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6|回复: 0

赖头和尚与跛脚道人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9
发表于 2022-4-27 17: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里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是怎样的存在?两个人有什么玄机?
回答  收藏问题 (6) 邀请回答





举报
















我有靠谱回答










11个回答










澡雪堂主谈修心  郑州英典语言培训中心国学教师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2020-01-07 17:33
[url=] 关注[/url]

仅奉献一些个人的浅见,“癞头”、“跛足”,头在上象征天,足在下象征地,合起来就是天残地缺,这与中国的大环境是契合的,《易经》先天八卦中,“艮”卦为山,在西北方,“兑”卦为泽,在东南方,山高泽低,在地理上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大势,所以自古以来,《淮南子》等经典中,就有“天塌西北,地陷东南”之说。
天残地缺是《红楼梦》的先天谶言
仔细研究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书中从头到尾,都是企图在用华丽的词藻掩盖各种缺憾与不幸,所以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首开场诗给作品定下了基调。
文章缘起于一块石头,所以《红楼梦》最早的时候又叫《石头记》,而这块石头乃是女娲补天后所剩下的多余的一块,请注意“多余”二字,这从胎里就透出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味道,既然是无事而自扰,那么各种悲剧也就事前注定好了。
所以《红楼梦》原著虽然没有写完,但我们只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又是“金簪雪里埋”,又是“哭向金陵事更哀”,还有什么“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等等等等,一看就知道结局是个个既悲且憾,这就正好对应了天残地缺的谶语。
天残地缺是《红楼梦》的警世恒言
其实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所象征的天残地缺,其意义是远超《红楼梦》的表面文字的,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警幻仙子的太虚幻境,这一提法大有机关,这是在告诉我们,尘世间的一切纷纷扰扰,皆如梦幻,是假非真,而我们毕生的苦恼,也在于认假为真。
所以书中记载,当空空道人读了《石头记》后,依文寻义,由事见理,终于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顿时间明白了这尘世间的缘起缘落,这也算是对太虚幻境中发生的一切下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关于空空道人所悟的道理,早在释迦牟尼对阿难所讲的《楞严经》中,就已经作出了鞭辟入里的解析,经中说“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我想无论《红楼梦》的作者是不是曹雪芹,他对《楞严经》中的这一段内容都是无比熟悉的,阿难迷失了心性,所以佛祖为他七处征心,八还辨见,而世人迷失了心性,东鲁孔梅溪则题《风月宝鉴》之名来唤醒世人。
总结
总之,《红楼梦》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他用笔的良苦用心,写人人都见过的人,说人人都明白的事,最后道出的,则是人人都未必明白的理,试想头癞足跛,天残地缺,天地都不完美,这世上哪有完美之事,完美之人?而这世间之人,却偏偏事事都要追求完美,这不是心性的缺失又是什么呢?

9 4评论 分享





举报




一片红与红楼梦 山西省聚丰能源有限公司炼焦车间职工 文化领域创作者2020-01-08 20:23
[url=] 关注[/url]


《红楼梦》中有两个非常神奇的人物,他们每人都有两个名字。
在天上,他两人分别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在人间,他两便是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
这两位来自天上的神仙,是太虛幻境的使者,经常来往于天上和人间。
一天,他两又来到了人间,走到一个叫青埂峰下的地方,把女娲氏炼石补天多余下的一块顽石,镌刻上了很多的字,然后将其携到了“花柳繁华、温柔富贵”的贾府大观园中。
这两人所携的石头,便是贾宝玉“出生时口中衔着的那块宝玉”。
他两在《红楼梦》的开头、中间、结尾都有着多次的出现,除了管理他们携来的那块石头外,还天南地北的到处行走,超度众生。
甄士隐就是听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顿时心中的烦恼一下子全部消除,对红尘中的事宜大彻大悟,并且非常到位的注解了《好了歌》的含意。高高兴兴地跟着跛足道人,出家去了。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着力塑造的这两个神仙形象,是有一定用意的。
为了避嫌疑,他给小说披上了一层虚无神秘的外衣。
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了作者的“色空”观念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展开全部 19 评论 分享





举报




chen清英雅秀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文化领域创作者2019-12-31 11:34
[url=] 关注[/url]

