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27|回复: 6

朱元璋儿子的结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68
发表于 2022-3-19 2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元璋26个儿子的结局2020
10/18
12:24
双鸭山草根
企鹅号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评论
0


                        
1 太子——朱标
早逝,追封明兴宗。
2 秦王,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
秦王的子孙后代顺序: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旐)-秦王(朱谊漶)-秦王(朱存枢)
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俘。
晋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
晋王的子孙后代顺序:晋恭王(朱)-晋定王(朱济熺)-晋王(朱济熿)-晋王(朱美圭)-晋庄王(朱钟铉)-晋端王(朱知烊)-晋简王(朱新典)-晋惠王(朱慎鋷)-晋穆王(朱敏淳)-晋王(朱求桂)
李自成攻陷山西,晋王朱求桂与秦王朱存枢均被俘,入北京,不知所终。
4 燕王,建藩国于北平府,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燕王朱棣以一隅灭天下,四年“靖难”,攻破南京,夺得帝位,迁都北平,改名北京,传14帝,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尽,明朝灭亡。
5 周王,建藩国于河南开封府
周王的子孙后代顺序:周定王(朱橚)-周宪王(朱有炖)-周简王(朱有爝)-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驩)-周惠王(朱同镳)-周恭王(朱睦审)-周庄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铤)-周端王(朱肃溱)-周王(朱恭枵)
崇祯十四年冬,李自成攻开封,朱恭枵出告示,杀贼一人者,赏黄金50两,贼久攻不克解围散去。明年四月,李自成再围开封,决河灌城,死者数十万,城破后,朱恭枵及其家眷被明军救出,不久去世,其孙南走,死于广州。
6楚王,建藩国于湖广武昌府
楚王的子孙后代顺序:楚昭王(朱桢)-楚庄王(朱孟烷)-楚宪王(朱季堄)-楚康王(朱季埱)-楚靖王(朱均鈋)-楚端王(朱荣氵戒)-楚愍王(朱显榕)-楚恭王(朱英佥)-楚王(朱华奎)
张献忠劫掠湖广,兵至武昌,俘虏朱华奎,沉入江中,诸子嗣无幸免者。
7 齐王(朱榑),建藩国于山东青州府
朱榑曾率军多次配合燕王朱棣北征蒙古,以武略自喜,性情凶暴,多行不法,与诸将争功,明太祖召其至南京,废为庶人,与周王一同禁锢。此后燕兵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去向,明成祖将齐王朱榑释放,回到藩国,愈加骄纵,图谋造反,杀人灭口。永乐四年来朝,廷臣弹劾齐王,明成祖遂将其拘押,废为庶人,封国废除。
8 潭王(朱梓),建藩国于湖广长沙府
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发,朱梓王妃于氏的父亲和妻弟牵扯其中被诛,朱梓坐立不膀,明太祖遣使安慰,召其来南京入见。朱梓大惧,与妃俱自焚而死。无子,除其封国。
9赵王(朱杞),未就藩
洪武二年生。次年受封,两岁夭折。
10 鲁王,建藩国于山东兖州府
鲁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鲁荒王(朱檀)-鲁惠王(朱泰堪)-鲁庄王(朱阳铸)-鲁端王(朱观定)-鲁恭王(朱颐坦)-鲁敬王(朱寿鏳)-鲁宪王(朱寿鋐)-鲁肃王(朱寿镛)-鲁王(朱以派)
崇祯十五年,清兵攻克兖州,朱以派被俘而死。其弟朱以海居于绍兴,号鲁监国,顺治三年六月,清兵攻克绍兴,朱以海居金门,起初郑成功礼待颇恭,后逐渐慢待,朱以海气愤不过,要去南澳,郑成功使人沉之海中溺死。
11 蜀王,建藩国于四川成都府
蜀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蜀献王(朱椿)-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党)-蜀和王(朱悦菼)-蜀定王(朱友垓)-蜀怀王(朱申鈘)-蜀惠王(朱申凿)-蜀昭王(朱宾瀚)-蜀成王(朱让栩)-蜀康王(朱承龠)-蜀端王(朱宣圻)-蜀恭王(朱奉铨)-蜀王(朱至澍)
张献忠攻陷成都,朱至澍率妃妾们投井自杀,全宗皆被害。
12 湘王(朱柏),建藩国于湖广荆州府
建文帝初年削藩,有人告朱柏谋反,建文帝遣使讯问。朱柏恐惧,无以自明,自焚而死,无子,封除。永乐初年,追谥号为湘献王。
13 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大同府
代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代简王(朱桂)-代隐王(朱仕廛)-代惠王(朱成炼)-代懿王(朱俊杖)-代昭王(朱充耀)-代恭王(朱廷埼)-代定王(朱鼐铉)-代王(朱鼐钧)-代康王(朱鼎渭)-代王(朱传火齐)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大同,代王全族遇害。
14 肃王,建藩国于甘肃兰州府
肃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肃庄王(朱楧)-肃康王(朱瞻焰)-肃简王(朱禄埤)-肃恭王(朱贡錝)-肃定王(朱弼桄)-肃怀王(朱绅堵)-肃懿王(朱缙贵)-肃宪王(朱绅尧)-肃王(朱识鋐)
崇祯十六年冬,李自成攻破兰州,朱识鋐被俘,宗人皆死。
15 辽王,就藩建藩国于湖广荆州府
辽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辽简王(朱植)-辽王(朱贵烚)-辽肃王(朱贵受)-辽靖王(朱豪墭)-辽惠王(朱恩稽)-辽恭王(朱宠氵受)-辽庄王(朱致格)-辽王(朱宪火节)
隆庆二年,巡按副使施笃臣与辽王朱宪火节有仇,朱宪火节立白纛,曰“讼冤之纛”。施笃臣惊曰:“王反矣。”率兵五百围困王宫。大学士张居正也与朱宪火节有隙,于是巡按御史弹劾朱宪火节淫虐僭拟等大罪十三条,废为庶人,锢高墙,死后无子嗣位,朝廷又不准旁支改袭,除其封国。
16 庆王,建藩国于银川府
庆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庆靖王(朱旃)-庆怀王(朱邃欻)-庆庄王(朱邃塀)-庆恭王(朱寘錖)-庆定王(朱台浤)-庆惠王(朱鼒枋)-庆端王(朱倪贵)-庆宪王(朱伸域)-庆王(朱帅锌)-庆王(朱倬纮)
崇祯十六年,流贼攻破宁夏,朱倬纮被俘。
17 宁王,建藩国于大宁,后改江西南昌府
宁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宁献王(朱权)-宁靖王(朱奠培)-宁康王(朱觐钧)-宁王(朱宸濠)
正德十四年,朱宸濠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被俘,废为庶人,除其封国。
18 岷王,藩国于湖广武冈府
岷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岷庄王(朱楩)-岷恭王(朱徽煣)-岷顺王(朱音瀼)-岷简王(朱膺钅丕)-岷靖王(朱彦汰)-岷康王(朱誉荣)-岷宪王(朱定耀)-岷王(朱禋洪)-岷王(朱企崟)
崇祯十六年,流贼攻陷武冈,朱企崟遇害。
19 谷王朱惠,建藩国于湖广长沙府
朱惠骄肆蛮横,夺民田,侵公税,杀无罪人。永乐十五年,朱惠及其二子皆废为庶人,除其封国。
20 韩王,建藩国于甘肃平凉府
韩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韩宪王(朱松)-韩恭王(朱冲或)-韩怀王(朱范圯)-韩靖王(朱范仰)-韩惠王(朱徵钋)-韩悼王(朱偕氵充)-韩康王(朱偕灊)-韩昭王(朱旭櫏)-韩定王(朱融燧)-韩端王(朱朗锜)-韩王(朱亶火脊)
崇祯十六年,流贼攻陷平凉,朱亶火脊被俘。
21 沈王,建藩国于山西潞州府
沈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沈简王(朱模)-沈康王(朱佶焞)-沈庄王(朱幼学)-沈恭王(朱诠钲)-沈宪王(朱允栘)-沈宣王(朱恬烄)-沈定王(朱珵尧)-沈王(朱效钅庸)
明亡,国除。
22 安王朱楹,藩国于甘肃平凉府
永乐十五年薨。无子,封除。
23 唐王,建藩国于河南南阳府
唐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唐定王(朱桱)-唐靖王(朱琼烃)-唐宪王(朱琼炟)-唐庄王(朱芝址)-唐成王(朱弥鍗)-唐敬王(朱宇温)-唐顺王(朱宙栐)-唐端王(朱硕熿)-唐王(朱聿键)-唐王(朱聿镆)
崇祯九年,朱聿键率军倡议勤王,却被勒令回国,废为庶人,幽之凤阳,改封其弟朱聿镆为唐王。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陷南阳,朱聿镆遇害。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福王朱由崧立于南京,释放了朱聿键。顺治二年五月,南京被清军攻破,朱聿键行至杭州,南安伯郑芝龙等人拥立他为监国,立政权于福州,年号隆武。顺治三年,清军克绍兴,鲁王朱以海逃往海上,福建大乱,郑芝龙假言海寇至,率兵航海逃去。清军入福建,俘虏唐王朱聿键,死于福州。
24 郢王朱栋,建藩国于湖广安陆府
永乐十二年薨。无子封除。
25 伊王,建藩国于河南洛阳府
伊王的子孙后代顺序表:伊历王(朱木彝)-伊简王(朱颙炴)-伊悼王(朱諟钒)-伊定王(朱諟锊)-伊庄王(朱訏渊)-伊敬王(朱訏淳)-伊王(朱典楧)
嘉靖四十三年,典楧淫暴,无藩臣礼,禁锢高墙,削除世封。
26 皇子朱楠,洪武二十六年生,逾月殇,未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6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20: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藩王世系——太祖篇



