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4|回复: 4

魏忠贤//王熙凤//康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641
发表于 2022-3-28 20: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忠贤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94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本    名魏忠贤 别    名李进忠、九千岁 字完吾 所处时代晚明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直隶肃宁 出生日期1568年 逝世日期1627年12月11日 官    职司礼监秉笔太监 封    爵上公
目录



魏忠贤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魏忠贤自阉入宫
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 [1]  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魏忠贤自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入了甲字库。他又请求做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巴结上了魏朝。魏朝多次向王安称赞魏忠贤,王安也就善待他。
长孙的乳母叫客氏,一向私下服侍魏朝,这就是所谓的对食关系,到魏忠贤进宫后,客氏又与他勾通,客氏于是冷遇魏朝而喜爱魏忠贤,两人结成了很深的关系。 [2]  

魏忠贤飞黄腾达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次年改元天启。魏忠贤和客氏受熹宗宠爱,没过一个月,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荫封她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为锦衣卫千户。魏忠贤不久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魏忠贤不识字,按例不能进司礼监,但因客氏的缘故,他得以破例。 [3]  
天启元年(1621年),朱由校诏令赐给客氏香火田,给魏忠贤记治理皇祖陵墓的功劳。御史王心一劝谏,朱由校不听。到朱由校大婚时,御史毕佐周、刘兰请将客氏遣出宫外,大学士刘一燝也这么说。朱由校恋恋不舍,说:“皇后年幼,尚需老媪护理,等皇祖大葬后再谈。”魏忠贤独占客氏,逐出魏朝。他又忌恨王安主持正道,阴谋杀死了他,将他名下的阉官全部斥退。
客氏淫毒凶狠。魏忠贤不知书,但记忆力很好,性猜疑残忍而且阴毒,好阿谀奉承。皇上非常信任这两个人。两人势力更加嚣张,他们用司礼监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人为羽翼,宫中人都不敢忤逆他们。后来客氏出宫,但不久又被召入。
御史周宗建、侍郎陈邦瞻,御史马鸣起给事中侯震旸先后极力谏阻,都受到斥责。给事中倪思辉、朱钦相、王心一又向朱由校进言,都被贬往外地。他们都还没有指向魏忠贤呢。魏忠贤于是劝朱由校选择武阉人,制造火器在宫内操练,并秘密勾结大学士沈翭为援。他又每天引导朱由校沉溺于倡优声伎、狗马射猎之中,刑部主事刘宗周首先弹劾他,朱由校大怒,赖大学士叶向高相救,才得以获免。 [4]  

魏忠贤专擅朝政
当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年久,对政事已感到厌倦,章奏多不批阅。廷臣逐渐建立起门户,他们以过激惊人的言论为时尚,借国本之争,指斥宫禁。宰辅大臣被言官弹劾攻击,常常被迫称病引退。吏部郎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多依从他。“东林”之名从此而始。后来“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发生,整个朝廷如同在打官司。与东林党相对抗的,众人便把他们为邪党。
天启初年,大臣几乎全被罢免斥退,有识之士已担忧搞得过激将要发生变乱。到魏忠贤势力形成后,他的党徒果然图谋要依靠他排挤东林党。而徐大化霍维华、孙杰首先依附魏忠贤,刘一燝和尚书周嘉谟都被孙杰弹劾而离去。但当时叶向高、韩火广正在辅政,邹元标赵南星、王纪、高攀龙等都官居高位,左光斗魏大中、黄遵素等人在言路,他们都全力主持清议,魏忠贤没能得逞。 [5]  
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校评修庆陵功,荫封魏忠贤的侄儿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给事中惠世扬、尚书王纪评论沈翭与魏忠贤、客氏交通,结果都被贬职。正好初夏下冰雹,周宗建说冰雹下得不合时令,是魏忠贤谗言和邪恶造成的。修撰文震孟、太仆寺少卿满朝荐也相继这样说,都被罢免。 [6]  
天启三年(1623年)春,魏忠贤引荐私人魏广微为大学士。令御史郭巩攻讦周宗建、刘一燝、邹元标以及杨涟、周朝瑞等人保举熊廷弼,说他们袒护奸邪之徒,误了国家。周宗建反驳郭巩受了魏忠贤的指使,御史方大任也助宗建攻击郭巩和魏忠贤,但都不获胜。这年秋,朱由校诏令魏忠贤和客氏的儿子侯国兴所庇荫的锦衣官准予世袭。兵部尚书董汉儒、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纷纷劝谏,朱由校不从。
魏忠贤更加肆无忌惮,将内操军增加到一万人,内穿甲衣出入宫禁,恣意作威施虐。他假传圣旨将朱常洛的选侍赵氏赐死。裕妃张氏有身孕,客氏阴谋杀死了她。又革除成妃李氏的封号。皇后张氏妊娠,客氏施计将她堕了胎。朱由校因此缺乏子嗣。其他被害的还有冯贵人等宫嫔,以及太监王国臣、刘克敬、马鉴等人。禁宫事秘,无法详尽了解。这年冬,魏忠贤兼领东厂事务。 [7]  

魏忠贤东林党争
天启四年(1624年),给事中傅木魁交结魏忠贤的外甥傅应星为兄弟,上书诬告中书汪文言,并且连及左光斗、魏大中。汪文言被投进镇抚司监狱,并将被大行罗织罪名。执掌镇抚司的刘乔接受叶向高的教导,不给汪文言定罪。魏忠贤大怒,将刘乔撤职除名,用私人许显纯来代替他。这时御史李应升就内操的事进谏,给事中霍守典因魏忠贤乞求祠堂匾额而进谏,御史刘廷佐以魏忠贤滥加荫封进谏,给事中沈惟炳以设枷锁进谏,魏忠贤都假传圣旨给予斥责。于是副都御史杨涟非常愤怒,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奏疏上呈后,魏忠贤害怕了,向韩火广请求调解。韩火广不答应,他便跑到朱由校面前哭诉,并辞掉东厂职务。而客氏从旁为他解释,王体乾等人也一起护着他。朱由校懵然不辨真相,便温语安慰他,而在第二天打回杨涟的奏疏,痛加斥责。杨涟既被斥责,魏大中以及给事中陈良训、许誉卿,抚宁侯朱国弼,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侍郎岳元声等七十余人,纷纷上奏魏忠贤的不法之事。叶向高和礼部尚书翁正春请将魏忠贤遣回私宅,以平息公众的指责。朱由校不许。 [8]  
那时,魏忠贤很气愤,想将异己者全部杀掉。顾秉谦便偷偷地把魏忠贤所忌恨的人记录下来,交给他,让他逐个将他们贬斥。王体乾又倡议用廷杖,威胁廷臣。不久,工部郎中万燝上书指责魏忠贤,立即被杖死。魏忠贤又借御史林汝翥的事侮辱叶向高,叶向高因此辞职而去,而林汝翥也被杖打,廷臣都很恐惧。
一时间被罢斥的有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吏部侍郎陈于廷以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前后数十人。其后又驱逐韩火广和兵部侍郎李邦华。正直之士离开朝廷,就如摇动枯树纷纷落下的叶子一样。魏忠贤于是假传圣旨用旧例转科道官员。以朱童蒙、郭允厚为太仆少卿,吕鹏云、孙杰为大理寺丞,恢复霍维华、郭兴治为给事中,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为御史,而起用徐兆魁、王绍徽、乔应甲、徐绍吉、阮大铖、陈尔翌、张养素、李应荐、李嵩、杨春懋等人作为他的爪牙。
不久,又起用拟被遣戍的崔呈秀为御史。崔呈秀于是编造《天鉴录》、《同志录》等,王绍徽也编造《点将录》,都以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一燝等为魁首,并将不依附于魏忠贤的人全部网罗进去,将他们指为东林党人,献给魏忠贤,魏忠贤很高兴,于是这帮小人更加向魏忠贤献媚,联手攻击东林党。 [9]  
当初,朝臣争论三案以及辛亥、癸亥这两年的京察和熊廷弼一案,魏忠贤本没有参预。其党徒想凭借魏忠贤的权力排挤那些正直之士,便相继归附魏忠贤,自称义子,并且说:“东林党将要害您老人家。”因此,魏忠贤也想自图快意。御史张讷、倪文焕,给事中李鲁生,工部主事曹钦程等,竞相打击报复好人,而御史梁梦环又重兴汪文言一案,将他下到镇抚司拷打至死。许显纯编录囚犯供辞的文书,词语连及赵南星、杨涟等二十余人,使他们或被撤职或被遣戍。又逮捕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六人,将他们牵连进熊廷弼案中,投进监狱,拷打至死。又杀熊廷弼,将他的亲家御史吴裕中杖打至死,又将尚书李宗延张问达,侍郎公鼐等五十余人撤职逐出,朝中机构为之一空。而特召亓诗教、刘述祖等人为御史。凡是与魏忠贤有私人关系都得越级升迁,于是魏忠贤的党羽遍布朝野。 [10]  

魏忠贤祸害天下
魏忠贤
那时候,东厂的缉捕人员四处横行,凡他们缉访过的地方,不管情况是虚是实,都被整得稀烂。外戚李承恩,是宁安大长公主的儿子,家中藏有公主赐给的器物,魏忠贤诬告他盗窃乘舆服饰等禁物,将他判了死罪。中书吴怀贤读杨涟的奏疏时,击掌赞叹,家奴将他告发,结果怀贤被杀死,家也被抄了。武弁蒋应阳为熊廷弼讼冤,立即被诛死。民间偶有言语触犯了魏忠贤,便被捉拿杀戮,甚至被剥皮、割舌,被杀者不可胜数,人们路上相遇,只能以目传意,不敢言语。这年,记门功,魏忠贤得加恩三等,庇荫都督同知。又荫封他的族叔魏志德为都督佥事。升傅应星为左都督,并表彰他的母亲,而以魏良卿为佥书锦衣卫,掌南镇抚司事务。 [11]  
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皇帝仪仗队组成,魏忠贤得以庇荫都督佥事,他又派党羽李永贞假冒浙江太监李实上奏,逮捕惩治前应天巡抚周起元以及已辞官归乡的江浙籍人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周顺昌、黄遵素、李应升等。高攀龙投水而死,周顺昌等人死于狱中。苏州百姓见周顺昌被捕,很不平,便打死了两名校尉,巡抚毛一鹭便逮捕颜佩韦等五人,将他们诛死。刑部尚书徐兆魁治理狱案,凡是魏忠贤所恨的人,便判以重刑。魏忠贤又听从霍维华的意见,命顾秉谦等人编修《三朝要典》,竭力毁谤东林党人。御史徐复阳请拆毁讲学书院,以绝党根。御史卢承钦又请立东林党碑。海内人士都屏息丧气。霍维华于是教魏忠贤在边防冒进邀功。 [12]  
辽阳男子武长春逛妓家,说了些妄言,被东厂擒拿。许显纯将他拷打治罪,故意夸大其辞说:“长春是敌人间谍,如不擒获将有变乱,赖东厂臣属忠诚机智,立下奇功。”朱由校诏封魏忠贤的侄儿良卿为肃宁伯,赐给宅第、庄田,颁给铁券。吏部尚书王绍徽请尊崇他的先世,朱由校诏令赠魏忠贤以上四世为肃宁伯。魏忠贤又假传圣旨派他的党羽太监刘应坤、陶文、纪用镇守山海关,收揽兵权。再给他记功,庇荫都督同知和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各一人。浙江巡抚潘汝桢奏请为魏忠贤建祠堂。仓场总督薛贞说草场失火,赖魏忠贤救助,得以无害。于是为他歌功颂德的人相继不断,各地祠堂都从此开始兴建。 [13]  

