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9: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24节气中,冬至位于农历的11月份,地支属子水,属于北方坎卦,其色属黑。
《周易》12消息卦中的地雷复卦。复卦上坤下震,雷在地中,上面五个阴爻,最下面一个阳爻,便是复卦之象。
复卦卦象中的七日来复,一阳复起,与冬至节的极阴极寒之际的一阳初升自然之象很像。这一阶段象征着惊雷虽然没有出现雷声,但惊雷已孕育大地之中。
所以,古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品,您细品,是不是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9: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诗名: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宋 邵康节
luoye1234luoye2016.01.17浏览206次娱乐人物分享举报
1个回答
wchh0127
2016.01.17
满意答案
   
《冬至吟》

宋 · 邵雍

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

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

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

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翻译:冬至虽然是地气开始回暖的节点,但它恰恰又是全年最冷的时候。虽然开始回暖了,但距离能明显感受到的程度有一个滞后效应。比如我们冬天烧水,刚开始可能感觉不到热,要烧一会儿之后才能明显感觉到冷水变暖。

数九寒天的时候,如果能感受到阳气开始往上浮动的征兆,这就是一种很高超的智慧。真正能够感受天地万物变换之机的人,他不是用头脑,是用智慧,用心灵感受微弱变换的“气机”,这个智慧的内核很难用言语传达,需要自己去体会。

“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的原因就是有的人只感受到了寒冷,却没有感受到那种阳气浮动,有的人感受到了阳气浮动却未能总结其规律,不“知此意”。

一年要过去了,明年还没有到来之际,在这个转换的时刻最容易得到某种天谕的意味,要把它写下来,说出来让人明白,这个就很难。“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当你足够敏感和聪慧,能感知到那种最微妙的苗头萌发的时候,你就开启了宇宙人生的大智慧,掌握了这个格物致知的理论,什么事情都能够早早知道。



扩展资料:

纵观历朝历代,华夏高人辈出,汉许负观察气色五官,相学第一;唐袁天罡推算盛衰兴废,无有不中;北宋易学大师邵雍预言则是靠起心动念,天人相应。相传邵雍大名鼎鼎的《梅花易数》,运用之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惊为天人。这首韵味隽永的五律就是邵雍所作,邵雍谥号康节,一生未仕,以易学传世,因梅花诗驰名,后世尊称其康节先生。大名鼎鼎的“北宋五子”中,程颢、程颐都是邵雍的邻居兼粉丝,他们三人在同一条巷子里居住了30余年。

程颐兄弟深深敬服邵雍为人,评价其人为”振古之豪杰“,”内圣外王之道“。而邵雍自己则把居住的宅子起名”安乐窝“,自称”安乐先生“。邵康节的诗哲学意味浓厚,遣词用句浅白易懂,其中寓意却很深邃。此诗寥寥数行,岁之冬至,月之晦朔,往复循环,皆在其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因为天地在冬至那天阳气是潜藏最深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秋收冬藏,人体内的能量要尽可能地收藏起来;阴极阳生,过了冬至,地气就要逐渐上升,天气慢慢回暖。冬至是一年中一个很特别的转换枢纽,向冬至致敬,也是向春天致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9: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诗
[ 宋 ] 邵雍
原文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皇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漫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
查看百科>>
南师讲什么是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danielkingaaa 2016-10-28   |  3448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视频文字整理:
一阳初动处,阳气一发动,万物未生时,就是你修定修证到一念不生,完全清净,念头没有动,又不是睡觉,又不是散乱,一念清净,这个是一阳初动处,这个是生命的根本,万物未生时。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
其他剪辑将陆续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义
iesaeff4191q浏览608次其他分享举报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义。这句话的意思急需谢谢大家了...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义。这句话的意思 急需 谢谢大家了 展开
1个回答
2hallupv
推荐于 2017.11.21
满意答案
  冬至子之半“一年中的冬至就像一日中的子时的半途即晚上十二点钟,万物皆静,但正蓄势待发。此所谓“黎明前的黑暗”。
天心无改移:天地不仁,何尝有心?孔子所谓天地之心,指的就是消长盈虚的自然规律。六十四卦之中,他独于此卦如此感叹,就因为冬至时节的气候特征,万物皆冷,而且还要更冷,但是,事情正在悄然起变化。

