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薛汝弼//薛仁辅//薛禄//薛显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5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3-14 16: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士会(1226-1306年),字有元,乐平洪岩大茅岗人。自幼慧敏好学,且潜心研究乐平历史掌故,积数十年艰辛编著《乐平广记》三十卷,惜明末清初失传。





中文名李士会 籍    贯乐平洪岩大茅岗 出生日期1226年 逝世日期1306年 字有元
李士会墓位于洪岩镇廖家村鳅星嘴小山上,距市区48公里。墓堆因年深日久,早已沉陷,现被垦为菜园。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5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理少卿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大理少卿,官名。大理寺次官。北齐始置,员一人,四品。隋朝沿置,正四品上; 炀帝大业三年(607)以后加一员,改从三品,寻废。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复置一员,中宗神龙元年(705)加一员,从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详刑少卿,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名司刑少卿,寻复旧。





中文名大理少卿 性    质古代官名 朝    代北齐 品    级四品


目录

1 沿革
2 品级

   


沿革

编辑

 播报

大理少卿,官名。大理寺次官。北齐始置,员一人,隋朝沿置,炀帝大业三年(607)以后加一员,寻废。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复置一员,中宗神龙元年(705)加一员,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详刑少卿,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名司刑少卿,寻复旧。北宋初无职掌,只为四品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二员,南宋减为一员。辽朝圣宗统和十二年(994)亦置,主覆奏。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左、右少卿各一员,清顺治元年 (1644) 置,满一员、汉二员;乾隆十三年(1748)改满、汉各一员; 光绪三十二年 (1906)大理寺改大理院,置一人。 [1]  

   


品级

编辑

 播报

北齐四品。隋朝正四品上; 炀帝大业三年改从三品,唐从四品上;神宗元丰正六品,辽从五品。明从五品;二十二年升为正四品。乾隆十三年初满员三品,汉员四品,顺治十六年并定为正四品; 康熙六年至九年(1667—1670)曾复满员三品,汉员四品,后并定正四品; 光绪升正三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5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6: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管机宜文字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主管机宜文字,宋都督、招讨使、宣抚使、经略安抚使的属官。掌机密文件。





中文名主管机宜文字 别    名管勾机宜文字 性    质古代官名 朝    代北宋
北宋时叫管勾机宜文字,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又转运使属官有主管文字。主管马军司亦置丰管机宜文字。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5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16: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东 (代指山西省的西南部)
播报 编辑  讨论5 上传视频  



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上古尧舜禹时代的都城皆在河东 [1-2]  。河东在古代是指如今的山西省的西南部,位于秦晋大峡谷中黄河段乾坤湾,壶口瀑布及禹门口(古龙门)至鹳雀楼以东的地区 [3]  ,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尚书》载“尧都平阳” [4]  ,有“唐尧故地”之称 [5]  。周朝时晋国的都城也在这一地区。 [6]  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唐代以后泛指山西。顾炎武《日知录》第三十一卷称:“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7]  

图为《尚书》“禹贡九州图”,《谷梁传·杨士勋疏》云:“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尧)虞(舜)及夏(禹)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冀州包含今山西省全境,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都在山西境内。” [2]  





中文名河东 外文名He Dong 别    名冀州、晋州、晋南 行政区类别山西省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山西省,晋南地区 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东岸;运城盆地、临汾盆地 面    积34508 km² 下辖地区临汾、运城 电话区号0357、0359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961.47 万 著名景点壶口瀑布、关帝祖庙、永乐宫、鹳雀楼、飞云楼、运城盐湖等 机    场运城关公机场、临汾尧都机场等 火车站临汾站、侯马站、运城站等 车牌代码晋L、晋M 方    言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 历史名人张仪、李牧、卫青、司马光等 事    件南风歌、愚公移山、桐叶封弟等


目录

1 简介
2 历史沿革
3 史料记载
4 历代名人
5 名胜古迹
6 上古诗歌
▪ 卿云歌
▪ 南风歌
7 典故
▪ 桐叶封弟
▪ 假虞灭虢
▪ 河东狮吼
▪ 雁丘

   


简介

编辑

 播报

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上古尧舜禹时代的都城皆在河东 [1-2]  。《尚书》载“尧都平阳” [4]  ,史载“尧都平阳 [4]  ,舜都蒲坂 [8]  ,禹都安邑” [9-10]  ,都在这块土地上。周朝晋国的都城也在这一地区。 [6]  上古时代女娲氏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舜耕历山,柳氏一门的祖先“和圣”柳下惠坐怀不乱等均发生于此。



