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着靖难军来到金川门外。
这一天,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开城迎接;这一天,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
十七日,朱棣前往孝陵拜谒父亲朱元璋,之后返回奉天殿一一群臣早已为他备好法架和玉玺,接着山呼万岁,就这样,朱棣半推半就地登上皇位。
从此,明朝迎来了铁血柔情的永乐时代;与此同时,另一个悬疑将困扰朱棣一生一一前任皇帝朱允炆去了哪里呢?
南京金川门
靖难军入城前,宫中燃起熊熊大火。这把火特别诡异,有人说是建文帝朱允炆手持火把亲自点燃;也有人说是各监的宫人在掩护主子出逃,但结果却是——朱允炆死了!
让我们先展开正史对朱允炆之死的说法,然后再分析这个消息的真伪。
第一种,《明史.卷四》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意思是:宫中大火,建文帝没了踪影。燕王安排中使在瓦砾中找到了朱允炆和皇后的尸体,八天后于二十一下葬。
这种说法相当高明,大火把尸体烧得面目全非,加上皇后参与殉国,说明朱允炆宁死不屈、很有节操,而背后暗藏的深意却为朱棣澄清了一个事实一一我非凶手——而且死无对证。
第二种,《明实录》记载:备礼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这种说法同样经不起推敲:什么官员祭拜,辍朝三日,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尽管朱棣不承认朱允炆的帝位,但在安葬时其陵寝应该不低于藩王的规格,这即是说,在这个星球上一定能找到朱允炆的墓地。
然而,600年过去了,朱允炆的陵墓没人见过,哪怕是墓碑的一片残角。
所以笔者猜测,以上两段记载都是胡扯,合理的解释,唯有朱允炆死于宫中大火,才能确立朱棣承袭父亲皇位的合法性。
朱允炆影视剧照
可无论朱棣如何掩盖,正史还是给出了第三种说法。《明史.卷四》记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一一朱允炆经地道逃出了京城。
这种说法被如今较多影视编导采用。
情节设计:朱元璋早就预判到,在他身后朱棣会进京夺天下,所以之前给朱允炆藏了一个盒子,交待他不到生死关头绝不能打开。
朱允炆逃到地道,与祖父的画像作最后告别时,突然看见朱元璋的左手食指指着一个地方,于是当即刨开地上的青砖,找到了它。
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张度碟,一把剃刀,几锭黄金。
所谓度碟是当年僧侣的合法身份证;剃刀则是要求他出家为僧,从此不问世事,当然,黄金自然就是盘缠了。
在此,不管是正史,还是后世的加工,至少说明朱允炆有可能还活着。
下面,笔者拿出另一段证据:《明史.胡濙传》记载:
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军乃还。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简单翻译:从永乐五年起,胡濙一直在外秘密寻访建文帝,九年后才回到朝廷;
胡濙兼具着特殊使命,连母亲死后也不能回家守孝,为此升任礼部左侍郎;
永乐十七年复出,以巡视江浙、湖、湘各府为名,历时四年,到永乐二十一年突然还朝,接着马不停蹄地到皇宫觐见朱棣;
而此时,朱棣已经睡下,听说胡濙回来了,于是急忙召见(夜入皇宫,朱棣一定为胡濙开辟了特别通道)。
胡濙把得到的消息和盘托出,直到四更天才离开。这一切均指向一个人一一朱允炆。
当然,两人谈话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胡濙传里没有记载。
但笔者猜测,历经十七年,胡濙一定得到了朱允炆的准确消息。这说明朱允炆“或由地道出亡”的可能性极高,也从侧面推翻了朱允炆死于宫中大火的说法。不然,朱棣断不会和胡濙秉烛夜谈到四更天!
朱棣影视剧照
通过以上史料,可以基本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朱允炆去了哪里,说明他应该还活着。
接下来,问题又来了,既然朱允炆还活着,那为什么自靖难之役后没在正史里现过身呢?