“大音声正希”,谈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二水一位研究音乐与卦象的朋友刘道远先生,就是在“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牺。”的情形下,在冬至夜去乡下做了一个实验。
  
历史上记载:律吕的发明,是在中国的西北。用一种吕管,形状像竹子,长短粗细有一定的标准,共有十二种,埋在地下。由于这十二种管子长短不一,深入地下的长短也不同,而上端则是齐平的,管中充满了芦灰,管口用“竹衣”(竹子内的薄膜)轻轻贴上,到了冬至一阳生的时候,最长管子中的灰,首先受到地下阳气上升的影响,便喷出管外,同时发出“嗡”的声音,这就叫黄钟之音。这一现象俗称“灰飞”。
然后,每一个月有一根管子的灰喷出来,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就有了“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六阳和“蕤宾、林钟、夷则、南宫、无射、应钟”六阴。
邵康节研究《易经》,也研究声音的震动,而且知道声音有八万六千多个幅度。而且在某一种幅度,声音可以杀人,在某一种幅度,声音可以救人。
这个理论,在近世西方才得以证实。而我们的先辈一直将康节先生当成是“算命先生”,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可悲处!

刘道远先生从中破译了人的生辰八字中的音乐内涵,认为人一出生的这一特定的时空便有其特定的音符和旋律,他根据这一特定的音符和旋律为人量身定作属于这个人自己的歌曲。据说,他的这一创举,业已得到中国联通公司手机短讯业务的合同定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妙玉师父圆寂时,为什么说她“不宜回乡”?
少读红楼 2020-02-11   |  195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妙玉的作为代发修行的姑子,先是在蟠香寺,后又到栊翠庵,直至被强盗掠走,下落不明。一个官宦诗书之家的小姐,为何有家不回,情愿青灯古佛,最后落得下场悲惨呢?

一是父母双亡,无家可归

在第十八回,妙玉暗出场时,林之孝家的曾道: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

妙玉已经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了,家中已经无人;或是家世败落,度日艰辛,家人也不愿意再徒增人口、加重负担;或者如黛玉一般,家族中虽有亲属,但是已经是四散各处,不能联络。

二是权势觊觎,不敢回家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妙玉才色俱佳的女子,肯定会引起那些达官贵人的注意,势必都想据为己有。

在第六十三回中,邢岫烟在向宝玉解释妙玉自称“槛外人”的原因时,曾这样说过: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一个小小的闺阁女子为什么“权势不容”呢?无非是权势们垂涎妙玉的姿色,各种的威逼利诱、纠缠不休,而妙玉誓死不从,便多次故意找茬、打击报复。


在第八十七回中,妙玉坐禅至走火入魔的状态:觉得禅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

这种走火入魔的状态近似于“梦魇”,是一种心理现象。从这走火入魔的“内容”来看,妙玉肯定受到过类似强烈刺激,那种恐惧的情绪还藏在她的潜意识中,在受到刺激之后而“场景重现”了。

这种情况下,妙玉肯定不会回家,自投罗网的。



三是命运注定,不可留家

同样在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说妙玉“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

中国巫术有一个观念,认为通过巫术,可以使某种能量从一个物体或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妙玉自小体弱多病,家人为她找了替身修行,起到“扛病顶灾”的作用。但是找了数个皆是不管用的,妙玉的父母为了保住妙玉的性命,只好忍痛割爱让她带发修行。


另外,在妙玉的师父圆寂的时候,也给妙玉留了遗言: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古语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命不可违,所以妙玉妙玉谨遵师言,不曾回家。



四是看破红尘,不愿回家

妙玉的性子清高如黛玉,冷淡如惜春,“生成这等放诞诡僻”,心慕庄子,自称“畸人”、“槛外人”,对红尘世间早日看破,“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早已不想再踏入那熙熙攘攘尘世之中。

如果一旦回家,便是前功尽弃,又踏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是她万万不想的,所以她也不愿回家。

注:本文为回答网友提问。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身世如何?
aiyte21462013.06.07浏览1646次文学分享举报
妙玉身世 如何??