黄河乾坤湾
黄河乾坤湾
河东地区历代人才辈出: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纵横家张仪、名将李牧、水利家李冰,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名相霍光 [6]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徐晃,晋代书法家卫铄,隋代大儒王通(号文中子),唐代名将尉迟恭、薛仁贵、郭子仪、道家祖师吕洞宾、一代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裴度(出自河东裴氏)、河东裴氏家族、文学家柳宗元、诗人王之涣、王维、卢纶、司空图、才子王勃、播州杨氏始祖杨端(与杨家将源自同门) [11]  ,宋代名相司马光、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名将狄青,元代大文豪元好问、杂剧家郑光祖,明代重臣王琼、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名相陈廷敬······均诞生于此。

   


历史沿革

编辑

 播报



黄河大铁牛(远处为鹳雀楼)
黄河大铁牛(远处为鹳雀楼)
河东地区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中国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僧人法显、隋代大儒王通(号文中子)、唐代诗人王勃、王翰、王维、王之涣、王昌龄、卢纶、宋之问、温庭筠、柳宗元、白居易、司空图、元代大文豪元好问、元代杂剧家白朴、郑光祖、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初文学家傅山、近代文学家赵树理等,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斗转星移几度秋,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河东文明,经历了蓬勃的发展时期,并将继续着它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河东儿女也在期待着中华另一个盛世的来临。

   


史料记载

编辑

 播报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纵横家张仪、名将李牧、水利家李冰,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名相霍光 [6]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徐晃,晋代书法家卫铄,隋代大儒王通(号文中子),唐代名将尉迟恭、薛仁贵、郭子仪、道家祖师吕洞宾、一代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裴度(出自河东裴氏)、河东裴氏家族、文学家柳宗元、诗人王之涣、王维、卢纶、司空图、才子王勃、文学家柳宗元、播州杨氏始祖杨端(与杨家将源自同门) [11]  ,宋代名相司马光、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名将狄青,元代大文豪元好问、杂剧家郑光祖,明代重臣王琼、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名相陈廷敬······……均诞生于此。。

《谷梁传·杨士勋疏》云:“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尧)虞(舜)及夏(禹)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冀州包含今山西省全境,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都在山西境内。” [2]  

《地理志》河东郡平阳县,应劭云:“尧都也。”则是尧为天子,乃都平阳,故云“后迁河东平阳”也。



禹贡九州图-《尚书》记载
禹贡九州图-《尚书》记载
皇甫谧云:“尧为天子,都平阳。禹受舜禅,都平阳,或於安邑,或於晋阳。”则夏都亦在晋境。
故定四年《左传》云“命以《唐诰》而封於夏墟”,是也。此不言有夏都者,因序云“有尧之遗风”,故指述尧事而已。

《论语》注云:“未知六百里者,晋与?卫与?”则晋初六百里矣。而《世家》云“百里”者,言古唐国之大耳,非谓晋初唯方百里也。

《汉书·地理志》云:“太原晋阳县,故诗唐国,晋水所出,东入汾。”是汉时为太原晋阳也。 [12]  

《史记·晋世家》云:“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言百里,则尧为诸侯所居,故云“尧始居此”。 [13]  

《史记·舜本纪》载: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唐代《毛诗正义·唐谱》“陆曰:唐者,周成王之母弟叔虞所封也。其地,帝尧、夏禹所都之墟,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其南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因改为晋侯。至六世孙僖侯名司徒,习尧俭约遗化,而不能以礼节之,今诗本其风俗,故云唐也。” [14]  



临猗双塔
临猗双塔
又有山西省永济市,古称河东之地,曾置河东郡、河东府、河东道、河东县。汉为河东郡,郑玄为东汉人,他说:“历山在河东。”史学界多认为郑玄河东即此。历山即今垣曲中条山之一脉或别称(参见《山海经·中山经》)。
《周礼·职方氏》说:“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此河东是分辩九州之国方位所言,而并非兖州也曰河东。 [15]  

   


历代名人

编辑

 播报

上古时代女娲氏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舜耕历山等均发生于此。

河东地区历代名臣良将辈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名将李牧、水利家李冰,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霍光、关羽、张辽、徐晃,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唐代名将尉迟恭、薛仁贵、郭子仪、名相裴度(出自河东裴氏),宋代名相司马光、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名将狄青,明代重臣王琼、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均诞生于此。

河东地区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水利家李冰,中国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僧人法显、隋代大儒王通、一代女皇武则天,唐代诗人王勃、王翰、王维、王之涣、王昌龄、卢纶、宋之问、温庭筠、柳宗元、白居易、司空图、金代大文豪元好问、元代杂剧家白朴、郑光祖、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名相陈廷敬······

   