《红楼梦》里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是整部小说的线索人物,它们引出本书中的主人公和主要故事,并推动了整部小说的情节向前发展。

故事的源起,是一块女娲补苍天剩下的石头。这块石头,是由这一僧一道引入世间的。这石头就是宝玉身上的那块玉。木石前盟也是他们说出来的。
小说的关键处,都出现了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
甄士隐是小说引子,他的命运,也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道出来的,后来甄士隐跟随跛足道人出家了。黛玉宝钗身上的病,都是癞头和尚诊断的,治病的方法也是癞头和尚说的。贾瑞因色丧命,破足道人出现,柳湘莲因色而空,跟随破足道人出家。宝玉跟凤姐被魔幻,也是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救了他们。宝玉丢了玉,也是癞头和尚找回来给他。
由上可知,故事的情节,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推动的,他们是小说故事能完整系数的关键人物。

那么两个人的出现又有什么样的玄机呢?
《红楼梦》不是神话小说,它只是以神话故事框架整部小说,实际上写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作者把修行得道的一僧一道作为小说的线索人物,让他们穿梭在神界与世俗之间,为小说渡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即“真是隐去”“贾雨村言”。作者就是说,他写的故事就是生活中的故事。

展开全部 8 2评论 分享





举报




苏小妮2019-12-27 21:24
[url=] 关注[/url]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分工:僧度女道度男僧道各自管一摊
舍我罢!舍我罢!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是贯穿始终的人物,他们来无影去无踪,一旦他们出现,似乎总是想把尘世间的凡夫俗子度脱到另外一个世界,从此可以无病无忧,无灾无患,远离一切俗世的烦恼。
但是,我们在细读文字的时候,又常常会发现,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有时候会一起出现,时而又只会出现他们中的一个。他们同时出现或者单独出现的时候究竟有没有区别?中间又会有什么样的玄机?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每一次出场的细节。
《红楼梦》中第一回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出现最为集中的时段。
他们先是仙界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的一僧一道,这一僧一道也曾出现在甄士隐的酣梦中。此时的甄士隐,听得他二人谈因果,很想洗耳恭听,以免人世间的沉沦之苦,可是一僧一道告诉他,天机不可泄露。
待甄士隐梦醒,回到现实中,来的一僧一道,僧是癞头跣足,道则跛足蓬头,与仙界的骨格不凡,丰神迥别的一僧一道完全判若两人。或许,作者想表现的人世间的苦,连僧道都逃不过,硬是把他们磨成了这般模样。从另一个角度说,作者可能还想表达人不可貌相,众生平等,连僧道也不例外。
一僧一道见了甄士隐,说了两件事。一是对着甄士隐说把女儿甄英莲“舍我罢,舍我罢!”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舍我罢。另一件事是跟甄士隐说:“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对着甄士隐说把英莲“舍我罢”是那僧说的,而说“我在北邙山等你”出自道人之口。
等到英莲丢失,葫芦庙炸供,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念了一首《好了歌》,甄士隐竟真的跟他去了。这时候,僧人并没有出场。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众人问起黛玉的身体,黛玉回说自己从会饮食时便吃药,至今未断。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癞头和尚)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已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说了这一番疯疯癫癫的话。
到了第八回,宝玉去梨香院看望生病在家的宝钗。宝钗看到宝玉身上系着他那块落草时衔下来的通灵玉,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视那块玉为“劳什子”,在宝钗眼里是宝贝,所以她要细细地瞧瞧。
宝钗在瞧着,她的丫头莺儿也没有闲着,听着宝钗口中念叨玉上面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这句话引发了宝玉的好奇心,他也要鉴赏鉴赏。宝钗被他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但是,紧接着莺儿就说出了实情:“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贾瑞调戏凤姐不成,反被贾蓉和贾蔷捉弄,病得不轻。
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偏在在内就听见了,直着声叫喊说:“快请那位菩萨来救我!”众人只得带那道士进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教你好了。”说毕,佯常而去。
柳湘莲跟尤三姐要收回定情之物鸳鸯剑,尤三姐拔剑自刎后,柳湘莲昏昏默默,自悔不及,待睁眼看时,自己置身于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跏腿道士捕虱。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时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