澜冰白羽

澜冰白羽



我是珀斯都水星人,职业单身狗蓄养师,兼职天桥下说书。


19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终明一朝,共有八十七位皇族被皇帝授封亲王爵位。按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规则,除太子外,皇帝诸子十岁封亲王,二十岁就藩出任藩王。

特殊情况下,皇子出生数月也会封王,但此例不算普遍。死后追封的情况,较为普遍,通常为儿子继位后追封父亲,孙子继位后追封父亲、祖父。

高墙——位于南京,是大明皇家监狱,专门关押被革除爵位的大明宗室。朝廷每年会给这些大明皇族一些钱粮。运气好的会被释放,但例子不多。

看管高墙的守卫,会问皇族讨要钱财,如不给就会折磨凌辱这些皇族。

明太祖朱元璋封二十五王

燕王称帝,谭王、湘王自尽,安王、郢王绝嗣,齐王、谷王、宁王、辽王、伊王爵位被废。

详细

秦王(1370~1649)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始祖秦愍王朱樉(1370~1395)明太祖朱元璋二子,明九大塞王之一。

秦隐王 朱尚炳 朱樉长子(1395~1412)

秦僖王 朱志堩 朱尚炳长子(1412~1424)

秦怀王 朱志均 朱尚炳次子(1424~1426)

秦康王 朱志 朱尚炳三子(1428~1455)

秦惠王 朱公锡 朱志 嫡子(1458~1486)

秦简王 朱诚泳 朱公锡庶子 (1488~1498)

秦康王 朱公铭 朱志 三子,追封。

秦庄王 朱诚澯 朱公铭嫡子,追封。

秦昭王 朱秉欆 朱诚澯庶子(1501~1502)

秦定王 朱惟焯 朱秉欆庶子(1510~1544)

秦恭王 朱诚润 朱公铭庶子,追封。

秦顺王 朱秉柎 朱诚润长子,追封。

秦端王 朱惟燫 朱秉柎长子,追封。

秦宣王 朱怀埢 朱惟燫长子(1548~1566)

秦靖王 朱敬镕 朱怀埢庶子(1569~1576)

秦敬王 朱谊澏 朱敬镕嫡子(1581~1586)

秦肃王 朱谊漶 朱敬镕三子(1587~1637)

秦景王 朱存机 朱谊漶次子(1637~1641)

秦王 朱存极 朱谊漶三子(1641~1643)

秦王 朱存(木釜)朱谊漶四子(1649~1649)

晋王(1370~1648)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始祖晋恭王朱棡(1370~1398)明太祖朱元璋三子,九大塞王之一。

晋定王朱济熺(1398~1414)朱棡长子。

晋王朱济熿(1414~1427)朱棡庶三子。

晋宪王朱美圭(1435~1441)朱济熺嫡子。

晋庄王朱钟铉(1442-1502)朱美圭嫡子。

晋靖王朱奇源,朱钟铉嫡子,追封。

晋怀王朱表荣,朱奇源嫡子,追封。

晋端王朱知烊(1503~1533)朱表荣庶子。

晋简王朱新㙉(1536~1575)晋靖王朱奇源之玄孙。

晋敬王朱慎镜,晋简王朱新㙉亲弟,追封。

晋惠王朱慎鋷(1579-1579) 晋简王朱新㙉亲弟。

晋穆王朱敏淳(1585-1610)朱慎鋷嫡子。

晋王朱求桂(1613~1630)朱敏淳庶子。

晋王朱审烜(1635-1648)朱求桂嫡子。

燕王(1370~1644)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始祖明成祖朱棣(1370~1424)明太祖朱元璋四子,大明九大塞王之一,兼任大明第三位天子。

明仁宗朱高炽(1424~1425)朱棣长子,大明第四位天子。

明宣宗朱瞻基(1425~1435)朱高炽长子,大明第五位天子。

明英宗朱祁镇(1435~1449)(1457~1464)朱瞻基长子,大明第六位天子。

明代宗朱祁钰(1449~1457)朱瞻基次子,大明第七位天子。

明宪宗朱见深(1464~1487)朱祁镇长子,大明第八位天子。

明孝宗朱祐樘(1487~1505)朱见深三子,大明第九位天子。

明武宗朱厚照(1505~1521)朱佑樘长子,大明第十位天子。

明世宗朱厚熜(1521~1566)朱佑樘侄子,大明第十一位天子。

明穆宗朱载坖(1566~1572)朱厚熜三子,大明第十二位天子。

明神宗朱翊钧(1572~1620)朱载坖三子,大明第十三位天子。

明光宗朱常洛(1620~1620)朱翊钧长子,大明第十四位天子。

明熹宗朱由校(1620~1627)朱常洛长子,大明第十五位天子。

崇祯帝朱由检(1627~1644)朱常洛五子,大明第十六位天子

周王(1370~1644)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家传洪德远,国庆凤鸣春,纪事常行孝,钦宗永保仁。

始祖周定王朱橚(1370~1425)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医学家。

周宪王朱有炖(1425~1439)朱橚嫡子。

周简王朱有爝(1439~1452)朱橚四子。

周靖王朱子垕(1455~1456)朱有爝庶子。

周懿王朱子埅(1457~1485)朱有爝庶二子。

周惠王朱同䥝(1487~1498)朱子埅庶子。

周悼王朱康㶇,朱同䥝嫡子,追封。

周恭王朱睦㰂(1499~1538)朱康㶇庶子。

周康王朱勤熄,朱睦㰂嫡子,追封。

周庄王朱朝堈(1539~1551)朱勤熄嫡子。

周敬王朱在铤(1552~1583)朱朝堈嫡子。

周端王朱肃溱(1586~1635)朱在铤嫡子。

周孝王朱恭枵(1635~1644)朱肃溱嫡子。

楚王(1370~1643)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始祖楚昭王朱桢(1370年~1424),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

楚庄王朱孟烷(1424~1439)朱桢三子。

楚宪王朱季堄(1439~1443)朱孟烷长子。

楚康王朱季埱(1444~1462)朱孟烷次子。

楚靖王朱均 (1465~1510)(史书无载其父)

楚端王朱荣㳦(1512~1534)(史书无载其父)

楚愍王朱显榕(1536~1545)朱荣㳦庶子。

楚恭王朱英 (1551~1571)朱显榕次子。

楚定王朱华奎(1583~1643)朱英 长子。

齐王(1370~1406)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始祖齐恭王朱榑(1370~1406),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子。

朱榑数立军功,但持功自傲,骄纵不法,被建文帝关进皇家监狱。朱棣攻占南京后,释放了这位倒霉的弟弟。

可惜朱榑死性不改,继续做不太合适的事情,最后被朱棣关进皇家监狱。宣德年间,与其子“暴死”

唯幼子朱贤爀幸存。

朱榑子嗣,世代被囚禁,为齐庶人。嘉靖十三年,释放了一位齐庶人——朱长毚,为朱榑曾孙。

万历年间,朱榑的后人中,有位名为朱承彩的人,有好学之名。《明史》称:“齐宗人多凶狡,独承彩颇好学云。”(比那帮混吃等死的强多了,果然失去安乐后,人就会开始不断的奋进。)

南明隆武年间,明绍宗朱聿键判定成祖朱棣对齐王一脉的处罚过重,应参考朱元璋对其侄子朱文正的处罚,即只罚本人,不及家人。

于是复原朱榑王位,并加谥号恭。

潭王(1370~1390)福昌忻保定,嘉应必兴隆,启处询从式,尊闻汝贵中。

始祖谭王朱梓(1370~1390)朱元璋第八子。

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年,因大舅子于琥卷入胡惟庸案后立即被杀,朱梓闻讯后非常紧张。朱元璋派人对他进行安慰,并召其入京,结果使朱梓更加害怕,便与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由于无子嗣幸存,封国被除。

上述这段话,说朱梓涉及胡惟庸案,经考证除了举家自焚以外,其他实在无法令人信服,前后疑点重重。

关于朱梓的死因,虽说明史记载他是陈友谅的遗腹子,所以朱梓知道实情后就每天都想着造反。但陈友谅死于1363年,若没有神灵相助,或是现代科技辅佐,一个生于1369年的婴儿,是不可能是已经死了六年的陈友谅的儿子。

对于朱梓的死,疑点很多,《罪惟录·潭王梓传》记载他十几岁时,就和朱元璋的宫女玩多人运动,就任藩王后也时常借朝见的名义和老情人叙旧。他死后,朱元璋借妖星乱宫之名,大肆屠杀宫女。

以上可能也是伪证,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查继佐拿野史糊弄后人的几率很高。

朱梓的死因,或许涉及到一些不能明说的事情。

赵王(1370四月~1370十月)

始祖赵王朱杞,生卒年(1369~1370),朱元璋第九子。

生在帝王家,却急匆匆的又回去了,只留下一个名号。

鲁王(1370~1683)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始祖鲁荒王朱檀(1370~1390)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