名胜古迹

编辑

 播报



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

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后土祠,黄河壶口瀑布,古时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的平阳尧庙,舜帝陵,运城盐湖,武庙之祖解州关帝祖庙及关帝家庙,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唐代蒲津渡遗址出土的黄河大铁牛,唐皇敕建的池神庙,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元代所建供奉道家祖师吕洞宾的永乐宫(大纯阳万寿宫),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广胜寺飞虹塔(86版《西游记》“唐僧扫塔”拍摄地),晋商大院中“晋商三蒂莲”之称的李家大院,万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等。

   


上古诗歌

编辑

 播报

   


卿云歌

《卿云歌》是上古时代的诗歌。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卿云歌》。诗歌描绘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图像,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

卿云歌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记载:于是和气普应,庆云兴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百官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群臣咸进顿道曰:“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有光华,弘于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轻,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 [16]  

《尚书大传·虞夏传》:舜登位的第十五年,卿云聚,俊义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糺缦缦”指萦绕飘浮状。“旦复旦”即日复一日。意思是:祥云灿烂,延绵不绝,日月光辉,永驻人间。舜唱完《卿云歌》叹息道:“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17]  

《史记·天官书》记载:“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糺同纠,“糺缦缦兮”形容卿云纡徐曲折之状。原内容为: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18]  

   


南风歌

《南风歌》为上古歌谣,相传为虞舜时歌唱河东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此古谣借舜帝口吻,说世间万物迎承薰风的恩泽,抒发了中国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表达了作者为民着想,以民之忧为己之忧的思想。 [19]  

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白话译文:

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啊。

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啊。

明初,晋王朱(木冈)展扩太原城,新增修大南门,取《南风歌》之意,原南门命名为承恩门,即辛亥革命后的首义门,新南门命名为迎泽门。

《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20]  

   


典故

编辑

 播报

   


桐叶封弟

桐叶封弟,又称桐叶封唐,指帝王封拜。周代,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史称“桐叶封弟”。

成语,典出《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八〈审应览·重言〉。周代,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史称“桐叶封弟”。 [21]  

《史记·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22]  

   


假虞灭虢

假虞灭虢又称作假途灭虢,假道灭虢。

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古称河东境内,国君为姬姓,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 [23]  

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国的一次作战。 [24]  

“假虞灭虢”是东周初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汉语成语典故。

虞国和虢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周武王灭商后,封王室宗亲周仲为虞公,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部。封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为虢公。虢叔的封地在荥阳,史称东虢,后于春秋初年被郑国所灭。虢仲的封地原在陕西宝鸡,后迁至今三门峡市,称西虢。西周时期,西虢历代国君均为周王室的重臣。西周末年,遇犬戎之乱,虢公石父殉难,其子虢翰袭爵,虢翰不尊周平王,周、虢关系紧张。虢翰卒,其子忌父嗣位,入朝臣服,尽释前嫌。从虢公忌父起,历代虢公皆被周王室倚为重臣,以遏制郑国。

在虢、虞国之北为晋国。周惠王时,晋国国君为晋献公。晋献公欲成就霸业,频频对外用兵,兼并或控制了邻近数十个小国和狄、戎部落。晋献公欲渡河南下,开疆拓土,虞国和虢国成为其下一步要兼并的对象。

此时的虢国也很强大,它的疆域北至黄河以北的下阳城(今山西平陆县南部),西达今陕县、卢氏,南达今嵩县北部,东至今渑池县境,其都城为上阳城(今三门峡市区李家窑村一带)。而毗邻晋国的虞国比较弱小,但地势险要,是晋国通往虢国的必经之路。虢、虞两国相互依存,结成联盟。

晋献公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知道,不灭虞国,兼并虢国是纸上谈兵。而欲灭虞国,虢国必然出兵相助,晋国必将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这时,大臣荀息向献公献上计谋。一为美人计。选晋国美女献给虢公丑,虢公丑纳受了美女,日听淫声,夜接美色,怠弃政事。二是离间计。献公重贿犬戎,挑拨犬戎与虢国的关系,于是,犬戎与虢国开始连年的战争。三是假途之计。献公用白玉之璧、千里宝马,贿赂虞公,请借虞国之道,出兵伐虢。虞公贪图财宝,竟许诺晋国假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说:“虢,虞之唇也,唇亡齿寒,晋今日取虢,而虞明日从而亡也。”虞公不听,遂许晋国。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遂借道于虞,率军南下,一举攻陷虢国要塞下阳。当时,虢公丑与犬戎正大战于桑田(今灵宝境内),闻下阳失守,急回师相救,犬戎却追袭于后,虢军大败。虢公丑幸免于难,回到上阳守御。晋军围上阳五个月,城中粮柴俱绝,士卒疲惫,百姓日夜号哭,城池岌岌可危。晋使人射箭于城内,要虢公投降,虢公曰:“吾先君为王卿士,吾不能为降诸侯”,虢公丑乘夜开城,带公族突围,率家眷奔往京师洛邑。上阳城破,虢国灭亡。晋军回师,灭掉虞国。 [24]  

