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9: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庄生梦蝶的典故
bmwlxi2013.02.20浏览1291次文学分享举报
1个回答
a13949604
2013.02.21
满意答案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宝钗扑蝶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条暂无分类




宝钗扑蝶,小说《红楼梦》中的故事,出自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描述了四月二十六这天,薛宝钗在滴翠亭附近赏春扑蝶的场景,表现了宝钗活泼、旷达的性格。此事之后发生的“滴翠亭事件”,则体现了宝钗的机敏急智。 此回情节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及行动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人物活动的场面,并且为读者展现了一副不可多得的仕女图。







基本信息
  • 创作年代

    清朝


  • 作品名称

    宝钗扑蝶



  • 作品出处

    小说《红楼梦》


  • 作 者

    曹雪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9: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是宋代词人柳永为怀念湘中故人所写的作品。

此词上阕开头“望处”二字统摄全篇。凭阑远望,但见秋景萧疏,花老,梧叶黄,烟水茫茫,故人不见,悲秋伤离之感充盈心头。下阕回忆昔日文期酒会、相聚之乐,慨叹今日相隔遥远,消息难通。最后“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回应开头“望处”。全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作者
柳永

作品出处
《全宋词》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北宋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玉蝴蝶⑴

望处雨收云断⑵,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⑶,堪动宋玉悲凉⑷。水风轻、蘋花渐老⑸,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⑹。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⑺,几孤风月⑻,屡变星霜⑼。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⑽!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⑾、空识归航⑿。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⒀。[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⑴玉蝴蝶,词牌名。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亦有九十八字体。

⑵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⑶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堪:可以。

⑷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⑸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⑹遣情伤:令人伤感。遣:使得。

⑺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期:约。

⑻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几:多少回。孤:通“辜”,辜负。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⑼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⑽潇湘:湘江的别称。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⑾暮天:傍晚时分。

⑿空:白白地。归航:返航的船。

⒀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折叠白话译文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词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2]​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整体赏析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悄悄”,忧愁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2]

折叠名家点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
柳永
柳永
,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3]