1个回答
zyx416585447
2013.06.08
满意答案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这个妙玉来自姑苏,仕宦之后,父母双亡,师傅也死了,孤身投在贾府,生性偏僻骄傲。全文正面出场只有两次,一次请宝钗和黛玉喝体己茶,另一次是为黛玉和湘云续诗。看起来好像跟黛玉很熟,也很亲近,然而喝茶之前,从未写过二人交往。倒是宝玉去讨梅花时,有人要跟着,黛玉阻止,说跟着反而不好,很了解妙玉似的;黛玉那样小性子,妙玉当面讽刺她俗,她也认了,更见亲近。   
这让我有点怀疑:难道两个人以往有交情?或者至少是祖上有交情?   
但书中没有写,明着写出与妙玉有故交的是邢岫烟,说两人有半师之分。   
黛玉对香菱也有半师之分,这四个人偏偏都是姑苏人氏。   
总觉得这里面似乎隐含着什么。   

然而书中还有一个更加神秘的人物叫慧娘。在程高本中被删掉了,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她。   
她没有正面出场,只是若不经意地在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里描了一笔:   

“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初次读时,便觉得这段好不怪异,没头没脑地插入,看起来好像硬生生插在文中的一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然而慧娘此人却已经鲜活于纸上,让人很难忘怀;正如妙玉不过出场三两次,却形象鲜明得烙印在心上一样。   
有一天,我忽发奇想:妙玉和慧娘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真把自己吓了一跳,觉得太荒诞了。然而静下来,却越想越觉得像,或许有点走火入魔,但不能不去想:   
首先两个人的祖籍都在姑苏,都生于书香宦门之家,都精于书画,聪慧高雅。   
不同的是,慧娘是“十八岁便死了”,而妙玉则一出场已经是“今年才十八岁”;慧娘并不仗着自己的绝技获利,凡世宦富贵之家,虽百般苦求,却难以多得;妙玉却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邢岫烟语)只得辗转离乡,投奔入贾府。   
妙玉敬茶于贾母时,通过两人的对话不难感觉似有故交;而贾母收藏着一件“慧纹”,轻易不敢拿出来,只留在自己身边把玩,又可见对慧娘的看重——可否这样猜想:慧娘盛名远播,凡富贵之家为求一件绣品而用尽手段,软硬兼施,比如用各种奇珍异宝来交换(所以妙玉才会有那么多连贾府也翻不出来的宝贝),慧娘不胜其烦,又不容于权势,故而诈死远投,来至贾府藏身,却先到牟尼院借住,对外声称是下帖子请进府里来的。   
至于邢岫烟说十年前与妙玉已经是邻居,彼时妙玉在蟠香寺修炼,也并不矛盾。那蟠香寺九成是慧娘家的家庙,她自小难养活,所以平时在庙里持戒,但并非真正的出家,所以是带发修行,并未剃度。她照样可以做她的大小姐,没事儿绣绣璎珞,玩玩茶道。   
当然,以上想法有些离奇,不过是偶然起兴,先写在这里,以待高明吧,说不定遇见个旁学杂收通今博古之士把这个衍发开去,弄出一段“妙学”或“慧文”来也说不定呢。
131分享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的师傅是谁?
毛毛哥1232013.07.31浏览144次小说图书分享举报
1个回答
m冷眸Cwuen
2013.08.01
满意答案
   妙玉有个师傅。还特地用了个成语说她“恰到好处”地圆寂了。在进入贾府之前他们师徒俩住在哪里啊?她们住在西门外的“牟尼院”。起初我以为是作者为了省事就随便起了个和“某尼院”谐音的名字叫“牟尼院”呢。可是,妙玉的师傅就是在这个“牟尼院”中圆寂的。妙玉这个神秘的师傅有一种超能力,叫“精演先天神数”。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师傅启用“超能力”给妙玉留下了一条谶语。谶(chèn音:衬)语就是佛门预言,是一种必然灵验的预言。谶语道:“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候日后自有你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入画+自了汉//汉寿?】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惜春对尤氏的一句告白,道明她并非无情之人,刘姥姥因之泪流满面
播报文章