从1957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虢国墓和上阳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出土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令人惊叹。它们在默默地诉说着像谜一样的虢国历史,而“唇亡齿寒”也成了千古遗训。

   


河东狮吼

成语“河东狮吼”中“河东”一词出处:河东是主角柳氏的郡望,代指柳氏。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借以暗喻陈妻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北宋的时候,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亮有一儿子叫陈慥,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不坐车,不载官帽,和我们今天爱摆架子,摆谱的人不一样。隐居龙丘。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系成为好友。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而陈慥的妻子柳氏,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因为柳氏老家是河东人,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

“河东狮吼”这条成语,苏东坡写诗的时候,还是褒义,因为狮子是佛教的护法神,流传到现代,基本上被人误以为属于贬义。有时候也拿来开玩笑这么说。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借以暗喻陈妻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雁丘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25]  

摸鱼儿·雁丘词

原文: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5247
 楼主| 发表于 2023-7-16 14: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写的天香楼与秦可卿原型真实历史人物追溯!(新解红楼之四)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新盐选专栏《考古秘闻录2》已上线


102 人赞同了该文章




这一篇,当初提笔时,作者君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因为要说的这个命题,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和解析秦可卿的人物原型,是的,秦可卿的人物原型已经找到了,也知道了为何秦可卿的葬礼为何如此隆重,她,在真实历史中是真正存在的。

但秦可卿的问题,是整个红楼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关注度极高,甚至衍生出红学中一个新的分支——秦学。我深知写出来有关秦可卿的这些观点,也许会引起一些争议,此事颇要斟酌一番。

考虑了一晚,还是决定: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谈秦可卿,就一定要说一个人,刘心武先生。

很多人对秦可卿是“康熙废太子胤礽之女说”不屑一顾,实际上刘心武的研究在我看来是很有价值的,我个人对刘先生是颇为钦佩的。

他的考证,其实把对秦可卿的研究推进了很大一步,他的很多观点是正确而有意义的,只是他最后在清康乾时期实在找不到原型人物,就只好强行将秦可卿安排成了胤礽一个莫须有的女儿,令人失笑之余也不免遗憾。

我一直在说探索红楼,断代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刘心武的例子说明,断错了年代,非要在“江宁曹雪芹”那个时期去找原型,最终结果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我之坦言找到了秦可卿的原型,并非是我多么牛逼,也不是我的水平高到超越了各个红学大师,只是在顺着朱耷兄弟这个方向去探索时,秦可卿原型他就摆在那里,你没法对他视而不见,太显眼了,而且一望就知是红楼梦中的可卿姐。

呵呵,这让我说什么好呢,无语对苍天。

围绕秦可卿,谜题太多了。

第一个问题就是,秦可卿与贾珍偷情的情节,不是什么好事,甚至可说是天大丑闻,为何作者要写这么一个角色?

答案只有一个:秦可卿之事是真人真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创作团队没必要去编造这样一段禁忌逆伦堪称丑闻的事件,太影响形象了。

事实上,畸笏叟就很不乐意把这事说出来,在十三回末,朱批: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是以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从红学近来一些研究可知,畸笏叟命芹溪删去时,大约双方还由此产生了些不同意见,但最终还是删去了。

畸笏叟言“姑赦之”,本质上还是家族颜面及“为尊者讳”罢了。

只是这一删,令后世读书之人更加心如猫挠,这删去的“四五页”究竟说的啥?不知多少人刨根究底皓首穷经研究秦可卿。

另外,大家注意批注中的一句话,“作者用史笔也”,意思此事并非脂砚畸笏亲历,而是其家族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一段往事,切记切记。

同样用“史笔”的,还有“元妃省亲”一段,从脂批中可知,“元妃省亲”是描绘皇上南巡之事。而此处亦用史笔,证明秦可卿之事对家族影响之大几可类比皇帝南巡,大到即使是惊天丑闻,也不得不遮遮掩掩地说出来。

何事这么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

令我哭笑不得的是,追查弋阳王历代背景时,这件遮遮掩掩的事它就这么直接蹦出来了,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看完整个事后,我目瞪口呆,难道秦可卿这千古之谜就这么解开了?