参考资料
1.《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_柳永的诗  . 诗词名句网 . [2017-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9: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李方远+】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9.5 钟家台 2018-12-16   |  197阅读  |  2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9.5
  不意于丙戌(四十五年)季冬时,余已解任家居,且遭鼓盆之戚,而先生偕二子至,曰:‘江左连岁水荒,栗贵如金,不得已就食山左敝门人张岱霖之家。敬投尊府,求荐一馆以糊口。’予曰:‘岁云暮矣,来年之馆,久已聘定。予有孙数人,皆童蒙,幸为不屑之教,可乎?’先生曰善,因留居焉。亦时至张氏家,旬日即旋,曰:‘师弟间不便笑谈。’予公然信其无他矣。孰知前年初夏,盖戊子(四十七年)四月初三日也,予方与先生在书房,陈黑白子以相娱,忽有军厅高公,邑令张公,率营兵官役,将先生父子同余锁拿。予茫然不知其何故也。星发电驰,解赴省城。
  抚军坐后堂,左右列藩,臬两司,旁无一役。先问余曰:‘你是李某?曾做过饶阳县官么?’予曰:‘是。’‘你既读书为官,当知理法,为何窝藏朱某,为不轨事?’予曰:‘予家只知读书,门外之事亦不与闻。不知谁为朱某,从不敢做犯法事。’抚君曰:‘你家教书先生是何人?’予曰:‘先生姓张,名用观,系南方人。于二十年前,在东平州张家设教,曾认识。后于前年十二月,伊父子来至吾家,谆言寻馆度日。予有孙数人,从他读书。至于朱某不法事,并不晓的。’抚君曰:‘他在南方姓王,山东姓张,你不知么?’余曰:‘一毫不知。’又唤先生父子至,问曰:‘你是什么人?’曰:‘吾乃先朝皇子朱慈焕,原封定王。事到今日,不得不说实情。’
  (此处的王号和名字的错误很多历史学家都搞不清楚,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比较最原始的史料记载就清楚了。
  根据满清的原始的官方记载,审询人所上的奏折中都一致奏称王士元仅是供认自己是朱三太子崇祯帝第四子,并没有自称定王朱慈焕。所以在满清的官方记录《清实录》中自始至终都只有“朱三”“崇祯第四子”化名“王士元”而已。
  如果四皇子自称定王或是朱慈焕的话,满清马上就可以断定这个四皇子乃是假冒,因为定王是三皇子的封号,而朱慈焕是五皇子的名字,真的四皇子是不可能把这两个最基本的身份认定搞错的。康熙根本无需顶着当时的各种史料都明确记载四皇子逃出北京下落不明的打脸压力,再去另行制造“四皇子已于明亡前早夭”的谎言,结果后来的满清写的《明史》也不得不承认:“永王慈炤,庄烈帝第四子。崇祯十五年三月封永王。贼陷京师,不知所终。”自打自脸谁愿意啊?
  可是我们发现满清仅仅只是记录“朱三供系崇祯第四子”,而狡猾的康熙宁可撒谎声称四皇子早夭根本不存在,却始终不敢说朱三太子曾错误的把四皇子称为三皇子定王或是五皇子朱慈焕。由此可见《朱三太子案》的原始来源——李方远所作的《张先生传》的记载是有问题的。
  李方远写自己并不知四皇子的真实身份,而他写的四皇子自称定王朱慈焕乃是他旁听到的供词,想想看:满清官方的当庭记录的严格的要上报,康熙的审讯记录上没有四皇子自称定王和自称朱慈焕的丝毫记录,反而是仅仅旁听的没做当庭记录的被流放到宁古塔后才动笔记录的年迈的记忆力可能有误的李方远写下了四皇子自称定王朱慈焕!
  所以真相很简单:应该是李方远后来根据满清发布的“朱三太子在明亡前已经早夭”的定论而做的自我猜测,他误以为朱三太子是三皇子,所以想当然的给四皇子用了三皇子朱慈炯的封号定王,但看到满清又咬定四皇子死于明亡前,导致李方远又错误的认定朱三太子乃是明朝官方记录中早夭的五皇子朱慈焕。所以对这些记载要进行认真的辨析。)
  神仙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是谁?
  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是贯穿整个《红楼梦》的线索人物,是为了帮助读者读懂红楼梦的牵引者。他们在关键时刻指点迷津, 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那这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到底是何来历呢?
  第一回里一开篇就介绍道:”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蒙双行夹批:这是真像,非幻像也。该批:作者自己形容。】“在这脂批写得清楚明白,这一僧一道二位神仙的帅姿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形容化身,原来这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二人就是贾府的宝二爷——也就是补天之石朱慈炤的书中化身。李方远在《张先生传》里写过朱慈炤是位“风标秀整、议论风生“的美男子。
第三回《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写道:“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甲戌侧批:新雅不落套,是黛玉之文章也。】”脂批提醒这王嬷嬷和雪雁乃”是黛玉文章“,那么这作的到底是什么文章呢?
(待续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9.2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9: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9.3 钟家台 2018-12-16   |  249阅读  |  1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9.3