小楠姐聊生活
关注
2019-10-18 17:14

×
红楼梦惜春给人的印象是孤僻性格,口冷心冷,连探春都说她孤介太过。抄检大观园那次,她这“冷”给人印象最为深刻。贴身丫头入画被查出藏有一大包金子银子,还有男人用的东西,经查问知道是她哥哥的,凤姐便欲宽恕,惜春却不同意。面对入画的苦苦哀求,惜春始终无动于衷,只想撇清关系把她撵走。一向心慈面软的尤氏也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惜春的表现确实够狠心,可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样冷?
人之初,性本善。对于爱也是一样的,每个人乍来到世上都有爱的能力,尤其是女性。只是前提是必须先得到爱,先被爱,才会爱人。
纵观整个贾府惜春是年龄最小的,对于这个早早没了母亲的小姑娘,谁给予过她关爱呢?
母亲早亡,父亲贾敬整天忙着修仙炼道,对包括惜春在内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全不在意。整部红楼梦,没有一处写到惜春和她父亲的交集。

广告
人生最低谷时,冷艳女上司让他迎来人生新的机会!
×
剩下的至亲就是哥哥了。在那个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时代,如果兄嫂能承担起爱护妹妹的责任惜春也应该得到很大的安慰,就如史湘云说的,如果有宝钗那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没妨碍,然而并没有。
惜春的长兄贾珍整天自顾自玩得不亦乐乎,心里几乎不曾有过惜春这个妹妹。嫂子尤氏和惜春的接触也是屈指可数,抄检大观园时更是因为惜春提到了宁国府的痛点,伤了自己的脸面,和惜春据理力争分毫不让:一会儿讽刺惜春是状元榜眼探花一会儿说她是大和尚,全然不顾这对一个闺阁少女的不良影响,更不去体谅惜春小小年纪经历抄检大观园之后心里的惶恐。
惜春对尤氏的一句告白“我不了然,便舍不得入画了”,也可见她不是不懂得这些人之常情,所谓的“了然”只是挣扎到最后无奈的行为罢了。很显然尤氏这个长嫂是不会去理会贾府四小姐这些心事的,对于惜春,尤氏别说爱包容都谈不上。

广告
李时珍称它为“男人雄激素”,连吃三天,身体发生惊喜变化!
×
宁荣二府唯一能给惜春一丝亲关爱的亲人就是贾母了,可是贾母要管的人太多了,宝玉,黛玉,湘云……
在贾母最疼爱的所有晚辈里,惜春恐怕是最末一个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贾母让惜春作画,提了一堆要求,还要质量,要速度。不难看出惜春是有压力的。如果是宝玉,黛玉贾母肯定舍不得吧。即便舍得,他二人如果不想画随便撒个娇就解决了。惜春没有撒娇。因为没有资本。在热闹的大观园里,她好不容易有了点儿存在感怎么舍得浪费呢?
没有亲情,如果能有一份珍贵的友情或许也可以排遣心中的苦闷,很遗憾,惜春也没有。友情首先是需要共同语言的,生于末世,惜春需要面对的不仅是日渐落寞的家族,还有和其他姊妹的年龄差距,其他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最多不超过一两岁,有的只差几个月,独有她是最小的。宝黛促膝谈心时,黛湘月下联诗时,惜春还只是个孩子。生得晚不是她的错,可是却无形中减少了她和姊妹促膝谈心的机会。