鲁靖王朱肇煇(1388~1466)朱檀长子。鲁王一脉真正的始祖,他不出生,鲁王一脉直接绝嗣,后面什么事情都没了。

鲁惠王 朱泰堪 (1467~1473)朱肇煇庶子。

鲁庄王 朱阳铸 (1476~1523)朱泰堪嫡子。

鲁怀王 朱当漎,朱阳铸嫡子,追封。

鲁悼王 朱健杙,朱当漎嫡子,追封。

鲁端王 朱观 (1528~1549)朱健杙嫡子。

鲁恭王 朱颐坦(1551~1594)朱观 庶子。

鲁敬王 朱寿鏳(1596~1600)朱颐坦六子。

鲁宪王 朱寿鋐(1601~1636)朱颐坦七子。

鲁肃王 朱寿镛(1636~1639)朱颐坦九子。

鲁安王 朱以派(1640~1642)朱寿镛嫡子。

鲁献王 朱以海(1642~1662)朱寿镛庶子。

鲁恭王 朱弘桓(1664~1683)朱以海八子。

蜀王(1378~1662)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始祖蜀献王朱椿(1378~1423)明太祖朱元璋十一子。

蜀庄王朱悦熑,朱椿嫡子,追封。

蜀靖王朱友堉(1424~1431)朱悦熑嫡子。

蜀僖王朱友壎(1432~1434)朱悦熑三子。

蜀和王朱悦 (1435~1461)朱椿五子。

蜀定王朱友垓(1463~1463)朱悦 嫡子。

蜀怀王朱申鈘(1464~1471)朱友垓嫡子。

蜀惠王朱申凿(1472~1493)朱友垓三子。

蜀昭王朱宾瀚(1494~1508)朱申凿嫡子。

蜀成王朱让栩(1510~1547)朱宾瀚嫡子。

蜀康王朱承爚(1549~1558)朱让栩三子。

蜀端王朱宣圻(1561~1612)朱承爚庶子。

蜀恭王朱奉铨(1615~1616)朱宣圻嫡子。

蜀仁王朱至澍(1616~1644)朱奉铨嫡子。

蜀王朱平?(1645~1662)朱至澍子。

湘王(1378~1399)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始祖湘献王朱柏(1371~1399)明太祖朱元璋十二子。

朱元璋驾崩后,朱柏悲痛欲绝,欲随父而去,却被人诬告欲要谋反。建文帝心生削藩之意,下旨派军队将兵器等装入马车,伪装成商队前往朱柏封地。

朱柏得知自己侄子想置自己与死地时,决心自杀,以免被那些军士羞辱。与家人饮酒诀别后,朱柏随即亲手放火焚宫室妃妾,并穿戴好亲王的衣冠,手执弓箭骑着白马跃入火中自尽,阖宫皆从朱柏而死。

建文帝知朱柏自杀,撤销其封国,并赠送恶谥——戾。

永乐元年,朱棣登基后感念朱柏无辜,却遭此羞辱。怜悯其无罪,却被迫自杀。宣布撤销恶谥,改谥曰献,并设置祠官守其陵园。

代王(1378~1644)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彜。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始祖代简王朱桂(1378~1399)(1402~1446)明太祖朱元璋十三子。大明九大塞王之一。

代戾王朱逊煓,朱桂嫡子,追封。

代隐王朱仕壥 (1448~1463)朱逊煓长子。

代惠王朱成炼 (1466~1489)朱仕壥庶子。

代思王朱聪沫,朱成炼庶子,追封。

代懿王朱俊杖(1499~1527)朱聪沫庶子。

代昭王朱充燿(1530~1547)朱俊杖庶子。

代恭王朱廷埼(1549~1573)朱充燿庶子。

代定王朱鼐铉(1581~1594)朱廷埼庶子。

代王朱鼐钧(1596~1627)朱廷埼三子。

代康王朱鼎渭(1627~1629)朱鼐钧次子。

代裕王朱彝梃(1632~1639)朱鼎渭嫡子。

代王朱传㸄(1639~1644)朱彝梃嫡子。

肃王(1378~1643)赡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富运,凯谏处恒隆。

始祖肃庄王朱楧(1378~1440)明太祖朱元璋十四子,大明九大塞王之一。

肃康王朱曕焰(1420~1464)朱楧长子。

肃简王朱禄埤(1464~1479)朱曕焰庶子。

肃恭王朱贡錝(1479~1536)朱禄埤之子。

肃靖王朱真淤,朱贡錝之子,追封。

肃定王朱弼桄(1536~1562)朱真淤次子。

肃昭王朱缙炯,朱弼桄长子,追封。

肃怀王朱绅堵(1562~1564)朱缙炯庶子。

肃安王朱弼柿,朱真淤四子,追封。

肃懿王朱缙 (1564~1588)朱弼柿庶子。

肃宪王朱绅墝(1588~1618)朱缙 庶子。

肃王朱识鋐(1618~1643)朱绅墝嫡子。

辽王(1378~1683)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始祖辽简王朱植(1377~1424)明太祖朱元璋十五子,大明九大塞王之一。

辽王朱贵烚(1424~1439)朱植次子,因荒淫无道,被拉去守朱植的陵墓,到死为止。

辽肃王朱贵燰(1439~1471)朱植四子。

辽靖王朱豪墭(1473~1478)朱贵燰嫡子。

辽惠王朱恩鑙(1480~1495)朱豪墭次子。

辽恭王朱宠涭(1497~1521)朱恩鑙嫡子。

辽庄王朱致格(1524~1537)朱宠涭次子。

辽慜王朱宪㸅(1540~1568)朱致格庶子。

朱宪㸅侍奉道教,为嘉靖喜爱,然其常做淫虐不法之事。隆庆二年被弹劾,确定其所犯之罪后王爵被废,拖家带口被送入位于南京的大明皇家监狱——高墙,进行无期限拘留。

辽王一脉,自此除国。

以下是回光返照

辽靖王朱术雅(1645~1646)朱贵烚后裔,长阳王朱宪焕嫡长子。朱贵烚虽然被拉去守亲爹的陵墓,但他未晋位辽王时,受封长阳郡王。长阳郡王未曾因此而撤销爵位,一直沿袭到明末。

辽静王朱术桂(1646~1683)长阳王朱宪焕嫡次子。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占澎湖,朱术桂心知大明昔日荣光已彻底一去不返,不愿坐等台湾沦陷,以免将来剃发易服。于是穿戴亲王冕服,一身正装辞别天地祖宗与家人后,从容自缢。

朱术桂自缢后,台湾人民为防止清军毁坏盗掘朱术桂与家人的墓地,故伪造一百疑墓,以混淆清军耳目。

庆王(1391~1643)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毘。

始祖庆靖王朱栴(1391~1438)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大明九大塞王之一。

朱栴博文好学,文采斐然,忠孝两全。晚年思念家乡,每次希望回家探亲的要求,都被大明天子拒绝。朱栴便把思乡之情,全部溶于墨中,写成诗文。

《长相思·秋眺》——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
《捣练子》——风阵阵,雨潺潺,五月犹如十月寒,塞上从来偏节令,倦游南客忆乡关。”
《行香子》——五十之年,华发盈颠,得平安,感谢苍天。无忧无虑,即是神仙。有数厨书,万钟禄,万丘田。光阴似箭,冬冷春暄。尽今生,所事随缘,从他汗筒芳臭流传。但饥时饭,渴时饮,困时眠。”

庆康王朱秩煃(1439~1469)朱栴庶子。

庆怀王朱邃坎(1471~1479)朱秩煃庶子。

庆庄王朱邃塀(1481~1491)朱秩煃次子。

庆恭王朱寘錖(1491~1498)朱邃塀庶子。

庆定王朱台浤(1503~1551)朱寘錖庶子。

庆惠王朱鼒枋(1552~1574)朱台浤次子。

庆端王朱倪 (1577~1588)朱鼒枋嫡子。

庆宪王朱伸域(1591~1591)朱倪 庶子。

庆王朱帅锌(1595~1617)朱伸域嫡子。

庆王朱倬漼(1617~1643)朱帅锌长子。

宁王(1391~1520)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始祖宁献王朱权(1394~1448)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大明九大塞王之一。

宁惠王朱磐烒,朱权嫡子,追封。

宁靖王朱奠培(1449~1491)朱磐烒嫡子。

宁康王朱觐钧(1492~1497)朱奠培嫡子。

宁王朱宸濠(1499~1520)朱觐钧庶子。

宁王一脉,与燕王一脉,存在不可化解的深仇。燕王朱棣曾看到朱权率领朵颜三卫时的英姿。也看到了大宁朵颜铁骑的骁勇善战。朱棣见此对群臣感叹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

朱棣起兵造反后,乘机骗取朱权的信任,后绑架朱权,胁迫大宁铁骑与其一起谋反。靖难之后,朱棣不愿兑现诺言,并乘机南迁朱权封地,将其从塞北强行送到了江西南昌。

此事,埋下了日后宁王之乱的一枚种子,而自朱权之后,历代宁王都与大明朝廷矛盾重重,这些事情,都是浇灌宁王之乱的养分。

公元1507年,第四代宁王朱宸濠听从方士胡言乱语,认定自己有天子之气。外加宁王一脉与朝廷之间的重重矛盾,二者相加之下,朱宸濠最终决定效仿朱棣起兵造反。

但造反需要兵马,宁王的朵颜三卫几十年前就被朱棣拿走了,剩下了宁王卫队也被逐一被废。手上无兵,总不能梦里造反吧?