  朱慈炤因为要借书传史,所以不惜舍弃已经完成的后四十回以保证书中影射内容的纯洁和深刻,这是一种对真相的可敬的坚持。高鹗的篡改,我认为有可能是出于对《红楼梦》的珍爱和婉惜,因为没有明确结尾的作品是不完整的,又有谁能够真正透过表面看到内里的深邃?曲高和寡,更不要提满清可怕的文字狱,为了能够让《红楼梦》流传开来,倒不如将《红楼梦》阉割删改为一部纯爱情故事让它被更多的人看到。这是一种无奈的遗憾,但从客观上帮助了《红楼梦》的传播。这一点从真正的原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稀有难得就能体会到。虽然我不看被高鹗删改的《红楼梦》,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要感谢高鹗为《红楼梦》广为人知而做出的贡献。
  那么到底是什么逼迫朱慈炤割舍后四十回,又令高鹗对全书进行删改和阉割的呢?
  浅谈朱慈炤写《红楼梦》的艰难环境
  首先是满清的文字狱迫害。顺治四年(1647年),发生清朝第一起文字狱“函可案”。一位法号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书”《变记》而被逮捕,后来流放到沈阳。顺治五年又发生了毛重倬等坊刻制艺案。
  据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五《清代文字狱简表》不完全统计,康熙朝文字狱约10起,最有名的就是江南的庄廷鑨的明史案,庄廷鑨是个盲人,因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想著史留世,于是出钱从邻居明朝大学士朱国祯后人处买了史稿,请人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事。由于书中仍尊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并增补崇祯朝史实,还斥骂降清的尚可喜、耿仲明为“尚贼”、“耿贼”,写清军入关用了“夷寇”等字。结果于康熙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为庄廷鑨的《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刻书、卖书、买书的以及当地官吏七十余人,在弼教坊同时或凌迟、或杖毙、或绞死,“主犯”庄廷鑨照大逆律剖棺戮尸,另有几百人受牵连发配充军。
  其次就是康熙五十年的南山案。戴南山因不满清廷随意篡改明朝历史,于是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资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南山集》并无诋毁清朝的“大逆”之语,仅仅因为书中提到南明弘光帝及其年号,就不能见容于满清。康熙下旨将戴名世处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清朝功臣家作奴仆。戴氏同族人有职衔者,一律革去;给《南山集》作序的汪灏、方苞、王源等处斩刑;给《南山集》捐款刊印出版的方正玉、尤云鹗等人及其妻、子,发宁古塔充军。其他有牵连的32名官员给予降职罢官处分。整个案件牵连人数多达几百,仅判死刑者就有三百余人。后来康熙赦免了一些人的死罪,但仍然有很多人因此丧命。其同乡方孝标仅因曾提供参考资料《黔贵记事》,也和戴名世同样治罪,因方孝标已死,被开棺戮尸锉骨。方孝标之子谪戍黑龙江,“宁古塔人知书,由方孝标后裔谪戍者开之。”
  满清的文化恐怖的政策是一贯的,清初最是残酷。中国史学家顾颉刚形容清朝文字狱在二百多年间基本上没间断:“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其实红楼梦的反清悼明的主旨不能见容于满清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满清丝毫也不能容忍作者朱慈炤的朱三太子的身份!
  太子朱慈烺和朱二太子朱慈炯早已被满清杀害,唯一的朱三太子朱慈炤的存在,仍然时刻挑战着满清统治的正统性,所以满清是极尽所能地全力搜寻诱捕朱慈炤。1699年, 康熙对大学士等说:“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 授以职衔, 俾其世守祀事。”制造宣传攻势收买人心愚弄视听,再加上民间不断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满清更是加大力度不遗余力地搜捕崇祯仅存的四皇子——朱三太子朱慈炤。1708年朱慈炤被捕,清廷九卿审讯之后奏报:“朱三供系崇祯第四子。”
真的找到了崇祯儿子,那么八年前还信誓旦旦地公开宣传说要世代供养明代后裔的康熙是怎么做的呢?康熙传谕大学士等:“朱三者, 乃明代宗室, 今已七十六岁。伊父子游行教书, 寄食人家, 若尽拿容留伊等之人, 恐株连太多。”然后学起了六十多年前的多尔衮的旧招数,拒不承认朱慈炤的身份,朱慈炤本是崇祯帝四皇子,可康熙为了给杀掉朱慈炤找借口,居然撒谎假称崇祯的四皇子已在明亡前早夭!就这样朱三太子朱慈炤作为明代后裔, 非但没能得到康熙所声称的“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的许诺,反而被满门屠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1)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9.2