广告
老婆把男子爸妈赶出家门,翌日小姨子对他说....
×
其实惜春的佛性早有萌芽,周瑞家的送宫花一回,惜春提到了要出家当姑子去,当时只当是个玩笑,现在看来只是年纪小没有意识到。有出家的想法,只是这个长期没人理的小孩子本心使然。然而人总会长大,渐渐地,当初形容尚小的惜春长大了,长大了就更需要情感上的寄托。不再是笑得肚子疼时,奶母给揉揉肠子就能解决的事情。
人,之所以谓人,是在吃饱穿暖之后还需要有情感,单有锦衣玉食是不够的,还需要被爱。
黛玉有贾母的关爱,宝钗有薛姨妈,探春亲生母亲兄弟虽然都不争气,可就算吵闹也有个可以宣泄情绪的地方,最怕的就是什么都没有,根本没有人在意。宝钗在薛姨妈怀里撒娇刺痛了没娘的黛玉。惜春呢,贾母每每一口一个“心肝儿”的喊着宝玉,放鞭炮时贾母因黛玉禀气虚弱不禁劈拍之声搂着黛玉。王夫人搂着宝玉, 惜春看在眼里是怎样的感觉,不是只有黛玉有一颗敏感的玻璃心,哪一个闺阁中的少女不是敏感的呢?她也是弱小的,可没人担心她是不是害怕鞭炮声,也没在她站在灯下会不会有灰迷了眼睛。她羡慕,伤心,失落……之后又能怎样,还是没人在乎,像空气一样。

广告
耳鸣,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耳鸣难调理
×
既然期盼不到,就让自己变得不再需要。没人在乎我,我就不在乎别人。世人对我冷,我便更冷,竖起坚硬的外壳,将自己隔绝起来。这样是不是就不会难受了。所谓的面冷心冷,不过是这个渴望被爱的小姑娘在体味过无数次孤独受伤之后的自我保护罢了。
惜春,大观园里最需要怜惜也最缺少怜惜的人,不是不想爱只是从未得到过又如何给予呢?
电视剧里最后一集刘姥姥看见惜春时那个眼神令人难忘,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睛噙满泪水,是因为贾府的败亡,还是因为痛惜这位昔日的贾家四小姐?不知道历尽沧桑的刘姥姥能否懂得惜春心里的苦。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4: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钟灵毓秀 - 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钟灵毓秀(zhōng líng yù xiù),汉语成语,形容词,意思是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出自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钟灵毓秀

外文名
a place endowed with the fine spirits of the universe

拼 音
zhōng líng yù xiù


出 处
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

注 音
ㄓㄨㄥˉㄌㄧㄥˊㄩˋㄒㄧㄡˋ

目录
1词语解释
2成语出处
3成语用法
4引证解释
5国语辞典
折叠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钟灵毓秀[ zhōng líng yù xiù ]

⒈  指聚合天地之灵气,蕴育出优秀人才。

英:a place endowed with the fine spirits of the universe; be endowed with supernatural talents;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用法
作定语;含褒义[1]​

折叠编辑本段引证解释
⒈  谓美好的风土诞育优秀人物。

引《红楼梦》第三六回:“亦且琼闺綉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神缸》:“天台 为仙境,为佛地,无怪钟灵毓秀,甲於他邑。”

折叠编辑本段国语辞典
钟灵毓秀[ zhōng líng yù xiù ]

⒈  形容能造育杰出人才的环境。

引《红楼梦·第三六回》:「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近地灵人杰 人杰地灵[1]

参考资料
1.钟灵毓秀  . 汉语词典 . [2024-1-5]
祭刘通政继母邹太宜人文(代)戴军军关注IP属地: 上海
0.3352019.04.30 20:27:21字数 754阅读 533