经过一番努力(遍地贿赂,从朝臣到内宦。再到取悦明武宗本人),1514年,朱宸濠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宁王卫队,为造反迈开了坚定的一步。

这里省略朱宸濠历年来的各种不安分行为。

1519年,朱宸濠借明武宗荒淫无道为由,正式起兵造反。大宁铁骑果然如先祖朱权时期一般骁勇善战,短短数十日便如疾风一般横扫附近州府。

可惜,四十三天后,宁王之乱被平定,平定宁王之乱的,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心学大家——王阳明。随后,明武宗上演了一场青史留名的闹剧,不但没安抚因宁王之乱而遭殃的黎民百姓,反倒是加重了百姓的苦难。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朱权神魂显灵,明武宗朱厚照在江苏省清江浦泛舟玩耍时不慎落水,这次落水,促成了朱厚照英年早逝的结局。

1520年十二月,朱宸濠在通州被施以极刑,挫骨扬灰。

岷王(1391~1643)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鎔喜贲从。

始祖岷庄王朱楩(1391~1450)明太祖朱元璋十八子。

岷恭王朱徽煣 (1452~1463)朱楩嫡次子。

岷顺王朱音埑 (1465~1480)朱徽煣嫡子。

岷简王朱膺鉟 (1488~1500)朱音埑嫡子。

岷靖王朱彦汰 (1504~1544)朱膺鉟庶子。

岷康王朱誉荣 (1546~1552)朱彦汰嫡子。

岷宪王朱定燿 (1555~1555)朱誉荣嫡子。

僖靖世子朱干跬,朱定燿庶子。

岷王朱禋洪 (1622~1628)朱定燿曾孙。

岷王朱企 (1631~1643)朱禋洪叔叔。

1643年,武冈被攻占后,末代岷王被杀。南明皇帝又追封末代岷王子嗣为珉王。

朱干跬有个儿子,名为朱小鲁。朱小鲁后来将家人从湖南武冈,向东北方面迁到湖南省城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

朱小鲁——朱其美——朱雍松——朱崇相——朱理泰——朱原善——朱谘桂——朱访绪——朱宽澍——朱镕基。

谷王(1391~1417)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始祖谷王朱橞(生卒年1379~1428)明太祖朱元璋十九子,大明九大塞王之一。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时,朱橞应建文帝诏,率兵拱卫京城南京的金川门。但朱棣攻至金川门时,朱橞见事已至此,也不愿继续为侄子朱允炆效命,转而大开金川门,投降朱棣,放朱棣大军入内。

朱棣称帝后,感念朱橞及时投降,兄弟之间没兵刃相见。封朱橞驻守长沙,又赏赐了财物、卫士等一系列奖励。

但朱橞到长沙后,便以从龙有功自傲,在长沙当地横行霸道,目无王法。不但随意诛杀当地官员,还侵占百姓田地,搜刮民财,打造兵器甲胄,战船弩箭。并写信给自己的一母同胞的哥哥蜀王朱椿,希望他一起起兵造反。

朱椿回信骂了朱橞,告诉他脑子清醒点,但朱橞依旧执迷不悟。后来朱橞认为自己是太祖十八子(九子赵王朱杞早夭,故而朱橞身为十九子,前进一步为十八子在某种意义上没错)并伪造建文帝藏在他家,今日他要为建文帝恢复地位。

朱椿知道后,给朱棣上了一封诏书,告诉朱棣,朱橞真的要造反了。

朱棣知道实情后,将朱橞召入北京,告诉朱橞,朱椿已经把事情都告诉他后。朱橞俯首认错,希望朱棣别杀他。

朱棣不想背负杀弟的罪名,因为朱橞一是朱棣兄弟,二朱橞毕竟对朱棣有恩。

在群臣以周杀管、蔡,汉除刘濞为历史依据,希望朱棣杀掉朱橞。朱棣最后决定让诸位亲王决定朱橞的结局。经过商议,决定不杀朱橞,但废除王位,朱橞和他的子孙全部关入大明皇家监狱——高墙。至于那些追随朱橞的官员,除了举报的以外,其他按大明律法惩处。

谷王一脉,和齐王一脉,在大明皇家监狱里自行繁衍。最后谷王一脉绝嗣,齐王一脉上书,希望把谷王一脉的房产都赏给他们。

南明时,没有恢复朱橞的爵位。

但朱橞在民间,居然声誉很好,与史实截然相反。民间传说中,谷王朱橞是位贤王,时常为百姓谋取福祉。朱棣称帝后决心杀掉藩王,就准备拿最贤明的朱橞开刀。但朱棣派来的三个杀手感慕谷王的贤明,决定自杀以抗拒朱棣的命令。

朱橞对此非常悲痛,又愤慨朱棣竟然要手足相残,在埋葬了三位义士后,便在义士墓旁修了一个毛草庵,自己削发为僧,青灯古佛,常伴佛祖,直到百岁才圆寂。

人们为了纪念谷王,就把云母山改名为谷王山,把山中的最高峰起名为谷王峰,后又把谷王住过的草庵改建扩大,起名为谷山寺。同时,为纪念三位将军,又在他们自则的地方建了一座三王庙。从此,谷王寺和三王庙里香火日旺,成为长沙地区佛教八大丛林之一。

看来,事在人为。

韩王(1391~1463)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颢慥,令绪价蕃维。

始祖韩宪王朱松(1391~1407)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子。

韩恭王朱冲 (1410~1440)朱松嫡子。

韩怀王朱范圯 (1442~1444)朱冲 庶子。

韩靖王朱范?(1446~1450)朱冲 二子。

韩惠王朱征钋 (1451~1469)朱范?庶子。

韩悼王朱偕㳘(1470~1474)朱征钋二子。

韩康王朱偕灊 (1476~1501)朱征钋三子。

韩昭王朱旭櫏 (1504~1534)朱偕灊庶子。

韩定王朱融燧 (1536~1565) 朱旭櫏二子。

韩安王朱谟㙉,朱融燧嫡子,追封。

韩端王朱朗锜 (1569~1606)朱谟㙉庶子。

韩简王朱璟浤,朱朗锜嫡子,追封。

韩庄王朱逵 ,朱璟浤嫡子,追封。

韩王朱亶塉 (1611~?)朱逵 嫡子。

韩王朱韶䐾(?~1643)朱亶塉之子。

另:朱韶䐾遇害后,他的曾叔朱璟溧辗转流浪,带领关陇健儿辗转到韶州、仁化。得知南明建立后,他写了奏折,阐明长幼后告知其不会对南明朝称臣。后称帝,为定武帝。

朱璟溧是否称帝,以及是否有这个人,史书上存在争议,至今尚未有定论。

沈王(1391~1644)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始祖沈简王朱模(1391~1431)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一子。

沈康王朱佶焞 (1432~1457)朱模庶子。

沈庄王朱幼㙾 (1459~1516)朱佶焞嫡子。

沈恭王朱诠钲 (1518~1527)朱幼㙾庶子。

沈安王朱诠鉌,朱幼㙾二子,追封。

沈靖王朱勋 ,朱诠钲庶子,追封。

沈惠王朱勋潪,朱诠鉌嫡子,追封。

沈怀王朱胤桤,朱勋 庶子,追封。

沈宪王朱胤栘 (1531~1549)朱勋潪嫡子。

沈宣王朱恬烄 (1552~1582)朱胤栘二子。

沈定王朱珵墝 (1584~1633)朱恬烄嫡子。

沈裕王朱效镛 (1636?~1639)朱珵墝嫡子。

沈王朱迥洪(1639~1644)朱效镛嫡子。

安王(1391~1417)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始祖安惠王朱楹(生卒年1383~1417)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二子。

安惠王朱楹,在位二十六年,无功无过无子,死后封国被除。

唐王(1391~1659)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始祖唐定王朱桱(1391~1415)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

唐靖王朱琼烃(1423~1426)朱桱嫡子。

唐宪王朱琼炟(1428~1475)朱桱二子。

唐庄王朱芝址(1477~1485)朱琼炟二子。

唐成王朱弥鍗(1487~1523)朱芝址庶子。

唐恭王朱弥钳,朱芝址三子, 追封。

唐敬王朱宇温(1525~1560)朱弥钳嫡子。

唐顺王朱宙栐(1562~1564)朱宇温二子。

唐端王朱硕熿(1569~1630)朱宙栐庶子。

唐裕王朱器墭,朱硕熿庶子,追封。

唐王朱聿键(1632~1636)朱器墭嫡子。

唐愍王朱聿鏼(1636~1641)朱器墭二子。

唐王朱聿 (1645~1646)朱器墭三子。

唐王朱聿锷(1646~1659)朱器墭四子。

郢王(1391~1414)伟闻参望奭,箴诲洎臯夔。麒麟余积兆,奎颖晔璿玑。

始祖郢靖王朱栋(1391~1414)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四子。

朱栋在位二十三年,膝下唯有四女,因无子,封国被撤销。

伊王(1391~1564)顒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始祖伊厉王朱㰘(1391~1414)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五子。

伊简王朱颙炔(1424~1462)朱㰘庶子。

伊安王朱勉塣,朱颙炔庶子,追封。

伊悼王朱諟钒(1466~1475)朱勉塣嫡子。

伊定王朱諟锊(1477~1508)朱勉塣二子。

伊庄王朱訏渊(1511~1526)朱諟锊嫡子

伊敬王朱訏淳(1527~1542)朱諟锊二子。

伊哀王朱典楧(1544~1564)朱訏淳庶子。

朱典楧继位后,把封建时代统治者能做的蠢事都做了一遍。侵占民房、广修宫室、自比天子、强抢民女、以人喂虎、目无国法。最后被废除王位,关入大明皇家监狱吃牢饭。进了皇家监狱后,朱典楧无牵无挂,活到了七十一岁。