下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9: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桑间人+龙文鼒+张煌言//张仓水】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3.1 钟家台 2019-02-11   |  124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3.1
  解密“哀哉千秋魂”的五美吟
  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的回前总批写道:【题曰: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情痴苦累多,未习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
  此诗的前四句说的是黛玉:幽居深闺的“奇女”黛玉无须珠翠装点也依然才貌绝世,可怜她因为用情太痴而忧苦劳累,终致容颜憔悴。
  此回写宝玉“只见黛玉面向里歪着,病体恹恹,大有不胜之态。”便劝道:“凡事当各自宽解,不可过作无益之悲。若作践坏了身子,将来使我……”宝玉话说了一半就再也说不下去,“早已滚下泪来”。林黛玉“见此光景,心有所感,本来素昔爱哭,此时亦不免无言对泣”。黛玉田秀英和崇祯之死,是宝玉朱慈炤和汉国灾难的开始,思及如何不伤悲?
  哀哉千秋魂:指的是黛玉所作的《五美吟》中的那五个古代的“有才色的女子”都是薄命人,这是喻指这五位流芳千秋的英魂义士的令人哀伤的不幸际遇。
  “桑间人”对应的是本回题目中的“浪荡子”贾琏。“桑间人”典出《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桑间”借指淫乱之地,“桑间人”即为淫乱之人,是同黛玉和古代五美相对照的“奸丑非其类”的淫荡变节之人。朱慈炤在此用“桑间人”借指尤氏姐妹等背国弃义的朱明贰臣。
  黛玉做《五美吟》,不但焚香祭上了“龙文鼒【蒙双行夹批:子之切,小鼎也。】”这一国家政权的象征,而且待宝钗满清来了后宝玉才拿出来看。五首薄命美人颂,而且当着满清面,这“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的感慨分明是影射在对抗满清的南明五政权中涌现出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义士英雄。
  需要注意的是五美吟是按照五位古代美人的时间顺序写的:春秋末期的西施,楚汉相争时的虞姬,汉代的王昭君,晋代的绿珠和隋末的红拂。但是她们所对应的南明五政权时的英雄并非是按照南明的政权的先后顺序,而是根据人物各自对应的特点。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这首诗是说以身报国的西施虽美,却早早夭亡,她在吴宫里日日夜夜对故国的思念也都随之而逝了。人们都嘲讽鄙视效颦的丑女东施,可是你们没看到他们的丑态虽令人作呕,可是他们却都平安的苟活到白头。这是鄙视投降满清的丑妇东施,“倾城”影射的是被世人赞美的弘光帝朝的扬州城破后被俘殉国的史可法。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重瞳指项羽。《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黥彭”指英布和彭越。这首诗是说项羽大势已去,英布和彭越纷纷背叛项羽投靠刘邦,与其作贰臣像英布彭越后来落得个兔死狗烹剁尸剐肉的可悲下场,不如现在以身殉主守得节烈忠义。这是隐喻拥立鲁王朱以海的坚持抗清的张煌言,张煌言在朱以海死后灰心绝望,解散军队,后被满清抓捕宁死不降,被斩前赋诗“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坐而受刃”,正如诗中所写“幽恨饮剑”。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明妃是指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即使君王不识昭君的绝艳,那为何一定要把命运交到画师的手中呢?这是影射隆武帝器重非常的郑成功。郑成功后来远走海外,创立了台湾明郑,并始终尊奉朱明为正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2.5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2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自己傀儡//贾惜春+假作真时真亦假+甄宝玉&贾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5.5
  再看真假宝玉
  贾宝玉含玉而生,是指朱慈炤是名正言顺的朱明皇位继承人,但因为北京城破、崇祯殉国,朱慈炤空有补天之石----朱三太子的正统身份,却从未真正继位称帝,所以他这个宝玉又是假的,故而起名“贾宝玉”。
  而江南甄宝玉并非含玉而诞,因为南明诸帝无一是崇祯之子,并非正统的朱明皇位继承人;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称帝了的南明皇帝,所以他们都是真玉,故名“甄宝玉”。
  只有真正了解了这真真假假的区别,我们才能体会到朱慈炤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感慨是为何意。
  极其重要的贾母的《掰谎记》
  第五十四回的【蒙回末总批:读此回者凡三变。不善读者徒赞其如何演戏、如何行令、如何挂花灯、如何放爆竹,目眩耳聋,应接不暇。少解读者,赞其座次有伦、巡酒有度,从演戏渡至女先,从女先渡至凤姐,从凤姐渡至行令,从行令渡至放花爆:脱卸下来,井然秩然,一丝不乱。会读者须另具卓识,单着眼史太君一席话,将普天下不近理之“奇文”、不近情之“妙作”一起抹倒。是作者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傀儡,画一幅行乐图,铸一面菱花镜,为全部总评。噫!作者已逝,圣叹云亡,愚不自量,辄拟数语,知我罪我,其听之矣。】
  脂批明点出来作者的书中傀儡即书中的化身就是【画一幅行乐图】的“神仙托生”的四姑娘贾惜春,也就是【铸一面菱花镜】的神镜----风月宝鉴的主人跛足道人!
  脂批强调贾母的《掰谎记》最是重要,读者“须另具卓识”方能领悟,因为这可是悟得行乐图和菱花镜秘密的钥匙。那么贾母说的到底是什么呢?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谐音“清军”】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 该 批:“满腹文章去作贼”,余谓多事。】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贾母笑道:“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
  ——“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请对照我前面解密的黛玉铰了的湘云做的“出奇的花的扇套子”,原来贾母这是在批东林党的伪史和满清官修明史这些书套子!
  ——“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
  书中的贾府小姐们都是奶母丫鬟好几个,唯有宝钗从来便只有一个丫鬟黄金莺,所以总要借机把哥哥薛蟠的小妾香菱使唤来使唤去。这是暗指出薛家——算命先生周后家和因为躲避朝鲜迫害而被朱明收留的后金胡虏根本就不是什么“世宦书香大家”。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 该 批:“满腹文章去作贼”,余谓多事。】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
(待续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5.4