第二十五回,宝玉和凤姐从舅母家吃了寿酒回来,宝玉大概是酒多了些,在王夫人那儿,一会儿让彩霞替他拍着,一会儿又要拉彩霞的手。贾环看了记恨在心,趁机用热油烫了宝玉一脸。
宝玉的寄名符干娘马道婆上门请安,跟赵姨娘合谋了一出魇魔法,欲置凤姐和宝玉于死地。
这一场魔法确实施得结果严重,重到赵姨娘都敢在贾母面前说:“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骂了赵姨娘一通还不算,顺带又责怪贾政老逼着宝玉读书,害得宝玉见了贾政像是老鼠见了猫。甚至有人来回话:“两口棺椁都做齐了。”
吵得不可开交之际,闻得隐隐的木鱼声,念了一句:“南无解冤孽菩萨。有那人口不利,家宅颠倾,或逢凶险,或中邪祟者,我们善能医治。”众人举目看时,原来是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
一僧一道来的结果是,把宝玉的通灵玉摩弄一回,此物已灵,又说了些疯话,回头便走。到了晚间,凤姐和宝玉竟渐渐醒来。

这样一看,是不是很明了了?书中僧和道度脱的对象是严格区别的。僧人负责度脱女子,道士负责度脱男人。
黛玉生病吃药的时候,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她出家,宝钗金锁上的字,也是癞头和尚给送的。
贾瑞情迷凤姐,送他“风月宝鉴”的是跛足道人,柳湘莲昏昏默默置于破庙,身边坐着位跏腿道士在捕虱,柳湘莲最终跟他走了。
而当书中同时出现既有男人又有女子需要度脱的时候,一僧一道才同时出现,比如说刚开场的时候的甄士隐和甄英莲,魇魔法时候的凤姐和宝玉,这时候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就一起出现了。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虽然来无影去无踪,可尘世间需要度脱的人太多,作者给了他们俩明确的分工,僧度女,道度男。当只有一个人有问题且只需要一个人出马的时候,绝不会让他们两个同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尽管这俩人很努力。然,尘世间的牵绊太多,能够度脱的总是少数。他们曾经想度脱的这些人中,柳湘莲和甄士隐算是度脱成功了。至于其他人,人间的各种情债未完,只能继续留在俗世里还债,直到黛玉“泪尽而亡”,香菱“致使香魂返故乡”,凤姐“哭向金陵事更哀”,贾瑞“精尽而亡”,宝玉“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


展开全部 18 1评论 分享





举报




东篱ZWH 前唐山启新水泥厂职工2019-12-29 14:28
[url=] 关注[/url]

赖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是《红楼梦》中两位虚幻人物,他们“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别”到了凡间化作赖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虽着墨不多,却份量极重,是贯穿始终的关键人物,从开篇第一回,两人同时出现在青埂峰下,补天石处,演说红尘中荣华富贵之事,,引得补天石动了凡心,由赖头和尚作法将补天石变成通灵宝玉携入红尘,从此这一僧一道或明或暗,或单独或成双结伴多次出现,在许多人物故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例如第一回赖头和尚一曲“叹香菱”来度香菱,指出了香菱的一生命运再有第三回从黛玉口中得知,自己幼时曾有赖头和尚来度脱,指出“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又如第八回,赖头和尚为薛宝钗医治“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特送一海上方“冷香丸”。还有就是第一回,跛足道人以《好了歌》度脱历尽荣衰的甄士隐。第十二回,跛足道人持“风月宝鉴”医治贾瑞的邪思妄动之症。第六十六回,跛足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令似梦非梦之间的柳湘莲削发出家。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赖头和尚与跛足道人虽不是主要人物 但却贯穿全书始终,。每当书中人物有重的大转折时,他们就会现身,可以说是法力无边,是这些人物的主宰者;在这一僧一道身上我们看出作者对佛道寄托的希望。

6 评论 分享





举报




齐燕客 文化领域创作者2019-12-28 09:42
[url=] 关注[/url]