魏忠贤打击异己
编修吴孔嘉与同宗人吴养春有仇,便诱使吴养春的奴仆告发主人隐占黄山,吴养春父子结果都死于狱中。魏忠贤派主事吕下问、评事许志吉先后往徽州抄他的家,株连相属,非常残酷。知府石万程心中不忍,削发挂职而去,徽州几乎酿成祸乱。其党羽都督张体乾诬告扬州知府刘铎代李承恩图谋陈解狱案,勾结方术士方景阳诅咒魏忠贤,结果刘铎竟被斩首。又以睚眦之怨,诬告新城侯的儿子锦衣卫官员王国兴,将他判以死罪,并罢免主事徐石麒。御史门克新诬告吴县人顾同寅、孙文豸写诔文祭奠熊廷弼,两人被判犯了妖言罪斩首。又逮捕侍郎王之肕,将他毙死狱中。凡是魏忠贤素来所恨的,像韩火广、张问达、何士晋、程注等人,虽已离职,也要将他们从官籍中除名,重的则被充军,死了的还要追赃,将他破家。有些魏忠贤偶然忘了的,他的党羽一定追论前事,激起魏忠贤的怒火。 [14]  
当时,内外大权全归于魏忠贤,阉官除王体乾等人外,还有李朝庆、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做左右拥护。外廷文臣有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称为“五虎”;武臣则有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戮,称为“五彪”。还有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少卿曹钦程等人,称为“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而做崔呈秀这帮人门下的,又不可胜数。从内阁、六部到四方总督、巡抚,都遍布他的死党。他内心忌恨张皇后,这年秋,便诬告张皇后的父亲张国纪纵奴犯法,然后假传中宫旨意,企图撼动张皇后,朱由校为他按奴法治罪,并责备张国纪。魏忠贤不满意,又派顺天府丞刘志选、御史梁梦环轮番揭发张国纪的罪状,并说皇后不是张国纪的女儿。正好王体乾危言劝阻,魏忠贤这才罢了。 [15]  
天启六年(1626年)冬,三殿建成。李永贞、周应秋上奏魏忠贤的功绩,朱由校遂进封魏忠贤为上公,加恩三等。魏良卿那时已晋封肃宁侯,这时又晋封肃宁公,食禄按魏国公例发给,再加恩庇荫锦衣卫指挥使一人、同知一人。工部尚书薛凤翔上奏给魏忠贤赐府第。不久太监陶文上奏喜峰隘口筑成,督师王之臣上奏筑山海关城,刑部尚书薛贞上奏大盗王之锦狱案,南京修建孝陵竣工,甘镇奏捷,蕃育署丞张永祚擒获盗贼,他们都说是出于魏忠贤的筹划和计策。魏忠贤又自己上奏三年缉捕的功劳,朱由校下诏褒奖。半年之中,魏忠贤所庇荫的有锦衣卫指挥使四人、同知三人、佥事一人。又授给他的侄儿希孟世袭锦衣卫同知,外甥傅之琮、冯继先为都督佥事,而升崔呈秀的弟弟崔凝秀为蓟镇副总兵。名器被僭越滥用,至此达到了极点。他的同党全部坐镇蓟、辽,以及山西宣府、大同各险要之地。总兵梁柱朝、杨国栋等人每年都向他奉献名马以及珍玩之物,从不间断。 [16]  
既非阉党又非东林的袁可立本来并不想卷入党争,三殿大工正兴,兵部左侍郎有阅视之责,“逆珰魏忠贤与崔司马柄肆虐,有事大会无不呈面媚颜,公独屏居人后,不假辞色。”“经略遣人为(老酋)吊祭,公(袁可立)恨其(袁崇焕)辱国非计,飏言于朝。某公急掩其口曰:‘勿忘言,封拜在此举矣。’公叹曰:‘以此封拜,不虑贻笑后世乎?’拂袖而出。大司马闻之逆珰,珰大恨之。令侦事者日伺公门,卒无可中者。会南户部尚书缺,廷推公,逆珰传票致仕。” [17]  天启六年(1626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九卿科道官公推袁可立南京户部尚书。本来魏忠贤也有意依赖袁可立的才望来支撑和平衡多事的明兵部,但阉党已经无法隐忍袁可立的忤逆不顺,下决心将袁可立排挤出朝。袁可立当堂抗疏道:“此非挂冠神武门时乎?”(《睢州志·袁可立传》),遂被迫致仕归里。时北则崔呈秀为本兵,自袁可立去职,天下兵马大权阉党一手握定。袁可立“归而魏焰益肆”(《节寰袁公传》)。

魏忠贤海内献媚
天启七年(1627年)春,又派崔文升总督漕运,李明道总督河道,胡良辅镇守天津。崔文升原来曾侍奉光宗服药,受到东林党的攻击。海内争相望风献媚,督抚大臣如阎鸣泰、刘诏、李精白、姚宗文等,争相为魏忠贤颂德立祠,纷纷攘攘,唯恐不及。下及武夫、商贾小人。无赖之徒也都为他建祠。这些祠堂都建得极为工巧,他们侵占百姓田宅,砍伐坟地树木,谁也不敢控诉他们。而监生陆万龄甚至请求以魏忠贤配祭孔子,以魏忠贤的父亲配祭启圣公。 [18]  
当初,潘汝祯首先上书,御史刘之待会藁迟了一天,即被撤职除名。而蓟州道胡士容因不备具建祠书文,遵化道耿如杞因入祠不拜,都被投入狱中,判了死罪。因此天下的风气,章奏无论巨细,都称颂魏忠贤。宗室如楚王朱华、中书朱慎鉴,功勋外戚如丰城侯李永祚,廷臣如尚书邵辅忠、李养德、曹思诚,总督张我续以及孙国桢、张翌明,郭允厚、杨维和、李时馨、汪若极、何廷枢、陈维新、陈尔翼、郭如暗、郭希禹、徐溶等人,都是佞词连篇,不顾羞耻。魏忠贤也时常给他们加以恩泽作为报答。所有的奏疏,都称魏忠贤为“厂臣”而不称其名。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在起草圣旨时,也必说“朕与厂臣”,没有人敢直写魏忠贤的名字。山东产麒麟,巡抚李精白画下图像上报朝廷。黄立极等起草圣旨说:“厂臣修德,故仁兽到。”妄言欺骗竟至于此。朱由校前后赐给他嘉奖令无数,所发给的诰命都仿九锡文。 [19]  
这年从春到秋,魏忠贤冒领汪烧饼擒获阿班歹罗铁的功劳,累计庇荫锦衣卫指挥使达十七人。他的族孙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姻亲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都官至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佥事等。客氏的弟弟光先也加封为都督。魏抚民又从锦衣卫调任尚宝卿。而魏忠贤的志愿还没达到,正好袁崇焕上奏宁远捷报,魏忠贤于是令周应秋上奏封他的族孙魏鹏翼为安平伯。再记三大工程功劳,封他的侄子良栋为东安侯,加封良卿为太师,鹏翼为少师,良栋为太子太保。于是他普遍赏赐群臣,用崔呈秀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唯独将袁崇焕的功劳废弃不录。当时鹏翼、良栋都还在襁褓之中,还不能走路呢。良卿甚至还代天子供祭南北郊社,祭祀太庙。于是天下都怀疑魏忠贤要篡夺政权了。 [20]  
朱由校性机巧,好动斧锯以及涂漆之类的事情,累年不倦。每次在拉线削墨时,魏忠贤之辈常来奏事。朱由校很厌烦,荒谬地说:“我已知道了,你们好自为之。”魏忠贤因此便任凭自己的意愿恣行威福。他一年中多次出行,每次总是坐着文轩,羽帘青盖,四马如飞,铙鼓鸣镝之声,随着轰隆而过的车轮,隐没在飞扬的黄土之中。锦衣卫官校腰围玉带,踏靴着衤夸,提刀相随,夹驰于左右,厨师、优伶、百戏、奴婢这些随从的人,又以万计。百官的奏章,要用快马才能赶上。所过之处,士大夫遮道拜伏,欢呼九千岁,一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举朝阿谀顺指者但拜为干父,行五拜三叩头礼,口呼九千九百岁爷爷。” [21]  而魏忠贤还左顾右盼,不加理睬。客氏居于宫中,胁持皇后,残虐宫嫔。偶尔出宫回私宅,侍从声威显赫,光照道路,看上去就像是皇帝的仪仗队。魏忠贤原来愚笨无所长,他的党羽便日夜教他,又有客氏做内主,于是群凶肆虐,荼毒海内。 [22]  

魏忠贤权宦末路
天启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恶,自己深加戒备,魏忠贤的党羽开始恐惧了。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朱由检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但朱由检隐而不发。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奏疏呈上后,朱由检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知道这事,便斥责徐应元。十一月,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检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审判。 [23]  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听到后一项命令,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 [24]  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都被处死,并暴尸街头,还抄了他们的家。在抄客氏的家时,得八名宫女,大概想仿效吕不韦所为,所以人们尤其憎恨她。 [25]  
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朱由检命大学士韩爌等人审定逆案,这才将魏忠贤的党羽尽数逐出,东林党人又得以进用。那些与逆案有关的人日夜图谋报复。其后温体仁、薛国观之辈相继执政,他们暗中排挤正直人士,为翻逆案做准备。朱由检也厌恶廷臣结党营私,于是又委任宦官,而逆案中的阮大铖等人终于肆毒于江左,直到灭亡。 [26]  

魏忠贤历史评价编辑 播报

魏忠贤史书评价
《明史》:“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桀渠憸,窜身妇寺。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衣冠填于狴犴,善类殒于刀锯。迄乎恶贯满盈,亟伸宪典,刑书所丽,迹秽简编,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 [27]  

魏忠贤历代评价
杨涟:“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
朱由检:“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 [23]  “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 [27]  
朱长祚:“形质丰伟,言辞佞利。” [28]  
刘若愚:“忠贤少孤贫,好色,赌博能饮啖嬉笑,喜鲜衣驰马,右手执弓,左手彀弦,射多奇中。不识文字,人多以傻子称之。亦担当能断,顾猜很自用,喜事尚谀,是其短也。素好僧敬佛,宣武门外苍文殊庵之僧秋月,及高桥之僧愈光法名大谦者,乃贤所礼之名衲也。如碧云诗僧,则酒肉势利不足齿矣。” [1]  
梁启超:”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无足比数。“ [29]  
蔡东藩:“魏忠贤恶贯满盈,中外切齿,但伪恭不及王莽,善诈不及曹操,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故以年少之崇祯帝,骤登大位,不假手于他人,即行诛殛,可见当日明臣,除杨、左诸人外,大都贪鄙龌龊,毫无廉耻,魏阉得势,即附魏阉,魏阉失势,即劾魏阉,杨维垣之行事可鉴也。” [30]  

魏忠贤轶事典故编辑 播报
有四人夜里在密室饮酒,其中一个人喝醉了,谩骂魏忠贤,另外三个人吓得不敢出声。那个人还未骂完,东厂番子将四人押到魏忠贤的住所,立即将骂的人处寸磔,而慰劳另外三个人金子,三个都被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动。 [31]  

魏忠贤亲属成员编辑 播报
  • 配偶:客氏
  • 族叔:魏志德
  • 侄子:魏良卿
  • 外甥:傅应星
  • 族孙:魏希孔、魏希孟、魏希尧、魏希舜、魏鹏程
  • 姻亲: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 [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641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12: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
播报 编辑  讨论99+ 上传视频  



王熙凤,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她外貌美艳,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出场时打扮彩绣辉煌,笑语先至,宛若神妃仙子。因美丽容貌和娇艳气度,曾引贾瑞为其倾倒。 [6]  

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八面玲珑,敢爱敢恨,做事决绝,治理宁国府和打理荣国府上下事务时也可见她具有惊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治家手段,原文中描述王熙凤“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因其深爱丈夫贾琏,故而十分善妒,暗中算计害死尤二姐。王熙凤在高鹗续后四十回中的结局为病逝于贾府。







人物关系


纠错




丈夫 贾琏




女儿 巧姐




哥哥 王仁




公公 贾赦




妯娌 薛宝钗




   