下一篇: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2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顽石谐音皇四】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顽石&通灵宝玉===影射皇四子//神瑛侍者

神瑛===王+英===帝王朱由检+田秀英===绛珠朱由检+仙草田秀英===绛珠仙草林黛玉

神瑛侍者===朱慈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2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宁国府+荣国府+】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4.3 钟家台 2019-02-26   |  100阅读  |  1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4.3
  “荣”“宁”究竟意为何指???
  三百年来,无人知道为何作者恶“宁”而喜“荣”,即使是明白《红楼梦》悼明讽清主旨的聪明人也猜不出,为何?只因不识作者面!故而不解书中意!“宁”“荣”二字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呢?
  先看荣国府的“榮”,《爾雅·釋草》中解释“榮”字:“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榮”原来就是指“草”——绛珠仙草,而且写明了“秀”“英”二字。
  《红楼梦》中将朱由检比作“木”,故而书中不断强调“木石前盟(明)”。但名字里只有“木”、而且是“双木“的朱由检不是“绛珠仙草”。看过前文解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来历的朋友应该明白:《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乃是四皇子的母亲,名字里带“草”的田秀英!原来“榮”指代的是皇贵妃田秀英!
  宁国府是已经灭亡的北京紫禁城里的朱明王朝,荣国府供奉的是四皇子朱慈炤的母亲田秀英的神主牌位,因为崇祯的三个儿子只有最小的朱三太子朱慈炤还活着,四姑娘即四皇子朱慈炤是宁国府朱明政权留下来的唯一的正统继承人,也就是最正统的后明代表。所以朱慈炤把所有后明政权用供奉着“慧绣璎珞”田秀英神主牌位和以“通灵宝玉”朱慈炤为中心的一个荣国府给代表了。
  红楼梦重点讲述荣国府,而“荣”国府的故事就是以田秀英母子被周后迫害为原型进而影射自天启到南明覆亡的明亡史,重点崇祯朝。
  那“宁”呢?这个简单了,取自周后住的坤“宁”宫!原来“宁”是借指东林党文人维护的周后!由于周后生的太子和三皇子明亡后都死了,只有田秀英生的四皇子还活着,这也是为何朱慈炤在书中写宁国府人丁不旺的原因所在。
  知道了“荣”“宁”的人物指代,也就自然明白了“谩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箕裘颓堕皆荣玉,家事消亡首罪宁。”这两句判词的真义了。
  “都说做的不对的是田秀英,其实造孽生事是周皇后!”
  这是四皇子朱慈炤对以吴梅村为代表的东林党文人肆意诋毁母亲粉饰周后的愤怒的控诉、绝望的回击!
  那么朱慈炤的控诉是真的么?
就让我们从红楼梦中来,到史料记载中去寻找真相吧!
  《明史》“后性严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至他政事,则未尝预。田贵妃有宠而骄,后裁之以礼。岁元日,寒甚,田妃来朝,翟车止庑下。后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无他言。而袁贵妃之朝也,相见甚欢,语移时。田妃大恨,向帝泣。帝尝在交泰殿与后语不合,推后仆地,后愤不食。帝悔,使中使持貂裀赐后,且问起居。妃寻以过斥居启祥宫,三月不召。一日,后侍帝于永和门看花,请召妃。帝不应。后遽令以车迎之,乃相见如初。”
  【事实是“崇祯十四年四月,进封东宫田为皇贵妃,西宫袁为贵妃,仿万历中例也", 当时是崇祯十三年(1640年)田为贵妃,袁妃是淑妃,在田升为皇贵妃时,生了一个女儿的袁妃才从淑妃升为贵妃。《明史》故意错误的颠倒写作“田妃”“袁贵妃”是为了制造田秀英阶位低于袁妃的错觉,以让不了解历史的人产生周后隆重招待袁妃却冷遇田妃乃是因为袁妃地位比田妃高的错误结论, 遮掩周后无缘无故对田秀英的欺凌羞辱的历史真相。回顾前面讲“坠儿”马士英时写过的巜明史》运用的欺骗手法,东林党偷梁换柱的高超手法不得不服啊!】
  《崇祯宫词》:“时田贵妃有宠,倨见周后,后本大度,然以田贵妃固宠,欲裁之以礼。”
  《彤史拾遗》:“妃见后稍倨,后每抑之以礼。会岁旦朝正妃当诣坤宁宫朝,适天寒雨雪,翟车止门外不即入,又不令传免。久之,袁淑妃车至,即传入相见,且故为好语谢之去。于是始传妃车入,坐朝之,朝已遽下,无他言。妃大恨,面上泣诉。”
  史书一致的讲由于田贵妃“倨见周后”有错在先,所以大度的周后才会又是久冻又是羞辱地给了田贵妃一顿教训。翻遍各种史料,这可是唯一的证明田妃“倨见周后”的事实,可是从上面的详细记载,我们不但看不到田妃有任何的不当不敬之处,反倒只看到了田妃的小心和恭敬:当时是极其的严寒“寒甚”,可是周后不下令传免,故意久冻田妃,可田妃不敢离开也不敢争执,就老老实实地在酷寒中冻了两个多小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4.2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07: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8薛秦&柳氏+YYX--08薛嗣荣&张氏+YYX--16薛文宣字宣子号敬远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三瘦词人李清照的三瘦名句+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三瘦词人李清照的三瘦名句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2个回答#热议# 发烧为什么不能用酒精擦身体来退烧?
娱乐小八卦啊a 高粉答主
2019-07-13 · 学生
关注
李清照的三瘦名句分别是: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译文: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译文: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3、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出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译文:最近一段时日身体日渐消瘦,完全不是因为喝酒过量伤身,也不是因为看到景物而悲秋。



扩展资料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点红楼梦潇湘馆有凤来仪+冷香丸薛宝钗狐狸精小耗子精}
[ 宋 ] 李清照

