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回复: 0

[真神] 邢玠嘉靖十九年(1540年)九月二十七日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785
发表于 2022-9-14 23: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邢玠(1540年-1612年3月17日/4月8日 [1]  ),字搢伯,一字式如,号昆田 [2]  。明朝后期名将。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人 [3]  。
邢玠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授密云知县,继为御史巡抚等官。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以南京兵部侍郎总督川贵军务,处置播州杨应龙之乱。次年回朝,加右都御史。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升任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率师开始万历援朝之战,与日军互有胜败,至次年告捷。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领兵凯旋回国,条陈东征善后事宜十事。以功累加至少保太子太保。晚年力请归乡养母,虽一度被起复为南京兵部尚书,然终不复出。万历四十年(1612年),邢玠去世,享年七十三岁。次年追赠太保。著有《东征奏议》《崇俭录》等。
邢玠谋略过人,仕宦四十年,在边境二十余年,不避辛劳,一心为国,为世人所重,“树声海外,殆鲜其俦矣” [4]  。
概述内图片来源 [35]   [41]  )


本    名邢玠 字搢伯、式如 号昆田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益都县 出生日期1540年 逝世日期1612年 主要作品《东征奏议》、《崇俭录》 主要成就处置播乱,朝鲜抗倭 官    职南京兵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保 追    赠太保
目录



邢玠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邢玠早年经历
邢玠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九月二十七日生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一个世代布衣的家庭。 [2]  
邢玠七岁就读于乡私塾,于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中乡试,成举人 [38]  

邢玠抚治地方
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邢玠登辛未科进士,为三甲第八十二名 [36]  。同年夏,授密云县知县 [5]   [2]  在任内宽税、缓刑、升漕运,助修长城。
邢玠夫妇像 [32]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朝廷奖叙“廉能”官吏,邢玠举“天下治行第一”。 [2]  
万历四年(1576年)三月,邢玠被实授浙江道监察御史 [6]  。数日后,受命巡按甘肃 [7]  。 [5]   [8]  
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升任河南佥事 [9]  ,兼摄八道 [38]  。 [5]   [8]  
万历八年(1580年),改任陕西苑马寺少卿。 [5]   [8]  
万历十年(1582年)正月,升任山西行太仆寺卿兼佥事,驻宁武湖。 [5]   [10]  
万历十二年(1584年)八月,再次升迁为山东右参政 [11]  。次年,邢玠被调为陕西参政,仍兼佥事 [12]  。后升任陕西按察使,在各地任内均有声绩。 [5]   [8]  
在甘州练兵时,邢玠取得了土窑、水塘之捷,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以功加右布政使,同年因病告归。两年后起复,进官右佥都御史,受命巡抚大同,他“力裁火酋旧赏,禽史车二酋”。 [13]   [38]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八月,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 [13]   [14]  

邢玠措置播事
主词条:播州之役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邢玠被改授为南京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奉命总督川贵军务,征讨叛乱的播州宣慰使杨应龙 [15-16]  。当时明朝正“东西用兵”,无力穷治杨应龙,故而邢玠力主招抚 [17]  。他一方面陈重兵于杨应龙阵前;另一方面写信给杨应龙,劝他放下武器,将功补过。在邢玠的感召下,杨应龙终于决定向明朝求降 [33]  。叛乱暂且告一段落。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二月,邢玠因功被加授为右都御史,之后回朝。 [18]  