靖江王(1370~1650)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始祖南昌王朱兴隆,明太祖朱元璋大哥。

南昌王朱文正,朱兴隆独子,朱元璋侄子。因不满封赏,意图通敌卖国被朱元璋软禁,死后追封爵位。

靖江王朱守谦(1370~1380)(1387~1387)朱文正独子。朱元璋梦碎的地方。

靖江悼僖王朱赞仪(1400~1408)朱守谦嫡子。

靖江庄简王朱佐敬(1411~1469)朱赞仪庶子

靖江怀顺王朱相承,朱佐敬嫡子,追封。

靖江昭和王朱规裕(1471~1489)朱相承嫡子。

靖江端懿王朱约麒(1490~1516)朱规裕嫡子。

靖江安肃王朱经扶(1518~1525)朱约麒嫡子

靖江恭惠王朱邦苧(1527~1572)朱经扶庶子。

靖江康僖王朱任昌(1575~1582)朱邦苧庶子。

靖江温裕王朱履焘(1585~1590)朱任昌庶子。

靖江宪定王朱任晟(1592~1609)朱邦苧二子。

靖江荣穆王朱履祜(1612~1635)朱任晟二子。

靖江王朱亨嘉(1638~1646)朱履祜嫡子。

靖江王朱亨歅(1646~1650)朱履祥嫡长子。

——————————————————————————

本文只介绍朱元璋二十四子,以及侄孙朱守谦等二十五位藩王的世系。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6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2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后人 揭秘朱元璋的是否还有后代存世

2014-03-14 10:46:57   朱标 宁国公主 马皇后 朱允炆 朱棣 朱元璋  .


  朱元璋后人: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他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民族,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政策,恢复了中华。那么他的后代又现今在何方呢?

  新郑:朱元璋画像捐给了国家

  走进新郑市王耀松家,只见房屋正中供奉着朱元璋和军师刘伯温在一起的彩色画像照片,据他哥哥王耀君说,这张画像的原件保存在新郑市博物馆,虽然不是明朝画像,但有关专家说十分难得,因为反应朱元璋生活的画像这是第一张。现在王姓23户家家供奉的都是他从新郑市博物馆原件上照下来冲洗的。从前家里还有一张朱元璋的画像,高2米、宽1.5米,1964年前,他哥哥把画像捐给国家了。“当时省里、北京都来了专家,鉴定后说画像是明朝真品、是国宝,十分难得,保存对空气、水分、光线要求十分严格,放在我们家保存不如让国家来保存。就这样我哥哥让拿走了,国家还给他奖励了400块钱。”这幅画像现在保存在国家博物馆,1973年,王耀君到国家博物馆想看看画像,工作人员告诉他外宾看也要周总理签字,如果他能让周总理签字,就让他看。“我一个农民,上那里找周总理签字呀!我就回来了。”

  他们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只祖先穿的布袜子,祖祖辈辈传说是朱元璋的袜子,但省、国家专家鉴定说不是,如果是朱元璋的袜子肯定有绣花,可这个没有。“这袜子原来是一双,另外一只被淇县姓朱的来续家谱时拿走了。”据记者分析,这袜子不是朱元璋的,应该是他们到新郑来的第一个人的。“我们家原来有一件黄龙袍,上面绣有一条龙,我小时候见过,但放毁了。”王耀君十分惋惜地说。

  “自古至今,我们这里人都说我们是‘朱改王’,是朱元璋的后代,是从山西大都逃难过来的。”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王耀君1973年到处查找资料,发现《新郑县志》记载他祖先叫朱九式,是一个中医,从山西大都逃到新郑后,听说县官的女儿生病没人可治愈,是他治好了,为此乾隆四十年的县志记载了他,上面说朱九式是王室宗亲。记者认为,朱元璋的后代不会起这么简单的名字,可能他是朱元璋的第九世,为了躲避追逃他取了谐音叫朱九式。至于什么时候改姓王,他们先辈没有传说下来。



  还有什么可以证明他们是朱元璋后代呢?73岁的王耀君说:“我爷爷是郁字辈,我父亲是炳字辈,我是耀字辈。因为没有家谱,后代就没有论辈了。虽然我们已经到了第22代,但我们姓王的从不乱辈,也不通婚。”

  在新郑市郭店镇有个朱庄村,该村住着120户、670口人,在外工作人员有100多口。村民朱登亮打电话告诉记者他们也是朱元璋后代。记者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偏僻的村庄,80岁的朱木林和他的两个弟弟以及村里其他人早已等候在朱登亮家里接受采访。据3位老人讲,他们家原来的牌位上写的有朱绍周、朱绍珍和朱伦洁、朱伦清,他们是恪字辈,儿子是广字辈,孙子是登字辈,重孙是庸字辈。由于没有家谱续后代,上世纪40年代他们到郑州姚桥贾岗村干活时,把贾岗村朱氏的族谱抄回当作自己的族谱起名字,现在已用到了“新宣传”辈。新中国成立前,从他们这里还有搬迁到尉氏去的。

  因为没有家谱和祖传证据,根据祖先绍、伦辈和他们的恪、广、登、庸辈推算,只能断定他们是周定王的后代。至于他们是定王后代中那一支脉就不好断定了。

  长葛:排行、传说和杞县的一致

  文章见报的当天上午,一位在郑州工作的高先生打电话说,根据记者文章看,他们也是朱元璋的后代,他的老家是长葛市和尚桥镇毛庄村。记者来到毛庄村,几个热心人接受了采访。

  据今年81岁的高广纪说,他们村有姓高的270口人,姓朱的200多口人,姓朱的原来姓崔,可能在清朝时候改姓了朱。“我们的家谱在“文革”时烧了,我们为啥姓高,和杞县的传说一模一样,我们的排辈和杞县的也一模一样。我们村恪字辈还健在,我是广字辈,儿子是登字辈,孙子是庸字辈。”高广纪说。据他推算,他们可能是伦字辈(即朱元璋的第13代)搬迁到此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祖先是周定王,至于从何地到此,没有人知道。他们早听说周定王的坟墓在禹县,可从没去祭拜过,最近要去祭拜一下。

  几个老年人说,1977年“农业学大寨”平坟时,他们的祖坟里挖出了4顶官帽和文书,交公社了。清朝时,他们祖先出了不少武举人,小时候他们家里还有过去打仗用的弓箭。据他们前辈传说,从他们这里还搬迁到方城一支,由于在当地受人欺负,娶儿媳时,回来叫人去壮威,结果老家去了4个武官,从此方城的亲人再没有人敢欺负了。高广纪听他爷爷说,在过去他们还经常去新郑朱家走亲戚。“姓朱的分君朱和民朱,在过去民朱见了君朱都特别尊敬,后来周围有些姓朱的也按他们的辈分起名字。”几个在场的人都这样说。

  这个村子的朱家和高家从来都按辈分称呼,两姓排行都不乱,大家都明白是一个祖先,见面都很客气,遇到红白喜事都前往帮忙或送礼。以前姓高和姓朱的都不通婚,这几年才有年轻人通婚。

  荥阳:家谱断代祖先难以搞清楚

  荥阳市贾峪镇朱顶村的支部书记朱东仁打电话告诉记者,他们村全部姓朱,不但有家谱,还有朱氏祠堂,100%是朱元璋的后裔。



  记者来到他们的祖庙前,只见祖庙是一处十分破旧的老房子,大门上镶嵌着石刻的“朱氏祠堂”,门两边镶嵌着石刻的“宗德衍家声,祖功垂福泽”,对准院门口是一通石碑,上写:朱氏自大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河南弟兄3人,长讳彦明居温县平郜村;次讳彦良居密县庙朱村;三讳彦洛居荥阳槐西村,而后又迁至朱顶村。这个祠堂历史不长,石碑和门联也是后来镶嵌上去的,祠堂里空空荡荡。

  如果以碑文为据,他们应是朱元璋儿子岷王的后代,因为,岷王位下第4代是“彦”字辈。可他们现在健在的有“润昭格广登庸”6辈,这又是周王家的排行,前后矛盾。况且永乐年间中国还是朱家的天下,朱家各个支脉都吃俸禄、都有分封,怎么会到处搬迁呢?难道是朝廷政治斗争中逃难?都无从考证。

  他们向记者出示的家谱也是民国20年(即公元1931年)时朱家人千辛万苦到处寻找后写的,但家谱格式和杞县高家的大相径庭。家谱中起名字的前20字(即朱元璋为后代起名排的字)倒是和杞县家谱中的一样。但后20字是他们后来自己续上的,也没有多长时间,即:“承先光祖训,修德振家声,景福延令绪,永世庆华宗”。

  这个家谱收录了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等朱元璋儿子后代起名的20字。可见,在没有交通工具的岁月里,荥阳朱家为续这个家谱费了多大的工夫啊!