原文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点题处!}】,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武陵别景}】,云锁重楼【烟锁秦楼】



记取楼前绿水【{流水空山有落霞}】,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译文

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注释

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

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今湖南常德)渔人入桃花源,后路径迷失,无人寻见。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秦楼无限事。”

眸(móu):指瞳神。《说文》:“目童(瞳)子也。”详见瞳神条。指眼珠。《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引龙木禅师语曰:“……人有双眸,如天之有两曜,乃一身之至宝,聚五脏之精华。”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译文及赏析2020-06-16 11:48:51由美玲 分享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由李清照所创作的,词写离情,却略去了别时,只是截取了别前和别后两个横断面,加以深入地开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宋朝: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古诗简介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抒写离愁别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上片从描摹词中女主人公的举止神态写起,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复杂心境——想道出离愁,又不忍道出;下片进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难言痛楚,通过刻画主人公独倚楼头,含情凝眸的神情,极有分量地抒写了伉俪情深和相思之苦。全词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含蓄,余味无穷。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翻译/译文

金猊香炉里烟息香冷,床上的锦被翻卷红浪,起床后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华贵的镜匣落满灰尘,日上三竿高照帘钩。生怕离别时伤心苦痛,多少心事想倾诉又没有开口。近来身体日渐消瘦,并不是因为喝酒太多,也不是因为悲秋。

算了罢,算了罢,这一次离别,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难将他挽留。想他如武陵人那样远去,我只能幽居妆楼。只有那楼前的流水,会可怜我整天凭栏注目凝眸。在凭栏远眺的地方,从今而后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注释

⑴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此调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

⑵金猊(ní):狮形铜香炉。

⑶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⑷慵:懒。

⑸宝奁(lián):华贵的梳妆镜匣。

⑹干:关涉。

⑺也则:依旧。

⑻阳关:语出《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唐宋时的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

⑼武陵人远:沈祖棻《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版):“武陵”,在宋词、元曲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故事;一是指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阮故事。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⑽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凤飞升之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秦楼无限事。”

⑾眸(móu):指瞳神。《说文》:“目童(瞳)子也。”指眼珠。《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引龙木禅师语曰:“……人有双眸,如天之有两曜,乃一身之至宝,聚五脏之精华。”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李清照抒写离愁的名篇之一。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词写离情,却略去了别时,只是截取了别前和别后两个横断面,加以深入地开掘。开头一个对句“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便给人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到了“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则又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情绪流程中的波澜。然而她内心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人的印象只是慵怠或娇慵。慵者,懒也。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镜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而日上三竿,犹然未觉光阴催人,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达极点。词人为何大写“慵”字,目的仍在写愁。这个“慵”字是“词眼”,使读者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心深处有个愁在。

“生怕离怀别苦”,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冯延巳《鹊踏枝》),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从“悲秋”到“休休”,是大幅度的跳跃。词人一下子从别前跳到别后,略去话别的缠绵和饯行的伤感,笔法极为精炼。“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阳关》,即《阳关曲》。离歌唱了千千遍,终是难留,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乘凤而去。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地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使词中所写的“离怀别苦”达到了高潮。“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是紧接上句的“凝眸”。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古代写倚楼怀人的不乏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了,人影消失在迷蒙的雾霭之中,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望。她那盼望的心情,无可与语;她那凝望的眼神,无人理解。唯有楼前流水,映出她终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钟情凝望的眼神。词笔至此,主题似已完成了,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这首词写离愁,步步深人,层次井然。前片用“慵”来点染,用“瘦”来形容;后片用“念”来深化,用“痴”来烘托,由物到人,由表及里,层层开掘,揭示到人物灵魂的深处。而后片的“新愁”与前片的“新瘦”遥相激射,也十分准确地表现了“离怀别苦”的有增无已。在结构上,特别要注意“任宝帘尘满”中的“任”字,“念武陵人远”中的“念”字。这是两个去声领格字,承上启下,在词中起着关键性的转捩作用。从语言上看,除了后片用了两个典故外,基本上是从生活语言中提炼出来的,自然中节,一片宫商,富有凄婉哀怨的音乐色彩。前人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邹袛谟《远志斋词衷》),信不虚也!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 宋 ] 李清照

原文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译文

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注释

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

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今湖南常德)渔人入桃花源,后路径迷失,无人寻见。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秦楼无限事。”

眸(móu):指瞳神。《说文》:“目童(瞳)子也。”详见瞳神条。指眼珠。《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引龙木禅师语曰:“……人有双眸,如天之有两曜,乃一身之至宝,聚五脏之精华。”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


烟锁秦楼 的典故laisunce2013.04.02浏览1005次小说图书[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烟锁秦楼 的典故是什么? 说下~……


