選責以進人材張綱紀延端直之士與之講問學求治道乂論中都官員多職寡牧伯之任分為五六唯大軍勝戰將兵而下廢為隸役因道遠方民瘼甚悉王樞使炎前在鄂熟公治行及是新得政求助於公公語之曰上天資英特羣臣幸得遭時乃忽略根本而奔走軍旅之間盍以仁義綱紀為主至於用兵請俟十年之後改宣議郎知平江府常熟縣退待次具區滆上明年復召審察公固辭徘徊踰年乃就道至則除大理寺主簿是歲江湖大旱流民往往北渡江邊吏復奏淮北民多欵塞者虞丞相允文白遣公行淮西收以實邊公持節勞來耄稚滿車下為之表廢田相原隰復合肥三十六圩立二十有二莊於黄州故治東北以戶頒屋以丁頒田二丁共一牛犂杷鋤鍬钁鎌具六丁加一錅刀每甲轆軸二水車一種子錢丁五千廩其家至食新罷凡為戶六百八十有五分處合肥故黄適等而合肥贏故黄三戶戶授二室受田之丁合肥八百一十有五為田三萬七千八十有四畝故黄六百一十有四為田四萬四千四百五十有二畝會其錢若米之費財二萬緍六千石流民已為大姓有者仍隸其主戶就撫之並邊歸正者振業之合三千八百餘戶始公以乾道七年十二月至淮西反命以明年之夏計道里往來與察邊郡檢麥田覈鐵錢之屬專於田事者僅數月墾築冶鑄斲削皆受成於公賦役省而功堅度可支數十年位置向背經緯條達民生所須不外索而足淮人謂耳目所未覩公曰吾非為今日利也盖合肥之圩邊有警因以斷柵江保巢湖故黄實古邾城地直蔡衝諸莊益輯則西道有屏蔽其措意深遠矣光守宋端友自上招集北歸戶一百十七公至固始驗新民止五戶餘保塞數年端友混新舊戶為一籍以幸賞異時有以善馬涉淮者殺而要奪之公亟舉奏端友有挾人謂章且不下語聞上感悟屬廷尉治方窮竟端友以憂死習為媒者皆悚而虞丞相始不樂公矣故為多端縻公以緩其歸或迎說公見上盍少自絀母與當路者忤公曰上遣我視邊固欲得利害之實吾而自惜誰當為上言者卒極陳之且曰臣根本其敝不計而謾為而後外以鹵莽報不思而出令而後外以難行寢號為責實未免徇名則趣辦皆徇名之人志在大功反規小利則迎合皆規利之輩誕謾者敗而不誅諛悦者察而不去左右為欺囊槖邇為援則遠堅大為間則小肆其薦退人物曾非誦言游揚中傷乃自不意齊威之霸不在阿即墨之斷而在毁譽者之刑臣觀近政非無阿即墨之斷奈何毁譽之人自若上欣然開納公復進曰外事無足道咎根不除抑臣深憂左右近侍隂擠正士而陽浮稱道陛下誠聖明倘因貌言萬一垂聽臣恐石顯王鳳鄭注之智中也又曰好名特為臣子學問之累人主為社稷計惟恐士不為名誠人人好名畏義何鄉不立上是之隆興以來經理兩淮受遣者且數十輩發御府金贈聽施置自便閲十年鮮有當上意者及公使事有緒恨得公晚進官二等除大理正側席遲其至顧問紬繹奏請論薦皆報可聞者意公且用矣居七日出守湖州入辭語益懇到上慰勉遣焉公既數摩切左右而湖多權貴人田宅事與相加尤數公平心問理如何不為變益害公合力撼搖上記其忠獨保持之始至書獄多入死訊其由則棄市者民間或竊祠之名傷神惡少遂輕相讐殺不顧公亟屏絶之死獄大減條境内淫祠次第除撤會去郡而輟土俗小民悍強甚者數十人為朋私為約無得輸主戶租前為政者或從臾之公嘆曰郡國幸無事而鼠輩頡頏已爾緩急之際將何若取其首惡黥竄遠方民始知有奴主良賤之分初陳亨伯割諸道留州錢輸大農號經制翁彦國復附以總制嗜進者競裒歛以應賞格已而遂定其多數為歲額州用日削而供億稍餼校軍興前五六倍吏骫法摘抉無遺算猶廩不能給至是戶部令提點刑獄司以歷付場務一錢已上皆分隸經總制如式諸郡被符摶手無策相顧莫敢先公獨言於朝曰自經總制立縣額州縣鑿空以取盈雖有奉法吏思寛弛而不得