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乃何许人也

《红楼梦》里的僧人道士及其活动,都是清初历史人物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标志与政治行为,几乎与当时的佛教与道教活动毫无关系。于是就形成了《红楼梦》特殊的宗教现象——以佛道两教区分满汉民族与历史人物的政治立场。
甄家的人(汉人)出家为道,而贾家的人(满蒙人)出家为僧。如甄士隐出家为道,贾宝玉出家为僧。
和尚与尼姑皆为满人或蒙人,寺庙与尼姑庵皆为满蒙人居住之地。
道士与道姑皆为汉人。道观皆为汉人驻守之地。如胡诌“妒妇方”的王道士、在“知机县”,不知所终的甄士隐都是汉人(隐匿江湖)。
贾家的道士(如贾敬贾道士=定南王孔有德)是降清事清的汉人,拜佛的道士(如清虚观张道士=定南王孔有德)也是降清的汉人。
“一僧:癞头和尚”——隐射满人皇太极,他是满蒙八旗的最高统帅,既是清太宗,又是内外蒙古的大汗。因为他是《红楼梦》中权利最大、最有来头的男人,所以叫他“癞头和尚”。他隐射努尔哈赤的“八阿哥”,他的兄长礼亲王代善为努尔哈赤的“二阿哥”,也就是“赖爷爷”——贾府奴才的最高头目,满洲八旗的后勤部长。“癞头和尚”(皇太极)与“赖爷爷”(礼亲王代善)、“来旺儿”(顺治帝福临)同音,说明他们都属于爱新觉罗家族。“癞”、“赖”、“来”三字,都来源于顺治帝册封的黄教领袖五世达赖的“赖”字。
“一道:跛足道人”——隐射汉军正红旗的定南王孔有德,他代表汉族政治军事势力。因为一道始终追随一僧,所以他成了钦定的“终了真人”,“国公替身”。又因为天聪七年在旅顺战役中“马失前蹄”而足受伤,所以叫他“跛足道人”。他吟哦的诗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指明孔有德为明朝登州(蓬莱)参将、山东季节河潍河(弱水)以西的曲阜人,孔子后裔。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生死不离,密切配合,自始至终活跃于红楼梦中,成为贾府与“通灵宝玉”的保护神。说明满蒙八旗与汉军八旗是孝庄(大荒顽石与通灵宝玉)与顺治皇帝(神瑛侍者)的主要支持者。
皇太极死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位由“运旺时盛”的“来旺儿”福临继承。孔有德于顺治九年七月初四败死桂林,举家自焚,遗留一位孤女——史湘云:“襁褓(枪炮)中父母叹双亡”,顺治十一年六月“扶灵进京”后,被孝庄收为义女,封郡王,继续统领汉军正红旗。贾宝玉“辫子上的四颗珠子”,隐射顺治皇帝依赖的四位汉族王爷:第一指定南王孔有德,第二是平西王吴三桂,第三是平南王尚可喜,第四是靖南王耿仲明。孔有德败死桂林后,贾宝玉辫子上就只有三颗珠子了(康熙时代成为叛乱的三藩)。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隐写顺治五年(“逢五鬼”标志顺治五年),多尔衮由“皇叔父摄政王”进而成为“皇父摄政王”,阴谋篡位。多尔衮联合范文程(赵姨娘与马道婆),采用巫蛊之术,企图谋害孝庄与顺治母子(王熙凤与贾宝玉),在生死存亡之际,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满洲八旗与汉军八旗两大势力)从天而降,激活了“通灵宝玉”(国家玉玺)“除邪祟,知祸福,疗冤疾”的功能,挽救了孝庄与福临的生命。并且指出多尔衮步步紧逼,是孝庄轻信痴情摄政王,玷污了玉玺权威之过,必须当机立断:“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癞头和尚透露了自己的身份:“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皇太极崇德元年在盛京登基,崇德八年暴亡,至顺治五年,到北京紫禁城来为顺治护驾,恰好“已过十三载矣”(8+5==13年)。
总之,癞头和尚皇太极与跛足道人孔有德所代表的满蒙汉军八旗势力,始终是贾府大清国的护法神。



展开全部 2 评论 分享





举报




温润如津 文化领域创作者2019-12-28 11:28
[url=] 关注[/url]