这事当时算是惊天大案,动用锦衣卫北镇抚司调查办案的,只是此事属大明皇族特大丑闻,后来朝廷不断消弭影响,所以直到今天很多人也不清楚,但史书上,却明明白白记着的。我用适当的篇幅,把这事介绍一下。

这件事发生在朱祁镇“夺门之变”前后,说到朱祁镇这人,我必须先“呸”一声,此人是皇帝中的垃圾,垃圾中的战斗机,就电视剧《大明风华》那位。人送外号“叫门天子”“带路皇帝”,土木堡之变、冤杀于谦都是他干的好事。

吐槽完毕,言归正传。

景泰七年,这时朱祁镇还在南宫软禁着喝风,皇帝是他弟弟代宗朱祁钰。

有一天,突然宁藩远支弋阳王朱奠壏密报,宁王朱奠培意图谋反,这个打小报告的弋阳王,就是朱耷兄弟的正宗祖先,隔几辈我忘了。

景泰帝朱祁钰大怒,遂命调查,此案前后牵连六七百人,最终查无实据,不了了之。这是前奏。

接着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位,改年号天顺。

天顺五年五月,锦衣卫指挥使逯杲上奏英宗朱祁镇,锦衣卫侦知弋阳王朱奠壏“与母通奸”,朝野震惊,被告就是前面那个告状的弋阳王。

朱祁镇知道后,一样也是大怒,如此人伦大案,闻所未闻,却发生在宗室之中,他怒极在下令调查的谕旨中骂道:“此事乃天地所无有,禽兽中所不为,不幸于宗室中见之,朕虽欲隐忍不发,然祖宗在天之灵绝不能容!”

朱祁镇急令驸马都尉薛恒主持全面调查,要求务必弄个水落石出。

驸马都尉走马上任,调查之后回奏说没这事,其实我觉得也调查不出来什么,问当事人当然是矢口否认,谁承认谁傻。

英宗接到调查回报后,把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叫来,问他怎么回事,逯杲一口咬定有这事,然后英宗就信了,下旨命弋阳王母子自尽,宁王朱奠培躺枪,罪名管教无方被削了精兵朵颜三卫。

以下是史料,没兴趣看可跳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天顺五年五月戊辰先是,锦衣卫指挥逯杲奏发江西弋阳王奠壏败伦事,既而有旨令体审,复以无是。事闻,上怒,即遣敕责问杲,杲惧得罪,仍以为实。上不得已,命王母子自尽,曰:无污我宗室。方舁尸出焚时,雷雨大作,平地水深数尺,父老无不惊愕,以为逯杲上罔朝廷,诬陷宗室,故有此异云。

这事有几个很奇特的地方,和皇室与宁王系之间的权力斗争有关,后文再讲。无论怎样,弋阳王朱奠壏被定罪“母子通奸”赐自尽了。

朱耷兄弟所属的弋阳王家族,我个人认为是有明一代,遇事最多的宗族,没有之一。

那么究竟有没有乱伦这件事呢,我倾向于有的,不然英宗不会下令二人自尽,如果没有这回事,完全可以明旨颁发天下,洗去弋阳王冤屈,朱明皇族也不至于因此事而蒙羞,受天下士人和朝鲜这类属国的鄙视和笑话。

这就是当时震动大明的“弋阳王逆伦大案”。

有人会问了,秦可卿与贾珍是翁媳、而弋阳王是母子,不一样啊。

不急,听我慢慢道来,虽然继续写这些乱七八糟的让我略显尴尬,但我知道你们喜欢看,只好继续写了。

无论翁媳、还是母子(有个词把此二事合在一起形容,实在难听,就不写了)。都是上辈与下辈亲属之间的不伦,换位描写,但意属雷同,所指不变,春秋笔法也。否则真按弋阳王史实写,那就什么都暴露了,因为弋阳王这个级别的乱伦事件,在明史上是唯一的,甚至在宋明清几个朝代里,都是独一份,按史实写太容易让人对号入座。

但是,作者并非没有暗示真相,注意下文!

贾宝玉第一次进入秦可卿的房间,有一段描写,秦可卿屋里的摆设。

原文:...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这是一段相当关键的描写,历代红学家都在研究这段话,希冀找出秦可卿的真相。

我只讲重点:第一,这段描写中陈设用品均为皇族用品,表明秦可卿身份不凡,暗示秦可卿为皇室中人。刘心武对此有很清晰的解读。

第二,这些摆设暗示秦可卿实为淫荡之人,摆设中的涉及的女士们都是历史上的著名淫娃。这一点,各路红学家们也是公认的,在癸酉本没问世前,“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大家还不知道具体情节的时候,就根据这些摆设及后文一些描述,判断出秦可卿与贾珍有不伦之事。

第三,重点来了,这些物品中,涉及武则天赵飞燕的只有一样,偏偏涉及杨贵妃是两样。这是作者暗示读者“巨眼”一定要注意这个杨贵妃的提示。

一个提示是《海棠春睡图》,这图的固定内容是李隆基于沉香亭召杨贵妃做运动,知名典故。

另一样是“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我对作者是大写的服,这玩意都能想的出来。木瓜不是重点,重点是详细描绘的“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为何有这么长的一段形容?这是作者在暗示!