笔者猜想,永乐期间朱允炆带着文武亲信历经了生死大逃亡,这些人出于忠心对他誓死追随,所以他们的行踪外界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那么,有支撑朱允炆还活着的铁证吗?答案是:有。
让我们来到百年后的嘉靖年间,两本奇书突然在民间流传。一本叫《建文皇帝遗迹》,作者佚名;另一本为《建文皇帝事迹备遗录》,作者自诩“太岳山人”。
细心的学者一比较,两本书内容完全相同,所以民间就以《建文皇帝遗迹》为正本。
其实,讨论两本书的关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相对客观,它为我们揭开了一部分不为人知的秘辛,其真实性也许超过《明史》或《明实录》。
书中记载,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所以整日悲痛,沉浸在伤感中不能自拨。
朱允炆当时是个正在换牙的孩子,却很懂事地劝爷爷:死生固有命耳,勿得过伤,伏望陛下以天下为重,万一龙体违和,臣等复惊惶不已。
意思是:人的生死有命,恳请爷爷以天下为重,保重龙体,不要过于悲伤。
朱无璋见这孩子小小年纪心性竟如此成熟,非常惊讶,于是便着力培养,结果朱允炆不负重望,学业日益精进,被立为皇太孙。
这段记录和《明史》有些区别,《明史》注重朱允炆一个“孝”字,而《遗迹》却强调他老成、聪明。
故事继续:一天深夜,朱元璋做了个梦,说两条龙在天空搏斗,最后黄龙胜、白龙败。梦醒后,朱元璋不明就里。
第二天上朝,梦被还原了。朱允炆和朱棣同堂站立,朱棣站在左前方,而朱允炆却居于右侧。
明朝以左为尊,朱棣公然觊觎,此时朱元璋便知道朱棣有了异志,接着把他幽禁起来,不给饭吃,想饿死他。
好在悲天悯人的马皇后天天给他送吃的,朱棣这才保住了性命。不久,朱元璋便发配他到北平去做藩王。
这则故事和日后朱棣“行大明门,登殿不拜”的行为非常相似。
接下来,笔者将按照《建文皇帝遗迹》的时间节点择选其中的大事纪,在佐证朱允炆还活着的同时,插入一些观点,看大家能不能品出一些新滋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担心秦、晋、燕、周等藩王势力太强大,让日后朱允炆难以驾驭,于是给各封国派去一名高僧,要求他们勿恶向善,并每年向朱元璋报告教化的成果,而安排给燕王的恰恰是妖僧道衍。
这段记载和《明史》略有区别,明史记载,1382年马皇后病逝,朝廷挑选高僧陪侍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道衍和尚看中朱棣,随口送他一只白帽子,从此去了燕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
得到消息后,各藩王悲痛不已,纷纷进京奔丧,当朱棣的人马准备渡江时,却被军队拦下一一太祖有遗命,各藩王就地返回封国,不得进京。
朱棣怒不可遏,决定强行渡江,这时候道衍和尚站出来,说了一番话:
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违治命,反为不孝也。惟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他日风云感会,羽翼高举,则大江投鞭可断也,今日何得屑屑于此哉?
说完,朱棣立马掉头。道衍告诉他,不要逞一时之勇,唯有养精蓄锐,以待它日高举义旗,那时即使投鞭也可断江。
好个道衍,从跟随朱棣那天起就是一个翻江倒海、唯恐天下不乱的神助手。
朱允炆即位后,由于生性儒雅,特别倚重翰林院修撰王叔英和侍讲方孝儒,只因他们“文学英迈、德望素隆”。关于朝中文武官员的能力和品行,他都要咨询方孝儒,以便择优录用。
第二年,各地遭遇水灾,朱允炆下诏,要求官员勿庸忌讳,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礼部尚书陈迪建议:清刑狱、恤流民。同时指出:太祖皇帝时用人,狥其名而不求实,以小善而遽进之,以小过而遽退之。
以上记载或会改变你的观点:朱元璋兴刑狱,对流民漠不关心,用人徒有虚名而不务实一一有一点小功就提拨,反过来一点小过失就罢黜。
朱允炆的态度呢?“深采纳之”。
这说明朱允炆认同了陈迪对爷爷的评价一一小肚鸡肚,对流民漠不关心。
而正史对朱元璋的记载却是这样的:“锄豪强、抑兼并”;“豪民富户、划削殆尽”。
一句话:打破禁锢,还土地给老百姓,等同铲除豪强,劫富济贫,建立天下为公的大秩序。
《建文皇帝遗迹》中提到的一件事非常有趣,原文如下:
建文三年庚辰春三月,廷试进士,赐王艮状元及第。将传胪,以貌不及胡广,遂以广易之,艮次焉。
意思是:在建文三年的殿试中,王艮以一篇雄文被确定为状元,当朱允炆正要宣告天下时,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为什么呢?因为王艮没有胡广长得好看,所以屈于榜眼。
胡广捡了个漏,成为当年的状元户。这则故事告诉人们,颜值在线永不过时,胡广和嘉靖朝历经波澜的首辅夏言颇为相似。
这件事说明,朱允炆并非那么敦儒、古板,他的幽默情商或不低于80后一一只是苦了王艮。
接着,《建文皇帝遗迹》展开了朱棣的秘辛。
建文四年,朝廷向仅存的藩国继续派驻重臣,严密监视各藩王动向,对朱棣更是提升到了最高层级。
书中提到:时朝廷既与燕藩绝好,声息不通数年。
这说明,朱元璋死后朱棣根本不把朱允炆放在眼里;这说明朱棣靖难起兵绝不是被逼无奈,而是蓄谋已久,志夺天下。
以这个思路为切入点,就可以否定《明史》的一段记载:夏四月……遣燕王世子朱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
既然朱棣与朱允炆数年不通好,朱允炆早已知道了朱棣的反骨,那么朱棣怎么会冒奇险质子入京呢?反过来,彼此已经撕下伪装,朱允炆又怎可能放过三兄弟呢?