  据村支部书记朱东仁讲,他们原来的家谱在历史上被大火烧毁,好像曾经姓屈,历史上也曾经被剿杀过。现在全村有2400口人,有通婚的。很久以前,从他们这里又有人搬迁到密县、登封和古荥居住,现在附近的上星湾、下星湾、石佛沟等村子都有姓朱的,包括他们一共有3000多人。他们十分想搞清楚自己的来龙去脉,已在3月初成立了朱顶村朱氏理事会,印刷了数以千计的《致朱氏子孙的一封信》,广泛散发给姓朱的,准备续家谱、建祠堂、成立朱顶朱氏研究会。

  记者听说金水区庙李镇二十里铺村也有很多姓朱的,前往了解情况。村干部朱登超说,他们村有姓朱的700多人,知道的排行有润、昭、恪、广、登、庸,至于从哪里来到此地、祖先的传说、家谱都没有,因为起名字的前20字已使用完,后来出生的孩子都是随便起名字的,但大家都不乱辈,只要辈分明白,五六十岁的人见了二三十岁的人不喊爷不说话。从排行看,他们应该是周定王的后代,但没有其他证据可以完全断定。

  吉林:燕王后代本是河南安阳人

  从网上看到本报的报道后,家住吉林省白山市的燕王第20代孙子朱本玺(猷字辈)和记者取得了联系。据他讲,他的先人在清代家谱命名排行20字后又续了20字,即:“本源续古礼,忠孝可传世,道德治家远,仁义流芳名。”



  他的祖籍是河南省安阳市,新中国成立前,会中医的爷爷朱先明去了吉林,爷爷是独子,父亲是1953年才出生的,现在他们家族在吉林有36人。由于家谱在“文革”时被烧,爷爷已去世,大学毕业的他显得很无奈地说:“其实,我很羡慕杞县的高广启,他们有完整的家谱,可以名正言顺的说出自己的祖先。因为没有家谱,我们说自己是朱元璋的后裔,有些不理直气壮,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我们是在冒充。其实,现代科学很发达,如果真的想弄清楚是不是朱元璋的后裔十分容易,搞一下基因检测就可以了。”

  通过本报的牵线搭桥,现在这些朱元璋的后代都联系上了。朱本玺听杞县的高广启说,今年安徽省凤阳县要举办朱氏宗亲大会,他说:“如果到时候工作不忙,我将尽力去参加,毕竟这样的机会难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6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2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后人今何在?隐居浙江小山村,为证明身份拿出朱元璋的龙椅


















Scan me!















中国重血脉传承,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人都会往前追溯,看看自己是谁的后代,祖上哪些人又做过什么事等等,比如明星关之琳、关晓彤都是清朝皇室的后裔。中国封建历史几千年,改朝换代无数次,从秦始皇开始算的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都有将近500位,而如今历史变迁,他们的后代早已散落在世界各地。



虽然人们可能已经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不知道他们是哪位名人的后裔,但是他们却一直铭记自己的身份,比如2014年的时候,浙江有个村民便坚称自己是朱元璋的后代,并且还拿出了一定的证据,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真的是朱元璋的后代吗?

这个自称朱元璋后人的农民叫做朱国栋,家住浙江浦江县田后蓬村,田后蓬村有40多户人家,而且每一家都姓朱,按照他们的说法来看的话,就是他们一村子的人全都是朱元璋的后代,但现在沽名钓誉,想借此引起关注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不用拿证据,谁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编故事,说是某某名人的后代,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



朱国栋这下就急了,觉得自己的身份不被承认,于是说自己是有证据的,族谱和龙椅可以作证明。朱国栋告诉大家,他的祖上是一位王爷,进入明朝末年后,国家一片动荡,明朝气数已尽,朱家子孙虽然也想挽救,但实在无计可施。

后来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军攻进紫禁城,崇祯皇帝绝望之下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政权正式瓦解,这位王爷在逃亡之前特意带上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坐过的龙椅,希望借着龙椅的传承可以让子孙不忘家仇国恨,之后他便带着子孙来到了浙江浦江县,谁知这一呆就在此处扎了根。



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清军入关之后,朱家后人为保自身安全,先是将龙椅藏在一个隐秘的山洞里,然后改换了姓氏,低调过日子。直到清朝宣告灭亡,他们才重新将龙椅取出,接着改回朱姓。

人们听完故事起始后也觉得情有可原,再者说他家中的龙椅看起来也很像真的,于是便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普通百姓想参观,商人想将龙椅买回去收藏,而历史研究的专家则想鉴定一下龙椅是不是真的文物,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什么对历史研究有价值的信息。



商人们最开始给出的价格是五万,后来慢慢的又涨到了10万,朱国栋的儿子劝父亲将龙椅卖了换点钱,但是朱国栋拒绝了,他说那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即使给一千万他也不会卖,可见他对这把龙椅的感情之深。

后来专家对龙椅做了一个鉴定,发现椅子确实是上好金丝楠木做的,而且是明初文物,做工也很精良,但却跟龙椅的造型不一样,很可能是一个赝品。不过这个结果却没对朱国栋造成什么影响,他依旧坚定的称自己是朱元璋后人。



其实仔细想来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当初朱元璋称帝后实行“藩封制度”,将自己的子孙后代封到各地做藩王,所以他的后代可谓是遍布全国各地,清军入关后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朱家后人全部赶尽杀绝,更何况一般人家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金丝楠木椅,对此你怎么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6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21: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这个儿子的后代被监禁一百多年,比庶人还苦
   
2021-03-22 17:50:58 来源: 大眼编辑部  举报





0


分享至









Scan me!





明宣宗宣德三年,福建发生了一个案子,有人自称是朱元璋的七儿子、齐王朱槫,并制有王冠等物,号称七府小齐王,图谋不轨,结果被人告发,为首者被械送北京处死,一共有几百人受牵连而死。


其实,朱槫本人此时还好好地活着。





朱槫是朱元璋的七儿子,被封为齐王,藩地在山东的青州。朱槫娶的是江阴侯吴良的女儿,按照规矩,吴良亲自前往青州督造齐王府,并最终死在青州,由他的儿子吴高继承了侯爵。


朱槫性格凶暴,曾经跟着他的四哥朱棣率军出塞,自认为很有军事才略,平时就不太安分,而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一向骄纵。到了建文帝时代,朝廷着手削藩,齐王是重点对象,被废为庶人,关押在南京,后来险些丢了性命。不过,朱槫的妻兄、江阴侯吴高一直忠于建文帝,率兵从辽东攻打北平,最后朱棣设计,让建文帝夺去吴高的兵权。


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朱槫的王爵,他的三个儿子也分别被封为郡王,待遇可谓不薄。朱棣又不计前嫌,起用江阴侯吴高镇守大同。





不过,朱棣坐稳江山之后,对亲王的控制越来越严。齐王朱槫却还像从前一样骄横张狂,齐王府的卫军和青州本地的军将、官员之间也闹出许多矛盾。朱棣敲打过他几次,提醒他不要忘了被建文帝关押的岁月。朱槫依然我行我素,招集术士大搞邪术,还把反对他的人关押起来。


永乐四年,朱槫进京朝见朱棣,有大臣指责他有罪,请求依法处置。朱槫管不住自己的火爆脾气,在朝堂之上厉声喝道:“奸臣喋喋,无乃效建文时杀我?会须尽斫此辈!”


意思是说,这帮喋喋不休的家伙都是奸臣,都想害我,应该剁了。朱槫忘了自己这是在哪里说话,那些大臣如果没有揣透朱棣的心思,哪里敢攻击朱槫?





朱棣坐在大殿上面,看着朱槫这种态度,大怒,夺去齐王府的护卫,处死他的亲信,遣散王府官员,并把朱槫扣在京城,不许再回青州。朱槫非常不满,朱棣就把他的儿子们也弄到京城,一起废为庶人,监押起来,一直到朱棣去世也没有饶恕他们。


朱棣的儿子明仁宗不像父亲一样凶暴,对叔叔们和两个弟弟比较友善。可他在位不到一年就死掉,他的儿子明宣宗就没有父亲那么多顾忌,先后收拾了汉王和晋王。福建假冒齐王一案发生之后,明宣宗趁机要把祖父留下的这个脓包彻底除掉,结果朱槫和三个儿子一起暴亡,死因不详。





朱槫被废为庶人时,王妃吴氏已经去世,他身边还有小妾陪伴,后来又有庶子出生。所以朱槫死后,还有幼子活下来,其子孙一直被严密看管,但可以婚配,到了嘉靖年间才被释放为平民,关押的时间要比建庶人长了将近百年,遭遇更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朱槫这一枝有后代留下来,虽然都是平民,终究比大哥朱标强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6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2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庶人在明朝到底有特殊?贵为皇帝后裔,却没有名字

2020-06-08 13:36:30 首页




登录













  明朝庶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朝时期,有一群特殊人群,他们既不用从事生产劳动,也不需要缴纳赋税,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因为他们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也就是所谓的宗室。朱元璋称帝后,就制定了严格的封藩制度,他的子孙“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

  然而,在这些天潢贵胄中,有一批人命运却很悲惨,他们也是朱元璋的后裔,却有姓没名,而且世世代代都是囚徒,受到官府的严格监控,甚至连婚姻嫁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那么他们到底是谁呢?

image.png

  这些人在明朝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就是“庶人”。“庶人”原意就是没有官爵的普通百姓,但在明朝却不一样,他们是朱元璋的后裔,本来是有爵位的,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废为“庶人”,不过他们并没有自由,而是被囚禁到凤阳等地,受到官府的监管。

  按照明朝的规定,宗室成员生下儿子,不能自己随意取名,要通过复杂的程序,向朝廷申请,由皇帝亲自赐名。赐名之后,就会被写入玉牒,才能享受各种宗室所享有权力。由于“庶人”是罪宗,皇帝不可能赐名,所以他们有姓氏,却没有名字。

  按照成为被废为“庶人”的原因,这些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因政治原因被废,典型代表就是“建庶人”、“吴庶人”。靖难之役后,皇位由朱标一脉转到朱棣一脉,朱棣在成为皇帝后,将建文帝的弟弟朱允熥、儿子朱文圭囚禁到到凤阳高墙。