中文名王熙凤 外文名Wang Xifeng 别    名凤姐、琏二奶奶、凤辣子、凤哥儿、凤丫头、琏二嫂子 饰    演邓婕(87版红楼梦)
刘晓庆(89版红楼梦)
姚笛 (10版红楼梦)
王子瑜(10版黛玉传)
郭飞歌 (17、19版红楼梦) 配    音李真、陈阿喜 性    别女 登场作品《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生    日九月初二 排    行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九位 性    格八面玲珑,聪明泼辣,颇有心机 丈    夫贾琏 女    儿巧姐 丫    鬟平儿 哥    哥王仁 叔    父王子腾


目录

1 人物外貌
2 人物经历
▪ 精彩出场
▪ 协理宁府
▪ 凤姐末路
▪ 凤姐之死
▪ 个人悲剧
▪ 结局之谜
3 性格特点
▪ 判词
▪ 作用
▪ 辣手
▪ 心机
▪ 刚口
▪ 凤姐之欲
▪ 凤姐之妒
4 人物关系
5 影视形象

   


人物外貌

编辑

 播报

王熙凤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外貌美丽、华贵、俊俏,伶牙俐齿、机敏善变,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见风使舵。 [6]  



王熙凤
王熙凤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红楼梦第三回) [7]  
   


人物经历

编辑

 播报

   


精彩出场



王熙凤
王熙凤
黛玉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迎接远客!’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她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者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真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之前,就先已通过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在之神。在贾府这样严肃的氛围里,王熙凤可以这样说话,也能够体现出王熙凤的位高权重,深得贾母的喜爱,也能够体现出一种炫耀的成分在里面。
随着后台这一声,一个浓妆的少妇出场了。作者接着用重笔浓彩描绘了其外貌特征:“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前十数句关于王熙凤衣着和外貌的华丽描写,是细腻的工笔画,是实写,而最后两句则是充满了空灵之气的写意画,是虚写;虚实结合,一个有生命的贵族少妇形象合眼如见。而“丹凤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也能够体现出王熙凤的心机深沉。雪芹用了这么多文笔写凤姐,必然是在《红楼梦》后面的内容中起到了仅次”宝、黛、钗“的作用。



华三川绘新百美图·王熙凤
华三川绘新百美图·王熙凤
接下去我们先听到贾母的介绍:“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这一介绍虽然体现了这位浓妆少妇的性格特征和贾母对她的宠爱,也揭示了王熙凤在贾府受宠的另外一个原因,因为会做人,用现代话说就是情商高,懂得人情世故。
王熙凤一出场,满屋内便只有她一个人说话声,侧面也凸显了她的地位。她先是赞美林黛玉“标致”,顺势就恭维了贾母;接着又为黛玉幼年丧母伤心拭泪,以此来讨取贾母的欢心;等到贾母责备她不该说这些伤心话来招她哭泣时,她又“忙转悲为喜”,自责“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然后又以当家少奶奶的身份,一面安顿黛玉,一面吩咐婆子们,其实在炫耀着自己在贾家的特权至此,读者先闻其声,再见其形,再知其名,再睹其种种表演。出现于读者面前的王熙凤,自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王熙凤的出场前后做如许皴染,后文焉得不跃然纸上!

王熙凤确实是聪明的,比如在她出场这一回中,王夫人(王熙凤的内姑母)在之前曾找她要过一端布料,她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件事情提了出来,对王夫人说没有找到,但王夫人马上改口说这是为林黛玉准备的布料,而王熙凤在两人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又顺着王夫人说我已经备下了,这样一来王夫人有了台阶下,也得了贾母的欢心,自然而然的也就更喜欢王熙凤了。

   


协理宁府



王熙凤
王熙凤
秦氏丧礼,尤氏犯了胃疼旧症,王希廉评曰:“凤姐协理丧事,既见其才,又见其权。若非尤氏患病,贾珍难于相请。脱卸处不露痕迹。”当然,尤氏也是一位有本领大作为的才女,不过为了给凤姐作传,她也得委屈一下了。脂批:“写秦氏之丧,却只为凤姐一人。”
为了托出凤姐大文,原著做了层层铺垫:第7回焦大醉骂,凤姐便建议尤氏流放焦大,小露了一手;11回末建议尤氏预备秦氏后事;13回可卿魂托凤姐,赞誉她“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到了正式委派凤姐协理时,作者还特地安排第一主角贾宝玉重荐。脂批:“荐凤姐须得宝玉,俱龙华会上人也。”

凤姐走马上任,总结宁府五大风俗,理出头绪,有条不紊;分派众人岗位,量才而用,苦乐均分,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依法治理,赏罚严明;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号令通畅,树立威信。姚燮评曰:“分派职役,井井有条,大有淮阴侯用兵经济。”脂批:“五件事若能如法整理得当,岂独家庭,国家天下治之不难。”

作者不惮劳烦,百忙中又写荣府其它家务,“彼时荣宁两处领牌交牌人往来不绝”,“刚到了宁府,荣府的人跟着;既回到荣府,宁府的人又跟着”(14回)。

凤姐诚为不辱使命者,不仅显露了非凡的政治管理才干,还表现出勤慎恭肃的为政精神。不辞辛劳,日夜不暇,并不偷安推托。故能“筹划得十分的整齐,于是合族中上下无不称叹”。脂批:“请看凤姐无私,犹能整齐丧礼。”

协理宁府大展凤姐威风与才干,“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14回)。贾琏回来后,凤姐大肆夸耀:“依旧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16回)凤姐自卖自夸之语,同时也是作者自卖自夸,协理宁府的确是曹雪芹十分得意的一场文章盛事。 [5]  

   


凤姐末路



王熙凤
王熙凤
秦氏丧礼出色写凤姐英雄了得是大手笔,贾母丧礼出色写凤姐英雄末路同样是大手笔。文中大书凤姐“力诎失人心”,笔笔生花。
与“这里的事本是我管的”相反对,因贾政和王夫人不管,邢夫人便在上头挟制,不时责骂,更挑唆王夫人申斥她料理不周。她也不敢辨,只得含悲忍泣的出来央求下人们。此段上接71至72回邢夫人在贾母、王夫人跟前当众羞辱凤姐,写贾府内斗。贾母生前偏心,凤姐、贾琏又向着贾母,邢夫人怀恨已久。贾母丧礼上,邢夫人故意刁难,“不令凤姐便宜行事”,不只为压倒凤姐、王夫人,更为了报复贾母。

与“那些家人更是我手下的人”相反对,因抄家后威信全失,这次竟然叫不动人,“头一层是老太太的丫头们是难缠的,太太们的也难说话,叫我说谁去呢?”无奈只好低声下气央求道:“大娘婶子们可怜我罢!我上头捱了好些说,为的是你们不齐截,叫人笑话。”而下人竟不买账,反落井下石,“更加作践起他来”,到底“只有他几个自己的人瞎张罗”。

与“这种银子是现成的”相反对,最大的难处恰恰是差钱。凤姐无法,去求鸳鸯,最后还是“到王夫人那边找了玉钏彩云,才拿了一分出来”,还不敢向上头反映。李纨旁观道:“我说琏二奶奶并不是在老太太的事上不用心,只是银子钱都不在他手里,叫他巧媳妇还作的上没米的粥来吗?”

与“外头的事又是他办着”相反对,也因差钱,贾琏在外头照样打不开局面。

凤姐遇到这些艰难,不但丧礼弄得一团糟,自己反添了病,没熬到出殡就病倒了。鸳鸯疑惑道:“他头里作事,何等爽利周到,如今怎么掣肘的这个样儿。我看这两三天连一点头脑都没有。”读来真有楚霸王自刎乌江、关云长败走麦城、诸葛亮秋风五丈原之感慨。 [5]  

   


凤姐之死



王熙凤
王熙凤
凤姐曲名“聪明累”,曲子云:“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具体而言,她因久病身亏、心力交瘁、宿敌反扑、兵败山倒而心碎致死。
55回刚将年事忙过,“因年内年外操劳太过,一时不及检点……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尤二姐数回中,凤姐一气恼一忧劳,又使病情加重。74回抄检大观园添病,76回因病缺席中秋家宴,77回“仍命大夫每日诊脉服药”。凤姐落下这个病,只会越来越重。

凤姐理家多年,树敌不少,“人恨极了,他们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55回)。例如,14回协理秦氏丧礼,处罚了宁府一个迟到的下人,那人“含羞饮泣而去”;25回赵姨娘、马道婆施魔法;36回有下人在王夫人前检举凤姐拖欠月钱。

不仅下人积怨,贾府权势也对凤姐虎视眈眈,“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没有不恨他的……连他正经婆婆太太都嫌了”(65回)后文果然写到邢夫人羞辱凤姐(71回)。贾母丧礼中,以邢夫人为首的一干宿敌趁机反攻,致使凤姐半途病倒。

凤姐四面受敌,遭人中伤,面临失宠。如36回王夫人一连盘问数起姨娘、丫头月钱发放的家务,“把二百年头里的事都想起来问我”;71回王夫人听信邢夫人谗言,当众批评凤姐;74回邢夫人交来绣春囊,王夫人竟然第一个拿凤姐兴师问罪。其时凤姐恃强羞说病,不过硬撑而已,很快就撑不住了。

凤姐触犯国家刑律,也招来祸患。93回不辨馒头水月,照应弄权铁槛寺一案。101回贾琏迁怒凤姐。抄家后,因放账取利、重利盘剥事发,遂“致祸抱羞惭”:“我若不贪财,如今也没有我的事。不但是枉费心机,挣了一辈子的强,如今落在人后头。”(106回)

凤姐违禁重利,令贾琏蒙羞,被贾政怪罪,且历年积蓄,一朝抄尽,照应“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湘云道:“独有琏二嫂子,连模样儿都改了,说话也不伶俐了。”贾母评曰:“凤丫头也见过些事,很不该略见些风波就改了样子。他若这样没见识,也就是小器了。”(108回)

判词“一从”,应在第2回“琏爷倒退了一舍之地”;“二令”,应在101回“想起贾琏方才那种光景,好不伤心”,113回“贾琏近日并不似先前的恩爱”;“三休”,应在119回“要扶平儿为正”。“衣锦还乡”之签,宝钗说“四字里头,还有原故”(101回)。凤姐死后,宝钗道:“旧年你还说我咒人,那个签不是应了么?”应了什么呢?原文道“要船要轿的,说到金陵归入册子去”(114回)。如此看来,宝钗的解法意近香菱判词“致使香魂返故乡”,元春曲子“望家乡,路远山高”。凤姐得此签,并非荣归故里,而是将死之谶,120回棺木运回金陵。

脂批关于凤姐结局的探佚:“知命强英雄”,取自110回贾母丧礼“力诎失人心”;“扫雪拾玉”,取自52回扫雪拾虾须镯(平儿圆谎)、94回失玉、107回请罪(凤姐自言“情愿做个粗使丫头”)。 [5]  

   


个人悲剧

凤姐总揽贾府家务,她最看得清这一大家族的种种矛盾与危机。但她的想法,既不是贾政式的使宝玉继承祖业,绵延世泽;也不是秦可卿式的及早回头,留有退路;更不是探春式的兴利除弊,锐意革新。而她所要的只是一大家族得到暂时的存在,以便供她自己的支配与剥削。她越感到好景不长,越不放松自己,她日夜辛劳,拼着自己一人的精力,为个人私利而奋战到底;一面制造别人的悲剧,一面到了最后也葬送了自己。当查抄的轰雷落到贾府屋顶上的时候,这位纵横一世的“女英雄”王熙凤,也正到了心血耗尽威力垮光的末日,于是她终于被压在自己所拉塌的这座大厦底下了。 [4]  