1个回答
kchbln2013.07.09


满意答案
汉代刘向撰写的笔记小说列仙传》里,有一篇十分知名的作品《萧史》,讲的是秦穆公小女弄玉和音乐人萧史的故事。传说萧史吹箫的时候,那婉转悠扬的箫声能够招来远处的孔雀白鹤。    弄玉酷爱箫乐,对于能够将一管短箫吹奏得出神入化的萧史,心仪已久。秦穆公明白宝贝女儿的心意,便把她许配给萧史,并专门为小夫妻建造了一座凤台,让箫声引得飞来的凤凰有了歇脚的场所。终于有一天,这对和谐美满的夫妻在嘹亮的仙乐中双双跨上凤凰,一齐去做了仙人。   这则充满浪漫神话色彩的故事竟对后世产生了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约一千六七百年后北宋末年,一位名震古今、让多少须眉汗颜的女词人横空出世,写下名篇——《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注释]1.金猊(ní):狮形铜香炉。2.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3.宝奁(liá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者:通这。4.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5.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评析]本词抒写惜别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怀念。上片写不忍丈夫离去,着意刻画慵懒的情态,下片着重写怀念和痴情。笔触细腻生动,抒情极凄婉。上片开头五句只写一个“慵”字。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点燃,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地;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词人为何如此慵懒而没心情?原来是“生怕离怀别苦”。这句为全词之眼,在上片的中间位置,括上而启下。表现出夫妻离别前一词人百无聊赖的神态、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茫然若失的情绪;“多少事,欲说还休”。体现出主人公心地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杨慎评此句说:“‘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四)。可谓深得其心。因为告诉丈夫,也只能增添丈夫的烦恼而已,故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啊!歇拍三句为上片之警策,本来因怕分别才容颜瘦损,但作者偏不直接说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是为了什行,答案不言自明,而情味弥足矣。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休休”是幅度的跳跃,省略了如何分另如何饯行的过程,直接写别后的情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以下三句近乎痴话。流水本是无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这样写,才突出词人的孤独与痴情。一是写出终日在楼前凝眸远眺,或盼信或望归。二是楼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证明体验她的痴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结拍三句用顶真格将词意再度深化,“一段新愁”指什么?含蓄而又明确,与上片结拍的写法属同一机抒。深际飞评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云巫雨,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草堂诗余》正集卷三)。全词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精致,在封建女性文学中实属难能可贵。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中用了什么典故?为什么RT,最好说详细一些~为什么要用这些典故呢?...[url=]展开[/url]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2个回答#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

硅谷创业快讯高粉答主

2019-07-0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关注



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秦楼即秦穆公所建造的凤台。

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另有一说,所用的是刘义庆《幽明录》中刘晨、阮肇山中迷路后,与两位仙女共度半载,下山后世间已过数百年的故事。

烟锁秦楼:秦楼即秦穆公所建造的凤台。此典出自汉朝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萧史极善吹箫,声如凤凰,秦穆公之女弄玉倾慕而下嫁,穆公为二人建造凤台,供这对璧人游玩。一日,萧史箫声引来凤凰,二人便乘凤仙去。

出自《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抒写离愁别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

原文如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译文如下:

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冷透,床上棉被翻卷起江色的波浪,清晨勉强起来还是倦怠梳头。妆镜台随它铺满了厚厚尘垢,太阳光尽管能够照到那帘钩。就怕分别时刻心里十分难受,很多心事说不清难以张口。最近一段时日身体日渐消瘦,完全不是因为喝酒过量伤身,也不是因为看到景物而悲秋。

这回离别一走就这样算了吧,千万遍地唱起那首阳关三叠,也终究还是难以再次挽留。你离开桃源仙境一去难回头,我这里凤去楼空烟雾锁空楼。我整日对着楼前流水望不休,应该看我钟情的眸子泪双流。今后我只能呆望流水泪不休,寄托着我不断的相思与悲愁。

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扩展资料:

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创作地点在青州。自公元1107年起,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乡里十余年。赵明诚何时重新出来做官,史无明载。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外任,清照独居青州。

是时明诚或有蓄妾之举。作《点绛唇》《凤凰台上忆吹箫》等。”而刘忆萱在《李清照诗词选注》中认为此词作于赵明诚赴莱州任职之际,时间约为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18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收起







歸來華髮蒼顏
推荐于2017-09-26 · TA获得超过4.2万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武陵人远,用刘晨、阮肇
典故,借指心爱之人。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但这里的武陵,不是指世外桃源,而是延申借用刘义庆《幽明录》桃源寻艳的故事:汉代刘晨、阮肇入天台山【{肇明敬远
}】,跟住在桃林中仙女相爱,乐而忘返,等他们回家时妻子已去世,见到他们的七世孙【{荣国府第七代荣王朱慈炤}】.所以,词中武陵人指代心爱的人