这一切指向一个事实一一质子入京分明就是没有的事。《明史》记载朱允炆柔情百结,在靖难战场上告之诸将“毋使负杀叔名”,朱棣只想达到一个目的,告诉天下人一一这是一个愚蠢的君王,他担不起大明江山。
说说《建文皇帝遗迹》里的李景隆吧!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杀掉北平左布政使张昺后正式起兵靖难。
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惊恐万分,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前去剿灭。不过,出征前,朝廷却吵得不可开交。
陈迪、齐泰、黄子澄联名上疏,一致认为李景隆忠奸难辩,断不可委以重任,否则将后悔莫及,其中御史练子宁还强烈要求杀了李景隆,以免他做出反常举动。
可朱允炆拒不采纳。结果,李景隆被朱棣打得抱头鼠窜、仓惶而逃,为朱棣成功反转赢得了时间和信心。
这一段有个关键人物一一和齐泰共同参与国事的翰林学士黄子澄一一明史记载是他向朱允炆推荐了李景隆。可为什么又强烈主张杀了这个“奇货”呢?
关于李景隆还有段记载:
本文开头,朱橞和李景隆为燕王打开了金川门,而《建文皇帝遗迹》却是这样说的:
六月壬辰日,靖难师至金川门,给事中龚泰纵城楼……三月后,有约开门迎纳者;大理寺丞邹瑾、监察御史魏冕率同僚十八人,即殿前殴之几死。
意思是:有约开门迎纳者另有其人,而非李景隆;有想法打开金川门的那个人,之前差点被邹瑾和魏冕打死。
这说明开门投降的也许真不是李景隆,不然这个“眉目疏秀、顾盼伟然”的货断不会被朱棣幽禁一生。
《建文皇帝遗迹》还记叙了一件悲怆的事,算是对朱允炆的失败作了一个总结。
建文五年正月二十二日,朱棣打到沙河,吏部侍郎茅太芳、太常少卿卢原质奏请朱允炆命天下宗藩勤王,于是朱允炆下了一道诏书:
朕躬冲幼,受领神器,于今五年,寡德闇昧。近被北燕侵耗,图我社稷,以致遭家不造,国有多难。尔诸王皆太祖皇帝子,其中祝有赤心竭忠,奉顺歼逆者,必厚获茅土之荐……如其各拥强兵,不捍君父之难,吾恐唇亡齿寒,理之自然,它日灶突炎上,栋宇将焚,虽欲悔诸,其可得乎戴?……
朱允炆满怀深情地发了这道诏书:对诸王晓之以情理、动之以情,还向大家讲了社稷江山、唇寒齿亡的道理,并以高官厚禄相许,然而换来的却是“然卒无至者”。
最后时刻,朱元璋的儿子们没有一个进京勤王。显然,朱允炆已被朱家子孙抛弃,他像一叶扁舟飘浮在大海上;他发出了哀伤的求救,但一个谦谦君子又岂是虎狼朱棣的对手呢?