  朱允熥原先的封爵是吴王,所以他本人以及他的子孙后裔被统称为“吴庶人”。建文帝的儿子朱文圭则被称为“建庶人”。这些人被关押了五十五年,直到天顺年间,明英宗才下诏将两家人释放“听于军民之家,自择婚配”。不过,“吴庶人”、“建庶人”的行动依然受到官府的严密监控。

image.png

  第二类,因图谋不轨被废,典型人物是“齐庶人”、“谷庶人”。朱榑是朱元璋的第七子,被封为齐王;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当年就是他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入南京的。两人在永乐年间,因被告发图谋不轨,被废为庶人。

  宣德三年,朱榑、朱橞暴死于南京。虽然朱橞绝后,但朱榑子孙后代众多,到明朝后期,达到上千人之多。“齐庶人”(都没名字)人数众多,他们在南京为非作歹,欺男霸女,名声很差,“齐宗人多凶狡”,连官府都不敢招惹。

  第三类,因犯罪被废,这类人数最多。明朝宗室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后裔,经常做出许多不法行为,虽然朝廷对他们比较纵容,但也会做出惩罚。比如之前说的伊王朱典楧,公开霸占官府土地,强抢民女多达上千人,引起了洛阳全城的恐慌。嘉靖帝三番五次做出指示,但朱典楧不予理睬。

image.png

  最后,嘉靖帝削去朱典楧的爵位,将其废为庶人,关押到了开封。还比如唐王朱聿键,他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后裔,在崇祯年间,因私自率军离开封地,前去勤王,被崇祯帝废掉。不过他因获得福,后来成为南明的皇帝,即隆武帝。

  总而言之,明朝时期,被废为庶人的“罪宗”始终是一批比较特殊的人群,他们之中既有非常可怜的,也有罪有应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6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21: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末年朱姓皇族宗室人口到底有多少?








关注者
105


被浏览
118,879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

​添加评论


​分享















1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1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

实际上,史料上没有关于最后的明朝宗室人数的数据。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之前有的数据来分析。

《神宗实录》万历二年五月

  ○礼科给事中石应岳题:“伏见 圣祖封建诸王,敦睦九族,凡子孙胜衣以上者,皆仰食县官,恩至渥矣。迩年以来,麟趾繁衍载玉牒者四万(40000),而存者可三万(30000)有奇,岁该禄粮可九百万石计。

万历七年正月

居正又言:“今国家难处之事,无如宗室。盖国家财赋有限,宗室生齿无穷。今玉牒见存者不下万五千(15000)余位,即揭天下之赋以供之,尚不能给。况又有朝廷之经费,九边之军饷乎?

万历四十年二月

  ○丁丑,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题:“万历三十三年, 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157000)余位,今袭封新生已踰十四年,又有六十万(600000)余位矣。比之弘正等年间,不啻百倍。开局纂脩,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谨列款以请。”


细心的人一下子就会发现,怎么万历二年还三万,过了五年反而少了一半呢?

对,这就是张居正的改革,清荫的效果。其实如果按照之前说的,每三十年递增一倍的话,到了明朝灭亡的时候(1644年),也不过比万历七年加四倍左右,即六万多人而已。

实际如果严格控制的话,宗室人口的递增速度可能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宗室为了获得分封,会采用各种各样投机取巧的办法,比如有些宗室是把小老婆生的孩子,也算成大老婆生的,嫡出和庶出,差了一个等级。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万历三十三年,才不过26年,已经增加了十倍有余,再过7年,又增加了四倍。如果按这个速度,那么到最后增加到上千万都不奇怪。实际上到了崇祯朝,早已经对宗室的管理,是放任自流的态度了。

——————以下相关数据,可以不用看——————

摘抄一些整理,有些相关的信息,可以参考。

  整个明王朝一代,朱元璋的龙子龙孙们先后登基继位做皇帝的共有17人(含南明弘光帝,其它南明都是监国),封为亲王的83人,封为长公主(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递减有差。)的80余人,封为郡王至奉国中尉的,则多得不可胜数。据史籍记载,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明宗室人口才58人。到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30年左右增加1倍,达到127人。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玉牒所载宗室人口达8203人,100年间增加60倍。

  至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又增加约1.5倍,达17661人。嘉靖期间,仅河南地区便有亲王5人,郡王80人,将军、中尉、郡主、县主、县君等共1890人,为天下之最。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宗室人口过18492人。再过36年,到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已达157000余人。估计到明朝末年,宗室人口至少已超过20万人,这大概是世界上繁衍发展最快的宗族,正如当时人王世贞所说,这也是“千古所未有也”。

明制规定,宗室禄给标准,亲王禄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及驸马2000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


再摘抄《弇山堂别集》明 王世贞的数据,挺吓人的,数字盲请慎入:

隆庆、万厯之际,宗室蕃衍,可谓极矣。宗伯苛为革削,司冦严其条禁,以故时损时益,而其见在者,余得而志之。

高皇帝子:

秦,陜西西安府亲王一位,在省永寿王一位,镇辅奉国将军一百七位,镇辅奉国中尉五百七位,郡县主君二百四十二位,庶人一百四十九名。

晋,山西太原府亲王一位,在省宁化髙平广成平阳西河等王共一十二位,镇辅奉国将军一千八十五位,中尉二千二百位,郡县主君一千五百十一位,庶人一百七十名。

周,河南开封府亲王一位,在省永宁等王四十六位,镇辅奉国将军一千三百四十九位,中尉二千五百五十九位,郡县主君一千二百六十五位,庶人一十五名。

楚,湖广武昌府亲王一位,在省永安等王六位,镇辅奉国将军一百九十八位,中尉六百四位,郡县主君四百四十七位,庶人四名。

鲁,兖州府亲王一位,在府邹平等王八位,镇辅奉国将军一百六十位,中尉一百七十位,郡县主君二百四十九位,庶人六名。

蜀,成都府亲王一位,在省内江等王六位,澧州华阳王一(阙)位,镇辅奉国将军四十六位,中尉七十二位,郡县主君五十六位,庶人无

代,大同府亲王一位,在府广灵等十王,蒲州山阴等二王,泽州宣宁四王,绛州灵丘王一位,忻州定安王一位,共一十八位,镇辅奉国将军一千二百七十九位,中尉一千三百四十位,郡县主君一千三百三十位,庶人一百五十名。

肃,陜西甘州卫亲王一位,在卫淳化等王五位,镇辅奉国将军六位,中尉(阙)位,郡县主君八位,庶人一名。

辽,荆州府亲王夺在府长阳等王九位,镇辅奉国将军一百八位,中尉一百五十位,郡县主君一百二十位,庶人十名。

庆,宁夏卫亲王一位,在卫真宁等王六位,镇辅奉国将军六十一位,中尉五十六位,郡县主君五十七位,庶人六名。

宁,江西南昌府亲王夺在省乐安等王三位,镇辅奉国将军二百七十六位,中尉二百六十五位,郡县主君三百二十四位,庶人四十四名。

岷,湖广武冈州亲王一位,在州安昌等王一十位,寳庆江川王一位,南渭王一位,共一十二位,镇辅奉国将军九十位,中尉十五位,郡县主君七十三位,庶人无韩陜西巩昌府亲王一位,在府襄陵等王一十七位,镇辅奉国将军四百三位,中尉五百八十六位,郡县主君六百四十三位,庶人二十九名。

渖,山西潞安府亲王一位,在府陵川等王一十六位,镇辅奉国将军二百四十二位,中尉二百二十位,郡县主君二百七十六位,庶人十三名。

唐,河南南阳府亲王一位,在府新野等王三位,镇辅奉国将军二十二位,中尉十五位,郡县主君三十五位,庶人无伊河南河南府亲王夺在府方城等王二位,镇辅奉国将军二十八位,中尉二位,郡县主君二十二位,庶人二名。

文皇帝子:

赵,河南彰徳府亲王一位,在府临漳等王八位,镇辅奉国将军一百八十六位,中尉一百十七位,郡县主君二百八十三位,庶人三名。

昭皇帝子:

郑,河南懐庆府亲王一位,在府东垣等王四位,镇辅奉国将军六位,中尉五位,郡县主君三位,庶人三名。

襄,湖广襄阳亲王一位,在府枣阳等王四位,镇辅奉国将军十二位,中尉十位,郡县主君十位,庶人无荆湖广蕲州亲王一位,在州樊山等王五位,镇辅奉国将军三十八位,中尉四位,郡县主君二十八位,庶人一名。

淮,江西饶州府亲王一位,在府永丰等王一十三位,镇辅奉国将军三十四位,中尉二位,郡县主君三十一位,庶人无。

睿皇帝子:

徳,山东济南府亲王一位,在省临朐等王五位,镇辅奉国将军七位,中尉无郡县主君五位,庶人无崇河南汝宁府亲王一位,在府懐安等王三位,镇辅奉国将军七位,中尉无郡县主君七位,庶人无。

吉,湖广长沙府亲王一位,在府长沙等王二位,镇辅奉国将军四位,中尉无郡县主君四位,庶人无徽河南钧州亲王夺在州太和等王一十五位,镇辅奉国将军三十七位,中尉无郡县主君二十七位,庶人无。

纯,皇帝子益江西建昌府亲王一位,在府金溪等王十二位,镇辅奉国将军九位,中尉无郡县主君十一位,庶人无。

衡,山东青州府亲王一位,在府玉田等王共十位,镇辅国将军十二位,奉国及中尉无郡县主君一十四位,庶人无荣湖广常德府亲王一位,在府恵安等王四位,镇辅国将军九位,奉国及中尉无郡县主君一十五位,庶人无靖江郡王一位,广西桂林府在府辅奉国将军十五位,镇辅奉国中尉七百十二位,郡县主君七十四位,庶人一十四名。

共郡王二百五十一位,镇辅奉国将军七千一百位,镇辅奉国中尉八千九百五十一位,郡主县主郡君县君共七千七十三位,庶人六百二十名。

而未封未名者与齐府之庶髙墙之庶皆不与焉更二十年而其丽当不亿矣。固千古所未有也于乎。盛哉!