若復隸額外征掇其強半郡調度顧安所取殆復為他謬巧重取之民民何以勝戶部鐫譙愈急公争之愈強臺諫亦交疏助公遂收前令不布凡可以紓民力者知無不言如論和糴賈賤請更平直徙汰軍寛州添差隸郡者止今見員後勿遣函封相繼多格於有司則以病謁祠朝廷惜之却其請至八九知不可奪改知常州未上以乾道九年七月戊申卒於家年四十官止奉議郎娶孫氏子澐補太學生公之没其友張淳治喪程以古禮公配孫夫人能順聽不違里中觀法焉十二月壬申葬於永嘉縣吹臺鄉慈湖之原自周季絶學古先制作之原晦而不章若董仲舒名田諸葛亮治軍王通河汾之講論雖有牾有逢有支有别千有餘年端倪盖時一見也國朝周敦頤氏程顥氏程頤氏張載氏相道與發揮之於是本原精粗統紀大備門人高第既盡晚出者或騖於空無不足以涉事耦變識者憂之公之學既有所授博鑑精思幾二十年百氏羣籍山經地志斷章缺簡研索不遺過故墟廢隴步移日以驗其蹟參繹融液左右逢原凡疆里卒乘封國行河久遠難分明者聽其講畫枝葉扶踈縷貫脉連於經無不合於事無不可行涖官隨廣狹默寓之於簿書期會之間其僚或聯曹經時而不知公為儒者也平生所際文武細麤不同未嘗為町畦崕岸而去就從違之際守義不可奪言兵變化若神而在朝每以不可輕試為主驟見疎快軒豁潛察之自律度嚴飭雖倥偬札翰正楷無一惰筆少年豪舉既知學銷落不留省其私泊如也公為人平實質確本於簡易行於敬恕而豎志強立又足以充踐之善類方倚屬公而公則死矣詩書春秋中庸大學論語皆有訓義他所論著若九州圖志通鑑約說之屬藁方立而未䆒也歲在壬午先君子守黄公夾江為令歸以公所為語祖謙固巳矍然自失後十載乃識公於朝一見莫逆如故交其葬也張淳既誌其壙澐復請詩以揭之喪不能文今既免喪不死矣其可不為公一言乎詞曰隊緒茫茫獨求諸野有條有源晝夜不捨繄道之窮匪其尚口不耀其章而躬自厚出孚于長于長于君將一施之乃沒元身故吳之蹟故邾之遺既堙既平其尚有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0: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薛季宣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释澄方 朝代:金
相关诗词 (5)相关人物 (2)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澄方,姓孙氏,香河人。幼好静默,出家于隆安寺,年十八登具。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0: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季宣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0/09/05 02:37 | 分类:文字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赫然” 在古文中的意思
1.形容大怒的样子。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 赵高 治狱於内, 蒙恬 用兵於外,百姓愁苦,同心而患 秦 。 陈王 赫然奋爪牙为天下首事。”