历史大浪淘沙,弱肉强食,朱允炆注定成为丛林法则的失败者一一他过于纤弱,没有历练,分明不知道一望无际的密林有多么可怕。
为预防朱允炆卷土重来,朱棣把他的儿子朱文圭一生囚于凤阳,虚度几十年,得出牢笼那天,不知牲畜为何物,居然连牛马也不分。
只因朱棣下令:使禁锢终身焉,令子孙世不许出仕。
不知这是皇家还是江湖,或是比江湖更残酷的江湖。
好了,该揭穿谜底了。朱允炆浪荡漂泊、四海为家,随着时间流逝,追随的人渐渐离开,留下他孤身一人手捻佛珠与天地为伴。
《建文皇帝遗迹》最后记载,建文帝还活着,而且心如止水,非常超脱。
宣德元年(1425年)初春,一个眉清目秀的老和尚来到北京,他给明宣宗朱瞻基写了一封信:
吾当时避难后宫,密窦以出,人不知也。就祝发为僧某寺,约居几十秋矣。吾于革代之际,深自退藏,故人无闻吾生者,且皇帝尚有密敕在此可考。吾今年余七十(原文如此),来无所望,只欲还家,死于自土上尔,何得淹没异乡而不知哉!他日史官亦知我非自刎也。
意思是:当年我从地道出宫,削发为僧,在外几十年了,有皇帝的密敕可以证明我的身份。如今我年已七十,来日无多,只希望落叶归根,死在家中,也好让史官知道当年我并没有自刎。
朱允炆选择了放下,情真意切打动了朱瞻基,可如何辩别这个老和尚的真伪呢?接下来,一幕温暖大戏让人忍不住泪流。
由于朱允炆已离开皇宫多年,宫里的人换了一拔又一拔,只有一个老宦官还活着,于是朱瞻基找他来辨认。
这个宦官不敢直视当年的主子,只得耐心地听朱允炆的询问。
朱允炆问:当年七夕日,我曾赐过你三枚桃实,你还记得吗?
宦官回答:是吗?
朱允炆又问:当时你只吃了一枚,把另外两枚藏了起来。我问你为什么不吃完,你说家里有老父亲,想带回家去让他尝尝,有这事吗?
宦官的手不住颤抖,回忆起当年那一幕,双眼早已噙出了泪花,他说:您是…您真的是?
朱允炆又说:当时我念你是个纯孝孩子,所以又赐给你五枚,你还想得起吗?
一瞬间,宦官大哭,随即行三拜九叩之礼,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与南京阔别23年之久的建文皇帝。
就这样,朱瞻基把朱允炆悄悄接到紫禁城,给他最好的礼遇,朱允炆面目慈祥,一心向佛,对过往的事不提一字,所以宫里的人都称他为“老佛”。
可没多久,这位慈祥的“老佛”却突然暴亡,随后朱瞻基下旨以公爵之礼将他安葬在郊外。
遗憾的是,《建文皇帝遗迹》同样没有记载他下葬的位置和碑文上留下的名字。
永乐二十一年深夜,朱棣接见一位大臣,朱棣:我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2022-03-02 11:18 来源:
王濛说娱乐
原标题:永乐二十一年深夜,朱棣接见一位大臣,朱棣:我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大军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为期四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大军进入南京城内,一片混乱,皇宫里燃起了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成为明朝第一大疑案。
尽管坐上了皇位,朱棣内心依旧焦躁不安,尽管对外宣布建文帝自焚,奈何难以堵住悠悠之口。朱棣决定派人去寻找,第一人选是户科都给事中胡濙(yíng)。胡濙是建文二年的进士,此人出生时头发是白发,一个月后才变黑,神奇无比。
这一定是十万火急的大事,不然内侍是万万不敢吵醒睡梦中的皇帝。当朱棣听到内侍通报来人的名字后,朱棣睡意全无,立即召见来人,“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
不难想象,朱棣内心一定很激动,但也恐惧,胡濙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消息。朱棣也很清楚,胡濙一定是有所发现,不然他不会突然回来,而且一刻也等不及将结果告诉他。因此,可以作出断定,胡濙找到那个人,建文帝朱允炆。
没人知道胡濙告诉了朱棣什么,《明史·胡濙传》只有记载了过程,“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也就是说,两人交谈的很久,到了四更天才结束会谈。即便是汇报,有必要这样长的时间吗?
《明史·胡濙传》还有一句记载,“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意思是说在胡濙没有回来前,有传言说建文帝渡海而去,皇帝分别派遣内臣郑和数人渡海下西洋,到这时疑虑才消解。
参考资料:《明史·胡濙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