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诗词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

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作者

    李清照

  • 作品出处

    《全宋词》


  • 文学体裁

  • 创作年代

    南宋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折叠词句注释

⑴武陵春:词牌名。此词在《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

⑺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打算。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⑻舴艋(zéměng):小舟也,见《玉篇》及《广韵》。“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艺文类聚》卷七一·南朝宋《元嘉起居注》:“余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一艘,精丽过常。”唐张志和《渔夫》词:“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又“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宋《金奁集·黄钟宫·渔夫词(十五首)》:“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青。”元吴镇《渔夫》词:“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

⑼载:清万树《词律》:“《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案:‘流不尽’句,见赵师侠《武陵春·信丰揖翠阁》词。赵师侠,又名师使,有《坦庵长短句》。”“载不动”句,宋郑文宝杨柳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折叠白话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2]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折叠整体赏析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这首词的整个布局也有值得注意之处。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周邦彦望江南·游妓散》与此词作法相同,可以类比。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这就是这三首词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从这三首的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似乎没什么可写了,但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其如此。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2]


折叠名家点评

明代叶盛水东日记》:玩其辞意,其作于序《金石录》之后欤?抑再适张汝舟之后欤?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

明代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未语先泪,此怨莫能载矣。景物尚如旧,人情不似初。言之于邑,不觉泪下。

明代董其昌《便读草堂诗余》:物是人非,睹物宁不伤感!

明代陆云龙《词菁》:愁如海。

清代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易安《武陵春》,其作于祭湖州以后欤?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叶文庄乃谓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矣,不察之论也。

清代万树词律》:《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旺。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

清代俞正燮《易安居上事辑》:其事非闺闱文笔自记者莫能知。

清代王士禛花草蒙拾》:“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两州”,正可互观。“双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易安《武陵春》后半阙云:“闻说双溪春尚好······载不动、许多愁。”又凄婉、又劲直。观此,益信易安无再适张汝舟事。即风人“岂不尔思,畏人之多言”意也。投纂公一启,后人伪撰,以诬易安耳。

近代·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现代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

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校注》。[3]






参考资料


李清照的诗句“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运用了哪些典故?传说中...102017.11.05浏览73次其他[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a848996622017.11.06


满意答案
   运用了两个典故,传达出丰富的感情信息。就“武陵人”的辞面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二是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唐吾涣《惆怅》诗:“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


和凝《天仙子》词:“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都是借刘晨、阮肇天台遇仙故事写男女相恋之情。易安此词以“武陵人”拟明诚,其实也就是用阮肇或刘晨来拟明诚,言外有“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之怨意,正所谓“辞之中又有辞焉”。


“秦楼”,即凤台,是秦穆公女儿弄玉与仙人萧史飞升前所住的地方。这里借指词人自己的居处,并与《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一词调相扣合。《孤雁儿》中有“吹箫人去玉楼空”句,与“武陵人远”两句意思相近。不过《孤》词是说丈夫已经亡故,而此词是说丈夫离家远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07: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页 > 元代诗人 > 德祥的诗 > 题画红梅 > 三百年来处士家,酒旗风里一枝斜翻译赏析
三百年来处士家,酒旗风里一枝斜
朝代:元代作者:德祥所属诗词:题画红梅更新时间:2021-05-19
三百年来处士家,酒旗风里一枝斜。
断桥荒藓无人问,颜色如今似杏花。
作者德祥简介
德祥
介绍:元明间僧。浙江钱塘人,字麟洲,号止庵。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元明间僧。浙江钱塘人,字麟洲,号止庵。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
寄生草·漫揾英雄泪
[ 清 ] 邱圆

原文

漫揾英雄泪,

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

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

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

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邱圆

邱圆(1617—1689),也作“邱园”或“丘园”,约和王渔洋同时,为清初康熙年间戏曲作家。字屿雪,江苏常熟人,生平纵情诗酒,放荡不羁,仕途失意后寄居苏州。王国维《曲录》中提到他的作品有九种,今存《虎囊弹》、《党人碑》、《四大庆》的第...

虎囊弹 - 清初传奇剧本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图书




虎囊弹是丘园所作的传奇剧本。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虎囊弹


  • 类型

    剧本



  • 时代

    清代


  • 作者

    丘园(一说是朱佐朝)








虎囊弹又一说朱佐朝作。全本未见流传。据《曲海总目提要》所载,为取材小说《水浒传应乐》鲁智深救金翠莲等故事而有所发展;侧重写金拜蜜炼为救丈夫桨陵海茅赵员外,甘被吊在高竿,受判凳愚一百虎囊弹的毒刑而去府衙射敬渗局告状伸冤的情节。昆剧整愚战折子戏《醉打山门》甩几谅即出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30 07:18 , Processed in 0.3689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