《汉书·枚乘传》:“ 汉 知 吴 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 唐 李群玉 《洞庭风雨》诗之一:“想赭 君山 日, 秦皇 怒赫然。”

《明史·李献可传》:“ 洮河 失事,陛下赫然震怒。” 2.形容奋发。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逮 孝武 亟兴边略,有志 匈奴 ,赫然命将,戎旗星属,候列郊甸,火通 甘泉 。”《新唐书·吐蕃传下》:“ 宪宗 常览天下图,见 河 湟 旧封,赫然思经略之。”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圣天子赫然有意千载一时之治。” 3.形容光彩鲜明貌。

多指红色。《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明堂》:“顶上金火珠迥出空外,望之赫然。” 宋 洪迈 《夷坚丙志·九圣奇鬼》:“ 宣 ( 薛季宣 )以剑拂其处,血光赫然。”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更生佛》:“白光腾上,室宇赫然。” 4.形容醒目;警悚。

《公羊传·宣公六年》:“有人荷畚…… 赵盾 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鹦鹉堕地》:“〔 陆纶 〕一日之野,有鹦鹉向前哀鸣,忽堕地,则赫然死人也,就而视之,已复为鹦鹉。”

鲁迅 《热风·估》:“翻开《史记》,便是赫然的一篇《五帝本纪》。” 5.形容名声昭著。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明 方孝孺 《赠河南王佥事序》:“於是 履道 之名,赫然闻于朝廷而播于四方。”

6.形容兴盛貌,显赫。 宋 石介 《上赵先生书》:“先生犄之, 介 等角之,又岂知不能胜兹万百千人之众,革兹百数千年之弊,使 有宋 之文赫然为盛,与大 汉 相视、钜 唐 同风哉!” 宋 叶适 《梁父吟》:“嘉 梁父 之草木兮,被赫然之荣宠。”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胥持国 〕由经童入仕,得幸於 章宗 ,擢为执政,一时权势赫然。”《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於是 说 ( 张说 )势赫然,无敢撄之者。”

2. 文言文:宋史 薛季宣答案
薛季宣(1134~1173)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常州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薛徽言子。历仕鄂州武昌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薛季宣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薛季宣少孤,由伯父敷文阁待制薛弼收养。早年随薛弼宦游四方,喜从父老问岳飞、韩世忠兵间事。年十七,妻父荆南帅孙汝翼辟为书写机宜文字,师从程颐弟子袁溉。绍兴二十三年,入四川制置使萧振幕。次年,因论事不合归乡。二十六年,至毗陵探望孙汝翼。三十年,以二伯父昌年恩荫知鄂州武昌(今鄂县),推行保伍法,防备金兵南下,并力争罢籴。次年九月,金兵至蕲、黄以南,诸官均遣回眷属,系马于庭准备逃跑。唯季宣将家属留在城内死守不去,民心赖以振奋,并乞师于汪澈,得甲三百、楼船十艘,声气甚张,渡江来归者数千家,江西恃以无恐。三十二年,成《武昌土俗编》2卷,刊行。

隆兴元年(1163),赴调武林,得婺州司理参军,待次居乡。乾道元年(1165),上书枢密使汪澈,斥责主和派偷安误国。四年夏秋间,出任婺州司理参军。不久,因签书枢密院事王炎举荐,召赴临安审察。七年八月,任大理寺主簿。冬,江湖大旱,饥民流入淮西,季宣奉使安集流民,“表废田,相原隰,复合肥三十六圩,立二十庄于黄州故治东北。以户授屋,以丁授田,颁牛及田器、谷种各有差,廪其家,至秋乃止,凡为户六百八十有五,分处合肥、黄州间,并边归正者振业之。”光州守宋端友招集北归者止五户,妄以邀赏,季宣按得其实而劾之。次年七月,回临安复命,言及以好名弃士大夫为非计,孝宗称善,恨得季宣晚,遂进官二等,升大理正。八月,改任湖州知州。九年春,解湖州任改知常州,待缺回家,因痔疾为庸医所误,七月十七日卒,年仅四十。

3. 朱熹“教明于上,俗美于下”的翻译是什么
朱子《学校贡举私议》(以下简称《私议》)与《白鹿洞书院揭示》所不同者,是其以“德行道艺”为教学之目,而不仅是教以五伦。

其云:古者学校选举之法,始于乡党而达于国都,教之以德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若夫三代之教,艺为最下,然皆犹有实用而不可阙。

其为法制之密,又足以为治心养气之助,而进于道德之归。此古之为法,所以能成人材而厚风俗,济世务而兴太平也。

(《晦庵集》卷六十九)在这里,虽然“道德”为首要和终归,“艺为最下”,但其“犹有实用而不可阙”,成人材不仅是“厚风俗”,而且要“济世务”,如此才能“兴太平”。此中所表达的思想即是“明体达用之学”。

《私议》所针对的是当时科举教育的弊端:既不本于德行之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至于甚弊,则其所谓空言者又皆怪妄无稽,而适足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以人材日衰,风俗日薄。