        山川间气,实产伟人;门阀高风,厥由慈母。护晚荣之萱草,义切同根;怀反哺之慈乌,恩酬代乳。故报亲罔极,乃有紫芝白鹊之祥,而育子悯斯,能无攀柏废莪之痛?
        惟太宜人代郡名宗,赵都鼎族。世重燕台之望,家传梁苑之文。淑性夙成,绣阁早娴组絍;闺仪幼习,绿窗兼事诗书。当谢庭咏絮之年,尚迟雀选;值骑省悼亡之岁,便续鸾胶。斯时也,霜冷翠梧,叹巢枝之小凤;波寒碧海,嗟出水之双珠。
        太宜人则备极恩勤,早办寒衣之絮;周详鞠育,常分江水之鱼。膝前笑视儿嬉,堂上欣看母在。髫年就傅,延硕彦以传经;午夜挑灯,佐义方而课读。坐上识黄裳之贵,慎择交游;箧中倾曲氏之金,广资闻见。渐起更生之誉,终成孝绰之名。此则崔李不能喻其慈,而闵曾所以承其志者也。
        若夫始惊寇燹,骤历妖氛。比屋如鳞,忍使黄巾蹂躏;危城累卵,何堪铜马披猖。太宜人则襄外政以御戎,缮修雉堞;散家财以给食,保聚卒徒。遂销锋刃之灾,竟寝欃槍之气。室庐无恙,仍余桑苎家风;鸡犬依然,不改田园故业。
        迄乎时当熙皞,运际升平。耕凿尧年,夫子谐鹿车之义;赡依舜日,长公题雁塔之名。方欣兰玉腾辉,亦喜瑟琴静好。无何而梁鸿长逝,德曜衔哀;穆伯云亡,敬姜昼哭。斯又旁人为之感涕,而行路于以伤心者矣。
        至其朂令子以居官,砺清操而报国。洊膺宠命,犹勤织素之工;三陟荣阶,不受捧舆之养。以故铨曹如水,悬金镜以常清;检院生风,掌银台而特进。暨夫仲子,文藻争奇;亦有季方,科名中的。蝉联鹊起,再看通德之门;燕颔虎头,尽说封侯之相。进食则诸孙林立,乐且未央;含饴则四世承欢,喜可知也。
        讵意碧莲顿萎,空余华岳之峰;青鸟忽来,乍返瑶池之驾。痛倍深于孺慕,泪已尽于子心。某谊属通门,情同犹子。追陪骥足,谬叨兰谱之荣;怅望繐帏,莫挽鱼轩之逝。敬陈絮酒,用展哀忱;载献芜词,庶几歆格。
        (清·王畮《御赐齐年堂文集》卷四·祭文十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4: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伤仲永
[ 宋 ] 王安石
原文 译文对照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为主旨,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注释
(1)伤:哀伤,叹息。

(2)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3)隶:属于。

(4)生:生长到。

(5)识:认识。

(6)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7)求:要。

(8)异:对……感到诧异。

(9)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0)与:给。

(11)养:奉养,赡养。

(12)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13)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14)一:全。

(15)指:指定。

(16)就:完成。

(17)文:文采。

(18)理:道理。

(19)邑人:同(乡)县的人。

(20)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21)稍稍:渐渐。

(22)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23)乞:求取。

(24)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

(25)日:每天。

(26)扳:通“攀”,牵,引。

(27)环:四处,到处。

(28)谒:拜访。

(29)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

(30)从:跟随。

(31)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32)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

(33)复:又,再。

(34)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

(35)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36)通:通达。

(37)悟:聪慧。

(38)受:接受。

(39)天:先天。

(40)贤:胜过,超过。

(41)于:比。

(42)材:同“才”,才能。

(43)卒:最终。

(44)于:被。

(45)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46)彼其:他。

(47)已:停止。

(48)耶: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 20:00 , Processed in 0.5832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