《红楼梦》一面无情地揭发凤姐一切罪行,并不遗余力地刻画出她独断独行、不恤人言、不顾后果的“毅力”。但另一面也深刻地剖析这位强者内心中多少矛盾与软弱之处。凤姐自称不信鬼神,可是贾瑞、张金哥夫妇、鲍二家的、尤二姐都是怎么死的能不能忘掉?舆论认为她过分精明,不是寿者相,说她若不积阴骘就要短命,她心上能不留下深重的暗影?她生活条件中缺乏一个儿子,她惟一的一个女儿巧姐就要请刘姥姥起个名字,靠靠她的“福”。她文化水平太低了,不懂一般闺阁中琴棋诗画的消遣。她唯一知己秦可卿死了,从此成为一个绝对孤立的人。对自己第一忠实的心腹丫环平儿,她仍不免要怀疑和防范。她压倒一切,也到处都树立敌人,曾几乎被死敌赵姨娘阴谋害死。她知道自己是处在怎样一个危险的境地,曾对平儿说,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了,但是因为权利高、责任重,“骑上虎背,虽然看破些,一时也难放宽”。因此,她只能本着“宁叫我负人,不叫人负我”、“日暮途穷,则倒行而逆施之”的理论,硬干下去。自己病越加重,精力越不够,越要勉强支撑,越要紧紧地握住支配权到自己死亡之日为止。

   


结局之谜

第五回的曲子和判词早已明示,凤姐悲剧带有很大的自食其果自取其祸的成分。由于对“一从二令三人木”这句判词的不同理解,存在着各种猜测。大体说来可分两类:一类着眼于夫妻关系、个人悲剧,“一从”指出嫁从夫,或言听计从,“二令”指“阃令森严”或发号施令,“三人木”指终被休弃;另一类则以权势消歇家族颓败的全局观之,“令”是指利令智昏、威重令行、挟天子令诸侯,或皇帝下令抄家,“休”亦不必拘于一事,可作万事皆休解,贾府靠山冰消、彻底败落,凤姐身败名裂、万事皆休。两者兼容或较妥当,因为凤姐是个关系全局的人物,《红楼梦》中有“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完全是大厦将倾、家族败亡的末世景象。所以王熙凤这个曲子不仅是关系到自己,还关系到家族,所以后一种理解也是可以的。 [1]  

曹雪芹除了写出这一重要人物的成长、显赫,也安排了她的消灭过程。就《红楼梦》判词中所写“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来姑妄猜之:到了贾府抄家,贾母死亡,王熙凤坏事做尽,威权失尽,贾琏也先对她冷淡疏远,以后又休了她送回南京去,最后她结束了生命——是否这样一个结局呢?如果大体上是这样,那么王熙凤之覆败与死亡,是被社会变迁即“人的法则”所决定的。后四十回写王熙凤的罪恶暴露、心劳日绌、失去靠山、呼应不灵等等大体上是符合的。可是写到这一人物之最后结束,却是由于众鬼索命而亡。这岂不是由“神人共忿、应予天诛”而出现了“因果报应”——神的法则了?

   


性格特点

编辑

 播报

   


判词

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8]  

   


作用



王熙凤
王熙凤
王熙凤有一种支柱作用,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聚焦的、辐射的作用。《红楼梦》写了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四百多个人物,设想如果没有了王熙凤,这个书会怎么样。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王熙凤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底下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王熙凤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联结、或者矛盾、或者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以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所能包容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程度来说,也是其他形象难以企及的。王熙凤这个形象的社会触角是最长的,可以越出贾府的门墙,可以伸向官府,可以伸向佛门,可以伸向宫廷等等。也就是说从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来说,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是不可代替的、不可缺少的。如果少了王熙凤,《红楼梦》在它反映生活的深广度方面,就要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就不成其为《红楼梦》。

就人物的鲜活生动而言,王熙凤在《红楼梦》里面堪称第一。宝、黛、钗他们自然在《红楼梦》里面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说像宝、黛这些人物更多地寄寓了作者的理想,比较空灵;那么凤姐这个人物呢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好像要从纸上活跳出来。假如没有王熙凤,《红楼梦》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好看;没有了王熙凤,红楼梦就失去了一种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新意。 [1]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黛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黛、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黛、宝、凤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红楼梦》的读者恨王熙凤,骂王熙凤,不见王熙凤想王熙凤。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2]  

   


辣手



王熙凤
王熙凤
这就是所谓的“杀伐决断”,既包含着不讲情面、不避锋芒的凌厉之风,同时呢又挟持着不择手段、不留后路的肃杀之气,秋天肃杀,那是让人心寒的,也是令人畏惧的。
协理宁国府充分展示了凤姐的“辣手”,有一股不避锋芒的锐气。凤姐不怕得罪人,没有绕着矛盾走,而是迎着矛盾上,结怨树敌也在所不计。有一个仆妇迟到了,也说了情,最后她是不饶,打了二十板子,出去回来以后,还要跪下来磕头叩谢。

凤姐这种凌厉之风,即在日常事务和人际关系中也可见出来,有什么难缠的人,难缠的事,凤姐一来,顷刻了断。如那个李嬷嬷大闹绛芸轩,凤姐一来,连哄带捧,一阵风脚不沾地的就把她撵走了;赵姨娘也是一个,凤姐来了,指桑骂槐,只要几句话,赵姨娘立刻不敢吭声了;另外像宝玉挨打了以后,只有凤姐上来,骂下人糊涂,打成这样还要搀着走,还不快拿藤屉子春凳来抬。凤姐这个人是很务实的,她有一种处乱不惊、明断务实的作风。

王熙凤的“辣手”在更多的情况更多场合表现为逞威弄权、滥施刑罚。她素常惩治丫头,“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不给”,“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没有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威吓道要用烧红的烙铁烙嘴,要用刀子来割肉,而且当即就拔下那个簪子来戳小丫头的嘴,这种簪子叫做香闺刑具,可以把一个人给戳成毁容。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丫头立刻两腮紫胀。在清虚观的时候,又是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道士都站不住。这种地方,王熙凤的出手之重、之狠、之快,是名副其实的“辣手”了。怪不得有些奴仆在背后诅咒她,说她是“阎王婆”、“夜叉星”。

王熙凤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气概,就是鬼神难挡,有这样的气魄,只可惜这种气魄用在了邪恶的方面。王熙凤也供瘟神,给女儿起名求福祉,并不说明她不迷信,是说明她不虔诚,没有顾忌,毫无顾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计后果。如果说协理宁国府是“用权”,权在威随,威重令行,那么铁槛寺这一段就是“弄权”,就是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上,假权营私。

她这个辣手到了赶尽杀绝,不留后路的地步。王熙凤没有什么“恻隐之心”,她作了事以后,从来不后悔,而且她要斩草除根,对那个落有把柄的张华父子,最后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治死。从这种地方,我们可以充分领教凤姐手段之辣。 [1]  

   


心机



王熙凤
王熙凤

人们常说王熙凤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她日常的为人处世当中常有利害的权衡、得失的算计。她克扣月钱放债生息,不单是把下人的钱拿来克扣,她连老太太和太太的都敢挪用,都先克扣住不发,而且即便是“十两八两零碎”她也要把它攒到一起放出去。所以李纨说她“专会打算盘分斤拨两”,“天下人都被你算计去了”。大闹宁国府的时候还不忘记向尤氏要五百两银子,其实她打点只用了三百两,她又赚了二百两。王熙凤的算计之精、聚敛之酷,是出了名的,连她自己也都知道:“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放是放高利贷),都要生吃了我呢。”

王熙凤的心机更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常常是对方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已经猜到了;对方刚说呢,她已经办了。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说是不是拿料子做衣裳呀?王熙凤说“我早都预备下了”。大观园那个诗社起来,探春刚出口,凤姐马上就猜到你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

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的入情在理,十分动听。邢夫人要讨鸳鸯,先来找王熙凤商量,王熙凤连忙劝告邢夫人,说这个事情根本是不行的。但是邢夫人一点也听不进去,王熙凤立即调头转向,改换话锋,连忙陪笑,当时邢夫人又喜欢起来。像这样能够顺应对方心里,急转直下又不落痕迹,像这样一种本领在《红楼梦》里,只有在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得到。

一旦遇到利害攸关、损害尊严的、危及地位的,王熙凤就会使出她浑身的解数,她的机心谋略在这个时候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她阴而狠的一面,比如那两个著名的事件:一个叫“毒设相思局”;一个叫“赚取尤二姐”,又叫“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凤姐一次又一次地假意挑逗、虚情承诺,完全合于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用兵之法。在这一回合里,凤姐易如反掌地运用了自己模样极标致,心机又极深细的优势,陷贾瑞于歹毒的“相思局”中。

尤二姐之于凤姐,是具有相对优势的,所以凤姐要煞费苦心,以退为进。她亲自出马到了小花枝巷,一席话不要说尤二姐把她认作好人,连大观园那里的姐妹,除了少数比较有头脑的人,都觉得凤姐改弦更张了,都觉得她很贤良。凤姐紧紧抓住了尤二姐的弱点,所谓“淫奔无行”,一女侍二夫,牢牢地抓住张华这张王牌,收放自如,行云布雨,凭借衙门的法、家族的礼,造足了舆论,布满了流言,使尤二姐坠入软绵绵、黑沉沉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最终走向绝路。“机关算尽”,这些凤姐的过人之处,也是凤姐致祸的内因。 [1]  

做贾府的当家媳妇是断乎不容易的。在那长辈、平辈、小辈、本家、亲戚和男女奴仆之间,彼此都有着极复杂的矛盾,若不具备独到的权术机变,一个孙媳妇辈的年轻女子是会被压得粉碎。可是她凭着自己的才智与苦心,竟能够见风使船,多方应付。她的婆婆邢夫人要她去向贾母为贾赦讨鸳鸯做妾,她很巧妙地摆脱了。王夫人疑惑大观园中的绣春囊是她所有,她很委婉地洗涮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王善保家的怂恿着王夫人搜检大观园,她心里觉得这是一种轻举妄动,也伤害了作为荣府当家奶奶的面子,她就自己站在侧面,消极参加,留给探春去给王善保家的以迎头痛击。她看出贾母、王夫人偏爱宝钗,就加倍铺张地为宝钗过生日。作者对于这一位目光四射手腕灵活的少妇,随处都以极巧妙生动的手法加以刻画,使读者到处接触到她才智的锋芒和活跃的形象。 [3]  

   


刚口

五十四回庆元宵的时候,那些说书的女艺人说:“奶奶好刚口。”“刚口”是指口才,连说书艺人都甘拜下风,足见王熙凤口才不凡,也就是冷子兴所介绍的“言谈极爽利”的风采。

“言谈极爽利”和“心机极深细”是密不可分的。比如五十四回元宵夜宴贾母问及袭人怎么没有跟来伺候宝玉,王夫人忙回道:“她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不以为然。凤姐忙接过来解释,说出一番“三处有益”的理由来,一则“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那园子须得细心的袭人来照看;再则屋子里的铺盖茶水,袭人都会经心准备,“宝玉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三则又可全袭人的礼。这番话既合于主仆上下的名分次序,更投合老太太的心理。这个就是说同一件事,凤姐说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同是凤姐,对待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对象,她也有不同的语言。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凤姐说出来的话既有谦词,同时呢,又告艰难,而且还不乏人情味,符合既不热络又不简慢、既不丢份又不炫耀的原则。宫里的夏太府打发小太监来借银子,凤姐那几句话看上去并未得罪夏太监,其实还是软中有硬、绵里藏针的,它有一种警示。所以凤姐这个人,她还真具有当外交使节和公关经理的潜能。

凤姐语言的幽默和诙谐也是很有名的,谁都知道凤姐是贾母的“开心果”,是“顺气丸”。她的幽默和谐趣最精彩的地方是“对景儿”。她有一种随机性,是随机而出,自然天成,经常是这样的。比如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说她小时候摔了一跤,头上落下一个窝。凤姐马上就说:“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你看看一个疤痕却讨出吉利的口彩,编的这样的喜庆,编的这样的圆满,而且她是随机就能够编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凤姐这种即兴的发挥。