暗示什么?

暗示安禄山与杨贵妃的不伦之事。

这个八卦就大大有名了,就算今天,百度上也很多人在搜,哈哈。安禄山认杨玉环为干娘,据野史讲,安禄山与杨玉环有一腿。这野史说法不仅今天依然在流传,在明清两代也是文人骚客们人尽皆知的。

安禄山与干娘杨玉环有私!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前面弋阳王犯的事,同样的“与母通奸”!

一模一样,没有区别。

至于作者为何要选杨玉环来暗示,因为整个中国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母子通奸”的案例,就这一个,别无分号。

秦可卿确实暗指皇族之人,但不是“废太子公主”,而是朱耷祖上这位被赐死的弋阳王,死因,悬梁自缢。

由此,大家知道为何秦可卿判词上为何画着一位上吊自缢的美人了吧。

也应该知道秦可卿为何能越过婆婆尤氏,成为当家少奶奶了吧,因为弋阳王本身就是管理弋阳一支的当家人。

秦可卿死后给王熙凤托梦,指点王熙凤贾家命运并给出建议,正是她在以祖先的身份给子孙们指点出路。

她指点王熙凤祖坟旁边去买地置业,大家不觉得奇怪么?为何买个地还得去祖坟?祖坟那边地难道更好么?如果用贾府为曹府来解释,曹家是旗人,岂不是要去东北老林子去买?

按贾府是弋阳王府解释,文中所说祖坟是朱家的,朱家祖坟在哪?

在明孝陵,南京!

这是指点贾府,也就是弋阳王府转移财产去南京为将来避祸啊,这一段指点,应是朱耷等人当初在王府中,曾经讨论过的往事,王府全族至南京避祸,在文中借神鬼之事,便把此段经历讲了出来。

再说说秦可卿超规格葬礼。

秦可卿铭旌上写的“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我就不多说了,很多人解读过,朱洪武建立的大明朝。“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秦可卿也能用得,弋阳王虽是杂王,但也是王爵,能用,没毛病。

四王八公来吊唁,原本也是使得的,宁藩本就是明朝诸王领袖,虽说死的是宁藩下属弋阳王,来吊唁一下也是应当,只是这弋阳王致死的罪名很是不堪,四王八公还齐至就有点奇怪了。

前面我略略点了一下,弋阳王之死,背后隐藏着当时宗室藩王与皇室之间刀光剑影的暗斗,当时土木堡之变刚过去不久,大臣将领及朝廷精兵一扫而空,而朱祁镇二次即位后冤杀于谦,不得民心,帝室力量降低到谷底,此时大明各藩王们蠢蠢欲动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弋阳王悖逆人伦固然有错,但朱祁镇不惜皇室颜面受辱,也要杀掉弋阳王,并借题发挥削去宁藩“朵颜三卫”的兵权,逼得藩王们也是人人自危,借丧事串联,暗中抱团取暖,为当时实情。

其实红楼中对此也有隐晦描写,譬如北静王语言拉拢、赏赐手链这些行为,给的是鹡鸰香念珠,这串珠子是“圣上赏赐”给北静王的,他却给了贾宝玉,御赐之物怎能给别人,这明显是大不敬。

而这鹡鸰香念珠有很深的含义,这珠子名字取自《诗经.棠棣》中“鹡鸰之悲,棠棣之威”,诗经这首诗,表现的是兄弟之间危难时,会互相帮助一致对外,一旦和平安宁了,却生了间隙而致兄弟相残。“兄弟阋于墙”这句话就出自这首诗中。

所以,这串珠子的名字包含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癸酉本中后来是北静王查抄贾府,此处做了铺垫,意即北静宝玉之间兄弟相残。

第二层意思是朱棣燕王系与朱权宁王系兄弟相残,当初靖难时本是一起打天下的亲兄弟,到了今天,两人各自的后代却自相残杀,朱祁镇赐死了弋阳王,兄弟阋于墙。

此处描写是真正表达了朱耷所属宁王一系对帝系的不满。弋阳王之死,历史上有不少人认为正是后来正德朝宁王叛乱的主要诱因。而这场叛乱,也改变了宁王嫡支和弋阳远支二者的命运,这个之前已讲过。而后来嘉靖封弋阳王一系为“宁府宗理”,代管宁藩,怕是也有些补偿此事的意味在内。

各位看官,找对了方向,是不是解读起来极为顺畅?这红楼梦,本就讲的是大明家事,如此严丝合缝的情节对应,岂不快哉!