邢玠援朝御倭
主词条:万历朝鲜战争
播州之乱平息不久,邢玠又接到调令,让他率军赴朝鲜与日本侵略军作战。 [33]   
自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关白(宰相)丰臣秀吉发动朝鲜战争后,朝鲜国王李昖退到义州,几次遣使向明朝告急。神宗等人也认识到,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于是派宋应昌、李如松等率军数万援朝。 [33]  日军在平壤之战大败后撤退,而明军因兵力也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初,丰臣秀吉又调集十四万陆军和数万水军,海陆并进,卷土重犯。三月,明廷再次发兵,委任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蓟辽总督),率师数万,横跨鸭绿江,援朝抗倭 [19]  。 [33]  
就在邢玠受命不久后的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日本水军数千艘舰船自釜山北上,击败朝鲜守军,沿海局势骤然紧张。八月,日本将领加藤清正等又自陆上大举北犯,意在数日内夺取明军驻守的重镇南原和全州西城,兵临王京汉城。因在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明军在取得朝鲜胜利后,希望通过议和迫使日军撤出朝鲜。但在议和期间,明政府将大批部队调回国内修整,朝鲜境内只留总兵官麻贵率领的一万七千余人与朝鲜军队配合防守,因此对日军十余万人从海上突袭猝不及防。 [37]  
初战失利,在明军上层也引起了一些混乱。如麻贵提出放弃汉城,退守鸭绿江,还有的将领因害怕日军声势竞提出按日本议和要求割让朝鲜三道以换取日军不再北进。在此紧要关头,邢玠当机立断,作出三条决定:一是亲赴汉城,指挥明军在稷山展开阻击战,有力地阻挡了日军的进攻,并起到了掌握战局、稳定人心的作用,史称“玠既身赴王京,人心始定” [28]  。二是立即逮捕了伪造降表的和谈使者沈惟敬,并将计就计让沈惟敬写信给日军,提出明朝仍愿和谈,劝说日本方面的小西行长石田三成等主和派停止进攻,并离间他们同主战派加藤清正的关系,制造矛盾,瓦解日军攻势。在接到沈惟敬信后,“行长、正成亦尤清正轻举,乃退屯井邑,离王京六百里。清正亦屯退庆尚,离王京四百里”。由于缓兵之计的成功,延缓了日军的进攻,为明朝援军的二次入朝赢得了时间。三是为对付日本水军北犯,让登莱及辽东半岛水军加强戒备。率三千水军进驻旅顺,随时准备入朝。让朝鲜水军李舜臣等部在朝鲜南部沿海活动,牵制日本水军使其不敢北上。同时在汉城西部的大同江汉江布防,阻止日军西进并兼顾防守粮饷运道。由于这三条措施非常得力且及时,立即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37]  
山东青州将军山附近的邢玠雕像 [32]   
在日军大规模入侵暂时被阻止后,邢玠积极策划反击。他认为此前的战役由于缺乏强大水军的配合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33]  ,于是上书朝廷,“请募兵川、浙,并调蓟、辽、宣、大、山、陕兵及福建、吴凇水兵”。同时吸取明军朝鲜半岛上因供应困难而无法有效战胜日军的教训,要求明政府在辽东、山东半岛集结粮草等军需,并保障海运的畅通,“精讲海运,为持久计”。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下半年,在明朝大举调兵期间,邢玠为麻痹敌人,主动在蔚山一带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攻势,迫使日军穷于应付,不让其觉察明军后方空虚而趁机大规模北上,以免形成被动局面。这些攻势虽没能取得明显进展,但牵制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为援军顺利抵达并以优势兵力与日军决战赢得了时间和战场上的主动权。 [37]  神宗赐邢玠尚方剑,“得诛大将以下”。后因缺乏水师支援,在岛山失利。 [20]  
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二月,都督陈璘率两广兵,刘綎率四川兵,邓子龙率浙江、直隶兵先后赶到。随后,邢玠“摽剑登坛”,大会诸将,把大军分为水陆四路:中路李如梅(后由董一元接替),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与朝鲜名将李舜臣的水师密切配合),各守其地,互相配合,约期进攻。九月,邢玠派各路将士分道进兵:刘綎进攻日军小西行长营,破城歼敌一百余人;陈璘率水军堵截追击,击毁日船一百多艘。但由于明军配合不力,小西行长出动骑兵一千余人反击,刘綎军失利撤退,陈璘也败回。麻贵部队初到蔚山,杀敌甚众,后中日军埋伏而失败。董一元军攻占晋州,乘胜渡江,连毁敌军两寨,力战攻破泗州老营。十月,董一元率军进攻泗州新营,被日军前后夹击,退回晋州。在这场大规模的战役中,由于战略配合不够和一些明军将领失误,没有达到歼灭敌人大部有生力量的目的,但是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使明军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将日军压缩到朝鲜南部釜山一带。 [33]   [37]  
同年七月九日,丰臣秀吉病死。日本方面得知消息后准备退兵。十月,福建都御史金学曾把这一消息报告给邢玠。邢玠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追击日军。十一月,日军将领加藤清正率舟师先撤,麻贵率军进攻岛山、酉浦,刘綎进攻曳桥,将小西行长部退路截断,日水军在岛津义弘率领下救援小西行长军,被陈璘水军截住。 [33]  在朝鲜南海海面上,中朝联军立即发动强大攻势,在露梁一带海面聚歼撤退的日军。中朝战船闯入敌阵,炮矢俱发,敌船着火,烟焰张天。中朝战士跃上敌船,奋力拼杀,敌人纷纷落海。露梁一役,大获全胜,击沉日舰近百艘。陈璘乘胜挥师西进,焚毁日军准备撤退的船只数艘,并与陆路刘綎军夹攻顺天日军。小西行长率余部逃脱。此后,邢玠遣使向朝廷奏捷。 [20]  