像这样的还比较容易,如果贾母很生气,你要是在贾母气头上使她转怒为喜,这就更难了。邢夫人要讨鸳鸯,贾母气得乱颤,凤姐不慌不忙地说:“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这真有点奇兵突出,贾母气也消了,空气也缓解了,又有说有笑了。

凤姐的语言没有什么书卷气,却有一派扑面而来新鲜热辣的生活真气,独多俗语俚语歇后语等口语中的精华。她的状物拟人叙事言情都很生动。她还会用谐音对偶等使语言风趣生动,看似无师自通,它的源头不在书本而在生活,在于生活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和智慧。通过凤姐的语言,不仅使人们眼界大开,可以看到种种生活态和社会相;而且心智大开,可以窥见聪明绝顶变幻莫测的机心。 [1]  

凤姐不是丑角,但丑角这种姿态可以当作工具使用。她在贾母面前充分地发挥着诙谐的才能。她对宝玉及众姊妹并不伤害,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还及时凑趣。她缺乏文化教养,不会吟诗联句,行酒令打灯谜等等,但心灵口利,谈笑风生,也博得老少尊卑的喜悦。丫环婆子哪个不怕她?可是一听到琏二奶奶要讲故事说笑话了,都挤得满满地来听,就是因为她说的好。

《红楼梦》作者写王熙凤的口才,也和写王熙凤的性格一样成为奇迹。她随时顺口而出的动人的说笑,使读者如闻纸上有声;而且,只有她这一个人才能说得出那些语言,似乎这种语言生来就是为了王熙凤来灵活运用的。她如果不说出那种语言时,书里的人物和我们读者都同样不满足。在原作者笔下,王熙凤的语言几乎时时刻刻和王熙凤同在的。偶然她因病或因故“缺席”,人们是感觉到多么寂寞呀!至于那些为自己的吹嘘或对别人的恶骂,口才又成为她抬高自己打击别人的锋利武器。

可是她若一旦翻脸,就从那同一的口里喷出最粗野下流的声音。当她把尤二姐骗入了大观园之后,便去骂尤氏道:“……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住了?要不就是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你又没有才干,又没有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只就是一味瞎小心,应贤良的名儿!”凤姐能对她的平辈妯娌尤氏这样借端讹诈,撒泼撒赖,当然更能对一般奴才使用非常残酷的压迫。 [3]  

   


凤姐之欲



王熙凤
王熙凤
表现自己才干的欲望。贾珍请她来协理宁府,她的心里是很愿意的,是想露一手的。渴望有更大的舞台来施展自身才能的心态,在那个社会条件下的女性当中,是比较独特。而这种愿望,不能不认为是合理的个性要求之一种。对待凤姐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我们不要一概的抹杀。当然所谓“欲”不只是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人还有各种精神的、物质的欲望,只要是正常的、合理的人欲。《红楼梦》的时代“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是被视作洪水猛兽,是要被杀灭的。所以在对待过去时代人的欲望,尤其是女性的欲望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地都把它抹杀掉。
王熙凤她抓尖、要强、爱表现,让人觉得很痛快。但是话又说回来,凤姐是以“欲壑难填”著称的。如果你的欲望是填不满的,对于金钱、权力,以至于其它种种欲望,如果超过了界限,就危及他人的尊严,妨碍到他人的生存,这个就很可怕了。凤姐挪用下人的月钱,放高利贷,捞取家族的资财化为个人的私房,为了巩固当家奶奶的地位,弄权使招,费尽心机,欲望的膨胀造成了种种劣迹和恶果。凤姐的欲望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无节制无穷尽的贪欲,常常以压抑他人的欲求、牺牲他人的幸福、危及他人的生存作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享乐、自己的贪欲、自己的利益。这种贪欲和权欲发展到了极致,便会成为独夫和暴君。凤姐的惩罚丫头、拷问小厮、盘剥奴仆、追剿无辜等,便带有分明的暴君气息。所以“欲”应该有一个界限,如果成为一种贪欲,危及他人了,这个东西就应该否定、应该批判、应该杀灭的。 [1]  

口才与威势是作战的武器,掌握权力掠取财富是作战的目的。贾府内部的用人行政,大多逃不出凤姐的手掌心。贾珍要派贾蔷到江南去采买唱戏的女孩子,贾琏原不甚同意;但贾蓉示意凤姐,凤姐便立刻发言支持,使他通过;于是蔷蓉两个当面许下了贿赂。贾琏要派贾芸管理小和尚小道士的差使,凤姐却先答应了贾芹,结果把贾芸打消了;于是贾芸就使用贿赂和巧妙的语言来说动凤姐,果然派了他充当大观园中种树的差使。馒头庵老尼姑求了凤姐假冒贾琏之名,托了长安节度使,强迫别人退婚;结果张家的女儿和李守备的儿子,为了殉情双双自尽,而凤姐就以别人两条性命的代价无所顾忌地得贿三千两。凤姐经常叫心腹奴才在外面放高利贷,甚至把上上下下的月钱常常克扣、挪用、放利。贾母为凤姐凑份子过生日,她连最卑下穷苦的赵姨娘周姨娘的钱也不肯放过。贾琏要请鸳鸯偷取贾母的银器去典押,必须先许下给她的好处,才能办通。直到最后贾府抄家,她的成大箱的放利钱的票据是主要罪证之一。凤姐自己是荣国府这一家庭的当权者,同时也就是这一个家庭的贪污盗窃弄权营利的首脑。她使用着自己的特权,剥削着这全家的利益;无怪于贾府一般子弟、奴仆乃至婆子丫环们都各营其私,各舞其弊,纷扰与罪恶,层出不穷,凤姐怎么可能去执行任何有利于整个家庭的统治管理的计划呢? [4]  

   


凤姐之妒



王熙凤
王熙凤
在宗法社会,所谓“妒”常常是封建道德对女性人格扭曲后加上的一个恶名,也是女性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变相的手段。在“妒”的名义下,使女性自相虐杀,保护的是男性中心的多妻制。在《红楼梦》里,以凤姐为轴心,生动地反映了这样一种典型形态。“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变生不测凤姐泼醋”,酸也罢,醋也罢,都是讲的“妒”。
第一,琏凤夫妻关系有一种特殊性。首先,凤姐在同贾府内外其他男性的交往上,比较自由开放、挥洒任意;其次,凤姐对贾琏提防查察;再次,从贾琏这方面看,凤姐这样的妻子“惹不起”,他说凤姐是醋坛子,你要在外边稍微有一点动静,凤姐是通不过的。

第二,王熙凤最终仍旧不能摆脱“夫纲”和“妇道”的拘束,她不能不承认丈夫纳妾是正当的。所以在强大的宗法礼教和社会舆论面前,争强好胜的王熙凤,也要竭力洗刷自己“妒”的名声,构筑“贤良”的形象。首先,表现为有条件的忍让,比方说容下了平儿,成为通房丫头;其次,表现为对贾琏的施威泼醋作适当节制,对于多姑娘和贾琏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在鲍二家的事件被揭发后,王熙凤尽管争得了面子,而贾琏明显地得到了老太太的袒护。

第三,王熙凤把锋芒指向与之争宠的其他女性。打平儿,打鲍二家的,在尤二姐的事件上就更加明显了,更加自觉地转移到与之争宠的女性身上,使她们成为牺牲品。夫妻矛盾转为妻妾矛盾,不能治本就转而治标,以这个“标”来发泄对贾琏身上的“本”的怨恨,尤二姐就成了王熙凤恫吓贾琏并夺回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时的政治牺牲品;她把一切的仇恨、怨毒、心机、谋略都用在了这个上头。比之《金瓶梅》中妻妾间的争风吃醋,《红楼梦》中有关“妒”的描写具有更为高级的形态,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首先,凤姐竭力塑造自己贤良的假象,其目的在摘掉“妒”的帽子,在宗法礼教上占得一个“制高点”;让贾府这个小封建社会中地位最高的裁决者贾母、王夫人等人把立场都倒在她这一边,使她夺得了这次战争的主动权,这就给了她隐瞒众人随意支配尤二姐命运的权力。其次,凤姐又调动一切手段,把尤二姐置于名教罪人的地位,揭发尤二姐“淫奔”的老底;再次,所谓“借剑杀人”,不单是假手秋桐之流,更是凭借着全部封建宗法的权力和舆论机制。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64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13: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三大冤案之 "吴怀贤圈注杨涟疏之狱"案  



来自  维普期刊专业版   


 喜欢 0


阅读量:

7


作者:

郑刚




摘要:

明天启年间"吴怀贤圈注杨涟疏之狱"案彰显出一位徽州籍小吏吴怀贤在魏忠贤等阉党横行朝野,猖獗逆施之时,不畏强暴,无惧生死敢于持言仗义的英雄气节.追根溯源,理学勤廉为政的为官之道思想熏陶,徽州儒道教化以及严谨家风,礼义乡风和淳朴民风文化浸润成为培育造就吴怀贤等不少徽州清官廉吏苦节自砺,甘于清贫,恪守正义的力量源泉.




关键词:

淳朴民风 小吏 为官之道 魏忠贤 杨涟  


年份:

20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64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13: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磊落负奇气 激扬讽议真君子——明末东林名士杨涟  



来自  维普网   


 喜欢 0


阅读量:

45


作者:

姜晓萍




摘要: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人。他争"三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防止魏忠贤乱政。其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高风亮节历来为世人所颂扬。磊落负气争"三案"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方兴的时期。他对于顾宪成等人以天下为己任,敢于蔑视权贵,訾议朝政的气节非常敬佩。每




关键词:

魏忠贤,李选侍,明史,阉党,锦衣卫,大学士,蔑视权贵,朝臣,清宫,移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64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1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涟 (明末著名谏臣)  播报 编辑  讨论4 上传视频  



杨涟(1572年7月10日-1625年8月28日),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末著名谏臣,东林党人,“东林六君子”之一。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杨涟登进士第。初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吏第一,入朝任户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明神宗病危时,杨涟力主太子朱常洛(明光宗)进宫服侍神宗。光宗即位后,他极力反对郑贵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时,杨涟上疏力陈其过失,得以获光宗召见,受顾命之任。李选侍在光宗逝世后,欲挟太子朱由校(明熹宗)把持朝政。杨涟说服朝臣,挺身而出,闯进乾清宫,拥熹宗即位,并逼李选侍移出乾清宫,安定朝局。累迁至左副都御史。

天启五年(1625年),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受贿二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崇祯元年(1628年),杨涟获平反,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有《杨忠烈公文集》传世。

杨涟终生致力于争“红丸案”、“移宫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杨之易




   

本    名杨涟 别    名杨忠烈、杨都谏 字文孺 号大洪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湖广应山 出生日期1572年7月10日 逝世日期1625年8月28日 主要作品《杨忠烈公文集》 主要成就正宫闱,劾魏阉 官    职兵科都给事中、左副都御史 追    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谥    号忠烈


目录

1 人物生平
▪ 清廉忠义
▪ 奠安社稷
▪ 专劾魏阉
▪ 慨然赴死
2 主要影响
3 人物评价
▪ 总评
▪ 历代评价
4 主要作品
5 轶事典故
6 人际关系
7 史料索引
8 后世纪念
▪ 墓址
▪ 故居
▪ 忠烈亭
9 艺术形象
▪ 影视形象
▪ 戏曲形象

   


人物生平

编辑

 播报

   


清廉忠义



杨涟石刻像
杨涟石刻像 [1]  
杨涟生于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十日,他五岁就学外塾,性敏慧,书过目辄成诵,塾师奇之。 [2]  
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党方兴的时期,他对于顾宪成等人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势、敢于訾议朝政的气节非常敬佩。每遇东林讲会,杨涟一定千方百计赶到无锡,与东林诸君子探讨性理之学,共商治国之道。彼此志同道合,逐渐成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万历十四年(1586年),娶张氏为妻。 [2]  