重要之处基本讲了,其他关于秦可卿的描写还有不少对应弋阳王之处,我就不一一写出来了。

解析秦可卿这段,足足写了四千余字,我已经精简了又精简,奈何背景资料太多,想说明白就少不了罗列分析。不知大家看到这里有些什么感悟,不过我写到这里,倒是真的悟通了一点:

不读明史,不解红楼!


秦可卿葬礼上曾一闪而过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究竟是谁?身为亲王之尊,为何却“坏了事”?真实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

请看下节,“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09-26 11:32




红楼梦(小说)


明朝历史


秦可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5247
 楼主| 发表于 2023-7-16 16: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宁乡薛氏  

   始迁祖冕公,字南极,授承信校尉,宋绍兴间由浙江钱塘官潭州,隶籍宁乡二都薛家洲,后裔衍为祐、柏、相三房。清康熙44年(1705)肇修族谱,乾隆43年(1778)、道光12年(1832)、光绪11年(1885)、1921年续修,堂号三凤。

茶陵腰陂土沙薛氏  

    清同治2年(1863)自山西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迁此。

益阳沙渭薛氏  

    始祖昂公,原籍钱塘,南宋绍兴年间由中书舍人官至大学士,从岳飞讨武陵蛮而卜居益阳武潭沙渭村,今属桃江。昂公祠建于沙渭港口桑坪。族谱始修于清乾隆7年(1742),嘉庆8年(1803)、道光20年(1840)、同治12年(1873)、光绪30年(1904)、1933年续修。始用欧式,二、三修采苏式,四、五修仍用欧式,后因生齿日众,卷帙太繁,若纯用欧式,则空白过多,故六修时稽合前编体例,参酌变通,仍以五世为一图,取五服相属之义,每一图起首以横格列表,只书派名,俾亲亲者一目了然,次以直幅作记,详其字号生没葬并官阶出身。派语:允载时良正,崇文绍祖宗,运昌修善守,祈祚永兴隆,敬典能承志,培才在育英,诗书延世泽,礼义焕家声。

平江金坪薛氏  

    始迁祖振奋公,清康熙60年(1721)自江西安远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276人。

桃源薛氏  

    宋时辅仁公,绍兴时官廷尉,明岳飞之冤,忤秦桧,谪饶州,遂卜居乐平。数传而迁居静安,又数传而至禄公,明初徙居楚南桃源。1918年创修族谱,堂号三凤。

桃源陬市薛氏  

    该族为回族,始迁祖廷车公,讳守仁,从翦常黎镇守常郡,有功于朝,安业于桃源,卒葬陬市后薛家岭。清光绪15年(1889)始修族谱,堂号三凤。序称:“闻之回民锡姓不一,哈、马、沙、哒见于唐,未闻有薛氏者。传闻丁山子四:猛、勇、刚、强,刚酿祸,强避乱入回国,为回民,大抵回民以薛姓者,或强后欤?”

桃源陬市薛氏  1

    948年《桃源县志》载:始迁祖禄公,明永乐2年(1404)自吉安迁于桃源县东陬市之薛家嘴。至1948年,已传19代,全族人口约200余人,分布于木塘、栖凤山、界山湾及常德等地。宗祠在薛家嘴。族谱创修于清同治6年(1867),1920年续修。