邢玠善始善终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底,援朝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日军已基本退出朝鲜,这时朝廷内部对如何处理朝鲜善后问题发生争议。绝大多数官员认为明朝已兵疲饷竭,应全部撤回国内。其中,户部官员从粮饷开支考虑,强烈反对留兵朝鲜。但邢玠认为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如朝鲜有变,则中国不安宁,为防日军卷土重来,必须在一定时期留下部分军队,协助朝鲜军队防守,待朝鲜局势稳定再撤回也不迟。 [37]  
邢玠竭精虑智,对朝鲜战后之事作了细致通盘考虑,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五月条陈东征善后事宜十事 [33]  ,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数点:(一)在朝鲜暂时留驻明军,以备不测。(二)为朝鲜留守部队提供有利的后勤保障。(三)巩固交通要道和朝鲜南部沿海的安全,加强交通线及要害地区的防备力量。(四)帮助朝鲜训练军队,进行军屯,增强自身防御力量。在这份奏疏的最后,邢玠还希望让朝廷转告朝鲜国王:“中国之兵不久留”,让他们“自强自立,亟图绸缪,一二年内殚力自完”,尽快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这样驻守朝鲜的明军就可早日完成使命返国。 [37]  
从上疏中可见,邢玠对战后的朝鲜防务相当重视,并提出了中肯而积极的建议。朝廷基本上采纳了邢玢的建议,于战争结束后派出原驻登州沿海的总兵李承勋率一万余人驻防朝鲜,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才撤回。 [37]  
在明军全部撤回,邢玠作为蓟辽总督即将最后完成在朝鲜的使命时,他又与巡抚万世德联名向明廷条陈关于朝鲜半岛安定的几条建议,包括“选将帅,练精兵,守冲要,修险障,建城池,造器械,访异才,修内治”等,可谓尽职尽责。 [37]  

邢玠功成归国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闰四月,邢玠奉诏凯旋回国,朝鲜军民拥途相送。 [33]  九月,神宗“以东征功成”,加授邢玠为太子太保,升俸一级,荫封一子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并“赉银八十两,大红纻丝蟒衣一袭,给诰命”。 [21]  
为纪念邢玠的功绩,朝鲜政府为其立生祠,建铜柱于釜山。 [33]  

邢玠归乡安逝

邢玠(2张)

邢玠晚年屡请归家养母,前后上陈十四道奏疏,神宗方才允准其归乡。 [22]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神宗改授邢玠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但他疏请致使,未获允准。同月,邢玠与万世德奏陈朝鲜善后事宜八项:一为选将帅,二为练兵士,三为守冲要,四为修险隘,五为建城池,六为造器械,七为诣异材,八为修内治。七月,叙各官劳绩,邢玠加俸一级。九月,疏请还藉养母。 [2]  
万历三十年(1602年),邢玠十五次上疏陈情辞任,终获允准。 [2]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邢玠八十七岁的母亲郑氏逝世,他为母丁忧守制 [2]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神宗“阅视叙功”,邢玠被加授为少保,并获准让一子入太学读书。 [2]   [38]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二月,邢玠守制期满,被起复为南京兵部尚书。他数次上疏推辞,这才作罢。 [2]   [38]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五月,邢玠获准致仕。 [2]  
邢玠乡居时,力行宗族教化,设宗学、义仓,兼顾教、养;订立宗规,并“首著族谱”。但他自矜援朝抗倭之功,招致后世讥责。 [2]  
万历四十年(1612年)二月十五日(3月17日) [2]   [38]  ,一作三月八日(4月8日),邢玠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1]  。临终前,上遗疏数千言,请神宗“破党用人、发帑罢税(使)”等 [23]  。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神宗赐邢玠祭葬 [24]  。七月,又追赠他为太保(《明史钞略》作少保 [25]  ),荫封其一子为国子生 [26]  。