万历十六年(1588年),杨涟以“增广生”成为“补邑弟子员”,成为秀才。 [2]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因父亲杨彦翱于前一年去世,杨涟按例丁忧三年,失去参加乡试的机会。同年,原配夫人张氏去世。 [2]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杨涟的丁忧期满,又娶詹氏为妻,并相伴终生。 [2]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秋,杨涟参加科举考试失利。后因贫困交加,在忧虑和劳累中一病不起,之后才病愈。 [2]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获得“遗才”参考资格,中湖广道第四十六名举人。 [2]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杨涟考中进士,于礼部观政,后出任常熟知县。为真实了解当地民情,他常常青衫布履,深入田间、民舍,微服察访,遍知闾里利病,深受百姓拥戴。后因“举廉吏第一”,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又改为兵科右给事中。 [3-6]  

   


奠安社稷

主词条:移宫案

杨涟为人光明磊落,不肯奉承权贵。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已多年不见朝臣,郑贵妃与外朝的官吏多有勾结,离间神宗与太子朱常洛(明光宗)的骨肉之情。杨涟识破了郑贵妃的阴谋,深深为太子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在他看来,太子是一国之本,“国本”动则天下乱。因此他把稳定太子的地位与爱国忠君联系在一起,坚决支持朱常洛。 [3]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朱翊钧久病不愈,本应召朱常洛入御榻前侍药膳。但由于郑贵妃从中作梗,太子竟不得与父相见。杨涟一面暗遣人晓谕东宫伴读王安,要他让朱常洛“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争取接近朱翊钧的机会,防止郑贵妃假传圣旨,惑乱朝政。同时,杨涟又联合科道敦促大学士方从哲率百官赴乾清宫问安,以示朝臣之力。方从哲惧郑贵妃迁怒于己,便百般推诿,说:“帝讳病。即问,左右不敢传。”杨涟立即引宋代文彦博的先例,要方从哲率百僚一日三问“第令宫中知廷臣在,事自济”。方从哲不便再推,只好照办。 [3]   [7]  



东林党人名单 杨涟第七
东林党人名单 杨涟第七
朱翊钧驾崩后,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然而,朱常洛登基四天后便一病不起。当时宫中纷纷传言,说朱常洛之病是因为郑贵妃进献八位美女致使朱常洛身体亏损。又唆使中官崔文升进泻药,使其病情加重。杨涟听到这些传言深为朱常洛担忧,决心清除郑贵妃对朱常洛的威胁,于是便联络朝臣,共请郑贵妃移宫,将她从光宗身边赶开。又上疏劾崔文升“用药无状”,同时揭露郑贵妃欲封皇太后的野心。杨涟此疏,语言犀利,火药味很浓,大家都担心朱常洛看后会很不高兴。奏疏上陈三日,仍没有动静,正要松一口气,忽然宫中传出话来,朱常洛将于明日召见大臣,并特宣杨涟和锦衣卫官校。朝臣们心里都知道,宣锦衣卫官校入侍,一般都是令其执行“廷杖”。大家推测杨涟此次被召一定是凶多吉少。方从哲劝杨涟赶紧上疏请罪,杨涟执意不从,称“死即死耳,涟何罪(死就死了,我有什么罪)?” [8]   [9]  
次日上午,众臣入朝朱常洛。朱常洛有气无力地说了些要大家各尽其职,效忠朝廷的话,便把目光转向杨涟,盯了他许久,始终不说一句话。大家正在担心,忽听朱常洛叹了一口气,指着杨涟对大家说:“此真忠君。”下旨驱逐崔文升,收回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圣旨,并且还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10]  杨涟对朱常洛的信任非常感激,从此更是孜孜不倦,誓死报效朝廷。

九月初一,朱常洛驾崩。他的宠妃李选侍欲效仿当年的郑贵妃,准备将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藏起来,“挟皇长子自重”。外臣周嘉谟亦以皇长子既无嫡母,又无生母为理由,主张抚孤于李选侍。李选侍阴狠狡诈,朱常洛在时,她便恃宠骄横,独霸后宫。朱由校的生母王氏便是被她害死。后来她又趁朱常洛病重,与郑贵妃勾结,要求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封自己为皇后。一次朱常洛被她纠缠烦了,便召几位大臣商量,准备封她为皇贵妃。不料躲在门幔后偷听的李选侍不满意,竟然从幕幔后伸出手来将站在朱常洛旁边的朱由校拉进去,耳语了一番,便将其推出。朱由校当即便跪在地上请父皇封李选侍为皇后。如此僭制违礼,不仅使在场的大臣面有怒容,连朱常洛也为之“色变”。为防止李选侍挟持皇长子干预朝政、扰乱国体。杨涟等一批正直朝臣决意铤而走险,力挽狂澜。

当天上午,杨涟、左光斗促同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韩爌等朝臣一齐到乾清宫。刚至乾清门,便有内宦持梃拦路,不许入内。杨涟大骂道:“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驾,若曹不听入,欲何为?”说完便挥手挡开枪梃,众朝臣一拥而入。大家哭灵完毕,发现长子朱由校并未在朱常洛灵柩前守灵,心中暗暗吃惊。问左右的宦官,皆支支吾吾,不敢作答。杨涟见朱常洛的心腹太监王安以目示意西暖阁,当下会意,转身对大家耳语了几句,大家便一齐向西暖阁跪下,齐呼求面见储君。李选侍拥着朱由校躲在西暖阁,哪里见过如此阵势,早已吓得六神无主。王安随即入内,假意劝说,称皇长子面见众臣后即可送回。说完便拉着朱由校出阁,等在外面的众臣连忙把朱由校拥入早已准备好的辇车,护驾退出乾清宫。李选侍这才回过神来,慌忙吩咐左右的宦官快去挡驾。宦官们追来拖住轿子,大声叫嚷:“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杨涟大怒,大声斥骂道:“殿下群臣之主,四海九州莫非臣子,复畏何人?”众宦官被骂得哑口无言,这才悻悻退去。

杨涟等人将朱由校抬至文华殿,当即举行了“正东宫位”的典礼。并且议定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在乾清宫即帝位。

李选侍见皇长子被拥走,十分恼怒,无奈大局已定。她决定赖在乾清宫不出,以此要挟朱由校封她为皇太后。消息传出,举朝皆愤愤不平,奏请李选侍移宫的章奏接连不断。李选侍遣宦官召太子入乾清宫议事,被杨涟阻挡。他正色道:“殿下在东宫为太子,今则皇帝,选侍安得召?”怒目将前来传话的宦官逼退。 [11]  

九月初五,眼见太子登基大典将近,而李选侍仍赖在乾清宫不出。杨涟心急如焚,又联络诸大臣聚集慈庆宫,要大学士方从哲带头请太子下诏驱李选侍移宫。方从哲却不以为然地说:“迟亦无害。”杨涟辩争道:“昨以皇长子就太子宫犹可,明日为天子,乃反居太子宫以避宫人乎?”当时有人提出李选侍是光宗的旧人,逼之太急是否有失体统。杨涟立即斥之道:“诸臣受顾命于先帝,先帝自欲先顾其子。”并且表示“能杀我则已,否则,今日不移,死不去。”其他大臣亦纷纷赞言助之,词色俱厉,惊动了殿中的太子。太子遣人斥群臣退去,杨涟仍不肯服从,继续抗辩道:“选侍阳托保护之名,阴图专擅之实,宫必不可不移。”在杨涟等的坚持下,朱由校只好下旨遣李选侍即日移宫。李选侍接旨,知败局已定,只好哭哭啼啼地迁出乾清宫。次日,朱由校正式登基,即明熹宗。 [12]  



东林五君子手书册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东林五君子手书册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13]  
从朱常洛驾崩到朱由校登基,前后不过六日。杨涟为辅佐太子顺利登基呕心沥血,几乎是夜夜不寝。史书上称在六天内“涟须发尽白,帝亦数称忠臣”。不久后,杨涟升任兵科都给事中。当时御史冯三元等极力诋毁熊廷弼,杨涟公正疏陈此事。不久后,他弹劾兵部尚书黄嘉善八大罪,黄嘉善遭罢免。 [14]  
天启二年(1622年),杨涟任礼科都给事中,旋即升任太常少卿。 [15]  

天启三年(1623年)春,朱由校拜杨涟为左佥都御史。 [16]  

天启四年(1624年),又升为左副都御史。 [17]  

   


专劾魏阉

然而,这位在杨涟等正直朝臣舍命扶持下才得以登基的朱由校,并没有像东林党所希望的那样革除弊政,相反却是变本加厉,更加荒淫奢靡、昏庸无能。宦官魏忠贤和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相勾结,在宫中独揽大权,肆意为虐。一些官吏纷纷投靠魏忠贤,结成“阉党”,打击和排斥东林党人。杨涟怀着满腔的悲愤,决心挺身而出,讨伐魏忠贤。

同年六月一日,杨涟将写好的奏疏藏在怀里,准备趁早朝时面奏朱由校,当场揭露魏忠贤。不巧当日免朝,杨涟“恐再宿机泄”,只好交会极门转呈朱由校。杨涟在奏疏中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揭露他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逼死后宫贤妃,操纵东厂滥施淫威等罪行,最后指出魏忠贤专权的恶果是“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请求朱由校“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

杨涟此疏,字字句句,如雷霆万钧,击中魏忠贤的要害。魏忠贤闻疏后惊恐万状,慌忙跑到朱由校面前哭诉其冤,并利用朱由校不识字的缘故,削减罪状。弄得朱由校真假难辨,好坏不分,反而温言抚慰魏忠贤,“严旨切责”杨涟。 [18]  

自此以后,魏忠贤对杨涟恨之入骨。同年十月,魏忠贤矫旨责杨涟“大不敬”、“无人臣礼”。将杨涟革职为民。 [19]  

   


慨然赴死

挤走了杨涟,魏忠贤仍不肯善罢干休,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指使“阉党”大理丞徐大化弹劾杨涟、左光斗“党同伐异,招权纳贿”,借兴“汪文言之狱”谋害杨涟等人。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许显纯在魏忠贤的授意下对汪文言严刑逼供,要他诬陷杨涟受贿。汪文言宁死不屈,仰天大呼道:“世岂有贪赃杨大洪哉。”许显纯无计可施,只好自己捏造供状,诬陷杨涟、左光斗曾受辽东经略熊廷弼贿赂二万两。魏忠贤立即遣锦衣卫缇骑前去逮捕杨涟等人来京审讯。



杨涟致麓翁二札《明清名贤手札》录
杨涟致麓翁二札《明清名贤手札》录(2张)


六月,杨涟被逮押送北京,沿途群众闻讯,皆为杨涟鸣不平。他们自动夹道哭送,所过村市,“悉焚香建醮,祈祐涟生还”。当时,在知府李行志、知县夏之彦等的倡议下,“四门设柜,捐俸首倡。士民好义者,倾家乐助。更属僧道,遍化吴楚申浙诸省”。但最终只筹集了一万余两。 [20]   [21]  
六月二十八日,杨涟被下镇抚司诏狱审讯。许显纯将锦衣卫的诸多酷刑一一用于杨涟,折磨得他遍体鳞伤,气息奄奄。后来提审时杨涟被折磨得无法坐、立,许显纯便让打手给杨涟带上桎梏,拖他到堂上躺在地下受审。杨涟仍不屈服,在狱中写下《绝笔》,继续陈述“移宫案”的真相,痛斥魏忠贤紊乱朝纲。魏忠贤得知后气得七窍生烟,令许显纯立即杀掉杨涟。

七月庚申夜里,许显纯令缇骑在狱中处死杨涟,此贼先后以“土囊压身,铁钉贯耳”等手段加害杨涟,但杨涟并未身亡。天启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8日),许显纯以一枚大铁钉钉入杨涟头部,终将其害死,时年五十四岁。 [22-23]  临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称“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写完仰天大笑。

崇祯元年(1628年),杨涟之子杨之易、杨之赋向朝廷鸣冤,杨涟冤案得以平反。明毅宗朱由检“追录死阉忠臣”,以杨涟为首,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赐祭葬,并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官。 [24-27]  