……而议者不知其病源之所在,反以程试文字之不工为患,而唱为混补之说,以益其弊。(同上)所谓“程试文字”即后来八股文的起源,而“混补之说”即主张增加贡举的名额。

朱子认为,追求程试文字之工和滥增贡举名额,只会使“游其间者校计得失于旦暮锱铢之间”而益增其弊。朱子的主张是:必欲乘时改制,以渐复先王之旧,而善今日之俗,则必如 明道先生熙宁之议,然后可以大正其本,而尽革其末流之弊。

如曰未暇,则莫若且均诸州之解额,以定其志,立德行之科以厚其本,罢去词赋,而分诸经、子、史、时务之年,以齐其业。……学校则遴选实有道德之人,使专教导,以来实学之士。

裁减解额、舍选谬滥之恩,以塞利诱之涂。(同上)所谓“明道先生熙宁之议”就是前引程颢在熙宁初年所上《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

朱子的《私议》就是本于程颢的“熙宁之议”而阐发其所“未备”[1],而其实更多地继承了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解额”即通过解试(乡试)而参加省试(会试)的名额。

“舍选”即自王安石“熙宁变法”以来的三舍(上舍、内舍、外舍)选察。朱子主张“均诸州之解额”,并且裁减参加省试和舍选的名额,意在使士人安心于学,不被读书做官所利诱。

关于学校所设科目,朱子主张首设“德行”科,罢去“词赋”科,又另设“诸经、子、史、时务”等科。将“德行”科与“诸经”科分开,这是《私议》发前人所未发。

而分设“子、史、时务”等科,则继承了范仲淹和胡瑗的教育思想。朱子论证首设“德行”科的必要:所以必立德行之科者,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惟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

若舜之命司徒,以敷五教,命典乐以教胄子,皆此意也。(同上)以“德行”科为首,朱子当借鉴了孔子所设“四科”中首为“德行”(《论语·先进》)。

真能致力于“德行”者,“不惟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因此,孔子所设四科中的“政事”亦应以“德行”为基础。而“德行”与四科中的“言语”和“文学”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朱子主张罢去“词赋”科,亦将“德行”科与“诸经”科分开(孔子说“文学:子游、子夏”,后世之传诸经者实为子游、子夏之徒,而颜渊为“德行”第一,他并不是专以治经书为业)。

朱子说舜命司徒“以敷五教”即是以“德行”为先,可见《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五教之目”亦是以“德行”为先,而并非完整地表达了朱子的教育思想。朱子论证分设“诸经、子、史、时务”等科的必要:古者大学之教,以格物致知为先。

……盖天下之事,皆学者所当知。而其理之载于经者则各有所主,而不能相通也。

况今《乐》经亡,而《礼》经缺,二戴之《记》已非正经,而又废其一焉。盖经之所以为教者已不能备,而治之者类皆舍其所难而就其所易,仅窥其一而不及其余,则于天下之事宜有不能尽通其理者矣。

若诸子之学同出于圣人,各有所长而不能无所短,其长者固不可以不学,而其所短亦不可以不辨也。至于诸史,则该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变。

时务之大者,如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世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晦庵集》卷六十九)观此可知,朱子是主张分科教学的,这与他对《大学》之“格物致知”的解释相联系。

朱子否认了“通一经则能通群经”,亦否认了只读经书就能通天下之理。因此,诸子、诸史和时务是不可不学的。

“时务之大者,如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等等,都是“当世所须而不可阙”,亦不可不学。此“时务”科大致相当于胡瑗的“治事”斋。

朱子认识到,天下之理不可能通过读书而“尽通”,故主张把所当读之书“分之以年”,使天下之士各以三年而通其三或四分之一。这样,在“诸经、子、史、时务”诸科中还要再分科,并分年考试。

“故今欲以《易》、《书》、《诗》为一科……《周礼》、《仪礼》及二戴之《礼》为一科……《春秋》及三传为一科……诸经皆兼《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同此,诸子分为四科;诸史则“《左传》、《国语》、《史记》、两《汉》为一科,《三国》、《晋书》、《南北史》为一科,新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3:33 , Processed in 2.2210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