吾南直隶文献之盛,惟江、浙二省差足雁行,至于帝胃国封,则固不可同年而语矣。今案:

太祖、太宗、仁、宣、英、景、宪、孝、武、世、穆及今上,凡十叶十二帝,兴、睿二赠帝,建文一出帝,秦、晋、周、楚、齐、潭、鲁、蜀、湘、代、肃、辽、庆、宁、岷、谷、韩、渖、安、唐、郢、伊、虞、吴、衡、徐、汉、赵、郑、越、蕲、襄、荆、淮、滕、梁、卫、德、许、秀、崇、吉、忻、徽、岐、益、衡、雍、寿、汝、泾、荣、申、景、潞亲王五十五国。

后先秦十二王,晋八王、周九王、楚九王、齐一王、潭一王、鲁六王、蜀十一王、湘一王、代八王、肃七王、辽八王、庆八王、宁四王、岷七王、谷一王、韩十一王、渖六王、安一王、唐八王、郢一王、伊七王、虞一王、吴一王、衡一王、徐一王、汉一王、赵七王、郑五王、越一王、蕲一王、襄七王、荆八王、淮六王、滕一王、梁一王、卫一王、德四王、许一王、秀一王、崇五王、吉五王、忻一王、徽四王、岐一王、益四王、衡四王、雍一王、寿一王、汝一王、泾一王、荣二王、申一王、景一王、今潞王,凡三百二十一王。

郡王:

秦则永兴、保安、兴平、永寿、安定、阳、渭南、临潼。

晋则高平、庆成、宁化、平阳、闻喜、和顺、永和、广昌、交城、阳曲、西河、方山、临泉、云丘、宁河、徐沟、太谷、河中、襄阴、安溪、靖安、旌德、荥泽、新化。

周则汝南、顺阳、新安、祥符、永宁、汝阳、镇平、宜阳、封丘、罗山、内乡、胙城、固始、原武、鄢陵、河阴、项城、颍川、泌阳、义阳、临汝、沈丘、鲁阳、临湍、堵阳、河清、新会、义宁、平乐、崇善、海阳、安定、曲江、博平、汾西、鲁山、信陵、邵陵、莱阳、东会、富阳、会稽、浦江、丽水、应城、益阳、奉新、南陵、京山、华亭、宝坻、汤、瑞金、商城、临安、柘城、修武、安吉、汝宁、彰德、顺庆、保宁、仪封、安昌、遂宁。

楚则巴陵、永安、寿昌、崇阳、武陵、黔阳、通山、通城、景陵、岳阳、江夏、东安、大冶、缙云、保康、武冈。

齐则乐安、长山、平原。

鲁则安丘、钜野、邹平、乐陵、东阿、东瓯、郯城、馆陶、翼城、滋阳、阳信、高密、归善、新蔡、东原。

蜀则华阳、崇宁、保宁、崇庆、永川、罗江、黔江、内江、通江、德阳、石泉、汶川、庆符、江安、南川。

代则广陵、潞城、山阴、襄垣、灵丘、宣宁、怀仁、隰川、昌化、定安、博野、和川、宁津、枣强、饶阳、乐昌、吉阳、溧阳、进贤、河内、富川、宝丰、砀山、新宁、永庆。

肃则淳化、铅山、汾川、金坛、会宁、延长、开化、会昌、延安。

辽则长阳、远安、巴东、潜山、宜都、松滋、益阳、湘阴、衡阳、应山、宜城、枝江、沅陵、麻阳、衡山、蕲水、肃宁、长垣、光泽、广元、靖宁、真宁、安化、岐山、安塞、弘农、丰林、巩昌、寿阳、延川、华阴。

宁则临川、宜春、新昌、信丰、瑞昌、乐安、石城、弋阳、钟陵、建安。

岷则江川、广通、南渭、安昌、充城、黎山、沙阳、唐年、南安、南丰、建德、遂安、长寿、绥宁、南漳、祁阳、广济、青林。

谷则醴陵。

韩则襄陵、乐平、临汾、裒城、通渭、平利、汉阴、高平、西德、陇西、宁远、长泰、永福、建宁、长洲、昆山、长乐、高淳、休宁、庆阳、崇明、长吉。

渖则陵川、平遥、黎城、清源、稷山、福山、灵川、沁水、沁源、德平、辽山、内丘、广宗、唐山、永年、宜山、宿迁、吴江、定陶、云和、镇康、安庆、保定、德化。

唐则新野、三城、新城、舞阳、文城、承休、荡阴、淅阳、郾城、卫辉。

伊则光阳、方城、西鄂、万安。

汉则济阳、临淄、昌乐、淄川、齐东、任城、海丰、新泰。

赵则临漳、汤阴、襄邑、洛川、南洛、平乡、汝源、广宁、昆阳、广安、江宁、光山、秀水、成皋。

郑则新平、泾阳、朝邑、盟津、河阳、信阳、宜章、繁昌、庐江、丹阳、真丘、东垣、德庆、崇德。

襄则宁乡、枣阳、镇宁、郧城、永城。

荆则都昌、樊山、富顺、永新、德安、都梁。

淮则鄱阳、永丰、南康、德兴、顺昌、崇安、高安、上饶、吉安、广信、嘉兴、绍兴、建昌、金华、华容。

德则泰安、济宁、临朐、高唐、临清、宁海、棠邑、利津。

崇则瑞安、庆元、怀安、归德。

吉则长沙、谷城。

徽则太和、遂昌、景宁、建德、阳城、嘉定、新昌、庆云、隆平、伍城、太康、阳夏、德平、荥阳、怀庆、咸平、延津、孟津、上蔡、安阳、万善。

益则崇仁、金溪、玉山、安东、舒城、阜平、铜陵、黎丘、浦阳、浮河、华山、筠溪、罗川、安仁。

衡则玉田、新乐、高唐、齐东、邵陵、汉阳、武定、平度、宁阳、昌乐、寿张、商河。

荣则福宁、惠安、永春、富城、贵溪。

  又广西靖江王同藩国。案:自此以至将军、中尉将三万人,皆中都之圣胤也。

  追封王十七:高王某公、杨王陈公、徐王马公、滁阳王郭子兴、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东平王朱能、河间王张玉、定兴王张辅、定远王沐晟、平阴王朱勇、宁阳王张懋、定襄王朱希忠。其以三代封者不载。

公国十九:韩国李善长、魏国徐达、鄂国常遇春、郑国常茂、开国常升、楚国廖永安、曹国李文忠、宋国冯胜、卫国邓愈、申国邓镇、信国汤和、颍国傅友德、凉国蓝玉、梁国胡显、淇国丘福、成国朱能、黔国沐晟、定国徐景昌、翊国郭勋。

  侯国六十五:恩亲李贞、延安唐胜宗、吉安陆仲亨、江夏周德兴、淮安华云龙、济宁顾时、长兴耿炳文、临江陈德、巩昌郭子兴、六安王志、荥阳郑遇春、平凉费聚、江阴吴良、靖海吴祯、南雄赵庸、德庆廖永忠、南安俞通源、越隽俞通渊、广德华高、营阳杨、永嘉朱亮祖、宜春黄彬、宣宁曹良臣、永城薛显、东胜汪兴祖、西平沐英、安陆吴复、宣德金朝兴、安庆仇成、凤翔张龙、定远王弼、靖宁叶、永平谢成、西凉濮典、武定郭英、普定陈桓、东川胡海、鹤庆张翼、航海张赫、泰宁陈、武安郑亨、镇远顾成、永康徐忠、隆平张信、安平李远、成安郭亮、丰城李彬、西宁宋晟、永春王宁、广平袁容、富阳李让、宁阳陈懋、安远柳升、定西蒋贵、广宁刘安、昌平杨洪、武平陈友、南和方瑛、平江陈豫、武靖赵辅、襄城李瑾、瑞安王源、咸宁仇钺、安平方锐。

  伯国二十六:忠勤汪广洋、襄城李、新宁谭忠、应城孙岩、忻城赵彝、云阳陈旭、广恩刘才、平江陈、安乡张兴、广宁刘荣、崇信费献、修武沈清、永宁谭广、平乡陈怀、定襄郭登、怀柔施聚、丰润曹义、武功徐有贞、宣城卫颖、彰武杨信、武强杨能、武靖赵辅、安平吴安、崇善王清、安仁王、庆阳夏儒。

大约侯国十之九,伯国十之八,公国则惟一英公非同乡耳。其它赠公赠侯如越之胡大海、郢之冯国用、虢之俞通海、泗之耿再成、梁之赵德胜、泾之陈亨、荣之姚广孝、蔡之张德胜、东丘之花云、崇山之李新、霍山之王简文、临沂之王真、崇安之谭渊。伯如景成之马荣、建平之高福、莱阳之周长、荥阳之潘毅、威远之方政、沐阳之金濂,不可数计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3 08:39 , Processed in 0.0623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