清顺治六年(1649年),杨涟遗骨归葬应山。 [28]  

   


主要影响

编辑

 播报

杨涟在“红丸案”、“移宫案”和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斗争中表现突出,对明末天启政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红丸”、“移宫”两案,直接关系到皇位的继承和皇权利益的再分配,杨涟在两案中表现积极,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移宫”中,杨涟出力最多。“移宫”之后,朝廷一度出现了“众正盈朝”的良好局面,杨涟于其中,居功至伟。 [29]  

   


人物评价

编辑

 播报

   


总评

杨涟是明代东林党的主要领袖之一,秉承以天下为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在当时消沉的政治局面下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29]  忠心报国,力战“阉逆”,贯穿了杨涟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他终生致力于争“红丸案”、“移宫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史家评价他“为人磊落负奇节”,是极为中肯的。 [30]  

   


历代评价

陈于廷:江河纬地,日月经天,谁其参之,曰维圣贤,有明御宇,“两杨”媲哲,前为忠愍(杨继盛),后为忠烈。呜呼忠烈!秉国之刚,英风毅骨,千载芬芳。 [31]  

邓澄:清操介守,可质神明,他处不敢知,恐江南无两! [32]  

徐复祚:杨大洪初莅任时,亦颇宽容,未几而碜礉刻,视人命如草菅。 [33]  

钱谦益:①呜呼!公之死,惨毒万状,暴尸六昼夜,蛆虫穿穴。毕命之夕,白气贯北斗,灾眚叠见,天地震动,其为冤天犹知之,而况于人乎?当其舁榇就征,自云阜抵汴,哭送者数万人,壮士剑客,聚而谋篡夺者几千人,所过市集,攀槛车看忠臣,及炷香设祭祝生还者,自豫、冀达荆、吴,绵延万余里。追赃令亟,卖菜洗削者,争持数钱,投县令匦中,三年而后止。昭雪之后,街谈巷议,动色相告,芸夫牧竖,有叹有泣。公之忠义激烈,波荡海内,夫岂待志而后著。击奸之疏,愍忠之纶,大书特书,载在国史,虽微志,谁不知之?若夫光宗皇帝之知公,与公之受知于先帝,君臣特达,前史无比。公之致命遂志,之死不悔者在此,而群小之定计杀公者亦在此。 [34]  ②夫人生而为志士仁人,亦可以已矣。为人臣托孤寄命,奠安社稷,其为用亦不小矣。不咀药以自屏,不引刀以怼君,慷慨对簿,从容绝命。千载而下,读枕中啮血之书,殆未有不正冠肃容,傍徨涕泗,相与教忠而劝义者也。 [34]  

吴应箕:①夫涟何如人也?自为诸生,孝友端方,慨然以澄清天下为己任,家徒四壁,志气轩如,其筮仕臣乡常熟也,铁面冰稜,吏胥不能仰视,而爱民如子,即婴儿妇媪咸得自尽其情。莅虞一年,不名一钱,百废具举,钱粮之绝火耗,上下百年仅见涟一人耳!入计时止余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不能治装以去;及居言路,扬清激浊,尽绝馈遗,寒素之风依然白屋。②夫人臣抗节,直言慷慨杀身,历代史书常亦有之,如涟之贫不言清,劳不言功,从容就死,无怨无尤。方之宋岳飞,本知十二金牌出自秦桧之手,而俯首就戮,斯亦可谓人臣之特矣。 [35]  

郑鄤:余观公论事甚平,闻公与人甚和,尝怪何以得祸至此?及读遗编,忾然而叹。人事忌认真,而公最真;物情忌勘透,而公最透。一薰一莸,迎而其气不相入,不必待抨抨若瓦石之击也。若夫大人乘愿持世,亦为天地间完一事两事而已。宫移而公归,逆纠而公死,先之未死,天以后一事属公也。纠逆之疏出,而逆状晓然於天下,奸魄斩矣。三年之内次第诛戮其党,而终於开我圣明,乾坤不毁者,公之功也。三朝大业,公只手扶之,而公可以死矣。 [36]  

朱纯臣:涟事母至孝,为人忠贞孤介,慷慨自许,嫉恶如仇,故群奸百计诬挤,必欲死之。 [21]  

陆云龙:甲子偶阅邸报,见杨大洪先生劾忠贤疏曰:“嗟乎!蚁漏至于岸圻矣,乃思塞之乎?”犹恨佐之无愚公,使杨公徒作精卫,不意虞部且以杖毙,抚宁亦以直言夺糈,曰奸亦神矣。 [37]  

陈仁锡:痛哉杨公!刀锯杀之生前,借题杀之死后,勒追以杀子孙,涂抹以杀青史,邪横以杀人心,其奈人伦天道何?然子孙贤不可杀,青史严不能杀,人心活不敢杀,则亦自杀其心而已。卒之全给谥荫,建祠赐额,而后知杨公之死,死而生矣。 [38]  

谈迁:诏狱诸君子,杨文孺气最勍,祸最惨,而死亦先之。方其兵垣上书,又光庙特召对,预于顾命,琐臣之奇构,熟逾文孺?宜感奋而不顾其身也。排闼定位、移宫避嫌,具首自文孺,真有杜延年、李固所不敢望者。事定之后,众人影附响集,欲共其功,议论相寻。始而衍,中而激,末而溃,于朝廷不惟蛇之足,且为枭之声矣。呜呼!文孺自足死,余死者即同难,或未同其心也。 [38]  

张岱:魏忠贤虎踞宫中,牙爪已具,岌岌有出柙之势。而杨涟一疏,乘势决藩,张牙横噬,毒遍寰区,乃遂不可收拾矣。京方言:赵高奸未大露,正先发之,正先死,而赵高威自此成。是杨、左不幸而为忠贤之正先也。及后阜城之诛,与望夷之族相报不远;伯有为厉,则仍是杨、左杀之也。 [39]  

夏允彝:庚申一月之内,连遭大丧,中外汹汹。杨涟率众排闼,见东宫即罗拜。选侍时在乾清宫,以母礼自待,左光斗遽疏言乾清宫非至尊不可居,持论自正。但中言“武氏之祸立见于今”,差亦过当。杨、左即拉阁臣揭请即日移宫,选侍颇觉皇遽。御史贾继春遂言先帝至孝,何至一妾一女不能遗庇,亦未可尽言其非。然宫之应移,自属定礼。杨、左不可居以为功,他人亦何可诋之为罪也。杨与贾互相讥讽,贾以杨必将与大珰共受封拜讥之,杨遂挂冠归。中旨切责贾,贾仓皇自辨,词颇哀。高弘图、张慎言出疏两解之,言至平且确。乃贾终黜为民,而杨不久优擢至副院,则亦东林失平之事也。后遂以此杀杨、左,则冤弥甚,即贾亦心怜之。 [40]  

查继佐:当时号杨左,杨径直而左沉密。 [41]  

朱由检:朕阅往牒,有精忠亮节,浩气刚风,苟利社稷,不惜一死者,辄欷歔凭吊,尚嘉壮之。惟尔贞诚,自矢孤介性成。皇考违和,以笃祜切经心之痛;熹皇御极,以沉忧奠磐石之安,一议而正名定分攸关。再疏而保身保家莫顾,群凶构陷,锻炼骈多,而尔肉绽而忠弥完,身忘而志如在,能承顾命,不能殄愠于宵人,能矢艰贞,不能谢诬于讐吻,能使故乡老幼号泣遮留,不能使侦逻朋谋少宽箠楚,能使封仗弹文,嵚崎历落,不能使横张珰焰,共见丹忱。尔不云乎:“三朝豢养,一念独盟。”二祖十宗,实鉴此心,天下后世,共见此血。庶几其无愧欤。 [42]  

翁长庸:自古忠臣得祸,未有如公之甚者也。斯时也,公岂不知珰焰之必不可灭,圣意之必不可回,直道之必不可容,国事之必不可救,而决然为此者,亦谓击之,而胜则社稷之福,不胜则继之以死,为朱云之槛,为侍中之血,为博浪沙之椎,皇天后土实鉴临之。公不云乎:“不愿为杨震仰药,不屑为张俭逃亡,”是则公之志也,而公之志於是乎不朽矣! [43]  

林时对:古来直谏之臣,撄龙颔而捋虎须者,代不多人。本朝三百年,犯颜强诤,如南巡、大礼、国本、击珰诸公,或因杖毙、或遭惨杀,以至沉冤狱底。荷戈边徼者,指难屈数;则皆间出之正气,而天植之孤忠也。……天启乙丑、丙寅,门击珰被逮惨杀者,有六君子、七君子。左副都御史杨涟、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兵部员外郎顾大章、户科给事中周朝瑞、河南道御史袁化中,所谓六君子也。 [44]  

王夫之:直击严嵩,而椒山之死以正;专劾魏阉,而应山之死以光。 [45]  

计六奇:光宗崩,李选侍犹居乾清宫,欲与熹宗同居,邀封后,垂帘称制。而杨、左等以选侍素无德,又非生母、嫡母与养母,恐有武氏之祸,必欲令选侍出乾清宫,不与熹宗同居,竖议甚正,未免稍激,遂为群小所忌,而祸自此始矣。 [46]  

赵吉士:有明三百年,相臣前有“三杨”,曰杨荣,杨溥,杨士奇,最后杨一清能寘逆阉刘瑾於死为尤著。谏臣亦有“三杨”,曰杨爵,杨最,杨继盛,最后杨涟攻逆阉魏忠贤以死为尤著,而一代盛衰之概约略可见矣。 [47]  

张廷玉:国之将亡也,先自戕其善类,而水旱盗贼乘之。故祸乱之端,士君子恒先被其毒。异哉,明之所称“三案”者!举朝士大夫喋喋不去口,而元恶大憝因用以剪除善类,卒致杨、左诸人身填牢户,与东汉季年若蹈一辙。国安得不亡乎! [48]  

谷应泰:洎乎文言冤狱,遍染清流,杨涟、左光斗等并系锒铛;魏大中、周顺昌等同婴桎梏,正如朱并所告二十四人,李膺所坐六百余士,虽夕阳亭下,震酖何辞,首阳山前,滂尸不愧。而田尔耕三木横加,许显纯五毒备至。乳虎乍逢,尽洒苌弘之血;苍鹰所击,皆含杜伯之冤。是则拊髀之愤,原不冯生,而破柱之风,犹能为厉矣。 [49]  

李赞元:於乎!公之功可以回万泰两朝之天,而不可以塞妇寺群小之口;公之诚可以下旄孺万里之泣,而不可以拔囊头飞肉之冤。读其文,想其人,恨不再起群奸之尸而戮之,以报公於地下。 [50]  

徐元文:忠烈疾风劲草,比陈(陈蕃)窦(窦武)尤烈,而司马公(王轩麓)周旋患难,有何颙之风焉。不二十年,丁国难,司马亦洁身而死,呜呼!两公相得岂偶然哉。 [51]  

蒲松龄:公生为河岳,没为日星,何必长生乃为不死哉?或以未能免俗,不作天仙,因而为公悼惜;余谓天上多一仙人,不如世上多 一圣贤,解者必不议予说之傎也。 [52]  

张伯行:有明称文章节义赫奕古今者,莫盛于“二杨”,曰椒山(杨继盛),曰大洪,一则发奸相于前,一则摘逆珰于后,而皆不免于巨憝之手。呜呼!何祸之烈也,盖二公怀忠义之性,抱负直之操,均所谓丹可磨而不可改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香,玉可碎而不可移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其质赋于天,其学成于人,夫孰得而挠之者。 [53]  

爱新觉罗·弘历:余谓明室之亡,不亡于崇祯之有流贼,而亡于天启之用魏珰,然则杨涟此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明室存亡之所系也,而不用,且加诛焉。甚矣!熹宗之黯也! [54]  