癞头和尚与跣足道人是《红楼梦》里关键存在,体现了《红楼梦》的人文价值,也是作者呕心沥血对世人的谆谆教导。癞头和尚与跣足道人是道家佛家思想在整部书里的化身,也是作者的化身。
《红楼梦》里贾府里的繁盛与钟鸣鼎食,与光着脚的道士与头上长疮的和尚的邋遢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贾府里的人愈是衣着光鲜,住的愈是奢华,吃的愈是精致对比反差就越大,而且作者极力描写这些内容,不得不说这是雪琴先生刻意而为之。
作者正是要读者们体验这种落差,才能达到对世人的教导。当然读者也得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并且人生境界才能读懂,否则就会落入《红楼梦》里的人物那样,沉迷于声色犬马,贪嗔痴欲里而不能自拔。世人读红楼都愿意看贾府里的繁华昌盛与爱情故事共同为作者一哭,其实雪琴先生哭的确更多的是世人对欲望的沉迷。
佛道两教是世人控制欲望,提高人生境界的良药。对世人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当然对佛道两教要从积极的意义来看。
世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往往会迷失自己的心性,为了金钱,权力往往会不择手段。当目的达不到时会产生失眠,抑郁等等疾病,这不正是贾府里的人嘛,世人病神仙救,神仙要怎么救,书里已经写的很明白不在赘述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者写书的情景,雪琴先生越是想教导世人,对书中情节描写越是需要写的详细,也就越是容易勾起自己对家族旧事的回忆,最后泪尽而逝。
所以读者们更要理解这本书的深意,当处于人生十字路口,需要做选择的时候就更要看清自己的本心,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生而为人到底要追求什么,怎么才能光明正大,快乐的度过一生,而不迷失自己的本心。







展开全部 3 评论 分享





举报




朵朵佬爷 前益阳市人社局科员 文化领域创作者2019-12-27 15:55
[url=] 关注[/url]

我突然有个想法,癞头和尚,说明有光头也有几根头发,应该比喻清朝人,跛脚道人,道人是有头发的,但跛脚,说明有残疾,应该喻明朝人。曹雪芹这样写,是想告诉读书,《红楼梦》既写清朝事,又写明朝事,以古喻今,要双面看。

2 评论 分享





举报




loudimengchi2019-12-29 20:48
[url=] 关注[/url]

《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虽然不是书中的主角,但是全书的重要人物,他俩的活动是全书的暗线。每当书中人物有任何重大的转折时,他俩就适时出现。他俩可以说是法力无边,是书中人物命运的主宰:这两个人寄托了作者渴望通过佛道来拯救当时看不到出路的社会思想。

1 评论 分享





举报




历小鉴2019-12-27 18:48
[url=] 关注[/url]

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的作用
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在小说里无真实身份。两人系作者虚构的,起串起故事脉络的线。开场时的作用是把宝玉和黛玉携入红尘,交待好主人公的身份特征、性格特征;中间或隐约出现、或直接间接出现,都是起到了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让作者避开了现实中不能直说的话。如果要给他们两位定义身份,他们更像是冷眼看世界的旁白着,所谓旁观者清的意思;同时,他们也是现实力量的代言者。
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引”,导引开篇,也为后文铺垫埋伏笔。其次是“点”,即点化、提醒之用。再次是“渡”,即渡人、拯救之用。又是“推”,即推动、襄助之用。最后是“了”,即了结、归结之用。
比如:二十五回里面,赵姨娘伙同马道婆做法魇了贾宝玉和王熙凤,眼看宝玉危在旦夕,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再次现身相救。通灵宝玉随着宝玉入世,原本就是为了护佑宝玉不要在红尘人间迷失了本来,所以上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可是真正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候宝玉起不到驱邪护身的作用了,和尚道明原因,原来是因为宝玉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所以不灵验了。
宝钗那个金锁,据说也是个“和尚”给了两句吉利话“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錾在上面,恰巧和宝玉那块玉上面的两句话“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成双配对,这就把现实中薛姨妈的心机和仙机混淆一起,让人迷离难辨真假,其实也是现实中家族利益的激烈争斗的反映。
疯道人还有一次有趣的间接露面,那个淫恶纨绔子弟贾瑞,被凤姐算计后病倒还不思悔改,所以作者让道人送面镜子,貌似要救他性命,实际上促他死的更快些。因为这种败坏人伦的家伙,实在没有道理让他再活下去。
这两位和尚道士总是起着现实中人们无法起到的作用,往往作为人物命运的终结者出现,比如还有柳湘莲看破红尘出家,用道人三言两语做个人物了结。

1 评论 分享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0:39 , Processed in 0.5263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