邢玠主要影响编辑 播报
邢玠早年出巡甘肃、陕西、河南等地,皆有政绩。在甘州、大同等地主持边防工作多年,先后平定了这些地区的小规模叛乱,有知兵之名 [5]   [8]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总督川贵军务,招抚播州土司杨应龙有功 [17]  。 [33]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邢玠以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率师开始最后一次万历援朝之战,指挥明军展开稷山之战蔚山之战、两次泗川之战露梁海战等,与日军互有胜败,至次年底告捷 [20]  。邢玠在此役前后,无论在指挥战争还是在战后对朝鲜的善后筹划方面,都提出一系列理论和对策,主要有:
  • 强调知己知彼,重视情报信息,及时沟通与明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关系,调动属下将领的积极性,协调其关系;
  • 在朝鲜战争中使用较灵活的战略战术。既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向敌军展开进攻,又能根据朝鲜地理环境因势利导地使用军队,充分发挥不同兵种互相配合的作用,并善于运用谋略制胜;
  • 在指挥朝鲜战场期间,十分重视后勤保障工作,将大批粮草、军需物资有条不紊、源源不断地送至前线。这是朝鲜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一个有力保证。
  • 在援朝战争前后,始终坚持有备无患的思想,保证了战争的顺利结束。 [37]  

邢玠提出并实践的这些方略,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3]  

邢玠历史评价编辑 播报
《兵部尚书邢玠破倭图》
邢玠抗倭凯旋时,朝鲜廷臣卢稷有《凯旋赠行诗文》相赠,文中称其“再造三韩”,诗中则说:“秉钱青丘春凯旋,龙旌西拂鸭江烟。提封依旧三千里,社稷重新二百年。遗泽在人缄骨髓,典刑留画俨神仙。拥途无计攀星驾,父老怀恩凗迸泉。鱼符龙节总东师,秉羽威风慑海夷。星陨赤芒沉绝塞,关浮紫气压归旗。功高上国山河裂,名动藩邦草木知。听取讴谣声载路,金戈包虎凯还时。” [34]   [37]  
赵秉忠《送邢大司马东归》:“日月勋名鹤发翁,悬车归卧碧山东。沧溟水报芙蓉屋,岱岳云还桂树丛。麋鹿远随弘景去,麒麟从尽伏波功。老臣未绝忧天泪,可许留侯辟谷终。” [2]  
张惟贤等《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 玠为人易直,能肩艰钜,卒以功名终。树声海外,殆鲜其俦矣。 [4]  
  • 玠历任四十年,强半在边方,盖所谓积劳之臣也。播事则议抚,东事则议战,虽功效不同,而其谋略为世所重云。 [27]  

清初学者谷应泰于《明史纪事本末》中抨击邢玠等人:“况于沈惟敬以市井而衔皇命,李宗城以淫贪而充正使,以至风月候节之绐,壶觞好会之诈,邢玠飞捷之书,杨镐冒功之举,罔上行私,损威失重。煌煌天朝,举动如此,毋怪荒裔之不宾也。” [28]  

邢玠人际关系编辑 播报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亲
邢镔(1520-1556)
慷慨好施,敢于任事,终身未仕。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等。
母亲
郑氏
累封一品太夫人
妻子
王氏
长子
邢顾言
早逝,赠锦衣卫指挥佥事
次子
邢从言
官至户部福建司郎中。
三子
邢慎言
官至户部江西司郎中。
孙子
邢元吉
荫袭锦衣卫指挥佥事。
邢亨吉
官生
邢常吉
官生。
邢玠有女四人,生平无载,故而不列入表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0 05:33 , Processed in 0.0732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