陈鼎:①崔魏煽逆,不有杨、左诸君,则赵高问鼎矣。……东林初起者为顾(顾宪成)、为高(高攀龙)、为邹(邹元标)、为赵(赵南星),继之者为杨、为左(左光斗),再继之文震孟、姚希孟,最后则马世奇辈,皆节义文章足以惊天地动鬼神者也。 [8]  ②于是天下以杨、左之死比汉陈(陈蕃)、窦(窦武),且多两义士也。 [8]  ③天欲亡明也,故生逆珰以戕忠良,忠良尽而明运绝。……吾观杨左之死,而知天已绝明矣。 [8]  

汪有典:呜呼!公区区一曹郎,非有贵戚肺腑之亲、大臣心膂之重,直以光宗病中之诏,奉为顾命之尊,身先勋旧大臣,攘臂疾呼“夺天下于妇人之手”,而归之主器。擎天捧日,当无与公比烈者矣!以故冲人亦叹为忠臣,举朝交钦其大节。然而“移宫”之争,国是虽定而祸即衅焉,遂至逆阉主烹,群小行焮,连染“三案”,并及边镇,长城既煆,盗贼遂横,国祚卒斩,殃祸未竟。吁嗟悲夫!斯岂曰命乎? [55]  

秦笃辉:杨椒山之攻严嵩,杨大洪之攻魏忠贤,皆在其势正盛之时,此与以身饲猛虎何异?二公何不姑俟其熟乎?苏明允所谓“取其心,不取其术”,正此类也。 [56]  

石韫玉:六君同难,公居其先。定策移宫,只手擎天。 [1]  

汪廷珍:余读明史,知应山大洪先生移宫劾阉,忠君爱国,防患未然,功在社稷,迄今闻其风者,无不感奋兴起,诚足诛千古杀谏官之奸慝,愧千古不指佞之言官,更为身膺主知者,立感恩图报之准,乾坤不毁,精爽如新,公之生平已可概见矣。 [57]  

蔡东藩:①至如李选侍之求为皇后,以及挟皇长子,据乾清宫,皆阴承贵妃之教而来。不有杨、左,庸鄙如方从哲辈,能不为选侍所制乎?故君子创业垂统,必思可继,不惑声色,不殖货利,其所以为子孙法者,固深且远也。 [58]  ②晋伯宗好直言,卒致及难,杨、左等读书有素,宁未闻之。熹宗不明,暴扬选侍过恶,不留余地,而可灼、文升之应加罪,反迁延不发,嗣虽一戍一放,乃久后复有赦免之旨,如此昏愦,不值一争。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如杨、左诸臣,毋乃失先几之智乎? [59]  

崔瑞德、牟复礼:杨涟的刚烈性格在1620年的移宫案中曾经受过考验,他毫不动摇。 [60]  

   


主要作品

编辑

 播报

杨涟有《杨忠烈公文集》传世。《皇明经世文编》收录有《杨忠烈公集》一卷。 [13]   [61]  

   


轶事典故

编辑

 播报

杨涟被害之后,魏忠贤及其党羽为了毁灭罪证,下令狱中人员仔细搜查杨涟随身之物;一牢头在搜检杨涟的枕头时发现了杨涟临刑之前书写的血书,他如获至宝,欲将其拿去请赏,但在仔细阅读了这份血书之后,被杨涟的浩然正气所感动,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其保留了下来,直到魏忠贤等阉党被诛灭之后才将其公诸于世。

血书全文: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涟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 [62]  



杨涟
杨涟
这封血书写完之时藏在了草席之下,但是杨涟死后,这封书立即就被一个监狱看守搜查到了,但是,在看完整个血书的内容之后,他改变了主意,没有按照阉党的要求将血书上交,而是偷偷带回了家中,只有他的妻子知道。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有朝一日,阉党倒台,冤狱得反,我会将这封血书公开于天下。所以这封血书才得以保存至今为世人所见。
杨涟在狱中,还凭借惊人的毅力,在狱中用残损的手掌写下了另外一封书。当时,朝廷的大臣只知道包括杨涟在内的六君子是因为收受熊廷弼贿赂才被抓捕入狱,在杨涟的这封书公开之前,朝臣们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而并不知道六君子在狱内饱受酷刑折磨。但是这封书写完后被交给了同时入狱的顾大章收存,辗转换了好几个地方保存,直到顾大章被审问时(他是最后一个受审被杀的),一个神秘的燕大侠使用神秘手段将顾大章从诏狱内提到刑部大堂审问(顾大章原为刑部官员,在刑部公审有望逃脱一死,这是燕大侠的打算),可是顾大章同意这个做法,并不是为了苟活,而正是为了公开杨涟的这封遗书。更何况当时刑部尚书已经投靠了魏忠贤,这个救人方案肯定行不通。顾大章抱着必死之心,在刑部大堂上公开了杨涟的遗书,终于将阉党在狱内酷刑拷打六君子致死的罪行公之于世。之后不久,顾大章死于狱中。

   


人际关系

编辑

 播报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曾祖父

杨公铎

好任侠,与儿子被称为杨二斋公。


祖父

杨万春

以好施闻名,与父亲被称为杨二斋公。


父亲

杨彦翱

性端重,以好施闻名。


母亲

刘氏

杨涟平反后,赠一品夫人。


继母

宋氏

杨涟遇害后,与杨涟夫人詹氏寄居谯楼。


长兄

杨清

生平不详。


妻子

正室

张氏

杨涟平反后累赠一品夫人。


继室

詹氏

杨涟遇害后,与杨涟继母宋氏寄居谯楼,杨涟平反后累封一品夫人。


子辈

长子

杨之易

杨涟获平反后被任为郎官。


次子

杨之言

曾为生员。


三子

杨之赋

曾为生员。


四子

杨之才

在看到父亲被捕后惊恐而死。


五子

杨之环

曾为生员(庶出,生母姓名史书无记载)。


表格参考资料: [20]   [34]   [28]  

   


史料索引

编辑

 播报

《东林列传·卷三·杨涟传》; [8]  

《蘧编·卷十三》; [63]  

《初学集·卷五十》; [34]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一·魏忠贤乱政》; [64]  

《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48]  

《碧血录·血书》。 [62]  

   


后世纪念

编辑

 播报

   


墓址



杨涟墓
杨涟墓
杨涟墓位于湖北省广水市南的龙兴沟天井涧,墓碑为其族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后重建。
   


故居



杨涟塑像
杨涟塑像 [65]  
杨涟故居位于湖北省广水市蔡河镇的照壁塆,其故居房舍己圯,有杨涟塑像,故居遗址仍清晰可见三进台阶遗迹。
   


忠烈亭



忠烈亭
忠烈亭
忠烈亭位于湖北省广水市三潭风景区的杨公岭,亭内有杨涟塑像。 [66]  
   


艺术形象

编辑

 播报

   


影视形象



年份


电视剧/电影


饰演者


剧照


1971年

《侠女》 [67]   

贾鲁石



杨涟影视形象
杨涟影视形象(11张)




1976年

《大太监》

关洪


1988年

《东厂喋血》

杜雨露


1995年

《官场大先生》 [68]   

文卜东


2002年

《太极英雄》 [69]   

卢问章


2006年

《三揭皇榜》 [70]   

李建华


2006年

《锦衣卫》

田成仁


2007年

《大明天下》 [71]   

杜志国


2007年

《明宫谜案》

冯晖


2010年

《大明嫔妃》

节冰


2010年

《怒海雄心》 [72]   

陈卫国


2011年

《侠隐记》 [73]   

陈大成


2012年

《明珠游龙》

节冰


2015年

《清官杨涟》 [74]   

李晓枫


2016年

《吉祥天宝》

吴元俊


   


戏曲形象



年份


剧目


饰演者


剧照


2015年

《侠医缪希雍》 [75]   

王卫星



剧照
剧照(2张)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7)




概述图册
概述图册(1)




剧照
剧照(2)




杨涟影视形象
杨涟影视形象(11)




杨涟致麓翁二札...
杨涟致麓翁二札...(2)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纵横五千年 活力创作者,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明朝最惨顾命大臣:被锦衣卫打得体无完肤,铁钉穿头而死

...

2021-11-302






历史大学堂 匠心计划创作者,活力创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明朝的最惨冤案,一封临终血书背后的千古忠臣

虽然每当想到他们的艰难处境和悲惨遭遇,双眼会噙满泪水,但是或许正是这些先辈略显固执和傻气的坚守和信念,才铸就了我们这个民族永存不灭的魂魄和涅槃重生的勇气!生于华夏这片英雄的热土,何其幸甚!愿我们都能够被这个美好的世界温暖的对待!

2016-11-05301


参考资料1.    杨涟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韫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2.    清.杨祖宪.编印《杨涟年谱》
3.    杨涟,舍命战“阉逆”的忠臣廉吏  .随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2-04]
4.    《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二》:杨涟,字文孺,应山人。为人磊落负奇节。万历三十五年成进士,除常熟知县。举廉吏第一,擢户科给事中,转兵科右给事中。
5.    弘扬杨涟精神 打造勤廉文化品牌   .广水市纪检监察网[引用日期2016-08-13]
6.    历史人物  .广水网[引用日期2016-08-16]
7.    《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四十八年,神宗疾,不食且半月,皇太子未得见。涟偕诸给事、御史走谒大学士方从哲,御史左光斗趣从哲问安。从哲曰:“帝讳疾。即问左右,不敢传。”涟曰:“昔文潞公问宋仁宗疾,内侍不肯言。潞公曰:‘天子起居,汝曹不令宰相知,将毋有他志,速下中书行法。’公诚日三问,不必见,亦不必上知,第令宫中知廷臣在,事自济。公更当宿阁中。”曰:“无故事。”涟曰:“潞公不诃史志聪,此何时,尚问故事耶?”越二日,从哲始率廷臣入问。及帝疾亟,太子尚踌躇宫门外。涟、光斗遣人语东宫伴读王安:“帝疾甚,不召太子,非帝意。当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太子深纳之。
8.    清·江阴 陈鼎.东林列传:中华书局,2007-11:卷三《杨涟传》
9.    《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二》:无何,神宗崩。八月丙午朔,光宗嗣位。越四日,不豫。都人喧言郑贵妃进美姬八人,又使中官崔文升投以利剂,帝一昼夜三四十起。而是时,贵妃据乾清宫,与帝所宠李选侍相结,贵妃为选侍请皇后封,选侍亦请封贵妃为皇太后。帝外家王、郭二戚畹,遍谒朝士,泣朔宫禁危状,谓:“帝疾必不起,文升药故也,非误也。郑、李交甚固,包藏祸心。”廷臣闻其语,忧甚。而帝果趣礼部封贵妃为皇太后。涟、光斗乃倡言于朝,共诘责郑养性,令贵妃移宫,贵妃即移慈宁。涟遂劾崔文升用药无状,请推问之。且曰:“外廷流言,谓陛下兴居无节,侍御蛊惑。必文升藉口以掩其用药之奸,文升之党煽布以预杜外廷之口。既损圣躬,又亏圣德,罪不容死。至贵妃封号,尤乖典常。尊以嫡母,若大行皇后何?尊以生母,若本生太后何?请亟寝前命。”疏上,越三日丁卯,帝召见大臣,并及涟,且宣锦衣官校。众谓涟疏忤旨,必廷杖,嘱从哲为解。从哲劝涟引罪,涟抗声曰:“死即死耳,涟何罪?”
10.    《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及入,帝温言久之,数目涟,语外廷毋信流言。遂逐文升,停封太后命。再召大臣皆及涟。

































































展开全部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姜晓萍.    为人磊落负奇气 激扬讽议真君子——明末东林名士杨涟.  《 VIP 》 , 1995
  王兴亮.    明末徽州大狱与党争.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2015
  寇甲,孙林.    《杨忠烈公文集》版本考述.  《 cnki 》 , 2019
  陈作仪.    汲古阁杂识.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19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4 05:16 , Processed in 0.1151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