宜章母老薛氏  

    始迁祖向彦公,宋太平兴国元年(976)自徽州歙县因官徙宜章母老。至1948年,已传32代,共3175人。族人分布在蕉溪、来佛洞、大屋场。宗祠在大屋场。

嘉禾东区薛氏  

    始祖万荣公。后人分布于薛家桥、塘世洞。

蓝山南平乡薛家薛氏  

    始迁祖代宴公,由宜章迁来。至1931年,凡50户,男102人,女97人,共199人。

蓝山南平乡野鸡凹薛氏  

    始迁祖代有公,由宜章经商来蓝山。至1931年,凡15户,男40人,女39人,共79人。

蓝山南平乡栗木爻薛氏  

    始迁祖传贵公,由蓝山野鸡凹迁来。

蓝山太平圩薛氏  

    始迁祖可达公,清乾隆间自宜章徙居蓝山之永启乡太平圩。至1948年,族人405人。

蓝山大慈乡白竹园薛氏  

    始迁祖晚苟公,清乾隆时由宜章迁此。至1931年,凡8户,男12人,女10人,共22人。

溆浦舒容溪薛氏  

    始祖显公,原籍赵州,明洪武8年(1375)迁湖南辰溪。显公子辛公迁居麻阳。清乾隆时,长清由麻阳徙溆浦舒容溪。

麻阳下岔薛氏  

    明洪武8年(1375)辛一、辛二公自赵州移居湖南,同居辰溪龙铺。21年(1398)辛二移居麻阳下岔。辛二子二:文忠、文泗,正统13年(1448),文忠居祖基下岔为下岔房,文泗居下山王木坪为下山房,文忠后裔分居麻阳数地,远迁芷江、四川、贵州等处。字派:辛宣文贵子,永单启朝太,正国仁世天,长佳维廷上。清道光11年(1831)续派:祖德开从夏,端由继述良,嗣隆宗克显,运盛族生光,作诰书传仲,兼官学出唐,后人宏绍复,一本万年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5247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08: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平历史概览·史事之二十——薛公贬居薛家塘  

2022-04-19 18:09  




乐平人文荟萃

乐平历史概览·史事之二十

编者按:

乐平是一座有着1840余年建置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方集古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三色”于一身、融物质遗产文化与“非遗”文化两者为一体的文化厚土,其历史是厚重悠久的、其文化是多元多彩的。为促进今天的乐平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了解、熟知乐平的历史,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一本以历史发展时间为主线索、兼编年与纪传为一体的新书——《乐平历史概览》。该书收录了历版《乐平县志》及有关文献记录的截至新中国成立前的重大史事、重要人物、历史遗存,以帮助人们从时间的一维度中去读懂乐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内涵的多维度,读懂她在历史长河中流淌着的那些丰富的遗存、特色的文化、繁荣的戏曲、革命的传统。

本公号特将该书中的重大史事内容连载于后。

薛公贬居薛家塘

(公元1142年左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

《江西通志·卷九十六》载:

“薛仁辅,字汝弼,河东(今属山西)人。绍兴间官大理少卿时,秦桧忌岳飞,坐以逼扰不奉诏下狱。狱成,仁辅不署奏牍且明飞无罪。秦怒奉御史劾之编管。遇赦,量移饶州,因卜乐平之安巷居之。今薛家塘即其遗址。”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四》亦述:

“(岳)飞死,时年三十九。云弃市。……初,飞在狱,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并言飞无罪,禼俱劾去。”

史册有载,薛仁辅为民族英雄岳飞鸣冤叫屈,“言飞无罪”,而被臭名昭著的秦桧所“劾去”,罢去大理寺少卿的官职,被贬居饶州“乐平之安巷”。在于今的老北门街区中段,周家巷与扶摇巷连接处,有一地名为薛家塘处,就因曾任“最高法院副院长”的薛仁辅曾居此地而命名,以令后人缅怀薛仁辅这位藐视权奸之忠良。

“乐平之安巷”,即古时乐平属清泰坊的一个地方,其时该处薛公居所门前有一口水塘,人们便称之为薛公塘(此水塘亦存在了800多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仍在),乐平百姓为纪念这位高风亮节、急公好义、刚正不阿的忠良之士,就将此地段命名为“薛家塘”了。故清乾隆十七年版《乐平县志·卷四》有载:

“薛家塘,在县北隅。宋岳飞狱成,大理少卿薛仁辅不署奏牍,明飞无罪,秦桧怒谪饶州。仁辅卜居乐平,宅旁有塘,后因名。”

根据有关史书记载,薛仁辅贬居乐平后,终老于乐平薛家塘。如乾隆十七年版《乐平县志·卷四》《名迹志·宅墓》篇载:“薛公仁辅,墓在铜山乡(见《通志》)”。铜山乡即今日乐平众埠镇管辖范围,可见薛公仁辅被贬后一直在乐平,以至终老,逝后葬于乐平。

薛仁辅逝后约130多年,南宋末年写下首部县志《乐平广记》的乐平洪岩人李士会,就写有一首表达愤懑感慨之情的五言律诗《薛家塘》:

“自古杀忠良,多用巧中伤。

不驱飞作鬼,那得桧封王。

有士冤狴犴,无辜忤庙堂。

至今流斥地,人说薛家塘。”



薛家塘旧址

宋代薛仁辅为民族英雄岳飞鸣冤叫屈,被臭名昭著的秦桧所“劾去”,罢去大理寺少卿的官职,被贬居饶州“乐平之安巷”,旧居前原有一口水塘,后人称此地为薛家塘,于今仍为巷道之名。





信息来源:乐平文化与乡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0 05:19 , Processed in 0.0759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